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昆仑山万宝沟断裂显微构造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凌小惠[1](1985)在《东昆仑山万宝沟断裂显微构造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万宝沟断裂位于东昆仑山青藏公路纳赤台附近,呈北北西—南南东方向展布于纳赤台至万宝沟之间。具体构造位置在昆仑东西向构造带东段昆仑河复式背斜核部北侧(图1)。昆仑河断裂构造带以密集成群压扭性断裂为主,呈舒缓波状展布于青藏公路北部昆仑山与
凌小惠[2](1983)在《东昆仑山万宝沟断裂显微构造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万宝沟断裂位于东昆仑山青藏公路纳赤台附近,呈北北西—南南东方向展布于纳赤台至万宝沟之间。具体构造位置在昆仑东西向构造带东段昆仑河复式背斜核部北侧(图1)。昆仑河断裂构造带以密集成群压扭性断裂为主,呈舒缓波状展布于青藏公路北部昆仑山与
张海迪[3](2012)在《昆南构造混杂岩带物质组成及其构造变形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分布于青藏高原北部的东昆仑造山带,北邻柴达木盆地,南邻巴颜喀拉造山带,在区域上属于中央造山带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及构造位置,历来受到中外地质学者重视与青睐。本文以昆南构造混杂岩带小南川及雪水河剖面为基础,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对昆南构造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及构造变形进行了系统综合研究。取得了如下认识与进展:1.在小南川地区昆南构造混杂带内识别出5种不同的岩块及2种相关的基质。岩块可归纳为2种类型:岛弧及与弧相关的盆地建造岩块、中元古代万宝沟群岩块。其中中元古代万宝沟群岩块又细划为斜长角闪岩岩块、大理岩岩块;岛弧及与弧相关的盆地建造岩块细划为粉砂质板岩岩块、片理化火山碎屑岩岩块、板理化沉凝灰岩岩块;基质划分为与万宝沟岩群相关的基质、与岛弧及与弧相关的弧盆建造基质两种类型。2.万宝沟群岩块即斜长角闪岩岩块和块状大理岩岩块的形成环境可能为大陆裂谷环境,形成时代为1123±110Ma,即中元古代。3.粉砂质板岩岩块、片理化火山碎屑岩岩块和板理化沉凝灰岩岩块是一套弧盆体系下形成的火山-沉积建造。其形成可能是早古生代古大洋俯冲作用产物,之后经历过多次构造作用叠加复合拼贴而成。岛弧火山岩的年龄为499±11Ma,暗示早古生代古洋盆俯冲作用发生于晚寒武世之前。4.通过对不同岩块及基质内部构造变形样式进行详细解析,认为昆南构造混杂岩带经历了四期变形:①第一期是俯冲增生期的构造,主要表现为区域透入性面理Sn+1及深层次韧性剪切变形(鞘褶皱、不对称剪切褶皱等),褶皱构造枢纽近水平(Lb:120°∠12°),反映了近南北向的挤压运动。②第二期为左型走滑剪切挤压变形。表现为早期分异脉体(钙质为主)及面理的再褶皱、透镜体化,该期褶皱构造枢纽近直立(Lb:300°∠72°),反映了近NWW-SEE的走滑挤压运动。③第三期右行走滑剪切变形,主要为岩块与岩块之间的右行走滑作用。表现为叠加在早期片理面之上的等厚褶皱、宽缓褶皱(枢纽近于直立)、不对称褶皱及劈理化作用和右行韧性剪切带的发育。④第四期为脆性断裂构造,断层面主体南倾,显示正断特征,以脆性断裂为主,反映了高原隆升期间的一些变形特征。5.昆南构造混杂岩带现今的野外构造格局,并不是一次单一的就位过程和就位机制形成的,而是经历了至少三次就位过程才完成最终就位的,就位机制主要为俯冲刮削拼贴式和俯冲折返拼贴式。
夏国清[4](2012)在《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沉积记录》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在系统研究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新生代地层的沉积学特征、碎屑锆石的年代学及碎屑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代学基础上,结合其它研究成果,对其源区—东昆仑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进行了讨论,初步得出以下认识:1、长尾台剖面主要发育湖泊相、三角洲相和冲积扇相三大沉积体系。剖面下部自下干柴沟组至上油砂山组下部皆发育湖相沉积,并经历过两次完整的湖泛和湖退过程,上干柴沟组和下油砂山组沉积时期是湖泊水体最深时期,也是湖盆基底最稳定时期,发育有大套的湖相叠层石灰岩。上油砂山组顶部水体逐步变浅,转变成过渡环境。狮子沟组沉积时期,湖泊水体全面萎缩,主要发育一套盆地边缘相冲积扇沉积。2、系统总结了长尾台剖面主要碎屑颗粒的显微构造鉴别特征及阴极发光特征,并对长尾台剖面垂向含量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碎屑组分垂向上变化主要集中在上、下干柴沟组之间和上、下油砂山之间。发生在上、下干柴沟组地层之间的有:岩浆岩来源和喷出岩来源石英、微斜长石、岩屑总量、侵入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而岩浆岩来源和喷出岩来源石英、斜长石、喷出岩岩屑、侵入岩岩屑在上、下油砂山组地层之间发生了明显跳跃。这些碎屑颗粒的改变可能代表了源区构造事件的发生。同时,碎屑颗粒的物源对比分析和古水流数据说明,祁漫塔格山是长尾台剖面的物源。3、对长尾台剖面碎屑锆石展开了成因矿物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结果发现绝大多数锆石为无色透明或烟灰色岩浆成因锆石,少量的呈浅紫色、褐黄色、烟灰色变质成因锆石,极少量的热液型锆石。各地层锆石标型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狮子沟组与上油砂山之间的锆石颜色、大小和长宽比值的突变。此外,在上干柴沟组与下油砂山组之间的锆石长宽比值的也发生了轻微的改变。这些标型特征的改变或许暗示了在此期间物源区物质组分的改变。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锆石的年龄谱系特征显示出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中碎屑锆石具有相似的U-Pb特征峰值,反映物源具有一定相似性。对比周缘造山带同位素年代学年龄组成特征,显示出长尾台剖面自始新世以来碎屑锆石的年龄谱征与东昆仑山岩浆活动存在极为相似的峰值特征,暗示了东昆仑山自下干柴沟组沉积以来一直都是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物源,同时意味着东昆仑山西段祁漫塔格山的初始隆起至少早于晚始新世。但是古生代碎屑锆石份子的垂向变化特征又显示出在柴达木盆地沉积时期,至少在上、下干柴沟组地层之间和上、下油砂山组地层之间,东昆仑山为盆地提供物源的物质组成曾经发生过明显的改变。4、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研究表明:东昆仑山地区存在自中生代中晚期以来的五期较大规模的构造活动事件,它们分别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时期(150-120Ma)、晚白垩世(100-70Ma)、古新世-始新世(65-40Ma)、始新世至早中新世时期(30-15Ma)和中晚中新世以来(15-2Ma)。各个时期的构造热事件都得到东昆仑山地区及高原北缘地区同位素年代学和一些零星的地质记录所证实。研究区古新世-始新世的构造剥露运动是东昆仑山造山带构造-热活动最活跃也是最普遍的一期构造事件,代表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新生代碰撞的早期,其远程碰撞效应就已经同步传递至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晚白垩世时期的构造热事件频度也相当高,说明了该时期构造隆升的广泛存在性,它的发生可能联系到雅鲁藏布江洋盆向北俯冲。而晚侏罗-早白垩世时期构造活动较微弱,代表了特提斯构造演化中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欧亚大陆的增生拼贴。始新世至早中新世时期和中晚中新世以来的构造事件的产生则主要源于印度板块持续向北俯冲挤压,而高原北缘地区刚性块体的俯冲挤压,且始新世至早中新世时期构造运动幅度较大,东昆仑山体基本上是“瞬间”幕式抬升。
张克信[5](2000)在《东昆仑造山带混杂岩区非史密斯地层研究 ——理论、方法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正确展示造山带现今三维结构,恢复其铸就现今三维结构之形成演化历程是造山带地质调查与研究的核心内容。造山带类型复杂多样,不同类型的造山带有着各自不同的形成机制、演化历程和各自不同的三维结构,但各类造山带有其共性,其共性就是在造山带的整个演化历程中,曾经历过强烈的构造搬运和构造混杂过程,即非史密斯化过程。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构成具如下独特性和复杂性:造山带在俯(仰)冲碰撞和陆内造山阶段,发生过强烈的构造搬运和构造混杂,构造形迹多样化,垂直不长的地层体往往是众多不同来源、不同时代,不同变形变质程度,不同大小的各种构造岩片拼贴体,地层原始层序被严重肢解、破坏;尤以产于俯冲带的俯冲增生杂岩楔的原始形成方式与史密斯地层学的“层序叠覆律”老下新上的顺序正好相反,其混杂岩增生方式是老的“片体”在上,新的“片体”阶段性拼贴在老的“增生片体”的斜下方,这种增生片体的原始位置亦与“原始水平律”相悖,即增生片体一般保持较高角度倾斜;在岩石类型和变质程度上,造山带海相和古陆缘火山岩以及变质岩普遍发育,尤其是超基性、基性岩系分布广泛,变质作用较强,伴有从百余公里以下深部超高压变质岩片的折返和同造山期与造山后期岩浆活动,构成极为复杂的地质景观。非史密斯化过程使造山带地区变为极其复杂的物质混合场,传统的史密斯地层研究方法已难以适应满足造山带地层研究、填图与生产实践的需要,如何对造山带混杂岩区进行精细的地层学调查就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非史密斯地层(non-Smithian strata)这一新的地层学概念因之应运而生,旨在精细恢复造山带组成、结构、形成和演化历程,进一步提高我国造山带区地质研究与环境资源调查评价水平。研究区位于东昆仑与西秦岭以及柴达木板块与华南板块结合带,其洋陆转化阶段经历了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多期造山旋回,地层、岩石和构造十分复杂,区内存在两条时代各异的蛇绿混杂岩带,北为东昆中—东昆南复合蛇绿混杂岩带,南为阿尼玛卿蛇绿混杂岩带,它们代表两条时代各异的缝合带,为研究运用非史密斯地层理论方法,进行造山带组成、结构、演化模式调查研究,进而研究秦昆巨型造山带及中国西部南北板块演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场所。本文通过对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混杂岩区大量野外调查(实测混杂岩剖面21条总长160km;混杂岩区1:25万地质填图路线总长1640KM)和室内测试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混杂岩带内各类岩石建造体从地层学角度进行了详实的野外划分和室内测试及综合分析,并在充分收集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如下主要结论:1.从理论上阐述了非史密斯地层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基本构件:非史密斯地层(non-Smithian strata)是指那些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混杂建造,并经历了变位,变形、变质,全部无序或部分无序的地(岩)层,主要指造山带地层中的无序部分;混杂岩是非史密斯地层的唯一研究对象;混杂岩中的构造岩片(块)是非史密斯地层基本构件之一,亦是非史密斯地层和地质填图基本单位之一,岩片(slice)是指以构造拼合边界所分割的具有一定物质构成的地质体;物质建造形成于同一大的构造旋回期(如晋宁期、加里东期、海西期等)、亲源关系密切、大致经历了相似变形、变质历程的一套岩片组合体被称之为超岩片(superslice)。2.以殷鸿福等(1998)归纳总结的非威尔逊旋回理论为指导,从理论上阐述了非史密斯地层形成过程:造山带区古大洋相当复杂,尤其是中国古特提斯域古大洋,多为多岛洋(海),多岛洋是一个宽阔(可达数十纬度)的但不干净的洋,它在其各个演化阶段,始终充满着由裂解地块、裂谷、海道、微板块与次级小洋(海)盆、火山岛弧、海山与边缘海等不同裂离与聚合程度的、海陆相间的多岛洋盆;多岛洋盆在其整个洋陆转化进程中,往往所经历的是多期开合与多期次软碰撞,故由非威尔逊旋回转化而来的造山带混杂岩带地层一般都经历过多期强烈的构造混杂,使造山带演化不同期次、同期次不同阶段、不同大地构造相、不同沉积古地理单元、不同构造层次(深部-浅表构造层次)地层体在极短程内相互拼贴、无序叠置。3.对研究区造山带混杂岩非史密斯地层单元系统建立、划分、名词术语、命名原则、和生产应用(造山带混杂岩区地质填图技术路线)等首次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体系:提出了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构造岩片四维裂拼复原原理”和构造岩片的“物态、时态、相态、位态和变形、变质历程”分析法。并从野外实际出发,将1:25万冬给措纳湖幅混杂岩区划分为两大混杂岩带,两亚带,14个超岩片。14个超岩片按岩性岩相不同,又划分出15类岩片,并对它们均进行了较深入的“物质构成、时、相、位和变形、变质历程”调查分析。4.在岩片和超岩片时态调查方面取得如下重要进展:(1)在沟里、龙什更公坞等地区的由中浅变质岩岩片构成的“哑地层”中获取较丰富的疑源类和少量放射虫化石,使该套地层从化石方面首次获得了确切的时代证据,并新获一大批同位素年龄数据(14个),年龄值主要分布在1000—500Ma之间,化石时代与同位素测年吻合较好。(2)首次在花石峡—长石头山一带的“马尔争组”中发现与该带(布青山蛇绿混杂岩带)蛇绿岩岩片有密切联系的紫红色放射虫硅质岩,并分离出丰富的深海相早二叠世放射虫化石,为该带蛇绿岩的形成时代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参考年龄。(3)对构成布青山蛇绿混杂岩带相关的各类沉积岩岩片,按岩片类型不同分别进行了详细的生物地层研究,获得丰富的有孔虫、蜒、珊瑚动物、海绵动物、钙藻、孢粉和遗迹化石,首次从生物群角度详细阐明了有关岩片(块)的地质年代、形成时的古生态与古环境,充分刻画了该带混杂岩构成的的细部特征,为阿尼玛卿造山带的形成演化研究从古生物角度提供了详实的基础地质资料。5.通过对东昆仑东段造山带细致解剖,对运用大地构造相方法剖析混杂岩带非史密斯地层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以造山带时间演化为主线,据造山带不同演化阶段、不同部位出现的构造古地理单元、盆地类型和物质建造类型,对1:250000冬给措纳湖幅大地构造相进行了较精细深入划分,共划分出7大相类,21种相,运用大地构造相理论与方法,较全面细致地揭示了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造山带形成、物质组成及演化过程。6.对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前晋宁—印支期多期洋陆转化过程和非史密斯地层形成历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沿东昆中断裂带分布的蛇绿岩具有多期性,是多旋回裂拼作用的综合产物,蛇绿岩至少存在中元古代、加里东期和海西期三个时代,混杂岩带不能仅限于东昆中断裂带附近,整个东昆南地区实际上都是一系列不同时代、不同来源、不同构造变形型式的构造岩片组成的构造混杂物质场。由于构造混杂岩表现为不同时代的相互交织,故以“东昆南复合混杂岩带”相称。根据带内基底岩石性质的不同和演化历史的不同,可进一步划分为北部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和南部构造混杂岩带。北部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不同时代蛇绿岩广泛分布,至少经历了前晋宁旋回,晋宁——加里东旋回,海西一印支旋回三大旋回的洋陆转换。南部构造混杂岩带结构和演化相对较简单,其基底岩系相对年青,为中元古界角闪岩相变质的苦海杂岩。苦海杂岩在变质岩石学方面与北部白沙河岩群或小庙岩群存在明显差别,是不同于北部的独立块体。基底岩系块体外围为活动类型的晚古生代早石炭世—中二叠世沉积建造,这些晚古生代沉积区域与更南部的阿尼玛卿海西期大洋存在成因联系,具分支海槽特点。上二叠统—中三叠统(包括格曲组、洪水川群和闹仓坚沟组)角度不整合于下覆岩系之上,代表碰撞后的前陆盆地堆积。从沉积建造反映的南部构造混杂岩带似乎只经历了海西期一印支期单旋回的洋陆转换,但在该构造带基底岩系中发育较多的加里东期同构造花岗岩类,说明加里东旋回的构造活动在该亚带也有较深的印迹。东昆仑阿尼玛卿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包含了准原地系统的布青山—花石峡超岩片、马尼特超岩片和外来系统的推覆体超岩片。该带北以沿冬给措纳湖经红水川向阿拉克湖一线的NWW向昆南活动大断裂与东昆南构造混杂岩带相邻,南以NWW向的长石头山大断裂与巴颜喀拉地块相接。布青山一花石峡超岩片组成较复杂,包括中元古界角闪岩相变质的苦海杂岩岩片、不同时代蛇绿岩岩片、早二叠世—早三叠世复理石楔岩片、中酸性火山岩岩片和碳酸盐岩片以及早侏罗世羊曲组的陆相碎屑岩岩片。其中蛇绿岩组合至少可分出两套,其一就位于变质的苦海杂岩中,被加里东期岛弧型花岗岩侵入切割,可能属加里东期或前加里东期的蛇绿岩组合;其二就位于早二叠世—早三叠世布青山群马尔争组中,包括超镁铁质岩、玄武岩、辉绿岩墙及远洋硅泥质岩组合,其中硅质岩中发现有早二叠世放射虫,说明其形成于海西期。马尼特超岩片的物质组成相对较简单,主要由布青山群马尔争组的复理石楔岩片、蛇绿岩岩片、碳酸盐岩片等构成,未见深变质岩岩片。两超岩片中的化石资料均显示出二叠纪与三叠纪沉积物质的复杂交织,但北侧布青山一花石峡超岩片中的远洋硅质岩属早二叠世,与其成带相伴的蛇绿岩组合也应属早二叠世,因此,总体来说布青山—花石峡超岩片要较南侧的马尼特超岩片原岩的发育略早些,两超岩片中的蛇绿岩分别成带出现可能反映往南后退式的俯冲增生混杂。国际地层指南(赫德伯格H.D.,1976)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推动了地层的多重(种)划分对比研究。该理论认为:岩层有多少可用作地层划分的特性,就可能作多少种划分。但仅据岩层任一性质和属性划分的地层位置不一定与其它的任一种性质或属性划分的地层位置一致,其界线往往互相交叉。非史密斯地层的出现,同近二十年其它地层学科分支(如事件地层、成因地层、生态地层、层序地层、构造地层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样,是旨在从“构造岩片的四维裂拼复原”方面细致刻画造山带各类混杂建造特征。显然这一新的学科分支的研究目标与其它地层学学科分支是一致的,都是设法“据岩层的某种性质和属性”来刻画岩层的不同特征,最后达到对岩层所有属性的全面认识。因此,非史密斯地层的提出,不是对从前所有地层学学科分支的冲击和排斥,而是一种重要补充,尤其是与构造地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两姊妹学科,两学科同都是解开造山带无序或部分无序地(岩)层特征的两把钥匙:构造地层侧重于地(岩)层构造形变样式和期次的分析,而非史密斯地层则侧重于通过混杂堆积中构造岩片四维裂拼复原分析,着重了解各构造岩片的物质组成、原生成生时代、相环境、古大地构造背景和变形变质历程。
田承盛[6](2012)在《东昆仑中段五龙沟矿集区金矿成矿作用及成矿预测研究》文中指出构造成矿学认为,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地质历史时期的某些特殊构造体制的演化阶段。青海省东昆仑造山带中段的五龙沟地区,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与金矿成矿作用发育,但区内以往对构造—岩浆作用与金矿成矿关系的精细研究仍不够。鉴于此,本次研究以金矿成矿作用及预测为核心,通过对构造的时空分布、岩石组合、岩石学、岩石化学,以及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五龙沟矿集区位于格尔木-五龙沟巨型变质核杂岩的东北翼,变质核杂岩的伸展剥离形成了原始北东倾斜的伸展剥离韧性剪切带,形成独特的剪切带褶皱变形的变质核杂岩聚矿构造,导致五龙沟集中区金矿的形成。(2)确立了区内剪切带变形的运动序列和力学性质演化过程。即早印支期韧性变形阶段左行正滑;晚印支-燕山期韧-脆性变形阶段,左行正滑→左行逆冲→右行正滑;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脆性变形阶段,右行正滑→左行逆冲→右行正滑。(3)五龙沟地区脆-韧性变形及早期成矿热液蚀变发生于晚印支-早燕山期(235~197Ma);脆性变形和晚期成矿发生于晚燕山-喜马拉雅期(91.9~21.0Ma),早-中喜马拉雅(51~21Ma)期对成矿的贡献意义重大。(4)区内金矿成矿作用受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演化控制,发生于核杂岩形成后的陆内造山脆性变形过程中;成矿环境为相对封闭、弱还原的脆性变形域,成矿物质为以深源为主的壳幔混源,壳源成矿物质和变质水、天水等非深源流体矿质淀积过程中逐渐混入。(5)晚三叠世-早白垩世五龙沟地区形成多条可容配矿的韧性-脆性含矿剪切带,晚白垩世-古近纪形成金矿容矿构造,晚印支期-喜马拉雅期形成金矿的“源、集、运、储、蔽”五要素。(6)红旗沟-深水潭金矿床的黄龙沟、水闸东沟矿段深部预测找矿潜力较大,应加大深部勘查力度。区域上各级预测靶区概算金资源量为278t,其中Ⅰ级预测靶区Au金资源量167t,展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
李小兵,裴先治,陈有炘,刘成军,李佐臣,李瑞保,陈国超,魏博[7](2015)在《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哈图沟–清水泉–沟里韧性剪切带塑性变形及动力学条件研究》文中提出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哈图沟–清水泉–沟里韧性剪切带记录了多个旋回的造山作用,本文通过对韧性剪切带中石英c轴组构和显微构造特征测试分析,探讨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陆块间俯冲拼合及地壳伸展减薄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韧性剪切带变形温度介于380650℃之间,形成环境为中–高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剪切带内差异应力值介于173509 MPa之间,应变速率介于6.93×10–141.43×10–8 s–1之间,主体为10–1110–10 s–1,显示韧性剪切带变形是快速俯冲作用下的产物,越靠近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中断裂带其变形温度、差异应力值及相应的应变速率值越大,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韧性剪切变形中心为东昆中断裂带。利用不同方法所计算出的韧性剪切带运动学涡度值,显示韧性剪切带早期瞬时运动学涡度(0.561)对应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南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北陆块间俯冲的初始阶段,中后期运动学涡度(0.250.91)应当对应于东昆南与东昆北陆块间的俯冲碰撞阶段,最晚期的C′瞬时运动学涡度(0.190.51)则对应于后造山的伸展阶段。通过石英c轴组构结合其宏微观构造特征,认为东昆中构造带至少经历了3个期次的构造运动,分别为加里东晚期的逆冲兼左行走滑剪切作用、晚海西–印支期的逆冲兼右行走滑剪切作用和燕山早期及之后的脆韧性–脆性的左行走滑剪切作用。
丰成友[8](2002)在《青海东昆仑地区的复合造山过程及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青海东昆仑地区的构造演化及其中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的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东昆仑地区是一个有复杂演化历史的复合造山带,具有多岛洋/裂陷槽、软碰撞和多旋回造山等特点。这里产出的金(锑)矿床有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与显生宙造山过程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是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各矿床严格受深断裂/碰撞带、大型剪切带、褶皱和断裂-裂隙三级构造系统控制,围岩普遍发生绿片岩相变质,矿石类型主要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硫(砷)化物类金属矿物含量介于3%~5%,黄铁绢英岩化是金矿床中最强烈、最典型的蚀变类型。伴随着矿区构造由韧性向韧-脆性、脆性演化,矿床明显经历了不同的矿化期次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本区金矿床中代表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含有十分丰富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富CO2包裹体、CO2-H2O包裹体和H2O包裹体,其中CO2-H2O包裹体十分发育,成矿流体为一套中低温(118~378℃)、低盐度(0.35~9.54wt%NaCl)的H2O-CO2-NaCl-CH4±N2体系。氢、氧同位素测定结果和水-岩交换作用研究表明,不同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投点与相应温度的大气降水演化曲线比较吻合,从成矿早期到晚期,温度逐渐降低,有效W/R比值逐渐增大,反映了成矿前热液主要为变质水和地层建造水,成矿期以来大气降水不断混入并占主导地位。流体不混溶作用是流体演化和成矿流体形成的重要机制。4个金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均为正或负向偏离于零的不大数值,塔式分布效应明显,铅同位素组成分布集中且比值较高,为典型的放射性成因铅,在Zartman等(1981)的构造图解中,投点均集中分布于造山带演化线附近,表明硫、铅等成矿物质为少量地幔和围岩地层的混合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的热液不断从强烈破碎变形的地层岩石中淋滤放射性成因铅是造成铅同位素组成明显偏高的主要原因。精细的同位素地质测年结果表明,金矿床主要成矿时代为印支期,另在一些矿区还存在晚加里东期的矿化作用,反映出多期次成矿和复合叠加成矿特征。晚加里东期和晚华力西—印支期的强烈俯冲及碰撞作用,不但形成了区域深断裂、大型剪切带及次一级的褶皱和断裂-裂隙控矿构造,而且还促使了成矿流体活化和成矿元素的初步富集。与俯冲和碰撞有关的热事件(包括造山花岗岩的侵位),不断提高地热梯度,驱使被加热的建造水和大气降水等热液流体沿碰撞带和大型剪切带做远距离的运移,并在途中淋取围岩的成矿元素,形成含金流体。当这些流体进入到矿床或矿体构造后,由于构造性质的转换(韧性→韧-脆性或脆性),温、压等物理化学条件亦随之改变,金、锑络合物在成矿流体中的溶解度也越来越小,于是迅速发生沉淀。成矿流体交代剪切带及其围岩,形成蚀变岩、石英脉,进而形成金(锑)等矿床。
罗文行[9](2012)在《东昆仑中段辉石岩的成因与构造—热演化史》文中认为东昆仑造山带经历了非常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前寒武纪基底形成之后,原特提斯和古特提斯洋陆转换又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物质记录和构造形迹。晚三叠世东昆仑进入陆内演化阶段,物质记录较少,但是有限的陆相沉积及其构造变形(如八宝山组磨拉石建造中发育的褶皱-冲断构造)说明,东昆仑存在强烈的燕山运动。40Ar/39Ar等热年代学研究结果也显示东昆仑地区侏罗-白垩纪时期有过强烈的构造热事件。由于物质记录的缺乏,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还非常薄弱。不同封闭温度的热年代学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契机。由于热年代学并不反映地质体形成的时间,而是形成之后又经历某一温度环境的时间,而不同方法有不同的封闭温度,特别是裂变径迹(FT)方法中“部分退火带”的概念,使我们可以用来揭示“老地质体的近代史”,为缺乏物质记录的地质时期的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辉石岩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岩石,化学成分上属于基性岩,而在矿物组成上属于超镁铁质岩。辉石岩是上地幔除橄榄岩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今在近地表出现的辉石岩可以通过构造侵位、岩浆捕获甚至岩浆直接侵位形成。构造侵位形成的如蛇绿岩带、镁铁质杂岩体等,其岩石组合中一般有辉石岩的成分;玄武岩中经常会有各种捕掳体,其中也不乏辉石岩成分的;但是在地幔部位形成辉石岩岩浆直接上升侵位形成辉石岩体的非常少见。本文研究的辉石岩就是这样一种特殊产状的辉石岩体,侵位于早志留世花岗闪长岩与元古代基底变质岩系接触部位。该辉石岩岩浆源区来自地幔,侵位于中、上地壳,后来又抬升剥露到地表,经历了漫长的垂向运移路径和丰富的构造演化历史,是难得的理想研究样品。本论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和构造解析的基础上,采集了大量样品,对辉石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裂变径迹热年代学以及显微构造和岩石物理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比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探讨了辉石岩的成因及与其相关的壳幔相互作用,分析和模拟了辉石岩侵位之后的热历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辉石岩构造-热演化史。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岩石主要由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角闪石组成,另有少量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和铁质不透明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为后期退变质矿物。鉴于岩石在矿物组成上与某些镁铁质(基性)麻粒岩非常相似,需要判定岩石究竟是辉石岩还是基性麻粒岩,而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其中的斜方辉石是变质成因的还是岩浆成因的,如果是变质成因的,则岩石为基性麻粒岩,如果是岩浆成因的则岩石为辉石岩。通过电子探针数据的成因矿物学分析,确定岩石中斜方辉石为岩浆成因的,因此该样品为辉石岩,而非基性麻粒岩。(2)该辉石岩化学成分上表现为高MgO高CaO低Al203特征,微量元素表现为Rb、Th富集而Nb、Ti的亏损,锆石U、Th含量非常富集,176Hf/177Hf比值较低,而εHf(t)均为负值,这些特征表明其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通过岩相学、稀土元素等特征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认为该辉石岩的岩浆中有富Si熔体的加入,而富Si熔体只能是来自地壳的成分,因此推断辉石岩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壳幔相互作用。(3)野外详细的构造解析发现辉石岩的侵位要晚于其围岩花岗闪长岩,因为围岩发生糜棱岩化而辉石岩没有明显的韧性变形,推断二者为侵入接触关系。LA-ICPMS方法测得锆石21个分析点的206Pb/238U年龄明显分为两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62.6±5.3Ma(A组)和261.2+3.0Ma(B组)。有部分锆石在CL图像上可以看到明显的核幔结构,核部为变质锆石,幔部为具有韵律环带的岩浆锆石。从锆石分析点的信号曲线上可以看出明显的分段现象,也表明同一颗粒中存在不同期次生长的锆石。结合岩体野外产状、岩相学、地球化学并对照区域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B组锆石年龄(261.2±3.0Ma)是该岩体侵位时代的最佳估计,A组锆石年龄(462.6+5.3Ma)可能是岩体侵位于下地壳时捕获的白沙河岩群麻粒岩相变质岩中的锆石,随着岩浆冷却结晶在这些变质锆石的基础上生长了岩浆锆石。其可能的成因模式是:古特提斯洋岩石圈于中二叠世向北大规模俯冲过程中,俯冲板片部分熔融产生的富Si熔体与富集地幔楔的橄榄岩交代反应形成的辉石岩岩浆底侵到东昆北下地壳麻粒岩相变质岩中并捕获了麻粒岩相变质锆石,之后继续上升就位于白沙河岩群变质岩系与早志留世花岗闪长岩体接触部位,但是在辉石岩岩浆底侵过程中没有引起下地壳发生大规模熔融,从而形成独立侵位的小型岩体。在辉石岩的整个形成过程中,从岩浆起源到上升侵位,都存在壳幔物质的交换、混合等壳幔相互作用,壳幔相互作用在该辉石岩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辉石岩在后期的抬升剥露过程中发生了退变质和蚀变改造。(4)辉石岩虽然在露头和手标本上看不出定向构造,但是矿物显微组构的EBSD分析显示,其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却有较强的结晶学优选方位(CPO),尤其是斜方辉石,其中以[001]轴和(010)面上的极点分布具有明显的优选方位,[001]轴和(010)面极点分布都呈不太完整的大圆环。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发现,辉石岩中的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矿物广泛发育有自由位错、位错弓弯、位错列、位错壁(亚颗粒边界),局部还有位错网等位错亚构造。相比之下,斜方辉石中自由位错较多。总的来看,辉石岩中位错构造既有较低温条件下的自由位错、位错缠结现象,也有标志高温塑性流变的位错弓弯和不完整的位错环构造,说明辉石岩经历了很宽的温度范围,而且受热不均匀。位错密度的统计结果与镜下显微构造特征指示辉石矿物组构和位错构造是在辉石岩冷却后期受到较小构造应力而发生位错蠕变造成的,很可能就是在岩体侵位之后抬升期剥露过程中产生的显微构造。(5)常温常压条件测试结果显示,辉石岩具有明显的电性和波速的各向异性,与辉石岩中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具有较强的结晶学优选方位是一致的。利用EBSD测试数据估算的波速特征也显示辉石岩具有一定的各向异性特征,说明辉石岩波速各向异性是由组成岩石的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的结晶学优选方位控制的。主要组成矿物中结晶学优选方位的存在,可能是这种宏观上不具有定向构造的岩石,但物性上具有明显各向异性特征的微观机制。(6)通过辉石岩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热年代学和热史模拟研究,发现辉石岩侵位以来经历了大约5个阶段的构造-热演化历史。第一阶段从大约260Ma到205Ma左右,岩体快速冷却至大约40℃,冷却速率约2.9℃/Ma,假设东昆仑地区地温梯度为35℃/km的话,辉石岩在这一阶段抬升了大约4.6km,平均抬升速率为84m/Ma。第二阶段从大约205Ma~200Ma之间很短的时间内,辉石岩发生增温事件,从40℃左右增加到大约80℃,这可能是受到附近构造热事件如断裂活动、岩浆侵位等的影响所致。第三阶段从200Ma到130Ma左右辉石岩发生冷却,从80℃降低到50℃左右,平均冷却速率为0.4℃/Ma。第四阶段从大约130Ma到约5Ma,辉石岩缓慢冷却,温度降幅非常低,仅仅是从50℃降低到43℃左右,平均冷却速率为0.06℃/Ma。第五阶段是5Ma以来的快速冷却,冷却速率大约8.6℃/Ma,根据地温梯度换算为平均抬升速率为246m/Ma。可以看出,第一阶段和第五阶段辉石岩都是快速冷却抬升。第一阶段的冷却抬升与古特提斯洋俯冲闭合后向北的持续挤压导致东昆北地块的隆升有关。第五个阶段的迅速抬升剥露是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整体强烈隆升和局部断陷活动差异抬升共同作用的结果。(7)封闭温度较高的锆石U-Pb年代学与封闭温度较低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FT)方法结合,基本完整的揭示了辉石岩的侵位、抬升、冷却、剥露的构造-热历史和动力学过程。这充分表明,裂变径迹(FT)等构造热年代学方法是研究老地质体近代史的有效手段,而来源于地幔的辉石岩漫长的垂向运移路径,二者的结合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在更广时空背景里的构造-热历史。
古凤宝[10](1994)在《东昆仑地质特征及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昆仑造山带是一个经历多期构造活动的复杂造山带,大致划分为昆北花岗岩浆弧带、昆中双型俯冲带、昆南混杂岩带。其地质特征反映了昆中断裂带在历次构造演化中的主导性。。晚元古代华北、华南两大古板块沿昆中断裂一线俯冲碰撞,为后期构造演化奠定了基础。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别具一格。经整体分析、现位恢复,具有泥盆—早二叠伸展滑覆、早二叠纪末—中三叠纪B型俯冲、中三叠纪末—早侏罗纪A型斜向俯冲三个演化阶段。
二、东昆仑山万宝沟断裂显微构造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昆仑山万宝沟断裂显微构造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昆南构造混杂岩带物质组成及其构造变形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及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2.3 区域地层 |
2.3.1 万宝沟群(Pt2) |
2.3.2 沙松乌拉组( 1s) |
2.3.3 奥陶-志留系纳赤台群(OSN) |
2.3.4 赛什腾组(Ss) |
2.3.5 浩特洛哇组(CPh) |
2.3.6 树维门科组(P1-2sh) |
2.3.7 马尔争组(P1-2m)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火山岩 |
2.4.2 侵入岩 |
第三章 昆南构造混杂岩带物质组成特征 |
3.1 岩块划分依据 |
3.1.1 岩块划分的研究 |
3.1.2 岩块划分原则 |
3.2 小南川昆南构造混杂岩带剖面物质组成 |
3.2.1 构造岩块 |
3.2.2 基质 |
3.3 岩块年代学 |
3.3.1 斜长角闪岩(样品号 G07-4) |
3.3.2 片理化英安岩(样品号 G07-23) |
3.3.3 岩块内脉岩(样品号 G07-9) |
3.4 岩块构造环境及时代问题讨论 |
3.4.1 万宝沟群岩块构造环境及时代问题 |
3.4.2 岛弧及与弧相关的弧盆建造岩块构造环境及时代问题 |
第四章 昆南构造混杂岩带变形变质特征 |
4.1 昆南构造混杂岩带构造期次划分 |
4.1.1 第一期 |
4.1.2 第二期 |
4.1.3 第三期 |
4.1.4 第四期 |
4.2 昆南构造混杂岩带变形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的配套关系讨论 |
4.2.1 俯冲期 |
4.2.2 左行走滑期 |
4.2.3 右行走滑作用 |
4.2.4 高原隆升 |
第五章 青藏公路一带昆南构造混杂岩带地质演化过程 |
5.1 区域地层结构 |
5.2 区域岩浆热事件序列 |
5.3 区域构造变形序列 |
5.4 青藏公路一带昆南构造混杂岩带地质演化 |
5.4.1 就位机制类型 |
5.4.2 昆南构造混杂岩带内部岩块的就位机制 |
5.4.3 昆南构造混杂岩带内部岩块就位过程探讨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项目发表论情况 |
(4)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沉积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性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1 路乐河组 |
2.2.2 下干柴沟组 |
2.2.3 上干柴沟组 |
2.2.4 下油砂山组 |
2.2.5 上油砂山组 |
2.2.6 狮子沟组 |
2.2.7 七个泉组 |
第3章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沉积相特征 |
3.1 长尾台剖面概述及岩性描述 |
3.2 沉积相分析与沉积演化 |
3.2.1 冲积扇沉积体系 |
3.2.2 三角洲沉积体系 |
3.2.3 湖泊相沉积体系 |
3.3 剖面沉积环境演化 |
第4章 碎屑颗粒及阴极发光性特征 |
4.1 阴极发光的原理及碎屑颗粒的阴极发光性 |
4.1.1 阴极发光的原理及应用 |
4.1.2 沉积岩中主要碎屑颗粒的阴极发光特性 |
4.2 砂岩碎屑颗粒及阴极发光特征 |
4.2.1 矿物碎屑 |
4.2.2 岩石碎屑 |
4.3 碎屑颗粒含量及垂向变化 |
4.3.1 矿物碎屑 |
4.3.2 岩石碎屑 |
4.4 砂岩的物源区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
5.1 锆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
5.1.1 外部形态特征 |
5.1.2 内部结构特征 |
5.1.3 Th、U含量及Th/U比值 |
5.1.4 成因分类 |
5.2 锆石U-PB测年及数据处理方法 |
5.3 锆石LA-ICPMS测量结果 |
5.3.1 下干柴沟组 |
5.3.2 上干柴沟组 |
5.3.3 下油砂山组 |
5.3.4 上油砂山组 |
5.3.5 狮子沟组 |
5.4 锆石U-Pb年龄谱系特征及涵义 |
5.4.1 锆石U-Pb年龄谱系特征 |
5.4.2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
5.4.3 对物源区构造隆升的启示 |
5.5 小结 |
第6章 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研究 |
6.1 裂变径迹年代学简介 |
6.1.1 矿物颗粒裂变径迹年代学 |
6.1.2 碎屑颗粒裂变径迹年代学 |
6.2 样品采集及实验流程 |
6.3 样品测试结果 |
6.3.1 下干柴沟组 |
6.3.2 上干柴沟组 |
6.3.3 下油砂山组 |
6.3.4 上油砂山组 |
6.3.5 狮子沟组 |
6.3.6 七个泉组 |
6.4 测量结果的构造涵义 |
6.4.1 分解年龄的构造涵义 |
6.4.2 最年轻组分年龄的构造涵义 |
6.5 新生代构造剥露事件的沉积响应 |
6.6 小结 |
第7章 构造事件的区域对比及其意义 |
7.1 构造事件的区域对比 |
7.2 构造事件对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启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表 1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新生代地层碎屑锆石特征 |
附表 2 东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同位素年龄统计 |
附件 |
附录 |
(5)东昆仑造山带混杂岩区非史密斯地层研究 ——理论、方法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一节 东昆北岩浆弧带 |
第二节 东昆南蛇绿构造混杂岩带 |
第三节 阿尼玛卿蛇绿构造混杂岩带 |
第四节 巴颜喀拉微地块 |
第三章 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概念与分类 |
第一节 史密斯地层学及其局限性 |
第二节 非史密斯地层学建立的理论依据及其概念 |
第三节 非史密斯地.层研究对象—混杂岩 |
第四节 非史密斯地层基本构件—构造岩片(块) |
第五节 非史密斯地层分类 |
第六节 非史密斯地层若干问题讨论 |
第四章 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理论与方法 |
第一节 非史密斯地层形成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非史密斯地层研究方法—构造岩片四维裂拼复原法 |
第五章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非史密斯地层类型系统划分 |
第一节 划分及命名原则 |
第二节 岩片系统划分及其特征 |
第六章 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物质组成与时态剖析实例 |
第一节 前各纳各热尔超岩片 |
第二节 可可沙—清水泉超岩片 |
第三节 龙什更公坞超岩片 |
第四节 塔妥—拉玛托洛胡超岩片 |
第五节 布青山混杂岩带超岩片组合 |
第七章 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相态剖析实例 |
第一节 前各纳各热尔超岩片 |
第二节 可可沙—清水泉超岩片 |
第三节 龙什更公坞超岩片 |
第四节 塔妥—拉玛托洛胡超岩片 |
第五节 布青山混杂岩带超岩片组合 |
第八章 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位态剖析实例 |
第一节 古地磁及构造古地理剖析 |
第二节 大地构造相剖析 |
第九章 非史密斯地层形成历程兼论造山带演化 |
第一节 东昆中—东昆南蛇绿构造混杂岩带 |
第二节 布青山蛇绿构造混杂岩带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非史密斯地层实测剖面描述 |
(6)东昆仑中段五龙沟矿集区金矿成矿作用及成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地理概况 |
1.3 工作基础和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工作基础 |
1.3.2 金矿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基础地质特征 |
2.1.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单元 |
2.1.2. 地层 |
2.1.3. 岩浆岩 |
2.1.4 构造 |
2.2. 格尔木—五龙沟变质核杂岩 |
2.2.1. 变质核杂岩的确认 |
2.2.2. 变质核杂岩特征 |
2.2.3. 变质核杂岩控矿意义 |
2.2.4. 变质核杂岩形成过程探讨 |
2.3 东昆仑地质构造演化 |
第3章 矿集区金矿成矿条件 |
3.1 基础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侵入岩 |
3.1.3 构造 |
3.2 韧性剪切带 |
3.2.1 岩金沟剪切带 |
3.2.2 萤石沟-红旗沟剪切带 |
3.2.3 三道梁-苦水泉剪切带 |
3.2.4 剪切带的变形时代研究 |
3.3 金矿的形成条件 |
3.3.1 地层条件 |
3.3.2 岩浆活动条件 |
3.3.3 构造条件 |
第4章 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
4.1 典型矿床研究 |
4.1.1 石灰沟金矿床 |
4.1.2 淡水沟—红旗沟金矿床 |
4.1.3 黄龙沟—水闸东沟金矿床 |
4.1.4 中支沟金矿床 |
4.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3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4.3.1 成矿温度 |
4.3.2 成矿压力及深度 |
4.3.3 pH 值和 Eh 值 |
4.4 成矿时代 |
4.5 矿床成因 |
4.5.1 矿床成因的地质地球化学约束 |
4.5.2 成矿机理及矿床成因 |
第5章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
5.1 成矿规律 |
5.1.1 金矿形成规律 |
5.1.2 定位产出规律 |
5.2 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特征 |
5.2.1 地球化学特征 |
5.2.2 遥感信息显示的构造特征 |
5.3 大比例尺成矿预测 |
5.3.1 深部成矿预测 |
5.3.2 区域成矿预测 |
5.3.3 成矿预测成果分析及勘查工作建议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版图及说明 |
个人简历 |
(7)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哈图沟–清水泉–沟里韧性剪切带塑性变形及动力学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地质概况 |
2东昆中构造带不同地段石英c轴组构分析 |
2.1测试方法 |
2.2测试结果 |
2.2.1巴隆地区哈图沟石英c轴组构特征 |
2.2.2清泉沟地区石英c轴组构特征 |
2.2.3乌妥沟和得福胜地区石英c轴组构特征 |
2.2.4清水泉、塔妥煤矿和千瓦大桥地区石英c轴组构特征 |
2.2.5沟里–智玉地区石英c轴组构特征 |
3构造带岩石变形温度及压力估计 |
3.1变形温度估计 |
3.2古应力值估算 |
3.3应变速率的估算 |
4运动学涡度分析 |
4.1瞬时应变伸长轴(ISA) |
4.2石英c轴组构结合斜交面理 |
4.3石英c轴组构结合有限应变法 |
4.4 C′法 |
5讨论 |
5.1石英c轴组构、古应力值和应变速率结果的解释 |
5.2运动学涡度值结果的解释 |
5.3东昆中构造带多期韧性剪切作用的时限及其地质背景讨论 |
6结论 |
(8)青海东昆仑地区的复合造山过程及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选题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手段 |
三、完成实物工作量 |
四、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一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造山带演化 |
第一节 概述 |
一、区域地层 |
二、区域岩浆岩 |
三、主要断裂带及构造分区 |
第二节 东昆仑造山带的特点及演化 |
一、造山带的特点 |
二、造山带演化 |
第三节 区域矿产分布及矿床组合 |
第二章 东昆仑造山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
第一节 造山型金矿床的定义及一般特征 |
一、造山型金矿床的定义 |
二、主要特征 |
第二节 五龙沟金矿床 |
一、概述 |
二、区域构造和矿区构造 |
三、矿床地质特征 |
四、矿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开荒北金矿床 |
一、矿区地质 |
二、矿体和矿石 |
三、围岩蚀变 |
四、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五、矿床类型及成因认识 |
第四节 大场金锑矿床 |
一、区域地质和矿区地质 |
二、矿体和矿石 |
三、成矿期、成矿阶段和围岩蚀变特征 |
四、成矿机制与矿床成因讨论 |
第五节 东大滩锑金矿床 |
一、矿区地质 |
二、金、锑矿化特征 |
三、围岩蚀变 |
四、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第三章 金矿床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
第一节 成矿元素地球化学 |
一、成矿元素有关参数统计结果 |
二、相关系数及R型聚类分析 |
三、元素丰度型式 |
第二节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一、概述 |
二、流体包裹体类型 |
三、显微测温结果 |
四、结果讨论 |
第三节 同位素地球化学 |
一、氢、氧和碳同位素 |
二、硫同位素 |
三、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四节 成矿时代 |
一、地质依据 |
二、放射性同位素测年 |
三、结果讨论 |
第四章 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式 |
第一节 区域金成矿的地质构造演化 |
第二节 金矿床成矿作用分析 |
一、成矿物质来源 |
二、成矿流体运移 |
三、成矿物质的富集储存 |
第三节 矿床成因类型 |
第四节 区域金成矿模式 |
结论 |
一、主要成果 |
二、存在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9)东昆仑中段辉石岩的成因与构造—热演化史(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实物工作量 |
五、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一章 绪论 |
§1.1 辉石岩概述 |
1.1.1 辉石岩的概念 |
1.1.2 辉石岩的产状与分布 |
1.1.3 辉石岩的物理性质 |
1.1.4 辉石岩的成因和意义 |
§1.2 壳幔相互作用与辉石岩 |
1.2.1 壳幔相互作用 |
1.2.2 辉石岩与壳幔相互作用 |
§1.3 东昆仑地区的辉石岩 |
1.3.1 东昆仑地区辉石岩的产状和分布 |
1.3.2 东昆仑地区辉石岩的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与研究意义 |
1.4.1 东昆仑地区辉石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2 本文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与区域构造格架 |
2.1.1 东昆仑造山带大地构造位置 |
2.1.2 东昆仑造山带中段区域构造格架 |
§2.2 基本构造单元特征 |
2.2.1 东昆北地块 |
2.2.2 东昆南地块(增生杂岩带) |
2.2.3 巴彦喀拉地块 |
§2.3 重要构造边界特征 |
2.3.1 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 |
2.3.2 阿尼玛卿构造混杂岩带 |
§2.4 东昆仑地区地质构造演化 |
2.4.1 前寒武纪基底形成 |
2.4.2 原特提斯阶段的洋陆转换 |
2.4.3 古特提斯阶段的洋陆转换 |
2.4.4 中生代陆内演化 |
2.4.5 新生代高原隆升体系 |
第三章 辉石岩野外地质构造特征与岩石学 |
§3.1 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 |
3.1.1 研究区位置和范围 |
3.1.2 研究区构造形迹 |
§3.2 辉石岩野外产出特征 |
3.2.1 辉石岩产出特征 |
3.2.2 辉石岩围岩特征 |
§3.3 辉石岩岩石学特征 |
3.3.1 露头与手标本特征 |
3.3.2 显微镜下特征 |
3.3.3 岩石化学特征 |
第四章 辉石岩成因矿物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品处理与测试分析方法 |
4.2.1 样品处理 |
4.2.2 测试分析方法 |
§4.3 测试结果 |
4.3.1 矿物化学 |
4.3.2 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 |
§4.4 讨论 |
4.4.1 是超镁铁质的“辉石岩”还是“基性麻粒岩”? |
4.4.2 辉石岩起源、岩石成因与壳幔相互作用 |
4.4.3 两组锆石U-Pb年龄的含义 |
4.4.4 可能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
§4.5 结论 |
第五章 辉石岩显微构造和岩石物理 |
§5.1 辉石岩矿物显微组构 |
5.1.1 样品与分析方法 |
5.1.2 斜方辉石(Opx)显微组构 |
5.1.3 单斜辉石(Cpx)显微组构 |
§5.2 辉石岩矿物位错构造 |
5.2.1 测试方法与样品制备 |
5.2.2 辉石岩位错及其亚构造 |
§5.3 辉石岩物理性质 |
5.3.1 岩石物性测试方法 |
5.3.2 岩石波速特征 |
5.3.3 岩石电性特征 |
§5.4 讨论与结论 |
5.4.1 讨论 |
5.4.2 结论 |
第六章 辉石岩裂变径迹热史研究 |
§6.1 引言 |
6.1.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简介 |
6.1.2 构造热年代学与东昆仑中-新生代构造研究 |
§6.2 东昆仑裂变径迹研究进展及研究区地质特征 |
6.2.1 东昆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进展 |
6.2.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6.3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6.3.1 样品采集 |
6.3.2实验方法 |
§6.4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结果及分析 |
6.4.1 裂变径迹分析结果 |
6.4.2 裂变径迹分析年龄的多峰值分解拟合 |
§6.5 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的热史模拟 |
6.5.1 热史模拟方法简介 |
6.5.2 辉石岩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的热史模拟 |
§6.6 讨论与结论 |
6.6.1 讨论:辉石岩抬升剥露过程 |
6.6.2 结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后续工作 |
§7.1 主要结论 |
§7.2 后续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东昆仑山万宝沟断裂显微构造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昆仑山万宝沟断裂显微构造的初步研究[J]. 凌小惠.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5(02)
- [2]东昆仑山万宝沟断裂显微构造的初步研究[A]. 凌小惠.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7)——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二), 1983
- [3]昆南构造混杂岩带物质组成及其构造变形特征[D]. 张海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11)
- [4]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沉积记录[D]. 夏国清.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1)
- [5]东昆仑造山带混杂岩区非史密斯地层研究 ——理论、方法与实践[D]. 张克信. 中国地质大学, 2000(04)
- [6]东昆仑中段五龙沟矿集区金矿成矿作用及成矿预测研究[D]. 田承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5)
- [7]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哈图沟–清水泉–沟里韧性剪切带塑性变形及动力学条件研究[J]. 李小兵,裴先治,陈有炘,刘成军,李佐臣,李瑞保,陈国超,魏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5(02)
- [8]青海东昆仑地区的复合造山过程及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D]. 丰成友.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2(04)
- [9]东昆仑中段辉石岩的成因与构造—热演化史[D]. 罗文行.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5)
- [10]东昆仑地质特征及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J]. 古凤宝. 青海地质, 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