一、新生儿黄疸第十讲 母乳性黄疸(论文文献综述)
刘岩,杨春侠,张莹[1](2021)在《新生儿黄疸128例病因探讨及中西医结合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及中西医结合疗效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8例新生儿黄疸病例进行回顾性的系统分析,总结其发病原因,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的128例新生儿黄疸病例中,围生因素86例,感染因素32例,母乳性黄疸26例,ABO溶血4例,先天性胆道闭锁1例,红细胞增多症2例。同时存在2种及2种以上病因的23例。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愈114例,好转11例,转诊3例。2例复发再次入院,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的病因,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及早对症治疗,则预后良好;并通过中医"治未病"的角度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减少发病,注重防治结合。
颜佳佳[2](2021)在《清热退黄灌肠方对新生儿黄疸湿热内蕴证代谢标志物的筛选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运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代谢组学的技术和方法探索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NJ)湿热内蕴证患儿代谢组学特征。明确中药灌肠方对新生儿黄疸湿热内蕴证特征标志物的影响,为清热退黄灌肠方治疗新生儿黄疸提供代谢组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NJ患儿20例,健康新生儿10例。随机将NJ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组)与试验组(联合中药灌肠方治疗组)各10例。两组患儿均在治疗前与治疗后采集血浆,治疗疗程为5天。基于LC-MS代谢组学技术及方法,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PCA分析、OPLS-DA分析)结合单变量统计分析(student’s t test),结合HMDB、KEGG等数据库,筛选出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显着差异代谢物,探究湿热内蕴证的代谢组学特征和清热退黄灌肠方的作用机制。结果:1.湿热内蕴证新生儿黄疸患儿与健康新生儿对比代谢组学结果显示,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发现两组血浆样本代谢物水平分布完全不同。通过对代谢产物分析筛选,共得出差异代谢物21种,其中α-酮戊二酸、顺式乌头酸、2-氧戊二酸、柠檬酸等含量下调,尿酸、肌酸酐、泛酸、烟酸、尿苷等含量上调。2.试验组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对试验组治疗前后代谢物构建PCA及OPLS-DA模型,得到相应的代谢轮廓,发现试验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代谢物能够得到区分,通过对代谢产物分析筛选,共得出种差异代谢物17种,其中α-酮戊二酸、2-氨基己二酸、顺式乌头酸、N-乙酰甘露糖胺、胆碱、乙酰胆碱等含量上调,尿酸、肌酸酐、泛酸等含量下调。3.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将对照组与试验组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构建PCA及OPLS-DA模型,得到相应的代谢轮廓,发现对照组与试验组各自聚集,并且呈分离状态,通过对代谢产物分析筛选,共得出15种差异代谢物,其中α-酮戊二酸、N-乙酰-L-天冬氨酸、L-谷氨酸、胆碱、乙酰胆碱等含量上调,尿酸、肌酸等含量下调。结论:1.本研究基于LC-MS代谢组学技术,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能够区分和阐释湿热内蕴证新生儿黄疸患儿与正常新生儿、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代谢特征。2.湿热内蕴证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浆主要存在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紊乱,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可作为诊断湿热内蕴证新生儿黄疸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3.清热退黄灌肠方对于新生儿黄疸疾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胆碱能通路有关。
刘沁东,王国杰,王海[3](2019)在《茵陈消疸汤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对自拟方茵陈消疸汤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74例母乳性黄疸自愿分为试验组39例与对照组35例,试验组予自拟方茵陈消疸汤灌肠治疗,对照组予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疗程均为2周。检测2组患儿的经皮胆红素水平、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试验后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试验前;试验后2组胆红素对比无统计学差异;试验后2组疗效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12.8%)明显小于对照组(60%);试验组依从性(92.3%)明显优于对照组(68.6%)。结论自拟方茵陈消疸汤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率低且依从性好。
韩姗姗[4](2019)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运用GRADE研究方法,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原则,参考当前最佳证据,制定中国《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以规范并推广中成药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减少母婴分离,增加人文关怀。方法:1.召开启动会对指南制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前期探讨,并通过问卷进行结局指标的重要性排序。2.运用网络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英文数据库进行中成药的检索,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9.1.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查,获得最终目标文献,并形成文献证据登记表和文献特征提取表。3.对于不同的研究类型应用不同的条目/量表进行偏倚评估:对于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文献予AMSTAR-2量表评估;对于RCT予ROB风险偏倚评估,对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予MINORS量表评估。4.运用Revman5.3软件对一致性程度较高的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获得相应森林图。5.专家共识:1)德尔菲法:遴选不少于30个全国各地正高职称以上的儿科/新生儿科中西医专家,以邮件方式对其展开三轮问卷,统计其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指标,同时针对中成药的推荐意见进行投票表决;2)共识会议:对通过问卷仍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再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达成一致。6.运用GRADE系统对经循证研究和专家共识达成一致的中成药进行质量评价形成证据总结表,并综合德尔菲票数、患者利益对中成药作出最终推荐。结果:1.循证研究:最终10种中成药67项研究纳入证据,包括41项茵栀黄制剂研究(口服液23、颗粒18)、9项清肝利胆口服液、4项四磨汤口服液、6项黄疸茵陈颗粒、2项清开灵冲剂、2项茵陈五苓糖浆、1项消炎利胆片、1项黄栀花口服液、1项肝舒乐颗粒。2.专家共识:明确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适用人群对象、时机和范围、优势证型、用法用量、副作用相关等描述。3.质量评价:最终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黄疸茵陈颗粒、茵陈五苓糖浆、四磨汤口服液5种中成药纳入GRADE研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的总体质量证据等级为C级,其余均为D级。4.形成推荐意见:推荐单独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可降低光疗发生率(1B);推荐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1C),降低黄疸消退失败率(2C),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考虑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益生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失败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效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日均胆红素下降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湿重于热。推荐服用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IV类证据,D级推荐),中医属阳黄,小便不利(专家共识)。暂不建议黄疸茵陈颗粒(2D)、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2D)。结论:依据GRADE系统和共识结果,最终对茵栀黄口服液予以强推荐,对茵栀黄颗粒、清肝利胆口服液给予弱推荐,对茵陈五苓糖浆给予D级推荐,暂不推荐黄疸茵陈颗粒和四磨汤治疗新生儿黄疸。
李佳[5](2019)在《早期应用益生菌对胎龄不足34周早产儿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对胎龄不足34周早产儿早期添加益生菌,观察早期应用益生菌对早产儿生长发育、胃肠道功能、黄疸、临床并发症以及住院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1例胎龄不足34周早产儿,随机分为益生菌组与对照组,其中益生菌组51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益生菌组在生后24小时内给予益生菌(常乐康)500mg/次,1次/天,规定每日上午给药。观察并记录两组早产儿胎便转黄时间、达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发生喂养不耐受(胃潴留、腹胀、呕吐)的情况、体重增长情况、住院时间及花费,记录患儿在1天、7天、14天时大便内球菌与杆菌的比例。同时记录患儿出现黄疸的时间,监测第1天及治疗后第7天时黄疸指数。观察两组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败血症的发病情况。结果:1.益生菌组和对照组发生腹胀分别为12例和27例,益生菌组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组和对照组发生呕吐分别为6例和14例,益生菌组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组和对照组发生胃潴留分别为23例和37例,益生菌组的胃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患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益生菌组和对照组发生败血症分别为5例和7例,两组患儿败血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3.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患儿在开奶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益生菌组和对照组的达全肠道喂养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2天和28天,两组比较P<0.05,表明应用益生菌的早产儿的达全肠道喂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4.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患儿在开始胎便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益生菌组和对照组的胎便转黄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3天和18天,两组比较P<0.05,表明应用益生菌的早产儿的胎便转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5.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患儿在黄疸开始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且接受治疗第1天两组患儿第1天的黄疸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第7天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黄疸指数中位数分别为6.8和7.6,两组比较P<0.05,表明两组患儿第7天益生菌组的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6.早产儿的第一天胎便基本上呈无菌状态。接受治疗后第7天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便培养球杆比值中位数分别为0.25和1.50,两组比较P<0.05,接受治疗后第14天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便培养球杆比值中位数分别为0.11和1.00,两组比较P<0.05,表明两组患儿第7天和14天的便培养球杆比值存在明显差异,益生菌组的便培养球杆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7.益生菌组和对照组的住院天数中位数分别为27天和33天,两组比较P<0.05,表明益生菌组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益生菌组和对照组的住院费用中位数分别为4.3万元和5.4万元,两组比较P<0.05,表明,益生菌组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8.选取患儿住院期间的前四次体重比较益生菌和时间对患儿体重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两组患儿的治疗方法下,时间因素对患儿体重的影响结果显示P<0.05,表明时间效应与体重的增长有显着意义。应用益生菌对体重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P>0.05,表明应用益生菌对体重影响不显着。两组患儿的出生体重和出院体重的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益生菌的应用对体重增长无明显效果。结论:胎龄不足34周早产儿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早期添加益生菌可以降低腹胀、呕吐及胃潴留的发生率;缩短胎便转黄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提高肠道内杆菌比例,促进有益菌群的建立;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袁小婷[6](2017)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研究》文中认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即新生儿黄疸),包括高游离胆红素血症和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是十分常见的临床问题。其病因复杂多样,且存在诸多高危因素。由于新生儿父母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认识的不足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缺乏,大量患病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反而持续加重,进而增加了新生儿黄疸的住院率。新生儿科、产科医务工作人员及新生儿父母正确认识新生儿黄疸,对降低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索子敏[7](2017)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茵陈蒿汤方证研究》文中指出茵陈蒿汤是医圣张仲景的经典名方之一,首见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本方是治疗湿热黄疸的专方,组方严谨,用药精简,疗效显着,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其现代临床应用亦十分广泛。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和研究茵陈蒿汤的方证理论,分析并总结历代医家及现代临床对本方的应用发挥,以期进一步发掘茵陈蒿汤的方证辨治规律,更好地发挥经方在现代临床中的作用,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全文共分为四个方面:文献综述方面,通过收集整理近几十年来有关茵陈蒿汤的临床报道以及最新实验研究成果,整体把握该方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的主治病证和应用范围,全面了解该方的药理研究现状与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广泛的治疗思路与参考。茵陈蒿汤的方证理论研究方面,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明确茵陈蒿汤的出处,并对相关条文进行分析。《伤寒论》第236条阐明了阳明病湿热郁蒸发黄的病因病机,第260条讨论湿热发黄的辨证要点。《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中载"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以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宜下之,以茵陈蒿汤"与236条基本相同,但多出"宜下之"三个字,点出了茵陈蒿汤具有泻下的作用。第二,茵陈蒿汤方证理论研究。本章以历代文献及中医理论为基础,从多角度对本方证之方药、病位、症状、病因、病机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茵陈蒿汤证的病位在脾胃肝胆,病机为湿热郁蒸,胆失疏泄,病理基础是湿热、肝郁和血瘀,多因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或病后续发而成,其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疫毒、气滞、淤血等。其典型临床症状有"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以及"心胸不安"。第三,总结《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不同证型的发黄特点,以期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涉及的发黄病有多种类型,包括湿热发黄、寒湿发黄、少阳发黄、表郁发黄、表虚发黄、火劫发黄、虚劳发黄、蓄血发黄、燥结发黄等。第四,将仲景治黄诸方进行比较,以期明辨各方证在病因病机、主要症状、主治功效等方面的异同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第五,梳理历代医家对茵陈蒿汤的衍化与发展。本章节运用中华医典单机版V5.0软件和中医e百网站之中医古籍数据库,共整理出102首历代茵陈蒿汤的衍化方,以历史为线,纵向分析茵陈蒿汤在历代的运用规律。茵陈蒿汤现代医案研究方面,收集近60年来茵陈蒿汤的临床个案报道,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建立相应数据库,对中西医病名、症状、舌象、脉象、剂量、加味药物等信息进行研究,统计其频数及相关比例,以期为进一步探讨茵陈蒿汤的方证特点和运用规律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本方临床使用非常广泛,临床各科疾病均有涉及,但以肝胆病证为主,具体疾病为消化系统的急性黄疸型肝炎和病毒性肝炎。亦总结了本方临床运用指征为:小便黄赤、身目俱黄、便秘、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舌质多见红或暗红,舌苔多见黄腻或黄厚腻。总结茵陈蒿汤各药物的常用剂量为:茵陈30克,栀子10克、15克,大黄10克、6克。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方面,本研究首次对1955-2016年2月发表在国内各种医学期刊上的有关茵陈蒿汤及其加减方治疗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相关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本研究共纳入26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计2844例患者,Met 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相比,茵陈蒿汤能够显着提高治疗总有效率[0R=4.35,95%CI(3.18,5.95),P<0.00001;RR=1.16,95%CI(1.13,1.20),P<0.00001;RD=0.13,95%CI(0.11,0.16),P<0.00001]、治愈率[OR=2.40,95%CI(1.82,3.16),P<0.00001;RR=1.52,95%CI(1.33,1.74),P<0.00001;RD=0.21,95%CI(0.15,0.27),P<0.00001],缩短血清总胆红素复常时间[SMD=-1.16,95%CI(-1.33,-1.00),P<0.00001]、黄疸消退时间[SMD=-1.22,95%CI(-1.47,-0.97),P<0.00001]、住院时间[SMD=-1.33,95%CI(-1.88,-0.78),P<0.00001]。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茵陈蒿汤能有效地治疗新生儿黄疸,明显缩短血清总胆红素复常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综上所述,通过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医案统计以及循证医学四个方面的研究,从而对茵陈蒿汤的方证理论和辨治规律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为茵陈蒿汤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李豪,杨永志,杨蓉,武庆斌,黄志华,郑跃杰,秦环龙[8](2016)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散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2月,收集国内外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non-RCT),纳入文献时间从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文献无RCT研究,纳入17篇前瞻性non-RCT研究文献,合计1 988例患者,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散)1 004例,对照组98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3.36,95%CI(2.14,5.27),P<0.001];治疗组新生儿黄疸持续天数低于对照组[Mean Deviation(MD)=-2.13,95%CI(-2.63,-1.62),P<0.001];治疗后第3天经皮胆红素值治疗组低于对照组[MD=-29.66,95%CI(-42.78,-16.54),P<0.001]。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散与常规治疗措施联用可以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总体疗效,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黄疸的持续天数,加快黄疸的消退。
杨晓玲[9](2014)在《孕妇中医体质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性的初步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经一系列收集病例、分组、统计结果、分析结果,探讨孕妇中医体质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相关性,意在通过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指导,对孕妇进行中医体质评估,结合体质辨识进行个体化调理孕妇体质,来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病率及减轻病情程度,为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提供思路,有利于提高围生期母儿保健水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方法:本研究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妇产科门诊收集孕妇病例,根据诊断标准、剔除标准筛选后选出200个病例,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应用孕妇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来调查孕妇中医体质分类,并追踪其分娩的新生儿是否患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经追踪调查,其分娩新生儿患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孕妇有70例,设为病例组,其新生儿未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孕妇有13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比较及相关临床资料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病例组70例中9种中医体质类型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气郁质(42.86%)>湿热质(21.43%)>痰湿质(14.29%)>阳虚质(8.57%)>气虚质(4.29%)=阴虚质(4.29%)>血瘀质(2.86%)>平和质(1.43%)>特禀质(0)。气郁质、湿热质所占比例最高,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好发体质类型。2、对照组中130例9种中医体质类型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和质(49.23%)>阳虚质(9.23%)=阴虚质(9.23%)>气郁质(8.46%)>血瘀质(7.69%)>气虚质(6.92%)>湿热质(4.63%)>痰湿质(3.84%)>特禀质(0.77%)。平和质为对照组最多见的体质类型。3、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各中医体质类型比较,主要在平和质、气郁质、湿热质、痰湿质有显着性差异(p<0.01)。4、病例组患有妊娠合并疾病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在妊娠合并疾病情况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5、病例组剖宫产分娩方式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在分娩方式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6、病例组内向性格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在性格情况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7、病例组睡眠质量不佳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在睡眠质量方面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8、病例组嗜辣饮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清淡均衡饮食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饮食习惯主要在嗜辣、清淡均衡饮食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1、孕妇中医体质因素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分娩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的孕妇中以偏颇体质者为多。2、气郁质、湿热质为分娩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母体的多发体质。3、妊娠合并疾病、剖宫产、性格内向、睡眠质量不佳,嗜辣饮食等因素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4、在治未病的指导下,可根据孕前、孕期以及结合体质辨识,个体化、辨证地调理孕妇的体质来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彭会巧[10](2014)在《张仲景方剂治黄疸病配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中医学经历几千年发展积累了大量治疗黄疸病文献资料,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治疗黄疸病方剂的配伍规律和不同方剂配伍用药的特点等,仍需要深入研究和完善等,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医学期刊已发表的有关用张仲景所创方剂治疗黄疸病的文献中用药特点、方剂配伍规律进行研究,总结其学术思想;从组成、配伍特点、用量、临床加减等方面,运用数据分析,频次进行统计,以期归纳和总结张仲景治黄疸病组方特点和用药规律,为现代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与帮助。方法:参照《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的方剂药物组成、《中医诊断学》中的黄疸病证候诊断标准、《中药学》中的药物性味归经,分别以方剂的主治病证、药物组成及出处等方面为依据,将方剂逐一经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筛查,选取近十年来治疗黄疸病的文献151篇,进行统计,运用Exce12007、spss19.0等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最后探讨,总结方药配伍规律;并简要介绍所有文献出现频次较高药物。结果:所有治疗黄疸病文献的方剂配伍中利水渗湿药位列第一,其次为清热药及补益药,除上三类药外,加减用药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解表药、攻下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祛痰药、化湿药、消食药、温里药、止血药,基本用药为茵陈、栀子、大黄、黄芩、柴胡、甘草。结论:治黄疸病方剂研究显示主要为利水渗湿药和清热药物,以清除体内的湿热之邪,使黄疸从前后二阴而去,而长期使用苦寒祛湿清热药更耗伤人体的气血阴液,故加用补益药类。方剂中用药性味以寒温、辛甘淡苦药为主,寒性药物可泻体内实火,甘淡药物能渗利,逐其所聚之水湿,甘淡苦药合用一则能除湿热之邪;二则补中益气,泻阴火;三则解表散里。五行之中肝木克脾土,肝实太过,横逆犯脾,会出现两脏皆病,《素问·六征旨大论》云:“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方剂中药物加减运用种类多,是中医辩证论治和鉴别用药的体现,也说明黄疸病发病原因及相兼症状繁多、并极复杂。
二、新生儿黄疸第十讲 母乳性黄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生儿黄疸第十讲 母乳性黄疸(论文提纲范文)
(1)新生儿黄疸128例病因探讨及中西医结合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方法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2 结果 |
2.1 病因分析 |
2.2 疗效判定 |
3 讨论 |
3.1 围生因素分析 |
3.2 感染因素分析 |
3.3 母乳性黄疸分析 |
3.4 其他 |
3.5 中医防治 |
3.5.1 中药疗法 |
3.5.2 非药物疗法 |
(2)清热退黄灌肠方对新生儿黄疸湿热内蕴证代谢标志物的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西医学对新生儿黄疸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
1.1 病因病机 |
1.2 西医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研究进展 |
2.中医学对新生儿黄疸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
2.1 中医病名及历史沿革 |
2.2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
2.3 中医辩证论治 |
2.4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研究进展 |
3.代谢组学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 |
3.1 代谢组学概况 |
3.2 代谢组学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 |
4.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样本采集及处理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和终止试验标准 |
1.6 样本采集 |
2.实验方案 |
2.1 治疗方案 |
2.2 试剂和仪器 |
2.3 实验步骤 |
3.实验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代谢组学多元化分析结果 |
3.3 湿热内蕴证新生儿黄疸代谢组学结果 |
3.4 试验组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
3.5 治疗后对照组与试验组对比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研究背景 |
2.结果分析 |
3.创新之处 |
4.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茵陈消疸汤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6 有效性评价 |
1.7 疗效评定 |
1.8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依从性情况 |
1.9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经皮胆红素水平比较 |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水平比较 |
2.3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
2.4 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5 不良反应 |
2.6 依从性评价 |
3 讨论 |
(4)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缩略语 |
2.0 引言 |
2.1 研究现状 |
2.1.1 流行病学 |
2.1.2 机制 |
2.1.3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
2.1.4 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增高的原因 |
2.1.5 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类型 |
2.1.6 诊断 |
2.1.7 治疗 |
2.1.8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 |
2.1.9 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优势及不足 |
2.2 指南制定过程 |
2.2.1 构建临床问题 |
2.2.2 循证研究 |
2.2.3 专家共识 |
2.2.4 形成证据概要表 |
2.2.5 形成推荐意见 |
2.2.6 形成初稿 |
2.3 讨论 |
2.3.1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类分析 |
2.3.2 关于中医证型、时机问题 |
2.3.3 关于原始研究的设计质量 |
2.3.4 关于干预措施的相关问题 |
2.3.5 关于结局指标的相关问题 |
2.3.6 关于发表偏倚的问题 |
2.3.7 关于调查问卷的问题 |
2.3.8 关于指南制定方法学问题 |
2.4 结论 |
2.4.1 茵栀黄口服液 |
2.4.2 茵栀黄颗粒 |
2.4.3 清肝利胆口服液 |
2.4.4 茵陈五苓糖浆 |
2.5 创新点及意义 |
2.6 不足与展望 |
2.6.1 存在不足 |
2.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5)早期应用益生菌对胎龄不足34周早产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综述 益生菌对早产儿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理黄疸 |
2 人乳黄疸 |
3 早产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 |
4 高游离胆红素血症 |
5 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
6 结语 |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茵陈蒿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茵陈蒿汤现代临床应用 |
1.1 内科疾病 |
1.2 外科疾病 |
1.3 妇科疾病 |
1.4 胎产疾病 |
1.5 儿科疾病 |
1.6 皮肤系统疾病 |
1.7 其他 |
2 茵陈蒿汤的现代实验研究 |
2.1 消化系统疾病方面 |
2.2 内分泌系统和代谢性疾病方面 |
2.3 肾脏疾病方面 |
2.4 血液系统疾病方面 |
2.5 防治癌症方面 |
2.6 抗炎镇痛方面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茵陈蒿汤的方证理论研究 |
1 茵陈蒿汤的出处及相关条文分析 |
1.1 出处 |
1.2 相关条文分析 |
2 茵陈蒿汤方证分析 |
2.1 方药配伍分析 |
2.2 病位分析 |
2.3 病因病机分析 |
2.4 症状分析 |
3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黄" |
3.1 湿热发黄 |
3.2 寒湿发黄 |
3.3 少阳发黄 |
3.4 表郁发黄 |
3.5 表虚发黄 |
3.6 火劫发黄 |
3.7 虚劳发黄 |
3.8 蓄血发黄 |
3.9 燥结发黄 |
4 仲景治黄诸方比较 |
5 历代医家对茵陈蒿汤的衍化发展 |
5.1 晋唐时期 |
5.2 宋元时期 |
5.3 明清时期 |
第三章 茵陈蒿汤现代医案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资料收集标准 |
2.3 资料整理规范 |
2.4 医案录入 |
2.5 数据统计方法 |
3 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
3.1 病名统计分析 |
3.2 症状统计分析 |
3.3 舌象与脉象统计分析 |
3.4 原方药物剂量统计分析 |
3.5 加味药物统计分析 |
3.6 合方统计分析 |
3.7 发病地区统计分析 |
3.8 病例采集时间统计分析 |
3.9 性别统计分析 |
3.10 患者年龄段统计分析 |
4 研究结论及分析 |
第四章 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资料检出及评价 |
2.2 二分类变量的Meta分析 |
2.3 连续性变量的Meta分析 |
3 小结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散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数据提取 |
1.4 文献质量评价 |
1.5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及质量评价 |
2.2 Meta分析结果 |
2.2.1 总有效率 |
2.2.2 黄疸持续天数 |
2.2.3 治疗后第3天经皮胆红素值 |
2.2.4 漏斗图分析 |
3 讨论 |
3.1 研究意义 |
3.2 结果分析 |
3.3 不足 |
(9)孕妇中医体质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性的初步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 |
一、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及危害 |
二、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孕妇与新生儿黄疸病因关系的研究进展 |
一、围生因素是影响新生儿黄疸的首要因素 |
二、溶血性疾病的因素是影响新生儿黄疸的另一大因素 |
三、母乳性黄疸因素也是另一影响因素 |
第三节 中医药对新生儿黄疸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
一、古代医家对胎黄的认识 |
二、现代医家对胎黄的认识 |
第四节 中医体质学说运用 |
一、中医体质学的认识 |
二、母体体质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关系的研究 |
第五节 总结 |
第二章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标准 |
一、诊断标准 |
二、纳入标准 |
三、排除标准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调查表设计 |
二、调查方法 |
三、中医体质分类的判定 |
四、统计方法 |
第四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一般情况 |
二、两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
三、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
第五节 讨论 |
一、孕妇的中医体质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性的探讨 |
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母体的好发体质分析 |
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其他相关因素分析 |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五、设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张仲景方剂治黄疸病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概况 |
1 黄疸病的中医沿革 |
2 张仲景方剂治黄疸病临床运用概况 |
2.1 治疗溶血性黄疸病 |
2.2 治疗肝细胞性黄疸病 |
2.3 治疗阻塞性黄疸病 |
二、资料分析 |
1 数据库建立 |
1.1 来源 |
1.2 标准 |
1.3 规范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方法 |
2.1.1 方剂分类 |
2.1.2 配伍规律研究 |
2.1.2.1 频数分析 |
2.1.2.2 因子分析 |
2.1.2.3 研究所使用的软件 |
2.2 结果 |
2.2.1 频次分析 |
2.2.1.1 茵陈蒿汤药物频次分析 |
2.2.1.2 茵陈五苓散药物频次分析 |
2.2.1.3 小柴胡汤药物频次分析 |
2.2.2 方药SPSS因子分析 |
2.2.2.1 茵陈蒿汤药物因子分析 |
2.2.2.2 茵陈五苓散药物因子分析 |
2.2.2.3 小柴胡汤药物因子分析 |
三、讨论 |
1 各方配伍规律探讨 |
1.1 茵陈蒿汤用药分析 |
1.1.1 用药功效分类及药物分析 |
1.1.2 文献中药物关键配伍 |
1.2 茵陈五苓散用药分析 |
1.2.1 用药功效分类及药物分析 |
1.2.2 文献中药物关键配伍 |
1.3 小柴胡汤用药分析 |
1.3.1 用药功效分类及药物分析 |
1.3.2 文献中药物关键配伍 |
2 治黄疸配伍规律思考 |
2.1 利湿退黄药是配伍基础 |
2.2 利湿退黄、清热、补益药是基本配伍模式 |
2.3 茵、栀、黄、芩、柴、草是基础用药 |
2.4 茵陈蒿汤治疗黄疸病清热药、攻下药使用相对较多 |
2.5 茵陈五苓散治黄疸病以利湿和清热药为多 |
2.6 小柴胡汤治黄疸病补益、解表药相对较多 |
小结 |
1. 张仲景治黄疸病方剂分类 |
2. 张仲景治黄疸病各方文献中药物配伍规律 |
3 治黄疸病各方剂配伍比较 |
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新生儿黄疸第十讲 母乳性黄疸(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儿黄疸128例病因探讨及中西医结合疗效分析[J]. 刘岩,杨春侠,张莹. 中国现代医生, 2021(35)
- [2]清热退黄灌肠方对新生儿黄疸湿热内蕴证代谢标志物的筛选研究[D]. 颜佳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茵陈消疸汤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观察[J]. 刘沁东,王国杰,王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3)
- [4]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韩姗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早期应用益生菌对胎龄不足34周早产儿的影响[D]. 李佳.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6]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研究[J]. 袁小婷.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36)
-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茵陈蒿汤方证研究[D]. 索子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8]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散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 李豪,杨永志,杨蓉,武庆斌,黄志华,郑跃杰,秦环龙.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6(10)
- [9]孕妇中医体质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性的初步调查研究[D]. 杨晓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10]张仲景方剂治黄疸病配伍规律研究[D]. 彭会巧.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