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DA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内Ca~(2+)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刺激作用

NMDA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内Ca~(2+)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刺激作用

一、Stimulatory Effects of NMDA on Intracellular Ca~(2+) Nonlinear Kinetic Model in Rat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论文文献综述)

窦报敏[1](2020)在《脊髓CXCL1-CXCR2介导针刺足三里抗炎性痛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针刺CFA(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AIA(Adjuvant Induced Arthritis,佐剂性关节炎)炎性痛大鼠双侧足三里可升高血液中CXCL1(The 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趋化因子CXC配体1)含量,且血液中CXCL1参与针刺镇痛,同时脊髓中CXCL1含量也升高。本研究在针刺双侧足三里对AIA大鼠镇痛有效的平台上,旨在探究针刺足三里上调AIA大鼠血液中CXCL1是否作用于脊髓发挥镇痛作用,并阐明脊髓中CXCL1及其受体CXCR2(The chemokine(C-X-C motif)receptor 2,趋化因子CXC受体2)介导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针刺抗炎性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针刺对脊髓CXCL1蛋白和基因含量的影响:采用0.1ml CFA右侧足底皮内注射,建立CFA诱导的AIA炎性痛模型,观察针刺双侧足三里对AIA大鼠造模侧热辐射痛的影响;在针刺第7天后取脊髓,采用ELISA方法检测脊髓CXCL1含量的变化,采用RT-q PCR方法检测脊髓CXCL1m RNA含量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脊髓背角CXCL1的平均荧光强度。2.血液CXCL1的作用器官筛查: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采用染料Alexa Fluor750(AF750)标记CXCL1重组蛋白,经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通过Perkin Elmer3D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实时动态观测血液中CXCL1增高后在全身的富集部位,尾静脉注射后即刻及活体观测结束后解剖取大鼠各器官进行离体观测。3.调控脊髓CXCL1介导针刺镇痛效应:采用鞘内注射CXCL1中和抗体及CXCL1重组蛋白,不同程度的降低针刺组脊髓中CXCL1含量,或升高模型组脊髓中CXCL1浓度,观察对热辐射痛及脊髓致痛因子COX2含量的影响。4.脊髓CXCL1-CXCR2脱敏参与针刺镇痛机制:采用ELISA方法检测脊髓部位全蛋白及膜蛋白CXCR2的含量、下游致痛物质COX2(Cyclo-oxygen-ase 2,环氧和酶2)和PGE2(Prostaglandin E2,前列腺素E2)的含量;采用RT-q PCR方法检测脊髓部位CXCR2m RNA含量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脊髓背角CXCR2含量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双标的方法将CXCL1、CXCR2分别与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神经元细胞的标记物Neu N共染,确定CXCL1及CXCR2在脊髓的表达细胞;采用Western-Blot检测脊髓脱敏蛋白GRK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6(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6,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6)、β-Arrestin1/2(Beta-Arrestin1/2,抑制蛋白β-Arrestin1/2)含量变化。探索针刺调控CXCL1-CXCR2信号通路的镇痛机制。结果:实验一:针刺双侧足三里可改善AIA大鼠炎性痛,发现针刺上调的脊髓CXCL1主要来源于血液。1.针刺具有镇痛效应:造模后,模型组大鼠相对于盐水组足底热辐射痛阈值降低(P<0.01);针刺可升高造模侧热辐射痛阈值,从针刺第一天起效(P<0.01),一直持续到第7天(P<0.01);提示针刺可改善AIA大鼠炎性痛。2.脊髓CXCL1蛋白含量的变化: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CXCL1含量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CXCL1含量升高,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CXCL1含量升高,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针刺可上调脊髓CXCL1蛋白含量。3.脊髓背角CXCL1平均荧光强度: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及针刺组CXCL1平均荧光强度升高,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CXCL1平均荧光强度升高,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针刺可上调脊髓背角CXCL1蛋白含量。4.脊髓CXCL1 m RNA含量的变化: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和针刺组CXCL1 m RNA含量升高,模型组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针刺组CXCL1 m RNA有升高趋势,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针刺对脊髓产生CXCL1影响较小。5.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血液中升高的CXCL1可随血液循环通过血-脊髓屏障及血脑屏障进入脊髓与脑,脊髓中升高的CXCL1部分来源于血液中的CXCL1;提示血液CXCL1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实验二:脊髓CXCL1介导针刺镇痛效应6.中和脊髓CXCL1的调控结果:(1)足底热辐射痛阈值:与针刺组相比,针刺+低剂量CXCL1中和剂组第一天针刺后1h、6h、20h及第二天针刺后1h均降低,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针刺+高剂量CXCL1中和剂组第一天针刺后1h、6h、20h均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天针刺后1h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2)脊髓致痛因子COX2: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针刺+高剂量CXCL1中和剂组COX2含量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针刺组比较,针刺+低剂量CXCL1中和剂组COX2含量上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针刺+高剂量CXCL 1中和剂组COX2含量变化不明显,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低剂量CXCL1中和抗体可明显拮抗针刺镇痛效应。7.重组脊髓CXCL1的调控结果:(1)足底热辐射痛值:与模型组比较,模型+低剂量CXCL1重组蛋白组第一天针刺后1h、6h、20h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天针刺后1h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高剂量CXCL1重组蛋白组第一天针刺后1h升高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第一天针刺后6h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天针刺后20h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天针刺后1h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脊髓致痛因子COX2:与模型组比较,模型+高剂量CXCL1重组蛋白组,COX2含量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针刺组比较,模型+重组蛋白高剂量组COX2含量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高剂量CXCL1重组蛋白可模拟针刺镇痛效应。实验三:针刺升高脊髓CXCL1可能促使脊髓CXCR2受体脱敏8.针刺具有镇痛效应:造模后,模型组大鼠相对于盐水组足底热辐射痛阈值降低(P<0.01);针刺可升高造模侧热辐射痛阈值,从针刺第一天起效,一直持续到第7天,针刺第1-5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6-7天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针刺可改善AIA大鼠炎性痛。9.脊髓全蛋白CXCR2的变化: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和针刺组CXCR2含量升高,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针刺组CXCR2含量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针刺可下调脊髓全蛋白CXCR2的含量。10.脊髓膜蛋白CXCR2的变化: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和针刺组CXCR2升高,模型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针刺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针刺组CXCR2降低,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针刺可下调脊髓膜蛋白CXCR2的含量。11.脊髓背角CXCR2的平均荧光强度: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CXCR2平均荧光强度升高,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针刺组平均荧光强度变化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CXCR2平均荧光强度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针刺可下调脊髓背角CXCR2的含量。12.脊髓CXCR2m RNA的变化: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和针刺组CXCR2m RNA升高,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针刺组CXCR2m RNA降低,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针刺对脊髓产生CXCR2影响较小。13.脊髓CXCL1及CXCR2的表达细胞:CXCL1与星形胶质细胞(GFAP)及神经元细胞(Neu N)均有共染;CXCR2与神经元细胞(Neu N)有共染,与星形胶质细胞(GFAP)没有共染;提示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表达CXCL1,神经元细胞表达CXCR2。14.脊髓脱敏蛋白的变化:与盐水组比,针刺组GRK2、GRK6、β-Arrestin1/2升高,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针刺组GRK2、β-Arrestin1/2升高,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GRK6未升高(P>0.05);提示针刺不影响脊髓脱敏蛋白的含量。15.脊髓致痛因子COX2、PGE2的变化:(1)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和针刺组COX2升高,模型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针刺组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针刺组COX2降低,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PGE2升高,针刺组降低,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针刺组PGE2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针刺可下调脊髓致痛因子COX2、PGE2的含量。结论:1.基于针刺双侧足三里改善AIA大鼠炎性痛效应,发现血液升高的CXCL1是针刺上调脊髓CXCL1的重要来源。2.脊髓中CXCL1参与针刺镇痛。3.针刺升高脊髓CXCL1可促使脊髓CXCR2受体脱敏,下游致痛因子COX2、PGE2下降,发挥镇痛作用4.针刺导致脊髓部位CXCL1-CXCR2受体脱敏的机制与GRK6通路无关,其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究。

朱时钰[2](2020)在《内源性大麻素2-AG通过CB1受体对海人酸损伤尾核神经元离子通道电学活性的调制作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内源性大麻素2-AG是否通过CB1受体调节海人酸(KA)诱导尾核神经元兴奋性神经毒性中相关离子通道电学活性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尾核神经元,培养第7天分别加入内源性大麻素2-AG、KA、RIM和/或URB602处理12 h;(1)采用Hochest染色观察内源性大麻素2-AG对KA诱导尾核神经元兴奋性神经毒性效应的影响;(2)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内源性大麻素2-AG对KA损伤的尾核神经元VGCC、IA和VGSC电学活性的影响。结果:(1)Hochest染色显示KA诱导尾核神经元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内源性大麻素2-AG可使KA诱导的核固缩细胞的数目显着减少,此效应通过CB1受体发挥作用。(2)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显示,K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增强尾核神经元VGCC电流密度,降低失活曲线的半失活电压V1/2,但未影响VGCC激活的电学特性;而内源性大麻素2-AG能拮抗KA损伤VGCC的失活电学活性,并且是通过CB1受体发挥作用。(3)K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抑制尾核神经元IA通道电流密度,减小失活曲线的斜率k值,延迟失活后恢复时间常数τ值,但未影响IA通道激活的电学特征;而内源性大麻素2-AG能拮抗KA损伤IA通道失活及失活后恢复的电学活性,该作用是通过CB1受体发挥作用。(4)K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增强尾核神经元VGSC电流密度,增加激活曲线的半激活电压V1/2,但未影响VGSC失活的电学特征;而内源性大麻素2-AG能拮抗KA损伤VGSC的激活动力学活性,该作用是通过CB1受体发挥作用。结论:内源性大麻素2-AG通过CB1受体调节尾核神经元VGCC、IA和VGSC电学活性起到抗兴奋性神经毒性和保护神经元效应。本研究揭示e CBs抗KA兴奋性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对于有效防治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和癫痫提供新分子靶标具有重要意义。

东淑珍[3](2020)在《鞘内注射甘珀酸对急性切口痛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PX1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鞘内注射甘珀酸(carbenoxolone,CBX)后对趾部切口痛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pannexin 1(PX1)的影响,探讨甘珀酸缓解急性疼痛的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0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6),模型组(IP组,n=24),生理盐水组(NS组,n=24,NS 10uL),甘珀酸(CBX组,n=24,CBX,0.6ug/10uL),抑制剂组(10panx组,n=24,10panx,1.25ug/10uL)。除C组外,其他各组建立切口痛模型后于术前30min鞘内注射相应药物,分别测定术前30min、术后2h、4h、6h、24h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测定MWT和TWL完毕后,各组随机取3只大鼠处死并取出脊髓腰膨大段,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脊髓PX1表达量,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时间段大鼠脊髓内IL-1β和TNF-a的浓度。每组大鼠术后2h测完痛阈后随机取3只,处死并取出脊髓后用荧光免疫法检测PX1表达量及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共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IP组和NS组机械痛、热痛阈值降低,脊髓PX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术后2h大鼠脊髓PX1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共表达增加,各时间点脊髓IL-1β、TNF-a浓度明显增加;与IP组比较,CBX组术后2h、4h痛阈明显升高,术后2h、4h、24h PX1表达量明显降低,术后2h PX1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共表达较少,术后2h、4h的IL-1β、TNF-a浓度明显降低;与IP组比较,10panx组术后2h、4h痛阈明显升高,术后2h、6h、24h PX1表达量明显降低,术后2h PX1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共表达较少,术后各时间点IL-1β、TNF-a浓度明显降低;与CBX组相比,10panx组术后机械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h、24h的热痛阈明显增加,术后2h、6h的PX1表达明显降低,术后4h PX1表达量明显增加,术后24h IL-1β浓度明显增加。结论: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PX1在急性疼痛的早期及对急性疼痛的维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术前鞘内注射甘珀酸能够通过抑制PX1的表达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缓解痛觉过敏。

赵娣[4](2019)在《推拿对CCI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背根神经节SP/NK-1R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利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CCI)大鼠造成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并对其术侧腓肠肌进行中医推拿按揉法干预,采用机械足反射阈值、热缩足反射潜伏期、CatWalk三维步态、HE病理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观察推拿按揉法对CCI模型大鼠的镇痛效果及大鼠背根神经节SP/NK-1R的变化,探讨背根神经节SP/NK-1R通路参与推拿按揉法对CCI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1将32只120-18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称重,编号,分别为空白组、假手术组、CCI模型组、CCI+推拿组。CCI+推拿组大鼠在造模后第4天介入推拿按揉法,10分钟/次/天,连续干预14天。分别观察每组大鼠造模前、造模后1、3、7、10、14、17天的机械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的改变。收集实验各组大鼠行为学指标后,将大鼠取材,取出右侧L4、L5背根神经节,应用HE病理染色的方法,观察造模后17天每组大鼠右侧背根神经节形态结构的改变。2将32只120-18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称重,编号,分别为空白组、假手术组、CCI模型组、CCI+推拿组。CCI+推拿组大鼠在造模后第4天介入推拿按揉法,10分钟/次/天,连续干预14天。分别观察每组大鼠造模前、造模后1、3、7、10、14、17天的CatWalk三维步态的改变。收集实验各组大鼠行为学指标后,将大鼠取材,取出右侧L4、L5背根神经节,应用蛋白免疫印迹,观察造模后17天每组大鼠右侧背根神经节SP及NK-1R含量。结果:1机械足反射阈值、热缩足反射潜伏期:CCI造模后能显着降低大鼠PWL与PWT值,与空白组对此明显(P<0.001)。PWL值CCI+推拿组对比CCI模型组在造模后第10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PWT的值CCI+推拿组较CCI模型组在造模后第10、14、17天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atwalk步态参数:CCI模型组及CCI+推拿组在CCI造模后最大接触面积、足印面积及摆动速度、站立时间均显着下降,摆动时间上升,与空白组对比差异显着(P<0.001)。足印面积、最大接触面积和摆动时间CCI+推拿组较CCI模型组在造模后第14、1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摆动速度CCI+推拿组对比CCI模型组CCI造模后第3、14、17天差异明显(P<0.05,P<0.01);站立时间CCI+推拿组较CCI在造模后第3、10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背根神经节HE染色:CCI+推拿组大鼠背根神经节在结构形态上与CCI模型组相似,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发现神经元溶解、破裂、坏死的现象,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4 SP/NK-1R表达:CCI模型组大鼠右侧L4、L5DRG神经元SP/NK-1R蛋白含量与空白组、假手术组、CCI+推拿组进行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P<0.001、P<0.001、P=0.006<0.05)。结论:1推拿按揉法可以降低CCI大鼠术后机械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对大鼠CatWalk三维步态有较好的改善,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但对于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形态并无显着的改变。2背根神经节SP/NK-1R通路可能参与了推拿按揉法对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过程。

蒋明君[5](2019)在《miR-124通过调控EGR1在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参与神经病理性痛》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神经病理性痛是由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造成的疼痛,其特点是原发损伤愈合后痛感仍然强烈、顽固、持久,给社会造成极大负担,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痛苦,尽管有些机制已经被认识,但鉴于临床治疗实际应用中发现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进一步的研究尚需进行。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arly growth respons1,EGR1)在体内调控多种靶基因的转录激活,同时也受到其他转录因子的调控和支配。以往研究报道表观遗传因子miR-124可能对EGR1蛋白表达具有负调控作用。最近研究证明EGR1参与学习与记忆相关的长时程增强和突触可塑性,并且EGR1在炎性痛、术后痛和神经病理性痛中也被证明发挥重要作用。但miR-124是否参与大鼠腰5脊神经结扎(lumbar 5 spinal nerve ligation,L5SNL)后EGR1在神经病理性痛的表达调控尚无报道。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L5 SNL模型,结合痛行为学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首先观察L5 SNL对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中EGR1和miR-124表达的影响,证明EGR1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并且验证miR-124与EGR1的关系,再通过鞘内注射microRNA模拟物观察miR-124对EGR1在L5 SNL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中的调控作用,其结果将从表观遗传学方向为神经病理性痛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实验方法和结果1大鼠L5 SNL术后miR-124和EGR1在DRG和脊髓中的表达变化将实验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L5 SNL组)和对照组(sham组),参照文献报道的方法进行L5 SNL手术,测量大鼠术前3天、1天和术后1天、3天、5天、7天、10天、14天后足机械撤足阈值(PWT)和热撤足潜伏期(PWL),发现与文献报道一致,大鼠术侧后肢PWT和PWL开始显着下降,第7天最低,并持续至第14天,模型建立成功。取sham组和术后1天、3天、5天、7天、14天大鼠术侧L4-5 DRG和L4-5脊髓进行Western blot、RT-PCR和q-PCR检测EGR1表达量的变化。q-PCR检测miR-124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5 SNL后DRG和脊髓中EGR1的蛋白表达量升高,并且在第3天表达量最高。RT-PCR和q-PCR结果显示,L5 SNL后DRG和脊髓中EGR1的mRNA表达量升高,并且在第3天表达量最高。q-PCR结果显示L5 SNL后DRG和脊髓中miR-124表达量降低,并且在第3天表达量最低。以上结果表明L5 SNL引起大鼠术侧L4-5 DRG和L4-5脊髓中EGR1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上调和miR-124水平下调。2大鼠L5 SNL后EGR1在DRG和脊髓背角表达的细胞类型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对L5 SNL和sham大鼠的L4-5 DRG和脊髓进行染色拍照观察,单染结果发现L5 SNL可以引起EGR1在DRG和脊髓背角表达升高。进一步采用免疫荧光双染色技术观察EGR1在DRG和脊髓中表达的细胞类型,结果显示,EGR1主要分布在DRG中的有髓鞘的A纤维和无髓鞘的C纤维以及星形胶质细胞中,脊髓中主要分布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3 miR-124和EGR1的靶标关系验证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和Target Scan Human 7.2预测miR-124和EGR1存在靶标关系。采用体外培养PC12细胞,并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24是否与EGR1结合并负调控EGR1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miR-124 agomir(10 pM,50 pM,100 pM)和野生型(pmirGLO EGR1 3’UTR)共同转入PC12细胞,同转染scramble相比,miR-124 agomir在剂量50 pM时明显降低荧光素酶活性,说明miR-124与EGR1具有靶标关系。野生型(pmirGLO EGR1 3’UTR)载体与miR-124 agomir N.C,miR-124 antagomir等分别共转染到PC12细胞,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mirGLO MUT EGR1 3’UTR)与miR-124 agomir,miR-124 agomir N.C,miR-124 antagomir等分别共转染荧光素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表明miR-124 agomir具有序列特异性。以上实验结果充分说明EGR1是miR-124的靶基因。4鞘内注射miR-124 agomir能够部分缓解L5 SNL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同时下调EGR1的表达大鼠L5 SNL术后立即鞘内注射miR-124 agomir(20uM,10ul),连续4天,并检测PWT和PWL。行为学数据表明,与L5 SNL+veh大鼠相比,L5SNL+agomir组大鼠术侧后肢机械性撤足阈值和热撤足潜伏期注药第2 d升高,持续至第4天,部分缓解神经病理性痛,对侧数值没有明显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L5 SNL+veh组相比,L5 SNL+agomir组EGR1蛋白水平在DRG和脊髓背角表达降低。5正常大鼠鞘内注射miR-124 antagomir后致痛行为,同时上调EGR1的表达正常大鼠鞘内连续4天注射miR-124 antagomir(20uM,10ul),不同时间点检测PWL和PWT,行为学数据表明,naive大鼠相比,naive+antagomir组鞘内置管术后注药第1 d,大鼠术侧及对侧PWL和PWT明显降低,并持续至术后第4天。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aive组相比,naive+antagomir组EGR1蛋白水平在DRG和脊髓背角表达升高。6 L5 SNL大鼠鞘内注射特异性抑制EGR1碱基诱饵AYX1后缓解神经病理性痛行为为了进一步验证EGR1在神经病理性痛形成中的作用,我们在大鼠L5 SNL手术后立即一次性鞘内注射特异性抑制EGR1碱基诱饵AYX1(200nmol,15ul),检测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热撤足潜伏期(PWL)和机械刺激阈值(PWT),与SNL+veh组相比,大鼠术侧后肢在术后不同时间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热撤足潜伏期和机械刺激阈值,部分缓解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结论miR-124通过调控EGR1在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参与L5SNL神经病理性痛。

潘鑫鑫[6](2019)在《龙血竭黄酮类成分对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作用方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龙血竭是一种提取自百合科植物剑叶龙血树含脂木材的传统天然抗炎镇痛药物,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菌、抗氧化以及镇痛效果。本实验室经长期研究已证实龙血竭黄酮类成分——龙血素B(loureirin B,LB)、剑叶龙血素A(cochinchinenin A,CA)和剑叶龙血素B(cochinchinenin B,CB)是中药龙血竭的三种主要活性成分,通过抑制初级感觉神经元钠通道电流和TRPV1通道电流来介导龙血竭的镇痛作用。龙血竭三种黄酮类成分均可对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etrodotoxin-resistant,TTX-R)钠电流产生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前期工作表明,与龙血竭产生同等程度的药理效应,单一成分需要更高的用药浓度;而较低浓度的药物组合就可以产生与龙血竭同等程度的药理效应,表明三种化学成分之间可能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通过对三种黄酮类成分单体相互作用模型参数分析证实,组合Ⅰ(CA和CB),组合Ⅱ(CA和LB)这两种药物组合联合作用于TTX-R钠通道电流时,其相互作用性质为拮抗;组合Ⅲ(LB与CB)联合作用于TTX-R钠通道电流时,其相互作用性质为相加;组合Ⅳ(LB、CA和CB)三者联合作用于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细胞TTX-R钠通道电流时,其相互作用性质为协同。运用受体理论已证实CA与CB单独作用于DRG细胞TTX-R钠通道电流时分别符合受体占领学说与受体速率学说。不同的结合速率常数和不同的解离速率常数直接导致了CA和CB之间的拮抗作用,但三种化学成分之间存在较强的协同作用这种现象,单凭受体理论却无法合理解释。提示LB对DRG细胞的调制机制,极有可能是三者出现协同作用的关键。因此本文设计实验,从探究LB与DRG细胞TTX-R钠通道电流的作用方式、LB调制DRG细胞TTX-R钠通道电流作用机制以及探讨四种组合药物对TTX-R钠电流峰值在时间因素上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能合理的解释LB、CA和CB在调制DRG细胞TTX-R钠通道时为何会表现出较强程度的协同作用,并为LB的药物作用机理提供参考。在探究LB与DRG细胞TTX-R钠通道电流的作用方式的实验中,观察三种浓度的LB对TTX-R钠电流峰值在时间因素上的抑制作用,并运用受体理论数学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实验结果显示,受体理论数学模型仅可对实验数据前半部分进行数据拟合,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受体理论模型不再适应,LB对TTX-R钠电流的抑制作用仍呈现增加的趋势。这提示,LB与TTX-R钠通道电流的作用方式不能用受体理论单一而论,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作用机制参与其中。分别应用电生理膜片钳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用以探究LB调制TTX-R钠通道电流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在LB孵育DRG细胞后,AC、cAMP与PKA水平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高。H-89孵育大鼠DRG细胞5 min后,1μmol/L H-89与0.64 mmol/L LB组合溶液对大鼠DRG细胞TTX-R钠电流峰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以上实验结果均提示,LB参与了cAMP-PKA信号转导途径从而实现对TTX-R钠电流的调控。在探究四种组合药物对TTX-R钠电流峰值在时间因素上的影响的实验中,各组合药物中组合Ⅳ对TTX-R钠电流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最大抑制率为(85.63±2.76%)。运用数学模型对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数据进行数学拟合发现,单指数方程可以拟合药物组合Ⅰ全部实验数据,且拟合结果符合实验发展趋势(R2>0.99);双指数方程对药物组合Ⅱ、Ⅲ、Ⅳ的时效曲线进行拟合时,能够很好的展现实验数据的发展趋势(R2>0.99)。以上实验结果提示我们,除药物组合Ⅰ外,其他三种组合药物在抑制TTX-R钠电流峰值时均具有二相性。这三种组合药物在反应之初结合细胞膜钠通道蛋白某一位点从而抑制了TTX-R钠电流峰值,与此同时,由于LB存在的条件下,LB还会经由cAMP-PKA信号转导途径从而抑制TTX-R钠电流峰值,因而三种组合药物对TTX-R钠电流峰值的抑制率仍保持上升状态。综上结果可以确定,LB、CA和CB三者组合药物在较低浓度的下就可以对TTX-R钠电流产生较强的抑制效果,是三种黄酮类成分之间较强的协同作用引起的。而LB作用于DRG细胞时参与了cAMP-PKA信号转导途径是三种黄酮类成分的较强协同作用中的关键。

张红[7](2017)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镇痛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选定右美托咪定做为研究对象,通过从受体前、受体及受体后水平验证了右美托咪定对急性炎性内脏痛大鼠的脊髓镇痛作用,并从蛋白水平初步探讨了其在急性炎性内脏痛中的部分镇痛机理,为以新的分子靶标为基础,寻找镇痛作用的非阿片类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急性炎性内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镇痛的部分脊髓机制。研究方法:1.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炎性内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8-10周龄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C组),模型组(N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D1组),右美托咪定中剂量组(D2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D3组)。造模前15 min进行鞘内穿刺给药。将10μl 10%福尔马林通过肛门注入结肠致痛。造模后以15 min为一个时间段,每15 min进行一次疼痛计分(s),至2h。采用数字式动物心电图机记录大鼠心率。炭末法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肠推进的影响。HE染色法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炎性内脏痛大鼠脊髓的神经毒性。ELISA法检测大鼠脊髓切片孵育液中Ach、NA和AGM水平。2.右美托咪定镇痛作用的部分机制8-10周龄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模型组(M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右美托咪定+育亨宾组(Y组),右美托咪定+GF109203X组(G组),右美托咪定+咪唑克生组(I组)。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15 min后用福尔马林致痛,在致痛后2h处死大鼠。在致痛后30min进行疼痛计分(s)。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中PKCγ、nNOS和PAR-2表达变化。3.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One-Way ANOVA)判断组间差异,采用q检验(Newman-Keuls法)进行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P<0.05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造模15 min后,模型组大鼠疼痛评分即达到最大值,在该时间点显着高于右美托咪定高、中、低剂量组,之后模型组疼痛评分逐渐降低;右美托咪定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疼痛高峰出现于造模30 min后,且疼痛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具有剂量依赖性。2.造模成功后,在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心率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模型组大鼠炭末推进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右美托咪定各组炭末推进率均高于模型组,且具有剂量依赖性。4.HE染色显示,本研究中右美托咪定高、中、低剂量组的神经元损伤数目没有显着的差异。5.造模120 min后,模型组Ach和N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AGM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右美托咪定低、中、高剂量组Ach和AGM均较模型组升高,NA较模型组降低,且右美托咪定的这些作用均具有剂量依赖性。6.在致痛后30min时,育亨宾组和咪唑克生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PKCγ及nNOS表达均呈强阳性;右美托咪定组PKCγ及nNOS表达均明显弱于模型组;育亨宾组和咪唑克生组大鼠PKCγ及nNOS表达水平强于右美托咪定组;在GF109203X组,PKCγ表达水平显着弱于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定组。8.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EX显着抑制模型组大鼠脊髓nNOS、PKCγ和PAR2表达,育亨宾组大鼠脊髓nNOS、PKCγ和PAR2的表达水平均较DEX组显着升高。咪唑克生组大鼠脊髓PKCγ和PAR2表达水平较DEX组增加。在PKCγ抑制剂GF109203X组,nNOS和PAR2表达水平与DEX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模型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痛作用,能够推迟疼痛高峰的出现;2.右美托咪定的脊髓镇痛效应中,α2肾上腺能受体和咪唑啉I2受体两者均发挥了作用,但α2肾上腺能受体在镇痛作用中占优势;3.右美托咪定发挥脊髓镇痛作用的机制与其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抑制nNOS、PKCγ和PAR-2的表达有关。

宋程程[8](2017)在《TRPV1受体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胶质细胞的调控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较低的呼吸抑制和复苏延迟的风险。由于它是一种安全可靠、起效及复苏均较为迅速的镇痛药物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镇痛。然而,与其他阿片类药物相比,瑞芬太尼更易诱发痛觉过敏。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Remifentanil-induced hyperalgesia,RIH)是指在使用瑞芬太尼后很短时间内(<60min)即发生,使手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增加,引发人们的思考。近来研究表明,TRP通道是非选择性的阳离子四聚物通道,包括TRPC,TRPM,TRPV,TRPP,TRPML以及TRPA等多个家族。其中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亚家族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subtype V1,TRPV1)是一种电压门控Ca2+通道,可被多种调控因子激活,包括低PH值(≤5.9),热刺激(>42℃),内啡肽,内源性脂质及辣椒素,在伤害感受及神经炎症方面的关键作用。这些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对于免疫系统的调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对与神经病理性疼痛也有影响,小胶质细胞可调节神经免疫和突触的传递性。因此小胶质细胞对于疼痛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确少有报道。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动物模型,观察是否会有TRPV1和小胶质细胞的改变,探讨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可能机制。并通过鞘内给予TRPV1抑制剂来预防术后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症状。为临床麻醉镇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尾静脉置管成功的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C组):经尾静脉置管持续输注生理盐水;瑞芬太尼组(R组):经尾静脉置管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切口痛组(I组):麻醉后建立切口痛模型,同时经尾静脉置管持续输注生理盐水;瑞芬太尼+切口痛组(R+I组):麻醉后建立切口痛模型,同时经尾静脉置管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生理盐水输注速度为0.1 mL·kg-1·min-1,瑞芬太尼输注速度为1.2μg·kg-1·min-1。输注时间均为60min。使用智能热板仪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2h、6h、24h、48h五个时间点进行热痛敏测定。当时间达到30秒时即终止测定以避免实验动物组织损伤。并在48h大鼠行为学测定结束后,处死取其腰L46节段背根神经节和脊髓。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背根神经节和脊髓TRPV1的表达变化;使用Elisa和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大鼠脊髓TNF-α的表达变化;并使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背根神经节TRPV1的表达变化以及脊髓小胶质细胞的状态及数量改变。鞘内置管成功的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C组:鼠尾输注生理盐水,生理盐水输注速度为0.1 mL·kg-1·min-1,输注时间为60分钟;并鞘内注射10μl DMSO;C+CPZ组:鼠尾输注生理盐,生理盐水输注速度为0.1mL·kg-1·min-1,输注时间为60分钟;鞘内注射TRPV1拮抗剂CPZ 16μg/10μl;R+I组:做切口痛模型并输注瑞芬太尼,瑞芬太尼输注速度为1.2μg·kg-1·min-1,输注时间为60分钟;R+I+CPZ3组:做切口痛模型并输注瑞芬太尼,瑞芬太尼输注速度为1.2μg·kg-1·min-1,输注时间为60分钟;鞘内注射TRPV1拮抗剂CPZ16μg/10μl;CPZ1组:做切口痛模型并输注瑞芬太尼,瑞芬太尼输注速度为1.2μg·kg-1·min-1,输注时间为60分钟;鞘内注射TRPV1拮抗剂CPZ 2μg/10μl;CPZ2组:做切口痛模型并输注瑞芬太尼,瑞芬太尼输注速度为1.2μg·kg-1·min-1输注时间为60分钟;鞘内注射TRPV1拮抗剂CPZ 8μg/10μl;使用智能热板仪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2h、6h、24h、48h五个时间点进行热痛敏测定测定。结果PWL行为学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瑞芬太尼+切口痛组(RI组)四组在术前24小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输注瑞芬太尼后248小时,C组各时间点痛阈值与输注瑞芬太尼前的基础痛阈值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切口痛组(I组)或瑞芬太尼组(R组)阈值显着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组、R组I组相比,瑞芬太尼+切口痛组(RI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大鼠背根神经节中,TRPV1的表达与C组相比,R组和I组表达增加;与R组和I组相比,RI组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RPV1主要分在小直径神经元中,在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表达瑞芬太尼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可以发现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瑞芬太尼组与切口痛组比较,大鼠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IBA-1的表达并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瑞芬太尼+切口痛组与瑞芬太尼组比较,大鼠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表达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在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大鼠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激活后会释放免疫介质,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同时,炎症因子的释放也会促进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产长时程调控,中枢敏化。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C组相比,R组、I组、RI组在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中的TRPV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组或R组相比,RI组TRPV1表达增加(P<0.01);R组和I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和Elisa结果表明:瑞芬太尼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脊髓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切口痛组I组与瑞芬太尼组R组比较,大鼠脊髓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并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组比较,瑞芬太尼+切口痛组,大鼠脊髓组织中TNF-α表达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鞘内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TRPV1抑制剂后进行疼痛行为学测定。结果显示:C组各时点PWL,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C+CPZ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鞘内注射TRPV1抑制剂并未影响正常大鼠痛阈;与C组相比,R+I组和RI+CPZ组PWL阈值明显降低P<0.01;与R+I组相比,RI+CPZ组PWL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TRPV1特异性拮抗剂。与RI组相比,CPZ 1、CPZ 2和CPZ 3组能提高热痛缩爪阈值,差异具有统一学意义P<0.01。说明TRPV1拮抗剂能够有效改善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并且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1.瑞芬太尼输注速度为1.2μg·kg-1·min-1,输注时间均为60min会诱发痛觉过敏,其机制与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TRPV1的上调有关有关;2.TRPV1上调可激活小胶质细胞并促进TNF-α释放,加重疼痛,诱发痛觉过敏。3.TRPV1抑制剂可部分改善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且成剂量依赖性。可为预防治疗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提供的新的思路与方法

何雨芩[9](2015)在《PKCγ/P2X3介导PTSD样应激状态下内脏敏感性改变—痛觉敏化/去敏化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及目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经历异乎寻常突发威胁性或灾难性创伤应激事件,导致延迟出现及慢性持续存在的生理、心理障碍。PTSD主要表现为病理性重现,即持续重复体验创伤事件的经历、高度的警觉性、反应麻木与情感淡漠及逃避回忆等特征性症候群。PTSD病程慢性延续,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因时代特点突发应激事件高发,特别是官兵面临现代高技术战争挑战的新形势下,PTSD的发病率呈日渐增加趋势。PTSD伴发病、共病多且难治。PTSD与疼痛发生及痛觉敏化/去敏化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PTSD样应激状态下内脏痛觉敏化/去敏感化关联疾病,如PTSD后肠易激综合征(IBS)、膀胱疼痛综合征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PTSD样应激可能是IBS内脏痛敏触发、加重的重要因素。既往有关PTSD样应激状态下痛觉敏化/去敏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大脑的下丘脑、海马、杏仁核、内侧前额叶皮质和前扣带等,但目前以单纯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应激理论为靶点开发的药物疗效欠佳。为此,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靶点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新近有研究提示脊髓及背根神经节(DRG)在应激相关的内脏痛觉敏化/去敏化的形成和维持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应激状态下脊髓中枢水平敏化和外周DRG水平敏化的研究逐渐成该研究领域的热点。迄今为止,尚不清楚PTSD样应激状态下内脏敏感改变-痛觉敏化/去敏感的确切分子机制及防治措施。嘌呤核苷酸P2受体亚型3(P2X3)高度选择性地表达于中、小直径DRG神经元中,蛋白激酶Cγ亚型(PKCγ)主要分布于脊髓背的Ⅱ层内侧部及Ⅲ层的交界处。诸多研究证实,PKCγ/P2X3在DRG和脊髓水平介导了疼痛信号的传导及其痛觉敏化的过程。PKCγ在静息时无活性,当受到外界刺激后神经元内Ca2+浓度增加,PKC发生转位而被激活;而PKCγ的激活引起通道电容的改变、多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疼痛相关受体激活的级联放大效应。既往采用神经病理性痛、炎症性、癌性痛等研究发现,脊髓背角PKCγ的表达明显升高,鞘内给予PKC特异性阻断剂GF109203X可逆转痛觉敏化现象,而在PKCγ基因敲除小鼠未观察到痛觉敏化的发生。既往亦发现P2X3参与了多种痛觉敏化/去敏化的发生,如在神经痛、炎性痛、骨癌痛大鼠模型DRG神经元P2X3表达明显增加,其介导的ATP激活的门控通道电流显着增强;应用P2X3受体激动剂α,β-me ATP可诱导痛觉敏化,而P2X3受体特异性阻断剂TNP-ATP可逆转痛觉敏化,基因敲除鼠的P2X3受体其痛觉反应性降低。另有研究证实,PKCγ/P2X3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痛觉敏化/去敏化的形成。P2X3受体的结构上N末端与PKC结合后,可导致PKC磷酸化;改变P2X3受体上的PKC结合位点或采用PKC抑制剂阻断其作用后,可减少α,β-me ATP诱发的P2X3受体内向电流;PKC的活化可使DRG上α,β-me ATP诱发的P2X3受体电流增加。根据上述理论基础,我们推测:PKCγ/P2X3介导PTSD样应激状态下内脏敏感性改变—痛觉敏化/去敏化的作用及机制。旨在为PTSD样应激状态下痛觉敏化/去敏化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希望对各种应激事件后PTSD痛觉敏感性改变相关疾病的有效干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1.选用健康成年SD雌性大鼠,采用连续单一应激(SPS)联合足底电击建立PTSD样应激状态下内脏敏感性改变的动物模型;2.采用结直肠扩张(CRD)-VMR和AWR评估正常对照组、PTSD术后1、6、7、9、14、21、28、29天时内脏敏感性改变/痛行为学变化;3.采用免疫荧光漂染技术联合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Western blot技术研究DRG中P2X3及脊髓背角PKCγ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4.采用鞘内注射PKCγ阻断剂GF109203X和P2X3受体阻断剂TNP-ATP方法,观察GF109203X和TNP-ATP分别对PTSD大鼠内脏敏感性/痛行为学的影响;5.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PTSD样应激状态下DRG神经元上P2X3受体电生理特性的改变,及TNP-ATP的抑制作用。结果第一部分PTSD样应激状态下VMR和AWR的动态变化采用CRD-VMR和AWR评估正常对照组、PTSD术后1、6、7、9、14、21、28、29天时内脏敏感性改变。在40、60mm Hg压力下行CRD时PTSD术后1天组其曲线下面积(AUCVMR)值和AWR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TSD术后6天组AUCVMR值和AWR值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然而在PTSD术后7天组,在40、60mm Hg压力下时AUCVMR值和AWR值明显升高,并且持续到PTSD术后28天,在PTSD术后9天时AUCVMR值和AWR值达到高峰。在PTSD术后29天组其AUCVMR值和AWR值恢复至正常。第二部分PKCγ在脊髓中枢水平介导PTSD样应激状态下内脏敏感性改变—痛觉敏化/去敏化的作用机制1.PTSD样应激状态下脊髓背角PKCγ表达的动态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漂染/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Western blot技术研究发现:PKCγ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Ⅱ、Ⅲ层。PTSD术后1天组的大鼠PKCγ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值(AOD)和Western blot的相对光密度值(ROD)低于正常对照组,PTSD术后6天时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在PTSD术后7天开始明显升高,第9天时到高峰,且一直持续至2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后在PTSD术后29天PKCγ表达开始降低。2.在PTSD样应激状态下鞘内注射不同浓度梯度的PKCγ阻断剂GF109203X对内脏敏感性/痛行为学的影响PKCγ的表达在PTSD术后9天时达到高峰,故选择在PTSD术后9天行鞘内注射PKCγ特异性阻断剂GF109203X,观察不同浓度梯度的GF109203X对大鼠内脏敏感性/痛行为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PTSD术后9天时鞘内注射低浓度的GF109203X(0.05-0.15 nmol/10μL)时,其AUCVMR和AWR的值与空白对照组没有显着差别。鞘内注射0.30 nmol/10μL浓度的GF109203X在40 mm Hg水平压力下行CRD时其AUCVMR值和AWR的值降低,但在60mm Hg水平压力下其AUCVMR值和AWR的值与空白对照组没有显着差异。然而鞘内注射0.50 nmol/10μL浓度的GF109203X在40、60mm Hg水平压力下行CRD时其AUCVMR值和AWR的值均呈现显着降低,在PTSD术后7、14、21、28天分别鞘内注射0.50 nmol/10μL浓度的GF109203X可以观察到其AUCVMR和AWR的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这表明GF109203X在0.50nmol/10μL的浓度时可完全抑制PTSD样应激状态下的内脏高敏感现象。第三部分P2X3在外周水平介导PTSD样应激状态下内脏敏感性改变—痛觉敏化/去敏化的作用机制1.PTSD样应激状态下DRG上P2X3表达的动态变化P2X3高度选择性地表达于与伤害性感受和痛觉有关的中、小直径DRG神经元中。我们对正常对照组,PTSD术后1、6、7、14、21天组大鼠的DRG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PTSD术后1天组的大鼠P2X3的AOD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TSD术后6天时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在PTSD术后7、14和21天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在PTSD术后第7天时达到高峰。的影响2.PTSD样应激状态下P2X3受体特异性阻断剂TNP-ATP对内脏敏感性/痛行为学因为前面实验提示P2X3的表达在PTSD术后7天时达到高峰,故选择在PTSD术后7天行鞘内注射TNP-ATP。在PTSD术后7天行CRD扩张前10分钟时,鞘内注射TNP-ATP其AUCVMR值和AWR值在40 mm Hg和60 mm Hg可显着降低,与PTSD术后7天对照组比较。3.在PTSD样应激状态下大鼠DRG上P2X3受体电生理特性的变化,α,β-me ATP诱发的P2X3内向电流的改变及P2X3受体特异性阻断剂TNP-ATP的抑制作用α,β-me ATP作用于大鼠DRG神经元后可引起Iα,β-me ATP的内向电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SD术后7天组,α,β-me ATP可使DRG神经元P2X3受体介导的内向电流幅度明显增强,而选择性P2X3受体拮抗剂TNP-ATP可完全抑制其诱发的内向电流,经5分钟洗脱后TNP-ATP的阻断可完全恢复。结论1.采用SPS联合足底电击的方法成功建立了PTSD内脏敏感性改变-痛觉敏化/去敏化的动物模型;PTSD样应激状态下内脏敏感性/痛行为学的发生了动态变化,PTSD样应激对VMR和AWR有明显的影响;2.PKCγ在脊髓中枢水平介导了PTSD样应激状态下内脏敏感性改变—痛觉敏化/去敏化的作用机制,PTSD样应激状态下脊髓背角PKCγ表达发生了动态变化,鞘内注射PKCγ阻断剂GF109203X可抑制PTSD内脏高敏感性形成,并发挥抗内脏伤害性刺激的镇痛效应;3.P2X3在外周DRG水平介导了PTSD样应激状态下内脏敏感性改变—痛觉敏化/去敏化的作用机制;PTSD样应激状态下DRG上P2X3表达发生了动态变化,P2X3受体特异性阻断剂TNP-ATP减轻内脏敏感性/痛行为学反应;在PTSD样应激状态下大鼠DRG上P2X3受体电生理特性的发生了变化。

赵睿[10](2015)在《Wnt信号通路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BPA)是一种伴随神经病理性痛(NPP)高发且损伤部位特殊的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由于损伤因素会同时累及脊髓背根神经节(DRG)及相应节段损伤侧的脊髓背角(SDH),因此BPA是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受累的交界性损伤。BPA致伤因素各异,损伤类型繁杂,累及范围广泛,受累及的神经根组合类型多样,因此明确诊断BPA并且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临床医生来说并非易事。更加棘手的是,BPA患者同时伴发NPP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90%,然而目前可供临床医生选择的治疗和缓解NPP症状的方法非常有限并且疗效并不理想。近年基础研究结果显示,Wnt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可发挥多种作用,其下游信号分子活化与突触的形成及结构和功能可塑性的调节密切相关,而突触可塑性改变又与NPP的发生息息相关。那么,Wnt信号通路是否也参与了BPA诱发NPP的过程;如果参与,其作用机制是什么现在仍不得而知。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希望能够发现Wnt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BPA诱发NPP的过程;如果参与,希望能够进一步揭示Wnt信号通路在BPA诱发NPP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为临床治疗BPA合并NPP患者提供基础理论支持,进一步探索出治疗和缓解此类患者疼痛症状的新思路或治疗切入点。[目的]1.建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诱发神经病理性痛(BPA-NPP)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行为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2.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BPA-NPP模型组大鼠SDH中的表达和定位,进一步观察该通路对神经胶质细胞活化以及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3.探究抑制Wnt信号通路对BPA-NPP大鼠神经病理性痛行为学和SDH突触可塑性的影响。4.观察Wnt信号通路分子在BPA-NPP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中的表达,进一步探究其对钠离子信号通路Nav1.8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1、撕脱大鼠臂丛神经C8和T1神经根,建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诱发神经病理性痛(BPA-NPP)大鼠模型。利用von Frey纤维丝检测大鼠BPA损伤后机械性缩足阈值的改变;运用Hargreaves热辐射法检测大鼠BPA损伤后热缩足潜伏期的改变;运用丙酮喷雾实验进行大鼠BPA损伤后冷痛敏评分;根据旷场实验进行大鼠自主活动能力评价。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SDH和DRG中pERK的表达,免疫组织荧光三重标记观察c-Fos的表达。2、RT-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检测BPA-NPP大鼠模型SDH和DRG中Wn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Wnt-3a、Frizzled 4和β-catenin)的表达以及定位。Western blotting检测突触可塑性相关分子的磷酸化水平、Nav1.8、CCL2以及CCR2表达的变化。3、BPA-NPP大鼠鞘内置管给予不同剂量Wnt信号抑制剂IWP-2或氯硝柳胺(Nsm),再观察对大鼠行为学、SDH和DRG区域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以及突触可塑性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4、免疫组织荧光化学法检测神经胶质细胞活化标记分子(GFAP)与脊髓浅层突触形成相关蛋白(PSD-95和突触素)的表达。RT-PCR检测炎症因子的mRNA水平。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SDH浅层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以及Nav1.8电流的变化。[结果]1、成功建立BPA-NPP大鼠模型。BPA损伤术后,大鼠术侧和对侧机械性缩足阈值降低,热缩足潜伏期(TWL)无明显变化,冷痛敏评分升高,自主活动能力无显着变化,且这种NPP的行为学变化至少可以持续至BPA术后28天。BPA-NPP组大鼠SDH和DRG中损伤相关分子pERK表达上调,SDH神经元活化标志分子c-Fos的表达增加。2、BPA-NPP大鼠SDH中Wnt-3a及其受体Frizzled 4和下游效应分子β-catenin表达上调,Wnt-3a主要表达于SDH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而Frizzled 4和β-catenin则集中表达于神经元中。同时BPA损伤引起突触可塑性相关分子(CaMKⅡ,谷氨酸能受体亚型NR2B、CREB、PKC等)表达升高。3、BPA-NPP大鼠鞘内置管给予Wnt信号抑制剂IWP-2后,机械性缩足阈值升高,此效应可以维持约9天。IWP-2抑制Wnt信号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减少,细胞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着降低,突触可塑性变化相关分子的磷酸化水平降低,SDH浅层新生突触形成相关蛋白PSD-95和突触素下调,同时SDH浅层神经元:nEPSCs受到抑制。4、BPA-NPP大鼠DRG中Wnt-3a、Frizzled 4和β-catenin表达上调,同时CCL2及其受体CCR2以及Nav1.8表达上调,IWP-2抑制CCR2和Nav1.8的表达而不影响CCL2的产生,CCR2拮抗剂可降低Nav1.8的表达以及电流。[结论]1.BPA损伤引起大鼠SDH和DRG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分子表达上调。2.BPA损伤导致大鼠SDH神经胶质细胞活化,促炎因子表达升高,同时活化的Wnt信号通路引起SDH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增加,痛敏阈值降低。3. CCL2/CCR2以及Nav1.8参与BPA损伤后DRG感觉神经元疼痛信号的传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通过上调CCR2可增加Nav1.8从而引起NPP的发生。4.Wnt信号通路活化引起的SDH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改变以及Nav1.8离子通道的激活对BPA后NPP的产生发挥重要作用。

二、Stimulatory Effects of NMDA on Intracellular Ca~(2+) Nonlinear Kinetic Model in Rat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imulatory Effects of NMDA on Intracellular Ca~(2+) Nonlinear Kinetic Model in Rat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论文提纲范文)

(1)脊髓CXCL1-CXCR2介导针刺足三里抗炎性痛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一 针刺足三里对AIA大鼠脊髓CXCL1 的影响及其来源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实验二 调控脊髓CXCL1对针刺镇痛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实验三 基于脊髓CXCL1—CXCR2 脱敏的针刺镇痛机制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趋化因子介导疼痛的研究进展
    1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概况
    2 趋化因子与疼痛的关系
    3 调节趋化因子介导针灸镇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内源性大麻素2-AG通过CB1受体对海人酸损伤尾核神经元离子通道电学活性的调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一部分 Hoechst 染色观察内源性大麻素2-AG 通过CB1 受体对 KA兴奋性神经毒性诱导尾核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第二部分 内源性大麻素2-AG 通过CB1受体对KA诱导尾核神经元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VGCC电学活性的影响
    第三部分 内源性大麻素2-AG 通过CB1受体对KA诱导尾核神经元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 IA通道电学活性的影响
    第四部分 内源性大麻素2-AG通过CB1受体对KA诱导尾核神经元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VGSC电学活性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大麻素受体 1 信号通路在癫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3)鞘内注射甘珀酸对急性切口痛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PX1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背景回顾
    1.胶质细胞与疼痛的关系
    2.缝隙连接蛋白在疼痛的作用
        2.1 缝隙连接蛋白Cx
        2.2 缝隙连接蛋白PX
    3.与胶质细胞相关的药物
        3.1 丙戊茶碱
        3.2 己酮可可碱
        3.3 氟代柠檬酸
        3.4 甘珀酸
    4.甘珀酸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4.1 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
        4.2 面部神经病理性疼痛
        4.3 化学药物治疗
    5.急性疼痛相关概念
        5.1 .痛觉过敏
        5.2 OIT及 OIH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及配置方法
        1.3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方法
实验结果
    1.行为学变化
        1.1 切口痛模型大鼠的MWT的变化及鞘内注射甘珀酸的变化
        1.2 切口痛模型大鼠的TWL的变化及鞘内注射甘珀酸的变化
    2.脊髓PX1的变化
    3.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和PX1的共表达情况
    4.大鼠脊髓内IL-1β和TNF-a的变化
讨论
结论
    1.主要结论
    2.研究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缩略语
附录三 实验照片
附录四 反应参数
附录五 技术路线图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推拿对CCI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背根神经节SP/NK-1R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2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
实验方法
    1 实验动物的选择
    2 动物模型的制备及验证
    3 动物的分组
    4 干预部位的选定
    5 组织样本制备
    6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6.1 机械足反射阈值的测定(Von Frey 测试)
        6.2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的测定(Hargreaves 测试)
        6.3 大鼠CatWalk三维步态分析仪检测疼痛诱导的步态适应性改变
        6.4 HE病理染色
        6.5 Western Blot
    7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
    1 大鼠右后足机械足反射阈值(PWT)的改变
    2 大鼠右后足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L)的改变
    3 大鼠右后足三维步态参数
    4 背根神经节形态学改变
    5 DRG神经元SP及NK-1R蛋白含量
讨论
    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特征
    2 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选择
    3 推拿在临床上的应用
    4 推拿对CCI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
    5 推拿对CCI大鼠背根神经节形态学影响
    6 SP/NK-1R与疼痛
    7 推拿干预调节SP/NK-1R的表达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miR-124通过调控EGR1在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参与神经病理性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EGR1在神经疾病中的通路研究及其互作网络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龙血竭黄酮类成分对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作用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龙血竭及其黄酮类成分镇痛的研究
        1.1.1 龙血竭简介
        1.1.2 龙血竭及其黄酮类成分的镇痛药理研究
    1.2 疼痛与电压门控钠通道
        1.2.1 疼痛的产生和分类
        1.2.2 疼痛与电压门控钠通道
    1.3 受体假说模型
    1.4 药物相互作用分析
    1.5 电压门控钠通道与CAMP-PKA信号通路
    1.6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龙血素B对TTX-R钠电流作用方式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药品来源
        2.2.2 实验动物
        2.2.3 实验溶液配制
        2.2.4 实验仪器
        2.2.5 大鼠DRG细胞的急性分离与培养
        2.2.6 电生理膜片钳实验记录
        2.2.7 膜片钳数据分析及曲线拟合
    2.3 实验结果
        2.3.1 TTX-R钠电流Run-Down现象
        2.3.2 龙血素B对大鼠DRG细胞TTX-R钠电流峰值的影响
        2.3.3 龙血素B调制TTX-R钠电流作用方式的判定
    2.4 结论
第三章 龙血素B调制TTX-R钠电流作用机制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实验溶液配制
        3.2.3 ELISA试剂盒实验
        3.2.4 免疫荧光染色实验
        3.2.5 数据处理
    3.3 实验结果
        3.3.1 龙血素B诱导的DRG细胞cAMP水平的变化
        3.3.2 龙血素B诱导的DRG细胞PKA水平的变化
        3.3.3 H-89阻断龙血素B对DRG细胞TTX-R钠电流的抑制作用
        3.3.4 毛喉素对大鼠DRG细胞TTX-R钠电流的调制作用
    3.4 结论
第四章 龙血竭黄酮类成分联合效应对TTX-R钠通道电流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溶液配制
        4.2.3 数据处理与曲线拟合
    4.3 实验结果
        4.3.1 剑叶龙血素A与剑叶龙血素B组合药物对TTX-R钠电流的抑制作用
        4.3.2 剑叶龙血素A与龙血素B组合药物对TTX-R钠电流的抑制作用
        4.3.3 剑叶龙血素B与龙血素B组合药物对TTX-R钠电流的抑制作用
        4.3.4 剑叶龙血素A、剑叶龙血素B与龙血素B组合药物对TTX-R钠电流的抑制作用
    4.4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镇痛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内脏疼痛机制
        1.1.1 内脏传入致敏
        1.1.2 压力调节
    1.2 内脏痛觉的调节
        1.2.1 脑源性嗜神经因子受体
        1.2.2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1.2.3 内源性大麻素受体
        1.2.4 GABA受体
        1.2.5 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受体
        1.2.6 谷氨酸受体
        1.2.7 其他
    1.3 内脏疼痛的治疗
    1.4 右美托咪定的镇痛相关研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鞘内注射DEX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镇痛作用的剂量相关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试剂
        2.1.3 自备试剂
        2.1.4 实验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2.2.2 行为分析及评分
        2.2.3 DEX对大鼠心率的影响
        2.2.4 炭末法观察DEX对大鼠肠推进的影响
        2.2.5 标本取材和处理
        2.2.6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 HE)染色
        2.2.7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2.2.8 统计学处理
    2.3 实验结果
        2.3.1 鞘内注射不同剂量DEX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的作用
        2.3.2 鞘内注射不同剂量DEX对急性炎性内脏痛大鼠心率的影响
        2.3.3 炭末在肠道的推进距离
        2.3.4 鞘内注射DEX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脊髓神经毒性的影响
        2.3.5 鞘内注射DEX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脊髓Ach、NA和AGM的影响
    2.4 讨论
第三章 DEX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脊髓镇痛的部分机制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仪器
        3.1.2 主要试剂
        3.1.3 自备试剂
        3.1.4 实验动物
    3.2 实验方法
        3.2.1 动物分组和给药
        3.2.2 行为学分析和评分
        3.2.3 标本取材
        3.2.4 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检测前处理
        3.2.5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WB)检测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各组大鼠行为学分析和疼痛评分
        3.3.2 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组织中PKCγ和nNOS的表达
        3.3.3 WB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PAR2,PKCγ和n NOS的表达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4.1 主要结论
    4.2 本研究的创新性
    4.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4.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综述 右美托咪定镇痛作用研究进展
    1. 右美托咪定的镇痛作用
        1.1 围手术期超前镇痛
        1.2 术中镇痛
        1.2.1 产科镇痛
        1.2.2 小儿镇痛
        1.2.3 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的用量
        1.3 术后镇痛
        1.3.1 局部镇痛
        1.3.2 全身镇痛
    2. 右美托咪定的给药方式
        2.1 静脉与局部给药
        2.2 皮下给药
        2.3 鞘内给药
    3. 右美托咪定的镇痛作用实验研究进展
    4. 右美托咪定镇痛作用机制
    5.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TRPV1受体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胶质细胞的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切口痛-瑞芬太尼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1表达的变化
    1.1 对象和材料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输注瑞芬太尼后大鼠行为学的改变
        1.2.2 大鼠背根神经节及脊髓TRPV1蛋白表达分析
        1.2.3 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1表达变化及分布
    1.3 讨论
        1.3.1 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现象
        1.3.2 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的理论依据与行为学结果讨论
        1.3.3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发生是通过调节外周TRPV1受体
    1.4 小结
二、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背角TRPV1及胶质细胞的改变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大鼠脊髓TRPV1蛋白表达分析
        2.2.2 大鼠脊髓TNF-α蛋白表达变化
        2.2.3 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表达变化及分布
    2.3 讨论
        2.3.1 TRPV1参与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中枢敏化
        2.3.2 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在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2.3.3 TRPV1受体对小胶质细胞的调控作用
    2.4 小结
三、TRPV1受体拮抗剂对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行为学的改变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使用TRPV1抑制剂后疼痛行为学测定
        3.2.2 TRPV1抑制剂能够有效改善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且16μg效果最佳
    3.3 讨论
        3.3.1 TRPV1抑制剂可部分改善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症状
        3.3.2 鞘内注射TRPV1抑制剂部分改善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且成剂量依赖性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TRPV1受体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调控机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PKCγ/P2X3介导PTSD样应激状态下内脏敏感性改变—痛觉敏化/去敏化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名词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PTSD样应激状态下内脏敏感性/痛行为学的动态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PKCγ 在中枢水平介导PTSD样应激状态下内脏敏感性改变—痛觉敏化/去敏化的作用及机制
    实验一 在PTSD样应激状态下脊髓背角PKCγ 表达动态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实验二 在PTSD样应激状态下鞘内注射PKCγ 阻断剂GF109203X对内脏敏感性/痛行为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P2X3在外周水平介导PTSD样应激状态下内脏敏感性改变—痛觉敏化/去敏化的作用及机制
    实验一PTSD样应激状态下背根神经节P2X3表达动态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实验二 在PTSD样应激状态下鞘内注射P2X3阻断剂TNP-ATP其内脏敏感性/痛行为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实验三PTSD样应激状态下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电生理学特性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PKCγ/P2X3协同调控内脏高敏感性-痛觉敏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发表的文章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Wnt信号通路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诱发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的建立以及行为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前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Wn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BPA-NPP模型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前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干预Wnt-3a分子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诱发神经病理性痛的作用和突触可塑性影响
    前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Wnt/β-catenin信号分子在BPA-NPP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前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Stimulatory Effects of NMDA on Intracellular Ca~(2+) Nonlinear Kinetic Model in Rat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论文参考文献)

  • [1]脊髓CXCL1-CXCR2介导针刺足三里抗炎性痛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窦报敏.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内源性大麻素2-AG通过CB1受体对海人酸损伤尾核神经元离子通道电学活性的调制作用[D]. 朱时钰. 三峡大学, 2020(06)
  • [3]鞘内注射甘珀酸对急性切口痛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PX1的影响[D]. 东淑珍. 兰州大学, 2020(01)
  • [4]推拿对CCI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背根神经节SP/NK-1R信号通路的影响[D]. 赵娣.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8)
  • [5]miR-124通过调控EGR1在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参与神经病理性痛[D]. 蒋明君. 郑州大学, 2019(07)
  • [6]龙血竭黄酮类成分对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作用方式的研究[D]. 潘鑫鑫.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7]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镇痛作用的研究[D]. 张红. 兰州大学, 2017(03)
  • [8]TRPV1受体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胶质细胞的调控机制[D]. 宋程程.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
  • [9]PKCγ/P2X3介导PTSD样应激状态下内脏敏感性改变—痛觉敏化/去敏化的作用机制[D]. 何雨芩. 第三军医大学, 2015(04)
  • [10]Wnt信号通路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赵睿. 第四军医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NMDA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内Ca~(2+)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刺激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