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时发病中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武超[1](2021)在《生长抑素不同给药时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RDW、MPV、CRP、PCT水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医疗工作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胰腺组织的自身炎症及细胞损害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波及到临近组织器官及其他器官。病情较轻时可以自愈,病情较重时则可以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导致病人死亡。从上世纪80年代至此,生长抑素就已经应用于临床,其治疗效果并不像临床工作者预期的那么理想。直到现在,生长抑素给药时间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目的生长抑素给药时间不同,其在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方面存在的差异。为临床上治疗急性胰腺炎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查阅临床病例分析2019年7月到2019年1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13例轻症的急性胰腺炎(MAP)和40例重症的急性胰腺炎(SAP)病人的一般资料。按照其起病到给予生长抑素是否大于24小时这一时间点为分割点,将纳入的临床病例分为4个组别,A组为MAP病人及起病24小时以内给予生长抑素应用,B组为MAP病人及起病24小时以后给予生长抑素应用,C组为SAP病人及起病24小时以内给予生长抑素应用,D组为SAP病人及起病24小时以后给予生长抑素应用。4组病人采用相同的治疗药物及同样的护理措施,比较4组病人的一般症状的好转情况及化验室检查指标的好转情况,一般病情资料主要包括腹痛腹胀的消失天数、住院天数、合并并发症的情况,化验室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白细胞数目、C反应蛋白的数值、血钙水平、降钙素原的情况,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和平均血小板体积的波动情况。结果对本次搜集的急性胰腺炎临床一般信息进行总结归纳,具体病例资料如下:本次回顾分析中最终纳入153人,其中男性107人,占整体患者比例69.9%,女性患者46人,占整体患者比例30.1%。2.从纳入病例各组分析患者性别组成,A组病人总数83人,其中男性病人66人,女性病人17人;B组病人总数30人,其中男性病人22人,女性病人8人;C组病人总数19人,男性病人7人,女性病人12人;D组病人总数21人,男性病人12人,女性病人9人。3.从纳入的病例各组分析患者年龄,A组病人年龄构成为21-72岁,年龄均数±标准差为(38.80±12.07),B组病人年龄构成在15-81岁,年龄为(46.93±11.68),C组病人年龄构成在28-83岁,年龄为(48.68±16.89),D组病人年龄在23-69岁,年龄为(45.05±13.85)A组与B组在年龄上存在数据上的差异(P<0.05),C组与D组在年龄数据上无区别(P>0.05)。4.一般病情资料比较情况A组病人腹痛腹胀的消失天数明显小于B组病人,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A组病人住院天数小于B组病人,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A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病人基本相等,其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C组病人腹痛腹胀的消失天数小于D组病人,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C组病人住院天数小于D组病人,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C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与D组病人基本相等,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5.化验室检查项目的比较A组病人治疗后其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液中血钙的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的数值和降钙素原测定值均较B组病人用药后上述测定结果好转,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A组病人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较B组病人治疗后无明显差异,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C组病人治疗后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C反应蛋白数值较B组病人用药以后好转,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C组病人后平均血小板体积、白细胞的数目及降钙素原的水平与D组病人临床干预后无差别,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24小时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病人腹痛腹胀持续天数,明显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在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24小时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可以使患者C反应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指标明显下降,能够促进AP治疗方案的改进,缩短疾病的进程。
何忠秋,刘琦,杨红,何旭东,张娅,邓婉杭[2](2020)在《急性时相蛋白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预后评估关系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急性胰腺炎大多为轻中度,约20%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早期评估患者病情与预后至关重要。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Ranson评分等虽能评估患者病情,但有时效性、复杂性、敏感性低等不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急性时相蛋白的出现为临床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病情改善等方面呈现出较大的应用价值。PCT、CRP、TNF-α等系传统经典的标志物,但不同研究中显示其具有不同应用价值;血红素加氧酶-1、高迁移率族蛋白1等系新型标志物,是否能为临床提供参考仍有待探讨。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刘淑琴[3](2020)在《NLR和凝血指标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早期预测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凝血功能指标在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符合本研究的1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12年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类及定义修订的国际共识》,将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按病情严重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y acute pancreatitis,SAP)三组。收集临床资料完整患者的原始数据,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因)、NLR、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其他相关化验指标和评分系统水平,分析各个指标与Ranson及BISAP评分系统的相关性。分析NLR及凝血功能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对相关性较大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ROC曲线),计算单个检测指标和联合检测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和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AUC),判断其预测SAP的能力。统计分析采用SPSS23.0版本软件完成,所有检验都是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MAP组、MSAP组、SAP组三组间比较,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性别、病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APTT、PT、FIB、DDI、NLR、GLU、TG、ALB、PCT、CRP、Ca2+、ALB、Ranson评分、BISAP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SAP组明显高于MSAP及MAP组,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T在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化验指标与Ranson评分及BISAP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中,NLR、DDI、PT、APTT、CRP、PCT、TG、GLU、Ca2+与两个评分系统均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FIB、ALB与两个评分系统的相关系数r均小于0.4,为低度相关。在化验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中,APTT、PT、DDI、NLR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均较高(P<0.05),相关系数r依次为0.531、0.566、0.597、0.752,FIB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较低,相关系数r为0.300(P<0.05)。NLR、APTT、PT、DDI在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中,NLR联合APTT预测SAP的能力最高,灵敏度为86.1%、特异度97.5%、AUC值0.959、约登指数0.836。单独预测时,DDI的预测价值最高,灵敏度为97.2%、特异度为85.9%、约登指数为0.731、AUC值为0.928。结论:1.本研究提示NLR、APTT、PT、DDI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2.NLR联合APTT早期预测SAP的价值高于NLR+PT、NLR+DDI的联合检测及NLR、APTT、PT、DDI的单独检测。
王如意[4](2020)在《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在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sequential early enteral nutrition,SEEN)对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患者静脉血中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白蛋白(albumin,ALB)、T细胞(CD3+、CD4+)、降钙素原(procalcitionin,PCT)、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等实验室指标及其消化道不耐受情况、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的影响,为MSAP的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治疗提供新的方式。方法收集2018.05-2019.07在我院普外科住院的6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即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SEEN)组33例和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组34例。两组患者均在电子胃镜下置入空肠营养管,妥善固定于头面部,经过常规处理之后,若患者消化道功能尚可,则在48h内A组患者给予SEEN支持,B组给予EEN支持。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1天抽取静脉血检测PAB、ALB、CD3+、CD4+、PCT、WBC、CRP、TNF-α、IL-6等指标水平并记录患者的消化道不耐受情况和住院天数等,将收集的数据资料整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过程中A组有4例因器官功能衰竭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而被剔除,1例中途要求自动出院而退出实验;B组中5例因器官功能衰竭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诊断为SAP而被剔除,1例治疗中发生严重感染伴休克而转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进一步治疗。余下56(A组28,B组28)例患者均顺利痊愈,即最终56人纳入研究。A、B两组MSAP患者一般基础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1天,A、B两组患者PAB、ALB、CD3+、CD4+、PCT、WBC、CRP、TNF-α、IL-6等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A组PCT、WBC、CRP、TNF-α、IL-6水平略低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AB、ALB、CD3+、CD4+水平略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1天,A组PCT、WBC、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B、ALB、CD3+、CD4+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消化道不耐受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MSAP患者行SEEN相较于EEN更加有助于降低消化道不耐受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2.SEEN治疗相较于EEN能更快更好的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加速患者康复。
付明利[5](2019)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降钙素原的变化及意义》文中认为背景化脓性脑膜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后遗症。是否及时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脑脊液典型的化脓性变化逐渐减小。脑脊液非典型变化使化脓性脑膜炎明确诊断相当困难,常常导致延误治疗或抗生素的滥用。为了能早期诊断各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临床中需要一个除脑脊液常规、生化外的实验室诊断指标。近几年降钙素原被认为是诊断和检测细菌感染的一个参数,所以有可能用来早期诊断化脓性脑膜炎或部分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目的1.测定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以及病毒性脑膜/脑炎患儿血液与脑脊液中的降钙素原含量。2.研究血清及脑脊液降钙素原在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备的应用价值。3.评价降钙素原能否作为鉴别诊断非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的有效指标,能否作为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脑炎以及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指标。方法本研究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鹤壁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共132例病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排除68例后剩余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选取同期因不明原因头痛且入院检查后已除外颅脑感染和需腰麻进行外科手术且无感染的22例住院患儿为对照组。年龄从3月到8岁不等。患儿分为4组,化脓性脑膜炎组23例,结核性脑膜炎组18例,病毒性脑膜/脑炎组23例,对照组22例。并对患儿的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外周白细胞、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菌涂片、培养和其它检查结果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记录,并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和脑脊液PCT水平。数据应用spss19.0及Medcalc统计软件分析,相关计量资料使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相关性采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各指标诊断意义的大小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并对比曲线下面积(AUC)。结果1.血液及脑脊液PCT在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脑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中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有统计学显着差异。2.对于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测定血清PCT比脑脊液PCT有意义,识别的最佳临界值是0.77 ng/ml,对应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别是91.3%和79.8%,曲线下面积为0.915。3.鉴别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脑炎,血清PCT水平也优于脑脊液PCT,鉴别的最佳临界值是0.845 ng/ml,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3%以及88.9%。4.鉴别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脑炎时,脑脊液PCT水平要比血清PCT理想,识别最佳临界值为0.195 ng/ml,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和87.3%。结论1.血清中PCT和脑脊液中PCT可以用来鉴别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脑炎。2.血清中PCT用于鉴别化脓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优于脑脊液中的PCT。3.血清中PCT用于鉴别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脑炎优于脑脊液中的PCT。4.脑脊液中PCT用于鉴别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脑炎优于血清中的PCT。
连金泉,舒宏春,刘凡,夏小明,杨峰[6](2018)在《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结合TNF-α在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意义》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结合TNF-α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判断价值及其在预后作用。方法 2018年3月~2018年8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40例,两组均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且使用免疫速率比浊法、化学发光法、ELISA法分别测定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PCT、TNF-α,比较两组不同结果。结果观察组第1天、第7天、第14天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时观察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TNF-α,为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指导依据,可在实践当中推广使用。
王冬英[7](2019)在《高血浆降钙素原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明确影响高血浆降钙素原(PCT>100μg/L)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入院48h内血浆PCT>100μg/L的脓毒症患者171例,随访这些患者的28天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107例)和死亡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以及PCT>100μg/L当日生命体征、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24h尿量、凝血功能、心肌酶谱、动脉血气分析、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是否需要机械通气和升压药物支持治疗。先使用单因素分析对两组间进行比较,再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高血浆PCT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院48h内血浆PCT>100μg/L的脓毒症患者171例纳入到研究,其中,男性118例(占69.0%),平均年龄62(50,76)岁;收治科室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占67.8%,116/171)为主;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57.9%)、(20.5%)、创伤/烧伤(9.4%)及心肺复苏后(CPR,5.8%);28 d存活107例,死亡64例,总病死率37.4%。死亡组的合并症MODS、创伤/烧伤、CPR均显着高于存活组((89.1%比 39.4%)、(28.8%比 3.7%)、(12.5%比 1.9%),两组主诊断叠加数后的比例(个)为2.0(2.0,3.0)比2.0(1.0,2.0)];呼吸机支持(79.7%比39.3%)和休克的比例(100.0%比59.8%)。死亡组的APACHEⅡ和SOFA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分):24(18,28)比14(10,16)、(分):16(12,18)比9(6,12)],肝功能、凝血谱、心肌酶谱以及血乳酸(Lac)等指标均明显升高,但血小板计数(PLT)显着下降(×109/L:59.50(20.00,110.50)比98.00(58.00,13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APACHEⅡ评分[优势比(OR)=1.389,95%可信区间(95%CI)=1.162~1.661,p=0.000]以及发生 MODS(OR=36.481,95%CI=3.503~379.960,p=0.003)是预测高血浆PCT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浆降钙素原(PCT>100μg/L)的脓毒症患者多伴有MODS,多有呼吸及循环功能不全。此类患者的预后与原发疾病(创伤/烧伤、MODS、心搏骤停)、PLT、肝功能、凝血功能、心肌酶谱以及Lac水平相关,而高APACHE Ⅱ评分和发生MODS为高血浆PCT的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中建,赵永福[8](2018)在《探讨血清中hs-CRP、降钙素原及IL-8的变化在急性胰腺炎诊疗中的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MAP 126例,SAP 35例),分别测定入院后第1、3、5、7天血清中hs-CRP、PCT及IL-8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第1天、第3天、第5天及第7天血清中PCT及IL-8浓度均逐渐升高,SAP组明显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5天时血清中hs-CRP水平达到高峰,SAP组明显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血清中hs-CRP、PCT和IL-8动态检测,不仅为急性胰腺炎发病情及发展转归提供参考,而且为急性胰腺炎诊治措施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古力加汗·沙都拉,马继萍[9](2012)在《降钙素原在评价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临床价值》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探讨降钙素原在评价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33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按照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组(急性水肿型,MAP组)21例,B组(急性出血坏死型,SAP组)12例,观察对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后48h进行血清中的PCT、CRP水平进行检测,然后采取APACHEⅡ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观察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并观察检测指标与预后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的PCT、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比较,明显高于住院时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入院48h后,B组的升高程度显着高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入院后48h进行血清中的PCT、CRP水平进行检测能够有助于评价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监测病情进展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袁鼎山,黄中伟,沈雁波,李军,薛育政,陈瑜[10](2010)在《胰蛋白酶原激活肽和降钙素原早期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和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出现症状24h内入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及对照组患者21例,留取入院时、24h、48h及72h尿样和血样,测定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rypsinogen activation peptides,TAP)和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入院后72h按照病变程度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结果:急性胰腺炎组与非急性胰腺炎组各项检测结果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各检测指标的敏感度、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存在一定差异,尿TAP和血清PCT在入院48h后统计效能最高,尿TAP敏感度、特异度以及阳性似然比分别为90.5%、87.5%和7.2;血清PCT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似然比分别为90.5%、82.5%和7.2。结论:与其它检测指标相比,尿TAP和血清PCT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有诊断价值。
二、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时发病中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时发病中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生长抑素不同给药时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RDW、MPV、CRP、PCT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急性时相蛋白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预后评估关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 |
2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
3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
4 IL-1、IL-6、IL-8 |
5 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 |
6 高迁移率族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HMGB1) |
7 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HBP) |
8 小结与展望 |
(3)NLR和凝血指标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早期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临床检验指标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在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对象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综述 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降钙素原的变化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方法及步骤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降钙素原的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结合TNF-α在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高血浆降钙素原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2 方法 |
2.1 对象 |
2.2 资料收集 |
2.3 PCT检测方法 |
2.4 脓毒症定义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表2) |
3.2 收治科室分布(图1) |
3.3 主诊断构成(表3;图2) |
3.4 生物学指标(表4) |
3.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胰蛋白酶原激活肽和降钙素原早期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样本采集 |
1.3 检测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三组患者各个时段四项指标检测结果 |
2.2 各个时间段四种检测项指标的受试者工作曲线比较 |
2.3 各时间段四项检测指标的评价 |
3 讨论 |
四、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时发病中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生长抑素不同给药时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RDW、MPV、CRP、PCT水平的影响[D]. 张武超.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2]急性时相蛋白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预后评估关系的研究进展[J]. 何忠秋,刘琦,杨红,何旭东,张娅,邓婉杭.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10)
- [3]NLR和凝血指标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早期预测价值[D]. 刘淑琴.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4]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在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D]. 王如意.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降钙素原的变化及意义[D]. 付明利.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6]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结合TNF-α在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意义[J]. 连金泉,舒宏春,刘凡,夏小明,杨峰. 当代医学, 2018(33)
- [7]高血浆降钙素原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D]. 王冬英. 浙江大学, 2019(03)
- [8]探讨血清中hs-CRP、降钙素原及IL-8的变化在急性胰腺炎诊疗中的意义[J]. 陈中建,赵永福. 中国医师杂志, 2018(05)
- [9]降钙素原在评价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临床价值[J]. 古力加汗·沙都拉,马继萍. 中国保健营养, 2012(14)
- [10]胰蛋白酶原激活肽和降钙素原早期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价值[J]. 袁鼎山,黄中伟,沈雁波,李军,薛育政,陈瑜.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