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元素名称来源及无机物的俗名(论文文献综述)
毛鑫鑫[1](2021)在《晚清汉语“洋、西、番、外、夷”类词研究 ——以旅西游记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冯卓[2](2021)在《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最灵活易变的,对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依附性。清末民初是汉语发展史上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社会动荡,与外界语言接触频繁,导致此时期词汇产生较大的变化,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但从研究成果来看,这一时期的语言现象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作为大众传播的载体,能够快速、真实、全面地反映当时的词汇现象。因此本文以1872—1919年清末民初时期的《申报》为语料,对此期的《申报》词汇展开全面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2章为《申报》词汇的构词法研究。从复合式构词和派生式构词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复合式构词主要对偏正、联合、主谓、动宾、补充五种结构系统分析,考察分布情况和特点。派生式构词按词缀所在位置,分别考察前缀、中缀和后缀的构词情况。其中后缀是词缀系统考察的重点,分别对真后缀和类后缀展开研究。第3章为《申报》词汇的造词法研究。本章综合参考学界对造词法的分类标准,结合《申报》词汇特点,对语法造词法、仿词造词法、简缩造词法、修辞造词法展开讨论。语法造词法注重对造词理据的考察,修辞造词法比较丰富,又分为比喻造词、夸张造词、委婉造词三个方面。第4章为《申报》词汇的词形研究。主要研究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系统考察两种词形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异形词主要从成因、音节类型、意义关系几方面着手分析,成因包括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及音译词,意义关系包括全等关系、包孕关系或者交叉关系。同素异序词主要考察了AB—BA以及A—B之间的结构类型、语法属性和语义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完全不同。同时,本章两种词形都与现代汉语进行历时比较,观察二者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发现《申报》中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共存、有存有隐和共隐三种情况。第5章为《申报》新词新义研究。新词研究从外来新词和本土新词两个角度考察,主要探讨《申报》新词的来源和分类。外来新词包括西源外来词和日源外来词,西源外来词数量较多,主要来自英语,翻译的方式也比较丰富,包括单纯音译、半音译加半意译、音译兼意译、音译加义标、造字音译和字母借形几种方式。日源外来词中一部分是日本利用汉字新造的词,即原语借词;另一部分则是之前从中国传入日本,在日本流传后又回归到中国的词汇,即回归借词。本土新词包括本族新词、意译和仿译的新词。新义研究从词汇义、色彩义和语法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词汇义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一个词的意义的演变”和“词的一个意义的演变”。前者侧重分析词的义项增加或者减少,后者侧重于词的某个义项发生词义扩大、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等情况。另外,词汇义演变与引申有着密切联系,隐喻和转喻是引申的思维机制,隐喻的认知基础是相似,转喻的基础是紧密的关联,所以词义引申从相似引申和相关引申两个角度分析。结语:通过对全文内容梳理,分别从构词法、造词法、词形、新词新义几个方面概括出清末民初《申报》的词汇语言特色,从而归纳出《申报》词汇的整体特点,以期为清末民初词汇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姚佳[3](2021)在《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观的实验研究 ——以化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学为例》文中认为科学探究是国际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内外教育研究者都期望通过科学探究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随着对科学探究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探究的含义也在不断地发展。科学探究不仅仅是一种活动,即做探究,还是一种重要的观念,即理解探究。当前,我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对于做探究落实的较好,但对于理解探究并没有很好的落实。高一年级是学生思想观点发展的重要时期,本论文据此确立了主要研究问题:(1)高一年级学生科学探究观发展的现状如何?(2)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提升高一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观?本论文以美国科学教育家诺曼·莱德曼(Norman·G·Lederman)团队总结的科学探究观为理论基础,以该团队研发的最新一代科学探究观问卷(Views about Scientific Inquiry,VASI)为研究工具,对197名高一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观进行测量,了解高一年级学生科学探究观的发展现状,采用显性化、反思性和活动化的原则进行教学干预,干预三个月后进行后测,通过对后测结果进行卡方检验,观察干预后学生的科学探究观是否得到发展。高一年级学生科学探究观发展现状:A3(探究的问题指引探究的过程)在八个维度中理解水平相对较高,处于“通晓的”水平的学生人数达到40%左右。A1(科学探究始于问题)、A2(科学探究没有单一的步骤和方法)、A4(相同的探究过程不一定得出相同的结论)、A5(探究的过程影响探究的结果)和A8(科学的解释是由收集的数据和已有的知识共同得出的)的理解水平在八个维度中处在中等水平。A1处于“通晓的”和“朴素的”人数都比较多,差异较大,总体来说处于中等水平。A2、A4、A5和A8处于“混合的”人数占比较多,都在总人数的半数以上。A6(探究的结论与收集的数据一致)和A7(科学数据与科学证据不同)的理解水平最低。说明高一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观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化学实验探究活动采用显性化、反思性和活动化的教学原则进行干预后,高一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观得到了发展。经过SPSS软件分析,实验组学生在进行教学干预后,科学探究观的八个维度中有六个维度(A1、A3、A5、A6、A7和A8)与对照组相比产生了显着性差异。研究发现,学生的科学探究观最容易得到提升的维度是A3和A5,实验组比对照组处于“通晓的”水平人数占比在八个维度中相差最大,处于“混合的”水平的人数占比也有所下降。A1和A6两个维度实验组比对照组处于“通晓的”水平人数占比有所提升,但A6处于“通晓的”人数仍处于较低得水平,学生对A6的理解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大多数学生对于A7和A8的理解仍处于“混合的”水平。A2和A4提升最不明显,实验组较对照组来说,处于“通晓的”水平的人数虽有提升但相差不大。说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明确科学探究的知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反思,对于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观有一定的效果。但干预后学生的科学探究观仍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持续进行提升。
侯巧丽[4](2021)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同义对释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是我国国内的一部最为权威的规范性语文词典,其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都很高。释义是一部词典的灵魂,释义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一部辞书的质量,而同义对释在词典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现汉》经多代辞书人的不懈努力,在辞书史上具备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但是《现汉》成于众人之手,其释义还存在着一些小瑕疵,本文基于框架语义学的研究理论,对《现汉》的同义对释进行了全量的封闭研究,发现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并为辞书修订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本文采用封闭域定量统计法、归纳法、中文信息处理法、描写分析法等方法对《现汉》同义对释进行全面考察,基于同义词的同义值进行同义对释研究。同义对释的分析单位从词的义项着手,以一个带有完整词性的义项为研究对象,包括陪义信息和义域信息。同时以框架语义学理论为支撑,描写同义对释的基本特点和大致使用规律,为同义对释提供理论背景支撑。文章的第二章为同义对释的界定与分类。本章通过用计算机语言,运用正则表达式,预设逻辑目标,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与《现汉》相结合,对《现汉》中15767条同义对释词条的形、音、义进行处理和加工,归纳并分析同义对释词条的具体存在形态,针对其释义的结构特点分出四大类。其中单一释词类同义对释共有6202个词条,占总数的39.3%;并置类同义对释共有词条条数为4875条,占总数的30.1%;而释语带有功能性释义词的词条数目为1325条,占总数的8.4%;其余的为释词中带有“<书><方><口>”的特殊词汇,约占总数的22.2%。文章三、四章节是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三章是同义对释中的同义词在框架语义学下的特点与语义关系。第四章是同义对释的不足及优化策略。第三章依据框架语义学,从框架相同、框架包孕、框架相交、框架相关四个角度对同义对释的特点展开分析,同时归纳总结同义对释的各个类别的释义模式,创建《现汉》同义对释的释义体系,进一步总结出同义对释的特点与模式。第四章基于第三章的分析,得到同义对释在释义内容与释义体系上的不足,释义不足包括,以难词释易、释义同义值不同、释义范围不明、循环释义与递进释义,释义体系上的同类释义所用形式混乱等,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如释义尽量做到不用单字词、缩小释义同义词的框架差异,确立选用释义模式等。第五章基于同义对释,系联到同义词的理论,从同义词的形、音、义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不同见解。文章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考察提出较为可行的建议,为辞书后续的修订和规范提供参考。
李敏[5](2021)在《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与谋程标准一致性研究 ——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册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在其指导下的各版本教科书也相应投入使用。鉴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科书)使用地区广泛、使用人数较多,为确保其使用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减少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成为当前教育的热点内容。本研究以其为研究对象,借鉴当前一致性研究使用较为广泛的SEC一致性分析模式,研究分析与新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以期为一线化学教师教学以及教科书、课程标准的使用与修订提供相关建议。本文研究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中简述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的选题背景、方法、目的以及思路,对国内外教科书评价以及一致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阐述核心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从质性分析的角度,研究新教科书在内容选择、组织、呈现三个方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落实程度。第四部分从量化研究的角度,借鉴SEC一致性分析模式研究得出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并进行差异分析。第五部分从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教学方面提出建议。第六部分为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反思且提出展望。研究结果表明: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之间具有一致性。在质性分析方面,新教科书在内容选择、组织、呈现三个方面很好地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诠释出来。在量化研究方面,从整体分析角度而言,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之间具有一致性。从单一的维度而言,在认知水平维度,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两者一致;但是在内容主题维度两者之间有差异,新教科书重视“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新课程标准强调“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在重点分布维度一致性有差异,在认知水平维度中都集中在“理解(B)”水平维度,在内容主题中新教科书强调“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新课程标准重视“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发挥课程标准指引作用、教科书落实课标的理念、教科书编写时继续优化、平衡教科书与课标的关系、教师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教科书栏目的导航作用。
郭茗寒[6](2021)在《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学科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化学核心素养,突出学科育人的重要性。目前我国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存在于各学段各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学科素养,是化学思政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开展了高中化学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研究,从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方面深度挖掘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突出化学学习过程中形成民族自豪感、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等内容。通过文献调研,对国内外课程思政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对课程思政、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详细阐述。进一步对比分析新旧课程标准,发现17版课程标准突出学科育人,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以化学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学实施目标,是寻找思政切入点的核心。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高中化学课程开展化学思政教育现状及育人作用进行调查,通过逻辑分析确定高中生对化学课程思政的认知、态度,以及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研究等内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高中化学课程思政存在课程思政理念落实不到位、教师对思政内容不重视且与学科知识衔接不紧密、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及缺乏高思政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以下策略:高中化学教育中强化协同育人理念、夯实育人基础;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价标准化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进行剖析,确定了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思政育人模式,由课程思政育人的原则、主体、理念及内容组成。选取贯穿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的金属及化合物进行思政育人教学设计。运用虚拟实验室、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详细探讨如何在教学的各环节将化学知识与思政内容无痕且深度融合,从而构建符合政治素养与化学核心素养的化学思政体系。本文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从学科育人的角度研究化学思政教育,对推进高中化学课程思政改革,深化教学实践,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胡天娇[7](2021)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新旧教材必修部分内容为例》文中提出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与分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准备及教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这个过程不但与教师实现优质的课堂和优秀的教学成绩息息相关,同时,教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因此,教材内容的分析就异常重要和关键,受到了国内外国家层面和无数教育行业人士的普遍重视。对我国目前高中化学教材的不同版本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版本的教材无论是在逻辑组织还是内容的选择方面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由于当前我国广大的高中教师面临着业务繁忙和升学压力巨大的问题,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备课的过程中去分析比较不同版本教材的相应内容,去实现更加精致的课堂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成绩,因此,广大教育界的研究人员有必要针对不同版本的教材或同一版本的新旧教材进行比较。不仅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博采众长”做出相应的参考;也有利于一线教师扩充自己的教学视野和对所教知识的全面系统地把握;还能够为教材编写人员后续编写教材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基于此,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选择对人教版高中化学2007版与最新的2019版的必修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和分析,既研究了两套教材的内容、结构、栏目、插图和习题等,还选择了必修教材中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和“元素化合物”两部分内容为代表,系统研究了两套教材该部分内容对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情况,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教材的使用和修订提供一定的借鉴。全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阐述选题的缘由;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教材比较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研究目的、整个研究过程的思路与主要方法及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阐述和界定了核心概念,呈现了主要的理论。主要介绍了与本研究有关的重要概念,介绍了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要素及各自内涵。第三部分为两套教材表层结构——知识编排、栏目设置、插图应用、习题选择等方面的分析和阐释。比如通过比较发现,两套教材都选择了将大量的图片穿插在知识中从而使内容更加活泼和有趣,不同的是新版教材对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如与生产生活科技进步相关的插图使用数量更多,而旧教材则更多地选择了与实验现象相关的图片。第四部分为对两套教材深层结构比较。选择“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和“元素化合物”两部分内容,统计了该内容中导学、活动、特色栏目及习题系统对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情况,并进行了比对分析。第五部分为教材修订及使用建议。通过第三章和第四章研究的内容,对教材今后的改进和修订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也结合了当今高中教育教学的现状,对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教学和如何使用新教材的建议。第六部分为对两套教材进行比较和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以及今后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需要重点改进和提升的方向。通过对人教版新旧教材的仔细比对和研究,发现两套教材在相似中体现了差异性。从内容选择来看,整体变化不大,但是新教材对内容的编排顺序作了调整。从每章的导学内容来看,新教材不仅重视内容的介绍,还强调学法指导。从教材栏目设置来看,两套教材差异较大,新教材增加了大量贴合时代发展、符合高中生认知、方便教师授课的栏目。从插图选择来看,二者都安排了大量图片以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但是新教材的图片侧重于现代科技生产的进步,旧教材更注重实验现象的展示。从课后习题的选择来看,新教材的题目少而精,但是旧教材的题目则比较关注学生的课外实践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从核心素养的体现情况来看,二者都较好地在各个版块渗透了核心素养,只是体现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差异。总之,新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考虑周密的细节,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同时教材的可读性更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了高中生职业发展规划,更加注重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广大教师如果能够认真比对分析,科学合理地使用新教材,应该能够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一定的帮助。
周雨潇[8](2021)在《学历案在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应用设计及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以核心素养为追求的人才培养的国际趋势下,深度学习的提出是对核心素养培育路径这一时代挑战的主动回应,而学历案立足于以教学方案的创新来促进课堂教学的变革,这种教师基于学生立场精心设计的结构化的教学材料,既是学生思考和操作的学习对象,也是学生与教学环境中其他要素互动的载体,为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因而设计化学学历案并开展基于学历案促进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研究背景,明晰研究价值,通过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为深度学习问卷及学历案的编制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研究问题及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明晰了学历案和深度学习的概念及理论契合点的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部分运用编制的深度学习调查问卷对高一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深度学习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而化学考试成绩是影响学生深度学习水平最主要的因素。第四部分在前期对深度学习现状的调查的基础上设计“硫及其化合物”专题学历案并开展教学实施。而后第五部分主要运用问卷、访谈及试题测试等方法对第四部分的学历案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历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高阶学习、驱动了学生的整合性学习、激活了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而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此外还推动了师生角色的转变。综上,本研究探查了高一学生的化学深度学习现状,结合指向深度学习的学历案设计思路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化学学历案,展开教学实践后进一步分析了学历案的实施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根据实践结论和对学历案设计及实施的整个过程的反思,从学历案的设计、实施、提升与管理几个方面提出了运用学历案更好地促进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的对策,主要包括:(1)学历案的设计—“开展教研,集众之智”;(2)学历案的实施—“关注过程,促进思考”;(3)学历案的提升—“变化课型,磨合适应”;(4)学历案的管理—共享资源,知识累积。第六部分是本研究的结论与和展望,对本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反思该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展望学历案的研究方向。
袁梁秀[9](2021)在《基于分类观建构的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内容繁杂,知识综合性强,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学生大多都觉得学起来容易,但很容易遗忘,或者死记硬背后不会应用。近些年化学教育要求教学不能仅仅帮助学生简单地记忆、理解,教学应该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学科观念。因此,初中化学“酸碱盐”内容中,如何帮助学生建构分类观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是:(1)学生在酸碱盐知识学习前,对分类观认知的初识情况如何?(2)如何在酸碱盐教学设计中,帮助学生构建分类观?(3)基于分类观的教学设计程序对学生建构分类观能否产生正面影响?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基于文献对“化学学科观念”、“分类观”和“教学设计”进行界定。第三部分是利用问卷调查研究学生对分类观的初步认知情况。第四部分是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分析,主要从课程标准,酸碱盐知识的地位和作用,酸碱盐知识的内容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第五部分涉及酸碱盐的教学设计与实施,通过分析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形成基于分类观建构的教学设计,付诸于教学实践,并对测评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第六部分是研究的结论、启示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包括:(1)通过测查发现,学生分类观认知上整体较薄弱,尤其在分类本体观上认识存在不足,对物质或反应的分类概念上理解不清,容易混淆。经过教学干预后,实验班学生总分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班。从差异性角度分析,在分类本体观和方法观上学生整体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实验班学生在分类价值观维度显着优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学生对陌生物质性质预测部分掌握较好,分类迁移能力基本具备,能迁移解决陌生情境。基于对高层次学生和低层次测评数据的整理分析,分类观建构下的教学设计对低层次学生的影响较小,可能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较低,不能较好地调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迁移。(2)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设计,基于分类观建构的教学设计有什么特点?从分类观的形成框架来看,该教学设计着重于强调分类本体观,同类物质结构相同,性质相似,再设置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找到已学同类知识模型,理解分类的意义,进而模仿迁移解决问题。(3)在基于分类观建构下的酸碱盐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明显发现,学生能从分类角度分析物质及反应,对“组成相同,性质相似”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新知识”能迅速联想,与已学知识归类分析,这将对后续高中学习物质分类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周志鹏[10](2021)在《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研究》文中认为竹枝词起源于我国巴渝地区,它拥有鲜明独特的语言色彩,大部分诗歌呈口语化的语言风格,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作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诗歌。四川、重庆位于我国巴渝大地,两地的竹枝词结合了较多的方言词语,以朴素和俚雅的语言风格,勾勒出川渝两地丰富的民间生活,描绘出川渝浓厚的地域文化,为方言词语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本篇论文立足于《中华竹枝词全编·四川卷》、《中华竹枝词全编·重庆卷》(以下简称川渝竹枝词),选取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探讨。本篇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本章将简单介绍竹枝词的起源和发展情况以及研究现状,同时介绍川渝竹枝词的语料来源及其特点。接着,本章简要分析方言词语的界定、川渝方言词语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是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例释。本章选取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结合《四川方言词典》《成都方言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以及川渝竹枝词中作者给出的部分方言词语的注释,把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的意义分成“天文”“地理”“时间”等17大类,并对这些词语进行解释,进而比较出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在三部词典中的收录情况。第三章是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的构造及词义分析。本章分别从音节构造、语法结构、词义的角度对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进行分析和讨论。其中,音节构造的角度涉及到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的音节特点;语法结构的角度则是探讨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在语法结构上的特点;词义分析分别从概念义与色彩义出发进行讨论,本章重点讨论川渝竹枝词中部分方言词语的色彩义,包括地方色彩义、形象色彩义、感情色彩义,探讨它们的词义特点。第四章是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语源探析。本章选取川渝竹枝词中的部分方言词语,分别从古语词、方言俗语词、其他方言的角度,研究分析它们的来源。第五章则是结束语,是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研究状况的总结。
二、浅谈元素名称来源及无机物的俗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元素名称来源及无机物的俗名(论文提纲范文)
(2)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清末民初词汇研究现状 |
1.3.2 《申报》词汇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5.1 对过渡时期词汇研究的补充 |
1.5.2 考察现代汉语词汇源头 |
1.5.3 大型语文类工具书的编纂与修订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1.6.2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
1.6.3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 |
第2章 《申报》词汇构词法研究 |
2.1 复合式构词 |
2.1.1 偏正式复合词 |
2.1.2 联合式复合词 |
2.1.3 动宾式复合词 |
2.1.4 主谓式复合词 |
2.1.5 补充式复合词 |
2.2 派生式构词 |
2.2.1 词缀界定 |
2.2.2 词缀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申报》词汇造词法研究 |
3.1 造词法与构词法 |
3.2 造词法分析 |
3.2.1 语法造词法 |
3.2.2 仿词造词法 |
3.2.3 简缩造词法 |
3.2.4 修辞造词法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申报》词汇词形研究 |
4.1 异形词 |
4.1.1 异形词界定 |
4.1.2 异形词成因 |
4.1.3 异形词的音节类型 |
4.1.4 异形词的意义关系类型 |
4.1.5 异形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
4.2 同素异序词 |
4.2.1 同素异序词的结构类型 |
4.2.2 同素异序词的语法属性 |
4.2.3 同素异序词的语义类型 |
4.2.4 同素异序词在《申报》中的使用情况 |
4.2.5 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申报》新词新义研究 |
5.1 新词研究 |
5.1.1 外来新词 |
5.1.2 本土新词 |
5.2 新义研究 |
5.2.1 词汇义的演变 |
5.2.2 色彩义的演变 |
5.2.3 语法义的演变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观的实验研究 ——以化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意义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实践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学探究 |
2.1.2 科学探究观 |
2.2 科学探究观的文献综述 |
2.2.1 杜威的科学探究观 |
2.2.2 科学教育现代化改革中的科学探究观 |
2.2.3 “2061”计划中的科学探究观 |
2.2.4 莱德曼团队的科学探究观 |
2.2.5 小结 |
2.3 科学探究观调查工具的文献综述 |
2.4 科学探究观教学的文献综述 |
2.4.1 国外综述 |
2.4.2 国内综述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科学探究观的本体论依据 |
3.2 科学探究观的认识论依据 |
3.3 科学探究观的方法论依据 |
4 研究的对象、思路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思路 |
4.3 研究的方法 |
5 高一年级学生科学探究观的调查 |
5.1 调查目的 |
5.2 研究工具 |
5.2.1 调查问卷简介 |
5.2.2 调查问卷的评分标准 |
5.3 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
5.4 调查过程 |
5.5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
5.5.1 实验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5.2 对照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5.3 对照组和实验组前测结果差异性比较 |
5.5.4 高一年级学生科学探究观前测结果分析 |
5.6 典型学生访谈 |
5.6.1 理解水平较高的学生访谈 |
5.6.2 理解水平中等的学生访谈 |
5.6.3 理解水平低的学生访谈 |
5.7 高一年级学生科学探究观的特点及教育启示 |
6 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观发展的策略与教学 |
6.1 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观发展的策略 |
6.2 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观发展的教学设计 |
6.2.1 《物质的分离提纯》(第二课时) |
6.2.2 《常见的分散系、胶体》 |
6.2.3 《物质的分离提纯》(第一课时) |
7 干预后学生科学探究观调查 |
7.1 对照组调查结果与分析 |
7.1.1 对照组后测调查过程 |
7.1.2 对照组后测调查结果和分析 |
7.1.3 对照组前测和后测差异显着性分析 |
7.2 实验组调查结果与分析 |
7.2.1 实验组后测调查过程 |
7.2.2 实验组后测调查结果和分析 |
7.2.3 实验组前测和后测差异显着性分析 |
7.3 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差异显着性分析 |
7.4 后测访谈 |
7.4.1 理解水平较高的学生访谈 |
7.4.2 理解水平中等的学生访谈 |
7.4.3 理解水平低的学生访谈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 |
8.1 高一年级学生科学探究观发展现状 |
8.2 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提升高一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观的结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一)《电解质溶液》 |
(二)《物质性质及变化的探究》 |
(三)《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
(四)《氯气的性质及应用》 |
(五)《钠的性质与制备》 |
(六)《碳酸钠碳酸氢钠》 |
(七)《揭开怪水之谜》 |
致谢 |
(4)《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同义对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同义词的研究 |
二、关于辞书的释义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同义对释的分类 |
第一节 同义对释的概念 |
第二节 《现汉》中同义对释的类型 |
一、单一释词类 |
二、释义并置类 |
三、释语中带有功能性标记类 |
四、词目带有标记类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从同义关系远近看同义对释 |
第一节 同义对释与同义词 |
一、理性意义 |
二、感性意义 |
三、语法功能 |
第二节 框架语义学下的同义词 |
一、框架类型与同义对释 |
二、框架相同下的同义关系 |
第三节 同义对释类型特点 |
一、单一释词类的释义特点 |
二、释义并置类的释义特点 |
三、带功能性释义提示词类的释义特点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释义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同义对释的不足 |
一、以难释难 |
二、释义同义值不同 |
三、循环释义 |
四、连锁式释义 |
五、释义方式不成系统 |
第二节 同义对释的优化 |
一、标记参见 |
二、缩小框架差异 |
三、选用其他方式释义 |
四、选用具有详细释义的词为释词 |
五、推进同义对释的系统性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基于同义对释看同义词 |
一、辨析单位 |
二、词性选择 |
三、词的选择 |
四、语义构成 |
五、同义词的选择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情况及局限性 |
一、同义对释的研究情况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与谋程标准一致性研究 ——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 |
1.1.2 新教科书投入使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课程标准 |
2.1.2 化学课程标准 |
2.1.3 教科书 |
2.1.4 化学教科书 |
2.1.5 一致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2.2.2 SEC一致性模式 |
2.2.3 教科书评价原则 |
3 质性分析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
3.1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内容选择方面的一致性 |
3.1.1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内容思想方面的一致性 |
3.1.2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内容主题方面的一致性 |
3.2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内容组织方面的一致性 |
3.3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内容呈现方面的一致性 |
3.4 研究小结 |
4 量化研究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
4.1 确定研究的二维矩阵 |
4.1.1 确定内容主题维度 |
4.1.2 确定认知水平维度 |
4.1.3 确定“内容主题×认知水平”二维矩阵 |
4.2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数据编码统计 |
4.2.1 新课程标准编码和数据统计 |
4.2.2 新教科书编码和数据统计 |
4.3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数据编码分析 |
4.3.1 波特一致性系数P和置信区间的计算 |
4.3.2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
4.3.3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内容主题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
4.3.4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认知水平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
4.3.5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重点分布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
4.4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的差异分析 |
4.4.1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分析模式方面局限分析 |
4.4.2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内容主题方面差异分析 |
4.4.3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认知水平方面差异分析 |
4.4.4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重点分布方面差异分析 |
4.5 研究小结 |
5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使用与修订建议 |
5.1 课程标准层面 |
5.1.1 课程标准的具体细致化 |
5.1.2 发挥课程标准指引作用 |
5.2 教科书层面 |
5.2.1 教科书落实课标的理念 |
5.2.2 教科书编写时继续优化 |
5.3 教师教学层面 |
5.3.1 平衡教科书与课标的关系 |
5.3.2 教师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
5.3.3 教科书栏目的导航作用 |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6.2.1 分析模式的单一 |
6.2.2 研究对象的单一 |
6.2.3 编码者主观意愿 |
6.3 研究展望 |
6.3.1 扩大研究范围 |
6.3.2 增加研究模式 |
6.3.3 加入动态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新课程标准的具体编码 |
附录Ⅱ 新教科书的具体编码 |
致谢 |
(6)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化学核心素养与化学课程思政 |
2.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
2.1.1 17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分析 |
2.1.2 17版与03版课程标准对比分析 |
2.2 化学核心素养 |
2.2.1 核心素养的内涵 |
2.2.2 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
2.3 核心素养下化学课程思政实践的必要性分析 |
2.4 核心素养下化学课程思政实践的可行性分析 |
第3章 高中化学课程思政现状调查 |
3.1 问卷调查情况说明 |
3.1.1 问卷调查对象与目的 |
3.1.2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方法 |
3.2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3.3 高中化学课程思政育人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思政育人的理念及内容设计 |
4.1 高中化学课程思政育人的主要原则 |
4.2 高中化学课程思政育人的主体 |
4.3 高中化学课程思政育人的理念 |
4.4 高中化学课程思政育人内容的设计 |
4.4.1 基于理念1的课程思政育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4.4.2 基于理念2的课程思政育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
4.4.3 基于理念3的课程思政育人——注重绿色化学发展理念 |
4.4.4 基于理念4的课程思政育人——创建新理念 |
第5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
5.1 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要环节 |
5.2 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育人案例——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例 |
5.2.1 实施准备阶段 |
5.2.2 教学设计 |
5.2.3 教学评价 |
5.3 高中化学课程思政实施建议 |
5.3.1 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 |
5.3.2 教材内容优化策略 |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化学课程思政育人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硕士研究生科研情况 |
致谢 |
(7)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新旧教材必修部分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化学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1.2.2 “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核心素养 |
2.1.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2.1.3 化学教材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发展理论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2.2.3 建构主义理论 |
3 两套教材表层结构比较研究 |
3.1 中小学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
3.2 两套教材体系结构比较分析 |
3.2.1 两套教材章、节介绍 |
3.2.2 两套教材结构的比较 |
3.2.3 两套教材特色内容比较 |
3.3 两套教材栏目设置比较分析 |
3.3.1 两套教材栏目介绍 |
3.3.2 两套教材栏目数量统计 |
3.3.3 两套教材探究活动比较 |
3.3.4 “科学视野”与“科学·技术·社会”比较分析 |
3.4 两套教材插图比较 |
3.4.1 旧教材插图数量分析 |
3.4.2 新教材插图数量分析 |
3.4.3 两套教材插图比较分析 |
3.5 两套教材习题比较 |
3.5.1 两套教材习题数量比较 |
3.5.2 两套教材习题性质比较 |
3.6 本章总结 |
4 两套教材深层结构比较研究 |
4.1 对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情况的统计方式 |
4.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物质及其变化”部分体现情况的比较 |
4.2.1 “物质及其变化”的结构 |
4.2.2 导学系统的比较 |
4.2.3 活动系统的比较 |
4.2.4 课后习题的比较 |
4.2.5 特色栏目的比较 |
4.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元素化合物”部分体现情况的比较 |
4.3.1 “元素化合物”的结构 |
4.3.2 导学系统的比较 |
4.3.3 活动系统的比较 |
4.3.4 课后习题的比较 |
4.3.5 特色栏目的比较 |
5 教材修订及使用建议 |
5.1 教材修订建议 |
5.2 教材使用建议 |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改进方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论文所获奖项 |
致谢 |
(8)学历案在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应用设计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核心素养”:现代人才培养的国际趋势 |
1.1.2 “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 |
1.1.3 “学历案”:促进深度学习的良好载体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深度学习研究 |
1.2.2 学历案研究 |
1.2.3 学历案与深度学习的结合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学历案 |
2.1.2 深度学习 |
2.2 理论基础 |
2.2.1 学习金字塔理论 |
2.2.2 具身认知理论 |
2.2.3 累积学习理论 |
3 高一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2 问卷编制与实施 |
3.2.1 问卷编制 |
3.2.2 问卷实施 |
3.3 问卷分析与结论 |
3.3.1 信效度分析 |
3.3.2 调查结果分析 |
3.4 现状调查结论 |
4 促进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的学历案设计 |
4.1 学历案的设计依据 |
4.1.1 学历案设计的功能 |
4.1.2 学历案设计的原则 |
4.1.3 学历案的单元设计 |
4.2 学历案的设计环节 |
4.2.1 学历案的设计流程 |
4.2.2 单元教学主题的确定 |
4.2.3 学习目标与方法线 |
4.2.4 学习内容与评价线 |
4.2.5 学习反思与提升线 |
4.3 调查工具的编制 |
4.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4.3.2 访谈提纲的编制 |
4.3.3 测试工具的编制 |
5 学历案应用化学深度学习的实施及效果分析 |
5.1 教学实践 |
5.1.1 实践对象与实践时间 |
5.1.2 深度学习的准备阶段-学前整体感知 |
5.1.3 深度学习的获取与加工阶段-学中实施评价 |
5.1.4 深度学习的反思与评价阶段-学后反思提升 |
5.2 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
5.2.1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2.2 学生访谈记录与分析 |
5.2.3 学生成绩结果分析 |
5.3 实践结论 |
5.3.1 学历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5.3.2 学历案促进了学生的高阶学习 |
5.3.3 学历案驱动了学生的整合性学习 |
5.3.4 学历案激活了学生的反思性学习 |
5.3.5 学历案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成绩 |
5.3.6 学历案推动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
5.4 运用学历案促进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的对策 |
5.4.1 化学学历案的设计-开展教研,集众之智 |
5.4.2 化学学历案的实施-关注过程,促进思考 |
5.4.3 化学学历案的提升-变化课型,磨合适应 |
5.4.4 化学学历案的管理-共享资源,知识累积 |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附录 |
附录1 高一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学历案 |
附录3 高中化学学历案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4 高中化学学历案使用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5 “硫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分类观建构的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是广东新高考模式下的迫切需求 |
1.1.2 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是初中化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1.1.3 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是学生个体成长的内在需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化学学科观念的提出与相关研究 |
1.2.2 国内有关分类观的研究现状 |
1.2.3 对分类观已有研究的总体认识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化学学科观念 |
2.1.2 分类观 |
2.1.3 教学设计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化学学科观念的形成过程 |
2.2.2 化学分类观的形成过程 |
3 初中生化学分类观认知现状测评分析 |
3.1 调查目的和对象 |
3.2 测评试题的编制 |
3.3 现状整体描述 |
3.3.1 测评信效度分析 |
3.3.2 试题答题情况分析 |
3.3.3 不同水平学生答题情况对比分析 |
3.4 分类观认知具体答题情况统计 |
3.4.1 客观题答题情况统计 |
3.4.2 主观题答题情况统计 |
4 基于分类观建构的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设计 |
4.1 分类观分析 |
4.1.1 初中化学分类观分析 |
4.1.2 化学教材中渗透的分类观 |
4.1.3 分类观在酸碱盐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
4.2 初中酸碱盐教学知识分析 |
4.2.1 课程标准中的酸碱盐知识 |
4.2.2 酸碱盐知识的地位和作用 |
4.2.3 酸碱盐知识的内容分析 |
4.3 学情分析 |
4.4 教学目标分析 |
4.5 教学策略设计 |
4.5.1 图像表征策略 |
4.5.2 问题驱动策略 |
4.5.3 先行组织者策略 |
4.6 教学流程设计 |
5 基于分类观建构的酸碱盐教学设计的实施研究 |
5.1 实验对象 |
5.2 教学实施与过程 |
5.3 教学效果测评与数据处理 |
5.3.1 测评试题编制 |
5.3.2 测评试卷的信效度分析 |
5.3.3 测评结果的数据整理及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分类观认知现状前测试题 |
附录2 酸碱盐部分测评题目 |
致谢 |
(10)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竹枝词的起源和发展 |
1.2 竹枝词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
1.2.1 竹枝词的研究意义 |
1.2.2 竹枝词的研究现状 |
1.3 川渝竹枝词的语料来源及其特点 |
1.3.1 语料来源 |
1.3.2 川渝竹枝词的特点 |
1.4 方言词语的界定和川渝方言词语的研究成果 |
1.4.1 方言词语的界定 |
1.4.2 川渝方言词语的研究成果 |
2 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例释 |
2.1 天文 |
2.2 地理 |
2.3 方位 |
2.4 时间 |
2.5 动物 |
2.6 植物 |
2.7 食物 |
2.8 农事 |
2.9 习俗 |
2.10 房屋 |
2.11 工具 |
2.12 服饰 |
2.13 发式 |
2.14 身体部位 |
2.15 称谓 |
2.16 动作行为 |
2.17 其他 |
3 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的构造及词义分析 |
3.1 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在音节上的构造 |
3.2 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在语法上的构造 |
3.3 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的词义分析 |
3.3.1 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的概念义 |
3.3.2 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的色彩义 |
4 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语源探析 |
4.1 来源于古语词 |
4.2 来源于方言俗语词 |
4.3 来源于其他方言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浅谈元素名称来源及无机物的俗名(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汉语“洋、西、番、外、夷”类词研究 ——以旅西游记为中心的考察[D]. 毛鑫鑫.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D]. 冯卓. 吉林大学, 2021(01)
- [3]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观的实验研究 ——以化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学为例[D]. 姚佳.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同义对释研究[D]. 侯巧丽.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与谋程标准一致性研究 ——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册为例[D]. 李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6]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D]. 郭茗寒.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7]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新旧教材必修部分内容为例[D]. 胡天娇.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8]学历案在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应用设计及实践研究[D]. 周雨潇.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9]基于分类观建构的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袁梁秀.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10]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研究[D]. 周志鹏.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