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写实小说”的导向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雷杰妮[1](2020)在《新写实小说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87年前后,在中国文坛上掀起了一种名为新写实小说的文学创作潮流,它以全新的文学表达形式,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满含着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等内容指向的世俗生活空间,并以认同世俗的创作态度承认了日常生活的合法性地位。自此,新写实小说掀起了文学评论界的热议,也令其一跃成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文坛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文学创作现象。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浪潮的裹挟下,人们所处的文化语境也随之产生突变,致使新写实小说难以避免地陷入到被其他新生文学样式即将取代的艰难境地中。因此,在全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下,新写实小说作家尝试寻求用一种新的叙述方式来表现自我,他们以突破和因袭之势努力修正自身的创作局限,借更加多元的文学形态去破解原有的文学创作理念,令其作品呈现出对新的美学经验的认同。本论文以新写实小说为重点研究对象,选取“转型”作为本文研究切入点,将新写实小说转型前的文学作品作为对比的参照对象,旨在对新写实小说转型前所陷入的文学创作局限与历史发展拘囿予以深刻探讨,通过论述新写实小说作家在文学观念和具体创作上的转变,由此探寻新写实小说文学创作在时代浪潮中的顺应与坚守,并从中挖掘其转型的意义与价值。论文首先以新写实小说及其转型作为研究出发点,论析新写实小说的兴起过程和艺术特点,并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探索新写实小说在全新文化语境下所陷入的创作拘囿,呈现新写实小说在创作观念上的转变。其次,从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池莉和刘震云的具体创作出发,通过整合二位作家在创作转型前的共通之处,即消解崇高,分析他们在物欲波澜下而陷入的身份认同危机和全新的文学创作尝试。接着,从人性书写的研究立场出发,探寻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刘恒和方方的文学创作转变,他们在尝试与社会语境保持协调的同时,也根据个人的创作特色进行着迥然不同的个性化尝试,折射出新写实小说作家在创作心境和叙事立场上的转变。最后,从新写实小说创作经历“由整体到多元的”变化过程入手,分别从坚守个人化日常叙事和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变两个方面来论述其在实现文学转型时的“恒”与“变”,并反思新写实小说在转型中仍未解决的问题,由此挖掘新写实小说转型的时代意义和自身独立价值。
徐立平[2](2012)在《新写实小说的文学价值》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新写实小说的文学价值”为选题,以文学价值为切入点,立足于对新写实小说进行文学价值方面的研究。拟在以往个案研究的基础之上,重新梳理新写实小说这一文学现象本身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力图对新写实小说进行系统地研究和价值重估,以期深化对新写实小说的再认识。文章借鉴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在此基础之上,试图从五个方面来阐述新写实小说的文学价值,即:艺术构成价值、个体表现价值、审美感受价值、精神内涵价值(包括“真实性”),以及文学史价值,主要结合新写实小说的四位代表作家——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及其代表性作品,来对新写实小说的文学价值进行比较客观、全面以及综合性地分析与阐释。在艺术构成价值方面,我们分别从“人”的故事与题材的选择、语言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呈现以及创作方法上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这四个方面来对新写实小说的艺术构成价值加以探究。在个体表现价值方面,新写实小说不仅饱含着作家历经时代历史而又“发乎己身”所留下的丰富印迹,而且我们还从以往文学研究界较少关注的作家视角对文学作品的表现效果加以揭示,这更有利于我们对新写实小说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在审美感受价值方面,新写实小说不仅给读者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上的丰富直观感受,而且往往还在心灵深处给予读者一种或悲或喜或五味杂陈的震撼之感。在精神内涵价值方面,新写实小说在其平凡而琐碎的表象之下不仅承载着关于时代、历史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与思考,而且还对最普遍存在于世的“人”之生存、生活乃至发展等问题都做出了蕴含着生命性的阐释与探索性的哲思。而这些方面往往又因其以“潜隐”的方式存在并内隐于新写实小说内部,故而常常被以往的研究所忽视。而对于“真实性”问题的阐释,新写实小说则表现出了一种客观唯物、立足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现实的、逼真性的、无限迫近普通人生的“真实”,而且我们认为,它的这种“真实性”还具有一种独特的“质象相通性”。在文学史价值方面,我们看到,新写实小说的呈现也是多样的。一是从“名实观”角度对新写实小说的考察,尽管其命名称谓未完全揭示出其内在之“实”,但它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启示。二是在属性定位方面,对于新写实小说的性质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将其定性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如果非要将其加冕为一种“文学流派”的话,那样则会使新写实小说多了许多外在人为“装扮”的痕迹,从而也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本真性质。三是对于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及代表文本的进一步界定,可以使我们对其最精华的内在有一种直达核心的掌握。四是对新写实小说的理论概括以及艺术特征的探究与思考,使我们可以从文学史的角度对其有一种关乎“理论”又结合“实践”的全面审视,并对其艺术特征里的“还原”与“零度”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思考与探讨。
孙蕴芷[3](2020)在《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文中指出“现实主义冲击波”是发生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文学思潮,其文学影响与文学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现实主义回潮中的重要一环,它深度参与了对“85新潮”延续至1990年代初遗留下的过度形式实验、私语化、封闭式等问题的纠偏,重启文学介入现实的对话,为沉闷已久的文坛带来新气象,对1990年代乃至新世纪文学的发展走向产生深远影响。但目前学界对于“现实主义冲击波”的研究局限于从代表作家作品的艺术价值、思想深度等层面进行分析,究其一点而不计其余,未能将其“发生—发展”的脉络做一个清晰梳理,缺乏一种“大历史观”的视野。因此,本文旨在从1990年代市场经济、文学机制变动等方面发掘“现实主义冲击波”现象发生的原因,完成对此现象脉络的梳理,把在某种程度上“被压抑”的文学现象重新打捞出来,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所遮蔽的许多问题重新发掘,意在与1990年代以来的主流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对话,打破主流文学史对“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固化评价,试图用相对整体和贯通性的历史视野来重新评价“现实主义冲击波”。具体分为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讨论1990年代期刊造势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从1990年代期刊生产机制的变化所衍生出的1990年代文学期刊与文学现象之间的关系入手,具体考察“三驾马车”话题的制造、《时代文学》《上海文学》“编者的话”专栏、国家文艺政策主导下《文艺报》《人民文学》等代表性期刊与“现实主义冲击波”之间的隐秘关联等,完成对其“发生—发展”脉络的勾陈。第二章,讨论“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改革文学的继承与突变,通过对两类作品的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结合社会背景、国家政策、文学内部的嬗变等考量1980年代发生的改革文学对于1990年代“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影响。“现实主义冲击波”突破了改革文学与国家话语之间的“并轨”状态,将视线下移至“改革”所暴露出的社会问题,同时文本内部的“撕裂”隐含着“改革”无法克服的“悖论性”问题,因而呈现出与国家话语之间的“脱轨”。第三章,讨论“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新写实小说的回应和拓展。80年代末出现的新写实小说担任了 90年代现实主义回潮的“先声”角色。“现实主义冲击波”一方面延续了新写实小说对于“生活状态”/“生存本相”的还原式呈现,另一方面相较于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从“场域”和“身份”两大层面完成“写作对象”的转换。此外,“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家更着意于表现社会转型期个人与集体的复杂关系,在致力弥合“改革”与个人之间“裂隙”的同时又忽视了自我欲望的合理性表达。第四章,关注新世纪文学视野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再定位问题,深入考察同为现实主义回潮中的90年代“现实主义冲击波”与新世纪“底层文学”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围绕90年代批评家对“现实主义冲击波”所产生的“两极化”批评现象,探究隐藏在该批评现象背后90年代知识分子的身份危机问题,并对“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品的局限性予以客观评价。
俞敏华[4](2016)在《行走于“现实主义”的期待与慎行之轨上——论“新写实小说”的出场》文中研究指明"新写实小说"作为20世纪80年代末期涌现的一股文学潮流,已经被诸多文学史认同,并在概念内涵、代表作家作品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话语规约。它在文学史上的出场,与其他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文学潮流一样,离不开文学批评的重大推动力,即其出场离不开文学批评界对创作进行的大张旗鼓地命名、概括和推动。那么,这一命名从出现到最终在文学史面貌上的定格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一历程中
张小刚[5](2019)在《文学杂志的读者意识与“新写实小说”的兴起——以1980年代末期《钟山》杂志的办刊实践为中心》文中指出1980年代末期,报刊体制的转换、作家读者意识的转变、经济意识的觉醒等因素将文学杂志有力地推向市场,《钟山》在倡导"新写实小说"的过程中,通过设置雅俗共赏的栏目、调整杂志的定价、更新装帧设计等策略,将物美价廉文学杂志呈献给读者,从而使"新写实小说"在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这种以读者为导向的生产策略在"新写实小说"的兴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宏达[6](1991)在《“新写实小说”的导向问题》文中研究表明 “新写实小说”兴起以来,日渐受到评论界的关注,报刊上已有不少文章评说,且有大型文学刊物大力倡导,创作势头方兴未艾。因其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写实精神,一方面又具有求新、图变之趋向,自能挟一股蓬勃活力,在现实主义主潮之侧,奔腾喧哗,实值得持久垂注。而其今后发展,能否宽阔长远,当与导向不无关系。诸种导向性意见,在一些文章中业已涉及,笔者亦愿略陈几点。
江山华[7](2007)在《论“新写实”小说的后现代性》文中认为本文以八十年代后期出现的“新写实”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产生的现实语境和文化语境、剖析“新写实”小说所具有的后现代性价值立场和美学趣味。以往的“新写实”小说研究多集中在分析其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延续、继承关系;或者因为手法上的借鉴而简单将其划入现代主义之流。而“新写实”小说在思想上具有鲜明的世俗化色彩,在艺术上取消了宏大叙事,在手法上采取平面化叙事笔调,平凡琐屑的生活现象充斥文本,这些特征都体现出后现代性的审美旨趣。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写实”小说三种主要的后现代性特征:一是解构性,它隐匿了文学的工具理性、放弃了作家启蒙、解构了典型;二是世俗性,小说以日常取代神圣、现世对抗理想、物欲取代禁欲;三是平面化,小说取消了表面与本质的对立、能指与所指的区分、语言平面无深度。文末,总结了“新写实”小说在写作观、语言观、阐释观上带来的文学启示。“新写实”小说作为一个过渡性的文学现象已经远去,它自身的缺陷也是显在的,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史实仍留下许多有待探讨的话题,它所带来的创作观念上的转变,将会影响未来作家的创作活动。
陈蜜[8](2016)在《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主题的建构与消解》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新写实小说凭借其对现实生活的独特表现力而登上了小说舞台。对其名称和概念的界定、题材和内容的选取,审美意识的评价,都在文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新写实小说之所以表现出种种区别于其他小说潮流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它所处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的影响。这一时期,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难以调和和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而且这些矛盾和问题在城市生活中的表现更加明显,也更加复杂,因而城市生活主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社会心理上表现为强烈的生存焦虑。这些不仅是作家创作的素材,也是我们研究新写实小说所必须重视的语境。因此,本文聚焦的新写实小说的城市生存主题,以城市为故事发生背景和人物的主要活动范围,通过展现城市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造成的压抑的、令人窒息的生存状态,来强调这种生存状态给身处其中的人们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作家们通过对城市中种种生存困境的反复书写和日常化的叙事,借助各类艺术手法的运用,将当代中国独特的城市生存图景展示在读者的面前,以引起社会对现代城市生存困境的广泛关注。在建构的同时,城市中生存主体个性的张扬,生命力量的呈现,以及生存意义的追问等,这些创作者着意去忽略和回避的内容,则显示出了其消解的特质。基于以上目的,本文第一章将从新写实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兼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尝试为新写实小说作家们不约而同地聚焦城市底层居民的日常生活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并结合文本将这种生存困境具体化。第二章将新写实小说的城市生存主题与叙事学联系起来,从城市生存叙事形态呈现、叙事特征和审美意识三个角度探究入手,来探究这背后所隐含的作者创作意图。第三章关注聚焦手法的运用,从姻缘关系、权力关系和地缘关系三个角度分别论述家庭场域、单位场域和市井场域中,理想人伦情态的消解。第四章肯定和强调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主题所展现的个体的生命力量。并通过“升腾—坠落”的人生模式,展示出这种“建构—消解”的动态循环模式,阐释和探讨这种突围失败给大众和知识分子带来的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
陈小碧[9](2009)在《回到“事物”本身 ——论“新写实”小说兼及1990年代文学转型》文中提出新写实小说思潮作为一个文学事件已经随同历史的潮流而远去,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话语阐释的可能性。在各种话语的构建过程中,都投射着话语主体的内在思想、情感的演绎过程和心灵图景,从而也不可避免的使其呈现为一种语境性的阐释。那么,如何穿越以往种种话语阐释的基础上,在一种总体性视野的观照下,建立自己的一种言说方式,则是本论文的核心:第一章主要讨论各种话语构建中的“新写实”。本论文通过返回文学现场,对当时各种批评话语进行细致分析,并以文学史叙述中的“新写实”为参照,在当下的历史语境中,给予“新写实”一种新的诠释:从起源上为“新写实”小说溯源和钩沉,寻找被以往历史叙事所遮蔽、遗漏的作品,并探讨其背后的权力关系。在这样的基础上,对“新写实”小说在起源、创作特色、作家群等方面做了一种不同于以往文学史叙述的重新梳理和概括。第二章主要讨论“新写实”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之下,如何成为可能?“新写实”小说应和着时代世俗化潮流的波澜,在与各种与“新写实”写作风格相类似小说的微妙差异比较中,找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在当时共时态的文学形态,如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先锋小说)等的文化浸染下,新写实小说不断顺势改变着自己对“真实”世界的观看角度和言说方式,在沉默中逐渐萌芽、成熟、壮大,最终借助于一种强势的,如媒介期刊等外在文化力量的支持,汹涌而出,从而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独特然而不可磨灭的“印痕”。第三章主要是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抓住人的三大欲望核心:物欲、情欲、权力欲,探讨“新写实”小说如何在日常性的生活领域中展示人类这最本质的三大欲望,并思考它的呈现方式在整个文学史中所具有的独特性和意义。第四章揭示“新写实”小说与1980年代文学继承和超越的关系,具体讨论“新写实”与1980年代的启蒙话语、现代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关系,从中发现1980年代小说叙事类型为“新写实”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以及随着语境的变迁,在各种新旧文化的撞击下,“新写实”小说产生出了许多不同于以往叙述的新质的文化因子,从而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转型。启蒙话语和现代主义等也如同“新写实”本身一样是一个不断漂浮移动的“能指”,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那么如何反思“新写实”与它们的关系问题也就变得非常复杂。余论主要是简单讨论“新写实”小说作为90年代文学转型的几个症候式表述,从而表明“新写实”小说在90年代文学转型中具有过渡性的意义,并进一步讨论了“新写实”小说以及“新生代”等具有个体化倾向小说如何处理公共性和个人性的问题。
刘雅奇[10](2015)在《新写实小说的叙事话语范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一地鸡毛》、《烦恼人生》、《风景》等小说问世伊始,新写实小说就引起广泛关注,不同的理论概括和命名以及见仁见智的褒贬也时有所见。本文即在“叙事话语范式”的理论框架下,对新写实小说加以重新解读,以期深化对这一创作潮流及其相关理论问题的理解和探讨。文章从认知、讲述、语体三个方面分析新写实小说的叙事话语范式,因此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新写实小说的认知范式。首先,新写实小说体现的是人的“俗化”,表现为小说中人物世俗欲望的张扬与价值理想的放逐。其次,新写实小说中“烦”与“网”相缠绕的非牧歌生活观以及现代理性生活观建立,这是对传统生活观的超越,成为中国小说形态的现代转换的关键。最后,新写实小说实现了从文化启蒙者、群体式话语、艺术真实向生活体验者、个人式话语、生活真实的文学转向。第二章主要论述新写实小说的讲述范式。新写实小说的讲述范式是以新写实作家们对人、生活、文学的认知范式作为根基和灵魂的。为了表现出人的俗化及其在生活中的卑微与无可奈何,故以“生活流”为讲述结构。其次,在非牧歌生活观和现代理性生活的影响下,日常性生活最大限度地成为文学的表现对象,因此,以感性的凸显、典型的消解、细节的拼贴等为表现手法的日常生活原生态的讲述,便成为新写实小说重新解读生活的方式。最后,通过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叙述者三者的有机配合,形成了新写实小说所特有的客观叙述效果。第三章主要论述新写实小说的语体范式。新写实小说采取的是以包裹着生活的世俗化语言作为作品的“底色”,以此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日常生活化语言展现生活的本真状态,客观化语言表明作者还原生活本真状态的叙述姿态,粗俗化语言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对凡俗生活的形象化表达。
二、“新写实小说”的导向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写实小说”的导向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新写实小说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写实小说的发展 |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的兴起与特点 |
第二节 新写实小说的发展与局限 |
第三节 新写实小说的创作观念转变 |
第二章 消解崇高的日常生活重构 |
第一节 池莉——从日常生活到都市生存 |
第二节 刘震云——从“一地鸡毛”到回望故乡 |
第三章 消泯发展的人性书写 |
第一节 刘恒——由悲悯苍凉到幽默调侃 |
第二节 方方——从消解主观到爱憎分明 |
第四章 坚守与顺应并存的转型 |
第一节 坚守日常生活叙事 |
第二节 顺应时代潮流创作 |
第三节 反思新写实小说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写实小说的文学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学价值及其评价标准 |
一、 何谓“文学价值” |
二、 文学价值的构成 |
三、 文学价值的评价标准 |
第二章 新写实小说的艺术构成价值 |
一、 “人”的故事与题材的选择:农村与城市生活的交响 |
二、 人物形象的呈现:工人、农民、市民、知识分子、官人 |
三、 杂取种种,合成一个:一种“新”的创作方法的萌生 |
四、 语言的表达:平实自然基调下的凡世之音 |
第三章 新写实小说的个体表现价值 |
一、 作家创作的动因机制 |
二、 作品表现的效果机制 |
第四章 新写实小说的审美感受价值 |
一、 感官获得的直观感受 |
二、 心灵深处的震撼之感 |
第五章 新写实小说的精神内涵价值及其“真实性” |
一、 新写实小说的精神内涵价值 |
二、 新写实小说的“真实性” |
第六章 新写实小说的文学史价值 |
一、 新写实小说的命名称谓 |
二、 新写实小说的属性定位 |
三、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及文本界定 |
四、 新写实小说的理论概括与艺术特征表达 |
五、 新写实小说的史学性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1990年代期刊造势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 |
第一节 “三驾马车”的话题制造与1990年代期刊生产机制 |
第二节 《时代文学》《上海文学》“编者的话”专栏与“现实主义冲击波” |
第三节 国家文艺政策主导下的《人民文学》《文艺报》与“现实主义冲击波” |
第二章 “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改革文学”的继承与突变 |
第一节 “改革”历史语境下的两种书写态势 |
第二节 国家话语权力的转变——由高度集中到隐形渗透 |
第三章 “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新写实小说的回应和拓展 |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与90年代现实主义回潮 |
第二节 生存写作背后两种不同价值指向 |
第四章 新世纪文学视野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再定位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深化——新世纪底层文学 |
第二节 批评的错位/滞后?—“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困境与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行走于“现实主义”的期待与慎行之轨上——论“新写实小说”的出场(论文提纲范文)
一、命名的急迫:从研讨会到“大联展” |
二、批评视野中的“现实期待” |
三、市场暗流中的“现实” |
(5)文学杂志的读者意识与“新写实小说”的兴起——以1980年代末期《钟山》杂志的办刊实践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钟山》读者意识觉醒的历史条件 |
二、雅俗共赏:栏目设置中的读者预想 |
三、物美价廉:定价、装帧中的读者意识 |
(7)论“新写实”小说的后现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本论 |
一、“新写实”小说的兴起 |
(一) 缘起与命名 |
1. 缘起 |
2. 命名 |
(二) 现实语境 |
(三) 文化语境 |
(四)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辨 |
1.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
2. 关于“新写实”的几种说法 |
二、“新写实”小说的后现代性美学特征 |
(一) 解构性 |
1. 工具理性的解构 |
2. 历史的解构 |
3. 作家启蒙的解构 |
4. 典型形象的解构 |
(二) 世俗性 |
1. 日常取代神圣 |
2. 现世对抗理想 |
3. 物欲取代禁欲 |
(三) 平面化 |
1. 取消本质与表面的对立 |
2. 取消所指与能指的对立 |
3. 语言的平面无深意 |
三、“新写实”小说的文学启示 |
1. 写作观的转型 |
2. 语言观的转型 |
3. 阐释观的转变 |
余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主题的建构与消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主题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社会转型期的生存焦虑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传入与接受 |
第三节 矛盾与困窘交织的城市现实生存状态 |
第二章 新写实小说的城市生存叙事 |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叙事的形态呈现 |
第二节 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的表象叙事 |
第三节 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叙事的审美品格 |
第三章 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主题的空间聚焦 |
第一节 物质化的家庭场域 |
第二节 官场化的单位场域 |
第三节 异化的市井场域 |
第四章 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主体的突围与隐匿 |
第一节 自我价值的追寻 |
第二节 隐忍背后的生存力量 |
第三节 突围到虚无的悖谬 |
结语 |
相关作品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回到“事物”本身 ——论“新写实”小说兼及1990年代文学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何谓/如何回到“事物”本身? |
第一章 “误读”与重述:话语建构中的“新写实” |
第一节 批评话语中的“新写实” |
一. “误读”之一:思潮关联与起源的界说 |
二. “误读”之二:美学特征的界说 |
三. “误读”之三:意义的界说 |
四. “误读”之四:范围的界说 |
第二节 回到“新写实”本身 |
一. “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
二. 对“新写实”小说的考掘 |
第二章 “新写实”何以成为可能? |
第一节 世俗化潮流的兴起和文学诗情的消解 |
第二节 “真实观”转化与1980 年代文学叙事的困境 |
第三节 “新写实”的文学生产机制——以《钟山》杂志为中心 |
第三章 物质·情爱·权力:欲望的日常性叙述 |
第一节 物欲的萌醒:生存性贫困叙事 |
一. 粮食/空间之仗 |
二. “祛魅性”:物欲的还原叙述 |
三. 物欲还原的社会动力 |
第二节 当“爱”遭遇世俗生活 |
一. 爱与痛的边缘:日常化的爱情 |
二. 无力挣脱的网:被磨损的爱情 |
三. 在毁灭和重生之间:出轨的爱情 |
第三节 “生活政治”和“微观权力”的浮现 |
一. 规训与压抑 |
二. 渗透性 |
三. 转换性 |
第四章 “异延”式生成:以1980 年代文学精神为参照系 |
第一节 “新写实”的日常生活“启蒙” |
一. 为何是日常生活“启蒙” |
二. 日常生活“启蒙”的立场. 方法和意义 |
三. 日常生活“启蒙”的二重性 |
四. 日常生活“启蒙”悖论和困境 |
第二节 “新写实”的“两幅面孔”: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 |
一. 形式探索与写实意向:不应有的对立 |
二. “于止步处重生”:在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 |
余论“新写实”小说:作为1990 年代文学转型的“症候” |
一. 作为“文化浮桥”的“新写实”小说 |
二. 何种公共,如何个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后记 |
(10)新写实小说的叙事话语范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新写实小说创作发展概述 |
2.本选题的研究动态 |
3.理论意义 |
4.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写实小说的认知范式 |
第一节 人的凡俗化 |
一、世俗欲望的张扬 |
二、价值理想的放逐 |
第二节 生活观的超越 |
一、“烦”与“网”相缠绕的非牧歌生活观 |
二、现代理性生活观 |
第三节 文学的转向 |
一、文化启蒙者向生活体验者的转向 |
二、群体式话语向个人化话语的转向 |
三、艺术真实向生活真实的转向 |
第二章 新写实小说的讲述范式 |
第一节 生活流式的讲述 |
一、外在世界的如实再现 |
二、时空上的“流水态”展示 |
三、情节线索上的无逻辑性表达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原生态叙事 |
一、感性的凸显 |
二、典型的消解 |
三、细节的拼贴 |
第三节 客观叙述 |
一、展现小人物个体生存的第三人称叙述 |
二、以人物为基点的限知讲述视角 |
三、中立、公正、冷静的叙述者 |
第三章 新写实小说的语体范式 |
第一节 日常生活化语言 |
一、极具生活气息的称谓语 |
二、流动的映画:声画结合的视觉语言 |
三、平实开篇语句的统摄性和辐射性 |
第二节 客观化语言 |
一、冷峻的叙述语言 |
二、客观化基调中的超然与幽默 |
第三节 语言的原生态和粗俗化现象 |
一、粗俗语词的效应 |
二、原汁原味的方言俚语 |
三、审丑式的语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新写实小说”的导向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写实小说的转型研究[D]. 雷杰妮. 兰州大学, 2020(11)
- [2]新写实小说的文学价值[D]. 徐立平.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3]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D]. 孙蕴芷. 山东大学, 2020(11)
- [4]行走于“现实主义”的期待与慎行之轨上——论“新写实小说”的出场[J]. 俞敏华. 文艺争鸣, 2016(05)
- [5]文学杂志的读者意识与“新写实小说”的兴起——以1980年代末期《钟山》杂志的办刊实践为中心[J]. 张小刚. 宜宾学院学报, 2019(03)
- [6]“新写实小说”的导向问题[J]. 宏达. 当代文坛, 1991(01)
- [7]论“新写实”小说的后现代性[D]. 江山华. 内蒙古大学, 2007(06)
- [8]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主题的建构与消解[D]. 陈蜜.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9]回到“事物”本身 ——论“新写实”小说兼及1990年代文学转型[D]. 陈小碧. 上海大学, 2009(05)
- [10]新写实小说的叙事话语范式分析[D]. 刘雅奇.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