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私──阻碍经济发展的毒瘤(论文文献综述)
耿亚波,郭永良[1](2021)在《中国与周边国家执法安全合作模式及安全共同体构建——基于“利益—机制—成效”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以执法安全合作来应对共同安全命题,效果卓着。当前,面临非传统安全因素的挑战,在原有基础上,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安全共同体势在必行。为此,亟待立足于执法安全合作实践之上,从理论角度予以范式凝练和模式探讨。以"利益—机制—成效"为观察框架,可将合作模式类型化为"政治互信下的深度合作""经济依赖下的协调型合作""地缘竞争主导下的建设型合作"三种理论模型。三种模式有其内在关联且各有利弊,未来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周边外交理念为指导,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推动执法安全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协同发展,推动认同建设,加强利益互嵌、机制互构、成效双赢,推动与周边国家构建安全共同体。
白漫漫[2](2021)在《洗钱罪研究》文中指出
余瑾祺[3](2021)在《澜湄合作机制下的跨境禁毒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
于静静[4](2021)在《医学内外:X光在民国社会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12-1949)》文中认为
耿宇强[5](2021)在《长治久安视域下新疆宗教极端主义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一帆[6](2021)在《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中国反恐斗争已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通过采取多元化和立体化的综合治理手段,“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已基本丧失在中国境内的生存空间,反恐形势已发生质的变化。恐怖主义风险最高的中国新疆地区已连续四年多未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国家安全稳定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但是,部分“东突”恐怖主义势力仍在境外开展恐怖主义活动,受多重因素影响,土耳其已成为“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在境外的大本营和避难中心。“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在土耳其煽动反华舆论,筹措发展资源,扩大组织规模,集中训练恐怖活动人员,遥控指挥实施恐怖袭击。“东突”恐怖主义势力长期盘踞在土耳其,使中国无法从根源上铲除这一“毒瘤”。因此,与土耳其推进和深化反恐合作,对中国进一步开展反恐斗争和打击“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限制“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在土耳其的活动与发展,中国与土耳其开展的反恐合作已启动多年,但是取得的成效不佳,缺乏实质化进展,亟需在多个关键环节进行突破。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土耳其关系的提升,政治互信日益增强,在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两国打击“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和推进反恐合作的共识也在逐步深化。因此,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面临重大机遇。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在论述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中国与土耳其开展反恐合作的战略价值、内外环境和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和深化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具体对策。本研究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相关理论和研究框架等内容。第二章为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演进和发展,详细梳理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历史演进,共经历了起源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入阶段。总结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具有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进程阶段性、立场反复性、合作复杂性和目标长期性。第三章为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战略价值,深入剖析开展反恐合作对中国与土耳其以及维护地区和全球安全稳定的重要意义。第四章为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内外环境,客观分析推进反恐合作具有的可行性。第五章为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伊斯兰国”和“东突”等恐怖主义发展因素,缺乏互补性的反恐合作需求、存在差异化的反恐合作目标以及不确定和不统一的反恐标准等双方利益因素,美国和欧盟各国对“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的态度等国际力量因素。第六章为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推进和深化,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的对策,包括巩固反恐合作共识,夯实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根基;完善反恐合作机制,提升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效率;优化反恐合作环节,拓宽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范围;加快推进全面合作,实现中国与土耳其关系发展突破等内容。
谢春涛[7](2021)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李长春曾经指出,关于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最重要就是回答了文化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和走什么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理念,也形塑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样态。本文将1978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文化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轨迹为考察对象,以文化的发展目标和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三对关系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命题,旨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定位,解答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这三对关系的认识变迁。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成就,相关研究较为充分,本文试图从文化发展道路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着手,历史性地梳理重要文献,对比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面对不同的时代挑战时思想与理论的变迁。在思想变迁的历史脉络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更加清晰,这也更加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复杂的历史互动中不断开拓与调试而形成的。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文化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定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断地进行调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初衷是恢复党风与社会风气,十二大报告还以共产主义为核心提出了“四有”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精神文明逐渐褪去了共产主义色彩。鉴于精神文明偏重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又在1990年代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聚焦文化艺术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并且更强调文化的中国特色。新世纪以后,胡锦涛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看待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的视角不断拔高,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改革开放初期更多是从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抵制腐朽思想的角度出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则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综合国力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被逐渐认识。第二章主要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出现了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拥抱西方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为应对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彻底转变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中国共产党由于长期受到列宁“两种文化”理论的影响,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华与糟粕二元对立划分,直到进入新时代才突破这种二元划分方法。在应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尽管中国共产党始终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但整个社会在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倾向,如,将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化。直到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气派,中国的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才逐步开始摆脱对西方的盲从。第三章围绕文化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问题,主要探讨文化与政府、市场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化受众被赋予更多选择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扩大。而当时文化是政府包办的“事业”和“工作”,在“以文补文”等小修小补无法解决文化市场供需矛盾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尊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文化生产的重要性。在理顺“两种属性”与“两种效益”的关系之后,中共中央对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和公益化的文化事业进行了区分,重新定义了文化领域中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市场主导文化产业和人民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关系。第四章是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思维,对触及底线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文化进行批判和抵制,并且落实二为方针增强文化活力。但在变革时代,老经验不灵、新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思潮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教训。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共中央在以立为本的基调下,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工作方针,放弃了以往对意识形态进行刚性约束的办法,为如何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进入新世纪,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挑战,胡锦涛提出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在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更为主动地引领社会发展、推动共识形成。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理论建构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从文化体制改革探讨如何摆正政府、市场与人民的关系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探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繁荣发展的辩证统一,能够更好地涵盖文化自身发展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更加全面论述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突出理论重点。二是材料相对较新,得益于报刊电子化和材料的公开,文章大量利用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报刊材料,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当时党内外的观点。三是研究视角新,本文吸收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受众的角度分析文化背景,能够更充分地展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意义。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更加全面、更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替了偏重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中国共产党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两种效益”以及“两种属性”有了更加辩证统一的认识。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层面,中国共产党也探索出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化并存的基本思路,更加关注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晋江艳[8](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表明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李频捷[9](2021)在《党内“两面人”现象的危害与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的建设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党内长期存在的“两面人”现象受到有效遏制,但党内“两面人”现象仍然存在。党内存在的“两面人”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形象,危害着党的肌体,毒化着社会空气,因此深入研究党内“两面人”现象的实质、危害、表现特征、形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对于新时代完善和加强党的建设无疑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党内的“两面人”很会伪装,喜欢表演作秀,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其本质是一种政治投机主义。其表现特征是表面理想坚定,背地信神信鬼;表面为民服务,背地为己谋利;表面欢迎民主,背地“一言堂”;表面清正廉洁,背地腐败堕落;表面任人唯贤,背地任人唯亲;表面拥护执行,背地阳奉阴违。党内存在的“两面人”现象在政治上破坏党的威信、损害党的决策执行力、污染党内政治生态、弱化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经济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加剧收入分配不公;在文化上扭曲人民群众的“三观”,影响党的优良政治文化建设;在社会上伤害党群关系,毒化着社会空气,危害社会和谐稳定。党内“两面人”现象存在的原因多样。政治上与党内外执纪失之于严,监督机制不健全,党内领导干部诚信体系建设不系统,领导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制度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不够深入人心有密切关系;经济上是因为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被金钱、利益所腐化,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得党内少数干部人格分离;文化上是因为党内少数党员干部政治信仰缺失、党性修养弱化、思想被封建官场文化所侵蚀;同时,党内“两面人”现象的产生也离不开复杂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治理党内存在的“两面人”现象,一是必须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党规党法,建立强有力的惩戒制度,加强领导干部诚信制度建设。二是要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市场经济法规。三是要建立良好的政治文化,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四是要在社会上建构良好的社会风尚,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诚信监督体系建设。
潘博然[10](2021)在《基于演化博弈的我国反洗钱协同监管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金融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程度的扩大,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助长了走私、毒品、贪污贿赂等不法行为的扩张,利用各种途径将非法所得资金洗白的活动大量存在,洗钱问题日渐突出,对我国政治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反洗钱形势不容乐观,预防和治理洗钱行为亟待加强。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中国反洗钱工作立足国情,推动法制建设,创建协调机制,初步建立起多层次的反洗钱监管体系。反洗钱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行业相关管理部门协同治理,2002年成立了反洗钱工作部级联席会议机制,专门负责防范和打击反洗钱违法犯罪行为。然而,对于监管手段越来越多、监管力度越来越严而洗钱行为却屡禁不止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协同监管的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科学评估。本文从反洗钱工作的稳定性和效率性出发,选取9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创建反洗钱监管指数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测度2009年至2018年我国协同监管的有效性。结论显示:我国反洗钱监管有效指数呈下降趋势。从时间轴来看,2010年以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机制日趋成熟,金融业反洗钱监管有效性得到提高,但随着洗钱形式的多样化和洗钱包装的复杂化,指数在2014年首次出现负值。2016年,指数开始回缓上升,但仍处于负值水平,反映出现有反洗钱监管体系难以有效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洗钱形势,协同监管效力仍显不足。本文基于反洗钱工作部级联席会议23个部门协同的视角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利用雅克比矩阵法探讨反洗钱监管部门系统博弈的局部稳定性,分析各要素对演化策略的影响,并利用matlab2016a进行数值仿真,结论认为:一是我国反洗钱监管体系对相关部门没有明确职责,使得这些部门独立履职获得的基本收益非常小,容易萌生“等、靠”被动配合的履职心理,降低了主动履职和合作的积极性;二是监管部门对于反洗钱工作的开展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合作履职产生的收益较低,没有认真履职却能获得不错的收益,“搭便车”现象将长期无法消除;三是我国反洗钱监管协同机制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合作产生的成本过高,导致各方履职受外部限制影响较大,合作积极性大打折扣。本文认为,统筹规划不够是反洗钱工作开展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核心使命的离散化和部门利益冲突是反洗钱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纵强横弱”的“部门墙”是监管协同乏力的主要原因,信息资源的垄断性是导致反洗钱监管部门协作关系难以深入的直接原因。因此,要提升反洗钱协同监管有效性,使各部门在反洗钱工作中趋于“协同”,需要建立决策协调中枢机构强化治理统筹,构建利益分配实现协同收益共享,强化信息共享合作消除信息孤岛,引入绩效考核实现治理成本共担。
二、走私──阻碍经济发展的毒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私──阻碍经济发展的毒瘤(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与周边国家执法安全合作模式及安全共同体构建——基于“利益—机制—成效”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
(一)恐怖主义威胁依旧严峻 |
(二)毒品犯罪居高不下 |
(三)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日益猖獗 |
(四)其他类型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 |
三、中国与周边国家执法安全合作的分析框架 |
(一)中国与周边国家执法安全合作的分析框架 |
1. 利益 |
2. 机制 |
3. 成效 |
(二)“利益—机制—成效”的互动关系 |
四、中国与周边国家执法安全合作的模式 |
(一)中国与周边国家执法安全合作的三种模式 |
1. 政治互信下的深度合作模式 |
2. 经济依赖下的协调型合作模式 |
3. 地缘竞争主导下的建设型合作模式 |
(二)三种合作模式的分析比较 |
五、未来对中国与周边国家执法安全合作的思考 |
(一)妥善应对大国战略竞争,凝聚、拓展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 |
(二)坚持执法安全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协同发展,筑牢利益基础 |
(三)加强合作机制塑造,提高执法安全合作的水平 |
(四)增强合作成效外溢,实现“共同安全”到“安全共同体”的跨越 |
(6)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1.1 关于土耳其的研究现状 |
1.3.1.2 关于反恐合作的研究现状 |
1.3.1.3 关于中国与土耳其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1.4 关于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2.1 在土耳其外交关系和对外政策方面 |
1.3.2.2 在土耳其库尔德问题和“库尔德工人党”方面 |
1.3.2.3 在地区和全球反恐合作方面 |
1.3.2.4 在中国与土耳其关系方面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跨学科研究法 |
1.4.3 学术访谈法 |
1.5 相关理论 |
1.5.1 合作论 |
1.5.2 国家利益论 |
1.5.3 国家安全理论 |
1.6 研究框架 |
2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演进和发展 |
2.1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历史演进 |
2.1.1 起源阶段 |
2.1.2 探索阶段 |
2.1.3 发展阶段 |
2.1.4 深入阶段 |
2.2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发展特征 |
2.2.1 进程阶段性 |
2.2.2 立场反复性 |
2.2.3 合作复杂性 |
2.2.4 目标长期性 |
3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战略价值 |
3.1 开展反恐合作对中国的战略价值 |
3.1.1 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新型国际关系的具体实践 |
3.1.2 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根本要求 |
3.1.3 参与中东地区安全治理和非传统安全合作的主要内容 |
3.1.4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选择 |
3.1.5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维护海外利益的重要保障 |
3.1.6 打击“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的根本出路 |
3.2 开展反恐合作对土耳其的战略价值 |
3.2.1 强化与中国外交关系的核心基础 |
3.2.2 深化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关键前提 |
3.2.2.1 土耳其国内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
3.2.2.2 土耳其与中国贸易不平衡加剧 |
3.2.3 维护国内政治和社会安全稳定的有效手段 |
3.2.4 改善国际形象和提升影响力的正确途径 |
4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内外环境 |
4.1 国际环境 |
4.1.1 中东地区力量格局转变为开展反恐合作提供战略契机 |
4.1.2 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机制为开展反恐合作提供平台保障 |
4.1.3 世界各国的反恐立场为开展反恐合作提供舆论支持 |
4.2 国内环境 |
4.2.1 中国境内恐怖主义风险显着降低 |
4.2.1.1 预防打击恐怖主义 |
4.2.1.2 开展去极端化治理 |
4.2.1.3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
4.2.2 土耳其外交政策转变趋势日益明显 |
4.2.2.1 以更加积极自主的态度参与地区和全球事务 |
4.2.2.2 以更加丰富灵活的方式强化亚太区域的合作 |
4.2.3 中国与土耳其不断深化多领域的合作 |
4.2.3.1 经济领域合作 |
4.2.3.2 人文领域合作 |
4.2.3.3 其他领域合作 |
5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制约因素 |
5.1 恐怖主义发展因素 |
5.1.1 “伊斯兰国”的发展变化 |
5.1.1.1 调整武装活动策略,改变恐怖袭击方式 |
5.1.1.2 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寻求多方势力合作 |
5.1.1.3 积极开展跨国“圣战”,策划实施“回流”渗透 |
5.1.2 “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的发展变化 |
5.1.2.1 以土耳其为政治和发展中心 |
5.1.2.2 以土耳其为指挥和活动中心 |
5.2 双方利益因素 |
5.2.1 缺乏互补性的反恐合作需求 |
5.2.2 存在差异化的反恐合作目标 |
5.2.3 不确定和不统一的反恐标准 |
5.3 国际力量因素 |
5.3.1 美国因素 |
5.3.1.1 土耳其与美国的关系 |
5.3.1.2 美国对“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的政策 |
5.3.2 欧盟因素 |
5.3.2.1 土耳其与欧盟的关系 |
5.3.2.2 欧盟对“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的政策 |
6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推进和深化 |
6.1 巩固反恐合作共识,夯实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根基 |
6.1.1 坚持打击恐怖主义 |
6.1.2 坚持反对干涉他国内政 |
6.1.3 坚持反对反恐“双重标准” |
6.2 完善反恐合作机制,提升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效率 |
6.2.1 加强反恐问题磋商交流机制建设 |
6.2.2 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平台价值 |
6.2.3 争取第三方国家对反恐合作的支持 |
6.3 优化反恐合作环节,拓宽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范围 |
6.3.1 强化反恐情报交流共享 |
6.3.2 协调开展网络信息监管 |
6.3.3 探索反恐怖融资合作渠道 |
6.3.4 促进去极端化治理交流 |
6.3.5 推动引渡合作取得新进展 |
6.4 加快推进全面合作,实现中国与土耳其关系发展突破 |
6.4.1 持续增进政治互信 |
6.4.2 破解经济合作瓶颈 |
6.4.3 丰富人文交流形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提出:转折与建构 |
0.2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道路相关理论的研究 |
0.3 研究创新之处 |
0.4 研究方法 |
0.5 概念界定 |
0.5.1 文化建设 |
0.5.2 文化发展道路 |
0.5.3 文化受众主体性 |
0.6 研究思路 |
第1章 目标、任务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定位 |
1.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1.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提出与目标设定 |
1.1.2 1986 年“精神文明决议”指导思想的转变 |
1.1.3 “四有”的概念提出及其演变 |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精神文明的新定位 |
1.2.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1.2.3 “文化强国”的概念形成 |
1.3 文化的战略意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 |
1.3.1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
1.3.2 从服务于政治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1.3.3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
1.3.4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
1.4 小结 |
第2章 现代性与民族性:当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2.1 批判封建主义与反思传统文化 |
2.1.1 批判封建主义是反思“文革”的必然 |
2.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评价 |
2.1.3 新启蒙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危机 |
2.2 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
2.2.1 “思想政治斗争”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弘扬 |
2.2.2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困 |
2.2.3 超越“精华”与“糟粕”二元划分 |
2.3 文化现代性的探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气派 |
2.3.1 “西为中用”与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 |
2.3.2 “体”“用”相关: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由来 |
2.3.3 中国气派: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性探索 |
2.4 小结 |
第3章 政府、市场与人民: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
3.1 “政府办文化”与文化受众的矛盾与调试 |
3.1.1 政府包办下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思维定式 |
3.1.2 “以文补文”、“双轨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尝试 |
3.1.3 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对文化受众主体性的忽视 |
3.2 重新认识人民与市场: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
3.2.1 重新认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意义 |
3.2.2 区分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与公益导向的文化事业 |
3.2.3 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全面改革的展开 |
3.3 小结 |
第4章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发展 |
4.1 改革开放初期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 |
4.1.1 “二为”方向的提出: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新界定 |
4.1.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4.1.3 主体性觉醒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 |
4.2 主旋律与多样化: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新思路 |
4.2.1 重在建设,以立为本 |
4.2.2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
4.3 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发展 |
4.3.1 信息技术革命与文化受众主体性的觉醒 |
4.3.2 网络文化建设与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
4.3.3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4.4 小结 |
结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与新时代的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8)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
4.2.1 政府机构 |
4.2.2 社会团体 |
4.2.3 企业内部机构 |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
5.1 社会救济 |
5.1.1 灾害救济 |
5.1.2 贫民救济 |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
5.2 社会保险 |
5.2.1 养老保险 |
5.2.2 医疗保险 |
5.2.3 伤残保险 |
5.2.4 生育保险 |
5.2.5 优异贡献待遇 |
5.3 社会福利 |
5.3.1 民政福利 |
5.3.2 职工福利 |
5.4 社会优抚 |
5.4.1 优待补助 |
5.4.2 褒扬抚恤 |
5.4.3 安置复员军人 |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9)党内“两面人”现象的危害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党内“两面人”现象的实质与表现 |
第一节 党内“两面人”现象的内涵和实质 |
一、党内“两面人”现象的内涵 |
二、党内“两面人”现象的实质 |
第二节 党内“两面人”现象的表现 |
一、表面理想坚定,背地信神信鬼 |
二、表面为民服务,背地为己谋利 |
三、表面欢迎民主,背地“一言堂” |
四、表面清正廉洁,背地腐败堕落 |
五、表面任人唯贤,背地任人为亲 |
六、表面拥护执行,背地阳奉阴违 |
第三章 党内“两面人”现象的危害性 |
第一节 党内“两面人”现象在政治上的危害性 |
一、党内“两面人”现象破坏党的威信 |
二、党内“两面人”现象损害决策执行力 |
三、党内“两面人”现象污染党内政治生态 |
四、党内“两面人”现象弱化党内政治生活制度 |
五、党内“两面人”现象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第二节 党内“两面人”现象在经济上的危害性 |
一、党内“两面人”现象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
二、党内“两面人”现象加剧收入两极分化 |
第三节 党内“两面人”现象在文化上的危害性 |
一、党内“两面人”现象扭曲人民群众的“三观” |
二、党内“两面人”现象影响党内优良政治文化建设 |
第四节 党内“两面人”现象在社会中的危害性 |
一、党内“两面人”现象伤害党群关系 |
二、党内“两面人”现象危害社会和谐稳定 |
第四章 党内“两面人”现象存在的原因 |
第一节 党内“两面人”现象存在的政治原因 |
一、党内外纪律松弛、监督机制不健全 |
二、党内领导干部诚信体系建设不系统 |
三、党内政治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 |
四、党内领导干部考核选拔任用机制体制不完善 |
第二节 党内“两面人”现象存在的经济原因 |
一、党内部分党员思想被金钱、利益所腐化 |
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得党内部分官员人格分离 |
第三节 党内“两面人”现象存在的文化原因 |
一、党内部分党员政治信仰缺失 |
二、党内部分党员的党性修养弱化 |
三、党内部分党员思想被封建官场文化所侵蚀 |
第四节 党内“两面人”现象存在的社会原因 |
第五章 党内“两面人”现象的治理策略 |
第一节 治理党内“两面人”现象要全面从严治党 |
一、治理党内“两面人”现象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
二、治理党内“两面人”现象要建立健全的党规党法 |
三、治理党内“两面人”现象要建立强有力的惩戒制度 |
四、治理党内“两面人”现象要加强领导干部诚信制度建设 |
第二节 治理党内“两面人”现象要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
一、治理党内“两面人”现象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二、治理党内“两面人”现象要完善市场经济法规 |
第三节 治理党内“两面人”现象要建立良好的政治文化 |
一、治理党内“两面人”现象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
二、治理党内“两面人”现象要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
第四节 治理党内“两面人”现象在社会上要建构良好的社会风尚 |
一、治理党内“两面人”现象要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 |
二、治理党内“两面人”现象要加强社会监督体系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基于演化博弈的我国反洗钱协同监管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论文撰写遇到的困难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洗钱与反洗钱 |
二、部门协同与反洗钱协同监管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协同理论 |
二、博弈论 |
第二章 反洗钱协同监管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反洗钱监管组织架构 |
一、行政主管部门主导 |
二、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参与 |
三、行政管理部门配合 |
四、自律性组织协助 |
第二节 协同监管运行机制 |
一、国家层面:部级联席会议机制 |
二、地方层面:地方协调机制 |
三、操作层面:情报交流机制 |
第三章 我国反洗钱工作有效性测度 |
第一节 我国反洗钱有效性指数构建 |
一、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二、KMO和 Bartlett检验 |
三、各主成分和综合分析 |
四、我国反洗钱监管有效性综合评价 |
第三节 存在问题的表现 |
一、现有的合作机制未有效发挥 |
二、涉案调查合作信息单向流动 |
三、特定非金融行业监管合作渠道不畅 |
四、基层机构履职存在掣肘 |
第四节 基于协同理论的原因分析 |
一、统筹规划不够是反洗钱工作开展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
二、核心使命的离散化和部门利益冲突是反洗钱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 |
三、“纵强横弱”的“部门墙”是监管协同乏力的主要原因 |
四、信息资源的垄断性是导致反洗钱监管部门协作关系难以深入的直接原因 |
第四章 我国反洗钱协同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
第一节 反洗钱协同监管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一、博弈主体分析 |
二、基本假设与参数设置 |
第二节 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
第三节 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一、复制动态方程 |
二、均衡点及稳定性分析 |
三、监管部门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
四、引入奖惩机制后的反洗钱协同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
五、数值仿真 |
第五章 提升我国反洗钱协同监管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建立决策协调中枢机构强化治理统筹 |
第二节 构建利益分配实现协同收益共享 |
第三节 强化信息共享合作消除信息孤岛 |
第四节 引入绩效考核实现治理成本共担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走私──阻碍经济发展的毒瘤(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与周边国家执法安全合作模式及安全共同体构建——基于“利益—机制—成效”的分析[J]. 耿亚波,郭永良. 公安学研究, 2021(05)
- [2]洗钱罪研究[D]. 白漫漫. 江南大学, 2021
- [3]澜湄合作机制下的跨境禁毒法律问题研究[D]. 余瑾祺.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4]医学内外:X光在民国社会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12-1949)[D]. 于静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5]长治久安视域下新疆宗教极端主义治理研究[D]. 耿宇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6]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研究[D]. 王一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12)
- [7]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D]. 谢春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21(12)
- [8]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9]党内“两面人”现象的危害与治理研究[D]. 李频捷.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10]基于演化博弈的我国反洗钱协同监管有效性研究[D]. 潘博然.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