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高中教师工作量问题(续)(论文文献综述)
王莹珠[1](2021)在《幼儿园教师留任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以浙江省W市L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金元[2](2017)在《L县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乘着教育改革的浪潮,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角色有所改变,社会对于教师的定位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新的教育方式与旧的教育体制使教师对于工作的认同感逐渐降低,尤其中职教育教师面对的生源质量较差,长期找不到工作幸福感,同时由于国家现阶段对于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又加大了职业教育教师的压力,这些压力不仅不会激发教师的积极态度,还会增长负面影响,更严重者会把消极态度扩散到其他学校的管理领域,最终会对该区域内的职业教育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使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发现在L县中职学校一些教师对待工作比较消极,经常盼望假期,有的教师认为作为老师不耽误课就行了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大体可以分为这几类:社会的原因、学校的原因、教师自身的原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社会上要加大对中职学校的重视和宣传力度,使社会大众改变以前的旧观念,重新认识中职教育;其次是学校的一些改变,包括教育教学制度、作息制度的人性化,还有就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最后就是教师自身的改变。通过这些努力,希望能改善笔者所在中职学校教师的倦怠问题。
韦余祥[3](2017)在《考为教师:N市教师招聘政策的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策偏好是政策主体因其利益诉求而对某种政策选择效用的预期。在教师招聘政策过程中,作为政策主体的教育部门对报考者在资格限制与选拔方式方面有其偏好,同样作为政策主体的报考者亦有其择业与应试的偏好。教师招聘政策的结果是教育部门的偏好与报考者的偏好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总体而言,教师招聘数量既存在学科的不同,又存在城乡之间的差别,这些差别源自教师招聘政策设计、教育资源调整、学科调整、高考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因招聘主体要求的不同,N市教师招聘的结果呈现出分层的特点,同时地域间教师整体素养存在不均衡的特点。具体而言,N市教师招聘主要存在四类偏好。首先,N市教育部门具有资格限制与选拔路径方面的偏好。就资格限制而言,考虑到地方利益、编制政策等因素,N市教师招聘的主要政策对象为师范类本科生群体、有专业背景的硕士生群体;就选拔路径而言,因考试对报考者具有界定与区分功能,N市采取先笔试后面试的考试程序,笔试体现了在知识与技能要求、地方文化、职业生涯方面对报考者要求,面试主要考查报考者的授课能力,其形式主要有校招和区招两类,一些优质学校在面试中有更多的自主权。其次,报考者具有一定的择业与应试偏好。就择业偏好而言,选择教师职业是报考者以其对职业回报的判断为基础的,他们在择业时比较看重编制,会考虑就业压力,并且热衷于名校、城区、近郊地区。N市本地户籍者、女性群体、师范院校毕业生群体更倾向于当教师,教师群体以本科学历者居多;就路径而言,报考者有其应试偏好,他们努力使自己符合教师招聘考试的内在要求,相对于男性报考者,女性报考者在教师招考中更有优势。这些偏好具有“非教育因素”与“教育因素”两方面的特征。在“非教育因素”的影响下,教师是行政管理之下的一种职业选择,就“教育因素”而言,教师招聘有着知识崇拜的情结,因为教师选拔内涵着应试教育的要求,同时成为教师的过程也是一种应试的过程。在教师招聘中,谁应该成为教师招聘的组织主体、编制管理是否合理、考试能否选拔出优秀教师以及资格限制是否阻碍公共利益的实现等问题均存在进一步改革的要求。改革教师编制管理方式、实现教师身份多元化、规范公共权力的活动空间是改进教师招聘的有效方式。
周轩[4](2012)在《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主要是指,按照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教学目标,在高等教育院校招收学生的过程中,运用恰当有效的评价方法,系统地收集学生个体在各门学科真实教育情境中认知和行为上的发展变化的资料,并对这些变化及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凭借的仅仅是高考这一次的考试成绩,这种评价无论是在评价形式还是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弊端,这些弊端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高中学校甚至是高校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进行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和调查法(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自1977年高考恢复至今,已经历了30多年。在这曲折的30多年中,无论是高考还是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都在进行着不断地变革。从刚开始的以一次高考成绩作为学业评价的唯一依据,发展到今天学业评价开始关注评价多元的理念。学生学业评价正朝着一个趋于更公平、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但在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目前改革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我国的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过于重视学业评价的最终结果,而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却比较忽视。其次,一直以来的一次高考的考试内容设置也缺乏科学性,忽视了高校和学生个体的差异。过于重视书本知识,轻视学生能力的发展。最后,评价的方式单一。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时都只是采用纸笔测试的方法;考试机会也是一年一次,即我们常说的“一考定终身”。等等。正是由于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诸多问题,引起了大家对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的关注。国外关于学业评价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业评价的理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在这些先进评价理念的影响下,国外的一些国家在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方面获得了许多先进的经验。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是世界上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在高考招生时对学生学业水平进行鉴定时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学业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反映在学习的结果上,还应该体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以非常重视过程性学业评价及其结果的运用;法国和瑞典两个西欧国家则在增加考试机会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日本和韩国两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在文化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他们在高考招生时,在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鉴定时非常重视高校的评价地位。目前,我国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正处于一个发展变革时期,通过对国外高考招生中学业评价的分析,为我们的改革提供有效的借鉴——即三个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为了进一步了解高中新课改后我国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的情况,特别是与这一评价密切相关的广大学生的需求,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的方法,对河北省部分高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从学业评价的主体、学业评价的内容及组织过程三个维度展开。通过调查发现,广大的学生支持高考招生中学生学业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不能只是由行政招考部门来主导。除了行政招考部门之外,高中学校、高校等都可以参与到评价之中来。在众多的评价主体中,学生们大多赞同高中学校应该在评价中起决定作用。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认为高考招生中的学业评价不能仅仅依靠高考一次考试成绩,还应该参考过程性学业评价的结果、学业水平考试及高校二次考试成绩。对于评价的组织,学生们认为应该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并增加考试机会。基于我国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结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建议。在评价主体方面,实行多主体评价,建构评价共同体;政府应该下放权力,扩大高校的自主招生的权利。在评价内容方面,要重视过程性学业评价,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并增加过程性学业评价结果在评价中的权重;科目设置应该增加选择性以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实现命题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评价组织过程方面,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考试的多机会。
沈建[5](2011)在《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生存状态研究 ——以上海市若干所中职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班主任在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肩负着更为繁重的任务,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他们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地踏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中等专业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特殊的教育模式和学生特点及现状,决定了班主任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有着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各中职校班主任的配备成了普遍的问题。根据调查,在中职校中有很多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也有些教师不会做班主任,笔者也经常耳闻目睹班主任们因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产生的困惑、烦恼、牢骚以及由此带来的情绪低落、心理失调等现象。这些现象激发了笔者对中职校班主任问题的思考、对班主任生存状态的关注。本研究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职业生存状况的总体情况进行研究,从目前中职校普遍存在的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及“不会做班主任”这两大问题出发,从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的物质生活、身心健康、工作现状与满意度、专业发展四个维度构建研究框架,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及案例分析法,力图全面反映并深入剖析中职校班主任的专业工作和职业生活水平及质量。通过对上海市六所中等职业学校246位班主任进行问卷、访谈,笔者发现:中职校班主任经济压力较大,休闲娱乐相对较少,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社会地位较低,多数班主任在学校管理中没有话语权;部分班主任对评价工作不满意;多数班主任专业水平相对较低。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导致目前中职校班主任现实生存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较低的社会认可度导致班主任对职业价值认识消极、学校的管理制度影响了班主任专业发展、学生问题困扰着班主任工作的正常开展、忙碌的工作吞噬着班主任的职业理想、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加重了班主任工作的心理负担等。最后,笔者提出了改善班主任生存状态的策略:重视中职教育、提高中职班主任的从业认同度;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引导和发展教师高层次需要;营造和谐组织氛围、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转变教育观念,提升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
高迎爽[6](2010)在《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历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今) ——基于政府层面的分析》文中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社会中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国际性议题。鉴于法国与中国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相似性以及法国以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为主的特征,本研究以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历史为对象,以政府采取的质量保障措施为切入点,从历史发展的维度全面解析了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历史进程及其经验与启示。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围绕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以政府采取的质量保障措施为依据,认为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从20世纪80年代到1997年为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确立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了质量保障问题,法国政府通过放权激发高等教育的内部活力,并通过创建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与此同时,法国政府一方面推动高等教育地方化与均衡化,一方面促进高等教育机构在招生制度、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为接纳大量学生、实现数量与质量的均衡发展提供了物质、经费与制度的保障。第二,从1998年至2005年为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阶段,法国政府针对由于其国际留学市场上竞争力下降导致来法留学生人数减少的状况,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外部驱动力,在博隆尼亚进程的推动下,建立了与国际接轨、与欧洲其他国相和谐的“358”学位制度,创建与之相对应的各级学位监督委员会以确保新学位的质量。同时,法国政府还推动高等教育机构科研体制改革,加强以巴黎地区为重点的实验室和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改善教师与学生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努力提高法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吸引力。“358”学位制度改革以及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方法论的演进共同促进了法国高等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在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公平与效益的统一。第三,从2006年至今为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再起航阶段,政府通过大学的自主与责任改革,引入绩效评估,创建了新的评估机构,进一步加强了高等教育机构内部治理与自律。政府更加注重大学教师和研究者的工作绩效,并积极开展国际质量评估的合作。本研究通过对大量一手研究资料的分析,形成了法国政府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历史研究的分析框架,从政府层面上对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历史进行了全景式的分析与回顾,并对政府的作用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以期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从而有效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全力[7](2010)在《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 ——以S区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省、市、区、学校是教育政策执行的不同层级,以往我们过多关注国家宏观的大政方针,忽视了政策在基层的执行。在国家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基层作为既代表中央,又代表地方的行政部门,既是政策执行的对象,又是政策执行的主体。从国家-省-市-区(县)-学校这样的执行链条中,每一层级都存在着对政策的理解、吸收和转化的过程,不同的决策者价值观念和利益需求会渗透到执行的过程当中,其中在区(县)-校这一我们称为“基层”的环节中,执行行为更加复杂和多样。本文试图以实地研究个案的形式,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在一个我国东部发达城市中心城区的执行过程,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的分析上,阐述这项国家政策将对基层的教育行政管理以及学校管理产生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与其他的国家教育政策相比,有其特殊之处。教育质量政策、教育体制政策、教育经费政策、教师(人事)政策是一个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的教育政策。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和这四大政策都有密切联系。但是作为这项政策的关键执行者——基层的教育行政人员和校长,他们看待这项政策的视角和普通教师相比又有很大差异。这项国家政策,由于地方政府以及校长在执行过程中的裁量,会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产生不同影响。因此,通过本课题对S区执行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设身处地地体会这项政策关键执行者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可以加强我们对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理解,从而发现基层教育行政组织中执行这项政策时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进行理论分析,并对教育政策在S区执行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因为从系统分析的角度讲,要了解执行政策行为,就必须对其环境有了解和分析。S区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怎么样,教育局和校长之间有哪些沟通途径?教育局从它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哪些制度来保证教育政策的实施?对此类的问题,笔者做了一些调查和资料收集。其次是通过实地研究,展现绩效工资政策在区域范围内产生和实施的历程,并对执行这个政策的行为进行描述和分析,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教育行政人员和校长作为观察、调研和访谈的对象,了解他们如何处理各种政策要求、如何将政策转变为教师行为的各种做法和制度。再次,对绩效工资最重要的四个组成部分将产生的影响逐一分析,分别是体制政策、经费政策、人事政策和质量政策。这四类政策在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中都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绩效工资政策更是这四类政策的集成体现,他们将对基层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对这些影响的描述和讨论将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这项政策会引起空前的重视。最后,在结语部分,探讨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后基层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的走向,凸显岗位职责和绩效评估的时代意义。
王秀红[8](2007)在《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2001年6月,我国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进入实施阶段。“改变课程结构过度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在本次课程改革中,综合科学课程己经正式成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打破了建国以来分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自2001年秋季,新课程进入实验阶段以来,综合课程的实施情况不容乐观,参加实验人数少,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人们议论纷纷。综合科学课程在我国并不是新生事物,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有一些地区进行综合科学课程改革实验,从东北师大附中的一所学校进行综合科学课程实验,到上海市部分学校进行综合科学课程实验,再到浙江一个省进行综合科学课程实验,他们的改革为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出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考察和总结我国典型的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案例,从中寻找经验,吸取教训,将有助于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和发展。本研究选取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两个案例,采用访谈、文献分析、实地观察等多种研究手段,考察他们产生的背景、研制的方式、课程的特征和实施过程,总结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特征,寻求进一步推动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启示。研究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义务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产生综合科学课的主要动因。科学课程存在着内容重复,过难,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脱离,学生存在“高分低能”现象,同时国际科学课程的综合化趋势,促进了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产生;20世纪80年代综合科学课程的研制是一个边研究、边设计、边实验、边修改的过程,综合科学课程研制借鉴了国际综合科学课程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受研制者经验的制约。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综合科学课程属于第一代综合科学课程,其主要特征是“小综合”、“拼盘式”,“既相对的保持知识的系统性,注意课程的知识结构,又特别强调加强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主要受我国长期课程分科设置、考试以及教师适应性的影响。第一代综合科学课程还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加强联系实际,重视STS教育;综合科学课程实施的瓶颈是教师问题,教师存在着感情难以接受、知识结构欠缺、实验技能不过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研究表明增强教材对教师的适应性,培训到位、政策跟上、解决资源配备问题,是解决教师瓶颈问题的有效策略。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推进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中,应该重视整合综合科学课程的研制团队,不仅注意其学科背景,理论专长,而且注意其已有的关于综合科学课程的实践经验;“学会坚持和妥协”,不能急于求成,要关照我国的实际,特别是教师问题,尤其是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的综合科学课程改革需要“分步到位”;个案中行政力量的支持使其渡过了道道难关,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保证了综合科学课程的顺利进行,是我国推进综合科学课程改革尤其应该借鉴的;应当提高人们对综合科学课程价值的认识,加强综合科学课程评价的研究;提高教师对综合科学课程适应性,改革高师课程设置,调整教师的培训策略。
石长林[9](2005)在《中国教师政策研究 ——基于教育政策内容的视角》文中认为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国家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水平、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因此制定科学的教师政策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是对中国教师政策问题,从教育政策内容的视角进行的一种分析。由于本研究不仅对教师政策理论进行了探讨,而且还从教育政策内容的视角,对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教师政策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探讨我国教师政策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教师政策内容的若干建议,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还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本论文除导言外,共分五章,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主要是对教师政策进行理论探讨,提出了教师政策体系的新观点,对教师政策体系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的论证。本论文认为国家的教师政策体系是由教师要求政策、教师待遇政策和教师管理政策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教师要求政策是指党和政府为了满足教育事业的需要、提高教育发展的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的水平,对教师队伍及其个体在职业要求、培养培训等方面作出的战略性、准则性规定。教师待遇政策是指党和政府为了稳定和扩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以及激励教师积极性,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教师付出的劳动和作出的贡献,对教师的地位、教师职业权利、教师的工资及其他福利等方面作出的战略性、准则性规定。教师管理政策是指党和政府为了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教师管理的规律,对教师的选拔、任用、考核及其奖惩等方面作出的战略性、准则性规定。科学教师政策体系具有两大根本特征:其一,国家教师政策体系内部相互配套。其二,三大教师政策体系内部相互配套。 第二部分是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对我国建国以来教师政策的内容进行了考察、分析和反思。第二章,根据前面提出的教师政策体系的观点,把我国建国以来制定的教师政策分为教师要求政策、教师待遇政策和教师管理政策三部分,进行了比较详细地考察。第三章,在对我国建国以来教师政策的内容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对我国教师政策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和社会转型时期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我国建国以来教师政策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和社会转型时期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教师政策的发展走向;①教师要求政策的走向:教师要求的高标准。②教师待遇政策的走向:教师待遇的高水平。③教师管理政策的走向:教师管理的规范化。第四章,根据对我国建国以来教师政策的内容所作的考察,结合笔者在个别访谈中收集的资料,反思了我国教师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师政策问题产生的危害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王晖[10](2004)在《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文中认为本文从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入手,在阐述了课程概念和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后,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对今后课程开发的研究,找到了在我国地域广阔,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下,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形式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地区、学校、学生、家长需要这一核心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了区域课程开发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 文章强调了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应坚持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满足社会需要;保持学科中心课程形态;以国家课程为主,区域课程,校本课程并举以及有计划、分区域、按步骤开展的五个基本观点。文章分别论述了区域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原则、条件和流程,并利用案例加以说明。 文章的最后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从国家变二级管理为三级管理;加强对课程开发的人力、财力、投入和技术支持;地方建立课程开发组织,鼓励引导优秀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章的现实意义在于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为有关部门在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方面提供了可操作方案和政策支持建议;为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有益的指导。特别是首次提出了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进行区域课程开发的观点。
二、职业高中教师工作量问题(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业高中教师工作量问题(续)(论文提纲范文)
(2)L县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职业倦怠”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 |
1.4.2 “教师”与“中职教师”的概念界定 |
1.4.3 中等职业学校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 |
第2章 L县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调查结果 |
2.1 L县中职教育的现状 |
2.2 L县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情况 |
2.2.1 调查对象 |
2.2.2 调查量表 |
2.2.3 调查结果 |
2.3 L县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差异 |
2.3.1 不同性别在职业倦怠上的分析 |
2.3.2 职称在职业倦怠上的分析 |
2.3.3 教龄与职业倦怠 |
2.3.4 班主任身份与否与职业倦怠 |
2.3.5 任课与否与职业倦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
3.1 社会原因 |
3.1.1 社会低期待与职业高要求 |
3.1.2 社会扶持力度不足 |
3.1.3 校址偏远,交通不便 |
3.2 学校原因 |
3.2.1 学生方面原因 |
3.2.2 学校管理原因 |
3.2.3 人际关系的原因 |
3.3 教师自身的原因 |
3.3.1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 |
3.3.2 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 |
3.3.3 性格的影响 |
3.3.4 教师自身生活单调、视野狭窄 |
第4章 缓解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管理对策 |
4.1 社会大众的改变 |
4.1.1 增加对教师要求满足程度 |
4.1.2 加大力度宣传中职教育 |
4.1.3 家人的包容与关爱 |
4.2 学校管理的改善 |
4.2.1 健全管理机制,合理制定管理策略 |
4.2.2 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 |
4.2.3 管理更加合理化、人性化 |
4.2.4 注重教师之间情感的交流 |
4.2.5 学校加强对于学生的教育 |
4.3 教师自身的调整 |
4.3.1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
4.3.2 积极锻炼身体、打造多姿多彩的业余生活 |
4.3.3 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认同自己的职业 |
第5章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考为教师:N市教师招聘政策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六、资料来源 |
第一章 N市教师招聘概况 |
第一节 N市教育概况及教师招聘主要形式 |
一、N市教育发展概况 |
二、N市教师招聘主要方式 |
第二节 N市新教师招聘数量概况 |
第三节 教师招聘:受谁影响、如何影响 |
一、城区与郊区不同的政策设计及其偏好 |
二、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及其对新建校教师年龄结构的影响 |
三、学科调整及其对相关学科教师招聘的影响 |
四、J省高考模式及其对教师的学科数量结构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谁能当教师:N市教师招聘政策及考试 |
第一节 身份的限制:教师招聘政策的条件要求 |
一、教师的身份底色:报考者是谁 |
二、不同城市教师招聘条件要求比较 |
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考为教师 |
一、招聘考试是教师选拔的主要程序 |
二、教师招考笔试内容及其取向 |
三、教师招考面试形式及成绩构成 |
四、校招与二次面试的“名校”特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讲台上的群落:N市新进教师的群体特征 |
第一节 教师的性别比例问题 |
一、不协调的性别比例 |
二、新教师的性别问题 |
第二节 新教师的教育背景 |
一、师范院校与本地院校毕业生是N市教师的主要群体 |
二、不同学段的本科学历与研究生学历教师群体分布比例 |
三、985院校与211院校毕业新教师的分布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市教师招聘政策偏好分析 |
第一节 资格与身份的限制:选谁做教师 |
一、对报考者户籍的限制 |
二、编制政策与“教育名城”的影响 |
三、资格限制与地方利益 |
第二节 “优选”的规则:考试选拔人才 |
一、公平的考试能选拔出高效的教师吗 |
二、不同的招聘标准与教师队伍的分层差别 |
第三节 工作与生活:报考者如何择业 |
一、更适合本地人的选择:户籍、性别对教师职业选择的影响 |
二、更安逸的学段选择:性别、学历对教师职业选择的影响 |
三、更好的发展空间:名校、核心地区成为选择热点 |
四、更低的生活成本:新区学校对报考者的吸引力 |
五、更稳定的职业生涯:报考者对公立学校编制的偏爱 |
第四节 规则的“共谋”:报考者积极的记忆与应试 |
一、报考者的选择:高效而实用的应试 |
二、积极应试的结果:女生更容易考高分、被录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师招聘的特征反思与政策思考 |
第一节 作为体制管制的教师职业选择 |
一、行政权力主导的专业人员选聘 |
二、作为一门职业而不仅仅是专业的自我选择 |
第二节 教师招聘中的“知识崇拜” |
一、因应试教育而衍生的“知识崇拜” |
二、因招聘考试而产生的“知识崇拜” |
第三节 行走在变革之路的教师招聘 |
一、组织主体:究竟是政府还是学校更应该负责教师招聘 |
二、编制管理:究竟是一种对选拔教师的激励还是障碍 |
三、考试选拔:究竟是保证了还是降低了教师质量 |
四、资格限制:究竟是实现了还是阻碍了公共利益 |
第四节 完善教师招聘政策的对策建议 |
一、改革教师编制制度,以工作绩效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 |
二、实现教师身份的多元化,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
三、规范教育行政权力的活动空间,保证教师招聘程序的公平性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一) 相关研究成果的检索与分析 |
(二) 相关研究内容分析 |
(三) 研究述评 |
三、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调查法 |
四、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的创新点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五、 概念界定 |
(一) 高考和高考招生 |
(二) 学生学业评价 |
(三) 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 |
第一章 我国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概况 |
一、 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的发展变化 |
(一) 以高考成绩作为高考招生中学业评价唯一依据 |
(二) 高考招生中学业评价参考过程性评价 |
二、 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 |
(一) 重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评价 |
(二) 学业评价内容不全面 |
(三) 评价方法单一 |
第二章 国外高考招生中学生学业评价的经验及启示 |
一、 国外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的经验 |
(一) 重视过程性学业评价结果的运用 |
(二) 增加作为学业评价方式之一的考试的机会 |
(三) 高校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学业评价中凸显 |
二、 国外高考招生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一) 评价内容多元化 |
(二) 评价方式多元化 |
(三) 评价主体多元化 |
第三章 高考招生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学生需求调查 |
一、 调查工具及实施 |
(一) 调查工具 |
(二) 调查实施 |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高考招生中学生学业评价的主体 |
(二) 高考招生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 |
(三) 高考招生中学生学业评价的组织过程 |
三、 调查结论 |
(一) 学生对高考招生中学业评价主体的需求 |
(二) 学生对高考招生中学业评价内容的需求 |
(三) 学生对高考招生中学业评价组织过程的需求 |
第四章 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建议 |
一、 评价主体方面 |
(一) 实行多主体评价,建构评价共同体 |
(二) 政府下放权力,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 |
二、 评价内容方面 |
(一) 重视过程性学业评价结果 |
(二) 科学的设置考试内容 |
三、 评价的组织过程方面 |
(一) 评价方式上,实现从单一考试到多元方式的飞跃 |
(二) 评价周期上,实现由一次考试到多次机会的飞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生存状态研究 ——以上海市若干所中职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优秀教师的"不愿意" |
(二) 年轻教师的"不会做" |
二、研究意义 |
(一) 班主任队伍建设及专业发展的需要 |
(二) 关注班主任的生命质量、促进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发展 |
(三) 为学校制订班主任工作条例等相关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问卷法 |
(三) 访谈法 |
四、研究目标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一、相关研究综述 |
(一) 有关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综述 |
(二) 有关班主任生存状态的研究综述 |
二、概念界定 |
(一) 本研究的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框架 |
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生存状态现状调查 |
一、基本资料 |
(一) 基本情况 |
(一) 主要问题 |
二、物质生活 |
(一) 薪酬待遇 |
(二) 住房情况 |
(三) 家庭开销 |
三、身心健康 |
(一) 心理健康 |
(二) 生理健康 |
四、工作环境与满意度 |
(一) 人际关系 |
(二) 身份地位 |
(三) 组织氛围 |
(四) 考核评价 |
五、专业发展 |
(一) 专业认识 |
(二) 专业素养 |
(三) 发展途径 |
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生存状态问题分析 |
一、较低的社会认可度导致班主任对职业价值认识消极 |
(一) 工作待遇与工作重要性不相符 |
(二) 工作地位与工作重要性不相符 |
二、学校的管理制度影响了班主任专业发展 |
(一) 班主任兼职制度的负面影响 |
(二) 班主任培训系统性不强 |
(三) 评价制度没有体现正向激励作用 |
三、学生问题困扰着班主任工作的正常开展 |
(一) 班主任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学生 |
(二) 问题学生影响了班主任工作的热情 |
四、忙碌的工作吞噬着班主任的职业理想 |
(一) 教学任务繁重、压力大 |
(二) 事务性工作繁琐、机械 |
五、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加重了班主任工作的心理负担 |
(一) 师生冲突时有发生 |
(二) 学生家长不配合 |
(三) 任课教师不给力 |
(四) 领导关心不到位 |
第五章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生存状态改善策略 |
一、重视中职教育、提高中职班主任的从业认同度 |
(一) 提升中职教育的社会地位 |
(二) 提高中职班主任的专业地位,建立班主任职级制度 |
二、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激发教师高层次需要 |
(一) 开展班主任校本培训——班主任成长的必经之路 |
(二) 撰写德育案例——班主任自主成长的有效途径 |
(三) 建立班主任工作室——班主任互助成长的平台 |
三、营造和谐组织氛围,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 |
(一) 完善班主任工作绩效评价制度 |
(二) 营造和谐的组织文化氛围 |
(三) 关注班主任职业生涯发展 |
(四) 实行学生工作二级管理 |
四、转变教育观念、提升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 |
(一) 转变职业意识,把中职教育当作自己的事业 |
(二) 完善自我,培养积极地工作和生活情绪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历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今) ——基于政府层面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目的及其基本特征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基本思路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法国政府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历史基础(20世纪80年代之前) |
第一节 法国政府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历史必然性 |
第二节 法国政府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源起:"拿破仑遗产" |
第三节 法国政府推动高等教育适应社会、提高质量的探索 |
第四节 法国政府确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雏形 |
第二章 放权、干预与质量保障:法国政府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之确立(20世纪80年代至1997年) |
第一节 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确立的时代背景与立法依据 |
第二节 政府放权与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形成 |
第三节 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均衡发展:U2000规划的实施 |
第四节 公平与质量的统一:法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 |
第五节 评估机制的建立:法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形成 |
第三章 国际化与质量保障:法国政府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之发展(1998-2005) |
第一节 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发展的时代背景与战略指南 |
第二节 与国际接轨的学位制度的创建:"358"学位制度改革 |
第三节 提高法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与吸引力:U3M规划 |
第四节 质量评估方法论的改进 |
第四章 绩效改革与追求卓越:法国政府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再起航(2006年至今) |
第一节 法国政府通过绩效改革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绩效、自主与责任 |
第三节 以卓越绩效提高法国高等教育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
第四节 绩效与卓越:高等教育与研究评估署的建立与运转 |
结语 |
一、法国政府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历史回顾 |
二、法国政府主导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利弊之分析 |
三、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历史的经验与启示 |
四、优化师资管理:法国政府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历史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 ——以S区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基本结构 |
五、研究综述和概念界定 |
六、研究创新与局限 |
第一章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诞生 |
一、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价值取向 |
三、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文本的层层演进 |
第二节 政策执行的三重视角 |
一、自上而下型 |
二、自下而上型 |
三、互动整合型 |
第三节 绩效工资政策执行分析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S区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的政策资源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因素 |
一、社会发展 |
二、经济发展 |
三、教育发展 |
第二节 组织因素 |
一、S区教育局直接管理机构 |
二、S区教育局直属机构 |
三、S区中小学校长 |
第三节 沟通因素 |
一、电子网络办公平台 |
二、校长工作研讨会 |
三、校长读书会 |
四、《S区教育调研与评价》 |
第三章 S区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区教育行政层面 |
第一节 摸索与实验阶段 |
一、实施绩效工资之前S区教师工资的基本构成 |
二、政策内容与主要意图 |
三、校长的回应 |
第二节 发动与接轨阶段 |
一、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接轨的内容 |
二、政策目标 |
三、校长的回应 |
第三节 争议与调整阶段 |
一、调整的主要内容 |
二、对班主任工作量的巨大争议 |
三、校长的回应 |
第四节 定稿与再造阶段 |
一、关键问题的解决 |
二、教育局的期待 |
三、校长的回应 |
第四章 S区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学校教育管理层面 |
第一节 追求公平——一所来自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案例 |
一、政策资源 |
二、政策目标 |
三、政策制定 |
第二节 体现效率——一所来自着名小学的案例 |
一、政策资源 |
二、政策目标 |
三、政策制定 |
第三节 倡导和谐——一所来自薄弱小学的案例 |
一、政策资源 |
二、政策目标 |
三、政策制定 |
第五章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影响之人事部分 |
第一节 聘用与聘任 |
第二节 满工作量与不满工作量 |
第三节 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 |
第六章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影响之体制部分 |
第一节 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
第二节 学校发展规划制定 |
第三节 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 |
第七章 教师绩效工资影响之经费部分 |
第一节 国库拨付与学校拨付 |
第二节 编内用工与编外用工 |
第三节 班主任津贴与育人者考核 |
第八章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影响之质量部分 |
第一节 S区中小学生素质指标体系 |
第二节 对学校的"学生发展荣誉奖评比" |
第三节 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评比" |
第九章 结语——绩效时代的教育管理 |
一、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教师绩效的核心理念 |
二、从管理到服务,教育行政管理的职能转变 |
三、从被动到主动,学校自主办学的重新审视 |
附录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国际综合科学课程的迅速发展 |
(二) 科学自身的发展 |
(三) 社会的发展 |
(四) 我国科学教育的现状 |
二、问题缘起 |
(一) 综合科学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重要组成部分 |
(二) 新世纪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步履艰难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的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
一、研究的问题与思路 |
(一) 研究的问题 |
(二) 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方法的运用 |
(一) 质化的研究方法 |
(二) 个案的研究取向 |
(三) 研究对象的选择 |
(四) 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分析 |
三、研究的效度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一、综合科学课程概述 |
(一) 综合科学课程的含义 |
(二) 综合科学课程的类型 |
(三) 综合科学课程的综合范围和程度 |
(四) 综合科学课程的功能特点 |
二、国际综合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
(一) 20 世纪30 年代的普通科学课程改革 |
(二) 20 世纪70 年代综合科学课程改革 |
(三) 20 世纪80 年代后综合科学课程的改革 |
三、我国综合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
(一) 早期的综合科学课程改革 |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分科科学课程改革 |
(三) 初期综合科学课程改革 |
(四) 21 世纪的综合科学课程改革 |
四、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研究现状 |
(一) 研究的启动阶段(20 世纪80 年代中期-90 年代初) |
(二) 逐步深化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初-20 世纪末) |
(三) 走向规范的研究阶段(21 世纪) |
第四章 综合科学课程改革案例之一——东北师大附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 |
一、附中概况 |
(一) 学校概况 |
(二) 学校改革的历史 |
二、附中综合科学课程的产生 |
(一) 校长的改革理念 |
(二) 附中课程改革的背景 |
(三) 附中三年整体改革规划 |
(四) 国际科学课程改革的影响 |
三、附中综合科学课程的研制过程 |
(一) 人员选择,注重全面 |
(二) 调查研究,统一认识 |
(三) 学科分组,各自编写 |
(四) 怎样综合,借鉴国际 |
(五) 研制过程,广泛交流 |
四、附中综合科学课程的特征 |
(一) 课程目标的定位 |
(二)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
五、附中综合科学课程的实施 |
(一) 实验学校的选择 |
(二) 教师在实施中的做法 |
(三) 改革遭遇阻力 |
六、家长和学生的态度 |
七、小结 |
(一) 附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
(二) 附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特征 |
(三) 附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教训 |
第五章 综合科学课程改革案例之二——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改革 |
一、浙江省概况 |
(一) 浙江经济 |
(二) 浙江精神与文化 |
二、浙江综合科学课程的产生 |
(一) 浙江课程改革的背景 |
(二) 浙江综合课程改革的首倡者 |
(三) 确定设计综合科学课程 |
三、浙江综合科学课程研制的过程 |
(一) 人员选择:三组竞争 |
(二) 重要决策:只设综合课程 |
(三) 找寻经验:借鉴国内外 |
(四) 编写过程:共同协商 |
四、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的特征 |
(一) 课程目标的定位 |
(二)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
五、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的实施 |
(一) 小规模的实验 |
(二) 全省大规模试用 |
(三) 改革艰难前行 |
(四) 坚持与妥协之间 |
(五) 改革的相关政策 |
(六) 专家的支持 |
(七) 教师的专业发展 |
(八) 评价制度的改革 |
六、今天的浙江综合科学课程改革 |
(一) 浙教版《科学》(7-9 年级)教材的特点 |
(二) 新一轮综合科学课程的实施 |
(三) 尚存在的问题 |
七、浙江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成效 |
(一)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
(二)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 |
八、小结 |
(一) 浙江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
(二) 浙江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特征 |
(三) 浙江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国内的需要和国际的影响是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动因 |
(一) 国内的需要 |
(二) 国际的影响 |
二、在研究中不断探索是综合科学课程的研制的特征 |
(一) 集各方力量于一体的综合科学课程研制组 |
(二) 借鉴国际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经验 |
(三) 得到了多方支持与帮助 |
(四) 实验改革方案不断修改调整 |
三、综合科学课程中各分科体系仍旧明显 |
四、综合科学课程重视科学方法教育 |
五、综合科学课程加强了 STS 教育 |
六、依靠行政力量是综合科学课程推进的有力保障 |
七、教师是影响综合科学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 |
(一) 教师的问题 |
(二) 解决的策略 |
八、学生是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受益者 |
(一) 学生对综合科学课程的态度:赞同 |
(二) “没有耽误学生” |
九、推进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
(一) 整合综合科学课程研制团队 |
(二) 制定适合我国的综合科学课程方案 |
(三) 发挥行政力量在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
(四) 重视对综合科学课程的评价研究 |
(五) 增强教师对综合科学课程的适应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
(9)中国教师政策研究 ——基于教育政策内容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文献综述及研究意义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逻辑结构 |
第一章 教师政策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教师政策 |
一、教师概念 |
二、教师政策 |
(一) 教育政策 |
(二) 教师政策 |
第二节 教师政策体系 |
一、教师政策体系的基本内涵 |
(一) 教师政策体系的概念 |
(二) 教师政策体系的地位 |
二、教师政策体系的基本内容 |
(一)教师要求政策 |
(二) 教师待遇政策 |
(三) 教师管理政策 |
三、教师政策体系的原因探讨 |
(一) 三大政策是国家建设教师队伍的根本需要 |
(二) 三大教师政策构成一个完整的政策逻辑结构 |
(三) 各国实践证明教师政策体系包含三大教师政策 |
四、科学教师政策体系的特征 |
(一) 国家教师政策体系内部相互配套 |
(二) 三大教师政策体系内部相互配套 |
第二章 我国教师政策内容的考察 |
第一节 我国教师要求政策内容的考察 |
一、我国教师职业要求方面规定的考察 |
(一)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教师职业要求方面规定的考察 |
(二) 社会转型时期教师职业要求方面规定的考察 |
二、我国教师培养要求方面规定的考察 |
(一)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教师培养要求方面规定的考察 |
(二) 社会转型时期教师培养要求方面规定的考察 |
三、我国教师培训要求方面规定的考察 |
(一)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教师培训要求方面规定的考察 |
(二) 社会转型时期教师培训要求方面规定的考察 |
第二节 我国教师待遇政策内容的考察 |
一、我国教师地位方面规定的考察 |
(一)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教师地位方面规定的考察 |
(二) 社会转型时期教师地位方面规定的考察 |
二、我国教师职业权利方面规定的考察 |
(一)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教师职业权利方面规定的考察 |
(二) 社会转型时期教师职业权利方面规定的考察 |
三、我国教师工资方面规定的考察 |
(一)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教师工资方面规定的考察 |
(二) 社会转型时期教师工资方面规定的考察 |
四、我国教师福利方面规定的考察 |
(一)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教师福利方面规定的考察 |
(二) 社会转型时期教师福利方面规定的考察 |
第三节 我国教师管理政策内容的考察 |
一、我国教师选拔和任用方面规定的考察 |
(一)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教师选拔和任用方面规定的考察 |
(二) 社会转型时期教师选拔和任用方面规定的考察 |
二、我国教师考核方面规定的考察 |
(一)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教师考核方面规定的考察 |
(二) 社会转型时期教师考核方面规定的考察 |
三、我国教师奖惩方面规定的考察 |
(一)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教师奖惩方面规定的考察 |
(二) 社会转型时期教师奖惩方面规定的考察 |
四、我国教师管理权限方面规定的考察 |
(一)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教师管理权限方面规定的考察 |
(二) 社会转型时期教师管理权限方面规定的考察 |
第三章 我国教师政策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教师要求政策的内容分析 |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教师要求政策的内容分析 |
(一) 教师职业要求方面规定的特点 |
(二) 教师培养要求方面规定的特点 |
(三) 教师培训要求方面规定的特点 |
二、社会转型时期教师要求政策的内容分析 |
(一) 教师职业要求方面规定的特点 |
(二) 教师培养要求方面规定的特点 |
(三) 教师培训要求方面规定的特点 |
第二节 我国教师待遇政策的内容分析 |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教师待遇政策的内容分析 |
(一) 教师地位方面规定的特点 |
(二) 教师职业权利方面规定的特点 |
(三) 教师工资方面规定的特点 |
(四) 教师福利方面规定的特点 |
二、社会转型时期教师待遇政策的内容分析 |
(一) 教师地位方面规定的特点 |
(二) 教师职业权利方面规定的特点 |
(三) 教师工资方面规定的特点 |
(四) 教师福利方面规定的特点 |
第三节 我国教师管理政策的内容分析 |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教师管理政策的内容分析 |
(一) 教师选拔和任用方面规定的特点 |
(二) 教师考核方面规定的特点 |
(三) 教师奖惩方面规定的特点 |
(四) 教师管理体制方面规定的特点 |
二、社会转型时期教师管理政策的内容分析 |
(一) 教师选拔和任用方面规定的特点 |
(二) 教师考核方面规定的特点 |
(三) 教师奖惩方面规定的特点 |
(四) 教师管理体制方面规定的特点 |
第四节 我国教师政策的发展走向 |
一、教师要求政策的走向:教师要求的高标准 |
二、教师待遇政策的走向:教师待遇的高水平 |
三、教师管理政策的走向:教师管理的规范化 |
第四章 我国教师政策内容的反思 |
第一节 我国教师政策内容的总体反思 |
一、教师政策缺乏明确的理论基础 |
二、教师政策体系没有达成有机统一 |
(一) 国家教师政策体系内部不配套 |
(二) 三大教师政策体系内部不配套 |
第二节 我国教师要求政策的反思 |
一、教师职业要求方面规定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问题产生的危害 |
(三) 问题产生的原因 |
二、教师培养要求方面规定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问题产生的危害 |
(三) 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三、教师培训要求方面规定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问题产生的危害 |
(三) 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三节 我国教师待遇政策的反思 |
一、制定教师待遇政策的指导思想不科学 |
(一) 对教师劳动价值的认识存在偏差 |
(二) 重教师要求轻教师待遇观点明显 |
二、教师地位方面规定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问题产生的危害 |
(三) 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三、教师职业权利方面规定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问题产生的危害 |
(三) 问题产生的原因 |
四、教师工资方面规定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问题产生的危害 |
(三) 问题产生的原因 |
五、教师福利方面规定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问题产生的危害 |
(三) 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四节 我国教师管理政策的反思 |
一、教师选拔和任用方面规定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问题产生的危害 |
(三) 问题产生的原因 |
二、教师考核方面规定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问题产生的危害 |
(三) 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三、教师奖惩方面规定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问题产生的危害 |
(三) 问题产生的原因 |
四、教师管理体制方面规定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问题产生的危害 |
(三) 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五章 我国教师政策内容的建构 |
第一节 建构我国教师政策的理论基础 |
一、教师职业发展历史:走向专业化 |
(一) 教师长者化 |
(二) 教师非专业化 |
(三) 教师专业化 |
二、建构我国教师政策的理论基础:教师是专业人员 |
(一) 确立教师专业人员地位的意义 |
(二) 确认教师专业人员地位的原因 |
(三)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特性 |
第二节 我国教师要求政策内容的建构 |
一、明确教师要求政策的理论基础 |
(一) 教师素质理论 |
(二)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二、确立教师职业的专业标准 |
(一) 明确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 |
(二) 制定教师职业的国家标准 |
(三) 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标准 |
(四) 严格保证教师的国家标准 |
三、教师培养要求方面规定实现有机统一 |
(一) 确立科学的教师培养目标 |
(二) 制定教师培养课程标准 |
(三) 优化教师培养课程体系 |
(四) 提高教师培养课程的权威 |
(五) 建立健全我国教师培养体系 |
四、教师培训要求方面规定实现有机统一 |
(一) 明确教师培训目标 |
(二) 规范教师培训内容 |
(三) 规定教师培训的课程体系 |
(四) 制定新教师入门指导政策 |
(五) 建立健全我国教师培训体系 |
五、实现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 |
第三节 我国教师待遇政策内容的建构 |
一、明确教师待遇政策的理论基础 |
(一) 教师的劳动属性:复杂的脑力劳动 |
(二) 教师劳动价值的正确定位 |
(三) 教师工资待遇的确定和设计 |
二、逐步提高教师工资水平 |
三、建立科学的教师工资制度 |
(一) 实行教师工资制度单列 |
(二) 分类制定教师工资制度 |
(三) 建立良好的工资激励机制 |
(四) 设计科学的工资管理体制 |
(五) 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制度 |
(六) 建立动态的工资调节机制 |
四、建立健全教师福利制度 |
(一) 制定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福利制度 |
(二) 设计激励教师积极性的福利制度 |
第四节 我国教师管理政策内容的建构 |
一、确立教师职业的身份:教育公务员 |
(一) 确立教师公务员身份的意义 |
(二) 确立教师公务员身份的原因 |
二、确立科学的教师管理价值观 |
三、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一) 实行严格的国家考试 |
(二) 提高教师资格制度的权威 |
(三) 建立科学的考核体制 |
(四) 教师证书种类多样化 |
四、建构科学的教师聘任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程的概念 |
1.2 文化基础课课程的概念 |
1.3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1.3.1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地位 |
1.3.2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的作用 |
1.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作用 |
2.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打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基础的作用 |
3. 为学生继续学习、接受终身教育进行基础知识储备的作用 |
4. 对学生进行生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训练与培养的作用 |
1.3.3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
1.4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
1.4.1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适应了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科学进步提出的要求 |
1.4.2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适应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发生变化的要求 |
1.4.3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适应了终身学习、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的立交桥的需要 |
1.4.4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的现状不尽理想,是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又一动力 |
1.4.5 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新途径是我国地域广阔,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这一特点提出的要求 |
第二章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调查与分析 |
2.1.1 面向学生的调查与分析 |
2.1.2 面向教师的调查与分析 |
2.2 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质量的因素 |
1. 学生因素 |
2. 教师因素 |
3. 课程建设因素 |
2.3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
2.3.1 思想观念上的问题 |
2.3.2 管理上的问题 |
2.3.3 课程开发问题 |
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区域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原则 |
3.1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的基本观点 |
3.1.1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点 |
3.1.2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观点 |
3.1.3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继续保持学科中心课程的观点 |
3.1.4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坚持国家课程为主,区域课程、校本课程并举的观点 |
3.1.5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的有计划、分区域、按步骤开展的观点 |
3.1.6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的个性化与多样化特点 |
3.2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区域课程开发的意义 |
3.2.1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区域课程开发的概念 |
3.2.2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区域课程开发的意义 |
1. 弥补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国家课程的不足 |
2. 有助于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
3. 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
4. 有利于各省市中等职业教育研究部门职能的改进 |
5. 有利教师的专业发展 |
6. 有利于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各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
7. 有利于发达地区从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移 |
3.3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区域课程开发的原则 |
3.3.1 区域性原则 |
3.3.2 针对性原则 |
3.3.3 协调统一的原则 |
3.3.4 学生优先的原则 |
3.4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
3.4.1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
3.4.2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
1. 弥补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 |
2. 有助于促进教育民主化进程 |
3. 有助于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
4. 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
5.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
6. 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 |
7. 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合作与交流 |
3.5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
3.5.1 以校为本的原则 |
3.5.2 学生优先的原则 |
3.5.3 合作互补的原则 |
3.5.4 集体审议的原则 |
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区域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
4.1 区域课程开发方案 |
4.1.1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区域课程开发的条件 |
1. 组织准备 |
2. 人员准备 |
3. 其他条件准备 |
4.1.2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区域课程开发的操作流程 |
4.1.3 中等职业基础课区域课程开发方案(案例) |
4.2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
4.2.1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
1. 学校自身条件 |
2. 人员准备 |
3. 环境条件 |
4.2.2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流程 |
4.2.3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案例) |
第五章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的有关建议 |
5.1 针对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有关建议 |
5.2 针对地区教育管理部门的有关建议 |
5.3 针对中等专业学校的有关建议 |
引文注释、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职业高中教师工作量问题(续)(论文参考文献)
- [1]幼儿园教师留任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以浙江省W市L区为例[D]. 王莹珠.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L县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与对策研究[D]. 金元. 河北大学, 2017(01)
- [3]考为教师:N市教师招聘政策的案例研究[D]. 韦余祥.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4]高考招生中的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周轩.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3)
- [5]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生存状态研究 ——以上海市若干所中职校为例[D]. 沈建.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6)
- [6]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历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今) ——基于政府层面的分析[D]. 高迎爽.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7]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 ——以S区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为例[D]. 全力.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8]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D]. 王秀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 [9]中国教师政策研究 ——基于教育政策内容的视角[D]. 石长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05(06)
- [10]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D]. 王晖. 天津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