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区金融体制改革的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赵羽[1](2015)在《需求抑制、供给抑制:转型期的农村金融研究 ——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部门间的相互博弈日趋明显,越是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越容易陷入金融抑制和经济停滞的泥潭,而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薄弱、发展落后、“三农”问题突出、资本资源配置效率低、融资制度安排不合理,更为农村金融抑制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条件。金融抑制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制约的辩证关系,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更应优先发展金融业,通过实现农村落后地区资本的合理配置来打破经济增长的恶性循环怪圈,农村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供给先行的原则保证涉农贷款需求,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实现“三农”发展的资本积累,农村金融机构也要提高服务质量、加快自身改革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本研究是基于对内蒙古农牧区的调查展开的,欠发达的北疆区域正处在城镇化转型时期,对于农村金融来说既有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资金需求量的增加会更加明显,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也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贫血”问题依然突出,农村有效需求难以甄别,城镇化的发展战略要求农村金融克服困难,充分发挥城镇化转型所需资金配置的功能。当前,内蒙古农牧区金融面临着来自于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农村金融发展受到了抑制。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农村金融改革与深化,一方面加强政策性支农力度的提升,另一方面放宽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实施县域金融机构可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目的都是为了增强农村金融市场活力,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的局面。但是,这种改革的效果很不明显,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丛丛,例如:农村金融组织吸收的储蓄存款“偏农离农”现象依然严峻,抽水机式的将资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造成农户和农村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增加,金融市场的供给不畅迫使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有效金融需求流产;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创新性,金融产品较为单一,农村金融信贷技术的缺乏等等。本文研究发现转型期的农牧民金融需求具有小额性、分层性、零散性、多样性、民生性和非农产业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正好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客户选择标准是相悖的,严格的客户甄别使低质的农牧户需求受到正规金融的排挤,另外,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和农村主体有效需求乏力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在面临制度或经济转型的良好发展机遇时,要深入剖析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因地制宜地搭建适合于区域特征的农村金融架构的建议,针对我区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非均衡性,提出构建以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保险为主的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化、多层次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并且要加快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进程,使其真正成为农村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与正规金融一道为“三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黄家周[2](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申卜源[3](2019)在《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研究 ——以珠江西江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例》文中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企改革重点,这意味着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工作,其产生的影响也将是空前的,对其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五年来,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路径一直在探索中,相继形成了多种改革方式,各有优劣。产业投资基金兼具有战略投资者谋求战略发展利益的优点,又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专业的渠道整合能力,是竞争类国有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化的重要伙伴。本文以珠江西江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找大量文献了解政府职能与国企“混改”相关的理论基础,分析国内外学者对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现状,并利用实证分析法对当前国内政府行使的主要职能、企业“混改”方案以及政府职能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进行研究,发现政府职能在珠江西江基金公司“混改”过程中存在资产定价、企业债务、员工身份转变等问题,在制定政府职能转变策略时,通过对当前政府职能在发展转变中的具体措施及实施结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找出值得借鉴、避免的地方,得出政府在职能转变中需要加大创新力度,从改革的理念规划出发,改变行为措施,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从角色定位、监管、调控、管理的角度完成职能转变,改善国企“混改”的外部环境以及内在条件,实现政企分离、放管结合,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基础,将国企带向更好的方向。
秦雪梅[4](2019)在《内蒙古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十八大到十九大,我国的文化产业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视野均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明显。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却受到金融等市场因素的制约,金融促进文化发展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二者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有效路径还需进一步完善。本文旨在通过对二者有机结合的研究,促进二者更快、更好的发展,为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着,当然也有金融资本的鼎力相助。诸如,关于艺术品流动性不足,相关金融机构探索建设艺术品“仓库”,积极拓展艺术品融资工作,进一步繁荣市场;对于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有关信托机构不断在投资模式上进行创新,实行影片保底发行,使得扩大影市市场有望可期。本文以国家深入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为背景,以金融创新理论等为指导,采取“定性分析法”、“文献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剖析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和金融融合模式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同时提出两者有机融合、良性发展的策略,促进内蒙古地区金融机构和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更好的通过有效发挥金融机构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通过金融机构的融资、融智,使二者实现“共融”与“共荣”。此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的对国内外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如电影产业、芒果TV等新媒体以及娱乐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从中我们看到了金融创新要素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与此同时,结合内蒙古的实际情况,论文提出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模式的设计和融资平台的搭建,即“文化+信贷”模式、“文化+保险”模式、“文化+担保”模式、“文化+基金”模式、“文化+互联网金融”模式等,并在文中提出了二者融合的保障措施,为二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依据,也使二者在内蒙古地区实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可能。
茹合沙丽·阿布都热西提[5](2014)在《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目前,世界农业生产已进人全球性配置新阶段,发展农业不能光走传统发展道路,必须开拓与全球农业市场衔接、参与国际农业竞争与合作、实现内外农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外向型农业发展道路。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我国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的新路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稳疆兴疆、富民固边、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成为党和国家以及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农业是新疆最具战略意义的基础产业,在新疆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新疆经济的增长势头迅猛,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新疆农产品具有相当可观的出口潜力,然而,新疆仍处于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和创业阶段,新的挑战和发展问题不断涌现,如何将新疆的农产品从产量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是目前我区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以新疆外向型农业为研究对象,采取比较优势法、典型调查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基础理论——现状分析——对策提出”的研究思路,在对外向型农业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理论依据进行一般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外向型农业发展实践,对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现有模式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探讨,通过SWOT分析,初步认识现阶段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比较优势和影响长期发展的瓶颈制约,从统筹和创新外向型农业发展模式的角度出发,借鉴国外及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提出实现新疆外向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相应对策建议。
刘丽[6](2020)在《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根基支撑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改革更加离不开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在进程中发展,促使国家经济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有企业改革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到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取得了巨大突破,壮大了国民经济。但由国企改革所引发的经济社会生活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体制弊端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改革面临的问题还较多,总体可以概括为:改革引发的矛盾严重、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改革内容敏感性强和改革程度不规范、改革制度性约束不强,国企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市场化运营适应性不高、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不完善、内部管理水平不高等。以上问题均须从最根本处着手进行解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有企业改革最根本在于解决资金问题,国有资本在国有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如何使用财政杠杆作用推进国企改革是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案例研究”为研究主题,以绵阳市富诚集团作为案例展开研究,首先,对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梳理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的研究现状,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对本案例进行分析;其次对绵阳市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进行例证价值分析,包括现状分析、面临的困惑、典型性;然后,对富诚集团转型的案例做出描述,包括转型的背景、主要历程和做法、成效;再次,从财政预算、财政资金、财政调控三大关键性因素对富诚集团转型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启示,即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才能确保优化资源配置、转变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才能推动国企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完善财政调控政策才能推动国企做大做强。
岑雪婷[7](2010)在《内蒙古地区项目融资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项目融资作为一种项目筹资模式兴起以来,到目前为止,项目融资在世界各地运用已经相当普遍,它的资金来源更加广泛、期限更长、政府介入更少,涉及项目遍布能源、石化、电子等行业,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高增长特别引人注目,业内人士将内蒙古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这一现象称为“内蒙古现象”,尽管内蒙古的经济近些年有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但其发展的步伐仍受到资金不足的制约。项目融资作为一种全新的筹资方式对内蒙古地区建设的资金筹措、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些年来,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建设中,项目融资正在作为一种重要的筹资模式逐步介入到一些领域,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资源与能源的开发等,极大的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发展。本研究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一般到特殊、共性到个性的推演归纳方法,总体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案例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依托项目融资的理论与实践,来系统地探讨内蒙古项目融资的相关问题。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对项目融资的综述,沿着从理论到实践这一脉络,在分析项目融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项目融资在国内外的发展。第二章到第四章,是对内蒙古地区项目融资情况的具体分析。第二章是对内蒙古地区项目融资必要性与基础条件的分析,在分析了内蒙古地区进行项目融资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内蒙古项目融资的基础条件。第三章是对内蒙古地区项目融资基本情况的探讨,探讨了项目融资在内蒙古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并剖析了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项目融资中所出现的问题。第四章针对内蒙古项目融资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相关建议,使项目融资在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的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有关项目融资的研究大多仅限于国外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关于民族地区的项目融资状况与影响的研究的论着较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内蒙古这一典型民族地区为代表,对民族地区的项目融资状况与其对经济的影响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论述,拓展了项目融资新的研究范围。以往对民族地区经济的研究,尽管有从各个侧面与角度的研究,但从项目的角度出发,研究其与民族地区经济关系的论着极少。本文将从项目融资的角度来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了民族地区经济问题研究一个全新的角度,开辟了民族地区经济问题研究的一个全新的领域。此外,本文希望能够对民族地区尤其是内蒙古地区的项目融资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可行意见,为内蒙古项目融资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依据。
么红杰[8](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指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吴晶英[9](2009)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自治区最近几十年来的资本和自然资源密集型增长,是长期采用低利率、低能源价格、低土地价格、低原材料价格的政策的必然结果。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以及对内蒙古经济和产业的影响,是通过本地区经济中存在的增长方式不可持续性问题而产生有所差别的冲击效果。在危机时期,不仅增长方式转变的紧迫性突出显现出来,以此为内涵的产业结构变化也面临机遇。因此,要转换自治区的经济增长方式,首先要优化产业结构;其次是改变自治区的目标增长方式,探讨自治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孟薇蕾[10](2007)在《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文中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五”期间,内蒙古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显着增强。与此同时,在内蒙古经济增长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等。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内蒙古的经济增长方式。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写作思路是:本文以前人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研究的理论成果为基础,依据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提出的背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区情,对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及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走集约经济增长的道路,是内蒙古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最终对有益于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和措施提出了几点设想。全文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就前人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研究成果、我国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的背景、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结合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区情分析了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第三部分归纳和总结了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制约因素,具体包括思想观念落后,是制约我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精神因素;市场体制不健全,制度体系不完善,是制约我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因素;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人才资源匮乏,是制约我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因素。第四部分提出了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具体包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保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更多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支点;依托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二、我区金融体制改革的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区金融体制改革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需求抑制、供给抑制:转型期的农村金融研究 ——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农村金融问题:理论进展 |
2.1 金融发展理论 |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3.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 |
3.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 |
3.3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章 城镇化转型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要求 |
4.1 城镇化战略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
4.2 农村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领域 |
4.3 城镇化建设对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 |
4.4 内蒙古农村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
第五章 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从需求角度分析 |
5.1 农牧民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
5.2 农牧民金融需求的特征分析 |
5.3 需求型金融抑制的成因分析 |
5.4 正规金融机构服务与农牧户借贷需求的错配分析 |
5.5 农村市场对非正规金融的依赖性分析 |
第六章 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从供给角度分析 |
6.1 “粮食银行”功能:支农作用甚微 |
6.2 商业化倾向:直接减少农村金融供给 |
6.3 非农化:难以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 |
6.4 “抽水机”式服务:只吸不贷加速农村资金外流 |
6.5 农业保险“缺位”:加剧农村资金紧张局面 |
6.6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缺乏稳定性 |
第七章 转型背景下农村金融抑制的解除 |
7.1 合作金融的改革路径 |
7.2 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的提升 |
7.3 非正规金融的规范与合法地位的确认 |
7.4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
7.5 加快农业保险的全面铺开 |
7.6 激活农村金融需求的政策调整与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3)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研究 ——以珠江西江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广西国企改革演进 |
2.1 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概念 |
2.1.1 国有企业改革的定义 |
2.1.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定义 |
2.1.3 政府职能转变的定义 |
2.1.4 政府与市场、国企的关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3 广西国企改革的不同内容时期 |
2.3.1 国企经营权改革时期(1978 年-1986 年) |
2.3.2 国企所有权改革时期(1987 年-2004 年) |
2.3.3 股权分置改革时期(2005 年-2013 年) |
2.3.4 股改后时期(2014 年至今) |
第三章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政府职能分析 |
3.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政府职能 |
3.1.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3.1.2 国有企业中政府行使的主要职能 |
3.1.3 政府职能转变在国企“混改”中的必要性 |
3.2 国有企业混改中政府职能转变所面临的问题 |
3.2.1 国企产权管理中政府不让权的越位问题 |
3.2.2 国企人事任命中政府不放权的越位问题 |
3.2.3 国企经营主体责任中政府不让步的模糊问题 |
3.2.4 国有资产流失与股权转让中法律缺失的模糊问题 |
3.2.5 国有企业经营中行政化严重问题 |
3.2.6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职能行使错位的问题 |
3.2.7 国有资产未能实现资产资本化 |
第四章 案例:珠江西江基金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政府职能的现状分析 |
4.1 珠江西江基金公司概述 |
4.1.1 企业历史沿革 |
4.1.2 企业业务发展 |
4.2 珠江西江基金公司国有企业“混改”现状分析 |
4.2.1 珠江西江基金公司“混改”的可行性 |
4.2.2 珠江西江基金公司国有企业“混改”的总体方案 |
4.2.3 珠江西江基金公司国有企业“混改”中政府职能 |
4.3 珠江西江基金公司“混改”中政府职能现存问题 |
4.3.1 国有资产定价问题 |
4.3.2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 |
4.3.3 员工身份转变问题 |
4.4 珠江西江基金公司“混改”中政府职能问题的成因与启示 |
4.4.1 珠江西江基金公司国有企业“混改”中政府职能现存问题的成因 |
4.4.2 珠江西江基金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启示 |
第五章 完善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思路 |
5.1 政府角色方面 |
5.1.1 化“管理”为“合作” |
5.1.2 化“隶属”为“服务” |
5.1.3 化“依附”为“共生” |
5.2 政府监管职能方面 |
5.2.1 发挥国有资产运营企业的管理作用 |
5.2.2 建立中介评估机构的可行度 |
5.2.3 强化全民监管作用 |
5.3 政府调控职能方面 |
5.3.1 创建“混改”专项投资基金 |
5.3.2 加大国企去行政化改革力度 |
5.3.3 明确细分“混改”界限 |
5.4 政府服务职能方面 |
5.4.1 融合“互联网+”技术 |
5.4.2 提高企业经营自主权 |
5.4.3 建立健全“混改”规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启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内蒙古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3.1 创新 |
1.3.2 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 |
2.1.2 国内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内蒙古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的基本概况 |
3.1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3.1.1 存在的问题 |
3.2 内蒙古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现状 |
3.2.1 融合现状 |
3.3 内蒙古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中的问题 |
3.3.1 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案例分析 |
4.1 电影产业“文化产业和金融融合”案例分析 |
4.1.1 项目介绍 |
4.1.2 融资模式 |
4.1.3 风险分析 |
4.1.4 总体评价 |
4.2 芒果TV等新媒体“文化产业和金融融合”案例分析 |
4.2.1 项目介绍 |
4.2.2 融资模式 |
4.2.3 风险分析 |
4.2.4 总体评价 |
4.3 娱乐宝等互联网金融“文化产业和金融融合”案例分析 |
4.3.1 项目介绍 |
4.3.2 融资模式 |
4.3.3 风险分析 |
4.3.4 总体评价 |
第五章 内蒙古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模式设计 |
5.1 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模式设计原则 |
5.2 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模式方案设计 |
5.2.1 “文化+信贷”模式 |
5.2.2 “文化+保险”模式 |
5.2.3 “文化+担保”模式 |
5.2.4 “文化+基金”模式 |
5.2.5 “文化+互联网金融”模式 |
5.3 “文化产业+金融”平台设计 |
5.3.1 政府搭建平台的模式 |
5.3.2 可进驻企业的标准 |
5.3.3 金融资本进驻的标准 |
第六章 内蒙古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保障 |
6.1.1 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主体作用 |
6.1.2 积极关注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和新需求 |
6.1.3 优化流程,健全完善相关制度 |
6.1.4 完善投融资机制,创新投融资产品 |
6.2 内蒙古文化金融服务组织机构保障 |
6.2.1 建立专门服务文化产业的机构和文化金融专业服务团队 |
6.2.2 加大信贷从业人员绩效激励,提高文化金融服务水平 |
6.2.3 探索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和人才创业金融服务新模式 |
6.3 内蒙古文化金融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保障 |
6.3.1 促进文化与金融对接,搭建文化金融中介服务平台 |
6.3.2 引导文化产权交易所参与文化金融合作 |
6.3.3 金融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强规范合作,为文化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有关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有关新疆外向型农业的研究综述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基本结构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外向型农业概述 |
2.1 外向型农业的含义 |
2.2 外向型农业的基本特征 |
2.3 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理论基础 |
2.4 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3章 国内外外向型农业发展概况 |
3.1 国内外向型农业发展 |
3.1.1 国内外向型农业发展概况 |
3.1.1.1 农产品出口规模及结构 |
3.1.1.2 农业利用外资 |
3.1.1.3 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 |
3.1.2 兄弟省市外向型农业发展经验 |
3.1.3 国内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
3.1.3.1 有利条件 |
3.1.3.2 存在的问题 |
3.2 国外外向型农业发展 |
3.2.1 国外外向型农业发展概况 |
3.2.2 国外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4章 新疆外向型农业变迁历程、发展条件和现状分析 |
4.1 新疆外向型农业变迁历程 |
4.2 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条件 |
4.2.1 地理位置特殊,区位优势显着 |
4.2.2 气候条件优越,适宜特色农产品生产 |
4.2.3 人文基础良好,区域经济往来顺畅 |
4.2.4 口岸农产品出口便利化,上合组织有效推动出口 |
4.2.5 多层面政策扶持,有效推动外向型农业发展 |
4.2.6 农业科技投入水平逐步提高,科技兴农工作成效显着 |
4.2.7 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涌现 |
4.3 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 |
4.3.1 农产品出口规模及结构 |
4.3.2 农业利用外资 |
4.3.3 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 |
第5章 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 SWOT 分析 |
5.1 SWOT 分析基本原理 |
5.2 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 SWOT 分析 |
第6章 实现新疆外向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
6.1 大力培育特色和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与绿色生产示范区 |
6.2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调整出口结构 |
6.3 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切实强化质量安全管理 |
6.4 着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出口农产品强势品牌 |
6.5 加强行业组织建设,提高外向型农业组织化程度 |
6.6 完善外向型农业政策引导机制,加强农产品出口物流业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相关理论依据 |
1.3.1 公共产品理论 |
1.3.2 公共财政理论 |
1.3.3 委托代理理论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 |
第二章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案例价值 |
2.1 当前政府财政与国企改革的现状分析 |
2.1.1 国企改革中政府和国企的职能定位状况 |
2.1.2 我国政府推动国企改革的现状 |
2.2 我国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国企转型面临的困惑 |
2.2.1 财政预算编制精细度不够 |
2.2.2 财政资金支持不充分 |
2.2.3 财政调控作用未能良好发挥 |
2.3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案例的典型性 |
2.3.1 富诚集团在财政杠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代表性与先进性 |
2.3.2 财政预算杠动的典型性:提高企业自身造血功能 |
2.3.3 财政资金杠动的典型性:盘活存量优化资源配置 |
2.3.4 财政调控的典型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效率 |
第三章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案例描述 |
3.1 绵阳富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
3.1.1 基本情况 |
3.1.2 财务状况 |
3.2 绵阳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背景 |
3.2.1 促进绵阳市经济建设良好发展的需要 |
3.2.2 绵阳市政府加强对国有企业管理的需要 |
3.2.3 加快富诚投资集团自身发展的需要 |
3.3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主要历程和做法 |
3.3.1 按照分类改革要求拟定改革方案 |
3.3.2 明确“三层次”国资监管架构图 |
3.3.3 完善富诚集团架构 |
3.3.4 优化富诚的业务结构 |
3.3.5 优化富诚的债务结构 |
3.3.6 加强监督提升富诚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
3.4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主要成效 |
3.4.1 推进了国有企业由功能型向市场型转型 |
3.4.2 促进了国有企业发展壮大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
3.4.3 推动了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第四章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预算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因素分析 |
4.1 财政预算杠动国企转型过程的关键性分析 |
4.1.1 财政预算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升级的关键性分析 |
4.1.2 财政预算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性分析 |
4.2 财政预算杠动国企转型的理论分析 |
4.2.1 从公共财政理论分析是经济结构布局优化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需要 |
4.2.2 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是实现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需要 |
4.2.3 从政府干预理论分析是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需要 |
4.3 财政预算杠动国企转型的成功经验 |
4.3.1 通过完善国有企业的收益管理杠动转型 |
4.3.2 通过严控国有企业的支出管理杠动转型 |
4.3.3 通过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杠动转型 |
第五章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资金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因素分析 |
5.1 财政资金杠动国企转型的关键性分析 |
5.1.1 财政资金的投入帮助国企积累原始资本的关键性分析 |
5.1.2 财政资金的投入拓宽了融资渠道的关键性分析 |
5.1.3 财政资金的投入提高了国企承担政府下达公益性项目建设和运营能力的关键性分析 |
5.2 财政资金杠动国企转型的理论分析 |
5.2.1 从资本经营理论看是国企改革由“管资产”到“管资本”转变的需要 |
5.2.2 从政府职能理论看是纠正市场失灵的需要 |
5.3 财政资金杠动国企转型的成功经验 |
5.3.1 通过注资和划拨资产的方式杠动转型 |
5.3.2 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和资金的方式杠动转型 |
5.3.3 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和扩展业务的方式杠动转型 |
第六章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调控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因素分析 |
6.1 财政调控杠动国企转型的关键性分析 |
6.1.1 财政调控推动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性分析 |
6.1.2 财政调控提高了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关键性分析 |
6.1.3 财政调控发挥了国有资本最大效益的关键性分析 |
6.2 财政调控杠动国企转型的理论分析 |
6.2.1 从资本经营理论看是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
6.2.2 从政府干预理论看是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
6.2.3 从公共财政理论看是财政资金专款专用的需要 |
6.3 财政调控杠动国企转型的成功经验 |
6.3.1 从财政监督的角度严格内部审议程序、完善公司章程杠动转型 |
6.3.2 制定并完善管控制度杠动国企转型 |
6.3.3 严格专项资金管理杠动国企转型 |
第七章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启示 |
7.1 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才能确保优化资源配置 |
7.1.1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基础和方法 |
7.1.2 要将公共财政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进行有效衔接 |
7.1.3 要严格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绩效评价和考核 |
7.2 转变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才能推动国企改革适应市场经济 |
7.2.1 加大国企资本金以基金方式注入企业的比例 |
7.2.2 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和资金,吸纳民间资本转向市场化运营 |
7.2.3 以不同财政资金扶持方式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7.3 完善财政调控政策才能推动国企做大做强 |
7.3.1 着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 |
7.3.2 建立国企科学组织机构 |
7.3.3 建立国企现代管理制度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内蒙古地区项目融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四、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 |
五、本文的不足及需要努力的方向 |
第一章 项目融资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金融支持理论概述 |
一、金融支持的基本理论 |
二、金融支持是项目融资的助推器 |
第二节 项目融资理论的分析 |
一、项目融资的概念 |
二、项目融资的特征 |
三、主要的项目融资模式 |
第三节 项目融资在国内外的发展 |
一、项目融资在国际上的发展 |
二、项目融资在国内的发展 |
第二章 内蒙古地区项目融资的必要性与基础条件 |
第一节 内蒙古项目融资的必要性 |
一、各项建设需要项目融资 |
二、传统融资方式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内蒙古项目融资的基础条件 |
一、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
二、经济基础初步奠定 |
三、财政发展取得成效 |
四、金融市场逐步完善 |
五、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 |
六、投融资渠道日益畅通 |
第三章 内蒙古项目融资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项目融资在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一、项目融资的作用 |
二、项目融资的适用范围 |
三、项目融资在内蒙古经济中的作用机制 |
第二节 内蒙古项目融资的风险及存在的问题 |
一、项目融资自身所存在的风险 |
二、项目融资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三、项目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
四、项目融资主体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解决内蒙古项目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解决项目融资中存在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
一、影响项目融资成功的因素 |
二、改善项目融资的环境 |
三、建立规范高效的新型融资体制 |
四、充分发挥各主体在项目融资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内蒙古项目融资的案例分析 |
一、项目融资实施过程 |
二、呼和浩特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项目简介 |
三、呼和浩特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项目融资方案 |
结论 |
一、研究在理论上取得的进展 |
二、研究为实践所提供的支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8)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金融危机背景下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蒙古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 |
二、金融风暴对内蒙古的影响 |
三、问题与新的转折 |
1.我区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民营经济发展滞后。 |
2.农牧业生产需求约束强化, 农业结构层次偏低。 |
3.重化工业化发展中结构和质量矛盾较突出。 |
第一, 重化工业内部结构倾斜化发展。 |
第二, 投资拉动式, 而非效益驱动式产业增长。 |
4.第三产业在我区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第三产业向优势地区集中。 |
第一, 发展生态工业, 落实环境保护措施。 |
第二, 坚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 |
四、加速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 |
(一) 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思考 |
1.实施农村人力资本建设战略, 培养农民的各种能力。 |
2.推动企业对于农村发展的支持, 形成新的“上山下乡”运动。 |
3.借鉴工业发展的经验促进农民的职业分层, 使农民在分层中发展。 |
4.深化农村改革,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
5.政府财政、公共服务以及制度反哺农业。 |
(二) 转变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 |
(10)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导论 |
(一) 马克思关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论述 |
(二)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论述 |
(三) 我国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
二、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区情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 |
(一) 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区情 |
(二) 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 |
三、制约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 |
(一) 思想观念落后,是制约我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精神因素 |
(二) 市场体制不健全,制度体系不完善,是制约我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因素 |
(三) 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 |
(四) 人才资源匮乏,是制约我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 |
(五)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因素 |
四、实现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
(一)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 |
(二)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
(三)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保证 |
(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更多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支点 |
(五) 依托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
(六) 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四、我区金融体制改革的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需求抑制、供给抑制:转型期的农村金融研究 ——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D]. 赵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3]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研究 ——以珠江西江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例[D]. 申卜源. 广西大学, 2019(06)
- [4]内蒙古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模式研究[D]. 秦雪梅.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9(03)
- [5]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D]. 茹合沙丽·阿布都热西提. 新疆大学, 2014(02)
- [6]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案例研究[D]. 刘丽.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7]内蒙古地区项目融资问题研究[D]. 岑雪婷.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5)
- [8]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9]金融危机背景下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探析[J]. 吴晶英. 前沿, 2009(09)
- [10]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D]. 孟薇蕾.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