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芬兰电信FastNet数字数据网成功的背后(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野[1](2020)在《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的经济发展有三个重要节点需要跨越,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保证信息不再被区隔;二是解决物体不联接问题,实现物体和人的协同互动;三是解决价值实现不对等的问题,使每个人或组织创造的价值都能得到精准记载并随时完成。这三个节点的跨越的根本问题是通过信息畅达,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的全效问题,也就是解决持续变革中传媒的效能发挥和传媒经济实现问题。本文作者对科技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推动传媒持续变革的思考,对传统媒介变革,新的传媒属性、形态、效能的思考,始于2010年前后;对传媒变革引发的传媒经济范畴和实现机制改变等问题的研究,始于2014年提出“传媒要素”概念[1]。研究至今,在成果有所积累、思路日渐清晰的基础上,希望能借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对此研究进行系统阐释,以期得到各位专家教授和同行学者的教诲与指正,以继续明确方向,深入探索。当云技术解决了数据存储问题,移动终端技术让我们使用网络无比便捷,大数据帮助我们可以精准确定信息来源端和发送端,社交媒体实现信息的轻松交互,5G技术实现数据大容量快速传输,以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人机协同,信息传播主体平台便从广播电视网转移到了互联网,且广电网与互联网的内容传输功能日渐相融,传播形态不断裂变和衍生,单纯的数字信息与传媒内容信息实现了互融和共享,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文化效能的实现开始依赖于信息的传输与交互。于是,传统媒介的单一传播功能日趋复杂化,并迎合于市场需求发生质变,成为一种作用于诸多领域和环节的“要素”,融入了几乎所有的经济和社会实现环节,积极作用于信息的传输、要素的融通和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为方便表述,基于介质功能的传播技术、平台和机构、组织,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传统的,定位于媒介的产业和经济实现及其描述,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经济”。基于新技术、新业态和传播新生态的媒介、媒体,及其传播方式、运转机制和效能等,在本研究中定义为“传媒”;通过信息精准畅达传输,从而实现对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全效的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不断创新的传媒作用,被定义为“传媒要素”功能(作用);基于“传媒要素”作用的经济实现和状态描述,被定义为“传媒经济”。在经历了千余年的文字和纸张介质传播、近百年的广播及电视介质传播后,在互联网传播时代,传媒如何最终从“介质”脱胎为“要素”,如何通过要素功能驱动传媒经济挣脱媒介产业樊篱,渗透至全产业完成经济实现,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也就是通过对传统的“媒介”与当今“传媒”属性异同的对比论证,阐明在驱动机制层面,“传媒要素”如何通过资源要素配置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创新,使传媒经济在不同的产业经济体系和多种经济形态中有效实现。鉴于传媒由媒介变革为要素和从媒介经济发展至传媒经济是全新事物和现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结论之一是“介质传媒”(媒介)蜕变为“要素传媒”,并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要素之一。传媒通过“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形式,驱动市场资源要素配置趋于全效,促进市场实现模式持续创新。本研究的结论之二是由于传媒属性使然,在固有的传播效能发挥和作为要素的传媒在被配置过程中,传媒生产要素通过信息精准畅达驱使市场资源要素配置驱于全效的同时,实现着不同资源要素的相融和互通;传媒创新要素通过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再到系统的创新裂变效能,驱动着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相融和互通。本研究的结论之三,是传媒要素已经从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和市场实现等机制层面,浸入并影响各行业产业,使传媒经济实现在各行业产业经济实现中的比重日益增长,作用日趋重要。传媒生产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信息流的丰富、精准、畅达而在市场实现中对要素资源配置的优化;传媒创新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其固有特性催化和驱动创新从点到面到体至系统的演化和繁殖,进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实现效能。传媒作为要素实现着不同行业和产业的相融互通,既从解决经济稀缺问题的角度突破了即有的传媒(媒介)经济概念,也把传媒经济从研究单一媒介领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传媒经济从内涵至外延实现了全新发展。[1]本研究中传媒要素概念的提出与论证、传媒要素驱动机制、基于传媒要素理论的传媒经济定义和传媒经济的“媒介+要素”二层次说等,皆为全新见解,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本研究创造性成果为传媒要素理论和新传媒经济观点,包括基于媒介概念创新的传媒要素概念、基于市场资源禀赋和要素配置理论创新的传媒要素作用,和针对传统的、囿于媒介行业产业本身的传媒经济变革研究,以及实现创新和突破的传媒新经济理论等。
谢亚可[2](2017)在《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物联网、普适计算、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传感技术、认知计算等一系列新兴信息技术加速融合,以及精准医疗、纳米材料、智能医疗设备和医疗机器人等不断取得新突破,人类正步入普适医疗新时代。普适医疗是医疗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医疗数据感知化、医疗服务透明化、医疗资源共享化、诊疗用药精准化、就医体验便捷化、医疗成本节约化、医患沟通常态化等特点。普适医疗开创了新的医疗时代,拓展了人类健康观念,提升了医疗体系效率,促进了医患生态修复,也为应对当下医疗困境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引发医疗颠覆变革的同时,新的技术生态和时代环境也在冲击、重构现有医疗伦理体系。一方面,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资源分配失衡等传统医疗伦理问题将得到极大纾解。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负效应也不期而至,全时全景隐私监视、医疗数字鸿沟加剧、医患关系物化、电子医疗ID与基因歧视、医疗技术风险递增、医疗消费主义兴盛、非现场医疗及智能医疗设备引发新的医疗纠纷等新的伦理问题和社会风险层出不穷,呼唤建立新时代的医疗伦理体系。本文从医疗隐私与安全、医疗责任、医疗公平、医患关系等四个主要伦理议题出发,探讨普适医疗环境下的伦理风险及应对路径。隐私与安全问题是普适医疗应用推广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普适医疗环境下,“在线”和“监视”将成为一种必然和生活状态,个人医疗隐私泄露与安全风险与日俱增。医疗隐私的内涵、形式和种类不断拓展,大数据性、价值性不断增强,与其他个人信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们为了获取更便捷、透明、个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习惯于让渡更多隐私,导致对医疗隐私控制权的进一步削弱,传统隐私保护体系也开始在大数据技术冲击下土崩瓦解,隐私观或将被彻底颠覆。医疗信息隐私化、医疗隐私数据化、医疗数据开放化之势不可挡,隐私泄露风险从物理空间蔓延至数字空间……。重建新的医疗隐私保护框架迫在眉睫,文章从技术、法律、管理、自律和认知等层面提出了新时代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要点。普适医疗倡导医疗生态圈内的人、财、物、设备等互联互通和信息高度共享,将实现各类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便捷性,医疗成本也有望得到有效控制,医患权利平等化趋势明显。然而贫富差距、数字素养差异构筑的数字医疗鸿沟,可能导致普适医疗技术、设备和服务不能真正被公平享用;电子医疗ID可能会使患者无法摆脱固化标签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基于个人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偏见与歧视,普适医疗增强技术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机会不平等和代际不平等。技术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能享受公共医疗服务,高端医疗资源的稀缺性和高成本也将进一步加剧不同社会群体的健康权利鸿沟。文章提出了医疗资源分配应坚持“贵义尚利”、“效率优先、增进公平”、“差别平等”等原则,并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重视弱势群体的健康权益、抵制电子医疗ID歧视等方面推进医疗公平建设。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云医疗、移动医疗等非现场医疗模式将成为主流医疗形态,大量具有上下文感知功能的智能医疗设备、机器人参与到健康管理和医疗救护过程中,可能引发新的医疗纠纷与医疗责任认定问题。非现场医疗的法律主体多,涉及到医生(本地医生、远程医生)、患者、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商等多方,责任认定难度加大。智能医疗设备引发的医疗事故也将面临责任主体难以界定的困境。建立普适医疗责任落实机制势在必行,应加强而非现场医疗立法和监管、明确智能医疗设备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健全医疗技术审查和风险规避制度等。现行医疗环境下,医生被赋予了高角色期待、“关系就医”现象普遍、现代医学技术权利化凸显、医患信任脆弱不堪。普适医疗将彻底改变家长式的医疗模式和医患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赋予患者积极参与甚至主导医疗的权利,患者主动参与医疗流程和诊疗决策,与医生开展平等对话并主动管理自身健康,医患关系民主化趋势明显。然而,大量先进医疗设备的引入,使得医疗技术风险增加、医疗消费主义兴盛、医患关系物化趋势渐显。应理性认识普适医疗的技术风险、建立技术监管机制,完善伦理监管内容、健全法律调解机制,警惕医疗物化倾向、构建人文沟通平台。大量社会风险问题的存在体现了普适医疗发展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但不能以此否定普适医疗的时代价值。面对普适医疗背景下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我们需要综合平衡个人诉求、公共利益和市场需求,促使政府、技术工程师、医疗机构在政策制定、技术研发、技术应用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设计。有效应对和规避伦理风险,需要完善普适医疗技术设计,需要制度和伦理的协同制约,更需要培育一个德性的社会环境。
徐春燕[3](2015)在《信息消费的理论、测度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消费是人类一项古老的经济活动。在当前我国信息化进程突飞猛进,新兴信息技术广泛和深入应用的今天,信息消费表现出新的内容与形式,并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本论文基于当前新的信息环境,对信息消费进行再认识,揭示信息消费的新内容和特征,并对信息消费活动的基本要素进行重新界定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和选择了适应当前信息消费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和方法,并对2002—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水平和2013年我国各地区信息消费水平进行了测度的实证分析;最后对信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与途径进行了分析,并以2002—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水平为样本,对2002—2013年间信息消费促进GDP增长进行了计量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有关信息消费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以及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二章为信息消费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在对信息消费相关概念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信息消费概念存在的局限性,并结合当前的信息环境,对信息消费进行了重新定义,包括对信息消费各要素的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信息消费的内涵、演进历程与特征。第三章为信息消费理论分析,主要对信息消费主体、信息消费客体、信息消费需求、信息消费供给、信息消费行为及信息消费力等六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在信息消费主体方面,主要对我国个人信息消费主体、企业信息消费主体、国家(地区)信息消费主体进行了研究;在信息消费客体方面,主要对信息内容消费、信息接入消费和信息平台消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信息消费需求方面,主要对信息消费需求的类别、满足信息需求的模式及信息消费需求函数及价格弹性进了研究和分析;在信息消费供给方面,主要对信息消费供给模型与函数、信息供给的影响因素和价格弹性以及对有效信息供给不足,无效信息供给过剩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在信息消费行为方面,主要分析了信息消费行为模型的演进,包括传统时代AIDMA模型、互联网时代AISAS模型,并结合当前信息消费的发展,总结出AISAS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E-ISIRMAS消费行为模型;在信息消费力方面,主要对信息消费力的概念与内涵、信息消费力函数与曲线及信息消费力与数字鸿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四代数字鸿沟的内容与形式和总结出了信息消费力鸿沟是导致当前我国数字鸿沟的主要因素。第四章为信息消费水平的测度。主要分析了当前信息消费水平测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对信息消费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和方法优化的必要性及优化的原则和思路,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信息消费水平测度的内容,主要包括测度框架的确定、测度指标的构建以及测度方法的选择,在确定信息消费水平测度内容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消费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横向分析主要是对2013年我国大陆各省市及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各地区信息消费水平的分析,纵向分析主要是对2002—-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总体水平及信息消费二级指标指数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第五章为信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分析,信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分析,其内容主要包括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并分析了信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七大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第四章对2002—-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水平的样本数据,从拉动内需、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三个方面对信息消费促进GDP增长的作用进行计量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第六章为总结与展望,包括全文总结、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杨国文[4](2014)在《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三网融合商务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三网融合正处于推广阶段,广电业和电信业也正在经历重要的战略转型,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但是核心问题仍然是产业链的融合和商务模式的问题,导致市场没有预期应有的产业规模,因此,对三网融合的商务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我国三网融合发展现状、三网融合监管模式和商务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其次,本文阐述了商务模式的相关理论,明确了商务模式的定义、功能和组成要素,并对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进行了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哈尔滨模式、河南模式、上海模式、江苏模式和杭州模式五种典型的三网融合运营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构建了三网融合产业链的融合模型,分析了三网融合产业链参与者的功能和作用,将三网融合产业链划分为主干链、支撑链和支付链,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再次,针对我国三网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目标市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三网融合商务模式的总体框架,并具体分析了运营模式、盈利模式、业务模式、监管模式、支付模式和行业准入模式。最后,提出了运营商在三网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策略,包括产业链整合策略、合作策略和定价策略;然后构建了三网融合商务的指标评价体系,并提出了包括经济价值、用户价值、战略价值三个维度的三网融合商务模式评价模型,并运用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以重庆三网融合业务作为应用实施对象,分析了重庆三网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将本文提出的商务模式在重庆三网融合中进行初步的应用,并分析了预期效果。
刘耕[5](2014)在《基于变革与创新的电信企业竞争优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交流与交换,即通信,是个体、群体、组织、社会最为基本和重要的需求。因此,通信业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电信,或者说电信业成为通信产业的主体和核心,则是在19世纪中叶,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后的事情了。电报、电话(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现代电信通信业的发明与发展,是包括技术创新在内的创新的产物。中国电信业,在解放前,甚至在改革开放以前,发展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猛。但是在近10年来,我国电信业陷入整体竞争力严重衰退的状况,对于民众信息消费,尤其是对国家与社会的信息安全、信息主权构成重大挑战。因此,研究和提升我国电信业的竞争优势成为十分急迫的理论和现实课题。从20世纪80年代,关于企业、行业、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受到理论界的高度关注,成为研究热点。构建、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则成为包括企业、行业、国家各级组织和系统最为重要的战略重心。论文将对竞争优势的关注聚焦于电信运营企业,沿着“夯实论文理论基础——构建基于创新与变革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综合框架——设计电信运营企业竞争优势评价指标并展开实证研究——展示基于大数据的电信运营企业通过创新与转型提升电信运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巨大机会空间和领域”研究的逻辑思路:第一,获得理论的启示与借鉴。论文通过对竞争优势理论、商业模式理论以及电信创新与变革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收集、分析与研究,获得理论的启示与借鉴,以夯实和坚固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二,建立基于变革和创新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般理论分析研究基本架构。在这里,论文首先从电信产业的诞生与发展入手,展示变革与创新是电信产业固有属性;然后从语音通信时代、数据通信时代以及大数据时代等的变革与创新,揭示变革与创新是电信企业构建与提升竞争优势的最基本途径;最后,论文在总结、分析与借鉴国内外理论界目前关于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创新与变革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综合框架。第三,设计竞争优势评价指标并进行实证研究。论文在考察、分析、借鉴国内外权威机构、专家学者关于企业竞争优势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涵盖语音通信时代、数据通信时代与信息消费时代的包括竞争地位、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机会四个维度的电信运营企业竞争优势评价指标,并分别运用不同方法开展语音通信时代和数据通信时代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第四,展示大数据时代电信运营企业创新和转型的巨大机会空间和领域。电信运营企业关于用户通信消费的数据,既是天然的大数据,更是电信运营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基于电信用户电信消费过程的大数据,转换企业经营理念,创新企业商业模式和实现企业经营转型,是电信运营企业在未来的信息消费时代构建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战略性举措。论文分别从不同领域展示大数据时代电信运营企业创新和转型的巨大机会空间和领域。通过上述基本内容的,论文取得了三个相互关联、相关支撑的创新成果。(1)构建了一个具有创新性和普适性、融合“定位观”、“资源观”、“能力观”、“价值观”以及竞争规则与竞争模式、价值创造方式、商业模式等基于创新与变革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综合框架。(2)设计了涵盖不同电信时代,包括竞争地位、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机会四个维度的电信运营企业竞争优势评价指标,建立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指数模型,开展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指数与竞争优势评价指标实证研究。(3)电信移动用户电信消费信息的大数据是电信运营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提出电信运营企业基于电信用户大数据,通过企业经营理念变革、企业转型、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电信运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巨大机会和领域。
史志高[6](2012)在《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文中提出1994年4月,中国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1995年1月上海即面向社会和普通家庭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与北京同时成为中国首批开展互联网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两个城市之一。研究上海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对于研究互联网使用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代表意义。依据互联网技术升级、社会应用丰富、信息产业周期与政府管理政策,依据这样一个多指标的阶段划分标准,将上海互联网发展至2011年近20年的过程划分为3大阶段,从而得出互联网在与本地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与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在互联网发展初期阶段,其作为通讯技术集中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使用。1987年中国建成电子邮件节点,使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便捷传播得到实现,在此过程中北京建成全国第一个局域网。自中国全功能与世界互联,上海成为信息技术研发、信息产业试点与安全实现领域重要城市,随着全国第一个独立网站向社会开放即中文网站丰富,上海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在第二阶段上海家庭实现宽带接入,政府向社区女性推广并培训,互联网快速实现与社会的融合。互联网用户的增加为技术向服务功能的转变奠定根本基础,直接推动中间层面信息服务企业发展,从而支撑起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实现互联网向社会生活扩散与渗透的可能。随着互联网承载着信息交流功能,更多的社会关系与商业机会迁移至这一新平台,从而web2.0阶段全面来临,信息类服务日常化。在当前阶段,世博会的成功呈现出互联网与日常服务对接的完全可能,全新的社会生活平台正在向公众开放。“无线城市”战略将呈现数字社会的变革,当手机等多种互联网接入终端在空间环境中实时更新信息,移动生活的景观将会全新展演,微博及其引领的社会舆论风潮将会促进公共政策制订,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及文化产业呈现深度转型。研究由绪论、正文与附录三部分组成。绪论讨论研究缘起与具体设计;正文第一章至第四章呈现、分析与研究上海互联网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工具、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附录则尝试用《新民晚报》近20年互联网相关新闻报道来验证此项研究,证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其经历的转型,以实证的方式来补充与丰富主体部分的理论研究。
李欣[7](2010)在《3G时代我国电信企业运营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运营模式创新是经过众多国际电信运营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实现组织运行高效、业务盈利能力增长、客户满意度提高的重要手段。该理念的提出与实施,不仅体现在业务设计、渠道建设、市场开发、网络演进、企业兼并、信息系统规划等领域,而且在企业决策、愿景设定、组织结构、商业模式选择、市场定位、价值链组建等方面,对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在完成资产重组、获得3G牌照后,纷纷大规模进行系统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把握难得的发展契机,应对市场的产品同质化,非良性价格竞争的挑战,成为运营商谋求长期稳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欧洲、北美、日韩主流运营商、设备制造商、IT应用提供商的业务活动,借鉴了大量专业咨询机构的行业报告和权威机构发布数据,运用现代市场营销和知识创新的理论,结合多方面的调查与预测结果,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运营商的运营模式创新进行探讨与比较。文章中回顾了创新理论的发展历程,并采用PEST模型分析中国的电信产业环境,通过对国外运营商的案例分析,总结3G业务对电信行业的深刻影响,浅析了3G业务个性化引发的长尾效应和客户服务中的马太效应,同时对相关企业在运营模式的创新手法进行了归纳与阐述。最后使用SWOT战略方法并结合创新扩散模型,预测中国电信的3G业务发展趋势。
易绍华[8](2009)在《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化浪潮冲击下,媒介融合加速,网络化渗透让电视面临着艰难选择,这种选择的艰难性来自电视媒体在两种现状之间的碰撞与困惑:一方面,电视媒体目前的经营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仍领跑其他传统媒体,日子仍旧好过。而要摒弃长期传统观念、颠覆既有发展模式,必然面临牺牲眼前利益的风险;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直面新媒体日趋激烈的竞争现实,积极应对网络化挑战。而电视媒体在网络化生存面前显得步履蹒跚,发展思路和策略指导更是捉襟见肘。在这一背景之下,本研究的目标就是力求剖析传媒网络化内在规律,为我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发展提供某种具体发展模式,以便于业界同仁在电视网络化实务运营中有所参鉴。笔者从电视媒体网络化的生存形态视角出发,以逻辑方法论证网络化趋向的必然性。电视媒体选择网络化生存是历史逻辑、技术逻辑和市场逻辑发展的必然,摆在电视人面前的紧迫问题是如何合理制定战略和策略,以期在网络化生存的四条具体路径上发展得又快又好。这四条路径是:平台型网站打造、数字化频道改进、视频化业务拓展、移动化技术应用。平台型网站建设,一定要突破“窗口”局限,将网站视为一个辐射范围更加广域的全球性电子商务系统,集信息推广和产品营销于一体,形成一个服务高满意性、技术高先进性、产品高实用性、业务高扩展性的高盈利性平台。数字化频道改进,主要是在“海量专业内容、双向交互功能、多元盈利模式”三个方面加以提升和强化。为此,务必构建网络化的电视产业链,建立合理的产业价值链利益分配机制;开展资本运作,整合民营资源,推动内容产业大发展;拓宽产业经营领域,摸索更多的盈利模式。与此同时,要打造网络化共享机制的内容中心,建立完善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开发基于网络营销系统的内容平台;构筑以家庭消费为内容指向的数字中心。网络化视频业务扩展,面临着五大压力:受众压力、同业压力、域外压力、业外压力和上级压力。也恰恰是这些压力的存在化成了电视媒体网络化视频业务发展的动力。和其他形态的传媒相比,电视媒体具备发展视频业务的天然优势,这种优势来自其专业性的媒介属性、专业性的人才和设备以及几十年来的资源储备。在发展网络电视方面,要注意“双轨并行”策略:开路网络电视(WebTV)要借力民营公司的发展范式;闭路网络电视(IPTV),要应合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开放与竞争,与电信方面在“竞合”中发展。移动化趋势来自三股力量:受众(个体内在)对自由的无限追求、技术进步提供更优的移动信息传播手段、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形态变迁。“施拉姆公式”和“长尾理论”揭示了移动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近乎上述同样的理由,电视媒体的移动化和网络化汇流势不可挡。电视媒体应该顺势而为,克服当前存在的标准之争,以“合气生财”策略进行移动化电视网络的标准抉择;以“资源互换”策略进行移动化电视网络的市场拓展;以“广开财源”策略丰富移动化电视网络的盈利模式:以“丰富而适配”的策略打造移动化电视网络的内容平台;以“竞合之道”策略实施移动化电视网路的生产运营;以“平等与开放”策略寻求移动化电视网路的政策扶持。传统的电视产业生产形态在网络化技术冲击下,已经发生变革:生产平台的网络化(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生产平台)、生产方式的定制化(基于海量化和差异化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流程的双向化(逆向生产的出现)、生产领域的跨界化(从非实体产品领域跨入物质产品领域)以及生产资源的数据库化(数据库成为生产体系的核心资源)。对于网络化电视产业而言,其主要核心资源优势首先是文化内容产品(形成虚拟产品信息流),其次是未来掌握的消费者个体数据库(消费者信息流)。由于网络化构建了电子商务平台,电视产业延伸到实体产品的经营甚至生产领域(形成实体产品信息流)都是可以期待的。而与此同时,配合电子商务运营的金融支付系统和现代物流运输系统必然成为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因此建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网络电视市场机制是未来的必然选择。网络化技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力对电视产业的渗透必然要求网络化生产关系与之适配。电视产业新体制呼之欲出,网络化对电视产业新体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变革要求:经营体制的变迁、传输体制的变迁、制播体制的变迁、投融资体制变迁以及管理体制的变迁。
李荣华[9](2008)在《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的有效竞争研究》文中指出电信产业的垄断、竞争与规制一直是学术界和实业界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电信产业改革的目标是电信业的良性发展,而促进电信业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有效竞争。目前中国电信产业在一些业务范围内已经有竞争,但本地电话、移动电话等领域仍处于双寡头垄断状态。在解决自然垄断附生问题的方式中,中国选择了国有化。国家经营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被部分集团占有的问题,但同时滋生了无监管、低效率和官僚传统。事实上,由政府同时担任垄断者和管制者的角色,易导致价格无管制、服务欠质量的结果。在中国电信业规模不断增长、内部产业组织结构不断变化的总体背景下,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的行业规制政策趋向也日益明朗,那就是顺应全球电信业发展大势,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培育有效竞争市场为主要政策取向,这也意味着我国电信市场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后进入者,后进入者与在位者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在这种竞争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政府主管部门如何制定有效的规制政策,以培育一个有效的竞争市场,使后进入者有能力与在位者展开竞争。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对中国电信市场有效竞争具有重要意义的后进入者,从中观的层面上分析电信市场后进入者的产业进入路径、规制影响和竞争效果。力求通过这种研究达到如下目的:(1)从产业进入和电信行业特征两个角度,揭示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在与在位主导运营商竞争中的独特博弈轨迹,探究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实现有效竞争的路径;(2)从产权制度与有效竞争相互影响的角度,解释竞争主体的形成依赖于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揭示我国电信市场竞争失效、竞争无序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国家资本“一股独大”等产权因素的影响;(3)通过对我国电信规制改革与开放竞争实践的考察,对规制理论和政策在促进后进入者有效竞争实践中的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评价,寻求规制理论政策与实践的结合点,为深化后进入者竞争与规制理论的研究及规制政策的改革提供基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文运用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综合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规制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电信经济学和有关垄断竞争理论,运用理论推理与经验证据相结合、构建模型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与结论:1.探讨了我国电信市场培育后进入者的产业进入方式,即在引入新的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同时,拆分重组在位主导运营商,以这两种方式共同培育新的竞争主体。对于世界上其他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国家而言,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除非企业违反了反垄断法,否则政府没有权利去拆分一个有着私有产权的电信企业,而中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中国电信企业的国有性质,反而使这种对企业的拆分成本相对较低,这也为世界电信业的改革提供了一个特例。2.提出了必要的重复建设是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实现有效竞争的重要措施。电信产业中重复建设是指传输能力和网络容量增长不能被用户有效吸纳的情况。即使是多家电信运营商同时投资某种网络和服务于某一市场,只要传输能力和网络容量的增长能被增长的用户有效吸纳,对市场而言,仍是有效竞争,这种建设就不能简单认定为重复建设。必要的重复建设可以使后进入者快速健全网络设施,实现基于设施的竞争。3.从系统的和历史的角度较为全面地梳理和剖析了电信市场有效竞争演变的机理。边缘性进入便成为能够平衡各方面的选择。也就是说我国电信业规制放松具有“边缘性进入”的独特性。而这一特征与电信业仍然存在的网络经济效应结合起来,使中国电信业至今尚未建立起真正的有效竞争体制而处于一种“闭锁状态”:部门垄断基础上的市场垄断和合谋。4.提出了第三次重组后的三大全业务运营的电信集团之固网和移动网在同一集团公司(或上市公司内)应采取母子公司的运营体制,而不能采取事业部制的体制。在事业部体制下,移动业务与固网业务混合核算,将在客观上限制了后进入者的投资,特别是在引入民营资本和海外资本的过程中,抬高了后进入者的成本。5.根据我国电信体制变迁的历史轨迹研究和探讨了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实现有效竞争的路径及特征,提出了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实现有效竞争的路径选择,必须基于自身的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因素,进行适当的产业重组,作出相应的产权安排,并辅以合理的适度准入、全业务经营等规制政策,推进数网融合等。在分析了多个重组版本后,认为中国电信业的症结是国营化与独家垄断(分地区或分业务垄断),没有新的市场主体的参与。国有国营化使得国家并不希望这几个国有企业激烈竞争,而损害“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营化使得所有方案都在讲均衡,寻找节约国家资源的办法,难以破除行政垄断。关键是新的竞争主体数量太少,必须引进电信市场后进入者。6.把电信市场规制理论和政策的研究与我国电信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分析了垄断制度改革对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实现有效竞争的影响问题。认为规制制度的改革重点在于为规制机构建立一套有效的规制治理制度,而规制机构的独立化又是规制治理的中心内容。提出了深化我国电信规制体制改革、促进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的对策建议。
吴艳文[10](2008)在《基于制度和技术的产业组织协同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早期新古典经济学中包含一些经济演化思想,但受到当时经济学研究方法所限而未得到发展。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的单向线性S-C-P范式向双向动态范式的变革,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均衡和静态范畴,使产业组织理论逐步融入动态演化思想。同时,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也一直坚持市场竞争的动态性,他们的研究中含有大量的演化思想。演化经济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组织演化问题的研究,其中涉及的经济结构演化、市场行为的演变及动态竞争同属于产业组织研究的核心内容。国内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对中国产业组织演化问题作了相关研究,尽管没有贴上“产业组织演化”的标签。关于产业组织的动态演化过程的研究仍然仅限于争论,而没有一个理论范式能够解释产业组织演化的特征和规律。基于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的基本假设,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制度分析以及历史的方法等研究方法,将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与演化经济学的方法论结合起来,进而运用演化经济学的一些理论思想解释产业组织演化问题。通过考察凡勃伦、阿尔钦、纳尔逊和温特等的经济演化思想,找出产业组织与演化经济学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上抽象出产业组织演化机制。通过技术创新的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组织学习的产业组织演化研究及制度变迁的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的赘述,批判的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基于技术和制度的产业组织协同演化研究。同时应用这些理论对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演化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以此抛砖引玉引申到其他产业的产业组织演化问题。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产业组织的演化过程是产业内企业间相互竞争的结果。某种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出现,是产业内企业竞争的结果,也是各种组织形式在特定规则下的竞争结果。社会分工体系的动态周期性扩张,技术的不断创新,促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变动,相应地生产组织面临着外部不确定性,从而对既定技术和制度条件下的生产组织产生不适应性。这促使原本适合的产业组织演变,出现新的协调机制。新生产组织形式适应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能力和相对旧组织的效率优势,使其在本行业和其他行业及国家逐渐被模仿而不断扩散,最终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2、产业组织演化的基础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对知识的创造、应用和进化的过程。创新的发展过程总是由不成熟到成熟,通过创新者与用户交互作用下的学习、搜寻和选择活动,不断改善,使之趋于成熟。创新产品通过不断的改进,并基本的满足市场的需求时,创新的学习和搜寻活动会减慢,最终使得产品甚至产业的发展趋于稳定。当出现新的技术创新活动时,产品、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演化处于新一轮的组织变迁过程中。3、产业组织演化的原动力是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是企业适应环境与影响变革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会忽略了组织学习的成果需要一段足够长的时期演化过程,对于组织学习的结果需要迅速寻求其结果而使得会认为组织学习丧失了应有的魅力。因此在处理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会用演化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即在研究中认为组织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在个人层次、团队层次和组织层次上都发挥着相应的作用,组织学习是这三个层次上的一个循序渐进和逐渐整合的过程。4、产业组织演化的外部环境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演化理论发起了一场对经济学界唯理主义和决定论的反对运动。它以显示主义的态度正视经济系统的不完善,并尖锐地指出经济系统充满矛盾和冲突。在我们关于制度变迁的研究中,分析制度既定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并通过制度演化的对策分析,形成我们的研究框架。5、产业组织演化的本质是技术和制度的协同演化。在产业组织的演化过程中,技术在组织内的不断地传递和学习,产业组织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能从一维的角度构成产业组织的变迁过程,而是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双重作用力下,借助于组织内部的学习,达到产业组织的演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产业组织的演化是一个系统动力学过程,是在组织学习的内部力作用下,基于制度和技术的协同演化过程。
二、芬兰电信FastNet数字数据网成功的背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芬兰电信FastNet数字数据网成功的背后(论文提纲范文)
(1)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关于媒介和传媒的界定 |
1.3.2 关于传媒产业、媒介经济和传媒经济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传媒经济研究文献梳理与分析 |
2.1.1 相关概念的提出与论述 |
2.1.2 传媒经济研究的发展脉络 |
2.2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文献梳理与分析 |
2.2.1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起步——20世纪80年代~2003年 |
2.2.2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发展——2003 年至今 |
2.2.3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类别 |
2.3 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研究文献综述 |
2.3.1 生产要素相关文献综述 |
2.3.2 创新要素相关文献综述 |
2.4 传媒要素与传媒经济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章 传媒变革:从介质到要素 |
3.1 传媒从介质到要素的属性变革分析 |
3.1.1 传媒变革的生态分析 |
3.1.2 传统媒体的转变 |
3.1.3 传媒属性变化分析 |
3.2 传媒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的机理分析 |
3.2.1 传媒生产要素 |
3.2.2 传媒创新要素 |
第四章 传媒要素驱动机制 |
4.1 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的配置效应 |
4.2 传媒要素配置模型分析 |
4.2.1 基本工具——新古典多部门模型 |
4.2.2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
4.3 传媒要素配置案例分析 |
第五章 从媒介经济到传媒经济 |
5.1 媒介产品的经济分析 |
5.1.1 媒介产品生产的终止分析 |
5.1.2 媒介产品生产的分离和临界分析 |
5.2 媒介市场现状分析 |
5.2.1 产业边界在媒介融合中趋于淡化 |
5.2.2 利益共同体在传媒共融中逐渐形成 |
5.2.3 视频化与泛内容化传播逐渐升级 |
5.2.4 传播垂直化推进大众传媒小众传播 |
5.2.5 媒介产业化推动实体化功能发展 |
5.2.6 特殊情形下的主流媒体融合 |
5.3 从媒介经济至传媒经济 |
5.3.1 传媒经济新环境与传媒经济新发展 |
5.3.2 传媒要素作用与传媒经济发展 |
第六章 传媒经济实现 |
6.1 大数据技术与传媒要素作用 |
6.1.1 传媒与大数据的融合运用分析 |
6.1.2 大数据构架与传媒要素作用体现 |
6.1.3 数据云技术的传媒效能实现 |
6.1.4 数据分析与挖掘的传媒要素作用 |
6.2 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传媒经济实现 |
6.2.1 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介产业发展 |
6.2.2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传媒要素效能 |
6.2.3 智能产业发展与传媒经济实现 |
6.3 智慧金融发展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3.1 智慧金融发展与传媒效能实现 |
6.3.2 传媒效能与金融发展 |
6.3.3 智慧金融的传媒经济实现 |
6.4 5G技术应用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4.1 5G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 |
6.4.2 5G的传媒融合与效用 |
6.4.3 5G技术应用的传媒经济实现 |
6.5 传媒要素作用于区块链技术的传媒经济实现 |
6.5.1 区块链运作机理及传媒作用 |
6.5.2 区块链应用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6 传媒要素作用于传统产业的传媒经济实现 |
第七章 结论 |
一、对媒介和传媒的再认识 |
二、对媒介经济和传媒经济的再定位 |
三、经济与传播新生态和传媒经济发展新机遇 |
四、传媒要素驱动传媒经济发展研究的缺憾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行医疗体系困境重重 |
二、大技术引发医疗大变革 |
三、医改加速重塑医疗生态 |
四、医疗革命重构医疗伦理 |
第二节 研究意义、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难点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普适计算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
二、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
三、普适医疗发展概述 |
第一章 普适医疗:开创未来医疗新图景 |
第一节 普适医疗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
第二节 普适医疗的技术框架 |
一、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 |
二、物联网(IOT) |
三、云计算与云存储(Cloud Computing&Cloud Storage) |
四、大数据(Big Data) |
五、人工智能与认知计算(AI&Cognitive Computing) |
六、电子病历与电子医疗档案(EMR&EHR) |
七、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s) |
第三节 普适医疗的内涵与价值 |
一、普适医疗的内涵 |
二、普适医疗的价值 |
第二章 普适医疗的隐私与安全问题 |
第一节 透明社会的隐私悖论 |
一、信息与隐私 |
二、个人医疗信息、医疗隐私、医疗数据与医疗大数据 |
第二节 普适医疗时代的隐私与安全困境 |
一、全时全景隐私监视 |
二、隐私边界无限延展 |
三、隐私数字化之困 |
四、隐私财产属性增强 |
五、隐私遗忘机制失效 |
六、隐私控制权弱化 |
七、传统隐私保护体系解体 |
第三节 普适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框架构建 |
一、国内外个人健康医疗数据保护立法实践 |
二、普适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要点 |
第三章 普适医疗的公平问题 |
第一节 医疗公平之伦理纷争 |
一、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 |
二、道义优先还是功利优先 |
三、机会平等还是比例平等 |
第二节 普适医疗促进基本医疗服务公平可及 |
一、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化 |
二、医患权利平等化 |
第三节 普适医疗引发公平伦理新危机 |
一、医疗数字鸿沟加剧 |
二、电子医疗ID与基因歧视 |
三、医疗增强技术引发伦理危机 |
第四节 促进普适医疗公平的对策建议 |
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
二、重视弱势群体健康权益 |
三、抵制电子医疗ID歧视 |
第四章 普适医疗的责任问题 |
第一节 责任与医疗责任 |
第二节 传统医疗环境下的责任困境 |
第三节 普适医疗环境下的责任困境 |
一、非现场医疗引发的医疗责任问题 |
二、智能医疗设备引发的医疗责任问题 |
三、普适医疗数据的权属界定问题 |
第四节 建立普适医疗责任落实机制 |
一、加强非现场医疗立法和监管 |
二、明确医疗智能设备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
三、明晰医疗数据权属关系 |
第五章 普适医疗的医患关系问题 |
第一节 现行医疗体系下的医患关系 |
一、医患关系的定义与模式解读 |
二、医患危机与中国式医患关系 |
第二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民主化趋向 |
一、患者主动管理健康 |
二、患者参与医疗流程 |
三、患者就医方式重构 |
第三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新危机 |
一、医疗技术风险增加 |
二、医疗消费主义兴盛 |
三、医患物化问题渐显 |
第四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重塑 |
一、理性认识技术风险、建立技术监管机制 |
二、完善伦理监管内容、健全法律调解机制 |
三、警惕医患物化倾向、构建人文沟通平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
附录二 |
致谢 |
(3)信息消费的理论、测度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商业文明的崛起引领消费范式的变革 |
1.1.2 消费成为破解经济发展困局的主要动力 |
1.1.3 信息消费与经济生活的深度融合 |
1.1.4 传统信息消费一落千丈,新型信息消费风起云涌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结构及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重难点 |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2. 信息消费概念、内涵与特征 |
2.1 信息消费概念的再认识 |
2.1.1 对“消费”的认识 |
2.1.2 对信息消费定义的梳理 |
2.1.3 现有信息消费定义的局限性 |
2.1.4 信息消费的重新定义 |
2.2 信息消费的内涵 |
2.3 信息消费的演进历程 |
2.3.1 文献型信息消费时代 |
2.3.2 电子型信息消费时代 |
2.3.3 网络型信息消费时代 |
2.3.4 移动互联型信息消费时代 |
2.4 信息消费的特征 |
2.4.1 消费主体的大众化 |
2.4.2 边际消费倾向递增性 |
2.4.3 消费需求的长尾化 |
2.4.4 消费行为的碎片化 |
2.4.5 消费过程的隐蔽性 |
2.4.6 消费结果的理性化 |
2.5 本章小结 |
3. 信息消费的基本要素 |
3.1 信息消费主体 |
3.1.1 个体信息消费主体 |
3.1.2 企业信息消费主体 |
3.1.3 国家(地区)信息消费主体 |
3.2 信息消费客体 |
3.2.1 基于信息内容的消费 |
3.2.2 基于信息接入的消费 |
3.2.3 基于信息平台的消费 |
3.3 信息消费需求 |
3.3.1 需求理论 |
3.3.2 信息需求类别 |
3.3.3 信息需求的满足模式分析 |
3.3.4 信息需求函数及价格弹性分析 |
3.4 信息消费供给 |
3.4.1 供给理论 |
3.4.2 信息供给及模型 |
3.4.3 信息供给函数及价格弹性分析 |
3.4.4 有效信息供给不足与无效信息供给过剩 |
3.5 信息消费行为分析 |
3.5.1 消费行为理论及模型 |
3.5.2 信息消费行为模型的演进 |
3.5.3 传统互联网时代AISAS消费行为模型存在的问题 |
3.5.4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E-ISIRMAS消费行为模型 |
3.6 信息消费力 |
3.6.1 消费力经济学 |
3.6.2 信息消费力的概念与内涵 |
3.6.3 信息消费力函数及曲线 |
3.6.4 信息消费力与数字鸿沟 |
3.7 本章小结 |
4. 信息消费水平的测度 |
4.1 信息消费水平测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1.1 信息消费测度的现状 |
4.1.2 现有信息消费测度存在的问题 |
4.2 信息消费水平测度指标与方法的优化 |
4.2.1 优化的必要性 |
4.2.2 优化的思路与原则 |
4.3 信息消费水平测度的内容 |
4.3.1 测度框架的确定 |
4.3.2 测度指标的构建 |
4.3.3 测度方法的选择 |
4.4 我国信息消费水平测度分析 |
4.4.1 横向分析 |
4.4.2 纵向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信息消费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
5.1 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分析 |
5.1.1 经济增长的界定 |
5.1.2 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 |
5.2 信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 |
5.2.1 信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模型 |
5.2.2 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
5.2.3 优化产业促进经济增长 |
5.2.4 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
5.3 信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 |
5.3.1 生产交换精益化 |
5.3.2 空间集约虚拟化 |
5.3.3 市场运行高效化 |
5.3.4 时间即时精准化 |
5.3.5 制造装备软件化 |
5.3.6 信息传递数字化 |
5.3.7 产品价值知识化 |
5.4 信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5.4.1 分析框架的构建 |
5.4.2 平稳性检验 |
5.4.3 回归分析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5.4.4 经济增长模型的回归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2013年我国各地区信息消费三级指标情况 |
附录2:2002-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三级指标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三网融合商务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总结 |
1.3 课题研究意义与来源 |
1.3.1 研究意义 |
1.3.2 课题来源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我国典型的三网融合商务模式分析 |
2.1 商务模式概述 |
2.1.1 商务模式的内涵 |
2.1.2 商务模式的功能和组成要素 |
2.2 我国三网融合典型运营模式分析 |
2.3 我国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 SWOT 分析 |
2.3.1 广电网 SWOT 分析 |
2.3.2 电信网 SWOT 分析 |
2.3.3 互联网 SWOT 分析 |
2.4 三网融合进程中产业链融合模型的提出 |
2.5 三网融合相关产业链分析 |
2.5.1 价值链中核心参与者及其功能分析 |
2.5.2 三网融合产业链主干链分析 |
2.5.3 三网融合产业链支撑链分析 |
2.5.4 三网融合产业链支付链分析 |
3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三网融合商务模式的构建 |
3.1 我国三网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 目标市场分析 |
3.3 我国三网融合商务模式总体框架的提出 |
3.4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三网融合商务模式分析 |
3.4.1 三网融合运营模式分析 |
3.4.2 三网融合组织模式分析 |
3.4.3 三网融合进程中融合监管模式分析 |
3.4.4 三网融合行业准入模式 |
3.4.5 三网融合支付模式分析 |
3.4.6 三网融合盈利模式分析 |
4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三网融合商务模式关键策略研究 |
4.1 三网融合产业链竞争合作策略 |
4.1.1 基于 Stackberg 模型的三网融合运营商与合作伙伴竞合策略分析 |
4.1.2 以手机电视为例的 stackelberg 博弈分析 |
4.2 平台运营商定价策略 |
4.2.1 定价方式的分类 |
4.2.2 基于 Hotelling 定价模型的建立 |
4.3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三网融合商务模式评价策略 |
4.3.1 商务模式评价的原则 |
4.3.2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三网融合商务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
4.3.3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三网融合商务模式评价方法 |
5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三网融合商务模式对策分析及应用研究 |
5.1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三网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
5.2 重庆市三网融合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5.3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三网融合商务模式的应用 |
5.4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三网融合商务模式应用的预期效果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5)基于变革与创新的电信企业竞争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一:基于历史的视角 |
1.1.2 研究背景二:基于现实的视角 |
1.1.3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指导电信运营企业构建新的商业模式 |
1.2.2 指导电信运营企业实现企业与业务转型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 主要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竞争优势理论文献综述 |
2.1.1 竞争优势外生论 |
2.1.2 竞争优势内生论 |
2.2 商业模式文献评述 |
2.2.1 商业模式的概念研究 |
2.2.2 商业模式与战略、竞争优势、价值创造的逻辑关系 |
2.2.3 商业模式的要素构建和创新 |
2.2.4 小结 |
2.3 创新理论 |
2.3.1 创新理论来源 |
2.3.2 技术创新 |
2.3.3 管理创新 |
2.4 文献综述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三章 基于变革与创新构建电信企业竞争优势综合框架 |
3.1 电信产业属性及其演变 |
3.1.1 电信产业的传统属性 |
3.1.2 电信产业属性演变 |
3.2 电信创新与变革 |
3.2.1 从垄断到竞争:语音时代的创新与变革 |
3.2.2 从剥夺到共享:数据时代的创新与变革 |
3.2.3 从电信到信息:大数据时代的创新与变革 |
3.3 构建电信竞争优势的综合架构 |
3.3.1 竞争优势的定位观 |
3.3.2 竞争优势的资源能力观 |
3.3.3 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 |
3.3.4 基于变革与创新的构建电信竞争优势综合理论研究架构 |
第四章 基于变革构建电信企业竞争优势 |
4.1 电信运营商竞争优势的度量指标设计 |
4.1.1 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
4.1.2 国际上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 |
4.1.3 国内关于竞争力评价的指标设计 |
4.1.4 国内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
4.1.5 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 |
4.2 语音时代(2G)电信运营商竞争优势评价 |
4.2.1 样本数据 |
4.2.2 竞争力指数因变量设计 |
4.2.3 回归模型与回归结果 |
4.2.4 回归结果分析 |
4.3 移动数据(3G)时代电信运营商竞争优势 |
4.3.1 样本数据 |
4.3.2 竞争力指数因变量设计 |
4.3.3 自变量设计与取值 |
4.3.4 回归方法和结果 |
4.3.5 回归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基于创新构建电信企业竞争优势 |
5.1 基于用户数据驱动,获取电信运营企业创新商机 |
5.1.1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 |
5.1.2 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用户信息获取 |
5.1.3 智能挖掘用户信息与商机 |
5.2 基于信令大数据的移动运营商精确营销 |
5.2.1 基于大数据的精确营销框架 |
5.2.2 用户数据构成与获取方式 |
5.2.3 用户全景数据分析 |
5.2.4 用户识别及业务匹配 |
5.2.5 渠道优化及精确营销 |
5.2.6 基于大数据的精确营销案例 |
5.3 基于移动信令数据的旅游景区智能管理 |
5.3.1 景区三位一体管控模式与传统模式比较 |
5.3.2 三位一体管控模式的信息提取原理与可靠性 |
5.3.3 三位一体管控模式的游客判别规则 |
5.3.4 某旅游景区智能管理的案例研究 |
5.4 基于移动信令数据的智能交通信息挖掘 |
5.4.1 智能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
5.4.2 基于移动信令数据的城市智能交通 |
5.4.3 中国移动智能交通实践探索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取得的成果 |
(6)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 |
二、互联网嵌入中国社会生活 |
(一) 国家战略 |
(二) 企业跟进 |
(三) 社会普及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一、国内学者对中国互联网发展及使用的研究 |
(一) 研究总览 |
(二) 互联网扩散的阶段调查 |
(三) CNNIC年度发展报告 |
(四) 研究的启发 |
二、国际视野里的中国互联网研究 |
(一) 华人学者 |
(二) 西方学者 |
(三) 研究的启发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关注互联网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
(一) 研究材料 |
(二) 分析指标 |
二、关注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变革 |
(一)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壮大 |
(二) 舆论监督与社会发展及变革 |
三、廓清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框架理论的发展脉络 |
二、框架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本土研究 |
(一) 依托国内媒体 |
(二) 依托东亚媒体 |
(三) 依托欧洲媒体 |
(四) 依托欧美多个媒体 |
三、框架理论对本研究的启发 |
四、本研究的方法与创新及后续研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 |
(三) 后续的构想 |
第一章 第一阶段 发端: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技术 |
第一节 日常通讯技术与社会生活变革 |
一、书信与邮局 |
二、从电报、电话到手机 |
(一) 固定电话时代 |
(二) 手机时代 |
三、互联网时代 |
(一) 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
(二) 互联网与中国社会融合 |
(三) 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 |
第二节 互联网发展阶段划分方法 |
一、已有的划分方法 |
(一) 以时间为序 |
(二) 以技术发展和社会应用为依据 |
(三) 以产业发展为依据 |
二、本研究的划分方法 |
(一) 三大阶段:技术、工具、平台 |
(二) 六小阶段 |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总体进程 |
一、全面布局,四大骨干网络互联 |
(一) 国内主要城市互联 |
(二) “上海热线”运行 |
二、产业整合,实施上网工程 |
(一) 全国门户网站建设 |
(二) 上海推进宽带入网 |
(三) 规划电子商务 |
三、社会普及,关注未成年人 |
(一) 文明上网 |
(二) 上海推广网络知识技能 |
四、再度繁荣,web2.0时代来临 |
(一) 网络娱乐上市热潮 |
(二) 净化网络绿色上网 |
五、弘扬文化,发展网络娱乐 |
(一) 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
(二) 网络服务社会 |
六、移动互联,构筑生活平台 |
(一) 网络自由与监管 |
(二) 无线城市与三网融合 |
第四节 上海接入世界互联网 |
一、上海实现互联网接入的突破 |
(一) 单机时代 |
(二)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投入运营 |
(三) 1995年京沪穗港互联网使用状况 |
二、“上海热线”网站开通 |
(一) 独立网站开通 |
(二) 文卫信息化先行 |
(三) 浦东列为上海信息港先行区 |
(四) 上海互联网接入达到0.33万户 |
三、信息服务业初步发展 |
(一) 网上交流 |
(二) 网上书店 |
(三) 网络公益推广活动 |
(四) 网吧管理提上议程 |
第五节 小结:社会信息化启动 |
一、全新的信息环境 |
二、全新的知识生产 |
三、全新的社会服务 |
四、全新的公共平台 |
第二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Ⅰ: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工具 |
第一节 三大工程推进信息化 |
一、集中整顿网吧 |
(一) 管理办法出台 |
(二) 工商清查 |
二、推进三大上网工程 |
(一) 政府上网年 |
(二) 网络生存预演 |
三、上海宽带接入工程 |
(一) 建设“光城”战略 |
(二) 新闻网站资格审查 |
(三) 整顿无证网吧 |
四、网吧与公众信息服务普及 |
(一) 自由进入阶段 |
(二) 加强管理 |
(三) 上学与上网 |
五、世纪之交互联网产业大整合 |
(一) 高科技憧憬 |
(二) 泡沫破灭 |
(三) 原因:互联网发展水平偏低 |
第二节 实现信息交流 |
一、电邮魅力 |
二、现代信息服务 |
(一) 新的需求 |
(二) 新的技术 |
三、QQ与即时通讯 |
(一) 小软件 |
(二) 大产业 |
第三节 展示信息服务 |
一、信息服务格局 |
(一) 电子政务 |
(二) 电子商务 |
(三) 电子服务 |
二、文明上网工程 |
(一) 引导未成年人网络使用 |
(二) 出台青少年网络公约 |
(三) 第二轮网吧整治 |
三、2003年百万家庭上网 |
(一) 信息化十年总结 |
(二) 上海信息化水平领先 |
(三) 网络技能培训入户 |
第四节 搭建网络社区 |
一、BBS与网上家园 |
(一) 营造虚拟社区 |
(二) 注重交流秩序 |
二、舆论场 |
(一) 牵动社会舆论 |
(二) 有序释放舆论能量 |
三、社交场 |
(一) 信息与关系互动 |
(二) 线上与线下互动 |
第五节 小结:信息流动与社会转型 |
一、互动开启信息管涌 |
(一) 愉悦的信息消费 |
(二) 流畅的信息交换 |
二、信息流动催生服务产业 |
三、信息控制导向公共管理革新 |
(一) 切断网络与社会集体抗争 |
(二) 信息筛查与国际形象蒙羞 |
四、信息流动形成新的鸿沟 |
(一) 城乡差异 |
(二) 国别差异 |
第三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Ⅱ:互联网作为社会交往工具 |
第一节 社会服务信息化初步实现 |
一、政府公共服务联网 |
(一) 网民互动 |
(二) 网站发布 |
(三) 网络公开 |
二、企业商品服务在线交易 |
(一) 社交类网站兴盛 |
(二) 网购大环境成熟 |
(三) 电子交易迅速增加 |
三、家庭环境信息化 |
(一) 网络扩散的新空间 |
(二) 生活化的网络接入终端 |
(三) 日益普及的家庭入网 |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交往激活 |
一、“非典”期间网络应用广泛 |
二、网络社会交往频繁 |
三、网络社会舆论生成 |
(一) 舆论热点不断 |
(二) 言论自由有度 |
第三节 信息服务产业综合治理 |
一、打击网络信息欺诈 |
(一) 清除线上购物“陷阱” |
(二) 取缔非法社交活动 |
(三) 保护游戏虚拟资产 |
二、加强网吧治安整治 |
(一) 消除治安隐患 |
(二) 推行实名登记 |
三、治理网络色情 |
(一) 强化内容审查 |
(二) 强化技术监管 |
(三) 社会与家庭联动 |
四、拯救网络沉迷 |
(一) 减少冲突 |
(二) 加强引导 |
第四节 手机访问互联网 |
一、手机联网 |
二、手机社交 |
三、手机分享 |
四、手机产业 |
第五节 小结:社会交往实现网络迁移 |
一、网络交往服务综观 |
(一) 电子邮件 |
(二) 即时通讯软件 |
(三) BBS论坛 |
(四) 博客与微博 |
二、网络社交活动开展 |
(一) 信息更新 |
(二) 话题讨论 |
(三) 博客圈 |
三、网络社会交往评价 |
(一) 模式创新 |
(二) 技术支撑 |
(三) 虚拟世界 |
第四章 第三阶段 变革: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
第一节 新的开始:无线互联网时代 |
一、世博会全球在线观览 |
(一) 网上知识竞赛 |
(二) 线上博览线下服务 |
(三) 升级城市通讯设施 |
(四) 社会生活的网络预演 |
二、上海实施“无线城市”战略 |
(一) 三年行动计划 |
(二) 建设无线城市 |
(三) 三网融合 |
(四) 信息服务产业新机遇 |
第二节 未来:互联网与手机的重新定位 |
一、互联的世界 |
二、自由或限制 |
三、信息的革命 |
四、社会生活的平台 |
第三节 回顾:互联网使用与中国社会的两个焦点话题 |
一、青少年与互联网使用 |
(一) 研究焦点 |
(二) 媒介的焦点 |
(三) 社会的焦点 |
二、网络公共参与和舆论转型 |
(一) 活跃的网络舆论 |
(二) 公共参与和舆情监测 |
(三) 网络话语与媒介格局 |
第四节 结论一 良好的商业氛围助推上海互联网快速发展 |
一、上海互联网发展速度仅低于北京 |
二、上海移动互联网业务全国领先 |
三、上海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使用 |
四、上海有良好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
第五节 结论二 互联网主导的媒介格局引发上海舆论转型 |
一、全媒体时代 |
二、网络汇聚舆论 |
三、社交媒体的力量 |
四、网络话语生态 |
(一) 网络报道灵活 |
(二) 网络媒体影响力大 |
第六节 结论三 互联网引领的社会生活变革上海社会管理 |
一、迅猛发展的互联网 |
二、联接日常生活 |
三、公共参与渠道 |
四、政府监督渠道 |
五、舆论风险的社会 |
第六节 结语:上海互联网实现从技术、工具到平台的跨越 |
一、上海互联网的发展与跨越 |
(一)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 |
(二) 互联网作为信息工具 |
(三) 互联网作为交往工具 |
(四) 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
二、互联网研究的多重视域 |
(一) 文本材料的研究框架 |
(二) 社会生活的研究框架 |
(三) 技术发展的研究框架 |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的建议 |
(一) 本研究的不足 |
(二)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附录 验证:新闻报道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以本地新闻为样本 |
二、可能的局限与突破 |
三、聚焦互联网相关议题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确定关键词 |
二、标题检索及分析指标确立 |
(一) 标题检索 |
(二) 分析指标 |
(三) 研究构想 |
第三节 结论 |
一、发展阶段划分准确 |
(一) 快速发展期 |
(二) 相继的高峰 |
(三) 稿件波动 |
(四) 具体的发展阶段 |
二、各阶段议题分布指向不同的社会领域 |
(一) 初始阶段经济新闻主导 |
(二) 转向科教卫新闻 |
(三) 转向社会新闻 |
(四) 转向法制新闻 |
(五) 科教卫新闻与法制新闻并存 |
(六) 转向新闻均衡化 |
三、从技术、工具到成为社会生活平台 |
(一) 期盼网络经济 |
(二) 进入快速发展期 |
(三) 加速与社会融合 |
(四) 互联网使用需要引导 |
(五) 均衡化趋势 |
四、对于框架理论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一、基本史料(含档案资料、地方志、文献汇编、报纸杂志等) |
二、中文着作(含译着) |
三、中文论文 |
四、外文着作及论文 |
五、电子文献及互联网资料 |
六、深度访谈材料 |
论文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7)3G时代我国电信企业运营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创新理论分析 |
2.1 理论演进历程 |
2.2 创新的应用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的电信产业环境因素分析 |
3.1 政治因素分析(P) |
3.2 经济因素分析(E) |
3.3 社会因素分析(S) |
3.4 技术因素分析(T) |
第四章 3G 发展及对我国电信行业的深刻影响 |
4.1 3G 简介 |
4.2 3G 的业务发展 |
4.3 中国与海外电信业的差异 |
4.4 3G 时代电信运营商经营理念的变革 |
4.5 3G 推动电信业务快速创新 |
4.6 运营商定位的变化 |
4.7 网络与服务外包 |
4.8 有线网络运营商参与竞争 |
4.9 运营商市场格局重建 |
第五章 3G 时代电信业客户消费与行为分析 |
5.1 差异化服务 |
5.2 新技术提升客户感知 |
5.3 客户体验的商业价值 |
第六章 3G 时代电信企业运营模式创新 |
6.1 企业增长模式变革 |
6.2 创新扩散模型的应用 |
6.3 对创新业务的发展预测 |
6.4 价值链、价值网的模式创新 |
6.5 通信技术与应用的革新演进 |
6.6 运营商对企业整体价值的追求 |
6.7 企业信息化支撑企业转型 |
第七章 中国运营商的实例分析 |
7.1 案例对象简介 |
7.2 针对中国电信的SWOT 分析 |
7.3 对企业定位的重定义 |
7.4 深度挖掘技术创新的价值 |
7.5 构建新型的商业模式 |
7.6 设计全新业务提升盈利能力 |
7.7 借鉴先进管理方法 |
7.8 3G 发展策略分析 |
第八章 对我国电信企业运营模式创新的思考 |
8.1 政府政策性影响 |
8.2 变革创新的思考 |
8.3 软硬件环境 |
8.4 竞合,营造良性产业环境 |
8.5 提高营销管理水平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媒介融合在多个层面上继续渗透 |
二、网络化成为大众媒介数字化生存的形态取向 |
三、世界范围内电视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进程加快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意义 |
一、研究目标及问题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范畴 |
一、基本概念的厘清 |
二、研究视角的选取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技术路线 |
二、总体框架 |
第一章 网络传播与电视媒介发展 |
第一节 技术与媒介的关系 |
一、技术促进媒介形态变革 |
二、网络技术发展提升媒介在信息时代的地位 |
第二节 媒介网络化发展的动因分析 |
一、传媒网络化发展的几种逻辑力量 |
二、中国媒体网络化发展的社会动力 |
第三节 三网融合与电视媒介的发展 |
一、三网的概念 |
二、三网融合 |
三、三网融合将加速我国有线电视网的发展 |
第二章 国外媒介网络化发展的实践参照 |
第一节 美国 |
一、美国电视数字化频道的发展 |
二、美国电视媒体网站的发展 |
三、美国IPTV网络电视的发展 |
四、美国电视媒体网络化的发展模式分析 |
五、1996年《电信法》在美国电视网络化政策规制方面的意义 |
第二节 欧盟 |
一、英国:数字电视渗透领先,媒介规制及时跟进 |
二、法国:手机电视发展滞后,网络电视发展瞩目 |
三、德国:重视交互业务发展,卫星电视普及迅速 |
四、欧盟在数字化背景下的传播规制演变 |
第三节 韩国 |
一、韩国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概况 |
二、韩国的IPTV发展 |
三、韩国的移动电视发展 |
第四节 日本 |
一、日本对数字化产业发展高度重视 |
二、重视数字电视全面发展,注重内容的整合开发 |
三、3G技术推动日本移动媒介产业飞速发展 |
四、创新的盈利模式推动数据业务快速发展 |
五、日本手机电视的发展与盈利分析 |
第五节 国外电视媒介网络化发展的启示与挑战 |
一、经验与启发 |
二、问题与挑战 |
第三章 当前中国电视媒介的网络化生存状况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兴起对中国电视媒介的冲击 |
一、互联网影响力日趋强大,分流电视媒体受众 |
二、互联网传播力获得认可,蚕食电视媒体广告份额 |
第二节 中国电视媒介网络化发展的的种种尝试 |
一、我国电视台传统业务领域(频道)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现状 |
二、我国电视台在数字化、网络化新业务领域的尝试 |
第三节 中国电视媒介在网络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业务路径非常集中,商业模式同质化严重 |
二、内容匮乏、质量不高 |
三、用户数量偏小,规模效应尚难显现 |
四、交互技术优势未能充分开发 |
五、定位模糊,市场细分欠缺 |
第四节 我国电视媒介网络化总体进程落后的原因分析 |
一、主观性因素 |
二、客观性因素 |
第四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的路径之一:打造平台型网站 |
第一节 网站已成为重要的电视媒介新形态 |
一、注意力资源向网络媒体(网站)飘移 |
二、网络媒体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
三、我国电视台纷纷建立自身网站 |
第二节 我国电视台网站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
一、触网率高,点击率低 |
二、定位狭隘,缺乏"大媒体"战略 |
三、设计粗放,功能简单 |
四、传统组织结构束缚网站做大 |
五、双向互动依旧是短板 |
第三节 电视网站发展的功能取向:窗口还是平台 |
一、电视网站应该是平台 |
二、网络化核心原则对网站平台功能设计的要求 |
三、平台型网站的核心优势分析 |
第四节 如何打造平台型电视网站 |
一、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 |
二、要有可靠的盈利模式 |
三、要有科学的运营策略 |
四、要有实效的推广策略 |
五、要有专业化的人才梯队 |
第五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路径之二:改进数字化频道 |
第一节 当前数字频道电视发展的困局 |
一、概念厘清 |
二、我国数字频道电视总体发展进程概述 |
三、当前我国数字频道电视发展遭遇的瓶颈 |
四、困局背后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网络化对数字频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一、技术层面 |
二、业务层面 |
三、战略层面 |
第三节 如何加强网络化,改进频道生存状态 |
一、建构网络化的电视产业价值链 |
二、打造网络化共享机制的内容营销中心 |
三、寻求与网络化配套的电视政策体系支持 |
第六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路径之三:网络视频业务的扩展 |
第一节 网络视频业务的概念及特点 |
一、网络视频的定义 |
二、网络视频的分类及特征 |
三、基于前段资源可控性的类型划分 |
四、IPTV(闭路网络视频)和WebTv(开路网络视频)用户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电视媒体发展网络视频业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一、必要性:视频业务是电视网络化生存的重要资源 |
二、紧迫性:网络视频市场面临的五大压力 |
三、我国电视媒介网络视频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三节 视频业务市场的竞争与障碍分析 |
一、民营力量的单边式暴发 |
二、IPTV市场的双雄博弈 |
三、电视媒介发展IPTV存在的障碍 |
第四节 电视网络视频业务的扩展 |
一、电视媒体发展网络视频业务有天然优势 |
二、开路网络电视(WebTV):借力民营公司的发展范式 |
三、闭路网络电视(IPTV):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开放与竞争 |
第七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路径之四:移动化网络技术的应用 |
第一节 移动化技术的概念及其他 |
一、移动化技术的定义 |
二、与移动化网络技术关联的几个术语 |
第二节 传媒的移动化趋势分析 |
一、传媒移动化现象解读 |
二、传媒移动化的内在动因分析 |
三、移动化与网络化的汇流 |
第三节 我国电视媒介移动化网络发展现状与问题 |
一、移动化电视网络发展现状概述 |
二、移动化电视网络发展进程中的问题 |
第四节 我国移动化电视网络应用的发展策略 |
一、移动化电视网络的标准抉择:合气生财 |
二、移动化电视网络的市场拓展:资源互换 |
三、移动化电视网络的盈利模式:广开财源 |
四、移动化电视网络的内容平台:丰富而适配 |
五、移动化电视网路的运营策略:竞合之道 |
六、移动化电视网路的政策扶持:平等与开放 |
第八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的终极形态:全能数据库及服务 |
第一节 全能数据库的概念及意义 |
一、全能数据库 |
二、内容为王的新诠释 |
三、全能数据库将是推动网络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
四、网络化的电视媒介需要全能数据库平台及服务 |
第二节 全能数据库生存条件下电视媒介形态的变迁 |
一、传播形态的改变:柔性化、4A化、跨文化 |
二、营销形态的变革:二元营销 |
三、扩张形态的变革:圈屏运动 |
第三节 当前我国电视媒介数据库生存的现状与问题 |
一、现状 |
二、问题 |
第四节 基于海量、个性、专业、智能的全能数据库生存 |
一、海量化 |
二、个性化 |
三、专业化 |
四、智能化 |
第五节 对发展我国电视网络数据库产业的若干建议 |
一、国家政策的扶持,实现更大限度的信息开放和资源共享 |
二、数据库生产的商业化机制导入 |
三、建立特色数据库和实用子库 |
四、建立实用的检索系统 |
五、发动社会力量,建设全能数据库 |
第九章 网络化生存下电视产业链构建及体制变迁 |
第一节 网络化电视产业链的概念及其他 |
一、网络化电视产业链的概念 |
二、网络化电视产业链与传统电视产业链的区别 |
三、网络化电视产业链构建对我国电视媒介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网络化电视产业生产形态的变化 |
一、生产平台的网络化: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生产平台 |
二、生产方式的定制化:基于海量化和差异化的大规模定制 |
三、生产流程的双向化:逆向生产的出现 |
四、生产领域的跨界化:从非实体产品领域跨入物质产品领域 |
五、生产资源的数据库化:数据库成为生产体系的核心资源 |
第三节 建构"三流合一"的电视产业发展新模式 |
一、当前网站发展模式的启发 |
二、信息流:(虚实)产品库和消费者库的信息映射与汇流 |
三、物流:是建立在海量个性市场需求导向上的现代物流运输系统 |
四、资金流:为产业模式的循环提供血液和发展动力 |
五、三流合一:网络化电视市场的运行机制 |
第四节 网络化背景下电视产业体制的变迁 |
一、当前电视产业体制的弊端 |
二、网络化对电视产业体制变革的要求 |
总结语:本研究结论与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一、本课题的研究结论概述 |
二、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
三、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与电视媒体未来发展有关的几个概念 |
附录: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的有效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文献回顾 |
1.2.1 自然垄断产业特征的相关研究 |
1.2.2 产业进入方式及其进入障碍的研究 |
1.2.3 电信市场后进入者研究 |
1.2.4 有效竞争理论和电信市场竞争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
1.2.5 电信规制的相关研究 |
1.2.6 民营(私人)资本进入电信业的相关研究 |
1.2.7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理论基础 |
2.1 有效竞争理论的内涵 |
2.1.1 国外理论基础 |
2.1.2 国内理论基础 |
2.2 电信市场后进入者与先进入者比较 |
2.2.1 市场先入者与先发优势的一般理论 |
2.2.2 电信市场先进入者优势 |
2.2.3 电信市场后进入者优势 |
2.3 电信市场进入壁垒与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
2.3.1 电信市场进入壁垒 |
2.3.2 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
2.4 电信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 |
2.4.1 有效竞争的一般衡量标准 |
2.4.2 电信有效竞争的具体度量 |
2.5 运营商有效竞争的数量优化数学模型 |
2.6 双寡头垄断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分析 |
2.6.1 博弈论视角的分析与解释 |
2.6.2 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信产业特征与有效竞争 |
3.1 电信产业的特征对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的影响 |
3.2 电信市场引入竞争的原因 |
3.3 电信市场有效竞争边界 |
3.3.1 电信市场有效竞争边界的动态性 |
3.3.2 决定电信市场垄断和竞争边界的主要因素 |
3.3.3 电信市场垄断——竞争边界分析框架 |
3.4 电信网络的互联互通与有效竞争 |
3.4.1 网间互联的历史渊源和概念界定 |
3.4.2 网间互联是实现有效竞争的基础 |
3.4.3 电信网间互联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
3.4.4 对在位主导运营商的规制激励 |
3.5 瓶颈设施与有效竞争 |
3.5.1 电信运营商的“瓶颈”垄断 |
3.5.2 在位主导运营商的市场影响力 |
3.5.3 瓶颈垄断、市场势力与网间互联规制 |
3.6 重复建设、转换成本与有效竞争 |
3.6.1 电信产业重复建设与有效竞争 |
3.6.2 电信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与有效竞争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与规制研究 |
4.1 政府规制对电信市场后进入者行为的影响 |
4.1.1 竞争条件下电信市场的政府规制成因 |
4.1.2 政府规制对后进入者行为的影响 |
4.2 电话号码可携带与有效竞争的规制 |
4.2.1 电话号码可携带的概念与类型 |
4.2.2 号码携带与后进入者有效竞争 |
4.2.3 对号码携带的规制 |
4.3 软预算约束与进入阻止 |
4.3.1 软预算约束问题概述 |
4.3.2 模型设定 |
4.3.3 博弈均衡分析 |
4.4 规制放松与边缘性进入 |
4.4.1 规制放松的理论分析 |
4.4.2 边缘性进入 |
1、MCI的边缘性进入过程 |
2、边缘性进入分析 |
4.5 路径依赖与“闭锁状态” |
4.5.1 电信规制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契合 |
4.5.2 中国移动“一家独大”下的中国电信市场结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的路径选择 |
5.1 适度准入与我国电信产业竞争模式 |
5.1.1 电信市场准入中数量控制的理论依据 |
5.1.2 电信市场集中度 |
5.1.3 中国基础电信业务的市场准入 |
5.2 所有制改革与产权制度安排 |
5.2.1 产权界定和治理效率 |
5.2.2 产权体制与有效竞争的关系 |
5.2.3 中国电信企业产权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4 我国电信企业产权制度的完善 |
5.3 产业重组 |
5.3.1 电信产业重组的目的与模式 |
5.3.2 中国电信产业重组方案选择 |
5.3.3 重组路径选择:政府引导、市场选择 |
5.4 全业务经营 |
5.4.1 基于消费者微观决策的电信市场分业经营模型 |
5.4.2 全业务经营模式的实现 |
5.4.3 国外四个全业务运营商的样本分析 |
5.4.4 中国电信业第三次重组后全业务经营的模式研究 |
5.5 网络融合与数网竞争 |
5.5.1 数网融合及其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 |
5.5.2 三网的现状 |
5.5.3 数网融合与有效竞争 |
5.6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发展方向和战略选择 |
5.6.1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核心竞争力体现为产业链的整合能力 |
5.6.2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产业链竞争模式 |
5.6.3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产业链整合路径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的实证研究 |
6.1 我国电信产业改革和重组的总体分析 |
6.1.1 我国电信产业改革的历史过程与政策变迁 |
6.1.2 我国电信产业重组特征 |
6.1.3 我国电信产业改革效果及其背后的制度问题 |
6.2 中国联通进入移动电话市场分析 |
6.2.1 中国联通的进入 |
6.2.2 不对称的双寡头垄断对中国联通成长的障碍分析 |
6.2.3 非对称规制与中国联通的市场竞争力分析 |
6.3 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相互进入分析 |
6.3.1 电信网通相互进入后的竞争效果分析 |
6.3.2 电信、网通两大集团《合作协议》后果分析 |
6.4 民营资本进入电信市场分析 |
6.4.1 泰龙模式分析 |
6.4.2 我国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产业壁垒的形成机制 |
6.4.3 拆除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产业壁垒的制度选择 |
6.5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的对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工作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制度和技术的产业组织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和主要分析路线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一章 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演化经济思想溯源和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演化思想 |
一、演化经济思想溯源 |
二、演化思想和产业组织的结合 |
第二节 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的分析框架和研究脉络 |
一、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框架 |
二、产业组织理论演化的若干脉络 |
第三节 演化对策论的理论和方法 |
一、演化稳定策略概念 |
二、复制动力学 |
三、学习模型与选择动力学 |
四、演化对策论的特点和趋势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的相关模型 |
第一节 产业演化中的创新:A-U 模型 |
一、模型的理论来源 |
二、产业演化中的创新:A-U 模型 |
第二节 Nelson & Winter 模型 |
一、Nelson & Winter 模型 |
二、对N-W 模型的扩展 |
三、中国学者对N-W 模型的应用 |
第三节 纳尔逊和温特的经济演化理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与演化思想的历史联系 |
第一节 制度演化分析 |
一、诺思的制度演化理论 |
二、肖特等的制度演化理论 |
三、青木昌彦的制度演化思想 |
第二节 制度与演化的历史和理论基础 |
一、历史特定性 |
二、演化倾向性 |
第三节 制度分析与演化思想的历史联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组织演化的基础:技术创新 |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理论发展 |
一、技术创新理论的形成 |
二、技术创新过程及其模式 |
三、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进化 |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演化特性: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解释 |
一、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技术创新演化解释 |
二、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机制 |
三、技术创新演化的时间特性——Logistic 曲线 |
第三节 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演化模型及其分析 |
一、演化模型的建立 |
二、技术创新过程有序演化分析 |
三、技术创新有序演化过程中随机力的作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组织演化的原动力:组织学习 |
第一节 组织学习的概念 |
一、组织学习 |
二、组织演化 |
第二节 具有持续随机性的调整模型 |
一、基本问题 |
二、随机调整模型过程步骤 |
三、坎多里—迈拉斯—罗布(Kandori-Mailath-Rob)模型 |
四、其他动态 |
五、局部相互作用 |
第三节 组织学习与组织演化的整合模型 |
一、个人层次的学习和演化 |
二、团队层次的学习和演化 |
三、组织层次的学习与演化 |
四、研究困境 |
第四节 学习竞争模型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组织演化的外部环境:制度演化 |
第一节 制度演化分析的历史回顾 |
一、早期的制度演化思想 |
二、诺思的制度演化理论 |
三、制度演化理论新进展 |
第二节 制度演化的路径依赖性和制度的锁定 |
一、制度演化的路经依赖性 |
二、制度的锁定 |
第三节 制度演化的对策分析 |
一、有关概念 |
二、模型描述 |
三、主要结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组织研究新进展:制度与技术的协同演化 |
第一节 技术创新与制度变迁协同演化的理论探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变迁互动关系的理论 |
二、新制度经济学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变迁关系的理论 |
三、两种理论的比较与借鉴 |
第二节 制度与技术协同演化的理论分析 |
一、自组织理论简介 |
二、协同学基本模型分析 |
第三节 制度与技术协同演化的微观机理 |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变迁在产业组织演化中的作用机理 |
二、技术变化、制度变迁和产业组织动态变化 |
三、产业组织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过程动力机制 |
四、产业组织演化系统的“势”分析 |
五、产业组织系统演化过程的熵标志 |
第四节 技术与制度创新协同及其动态演化 |
一、技术与制度创新协同 |
二、企业技术与制度创新协同的动态演化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演化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演化历程 |
一、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 |
二、从电信资费变化看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模式特征 |
第二节 技术创新——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演化的风向标 |
一、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的技术演化轨迹 |
二、技术创新对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方式的推动 |
第三节 组织学习——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演化的内聚力 |
一、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的组织学习轨迹 |
二、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演化中的组织学习模式演变 |
第四节 制度变迁——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演化的外推力 |
一、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的制度变迁轨迹 |
二、制度变迁在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演化中的作用分析 |
三、从政府规制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电信产业组织演变 |
第五节 协同演化——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演化的必由之路 |
一、引言 |
二、技术创新成为中国电信业制度转型的引擎 |
三、从中国电信业主要业务数据变化看电信业产业组织的演化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第一节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节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三节 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芬兰电信FastNet数字数据网成功的背后(论文参考文献)
- [1]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D]. 王雪野. 西北大学, 2020(07)
- [2]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D]. 谢亚可.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3]信息消费的理论、测度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D]. 徐春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4]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三网融合商务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D]. 杨国文. 重庆大学, 2014(04)
- [5]基于变革与创新的电信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 刘耕.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6]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D]. 史志高.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7]3G时代我国电信企业运营模式创新研究[D]. 李欣. 天津大学, 2010(01)
- [8]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D]. 易绍华. 武汉大学, 2009(09)
- [9]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的有效竞争研究[D]. 李荣华. 中南大学, 2008(12)
- [10]基于制度和技术的产业组织协同演化研究[D]. 吴艳文.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