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颜色的文化内涵与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张利娟[1](2021)在《文化翻译视角下《三国演义》中兵器的维译探究》文中研究说明翻译活动是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它存在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交际,促进文化沟通和传播。翻译活动的存在使得各有特色的文化得以相互接触,为文化之间互通有无、相互学习搭建了平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不断丰富升华,共同进步。中华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文化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自古以来相互交融、学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亲近、兼收并蓄,共同进步发展,创造了灿烂而富有生命力的中华文化。(1)这一点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得到验证。从文学上看,众多文学作品中也反映了我国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以《三国演义》为例。作为我国四大名着之一,也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之首,该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书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文学、军事等,描写了丰富的故事情节,刻画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值得细细品味。《三国演义》从成书至今受到国内外热烈追捧,不仅对我国文化、文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广泛为其他国家吸收借鉴。是中国为世界文化贡献的宝贵遗产,值得人们研究学习。而《三国演义》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内容的丰富性,它不仅仅局限于描写中部地区的朝代更迭、尔虞我诈,其他地区也纷纷参与,如西北的汗帐骑兵、东南的洞主藤甲兵。书中出现的事物也新鲜多样,而且相互流通,以兵器为例,书中描写的兵器涵盖了中国各个地区的代表性事物,如中部地区的刀枪剑戟,西部地区的骨朵、马刀等等,《三国演义》中的兵器展现了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兼收并蓄的多元格局。本文以文化翻译为理论依据,探讨《三国演义》中兵器的维吾尔语翻译效果。学术界的翻译理论一直在更新发展,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翻译技巧也在不断完善。文化翻译理论认为在翻译时文化的兼容性对翻译十分重要,因为译者本身就生存在多元文化、多语种的大环境当中。(2)文化翻译理论较为侧重于展现文化内涵,以这一理论进行翻译对发展中国多元文化有很大意义。本文以《三国演义》中的兵器名称为研究载体,选用了1981年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以及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年再版的《三国演义:插图版》四册。通过阅读《三国演义》原着,首先将书中出现的兵器做好分类记录,再在对照维吾尔译本找出兵器的对应翻译,根据两种语言文化特色,对兵器名称的翻译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翻译方法和策略。汉语中兵器的名称多种多样,是因为其吸收借鉴了各地区的兵器,集各地区之所长;维吾尔语中的兵器也各具特色,在翻译时大部分都能找到大致对应的词。但是由于两种语言文化存在受地理环境所限而形成的各自的特色文化内涵,一些兵器的名称无法找到可替代翻译的词,需要运用翻译方法和技巧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一些汉语文化内涵没有完全表达出来。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维吾尔译文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最后分析译文中没有将原文的文化内涵翻译出来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翻译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明清小说的专用名词的民族少数民族文字翻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贡献。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袁浩翔[3](2020)在《等效翻译视角下《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维译研究》文中指出语言不仅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不同文化群体或不同民族在生产生活的交流中产生了许多极具自身文化特色的语言,而文化负载词就是最能反映这些文化群体或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层面之一。在翻译时,由于文化负载词的独特性,往往容易使其他文化群体或民族不便理解或产生误解,阻碍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因此,如何正确、等效地翻译文化负载词,疏通人们交流的障碍,是一个具有研究意义的议题。《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有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传统文化集大成者之美称。就目前翻译领域的研究来看,《红楼梦》英译本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硕,维译本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稀少;物质文化词汇的翻译研究相对较多,其他文化词汇的翻译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了《红楼梦》中的生态文化负载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维吾尔语译文情况进行研究。本研究以等效翻译理论为视角,归纳分析了译者在翻译《红楼梦》生态文化负载词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观察了原文文化内涵在翻译转换过程中有无发生缺失、增添、变异现象。通过该研究,希望能将文化信息更正确、更全面的生态文化负载词译文传递给维吾尔族的读者们,同时也为汉维翻译的实践活动提供一些可借鉴之处。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文化负载词概述:主要界定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和分类,阐明文化负载词的特点;第三部分为《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选取及分类统计:主要对生态文化负载词的概念界定和《红楼梦》中的生态文化负载词的选取依据作了详细的说明,并将《红楼梦》中的生态文化负载词分为动物类、植物类、气象类、物象类和地名类五类,而后对这五类生态文化负载词再进行分类统计;第四部分为等效翻译视角下《红楼梦》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维译策略及方法分析:主要对《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及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运用等效翻译理论对使用各种翻译方法的译文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为等效翻译视角下《红楼梦》生态文化负载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阐述了翻译中几种严重不等效的情况,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语:主要总结了生态文化负载词译文的整体翻译情况,不同语义类型文化负载词应采用的翻译方法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阮氏郦(NGUYEN THI LY)[4](2020)在《越南学习者汉语颜色词的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语言中,对语言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上,它还触及到了直接影响语言及其相互关系的其他因素。因此,跨文化语言研究的趋势已成为世界上任何语言研究必不可少的方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越南和中国是邻国,所以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文化上,越南跟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颜色词以及颜色词文化内涵也不例外。由于漫长的历史发展、不一样的传统文化和不同的社会状况使得越南和中国在颜色词以及颜色词文化内涵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本文选取汉语中的“红”“黄”“白”“黑”和“绿”五种颜色词与相对应的越南语中“??”“vàng”“tr?ng”“?en”和“xanh”五种颜色词进行仔细的对比,并通过对越南学习者进行大量调查,分析偏误类型,提出教学建议。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和意义,然后对颜色词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相关研究工作,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是本文对语言本体的研究,将汉越颜色词的本义以及文化内涵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列表的方式对相同颜色词的涵义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找出两者的异同。第二章是本文对越南学习者的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结果分析。从调查过程中学习者的积极回应速率来反映学习者对汉语的喜爱程度;从作答结果中看出学习者的掌握程度;从调查结果中得出相应的问题并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第三章主要是对学生使用汉语颜色词的偏误类型和偏误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越南学习者使用汉语颜色词出现的偏误类型包括理解偏误、义译不当偏误、运用偏误和搭配偏误四种类型。笔者针对这些偏误的类型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偏误原因,即中越文化差异、母语负迁移、教材编写不合理和教师教学策略不当。第四章是以第三章偏误分析的结果为基础,由此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材的编写提出了相关建议。
杜晓聪[5](2020)在《汉语词语附加义的哈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词义的附加义与概念义相比较而言内涵丰富表达也更为灵活较难掌握。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作为译者不但须求达意更要做到凡字必有神,“神”字之义为语用之用处不只所表意象,亦所以互通情感,不但只求一意之明达,亦必求使读者“有动于中”。翻译想要使读者“有动于中”对附加义的掌握就尤为重要。附加义也可以称之为色彩义,大致可以分为感情、语体、民族文化、形象色彩义这四类。感情色彩义来源于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情感偏向,语体色彩义受到交际环境和群体的影响,民族文化色彩义以民族文化为基垫,形象色彩义将言语之间的交际变得形象而又生动。基于语料本文首先分析了感情、语体、民族文化、形象色彩哈译中的词汇在翻译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直译、意译、套译等基本翻译方法,其次通过分析句子得出词汇附加义一般有直译、意译,增译、省译等翻译方法,系统的把握色彩义有助于在动态的翻译过程中词语的选择。另外通过语料的归纳、总结得出:一、词语的附加义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例如褒贬色彩,口语、书面语没有明确的分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哈译时注意附加义的动态性。二、附加义不等值的根本原因在于民族之间的文化空缺,翻译的过程中应掌握民族文化色彩义加强双文化知识的积累与沉淀。三、构建附加义系统性学习框架,在翻译的过程中结合情感、语境、文化和形象多方面考虑选择词汇进行翻译做到“使读者有动于中”。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叙述研究理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趋势、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从附加义的含义、性质、特点、表达方式以及分类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举例分析,为后文提供系统的理论框架。第三部分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从汉语感情、语体、形象色彩和民族文化这四个方面入手描述汉语词语附加义的哈译特点,重点和难点在于对民族文化和形象色彩的哈译。通过对颜色、动物、和植物三个方面的例词、例句分析民族文化哈译的特点,通过视觉、听觉和动态的形象色彩三个方面的例词和例句分析词语色彩义的哈译特点。第四部分为结论,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总结和归纳,多角度、系统性的分析汉语词语附加义的哈译特点。
弋丹[6](2020)在《《国家宝藏》特色用语汉译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宝藏》是2017年由央视推出的一档文博类节目,央视与故宫博物院等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在文博领域进行探索。到目前为止共播出了2017、2018年两季就已经深受大众喜爱。《国家宝藏》从一开始就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结合古代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引导社会更多的年轻人去关注,也让更多的历史在新时代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真正做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文化类节目的出现在当今无疑是一剂强心剂,让那些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回归到青年一代人的视野当中。本文以《国家宝藏》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用语为研究对象,包括成语、俗语、文物专名、色彩类词语、古诗文等。对其进行分类及翻译分析研究,发现特色用语的翻译具有“非对应性大于对应性”的特征,在忠实原文、文化传递、简洁通顺的原则基础上提出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总结分析各类特色用语的翻译方法,提出对于《国家宝藏》中特色用语的翻译可尝试走出传统翻译方法的圈子,从俗、雅、白三个视角出发。本文发现特色用语在翻译过程中存在文化意象不对等、词汇不对应以及译者素养的问题,并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对于《国家宝藏》中特色用语的翻译,要求翻译成果在准确传达出语言的表面意义的同时,也要传递能够容易接受的文化信息和内涵,更要使译语对象领会其交际意图。而翻译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语码转换,更是一种多维度、多空间的活动,需要从多维度出发寻找最合适的译文。最后结合生态翻译学理论针对《国家宝藏》中特色用语的翻译提出创新的“三个三”,既空间之“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方法之“三译”——俗译俗、雅译雅、白译白;以及启示之“三论”——异化为主、意义优先、文化补偿。以期通过研究能够丰富文化类节目的翻译实践,让文博类节目能够更好地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除前言与结语外,本文分为五章。前言部分,主要从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现状与动态、研究方法与路径、创新之处进行阐述,通过归纳总结学者们对特色用语本体研究、特色用语的翻译研究以及对传统文化用语的翻译研究,为后文的思路及写作提供参考与帮助。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国家宝藏》节目与特色用语及分类。第二章归纳总结《国家宝藏》中特色用语的翻译策略、原则及方法。第三章对《国家宝藏》中的特色用语翻译状况进行概述,探讨特色用语的文学性之别、可译性限度以及分析总结这类特色用语在翻译时产生的问题和可能的诱因。第四章本章节在对《国家宝藏》中的特色用语进行归纳总结、实践翻译、问题探讨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三维”“三译”的观点。第五章结合前两章提出关于《国家宝藏》特色用语翻译“三论”的启示。本文前一章的“三维”与“三译”以及本章的“三论”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和重点所在。结语部分,对以上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全文的安排及思路,以及写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之处。
图门达日[7](2020)在《汉蒙表达情绪成语的对比分析》文中指出情绪是人们生活中不能缺乏的重要部分,对人们的感觉、经验、生理、认知与行为等方面具有基础性的影响与作用。人们多种多样的情绪会自然地反映在语言中。任何语言都会受到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文化的影响。成语作为语言中的固定词组,是独特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反映着数千年来该语言的发展,承载着深远的意义与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使用该语言的文化背景、语境等方面密不可分。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汉蒙两种语言表达情绪成语的对比分析,对学习汉语的蒙古人和学习蒙语的中国人分别展示汉语和蒙语成语是如何反映出各自的文化特征、思维方式、情绪表达方式等特点的,这对增进两国的文化理解、扩大文化视野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本论文正是基于此,从《Монголхэлц?гийнтайлбартоль》与《新华成语词典》两本成语词典分别选出75条蒙语成语和64条汉语成语,从形式与语义及文化内涵方面做了较为具体的分析与对比。采取了词典对比分析法、语言对比法与文化对比法。本论文主要发现汉蒙语两种语言成语的差异在于汉语成语大多是四个字组成的,蒙语成语一般来说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词或词根构成的。语法结构对比分析发现,汉语和蒙语中都是动词性成语占的比重最大。本论文与身体部位、动物、自然现象、颜色与事物有关成语部分词进行分析。对汉蒙表达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发现,汉蒙语中表达情绪的成语都是与身体有关的成分词最多。两种语言中用包含表达相同身体部位的词语表达同类情绪的成语较多。比较罕见的情况是汉蒙两种语言表达情绪的成语中同样的成分词表达不一样的情绪。两种语言表达情绪的成语中都包含各自特殊的成分词。汉蒙表达情绪的成语的文化内涵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黎氏全[8](2020)在《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味觉作为基本的感觉之一,是人类认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有了味觉,我们才可以认识美食、感受美味。而味觉是在饮食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既是饮食的重要特征之一,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价值。因此,味觉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然而,中国的语言学对味觉词的研究,从总体上看还不够丰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味觉词的语义方面,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深度也有待加强。汉外对比研究虽然众多,但着重于与英语、日语、韩语等语种的对比。在越南,关于味觉词的研究寥寥可数,专门、系统地对汉越味觉词进行的对比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本研究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的视角对汉越基本味觉词的语义、构词及语用三个层面的认知进行全面和细致对比,并尝试阐明这两种不同语言在味觉的词汇表征方面的异同和动因。论文选取汉语中的基本味觉词“酸”、“甜”、“苦”、“辣”、“咸”和越南语中与之相对应的“chua”、“ng(?)t”、“d(?)ng(kh(?))”、“cay”、“m(?)n”为研究对象,首先以认知语言学有关认知域的理论为基础,对味觉词的义域进行划分、定名及分析,然后把其分为“相同、相似、相异”三种情况去考察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的异同,从此阐释造成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此外,还采用了静态语言理论与动态言语实例结合法,探讨了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构词能力和语用特点。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在语义方面,汉越味觉词呈现出共性多于差异性的特点,其中“苦”与“d(?)ng(kh(?))”语义基本相同;“酸”与“chua”和“甜”与“ng(?)t”语义共性大于差异性;“辣”与“cay”语义异同参半;“咸”与“m(?)n”语义差异性大于共性。此外,两者在语义引申方面体现出一些整体性的倾向:一是从语义引申的途径上看,在隐喻投射的过程中基本体现出了“味觉现象—生理感觉—心理感觉—抽象概念”的模式;二是从语境依赖程度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受到语境的影响;三是从语义指向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都倾向于内指,但倾向程度有时有所不同;四是从语义指称对象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使用范围有时不一致;五是从语义色彩上看,汉越味觉词的褒贬色彩大多相似。人类具有共同的认知方式和生理机制引起了汉越味觉词语义朝“同”的方向发展,但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约束导致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朝“异”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以认知、语言、文化三平面为基础,建立了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对比的阐释模式,从而寻求两者语义异同背后的深刻原因。从认知角度看,我们发现造成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相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都具有共同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对味觉的感受大体一致。从语言角度看,作为语言词汇系统的一部分,味觉词的引申意义会受到其所在的整个语言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语义表现的差异。而另一方面,语言接触又会使汉越味觉词语义产生很多相似之处。从物质文化看,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活方式等直接影响了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偏好,这对汉越味觉词引申的结果和其隐含的褒贬意义有着重大的影响。从社会文化看,中越两国人民都受到深远的儒家思想影响,因此很多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明显地反映了儒家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思维方式上,中越文化都重视二元统一,两国人民习惯于直观思维、内向思维。此外,佛教观念渗透到越南人的思想意识中并给越南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些都是造成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有异有同的重要原因。(二)在构词方面,汉越两种语言的味觉形容词的构词法从宏观上看大异小同。从结构上看,汉语味觉词仅有附加式、复合式两种构词方式,而没有重叠式的构词法,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方式分为重叠式、附加式、复合式三种类型。研究结果发现,在重叠式上看越南味觉词具有零基式重叠AA和部分重叠AA式等两种类型。从附加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均有“词根+叠音后缀”(ABB式)和“词根+不叠音后缀”两种类型,其中以ABB附加式为主,A词根是基本味觉词。然而,在越南语ABB式里有一些AB、BB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特点。从复合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又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基本味觉+基本味觉”;第二类是“基本味觉词+其他成分”。汉越味觉词在复合式的第一类构词法中完全对应。第二类构词法中,汉越味觉词存在共同点和不同点。其共同点是由基本味觉词与其他词素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词,这些复合词不仅表示味道,而且大多带着引申意义;但整体上看,在复合式的构词方式上,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能力与汉语味觉词相比,较为薄弱。越南语“基本味觉词+其它成分”组合只有联合式、偏正式复合词,而汉语除了联合式、偏正式之外,还有动宾式及主谓式复合组合。这也是两者复合式在第二类构词法中的不同点。(三)在语用方面,我们从交际对话、形容词生动形式和固定短语三个角度去研究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汉越基本味觉词都呈现出很多特殊的语用特点。在交际对话中,汉越味觉词既遵循又违反合作原则。在形容词生动形式中,汉越味觉词能够改变词语的语义程度、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在固定短语中,汉越味觉词主要出现在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俗语等固定短语。这些短语信息丰富,形式简洁,语言生动,语体鲜明,语义蕴含着民族深刻的处世之道和哲学思维。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丰富了隐喻理论和味觉相关的研究。在实践上,不仅加深我们对汉越味觉词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我们更好地认识中越两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颇有裨益,同时还为汉越词汇教学、词典编纂、翻译工作提供了积极的贡献。
杨晶[9](2020)在《赤类色彩词历史与现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色彩词因其特殊性和重要性而逐渐被重视,学者们纷纷从文化、翻译、认知等角度对其进行讨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色彩词中具有代表性的赤类色彩词为研究对象。在讨论时,首先确定符合本文所选取赤类色彩词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从各类辞书和语料库系统中对语料进行收集,共收集到古代赤类色彩词92个,现代赤类色彩词128个。其次本文对两个时期的赤类色彩词进行历时分析,探讨古代赤类色彩词产生的主要原因和词场特点;发现现代赤类色彩词与古代不同,其形成了以“红”为核心的同族词群,并对其语义特点、构成方式等进行讨论,此外还具有针对性地对核心词汇“红”以色彩义为基础向其他域转移的现象进行探讨。接着通过历时对比,发现赤类色彩词在数量、衍生方式、核心词汇、词汇结构方面均发生了变化,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说明变化产生的动因。最后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针对留学生在习得赤类色彩词时产生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和意见,试图为赤类色彩词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模式。
蔡晓敏[10](2020)在《中英颜色词的对比与翻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颜色词是用来描述事物外在颜色特征的词语,它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不仅用它描绘物体的外在形象,也用它表达内在心理感受。不一样的民族语言给予了颜色词完全不同的文化含义,颜色词语的翻译方法也值得去探讨。该文将首先介绍中英颜色词的构成并对其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具体论述四种颜色在中英文中被赋予的不同意义。接着提供了面对不同情况应该采用的不同翻译方法。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读者可以对英汉两种语言间颜色词语的内涵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今后的翻译工作有着一个很深刻的启发。
二、颜色的文化内涵与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颜色的文化内涵与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翻译视角下《三国演义》中兵器的维译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 |
(一)《三国演义》研究综述 |
(二)《三国演义》兵器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兵器文化及《三国演义》兵器分类 |
一 中国古代兵器文化 |
二 《三国演义》兵器分类 |
(一)《三国演义》中兵器出现频率统计 |
(二)《三国演义》中攻击类兵器 |
(三)防护类 |
(四)将领的特殊兵器 |
第三章 兵器翻译中使用翻译方法 |
一 直译法 |
二 意译法 |
(一)增词法 |
(二)减词法 |
(三)引申法 |
(四)具体化 |
(五)抽象化 |
(六)句子结构转换法 |
(七)替代法 |
(八)音译兼意译法 |
第四章 汉维古代兵器文化多元及如何保留原文文化内涵 |
一 文化多元在兵器上的体现 |
(一)战争形式 |
(二)冶炼技术 |
(三)文化内涵 |
二 翻译时如何保留文化内涵 |
(一)注重语内翻译 |
(二)大量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
(三)根据语境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 |
(四)加注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三国演义》中兵器的出现频率统计表 |
附录二:《三国演义》中的主要兵器(攻击类)及维吾尔文对照表 |
附录三:《三国演义》中的主要兵器(防御类)及维吾尔文对照表 |
附录四:《三国演义》将领使用兵器名称及维吾尔译文对照表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3)等效翻译视角下《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维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现状 |
1.3.1 《红楼梦》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现状 |
1.3.2 《红楼梦》维译本研究现状 |
1.3.3 等效翻译理论研究现状 |
1.4 理论基础 |
1.4.1 等效翻译理论 |
1.4.2 翻译策略与方法 |
2 文化负载词概述 |
2.1 文化负载词的定义 |
2.2 文化负载词的分类 |
2.3 文化负载词的特点 |
3 《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选取及分类统计 |
3.1 《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选取 |
3.1.1 生态文化负载词的概念界定 |
3.1.2 《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选取依据 |
3.2 《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分类 |
3.2.1 动物类生态文化负载词 |
3.2.2 植物类生态文化负载词 |
3.2.3 气象类生态文化负载词 |
3.2.4 物象类生态文化负载词 |
3.2.5 地名类生态文化负载词 |
4 等效翻译视角下《红楼梦》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维译策略及方法分析 |
4.1 《红楼梦》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维译策略及方法简析 |
4.2 等效翻译视角下以异化策略处理的生态文化负载词译析 |
4.2.1 直译 |
4.2.2 音译 |
4.2.3 音译+直译 |
4.2.4 小结 |
4.3 等效翻译视角下以归化策略处理的生态文化负载词译析 |
4.3.1 意译 |
4.3.2 仿译 |
4.3.3 套译+仿译 |
4.3.4 小结 |
4.4 等效翻译视角下以异化策略+归化策略处理的生态文化负载词译析 |
4.4.1 音译+套译 |
4.4.2 音译+仿译 |
4.4.3 小结 |
5 等效翻译视角下《红楼梦》生态文化负载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
5.1 由文化缺失造成的不等效 |
5.1.1 理解缺失型文化缺失 |
5.1.2 理解偏误型文化缺失 |
5.2 由文化偏移造成的不等效 |
5.2.1 理解缺失型文化偏移 |
5.2.2 理解偏误型文化偏移 |
5.3 由文化变异造成的不等效 |
结语 |
附录 |
《红楼梦》生态文化负载词界定参照表 |
《红楼梦》生态文化负载词汉维翻译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越南学习者汉语颜色词的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相关研究工作 |
第一章 汉越颜色词对比 |
第一节 汉越颜色词的本义对比 |
一、红与“??”的本义对比 |
二、黄与“vàng”的本义对比 |
三、白与“tr?ng”的本义对比 |
四、黑与“?en”的本义对比 |
五、绿与“xanh”的本义对比 |
第二节 汉越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 |
一、红与“??”的文化内涵对比 |
二、黄与“vàng”的文化内涵对比 |
三、白与“tr?ng”的文化内涵对比 |
四、黑与“?en”的文化内涵对比 |
五、绿与“xanh”的文化内涵对比 |
第二章 越南学习者习得汉语颜色词的问卷调查及结果统计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目的 |
三、调查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结果 |
一、问卷回收情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越南学习者使用汉语颜色词的偏误分析 |
第一节 越南学习者使用汉语颜色词的偏误类型 |
一、理解偏误 |
二、义译不当偏误 |
三、运用偏误 |
四、搭配偏误 |
第二节 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 |
一、中越文化差异 |
二、母语负迁移 |
三、教材编写不合理 |
四、教师教学策略不当 |
第四章 对越南学习者汉语颜色词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对教师的教学建议 |
一、重视颜色词的汉越词教学 |
二、运用对比的方法 |
第二节 对学生的学习建议 |
一、注重课外实践 |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
第三节 对教材的建议 |
一、增强颜色词编排的科学性 |
二、重视颜色词的文化实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5)汉语词语附加义的哈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理由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现状及趋势 |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0.5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语词语的附加义 |
1.1 汉语词语的附加义的概念 |
1.2 词语附加义的性质、特点 |
1.3 词语附加义的表达方式 |
1.4 词语附加义的分类 |
第二章 汉语词语感情色彩义的哈译 |
2.1 汉语词语褒义色彩义的哈译 |
2.2 汉语词语贬义色彩义的哈译 |
第三章 汉语词语语体色彩义的哈译 |
3.1 书面语体色彩义的哈译 |
3.2 口语语体色彩义的哈译 |
第四章 汉语词语形象色彩义的哈译 |
4.1 视觉形象色彩义的哈译 |
4.2 听觉形象色彩义的哈译 |
4.3 动态形象色彩义的哈译 |
第五章 汉语词语民族文化色彩义的哈译 |
5.1 颜色文化色彩义的哈译 |
5.2 .动物文化色彩义的哈译 |
5.3 数字文化色彩义的哈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国际音标对照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国家宝藏》特色用语汉译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2 研究动态与现状 |
0.3 研究方法与路径 |
0.4 创新之处 |
0.5 生态翻译学之“三维转换” |
第一章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简述及分类 |
1.1 《国家宝藏》简介 |
1.2 特色用语概述 |
1.3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分类 |
第二章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翻译策略、原则及方法 |
2.1 翻译策略 |
2.2 翻译原则 |
2.3 翻译方法 |
第三章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翻译述要 |
3.1 文学与非文学之别 |
3.2 可译与不可译探讨 |
3.3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翻译问题 |
3.4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翻译诱因 |
第四章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三维”与“三译” |
4.1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之“三维” |
4.2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之“三译” |
第五章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翻译启示之“三论” |
5.1 异化为主,归化为辅,择优而用 |
5.2 意义优先,形式兼之,因材各选 |
5.3 提升文学素养,加大文化补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维吾尔文国际音标对照表 |
附录2 |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微语料库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7)汉蒙表达情绪成语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关研究综述 |
1.1.1 成语的定义和内涵 |
1.1.2 中国关于成语与表达情绪成语的研究 |
1.1.3 蒙古国关于成语与表达情绪成语的研究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语言对比与文化对比 |
1.2.2 从情绪理论视角研究汉蒙表达情绪成语 |
1.3 技术路线:表达情绪成语的筛选方法说明 |
1.3.1 成语词典使用方法介绍 |
1.3.2 汉蒙表达情绪成语的筛选方法 |
第二章 汉蒙表达情绪的成语结构特点比较 |
2.1 汉语中表达情绪成语的结构特点 |
2.2 蒙语中表达情绪成语的结构特点 |
2.2.1 蒙语表达情绪成语的形式结构特点 |
2.2.2 蒙语表达情绪成语的语法结构特点 |
2.3 汉蒙表达情绪成语的结构异同分析 |
第三章 汉蒙表达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 |
3.1 汉蒙表达快乐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 |
3.2 汉蒙表达悲伤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 |
3.3 汉蒙表达愤怒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 |
3.4 汉蒙表达恐惧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 |
3.5 汉蒙表达厌恶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 |
3.6 汉蒙表达惊讶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 |
3.7 汉蒙表达多种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 |
3.8 汉蒙表达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的小结 |
第四章 汉蒙表达情绪的成语文化内涵比较 |
4.1 汉蒙表达快乐情绪的成语文化内涵比较 |
4.2 汉蒙表达悲伤情绪的成语文化内涵比较 |
4.3 汉蒙表达愤怒情绪的成语文化内涵比较 |
4.4 汉蒙表达恐惧情绪的成语文化内涵比较 |
4.5 汉蒙表达厌恶情绪的成语文化内涵比较 |
4.6 汉蒙表达惊讶情绪的成语文化内涵比较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
1.2.2 越南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
1.2.3 汉越味觉词的对比研究 |
1.2.4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范围 |
1.3.1 味与味觉 |
1.3.2 味觉词的定义及分类 |
1.3.3 基本味觉词及研究对象 |
1.4 理论依据 |
1.4.1 语义对比的理论框架 |
1.4.2 差异解释的阐释模式 |
1.5 研究方法和语料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汉越“酸/chua”语义对比 |
2.1 汉越“酸/chua”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2.2 汉越“酸/chua”语义统计及分析 |
2.2.1 “酸/chua”的语义分布统计 |
2.2.2 “酸/chua”语义内涵分析 |
2.3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总结 |
2.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
2.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
2.4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原因 |
2.4.1 认知因素 |
2.4.2 语言因素 |
2.4.3 文化因素 |
第三章 汉越“甜/ng(?)t”语义对比 |
3.1 汉越“甜/ng(?)t”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3.2 汉越“甜/ng(?)t”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
3.2.1 “甜/ng(?)t”的语义分布统计 |
3.2.2 “甜/ng(?)t”的语义内涵分析 |
3.3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总结 |
3.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
3.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
3.4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原因 |
3.4.1 认知因素 |
3.4.2 语言因素 |
3.4.3 文化因素 |
第四章 汉越“苦/d(?)ng(kh(?))”语义对比 |
4.1 汉越“苦/d(?)ng(kh(?))”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4.2 汉越“苦/d(?)ng(kh(?))”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
4.2.1 “苦/d(?)ng(kh(?))”的语义分布统计 |
4.2.2 “苦/d(?)ng(kh(?))”的语义内涵分析 |
4.3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总结 |
4.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
4.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
4.4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原因 |
4.4.1 认知因素 |
4.4.2 语言因素 |
4.4.3 文化因素 |
第五章 汉越“辣/cay”语义对比 |
5.1 汉越“辣/cay”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5.2 汉越“辣/cay”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
5.2.1 “辣/cay”的语义分布统计 |
5.2.2 “辣/cay”的语义内涵分析 |
5.3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总结 |
5.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
5.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
5.4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原因 |
5.4.1 认知因素 |
5.4.2 语言因素 |
5.4.3 文化因素 |
第六章 汉越“咸/m(?)n”语义对比 |
6.1 汉越“咸/m(?)n”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6.2 汉越“咸/m(?)n”语义统计及分析 |
6.2.1 “咸/m(?)n”的语义分布统计 |
6.2.2 “咸/m(?)n”的语义内涵分析 |
6.3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总结 |
6.4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原因 |
第七章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 |
7.1 汉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
7.1.1 重叠式 |
7.1.2 附加式 |
7.1.3 复合式 |
7.2 越南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
7.2.1 重叠式 |
7.2.2 附加式 |
7.2.3 复合式 |
7.3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分析 |
7.3.1 重叠式对比 |
7.3.2 附加式对比 |
7.3.3 复合式对比 |
第八章 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
8.1 汉越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
8.1.1 交际对话的合作原则 |
8.1.2 汉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
8.1.3 越南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
8.2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
8.2.1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类型 |
8.2.2 汉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
8.2.3 越南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
8.3 汉越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
8.3.1 汉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
8.3.2 越南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
8.4 总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论文的基本结论 |
9.1.1 关于汉越味觉词语义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 |
9.1.2 关于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原因的阐释 |
9.1.3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构词方式 |
9.1.4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
9.2 研究反思 |
9.2.1 创新之处 |
9.2.2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9)赤类色彩词历史与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论文选题理由及意义 |
0.1.1 论文选题理由 |
0.1.2 论文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3.1 本文研究内容 |
0.3.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章 古代赤类色彩词研究 |
1.1 古代单音赤类色彩词 |
1.1.1 古代单音赤类色彩词释例 |
1.1.2 古代单音赤类色彩词语义聚合分析 |
1.2 古代复音赤类色彩词 |
1.2.1 古代复音赤类色彩词释例 |
1.2.2 古代复音赤类色彩词语义聚合分析 |
1.3 古代赤类色彩词分析 |
1.3.1 古代单音赤类色彩词主要产生方式 |
1.3.2 古代复音赤类色彩词主要产生方式 |
1.3.3 古代赤类色彩词特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现代赤类色彩词研究 |
2.1 现代赤类色彩词 |
2.1.1 现代赤类色彩词发展总况 |
2.1.2 现代赤类色彩词语义分析 |
2.1.3 现代赤类色彩词的构成方式及表达效果 |
2.2 现代赤类色彩词“红”的引申研究 |
2.2.1 引申的原因 |
2.2.2 引申的方式 |
2.2.3 引申的认知域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古今赤类色彩词比较研究 |
3.1 与古代赤类色彩词相比所发生的变化 |
3.1.1 数量的变化 |
3.1.2 衍生方式的变化 |
3.1.3 核心词汇的变化 |
3.1.4 词汇结构的变化 |
3.2 赤类色彩词历时变化动因 |
3.2.1 色彩词内部原因 |
3.2.2 色彩词外部原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赤类色彩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4.1 赤类色彩词的文化内涵 |
4.1.1 汉民族中赤类色彩词的文化内涵 |
4.1.2 不同国家中赤类色彩词的文化内涵 |
4.2 赤类色彩词的偏误表现及教学策略 |
4.2.1 赤类色彩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表现 |
4.2.2 对外汉语教学中赤类色彩词的教学策略探索 |
4.3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英颜色词的对比与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介绍 |
2 中英文色彩词语的构成特点 |
2.1 中文色彩词语的构成 |
2.2 英文色彩词语的构成 |
3 中英颜色词文化内涵的对比 |
3.1“White”和“白” |
3.1.1“white”和“白”文化内涵的相似点 |
3.1.2“white”和“白”文化内涵的不同点 |
3.2“Black”和“黑” |
3.2.1“Black”和“黑”文化内涵的相似点 |
3.2.2“Black”和“黑”文化内涵的不同点 |
3.3“Red”和“红” |
3.3.1“Red”和“红”文化内涵的相似点 |
3.3.2“Red”和“红”文化内涵的不同点 |
3.4“Yellow”和“黄” |
3.4.1“Yellow”和“黄”文化内涵的相似点 |
3.4.2“Yellow”和“黄”文化内涵的不同点 |
3.5 造成中英颜色词语文化含义有不同之处的原因 |
3.5.1 地理因素 |
3.5.2 历史因素 |
3.5.3 宗教因素 |
4 颜色词语的翻译方法 |
4.1 直译 |
4.2 意译 |
5 结论 |
四、颜色的文化内涵与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翻译视角下《三国演义》中兵器的维译探究[D]. 张利娟.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等效翻译视角下《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维译研究[D]. 袁浩翔.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4]越南学习者汉语颜色词的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研究[D]. 阮氏郦(NGUYEN THI LY).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5]汉语词语附加义的哈译研究[D]. 杜晓聪.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6]《国家宝藏》特色用语汉译维研究[D]. 弋丹.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7]汉蒙表达情绪成语的对比分析[D]. 图门达日.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D]. 黎氏全.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赤类色彩词历史与现状研究[D]. 杨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中英颜色词的对比与翻译研究[J]. 蔡晓敏. 海外英语,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