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盛唐文学的创作意识和时代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赵凯莉[1](2021)在《“盛唐气象”研究》文中认为盛唐是唐朝经济、政治发展的高峰期,文学艺术也在这个时期形成高潮。特殊的历史时期赋予这个时代文学艺术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被后人概括为“盛唐气象”。本文对“盛唐气象”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盛唐气象”的理论渊源和研究现状,分析有关“盛唐气象”研究的得与失。第二章主要分析了“盛唐气象”在文学艺术上表现出的朝气蓬勃的青春美,主要分析了诗歌、书法和乐舞。初唐诗歌逐渐冲破六朝诗歌的束缚,初步展现了新时代的朝气,到了盛唐众多诗人的创作汇聚成了蓬勃的高歌,这是青春的礼赞。书法经历了从初唐时期的婵娟婉媚转向盛唐草书龙飞凤舞,这是青春的恣意挥洒。盛唐同样是一个乐舞的高潮,乐舞充满欢乐、自由,这是青春的欢快心音。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盛唐气象”在文学艺术上表现出的恢宏浩大的气势美,诗歌常常充满壮阔的奇景和澎湃的激情,这是气势的壮丽之美,盛唐时期石窟的塑像高大、典雅,这是气势的雄伟之美,乐舞中的大曲更是跌宕而壮观,这是气势的热烈之美。
奥日莎[2](2020)在《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诗歌艺术的探寻是一次发现诗歌之美的历程。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巅峰,盛唐诗歌更是唐诗中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盛唐一代之所以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奇迹与其独特的艺术特征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展开论述,把握盛唐诗歌在共时层面的总体艺术特征,探索盛唐诗歌在历时层面上与前代审美的渊源关系及后世影响。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盛唐诗歌兴盛的社会文化原因。主要从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国家自由开放、主动选择高尚的社会角色以及前代文学的铺垫四个方面来分析盛唐诗歌走向兴盛的原因。第二部分,盛唐诗歌的艺术特征。主要从审美观、情感观与语言观三个角度出发探究盛唐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具体而言体现在清真自然、风骨之力、至真至情与词约旨达上。第三部分,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形成与“魏晋风度”及其审美观。主要讨论“魏晋风度”及其审美观对于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影响,具体而言,在宏观层面上讨论魏晋“一往情深”“求真适意”“慷慨任气”“言意之辨”与自然审美观对盛唐诗歌的影响,在微观层面讨论盛唐诗歌对具体魏晋诗句的接受化用情况。第四部分,盛唐诗歌的艺术价值。主要从文学与美学两个角度讨论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价值影响。
袁方愚[3](2020)在《唐代诗歌西域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后,丰富多彩的西域文化随之传入中原地区,从而对中原地区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到了唐代,盛唐时期西域文化的盛行使得西域成为此期诗歌书写的重要题材之一。本文以唐代诗歌中的西域书写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容、特点、情感意涵、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以期从诗歌书写的角度来认识唐代诗歌中的西域形象,并通过与史籍、图志以及其他文学体裁的对比来凸显出唐代诗歌西域书写的独特价值。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汉至唐中西交流与诗歌中的西域。从汉至唐,中原与西域的交流由初兴到繁盛,丝绸之路将丰富多彩的西域文化传入中原地区。自《史记·大宛列传》开始,史籍中对西域各国地理、物产、人口、风俗等内容多有记载,其所涉及西域的方方面面,而诗歌西域书写则凭借其文学性特征,表现出更为生动且丰富的西域形象特征,这也是诗歌西域书写的典型性所在。通过对汉至唐诗歌西域书写内容以及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诗歌西域书写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以及唐代诗歌西域书写的价值意义。第二章为唐代诗歌中的西域典型书写。西域书写内容按照类别可以分为地理书写、风物书写、关隘书写、人物书写、战争书写五个方面,唐代诗歌西域书写在这五个方面表现出独特的典型性。地理书写方面,唐代诗歌对如昆仑、天山、交河、葱岭等代表性地理物象以及西域突出的自然风貌都有较多的书写,从而凸显出西域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风物书写方面,西域天马、乐舞深受中原人们的喜爱,唐代诗歌书写中,其呈现出生动形象的艺术风貌,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记载和见证。关隘书写方面,地处中原与西域交界的阳关和玉门关自汉代起便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其见证了中西繁盛的交流以及行人的离愁,所以在诗歌书写中具有深刻的情感寄托。人物书写方面,西域胡姬因其热情的姿态呈现出独特的异域风貌,在诗歌书写中表现出鲜明的人文风采。同时,自曹植开始,以驰骋西北边疆的游侠儿为代表的爱国书写成为诗人边塞书写的重要内容,因此,游侠儿也成为诗人借以抒发报国情怀的典型人物形象。战争书写方面,由于西域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各方势力为争夺西域展开了许多战事,唐代诗歌从中原军队的威势、战争带来的惨烈伤亡以及连年征战的反思三个方面对西域战事进行了广泛的书写。这些西域相关内容经过诗歌语言的表现,具有更加生动的情态,并且随着诗歌的流传,从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成为后世人们不断吟咏的对象。第三章为唐代诗歌西域书写的独特魅力。唐代诗歌西域书写在内容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典型性以及独特的风貌。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壮丽恢弘的时代风貌。唐代诗歌西域书写由于所处汉唐盛世的历史环境中,诗人多具有昂扬的时代特征。在这种激昂的时代豪情作用下,诗人多以西域代表性的壮阔景象为书写对象。二是异彩纷呈的地域特征。唐代诗歌主要从地理环境、物产、人文风貌三个方面表现出西域地区典型的异域特征。三是深婉悲凉的现实色彩。唐代诗歌西域书写中对战后战场上的凄凉景象以及征人的孤苦情感这些内容的书写,表现出深婉悲凉的现实色彩。第四章为唐代诗歌西域书写的情感意涵。由于诗歌艺术具有典型的情感寄托性艺术特征,所以在唐代诗歌西域书写中,既有对西域相关事物的描述,同时也有诗人强烈的情感寄托。其主要表现在渴望建功西域的豪情、慕汉情节、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三个方面。第五章为唐代诗歌西域书写的成就和价值。唐代诗歌西域书写表现出典型的艺术成就对诗歌艺术产生了广泛影响。首先,在唐代诗歌中的昆仑、楼兰、玉门关意象成为后世诗歌创作中不断使用的经典意象。第二,唐诗西域书写形成的壮阔意境对诗歌意境的开拓产生重要影响。第三,唐诗西域书写展现出独特的审美体验。其在审美视野方面的开拓以及书写方式的呈现给予读者独特的审美体验。由于唐代诗歌西域书写表现出的独特的艺术特征以及丰富的情感意涵,因而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具体表现为:西域史料的补充价值,西域形象的丰富,西域影响范围的扩大,新的素材和风貌,汉唐盛世的号召力。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统计、文史结合、跨学科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唐代诗歌中所涉西域书写内容进行了整理与统计,并对唐代中西交流的历史背景和诗歌书写中出现的西域文化元素进行了阐释。对唐代诗歌西域书写的研究,不仅凸显出唐代诗歌艺术的典型价值,同时还表现出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静茹[4](2019)在《唐诗用典《世说新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隶事用典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诗人乐于在诗歌中引用典故,其目的在于以古证今,以古比今,借事类比,借古抒怀。典故的使用不仅有助于诗人抒发个人情志,而且能使诗歌达到词约意丰、余韵缭绕的艺术效果。从魏晋时期开始到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诗歌用典艺术逐渐趋于成熟,唐代诗人诗歌用典数量相当可观,所引典故的来源广泛而又繁杂,据笔者根据《全唐诗典故辞典(增订本)》的典源统计来看,大多来自《史记》、《左传》、《汉书》、《后汉书》、《诗经》、《论语》、《周易》、《三国志》、《世说新语》、《庄子》这十种文献,类聚7000余条典目,其中有340条典目出自《世说新语》,占总数的5%左右,可见唐代诗人用典《世说新语》成为唐诗中的一种突出现象。《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着名的文言志人小说,共三十六门,主要记载了汉末魏晋名人隐士的逸闻轶事,举止行为,言谈风尚。久而久之,完整性的故事情节、立体化的人物设定等构成的《世说新语》则成为汇集魏晋士人精神面貌与风度的故实典源。唐代诗人用《世说新语》典故其根本原因在于魏晋名士风度对唐代诗人的精神、品格等影响颇深。对《世说新语》典故的运用不仅是诗人对艺术效果的追求,更是唐代诗人在寻找历史精神的归属时与魏晋风度发生了自然而然的契合和对位后的必然选择,这成为唐诗中的一种文化共鸣现象。据笔者统计,唐代诗人中用《世说新语》典故比较突出的诗人有初唐诗人杨炯、骆宾王、李峤、王勃、卢照邻等,以李峤为最;盛唐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韦应物、王维等,以孟浩然为最;中唐诗人孟郊、李贺、白居易、刘长卿等,以刘长卿为最;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温庭筠、韦庄等,以韦庄为最。总体来看,唐代整个时期的诗人使用最多的典故门类为任诞、言语、容止三门。但每一时期的诗人所偏爱使用的典故类别却各有不同。笔者按照先前学者的标准粗略将唐代诗人所用《世说新语》典故分为以下八类:一、展现纵情适性精神类;二、表达隐迹江海心愿类;三、赞美人物风情类;四、赞颂容貌神情娇好类;五、寄予仕途坎坷感慨类;六、展现雅致不俗情怀类;七、表达建功立事思想类;八、表现民族忧患意识类。其中,初唐诗人最偏爱于赞美人物风情、赞颂容貌神情娇好两类典故,原因在于不完善的社会制度给文人带来的“不公平”使寒门出身的文人常用魏晋被赏识风采而成功的寒门子弟来要求自己,如乐广、张华、山涛等人,希企有同样被赏识的机遇。并且初唐诗人同魏晋时期一样,极度看重个人风度及外貌的品评,在个人爱好上极慕晋人情趣,对魏晋名士的思慕和追仿则成为初唐诗人创作生活中极其重要、突出的一部分;盛唐诗人最偏爱使用展现纵情适性精神、赞美人物风情两类,原因在于此时期相对开明的政治及开放的文化风气助长了盛唐文人才子们恃才傲物的自信、进取的激荡和诗意的激情享乐,魏晋名士的精神更是成为了他们的精神信仰,如竹林七贤超越礼法的精神;中唐诗人偏爱使用表达建功立事思想、展现纵情适性精神类典故,他们大多以玄心为质,既关心政治、热衷仕途,表现着急切的建功立事思想,却又不得不躲避。在精神追求和世俗抉择中出现了背反,故而他们选择沉浸在个人生活爱好之中,时常表现出潇洒俊逸的真性情,但这种真性情却多多少少掺杂了一些虚伪和孤僻;晚唐诗人偏爱使用表达隐迹江海心愿、表现民族忧患意识类典故,原因在于晚唐社会内忧外患,社会矛盾日益深化,唐王朝趋近灭亡,使得此时期诗人开始从对社会改变革新、调度社会存在弊端的强烈探求转为漠然置之的悲观遁隐态度,他们意图通过隐逸来保证自己相对独立的社会理想和人格价值。以上可见,唐代诗人用典《世说新语》是他们与魏晋名士心灵上的契合与交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诗人的情感态度及价值取向。他们寄托在《世说新语》典故中的是情怀,是信仰,是一种对黑暗现实的揭示与批判、对自身坎坷命运的倾诉与抗争、对天下苍生的同情与怜悯、对唐王朝的激励与愤慨、对先辈及友人的思慕与追仿。唐代诗人用典《世说新语》是他们宣泄情感的手段、表达思想的工具,以此实现了诗人用典《世说新语》的初衷,即通过典故表达更深层隐蔽的、不曾或不便言明的内涵,让读者在了解典故的来龙去脉之后,深刻的理解诗人的用意及所寄托的情感。在艺术方面,唐代诗人用《世说新语》典故使诗歌具备简练精准语言的同时,增加了唐诗的“文趣”,使语言表达妙趣横生;亦使诗歌在体裁、字数等外在形式的严格要求下构建完整的意象,创造层叠的意境,表达复杂的情感,从而满足了诗歌含蓄蕴藉的基本要求,扩展了诗歌的“内在”容量。
刘燕[5](2019)在《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唐代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王昌龄及其诗歌的研究一直是较受关注的领域。但大多数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王昌龄其人及其诗歌本身,还没有跳出传统文学研究中作家——作品的二维研究模式。因此,王昌龄这样的盛唐名家研究要想走向深入,就需要有更开阔的研究视野和更先进的研究方法。故本文尝试在系统整理王昌龄研究史料的基础上,运用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对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即时传播和后续传播、唐人选唐诗中的选录、唐人在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追摹、仿效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将以诗评家、诗选家为主体的阐释史研究和以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结合起来,意在全面构建王昌龄诗歌唐代传播和接受史。既注重王昌龄诗歌在唐代多样化传播方式的考察,又侧重从唐代不同阶段经典的诗选、诗评中勾勒王昌龄诗歌传播和接受的历史轨迹,总结其间的接受规律并探究其深层的政治文化原因,以期为当代王昌龄诗歌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历史借鉴。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相关研究现状、论文写作的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对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环境进行概述。主体部分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重点阐述王昌龄诗歌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主要有三大主要方式,即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与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既侧重分析每种传播方式的传播受众、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又注重探析即时传播的时空分布情况。第二章重点阐述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集本的后续传播主要有王诗别集和唐人选唐诗两种形式,重点分析王诗别集在国内外的刊刻和传播情况与唐人选唐诗在中原、西域乃至日本的传播情况。第三章注重从唐代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思潮和文学观的嬗变来考察唐代选家对王昌龄其人其诗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特定接受。主要对入选诗歌的数量、体裁、题材等方面进行精准统计,在定量分析的同时,亦注重从诗选家对王昌龄诗歌的艺术评点和诗史地位的定位等方面来综合考察。并注重分析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整体趋势和其内在原因、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传世名篇和盛唐诗名的经典构建以及对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从而在定量定性的综合分析中归纳出有唐一代王昌龄诗歌选本接受的规律。第四章重点探究唐代诗、词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首先就唐人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几种主要方式展开分析,并选取李益、张仲素等典型个案进行观照,最后论及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晚唐五代词人创作上的影响,从而突出“以诗人创作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的研究特色。
任世珍[6](2018)在《论“盛唐精神”下孟浩然诗歌创作中的仕隐思想》文中提出“仕”与“隐”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生存的两种最普遍的状态。“入则兼济天下,出则独善其身”这两种不同的选择,恰好是分析诗人思想的重要参考。孟浩然的思想是十分复杂的,“仕”与“隐”是他生存的两种方式,它们贯穿在孟浩然一生的选择中。然而,大多数研究者在评价“仕”与“隐”这两种行为方式时,总会对它们有所褒贬,把它们看成孟浩然思想中对立的两个方面。或认为,孟浩然身处大唐盛世,作为文人的他理应积极进取、报效国家,沉醉于山水之间是失意之举、是“不得已而为之”。或把孟浩然看做人格高洁、遗世独立的“清高隐士”。这是因为作此评论者只关注作者本人的经历,而忽略了盛唐时代精神的影响。事实上盛唐精神对于诗人选择人生道路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正是它造成了孟浩然仕隐思想的复杂性。本文将孟浩然放在“盛唐精神”下进行解读,目的不在于对仕或隐孰好孰坏做出评价,而是希望尽可能把孟浩然还原到那个伟大时代,用盛唐人的眼光去进行审视、思考。用一种更开放、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孟浩然的仕隐思想,透过孟浩然的仕隐行为去感悟盛唐那个伟大的时代和盛唐人的精神境界。在我们看来,盛唐人对于人生的追求已经不能用“仕”和“隐”来做简单的判定,他们所追求的应该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可以把它叫做“适意”,也可以借用海德格尔的话称之为“诗意栖居”。(“诗意栖居”并非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或所谓现代性意义的当代社会所专有。)孟浩然身上体现了魏晋风度与盛唐时代相遇后在新的道德规范和新的社会生存环境之间所进行的一种碰撞与融合,使之最终可能达成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既消解了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又对个体存在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尊重和肯定,每个人都可能以遵从内心声音的方式,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这也许才是真实存在过也是真正意义的“盛唐精神”的体现。
杨焄[7](2017)在《望海楼学记——王运熙先生的治学格局、方法和风格》文中研究指明王运熙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尤其在乐府诗、《文心雕龙》、李白诗、中古文学与文论研究等领域做出了卓着的贡献。在治学格局方面,他注重汇通文史,统观全局。在研究方法方面,他主张充分占有并准确理解文献资料,实事求是地还原历史原貌。在学术风格方面,则呈现出见微知着、通达平实的特点。
高岩[8](2017)在《宗元思想与明清戏曲经典生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崇尚元曲是明清戏曲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话语方式和思维方式,明清戏曲史的诸多现象都与其有着或隐或显的关联,戏曲经典作品地位的确立也是如此。明清戏曲经典生成研究包含两个方面的维度:一方面是以元曲为崇尚、圭臬、范本,主要表现在《西厢记》《琵琶记》的经典化过程中。元代戏曲作为已经完成的文学资源,具有武库和土壤的意义,被明清戏曲直接模仿,或再创造、延伸、变形、错位,促成了明清戏曲经典的形成。因此,明清戏曲的创作繁荣,深受元代戏曲经典的滋养。另一方面,是以元曲为反拨的依据和变革的前提,主要表现在《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的经典化过程中。我们探讨的重心不在戏曲经典结果的认证,而是将兴趣点集中在探讨戏曲经典形成与“宗元”的互动共生关系上。力求从历时性维度探讨元曲的影响和规范力量,从共时性维度观照明清时期文化指向、时代审美、文人心态等对经典的促成力量。论文主要从以下五章展开论证:第一章,力求梳理明清戏曲史上元曲崇尚的思想脉络及其与经典生成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明清时期普遍存在的崇尚元曲的态度为视角,依据戏曲史的发展变迁轨迹,主要分为四个时段。第一时段为明洪武元年至正德年间(1368-1520),共153年,是元曲全面总结和认知期,也是元曲经典化的萌芽期。第二时段为明嘉靖至万历十五年(1521-1587),共67年,是关于元曲经典的理论争鸣期。此一时期,在众说纷纭的思想碰撞和论辩驳难中,戏曲界最终形成基本共识——确立了《西厢记》《琵琶记》的经典地位。第三时段是明万历十六年至清顺治八年(1588-1651),共64年,是明清戏曲最为辉煌和繁荣的时期,也是戏曲理论水平最高的阶段。在前期围绕元曲经典进行探索和理论研讨的基础上,建构起明代戏曲经典《牡丹亭》,并带动了戏曲的转型。第四时期是清顺治九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662-1820),共169年。这一时期传奇文体和南杂剧的文体规范和理论建树都已经相对成熟,不再依靠元曲寻求成长,而是以元曲为反拨的依据和变革的前提,反观自身发展的弊端并进行总结提升。第二章,以元代戏曲《西厢记》在明清时期的经典化过程为研讨对象。《西厢记》作为范本进入明清戏曲史视野,戏曲史上的批评、创作、演出等诸多规范都依此剧展开研讨。这种戏曲史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明清戏曲家对元曲的崇尚与依偎,另一方面则直接促成了《西厢记》的经典化,并在经典化的过程中影响着明清戏曲的发展方向和经典确立。第三章,围绕《琵琶记》在明清戏曲史上经典地位的确立及影响展开讨论。无论是布景写情,还是串插布局都堪称明清传奇可师可法的典范。明清时期“只看子孝与妻贤”的伦理教化剧风行,以“动人”为戏曲核心理念的故事情节设计,刻意营造女性艰难处境展演纯粹道德精神的关目设计,一生一旦双重生存空间“苦乐相错”的结构布局以及“不寻宫数阙”的语言策略等,都与《琵琶记》的典范性存在有关。第四章,主要从《牡丹亭》的经典性及其戏曲史意义切入。一方面,《牡丹亭》的艺术旨趣中对元曲接受颇深,如《牡丹亭》对元曲有继承、拓展和提升,另一方面,明清曲家以元曲标准认证《牡丹亭》经典性,并以此为话语方式和批评手段展开戏曲观念的探讨。明清戏曲作家在评点、序跋、笔记等表述中反复强调对元曲的依偎及期冀超越心理,并表现出以《牡丹亭》为载体总结戏曲创作规律、规范戏曲发展从而构建当代戏曲经典的努力,最终《牡丹亭》以宗元的话语方式表达了当代的戏曲文体意识和思想感情。第五章,从《长生殿》和《桃花扇》的经典性着眼展开论述。“南洪北孔”的经典性,一方面是其内在的戏曲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来自时代审美趣味和戏曲评论家的推崇,最终“南洪北孔”站在清代戏曲艺术的至高点,代表了古典戏曲艺术的最高成就。两部作品的经典化过程,可以窥见清代戏曲以元曲为反拨的对象和变革的前提,从而在艺术造诣上推陈出新。
沈扬[9](2015)在《古都洛阳与唐宋士大夫文学专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演变与地理环境有着深刻的内联性,它客观存在又随时转移,使得“地域—文学”之间表现出复杂的层级关系和双向的建构互动。这种双向的建构表现在,一方面,地域环境对文学风格、主题、形式、内涵、意境、意象产生影响,所谓“江山之助”;另一方面,文学并不仅仅被动地反映地域环境(人文和自然),也参与到地域文化的附加和增殖过程中来,甚至起到扭转一个地域文化氛围的建构作用。显然,在这一双向建构的过程中,“人”是主体也是桥梁,无论考察文学表现中的地域,还是研究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古代文学创作的主体“士大夫”上来。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产生深远影响的城市如长安、洛阳、南京和杭州,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曾经作为国家首善的京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明层累,这是它们影响文人及其创作的最重要的原因。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以其多层次的文化品格,在中古以迄唐宋的文学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尤其唐和北宋时期,古都洛阳以国家陪都的形象出现在士大夫面前,随着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的浮沉,其对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审美境界、文学创作、文艺观念等方面的影响亦与时倶变。据学者统计,唐人写洛阳的诗歌有800余首,据笔者的考察,宋诗之与洛阳相关者更多达3000余首,如果将宋文和宋词也一并算进来,其数量是可想而知的。宋人有关洛阳的书写在唐人的写作经验上多有新的创获,值得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观照和分析。鉴于唐宋两代卷帙浩繁的文献材料,限于时间和学力,课题的研究不得不以洛阳为线索,从具体的问题出发,对其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学现象和文人心态进行更加深入地阐发,在文学史的通局意识的观照下,对它们的价值给以恰当的评估。因此,课题重点研究的是士大夫如何表现洛阳和洛阳怎样影响士大夫以及这种影响在文学场域中的体现。具体本课题将从以下五个专题进行,它们基本涵盖文学中的洛阳景观(园林和花卉)以及古都洛阳对士大夫文化心态、存在方式和生活趣味的影响,现依次概述如下:第一章 本章以李德裕的平泉诗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展览、追忆和怀归三个角度去透视所谓李德裕的“平泉情结”。李德裕表现平泉的视角可以归结为“平面展览”和“立体想象”两个方面,前者重点在于揭示平泉情结的深刻构成,后者则着力突出李德裕内心的怀归隐忧。平泉诗的艺术价值不在于它的文学性,而存乎它所蕴藉的情感张力。第二章本章围绕着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展开研究。同样截取了审美、博物和记忆三个角度对《洛阳牡丹记》加以更深地、也更情境化地解读。从唐宋士大夫的牡丹审美观念来看,《洛阳牡丹记》无疑是这一审美潮流中的个案,可如果从欧阳修自身的角度观之,那么《洛阳牡丹记》又体现出一个学者的博物情怀和情感记忆。同时,笔者在文中亦对美国学者艾朗诺的观点进行了回应,并认为《洛阳牡丹记》是传统的而非创变的,是私性的而非公共的,是审美趣味、理性认识和情感追忆结合的产物。第三章卯饮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从中医角度讲,它并不符合人的生理习惯,甚至对健康有害处。白居易不是一个擅长饮酒的诗人,但他却频频尝试这种容易醉酒的生活方式,尤其在他分司洛阳之后,卯饮在白居易的生活中变得更加常态化。过去学界对于白居易的嗜酒,常常是从文学的角度进行观照,而本章则从士大夫生活的细节出发对其加以认识,以便摸清白居易卯饮的初衷和卯饮对白居易的生活心态产生的影响。第四章白居易在履道园中度过了诗意的晚年,其中“主人”和“园林”的关系是值得深入挖掘的话题。对于白居易而言,履道园不仅是为他提供安身的物理空间,更为他呈露一静心的诗意幽境。这一环境的营构过程处处体现着白居易的人生趣味,他通过“闭门”、“叠石凿池”“诠释意义”建构着晚年的人生乐境。第五章 记忆是人类的一项重要的情感活动,也是一种时间体验。它联络着往昔与当下,令主体在自己建构的情境中去品味流年和俯仰今夕。在记忆的场景中,欧阳修体验着乐的味道,而当他走出场景,回到现实中来,便又陷入失落的感伤。但这并非欧阳修洛阳记忆的全部面向,与人不同的是,欧阳修通过回忆洛阳的花草、洛阳的友人和当年的盛游,开启了对于人生不朽的追问,这又将记忆引向了永恒之维。从欧阳修的内心世界来看,记忆夹杂着情与理,情之端令他欢喜忧愁,理之端令他跳出情的桎梏,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应对人生存在的困境。五个章节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述体系,显得破碎而分散,它们更像是一个以洛阳为线索的相关论文的集合,从不同的侧面映射出古都洛阳与唐宋士大夫及其文学创作之间的内在关联。从中我们亦可以见出,诗人与地域、地域与文学诸相之间的互动。借此互动关系之呈现,以期为全景式地呈现古都洛阳与中古乃至近世以来士大夫文学之间的关联提供点滴的佐证,或可为唐宋文学转型的研究提供一地理学的诠释。
冯敏[10](2014)在《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文中指出唐代前期政治、经济、文化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文化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无论在哲学、宗教方面,还是在文学、史学、艺术方面,都曾出现过一些着名学者,产出过一些重要的学术成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有助于唐代学术史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博大精深的唐代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二十世纪以来,海内外有不少学者对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进行过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却很少有人对唐代前期学术文化进行系统探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拓进取,着重论述了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发展背景、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主要成就、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的时空特征,以及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发展不是无本之木,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力,而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唐代以前,中国的学术文化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治学成果和治学经验。唐代前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大阐文教”政策的实施,学术文化事业走上正轨。在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和武则天等人当政时期,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学术文化研究,经、史、子、集均有创获,为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优越的社会环境、文化政策和人文风尚也为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发展起来的。打开唐代前期的文化宝库,儒、释、道“三教”学术格外醒目。唐代前期帝王们对儒、释、道“三教”并尊,形成多元文化并存的开放的思想文化政策。特别是唐玄宗御注三经(即《孝经》、《道德经》和《金刚经》)对三教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学研究者致力于对“九经”的阐释。佛学研究者或译注佛经,或探讨佛理,着书立说。道学研究者则注重对道藏的整理、对《老子》研究及其他道教着作的梳理。尽管他们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研究的领域也有一定差异,但总的来说成果都是比较突出的。唐代前期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史学的社会功能,故史家辈出,成果丰硕。着名史学家刘知几在史学理论研究方面异军突起,所撰《史通》成为不朽的史学名着。前代史研究全面推进,不仅编纂了着名的“唐八史”,而且对前代史书进行了全面探讨,产生了一批流传至今的优秀成果。在当代史研究方面,系统地编写了日历、实录、国史,吴兢的《贞观政要》、李林甫的《唐六典》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这些历史学家和他们的着作,可以看出唐代前期史学发展的水平。在文学领域,唐代前期有很大的创获。唐代统治者重视文学,有时候甚至“以文取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唐代前期有许多文人学者从事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名家辈出,群星灿烂,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优美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学者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和诗歌格律研究,写出了一些与文学有关的学术着作。唐代前期的艺术博大精妙,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均有高水平的发展和创作,形成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各领域均出现过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如书法领域有初唐四大家、颜真卿、张旭等;绘画方面,有伟大的吴道子、王维等;音乐方面,唐玄宗、李龟年等;舞蹈方面,有杨贵妃、公孙大娘等;同时也出现过一些致力于艺术研究的学者,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着书立说,为我们了解唐代前期的艺术与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唐代前期的科学技术可圈可点,天文、历法、算学、医学等均有建树。值得注意的是,天文历法方面有李淳风、僧一行等人的突出贡献;算学方面对“十部算经”的系统整理和校订;医学领域有医学家孙思邈及其《千金方》,官方编修的大型《唐新本革》等。总观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它的特点:学术文化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异的。从时间上看,高祖时期是制度草创阶段,太宗时期大煽文教,奠定了学术文化发展的良好基础。高宗武后时期有一点波折,但仍保持了发展的态势,玄宗时期拨乱反正,进入到全面繁荣的时期。从空间上看,本文以“贞观十道”为基础,全面考察了各道的学术文化成果及其学术特色。关内道、河北道、江南道、河东道都是学术文化发达的地区。就城市来讲,长安和洛阳无疑是学术文化的中心所在。如果我们将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成就与前后历史时期相比较,就不难看出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深远影响。从经学来讲,对五经等典籍的统一与整理,具有延续经学发展的重要地位;史学方面也是一样,纪传体正史的官方修撰及史馆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传统史学发展的方向;近体诗的创立和完善,是此期文学的重要成就;科学与艺术方面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从历史的角度,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二是对唐代前期主要学科领域的学者及其学术成就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三是首次揭示了唐代前期学术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区域特征,分析了影响唐代前期学术文化时空特征的因素。本文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是受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未能对某些学者的学术成就展开论述。对影响学者成就的因素也未进行深入探讨。对于这些问题,当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解决。
二、论盛唐文学的创作意识和时代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盛唐文学的创作意识和时代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盛唐气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确立选题的依据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盛唐气象”的生成及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先秦至清:“盛唐气象”理论的渊源 |
一、“气象”与诗歌 |
二、“气象”与盛唐 |
第二节 近代至今:“盛唐气象”的理论提出与发展 |
一、近代至20 世纪80 年代:“盛唐气象”理论的提出 |
二、20 世纪80 年代至21 世纪之前:“盛唐气象”研究的繁荣 |
三、21 世纪至今:关注点的转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朝气蓬勃的青春美 |
第一节 诗歌:青春自由的心音 |
一、过渡:青春少年的歌唱 |
二、高潮:自由蓬勃的高歌 |
第二节 书法:纸上飞旋的舞蹈 |
一、婵娟春媚的初唐书法 |
二、龙飞凤舞的盛唐书法 |
第三节 乐舞:人间欢快的心音 |
一、刚健有力的健舞 |
二、千娇百媚的软舞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恢弘浩大的气势美 |
第一节 诗歌:壮丽而豪放 |
一、山河风光的壮美 |
二、诗人的万丈豪情 |
第二节 雕塑:弘壮与典雅 |
一、雕像的气势之美 |
二、不同时期雕塑比较 |
第三节 大曲:跌宕与热烈 |
一、声势浩大的《秦王破阵乐》 |
二、热烈壮观的《霓裳羽衣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盛唐诗歌兴盛的社会文化原因 |
(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
(二)国家自由开放 |
(三)主动选择高尚的社会角色 |
(四)前代文学的铺垫 |
二、盛唐诗歌的艺术特征 |
(一)审美观:清真自然与风骨之力 |
1.清真自然 |
2.风骨之力 |
(二)情感观:至真至情 |
1.以诗缘情 |
2.物我合一 |
(三)语言观:词约旨达 |
1.精约的表达 |
2.韵外之致 |
三、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形成与“魏晋风度”及其美学观 |
(一)对“魏晋风度”的接受 |
1.一往情深 |
2.求真适意 |
3.慷慨任气 |
(二)对魏晋美学观的接受 |
1.言意之辨与形神之论 |
2.自然审美观 |
(三)对魏晋诗句的化用 |
四、盛唐诗歌艺术价值 |
(一)文学价值 |
1.对于意境理论的进一步开拓 |
2.开启“唐宋诗之争”序幕 |
(二)美学价值 |
1.体现盛唐人的诗性思维 |
2.自然审美观的进一步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唐代诗歌西域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汉至唐中西交流与诗歌中的西域 |
第一节 汉至唐中西交流的背景 |
一、汉至唐中西交流的发展 |
二、西域的历史形象 |
第二节 汉至唐诗歌中的西域 |
一、汉代诗歌中的西域 |
二、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西域 |
三、隋唐诗歌中的西域 |
第三节 汉至唐诗歌西域书写的形成与流变 |
一、形成原因 |
二、发展变化 |
三、汉唐诗歌风貌与西域书写的联系 |
第二章 唐诗中的西域典型形象书写 |
第一节 地理书写 |
一、代表性地理物象 |
二、宏观地理环境 |
第二节 风物书写 |
一、西域天马 |
二、乐舞书写 |
第三节 关隘书写 |
一、阳关书写 |
二、玉门关书写 |
第四节 人物书写 |
一、胡姬书写 |
二、游侠书写 |
第五节 征战书写 |
一、大军的威武 |
二、战场的惨烈 |
三、征戍的苦怨 |
第三章 唐诗西域书写的独特魅力 |
第一节 壮丽恢弘的时代风貌 |
一、西域壮景 |
二、盛世气象 |
第二节 异彩纷呈的地域特征 |
一、西域的雄阔与苦寒 |
二、丰富多彩的异域物产 |
三、独特的异域人文风貌 |
第三节 深婉悲凉的现实色彩 |
一、西域的现实体验 |
二、时与命的思考 |
第四章 唐诗西域书写的情感意涵 |
第一节 建功西域的豪情 |
一、以豪言抒豪情 |
二、历史与现实的影响 |
第二节 西域书写中的慕汉情结 |
一、以汉喻唐的书写方式 |
二、唐人的慕汉情结 |
第三节 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 |
一、对征人的感怀 |
二、现实书写传统与个体意识凸显 |
第五章 唐诗西域书写的成就和价值 |
第一节 经典意象的生成及影响 |
一、唐代诗歌西域经典意象的生成 |
二、唐代诗歌西域经典意象的泛化 |
三、唐代诗歌西域经典意象的生命力 |
第二节 西域书写对诗歌意境的开拓 |
一、唐前诗歌中西域风貌的初现 |
二、隋唐之际诗歌意境的新变 |
三、唐代诗歌意境的进一步开拓 |
第三节 独特的审美体验 |
一、审美视野 |
二、书写特点 |
第四节 唐诗西域书写的价值 |
一、西域史料的补充 |
二、西域形象的丰富 |
三、西域影响范围的扩大 |
四、新的素材和艺术风貌 |
五、汉唐盛世的吸引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唐诗用典《世说新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唐诗典故研究概况 |
二、关于《世说新语》及其典故研究概况 |
三、关于唐诗用典《世说新语》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初唐诗人用典《世说新语》 |
第一节 初唐诗人用典《世说新语》概述 |
第二节 诗人用《世说新语》典故分析 |
一、用典特色分析 |
二、用典文人心态分析 |
第三节 初唐诗人用典《世说新语》原因探讨 |
一、社会历史原因 |
二、初唐文化风气的影响 |
第三章 盛唐诗人用典《世说新语》 |
第一节 盛唐诗人用典《世说新语》概述 |
第二节 诗人用《世说新语》典故分析 |
一、用典特色分析 |
二、用典文人心态分析 |
第三节 盛唐诗人用典《世说新语》原因探讨 |
一、社会历史原因 |
二、盛唐文化风气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唐诗人用典《世说新语》 |
第一节 中唐诗人用典《世说新语》概述 |
第二节 诗人用《世说新语》典故分析 |
一、用典特色分析 |
二、用典文人心态分析 |
第三节 中唐诗人用典《世说新语》原因探讨 |
一、社会历史原因 |
二、中唐文化风气的影响 |
第五章 晚唐诗人用典《世说新语》 |
第一节 晚唐诗人用典《世说新语》概述 |
第二节 诗人用《世说新语》典故分析 |
一、用典特色分析 |
二、用典文人心态分析 |
第三节 晚唐诗人用典《世说新语》原因探讨 |
一、社会历史原因 |
二、晚唐文化风气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唐代诗人用典《世说新语》具体情况表 |
表1.1(初唐诗人) |
表2.1(盛唐诗人) |
表3.1(中唐诗人) |
表4.1(晚唐诗人)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5)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王诗传播接受史研究综述 |
三、本文写作的目的及意义 |
四、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五、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背景概述 |
第一章 王诗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 |
第一节 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 |
一、送别赠答诗及双向互动效应 |
二、题壁诗及多向发散型效应 |
三、干谒诗及“意见领袖”效应 |
四、宴游同赋诗及多向互动效应 |
第二节 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 |
一、唐代歌唱七绝的诗乐传统 |
二、“旗亭画壁”与王昌龄七绝的音乐传播 |
第三节 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 |
一、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诗格》在国内外的传播 |
二、《琉璃堂墨客图》和以王昌龄为中心的江宁诗会 |
第四节 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及传播时空分布分析 |
一、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分析 |
二、单篇文本形态的历时传播与空间分布 |
第二章 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 |
第一节 王诗别集的编订和传播 |
一、王诗别集在国内的传播 |
二、王诗别集在国外的传播 |
第二节 唐人选唐诗的选录和传播 |
一、唐人选唐诗兴起原因及传播效应分析 |
二、唐人选唐诗与王昌龄诗歌的传播 |
第三章 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及其诗歌的接受 |
第一节 《河岳英灵集》:王昌龄诗歌的“第一读者” |
一、“克嗣风骨”“中心高作”:对王昌龄振兴盛唐风骨的标举 |
二、“王稍声峻”“惊耳骇目”:对王昌龄诗歌艺术特征的体认 |
三、“再历遐荒”“知音叹惜”:对王昌龄晚年遭际寄予的同情 |
四、“第一读者”“第二读者”:声律风骨兼备审美范型的接受史意义 |
第二节 《国秀集》:对王昌龄五古价值的进一步体认 |
一、《国秀集》的诗美理想和选诗倾向 |
二、《国秀集》评选标准和实际选录的疏离 |
第三节 中唐三大选本选诗倾向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由显到隐” |
第四节 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分野 |
一、“不在马上在闺房”: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 |
二、《又玄》《才调》:精工流丽和情致风韵的诗学旨归 |
三 、《唐诗类选》:掷地金声和饶有风骨的盛唐遗音 |
第五节 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接受史意义 |
一、唐人选唐诗选王诗整体趋势及原因探析 |
二、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名篇和诗名的构建 |
三、唐人选唐诗对王诗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 |
第四章 唐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 |
第一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四大方式 |
一、袭字句 |
二、学句法 |
三、用句意 |
四、效体式 |
第二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典型个案分析 |
一、“去龙标不远”:李益摹其风神 |
二、“升江宁之堂”:张仲素得其遗响 |
第三节 王昌龄诗歌对晚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
一、唐代歌诗向词体的转变及王昌龄诗歌的合乐性 |
二、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论“盛唐精神”下孟浩然诗歌创作中的仕隐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范围 |
1.3 盛唐精神的“略说” |
2. “盛唐精神”下仕隐思想的“新变” |
2.1 对“仕”的追求 |
2.1.1 普遍的求“仕”心理 |
2.1.2 执着的求“仕”态度 |
2.2 对“隐”的向往 |
2.3 “仕”与“隐”的统一 |
3. 孟浩然仕隐思想的“新解” |
3.1 “儒道佛思想”的统合 |
3.2 “廊庙与江湖齐致”的理想 |
3.3 “适意”的境界 |
3.3.1 不因“仕”而失去自我 |
3.3.2 不因“隐”而拒斥社会 |
4. 孟浩然仕隐抉择的“深意” |
4.1 作品中“诗意栖居”的孟浩然 |
4.1.1 自然山水间的“诗意栖居” |
4.1.2 鸡黍桑麻中的“诗意栖居” |
4.1.3 故园索寞中的“诗意栖居” |
4.2. 借助诗歌达到超越与复归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望海楼学记——王运熙先生的治学格局、方法和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一、博采旁搜、宏通开阔的治学格局 |
二、慎思明辨、求真务实的研究方法 |
三、见微知着、通达平实的学术风格 |
(8)宗元思想与明清戏曲经典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研究内容的说明 |
二、文学经典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
三、古典戏曲经典生成研究回顾 |
四、本选题拟达到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明清戏曲经典生成与“宗元”思想之关系 |
第一节 明前期:认知元曲经典阶段 |
第二节 明中期:建构元曲经典阶段 |
第三节 明后期至清前期:建构明代戏曲经典阶段 |
第四节 清中后期:元曲再经典化阶段 |
第二章 《西厢记》的典范意义与才子佳人剧的繁荣 |
第一节 《西厢记》经典化过程中的理论旨趣论要 |
一、“有情”主旨的文化认同 |
二、文人审美趣味的艺术彰显 |
三、“尚西厢”与复古情绪的交相呼应 |
第二节 《西厢记》与才子佳人剧人物形象建构 |
一、张生与才子形象的定型 |
二、莺莺与佳人形象定型 |
三、红娘的形象变迁和戏剧角色价值 |
四、老夫人形象影响下的封建家长群像 |
第三节 才子佳人剧对《西厢记》情节模式的延伸 |
一、“一见钟情”情节模式 |
二、“琴诗传情”情节模式 |
第三章 《琵琶记》的经典化与伦理教化剧创作 |
第一节 《琵琶记》在明清的经典化过程 |
一、“风化体”与伦理教化剧兴起 |
二、“动人”的戏曲艺术追求 |
三、“不寻宫数阙”引发的关于戏曲音律和内容思考 |
第二节 伦理教化剧对《琵琶记》人物形象的有意模仿 |
一、赵贞女形象与明清传奇中的“贞孝女” |
二、关于“蔡伯喈”形象讨论与明清道德型文人形象塑造 |
第三节 伦理教化剧对《琵琶记》情节关目的拓展 |
一、一生一旦双重线索的戏剧空间设计 |
二、《临妆感叹》关目设计与“剪发”情节内涵变化 |
第四章 “宗元”思想与《牡丹亭》的经典价值 |
第一节 元曲标准下的《牡丹亭》经典性建构 |
一、与元曲相竞中的经典性阐释 |
二、以《牡丹亭》为标尺矫正戏曲流弊 |
三、《牡丹亭》代表了时代主情贵生的观念 |
第二节 元曲规范的潜在出场与《牡丹亭》的权威性 |
一、明清戏曲以“梦”构建戏曲结构 |
二、明清戏曲以“情”为题旨内涵 |
三、明清戏曲以“奇”为审美追求 |
第五章 “南洪北孔”经典地位的确立与清代戏曲观念 |
第一节 “南洪北孔”并称经典的原因 |
一、内在艺术精神的趋同性 |
二、勾栏争唱孔洪词 |
三、戏曲评价相提并论 |
第二节 元曲妙处谁传得?只有晓人洪稗畦 |
一、深得元曲妙处的《长生殿》 |
二、不弃元人绳墨的推陈出新 |
三、“至情”内涵的延展 |
第三节 对元曲的反拨与《桃花扇》的经典化 |
一、依托元曲而生新的戏曲观念 |
二、以曲写史的文人情结 |
三、超越元曲的当代经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古都洛阳与唐宋士大夫文学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解题 |
二 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 |
三 章节与结构 |
第一章 展览 记忆 怀归 论李德裕的平泉书写及其评价问题 |
引言 |
第一节 展览中的平泉花木:个性化的物质世界 |
第二节 平泉记忆:李德裕平泉体验及其文学书写 |
第三节 独往的世界:李德裕平泉书写的“回归”问题 |
结语 |
第二章 审美博物追忆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论考 |
引言 |
第一节 为美立言:《洛阳牡丹记》与欧阳修的牡丹审美观照 |
第二节 博物趣味: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之性质检讨 |
第三节 美的回忆:欧阳修的牡丹记忆与书写 |
结语 |
第三章 效陶销忧寓乐 论白居易的卯饮 |
引言 |
第一节 “卯饮”小考 |
第二节 夙慕渊明与潦倒度日:白居易江州时期的卯饮动机 |
第三节 寓酒于乐:晚年心境与卯饮效用之转变 |
结语 |
第四章 封闭自足意义 论白居易晚年私人领域的建构 |
引言 |
第一节 隐逸传统中的“闭门”的意义:从陶渊明到白居易 |
第二节 营居与拥有:履道园幽境之建构 |
第三节 解释的自由:白居易对履道园的意义阐释 |
结语:独得之味 |
第五章 乐忆伤逝不朽 从时空的角度论欧阳修的洛阳记忆 |
引言:记忆的时空 |
第一节 洛花与洛客:记忆中的赏心乐事 |
第二节 叹逝与穷理:欧阳修洛阳记忆中的悲慨与永恒 |
结语 |
结束语 |
附录 《令人困惑的“焦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言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一 “学术文化”的概念 |
二 研究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
一 研究现状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唐代前期学术发展的背景 |
第一节 唐代以前的学术积淀 |
一 哲学 |
二 宗教 |
三 文史 |
四 其他成果 |
第二节 唐代前期的学术氛围 |
一 社会环境 |
二 文化政策 |
三 人文风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儒释道“三教”研究 |
第一节 儒学研究 |
一 综合研究 |
二 专书研究 |
三 其他着述 |
第二节 佛学研究 |
一 佛经翻译 |
二 宗派的发展 |
三 佛学着述 |
第三节 道教研究 |
一 道藏整理 |
二 道经研究 |
三 其他论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史学研究 |
第一节 史学理论 |
第二节 前代史研究 |
一 前代史的编订 |
二 前代史的注疏 |
第三节 当代史编撰 |
一 实录与国史 |
二 政书类着作 |
三 刑法类着作 |
四 姓谱类着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学研究 |
第一节 文学理论 |
第二节 诗歌 |
一 诗歌创作 |
二 诗格 |
第三节 散文 |
一 散文创作 |
二 《文选》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艺术研究 |
第一节 书画 |
一 书法 |
二 绘画 |
第二节 乐舞 |
一 音乐 |
二 舞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科学研究 |
第一节 天文历算 |
一 天文 |
二 历法 |
三 算学 |
第二节 医学 |
一 医学教育 |
二 医药学成就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特征 |
第一节 时代特征 |
一 过渡期 |
二 转型期 |
三 兴盛期 |
第二节 区域特征 |
一 北方地区 |
二 南方地区 |
第三节 文化交流 |
一 内部交流 |
二 中外交流 |
本章小结 |
余论 |
第一节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地位 |
一 在唐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地位 |
二 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影响 |
附表:唐代前期学者本贯分布与学术成果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论盛唐文学的创作意识和时代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盛唐气象”研究[D]. 赵凯莉.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研究[D]. 奥日莎. 内蒙古大学, 2020(11)
- [3]唐代诗歌西域书写研究[D]. 袁方愚.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4]唐诗用典《世说新语》研究[D]. 李静茹. 重庆工商大学, 2019(01)
- [5]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D]. 刘燕. 广西大学, 2019(01)
- [6]论“盛唐精神”下孟浩然诗歌创作中的仕隐思想[D]. 任世珍. 海南大学, 2018(01)
- [7]望海楼学记——王运熙先生的治学格局、方法和风格[J]. 杨焄. 上海文化, 2017(08)
- [8]宗元思想与明清戏曲经典生成研究[D]. 高岩. 黑龙江大学, 2017(09)
- [9]古都洛阳与唐宋士大夫文学专题研究[D]. 沈扬. 南京大学, 2015(01)
- [10]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D]. 冯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