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鲁迅的世界地位与国际威望(论文文献综述)
刘茂[1](2021)在《网络文学的虚拟现实问题研究》文中指出
林诗涵[2](2021)在《统编版与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世界史部分亚非拉史内容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孔冲[3](2021)在《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研究(1979-1999)》文中研究说明战争是综合了文明与野蛮的人类社会产物,它对于中国这一片古老国度特殊的意义。自传说中的上古黄帝炎帝时期,到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几千年来兵戈炮火在中华大地上可谓是“生生不息”,中华文明的每一次发展与进步几乎都伴随着一次战争。正因如此,无论古代与现代,战争题材都是中国文学创作一个重要题材类型,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战争几乎必然形成一股相应的战争文学创作潮流或者有着相应题材的文学创作,例如抗日救亡时期的抗战文学,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文学等。而本论文关注的迄今为止时间上距离当今国人最近的一次战争,即1979年爆发的中越边境战争的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爆发于中国新旧时代过渡的窗口期,对于当时中国的国内外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伴随着这场战争国内文坛也形成了一股反映中越边境战争的文学创作热潮,其中小说这一文体在中越战争文学中创作持续时间最长,影响也最为广泛,取得成果较为丰硕,是研究中越战争题材文学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拟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综合运用历史哲学、文学史哲学、史料学、接受美学、伦理学等理论方法,重点使用接受美学、伦理学等方法,将小说文本与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对该题材小说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主要从思想内涵的突破、艺术形式的创新、中外战争传统的借鉴等三个部分对中越战争题材小说进行研究,以求将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的文学特色最大程度的呈现出来。第一章主要探讨中越战争题材小说在思想内涵方面相对于传统主流战争小说的继承与突破之处,本章主要从革命英雄主义的继承与重新诠释、战争伦理的初步探索、战争主题的拓展与深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的“内核”转化。第二章关注的是相对于十七年战争小说,作家们在中越战争战争小说的艺术上的创新与突破。运用形象学、叙事学、接受美学等相关理论,本章从人物形象的刻画、叙事艺术、审美格调三个方面入手对中越战争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研究。第三章研究新时期中越战争小说的文学史定位问题,主要从中外战争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共鸣、对于新时期军事题材小说的影响、创作的缺陷与不足三个方面入手,力求给予新时期中越战争题材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相对准确而清晰的定位。
刘钧[4](2021)在《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俄罗斯的肖像艺术在世界画坛具有独树一帜的地位,尤其是到19世纪下半叶更是达到了顶峰阶段。在这一时期俄罗斯民族肖像画派逐渐形成,不仅出现了像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科夫和谢洛夫等耳熟能详的肖像画大师,还有一大批优秀的肖像画家也创作出十分精彩的作品,正是当时所有艺术家的合力作用之下,才创造出俄罗斯肖像画领域的辉煌成就。这种艺术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社会进程的必然结果。本文把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艺术的发展与时代进程相结合,从艺术发展规律、文艺思潮和社会背景的深层次角度来解读肖像绘画,并且从被描绘对象的社会身份和阶层属性分别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公众知识分子阶层和平民阶层。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角。首先,在俄罗斯肖像艺术传统当中有着英雄人物情结,对为民族历史作出伟大贡献的人群极为崇拜。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社会最为耀眼的群体当属公众知识分子阶层,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文艺作品作为武器,改变了陈旧的观念,推动了社会变革,为时代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当成批量的描绘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肖像作品出现时,正是艺术家顺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艺术现象在世界肖像画领域也极为少见,也成为了俄罗斯肖像艺术的独特标志。其次,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农奴制改革的推进,俄罗斯平民阶层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底层的劳动人民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俄罗斯肖像艺术家群体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变化,在创作中开始大量出现描绘农民工人的肖像作品,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历史帷幕的拉开。最后,在这一时期的俄罗斯肖像艺术家为自己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这些作品既是个体灵魂的自我审视,也是时代意志的精神投射,充满了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俄罗斯的肖像艺术对近现代中国肖像绘画发展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其产生环境和发展脉络与中国肖像艺术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对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的深入研究,希望找到其演化发展之规律,为中国肖像艺术的繁荣发展带来一定参考和借鉴的意义。
陈勇[5](2020)在《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文中提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无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抑或是在当今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其对内和对外政策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对世界局势和相关国家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因而都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各国了解中国政策方针和治国理念的一个重要渠道,是翻译成外语的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的准确度、对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对政治的敏感性等因素会影响外国人士对中国领导人着作的理解,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对华态度。中国领导人着作对外翻译已有近百年历史,对这些翻译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评价其得失、效果,有助于改进当今和今后政治文献外译的质量,取得理想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以《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部领导人着作及其英译本为研究语料,探索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轨迹,发现这种翻译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为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鉴于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能深刻揭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且与翻译规范(研究)在学术理念、研究视野、研究路径等方面高度契合,本研究借用其学术理念和分析框架,提出了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以便有效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深入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受社会因素制约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改造图里(Toury)等学者关于翻译规范的分类从而将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分为操作规范和社会规范,并借鉴费尔克劳(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通过对标题、比喻、词语和注释四个方面的英译方法进行充分描写,发现其规律性,以此为基础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第二,从机构、外交、伦理和意识形态四个方面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分析社会因素对政治文献翻译产生影响的具体方式;第三,分析上述翻译规范所形成的总体秩序,主要包括:规范的层次结构,即每部译作及其所处时代中并存的主流规范、过时规范和先锋规范;规范的约束力,即当规范发生冲突时哪些规范约束力强哪些弱,以及从总体上来讲原语规范和目的语规范哪个约束力更强;“正确”观念,即当时的“正确”翻译的标准;此外,还分析层次结构、约束力和“正确”观念在三部着作英译中的变迁过程。通过微观的文本分析、宏观的社会背景分析以及中观的影响机制分析,本研究发现:第一,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所有规范中,国家利益伦理的约束力强于其它任何翻译规范。第二,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约束力难以做到百分之百,总有少数例外情况。第三,随着时代发展,原语规范在领导人着作英译中有逐渐减弱之势,但均强于目的语规范。第四,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层次结构是动态的,“正确”观念也随之变化,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第一,理论创新:提出了翻译规范秩序这一概念和翻译规范研究的话语分析框架;第二,观点创新:国家利益伦理具有最强约束力;第三,视角创新:挖掘出了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点,提出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视角。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检验并充实翻译规范理论,将其研究范围从文学翻译扩大到政治翻译;应用价值在于,为今后的领导人着作翻译提供有益借鉴,为中共中央编译局等中央文献翻译单位提供参考。
余丹蕾[6](2020)在《延安时期范文澜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贡献研究 ——以《中国通史简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李林[7](2020)在《毛泽东主席逝世国际反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主席一生建树了丰功伟绩。他将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给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他为中国人民、为国际无产阶级和全世界革命人民立下的不朽功勋,受到国内外无数人民由衷的敬仰和热烈的赞颂。1976年9月毛泽东主席逝世,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反响,世界各国政府、领导人和各团体的唁电、唁函、声明纷至杳来,各媒体报刊,各界人士的评论、谈话、回忆文章连绵不绝,世界各地的民众或自发或有组织的举行悼念活动,中国驻外大使馆也挤满了悼念的民众……相对来说,国际社会悼念毛泽东主席的规模空前浩大。当年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举世悼念毛泽东主席》等文字资料,重点专注于毛泽东逝世后国际社会的反响,概述国际社会悼念情况,披露和介绍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非洲国家和社会人士对毛泽东的悼念情况。因各国意识形态不同,与毛泽东的交往实况不同,对毛泽东的悼念情况及其认识和评价也各不相同。各国对毛泽东的悼词、唁电、唁函、回忆文章,对毛泽东赞颂和评论的内容大致可分无私援助、思想光辉、理论力量、功勋业绩、诗词书法、人格魅力等六个方面。总结这次悼念活动,概括起来大致具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和对毛泽东普遍评价高的特点。从国外深切悼念毛泽东的史实,体现出毛泽东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社会也有着巨大影响,也说明即使在有着浓厚个人崇拜的年代,国际友人并不受中国国内个人崇拜的影响或影响极少,他们对毛泽东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崇敬。基本不受中国个人崇拜影响的国际社会,对毛泽东体现出如此的崇敬和爱戴的史实,有力回击了那些污蔑、歪曲、攻击、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虚无主义者。这也是研究国际社会悼念毛泽东主席逝世这一课题的重要学术旨趣之所在。
赵磊[8](2020)在《毛泽东历史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历史观基于深厚的理论渊源以及丰富的实践基础而产生。在早年的私塾教育和新式教育中,毛泽东受到中国传统史学、湖湘文化的影响,早期历史观中有着深厚的内圣外王之道。毛泽东投身社会的实际斗争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直接影响下,他的历史观从倡导不流血革命的唯心史观彻底转向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唯物史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的阶级史观、人民史观得以形成和发展,加速了革命胜利的进程。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生产力史观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毛泽东指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据此,毛泽东基于中国的社会实际情况和革命斗争的实践,发展出了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表现为矛盾普遍性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对统一全党思想、指导革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总结出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两对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完整概念,在理论上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呈现出螺旋前进的特点。在革命中,毛泽东始终坚持运用调查分析的方法扎根人民群众当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社会的发展形态、历史的发展规律,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以指引革命的发展,而要推动革命的顺利进行,就要研究战争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根据战争环境的变化发挥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取得战争的主动权。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人们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才能使得实践和认识的内容上升到科学的高度,是为“实践第一”的辩证实践论。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而人作为驾驭社会矛盾的主体,只有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才能改造中国社会,改造自然界。毛泽东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其历史主体性不容置喙。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强调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并指出只有团结中国最广大的农民阶级,组成工农联盟才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之本,建立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是推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胜利的重要力量。毛泽东历史观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通过研究毛泽东的历史观有助于深化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为新时代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理论武器。
彭岩松[9](2020)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初状态;毛泽东作为中共领袖、中共形象的代表,其功勋彪炳日月,离开毛泽东谈党的创立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一大”代表也就与党的成立不可分离,那些参与“一大”且对共产主义事业始终忠诚的代表自然归入了党的创始人行列。回到历史的本真状态,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出发,党的理论先驱蔡和森、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周恩来、北京共产党支部元老张申府、《共产党宣言》翻译者陈望道、中共建党“牵线人”杨明斋、华中地区独立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恽代英、华南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先驱杨匏安以及中共一大的筹备组织者张国焘等也应该算是党的创始人。这样说来,党的创始人不是三两个,而是有相当的数量,这正好反映了“群英结党救中华”的历史事实,也更能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文章为了论证这个主题,分为四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章绪论对选题缘由及其意义,文章思路、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说明,对本文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梳理和评点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研究的相关成果。第三章探讨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的三种观点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判定的关联,并且对于相关创始人的历史贡献进行分析评价。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观点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相吻合。1921年7月,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观点导致了创始人“十三人说”和“六人说”两个观点。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个过程,其上限是五四运动,下限是中共二大乃至三大,过程说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群体说的成立。第四章提出了有关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评价问题的几点新思考,第一部分提出了在进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评价过程中应该强调实事求是,还原历史本真的评价标准,涉及到对存在历史争议的人物张国焘、张申府、李达和李汉俊的公正评价。第二部分提出了应该遵循约定俗成与观点创新相统一的评价原则,其中系统梳理了历代党中央对于陈独秀评价的变化历程。第三部分提出个人的特殊贡献也应该被列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评价的范畴之中,包括李汉俊、陈望道及杨明斋的特殊贡献。第四部分提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评价问题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进行判定和评价,从而寻求塑造良好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合理路径,其一是发挥中共领袖的招牌作用;其二是打造精神品牌,涉及到对极具精神特质的陈望道、杨明斋和杨匏安的评价问题。第五部分通过整体分析中共早期领导人的生平经历,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群英结党救中华”的最佳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
谭晓玲[10](2020)在《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研究(1949-1963)》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西方阵营尖锐对峙,新中国奉行“一边倒”政策,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禁运封锁”政策,新中国在外交上陷于孤立,亟需通过民间外交这一特殊的对外交往方式打破封锁。冀朝鼎是中国留美学生中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是中国着名的经济学家、国际活动家、开展民间外交工作的杰出领导人,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民间外交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冀朝鼎的早期教育和经历,使他在很多方面的信念与许多同时代人有所区别,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民间外交实践活动的开展。冀朝鼎早年就读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英语和口才极好,初显好斗情绪,留美期间系统学习了国际贸易和金融相关课程,并积极参与反帝爱国运动,1927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常年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官方机构和民间人士交往的过程中,冀朝鼎逐渐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联系并逐步营造出了便于自身开展工作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认可西方国家在国家发展方面的经验并希望新中国能够从中加以借鉴。冀朝鼎的民间外交实践主要包括以民促官、打破西方封锁和促进新中国接轨国际两个方面,并为此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基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以及冀朝鼎个人独特的教育及经历,使得冀朝鼎的民间外交实践呈现出了其独有的特点,表现为自是终生勤护国、斗争灵活依原则、建国重则始存心、广交朋友促外交。冀朝鼎的民间外交实践对于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贸封锁,积极探索新中国对外经贸的新体制,推动新中国逐渐走向世界,同时加深世界各国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新时代中国外交事业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同时冀朝鼎全面的个人素养和丰富的精神价值对于促进新时代个人成长成才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鲁迅的世界地位与国际威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迅的世界地位与国际威望(论文提纲范文)
(3)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研究(1979-199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1979年至1999年中越战争题材小说创作概况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一章 思想内涵的拓展与丰富 |
第一节 革命英雄主义的继承创新与重新诠释 |
(一)革命英雄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
(二)革命英雄主义的重新诠释 |
(三)中越战争小说中“革命英雄主义”变化的原因探索 |
第二节 战争伦理的初步探索 |
(一)正义之战下的敌我意识淡化 |
(二)和平理念与“非战思想”的提升 |
(三)战争与人道主义的深度思考 |
第三节 战争主题的拓展与深化 |
(一)现实批判色彩的增强——打破军队神圣化的“藩篱” |
(二)中越战争题材小说中的社会内涵拓展 |
(三)中越战争题材小说中的文化内涵拓展 |
第二章 战争小说艺术的全新尝试与突破 |
第一节 战争人物刻画的破冰与分化 |
(一)战争中军人形象的全新演绎 |
(二)“可亲可敬”的军属形象 |
第二节 战争小说叙事艺术的转化与更新 |
(一)战争叙事风格的转换——由“史诗化”转向“个体化” |
(二)战争叙事空间的拓展——心理叙事空间的开启 |
(三)中越战争题材小说中的生活化叙事 |
第三节 审美品格的转换:崇高美的淡化与悲剧美的尝试 |
(一)崇高美的淡化 |
(二)悲剧美的尝试 |
第三章 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的文学史反思 |
第一节 对于中外战争文学传统的借鉴与继承 |
(一)苏联战争文学传统的继承:战争人物性格的立体化 |
(二)与欧美战争文学的同频共振:揭示战争本体带来的创伤 |
(三)对于中国现当代战争小说传统的继承 |
第二节 对于新时期军事题材小说的影响 |
(一)引发新时期第一轮军事文学创作热潮 |
(二)新一代军事小说作家的“孵化器” |
(三)对于九十年代军事小说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 中越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缺失的反思 |
(一)人物形象:越军形象的艺术成就不足 |
(二)战争本体艺术反映的匮乏 |
(三)作品前后质量的不平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历史溯源 |
第一节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 |
第二节 批判现实主义作为时代精神 |
第三节 在反叛中寻找真实的巡回展览画派 |
第四节 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艺术世界” |
小结 |
第二章 以知识分子肖像画为例探索绘画中人文精神表达 |
第一节 灵魂的救赎——思想家文学家肖像画研究 |
第二节 善与美的表达——艺术家肖像画研究 |
第三节:真理的探寻——科学家肖像画研究 |
第四节:推波助澜——文艺评论家与艺术赞助人肖像画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以平民肖像画为例探索绘画中民族意识表达 |
第一节 苦难与坚强——农民题材肖像画研究 |
第二节 坚韧与乐观——工人肖像画研究 |
第三节 异域风情——少数民族肖像画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以艺术家自画像为例探索肖像画技法与艺术语言演变 |
第一节 古典到现代——肖像画材料与技法演进 |
第二节:单一到多元——肖像画形式语言拓展 |
小结 |
第五章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的特征与意义 |
第一节 肖像作为一种个体的社会语言 |
第二节 对中国肖像绘画的影响与启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5)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突破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领导人着作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1 《毛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2 《邓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3 《习谈》英译和出版过程 |
2.2 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 |
2.2.1 《毛选》英译研究 |
2.2.2 《邓选》英译研究 |
2.2.3 《习谈》英译研究 |
2.3 话语视角下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对比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3.1 批评话语分析 |
3.2 翻译规范 |
3.2.1 翻译规范研究的源起 |
3.2.2 翻译规范的分类和涵盖范围 |
3.3 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契合之处 |
3.3.1 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 |
3.3.2 从语言到社会的研究视野 |
3.3.3 权力关系 |
3.3.4 意识形态 |
3.3.5 历史性 |
3.3.6 中介性 |
3.3.7 阐释性 |
3.3.8 小结:“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的理据 |
3.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3.4.1 费尔克劳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 |
3.4.2 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
3.4.3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
第四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 |
4.1 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
4.1.1 标题语义信息的翻译方法 |
4.1.2 标题语法形式的处理策略 |
4.1.3 总结: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
4.2 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
4.2.1 比喻简述 |
4.2.2 本研究中比喻的界定标准和翻译方法 |
4.2.3 比喻翻译方法统计和分析 |
4.2.4 总结: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
4.3 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
4.3.1 共同词译法分类 |
4.3.2 分析 |
4.3.3 总结: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
4.4 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
4.4.1 《毛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2 《邓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3 《习谈》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4 三部着作注释英译方法对比与分析 |
4.4.5 总结: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 |
5.1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机构规范 |
5.1.1 外文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
5.1.2 中共中央编译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
5.1.3 外文局和中共中央编译局机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
5.2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外交规范 |
5.2.1 毛泽东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毛选》英译的影响 |
5.2.2 邓小平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邓选》英译的影响 |
5.2.3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政策及其对《习谈》英译的影响 |
5.3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伦理规范 |
5.3.1 作为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爱国伦理 |
5.3.2 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分析思路 |
5.3.3 三部译作的翻译伦理分析 |
5.4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意识形态规范 |
5.4.1 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4.2 权力关系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4.3 翻译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翻译规范秩序的话语分析 |
6.1 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及其变迁 |
6.1.1 《毛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1.2 《邓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1.3 《习谈》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2 翻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
6.2.1 三部着作标题英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
6.2.2 “正确”观念及其变迁的社会动因分析 |
6.3 翻译规范的约束力 |
6.3.1 翻译规范约束力的非绝对性 |
6.3.2 原语规范的减弱之势与相对于目的语规范的强势地位 |
6.3.3 具有最强约束力的国家利益伦理 |
6.4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两个“变”和两个“不变” |
第七章 结论 |
7.1 总结 |
7.2 结论 |
7.3 创新 |
7.4 启示 |
7.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毛泽东主席逝世国际反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创新之处及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1章 世界各国对毛泽东主席悼念概况 |
1.1 社会主义国家悼念亲密战友 |
1.1.1 评点毛泽东光辉生平 |
1.1.2 歌颂双方友谊 |
1.1.3 盛赞毛泽东发展马列 |
1.2 亚非拉国家追思忠实朋友 |
1.2.1 赞颂毛泽东伟大功绩 |
1.2.2 感谢毛泽东支持援助 |
1.2.3 夸赞新中国崇高形象 |
1.3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盛赞东方巨人 |
1.2.1 人民共和国缔造者 |
1.2.2 中国发展的带领者 |
1.2.3 世界历史的推动者 |
第2章 对国际社会悼念毛泽东悼词内容的解读 |
2.1 无私援助—毛泽东树起国际主义精神的丰碑 |
2.1.1 毛泽东积极维护民族国家主权 |
2.1.2 毛泽东积极援助各小国家经济建设 |
2.2 思想光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一盏明灯” |
2.2.1 毛泽东的思想鼓舞着被压迫人民的斗争 |
2.2.2 毛泽东的自力更生原则为第三世界国家借鉴 |
2.3 理论力量—毛泽东着作是“马列主义生动的文献,不朽的文献” |
2.3.1 国际友人对毛泽东着作的赞誉 |
2.3.2 国际友人对毛泽东着作的学习 |
2.4 功勋业绩—毛泽东是“世纪难遇的伟人” |
2.4.1 “毛泽东得以使中华民族重获新生” |
2.4.2 毛泽东是世界被压迫人民的导师 |
2.4.3 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增加了世界和平因素 |
2.5 诗词书法—“他作为诗人,也将万世流芳” |
2.6 人格魅力—“他的智慧和历史感深邃而又清晰” |
2.6.1 他诙谐幽默,精明敏锐,也谦逊求实,感情深邃 |
2.6.2 他学识渊博,思想深邃,嗜书如命 |
第3章 国际社会悼念毛泽东评析 |
3.1 国外悼念毛泽东逝世活动特点 |
3.1.1 时间长 |
3.1.2 规模大 |
3.1.3 评价高 |
3.2 毛泽东是世纪伟人和世界伟人 |
3.2.1 毛泽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领导人” |
3.2.2 毛泽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 |
3.3 正确认识毛泽东的国际影响力 |
3.3.1 毛泽东国际影响力与国内个人崇拜的关系 |
3.3.2 毛泽东的国际影响力是他的丰功伟绩的必然结果 |
3.3.3 毛泽东的国际影响力离不开其国际战略的成功实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8)毛泽东历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创新点以及本课题的指导思想 |
(一)课题来源 |
(二)创新点 |
(三)本课题的指导思想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分析法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第一章 毛泽东历史观形成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一、毛泽东历史观的思想基石 |
(一)中国传统史学的熏陶 |
(二)湖湘文化的影响 |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直接影响 |
二、毛泽东历史观的实践基础 |
(一)亡国灭种的现实危机和天崩地裂的社会剧变 |
(二)中国社会和革命的实践 |
第二章 毛泽东的唯物辩证史观 |
一、毛泽东论辩证唯物主义 |
(一)矛盾普遍性的观点 |
(二)实践第一的观点 |
二、毛泽东论历史唯物主义 |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
(三)阶级和阶级斗争 |
第三章 毛泽东的历史规律论 |
一、毛泽东论中国社会形态 |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 |
(二)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
二、毛泽东论中国历史发展规律 |
(一)新的进步的东西终究要代替旧的落后的东西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
(三)过渡时期的理论 |
三、毛泽东论中国革命的必然性 |
(一)革命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
(二)革命的目的在于解放生产力 |
四、毛泽东论军事斗争规律 |
(一)战争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
(二)根据战争环境发挥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 |
第四章 毛泽东的历史实践论 |
一、知行合一辩证实践论 |
(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三)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二、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
(一)意识对存在的反作用 |
(二)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
第五章 毛泽东的历史主体论 |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二)人民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三)正确认识领袖和群众的关系 |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
(一)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
(二)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
三、无产阶级是近代革命的领导阶级 |
四、工农联盟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之本 |
(一)中国的工农联盟是一种天然的联盟 |
(二)实行土地改革是巩固工农联盟的第一要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创新之处 |
1.3 相关概念阐释 |
1.3.1 创始人 |
1.3.2 共产党早期组织 |
1.3.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第2章 学术界现有观点述评 |
2.1 国内中共一大研究述评 |
2.1.1 中共一大的发起和筹备问题研究 |
2.1.2 中共一大召开过程问题研究 |
2.2 国外中共一大研究述评 |
2.3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研究述评 |
2.3.1 一人说: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是陈独秀 |
2.3.2 二人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
2.3.3 多人说:知识分子群体合作建党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关联 |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8 月说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判定 |
3.1.1 上海发起组的成立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理由 |
3.1.2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
3.2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中共一大说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判定 |
3.2.1 七月一日作为建党纪念的由来和依据 |
3.2.2 十三位参会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
3.2.3 六位优秀参会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
3.3 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说与中国创始人的判定 |
第4章 历史评价、历史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评价问题的关联 |
4.1 强调实事求是,还原历史本真的评价标准 |
4.2 遵循约定俗成与创新观点相统一的评价标准 |
4.3 确定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有利于进行党的形象塑造 |
4.3.1 发挥中共领袖的招牌作用 |
4.3.2 打造精神品牌 |
4.4 个人特殊贡献应该纳入创始人评价范围 |
4.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群英结党救中华”的体现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研究(1949-196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关于民间外交的研究 |
1.2.2 关于冀朝鼎的研究 |
1.2.3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标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课题创新性 |
第2章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背景和基础 |
2.1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时代背景 |
2.1.1 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
2.1.2 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形势 |
2.1.3 新中国的外交策略 |
2.2 冀朝鼎的个人教育及经历 |
2.2.1 家庭教育 |
2.2.2 学校教育及经历 |
2.3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 |
2.3.2 西方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 |
2.4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文化根源 |
第3章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 |
3.1 以民促官、打破西方封锁 |
3.1.1 从莫斯科会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促进委员会 |
3.1.2 签订民间贸易协定 |
3.1.3 参加和举办展览会 |
3.1.4 关心对外宣传工作 |
3.1.5 亚非经济合作组织 |
3.1.6 从民间外交到官方外交 |
3.2 接轨国际 |
3.2.1 完善新中国外贸体制 |
3.2.2 推动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3.2.3 引进国外资金、技术 |
3.2.4 建立技术情报中心 |
3.3 其他外交活动 |
第4章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特点 |
4.1 自是终身勤护国 |
4.2 斗争灵活依原则 |
4.3 建国重责始存心 |
4.4 广交朋友促外交 |
第5章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评价及启示 |
5.1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评价 |
5.1.1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历史意义 |
5.1.2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局限性 |
5.2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启示 |
5.2.1 开放的态度——接轨国际 |
5.2.2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
5.2.3 深入了解世界,提升大国风范 |
5.2.4 采取多种途径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推介中国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鲁迅的世界地位与国际威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文学的虚拟现实问题研究[D]. 刘茂. 西北大学, 2021
- [2]统编版与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世界史部分亚非拉史内容比较研究[D]. 林诗涵.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研究(1979-1999)[D]. 孔冲. 山东师范大学, 2021(01)
- [4]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D]. 刘钧.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5]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D]. 陈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12)
- [6]延安时期范文澜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贡献研究 ——以《中国通史简编》为例[D]. 余丹蕾.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7]毛泽东主席逝世国际反响研究[D]. 李林. 湘潭大学, 2020(02)
- [8]毛泽东历史观研究[D]. 赵磊. 湘潭大学, 2020(02)
- [9]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问题研究[D]. 彭岩松. 武汉理工大学, 2020(10)
- [10]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研究(1949-1963)[D]. 谭晓玲.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