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粉煤灰的强度液化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婕[1](2021)在《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制备及防灭火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在开采过程中面临着自燃火灾问题,严重威胁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矿用防灭火材料的阻燃灭火性能是制约矿井自燃火灾防治效果的关键技术瓶颈之一,如何提高凝胶防灭火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凝胶防灭火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矿井火灾防治中广泛使用的技术之一,凝胶材料具有强大的保水性能、良好的流动性和热稳定性,能有效包裹煤体和填充裂缝,达到覆盖封堵、隔绝氧气的目的。本文基于有机高分子凝胶性能优势以及纳米高分子材料独特的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双网络凝胶和纳米材料协同防治煤自燃火灾的复合凝胶。复合凝胶由双网络凝胶和蒙脱土结合而成。其中,双网络凝胶是以聚乙烯醇(PVA)与硼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交联形成的结构为第一网络,以柔性基体聚丙烯酰胺PAM/PVA分子间氢键交联形成的高分子网络为第二网络。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复合凝胶配比,分析蒙脱土、PVA、PAM组分对凝胶性能的影响,并利用胶凝时间和渗透率测定实验优选出应用于防灭火中的最佳配比。实验结果表明:PVA对胶凝时间的影响最大,PAM浓度变化对凝胶渗透率的影响最强,优选出配比为3%蒙脱土+3%PVA+1.5%PAM和4%蒙脱土+2.5%PVA+1.5%PAM的凝胶。以3%蒙脱土+3%PVA+1.5%PAM复合凝胶体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复合凝胶的粘度、强度、保水性和热稳定性等物理阻燃性能,并研究不同因素对凝胶性能的影响。得出:PVA对凝胶粘度的影响较大,当PVA浓度从2.5%增加到3.5%后,凝胶粘度增加了77.6%,硼酸浓度在1-1.5%时,存在临界值,使得凝胶粘度最大;复合凝胶的整体强度和保水性均大于双网络凝胶。复合凝胶120℃之前失重率变化较小,120℃时出现突变,随后失重率则以缓慢速率继续增加,且失重率变化速率低于双网络凝胶;并且随着蒙脱土含量增加,复合凝胶失重率逐渐减少。以长焰煤、褐煤和焦煤为研究对象,采用阻化性能测定、质量和热量变化、活性官能团测定实验,研究复合凝胶的化学阻燃性能。实验结果表明:4%蒙脱土复合凝胶均比3%蒙脱土复合凝胶抑制效果好,交叉点温度明显滞后;200℃时,4%蒙脱土复合凝胶处理XM、SD和GD煤的抑制率分别为41.40%、32.26%和27.21%。此外,4%蒙脱土复合凝胶处理煤样的初始失重阶段的质量下降率减少,吸氧增重阶段煤样增重量降低,各阶段活化能均有所增加;煤样的羟基和羰基含量始终低于原煤,C-H含量始终高于原煤。结合复合凝胶物理和化学阻燃性能,对其阻燃灭火机理进行探讨。复合凝胶阻燃作用是通过PVA、PAM内部存在大量的-OH、-COOH、-COONH2等亲水基团,与水分子形成多种类型氢键作用,以及蒙脱土吸水膨胀作用,从而实现复合凝胶的双重保水作用;由于凝胶具有较强的粘度和流动性,可以持久封堵填充煤体,降低氧气吸附量。同时煤中游离羟基被有机高分子内部大量亲水基团被吸附,并转变为稳定的含羟基类化合物,含氧化合物生成链式反应被打断,起到化学阻化作用。复合凝胶阻燃效果整体表现为前期利用凝胶良好的保水性,延缓水分子释放,增强水分子滞留时间;后期则充分利用蒙脱土的热稳定性,持续隔氧,防止复燃。
崔荣基[2](2021)在《粉煤灰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燃煤发电不仅会释放出NOx和SO2等大气污染物,同时也会排放出大量的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燃煤烟气的脱硫脱硝治理以及粉煤灰的资源化合理化利用关乎着人类生命健康与生态环境安全。目前,燃煤电厂多采用一对一的脱硫脱硝技术,其存在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成本高、氨逃逸、空预器堵塞、蓝色烟羽和催化剂失活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我国粉煤灰利用也存在着综合利用率及高附加值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基于这些工程技术现状,本文提出了粉煤灰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新工艺,即粉煤灰基催化剂催化H2O2快速氧化NO,并结合碱吸收装置实现烟气协同脱硫脱硝。该工艺不仅可以实现粉煤灰的高附加值利用,同时符合以废治污、循环经济的新发展理念。以粉煤灰为原材料制备多种催化剂,测试其催化H2O2氧化NO的性能以及耦合碱吸收后的脱硫脱硝效率,并结合各种表征手段推测其反应机理。最后在设有烟气预氧化装置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实验平台上开展协同脱硫脱硝中试实验,初步探究其工业化应用的可行性。通过球磨和碱改性改善粉煤灰微观结构。湿法球磨对粉煤灰的破碎效果好于干法球磨,粉煤灰粒度随着球磨时间、粉煤灰与水的重量比以及球磨珠与粉煤灰的重量比的增大而不断降低。碱改性破坏了粉煤灰玻璃体中的硅铝网状结构,释放出活性氧化硅与氧化铝,同时使粉煤灰变得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通过磁选、碱酸复合处理制备粉煤灰基铁基催化剂。湿法磁选对煤粉锅炉粉煤灰的除铁效果要好于流化床锅炉粉煤灰,且磁选所得磁珠的全铁含量随着磁选次数、磁场强度、水灰重量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粉煤灰粒度的减小先增大后降低。磁珠经过碱酸复合处理后,铝铁组分分别以氧化铝和赤铁矿的形式富集在磁珠表面,其中表面氧化铝数量的增加不仅提高了赤铁矿在表面的分散性,还增加了表面L酸酸量,促进H2O2在表面的吸附。而Fe OAl的形成导致催化剂带有大量的氧空缺位,这有利于催化反应过程中Fe3+向Fe2+的转变,提高羟基自由基的生成速率,因此表现出较高的催化H2O2氧化NO性能,结合碱液吸收可以实现90%左右的脱硝效率和100%脱硫效率。通过碱熔-水热晶化法合成粉煤灰基HY分子筛。粉煤灰基HY分子筛可以实现76%的脱硝效率和100%的脱硫效率。脱硝效率与分子筛的B酸含量呈正相关,结合原位红外测试以及电子顺磁共振表征结果推测,NO经过氧化以及非均相裂解而产生的NO+先取代HY分子筛中B酸的质子,然后被H2O2氧化成硝酸而离开分子筛表面,留下带有单电子轨道的B酸则作为催化活性中心催化H2O2氧化NO为硝酸。但硝酸会使分子筛的骨架铝脱除,进而导致结晶度降低,表面结构变差,B酸含量降低,因此催化稳定性变差。通过浓硫酸酸浸制备粉煤灰基固体酸催化剂。浓硫酸高温酸浸不仅使粉煤灰中大量铝组分溶出,还会与脱铝残渣的硅羟基反应生成固体酸催化剂(Si O2-O-SO3H)。相比于原灰,所制得的固体酸催化剂比表面明显增大,吸水性增强,且表面L酸含量增多。该固体酸催化剂可以催化H2O2氧化NO,催化氧化反应对H2O2浓度表现为零级反应,而对NO浓度表现为一级反应,指前因子与活化能分别为1.1×104 s-1和19870 J/mol。推测NO氧化机理为固体酸催化剂通过与H2O2之间的氢键进一步增强了氧原子的电负性,该电负性较强的氧原子可以快速将NO氧化为NO2。在结合碱吸收情况下,可以实现92%的脱硝效率和100%的脱硫效率,脱硝产物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脱硫产物为硫酸盐。粉煤灰基HY分子筛、铁基催化剂和固体酸催化剂的脱硝效率随着烟气中NO与SO2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在氧气含量相对较高时,增大氧含量有利于粉煤灰基HY分子筛和铁基催化剂脱硝效率的提高,而粉煤灰基固体酸催化剂脱硝效率不受氧含量变化的影响。粉煤灰基固体酸和HY分子筛的脱硝效率随着H2O2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大,而粉煤灰制铁基催化剂的脱硝效率随着H2O2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保持不变。三种催化剂的脱硝效率随着H2O2流量以及反应温度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粉煤灰基固体酸和HY分子筛的脱硝效率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大先增大后保持不变,而粉煤灰制铁基催化剂的脱硝效率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粉煤灰基固体酸催化剂在长时间脱硫脱硝中性能最为稳定,其催化H2O2氧化NO的工艺具备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低的经济性优势。基于粉煤灰基固体酸催化剂,开展NO预氧化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协同脱硫脱硝中试实验研究。实验条件为:双氧水浓度为15%,烟气湿度为6%,SO2浓度为1000 mg/m3,NO浓度为500 mg/m3,Ca/(S+N)=1.6,催化氧化空速为81400 h-1,获得100%的脱硫效率和81.6%的脱硝效率。协同脱硫脱硝实验中,烟气中NO和SO2浓度、双氧水浓度、入口烟气温度和停留时间影响烟气预氧化与床内碱吸收两个过程的化学反应,脱硝效率随着停留时间和双氧水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烟气NO和S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烟气温度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而脱硫效率主要受烟气入口温度影响较大,随着烟气入口温度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Ca/(S+N)和烟气湿度主要影响床内碱吸收过程,脱硫脱硝效率随着Ca/(S+N)的增大先增大后保持不变,随着烟气湿度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
田宗坤[3](2020)在《循环作用下固化淤泥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文中认为疏浚淤泥土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是当前环境岩土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对环境治理和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河道疏浚淤泥土的组成复杂多元,工程性质差,国内外常采用固化处理方式将其资源化利用,然而固化淤泥土力学性质差异明显,难以实现广泛推广。为了探明循环荷载和冻融循环作用下固化淤泥土的力学性质,本文利用水泥、石灰和粉煤灰改善淤泥土力学性能,对不同掺量下固化淤泥土的动力性能、冻融循环下水分迁移与强度特性和固化土路堤变形与稳定性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采用室内土工试验测定疏浚淤泥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利用堆载预压法将疏浚淤泥土的含水率降低至指定值,确定水泥掺量为6%,石灰掺量为9%,粉煤灰的掺量分别为5%、10%、15%和20%,以此联合固化淤泥土。(2)利用GDS动三轴仪测定了不同固化剂掺量和固结围压下固化淤泥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固化淤泥土的动应力-动应变曲线呈应变硬化型,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土颗粒被挤压,向更稳定的位置发生移动,土体的破坏形式为压缩破坏,固化剂掺量越高,破坏强度越大。固化淤泥土的初始动弹性模量随固化剂掺量和围压的增加而加大。(3)对固化淤泥土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固化土在不同冻融次数下水分迁移和强度特性,分析不同固化剂掺量下固化土的破坏强度、应力-应变关系、抗剪强度指标受冻融次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下,固化淤泥土中的水分发生迁移,引起内部水分向冻结锋面迁移聚集,且固化剂掺量越高,水分变化量越小;固化淤泥土的破坏强度和粘聚力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但变化幅度逐渐减小。(4)利用Flac3D分析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和侧向位移与固化淤泥土路基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劣化后的变形规律。模拟结果显示:固化疏浚淤泥土填料路基在填筑后的沉降量和侧向位移量较小,符合质量工程要求。冻融会对路基产生劣化影响,路基竖向沉降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先大后小,最终路基变形逐渐趋于稳定,这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冯彦铭[4](2020)在《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高速公路大多建设于深厚软土地基上,由于在早期设计或施工中未对软基进行合理有效控制,加之运营后不断增加的交通量,使得软土地区相当比例的高速公路在投入运营后仍出现较大沉降,进而引发了桥头跳车病害问题,给交通运营和养护带来很大的影响。针对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病害问题,各高校、科研院所和设计单位展开相关的了研究与处治,但效果都并不显着,且目前传统的处治措施需要对道路进行占道施工,与运营公路面临的较大的交通压力等难以匹配。本论文以甬台温高速温州段大修EPC项目某路桥过渡段为工程实例,对该段运营公路开展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在前期地勘资料收集及野外调查的成果基础上,充分运用沉降理论计算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对该桥头路基段进行沉降预测。由此提出适合该工程项目的深厚软基区运营公路非开挖处治技术及评价其处治效果,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稳定性研究。本论文通过研究获得以下进展:(1)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桥头跳车处治方面的研究与理论进行了分析,对非开挖处治技术在运营公路上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为处治技术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2)系统阐述了甬台温高速温州段某桥头沉降段的地质环境;在此基础上对该项目桥头跳车的形成因素和现状进行了分析,为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3)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研工作,获得研究对象相关现场资料和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控制断面,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出未处理地基的后续沉降量,并根据固结理论得出沉降稳定所需要的剩余时间。(4)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桥头路基段的三维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流固耦合分析,计算后续沉降量,与理论计算得出沉降量进行对比。也为下文处治效果提供了评价比对的依据。(5)对不同思路下的处治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该桥头路堤段的地质情况和运营要求提出了“路堤侧向引孔置换轻质材料”与“侧向辐射注浆”的技术方案。并利用FLAC3D软件模拟这两种处治措施在不同参数下对沉降的控制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处治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的组合方案:路堤两侧辐射注浆加固地基土形成8m厚人工硬壳层,并结合路堤横向自上而下梅花桩布置引孔置换轻质材料,孔径为1m。该组合方案处治后沉降控制比例达到32.44%,确定了该处治方案的有效性。对路堤侧向引孔施工进行模拟,将施工过程分为不同工况,通过模拟结果对施工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定处治措施在本项目中的可行性。
张海明[5](2020)在《利用粉煤灰制备多级孔ZSM-5分子筛/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吸附VOCs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煤化工典型固废粉煤灰为原料制备具有优良吸附性能的多级孔ZSM-5分子筛,以加快传质速率、提升吸附效率,实现对苯系VOCs的高效吸附,系统研究吸附性能并探讨相关吸附机理;选择具有大孔结构、与无机材料相容性好、机械性能好的聚合物(聚乙烯二氟化物)与上述分子筛复合,在保证分子筛吸附效率的基础上解决粉末状分子筛吸附时压降大的问题,以提升其实际使用性能,旨在尝试发现一种粉煤灰高效、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的新方法。首先,将粉煤灰采用分级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以提取可用元素Si、Al;利用提取的硅(Si)、铝(Al)利用双模板-水热法制备多级孔ZSM-5沸石分子筛,探究结晶温度、结晶时间以及Na/Si比对ZSM-5沸石分子筛结晶过程的影响,用正交表确定最佳的制备条件;将制备的多级孔ZSM-5与聚乙烯二氟化物复合制备多级孔ZSM-5/聚合物复合材料,将多级孔ZSM-5沸石分子筛和多级孔ZSM-5分子筛/聚合物复合材料用于对典型VOCs如苯和二甲苯的吸附研究,探究吸附机理。利用XRF,SEM,EDS,XRD,BET等手段对粉煤灰、粉煤灰提取物、制备的ZSM-5样品进行一系列表征和分析,对多级孔ZSM-5沸石分子筛以及多级孔ZSM-5沸石分子筛/聚合物复合材料对苯和二甲苯的吸附结果进行动力学和热力学模拟,结果表明:所选用的粉煤灰中的Si O2含量为48.52%,Al2O3含量为33.59%,并且富含Fe2O3(5.66%),由于SiO2,Al2O3和FeO总含量之和要超过70%,因此,将本文所选用的粉煤灰归为F类;通过对碳酸钠和盐酸用量进行对比,综合考虑提取率和实验成本,确定最佳的合成条件为:CFA:Na2CO3=1:0.8,CFA:HCl=1:8,900℃下煅烧4h,SiO2和Al(OH)3的提取率分别为94.89%和87.26%;提高晶化温度可以加快分子筛晶体的成核和生长速度,如果结晶温度太高,则抑制成核;特征峰随合成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如果时间不足,沸石晶化不完全,时间过长,则沸石可能转晶;不同水热条件下,ZSM-5沸石的结晶曲线呈“S”型,分三个阶段,(1)“诱导期”;(2)“成核期”;(3)“晶体生长时期”;钠离子不足会影响结晶速率,如果过量,就会合成其他类型沸石(丝光沸石);利用L934正交表寻找最佳的合成条件是:在SiO2:Al2O3:Na2O:CTAB:TPABr:H2O=1:0.02:0.5:0.05:0.17:50摩尔组成下160℃晶化48h,并对其BET分析表明其内部含有微孔和介孔结构,证明了成功合成多级孔ZSM-5分子筛;多级孔ZSM-5沸石分子筛对苯和二甲苯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264 g/g和0.303 g/g,对苯和二甲苯的吸附分别符合Freundlich热力学模型和Pseudo-first-order动力学模型,多级孔ZSM-5沸石分子筛对苯和二甲苯的吸附是以物理吸附和多层吸附为主;多级孔ZSM-5分子筛/聚合物复合材料对苯和二甲苯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134 g/g和0.162 g/g,对苯和二甲苯的吸附分别Freundlich热力学模型和Pseudo-first-order动力学模型,复合材料对苯和二甲苯的吸附也是以物理吸附和多层吸附为主。
张蒋[6](2019)在《聚丙烯纤维加筋粉煤灰—土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粉煤灰加筋土能改善路基土工程性能,它经常表现出脆性破坏,导致路面形成纵向和横向裂缝,需要进一步改进措施。聚丙烯纤维广泛用作加筋领域中的加筋材料。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加筋粉煤灰的抗剪强度特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讨论了纤维加筋机理。1.在黏土中掺入粉煤灰,能有效提高土体抗剪强度,其中粉煤灰含量为30%时的灰土混合物试样剪切强度达到最大;随着粉煤灰含量的增加,粉煤灰土混合物试样剪切峰值后的强度损失均逐渐减小。2.与未加筋灰土混合物试样相比,纤维加筋倾向于增加试样的极限抗剪强度。另外峰值应力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当剪切应变达到15%时,试样的剪切应力基本保持恒定,没有出现减小的趋势。3.对于粉煤灰含量为0%和10%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其受到粉煤灰含量和养护龄期的影响较小。粉煤灰含量超过20%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在养护7天到28天的条件下不受养护龄期的显着影响。其中,粉煤灰含量为30%时,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增长的幅度较大。4.粉煤灰含量为30%的灰土混合物表现出脆性破坏,试样在轴向应变小于3%时会突然发生破坏,与未加筋的灰土混合物相比,纤维加筋后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延性破坏,试样发生破坏时的轴向应变在3%4%之间,同时经过峰值后纤维加筋试样应力减小的幅度相比未加筋试样也较小。5.当纤维长度保持恒定时,聚丙烯纤维加筋灰土的c值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纤维含量保持不变时,与6mm长纤维加筋灰土试样相比,12 mm长纤维加筋灰土的c值明显提高,说明纤维加筋灰土的c值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长趋势在一定范围内。
王国栋[7](2018)在《粉煤灰合成高硅沸石催化剂及其净化煤化工废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粉煤灰为原料,通过研磨、筛分、煅烧(碱熔融)、酸浸等处理后获得适于HZSM-5合成的物料。随后以化学试剂为原料,探讨了晶化温度,反应时间,模板剂有无、种类以及用量,pH以及硅铝摩尔比等因素对目标沸石合成的影响。然后,利用粉煤灰成功合成了HZSM-5分子筛。依据不同条件下合成的HZSM-5对有机物的吸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了较佳的催化剂载体,采用沉淀/煅烧法制备了Cu/HZSM-5催化剂,并采用苯酚、喹啉以及吲哚模拟焦化废水,利用实验方法考察了铜的最佳负载量,实验研究了难降解有机物的催化净化规律。最后利用较佳的催化剂处理了实际煤化工废水。主要结论如下:较高的酸溶温度可促进粉煤灰杂质的去除效果,且有利于提升其硅铝比;碱熔融可以破坏粉煤灰中石英和莫来石的晶体结构,显着提高其酸洗产物的硅铝比。化学试剂合成HZSM-5沸石的研究表明,较低的模板剂含量和碱度以及较高的晶化温度、较长的晶化时间都有利于HZSM-5的生长。HZSM-5最佳合成条件为:溶液pH约11,水热温度180℃,晶化48 h,模板剂用量n(TPABr)/n(SiO2)=0.1。在上述条件下,粉末X-射线衍射(PXRD)证明粉煤灰合成产物为HZSM-5。扫描电镜(SEM)显示该沸石为六棱柱。红外分析(FTIR)显示其具有典型的HZSM-5骨架结构。热分析(DSC/TG)结果表明该粉煤灰合成HZSM-5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比表面积(BET)分析结果证明该沸石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HZSM-5的吸附实验表明其对水溶液中的喹啉、吲哚和苯酚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依次为喹啉>吲哚>苯酚。吸附数据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当Na2CO3与粉煤灰质量比为1.2时熔融粉煤灰合成的HZSM-5具有较佳的综合性能,其制备的Cu/HZSM-5催化剂有明显的CuO的衍射,其衍射强度随负载量增加而加大,但比表面积逐步下降。在氧气和加热条件(温度范围80200℃)下,液相色谱分析表明Cu/HZSM-5催化剂可以破坏苯酚、喹啉和吲哚的分子结构。液相色谱和COD分析表明,负载10%的Cu/HZSM-5具有较佳的净化效果。延长反应时间、增大固液比、降低有机物浓度以及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均有利于有机物的净化。该催化剂对含盐量超过50 g/L的实际煤化工废水净化率约50%。综上,本研究可为我国粉煤灰资源化利用以及难降解废水处理提供有益借鉴作用。
赵剑明,刘小生,杨玉生,杨正权[8](2018)在《土工抗震60年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论述了土工抗震学科的创立、发展和创新历程,并对汶川地震后土工抗震研究的新进展和主要成果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土工抗震学科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自汪闻韶院士1958年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创立我国第一个土动力学试验室、开创我国土动力学和土工抗震学科以来,土工抗震学科在土体动力特性测试技术、土的液化机理及判别方法、土工振动台动力模型试验、土体真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土石坝及地基抗震安全评价方法、室内外试验联合确定土体动力特性参数、土石坝及地基抗震设计理论(思想)和原则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和开创性的进展,奠定了我国土动力学和土工抗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领先地位。2008年汶川地震后,围绕高土石坝抗震的新需求,在高土石坝极限抗震能力分析方法、高土石坝地震破坏模式、高土石坝抗震减灾工程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逐步建立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相结合、原型震害-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相结合、变形分析和稳定分析相结合、整体稳定分析和局部稳定分析相结合的高土石坝抗震安全评价体系。未来迫切需要开展复杂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抗震关键技术,特高土石坝地震灾变行为与安全控制,基于性能的高土石坝抗震安全评价及灾害控制,水库大坝抗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研究。
徐滕州[9](2018)在《超低导热系数真空绝热板制备及热物理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真空绝热板(Vacuum Insulation Panel,VIP)基于真空绝热原理,通过最大限度提高板内真空度并填充多孔低热导率材料而实现高效绝热,是目前公认的导热系数最低的绝热材料。本文目标是制备导热系数小于1.5mW/(m·K)的VIP,并降低芯材的孔径以延长玻璃纤维VIP的使用寿命。本文针对超低导热系数VIP绝热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实验研究,主要以离心法超细玻璃纤维为原料,在干法、湿法两种不同的芯材成型工艺下,研究了纤维状态对VIP固相热传导和服役寿命的影响机理。为了实现低导热、低热桥、长寿命的效果,设计了以超细玻璃纤维芯材、金属化树脂复合薄膜、多组分混合的吸气剂为主体结构的VIP,并对其老化性能和寿命预测做出深入研究。本文采用超细离心纤维制备真空绝热板干法芯材,建立了干法成型工艺中纤维直径、面密度、芯材孔径三者的交互影响体系,并研究离心棉毡热压处理参数对干法芯材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纤维化和热压工艺参数,获取具有稳定结构、高压缩率、小孔径的干法芯材。另外,本文采用超细离心纤维制备真空绝热板湿法芯材,深入研究湿法成型的工艺过程,揭示了超细纤维浆料的分散和悬浮机制,通过立式浆料抽取的方法,实现浆料分层效果,辅以多级负压成型工艺,制备具有分层结构、稳定纤维排向、小孔径的湿法芯材。本文提出了温度和孔径因素影响真空绝热板使用寿命的观点,揭示了温度对真空绝热板劣化因子影响规律,提出了真空绝热板寿命预测的方法。实验室导热系数已低至1.35mW/(m·K),处于目前国际领先水平。本文主要创新型成果如下:(1)玻璃液流量和离心盘转速是影响纤维直径的重要因素,随着玻璃液流量的减小纤维直径呈现非线性规律的降低,当离心盘转速在2700rpm3500rpm时,纤维细度和稳定性最优。研究表明,纤维长度为10mm40mm时,随着棉毡面密度的增加,芯材排向角减小,当面密度达到2000g/m2,排向角衰减加剧。导向气流角度和面密度是影响棉毡棉分布的两个重要因素,平面导向角为40°60°时,棉分布最优;当棉毡面密度为1400g/m21600g/m2时,棉重量分布可控制在±15%以内,制备的VIP厚度均匀性最好。干法芯材热压中,当温度为500±25℃,压力为0.2MPa0.5MPa,纤维完整性和压缩率综合性能最优。(2)使用高速气流打浆代替传统的旋片打浆工艺,降低了外力对纤维的破坏和损伤,浆料中纤维完整性保留地较好,同等打浆时间条件下,纤维长度衰减度可降低50%,纤维粉化率可降低25倍。创新性使用立体式分段抽取方法,获取了梯度分层浆料,形成粉化浆料区、团聚浆料区、分散浆料区,突破芯材成型过程中粉化纤维和团聚纤维混入的技术难题。利用多级负压脱水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多单元层结构的湿法芯材,实现了自分层效果。当真空负压为0.6MPa,成型速度为60m/s时,制备出平均纤维排向角为73.15°的湿法芯材,更接近90°,有效减少了芯材中的热桥效应。随着纤维直径的降低,芯材的平均孔径降低并且孔径大小分布更集中,有利于降低导热系数。(3)纤维直径对VIP的初期导热系数影响作用明显,随着纤维直径的增大,VIP导热系数逐渐升高,纤维直径在2.0μm7.0μm区间内呈三次多项式的关系。纤维直径的增大,VIP内芯材孔径增大,真空绝热板随内压的升高导热系数上升速度越快;同时同等质量的芯材纤维含量减小,抵抗压缩的能力下降,表现出VIP的密度随纤维直径的增大而变大的规律。(4)VIP有效导热系数受膜材结构影响明显,铝箔型膜材因其含有7μm厚的铝箔层,制备的VIP有效导热系数显着高于涂层型膜材VIP。VIP热桥效应还受尺寸影响,VIP尺寸越大热桥效应越小。膜材热封强度大小主要影响VIP的密封性,热封强度越大密封性越好,长期导热系数性能表现越出色;当强度过低时,封口区域可能出现“虚焊”现象,密封性降低,导热系数劣化速度快。在VIP中,芯材和膜材真空环境下会出现放气现象,并且膜材的放气量更大、气体种类更复杂。吸气剂能吸收来自于VIP内部放气和外部渗入的气体,使用多组分吸气剂能够有效地抑制VIP板内气压的升高,且抑制效果明显优于CaO吸气剂。(5)VIP老化性能受环境条件影响明显,高温高湿环境下,其劣化速度较快,冷冻环境下劣化速度极慢;VIP芯材的孔径大小也是影响老化性能的关键因素,孔径越大,同等条件下劣化速度越快,当孔径在30μm50μm区间内变化时,劣化速率的变化最为明显。对于组成和结构固定的VIP,不同使用温度环境,其每年的导热系数劣化值是不同的,该数值与环境温度呈指数关系,通过计算劣化因子的方法,可以对VIP在不同使用温度条件下的寿命进行预测。本文创新点如下:(1)发现了纤维排向角对真空绝热板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拍向角越大,芯材中跃层纤维含量越低,芯材中固相热传导的热桥效应越低,有效地延长热量沿玻璃纤维传导的总行程,从而实现降低真空绝热板导热系数的效果。(2)发现了纤维直径对真空绝热板物理性能和老化性能的影响机理,当气体渗入真空绝热板内,对流传热趋于明显,纤维直径越小,抑制气体对流传热的能力越强,导热系数劣化越慢,相同的服役周期内,纤维直径越小,真空绝热板导热系数劣化越慢。(3)发明了气流打浆方法,浆料中纤维长度保留地较好,大幅降低了芯材中粉化和团聚纤维的含量,攻克了芯材成型过程中粉化纤维和团聚纤维混入的技术难题,减少了纤维间的搭接和填充,有效地降低真空绝热板的导热系数。
穆森[10](2017)在《粉煤灰的动力特性研究及贮灰库动力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一种特殊的工业废料,电厂存放粉煤灰的构筑物称为贮灰库。贮灰库作为电厂重要的构筑物,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防止贮灰库溃坝事故的发生,对其进行动力稳定性分析至关重要。本文以华能上安电厂向阳沟贮灰库所排放的粉煤灰为试验研究对象,对取自现场的粉煤灰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土工试验,重点研究了固结比、围压和相对密度对粉煤灰动力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饱和粉煤灰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得到饱和粉煤灰在不同的相对密度、不同的固结比和不同的围压条件下的动力特性,并分析了动模量、阻尼比、动应力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2)研究了在等压固结和不等压固结条件下,三种不同相对密度和三种不同围压的饱和粉煤灰在动三轴试验过程中的孔压增长规律,拟合出适用于本文所用粉煤灰的孔压增长模式。(3)基于以上试验结果,对贮灰库坝体的渗流稳定进行了计算分析,同时采用等效线性粘弹性模型对该贮灰库进行动力反应分析,并采用了总应力法进行了坝体液化分析,评价了贮灰库的动力稳定性。
二、一种粉煤灰的强度液化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粉煤灰的强度液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制备及防灭火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自燃机理研究 |
1.2.2 矿井防灭火技术研究 |
1.2.3 防灭火凝胶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
1.2.4 提出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制备及配比优化 |
2.1 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原料及其性质 |
2.1.1 双网络凝胶基料 |
2.1.2 双网络凝胶交联方式 |
2.1.3 蒙脱土材料 |
2.2 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制备过程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2.3 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制备过程 |
2.3 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配比及优化实验 |
2.3.1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
2.3.2 正交表极差计算方法 |
2.3.3 胶凝时间测定实验 |
2.3.4 凝胶渗透率测定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特性评价 |
3.1 凝胶粘度测试 |
3.1.1 凝胶粘度测定方法 |
3.1.2 原材料浓度对凝胶粘度的影响 |
3.1.3 硼酸浓度对凝胶粘度的影响 |
3.2 凝胶强度测试 |
3.2.1 凝胶强度测试方法 |
3.2.2 凝胶强度测试结果及分析 |
3.3 凝胶保水性能测试 |
3.3.1 凝胶保水性测试方法 |
3.3.2 凝胶保水性测试结果及分析 |
3.4 凝胶热稳定性 |
3.4.1 热稳定性测试方法 |
3.4.2 热稳定性测试结果及分析 |
3.4.3 蒙脱土用量对凝胶热稳定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防灭火性能研究 |
4.1 实验煤样选择和制备 |
4.1.1 实验煤样的选取 |
4.1.2 煤样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4.1.3 复合凝胶处理煤样的制备 |
4.2 阻化性能测定实验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过程 |
4.2.3 标志性气体释放规律 |
4.2.4 煤自燃过程中凝胶抑制率趋势分析 |
4.2.5 交叉点温度变化特性 |
4.3 煤自燃过程质量和热量变化测定实验(TG-DSC) |
4.3.1 实验仪器 |
4.3.2 实验过程 |
4.3.3 质量和热量变化特性分析 |
4.3.4 热动力学特性研究 |
4.4 活性官能团测定实验(FTIR) |
4.4.1 实验仪器 |
4.4.2 实验过程 |
4.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防灭火机理探讨 |
5.1 复合凝胶的阻化机制探讨 |
5.1.1 实验过程 |
5.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1.3 复合凝胶阻化机理 |
5.2 双网络凝胶和复合凝胶灭火对比实验 |
5.2.1 实验过程及方法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3 凝胶灭火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粉煤灰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
1.1.1 燃煤烟气脱硝技术 |
1.1.2 燃煤烟气脱硫技术 |
1.2 燃煤烟气协同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固相吸附/再生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
1.2.2 气固催化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
1.2.3 吸收剂喷射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
1.2.4 催化氧化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
1.2.5 氧化剂氧化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
1.2.6 高能电子活化氧化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
1.3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现状 |
1.3.1 粉煤灰的产生与危害 |
1.3.2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现状 |
1.3.3 粉煤灰的高附加值利用研究进展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脱硫脱硝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固定床协同脱硫脱硝实验平台 |
2.2.1 平台简介 |
2.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 烟气循环流化床协同脱硫脱硝实验平台 |
2.3.1 平台简介 |
2.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4 脱除效率计算方法 |
2.5 催化剂及反应产物表征手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粉煤灰活化与磁选 |
3.1 引言 |
3.2 实验步骤 |
3.3 粉煤灰活化 |
3.3.1 粉煤灰机械球磨 |
3.3.2 粉煤灰改性研究 |
3.4 粉煤灰磁选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粉煤灰基铁基催化剂催化 H_2O_2氧化 NO协同脱硫脱硝性能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制备 |
4.3 粉煤灰制铁基催化剂脱硫脱硝实验 |
4.3.1 催化剂表征分析 |
4.3.2 催化剂脱硫脱硝性能 |
4.3.3 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 |
4.3.4 铁负载量对催化剂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 |
4.4 磁珠制铁基催化剂脱硫脱硝性能 |
4.4.1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4.4.2 脱硫脱硝性能 |
4.4.3 脱硫脱硝产物及反应路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粉煤灰基HY分子筛催化 H_2O_2氧化 NO协同脱硫脱硝性能 |
5.1 引言 |
5.2 分子筛制备与处理 |
5.3 粉煤灰基 HY 分子筛的合成研究 |
5.3.1 碱熔处理对粉煤灰的影响 |
5.3.2 碱度对Y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
5.3.3 导向剂添加量对Y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
5.3.4 硅铝比对Y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
5.3.5 晶化时间对Y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
5.4 粉煤灰基HY分子筛脱硫脱硝实验及机理分析 |
5.4.1 粉煤灰基HY分子筛脱硫脱硝实验 |
5.4.2 HY分子筛脱硫脱硝机理分析 |
5.5 硝酸处理对HY分子筛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 |
5.5.1 分子筛表征分析 |
5.5.2 脱硫脱硝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粉煤灰基固体酸催化剂催化 H_2O_2氧化 NO协同脱硫脱硝性能 |
6.1 引言 |
6.2 催化剂制备 |
6.3 催化剂表征分析 |
6.3.1 催化剂结构表征 |
6.3.2 催化剂的XPS表征 |
6.3.3 催化剂表面酸性表征 |
6.3.4 催化剂TG表征 |
6.3.5 催化剂SEM表征 |
6.3.6 催化剂BET表征 |
6.4 固体酸催化剂的脱硫脱硝性能 |
6.5 酸处理时间与温度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
6.6 固体酸催化 H_2O_2氧化 NO的脱硝反应动力学 |
6.6.1 内外扩散影响 |
6.6.2 反应级数 |
6.6.3 反应速率常数与活化能 |
6.7 脱硫脱硝产物分析及机理推测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粉煤灰基催化剂技术经济性比较分析 |
7.1 前言 |
7.2 催化性能分析 |
7.2.1 烟气组分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2.2 H_2O_2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2.3 H_2O_2流量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2.4 催化温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2.5 催化剂剂量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3 催化稳定性分析 |
7.4 经济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烟气循环流化床协同脱硫脱硝中试试验研究 |
8.1 前言 |
8.2 烟气循环流化床试验操作参数 |
8.2.1 催化剂用量 |
8.2.2 颗粒带出气速 |
8.2.3 操作气速与停留时间 |
8.2.4 双氧水浓度与流量 |
8.2.5 模拟烟气各组分浓度 |
8.2.6 烟气湿度 |
8.2.7 流化床入口温度 |
8.2.8 Ca/(S+N)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停留时间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8.3.2 双氧水浓度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8.3.3 Ca/(S+N)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8.3.4 烟气湿度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8.3.5 入口烟气温度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8.3.6 烟气SO_2和NO浓度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8.3.7 脱硫脱硝产物分析及反应路径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循环作用下固化淤泥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固化淤泥土研究现状 |
1.2.1 淤泥土固化机理介绍 |
1.2.2 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
1.2.3 冻融循环下土体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4 Flac~(3D)数值模拟应用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疏浚淤泥土基本物理性质指标测定及固化 |
2.1 淤泥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测试 |
2.1.1 天然含水率试验 |
2.1.2 土粒比重试验 |
2.1.3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2 固化材料 |
2.3 淤泥土脱水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固化淤泥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内容与方案 |
3.2.1 试样的制备与养护 |
3.2.2 动力特性试验方案和操作 |
3.3 固化淤泥土的变形特性 |
3.3.1 应力等幅加载对固化淤泥土变形特性的影响 |
3.3.2 应力多级加载对固化淤泥土变形特性的影响 |
3.3.3 动应力幅值对固化淤泥土变形特性的影响 |
3.4 固化淤泥土动应力-动应变特征 |
3.4.1 固化淤泥土骨干曲线特征 |
3.4.2 固化淤泥土强度与变形特征 |
3.5 固化淤泥土的动弹性模量和初始阻尼比分析 |
3.5.1 固化淤泥土动弹性模量 |
3.5.2 固化淤泥土初始动阻尼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冻融循环下固化淤泥土的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冻融循环试验内容 |
4.2.1 冻融循环方案设计 |
4.2.2 水分迁移试验 |
4.3 静力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 |
4.3.1 试验原理 |
4.3.2 静力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设计 |
4.3.3 试验设备与操作 |
4.4 固化土中水分迁移规律 |
4.5 冻融循环下固化淤泥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 |
4.5.1 固化淤泥土应力-应变关系 |
4.5.2 固化淤泥土的破坏强度 |
4.6 冻融作用对固化淤泥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 |
4.6.1 冻融循环对粘聚力的影响 |
4.6.2 冻融循环对内摩擦角的影响 |
4.6.3 冻融作用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Flac~(3D)固化淤泥土路基沉降模拟 |
5.1 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5.2 基于FLAC~(3D)的仿真建模过程 |
5.2.1 确定几何形状并划分网格 |
5.2.2 本构模型选取及参数确定 |
5.2.3 定义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5.2.4 施加等效列车荷载 |
5.3 路堤施工变形与应力分析 |
5.4 冻融循环下路堤的变形与应力分析 |
5.4.1 加载时最大不平衡力分析 |
5.4.2 冻融循环对路堤变形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主要专利 |
致谢 |
(4)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桥头跳车处治现状分析 |
1.2.2 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深厚软基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工程概况 |
2.1 公路桥头跳车背景 |
2.2 区域地质环境概况 |
2.2.1 地理位置和交通 |
2.2.2 地质条件综述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场地地震效应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不良地质 |
2.3 桥头路基历年加铺数据分析 |
2.4 桥头跳车形成因素、现状及机理分析 |
2.4.1 桥头跳车形成因素分析 |
2.4.2 沉降现状及机理分析 |
第三章 沉降理论计算与预测 |
3.1 沉降计算的概述 |
3.2 计算横断面的选取和确定 |
3.3 计算方法与参数的选取 |
3.3.1 公式选择 |
3.3.2 计算参数选取 |
3.4 桥头路堤沉降计算与评价 |
3.4.1 路堤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计算 |
3.4.2 沉降计算结果与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下的沉降计算 |
4.1 FLAC3D基本原理及主要特点 |
4.1.1 有限差分近似 |
4.1.2 运动方程 |
4.1.3 力学时步原理 |
4.2 FLAC3D流固耦合相互作用分析 |
4.2.1 模型的建立及力学参数的选取 |
4.2.2 模型计算与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和施工稳定性分析 |
5.1 桥头跳车病害治理原则 |
5.2 桥头跳车病害段治理思路和处治措施 |
5.2.1 治理思路 |
5.2.2 处治措施 |
5.2.3 处治方案比选 |
5.2.4 处治方案选择 |
5.3 桥头跳车治理措施的数值模拟分析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3.1 路堤横向引孔置换轻质材料的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3.2 侧向辐射注浆加固地基土的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3.3 组合方案下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4 置换施工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4.1 参数选取及工况确定 |
5.4.2 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次研究不足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和专利 |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实践 |
(5)利用粉煤灰制备多级孔ZSM-5分子筛/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吸附VOCs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
1.1.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
1.1.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处理方法 |
1.2 沸石 |
1.2.1 沸石的结构和类型 |
1.2.2 沸石分子筛的发展历程 |
1.2.3 水热合成沸石及其结晶机理 |
1.3 粉煤灰 |
1.3.1 粉煤灰的来源及性质 |
1.3.2 粉煤灰的危害 |
1.3.3 粉煤灰的综合应用 |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粉煤灰的分步处理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仪器与设备 |
2.2.2 试剂及药品 |
2.2.3 表征与计算方法 |
2.2.4 实验过程与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级孔ZSM-5沸石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与设备 |
3.2.2 试剂及药品 |
3.2.3 表征方法 |
3.2.4 实验过程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晶温度对ZSM-5合成的影响 |
3.3.2 结晶时间对ZSM-5合成的影响 |
3.3.3 不同的Na/Si下对ZSM-5 沸石合成的影响 |
3.3.4 用正交表寻找ZSM-5沸石的最佳合成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级孔ZSM-5分子筛/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苯及二甲苯的吸附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仪器与设备 |
4.2.2 试剂及药品 |
4.2.3 实验过程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级孔ZSM-5分子筛/聚合物复合材料 |
4.3.2 多级孔ZSM-5分子筛对苯和二甲苯的吸附研究 |
4.3.3 多级孔ZSM-5分子筛/聚合物复合材料对苯和二甲苯的吸附研究 |
4.3.4 吸附动力学 |
4.3.5 吸附热力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聚丙烯纤维加筋粉煤灰—土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粉煤灰概述 |
1.2.1 粉煤灰的分类 |
1.2.2 粉煤灰的应用 |
1.3 加筋土概述 |
1.4 纤维加筋土概述 |
1.5 纤维加筋粉煤灰土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纤维加筋粉煤灰-土剪切强度特性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土样 |
2.2.2 粉煤灰 |
2.2.3 纤维 |
2.3 纤维加筋粉煤灰土直剪试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压实特性 |
2.4.2 应力-应变曲线 |
2.4.3 剪切强度和强度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纤维加筋粉煤灰-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 |
3.1 引言 |
3.2 无侧限抗压试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粉煤灰含量和养护龄期的影响 |
3.3.2 纤维加筋的影响及加筋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纤维加筋粉煤灰-土三轴强度特性 |
4.1 引言 |
4.2 三轴剪切试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应力-应变关系 |
4.3.2 不同因素对主应力差的影响 |
4.3.3 加筋效果系数 |
4.3.4 纤维长度和含量对剪切强度参数c和?的影响 |
4.3.5 能量吸收能力 |
4.3.6 加筋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7)粉煤灰合成高硅沸石催化剂及其净化煤化工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粉煤灰综述 |
1.1.1 粉煤灰来源及分布 |
1.1.2 粉煤灰的性质与危害 |
1.1.3 粉煤灰的应用 |
1.2 沸石分子筛综述 |
1.2.1 沸石的组成 |
1.2.2 沸石的合成 |
1.2.3 沸石的应用 |
1.2.4 ZSM-5 沸石介绍 |
1.2.5 粉煤灰沸石的研究 |
1.3 煤化工废水综述 |
1.3.1 煤化工废水概况 |
1.3.2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章 粉煤灰预处理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2 原料粉煤灰表征 |
2.1.3 粉煤灰预处理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原料粉煤灰分析 |
2.2.2 煅烧分析 |
2.2.3 酸处理分析 |
2.2.4 预处理优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沸石合成工艺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1.2 沸石合成工艺探索 |
3.1.3 沸石合成的影响因素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合成工艺分析 |
3.2.2 沸石合成影响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粉煤灰合成沸石及其对有机物的吸附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2 粉煤灰合成沸石 |
4.1.3 粉煤灰合成沸石的表征 |
4.1.4 沸石对单一溶液的吸附 |
4.1.5 沸石对混合溶液的吸附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粉煤灰合成沸石结果分析 |
4.2.2 粉煤灰合成沸石的表征分析 |
4.2.3 沸石对单一物质的吸附分析 |
4.2.4 沸石对混合物质的吸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煤化工废水的净化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1.2 Cu/HZSM-5 催化剂的制备 |
5.1.3 Cu/HZSM-5 催化剂的表征 |
5.1.4 催化剂对混合溶液的净化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催化剂制备结果分析 |
5.2.2 Cu/HZSM-5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5.2.3 催化剂对混合溶液的净化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土工抗震60年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土工抗震学科的创立、发展和创新 |
2.1 土体动力特性测试技术 |
2.2 土体地震液化机理及判别方法研究 |
2.3 深厚覆盖层动力特性研究 |
2.4 土石坝振动台动力模型试验研究 |
2.5 真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及土石坝抗震安全评价方法 |
2.6 土石坝及地基抗震设计理论 (思想) 和原则 |
3 汶川地震后土工抗震研究的新进展 |
3.1 紫坪铺大坝“5·12”震害对真非线性分析方法和抗震安全评价方法的验证 |
3.2 高土石坝极限抗震能力分析方法 |
3.3 高土石坝地震破坏模式 |
3.4 覆盖层土体地震液化 |
3.5 高土石坝及地基抗震安全评价体系建立及发展 |
4 研究展望 |
(9)超低导热系数真空绝热板制备及热物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绝热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无机绝热材料 |
1.2.2 有机泡沫绝热材料 |
1.2.3 复合绝热材料 |
1.2.4 气凝胶 |
1.2.5 真空绝热板 |
1.3 真空绝热板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真空绝热板国内外应用现状 |
1.3.3 真空绝热板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制备过程和性能表征 |
2.1 干法芯材制备 |
2.2 湿法芯材制备 |
2.3 封装膜材制备 |
2.4 吸气剂制备 |
2.5 真空绝热板制备 |
2.6 芯材性能表征 |
2.6.1 芯材厚度 |
2.6.2 芯材片重 |
2.6.3 芯材面密度 |
2.6.4 芯材棉分布 |
2.6.5 芯材含水率 |
2.6.6 芯材平均孔径和孔径分布 |
2.7 吸气剂性能表征 |
2.8 膜材性能表征 |
2.8.1 膜材气体透过性测试方法 |
2.8.2 膜材水蒸气透过性测试方法 |
2.9 真空绝热板性能表征 |
2.9.1 导热系数测试 |
2.9.2 VIP不同内部气压下的导热系数测试 |
2.9.3 VIP内部芯材孔径测试与计算方法 |
2.9.4 VIP寿命预测方法 |
2.10 物相成分和微观形貌表征 |
2.10.1 XRD |
2.10.2 SEM |
第三章 干法成型工艺对芯材性能影响研究 |
3.1 玻璃纤维成分及耐热性能分析 |
3.2 纤维化工艺对纤维直径影响分析 |
3.2.1 玻璃液流量对纤维直径的影响分析 |
3.2.2 离心盘转速对纤维直径的影响分析 |
3.3 导向气流对不同面密度干法芯材棉分布的影响分析 |
3.4 面密度对干法芯材纤维排向角影响分析 |
3.5 热压工艺对干法芯材纤维长度和压缩率影响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湿法成型工艺对芯材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打浆工艺对浆料中纤维完整性影响分析 |
4.1.1 打浆方式和打浆时间对纤维长度的影响 |
4.1.2 浆料浓度对芯材纤维长度影响 |
4.2 立式浆料抽取 |
4.3 负压脱水成型及纤维排向分析 |
4.3.1 负压脱水及自分层机制 |
4.3.2 负压和成型速度对纤维排向影响分析 |
4.4 纤维直径对湿法芯材孔径分布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真空绝热板热-物理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干法芯材对VIP热-物理性能影响分析 |
5.2.1 纤维直径对不同内压下VIP导热系数影响研究 |
5.2.2 纤维直径对VIP密度影响研究 |
5.2.3 纤维直径对VIP孔径影响研究 |
5.3 湿法芯材对VIP热-物理性能影响分析 |
5.3.1 纤维直径、长度对VIP导热系数影响研究 |
5.3.2 纤维直径、长度对VIP密度影响研究 |
5.3.3 纤维直径对VIP孔径影响研究 |
5.3.4 芯材厚度对VIP导热系数影响研究 |
5.4 膜材结构对VIP导热系数影响分析 |
5.4.1 CF型膜材结构及阻隔性测试分析 |
5.4.2 膜材热封强度对VIP导热系数影响分析 |
5.4.3 膜材对VIP有效导热系数影响分析 |
5.5 吸气剂对VIP性能影响研究 |
5.5.1 芯材和膜材放气现象分析 |
5.5.2 吸气剂成分结构分析 |
5.5.3 吸气剂对VIP导热系数性能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真空绝热板耐老化性能研究及寿命预测研究 |
6.1 VIP导热性能劣化理论分析 |
6.2 VIP在高温高湿环境和冷冻环境下老化性能研究 |
6.2.1 纤维直径对干法芯材VIP高温高湿环境老化性能影响研究 |
6.2.2 纤维直径对湿法芯材VIP高温高湿环境老化性能影响研究 |
6.2.3 VIP冷冻环境老化性能研究 |
6.3 VIP温度寿命试验及寿命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10)粉煤灰的动力特性研究及贮灰库动力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粉煤灰动力特性研究 |
1.2.2 贮灰库动力稳定特性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粉煤灰的基本特性试验研究 |
2.1 工程概况 |
2.1.1 初期坝 |
2.1.2 堆积坝 |
2.2 粉煤灰的物理特性 |
2.2.1 粉煤灰的粒径分析 |
2.2.2 比重与容重 |
2.2.3 粉煤灰的基本物理性质试验 |
2.3 粉煤灰的的力学特性 |
2.3.1 粉煤灰的渗透性 |
2.3.2 粉煤灰的抗剪强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饱和粉煤灰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动三轴试验原理 |
3.2.1 动三轴试验的基本类型 |
3.2.2 动三轴试验条件的选择 |
3.3 动三轴试验方案 |
3.3.1 试验仪器 |
3.3.2 试验内容 |
3.3.3 试验过程 |
3.4 饱和粉煤灰动强度试验数据分析 |
3.4.1 动剪应力与破坏振次关系曲线 |
3.4.2 动强度指标 |
3.5 饱和粉煤灰动模量与阻尼比试验数据分析 |
3.5.1 动应力应变曲线 |
3.5.2 动弹模量与动应变关系分析 |
3.5.3 动剪模量与动剪应变关系分析 |
3.5.4 最大动弹性模量和最大动剪切模量 |
3.5.5 阻尼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饱和粉煤灰动孔隙水压力特性研究 |
4.1 概述 |
4.2 饱和粉煤灰动孔隙水压力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饱和粉煤灰动孔隙水压力增长模式 |
4.3.1 等压固结情况 |
4.3.2 非等压固结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贮灰库动力反应及液化分析 |
5.1 坝体的静力稳定性分析 |
5.1.1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坝体材料参数确定 |
5.1.2 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坝体渗流稳定性计算分析 |
5.1.3 洪水运行工况下的坝体渗流稳定性计算分析 |
5.2 坝体动力稳定数值模拟分析 |
5.2.1 本构选取及地震波输入 |
5.2.2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5.2.3 动力反应分析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一种粉煤灰的强度液化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制备及防灭火特性研究[D]. 王婕.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粉煤灰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性能及机理研究[D]. 崔荣基.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循环作用下固化淤泥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 田宗坤. 南华大学, 2020(01)
- [4]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D]. 冯彦铭.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利用粉煤灰制备多级孔ZSM-5分子筛/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吸附VOCs的研究[D]. 张海明.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聚丙烯纤维加筋粉煤灰—土力学性能研究[D]. 张蒋. 湖北工业大学, 2019(09)
- [7]粉煤灰合成高硅沸石催化剂及其净化煤化工废水的研究[D]. 王国栋. 天津大学, 2018(06)
- [8]土工抗震60年研究进展与展望[J]. 赵剑明,刘小生,杨玉生,杨正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8(05)
- [9]超低导热系数真空绝热板制备及热物理性能研究[D]. 徐滕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
- [10]粉煤灰的动力特性研究及贮灰库动力稳定性分析[D]. 穆森.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