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戴天章对温病的诊治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宋美君,张恒,张葆青[1](2021)在《从《温疫论》探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温疫论》一书对疫病的论述,认为疫气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疫气与"寒"密切相关,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病位为膜原,强调疏利透达治疗的重要性;早期治疗应重视下法,做到"逐邪勿拘结粪";根据运气学说和本病特点,用药应避免大量使用寒凉、破气药物;愈后有劳复、食复、自复三种情况,强调患者病后饮食应循序渐进。《温疫论》作为疫病专着,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其他疫病的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刘辰昊,刘毅[2](2021)在《基于医史文献视角研究中医药在疫病防治中的价值与实践》文中认为中医药是中国文化与科学的瑰宝,在中华文明的大部分时期,中医药都是中华民族有效应对疫病的保障,在中国悠久的防疫史上,中医药谱写了辉煌的抗疫篇章,护佑了中华民族繁衍昌盛。本文基于医史文献视角归纳总结疫病的概念、分类,梳理先秦至近现代不同历史朝代的疫病发生情况,分析中医药在疫病防控能力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诠释中医"治未病"思想。旨在阐发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全面提升中医药疫病防控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彰显中医药在疫病防治中的重要价值与生动实践。
纪鹏程,李爽,谢院生[3](2021)在《中医学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与贡献》文中研究说明疫病具有强烈传染性、流行性与危害性。在与疫病的斗争过程中,中医学对疫病的认识及防控逐渐形成体系,即疫病的命名包括传染性、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四个维度;病因与发病机制涉及异常气候、正气不足和疫疠之气侵袭三个方面;传播途径有经"经络"与经"口鼻"两种途径;诊断方法包括流行病学、症状体征和疗效反证三条线索;治则治法经历了广义伤寒、热病、瘟疫、温病和专病五个阶段;方药有对病、对阶段、对症的三类"专方专药"。中医学对疫病防控的三大措施为切断传播途径、改善医疗和公共卫生条件及采取预防接种控制疫病流行。认为中医学防疫思想和措施对现代传染病防控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宋佰玉,张文风[4](2021)在《戴天章《广瘟疫论》学术思想之探骊》文中指出《广瘟疫论》是戴天章的成名之作,诚为吴又可《温疫论》之后关于瘟热病论述的杰出着作,此书的问世,使温病学理论从伤寒理论独立出来,自此温病学自立门户,并渊源流传,深受后世广大医家的研读和临床应用,在温病学的发展历史长河中意义深远。通过从戴天章求医之路、学术思想渊源以及针对温病提出明辨表里、明晰五辨、明察五法、明审虚实等方面进行探讨,是戴氏辨证论治瘟疫学术思想的突出体现。
田栋[5](2021)在《《内经》外感发热病因病机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拟对《内经》外感发热的相关内容,借鉴扎根理论定性研究的方法对《内经》外感发热病因、病机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再以历代代表人物对于《内经》外感发热理论的继承和创新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完善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体系。并以此探讨《内经》外感发热理论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对名老中医的临床案例研究中得到证据支持。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以《内经》外感发热理论为基础,归纳得到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及温、疫邪气导致外感发热特点不同。归纳得到《内经》外感发热的病机主线为正邪交争。一方面,以人体正邪交争中虚实变化入手进行外感发热类型的探讨。另一方面,以正邪交争邪气郁闭病位的不同,对《内经》外感发热的病位进行细化,从而选择合适的针刺方法和处方用药,指导外感发热的精准治疗。第二部分,以《内经》外感发热病因病机研究结果为基础,与历代代表性医家外感发热理论做对比研究,从中完善《内经》外感发热病因病机理论体系。第三部分,从名老中医对于外感发热治疗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入手,对于外感发热的临床医案进行分析研究。以文献研究的方式探讨名老中医对于外感发热的治疗,总结名老中医的经验思想和处方用药特点,挖掘名老中医对于《内经》经典理论知识的传承及应用本质,进而指导外感发热的临床实践。研究方法:本研究,对于《内经》外感发热的理论部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借鉴扎根理论的方式,进行《内经》文献的深层次探究和体系建立。对于历代医家外感发热的理论部分,以文献研究的方法将历代对于外感发热理论观点与《内经》理论对比,进而完善外感发热病因病机的理论体系。研究结果:(1)通过对《内经》外感发热理论研究,在病因方面,从《内经》中总结出由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及温、疫邪气性质的不同,导致外感发热的特点也不同:风邪导致外感发热多有汗出的症状特点;寒邪导致外感发热多无汗出,因此寒邪致病多选用汗法,使邪从汗出,热以汗解;暑邪导致外感发热,因暑邪为热的性质,所以导致外感发热多有气虚心烦的症状特点。另外对于不同邪气导致外感发热的治疗中,需要考虑邪气的相兼性。温、疫邪气与六淫邪气性质不同,所以导致外感发热的特点和防治方面有其特殊性。(2)通过对《内经》外感发热理论研究,归纳《内经》外感发热病机为正邪交争。以正邪交争入手,一方面,针对外感发热的治疗,人体需规避外邪侵犯外,更要强调正气的作用。《内经》对疫邪导致外感发热防治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观点,所以,外感发热的治疗更需注重人体正气,发挥中医预防外感发热的特色优势。另一方面,根据邪气郁闭不同病位,选择不同的治法和方药。在六淫邪气导致的外感发热中,寒邪初始郁闭在体表腠理,所以选用辛温之剂发汗。若寒邪化热,入里传变,则需要根据邪气在表、在里、在半表半里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药进行治疗。温邪导致外感发热,因温邪的特殊性,所以一般从卫气营血的层次进行处理。以上也提示邪气传变郁闭病位层次不同,治法选择也相应不同。而以《内经》“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发挥,治法选择在气血方面也有不同侧重。这样使外感发热的治疗用药更加精准化,治疗操作也更加具体化。(3)以《内经》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研究结果为基础,在历代医家包括东汉张仲景,隋唐时期巢元方、孙思邈,宋金元时期刘完素、李东垣、王履,明清时期吴有性、叶天士、吴鞠通的外感发热代表性思想进行总结发挥,完善《内经》外感发热病因病机理论体系的建立。(4)通过结合名老中医国医大师张学文和内经大家王洪图对于外感发热治疗的思想经验和临床医案,将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从思想观点和理论发挥的方面进行总结。以临床医案研究结果对于外感发热理论进行佐证和发挥,总结出张学文教授主张毒邪在外感发热中的突出地位,提倡清热解毒治疗发热,因毒邪郁闭病位不同,治法选择也不同。王洪图教授治疗难治性外感发热多从《内经》理论出发进行论治。对《内经》外感发热理论进行临床运用和创新,为中医药防治外感发热提供证据支持。结论:1对《内经》外感发热进行病因方面归纳,对于外感发热在中医病因学的深入探讨有重要意义。将《内经》外感发热的病机归纳为正邪交争,然后进行系统化整理和研究。一方面得到《内经》外感发热因正邪交争的虚实变化导致不同的发热类型,另一方面得到《内经》外感发热因邪气郁闭病位不同可以进行中医治疗的精准处理。2以《内经》外感发热病因病机研究结果为基础,比较历代外感发热观点对《内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从而使发热病因病机得到全面的阐发和补充。对于外感发热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为外感发热的临床治疗提供建议。3将名老中医对于外感发热疾病治疗的理论和经验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名老中医的理论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名老中医在外感发热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内经》防治外感发热理论继承和创新,进而证明《内经》外感发热理论应用临床实践的可行性,为外感发热的治疗提供证据支持。
郭榕榕,牛阳[6](2021)在《《重订广温热论》妇人温热病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妇人温热病是从温病辨证角度对妇科病进行专门论述。清·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首以"论妇人温热"为题专篇论述,故以该文本为基础,结合中医妇科学、温病学以及相关古医籍,探讨妇人在妊娠、产后、经期三个阶段中妇人温热病的特殊病机、治则治法。总结出妊娠感温邪发热阶段,病机上当重视伏邪温病,治疗上当早治、敢速清下、敢有故无损;产后高热阶段,病机可从伏邪内蕴辨证,治疗上遵循速去其邪、多备少服之法;热入血室分三个时期,温热之邪侵入血室月经中断时当破血结、月经仍自行时则会自愈、月经当断但感温热之邪而复来时要清营血热。以期为中医妇科温热病的辨证治疗补充基础理论依据。
胡雪原[7](2021)在《痉厥理论与温病痉厥证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肆虐以来,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学者广泛认为COVID-19是由于感受“疫疠”之邪而导致的一种流行性的急性外感热病,属于“瘟疫”的范畴。在COVID-19最为严重的危重期中,患者往往迅速出现高热惊厥、脓毒症休克等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如何对危重期的急性病症进行高效的辨治是外感热病中病情转归的关键,也是治疗中的难点。痉厥就是临床中常见的中医急症之一,多出现于温病过程中病情危急的阶段,它既可以作为独立症状出现在其他疾病当中,也可以作为单独一个主要的疾病。古籍是古代医家学术理论和临证诊疗经验的主要载体,通过对古籍中有效知识的探索和挖掘,从而探索关于痉厥证治的新发现,为现代医学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1.研究目的整理出痉厥的学术源流,对痉厥的内涵进行阐释。总结和归纳温病过程中痉厥的病因病机和辨治,挖掘分析其用药规律,可以促进古籍中的有效信息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为现代医学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2.研究方法与内容(1)痉厥的源流考证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和讨论痉厥的学术源流。从“痉”和“厥”两方面进行释义,结合历代医家对“痉”“厥”症状和病因病机的认识,探讨痉厥之名的出现和辨治,为下一步痉厥的研究奠定文献基础。(2)痉厥和温病痉厥的内涵采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将痉厥从症状拓展为疾病的内涵进行阐释,明确痉厥的病名、症状和病因病机,这是对痉厥进行辨证论治的理论前提。(3)温病痉厥的病因病机和证治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分为湿热类温病、湿热类温病、毒疫类温病三部分探讨温病过程中痉厥的病因病机和辨治特点。(4)温病痉厥的用药规律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将温病痉厥的方药数据按照湿热类温病、湿热类温病、毒疫类温病分为三类,进行数理统计(频次、频率)、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总结分析出温病痉厥的用药规律。3.研究结果(1)通过对痉厥历史源流的梳理发现,在清代以前,痉与厥都被看做是两个不同的病证。秦汉时期的医家们对痉和厥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提出外感致痉的学说,并认为厥是阴阳失调的气机逆乱。晋隋唐时期又补充了对外感痉证的治疗,同时在《内经》基础上增加了对各种厥病的治疗方法,痉和厥论治体系初步形成。金元时期的医家们在病因病机方面造诣极大,提出了外邪与内伤共同致痉的观点,并且系统总结各类厥病,使痉和厥的病因病机理论得到极大的丰富。后世的温病医家在这基础上开始并发展了关于痉厥的研究。(2)对痉厥和温病痉厥的内涵进行探讨,痉厥作为疾病涵盖了项强、抽搐、瘈疭、拘挛等痉证的症状表现和神昏、神识不清、昏蒙等厥证的症状表现。其成因有很多,伤寒病中有之,内伤杂病中有之,但总以温病中发生的痉厥尤为多见,所以温病痉厥就是指出现于温病过程中的痉厥。并且通过对温病痉厥进行探讨,提出主要的病理因素为外感六淫中的风、湿、热邪、暑邪,以及继发性的病理产物如痰湿、瘀血。主要的病机为温邪内陷、痰浊蒙闭、阳明结热、血热瘀结。(3)根据温病的类型分为温热病、湿热病、毒疫病进行探讨。温热类温病中的痉厥主要以热伤气阴、邪陷心肝、痰热闭窍、热瘀血结、阳明热炽、气阴两伤等为主。湿热类温病中的痉厥主要以湿热酿痰、湿热痞结、胃热津枯、湿火内闭为主。毒疫类温病中的痉厥主要以火毒充斥、湿热疫毒和燥热疫毒为主。在治疗上要扶正祛邪、早期防治、攻逐祛邪、调和阴阳、急证急夺、顾护阴液。(4)温热类温病中频次较高的10味中药分别为犀角、甘草、生地黄、羚羊角、玄参、石膏、朱砂、麝香、连翘和麦冬。治疗的常用药对为:麝香-朱砂,朱砂-牛黄,麝香-牛黄,黄芩-栀子,黄芩-黄连,朱砂-冰片。通过聚类分析分为清热养阴、开窍醒神、清热泻下、滋阴潜阳等六类药物。湿热类温病中频次较高的10味中药分别为犀角、朱砂、连翘、生地黄、羚羊角、玄参、麝香、滑石、黄连和甘草。治疗常用药对为:犀角-玄参,犀角-羚羊角,麝香-朱砂,连翘-石菖蒲,犀角-石菖蒲,连翘-金银花等。通过聚类分析分为开窍行气、清热息风、清热泻下、清热化湿等四类药物。毒疫类温病中频次较高的10味中药分别为犀角、生地黄、朱砂、麝香、羚羊角、白芍、甘草、冰片、雄黄和人参。治疗的常用药对为:麝香-朱砂,麝香-冰片,朱砂-冰片,麝香-雄黄,羚羊角-石膏等。通过聚类分析分为辟秽开窍、清热息风、苦辛通降、清热养阴等四类药物。4.结论(1)历代医家关于痉与厥的认识,是后世温病医家提出痉厥的理论基础。并且通过对痉厥的内涵进行探索,规范整理出了痉厥的相关症状,解决症状名不规范和症状表述不清晰造成的内涵不完整和不明确,提出了将痉厥作为疾病进行论治的可能性。(2)温病痉厥的治疗用药以清热养阴、开窍息风为主,但是又分别各有特点。从功效上来看,温热病痉厥主要使用的是清热、养阴、开窍、息风的药物,并以祛除热邪,顾护阴液为主。湿热病痉厥用药以清热开窍、息风、化湿和行气的药物为主。毒疫类温病以清热养阴、辟秽解毒、益气扶正的药物为主。由于痉厥常见于温病过程的极期,所以在湿热类温病、湿热病类温病和毒疫类温病中的病机和证治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病证分型,提出相应的治则和治法。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治疗方药进行分析的结果也进一步佐证理论研究中的相关结论,并以更加直观、详细的方式呈现出不同类型温病过程中痉厥用药的配伍规律和治疗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
王晓梅[8](2021)在《孔伯华辨治湿热病证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热”是中医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首见于《黄帝内经》,盛行于金元时期,在明清时期理论逐渐丰富,涵盖了病因、病机、病证等诸多内容,并且外感与内伤湿热,湿热与温病、体质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的传变进展规律均日臻完善。孔伯华为京城四大名医之一,以“伤寒温病融会贯通,河间易水兼收并蓄”为其突出的学术特色,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以善治温热病而扬名于外。先生在先贤诸论的基础上,重视湿热致病,提出“肝热脾湿”的观点,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论治,收效颇佳,做出了重要的理论及临床贡献。孔门后人为更深入传承与发展其对湿热的论治经验,专门成立了孔伯华名家研究室——湿热证研究传承工作室。研究目的:系统总结孔伯华治疗湿热病证的学术思想,研究其湿热内涵以及辨治规律。研究方法:本课题应用文献信息学、逻辑学等方法,以《四大名医之孔伯华医集全编》以及孔伯华先生晚年千则珍贵诊疗医案集成的《孔伯华医案存真》为主体研究对象,结合中医经典理论深入分析其医话、医案,主要展开了“孔伯华湿热学术思想的理论溯源及内涵诠释”“孔伯华辨治湿热病证的规律及特点”两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而为厘清孔伯华所论湿热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及构建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孔伯华辨治湿热病证的理论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与思路借鉴。研究结果:研究一:孔伯华“湿热”学术思想的理论溯源及内涵诠释1.中医学湿热内涵的历史演变。“湿热”以复合词出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金元才开始盛行,明清时期则是得到了显着的完善。在《黄帝内经》中所出现的的湿热更侧重偏向于病机内涵,是湿邪入里与阳气交争,化热与湿相合;《华佗神方》中的相关概念基本也是顺从了《黄帝内经》这一思想,大多是指病机;至金元,刘完素创造性的提出了“火热能生土湿”,扩展了湿与热的关系,即不仅湿郁可化热,火热怫郁易可生水湿,合而为湿热。朱丹溪“湿热为病,十之八九”则是开创了湿热致病的新篇章;明清时期,随着温病理论逐渐完备,湿热与温病的关系也逐渐清晰。叶天士则提出了湿热不同于温的观点,认为湿热为时邪,薛雪不仅指出湿热与温病不同,更是从三焦立论,展开湿热病以及兼证的治疗,为湿热病证治建立了成体系的理论。吴鞠通也从三焦分论了湿温的治疗。溯源这些有关湿热的经典阐述,是理解孔伯华辨治湿热病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2.孔伯华湿热理论内涵诠释。孔伯华在先贤湿热理论基础上,结合时人素体以及当时岁运的具体情况,临证十分强调湿热致病。湿邪入里化热、温热夹湿,肝热夹脾虚之湿,皆是孔伯华先生湿热理论的具体内涵。在外感病中,湿热作为致病因素,主要有温热夹湿、暑湿、湿热合邪以及湿邪入里从阳化热几种情况;内伤病中,先生则是主要强调了湿热的病机内涵,尤其是强调“肝热脾湿”是诸多内科病证以及妇科、儿科等杂病的病机关键。研究二:孔伯华辨治湿热病证的规律及特点研究1.孔伯华对湿热病证的治疗。本课题将孔伯华先生的医案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部分进行了总结。总体而言,先生遵循湿热两分的治疗原则,热者清之,湿者化之。具体而言,结合具体的医案,根据病位、病机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外感湿热病中,先生根据热的轻重以及疾病阶段的不同,而有辛凉宣达、清凉芳透、甘寒清滋、苦寒泻火以及养阴透热;对于湿的祛除则有宣气利湿、通经利水、散结利湿、运脾化湿、通利州都以及通阳化湿。而对于内伤肝热脾湿的治疗,先生亦是分肝热与脾湿的治疗,由于热易伤血,夹痰夹瘀,因此清肝热多兼化痰祛瘀之法且时刻兼顾真阴不足之素体;在脾湿的治疗中,根据不同的病证,依据湿所在的部位以及阳气多寡的情况,有通经利湿、温阳化湿、淡渗利湿以及攻逐痰饮之别。儿科及妇科疾患中肝热脾湿的治疗也基本遵照此法,并根据小儿以及妇人的体质和病证特点进行加减化裁。2.用药规律。孔伯华先生在外感湿热病治疗中,根据热的轻重主要选用桑叶、薄荷、金银花、蒲公英、黄芩、栀子、板蓝根、郁金、安宫牛黄丸、紫雪丹、鳖甲、知母等。祛湿主要依据气机郁滞的程度以及病机轻重的不同常用通草、滑石、防已、萹蓄、瞿麦、橘核、黛蛤粉,并常常配合使用乌药,辛温畅行阳气化湿邪;内伤肝热脾湿中,先生清肝热,往往以咸寒的石决明为主,并根据肝郁、肝热、阳的不同配合郁金、白蒺藜、茵陈、龙胆草、石膏、生龙齿、生牡蛎、生玳瑁等,至于肝热导致的其它病证如咳血、心神不宁、妇人崩漏等均在此基础上加减配伍。对于脾湿的治疗,主要是在健脾的基础上,依据病位、继发的痰饮病机以及阳气的虚实选用薏苡仁、丝瓜络、木瓜、茯苓、泽泻、猪苓、黑白丑、白芥子、附子、金匮肾气丸等。3.孔伯华先生辨治湿热病的主要特点。(一)谨守病机,多诊互参。审病机,辨病位,为立法处方提供严谨的辨证依据。(二)因势利导。孔伯华先生遵循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依据病位以及病情缓急确定相应的治法。(三)畅气机,祛湿热。先生在湿热病的治疗中十分重视条畅气机,以助气化而祛湿热,重点是舒畅三焦、肝胆气机以及畅运中焦脾胃气机。(四)驱邪为主,巧用补法。先生辨治湿热总体以驱邪为主的同时,巧用清补、平补、消补等法。(五)妙用温药。先生虽明言辛温滋腻之品用之必慎,但是由于湿为阴邪,因此在治疗中巧用温药,以助阳气。具体用法及目的则有辛温芳透,宣畅气分,如僵蚕;苦温通降,畅达脾胃,如半夏、厚朴;辛温开郁,通畅阳气,如细辛。(六)善用石决明。孔伯华因善用石膏而被誉为“石膏孔”,但在“肝热脾湿”证中,针对肝热,先生结合时人真阴不足的素体特点,非常善于使用石决明。在临证中根据肝热的程度灵活调整石决明的用量,并根据不同的病证配伍相应的药物。总之,通过对孔伯华“湿热”理论的溯源、内涵诠释及先生对湿热病证的证治经验总结,本研究进一步形成了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孔伯华辨治湿热理论”体系。希冀在理论上为丰富中医学湿热理论提供借鉴,为从病证、药物、实验角度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并为孔伯华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传承开辟研究新视角。
高宇[9](2021)在《基于《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对《瘟疫发源》瘟疫治疗特色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研究马印麟《瘟疫发源》中关于瘟疫防治的理、法、方、药等理论,探求其瘟疫的治疗特色,指导临床瘟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本文运用归纳总结、内容分析等方法对《瘟疫发源》中五运六气基本内容、五运六气天时民病特点、瘟疫发生规律、症状特点、治疗原则、病案则验进行研究;运用数学研究法对《瘟疫发源》中五运六气方药的组方用药特点进行研究,以梳理《瘟疫发源》瘟疫疾病的治疗特色。结果:1.《瘟疫发源》中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与《内经》中五运六气理论相吻合。2.《瘟疫发源》五运六气天时民病的论述中共总结出34个易发生瘟疫的年份。包括10个三年化疫年份,14个五郁致疫年份,8个微疫年份。其中三年化疫的论述与《内经》中有所不同。3.马印麟结合《内经》中五运五郁理论与吴又可论治瘟疫的思想,认为瘟疫主要的症状为热症,不同岁运兼有不同的郁气。在治法上提出以清热为主,根据五郁治则兼以散郁。4.马印麟以五瘟丹为基础治疗瘟疫,根据不同的运气特点佐以不同的方剂。土郁为疫使用五瘟丹加泻黄散;木郁为疫使用五瘟丹加龙胆泻肝汤;君火郁为疫使用五瘟丹加竹叶导赤散;相火郁为疫使用五瘟丹加凉膈散;水郁为疫使用五瘟丹加青黛解毒饮。五瘟丹专治瘟疫热症,余下六首方剂的组方特点以治邪气所郁脏腑病变为主。在用药上,以四气为寒性的药物、五味以苦味的药物为主,无热性与酸味的药物;归经上多归肺经。5.瘟疫病案与瘟疫则验部分为马印麟对自身前期五运六气瘟疫理论的实践与验证,其中所出现的疾病特点与气候特点基本与马印麟前期的学术思想相吻合。结论:1.马印麟将五运六气理论应用于瘟疫学当中,由博返约。《瘟疫发源》是一部基于五运六气理论论述瘟疫的专着。2.《瘟疫发源》继承《内经》五运六气理论,总结出易发生瘟疫的年份,将瘟疫分为三年化疫、五郁致疫、微疫三类。对《内经》五运六气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3.瘟疫症状以热症为主,兼有五郁的表现,对不同运气条件下所患瘟疫疾病的辨证起到了指导作用。4.在治疗上将时行瘟疫之热症与五运五郁相结合,提出清热与散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既继承了五运六气理论、瘟疫热症治疗特色,又进行了创新。5.《瘟疫发源》中所列七首五运六气药方均取自他着,分别对应时行瘟疫与五郁,主要治疗五运五郁相应脏腑的郁热邪气,符合一定的运气特点;用药方面气味多用苦寒,药物归经多归肺经,体现了瘟疫热症的基本治则。6.书中下卷记载的瘟疫病案以及瘟疫则验是马印麟自身临床实践经验,是对自身学术思想以及五运六气理论、瘟疫理论的进一步深化,验证了《瘟疫发源》中基于运气理论指导瘟疫疾病治疗的可行性。
杨琼[10](2021)在《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历代医家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探讨伏邪学说的思想内涵;研究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内涵,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例,探讨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湿热伏邪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和血清生化代谢物特征;研究舌苔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病-证”间的相关性。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阅读古籍,整理文献,以时间为脉络,梳理历代医家“伏邪”学术观点,归纳“伏邪”的论点,总结“伏邪”的学术思想,探讨伏邪学说的内涵和意义。通过理论学习和文献分析,总结老师湿热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基本内容。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例,从理论角度探讨湿热伏邪的病因病机;从临床实践角度探讨湿热伏邪的诊疗思路。2试验研究: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第二部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的舌苔微生物菌群研究。2.1临床研究方法:按照疾病和证候诊断标准,纳入受试者共75例,其中试验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35例,对照组(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40例。采集受试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信息,中医证候要素量表、主要中医证候要素评分量表和脾胃湿热证舌诊信息量表;记录受试者血生化检测结果;留存并检测受试者血清样本中的胃动素、胃泌素、5-羟色胺、P物质、表皮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水平,构建受试者临床资料数据库,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2舌苔微生物菌群研究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受试者共38例,根据研究目的不同,本研究采取两组不同的分组方法。按照受试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分组: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组(GR)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FGR)。按照受试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和受试者中医证候分型分组: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组(SPWSR);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组(SPWXR);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组(FPWSR);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组(FPWXR)。通过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先对舌苔样本OTU聚类和物种注释,再分析舌苔菌群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物种?多样性分析、?多样性分析、物种组成成分;按照不同分组方案,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舌苔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舌苔微生物菌落间异同,最后对舌苔样本进行功能预测分析。结果1.理论研究结果:温病学起源于伏邪理论,伏邪学说的“伏寒化温”理论是温病学的最早的病因学理论,伏邪学说的“伏邪与新感”理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充实了温病学理论。伏邪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是在历代诸多医家不懈努力下逐渐形成的。伏邪学说也存在诸多争议如伏邪的病因之争、伏邪与新感之争、伏邪的部位之争等,这些不同的观点促进了伏邪学说的发展和成熟。湿热伏邪是一类具有湿邪和热邪双重属性的邪气,且有潜伏特性,感邪之后移时而发。湿热伏邪致病特点是起病隐匿、病程较长、病势缠绵、反复发作。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隐匿、伏藏、热郁、湿阻、耗气、伤阴、成瘀、酿毒、反复、缠绵的特点,符合中医湿热伏邪发病特点,幽门螺杆菌可以认为是一种湿热伏邪,可用湿热伏邪的扶正、祛邪、透邪的方法治疗。2.临床研究结果2.1中医证候要素研究结果:脾胃湿热证的中医症状临床特点以中焦脾胃为中心,病证可累及五脏六腑和四肢九窍,并且可出现矛盾性症状。湿热伏邪与非湿热伏邪所导致的脾胃湿热证在症状分布和常见症状一致,但症状程度更轻。“口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比较特异性的症状。舌苔是诊断脾胃湿热证的重要参考标准,脾胃湿热证受者试的舌苔颜色为浅黄色或深黄色,焦黄色较少;脾胃湿热证受试者的苔质为腻苔、厚苔,或两者同见;较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受试者中厚苔更多。2.2血生化研究结果:两组脾胃湿热证受试者血生化检验指标有所差异,试验组AST、ALT、TBIL、DBIL、IBIL和HCY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CHOL、TG、LDL-C、APO-B、LP(a)、UA和GLU血清水平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部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3血清代谢物研究结果:两组脾胃湿热证患者血清中GAS、MTL、SP、EGF和EGFR含量不同,试验组血清中的GAS、MTL、SP、EGF和EGFR血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舌苔微生态研究结果:3.1舌苔微生物菌群的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1)舌苔菌群Alpha多样性指数中的simpson指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组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两组舌苔样本间存在差异;舌苔样本在门、纲、目、科水平的主要菌落是相同的;两组在属水平和种水平的主要菌属组成之间存在差异。在考虑群落丰度的情况下,两组间舌苔样本在门和纲水平上相同,而在目、科、属和种水平上,两组舌苔样本菌落的平均相对丰度不同。(2)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两组志愿者舌苔微生物菌群的Alpha多样性指数是一致的,两组舌苔样本的优势菌种的丰度和构成比基本一致。两组舌苔在梭杆菌门和梭杆菌纲平均相对丰度有差异。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梭杆菌门和梭杆菌纲相对丰度下降。3.2舌苔微生物菌群的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舌苔微生物菌群的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受试者舌苔微生物菌落基本一致,且舌苔微生物菌落之间有进化关系,而通过unweighted-unifrac距离算法,对样本在OUT水平进行层级聚类,发现两样本的微生物菌落之间距离有近有远。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这三者之间PCoA不同,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物种组成成分分析和组间物种差异性分析结果:通过组内物种组成成分分析和组间物种差异比较,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舌苔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度在界、门、纲水平上是相同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差异物种是目水平上的微球菌目和巴氏杆菌目;在科水平上的微球菌科和巴氏杆菌科;在属水平上的罗斯氏菌属和嗜血杆菌属;在种水平上的副流感嗜血杆菌和微黄奈瑟氏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患者的舌苔菌落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物菌群中的有害菌增多。3.4舌苔微生物菌群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舌苔微生物功能主要集中在DNA的转录翻译、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能量生产和转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无机离子的运输和代谢,参与细胞膜的生产等功能。与脾胃湿热证有关的舌苔功能主要是DNA的转录翻译、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无机离子的运输和代谢,参与细胞膜的生产等功能。结论1.伏而后发的邪气均属于伏邪,伏邪虽是发病学概念,但可以用来阐释疾病的病因病机,其内容极其丰富,可用分类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2.湿热伏邪是一种特异性致病因素,可化燥伤阴,损络成瘀,酿瘀成毒。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湿热伏邪,可以应用湿热伏邪学说的治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3.湿热伏邪临床症状分布广泛,但症状程度更轻,“口臭”和“苔厚”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较为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可用来初步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4.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肝脏代谢和合成功能障碍,对糖脂代谢的影响不及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5.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舌苔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下降,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则影响舌苔微生物间相似性和物种进化关系;6.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舌苔微生物群落丰度下降,导致有益菌的减少和有害菌的增加。
二、浅谈戴天章对温病的诊治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戴天章对温病的诊治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从《温疫论》探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COVID-19的病因———感受疫气 |
2 COVID-19的病位———邪伏膜原 |
3《温疫论》对COVID-19的辨治启示 |
3.1 逐邪勿拘结粪 |
3.2 疫病早期勿妄投破气、寒凉药 |
3.3 病复及病后调养 |
4 结语 |
(2)基于医史文献视角研究中医药在疫病防治中的价值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疫病的概念、分类 |
2 中医药防治疫病的一脉相承 |
2.1 先秦时期的防疫 |
2.2 秦汉三国时期的防疫 |
2.3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防疫 |
2.4 隋唐五代时期的防疫 |
2.5 宋金元时期的防疫 |
2.6 明朝时期的防疫 |
2.7 清朝时期的防疫 |
2.8 民国时期的防疫 |
2.9 新中国成立后的防疫 |
2.9.1 SARS与中医药防治 |
2.9.2 COVID-19与中医药防治 |
3 中医药在疫病防控能力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
3.1 中医药临床证据和中医药疗效的科学评价体系不足 |
3.2 中医药第一时间防治疫病的机制亟待完善 |
3.3 优势资源整合不足,信息化体系建设不够 |
3.4 中医药防治疫病基础保障体系建设亟待加快 |
3.5 中医药疫病防治人才培养不足 |
4 全面提升中医药疫病防治能力和水平的思考与建议 |
4.1 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 |
4.2 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
4.3 提升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能力 |
4.4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提升中医药参与疫病防治认可度 |
5 结语 |
(3)中医学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与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学对疫病的认识 |
1.1 对疫病名称的认识 |
1.1.1 疫病名称的沿革和发展 |
1.1.2 伤寒、温病、疫疠之辨 |
1.2 对疫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 |
1.2.1异常气候环境 |
1.2.2 正气不足与伏邪 |
1.2.3 疫疠之气的侵袭 |
1.3 对疫病传播途径的认识 |
1.4 对疫病的诊断与治疗的认识 |
1.4.1 疫病的诊断识别 |
1.4.2 疫病的治则治法 |
1.4.3 疫病的药物治疗 |
2 中医学防控疫病的措施 |
2.1 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 |
2.2 改善公共卫生与医疗条件 |
2.3 预防接种 |
3 中医药在现代疫病防控中的作用 |
(4)戴天章《广瘟疫论》学术思想之探骊(论文提纲范文)
1 学术思想渊源 |
1.1 渊源于《伤寒杂病论》 |
1.2 秉承刘完素、李东垣 |
1.3 私淑吴又可 |
2 学术观点 |
2.1 明辨表里?提纲挈领 |
2.2 明晰五辨?见解独到 |
2.2.1 辨气 |
2.2.2 辨色 |
2.2.3 辨舌 |
2.2.4 辨神 |
2.2.5 辨脉 |
2.3 明察五法?随常应变 |
2.3.1 汗法 |
2.3.2 下法 |
2.3.3 清法 |
2.3.4 和法 |
2.3.5 补法 |
2.4 明审虚实?因人制宜 |
(5)《内经》外感发热病因病机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外感发热病因病机研究现状 |
1 外感发热病因病机理论研究现状 |
2 外感发热病因病机实验研究现状 |
小结 |
综述二: 外感发热临床治疗研究现状 |
1 外感发热临床治疗,针灸药物结合方式 |
2 外感发热临床治疗,中医各家理论结合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内经》外感发热病因病机研究 |
1 《内经》外感发热病因病机定性研究 |
1.1 资料与方法 |
1.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1.3 结果 |
2 《内经》外感发热病因研究 |
2.1 《内经》“风”致外感发热特点 |
2.2 《内经》“寒”致外感发热特点及治法 |
2.3 《内经》“暑”致外感发热特点 |
2.4 《内经》“湿”致外感发热特点 |
2.5 《内经》“燥”致外感发热特点 |
2.6 《内经》“火”致外感发热特点 |
2.7 《内经》“温”致外感发热特点 |
2.8 《内经》“疫”致外感发热特点及治法 |
小结 |
3 《内经》外感发热病机研究 |
3.1 《内经》正邪交争发热类型研究 |
3.2 《内经》正邪交争发热病位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历代医家对《内经》外感发热理论发展及创新 |
1 秦汉时期 |
1.1 张仲景对《内经》外感发热理论发展及创新 |
2 魏晋隋唐时期 |
2.1 巢元方对《内经》外感发热理论发展及创新 |
2.2 孙思邈对《内经》外感发热理论发展及创新 |
3 宋金元时期 |
3.1 刘完素对《内经》外感发热理论发展及创新 |
3.2 李东垣对《内经》外感发热理论发展及创新 |
3.3 王履对《内经》外感发热理论发展及创新 |
4 明清时期 |
4.1 吴有性对《内经》外感发热理论发展及创新 |
4.2 叶天士对《内经》外感发热理论发展及创新 |
4.3 吴鞠通对《内经》外感发热理论发展及创新 |
小结 |
第三章 名老中医对《内经》外感发热理论应用 |
1 张学文外感发热学术思想研究及应用 |
1.1 张学文外感发热学术思想研究 |
1.2 张学文治疗外感发热应用举隅 |
2 王洪图外感发热学术思想研究及应用 |
2.1 王洪图外感发热学术思想研究 |
2.2 王洪图治疗外感发热应用举隅 |
小结 |
第四章 对《内经》外感发热病因病机结果讨论 |
1 《内经》外感发热病因结果讨论 |
1.1 六气导致外感发热,邪气常相兼为病 |
1.2 六气、温邪、疫邪,导致外感发热的异同 |
2 《内经》外感发热病机结果讨论 |
2.1 正邪交争发热类型探讨,正气的主导作用 |
2.2 正邪交争发热病位探讨,邪气的因势祛除 |
3 《内经》外感发热治法讨论 |
3.1 从汗法治疗外感发热,本义为调和营卫 |
3.2 从《内经》理论治疗疫致外感发热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重订广温热论》妇人温热病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妊娠感温邪发热 |
1.1 当分新感和伏邪 |
1.2 妊娠伏气温病当早治、敢速清下 |
2 产后发热 |
2.1 产后也可伏邪内蕴 |
2.2 用法治则 |
3 热入血室 |
3.1 经适来受病而止,当破血结 |
3.2 经适来受病而自行,则自愈 |
3.3 经适断而受病复来,当清营血热 |
(7)痉厥理论与温病痉厥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一: 神经系统急症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
文献综述二: 痉厥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
前言 |
1. 痉厥的源流考证 |
1.1 “痉”与“厥”的释义 |
1.2 痉厥的历史沿革 |
1.2.1 “痉”与“厥”的发展 |
1.2.2 对痉厥认识的深化 |
1.2.3 痉厥作为疾病专篇论述 |
1.3 小结 |
2. 痉厥与温病痉厥的内涵 |
2.1 痉厥的内涵研究 |
2.1.1 痉厥病名的探讨 |
2.1.2 痉厥症状的规范化 |
2.1.3 痉厥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痉厥的相似疾病辨析 |
2.2.1 癫痫 |
2.2.2 昏厥 |
2.2.3 闭脱 |
2.3 温病痉厥与痉厥的关系 |
2.4 小结 |
3. 温病痉厥的病因病机和证治 |
3.1 温病古籍的选取范围 |
3.2 温病痉厥的病因病机 |
3.2.1 病因与发病 |
3.2.2 病机 |
3.3 温病痉厥的辨证论治 |
3.3.1 温热类痉厥 |
3.3.2 湿热类痉厥 |
3.3.3 毒疫类痉厥 |
3.4. 温病痉厥证治特点分析 |
3.4.1 祛邪扶正为纲 |
3.4.2 注重早期预防 |
3.4.3 治疗善用泄法 |
3.4.4 重视调和阴阳 |
3.4.5 急症亦应急夺 |
3.4.6 注重顾护阴液 |
3.5. 温病痉厥治疗禁忌与调摄 |
3.5.1 禁忌 |
3.5.2 调摄 |
3.6 小结 |
4. 温病痉厥的用药规律研究 |
4.1 方药的录入范围 |
4.1.1 纳入标准 |
4.1.2 排除标准 |
4.2 数据的规范化和数据库建立 |
4.2.1 数据规范化 |
4.2.2 数据库建立 |
4.3 统计分析 |
4.4 研究结果 |
4.4.1 温热类痉厥 |
4.4.2 湿热类痉厥 |
4.4.3 毒疫类痉厥 |
4.5 小结 |
5. 讨论 |
5.1 痉厥作为疾病的合理性 |
5.2 温病痉厥的分型探讨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8)孔伯华辨治湿热病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1部分 湿热内涵的理论溯源 |
1. 先秦两汉时期 |
1.1 《黄帝内经》—湿热病机 |
1.2 《难经》——首次出现“湿温” |
2. 晋隋唐时期 |
2.1 《脉经》—“湿温”为“暑湿” |
2.2 《诸病源候论》—外湿与内热相合 |
3. 宋金元时期 |
3.1 刘完素—“火热能生土湿” |
3.2 朱丹溪—“湿热为病,十之八九” |
4. 明清时期 |
4.1 张景岳—湿分阴阳 |
4.2 叶天士—湿热不同于温 |
4.3 薛雪—三焦分论湿热病 |
4.4 吴鞠通—以三焦系统论治湿温 |
4.5 其它观点 |
第2部分 孔伯华湿热理论内涵诠释 |
1. 湿热的来源 |
1.1 外来湿热 |
1.2 内生湿热 |
1.3 内外相合 |
2. 湿热病因病机含义 |
2.1 湿热病因 |
2.1.1 湿温 |
2.1.2 湿热合邪 |
2.1.3 暑湿 |
2.2 湿热病机 |
2.2.1 阴虚肝热与脾虚内湿 |
2.2.2 肝郁化热与脾湿相合 |
3. 湿热难治 |
3.1 湿热性质矛盾 |
3.2 湿的变化较多 |
3.3 内外湿相互作用 |
第3部分 孔伯华辨治湿热病的经验 |
1. 辨治湿热病的立法与用药 |
1.1 外感湿热病 |
1.1.1 病证内涵 |
1.1.2 外感湿热治法 |
1.2 内伤肝热脾湿证 |
1.2.1 “肝热脾湿”的病机特点 |
1.2.2 “肝热脾湿”与内科诸证的病理关系 |
1.3 妇科湿热病证 |
1.3.1 湿热与妇科疾病的关系 |
1.3.2 妇科湿热病证的治疗 |
1.4 儿科湿热病证 |
1.4.1 肝脾与儿科病理的关系 |
1.4.2 儿科湿热病证的治疗 |
2. 辨治湿热病的特点 |
2.1 舌、脉、症互参 |
2.1.1 舌、脉、症互参,辨病位 |
2.1.2 舌、脉、症互参,审病机 |
2.2 因势利导 |
2.2.1 依病机病位驱邪 |
2.2.2 依病情缓急立法 |
2.3 巧用补法 |
2.3.1 清补法 |
2.3.2 平补法 |
2.3.3 消补法 |
2.4 调畅气机 |
2.4.1 宣畅三焦 |
2.4.2 疏利肝胆 |
2.5 妙用温药 |
2.5.1 辛温芳透,宣畅气分 |
2.5.2 苦温通降,畅达脾胃 |
2.5.3 辛温开郁,通畅阳气 |
2.6 善用芳香 |
2.6.1 芳香畅脾 |
2.6.2 芳香开窍 |
2.6.3 芳香透散 |
2.7 善用石决明 |
第4部分 讨论 |
1. 湿热病与温热病的联系—“郁热” |
1.1 “郁热”的成因 |
1.2 湿郁对温热病的影响 |
2. 寒湿与湿热的关系探讨 |
2.1 寒湿与湿热的区别 |
2.2 寒湿与湿热的病机转化 |
3. 湿热与燥的关系探讨 |
3.1 燥、湿相反不相兼 |
3.2 燥、湿病机相互转化 |
结语 |
创新点 |
附录:孔伯华典型湿热医案举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9)基于《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对《瘟疫发源》瘟疫治疗特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近十年明清时期瘟疫专着的现代研究进展 |
第一章 马印麟与《瘟疫发源》 |
1 马印麟其人及生平 |
2 《瘟疫发源》概述 |
第二章 《瘟疫发源》五运六气理论研究 |
1 对《瘟疫发源》中五运的研究 |
2 对《瘟疫发源》中六气的研究 |
3 对《瘟疫发源》中六气分主客的研究 |
4 对《瘟疫发源》中司天在泉左右间气的研究 |
5 对《瘟疫发源》中司天在泉解的研究 |
第三章 《瘟疫发源》瘟疫发病特点 |
1 五运六气天时民病特点 |
1.1 五运天时民病特点 |
1.2 六气天时民病特点 |
1.3 六十年天时民病特点 |
2 《瘟疫发源》中瘟疫发生年份 |
2.1 三年化疫 |
2.2 五郁致疫 |
2.3 微疫 |
第四章 《瘟疫发源》瘟疫证治特点 |
1 五运五郁证治 |
1.1 五运五郁症状 |
1.2 五运五郁治则 |
2 瘟疫热症证治 |
2.1 瘟疫热症症状 |
2.2 瘟疫热症治则 |
第五章 《瘟疫发源》五运六气方药特点 |
1 时行瘟疫五瘟丹 |
2 土郁为疫泻黄散 |
3 水郁为疫连翘解毒饮 |
4 金郁为疫泻白散 |
5 木郁为疫龙胆泻肝汤 |
6 君火郁为疫竹叶导赤散 |
7 相火郁为疫凉膈散 |
8 五运六气药方性味归经整体分析 |
第六章 《瘟疫发源》瘟疫病案则验 |
1 瘟疫病案 |
1.1 瘟疫失治一案 |
1.2 瘟疫误治一案 |
1.3 瘟疫禁忌以及调护 |
2 瘟疫则验 |
2.1 客气流行一验 |
2.2 火郁为疫一验 |
2.3 三年化疫一验 |
2.4 微疫运克天气不和一验 |
讨论 |
本文创新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伏邪学说的理论探析 |
1.伏邪学说源流探讨 |
2.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内涵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内涵及其在Hp感染中的应用 |
1.湿热伏邪学说理论的起源 |
2.湿热伏邪学说的基本内容 |
3.湿热伏邪学说在Hp感染中的应用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Hp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及方法 |
3.研究结果及分析 |
4.讨论 |
第四部分 Hp感染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3.试验结果 |
4.讨论 |
讨论和结论 |
1.本研究总结 |
2.创新点 |
3.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综述 舌苔微生态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戴天章对温病的诊治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温疫论》探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J]. 宋美君,张恒,张葆青.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6)
- [2]基于医史文献视角研究中医药在疫病防治中的价值与实践[J]. 刘辰昊,刘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1(11)
- [3]中医学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与贡献[J]. 纪鹏程,李爽,谢院生. 中医杂志, 2021(20)
- [4]戴天章《广瘟疫论》学术思想之探骊[J]. 宋佰玉,张文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5)
- [5]《内经》外感发热病因病机研究及应用[D]. 田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6]《重订广温热论》妇人温热病初探[J]. 郭榕榕,牛阳.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4)
- [7]痉厥理论与温病痉厥证治研究[D]. 胡雪原.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8]孔伯华辨治湿热病证的研究[D]. 王晓梅.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9]基于《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对《瘟疫发源》瘟疫治疗特色的研究[D]. 高宇.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D]. 杨琼.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