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词+of+名词”短语与动宾结构比较

“形容词+of+名词”短语与动宾结构比较

一、“形容词+of+名词”词组与动宾结构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唐革亮[1](2018)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语篇主要涉及国家或政党的方针政策与态度立场,是政治话语的主要表现形式,政治语篇的对外翻译直接影响到对外政治话语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汉语政治语篇的翻译研究以中央重要政治文献的英译为主,资深译员、外宣工作者、翻译研究者围绕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体会、原则目标和策略方法等问题展开了多种层面和维度的探讨。但是,已有研究往往以宏观论述或个案分析为主,描述性和解释性不足,对汉英语言的结构差异关注较多,忽视了翻译中的选择对目标语语篇意义的建构作用。名词化具有重新识解经验的概念功能,能够将由动词识解的过程意义、形容词识解的属性意义等重新识解为事物,是主要的语法隐喻资源,在科技语篇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alliday,1994;1998a)。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同样存在大量名词化表达,如“现代化”modernization、“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党的建设”Party building等。然而,学界对于此类语篇中名词化表达的翻译方法及语篇建构功能却鲜有系统研究,一些翻译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答,诸如如何翻译源语语篇中的名词化,如何翻译为目标语语篇中的名词化,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动因与功能等。鉴于此,研究政治语篇翻译中的名词化现象具有一定必要性,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名词化的使用情况和翻译方法,还可以揭示名词化对政治语篇及政治话语的建构作用。本研究主要在观察名词化分布的基础之上总结并概括政治语篇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发现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探究其背后的理据,阐释其在意义及社会层面的建构功能,从而为翻译实践及教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本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1)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表达具有何种分布与特征?呈现何种翻译模式和规律?(2)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如何翻译?(3)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探究,本研究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及系统功能翻译研究提出的“对等-转移”渐变体思想(Matthiessen,2014)为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建立了描写框架。此外,本研究还以“翻译再实例化”(de Souza,2010;Yang,2015)模型为基础,对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阐释框架。对名词化翻译实例的观察,本研究主要采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方法,对名词化的分布及翻译策略进行量化与质化分析。本研究自建的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由47篇十八大以来的重要党政文献及其官方译文组成,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环境等多种话题,平行语料库总容量接近100万字词。本研究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1)名词化现象在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大量分布。从频数来看,英语译文中名词化的使用高于汉语原文,但使用频率相当,说明目标语语篇与源语语篇的隐喻度在整体上基本保持一致,实现了文体风格的对等。此外,汉英不同名词化类型在语篇中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汉语以转类型名词化为主,英语则以派生型名词化居多,主要受汉英语言的类型因素影响。其中,政治语篇英译文中,派生词缀-tion/-sion、-ment、-ance/-ence、-ty、-ing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汉语原文中能产性较高的词缀为“-性”、“-率”、“-力”、“-化”、“-主义”,与英语的接触以及社会的发展是现代汉语派生名词化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汉语政治语篇中的高频转类词为“发展”、“建设”、“工作”、“改革”和“安全”,高频转类名词化结构为“NP+VP”结构,在没有形式标记的限制下,汉语存在大量兼类及活用的转类名词化。英语转类型名词化以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居多,政治语篇英译文中出现的高频转类词为reform、work、support、use、control,这些词以名词性用法为主,表明其在共时层面的隐喻性有所削弱。短语层面的名词化结构“NP的VP”和“V-ing of”在整体上具有名词性,结构的组成成分具有一定临场性,且相对词汇层面的名词化保留了更多过程意义。(2)名词化翻译策略可概括为对等翻译和转移翻译两种,对等翻译还原了原文的名词化表达式,而转移翻译则改变了原文的识解方式,对目标语语篇意义进行重新建构。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将汉语名词化结构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是译者采取的主要翻译策略,比例达到47.7%,一方面说明了汉英名词化结构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共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译者在翻译政治语篇时倾向于保留原文中隐喻式表达,以实现语篇在意义识解方式上的对等。本研究发现名词化对等翻译包括“系统型”和“实例型”两种具体类型,前者为两种语言之间高度对应的名词化,如“重要性”importance、“全球化”globalization,后者为译者根据语境选择的临时性对等,如“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但是,并非所有的汉语名词化表达都适宜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例如“化”字格和数式短语等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有时并不具备系统型对等项或不宜进行异化翻译,译者则需要采用转移翻译策略。基于名词化自身的概念功能,本研究认为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在对外政治话语建构中具有凝练中国概念、中国道路和核心价值表述的作用。(3)转移翻译策略还可进一步分为隐喻化转移和去隐喻化转移两种具体类型。隐喻化转移翻译将原文中的非名词化表达翻译为译文中的名词化,去隐喻化转移翻译则将原文中的名词化表达翻译为其他非隐喻化结构,两者可以通过与同级其他词组转换、升级为小句、降级为零对应的翻译方法实现。其中,隐喻化转移翻译在政治语篇翻译中更为常见,比例约为去隐喻化转移翻译的三倍,说明英语的名词化选择更加丰富,在政治语篇建构中发挥了更多积极作用。对具体译例的质化分析表明语言系统因素、语篇类型因素、情景语境因素和文化语境因素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对译者的选择产生主要影响,译者通过识解方式的转换使目标语语篇符合目标语语言系统的表达规范,顺应目标语语境,从而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在政治语篇翻译中起到了重构原文信息和结构、简化译文表达、概括原文及译文上下文语义内容、释义原文复杂语义的功能,增加了目标语语篇的可读性,从而有助于对外政治话语能见度的提升。本研究在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体裁选取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名词化翻译研究,发现了政治语篇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分析了其背后的内在与外在因素,并从更深的意义层面阐释了其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建构功能。本研究对翻译实践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能够提高译者的建构意识和主体意识,同时还从语言使用层面揭示了对外政治话语的表达方式与方法,为话语体系研究作以补充。

胡辰[2](2018)在《现代汉语形式动词和名动词的语法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形式动词作为现代汉语动词大类中的特殊封闭小类活跃在多种语法现象中,其数量有限,但使用频率却很高,多用在正式的书面语中。名动词是朱德熙在论述准谓宾动词宾语时提出的一类特殊词类,名动词本身是动词,兼有名词性质,属于现代汉语兼类词中的热点板块。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围绕形式动词的名称由来和定义的确定展开,比较了形式动词和其它名称的立类特点和差异以及各自的局限性,进而根据其立类特点和一般语法、语义特征,正式确定其定义。在定义基础之上,结合前人观点,尝试给出形式动词的判定标准。第二部分主要确定了形式动词的范围,首先归纳文献中的“疑似”形式动词成员;然后借助《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和《汉语动词用法词典》筛选出符合形式动词虚化语义特征的义项;接着,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检索其后带的宾语,并进行分类,和统计;最后将三方面结合,一一排查,确定形式动词的范围。第三部分主要围绕形式动词和一般动词的特点比较,以及对确定的形式动词成员展开内部分类、差异比较与功能研究。第四部分主要比较分析了名动词与历史上的“名物化”等概念和英语中的“V-ing”词差异。该部分还对做形式动词宾语的名动词进行词性讨论。此外,这部分还重点论述了朱德熙先生所提出的关于名动词的8条判断标准的不足之处。最后,在前文所确定的形式动词基础之上,检索其后带动词宾语的情况,从语义和语法的角度出发,试图总结出名动词的判别标准。

王俊[3](2011)在《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汉语离合词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和杨庆蕙的《现代汉语离合词用法词典》为基础,对现代汉语离合词进行周遍性统计。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来探讨离合词的性质,并对离合词进行界定,认为离合词是一种过渡的中间状态,是一类具有句法属性的词的单位,具有形式上的离析性和意义上的整体性,既涉及词法模式,又涉及句法模式的一类特殊的语法单位。将离合词历时阶段的形成原因与共时阶段的逐步扩散分析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寻找离合词逐渐壮大的原因。唐宋时期,动补结构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是现代汉语离合词动词会分离出来的前提基础;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语素绝大多数为成词语素,离合词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融合传承后的历史结晶;词汇化、去词汇化与类化是离合词发展的内在机制;句法中轻动词的存在是离合词产生离析的根本原因。以“拼爹”一词的产生和传播为例,描写和分析离合词的传播过程,并预测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离合词在未来将还会大幅度增加。将现代汉语普通话、方言与古代汉语进行对比研究,将汉语、英语、德语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离合现象在语言中的共性和个性。通过考察离合词的合并态类型与离合词的游离态类型,打通词法与句法的界限,从语义构词的角度来分析合并态离合词的结构与关系,并对汉语离合词带宾语的现象进行描写分析,归纳了离合词带宾语的十种语义关系,从语义方面、语法方面以及语用方面来分析离合词带宾语的成因;从句法构词的角度来分析游离态离合词的扩展与构式,总结了游离态离合词中可插入成分的三种类型,归纳了离合词的离析度的特征及离析受限的原因,并对汉语离合词的四种构式分别从去词汇化和语法化角度给予分析解释,将语义构词分析法和句法构词分析法结合起来分析离合词,使之更加贴近离合词的实际面目,进而借鉴本体研究的成果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阮李威欣[4](2019)在《对越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研究》文中认为离合词是现代汉语里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其可离可合的特征超出了一般词或短语(词组)的范畴,横跨了词法、句法两个层面。越南语中没有与现代汉语离合词相类似的语言现象,因此,越南学生在理解与使用离合词的过程中会出现偏误,偏误特征兼具系统性与个人性,这种现象导致越南学生在言语交际中无法准确地、得体地沟通交流。鉴于此,本文将从汉语离合词的越语对译角度出发,探讨其对译的特点及规律,同时,以此为基础,考察、分析越南学生出现偏误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建议,以更好地帮助和启发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离合词。本文具体的内容如下:第1章:说明选题缘由,概述国内外学者关于离合词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文的研究任务,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2章:明确离合词的界定和类型,分析离合词的结构形式,包括基式和扩展式,确定离合词的考察范围。第3章:利用CCL语料库、BCC语料库、《现代汉语离合词用法词典》、《汉语常用离合词用法词典》、《现代汉语离合词学习词典》以及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例句,分析186个汉语离合词的越语对译特点及规律。经过分析得知,离合词“合用”的越语对译形式在词义、词性方面基本相同,但与其对应的结构却有诸多差异,具体表现为三种越译对应形式:词(139个)、短语(33个)、词与短语(14个)。多数离合词是不及物动词,但译成越南语后,有的不及物离合词变成了及物动词,因此,汉语离合词的越译对应形式既复杂多样又灵活多变,比如139个离合词中,15个能带宾语,124个不能带宾语,其中,15个能带宾语的越语对译形式中,有10个是及物动词,3个是不及物动词,2个兼及物与不及物动词。124个不能带宾语带宾语的越语对译形式中,有52个及物动词,72个不及物动词。33个短语的越语对译形式可分为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及主谓短语三种,而以动宾短语为主。此外,汉语离合词越译的主要形式不是汉越词,而是非汉越词,并兼具口语与书面语色彩意义。汉语离合词越译的这些特征,无疑会给越南人学习与使用离合词造成困扰。离合词扩展式的对应形式可分为:插入助词、进行重叠、插入补语、插入定语、进行移位五种形式。其中有的离合词带有整齐对译,有的带有部分对译,甚至有的不带有对译。比如,离合词插入动态助词“了”“着”“过”以及结构助词“的”,其越语对译形式也存在着不少差异。其中离合词插入“了”“着”“过”的越语对译形式为部分对译,但离合词插入“的”便没有越语对译形式,因此翻译时要保留原式。又如,离合词重叠的越语对译形式,有时要保留原式,有时则需借用越语虚词放在离合词后面。再如,离合词插入结果补语的越语对译形式为离合词后面加上结果补语等。第4章:以259个学生(185个越南汉语本科生和74个越南留学生)作为研究客体,并将其分为初级学习阶段与中高级学习阶段,考察他们学习离合词时产生的偏误,并分析造成偏误的原因。经过研究可知,初级阶段学生的主要偏误原因在于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中高级阶段学生,由于掌握了一定的汉语知识与规则,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过分运用类推法,以及离合词本身的复杂性。此外,对初级阶段的越南留学生而言,言语实际环境对离合词的学习帮助较大,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使用频率较低的离合词扩展形式,越南汉语本科生的正确率高于越南留学生。本文也指出,中高级阶段的越南留学生可利用语言环境的优势掌握离合词的用法,而越南汉语本科生除了吸收课堂上的汉语知识外,还依靠自习能力来提高汉语水平。第5章:对15位越南汉语教师进行离合词教学现状调查,并展开离合词的相关教学设计。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开展汉语离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需要统一对离合词的相关认识,其中,首先应将离合词看成现代汉语词类中的一种“小类”和一个专门的语法项目,在教材编写、教学策略及理论与应用方面引起适当的关注。此外,以《新大纲》所出现的语法分级为主要依据,将离合词相应的语法特点写进对外汉语教材中,同时,教材中的课文与练习部分也应设有离合词的相应用法。第6章:总结全文,并指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珠尔扎雅[5](2017)在《现代汉语动宾结构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对现代汉语动宾结构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动词带宾语的情况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通过语料查找和统计,对汉语动词带宾语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由于笔者是非汉语母语者,因此本文所关注的问题和角度与汉语本体研究者有所不同。本文所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思路以实用性为主,尽可能兼顾描写和解释,既考虑理论方面的探索,也考虑应用方面的操作。本文包括绪论、结语等在内的八个章节及附录,主要内容归纳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着重分析了基于认知语言学派的构式语法理论对于生成语法学派的反思与批判,并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略的综述。第二章是建立研究汉语动词和宾语的理论体系,通过简述相关理论的主语观点,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构建对汉语动词进行语法和语义分析的理论框架。同时尝试利用动词的语义特征给出界定方法,然后对《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的每个动词作出判断和归类。第三章是谈动词带宾语的语法功能,根据带宾语的情况对动词和整个结构进行次范畴研究。根据是否可以带宾语,将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形式动词之后所带的是谓词性宾语,谓词性宾语可以是光杆谓词,也可以是带修饰语的谓词。按动词后宾语的数量进行分类,有单宾动词和双宾动词。其后只带一个宾语的为单宾动词,单宾动词可以根据它所带宾语的性质进行分类考察,对单双宾语动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进行分类。第四章是从宾语的类型、宾语的形式分类、宾语的数量分类、一般动宾结构和特殊的动宾结构、动宾结构动词和名词的语义等多个角度对宾语进行了考察。动宾结构作为现代汉语句子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整个汉语语言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考虑到动宾结构的共性和个性,大致可以将它分为两个类别:一般动宾结构和特殊动宾结构。在区分一般动宾结构和特殊动宾结构时,我们可以从动词和宾语的语义特征、宾语的可类推性和可扩展性三个方面入手。第五章是选取了动词中能带宾语的相关动词,对动词带宾语的情况进行分析。动词带哪一类宾语的数量最多?最多的是带几类宾语?动词带宾语能力强弱情况怎么样?具有多义项的动词带宾语时,哪一义项的带宾语能力强,带宾语能力强的义项常带哪类宾语等,这些问题都是亟需回答的。按照《汉语动词用法词典》的标准,本文把宾语分为14类,并考察带不同类型宾语的动词数量,做出统计。第六章是我们将动词带宾语的形式进行考察,涉及的结构有“动词重叠+宾语”结构。动词重叠是汉语中很有特色的一种语法现象,动词不仅能重叠使用,而且有的重叠动词还能带宾语,因此我们将针对动词重叠带宾语的特点和情况考察进行探讨。动词重叠是指汉语的动词可以重叠起来使用,重叠的动词表示一定的意义,并具有特别的表达功能。第七章是试图从孟琮1999年编纂的《汉语动词用法词典》提取出可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并对这些动词进行穷尽性的考察,结合语料库探索这类非常规动宾结构中动词与宾语的个性以及二者是否存在一种制约与平衡的关系。第八章是讨论述宾短语在名词性偏正短语中充当中心语的定语的情况,并且这种用法非常普遍。从述宾短语作定语的判定方法、“的”的省略、述宾短语作定语时对中心语的选择、形容词性的述宾短语等方面入手,对述宾短语作定语的情况进行较为细致、系统的阐述。

颜红菊[6](2007)在《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现代汉语双音节复合词为研究对象,研究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基本思路是从语素义和语素义之间的关系、语素义和词义之间的关系两个层面上探讨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并力图对复合词的语法结构作出语义上的解释。理论上,主要运用语义成分分析法、向心结构理论、独立性象似动因等理论作为本文的立论依据。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复合词结构研究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角度。第二章理论前提。本章为全文的理论基础,从词义的定义、词义的结构、词义的认知解释几方面给出词义的界定,阐述与本文相关的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和具体理论。第三章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基本框架。运用语义成分分析理论和向心结构理论,分析复合词语义结构。基本结论是,复合词的语素义是经过提取的符号化的语义成分,复合词语素义的提取遵守向心性原则,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基本框架是:一个特征语素义+一个义类语素义→一个词义。第四章复合词语义结构分析。在第三章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复合词的语法结构,具体分析复合词的语义结构。第五章复合词语义结构的独立性象似原则和复合结构成词的语义条件。复合词语义结构具有向心性,本章从独立性象似的角度,探讨复合词语义结构向心性的认知动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独立性象似动因对复合结构词汇化的制约。第六章余论。总结全文基本观点,并指出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基于对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全面考察,本文形成并强调两个基本观点:一、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基本框架是:一个特征语素义+一个义类语素义→一个词义。语素义在复合词中的功能是表示词义,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基本框架能够体现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语素义如何表示词义。从语义成分分析理论出发,词义由语义成分构成,复合词语素义通过显示词义的语义成分来表示词义,复合词语素义是经过提取的符号化的语义成分。复合词语素义的提取遵守向心性原则,提取一个或零个义类语素义,不提取两个义类语素义。复合词语义结构具有向心性。义类语素义表示与词义一致的语义类属,是核心语义成分,相应的语素是中心语素;特征语素义表示类属的属性,是附加语义成分,相应的语素是附加语素。二、复合词语素义提取的向心性原则是词法独立性原则的体现。词法独立性象似是复合词语义结构和语法结构向心性相对应的认知动因。复合词具有词法独立性象似,从这个角度我们不仅能对复合词的结构形式作出认知解释,也能解释复合结构和复合词语义语法上的差异。复合结构实现词汇化,从语义结构的角度看,是从“语义类+语义类”的复合短语实现为“语义特征+语义类”的复合词;从认知的角度看,是实现词法独立性,从“实体+实体”的组合,实现为“实体特征+实体”的组合。以往对复合词语义结构的研究主要关注语素之间的关系,不太重视语素与词之间的关系,对词义的研究也注重词义的分析和描写,不注重词义如何通过语素义来表示。我们建立的复合词语义框架,力图沟通语素义和词义之间的关系,从语义上解释复合词的构成成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从语义上解释复合词的生成机制,并希望能进一步为复合词结构形式提供语义动因的解释。

赵宏伟[7](2020)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框架下,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对比英汉致使结构的语义句法异同并揭示其产生的动因。本文认为,从概念意义上看,致使结构是由使因事件和结果事件整合而成的一个致使情景,结果事件过程均可以在外部致使力作用下产生,致使情景在及物性结构中体现为一类由致使行为和致使结果构成的复合过程。兼顾英汉语差异,参考类型学对致使结构的分类,在系统功能语法并协互补思想指导下,将致使结构分为词汇型致使和句法型致使。词汇型致使指致使行为与致使结果在语言中体现为单一词汇形式的结构;句法致使指致使行为和致使结果在语言中分别体现为不同词汇形式的结构,其致使义的表达是词汇资源和语法资源互动的结果。句法致使可进一步分为表达致使义的英语复合宾语句(对应汉语兼语句)、动结式和双宾语结构。文章在对致使概念界定和分类基础上,从微观上描写了英汉各类致使结构内部成分的语义句法特征,宏观上基于及物性理论构建了英汉致使意义系统网络,并在过程语义配置结构框架下对致使结构进行了功能句法分析,最后从语法化、信息结构、概念化方式和语言类型特点等角度揭示了英汉致使结构语义句法异同的动因。研究发现如下:通过考察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内部语义成分的语义句法特征,发现英汉在致使行为体现形式及致使结果已然性实现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别。体现致使行为的致使动词无论在意义还是构成上都不尽相同,语义上,英语致使词语均表达使动型,汉语则表达使动型和使成型两类;构成上,英语致使词语以单纯词为主,蕴含结果已然性特征,而汉语以双音节合成词为主,除自身蕴含结果已然性外,某些单音节词需通过附加动态助词“着、了、起”等标示结果的已然性,以满足汉语的双音韵律特征。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在及物性结构中均表达致使动作、致使关系和致使心理三个复合过程,但英汉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存在一定差别。除英汉典型词汇致使结构外,汉语存在表达唯施事过程和唯受事过程的两类特殊句式。英汉句式结构上的差别是由汉语特有的动结式复合词和动宾复合词所致。通过考察两类复合词在双音化趋势下的形成过程,揭示了英汉词汇致使语义句法差异的动因。致使范畴下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具有相同的语义认知基础,在体现及物性过程类型、结构语序上均表现出了较大的相似性,但在致事来源、动词类型、过程语义配置结构上存在细微差别。基于相关语义参数对英汉致使结构内部成分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事生命度优先选择序列不同。在事物型致事和事件型致事的选择上,英语倾向于前者,汉语倾向于后者,这与英汉思维习惯及信息组织方式不同有关。除英汉共有的使令义动词和非使令义动词(纯致使义和助使义)外,汉语还存在一类隐性使令义动词。英汉两类结构体现的及物性过程类型相同,但语义配置结构不同。致使过程通常期待的参与者是一个嵌入过程小句,但汉语隐性使令义动词构成的兼语句致使过程期待的结果参与者为个体,致使结果在过程中充当环境成分,在小句中充当目的状语,构成“施事+过程+受事”一类语义配置结构。另外,英汉致使关系过程的语义配置不同,英语常表现为隐性结果谓词,汉语结果谓词则为显性。以上差异是由英汉语言结构类型不同所致,对进入该结构的致使动词或结果谓词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通过微观层面上对英汉致使动结式语义成分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使语义要素语义特征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体现语义成分的句法单位不尽相同。宏观层面上对英汉致使动结式功能语义句法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使动结式在体现及物性过程类型、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及句法功能上均存在较大差别,英语仅表达致使关系过程,缺失致使动作过程和致使心理过程,这与体现英汉致使结果的句法单位性质有关。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的不同及英汉结构组配灵活性的不同。英语动结式是对致使概念的直接映射,表现为典型分离式(SVOR),语序较为固定,汉语基本语序表现为黏合式(SVRO),且语序具有较大灵活性,表现为大量特殊句式,如倒置动结式、重动句和有标记致使位移句,从而造成英汉动结式句法功能上的差异。通过对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的历时考察,及对汉语特殊句式形成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英汉语言类型和信息结构在二者差异中的主导作用。英汉双宾语结构包括双名结构和与格结构。从致使义角度看,双名结构表达致使拥有、致使失去和致使感知义,与格结构表达致使被拥有和致使被感知义。二者并不存在转换关系,是两个独立的结构形式。英汉双名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动词语义、句式语义和句式结构上。由于英汉语对致使概念的不同词汇化模式,汉语双名动词存在“一词两反义”现象;英语双名结构仅表达右向传递义,而汉语可以表达左、右向传递义,这与英汉语形义匹配模式不同有关;出于语义、语音和语用上的考虑,汉语双名结构通常附加方向义标记词以明确传递方向、和谐韵律、实现交际意图,从而造成英汉语义配置结构及句式结构上的不同。英汉与格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句式语序的不同,英语与格结构是对与格概念的直接映射,而汉语语序更加灵活多样,介词及其引出的接受者可置于过程前,起强调作用。语序的不同与英汉表达信息结构的不同有关,通过表达有标记信息结构,可以达到实现特殊语用效果的目的。英汉致使结构作为一个语义范畴网络,存在典型与非典型形式,由典型到非典型形式的过渡构成一个连续统。根据形式语义紧密度参数,分析了英汉致使范畴不同体现形式间的形式语义关系,发现英汉语不同致使结构在形式语义紧密度上呈渐变趋势,各自构成一个形式语义连续统。纵观致使范畴在英汉语中体现形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致使概念词汇化模式的不同及结构语序的不同。不同词汇化模式是由英语综合型、汉语分析型语言类型所致,不同语序与英汉语对致使事件的概念化方式不同有关。总体来讲,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英汉致使结构语义句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对比,并从多维视角揭示了英汉致使结构异同的动因,不仅完善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框架在描述致使范畴上的不足,为描述该类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加深了对英汉致使结构共性和个性的认识,有助于英汉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的习得,同时为英汉互译提供了参考。

左梁[8](2010)在《《论语》虚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语》是先秦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语录体散文着作之一,对研究先秦汉语语法具有相当的价值。《论语》虚词共122个,其中单音节虚词91个,复音节虚词31个。本文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四章对《论语》进行详尽的统计和分析。第一章讨论副词,共42个,首先把副词分为八大类:时间副词、程度副词、范围副词、否定副词、语气副词、关联副词、情态副词、频率副词,分别对每类副词进行频率统计和详尽描写,再对每类副词的语法功能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总结出《论语》副词的特点。第二章讨论介词,共14个,主要从每个介词的在文中的具体使用情况来分析,不仅对其在文中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而且对每一个介词在文中的语法意义和功能进行描述和说明,从而总结出《论语》介词的特点;第三章讨论连词,共27个,主要从每个连词的在文中的具体使用情况来分析。不仅对其在文中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而且对每一个连词在文中的语法意义和功能进行描述和说明,并划分连词的类别,从而总结出《论语》连词的特点;第四章讨论助词,共39个,分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分别对其进行统计和描述。结构助词,我们按其语法意义的小类分别进行讨论;语气助词主要从每一个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详尽描写,从而总结出《论语》助词的特点。虽然《论语》的虚词数量不是很多,但通过我们的分析,它已经能比较客观的反映中国先秦的语法特点,为我们研究汉语历史语法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王海峰[9](2008)在《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大型语料库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离合词及其离析形式进行了详尽考察,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数据,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现象。在此基础上运用功能主义理论和方法深入探讨了离合词及其离析形式的语义、语法、篇章及语用功能。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实际语料中哪些双音结构出现离析现象,哪些不出现离析现象?出现离析现象的离合词,其离析情况(离析频率、插入方式等)是否相同?离合词共有多少种离析方式?这些离析方式地位是否相同?离合词离析结构的功能是什么?汉语中一些双音结构为什么会产生离析现象?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是否有一个统一支配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我们如何进行离合词教学?我们发现,在实际语言中绝大部分离合词“合”大于“离”。离合词中,大部分是表示普通的日常生活行为的词和个人自身动作的行为词,而且越是表现日常行为的离合词,其离析频率越高,其离析形式越丰富。实际语料中,离合词离析形式可以大致归纳为13种。统计发现,离合词插入“了”的离析方式最多,而插入动词性成分的情况最少。离合词离析形式的出现种类与以这些形式离析的离合词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成反比:越是离析形式种类少的离合词,其数量和所占比例就越大;反之亦然。大部分高离析频率离合词常常也是现实生活中高使用频率的词语。低使用频率离合词也常常是低离析频率离合词。汉语的离合词是熟语化程度很高的形式,离合词离析形式具有低及物性的特点。篇章中离合词的离析形式AXB中B属于偶现信息,B仅具有弱有指性,离析形式倾向于做背景。离合词离析结构是一种构式,功能上表现说话人的主观倾向,这是支配离合词离析现象的内在规律。离析形式出现类型及出现频率、离析形式次类的选择、离合词语义语用篇章表现等都受该规律的支配。离析构式的主观性倾向这一规律可以理清许多相关现象。如离析结构句的低及物性问题、离析结构句的背景化问题、离析结构偏爱的句式问题、离析结构句出现的语体问题以及离合词熟语化和离合词离析动因等一系列问题。根据离合词的这些特点我们还可以确定离合词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有效地解决离合词教学中的一些难题。本文通过对离合词离析形式的考察发现,离合词“合”是其常态,“离”是“异态”。我们认识到语言中异态形式一般具有主观性倾向,这对丰富语言学理论和指导语言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蔡英杰[10](2003)在《《孙子兵法》语法研究》文中认为《孙子兵法》的语法研究一向薄弱,本文力求通过对《孙子兵传》语法事实的细致描写,全面揭示《孙子兵传》的语法特点和语法规律,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本文也希望这一研究成果,能对人们思考和研究汉语语法有所启迪。本文的研究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词法部分包括实词和虚词。实词的名、动、形之类数量巨大,难一全面地逐一研究,只选择了高频词和双音词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孙子》中词语的词性及语法功能是稳定的,因而是完全可以分类的。体用同词的情况虽然存在,但这种“同词”大部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词”,而是属于兼类词,在语法上属于两个词,只有极少一部分属于临时的功能变异。汉语词类缺少形态标志且又变动不居的特点,决定了汉语不可能建立一个对外具有排他性,对内具有周遍性的绝对统一的词类分类标准。因而统计对于判明汉语的词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孙子》虚词的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虚词的应用,除与结构、语义有关外,还与韵律、语气有关。意义越虚,与韵律、语气的关系就越紧密。副词、介词(或称为次动词)的意义较实在,受韵律、语气的影响较小;助词、连词的意义较虚,受韵律、语气的影响较大。句法部分包括句法结构、单句、复句、句群。本文基本赞同朱德熙先生的词组本位句法,但并不把词组结构与句子结构等同看待。本文通过对《孙子》词组的考察,发现体词性词组与谓词性词组在成句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体词性词组一般不能成句,谓词性词组一般都能成句,但只有主谓词组才能独立成句,非主谓的谓词性词组只能在复句中充当分句。本文把《孙子》的单句分为说明句与叙述句两大类型,并揭示了两类句子在结构、语义、表达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本文对《孙子》的复句和句群作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对每一类型的结构层次、语义关系、连接手段都作了细致描写,并揭示了复句与句群之间的差异。

二、“形容词+of+名词”词组与动宾结构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形容词+of+名词”词组与动宾结构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意义
    1.6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名词化研究回顾
        2.1.1 名词化的本体研究
        2.1.2 名词化的应用及实用研究
    2.2 政治语篇翻译研究回顾
        2.2.1 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与批评
        2.2.2 政治语篇翻译的原则与目标
        2.2.3 政治语篇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2.3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回顾
        2.3.1 功能语言学对翻译核心问题的阐释
        2.3.2 功能语言学理论在汉英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观
        3.1.1 功能观
        3.1.2 建构观
        3.1.3 进化观
        3.1.4 社会符号观
    3.2 功能视角下名词化的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3.2.1 名词化对经验的重新识解
        3.2.2 种族发生视角下翻译过程的再实例化模型
        3.2.3 翻译对等与转移的语法隐喻理据
        3.2.4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思路
        4.1.1 分析模式与步骤
        4.1.2 名词化的界定与识别
    4.2 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4.2.1 平行语料库的发展与应用
        4.2.2 语料库的构成
        4.2.3 语料的预处理
        4.2.4 语料的检索与抽样
    4.3 本研究使用的参照语料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的分布与类型
    5.1 汉英名词化及其翻译策略分布
        5.1.1 汉英名词化的分布特征
        5.1.2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的分布特征
    5.2 汉英派生型名词化
        5.2.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派生名词化
        5.2.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派生名词化
    5.3 汉英转类型名词化
        5.3.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转类名词化
        5.3.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转类名词化
    5.4 汉英短语型名词化
        5.4.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NP的VP”结构
        5.4.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V-ingof”结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
    6.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的类型
        6.1.1 系统型对等
        6.1.2 实例型对等
    6.2 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的翻译
        6.2.1 汉语“化”字格的翻译
        6.2.2 汉语数式短语的翻译
    6.3 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6.3.1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概念表述
        6.3.2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道路表述
        6.3.3 名词化所凝练的核心价值表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
    7.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类型
        7.1.1 隐喻化转移
        7.1.2 去隐喻化转移
    7.2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7.2.1 语言系统因素
        7.2.2 语篇类型因素
        7.2.3 情景语境因素
        7.2.4 文化语境因素
    7.3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功能
        7.3.1 重构功能
        7.3.2 简化功能
        7.3.3 概括功能
        7.3.4 释义功能
    7.4 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发现
    8.2 贡献及创新点
    8.3 研究启示
    8.4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现代汉语形式动词和名动词的语法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形式动词的定义、标准与范围
    一、形式动词的定义
    二、形式动词的范围界定与判定标准
第二章 形式动词的语法特征分析
    一、形式动词的语义特征及内部分类
    二、形式动词的功能
    三、形式动词产生的社会因素简析
第三章 名动词的语法特征
    一、名动词的提出
    二、名动词的判定标准
    三、名动词的词性问题
    四、名动词的特征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现状
        1.1.1 离合词的本体研究
        1.1.2 离合词的应用研究
    1.2 存在的问题
        1.2.1 本体研究存在的问题
        1.2.2 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
        1.3.1 摸清离合词的基本情况
        1.3.2 探索离合词演化的过程
        1.3.3 为应用研究提供本体支持
    1.4 研究思路
        1.4.1 定量与定性
        1.4.2 历时与共时
        1.4.3 词法与句法
        1.4.4 对比研究
        1.4.5 静态与动态
        1.4.6 本体与应用
2. 离合词的界定
    2.1. 离合词的定义
        2.1.1 典型离合词的演变过程
        2.1.2 离合词的特征
    2.2 离合词的定性分析
        2.2.1. 以双音节语素构成的
        2.2.2. 以动宾结构为主体的
        2.2.3 离合两可
        2.2.4 词义的文化地域性
    2.3 离合词的多维度比较
        2.3.1 汉——外比较
        2.3.2 普——方比较
    2.4 本章小结
3. 离合词的产生和传播
    3.1 离合词的产生
        3.1.1 动补结构对离合词产生的影响
        3.1.2 历史传承性对离合词产生的影响
        3.1.3 词汇化、去词汇化与类化对离合词产生的影响
        3.1.4 轻动词对离合词的影响
    3.2 离合词的传播
        3.2.1 离合词的整体传播图形描写
        3.2.2 离合词的个体传播数学描写
    3.3 本章小结
4. 离合词的语义分析
    4.1 谓词前置型
        4.1.1 单构式离合词
        4.1.2 复构式离合词
    4.2 谓词后置型(主谓式)
        4.2.1 主事-性状
        4.2.2 主事-动作
        4.2.3 遭遇-动作
    4.3 本章小结
5. 离合词的语法分析
    5.1 离合词的词类分布
        5.1.1 动词
        5.1.2 形容词
        5.1.3 副词
        5.1.4 兼类词
    5.2 离合词的造句功能
        5.2.1 充当句子的主语或者主语中心
        5.2.2 充当句子的谓语或者谓语中心
        5.2.3 充当句子的定语
        5.2.4 充当句子的状语
        5.2.5 充当句子的补语
    5.3 离合词的组合能力
        5.3.1 能够接受副词的修饰
        5.3.2 不能带宾语的现象
        5.3.3 能够带宾语的现象
    5.4 本章小结
6. 离合词的带宾形式
    6.1 离合词带宾语的语义关系
        6.1.1 O2是动作行为VO1的对象
        6.1.2 O2是动作行为VO1的发出者
        6.1.3 O2是动作行为VO1的接受者
        6.1.4 O2是动作行为VO1的目标
        6.1.5 O2是动作行为VO1的目的
        6.1.6 O2是动作行为VO1的原因
        6.1.7 O2是动作行为VO1的结果
        6.1.8 O2是动作行为VO1发生所触及的范围
        6.1.9 O2是动作行为VO1的处所
        6.1.10 02是动作行为V01的时间
    6.2 离合词带宾语的成因
        6.2.1 语义方面
        6.2.2 语法方面
        6.2.3 语用方面
    6.3 本章小结
7. 离合词的游离形式
    7.1 游离中可插入成分的类型
        7.1.1 体类型
        7.1.2 非体类型
        7.1.3 套合类型
        7.1.4 逆置类型
    7.2 离合词的离析度
        7.2.1 离合词离析的可推导性与不可推导性
        7.2.2 插入成分的受限性
        7.2.3 离析度受限的原因
    7.3 本章小结
8. 汉语离合词的去词汇化和语法化
    8.1 离合词的去词汇化
        8.1.1 "越A越B"的去词汇化
        8.1.2 "A了B了"的去词汇化
    8.2 离合词的语法化
        8.2.1 "A什么B"的语法化
        8.2.2 "你A你的B,我C我的D"的语法化
    8.3 本章小结
9. 离合词与对外汉语教学
    9.1 离合词的偏误类型
        9.1.1 初级阶段偏误分析
        9.1.2 中高级阶段偏误分析
    9.2 离合词的偏误成因
        9.2.1 本体研究的不统一
        9.2.2 离合词自身的特殊性
        9.2.3 母语的负迁移
        9.2.4 目的语语法规则的过度泛化
        9.2.5 教材和词典的关注不充分
        9.2.6 教师的讲解与训练不充分
        9.2.7 学生的畏难情绪
    9.3 离合词的教学策略
        9.3.1 初级阶段离合词教学设计
        9.3.2 中级阶段离合词教学设计
        9.3.3 高级阶段离合词教学设计
    9.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4)对越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离合词的本体研究
        1.2.2 离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3 研究任务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2.离合词的界定、类型和结构形式
    2.1 离合词的界定标准与类型认定
        2.1.1 离合词的界定标准
        2.1.2 离合词的类型认定
    2.2 离合词的基式形式
        2.2.1 离合词内部成分的性质
        2.2.2 离合词的类推现象
        2.2.3 离合词的语法功能
    2.3 离合词扩展形式、原因和语用功能
        2.3.1 离合词扩展形式
        2.3.2 离合词扩展的原因和语用功能
    2.4 小结
3.离合词的越语对应形式
    3.1 离合词的基式与越语的对应形式
        3.1.1 词汇的对应形式
        3.1.2 短语的对应形式
        3.1.3 词与短语的对应形式
    3.2 离合词扩展形式与越语的对应形式
        3.2.1 离合词加助词的越语对应形式
        3.2.2 离合词重叠形式的越语对应形式
        3.2.3 离合词加补语的越语对应形式
        3.2.4 离合词加定语的越语对应形式
        3.2.5 离合词移位形式的越语对应形式
    3.3 汉语离合词对译的一些特点
    3.4 小结
4.越南学生使用离合词的偏误分析
    4.1 语言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
        4.1.1 中介理论及偏误理论
        4.1.2 偏误理论及对比理论
    4.2 研究客体的离合词的分类和偏误类型
        4.2.1 研究客体的汉语水平分类
        4.2.2 研究客体的离合词偏误类型
    4.3 初级阶段学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3.1 越南汉语本科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3.2 越南汉语本科生与越南留学生的调查统计比较
    4.4 中高级阶段学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4.1 越南汉语本科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4.2 越南汉语本科生与越南留学生的调查统计比较
    4.5 越南汉语本科生汉语离合词偏误的主要原因
        4.5.1 母语负迁移
        4.5.2 目的语本身的难度
        4.5.3 语言环境
        4.5.4 教材与词典的影响因素
        4.5.5 教师因素
        4.5.6 学生的学习动机
    4.6 小结
5.对越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策略
    5.1 离合词教学现状调查
    5.2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安排
    5.3 离合词教学设计
        5.3.1 初级阶段离合词教学设计
        5.3.2 中高级阶段离合词教学设计
    5.4 小结
6.结语
    6.1 本文的总结
    6.2 本文的创新
    6.3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5)现代汉语动宾结构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简介
        1.2.1 前人对动词与宾语的定义及研究
        1.2.2 以往汉语动宾分析研究成果
        1.2.3 汉语动宾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范围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 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
        1.4.1 范畴化理论
        1.4.2 动词的次范畴
        1.4.3 认知理论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步骤
    1.7 研究框架
    1.8 考察范围与语料来源
第二章 动词的基本语义分类
    2.0 引言
    2.1 动词的研究范围
    2.2 动词的语义分类
        2.2.1 动作动词
        2.2.2 存现动词
        2.2.3 关系动词
        2.2.4 使令动词
        2.2.5 能愿动词
        2.2.6 心理动词
    2.3 结语
第三章 根据后带宾语情况分类
    3.0 引言
    3.1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研究范围
    3.2 现代汉语及物动词
        3.2.1 形式动词
        3.2.2 单宾动词
        3.2.3 双宾动词
    3.3 现代汉语不及物动词
    3.4 结语
第四章 宾语的类别及典型考察
    4.0 引言
    4.1 宾语的类型
        4.1.1 语法类型
        4.1.2 语义类型
        4.1.3 宾语的形式分类
        4.1.4 宾语的数量分类
    4.2 一般动宾结构和特殊动宾结构
        4.2.1 一般动宾结构和特殊的动宾结构的区分
    4.3 动宾结构动词和名词的语义
        4.3.1 语义确定方法
        4.3.2 重新确立名词性宾语的类别
    4.4 结语
第五章 动词带不同类型宾语能力的情况分析
    5.0 引言
    5.1 动词带不同类型宾语能力的情况考察
        5.1.1 汉语动词考察
        5.1.2 动词带宾语总体情况
    5.2 带各类宾语的动词分布情况考察统计
    5.3 动词带宾语能力强弱的情况考察
        5.3.1 动词带宾语数量与带宾语能力
        5.3.2 动词及物性弱强程度与带宾语能力
        5.3.3 动词的音节与带宾语能力
    5.4 结语
第六章 汉语动词重叠式带宾语结构的情况考察
    6.0 引言
    6.1 关于对单双音节动词重叠的形式与范围
    6.2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类型
    6.3 从动词的次范畴角度考察动词的重叠
        6.3.1 表示动作动词
        6.3.2 表示存现动词
        6.3.3 表示关系动词
        6.3.4 表示使令动词
        6.3.5 表示能愿动词
        6.3.6 表示心理动词
    6.4 动词重叠式的特点
        6.4.1 动词重叠之后的句法特点及功能变化
        6.4.2 重叠式带宾语能力变化情况
        6.4.3 重叠式带宾语类型的对比
    6.5 汉语重叠式带宾语的制约机制
        6.5.1 语义因素对动词重叠带宾语的制约
        6.5.2 句法因素对动词重叠带宾语的制约
        6.5.3 语用因素对动词重叠带宾语的制约
    6.6 结语
第七章 动词带谓词性宾语情况分析
    7.0 引言
    7.1 谓宾动词的概念界定
    7.2 动宾结构非常规搭配考察概况
    7.3 谓宾动词的分类
        7.3.1 前人研究成果概况
        7.3.2 谓宾动词分类新探
    7.4 谓宾动词小类分析
        7.4.1 只能带形容词宾语的谓宾动词
        7.4.2 只能带动词宾语的谓宾动词
        7.4.3 既能带动词宾语又能带形容词宾语的谓宾动词
    7.5 结语
第八章 述宾短语的入句情况
    8.0 引言
    8.1 述宾短语的语法功能
        8.1.1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主语
        8.1.2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谓语
        8.1.3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宾语
        8.1.4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定语
        8.1.5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状语
        8.1.6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补语
    8.2 判定述宾短语作定语的方法
    8.3 “的”在述宾短语作定语时的隐现问题
        8.3.1 汉语“的”字隐现规律的研究
        8.3.2 “的”字隐现的制约因素
        8.3.3 述宾短语作定语时“的”的隐现规律
    8.4 述宾短语作定语时对中心语的选择
        8.4.1 施事中心语
        8.4.2 系事中心语
        8.4.3 工具中心语
        8.4.4 质料中心语
        8.4.5 处所中心语
        8.4.6 时间中心语
        8.4.7 同位中心语
    8.5 形容词性的述宾短语
    8.6 结语
第九章 结语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9.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致谢

(6)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和目标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角度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理论前提
    2.1 词义的界定
    2.2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基本框架
    3.1 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定义、基本框架及其二层性
    3.2 词义的构成成分——语义成分
    3.3 语义成分的语素实现
    3.4 向心结构理论与复合词语素义的提取原则
    3.5 小结
第四章 复合词语义结构分析
    4.1 偏正式复合词语义结构分析
    4.2 动宾式复合词语义结构分析
    4.3 补充式复合词语义结构分析
    4.4 主谓式复合词语义结构分析
    4.5 并列式复合词语义结构分析
    4.6 离心结构复合词语义结构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复合词语义结构的独立性象似原则和复合结构成词的语义条件
    5.1 独立性象似动因
    5.2 复合词语义结构向心性的独立性解释
    5.3 复合结构成词的语义条件
    5.4 复合结构词汇化等级的独立性解释
    5.5 小结
第六章 余论
    6.1 本文主要观点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7)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术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视角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本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致使范畴概述
        2.2.1 致使概念内涵
        2.2.2 致使的语义层级性特征
        2.2.3 致使类型及范围
    2.3 致使结构研究的主要视角
        2.3.1 生成语义学视角
        2.3.2 生成语法视角
        2.3.3 认知语言学视角
        2.3.4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2.3.5 类型学视角
    2.4 致使结构的英汉对比研究
    2.5 小结
3 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致使结构的意义系统描述
        3.2.1 元功能思想下致使过程意义
        3.2.2 系统思想下致使意义系统
    3.3 致使结构功能句法分析
        3.3.1 功能句法理论
        3.3.2 基于功能句法理论描述致使结构
    3.4 小结
4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语义句法对比
    4.1 引言
    4.2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
        4.2.1 英语词汇致使
        4.2.2 汉语词汇致使
    4.3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4.3.1 英汉词汇致使动词的类型及构成方式对比
        4.3.2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语义层级
        4.3.3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致事对比
        4.3.4 英汉役事及致使结果对比
    4.4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4.4.1 致使动作过程
        4.4.2 致使关系过程
        4.4.3 致使心理过程
    4.5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异同及其动因
        4.5.1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差异
        4.5.2 英汉词汇致使形态差异与汉语双音化趋式
    4.6 小结
5 致使义英语复合宾语句与汉语兼语句语义句法对比
    5.1 引言
    5.2 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
        5.2.1 英语复合宾语句及致使义复合宾语句
        5.2.2 汉语兼语句及致使义兼语句
    5.3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语义成分对比
        5.3.1 英汉致使动词及致使力对比
        5.3.2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的语义层级
        5.3.3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致事对比
        5.3.4 复合宾语句和兼语句役事对比
        5.3.5 复合宾语句和兼语句致使结果对比
    5.4 致使义复合宾语和兼语句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5.4.1 致使动作过程
        5.4.2 致使关系过程
        5.4.3 致使心理过程
        5.4.4 致使交流过程
        5.4.5 致使行为过程
        5.4.6 致使存在过程
        5.4.7 致使气象过程
    5.5 致使义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异同及其动因
    5.6 小结
6 英汉致使义动结式语义句法对比
    6.1 引言
    6.2 英汉致使动结式
        6.2.1 英语动结式及致使义动结式
        6.2.2 汉语动补结构及致使义动结式
    6.3 英汉致使动结式语义成分对比
        6.3.1 英汉致使义动结式致使力对比
        6.3.2 致使动结式的语义层级
        6.3.3 英汉致使动结式致事对比
        6.3.4 英汉致使动结式役事和致使结果对比
    6.4 英汉致使动结式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6.4.1 致使动作过程
        6.4.2 致使关系过程
        6.4.3 致使心理过程
    6.5 英汉致使动结式异同及其动因
        6.5.1 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差异与阐释
        6.5.2 英汉施受同体动结式差异与阐释
        6.5.3 汉语致使动结式特殊句式形成机制
    6.6 余论
        6.6.1 致使义“得”字句
        6.6.2 致使义“得”字句功能语义句法分析
    6.7 小结
7 英汉致使义双宾语结构语义句法对比
    7.1 引言
    7.2 双宾语结构
    7.3 双名结构
        7.3.1 双名结构的语义层级
        7.3.2 英汉致使义双名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7.3.3 英汉双名结构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7.3.4 英汉双名结构异同与阐释
    7.4 与格结构
        7.4.1 致使与格结构的语义层级
        7.4.2 英汉与格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7.4.3 英汉与格结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7.4.4 英汉与格结构异同与信息结构
    7.5 小结
8 从致使范畴看英汉致使结构异同
    8.1 引言
    8.2 英汉致使范畴形式语义连续统
        8.2.1 英语致使结构形式语义连续统
        8.2.2 汉语致使结构形式语义连续统
    8.3 英汉致使概念的不同词汇化模式及动因
        8.3.1 英汉致使结构形态分布差异
        8.3.2 英汉致使动词词汇化差异
    8.4 英汉致使结构语序差异及不同概念化方式
    8.5 小结
9 结论
    9.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9.2 本研究的贡献
    9.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加的夫语法影响过程及物性系统网络
附录B 汉语及物性系统网络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论语》虚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选题的缘由
    0.2 研究现状分析
        0.2.1 《论语》的相关研究现状
        0.2.2 虚词的相关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及实施方案
    0.4 《论语》虚词概况
第一章 副词
    1.1 《论语》副词综述
    1.2 副词的分类描述
        1.2.1 时间副词
        1.2.2 程度副词
        1.2.3 范围副词
        1.2.4 否定副词
        1.2.5 语气副词
        1.2.6 关联副词
        1.2.7 情态副词
        1.2.8 频率副词
    1.3 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3.1 时间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3.2 程度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3.3 范围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3.4 否定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3.5 语气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3.6 关联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3.7 频率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3.8 情态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4 《论语》副词小结
第二章 介词
    2.1 《论语》介词综述
    2.2 《论语》介词个案研究
        2.2.1 以
        2.2.2 焉
        2.2.3 为
        2.2.4 当
        2.2.5 乎
        2.2.6 及
        2.2.7 用
        2.2.8 由
        2.2.9 于
        2.2.10 於
        2.2.11 与
        2.2.12 在
        2.2.13 自
        2.2.14 诸
    2.3 《论语》介词小结
第三章 连词
    3.1 《论语》连词综述
    3.2 《论语》连词个案分析
        3.2.1 而
        3.2.2 则(然则)
        3.2.3 斯
        3.2.4 虽
        3.2.5 如
        3.2.6 与(与其)
        3.2.7 且
        3.2.8 苟
        3.2.9 故
        3.2.10 抑
        3.2.11 以
        3.2.12 无
        3.2.13 有
        3.2.14 之
        3.2.15 盖
        3.2.16 使
        3.2.17 所
        3.2.18 若
        3.2.19 纵
        3.2.20 至于
        3.2.21 然而然后
        3.2.22 是以是用是故
    3.3 《论语》连词小结
第四章 助词
    4.1 《论语》助词综述
    4.2 《论语》结构助词的分类描述
        4.2.1 标志体词性偏正结构的语法关系
        4.2.2 标志句法结构性质改变
        4.2.3 标志句法结构内部词序的变化
    4.3《论语》语气助词的分类描述
        4.3.1 单音节语气助词
        4.3.2 复音语气助词
    4.4 《论语》助词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9)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本文的研究对象
    2 前人对离合词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3 选题的意义和考察范围
    4 理论背景和研究取向
    5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及相关说明
第二章 建立在大型语料库基础上的离合词离析情况统计
    1 语料库的重要作用
    2 利用语料库考察离合词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3 离合词及其离析形式考察统计结果及分析
    4 离合词离析形式常现句式考察
    5 结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离合词及离析形式的语义特征
    1 离合词的普通日常生活行为语义特征
    2 离合词的近体行为语义特征
    3 离合词的熟语化特征
    4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语义结构
    5 离合词离析结构句的及物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篇章特征
    1 离合词离析形式信息结构特点
    2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篇章地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主观性倾向——体现说话人的视角
    1 语言的主观性与离合词离析形式的关联
    2 离合词离析形式体现说话人的视角(I)——离合词插入体标记
    3 离合词离析形式体现说话人的视角(II)——主观量
    4 离合词离析形式体现说话人的视角(III)——指示视角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主观性倾向——表达说话人的认识
    1 离合词插入可能补语形式的主观性倾向
    2 离合词插入“的”形式的主观性倾向
    3 离合词离析形式句的情态表现
    4 离合词离析形式句的事件特征
    本章小结
    附录
第七章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主观性倾向——表达说话人的情感
    1 离合词插入“个”形式的主观性倾向
    2 离合词插入程度补语形式的主观性倾向
    3 离合词插入修饰性定语形式的主观性倾向
    4 离合词插入格关系定语形式的主观性倾向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构式特征和功能以及所能解释的问题
    1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构式特征
    2 离析构式的主观性倾向
    3 离析构式的主观性倾向所能统一解释的问题
    4 本文离合词离析构式主观性问题的研究基础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离合词的语体分布特征
    1 语体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2 离合词离析现象的语体分布
    3 影响离合词离析现象语体分布的深层动因
    4 语言的主观性程度与庄重程度的互动关系对离合词离析现象的影响
    5 词的离析现象与语体功能的互动——离析现象个案考察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动因探析
    1 离析现象产生的基础——词法与句法的互通性
    2 述宾结构的结构特性
    3 述宾结构与离合词及其离析成分的言谈交际功能
    4 离合词离析现象的言谈交际条件
    5 离析构式的整合机制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离合词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1 留学生离合词使用情况考察
    2 从理论的角度看离合词的教学原则
    3 充分利用语料库考察成果进行教学实践
    4 离合词教学实践的初步验证
    5 增强汉语教学工具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本章小结
    附一 63个重点教学离析结构离析情况表
    附二 北京语言大学中介语语料库16个高频离合词偏误句
    附三 离合词使用情况测试题
第十二章 结语
    1 语言的常态现象和异态现象
    2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数据
    附录二 392个离析双音结构离析情况一览表
    附录三 207个离合词离析情况一览表
    附录四 111个组合双音结构离析情况一览表
    附录五 45个无离析现象双音结构一览表
    附录六 离析例数和有效总量偏低的凝合结构离合词
    附录七 207个离合词离析情况一览表
    附录八 63个重点离析结构详细离析情况
    附录九 各离合词详尽离析形式顺序
后记

(10)《孙子兵法》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实词
    1. 高频实词
    2. 双音实词
    3. 代词
    4. 数量词
第二章 虚词
    1. 副词
    2. 介词
    3. 连词
    4. 助词
第三章 句法结构
    1. 主谓结构
    2. 动宾结构
    3. 连谓结构
    4. 并列结构
    5. 定中结构
    6. 状中结构
    7. 补充结构
    8. 小结
第四章 单句
    1. 说明句与叙述句
    2. 句子的语义分类
    3. 句型
    4. 主谓两项的层次分析
第五章 复句
    1. 按断复句
    2. 并列复句
    3. 承接复句
    4. 假设复句
    5. 目的复句 让步复句
    6. 因果复句
    7. 转折复句 总分复句
    8. 小结
第六章 句群
    1. 按断句群
    2. 并列句群
    3. 承接句群
    4. 因果句群
    5. 总分句群
    6.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孙子校释》本
附录二: 《孙子兵法》校勘记

四、“形容词+of+名词”词组与动宾结构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D]. 唐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2]现代汉语形式动词和名动词的语法特征研究[D]. 胡辰. 湖北师范大学, 2018(01)
  • [3]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 王俊.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1)
  • [4]对越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研究[D]. 阮李威欣.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现代汉语动宾结构相关问题研究[D]. 珠尔扎雅. 上海师范大学, 2017(12)
  • [6]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研究[D]. 颜红菊. 首都师范大学, 2007(02)
  • [7]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D]. 赵宏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8]《论语》虚词研究[D]. 左梁. 四川师范大学, 2010(05)
  • [9]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D]. 王海峰. 北京语言大学, 2008(11)
  • [10]《孙子兵法》语法研究[D]. 蔡英杰. 安徽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形容词+of+名词”短语与动宾结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