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吉隆盆地上新世沉积相、粘土矿物特征与古气候

西藏吉隆盆地上新世沉积相、粘土矿物特征与古气候

一、西藏吉隆盆地上新世沉积相、粘土矿物特征及古气候(论文文献综述)

任雪萍[1](2021)在《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文中认为解析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是当前地球科学领域极富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其中,区域/全球气候与青藏高原隆升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这一科学问题的典型案例。青藏高原隆升不仅对亚洲季风的形成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高原隆升能通过增强硅酸盐化学风化,进一步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导致全球气候变冷。因此,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获取可靠的长序列气候变化历史和硅酸盐化学风化记录是全面理解上述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既处于构造活跃区,又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区、东亚季风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交汇地带。同时,盆地内发育巨厚且基本连续的富含古生物化石的新生代河湖相地层,比较完整的记录了新生代气候变化、构造变形和化学风化信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地区。本文选取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出露较好的大红沟剖面,在已有磁性地层年代框架的基础上,运用环境磁学和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分别进行古气候和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研究,利用重矿物组合结合前人发表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古流向证据讨论祁连山构造隆升历史。最后,综合对比分析古气候、化学风化记录和构造隆升历史,探讨晚新生代亚洲古气候演化和硅酸盐化学风化的驱动力,进一步理解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过程。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大红沟剖面环境磁学指标-频率磁化率/高场等温剩磁(χfd/HIRM)记录的柴达木盆地降水在17-14 Ma和11-5 Ma时期发生增强,与黄土高原和南海地区记录的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相似,说明柴达木盆地在此期间受到东亚夏季风降水影响。(2)通过对大红沟剖面全岩和分粒级(0-5,5-20,20-63和>63μm)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在17-14 Ma期间,大红沟剖面记录的化学风化强度相对较强,14 Ma以来风化强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3)利用大红沟剖面重矿物组合,并结合前人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古流向等数据进行物源分析发现,大红沟剖面物源在~19 Ma、~11 Ma和~8 Ma发生了三次转变,表明祁连山可能在~19 Ma发生轻微抬升,在~11 Ma和~8 Ma发生快速抬升。(4)综合对比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记录、同期构造事件和全球气候记录,发现中中新世暖期(17-14 Ma)夏季风降水增强与全球气候暖期对应,支持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是该期夏季风降水增强的主要原因;晚中新世时期(~11-5 Ma)和晚上新世时期(4-2.7 Ma)夏季风降水增强与高原东北缘构造活动时间一致,支持夏季风增强可能主要受青藏高原隆升驱动。(5)综合对比晚新生代化学风化强度记录、全球气候(深海δ18O和海表温度)和构造隆升事件,发现中中新世以来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与全球变冷记录变化相似,表明全球温度是控制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的主要因素。

马万里[2](2021)在《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上干柴沟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古气候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生代时期,全球气候变冷、青藏高原隆升、北特提斯海退深刻地改变着地球气候环境。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上干柴沟组在盆地内广泛出露,该地层的研究对揭示青藏高原隆升、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及亚洲地区干旱化等意义重大。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在上干柴沟组冷湖四号井中选取泥岩样品共计26件,测试其主量、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REE,同时也有效结合了泥岩岩性特征以及前人对该地层古生物、沉积学等研究成果对上干柴沟组的古盐度、古气候、古环境进行重建,结果如下:(1)古盐度指标Sr/Ba比值除样品LS~4~19为1.18>1外,其余样品Sr/Ba均<1,指示绝大部分样品来源于淡水环境;所有样品的Th/U均>2,与Sr/Ba比值所反映的陆相淡水环境一致。(2)氧化还原指标U/Th比值最大值<0.75;V/Cr比值的最大值<2.0;Ni/Co最大值<5.0;V/Sc比值最大值小于9。四种氧化还原指标均指示上干柴沟组为氧化环境,同泥岩样品的颜色棕褐色反映的氧化还原状态一致。(3)古气候指标Sr/Cu比值指示的温湿气候期大致分别为27.5~24.0 Ma、31.0~29.5 Ma;干旱气候期大致分别为24.0~22.0 Ma、29.5~27.5 Ma。古气候指标Sr、Sr/Cu、Rb/Sr、Fe/Mn曲线大致成镜像对称,共同反映了古气候变化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且气候的温湿状况同盐度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即气候潮湿时盐度为淡水环境,气候干旱时盐度为咸水环境。沉积学和古生物学特征同样表明上干柴沟组总体处于相对温湿的气候环境。温湿气候、淡水环境响应了该时段全球升温的气候背景。阶段性干旱气候的出现,前期可能受到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后期主要与北特提斯海退有关。推测由喜马拉雅中期运动导致冷湖构造带抬升进而致使湖盆下沉、湖岸线北东向迁移、湖水面下降,形成氧化环境。

沈利军[3](2020)在《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是地球表面时代最新、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大陆高原。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历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研究青藏高原内部新生盆地的形成背景、充填过程对了解高原新生代隆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的新生代盆地可很好的反映出其隆升变化情况,因而在研究隆升过程中,很有必要分析这些盆地的形成背景、充填和演化机制。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沉积了完整的新生代地层,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良好场所,其新生代地层保存了良好的高原隆升记录,是对青藏高原隆升最直观的反映。本文对北羌塘盆地始新世唢呐湖组开展地球化学特征、碳氧同位素、硫同位素、碎屑锆石U-Pb年龄、孢粉等综合研究,查明唢呐湖组沉积时代、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建立北羌塘盆地新生代地层演化格架,讨论了该时期青藏高原的隆升状态。论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与认识:(1)本文通过岩相学、沉积构造等指标,详细划分了唢呐湖组沉积相。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是一套以细碎屑岩为主的陆相沉积,底部为辫状河亚相,出露岩性为砂岩、含砾砂岩、砾岩,发育正粒序韵律沉积,可见冲刷面及交错层理,中部为滨湖亚相,出露岩性为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上部为浅湖亚相,出露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泥岩,水平层理发育,可见薄层状石膏,顶部为蒸发盐湖环境,出露石膏、硬石膏,可见薄层泥岩,部分地区因盐类的析出和淡水的注入,还可见沉积含膏藻灰岩。整体为一套从辫状河亚相→滨湖亚相→浅湖亚相,最后转变为干旱盐湖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层。(2)本文通过最小碎屑锆石U-Pb年龄(59.57±9.21Ma)和孢粉组合特征(Distachya),对唢呐湖组沉积时代进行了厘定。北羌塘唢呐湖组沉积于始新世—渐新世早期(51~28Ma),其沉积时代及沉积环境与可可西里盆地雅西措组类似。(3)本文通过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指标(CIA,A–CN–K等)对比研究,确定了唢呐湖组古气候特征、构造背景、物质来源及物源区特征。唢呐湖组物源主要为长英质火成岩物源,少部分为中性火成岩物源,且物源区风化作用弱,其构造背景为大陆相关的裂谷环境,沉积时为半干旱—干旱的古气候条件。(4)本文通过碳氧同位素研究及硫同位素研究,计算了唢呐湖组沉积时的古海拔,并对其古湖泊环境进行研究。在唢呐湖组沉积时期,北羌塘盆地古海拔约为2830m+715/-862m,总体处于半开放—半封闭的浅水氧化的湖泊环境中,盐度较高。(5)本文通过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对其碎屑锆石经历的构造热事件进行了说明。唢呐湖组碎屑锆石经历了多期构造热事件包括新太古—古元古代的构造热事件(2224~2668Ma),中元古代Columbia超大陆拼合热事件(1581~1929Ma),新元古的Rodinia超大陆聚合热事件(622~1198Ma),泛非运动构造热事件(422~578Ma),古特提斯样闭合热事件(204~269Ma)和中特提斯洋俯冲热事件(103~179Ma),结合唢呐湖组沉积期羌塘盆地为内陆湖泊沉积,表明其锆石的再旋回特征;3件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直方图的类似性,说明唢呐湖组物源较为稳定,没有较大的变化。(6)本文对唢呐湖组综合研究,通过沉积学的方法,对该时期的青藏高原隆升状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隆升阶段性抬升的特征,并将其划分为了三个阶段。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北羌塘盆地在古近纪已均为陆相环境:1)古新世至始新世—挤压造山阶段(康托组沉积时期>51Ma),沉积河流相红色磨拉石岩性组合,整体表现为差异隆升;2)始新世—相对稳定抬升阶段/整体抬升(唢呐湖组沉积时期51~28Ma),沉积湖泊相细碎屑岩、膏岩及含膏藻灰岩,盆地内部地形高差较小,青藏高原整体稳定抬升;3)始新世末渐新世早期—快速隆升(鱼鳞山组火山岩<28Ma),岩石圈地幔拆离、深部物质上涌使地壳发生快速抬升。

平帅飞[4](2020)在《依舒地堑依兰地区始新世古环境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预估今后全球增温趋势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成为当今科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始新世作为地球演化过程中距今最近的典型极端温室气候时期,其环境和气候演变特征对于我们更好理解温室气候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依兰地区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内连续沉积的始新世地层完整记录了该时期的古气候信息。本文以连续的岩心为研究对象,首先依据岩心岩性、沉积结构和构造、测井曲线形态明确沉积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岩心进行精确取样,通过样品碎屑组分统计、磁化率和色度指标的测试,对依兰地区始新世的古气候环境演化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主要认识如下:通过岩心岩性、沉积结构和构造、测井曲线形态综合分析,认为本岩心从下到上依次划分为3个一级旋回,第1个一级旋回发育水下扇相,第2个一级旋回发育湖泊、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相,第3个一级旋回发育湖泊、扇三角洲相。水体随旋回发生较深-深-较深-较浅-较深-较浅的变化过程。镜下采用Gazzi-Dickinson记点法统计碎屑组分(石英,长石,岩屑,单晶石英,多晶石英,杂基)含量,结果显示本岩心存在明显的气候波动阶段,其中797-900.2m,风化侵蚀作用逐渐增强,F/Q数值由高到低,Q%和成分成熟度升高,气候逐渐由较干凉转为湿热。432.4-797m,风化侵蚀作用由强变弱,F/Q数值增高,Q%和成分成熟度逐渐降低,气候由湿热逐渐下降。131.75-432.4m,风化侵蚀作用较弱,F/Q数值较高,Q%和成分成熟度较低,气候以相对干凉为主。岩心磁化率、色度指标显示:797-900.2m,低频磁化率和亮度逐渐降低,频率磁化率、红度和黄度数值逐渐升高,反映气候由较干凉逐渐转为湿热。432.4-797m,低频磁化率和亮度由低到高,频率磁化率、红度和黄度数值由高到低,显示气候湿热程度逐渐下降。131.75-432.4m,低频磁化率和亮度较高,频率磁化率、红度数值较低,黄度因绿泥石存在较高的异常,气候以相对干凉为主。对岩心碎屑组分、磁化率、色度多种指标数值进行有序聚类分析,并结合沉积特征分析,认为依兰地区始新世气候演化分为三个阶段:早始新世时期气候逐渐由较干凉转为湿热,总体上以湿热为主。中始新世时期气候总体湿热但后期呈现下降趋势。晚始新世时期气候总体以相对干凉为主,但波动相对明显。气候区域对比显示,依兰地区始新世气候变化过程与中国大陆、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卢佳仪[5](2020)在《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亚洲季风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密它的时空演变规律对人们全面理解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晚新生代东亚季风的形成与演化无论对区域性还是全球性气候均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对东亚季风轨道尺度上的演化研究众多,而对构造尺度上季风的演化相对较少,且多聚焦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中国南海等区域。中国东部地区因地表覆盖而缺乏长时间尺度的沉积露头剖面,新近纪以来的古气候演化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虽然晚新生代以来东亚季风在构造时间尺度上的演化被认为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关,但有关季风演化的机制目前仍存在很多争议。特别是,与季风相关的干湿古气候在中国东部地区的空间变化规律还不清楚,它是否与现代干湿气候一样存在巨大的空间差异(如,中国东部降雨两极或三极模态)?如是,那么驱动机制又如何?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探讨。同时,伴随着新近纪气候变化,陆地生态系统也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尤其是新生代晚期C4草原的出现使C3植物被C4植物大规模取代,草原生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扩张。有关C4植物在中新世的第一次扩展事件已经有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这次事件从低纬度向中高纬度的扩张过程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但是,有关东亚地区晚中新世以来的C4植物是否存在第二次扩张事件还不清楚。如有,具体机制又是如何?它与第一次扩展事件有哪些不同点?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探讨。近年来,基于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不断发展,在中国东部第四纪强烈覆盖区也获得了晚中新世(ca.8 Ma)以来连续沉积的钻孔岩芯,这为研究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的变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使得我们能更全面地揭示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的演化规律,并为深入探究其驱动机制提供了关键素材。同时,分子古气候代用指标的不断突破也为建立干湿古气候的时间演化序列创造了条件。尤其是来源于微生物细胞膜的甘油二烷基链甘油四醚化合物(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简称GDGTs),因其在各个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对环境变化响应灵敏,被广泛应用于古环境古气候重建的研究中。所以利用微生物脂类GDGTs的指标重建东亚季风演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东部长时间尺度钻孔沉积多为河湖相沉积,基于GDGTs化合物的众多指标中,能用于长尺度河湖相干湿古气候重建中的指标须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进行验证其可靠性。本研究从现代河流-湖泊沉积环境入手,选择青海湖等对干湿古气候比较敏感的地区为现代过程研究对象,分析基于GDGTs构建的各指标在现代河流和湖相中的变化及控制因子,选出可靠的干湿古气候指标,再用于中国东部华北平原和苏北平原晚中新世以来的河湖相钻孔中以重建干湿古气候演化。同时,利用有机碳同位素检测方法重建了晚中新世以来中国东部的植被演化。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认识概况如下(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刊物上):1.依据微生物GDGTs现代过程调查,提出了河湖相的干湿古气候代用新指标。通过对干湿气候极其敏感的青海湖地区湖泊沉积物、河流沉积物以及周围土壤中GDGTs化合物的检测,分析了古菌isoGDGTs化合物和细菌br GDGTs化合物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基于GDGTs构建的各古气候重建指标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古菌isoGDGTs在河流和湖泊中的变化较细菌br GDGTs的变化更有规律,且基于isoGDGTs建立的指标GDGT-0/Cren与湖泊水深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可作为可靠的干湿古气候重建指标。而细菌br GDGTs化合物构建的指标在河湖相环境中变化复杂,且受控因子众多。例如,能反映p H的CBT指标在河流沉积物中被发现与盐度有关;能用于重建温度的MBT’指标在湖泊环境中显示出与水深有关等。这使得基于br GDGTs构建的古环境指标在长尺度河湖相沉积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GDGT-0/Cren指标原理更清晰,受控因子单一,在河湖相干湿古气候重建中显示出明显优势。在此基础上,综合全球已经报道的湖泊沉积物(包括部分中国东部地区的湖泊沉积物)和泥炭地的GDGT数据,进一步支持了GDGT-0/Cren指标可以作为陆地水体环境的干湿古气候代用指标。2.发现了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构造时间尺度的干湿古气候呈现出三极模态的空间变化,提出了赤道太平洋海温梯度的驱动机制。通过对华北平原天津G3钻孔(8 Ma至今)和苏北平原盐城ZKA4钻孔(~7.6 Ma)河湖相沉积物中GDGTs化合物的测试分析,利用新发现的古气候指标GDGT-0/Cren和以前建立的Ri/b指标重建了晚中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北方的干湿古气候变化。华北平原以及苏北平原的分子记录显示,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气候干旱,降雨量少;自上新世早期(约4.2~4.5 Ma)起东亚夏季风(EASM)显着增强,季风降水突然增加,气候变湿润,直至现在。这种以早上新世为界的干湿古气候变化规律与黄土高原及中国南海的记录一致,而与中部长江中下游的记录相反,即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华北及南海中南部气候干旱(-),而长江中下游和南海北部气候湿润(+);早上新世4.2 Ma之后这种模式发生反转。因此本研究认为自晚中新世起,中国东部的降雨模式呈现出南北一致而中部相反的“类三极模态”,且这种降雨模式在早上新世4.2 Ma左右发生反转,即从“-,+,-”变成“+,-,+”模式。根据中国东部现代年际和年代际降雨分布模式以及结合早上新世全球古气候记录,本研究认为早上新世4.2 Ma左右中国东部降雨的“三极模态”发生的原因主要由赤道太平洋纬向和经向海温梯度自早上新世开始显着增加,导致西太平洋菲律宾上空对流活动增强所导致。此外,增强的Hadley环流以及Walker环流从赤道热带通过极地向的运输使得向北传播的水汽增多对早上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增强也有所贡献。微生物脂类指标所揭示的中国东部构造时间尺度干湿古气候的这种三极模态空间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进一步得到了古气候模型模拟结果(由国外合作者完成)的支持,但这一驱动机制与本课题组之前报道的中国东部千年时间尺度三极模态干湿古气候的驱动机制(Zhang et al.,2018,Science)有较大差异。3.依据分子地球生物学记录,发现了C4植物在早上新世出现晚新生代以来的第二次扩张事件,提出了大气CO2浓度的驱动机制。通过对华北平原G3钻孔以及苏北平原ZAK4钻孔中全岩有机碳同位素进行分析,重建了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C3/C4植物演化历史,并与东亚其它地区以及全球各大陆同时期植被记录进行对比,深入探讨了影响C4草本扩张的机制。天津G3钻孔的有机碳同位素显示出在4.1 Ma左右出现明显正偏且波动剧烈,盐城ZKA4钻孔的有机碳同位素显示在4.5 Ma左右出现明显正偏。两根钻孔的数据较为一致的指示了早上新世中国东部有一次明显C4草本扩张事件。这次C4草本扩张事件同样在黄土高原土壤碳酸盐碳同位素研究中也有记录,说明具有区域性特征。进一步综合全球数据发现,早上新世的这次C4草本扩展事件在非洲、西亚、澳大利亚、北美和南美同时期碳同位素记录均有显示。由此提出了早上新世的C4草本扩张是一次全球性事件,且与晚中新世的第一次全球C4扩张事件是相互独立的。虽然晚中新世的C4扩张被认为可能与干旱化增强和火灾变多有关,但这并不能解释早上新世的C4草本扩张。本研究结合早上新世全球古气候记录,推测这次全球C4扩张事件主要由大气CO2分压的长期降低所引起的。这一推论得到了光量子产率模型的支持,该模型显示,在早上新世,随着大气CO2分压以及温度的降低,很多地区的气候条件越过了有利于C4草本生长的阈值,特别是在如华北平原、苏北平原这样的中纬度地区,因此C4草本出现了再一次大规模的扩张。

杜楠[6](2020)在《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及其他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评估当今人类发展与地球生态系统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对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是地质历史中重大环境变化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等问题进行探究。云南高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对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是研究古地貌和古气候的理想区域,同时云南还因产出丰富的古猿及古人类化石成为探讨人类起源地的热点地区。生存于距今约8 Ma的人科早期成员——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 Xu et al.,1978),发现于滇中地区的禄丰石灰坝,是研究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关键材料。探索禄丰古猿与环境演变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人类起源与演化的环境影响因素,为重大地史转折期生物与环境的耦合过程和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基于此,本论文选取滇中禄丰地区为研究区,在石灰坝禄丰古猿化石遗址点进行科学钻探,获取一系列沉积连续稳定的钻孔岩芯。针对典型钻孔LF1805和LF1807沉积物进行沉积相分析及粒度、元素地球化学和黏土矿物等古环境替代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禄丰古猿生活前、生活时和生活后的环境演化过程,探讨了环境变化对禄丰古猿演化的可能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禄丰古猿生活以前:禄丰地区是一个滇中山间洼地,附近有湖泊,地势低矮,气候以温暖少雨为主,后期出现短暂的暖湿时期,末期趋于干冷。湖泊面积、水位和沉积动力条件均随着气候的干湿变化而变化,前期、后期为深水弱动力条件,中期为浅水强动力条件,末期气候变得十分干冷,湖泊退缩,水位下降,沉积环境转变为湖滨亚相。(2)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禄丰地区沉积环境由强动力作用的浅水湖泊沉积向弱动力作用的沼泽转变,最后保持在较稳定的静水环境。总体气候由温暖湿润向寒冷干旱转变。前期,寒冷干旱与相对温暖湿润气候交替出现,此时,禄丰古猿在此繁盛发展。后期趋于寒冷干旱,这样的气候条件可能使禄丰古猿的食物来源减少,为获取更丰富的食物资源,禄丰古猿开始营地栖生活,地栖生活可能为禄丰古猿的直立行走提供了条件。(3)禄丰古猿生活之后:受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禄丰地区气候进一步变冷变干。湖泊退缩,陆地开始出现。食物和水源的减少,可能导致了禄丰古猿的灭绝或迁移。

张湘如[7](2020)在《盐湖碳酸盐硼同位素的分馏机理及其对察尔汗成盐过程的反演》文中研究表明海洋碳酸盐的硼同位素组成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古海水p H值的定量计算及古大气CO2分压的重建方面,这为进一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参考。盐湖不乏碳酸盐沉积,但目前对卤水-碳酸盐体系的硼同位素分馏问题研究较少,盐湖碳酸盐的硼同位素组成是如何响应水体变化的,是否也能反映沉积环境的信息,目前尚无定论。基于此,本文对察尔汗盐湖百米钻(ISL1A)岩芯的自生碳酸盐进行了硼同位素分析,结合已报道的察尔汗盐湖卤水的地球化学数据,详细探讨了卤水-碳酸盐体系的硼同位素分馏。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将该钻孔碳酸盐的硼同位素应用于察尔汗湖成盐演化过程的判定方面,并通过对钻孔沉积物微体古生物(介形虫)及物理指标(矿物、粒度)的分析,加深对察尔汗湖成盐前后古水文条件变化的理解,同时,应用碳酸盐的锶同位素,对察尔汗盐湖的成因机制做进一步探讨。得出的结论如下:1.湖泊演化早期碳酸盐-卤水之间的硼同位素分馏受p H值控制,此时湖水的δ11B值相对均一,p H值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碳酸盐的δ11B值也相应增加。当湖泊演化至硫酸盐及氯化物型盐湖阶段,卤水的δ11B值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尽管此时p H值降低,但p KB(KB为硼酸的表观电离常数,p KB=-log KB)的同时降低使得p H值对卤水-碳酸盐之间硼同位素分馏的影响并不显着,碳酸盐-卤水间的硼同位素分馏符合瑞利分馏模式,碳酸盐的δ11B值随卤水δ11B值的增加而增加,依然反映卤水的盐度变化。因此,不同于海洋碳酸盐的硼同位素较好的指示水体的p H值,湖泊碳酸盐只在其演化早期与海洋碳酸盐类似,在硫酸盐及氯化物型盐湖中p H值对碳酸盐硼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无论是湖泊演化的早期或晚期,碳酸盐的硼同位素组成均随水体盐度的增加而增大。2.所测定的ISL1A钻孔碳酸盐的δ11B值的组成范围为-11.3‰~+9.94‰,下部99.5~46.9 m(对应年代为92.5~49.9 ka)样品的δ11B值(-11.3‰~-4.15‰)明显低于上部样品(46.9~0 m,49.9~8.5 ka)的δ11B值(-4.25‰~+9.94‰)。碳酸盐的硼同位素组成在46.9 m处存在显着增加的现象,这种变化清楚的指示了察尔汗湖在约50 ka时水体盐度的突变。此外,该钻孔介形虫组合的更迭反映了察尔汗地区在46.7 m以下(约49.8 ka之前)主要为浅湖-湖滨的淡水-微咸水环境(以淡水-微咸水土星介属、玻璃介属和湖花介属为主要组合),鲜有半深湖-深湖及咸水环境出现,且成盐前的介形以意外湖花介为主,反映湖水的盐度不超过14‰,但在46.7 m之上,氯化钠析出,介形类突然消失。微体古生物同样指示了察尔汗湖的快速成盐过程。前人推测察尔汗盐湖的突然形成与其古水文补给条件的突然增加有关,但在本研究中,矿物及粒度的结果并未显示察尔汗地区成盐前后碎屑矿物含量的突增及由径流增大造成的粒度突然增加的现象。3.整个钻孔碳酸盐的87Sr/86Sr分布在0.71049~0.71178之间,其中,石盐析出前碳酸盐样品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为0.71071~0.71116,该值明显低于察尔汗盐湖现代卤水的87Sr/86Sr(0.71120~0.71201),也低于石盐析出之后碳酸盐样品的87Sr/86Sr(均>0.7110)。析盐后察尔汗湖水发生了明显的锶同位素突增。由于成盐前后化学风化作用不足以提供高87Sr/86Sr的硅酸盐端元,物源的改变应是引起湖水锶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原因,即察尔汗在成盐前后的补给水体发生了变化。根据不同地质体的锶同位素组成数据,结合ISL1A孔碳酸盐的硼同位素、介形虫、粒度及矿物在成盐前后的变化特征,推测察尔汗湖的突然成盐与祁连山水系的快速退缩有关。

林杰[8](2020)在《叶蜡烷烃单体同位素对青藏高原中-晚新生代古地形和古环境的约束》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隆升和生长是新生代以来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对区域和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影响。重建青藏高原古高程及古地形演化可以有效约束高原隆升历史,而高原内部新生代地层则可以记录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因此,在青藏高原相关新生代沉积盆地开展古高程和古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青藏高原的古高程和古环境研究仍存在不足:(1)定量古高程研究在高原南部开展较为深入,而高原腹地的中北部研究较少且存在较大分歧;(2)古环境研究大多数集中在高原东北部边缘,而高原南部较少且缺乏有力的环境指示的指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叶蜡烷烃单体同位素,在青藏高原腹地和南部分别开展了古高程和古环境演化的研究。与以往传统的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相比,叶蜡烷烃来源相对单一,在沉积物中广泛分布,受成岩作用影响较小。本文首先将物源分析与叶蜡烷烃氢同位素相结合,对青藏高原中北部可可西里盆地晚始新世-渐新世古地形特征进行约束。沉积学和碎屑锆石U-Pb年龄对比分析表明,雅西错群的主要物源区为北羌塘地体。利用从雅西错群中提取的叶蜡烷烃氢同位素信号,重建古大气降水同位素特征,并计算得到~3800m的古高程。现代恒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的研究表明,河流沉积物的有机氢同位素代表的是流域的同位素特征,因此,雅西错群叶蜡烷烃氢同位素代表了源区的高程特征,即北羌塘地体的高海拔。孢粉化石研究表明,晚始新世可可西里盆地本身古高程小于2 km,说明原西藏高原北部边界存在大的地形高差。其次,将叶蜡烷烃单体同位素与碳酸盐岩和总有机碳同位素应用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札达盆地的古环境研究。札达盆地充填了一套厚约800m的晚新生代陆相沉积,记录了盆地晚中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总有机碳和碳酸盐岩同位素的变化与该盆地沉积环境的转变一致,即在~5.5 Ma出现明显正偏,但是烷烃氢同位素没有出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叶蜡烷烃氢同位素出现明显的波动,且与叶蜡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协同变化,共同指示了盆地降水量的变化。由于札达盆地位于南亚季风的北部边界,盆地降水量的变化指示了南亚季风的强弱变化。札达盆地叶蜡烷烃同位素可与全球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对比,且盆地沉积具有明显的100 kyr周期,表明全球冰量变化是晚中新世-早上新世南亚季风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汪明泉[9](2020)在《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富锂卤水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锂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柴达木盆地中部的一里坪、西台吉乃尔、东台吉乃尔和察尔汗盐湖,构成我国最大的卤水锂矿富集区。但是富锂卤水的成矿气候条件、富集机理、富锂卤水的物质来源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这都影响该区域富锂卤水后备资源的勘察。本文以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为例,以构造-物源-气候耦合成矿理论为指导,通过沉积学、石盐铀系定年、石盐流体包裹体测温、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LA-ICP-MS)等方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沉积特征、含盐系时代框架、成盐期古气候、成盐卤水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对盐湖富锂卤水成因进行探讨,得出以下认识:一里坪盐湖上更新统到全新统的地层中沉积物主要以石盐、含砂石盐、粉砂为主,纵向上可以分为两层石盐夹一层粉砂,表现出多韵律特征,可划分出5个四级韵律和2个三级韵律;通过石盐的铀系定年,推算出HC2105孔上层石盐的沉积开始时间大约为40ka,下层石盐沉积时间约为100-120ka之间。利用通过恒温蒸发获得的石盐,开发出将石盐解理片直接置于冷热台中低温冷冻成核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实验的误差。应用该方法通过对HC2105孔样品进行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测试,在一里坪盐湖石盐析出时盐湖卤水温度介于8.8-30.1℃,平均值温度为20.4℃。不同样品石盐流体包裹体温度的最大值为21.4-30.1℃,反映出石盐析出时盐湖卤水温度是频繁波动的。结合石盐铀系定年的结果发现,100-120ka时期内、以及40ka以来,一里坪盐湖发生了两次较为明显的降温过程,并且温度降低与石盐的析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综合分析认为区域性的降温造成盐湖补给减少、石盐在卤水中的溶解度降低、触发盐聚焦效应,使得石盐的大量析出。利用LA-ICP-MS技术测试石盐中流体包裹体成分,共获得包裹体成分数据21个,流体包裹体的锂离子浓度最小值13.5mg/L、最大值248.1mg/L、平均值为134.21mg/L,并且锂离子含量的变化与沉积韵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一里坪盐湖中锂资源的物质来源是受到昆仑山温热泉水补给的洪水河、那棱格勒河。在全新世及晚更新世时,一里坪盐湖处在相对稳定封闭的构造条件下,随着青藏高原的进一步隆起,来自昆仑山系中富含锂温热泉水汇入到洪水河中,经那棱格勒河、西台吉乃尔湖进入到一里坪盐湖,成为一里坪富锂卤水的物质来源。柴达木盆地在更新世以来异常干旱,同时气温是冷暖波动的,温度相对较高的条件下,山区降水量增加盆地周边的河流补给较多注入到盐湖中,为盐湖带来更多的锂,而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盐湖补给减少、石盐在卤水中的溶解度降低,石盐在卤水中大量的析出。在此过程中盐湖卤水持续蒸发浓缩,锂离子的浓度持续增加,最终形成富锂卤水。

苏庆达[10](2020)在《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亚洲季风演化和亚洲内陆干旱环境的形成是青藏高原隆升、全球气候变冷和特提斯海退缩的产物,然而这些因素如何促使亚洲内陆干旱环境的形成和亚洲季风的演化尚有诸多不清楚的地方。获取可靠的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古气候与环境演化记录不但有助于澄清这些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而且对于理解亚洲内陆轨道尺度气候变化极为必要。前人利用中国黄土高原黄土-红粘土序列构建了晚新生代东亚气候与环境演化的基本框架。然而,由于气候代用指标的多解性和具有精确定年且高分辨率的长时间尺度古气候记录的缺乏,第四纪以前亚洲季风-干旱环境在构造和轨道时间尺度上的演化及驱动机制尚存在较大的争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怀头他拉剖面和花土沟剖面开展古环境重建研究。上述剖面已经通过磁性地层学和古生物化石相结合确定了年代学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借助磁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指标对上述剖面进行了古环境重建,旨在理解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亚洲季风和干旱化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演化特征和规律,区分青藏高原的生长与两极冰盖的出现和发展对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的可能影响,查明亚洲季风-干旱环境在轨道时间尺度上的演化同太阳辐射参数和地球气候系统内部变化的联系。围绕气候演化趋势与规律,本研究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利用柴达木盆地北部大红沟剖面河湖相沉积物总有机碳同位素恢复了柴达木盆地20-5 Ma的植被演变历史。发现柴达木盆地20-5 Ma生态系统以C3植物为主且晚中新世没有C4植物的大规模扩张,这与低海拔的黄土高原晚中新世C4植物扩张的观点不同。我们推测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没有发生C4植物扩张的原因可能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抬升造成生长季温度较低,不利于C4植物的生长。这一研究为高原东北缘晚中新世构造隆升提供了间接的生态学证据。(2)利用柴达木盆地怀头他拉剖面湖相沉积物重建了10-6 Ma期间降水的变化。发现8.5-7 Ma期间降水显着增加,气候显着变湿。黄土高原庄浪和秦安站点也记录了这一期气候湿润,表明这是一期区域性的变湿。考虑到黄土高原降水受东亚季风控制,我们把这期区域性的变湿归因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造成的东亚夏季风的增强。这一推论与上述生态学证据相互印证,进一步说明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晚中新世发生了构造隆升。(3)发现柴达木盆地在晚上新世3.3 Ma时快速变干而在第四纪开始时没有显着变干,这一观察在塔里木盆地也得到了验证。通过与高低纬气候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发现这期快速变干可能与印度尼西亚海道逐渐关闭引起的印度洋表水变冷关系密切,说明低纬海洋变化可能是影响中亚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4)晚中新世8.5-7 Ma期间东亚夏季风的演化主要受10万年偏心率周期的控制,与晚第四纪东亚夏季风演化模式类似。因为晚中新世期间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只存在间歇性的冰盖,所以我们将季风显着10万年周期性变化归因于太阳辐射造成的南半球冰量变化或者大气CO2含量变化的驱动。这一研究把东亚夏季风以10万年为主导周期演化出现的时间提前了6个百万年,加深了对东亚夏季风轨道尺度变化和驱动机制的认识。(5)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3.6-3.1 Ma地层磁化率指示的化学风化强度的变化以2万年岁差周期为主而石盐含量指示的蒸发的变化以10万年偏心率周期为主,表明不同气候过程对太阳辐射参数的响应存在差异,青藏高原东北缘降水对岁差驱动更为敏感,而蒸发对偏心率驱动更为敏感。这些工作为理解东亚季风演化与中亚干旱环境形成提供了新的数据,进一步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可能对柴达木盆地气候环境的演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同时揭示出印度尼西亚海道关闭与南极冰盖的变化可能对柴达木盆地气候环境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两个机制以前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西藏吉隆盆地上新世沉积相、粘土矿物特征及古气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吉隆盆地上新世沉积相、粘土矿物特征及古气候(论文提纲范文)

(1)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 晚新生代亚洲古气候演化
        1.2.1 高原东北缘沉积盆地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1.2.2 黄土高原地区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1.2.3 南海地区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1.3 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研究进展
        1.3.1 新生代高原隆升风化假说进展和挑战
        1.3.2 青藏高原周边硅酸盐化学风化研究
    1.4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历史研究进展
        1.4.1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阶段
        1.4.2 青藏高原古高程研究进展
    1.5 选题背景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关键问题
        1.6.1 研究内容
        1.6.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7 论文工作量和创新点
        1.7.1 论文工作简介
        1.7.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柴达木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2.1.2 柴达木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2.1.3 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地层和年代
    2.2 研究材料和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磁学指标和粒度指标测试
        2.2.3 化学风化指标测试
        2.2.4 重矿物提取和测试方法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磁学、化学风化和重矿物指标意义及结果
    3.1 磁学指标指示意义及结果
        3.1.1 磁学指标的指示意义
        3.1.2 大红沟剖面磁学指标结果
    3.2 粒度指标意义及结果
        3.2.1 粒度指标的指示意义
        3.2.2 大红沟剖面粒度指标结果
    3.3 全样和分粒级化学风化指标意义及结果
        3.3.1 化学风化指标的指示意义
        3.3.2 大红沟剖面全样化学风化指标结果
        3.3.3 大红沟剖面分粒级化学风化指标结果
    3.4 重矿物指标意义及结果
        3.4.1 重矿物指标的指示意义
        3.4.2 大红沟剖面重矿物结果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变化历史
    4.1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变化历史
    4.2 东亚夏季风降水演化历史
第五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历史重建
    5.1 硅酸盐化学风化指标的评估
        5.1.1 粒度分选效应评估
        5.1.2 成岩作用评估
        5.1.3 化学风化强度和物源效应
    5.2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源区硅酸盐化学风化历史
第六章 物源变化及其对构造事件的响应
    6.1 大红沟剖面物源变化及构造响应
    6.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新世以来构造隆升历史
        6.2.1 祁连山隆升过程
        6.2.2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隆升过程
第七章 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和硅酸盐化学风化的驱动机制
    7.1 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的驱动机制
    7.2 晚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的控制因素
        7.2.1 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与全球变冷和构造隆升的关系
        7.2.2 对风化-构造-气候之间关系的启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目录
附录二 表目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上干柴沟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古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古环境古气候指标
        1.2.2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
        1.2.3 青藏高原隆升
        1.2.4 副特提斯海及其消亡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4 本论文所完成的工作量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柴达木盆地简介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特征
第三章 样品的采集处理、分析测试及年代框架
    3.1 样品的采集处理
    3.2 分析测试
    3.3 年代框架
第四章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 分析结果
    4.2 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章 古环境与古气候
    5.1 数据的可靠性分析
    5.2 古盐度
    5.3 古氧化还原环境
    5.4 古气候
    5.5 古气候、古环境演化与全球气候、地质事件的响应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1.2.1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现状
        1.2.2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研究现状
        1.2.3 拟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
        2.1.1 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
        2.1.2 羌塘盆地
        2.1.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2.2 区域地层
        2.2.1 古近系
        2.2.2 新近系
        2.2.3 第四系
第3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3.1 地层沉积特征
    3.2 岩石特征及矿物学特征
第4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稳定同位素特征
    4.1 地球化学特征
        4.1.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4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2 碳、氧同位素特征
        4.2.1 实验结果及数据可靠性
        4.2.2 成岩蚀变分析
        4.2.3 古高程计算
        4.2.4 古湖泊环境
        4.2.5 古湖泊盐度
    4.3 硫同位素特征
        4.3.1 分析测试及实验结果
        4.3.2 硫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第5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碎屑锆石研究及孢粉研究
    5.1 碎屑锆石研究
        5.1.1 样品及测试分析方法
        5.1.2 Th、U比值分析及锆石特征
        5.1.3 锆石测试分析结果
        5.1.4 年龄数据讨论
    5.2 孢粉研究
        5.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5.2.2 孢粉分析结果
        5.2.3 孢粉组合划分及气候特征
第6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演化及其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6.1 唢呐湖组沉积环境研究
    6.2 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附录

(4)依舒地堑依兰地区始新世古环境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始新世气候研究现状
        1.2.2 全球变化沉积学研究现状
        1.2.3 磁化率研究现状
        1.2.4 色度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植被特征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分布
第3章 沉积特征分析
    3.1 沉积相标志
        3.1.1 岩石学标志
        3.1.2 测井相标志
    3.2 沉积相类型
    3.3 岩心沉积相分析
第4章 沉积碎屑组分分析
    4.1 碎屑组分统计方法
    4.2 砂岩组分特征分析
        4.2.1 岩石学特征
        4.2.2 碎屑组分特征
    4.3 物源特征分析
    4.4 碎屑组分的古气候意义
        4.4.1 气候指数(F/Q)
        4.4.2 杂基含量与成熟度
        4.4.3 古气候变化过程
第5章 磁化率与古气候
    5.1 磁化率原理及测试方法
        5.1.1 磁化率原理
        5.1.2 磁化率测试方法
    5.2 磁化率影响因素
    5.3 磁化率测试结果
    5.4 磁化率的气候指示意义
    5.5 磁化率反映的古气候过程
第6章 色度与古气候
    6.1 色度原理及测试方法
        6.1.1 色度测试原理
        6.1.2 色度测试方法
    6.2 色度测试结果
    6.3 色度的气候指示意义
    6.4 色度指标反映的古气候过程
第7章 依兰地区始新世古气候环境演化
    7.1 多组分数据处理
    7.2 古气候环境演化过程
    7.3 气候区域对比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晚新生代东亚季风的演化
        1.2.2 微生物四醚膜脂化合物GDGTs的研究现状
        1.2.3 新生代晚期全球植被演化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思路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青海湖区域概况
        2.1.2 天津G3钻孔区域研究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2.1.3 盐城ZKA4钻孔区域研究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方法
        2.3.1 GDGTs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2.3.2 GDGTs化合物的检测
        2.3.3 有机碳同位素前处理及测试
        2.3.4 其它测试
第三章 现代河湖沉积物GDGTs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对古环境重建的指示意义
    3.1 序言
    3.2 古菌isoGDGTs及相关指标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变化
        3.2.1 古菌isoGDGTs在湖泊及河流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
        3.2.2 古菌isoGDGTs化合物及相关指标在土壤-河流-湖泊动态过程中的变化
    3.3 干湿古气候指标GDGT-0/Cren在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适用性
        3.3.1 现代湖泊沉积物中GDGT-0/Cren与水深的关系
        3.3.2 GDGT-0/Cren在现代湖泊中与季节性降雨的关系
        3.3.3 GDGT-0/Cren在现代湖沼环境中的变化
    3.4 细菌br GDGTs及相关指标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变化
        3.4.1 细菌brGDGTs化合物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分布特征
        3.4.2 brGDGTs相关指标在土壤-河流-湖泊动态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4.3 不同环境下影响brGDGTs指标的因素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
    4.1 序言
    4.2 GDGTs指标重建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变化
        4.2.1 GDGTs化合物在G3和ZKA4钻孔中的分布
        4.2.2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变化
    4.3 8Ma以来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空间变化模式
    4.4 晚中新世以来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
        4.4.1 现代中国东部降雨“三极模式”及机制简介
        4.4.2 早上新世中国东部干湿古气候变化的机制初探
    4.5 晚中新世以来西风区与季风区干湿古气候变化的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植被演化反映的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气候环境演变
    5.1 序言
    5.2 8Ma以来C_3/C_4植物在中国东部的演化
        5.2.1 有机碳同位素在天津G3钻孔以及ZKA4钻孔中的变化特征
        5.2.2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C_3/C_4植物演化
    5.3 上新世全球C_4植物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5.3.1 上新世全球C_4扩张记录
        5.3.2 pCO_2的降低引起上新世C_4植物的全球扩张
    5.4 上新世之后东亚季风区草本的演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新世气候特征研究
        1.2.2 中新世生物演化研究
        1.2.3 中新世气候变化与生物演化的耦合关系研究
        1.2.4 人类演化进程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1.3.1 论文选题及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禄丰古猿地层介绍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野外科学钻探
        3.1.2 岩芯分样及保存
    3.2 地层对比分析
    3.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3.3.1 地球化学元素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3.3.2 XRF岩芯扫描
    3.4 粒度分析
        3.4.1 粒度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3.4.2 粒度参数分析
        3.4.3 粒度实验过程
    3.5 黏土矿物分析
        3.5.1 黏土矿物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3.5.2 黏土矿物XRD分析方法简介
        3.5.3 黏土矿物实验过程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岩性描述及沉积相分析
    4.2 地层年代分析
    4.3 地球化学元素结果
    4.4 粒度结果
        4.4.1 粒度特征
        4.4.2 粒度频谱分析
    4.5 黏土矿物结果
        4.5.1 定性分析
        4.5.2 半定量分析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5.1 地球化学元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5.1.1 元素指标选取
        5.1.2 地球化学元素指示的环境意义
    5.2 粒度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5.3 黏土矿物的环境指示意义
第六章 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的古环境演化
    6.1 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的古环境演化
    6.2 与云南其他古猿遗址古环境研究的对比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致谢

(7)盐湖碳酸盐硼同位素的分馏机理及其对察尔汗成盐过程的反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硼同位素研究现状
        1.2.1 硼同位素的基本特征
        1.2.2 盐湖体系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1.3 柴达木盆地盐湖的成盐演化研究现状
        1.3.1 柴达木盆地中成盐元素的分布及富集
        1.3.2 察尔汗盐湖的成盐演化过程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创新点和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柴达木盆地地质地理概况
    2.2 察尔汗盐湖自然地理、地质概况
        2.2.1 察尔汗盐湖自然地理及钾盐资源概况
        2.2.2 区域构造和地层
        2.2.3 ISL1A钻孔位置、年代和沉积特征
第3章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3.1 样品的采集与准备
    3.2 分析流程与测试方法
        3.2.1 不同类型卤水蒸发过程中的pH值测定
        3.2.2 碳酸盐的硼、锶同位素测试方法
        3.2.3 碳酸盐元素含量的测定
        3.2.4 全岩XRD分析
        3.2.5 粒度测试
        3.2.6 介形的提取与统计
第4章 盐湖卤水-碳酸盐体系的硼同位素分馏
    4.1 海洋及盐湖碳酸盐的硼同位素对比研究
        4.1.1 海洋生物碳酸盐δ~(11)B-pH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4.1.2 湖泊演化过程中水体pKB及pH值的变化
        4.1.3 湖泊碳酸盐δ~(11)B-pH方法的适用性评价
    4.2 盐湖卤水-碳酸盐体系的硼同位素分馏
        4.2.1 柴达木盆地盐湖δ~(11)B、pKB及 pH值随卤水盐度的变化
        4.2.2 盐湖碳酸盐的硼同位素组成变化及影响因素
        4.2.3 盐湖卤水-碳酸盐体系的硼同位素分馏模式
    4.3 湖泊碳酸盐硼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4.4 小结
第5章 硼同位素及微体古生物等揭示的察尔汗湖的成盐演化
    5.1 ISL1A孔硼同位素对察尔汗地区水体古盐度变化的指示
    5.2 ISL1A孔微体古生物指标(介形虫)反映的湖泊古盐度变化
    5.3 ISL1A孔物理指标(矿物、粒度)揭示的湖泊演化过程
        5.3.1 成盐前后矿物种类的改变
        5.3.2 粒度特征反映的湖泊水文变化
    5.4 小结
第6章 锶同位素对察尔汗成盐前后古水文条件变化的示踪
    6.1 锶同位素及其地质意义
    6.2 ISL1A孔碳酸盐的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6.3 察尔汗盐湖形成机制的进一步探讨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7.2.1 存在问题
        7.2.2 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叶蜡烷烃单体同位素对青藏高原中-晚新生代古地形和古环境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青藏高原古高程研究进展
        1.1.2 青藏高原深时古环境研究
        1.1.3 叶蜡烷烃单体同位素研究进展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 工作量小结
    1.4 论文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可可西里盆地地质背景
        2.1.1 可可西里盆地构造特征
        2.1.2 可可西里盆地地层特征和时代约束
        2.1.3 可可西里盆地沉积演化历史
    2.2 扎达盆地地质背景
        2.2.1 扎达盆地构造特征
        2.2.2 扎达盆地地层特征和年龄约束
        2.2.3 扎达盆地古高程与古环境
3 实验方法
    3.1 叶蜡烷烃单体同位素测定
        3.1.1 测定仪器和原理
        3.1.2 实验流程
    3.2 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分析
    3.3 TOC、TN含量及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3.4 砂岩颗粒成分统计
    3.5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4 可可西里盆地演化和隆升历史
    4.1 雅西错群沉积环境分析
    4.2 雅西错群物源分析
        4.2.1 砂岩颗粒成分统计
        4.2.2 雅西错群碎屑锆石及沉积年龄约束
        4.2.3 雅西错群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4.3 可可西里盆地演化
    4.4 叶蜡烷烃单体氢同位素古高程
        4.4.1 单体氢同位素结果
        4.4.2 成岩作用对叶蜡烷烃同位素的影响
        4.4.3 晚始新世-渐新世大气降水同位素重建
        4.4.4 古高程计算
        4.4.5 误差分析
    4.5 青藏高原中北部晚始新世-渐新世古地形
    4.6 可可西里盆地隆升历史
    4.7 小结
5 扎达盆地古环境演化与南亚季风
    5.1 实测剖面和年龄约束
    5.2 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及古环境意义
    5.3 总有机碳含量和碳同位素
    5.4 叶蜡烷烃单体同位素及其古环境意义
        5.4.1 烷烃分布特征和分子指标
        5.4.2 叶蜡烷烃单体碳同位素
        5.4.3 叶蜡烷烃单体氢同位素
        5.4.4 叶蜡烷烃单体同位素的古环境意义
    5.5 札达盆地古环境演化与南亚季风
        5.5.1 晚中新世-早上新世札达盆地古环境演化
        5.5.2 晚中新世-早上新世南亚季风演化
    5.6 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富锂卤水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富锂卤水分布
        1.2.2 富锂卤水来源
        1.2.3 一里坪富锂卤水开发现状
    1.3 一里坪盐湖锂矿研究存在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柴达木盆地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柴达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2.3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地层划分
第三章 一里坪盐湖地层及含盐系时代框架
    3.1 一里坪盐湖地层
        3.1.1 盐湖地层划分
        3.1.2 地层空间展布
    3.2 HC2105钻孔沉积特征
    3.3 含盐系时代框架
        3.3.1 铀系不平衡法的原理
        3.3.2 样品选择
        3.3.3 实验方法及流程
        3.3.4 测试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一里坪盐湖富锂卤水形成的气候条件
    4.1 石盐岩流体包裹体测温的方法简介
    4.2 恒温蒸发流体包裹体测温分析
        4.2.1 样品制备及其包裹体特征
        4.2.2 实验过程
        4.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4.3 一里坪盐湖石盐流体包裹体测温
        4.3.1 样品及其包裹体特征
        4.3.2 实验过程及结果
        4.3.3 均一温度数据有效性
    4.4 一里坪盐湖成盐期古温度
    4.5 小结
第五章 成矿卤水及其演化
    5.1 一里坪盐湖卤水成分
    5.2 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
        5.2.1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
        5.2.2 样品及测试流程
        5.2.3 测试结果
        5.2.4 数据可靠性
    5.3 流体包裹体成分的指示意义
    5.4 小结
第六章 一里坪富锂卤水成因分析
第七章 结论及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亚洲季风的演化
        1.1.1 亚洲季风构造尺度的演化
        1.1.2 亚洲季风轨道尺度的演化
    1.2 亚洲内陆干旱化演化
        1.2.1 亚洲内陆干旱化构造尺度的演化
        1.2.1.1 粉尘沉降区干旱化演化历史
        1.2.1.2 粉尘源区干旱化演化历史
        1.2.2 亚洲内陆干旱化轨道尺度的演化
    1.3 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1.3.1 构造尺度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1.3.1.1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
        1.3.1.2 青藏高原的隆升
        1.3.1.3 海陆分布格局
        1.3.2 轨道尺度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工作量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工作量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地质与地层概况
        2.1.3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古气候指标测试方法
        2.2.3 气候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和环境指标记录及意义
    3.1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与古环境指标记录
        3.1.1 大红沟剖面总有机碳同位素记录
        3.1.2 怀头他拉剖面磁学指标和常规指标记录
        3.1.3 花土沟剖面磁学指标和粒度指标记录
    3.2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与古环境指标意义
        3.2.1 柴达木盆地磁学参数指标的气候意义
        3.2.2 柴达木盆地有机碳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3.2.3 柴达木盆地粒度指标的气候意义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尺度气候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4.1 柴达木盆地中新世-早上新世植被演化历史及驱动机制研究
        4.1.1 柴达木盆地中新世-早上新世植被演化历史
        4.1.2 柴达木盆地植被演化与晚中新世高原隆升的关系
    4.2 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4.2.1 晚中新世(~10-6Ma)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
        4.2.2 高原隆升驱动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增强
    4.3 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干旱化演化历史及驱动机制研究
        4.3.1 晚上新世-早更新世(~3.9-2.1Ma)中亚干湿演变历史
        4.3.2 印度洋表水变冷驱动晚上新世中亚气候快速变干?
第五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轨道尺度气候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5.1 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轨道尺度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5.1.1 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显着10万年偏心率周期
        5.1.2 南极冰量变化驱动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10万年周期性变化
    5.2 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河湖相地层轨道周期研究
        5.2.1 青藏高原东北缘蒸发和降水对地球轨道参数响应的异同
        5.2.2 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地层非轨道周期
        5.2.3 天文调谐年代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西藏吉隆盆地上新世沉积相、粘土矿物特征及古气候(论文参考文献)

  • [1]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D]. 任雪萍. 兰州大学, 2021
  • [2]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上干柴沟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古气候意义[D]. 马万里. 兰州大学, 2021(09)
  • [3]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D]. 沈利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依舒地堑依兰地区始新世古环境演化研究[D]. 平帅飞. 吉林大学, 2020
  • [5]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D]. 卢佳仪.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D]. 杜楠. 云南大学, 2020(08)
  • [7]盐湖碳酸盐硼同位素的分馏机理及其对察尔汗成盐过程的反演[D]. 张湘如.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
  • [8]叶蜡烷烃单体同位素对青藏高原中-晚新生代古地形和古环境的约束[D]. 林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富锂卤水成因研究[D]. 汪明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10]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D]. 苏庆达. 兰州大学, 2020

标签:;  ;  ;  ;  ;  

西藏吉隆盆地上新世沉积相、粘土矿物特征与古气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