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负偏频率曲线的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刘智荣,薛怀宇,王昌盛[1](2021)在《河北平原中部保定西伯章剖面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河北平原中部保定西伯章厚20.74 m的剖面进行实测,系统采集粒度和光释光(OSL)样品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其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变信息。光释光测年显示该剖面为102~8.69 ka的沉积,时代属于晚更新世到早全新世。岩性和粒度分析表明该剖面为曲流河冲积沉积,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河道沉积和河漫滩沉积。河道沉积以含云母碎片的中粗砂为主,发育斜层理,频率曲线以正偏双峰频率曲线为主,分选中等到较差,概率累积曲线以跳跃组分为主的两段式为主。河漫滩沉积以黏土质粉砂为主,含保存良好的腹足类化石和钙质结核,频率曲线以负偏双峰为主,分选差,概率累积曲线以悬浮组分占比大的两段式为主。C-M图显示该剖面以均匀悬浮沉积为主,属典型曲流河沉积。实测剖面与黄土剖面对比分析显示西伯章剖面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下部20.74~16.14 m为末次间冰期晚期沉积,气候温暖湿润,以粉砂质沉积为主;中部16.14~3.18 m为末次冰期沉积,气候干冷,沉积物显示细—粗—细的特征,与末次冰期早冰阶—间冰阶—盛冰阶一一对应;上部3.18~0.2 m为冰后期沉积,与末次间冰期晚期沉积环境类似,以黏土和黏土质粉砂沉积为主。粒度成因分析揭示了河北平原中部保定凹陷区晚第四纪沉积环境主要为河流冲积环境,粒度阶段性分布特征是晚第四纪以来冰期-间冰期气候的物质响应。
王君贤[2](2021)在《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文中认为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发育有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等多种富有机质沉积岩,是精细分析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机制和古环境重建的的良好载体。本论文基于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有机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对大长沟盆地含油页岩系古沉积环境、古气候、有机质来源与富集机制,及沉积有机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进行了精细研究。根据岩心、露天矿剖面和测井数据,本区识别出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湖泊和三角洲相,并进一步划分为半深湖-深湖、浅湖、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4种沉积亚相和8种沉积微相,油页岩和烛藻煤发育在半深湖-深湖环境中,腐殖煤形成于三角洲平原河道间的沼泽环境。根据岩心和测井资料将八道湾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通过沉积演化分析认为层序II沉积时期物源供给方向稳定,主要物源区为盆地东北方向。厚层油页岩主要在层序II高水位体系域(HST)时期的半深湖-深湖环境中发育,烛藻煤与之共生。岩心及剖面样品所揭露油页岩具有整体较高的有机碳含量(TOC)(平均为13.0 wt.%)和生烃潜力(平均为77mg/g)。腐殖煤和烛藻煤均具有高的TOC含量(平均为51.6 wt.%),但烛藻煤的生烃潜力S1+S2(平均为242 mg/g)要高于腐殖煤(平均为178 mg/g)。油页岩与烛藻煤具有相似的氢指数(HI)(平均值分别为531和551 mg HC/g TOC),腐殖煤HI明显低于前二者(平均为268 mg HC/g TOC)。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型和II1型,烛藻煤为II1型,腐殖煤为II2型。Tmax(平均439℃)和Ro(0.37~0.43%)测定结果显示八道湾组有机质成熟度较低,处于未熟-低熟阶段。工业分析表明,烛藻煤具有最高的含油率(最高达24.4%,平均为18.3%),高于腐殖煤(最高为13.1%,平均为12.2%)和油页岩(最高达12.7%,平均为7.4%)。油页岩灰分(平均为75.8%)要高于两种煤(平均为36.9%)。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显微组分和有机碳同位素对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的有机质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油页岩中有机质来源以藻类体为主,其次为内源挺水植物和陆源高等植物。烛藻煤和腐殖煤皆以高等植物为主要有机质来源,但前者具有相对较高的藻类体含量。分析认为烛藻煤中的陆源有机质经历了搬运和分选作用,使富氢组分沉积于较深水体,从而导致了烛藻煤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腐殖煤中有机质则为高等植物近源或原地沉积。通过微量元素富集系数EF、黄铁矿化度替代指标(DOPT)、生标参数植烷和姥鲛烷比值(Pr/Ph)以及重排甾烷相对含量对水体的氧化还原性进行分析,结合岩相学特征,认为八道湾组油页岩沉积环境为贫氧环境,烛藻煤沉积于贫氧-还原环境。结合Sr/Ba,Ca/Mg元素比值和伽马蜡烷指数(GI)对盐度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油页岩沉积时期水体为淡水环境,烛藻煤沉积时期水体为半咸水-咸水环境。利用元素比值C-value和Sr/Cu、有机碳同位素、孢粉和粘土矿物组成等多种古气候代用参数,认为油页岩和烛藻煤共同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下,但烛藻煤是相对湿热气候背景下的产物,较高的蒸发量使沉积环境盐度增高,同时高等植物输入量增加,有利于烛藻煤的形成。层序I和层序II的HST时期气候最为温暖湿润,致使湖泊内源生产力提升,增加了藻类输入,促进了厚层油页岩的形成。由此表明,古气候是控制层序地层格架内不同沉积时期的沉积物类型和油页岩展布特征的首要因素。长链正构烷烃(nC27,29,31)单体碳同位素的的垂向变化趋势可以较好的反映沉积时期古大气CO2浓度变化。根据C3植物碳同位素构成对环境CO2浓度的协变关系,计算了油页岩主矿层沉积时期对应的大气CO2浓度为593-2546 ppm,平均为1172 ppm(+279,-135ppm),整体较高并具有较大的波动范围。油页岩沉积初期伴随着相对较高的大气CO2浓度及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导致了大规模的湖侵,并诱发了生物生产力的提高。该阶段的大气CO2与较高的惰质体含量对应,是在高CO2浓度背景下火灾发生频率较高所致。烛藻煤与CO2高值点具有一定耦合性,即CO2浓度的升高有利于高等植物的发育,也提高了湖泊的生物生产力,促使了湖相烛藻煤的形成。
潘进疆,黄俊华,张蕊,黄春菊,刘犟嗣[3](2021)在《鄂西大九湖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的碳氮比值、有机碳氮同位素特征与气候环境演变》文中提出通过对神农架大九湖DJH-ZK8孔岩芯上部739 cm的沉积物样品进行高分辨率总有机碳(TOC)、总氮(TN)、C/N、δ13Corg以及δ15N的测定和分析,结合天文调谐确立的年代框架及沉积物岩性特征分析,探讨了大九湖湿地98.5 ka B.P.以来的气候的演变历史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湿地沉积相态的转变是控制TOC、TN的最重要因素。C/N值的有规律的波动,表明不同的沉积阶段有机质的来源不一样。C/N的低值对应湖相沉积,水生植物发育;C/N的高值对应陆生环境,陆生植物发育;C/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湿地的水文状态。TN和TOC呈现显着的正相关性,有机质中的碳、氮来源具有一致性,碳、氮具有类似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2)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对比发现大九湖湿地98.5 ka B.P.以来的气候演变阶段可较好的与深海氧同位素MIS5中后期(98.5~71.0 ka B.P.)、MIS 4(71~57 ka B.P.)、MIS 3(57~29 ka B.P.)、MIS 2(29~14 ka B.P.)和MIS 1(14 ka B.P.至今)阶段对应。3)大九湖湿地沉积物的δ13Corg值和δ15N值在冰期更偏正,间冰期时偏负,湿地植被的演替是影响δ13Corg值、δ15N值的最直接因素。4) DJH-ZK8孔沉积物有机地化指标与三宝/葫芦洞石笋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以及北半球夏季日照量曲线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部分时段又有明显差异,说明大九湖湿地的气候变化主要由北半球太阳辐射量变化驱动,其气候和环境演变信息既响应了全球性变化又有区域特征。
张则东[4](2021)在《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文中提出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近年来的发展重心东移,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环境理论作为参考依据,因此对北京东部平原区的古环境进行研究,将对该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重要指示意义。本文通过运用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以及气候地层学方法,辅以北京平原区已有的地层研究结果,首先对研究区目标钻孔ZK4进行地层层序划分,建立钻孔年代地层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目标钻孔沉积物进行孢粉、粒度、磁化率分析,重建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历史。其研究成果如下:(1)北京ZK4钻孔地层层序综合划分出5个单元,从下至上依次是:上新统天竺组(N2t)(400.5-308m);下更新统泥河湾组(Q1n)(308-116.6m);中更新统周口店组(Q2z)(116.6-72m);上更新统马兰组(Q3m)(72-22.6m);全新统(Q4)(22.6-0m)。(2)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植被重建从早到晚共划分出8个阶段:其中植被演替过程为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洼地→针叶林-草原→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对应的气候变化规律为寒冷干旱→温暖较湿→温凉偏湿→寒冷较干夹温暖偏湿→温凉湿润→寒冷偏干→温和略湿→温暖湿润。(3)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研究点的沉积环境变迁大致划分出12个主要的演变过程:从早到晚分别是河道→泛滥平原(夹河道)→河道(夹湖沼相与泛滥平原)→河道→泛滥平原→河道(夹泛滥平原与湖沼相)→泛滥平原(夹湖沼相)→河道→泛滥平原→河道→湖沼相→泛滥平原(夹河道)。(4)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磁学特征共划分出9个阶段:从早到晚磁化率指示的古气候历程为主体温暖湿润,晚期突变为冷干→冷干与暖湿交替→温凉偏湿→冷干与暖湿交替,局部炎热潮湿→冷干与暖湿交替,局部炎热潮湿→早期暖湿,晚期冷干→冷干突变为温凉偏湿,再过渡为冷干气候→早期由冷干突变为温凉偏湿,晚期冷干与暖湿交替→冷干突变为温和偏湿→温和偏干,局部较湿。本文在多重地层划分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地层学手段对北京东部平原区ZK4钻孔的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划分,并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确定了各地层单元之间的界线,发现各种手段下的划分结果彼此间都具有很好的比对性,并且在多重地层比对分析的时候识别了磁性地层中布莱克极性亚时的存在。在此年代框架下,本文以孢粉反映的古气候为主,磁化率反映的古气候为辅,对比发现磁化率反映的古气候历程和孢粉反演的古气候演变规律基本一致,再结合粒度指示的沉积环境特征,定性描述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过程。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区域环境演变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对比资料,更丰富了第四纪以来对于北京东部平原区中长时间尺度下的古环境研究,并促使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成果在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还可为北京东部平原区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以及环境的建设发展作出需求导向,并为该地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以及提出比较合理的发展建议。
常浩浩[5](2021)在《基于Johnson分布系统的水文频率计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参数Johnson分布族函数(简称Johnson分布)于1949年被提出,它包含三种正态变换形式。该分布具有多参数、多类型的特征,通过对样本拟合可推断和表达总体分布特征。Johnson分布是一种具有参数方法特点的非参数统计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实测偏态数据的统计特性来确定选用Johnson分布族函数变换形式,通过参数估计方法求解参数,推求给定设计频率的标准正态分布的设计值(分位数),通过Johnson分布逆变换反推原分布对应频率的设计值。Johnson分布具有较强的拟合能力,对于标准连续型分布模型,可以通过调整参数选择合适的类型来逼近该模型。四参数Johnson分布的4个参数在赋予分布灵活统计特性以及强大通用性的同时,也给参数估计带来了许多困难。四参数Johnson分布的参数估计方法包括矩法、分位数法、极大似然法以及最小二乘法。目前,在水文学领域,我国探讨应用该模型较少。因此,开展基于Johnson分布的水文频率计算研究,研究该模型在我国应用的普适性,对于丰富水文统计学理论,为研究区水资源规划和评价提供依据等具有显着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鉴于Johnson分布具有多种变换形式,能够通过复杂的变换曲线,实现良好的曲线拟合能力。本文探讨了矩法、分位数法、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权重最小二乘法(WLS)和对角权重最小二乘法(DWLS)5种Johnson分布参数估计方法,并将Johnson分布与P-Ⅲ分布的适线拟合效果进行对比。选取陕西和宁夏35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黄河流域8个水文站的径流资料以及小浪底、三门峡等10个水文站的洪水资料,选择Johnson分布,应用5种参数估计方法分别对研究区水文气象序列的频率曲线参数进行估计。综合对比各参数估计方法和现行P-Ⅲ分布的拟合效果,研究取得以下结论:(1)研究了四参数Johnson分布特性,参数γ可以用来描述分布的不对称程度,参数δ可以用来刻画分布密度曲线的峰型阔狭特征,详细介绍了矩法、分位数法的参数估计方法原理,在OLS法的基础上,引入非线性加权最小二乘法。(2)根据四参数Johnson分布的5种参数估计方法,对研究区降水、径流和洪水序列的拟合情况进行了评估。拟合结果表明,降水、径流和洪峰序列频率分析中,DWLS法拟合效果最佳,其次为矩法、OLS法、WLS法和分位数法。(3)Johnson分布的5种参数估计方法下,通过拟合优度评价,对降水、径流和洪水序列的拟合情况做出了定量评价。分析结果表明,Johnson分布普遍优于P-Ⅲ分布。(4)综合5种参数估计方法和拟合优度评价,Johnson分布可以用于水文序列频率计算,且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拟合效果,虽然包含一些复杂的参数计算,但可借助计算机编程实现水文频率计算,因此Johnson分布也是水文频率可选的线型。
焦洁钰[6](2021)在《东辽河中下游流域中全新世以来植硅体古植被古气候过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变化是当前人类主要面临的生存挑战之一,探究过去气候变化,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模式,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中国东北地区是重建古环境、开展全球变化研究的理想区域。本文以东辽河中下游流域五棵村和大夫岭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运用AMS14C、OSL测年方法建立剖面年龄框架,进行沉积物的植硅体提取鉴定和组合特征分析,采用古植被指数等重建该区域中全新世以来的古植被过程,并结合磁化率、粒度指标对样品沉积环境的指示性,烧失量、色度指标对样品物质组成及形成条件的指示性,反演出古气候过程。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根据植硅体组合特征和古植被指数分析,得到中全新世以来,研究区域为草原群落,(1)约7300~6600 a B.P.,木本植物覆盖度升高,画眉草亚科、C3植物数量中等;(2)约6600~5600 a B.P.,木本植物覆盖度波动增大,画眉草亚科植物增多、C3植物总体较少;约5600~4100 a B.P.,五棵村剖面木本植物覆盖度波动增大,该剖面画眉草亚科植物、C3植物较大夫岭剖面更多;约4100~3100 a B.P.,木本植物覆盖度总体增大,大夫岭剖面画眉草亚科植物、C3植物较五棵村剖面数量水平高;(3)约3100~1100 a B.P.,木本植物覆盖度降低,画眉草亚科、C3植物增多;约1100~300 a B.P.,木本植物无明显变化趋势,画眉草亚科、C3植物减少。2.结合磁化率、烧失量、色度、粒度指标对沉积物磁性物质、有机质含量、形成条件、沉积环境的指示性,验证研究区域植硅体古气候指数所反演的气候过程,(1)约7300~6600 a B.P.,气候较凉,湿度适中;(2)约6600~5600 a B.P.,气候温和,总体略湿;约5600~4100 a B.P.,气候温凉,湿度略低,五棵村剖面气候偏凉;约4100~3100 a B.P,气候温和略湿;(3)约3100~1100 a B.P.,气候温和略干;约1100~300 a B.P.,气候温暖,湿度增大。3.将研究区域古气候过程与太阳活动指数、辽宁暖和洞石笋δ18O、东北地区主要火山事件进行对比,发现区域干湿程度对季风活动有较好的响应,据此推测研究区域古植被古气候过程主要受到东亚夏季风强弱的影响,区域气温总体上升,对应太阳辐射增强,据此推测太阳活动对区域气温变化也具有一定影响。以上结果运用植硅体指标初步探究了中全新世以来松嫩平原与辽河平原交界地带的古植被古气候过程,并得到较好的区域响应性,对完善该区域古气候过程研究资料具有一定意义。
赵元星[7](2021)在《气动载荷影响下风力机叶片动态应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力机组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其运行工况多变。受来流风向及风速大小变化的气动载荷影响,叶片受力复杂,产生应力集中并导致疲劳损伤,是造成其破坏甚至断裂的重要诱因。而风向动态变化以及风切变入流风况下叶片动态应力分布规律均尚不明确,因此,开展风力机叶片在不同气动载荷下动态应力特性的研究,可为风力机叶片的安全性设计及偏航运行调控提供参考。研究通过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得到叶片材料的弹性模量及泊松比。开展不同风向偏航角下叶片应力应变风洞实验研究及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并以风洞实验结果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进一步研究单独气动载荷、离心载荷及耦合载荷下叶片动态应力特性,探究风向动态变化及基于实际风场数据拟合的风切变入流风况条件下风力机叶片动态应力特性。分解运行中风力机叶片所受载荷,探究单独气动、离心载荷及耦合载荷对叶片应力影响的敏感性和差异性。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叶片应力集中部位不同;耦合载荷作用依次大于单独气动载荷、单独离心载荷作用下的应力,耦合载荷与气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相比最大增量为106.86%,与离心载荷作用下的应力相比最大增量为262.42%,定量的揭示所关注载荷中,对风力机叶片应力影响比重较大的单独载荷为气动载荷;气动载荷对叶根至叶片中部以及叶片前缘处的应力影响较大,离心载荷对叶尖及叶片后缘处应力影响较大;单独离心载荷与耦合载荷作用下,最大应力点均在叶根最大弦长位置处,单独气动力载荷作用下,最大应力点位置随着尖速比增大沿翼展从叶根向叶尖且靠近叶片前缘方向移动。基于风洞实验及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探究风向动态变化对叶片动态应力特性的影响。NACA4415翼型与某SD2030翼型叶片在最大弦长与叶片中部翼型气动中心位置的最大主应力方向随着尖速比增大均有指向叶根的趋势;风向变化对NACA4415翼型的风力机叶片应变影响更大;风向缓慢动态变化与固定风向角作用下的应力集中区域及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时叶片最大应力均有不到1%的减小;风向快速动态变化作用下的三叶片应力分布不对称,在正、负风向角下的动态应力差异较大,不同风向偏航角下的最大应力增大,最大增量可达48.67%;风向动态变化能够增大风轮轴向力,且随风向变化速率的增大而增大;输出功率也随着风向角周期性变化呈余弦分布,且在最大风向偏航角时有最小输出功率。拟合实际风电场切变入流风廓线作为动态入流条件,探究风切变对风力机叶片应力分布特征的影响。切变入流使出现最大动态应力的方位角超前于均匀入流工况,滞后于风速最高点,均有叶片垂直地面向下时动态应力最小;轮毂处风速一致,切变入流能够增大风力机叶片的最大动态应力;同一切变入流不同方位角下均有SD2030翼型的动态应力大于NACA4415翼型叶片应力,并且切变入流对功率较大的SD2030翼型叶片动态应力影响较大;从叶根到叶尖展向方向有NACA4415翼型在叶片中部有最大动态应力,SD2030翼型叶片在最大弦长处有最大动态应力,最大弦长处从前缘到后缘均在无因次弦长位置x/C=0.4处附近有最大动态应力;风力机轮毂处来流风速一致时,切变入流在增大叶片轴向力的同时降低了风轮输出功率,并且切变入流对风力机单叶片轴向力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不仅在理论上完善了均匀流场下单独及耦合载荷作用、风向动态变化以及风切变入流下的叶片动态应力特性研究,还可对偏航控制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在工程实践上对指导风力机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延长叶片的寿命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师动[8](2021)在《坡度统计分布随分辨率和地形复杂程度变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坡度是地表形态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其研究对土地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科学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DEM计算坡度成为众多地学模型获取坡度数据的一种方法。坡度受DEM分辨率和地形复杂程度的影响,目前坡度分布随DEM分辨率变化研究中对坡度变化机理尚无足够认识,坡度分布随地形复杂程度变化的研究不系统,已有这两方面研究都将坡度作为整体来分析。本研究从坡度的基本计算项高程梯度(p和q)出发,对比了高程梯度算法的优劣,总结了高程梯度的基本统计特征,然后在不同地形复杂程度的样区生成分辨率从10m到200m的DEM,分析了高程梯度,高程梯度联合方差,坡度随分辨率及其组分、随地形复杂程度的变化;最后比较了DEM分辨率和地形复杂程度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如下:一是引入调谐分析的理论为算法精度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二是给出了坡度随分辨率的降低而衰减的根源在于p、q和高程梯度联合方差σg的衰减,理清了坡度变化的深层原因。本研究对于数字地形分析中更加科学精确地计算坡度、计算与坡度相关的复合地形参数,为地学模型提供更为精确的坡度数据,对理解坡度与地形发育关系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Evans-Young(EY)算法是最优算法:从空间格局与不确定性结果来看,EY算法计算得到的表面是最平滑,噪音最少,抗噪能力最强,误差最小。从调谐分析的结果来看,从低频到频率为200c/u的范围内,EY算法稳定性好,抗噪性强,Sb算法精度高。而当频率到了700c/u时,Sb算法是唯一的选择。高程梯度有四个基本统计特征,分别是高程梯度p和q都呈正态分布;p和q的平均值都等于零;p和q相互独立;p和q的方差相等。造成高程梯度这四个特征的地貌学基础在于地貌侵蚀循环过程中造成的沟和梁的相间分布,以及高程分布和地貌发育的随机性特征。(2)随DEM分辨率的降低,高程梯度和高程梯度联合方差(σg)衰减,这是坡度衰减的根源:随着分辨率的降低,高程梯度图像变得平滑、信息熵减小,图像发生信息损失;高程梯度值域和方差都在减小、分布趋于集中、高程梯度联合方差(σg)减小。高程梯度和高程梯度联合方差(σg)的衰减是坡度衰减的根源,也是导致坡度尺度效应的驱动因子。高程梯度、高程梯度联合方差(σg)随平滑程度增加、采样间距增大的变化规律与其随分辨率降低的变化规律一致。不同的是,所有平滑程度与所有分辨率的p和q结果较接近,而所有采样间距的p和q信息损失严重,值域、方差都较小;所有平滑程度的高程梯度联合方差(σg)与所有分辨率的高程梯度联合方差(σg)较接近,而所有采样间距的高程梯度联合方差(σg)都较小。分辨率对高程梯度、高程梯度联合方差(σg)的影响均主要来自平滑程度作用,采样间距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3)DEM分辨率由高到低、地形由复杂到简单,坡度均发生类似的变化:随着分辨率的降低,坡度图像变得平滑,信息熵减小,表面信息损失;坡度平均值、方差都减小;坡度整体趋于平缓,坡度频率曲线均由“矮”“胖”逐渐变得“高”“瘦”,坡度值域范围在减小;累积频率曲线中累积频率达到99.9%时对应的坡度值越来越小。坡度随平滑程度增加、采样间距增大的变化规律与其随分辨率降低的变化规律一致;不同的是,所有平滑程度与所有分辨率的坡度结果较接近,而所有采样间距的坡度信息损失严重,平均值、方差都较小;分辨率对坡度的影响主要来自平滑程度作用,采样间距不是主要影响因素。p和q、高程梯度联合方差(σg)、坡度随地形复杂程度降低与其随分辨率降低的变化规律类似。在同一个地区,DEM的分辨率由高到低的地形表达序列,类似于地貌发育从壮年期到老年期,与地形由复杂到简单的地形变化序列,具有相同的地貌学基础,可以看成是空间代时间的一个过程。
孙冰[9](2021)在《人体热舒适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及数据特征分析》文中指出当今社会,我国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建筑节能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设计参数的确定离不开合理、可靠的基础参数的支持。在室内环境方面,国外发达国家已建立了热舒适基础数据库,并由此形成了标准体系,但我国仍缺乏行业内公认的数据库。热舒适基础数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数据挖掘分析的结果,对热舒适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热舒适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有待完善,有关数据特征对数据集质量的影响分析还鲜少有人涉及。本文针对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速、新陈代谢率和服装热阻六种人体热舒适影响因素和热感觉投票(Thermal Sensation Vote,TSV)、热舒适投票(Thermal Comfort Vote,TCV)、热可接受度投票(Thermal Acceptability Vote,TAV)三种主观评价指标,根据建筑环境特点和人员生活习惯,从缺失值识别、数据一致性检查、异常值检测三方面提出了办公和居住建筑热舒适现场调查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异常值检测方面,主观投票值存在着受试者误解、人员录入错误等质量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常用的异常值检测方法,并结合热舒适原理,研究提出了采用基于SET(Standard Effective Temperature,标准有效温度)距离的两步架构异常值检测方法对TSV进行异常值检测,该方法以标准有效温度SET为指标,采用基于距离d的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分类方法确定相似工况点,并采用基于高斯分布的异常值处理方法确定异常值。同时,提出采用数据可视化方法对TCV和TAV进行异常值检测。基于该方法,本文采用MATLAB语言开发了热舒适现场调查数据处理系统。本文对寒冷地区的大连、郑州、洛阳、天津4个城市进行了办公和居住建筑现场调查,并收集有效问卷2447份。在本次调查数据基础上,研究还收集了来自其他高校的热舒适现场调查数据,并采用提出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了质量控制,从而建立了经过严格质量控制、覆盖全面的中国热舒适数据库,数据库涵盖自2001年至2021年近20年来的覆盖中国五个热工分区24个省50个城市的热舒适现场调查数据41977组,数据分布较广,在环境温度和调查地点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建立的热舒适数据库,本文以热感觉模型作为评价数据集质量的依据,从样本数量、数据分布以及数据范围三个方面分析了数据特征对数据集质量的影响。研究采用基于区间估计的样本量计算方法,得到在办公和居住建筑热舒适现场调查中,最小样本量为350。对比发现,相比于正态分布和均匀分布数据,正偏态分布数据中性温度偏低,负偏态分布数据中性温度偏高,均匀分布数据建立的热感觉模型更稳健。随着温度范围的减小,冬季中性温度升高,夏季中性温度降低,建立的热感觉模型精度减小。
唐孟[10](2021)在《西江径流不确定的水库综合发电风险及传递规律研究》文中指出西江作为珠江流域的一部分,其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差异大的降雨特点致使河川径流时空分布不均,流域内水库面临客观存在的径流不确定性带来水库调度综合发电风险在梯级水库群间的耦合与传递。梯级水库群在河流水系和流域联合调度等因素的驱动下,水库调度风险在水库间相互传递,传递的过程中伴随着风险的量变、质变的变化过程,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传递方式。为了优化水库调度运行规则,完善对水资源管理的决策,势必要解析出水库之间风险的传递规律,基于风险传递规律构建并求解水库优化调度模型,提高水库调度运行方式的科学合理性,迫切需要研究流域的水利工程调度不确定性风险及其传递规律。本研究以西江流域4个骨干水库为研究对象,将径流不确定性考虑进水库调度综合发电模型中,分析径流不确定性对水库各个发电风险评价指标带来的影响,其中将不同来水频率的来水量依据实际年份来水的分配过程等比缩放,以此呈现径流的不确定性,再将来水的过程输入水库调度综合发电模型,通过调度模型输出的数据样本分析径流不确定性对水库综合发电风险的影响规律;首次提出包含三个模块的系统研究方法,集识别-评估-传递为一体,将马尔科夫风险传递矩阵和风险传递强度模型引进风险传递规律分析中,评估出历年西江骨干水库的综合发电风险,明确了风险的传递路径,揭示流域骨干水库综合发电风险在水库间的传递规律,主要得出以下的结论:(1)随年来水总量的减小,发电风险评价指标和综合发电风险均呈上升趋势,枯水年面对不同来水方案龙滩水库综合发电风险为0.37~1.00、岩滩水库综合发电风险为0.23~1.00,变化范围最大,即枯水年综合发电风险最易受年内来水情况影响;(2)历年综合发电风险上游水库综合发电风险大于下游,枯水年间2008年来水情况为若干来水方案中最优;(3)综合发电风险在库间随河流水系传递,且不会跨水库进行传递,天生桥1级、龙滩和岩滩之间传递均为衰减型传递,龙滩水库向岩滩水库传递时的衰减强度要大于天生桥1级水库向龙滩水库传递时的衰减强度;(4)天生桥1级水库对龙滩水库的风险传递值和龙滩水库对岩滩水库的风险传递呈一致性的递增或递减趋势,风险传递强度呈少水高传多水低传的风险传递规律,丰(2013年)、平(2007年)、枯(2015年)代表年天生桥1级水库向龙滩水库传递的风险值分别为0.73、0.09和0.00,龙滩水库向岩滩水库传递的风险分别为0.08、0.09和0.00。总而言之,本研究为水库径流不确定性对综合发电风险的影响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水资源管理中实现流域水资源最优管控的风险优化调度模型建立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二、负偏频率曲线的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负偏频率曲线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平原中部保定西伯章剖面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理环境 |
2 实测剖面与样品采集 |
2.1 实测剖面 |
2.2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 结果分析 |
3.1 光释光测试结果 |
3.2 粒度分布组成 |
3.3 频率分布曲线特征 |
3.4 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
3.5 C-M图 |
4 讨论 |
4.1 沉积相变化特征 |
4.2 晚第四纪环境变化特征 |
5 结论 |
(2)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及对比 |
第3章 沉积及层序地层特征 |
3.1 沉积相分析 |
3.2 层序地层分析 |
3.3 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的展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油页岩系富有机质岩特征分析 |
4.1 样品选取 |
4.2 研究手段与实验方法 |
4.3 富有机质岩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油页岩系古环境重建及有机质富集机制 |
5.1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古环境演化 |
5.2 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环境要素 |
5.3 油页岩与湖相烛藻煤成因机制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及古环境意义 |
6.1 有机碳同位素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机理 |
6.2 有机碳同位素重建古大气CO_2可行性分析 |
6.3 C_3植物碳同位素计算古大气CO_2浓度 |
6.4 碳同位素偏移的古环境意义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鄂西大九湖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的碳氮比值、有机碳氮同位素特征与气候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野外采样与钻孔概况 |
2.2 大九湖DJH-ZK8孔地层年代序列的建立 |
2.2.1 DJH-ZK8孔Fe元素深度域数据的旋回性分析 |
2.2.2 建立DJH-ZK8孔地层年代序列模型 |
2.3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测试 |
2.3.1 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测试 |
2.3.2 有机碳、氮稳定同位素测试 |
3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结果分析 |
3.1 DJH-ZK8岩芯沉积物碳氮元素及同位素特征 |
3.2 DJH-ZK8岩芯有机地球化学的演化阶段 |
3.2.1 MIS 5阶段 |
3.2.2 MIS 4阶段 |
3.2.3 MIS 3阶段 |
3.2.4 MIS 2阶段 |
3.2.5 MIS 1阶段 |
4 讨论 |
4.1 地球化学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
4.1.1 TOC、TN含量以及C/N的古环境意义 |
4.1.2 有机碳氮同位素的古环境意义 |
4.2 晚更新世以来大九湖湿地的气候环境演变 |
4.3 大九湖湿地晚更新世以来气候环境演变机制探讨 |
5 结论 |
(4)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第四纪地层划分研究现状 |
1.2.2 第四纪环境代用指标研究现状 |
1.2.3 北京平原区第四纪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与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质构造特征 |
2.2.2 第四纪地层特征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
3.1 ZK4钻孔样品采集 |
3.2 样品实验与分析方法 |
3.2.1 古地磁测试及分析 |
3.2.2 孢粉鉴定及分析 |
3.2.3 粒度测试及分析 |
3.2.4 磁化率测试及分析 |
第四章 北京东部平原区ZK4钻孔地层特征及年代序列 |
4.1 岩石地层 |
4.1.1 岩芯描述 |
4.1.2 岩石地层综合划分 |
4.2 磁性地层 |
4.2.1 古地磁测试结果 |
4.2.2 磁性地层综合划分 |
4.3 ZK4钻孔年代地层综合分析 |
第五章 孢粉分析与古气候重建 |
5.1 ZK4钻孔孢粉分析结果 |
5.2 孢粉组合带划分及其特征 |
5.3 中更新世以来古植被与古气候演变规律 |
5.3.1 中更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
5.3.2 晚更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
5.3.3 全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
5.4 孢粉反映的古气候及其指示的气候地层 |
第六章 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
6.1 ZK4钻孔粒度分析 |
6.1.1 粒径组成特征 |
6.1.2 粒度参数特征 |
6.1.3 频率分布曲线特征 |
6.1.4 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
6.2 中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
6.2.1 中更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
6.2.2 晚更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
6.2.3 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
第七章 磁化率特征及其指示的环境意义 |
7.1 磁化率测试结果及其特征 |
7.2 磁化率指示的古环境意义 |
第八章 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
8.1 中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
8.2 区域资料对比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基于Johnson分布系统的水文频率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文频率计算 |
1.2.2 Johnson分布系统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Johnson分布系统原理 |
2.1 Johnson分布线型 |
2.2 Johnson分布识别 |
2.3 Johnson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
2.4 参数估计 |
2.4.1 矩法 |
2.4.2 分位数法 |
2.4.3 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 |
2.4.4 极大似然法-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 |
2.5 拟合优度评价指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Johnson分布的年降水量频率计算研究 |
3.1 资料的选取与审查 |
3.1.1 资料选取 |
3.1.2 资料审查 |
3.1.3 统计特征计算 |
3.2 参数估计 |
3.3 年降水量频率曲线绘制 |
3.4 与P-Ⅲ分布对比 |
3.5 拟合优度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Johnson分布的年径流频率计算研究 |
4.1 资料的选取与审查 |
4.2 参数估计 |
4.3 年径流频率曲线绘制 |
4.4 与P-Ⅲ分布对比 |
4.5 拟合优度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Johnson分布的洪水频率计算研究 |
5.1 资料的选取与审查 |
5.2 参数估计 |
5.3 洪水频率曲线绘制 |
5.4 与P-Ⅲ分布对比 |
5.5 拟合优度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东辽河中下游流域中全新世以来植硅体古植被古气候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古植被古气候研究现状 |
1.2.1 中全新世以来古植被古气候研究进展 |
1.2.2 植硅体在古植被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质与地貌特征 |
2.2 气候与水文特征 |
2.3 植被与土壤特征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
3.2 实验室处理及分析 |
3.2.1 植硅体提取及鉴定 |
3.2.2 磁化率、色度、烧失量测定 |
3.2.3 粒度分析 |
3.3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年代框架的建立 |
4.2 植硅体组合特征 |
4.2.1 植硅体形态分类 |
4.2.2 五棵村剖面植硅体组合特征 |
4.2.3 大夫岭剖面植硅体组合特征 |
4.3 磁化率变化特征 |
4.4 烧失量、色度分析 |
4.5 粒度分析 |
第5章 研究区域古植被古气候过程重建分析 |
5.1 古植被过程重建 |
5.1.1 植硅体古植被指数分析 |
5.1.2 草本群落演替分析 |
5.2 古气候过程重建 |
5.2.1 植硅体古气候指数分析 |
5.2.2 其他指标古气候分析 |
5.2.3 古气候重建综合分析 |
5.3 区域对比 |
5.4 影响因素浅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气动载荷影响下风力机叶片动态应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力机叶片应力研究现状 |
1.2.2 风向对风力机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
1.2.3 风切变对风力机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现状分析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 |
2.1 水平轴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相关理论 |
2.1.1 风轮物理参数与翼型几何参数 |
2.1.2 叶素-动量理论 |
2.2 风力机叶片受力分析 |
2.2.1 气动载荷 |
2.2.2 固定惯性载荷 |
2.2.3 重力载荷 |
2.3 非定常数值模拟介绍 |
2.3.1 计算流体力学 |
2.3.2 气动弹性耦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载荷对风力机叶片应力特性影响 |
3.1 风力机叶片材料力学性能实验 |
3.1.1 材料弹性模量及泊松比测量 |
3.1.2 材料拉伸断裂实验结果分析 |
3.2 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
3.2.1 风洞实验研究 |
3.2.2 模拟计算研究 |
3.2.3 风轮输出功率对比验证 |
3.2.4 展向应力对比验证 |
3.3 单独及耦合载荷作用下叶片应力特性研究 |
3.3.1 叶片压力与应力云图 |
3.3.2 叶片气动中心线展向应力特性 |
3.3.3 叶片最大与中部弦向应力特性 |
3.3.4 叶片最大应力点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向对风力机叶片动态应力特性影响 |
4.1 固定风向角不同翼型叶片应力应变实验研究 |
4.1.1 固定风向的实验方案设计 |
4.1.2 叶片弦长应变对比分析 |
4.1.3 叶片展向应变对比分析 |
4.1.4 叶片最大主应力方向对比分析 |
4.2 动态风向变化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4.2.1 仿真模型 |
4.2.2 确定风向动态变化规律 |
4.2.3 风轮输出功率和应力变化对比验证 |
4.3 动态风向风力机叶片轴向力及输出功率分析 |
4.3.1 静态与动态风向风轮力学对比 |
4.3.2 动态风向对风轮力学性能影响 |
4.3.3 动态风向对单叶片力学性能影响 |
4.3.4 动态风向对风力机输出功率影响 |
4.4 动态风向对风力机叶片动态应力特性影响 |
4.4.1 静态与动态风向叶片应力对比 |
4.4.2 动态风向下叶片表面应力云图对比 |
4.4.3 动态风向下叶片应力三维曲面对比 |
4.4.4 动态风向下叶片动态应力曲线对比 |
4.4.5 动态风向对叶片最大应力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切变入流对风力机叶片动态应力特性影响 |
5.1 模拟计算方法 |
5.1.1 切变入流数学模型 |
5.1.2 仿真模型 |
5.2 风切变入流下风力机叶片气动特性分析 |
5.2.1 切变入流对风轮力学性能影响 |
5.2.2 切变入流对单叶片力学性能影响 |
5.2.3 切变入流对风力机叶片气动特性影响 |
5.3 风切变入流对风力机叶片应力特性影响 |
5.3.1 风力机叶片受力分析 |
5.3.2 切变入流下叶片表面应力云图对比 |
5.3.3 叶片展向动态应力对比 |
5.3.4 叶片弦向动态应力对比 |
5.3.5 不同方位角叶片最大应力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坡度统计分布随分辨率和地形复杂程度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程梯度算法研究 |
1.2.2 坡度统计分布研究 |
1.2.3 坡度与分辨率关系研究 |
1.2.4 坡度与地形复杂程度关系研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数据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样区选取 |
2.1.2 样区介绍 |
2.2 基础数据 |
2.2.1 实际地形DEM数据 |
2.2.2 数学曲面 |
2.3 高程梯度算法与评价指标 |
2.3.1 高程梯度算法 |
2.3.2 高程梯度算法评价指标 |
2.4 坡度与分辨率和地形复杂程度关系分析指标 |
2.4.1 坡度理论模型的计算 |
2.4.2 分辨率及其组分影响大小分析指标 |
2.4.3 DEM分辨率和地形复杂程度影响比较分析指标 |
2.5 数据处理软件 |
第三章 高程梯度算法的不确定性和性质 |
3.1 高程梯度算法特点 |
3.2 高程梯度算法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
3.2.1 空间格局 |
3.2.2 信息熵和局地方差 |
3.3 高程梯度算法不确定性分析 |
3.3.1 高程梯度算法稳定性 |
3.3.2 高程梯度算法误差 |
3.4 基于调谐分析的高程梯度算法精度评价 |
3.4.1 频率精度和衰减 |
3.4.2 信号、噪音、误差和使用的“最佳”公式 |
3.5 高程梯度基本统计特征 |
3.5.1 高程梯度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 |
3.5.2 高程梯度的平均值十分接近零 |
3.5.3 p和q接近相互独立 |
3.5.4 同一样区p和q的方差在近似相等 |
3.6 对高程梯度统计特征的论证 |
3.6.1 正态分布 |
3.6.2 均值为零 |
3.6.3 相互独立 |
3.6.4 方差相等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程梯度随DEM分辨率变化的分析 |
4.1 分辨率总影响 |
4.1.1 空间格局特征 |
4.1.2 统计分布特征 |
4.2 平滑程度的影响 |
4.2.1 空间格局特征 |
4.2.2 统计分布特征 |
4.3 采样间距的影响 |
4.3.1 空间格局特征 |
4.3.2 统计分布特征 |
4.4 分辨率组分影响大小对比 |
4.4.1 高程梯度值域和方差 |
4.4.2 高程梯度频率曲线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坡度随DEM分辨率变化的分析 |
5.1 DEM分辨率的影响 |
5.1.1 高程梯度联合方差的变化 |
5.1.2 坡度的变化 |
5.2 平滑程度的影响 |
5.2.1 高程梯度联合方差的变化 |
5.2.2 坡度的变化 |
5.3 采样间距的影响 |
5.3.1 高程梯度联合方差的变化 |
5.3.2 坡度的变化 |
5.4 分辨率组分影响大小对比 |
5.4.1 对高程梯度联合方差的影响大小对比 |
5.4.2 对坡度的影响大小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程梯度和坡度随地形复杂程度变化的分析 |
6.1 地形复杂程度的度量 |
6.2 高程梯度的变化 |
6.2.1 空间格局特征 |
6.2.2 统计分布特征 |
6.3 高程梯度联合方差的变化 |
6.4 坡度的变化 |
6.4.1 空间格局特征 |
6.4.2 统计分布特征 |
6.5 DEM分辨率和地形复杂程度的影响比较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与展望 |
7.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人体热舒适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及数据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舒适现场调查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热舒适数据库的研究现状 |
1.2.3 异常值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4 数据特征影响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热舒适现场调查内容及方法 |
2.1 热舒适现场调查方法 |
2.1.1 建筑节能数据分级 |
2.1.2 客观测试 |
2.1.3 问卷调查 |
2.2 热舒适现场调查数据预处理 |
2.2.1 新陈代谢率 |
2.2.2 服装热阻 |
2.3 寒冷地区热舒适现场调查 |
2.4 本章小结 |
3 热舒适现场调查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3.1 热舒适现场调查数据缺失值识别方法 |
3.2 热舒适现场调查数据一致性检查方法 |
3.3 热舒适现场调查TSV异常值检测方法 |
3.3.1 常用异常值检测方法 |
3.3.2 标准有效温度SET |
3.3.3 基于SET距离的两步架构异常值检测方法 |
3.4 热舒适现场调查TCV与 TAV异常值检测方法 |
3.5 热舒适现场调查数据处理系统开发 |
3.6 本章小结 |
4 热舒适数据库建立 |
4.1 热舒适现场调查数据缺失值检测 |
4.2 热舒适现场调查客观数据一致性检查 |
4.3 热舒适现场调查主观数据异常值检测 |
4.3.1 TSV异常值检测 |
4.3.2 热舒适数据库概况 |
4.3.3 TCV与 TAV异常值检测 |
4.4 热舒适数据库介绍 |
4.4.2 热舒适数据库代表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数据特征对数据集质量的影响分析 |
5.1 常用热感觉模型建立方法 |
5.1.1 回归分析法建立热感觉模型 |
5.1.2 机器学习法建立热感觉模型 |
5.2 样本量对数据集质量的影响分析 |
5.3 数据分布对数据集质量的影响分析 |
5.4 数据范围对数据集质量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室内环境参数记录表格 |
附录 B-1 调查问卷(除服装热阻部分) |
附录 B-2 调查问卷(冬季居住建筑服装部分) |
附录 B-3 调查问卷(夏季居住建筑服装部分) |
附录 B-4 调查问卷(冬季办公建筑服装部分) |
附录 B-5 调查问卷(夏季办公建筑服装部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西江径流不确定的水库综合发电风险及传递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水库调度不确定性研究进展 |
1.2.2 水库调度风险研究进展 |
1.2.3 风险传递规律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西江流域概况及径流规律分析 |
2.1 西江流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概况 |
2.1.2 气象水文 |
2.2 数据资料收集 |
2.2.1 水库电站基本资料 |
2.2.2 水库特征曲线 |
2.2.3 历史径流资料 |
2.3 西江流域径流规律分析 |
2.3.1 径流特征统计 |
2.3.2 趋势性分析 |
2.3.3 一致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径流不确定性水库综合发电风险研究 |
3.1 水库调度风险概述 |
3.1.1 风险定义及特征 |
3.1.2 水库发电风险指标识别 |
3.1.3 水库综合发电风险计算 |
3.2 调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3.2.1 调度模型建立 |
3.2.2 调度模型求解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年发电风险率 |
3.3.2 发电风险损失 |
3.3.3 发电连续破坏风险 |
3.3.4 综合发电风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库间综合发电风险传递规律研究 |
4.1 库群调度模拟及综合发电风险评估 |
4.1.1 风险评估 |
4.1.2 骨干水库群调度模型 |
4.2 风险传递规律分析方法 |
4.2.1 风险转移矩阵分析方法 |
4.2.2 风险传递强度分析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历年骨干水库实际综合发电风险评估 |
4.3.2 风险传递路径确定 |
4.3.3 风险转移概率矩阵 |
4.3.4 风险传递强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四、负偏频率曲线的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平原中部保定西伯章剖面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 刘智荣,薛怀宇,王昌盛. 地质力学学报, 2021
- [2]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D]. 王君贤. 吉林大学, 2021(01)
- [3]鄂西大九湖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的碳氮比值、有机碳氮同位素特征与气候环境演变[J]. 潘进疆,黄俊华,张蕊,黄春菊,刘犟嗣. 第四纪研究, 2021(04)
- [4]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D]. 张则东.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7)
- [5]基于Johnson分布系统的水文频率计算研究[D]. 常浩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东辽河中下游流域中全新世以来植硅体古植被古气候过程[D]. 焦洁钰. 吉林大学, 2021(01)
- [7]气动载荷影响下风力机叶片动态应力特性研究[D]. 赵元星.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8]坡度统计分布随分辨率和地形复杂程度变化的研究[D]. 师动. 西北大学, 2021(12)
- [9]人体热舒适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及数据特征分析[D]. 孙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10]西江径流不确定的水库综合发电风险及传递规律研究[D]. 唐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