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涵洞长度计算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刚[1](2016)在《高句丽王城及相关遗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桓仁、集安、平壤三个高句丽王城变迁大的地理空间和历史阶段内高句丽王城及其相关遗存的研究,对各时期高句丽王城进行考证,并进一步探讨高句丽王城的模式、考古学特征和发展演变规律。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明确了本文的选题原因,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目的,并对本文使用的分期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章:早期王城及相关遗存研究。分为三节:第一节对五女山城城垣和城内第三期、第四期文化遗存的年代和性质进行了探讨,结合文献记载,提出:五女山的山上部分为高句丽建国时的早期王城,以五女山山顶为都时期没有构筑城垣,只是利用山顶险要的地势,作为天然城堡。五女山三期文化J1的建筑、使用和废弃年代与高句丽建国、早期王城的沿用,以及迁都国内的时间相符,为早期王城中高句丽王的宫室建筑。基于对五女山三期文化年代下限的界定,根据五女山三期文化、五女山四期文化和迁都平壤以后高句丽遗存间的文化内涵差异,将高句丽考古学文化划分为早、中、晚三期。第二节对桓仁地区高句丽遗址进行了年代探讨和分期研究,将桓仁地区的高句丽遗址分为以望江楼墓地和南边石哈达遗址为代表的高句丽建国前的遗存;以五女山三期文化、下古城子城址H1和王义沟遗址为代表的高句丽早期遗存;以五女山四期文化,全部山城、关隘和大部分墓葬为代表的高句丽中、晚期遗存。并进一步探讨了桓仁地区高句丽遗址的分布规律。第三节对文献中记载的“卒本”进行了地理空间范围的界定,提出:文献中的“沸流水”应指浑江,现东至富尔江汇入浑江江口,西至桓仁县城西侧浑江南折江湾处,两者之间的浑江中游区域,即为文献之中“卒本”所指代的地理空间范围。并从王城模式、文化属性和文化关系角度总结了高句丽早期王城的考古学特征。第二章:中期王城及相关遗存研究。分为四节:第一节对国内城城垣的结构和始建年代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合文献记载,论证了国内城的始建年代不早于4世纪,很可能为故国原王十二年(342年)始筑。通过对国内城城垣沿革和城内遗存年代的探讨,进一步明确了国内城城垣和城内遗存的分期。国内城城垣分为三期:第一期以南墙外侧和东北角内侧墙面为代表,始筑于4世纪中叶;第二期为楔形石垒砌的城垣,是国内城现存的城垣主体,构筑于4世纪末至5世纪初;第三期包括南墙部分增筑的马面和角楼,及东墙北段马面,建筑年代为高句丽迁都平壤以后。城内遗存的早、中、晚三期与高句丽考古学文化的分期相符。第二节从城垣和城内遗存两个部分探讨了丸都山城的年代。丸都山城城垣分为三期:第一期为西墙及西北角的部分城垣,年代可能早至4世纪中叶;第二期为以楔形石垒砌墙面的城垣,年代约为4世纪末至5世纪初;第三期以1号门址1号涵洞为代表,年代为高句丽迁都平壤以后。城内遗存亦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宫殿址和戍卒居住址,始建年代不晚于4世纪中叶;第二期为瞭望台、蓄水池,年代约在4世纪末至5世纪初;第三期为城内发现的墓葬,年代在高句丽迁都平壤以后。三期城垣和城内遗存的年代大体对应。第三节通过对集安地区24座高句丽积石墓王陵和疑是王陵分布规律的分析,结合墓葬年代和分期成果,将集安地区高句丽积石墓王陵阶坛石加工工艺的发展演变划分为五期,并明确了每期墓葬阶坛石加工工艺的特点和王陵阶坛石加工工艺的演变过程和演变规律。王陵阶坛石加工工艺的变化和王陵分期成果提供的年代刻度,可作为高句丽其他建筑遗迹石材加工工艺演变和年代的参考。第四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城和丸都山城的性质进行了探讨。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两个方面提出国内城并非高句丽王城,丸都山城是高句丽王城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部分根据高句丽时期建筑遗址的分布特点,提出集安地区的高句丽王城是以通沟平原诸建筑遗址共同组成的“平地都邑”和丸都山城结合共同作为王城的模式。明确了文献中“国内”的地理空间范围,并将“国内”区域分为“王城区”、“陵墓区”和“畿辅区”。第三部分从年代、自然地理分布、都城形式、城址年代、石质建筑的工艺特征5个角度,总结说明了高句丽中期王城的考古学特征。第三章:晚期王城及相关遗存研究。分为四节:第一节对平壤地区与高句丽晚期王城直接相关的大城山城、清岩里土城、平壤市区内古城和安鹤宫4座城址的现有研究观点进行了述评。第二节对上述4座城址的年代进行逐一探讨。明确了大城山城始建年代约在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沿用至高句丽末期;清岩里土城略晚于大城山城的年代,始建年代约在5世纪初以后;平壤市区内古城根据发现的铭文城石,始建年代在6世纪中后期,沿用至高句丽灭亡;安鹤宫布局效仿唐长安城太极宫,为唐初始建,沿用至高句丽灭亡。第三节探讨了晚期王城的分期和沿革。首先对上述4座城址的性质进行了逐一探讨,并对有关高句丽平壤地区王城的文献记载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将平壤时期的高句丽王城分为四期。第一期:大致从4世纪中后期至长寿王十五年(427年)移都平壤。这一时期平壤地区的核心城市为大城山城,可能即为平壤东黄城。第二期:长寿王十五年(427年)移都平壤至平原王二十八年(586年)移都长安城。这一时期的高句丽王城应为清岩里土城。第三期:平原王二十八年(586年)移都长安城至唐初安鹤宫建成。这一时期的高句丽王城为平壤市区内古城。第四期:安鹤宫建成至安臧王二十七年(668年)高句丽灭亡。这一时期的高句丽王城的主体仍在平壤市区内古城,但安鹤宫已作为宫城使用,由平壤市区内古城和安鹤宫共同发挥王城职能。第四节总结了平壤地区4个时期高句丽王城的考古学特征,以及各期王城间的演变关系和文化因素。结语部分从七个方面总结梳理了本文的主要学术认识和学术突破,并提出了本文存在的三点不足。
沈波[2](2006)在《山区公路排水系统灾害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公路每年雨季发生大量水毁,严重影响了公路正常交通。为了提高公路抗水毁能力,在公路设计、施工、养护及管理决策过程中全面实施主动防灾减灾,其中进行排水系统灾害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完善排水系统自身减灾防灾功能,设置有效的公路排水系统将路域降雨汇集并沿排水固化沟渠迅速排离路域范围,在整个公路减灾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对公路排水系统排水设施水毁首先进行了大量野外调查,分析山区公路排水设计方法,常见排水设施水毁发生原因、环境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山区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水毁灾害“四典型”,提出了山区公路排水系统中减少水毁频率最高主要的三种排水设施(小桥涵、急流槽、截水沟)尚需解决“三关键”水力学问题,继而室内试验:1) 小桥涵水力学特性及自由出流后冲刷试验;2) 急流槽出流后冲刷试验;3) 压实坡面人工降雨冲蚀试验。试验获得:小桥涵自由出流后的极值流速,各种消能铺砌后冲刷坑最大深度的变化规律;急流槽出流各种消能铺砌衔接后冲刷坑的最大深度变化规律;压实黄土降雨坡面各种不同工程因素条件下冲蚀强度计算经验公式。 在水毁现象总结调查与试验基础上,从公路排水设施水毁孕灾环境危险性、排水沟渠承灾体易损性、水毁经济损失预算及防治工程措施减灾效益计算评价“四过程”研究,首先总结了山区公路排水系统的水毁的外部环境因素,给出了孕灾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山区公路排水系统的排水原则、排水特点、排水系统定义及划分方法;描述了山区公路排水与自然径流、排水沟渠设置与坡面防护的关系,归纳了排水系统现场调查、资料的处理方法;分析了排水系统的关键易损部位和排水系统完善性判定、排水沟渠构件不稳定性技术判定方法,建立了排水系统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水毁经济价值与工程防治措施效益计算办法。文中将公路排水系统水毁灾害“四过程”递进评价方法与层次系统模糊评价方法结合,水毁敏感点评价与排水系统评价结合,评价方法能够从单元排水系统至整个路段排水系统过程进行评价。文中还着重对水毁敏感点小桥涵建立了具体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结合四川省绵阳至广元高速路的排水系统的调查,进行了公路排水系统灾害实例应用评价。
屈畅姿[3](2013)在《高速铁路相邻过渡段路基动响应及长期动力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高速铁路要求轨道结构具有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路基及其与刚性结构物连接处所设置的过渡段,其长期动力稳定性和后续的沉降变形对列车能否高速运行将起到控制作用。过渡段是路基的薄弱环节,是高铁路基中需要研究的重要结构物之一,而对于相邻过渡段之间相互影响的动力特性也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路基动力响应及过渡段等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武广高速铁路相邻过渡段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铁道部科技研究计划重大项目,采用现场参数测试、现场动响应测试、室内动力试验、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等手段,对过渡段路基的动响应特性、动力稳定性和长期变形特性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现场波速试验获取了相邻涵-路过渡段路基各结构层填料的动模量、剪切波速、压缩波速和动泊松比等基本动力学参数。通过现场激振试验获取了典型断面的动刚度、动阻尼比和竖向振动无阻尼固有频率。涵顶/过渡段/普通路基的路基综合刚度比的分析表明,过渡段的设置保证了刚性结构物与路基之间的平稳过渡。路基的固有频率与动刚度成正比,但不同刚度断面之间的固有频率差值不大。(2)基于经验模式分解方法、希尔伯特变换等信号处理技术和随机振动理论,提出了一种利用环境激励下路基振动信号识别路基固有频率的系统方法。利用该方法获取了相邻涵-路过渡段典型断面的路基固有频率,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结果可靠且测试方便,识别结果较其他方法更全面。(3)武广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期间和正式运营20个月后,先后对试验工点相邻涵-路过渡段路基进行了2次大型现场动响应测试。采用经验模式分解等信号分析方法对测试信号进行预处理,以剔除噪声干扰及趋势项,并通过假设检验筛选出有效测试结果。在此基础上,对动响应进行了时域统计、振动频谱基本特征分析,并利用小波方法获取振动信号不同频段的振动能量比,进行路基振动特性的深入分析。具体的分析内容包括:①路基动响应(动应力、振动加速度、振动速度、动位移)沿线路纵向的分布规律;②路基综合刚度以及轴重、车速等行车因素对路基动响应、振动能量分布的影响,并结合自振频率识别结果分析了引起路基振动的主导激振源:③短间距相邻涵洞对其间普通路基动响应、振动能量的叠加影响;④对比分析了不同路基结构层动响应、振动能量特征,以上述分析此为基础评价了过渡设置的实际效果,并对其设计提出建议。⑤将两次测试的路基动响应、频谱特征及振动能量分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邻涵-路过渡段的稳定性、线路纵向的整体平顺性良好。根据运营期前后动响应和振动能量的大小、分布与衰减规律的变化情况,提出了应以路基上、下部结构层刚度的合理匹配为原则进行路基设计。(4)基于路基填料的室内、外参数试验以及运营期间路基动响应实车测试结果,采用临界动应力法、有效振速法和动剪应变法对相邻涵-路过渡段路基进行动力稳定性验算。再结合两次现场实车测试的动响应及其对比结果、运营期附加沉降监测结果分析评价了相邻涵-路过渡段的长期动力稳定性。(5)利用路基填料的室内动力试验数据,拟合其累积塑性应变与加载次数的关系式并获取拟合参数;结合基于FLAC3D三维差分软件所建仿真模型计算的偏动应力结果,计算循环动载作用下的路基累积塑性变形,并与现场大型疲劳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这种仿真计算和室内动力试验相结合的思路可为高速铁路路基的累积塑性变形预测提供参考。(6)建立武广高速铁路典型断面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模型中基床底层、路基本体采用等效非线性本构关系,其参数利用A、B组填料动三轴试验拟合的动剪切模量比、动阻尼比与动剪应变的关系式确定。应用该模型,计算了动力计算参数不同取值组合的144种工况下的路基动响应,并建立计算结果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动力计算参数对路基动响应的影响,拟合了路基动变形、偏动应力与动力计算参数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式。指出在路基设计中,应保证路基各结构层的动弹性模量、动阻尼比达到较好的匹配水平。
胡少翔[4](2020)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文中认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是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它反映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全过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是贯穿整个移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移民档案完整、准确和有效利用的基石。做好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对推进移民安置工作,服务移民群众具有重要作用。为规范移民档案管理,国家颁布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办法》,对移民档案的管理体制与职责、归档与移交、档案验收、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奖励与处罚等作出了规定。但在移民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移民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有效利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如何完善移民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界和移民界亟待重视与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为例,通过实地参与归档工作,围绕实际归档情况,对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识别其中需完善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首先从移民档案管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展开,阐述了移民档案及管理的作用、意义,介绍了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移民安置实施、移民档案管理的概况,梳理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政策规定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下文的研究做铺垫;其次,从前期工作、实施工作、管理监督、资金财务四个方面介绍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实际归档情况,并分别参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对应的归档要求,指出档案中问题,分析成因,提出建议;最后,将问题进行归纳,结合J县移民档案管理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移民档案归档范围中不完善之处的研究,提出了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指标设计深度不够、保管期限划分标准不清等问题,并提出对应的修订建议;二是针对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有关管理职责、人员、移交等方面的条款提出完善意见;三是根据J县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归纳出档案意识薄弱、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档案利用不善等问题,提出了增强档案意识、加强培训指导、完善档案利用制度等建议。
王欢[5](2019)在《山区公路防排水技术及抗水灾风险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对路面、路基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山区公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水毁现象,造成重大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对公路防排水技术和设施加以重视,提升山区公路抗水灾风险能力。本文以河北省平山至赞皇高速公路为依托,对项目概况、地形地貌特征和水文气象条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之上,对降雨入渗规律及影响入渗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地表水及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和破坏情况进行了说明。同时,结合案例分析了强降雨对道路的破坏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对策。山区公路防排水体系主要对地表防排水设施进行了针对性设计,研究了地表排水设施的设计径流量和泄水能力的相关水文水力计算方法。提出了地表排水设施的设计布置方案图,并且对平赞高速公路地表防排水设施进行了分析介绍。针对山区公路特殊地段,从深挖方路段的边坡排水和半填半挖路基排水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别以边坡排水孔和急流槽作为研究重点,目的是为了对山区公路特殊路段路基路面发生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设计方法和优化措施,从而减少灾害的发生,保证道路畅通。为了使山区公路排水设施的研究更加完善,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并且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对地表和地下某处排水设施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为今后对公路防排水系统的合理性评价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法。最后对山区公路抗水灾风险评估进行研究,提出了风险评估的调查方法、评估体系的构成、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
蒋勇军[6](2015)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研究(1927-1949)》文中认为工赈,即以工代赈,是“工”与“赈”的矛盾统一体,是以“工”为手段,以“赈”为指归,既是消极救济,亦是积极善后。它一般是指灾害发生后,政府或民间力量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灾民出工投劳,参加公共工程的兴建而获得赈济的一种自救方式。其内容囊括清除淤积、疏濬河流、开凿水渠、打造水井、修筑堤坝、兴修公路、修筑铁路、建造机场、修缮房屋、推广农事、植树造林、举办工厂、创办识字班诸项;其类型亦呈现出多样化的时代特征,覆盖水利工赈、交通工赈、房屋工赈、市政工赈、农林工赈、实业工赈等方面。它既可赈济灾民,亦可举办工程,奠定了灾区可持续发展的永久基础,实为一举两得,不失为“授人以渔”、祛灾除荒之至善良策。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国民政府以前工赈的历史,系统地阐述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梳理了这一时期工赈运作的基本流程,论述了这一时期工赈管理的基本情况,并对这一时期举办的工赈事业进行了总体评价。本文由绪论、主体及结语三部分构成,主体部分共包括六章。绪论部分简明扼要地交代了选题的意义,系统地回顾了工赈的研究现状,对工赈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科学地界定,详细地介绍了本文相关史料的搜集情况。最后,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一章系统地论述了国民政府以前的工赈历史,包括中国古代工赈的萌生与成长、晚清时期工赈的转型和进化、北洋政府时期工赈的演进与发展三个部分,基本上勾勒出国民政府以前工赈事业发展的大致轮廓,阐明了工赈作为传统的赈灾救荒举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第二章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主要从政治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思想因素、国际因素四个层面对其进行了条分缕析、分门别类地考察。并详细地阐述了国民政府前期工赈事业全面勃兴的表现,包括施行科层制管理体制工赈救灾组织的建立、工赈筹资方式承续创新、工赈救灾事业全面推进。并对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所举办的工赈事业作了简要地评价。第三章详细地论述了抗战时期、复员时期这两个时期我国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首先,运用生态史观、现代化史观从宏观的视角深入分析了抗战时期我国工赈事业曲折发展的表现,一方面,继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遭受挫折,在曲折中前行。最后,运用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对抗战后我国工赈事业走向全面兴盛作了深入细致地考察,并对其历史作用作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介。第四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运作的大致流程,其程序虽琐碎繁杂,但有规律可循、有迹可觅。其运作流程具体包括准备、施工、验收三个阶段。其中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囊括成立工赈管理机构、审批工赈项目、进行实地勘察、制订征地拆迁制度、拟定工赈计划和开展招标承包业务;工赈的施工阶段包括施工前准备和工赈计划的实施;工赈的验收阶段包括提交工程竣工报告书、进行工程验收及整理工赈档案资料三个方面。第五章从“人”的管理和“物”的管理两个层面详细地论述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的大致情况,并分门别类地对这两个层面的管理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首先,从“人”的管理层面对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管理进行了探究,从工作管理、生活管理、卫生管理、教育管理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说明。其次,从“物”的层面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进行了全面地考察,从质量管理、资金管理和物料管理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论述。第六章综合运用各种史观对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进行总体评价。首先,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特点;其次,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方面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以及这一时期制约工赈事业发展的因素;最后,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影响进行了客观公正地评价。余论部分在综合考察国民政府时期工赈历史的基础上,从工程建设、人事管理、关系处理、依托条件四个方面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启示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为后人提供殷鉴。
黄振民[7](1978)在《涵洞长度计算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铁路标准设计通讯》1974年11期刊登了袁学林同志"涵洞长度计算方法"(简称"方法",下同)一文,分析了七种不同涵洞的长度计算方法,读后很受启发。我们感到,在计算涵洞长度时,还有一些因素需在一定条件下加以考虑,这与"方法"一文中所提及的涵洞长度计算方法有些不同。现将点滴体会介绍如下,供参考。一、线路坡度对正交涵洞长度计算的影响"方法"一文介绍了正交涵洞长度计算的两种方法。
郑元喆[8](2010)在《高句丽山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时代为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7世纪中叶的高句丽山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句丽山城分布、类型、筑城法的具体分析,全面介绍和总结高句丽山城的现状和特点,并通过期别的划分,对山城的演变过程进行探讨。高句丽山城现在分布于中国辽宁省、吉林省,朝鲜全境以及韩国中北部地区,根据山势和地形的选择方式为基准,将其分为包谷型山城,山顶型山城-平顶型、山峰型,混合型山城-山顶包谷型、马鞍型、山腹型。高句丽山城由城墙,城墙附属设施-马面、女墙、石洞、城门-门道、门扇、门楼,山城内外建筑与设施-宫殿?房址,高台式建筑址,蓄水·排水设施,内城·壕·遮断墙而构成,各类建筑与设施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并具有独特的筑造方式。根据对考古学方面的资料和文献记录进行综合分析,高句丽山城可分为4期。第1期为公元前1世纪末-3世纪末,第2期为3世纪末4世纪,第3期为5世纪6世纪中叶,第4期为6世纪中叶7世纪中叶,各期高句丽山城的形制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肖晨光[9](2013)在《穿堤涵洞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中提出结合涵洞施工、运行、维修,提出了穿堤涵洞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涵洞位置和形式的选择,断面尺寸、底高程和长度的确定,沉降缝设置,结构设计及方便管护等。
徐世强[10](2011)在《公路黄土坝式路堤力学性状与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路黄土坝式路堤是一种兼道路通行及蓄水的双功能建筑物,它在保证公路运输功能前提下具有滞洪蓄水、水土保持、改善环境的作用,对缺水的黄土地区的经济可持续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坝式路堤因蓄水、边界条件、抗震等与土坝或高路堤不同,产生相应实际问题,研究一整套坝式路堤的设计方法,对坝式路堤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论文围绕坝式路堤现实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其力学特性、沉降计算方法、稳定性、泄洪涵洞水文计算等主要问题,研究了地基设计与处理、防渗漏、坝式路堤位置及结构形式、坝式路堤几何参数等次要问题。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手段和理论计算相结合,并借鉴引入土坝和高路堤成功经验,主要取得了以下6个方面的进展:1.采用数值模拟仿真分析方法对坝式路堤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影响坝式路堤沉降的物理力学参数影响规律为:对弹性模量敏感性是分段的;对重度变化是十分敏感的;对强度参数变化是不敏感的。得出对结构类型参数的影响规律为:填方高度、水位变化十分敏感;边坡坡度、水平向地震力不敏感。得出填筑方式影响规律为:重度较大的材料宜填筑在路堤内部和下部,而强度参数粘聚力与内摩擦角则恰恰相反,较大者宜填筑在路堤的外部和上部。路堤横断面方向上呈现上游低、下游高的凹型曲线。2.针对“U”型或“V”型冲沟的边界条件,采用不同沟底尺寸、坝高尺寸、边坡坡度组合情况建模,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坝式路堤的沉降进行模拟,并引入土体拱效应理论进行计算,得出路堤纵断面预留填土高度的曲线形式是“W”、“M”、“N”和直线型,给出曲线形式临界角度公式,计算分析得出沟边坡影响区范围是沟底尺寸为4倍坝高情况;另外,路堤周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中弹性模量对路堤拱效应影响较大,而重度与内摩擦角对路堤拱效应的影响较小,粘聚力基本不影响。路堤顶部长度固定时,随着底部宽度的增大,路堤的沉降量值不断减小。3.稳定性理论计算中引入水荷载和地震力作用,推导出坝式路堤稳定性计算公式。得出整体稳定性和边坡稳定性均需考虑的原则,提出坝式路堤须设置在沟底纵坡较缓的冲沟上,应考虑边坡稳定的多极值现象等结论。自编加入水及地震力因素的演算坝式路堤边坡稳定的VB程序,并用实例对理论计算公式加以演算论证,并相应给出坝式路堤稳定性演算内容、注意点等。4.利用渗流力学等知识建立蓄水模型,理论推演和数值计算相结合论证得出:坝式路堤具有上限水位,即上限理想均值水位及相应的上限高、低水位;上游蓄水库型上大下小特点是坝式路堤具有上限水位的本质原因。在坝式路堤具有上限水位、具有其计算公式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坝式路堤泄水涵洞发挥作用欠佳问题,研究公路、土坝涵洞水力计算套用在坝式路堤中时,设计理念的根本区别,引入潜水原理,修正土坝水文计算中滞洪库容为剩余库容,得到计算公式和实用步骤,从而建立起适合坝式路堤涵洞设置与否和泄洪力计算的设计体系。5.在成熟地基设计及处理方法和土坝防渗漏措施基础上,提出坝式路堤的地基类型、设计及处理方法、防渗漏方法,并相应得出坝式路堤选址条件。提出坝式路堤位置选择及结构形式、坝式路堤几何参数、排水设计方法、附属构筑物设计方法等。6.在主要和次要成果研究基础上提出黄土坝式路堤理论设计体系。主要成果有:涵洞设置条件及其泄洪力计算、稳定性计算方法、沉降预留方法;次要成果有:选址条件主要考虑渗漏及坝基稳定性;路堤的合理宽度、高度主要由公路设计要求确定;路堤坡率由经验及稳定性演算共同确定;泄洪涵洞易设置在原状土上;加强排水设计及防护工程等。
二、涵洞长度计算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涵洞长度计算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高句丽王城及相关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 |
二、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目的 |
三、本文分期的说明 |
第一章 早期王城及相关遗存研究 |
第一节 五女山城的年代和性质 |
一、以往观点 |
二、城址概况 |
三、城垣年代 |
四、三期文化遗存的年代和性质 |
五、四期文化遗存的年代和性质 |
六、高句丽考古学文化的分期 |
第二节 桓仁地区高句丽遗存研究 |
一、遗址的年代和分期 |
二、遗址的分布规律 |
第三节 早期王城的考古学特征 |
一、“卒本”范围的界定 |
二、早期王城的考古学特征 |
第二章 中期王城及相关遗存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城的年代探讨 |
一、以往观点 |
二、国内城始建年代的考古学探讨 |
三、国内城始建年代的文献考察 |
四、国内城年代沿革的相关探讨 |
五、国内城的年代和分期 |
第二节 丸都山城的年代探讨 |
一、城垣年代 |
二、城内遗存的年代 |
三、丸都山城的年代和分期 |
第三节 王陵的相关探讨 |
一、王陵的分布 |
二、王陵的年代和分期 |
三、墓葬阶坛石加工工艺的演变 |
第四节 王城的模式和考古学特征 |
一、国内城、丸都山城性质的再探讨 |
二、集安地区高句丽的王城模式 |
三、高句丽中期王城的考古学特征 |
第三章 晚期王城及相关遗存研究 |
第一节 以往研究的述评 |
第二节 四座城址的年代探讨 |
一、大城山城的年代 |
二、清岩里土城的年代 |
三、安鹤宫的年代 |
四、平壤市区内古城的年代 |
第三节 晚期王城的分期与沿革 |
一、四座城址的性质探讨 |
二、相关文献的探讨 |
三、晚期王城的分期与沿革 |
第四节 晚期王城的考古学特征 |
一、王城的考古学特征 |
二、王城的演变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山区公路排水系统灾害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言 |
1.1 公路排水技术现状 |
1.2 中国公路排水存在的问题 |
1.3 公路排水灾害评价研究方法与研究规划 |
2 中国公路排水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山区公路排水系统共同特征 |
2.2 排水系统水毁形式调查与分析 |
2.3 小结 |
3 山区公路排水系统水毁关键水力学问题试验 |
3.1 小桥涵水力特性及涵后冲刷试验 |
3.2 急流槽下游衔接出口冲刷试验 |
3.3 坡面单元人工降雨冲刷试验 |
3.4 小结 |
4 公路排水系统灾害评价指标研究 |
4.1 公路排水相关的概念 |
4.2 灾害评价体系遵循的基本原则 |
4.3 评价方法选择与规划 |
4.4 评价体系中的关键概念 |
4.5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6 调查方法 |
4.7 各种类型排水设施设置原理与防护方法 |
4.8 边坡防护损毁类型分析 |
4.9 小结 |
5 公路排水系统灾害评价阶段分析 |
5.1 公路排水系统危险性评价 |
5.2 排水系统易损性评价 |
5.3 排水系统破坏损失评价 |
5.4 防治措施效益的评价 |
5.5 小结 |
6 小桥涵敏感点灾害评价 |
6.1 危险性评价指标及评价等级确定 |
6.2 易损性评价指标及其指标等级 |
6.3 水毁易损价值的计算 |
6.4 防治工程效益评价 |
6.5 小结 |
7 路线排水系统防治工程效益评价与计算 |
7.1 防治工程效益评价计算 |
7.2 有关排水经济损益分析中应明确几个问题 |
7.3 小结 |
8 公路排水灾害评价应用实例 |
8.1 沿线环境概况 |
8.2 资料收集 |
8.3 排水设计状况及现场状况调查 |
8.4 评价方法的选择 |
8.5 评价结果 |
9 全文总结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高速铁路相邻过渡段路基动响应及长期动力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路基动力响应研究现状 |
1.2.1 理论计算 |
1.2.2 仿真模型计算 |
1.2.3 现场实车测试 |
1.2.4 室内模型试验 |
1.3 过渡段路基的基本问题及研究现状 |
1.3.1 过渡段常见问题及研究意义 |
1.3.2 高速铁路过渡段路基研究现状 |
1.4 铁路路基变形特性及长期稳定性研究现状 |
1.4.1 路基变形特性研究 |
1.4.2 无砟轨道路基长期动力稳定性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相邻涵-路过渡段路基动力参数现场测试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相邻涵-路过渡段现场工点概况 |
2.3 现场波速试验测定路基基本动力参数 |
2.3.1 测试方法选择 |
2.3.2 试验断面 |
2.3.3 跨孔法试验及测试结果分析 |
2.3.4 下孔法试验及测试结果分析 |
2.3.5 跨孔法与下孔法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2.4 现场激振试验测定路基动刚度 |
2.4.1 试验原理 |
2.4.2 现场试验设计 |
2.4.3 激振试验测试结果分析 |
2.5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方法的路基自振频率识别 |
2.5.1 路基自振频率识别方法 |
2.5.2 经验模式分解方法 |
2.5.3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路基自振频率识别 |
2.5.4 典型路基断面自振频率识别 |
2.5.5 自振频率识别方法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3 路基动响应测试结果的时频域分析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方法的测试信号预处理 |
3.2.1 测试信号的筛分处理 |
3.2.2 预处理过程及典型算例 |
3.3 振动信号时域统计分析 |
3.3.1 柯尔莫戈洛夫的D_n检验法 |
3.3.2 样本统计量描述 |
3.3.3 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
3.4 振动信号频域分析 |
3.4.1 频谱特性的定性分析 |
3.4.2 分频段路基振动频谱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影响相邻涵-路过渡段路基动态响应的行车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现场试验 |
4.2.1 工点概况及元件布置 |
4.2.2 “联调联试”现场测试概况 |
4.2.3 测试内容及方法 |
4.3 车速对路基振动的影响分析 |
4.3.1 车速对动应力的影响 |
4.3.2 车速对加速度的影响 |
4.3.3 车速对振动速度的影响 |
4.3.4 车速对动位移的影响 |
4.3.5 车速对振动频谱的影响 |
4.4 轴重对路基振动的影响分析 |
4.4.1 轴重对动应力的影响 |
4.4.2 轴重对加速度的影响 |
4.4.3 轴重对振动速度的影响 |
4.4.4 轴重对动位移的影响 |
4.4.5 轴重对振动频谱的影响 |
4.5 列车驶向对路基振动的影响分析 |
4.5.1 列车驶向对动应力的影响 |
4.5.2 列车驶向对加速度的影响 |
4.5.3 列车驶向对振动速度的影响 |
4.5.4 列车驶向对动位移的影响 |
4.6 邻线行车对路基振动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运营前后相邻涵-路过渡段路基动响应特性对比分析 |
5.1 引言 |
5.2 运营期现场测试概况 |
5.3 运营期过渡段实测结果分析 |
5.3.1 动态响应时程曲线及时域统计分析 |
5.3.2 动态响应沿线路纵向的分布规律 |
5.3.3 动态响应沿路基深度的衰减 |
5.3.4 动态响应频域分析 |
5.4 运营前后过渡段路基动响应沿线路纵向分布的对比 |
5.4.1 基床竖向动应力的对比 |
5.4.2 基床振动加速度的对比 |
5.4.3 路基面振动速度的对比 |
5.4.4 路基面动位移的对比 |
5.5 运营前后过渡段路基动响应沿路基深度衰减的对比 |
5.6 运营前后过渡段路基动响应频谱特性的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6 过渡段路基长期动力稳定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路基动力稳定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
6.2.1 临界动应力法 |
6.2.2 有效振速法 |
6.2.3 动剪应变法 |
6.3 相邻涵-路过渡段动力稳定性评价 |
6.3.1 临界动应力法分析及评价结果 |
6.3.2 有效振速法分析及评价结果 |
6.3.3 动剪应变法分析及评价结果 |
6.4 相邻涵-路过渡段路基沉降的现场监测 |
6.5 路基在长期动载作用下的累积塑性变形预测 |
6.5.1 长期动载作用下累积塑性应变计算模型 |
6.5.2 基于Li和Selig修正指数模型计算路基累积塑性应变 |
6.5.3 现场疲劳试验 |
6.5.4 FLAC 3D仿真模型的建立 |
6.5.5 累积塑性变形的计算及方法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7 长期动载下路基变形与动力计算参数的关系研究 |
7.1 引言 |
7.2 A、B组填料的动三轴试验结果分析 |
7.2.1 填料的基本性质 |
7.2.2 Hardin-Dmevich模型 |
7.2.3 小应变条件下动模量、动阻尼比试验结果分析 |
7.2.4 动模量、动阻尼比与动应变关系的拟合结果 |
7.2.5 路基土的累积塑性应变预测模型 |
7.3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7.3.1 列车振动荷载 |
7.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7.3.3 基床动力计算参数对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
7.4 长期动载下路基变形与基床动力计算参数的函数关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成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2 移民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及研究现状 |
2.1 上位法及规范 |
2.2 制度建设 |
2.2.1 移民档案的定义 |
2.2.2 移民档案管理体制及职责 |
2.2.3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 |
2.3 重点工程及省级移民档案管理 |
2.3.1 部分重点工程移民档案管理 |
2.3.2 部分省移民档案管理办法 |
2.4 国内研究现状 |
2.4.1 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
2.4.2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
2.5 国外研究现状 |
2.6 小结 |
3 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及移民工作概况 |
3.1 工程及移民概况 |
3.1.1 工程概况 |
3.1.2 电站规划情况 |
3.1.3 移民安置规划情况 |
3.2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安置实施概况 |
3.2.1 农村移民安置 |
3.2.2 专业项目处理 |
3.2.3 库底清理 |
3.2.4 环境保护 |
3.2.5 投资完成情况 |
3.3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概况 |
3.3.1 档案管理体制 |
3.3.2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成果 |
3.3.3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成果 |
3.3.4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成果 |
3.3.5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成果 |
3.3.6 档案分类整理立卷 |
3.3.7 评价和问题 |
4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
4.1 前期工作应归档要求 |
4.2 前期工作实际归档情况 |
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4.4 对策建议 |
5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
5.1 综合文件档案管理 |
5.1.1 综合文件应归档要求 |
5.1.2 综合文件实际归档情况 |
5.1.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5.1.4 对策建议 |
5.2 农村移民安置档案管理 |
5.2.1 农村移民安置应归档要求 |
5.2.2 农村移民安置实际归档情况 |
5.2.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5.2.4 对策建议 |
5.3 专业项目档案管理 |
5.3.1 专业项目应归档要求 |
5.3.2 专业项目实际归档情况 |
5.3.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5.3.4 对策建议 |
5.4 库底清理档案管理 |
5.4.1 库底清理应归档要求 |
5.4.2 库底清理实际归档情况 |
5.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5.4.4 对策建议 |
6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管理研究 |
6.1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应归档要求 |
6.2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实际归档情况 |
6.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6.4 对策建议 |
7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研究 |
7.1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应归档要求 |
7.2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实际归档情况 |
7.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7.4 对策建议 |
8 移民档案管理问题研究 |
8.1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下的指标设计深度问题 |
8.2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问题 |
8.3 移民档案重要资料和一般资料的划分标准问题 |
8.4 个别归档文件分类不恰当问题 |
8.5 归档范围未包含部分重要档案问题 |
8.6 移民档案管理职责不够明确问题 |
8.7 人员制度不完善问题 |
8.8 缺少预立卷和检查制度的问题 |
8.9 移民工作单位档案管理问题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4-1 ZHW移民安置前期工作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1 ZHW移民安置实施工作综合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
附表5-2-1 ZHW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2 ZHW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3 ZHW石门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4 ZHW南寺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5 ZHW张河湾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6 ZHW沿庄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7 ZHW南蒿亭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8 ZHW测鱼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9 ZHW西沟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1-1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招投标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1-2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朱王主线公路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1-3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西沟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1-4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南寺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2 ZHW移民安置电力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3 ZHW移民安置电信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4 ZHW移民安置广播电视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5 ZHW移民安置水利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6 ZHW移民安置文物保护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4 ZHW移民安置库底清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6-1 ZHW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
附表7-1 ZHW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5)山区公路防排水技术及抗水灾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防排水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防排水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公路水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区公路水文地质特征及水毁调查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地形地貌特征 |
2.1.2 水文气象条件 |
2.2 地表水和地下水对于路基影响分析 |
2.2.1 降雨入渗模式 |
2.2.2 降雨入渗影响因素 |
2.2.3 地表水对路基的影响 |
2.2.4 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 |
2.2.5 水对深挖方路段边坡的影响 |
2.2.6 水流对沿河路基的影响 |
2.3 山区公路排水设施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
2.3.1 边沟 |
2.3.2 截水沟 |
2.3.3 急流槽 |
2.3.4 排水沟 |
2.3.5 涵洞 |
2.4 2016年强降雨对山区公路的影响调查分析 |
2.4.1 石家庄地区公路破坏情况调查 |
2.4.2 公路水毁破坏特征及成因 |
2.4.3 公路水毁灾情启示 |
2.4.4 既有公路改造要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区公路防排水设施设计与计算 |
3.1 公路防排水设施设计概述 |
3.1.1 防排水的目的 |
3.1.2 防排水的形式 |
3.1.3 排水设计的原则和思路 |
3.2 山区公路地表防排水设施设计 |
3.2.1 横坡 |
3.2.2 路堤坡面漫流 |
3.2.3 边沟 |
3.2.4 截水沟 |
3.2.5 急流槽 |
3.2.6 排水沟 |
3.2.7 出水口和集水井 |
3.2.8 跌水 |
3.3 地表防排水设施的水文水力计算 |
3.3.1 确定设计径流量的计算方法 |
3.3.2 沟渠的结构形式与尺寸 |
3.3.3 沟渠的纵坡和流速 |
3.3.4 水力计算 |
3.3.5 沟渠的验算和加固 |
3.3.6 平赞高速地表防排水工程计算实例 |
3.3.7 平赞高速部分地表排水设计方案 |
3.4 小结 |
第四章 山区公路特殊路段防排水研究 |
4.1 深挖方路段边坡排水技术 |
4.1.1 深挖路段边坡水毁现象 |
4.1.2 边坡坡面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4.1.3 平赞高速深挖方路段路基边坡防排水技术应用 |
4.1.4 边坡地下排水措施 |
4.2 半填半挖路基排水技术 |
4.2.1 半填半挖路基水的形式 |
4.2.2 水对半填半挖路基的不利影响 |
4.2.3 半填半挖路基排水措施 |
4.2.4 路基路面综合排水设计 |
4.2.5 急流槽的水力计算 |
4.2.6 急流槽常见问题及处置对策 |
4.3 小结 |
第五章 山区公路防排水设施的模糊综合评价 |
5.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5.1.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5.1.2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
5.2 权重的确定方法 |
5.2.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
5.2.2 构造判断矩阵 |
5.2.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5.2.4 层次总排序 |
5.2.5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
5.3 评价指标的研究 |
5.3.1 指标的选取原则 |
5.3.2 地表排水设施指标分析 |
5.3.3 地下排水设施指标分析 |
5.4 综合评价计算模型 |
5.4.1 建立因素集U |
5.4.2 建立评价集V |
5.4.3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5 工程实例计算 |
5.5.1 地表排水设施合理性评价 |
5.5.2 地下排水设施合理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区公路排水系统抗水灾风险评估体系初探 |
6.1 评估体系中的几个关键概念 |
6.1.1 灾害 |
6.1.2 危险性 |
6.1.3 易损性 |
6.1.4 风险 |
6.1.5 减灾效益 |
6.1.6 损失 |
6.2 评估体系的原则及调查方法 |
6.2.1 建立评估体系的原则 |
6.2.2 调查方法 |
6.3 水灾评估体系的结构 |
6.4 指标体系的建立 |
6.4.1 危险性指标体系 |
6.4.2 易损性指标体系 |
6.5 山区公路抗水灾风险评估方法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文献资料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民政府以前工赈的历史回溯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工赈的萌芽与成长 |
一、清代以前工赈的出现与推行 |
二、清代前中期工赈事业的初步发展 |
第二节 晚清时期工赈的转型和进化 |
一、近代新型工赈观的形成 |
二、工赈管理趋向近代化 |
三、工赈筹资渠道趋向多元 |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工赈的演进与发展 |
一、工赈管理体系日益近代化 |
二、工赈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
三、民间工赈事业蓬勃发展 |
四、官办工赈事业缓慢推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上)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政治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社会因素 |
四、思想因素 |
五、国际因素 |
第二节 抗战前工赈事业的蓬勃兴起(1927-1937) |
一、设立科层制工赈管理组织 |
二、工赈筹资方式承续创新 |
三、工赈救灾事业全面推进 |
第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下) |
第三节 抗战中工赈事业的曲折发展(1937-1945) |
一、科学设置工赈管理机构 |
二、继续大力举办各类工赈 |
三、工赈活动开展有所掣肘 |
第四节 抗战后工赈事业的迅猛发展(1945-1949) |
一、兴修水利工赈工程 |
二、实施交通工赈工程 |
三、推行房屋工赈工程 |
四、举办市政工赈工程 |
五、推广农林工赈工程 |
六、兴办复业工赈工程 |
第二、三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运作的基本流程 |
第一节、工赈工程的准备 |
一、成立工赈管理机构 |
二、审批工赈项目 |
三、进行实地勘察 |
四、制订征地拆迁制度 |
五、制定工赈计划 |
六、开展招标承包业务 |
第二节、工赈工程的施工 |
一、施工前的准备 |
二、工赈工程的施工 |
第三节 工赈工程的验收 |
一、提交工程竣工报告书 |
二、进行工程验收 |
三、整理工赈档案资料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管理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之“人”的管理 |
一、工作管理 |
二、生活管理 |
三、卫生管理 |
四、教育管理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之“物”的管理 |
一、质量管理 |
二、资金管理 |
三、物料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总体评价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工程的主要特点 |
一、分布不平衡 |
二、类型多样 |
三、以政府主导为主 |
四、合办色彩浓厚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绩效分析 |
一、国民政府时期工赈方面的主要成效 |
二、国民政府时期工赈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国民政府时期影响工赈成效的因素分析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影响 |
一、政治影响 |
二、经济影响 |
三、社会影响 |
本章小结 |
余论: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高句丽山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內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硏究范围 |
1.2 既往对高句丽山城的调查与研究 |
1.2.1 中国 |
1.2.2 朝鲜·韩国 |
1.3 研究目的与硏究方法 |
1.3.1 调查, 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
1.3.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句丽山城的分布与类型 |
2.1 高句丽山城的分布 |
2.1.1 既往研究成果的回顾 |
2.1.2 中国境内的高句丽山城 |
2.1.3 朝鲜境内的高句丽山城 |
2.1.4 韩国境内的高句丽山城 |
2.2 高句丽山城的类型 |
2.2.1 既往对高句丽山城类型研究 |
2.2.2 根据地理位置·地形的分类 |
2.2.3 各类型的规模和筑城材料分析 |
第3章 高句丽山城的筑城法分析 |
3.1 城墙的构筑 |
3.1.1 城墙的基础施工和下部构造 |
3.1.2 城墙的构筑 |
3.2 城门 |
3.2.1 瓮城的类型 |
3.2.2 城门的结构 |
3.3 城墙附属设施 |
3.3.1 马面 |
3.3.2 女墙 |
3.3.3 石洞 |
3.4 山城内外建筑与设施 |
3.4.1 宫殿·房址 |
3.4.2 高台式建筑址 |
3.4.3 水源·排水设施 |
3.4.4 内城·壕沟(隍)·遮断墙 |
第4章 高句丽山城的分期与演变 |
4.1 诸学者的对于高句丽山城分期 |
4.2 高句丽山城的分期与演变 |
4.2.1 第一期(公元前1 世纪~3 世纪末) |
4.2.2 第二期(3 世纪末~4 世纪) |
4.2.3 第三期(5 世纪~6 世纪中) |
4.2.4 第四期(6 世纪中~7 世纪中)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9)穿堤涵洞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涵洞位置和形式的选择 |
2 涵洞断面尺寸的确定 |
3 涵洞高程和长度的确定 |
4 涵洞分缝设置 |
5 涵洞的结构设计 |
6 涵洞设计应方便运行管理 |
(10)公路黄土坝式路堤力学性状与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现场调查 |
1.2.2 现状分析 |
1.3 问题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黄土坝式路堤力学特性有限元分析 |
2.1 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简介 |
2.1.1 Marc 软件简介 |
2.1.2 本构关系的选择 |
2.2 参数敏感性影响分析 |
2.2.1 物理力学及几何参数敏感性影响分析 |
2.2.2 不同填筑方式敏感性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黄土坝式路堤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
3.1 黄土的工程力学性质 |
3.1.1 黄土分类及物理性质 |
3.1.2 黄土的压缩性、抗剪强度和渗透性 |
3.1.3 黄土的湿陷性及动力特性 |
3.2 土体拱效应 |
3.2.1 土体拱效应简介 |
3.2.2 坝式路堤工程中的土拱效应 |
3.2.3 土拱效应存在条件 |
3.2.4 土拱效应形成机理 |
3.2.5 拱脚的存在形式 |
3.2.6 土拱的影响因素 |
3.2.7 土体拱效应的几何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
3.3 坝体的沉降计算 |
3.3.1 沉降计算模型与计算结果 |
3.3.2 计算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黄土坝式路堤的稳定性 |
4.1 概述 |
4.2 黄土坝式路堤稳定性计算 |
4.2.1 计算内容 |
4.2.2 土体的抗剪强度 |
4.2.3 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 |
4.2.4 土体的孔隙压力 |
4.2.5 静力稳定性分析 |
4.2.6 土体的安全系数 |
4.2.7 抗震设计 |
4.3 实例计算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黄土坝式路堤地基设计与处理研究 |
5.1 概述 |
5.2 地基设计准备工作 |
5.2.1 工程地质勘查 |
5.2.2 现场勘察 |
5.2.3 湿陷性评价 |
5.3 黄土地区坝式路堤基底类型 |
5.4 地基设计控制条件 |
5.4.1 承载力设计 |
5.4.2 变形控制 |
5.4.3 抗渗、防冲等要求 |
5.5 黄土坝式路堤地基处理措施 |
5.5.1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
5.5.2 防水措施 |
5.6 工程实例 |
5.7 小结 |
第六章 黄土坝式路堤渗漏研究 |
6.1 概述 |
6.2 渗流对黄土坝式路堤稳定性影响 |
6.2.1 渗流的影响 |
6.2.2 坝坡稳定及坡面临界出渗坡降的确定 |
6.3 路堤的渗流计算 |
6.3.1 路堤渗流计算的目的和方法 |
6.3.2 不透水地基上的均质坝 |
6.3.3 透水地基上的均质坝 |
6.3.4 实例计算说明 |
6.4 渗流控制措施 |
6.4.1 渗流控制的目的及方法 |
6.4.2 渗流控制的防渗设施 |
6.4.3 渗流控制的排渗措施 |
6.4.4 连接问题 |
6.5 坝式路堤水文计算 |
6.5.1 各行业对比及研究现状分析 |
6.5.2 公式的理论推导 |
6.5.3 坝式路堤上限水位的研究 |
6.6 小结 |
第七章 黄土坝式路堤的设计方法研究 |
7.1 坝式路堤位置及结构形式确定 |
7.1.1 坝式路堤位置选择 |
7.1.2 坝式路堤结构形式选择 |
7.2 坝式路堤几何参数确定 |
7.2.1 路堤顶部合理宽度确定 |
7.2.2 路堤合理高度确定 |
7.2.3 纵断面选择 |
7.2.4 路堤坡率确定 |
7.3 排水设计 |
7.4 泄洪涵洞及附属构造物设计 |
7.4.1 泄洪涵洞设计 |
7.4.2 附属构造物设计 |
7.5 稳定性、沉降和防渗设计 |
7.6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涵洞长度计算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句丽王城及相关遗存研究[D]. 王志刚. 吉林大学, 2016(08)
- [2]山区公路排水系统灾害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D]. 沈波. 长安大学, 2006(12)
- [3]高速铁路相邻过渡段路基动响应及长期动力稳定性研究[D]. 屈畅姿. 中南大学, 2013(04)
- [4]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D]. 胡少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5]山区公路防排水技术及抗水灾风险评估研究[D]. 王欢.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6]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研究(1927-1949)[D]. 蒋勇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4)
- [7]涵洞长度计算的几个问题[J]. 黄振民.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8(10)
- [8]高句丽山城研究[D]. 郑元喆. 吉林大学, 2010(08)
- [9]穿堤涵洞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肖晨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3(12)
- [10]公路黄土坝式路堤力学性状与设计方法研究[D]. 徐世强. 长安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