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讲 气体的流动

第 5 讲 气体的流动

一、第五讲 气体的流动(论文文献综述)

李仲瀚[1](2021)在《封闭猪舍粪污快速分离收运系统建立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生猪养殖逐渐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然而,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粪便、污水以及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不同清粪工艺对封闭猪舍粪污的理化性质和舍内有害气体的产生影响很大,新型粪污收运系统等清粪技术的开发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对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物源头减排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粪污收运不及时、快速收运技术缺乏的问题,本文以封闭猪舍为研究单元,研发一套粪污快速分离收运系统。建立了有害气体(NH3、H2S)现场快速检测的方法和设备。通过现场对比试验和实时定位监测,探讨了粪污快速分离收运系统对粪污理化性质的影响和对环境有害气体的控制效果,同时比较分析了周年条件下不同清粪工艺粪污的理化性质和舍内有害气体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变化规律。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粪污产生原位具有易分离的物理特性,开发了粪污快速分离收运系统,在粪污产生的第一时间进行过滤式重力分离,有效避免由于固液长期共存导致的相分离难度增大,粪便养分流失多的问题,最大程度保持了粪、尿的原有特征,为后续分别资源化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初步的应用效果检验,该系统可在实现有效分离率≥90%、分离时间<1 min、粪污在舍区停留时间小于30 min、系统能耗≤2.50 k Wh?d-1、系统工艺水消耗≤0.2 m3?d-1下长期稳定运行,为后续的现场试验过程研究开展提供了设备基础。(2)基于传感器元件,建立了主要污染物吸入式气室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基于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零点标定气体源结构,实现了主要指标的自动零点标定,保证了数据检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开发的畜禽养殖环境多组分原位在线监测设备,集成了最多6项主要污染物和多项常规养殖环境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其中NH3和H2S的量程为0-100 ppm,灵敏度分别为0.135±0.035和0.8±0.2 ppm,响应时间T90<90 s和T90<35 s;并开发了配套的应用软件,链接了物联网系统,为养殖环境信息采集提供了技术手段。通过对监测设备进行工况标定检验了其主要污染物指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为开展规模化养殖猪舍环境监测研究提供了设备基础。(3)与人工清粪组相比,采用粪污快速分离收运系统的机械清粪组粪便的总氮、总磷和氨氮含量提高17.96%、16.08%、93.55%(p<0.05),含水率降低4.92%(p<0.05);污水的总氮浓度降低42.4%(p<0.05),总磷浓度降低57.22%(p<0.05),氨氮浓度降低58.48%(p<0.05),化学需氧量浓度降低36.97%(p<0.05);舍内平均温度降低0.31℃,而平均相对湿度降低5.58%(p<0.05);平均氨气和硫化氢浓度降低了64.83%和62.33%(p<0.05)。上述结果表明,粪污快速分离收运技术能减少粪便中养分向污水转移,保留粪便利用价值同时降低污水后续处理难度;同时采用基于漏缝地板的粪污快速分离收运技术的猪舍内环境指标明显优于人工清粪模式,更有利于生猪的生长。(4)通过对采用粪污快速分离收运系统的猪舍进行周年监测,发现不同季节猪舍的猪粪含水率、总氮、总磷和氨氮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70.1-75.43%、2.89-3.35%、3.01-3.62%、0.1225-0.2045%;污水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氨氮变化范围分别为496.18-1258.67 mg/L、135.65-233.35mg/L、39.65-126.81 mg/L和1247.11-3254.19 mg/L;夏季粪便与污水的检测指标含量显着低于其余季节,春、冬两季显着高于秋、夏两季。不同季节舍内温湿度范围为20.51-28.61℃和68.21-71.32%之间;氨气和硫化氢浓度的范围为2.55-7.36和0.69-0.85 mg/m3之间,舍内温度随外界环境改变,而氨气和硫化氢浓度则与季节因素导致的温度和通风时间等有关。可以发现猪舍粪污排放和舍内环境指标与季节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粪污快速分离收运系统稳定运行,在使用期间能有效完成粪污的分离收运,减少粪污养分向污水中转移,保留固态粪污养分的同时也降低了污水中污染物浓度方便后续处理;同时也能保持舍内环境的良好。综上,该系统可为封闭猪舍的粪污源头减排提供一种新型技术方案。

穆刘森[2](2021)在《磷矿石碳热还原过程元素迁移变化规律及残渣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的磷矿石储量,且作为黄磷生产消费大国,在世界占有庞大的磷产品市场。黄磷是众多行业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料,其生产方法主要为电热法,每生产1吨黄磷,电耗在13000~15000 k W·h之间,并会产生8~10吨的黄磷炉渣,炉渣利用率仅为10%,且炉渣出炉带出大量废热无法回收利用。本研究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资助下,以磷资源清洁利用与重污染固废源头近零排放为目的,针对黄磷产业的高能耗,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研究了黄磷常规生产过程与添加活性组分Mg O后的非常规生产过程中,钙、硅等元素的迁移变化规律,及不同体系熔融温度的变化情况;并探讨了不同冷却方式对黄磷炉渣形成和物相结构的影响,为炉渣后续处理和实现全量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价值。利用Fact Sage7.1热力学计算软件对常规和非常规体系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并对不同体系进行了相图计算。发现在非常规体系中,主要可能生成的物质是Ca Mg Si O4、Ca Mg Si2O6、Ca2Mg Si2O7和Ca3Mg Si2O8。根据相图计算结果,发现在常压下,1400°C时体系中出现纯液相组成区域,说明Mg O的加入可促进体系发生熔融并产生液相。用微机灰熔融性测定仪测定了常规与非常规体系的熔融温度。常规体系下,Si O2/Ca O(质量比)介于0.85~1.45之间时,体系各种温度指标随Si O2添加量的增高而增高,在Si O2/Ca O为0.85时,体系各种温度指标最低,流动温度为1406°C。非常规体系下,固定Si O2/Ca O为0.85,Mg O/Ca O介于0.5~1.5之间时,体系各种温度指标随Mg O添加量的增高而增高,在Mg O/Ca O为0.5时,体系各种温度指标最低,流动温度为1250°C。Mg O的加入可使体系流动温度降低156°C。对常规和非常规体系进行了管式炉实验,并结合热力学计算和炉渣XRD分析结果,探讨了不同体系中的主要反应历程,和Ca、Si、Al、Mg几种主要元素的存在形式及迁移过程。结果表明,不同体系中都会首先发生Ca5(PO4)3F的脱氟反应,随温度升高,常规体系中会产生CS、C2S和C3S几种不同形式的硅酸钙盐,而非常规体系会产生Mg2Si O4、Ca Mg Si O4和Ca Mg Si2O6等镁质矿物。不同体系中Al元素的存在形式都为Ca2Al2Si O7,而非常规体系中由于Mg O的引入,而改变了Ca和Si的迁移路径和物相存在形式,使体系中出现了镁橄榄石和钙镁橄榄石等矿物,易与其他硅酸盐发生低温共熔并产生液相,这是非常规体系熔融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通过杂质影响实验,发现Al2O3、Fe2O3、Mg O、KF几种杂质对磷酸钙还原过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Fe2O3被C还原的产物Fe会与溢出的P4结合为Fe2P留于渣中,从而减少了磷还原率;KF的引入会使F进入炉渣对后续处理造成一定影响;Mg O在一定程度上可使体系出现低温共熔并增加物料流动性;Al2O3会提升炉料的酸度,使体系粘度增大阻碍物料间的充分接触,从而降低反应速率和产率。对不同体系磷矿碳热还原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常规和非常规体系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57.39 k J/mol和98.42 k J/mol,非常规体系的活化能明显小于常规体系;并对常规体系磷矿碳热还原过程可能的机理函数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常规体系磷矿碳热还原过程符合收缩球状相边界反应模型,最有可能的机理函数为:(?)=3(1-α)2/3。对不同体系的炉渣在不同出渣温度下进行自然冷却、水淬冷却和风淬冷却三种不同冷却方式的处理,结合XRD和SEM等分析手段发现,在实验条件内,相同体系下不同冷却方式对炉渣的物相结构影响并不显着。风淬冷却可使常规体系在较低的出渣温度下形成玻璃体含量较高的炉渣,而水淬冷却可使非常规体系在较低的出渣温度下形成玻璃体含量较高的炉渣。不同冷却方式炉渣的微观形貌各有差别,自然冷却炉渣的表面会出现不同形状的颗粒结晶,并随出渣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水淬冷却炉渣的表面相对光滑明亮,颗粒表面会因为应力变化而出现裂纹;风淬冷却炉渣的表面会出现不同大小的孔状结构,且颗粒粒度较小。

张厚琛[3](2021)在《330ml罐装啤酒生产线中多段式剔除器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罐装啤酒生产线由若干功能单元组成,主要有灌装、封盖、贴标、冲洗、风干、装箱等等。在生产过程中,各功能单元高速运转,其中在某个单元出现瑕疵在所难免,对于瑕疵产品要及时检测出并剔除,否则造成成品合格率下降,因此,在生产线的生产过程中,检测剔除不合格的产品,对提升产品的合格率至关重要。本文专门针对330ml罐装啤酒的生产线,设计出可以将不合格罐装啤酒平稳剔除的剔除器,解决了国内常规剔除器效率低、稳定性差、对产品磨损大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查阅资料对课题背景以及剔除器的分类、国内外发展和研究意义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根据课题要求分析并确定出整体的结构方案与控制方案。2.根据所拟方案,利用Solidworks软件绘制出整体结构三维图,对各个关键零部件的材质选择、尺寸大小、安装方式、工艺类型等进行详细的计算与分析,并完成对外购零部件的选型及其工作原理的分析。3.对于关键零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包括静力学分析与模态分析,判断出本次设计的材质选择、结构构成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4.对剔除器的气压驱动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和计算,并利用Model Selection软件对本次设计中的所用到的十个气动标准回路依次进行仿真模拟,得到气动系统特性曲线图,并对气缸提供的驱动力以及实际所需驱动力进行验算。验算无误后根据系统特性曲线图的各个相关数据,以及被剔除产品、传送带和剔除头的各项参数,对剔除头与传送带的速度进行匹配计算,最后根据计算结果验证被剔除产品在对应速度下和对应剔除头下,能否被平稳剔除。5.对剔除器的控制系统进行详细分析与设计,基于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的总体要求,合理的对PLC主控制器进行选型,并进行控制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与软件部分的设计。硬件部分的设计包括PLC的选型、输入输出点的分配与输入输出电路的设计;软件部分的设计包括人机界面的设计与PLC程序的编写。6.进行样机制作与试验,证明本次设计切实可行。

赵琳琳[4](2020)在《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在“内初班”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理学科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学科,不仅可以使学生认知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具备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新疆学生学好物理,不仅可以全面提升个人能力,还可以促进新疆未来社会稳定和文化经济发展。但“内初班”学生普遍国语水平不高,有关学习物理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内初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思维能力,是值得深入探究的。结合物理学科自身特点,归纳推理能力作为物理思维能力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初中物理中涉及的概念和规律很多是通过归纳推理法得到的。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归纳推理法解决问题,学生在充分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科学思维能力整体提升,令学生受益终身。本文将在分析研究“内初班”归纳推理方法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初中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内容为主,提出有利于培养“内初班”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选择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实验班的教学按本研究提出的策略,增加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对照班与以往的授课方法相同。实验研究最后对前测和后测成绩进行分析,表明本文中所提到的教学策略对于培养“内初班”学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是可行且有效的。但本课题提出的教学策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李莹莹[5](2020)在《基于μCT可视化的受载煤体裂隙动态演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探索采动应力作用下,随应力变化煤体内部裂隙网络发育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为煤与煤层气的双能源开采、安全生产和煤体动态灾害预测提供理论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煤岩损伤破坏特征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对煤中裂隙精细化表征,煤体在三轴压缩作用下裂隙的实时动态演化的可视化特征、定量分析以及演化规律和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使用配备了加载装置的高精度X射线工业CT扫描系统,对取自焦作赵固二矿和沁水盆地寺河矿3号煤层的无烟煤原煤煤样进行了单轴、不同围压下三轴压缩室内试验及加载过程的分阶段实时CT扫描。采用图像处理技术、三维重建技术、分形几何和数理统计方法,提取分析了煤体压裂过程中裂隙各表征参数的动态演化过程;同时,使用离散元颗粒流PFC2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真实煤体裂隙结构模型,模拟了受载作用下煤体颗粒运动、裂隙发育的全过程。结合岩石力学、细观损伤理论等,从受载裂隙形态特征、发育过程、起裂位置、优势裂隙扩展角度以及原生裂隙与围压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探讨了受载过程煤岩裂隙演化规律和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图像处理和三维重构技术,实现了煤体内部裂隙空间形态和数字特征参数提取,对煤体裂隙进行精细表征。实现了三轴加载过程煤体裂隙损伤动态演化的提取和分析,确定了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合理的加载及扫描参数,有助于后续开展煤样在受载条件下相关的μCT扫描试验。(2)确定了灰度值、灰度均方差、裂隙体积(面积)、CT裂隙率及裂隙分形维数为有效精细表征裂隙的物理性质和损伤演化程度的定量表征参数。使用MATLAB程序实现了平面裂隙条数、长度和角度的提取和统计;提出了基于灰度图的煤体分形维数计算法,较基于二值图像的分形计算能涵盖小于扫描分辨率的煤体灰度信息,并避免图像二值化阈值选择带来的误差。(3)针对赵固二矿和寺河矿煤样,展示和描述了单、三轴压缩试验中煤体力学性能、破坏模式和裂隙演化过程的规律及特征。得出了煤样三轴压缩破坏过程经历的四个阶段及各阶段应力水平;煤样的非均质性表征,受载煤体破坏过程中,在相同应力水平扫描阶段,煤岩的不同层面的裂隙率变化和裂隙扩展特性不同,表明了煤体在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呈现局部化和非均匀特征;单轴试验中,在宏观表面表现为劈裂裂纹,而在煤体中心部位相互聚合成剪切带,判断裂纹先从边缘开始生成和发展,而后随着压力增大,内部裂纹集聚贯通,仅观察宏观表面裂纹不足以完全描述煤体破裂形态。(4)含裂隙煤体大大减低了受载情况下煤体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研究了两煤样由于裂隙发育不同破坏时表现出不同的强度特征和脆、延性特征,并得出煤岩体在载荷作用下的最终宏观断裂破坏与其内部原生裂隙的分布、相互作用及扩展聚集密切相关;原始裂隙可影响煤体新生裂隙的形态,但煤体破坏主要由新生裂隙发育造成;原始裂隙含量是影响煤样强度和破坏模式的重要因素等结论,揭示了原生裂隙对受载煤体破坏的影响。(5)围压越大,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越大,而致密煤体弹性模量趋于固定值不受影响,原生裂隙发育的煤体的弹性模量一定范围内随围压增大而增大;同时得出围压对煤体破坏中裂隙的形态和空间分布特征也有影响,围压小,裂隙形状相对更简单、裂隙更宽,而一定围压范围下围压越大,裂隙细短而且数量众多、更曲折,揭示了围压对煤体抗压强度和裂隙空间发育形态的影响。绘制表示平面优势裂隙扩展角度的裂隙玫瑰花图,探讨了平面内原始裂隙与裂隙破裂过程裂隙走向变化,研究了不同围压下原始裂隙分布方向与破裂裂隙方向之间的关系。(6)利用离散元PFC2D数值模拟软件实现了含裂隙煤样真实结构模型的建立,并进行三轴压缩模拟试验,结果与实际三轴压缩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和破坏模式吻合较好。另通过对颗粒位移、颗粒速度矢量、试样裂纹演化过程以及裂纹数量等的监测,进一步观察试件在三轴压缩过程中裂隙动态扩展和受力变化的连续过程,研究了原生裂隙对新生裂隙萌生、发育的影响,明晰了含原生裂隙煤体与致密煤体裂隙不同的起裂位置,裂隙演化过程应力重分布的过程以及局部化、区域化特征。

刘艳艳[6](2020)在《不同水质对祁门红茶茶汤滋味、汤色品质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不同水质对祁门红茶滋味、汤色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人普遍有喝热水或热水泡茶的习惯,但饮用水经过沸腾热处理后的水质特性变化未见有系统报道。本研究以43种饮用水为实验材料,系统分析了沸腾加热处理前后水的感官品质、pH、电导率、主要离子含量的变化,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验证试验,初步分析了感官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沸腾加热处理后,饮用水的感官品质出现明显的变化,多数水的整体柔和度增加,刺激性明显下降;pH值上升了0-2.58,电导率变化较大,其中,苏打水平均下降了4.67±11.16 mg/L;Ca2+、HCO3-、H2SiO3、SO42-等离子含量发生较大变化,其中,H2SiO3增加了0-12.04 mg/L,HCO3-下降了0-85.60mg/L;HCO3-含量的下降可能是导致饮用水感官品质变化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对了解沸腾热处理对饮用水质特性的影响,指导日常生活中加热用水具有重要的意义。(2)通过筛选18种不同水质对冲泡祁门红茶感官品质及理化成分的影响分析发现,不同水质冲泡的茶汤中感官综合滋味品质、鲜味、甜味、苦味、涩味及综合汤色品质、深度、亮度等感官因子变化差异较为显着,对水质较为敏感。综合茶汤中主要常规理化成分的分析结果,研究发现不同水质冲泡的茶汤中pH、电导率、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组分、黄酮苷组分、茶黄素组分、有机酸组分、L值变化差异较为显着,水质影响较大,且pH和电导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茶汤汤色的稳定性。而茶汤中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总糖、茶碱、可可碱、a值、b值处理间对水质要求不高。(3)综合水样中水质因子对茶汤感官品质的影响相关性分析发现,水样中过高的的离子含量与pH对茶汤滋味与品质均不利。水质因子对茶汤感官品质的影响发现,其中,SiO32-、HCO3-分别与茶汤鲜味、甜味呈显着正相关,Ca2+、Mg2+与茶汤涩味呈显着正相关。(4)研究了水中Mg2+对祁门红茶茶汤滋味品质与理化成分浸出的影响,通过Mg2+与主要味感物间的滋味互作效应分析探索了其中的机制。研究表明,高浓度Mg2+的水(≥16 mg/L)冲泡的茶汤品质明显下降,并随着水中Mg2+浓度的提高,冲泡茶汤的鲜味、甜味、苦味下降,而涩味明显增强;茶汤中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以及Al3+、B3+、K+、Na+、S6+等主要成分浸出含量呈下降趋势,部分解释了茶汤苦味、鲜味下降的成因。进一步研究发现,Mg2+可增强EGCG、咖啡碱和谷氨酸钠溶液的涩味,削弱EGCG和咖啡碱溶液的苦味、谷氨酸钠溶液的鲜味和蔗糖溶液的甜味,具有明显的滋味互作效应;随着Mg2+浓度的增加,EGCG-蛋白质混合液形成的浊度显着上升,验证了Mg2+可以增加红茶茶汤涩味强度的结论。本研究建议我们日常冲泡红茶应选用Mg2+浓度较低的水(≤4 mg/L)。(5)通过分析SiO32-与主要味感物间的滋味互作效应,探究其影响茶汤滋味品质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随着SiO32-质量浓度的增加,茶汤甜味上升,鲜味、涩味、苦味及综合滋味品质下降;茶汤中儿茶素、茶多酚、氨基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和Ca2+、K+、Mg2+等离子浸出量下降是SiO32-导致茶汤滋味品质下降的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SiO32-可有效增强谷氨酸钠溶液的鲜味和蔗糖溶液的甜味,显着减弱咖啡碱溶液的苦味和EGCG溶液的苦涩味,具有明显的滋味互作效应。建议日常冲泡红茶应选用含有适量SiO32-(<48 mg/L)的水。

杨航[7](2020)在《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的计算与分析》文中提出作为实现微流控系统功能的关键部件,无阀压电微泵具有体积小、耗能低、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和电子冷却系统等领域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国内外对于压电微泵内部多物理场耦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为分析多场耦合下的微泵外特性和内部流场特性,本文以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微泵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文:1.搭建了试验台并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在激励电压为70到250Vpp,激励频率为25到100Hz范围内,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和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微泵的输出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频率为50Hz时,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和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微泵的输出流量都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当电压为200Vpp时,两种微泵的输出流量随着频率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小,并分别在62.5Hz和87.5Hz时取得流量最大值,分别为0.703ml/min和0.423ml/min。当电压为200Vpp时,微泵的输出流量和出口压力随着频率变化的趋势基本相同。在本文研究的激励范围内,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比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微泵拥有更好的输出性能。此外,试验还对在三种不同激励波形加载下的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的输出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正弦波驱动的微泵在输出性能上优于三角形波驱动的微泵,而方波驱动的微泵虽然在输出流量上比较可观,但是在试验过程中却伴随着刺耳的蜂鸣声和强烈的振动,因此正弦波是更适合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的驱动波形。2.应用多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本文对多场耦合下的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的压电振子性能展开了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一阶模态是压电振子体积变化量最大的模态;多场耦合的作用只会改变压电振子的最大振幅,不会改变压电振子的位移分布方式;受到耦合效应的影响,压电微泵的输出流量曲线以及压电振子的最大振幅曲线滞后于激励电压曲线,且滞后时间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在微泵的排出过程中,最大应力出现在弹性基板的边缘;在微泵的吸入过程中,最大应力同时出现在弹性基板的边缘及其与压电膜片的交界处。3.应用多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本文研究了激励波形、激励参数(激励频率f)和结构参数(喉部高宽比H/d,扩散角度θ)对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正弦波是更适合微泵的激励波形;在电压为200Vpp的情况下,微泵的最佳频率出现在62.5Hz;在电压为200Vpp,频率为50Hz时,在θ为30°到60°,H/d为0.5到2.5范围内,微泵的输出流量随着扩散角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宽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且分别在θ=60°,H/d=2时取得流量的最大值。对压电振子的振幅曲线和泵内流场的速度矢量图的分析表明,微泵的输出流量是由压电振子的最大振幅和排出过程中在泵内形成的附壁漩涡的位置和尺度共同决定的。

葛依凌[8](2020)在《学术演讲集《理论物理学八讲》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已经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符号转换,而是一定背景下的交际行为,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翻译马克思·普朗克的学术演讲集《理论物理学八讲》(Eight Lectures on Theoretical Physics Delivered at Columbia University in 1909)文本的汉译为基础完成。《理论物理学八讲》作为学术演讲集,既有科技文本属性,又兼具演讲稿的特点。科技文本大多属于信息型文本,通过朴实的语言向读者传递信息,一般要求译者以内容为核心。而演讲稿则采用更多口语化表达,导致全文术语表述不严谨和不统一。《理论物理学八讲》中最大的翻译难点和重点就是术语翻译,本文将术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分为可读性和层次性两大类,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全文共五章。第一章是翻译项目介绍,包括项目承接过程和该项目的语言特征。第二章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总结了科技翻译和术语翻译的一些问题和翻译方法,并给出术语的定义和术语翻译的要求。第三章强调术语翻译的可读性,要求译者注重时效性和术语意识这两个重要因素。理论物理学发展至今经历了许多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新的术语出现,而术语得到系统性的定义往往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针对经典早期科技文本中的不规范术语和错误术语,本章从时效性和术语意识两个角度出发,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第四章强调术语翻译的层次性,从术语的关联度、前后统一和级阶统一三个角度结合案例进行探讨。首先利用word2vector模型进行词向量分析,提供一个科学的术语关联度的判断依据。然后根据全文术语表,对反复出现的同义术语和相似术语进行统一和规范。最后根据韩礼德的级阶概念,通过级阶分析法,探讨术语翻译的级阶统一问题。第五章针对本翻译实践报告进行了总结。

张璐[9](2020)在《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及可靠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以及其燃烧所导致的环境污染,打破传统的各种能源系统的独立供能模式,提高电能、热能等不同能源之间的互联程度,增强能源整体利用效率,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被提上日程。综合能源系统可将多种不同形式的能量进行耦合并对其进行协同规划,提高系统的能量综合利用效率,此外,由于各种形式能量需求可由多条路径进行供应,且相互之间可进行转换,综合能源系统可提高能量供应的可靠性。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梳理了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结构;总结了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中多个能源站协同优化及可靠性研究现状。其次,针对单个综合能源系统的抽象模型——能量枢纽,进行了基于图论的矩阵建模,得到了具有普适性的线性化能量枢纽模型。从系统灵活性的角度,将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常用设备及组合进行分析,得到了电热联产、电热泵与储热装置耦合的高效可控拓扑,并提出“临界电价”概念及其运行调控策略。最后结合热系统的热惯性及用户舒适度,优化出某冬季典型日的各设备的电出力及热出力。再次,针对多个综合能源网络,因多个能量枢纽之间存在不可忽略的能源网络,故本章先研究了电、气、热系统的网络模型,并且将气网的暂态模型线性化。建立了多个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供应商及能量枢纽收益模型,创新性地设计了基于双层分布式算法的Nash-Stackelberg博弈模型,同时满足了能量枢纽与能源供应商之间的主从博弈,以及能源供应商之间的非合作博弈,实现了多个综合能源系统的协同运行。最后,针对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做了相关研究。首先整理了可靠性评估指标,包括传统配电网、天然气网络、耦合元件等,提出了拓扑完整度和失效级联影响度等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利用顺序蒙特卡洛法对3个标准系统组成的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案例进行了可靠性评估,分析4 了各指标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为后续的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的研究打下基础。

钟汕虹[10](2019)在《基于改进风场的舟山渔港风暴潮模拟》文中指出舟山渔港服务于世界着名的舟山渔场,港内渔船众多。自1951年至2018年,大约110场台风暴潮影响渔港,开展台风暴潮数值模拟对渔港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引入与风速成正比的海面阻力项修正了梯度风方程,根据台风剖面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气压公式,代入经修正的梯度风方程导出梯度风速公式,构建了一个新的风场模式。根据Holland、藤田-高桥与本文模式计算了气旋Joan、Tracy与Betty的气压和风速剖面,结合实测资料获得气压技术评分指标均达到0.99,而本文模式的风速技术评分指标达0.93~0.99,精度显着高于其他模式。利用Delft 3D建立了舟山渔港海域嵌套网格台风暴潮模型,据中国近海台风数据拟合得最大风速半径与中心气压的关系,嵌套风暴潮模型结合Holland与本文风场模式模拟了影响舟山9417、9711、0509和1211台风的风暴潮位,与实测资料对比发现本文模式具有更好的风暴潮模拟效果。根据影响舟山的台风资料,分5种来向共10条虚拟路径模拟了渔港台风暴潮,结果表明南侧登陆台风造成的风暴潮位高于北侧登陆,最高风暴潮位出现在SE-R-路径。SE-R-路径台风三种中心移速下,以慢速台风作用于港区的时间较长,风暴潮位最高。港区北岸海堤西端无法抵挡12级台风的风暴潮位,中部可抵挡17级台风风暴潮位,东端海堤防台能力约在12~15级。10条台风路径下,对港内渔船所受风流合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南侧登陆台风更易使渔船走锚,S-R-路径渔船受力最大,在14级台风作用下接近锚抓力25.28kN,此时停泊面积为3.04km2,15-17级台风时港内可停泊面积为0.55 km2。在SE与S方向共增设8条路径,计算了风暴潮位与风流合力。舟山渔港两端通海,SE-0.5R-路径风速加大了入港涨潮流,而与ESE渔港走向呈13°夹角利于水体滞留港区,造成的漫堤概率最大。S-0.5R-路径风向与渔港走向接近正交,渔船所受风流合力最大,走锚风险较高。小干岛西侧布置丁坝使17级台风作用时漫堤概率下降3.3%;小干岛东侧布置丁坝使14级台风作用下锚泊面积增加0.9km2,两者均可提高渔港防台能力。

二、第五讲 气体的流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五讲 气体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1)封闭猪舍粪污快速分离收运系统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主要清粪方式特点
        1.2.2 主要清粪方式下污染物特征
        1.2.3 机械清粪设备现状及展望
        1.2.4 舍内环境对生猪生长的影响
        1.2.5 舍内气体原位监测研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粪污快速分离收运系统的建立
    2.1 系统总体结构及原理
    2.2 粪污快速分离收运系统开发
        2.2.1 功能参数设计
        2.2.2 整体结构设计
        2.2.3 控制策略设计
        2.2.4 主要结构设计
        2.2.5 运行参数优化
    2.3 本章小节
第三章 气体原位在线监测设备的建立与有效性检验
    3.1 监测设备的建立
        3.1.1 主要监测指标传感器选择
        3.1.2 监测设备的集成与开发
    3.2 监测设备有效性分析
        3.2.1 检验方法
        3.2.2 工况标定检验
    3.3 本章小节
第四章 不同清粪方式对粪污排放和舍内环境指标的影响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地点与材料
        4.1.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4.2 研究结果与讨论
        4.2.1 不同清粪工艺粪便及污水成分分析
        4.2.2 不同清粪工艺舍内环境指标分析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粪污排放及舍内环境指标季节性变化规律
    5.1 研究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场所及概况
        5.1.2 监测布点与采样方法
        5.1.3 主要测定指标与检测方法
        5.1.4 主要分析方法
    5.2 研究结果与讨论
        5.2.1 不同季节粪便与污水主要检测指标含量变化规律
        5.2.2 不同季节舍内环境指标变化规律
    5.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磷矿石碳热还原过程元素迁移变化规律及残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内容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磷资源概况
        2.1.1 世界磷矿资源概况
        2.1.2 中国磷矿资源概况
    2.2 磷矿加工工艺
        2.2.1 窑法磷酸
        2.2.2 湿法磷酸
        2.2.3 热法磷酸
    2.3 黄磷炉渣资源化利用进展
        2.3.1 微晶玻璃
        2.3.2 白炭黑
        2.3.3 水泥工业
        2.3.4 农用化肥
    2.4 炉渣处理工艺进展
        2.4.1 湿法处理工艺
        2.4.2 干法处理工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磷矿石碳热还原过程理论分析
    3.1 FactSage热力学计算软件
    3.2 Ellingham能图分析
    3.3 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历程
    3.4 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3.5 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体系的相图分析
    3.6 非常规体系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历程
    3.7 非常规体系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3.8 非常规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体系的相图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原料及方法
    4.1 实验材料和试剂
    4.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步骤和分析方法
        4.3.1 熔融温度测定实验步骤
        4.3.2 试样熔融判定标准
        4.3.3 磷矿碳热还原实验步骤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体系下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过程研究
    5.1 不同体系下磷矿的熔融温度
        5.1.1 常规体系下磷矿的熔融温度
        5.1.2 非常规体系下磷矿的熔融温度
    5.2 常规体系下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中的元素迁移
        5.2.1 热力学平衡分析
        5.2.2 加热升温过程中Ca元素的迁移变化
        5.2.3 加热升温过程中Si元素的迁移变化
        5.2.4 加热升温过程中Al元素的迁移变化
    5.3 非常规体系下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中的元素迁移
        5.3.1 热力学平衡分析
        5.3.2 加热升温过程中Ca元素的迁移变化
        5.3.3 加热升温过程中Si元素的迁移变化
        5.3.4 加热升温过程中Mg元素的迁移变化
        5.3.5 加热升温过程中Al元素的迁移变化
    5.4 磷矿石碳热还原过程中杂质的影响
        5.4.1 杂质对碳热还原过程的影响
        5.4.2 杂质影响机理分析
    5.5 不同体系下磷矿碳热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冷却方式对残渣特性的影响
    6.1 冷却方式对炉渣无定形物相含量的影响
        6.1.1 自然冷却炉渣的玻璃体含量
        6.1.2 水淬冷却炉渣的玻璃体含量
        6.1.3 风淬冷却炉渣的玻璃体含量
    6.2 冷却方式对炉渣物相结构的影响
        6.2.1 自然冷却炉渣的物相组成
        6.2.2 水淬冷却炉渣的物相组成
        6.2.3 风淬冷却炉渣的物相组成
    6.3 冷却方式对炉渣表观化学性质的影响
        6.3.1 自然冷却炉渣的表面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
        6.3.2 水淬冷却炉渣的表面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
        6.3.3 风淬冷却炉渣的表面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3)330ml罐装啤酒生产线中多段式剔除器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任务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1.3 剔除器的分类
    1.4 啤酒生产线剔除器的国内外发展
    1.5 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2.1 结构方案的设计
    2.2 控制方案的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段式剔除器的总体结构设计
    3.1 机架的设计
    3.2 剔除机构的设计
        3.2.1 剔除弧面的计算
        3.2.2 连接块与连接杆的设计
    3.3 气动系统的设计
        3.3.1 气缸的选型
        3.3.2 电磁阀选型
        3.3.3 气动三联件选型
        3.3.4 储气装置的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键零件的有限元分析
    4.1 脚板的静力学分析
        4.1.1 静力学分析基本理论
        4.1.2 材料属性的设置
        4.1.3 网格划分
        4.1.4 添加外部载荷
        4.1.5 结果分析
    4.2 脚板的模态分析求解
    4.3 剔除器支架的静力学仿真与分析
        4.3.1 材料属性的设置
        4.3.2 网格划分
        4.3.3 添加外部载荷处理
        4.3.4 结果分析
    4.4 剔除器支架的模态分析求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压驱动系统的分析与仿真
    5.1 多段式剔除器气压驱动原理研究
        5.1.1 一元(维)流动、二元(维)流动与三元(维)流动
        5.1.2 定常流动与非定常流动
        5.1.3 可压缩流动与不可压缩流动
    5.2 剔除机构质量计算
    5.3 参考状态参数
        5.3.1 滞止参数
        5.3.2 临界参数
    5.4 气动标准回路的计算与仿真模拟
    5.5 气缸驱动力验算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剔除头的动作分析与实验验证
    6.1 剔除头的动作分析与计算
    6.2 实验验证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
    7.1 控制原理概述
    7.2 控制系统硬件的设计
        7.2.1 PLC的选型
        7.2.2 输入点与输出点的分配
        7.2.3 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的设计
    7.3 控制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
        7.3.1 人机界面的设计
        7.3.2 PLC程序设计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样机制作与试验
    8.1 样机制作
    8.2 样机的调试与运行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在“内初班”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文献综述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三、归纳推理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内容
    (二)问卷调查结果
    (三)“内初班”学生归纳推理学习现状分析
    (四)“内初班”物理教师归纳推理教学现状分析
    (五)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建议
四、基于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物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原则
    (二)主要教学形式
五、培养“内初班”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实践
    (一)归纳推理方法的分类
    (二)在概念理解中起步
    (三)在规律建构中提高
    (四)在实验操作中升华
    (五)在习题训练中完善
    (六)归纳推理中的错误分析
六、实验研究的测试及分析
    (一)实验目的和被试对象选择
    (二)问卷的编制
    (三)实验数据分析
七、研究总结
    (一)研究结论
    (二)教学启示
    (三)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内初班”物理归纳推理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二 :“内初班”物理教师归纳推理的认知调査问卷
附录三 :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前测试卷及评分参考
附录四 :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后测试卷及评分参考
附录五 :(表一)实验班前测学生每题分数
附录六 :(表二)对照班前测学生每题分数
附录七 :(表三)实验班后测学生每题分数
附录八 :(表四)对照班后测学生每题分数
致谢

(5)基于μCT可视化的受载煤体裂隙动态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岩损伤力学和破坏机理研究
        1.2.2 煤体内孔裂隙结构表征研究
        1.2.3 CT扫描在煤岩孔裂隙应用研究
        1.2.4 煤岩破裂数值模拟研究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路线
2 煤样选取及基础分析
    2.1 样品采集及制备
    2.2 煤样物理力学参数
        2.2.1 煤样物理参数
        2.2.2 力学性能参数
    2.3 小结
3 煤样CT扫描及裂隙精细表征方法
    3.1 CT系统及参数设定
        3.1.1 工业CT扫描原理及设备
        3.1.2 CT扫描过程及参数设定
        3.1.3 CT扫描图像三维重构
    3.2 煤体内部细观裂隙定性表征方法
        3.2.1 煤体非均质性
        3.2.2 图像预处理
        3.2.3 裂隙提取与形态分析
    3.3 煤体内部细观裂隙定量表征方法
        3.3.1 灰度值分析
        3.3.2 裂隙长度与角度分析
        3.3.3 裂隙体积与裂隙率分析
        3.3.4 裂隙分形维数分析
    3.4 未加载煤样扫描结果分析
    3.5 小结
4 单轴压缩下煤样力学性质与裂隙动态演化特征
    4.1 加载系统及实验方案
        4.1.1 加载实验装置
        4.1.2 单轴试验方案
    4.2 煤样力学性质分析与破坏模式
        4.2.1 应力-应变曲线
        4.2.2 力学参数分析
        4.2.3 破坏模式分析
    4.3 二维裂隙演化特征分析与表征
        4.3.1 二维裂隙演化定性分析
        4.3.2 二维裂隙演化定量分析
    4.4 三维裂隙演化特征分析与表征
        4.4.1 三维裂隙演化定性分析
        4.4.2 三维裂隙演化定量分析
    4.5 小结
5 三轴压缩下煤样力学性质与裂隙动态演化特征
    5.1 试验系统及三轴实验方案
    5.2 煤样力学性质分析与破坏模式
        5.2.1 应力-应变曲线
        5.2.2 力学参数分析
        5.2.3 破坏模式分析
    5.3 二维裂隙演化特征分析与表征
        5.3.1 二维裂隙演化定性分析
        5.3.2 二维裂隙演化定量分析
    5.4 三维裂隙演化特征分析与表征
        5.4.1 三维裂隙演化定性分析
        5.4.2 三维裂隙演化定量分析
    5.5 小结
6 煤体三轴压缩下裂隙演化颗粒流数值模拟
    6.1 PFC~(2D)简介
    6.2 真实试验宏观力学参数获取
    6.3 数值模型建立及参数标定
        6.3.1 煤样模型建立
        6.3.2 细观参数标定
    6.4 数值模拟加载力学结果分析
    6.5 数值模拟微裂隙破裂演化分析
        6.5.1 裂隙演化过程分析
        6.5.2 颗粒位移分析
        6.5.3 颗粒速度矢量分析
        6.5.4 裂隙数量分析
    6.6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不同水质对祁门红茶茶汤滋味、汤色品质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1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2 茶汤中主要呈色呈味物质成分
        1.2.1 儿茶素及其氧化产物
        1.2.2 氨基酸
        1.2.3 咖啡碱
    1.3 水质与茶汤感官品质
        1.3.1 水的PH与茶汤内含物浸出
        1.3.2 水的电导率及矿物离子与茶汤内含物浸出
    1.4 水质对茶汤品质影响机理
        1.4.1 水质对茶汤汤色影响机理
        1.4.2 水质对茶汤滋味的影响机理
2 引言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2.2.1 不同水样理化性质分析
        2.2.2 典型水样对祁门红茶汤理化性质、感官风味品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2.2.3 影响祁门红茶茶汤感官品质的主要水质因子相关性分析
        2.2.4 主要阴阳离子的影响力分析
        2.2.5 水质对祁门红茶滋味品质的影响机制分析
    2.3 技术路线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与仪器
        3.1.1 茶叶原料
        3.1.2 水样
        3.1.3 化学试剂
        3.1.4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处理方法
        3.2.1 水样的热处理
        3.2.2 热处理前后水样的感官审评
        3.2.3 热处理前后水样处理
        3.2.4 祁门红茶茶汤处理
        3.2.5 主要阴阳离子冲泡茶汤感官审评与主要成分浸出测定
        3.2.6 SiO_3~(2-)与EGCG相互作用分析
        3.2.7 SiO_3~(2-)与滋味单体呈味特性相互作用影响分析
        3.2.8 Mg~(2+)与主要滋味单体之间的呈味相互作用分析
        3.2.9 EGCG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析
    3.3 测定分析方法
        3.3.1 常规理化成分含量检测
        3.3.2 黄酮苷组分含量检测
        3.3.3 有机酸组分
        3.3.4 氨基酸组分
        3.3.5 数据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典型饮用水感官品质与主要理化特性的影响
        4.1.1 不同典型饮用水的感官品质
        4.1.2 不同典型饮用水中的 pH、电导率
        4.1.3 典型饮用水中主要阴阳离子的含量
        4.1.4 热处理对不同典型饮用水的影响
        4.1.5 热处理对水样感官品质变化可能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2 典型水样对祁门红茶感官品质及内含成分含量的影响
        4.2.1 典型水样对祁门红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4.2.2 典型水样对祁门红茶茶汤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
    4.3 主要阳离子及阴离子对祁门红茶的影响分析
        4.3.1 水质因子对茶汤感官品质影响相关性分析
        4.3.2 主要阳离子对祁门红茶品质的影响
        4.3.3 主要阴离子对祁门红茶品质的影响
    4.4 水质对祁门红茶茶汤滋味品质的影响机制
        4.4.1 冲泡用水Mg~(2+)浓度对红茶主要滋味物质呈味特性效应的影响
        4.4.2 SiO_3~(2-)对祁门茶汤滋味物质间互作呈味的影响
5 讨论
    5.1 加热对水质感官品质及理化特性变化的影响
    5.2 水质对祁门红茶滋味的影响机制初探
6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的计算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压电微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1.2.1 压电蠕动泵
        1.2.2 有阀压电微泵
        1.2.3 无阀压电微泵
    1.3 无阀压电微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无阀压电微泵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 无阀压电微泵的研究方法进展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来源与介绍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的理论基础
    2.1 压电振子基础理论
        2.1.1 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
        2.1.2 压电材料及主要参数
        2.1.3 压电振子本构方程
    2.2 附壁射流压电微泵原理
        2.2.1 附壁射流原理
        2.2.2 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原理
    2.3 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能量损失方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阀压电微泵的试验与结果分析
    3.1 微泵的加工
        3.1.1 微泵材料的选择
        3.1.2 微泵常用加工工艺介绍
        3.1.3 微泵加工工艺流程
    3.2 试验原理和试验布置
        3.2.1 试验装置
        3.2.2 试验原理及步骤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两种微泵的外特性对比
        3.3.2 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的出口压力特性
        3.3.3 不同波形下微泵的输出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的数值模拟设置
    4.1 多场耦合基本理论
        4.1.1 多场之间的耦合作用
        4.1.2 基本物理场控制方程
        4.1.3 多场耦合求解器的选取
    4.2 数值模拟的设置
        4.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4.2.2 压电振子材料的选取
        4.2.3 微泵的网格划分
        4.2.4 边界条件的设置及湍流模型的选取
        4.2.5 网格无关性及周期无关性分析
        4.2.6 数值模拟的可靠性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5.1 压电振子性能分析
        5.1.1 压电振子的模态和固有频率分析
        5.1.2 压电振子的位移分布方式
        5.1.3 压电振子应力云图
    5.2 泵内流场的特性分析
        5.2.1 泵内流场的流线图
        5.2.2 泵内流场的压力云图
    5.3 微泵的流量滞后现象
        5.3.1 流量滞后现象
        5.3.2 滞后时间与激励频率的关系
    5.4 参数对微泵性能的影响
        5.4.1 驱动波形对微泵性能的影响
        5.4.2 扩散角度对微泵性能的影响
        5.4.3 喉部高宽比对微泵性能的影响
        5.4.4 频率对微泵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内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8)学术演讲集《理论物理学八讲》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翻译项目介绍
    1.1 项目承接
    1.2 语言特征
第2章 研究背景
    2.1 科技翻译研究
    2.2 术语翻译研究
第3章 术语翻译的可读性
    3.1 时效性
    3.2 术语意识
第4章 术语翻译的层次性
    4.1 术语的关联度
    4.2 术语的前后统一
    4.3 术语的级阶统一
第5章 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书目(非直接引用)
附录二:术语表
附录三:翻译原文及译文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及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现状
        1.2.1 综合能源系统概述
        1.2.2 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运行研究现状
        1.2.3 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单个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
    2.1 能量枢纽模型
        2.1.1 基于图论的标准化矩阵模型
        2.1.2 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运行目标及约束
    2.2 典型的能源设备
        2.2.1 无灵活性设备
        2.2.2 实现电热比可调的EHP+CHP耦合单元
        2.2.3 实现电热解耦的储能单元
    2.3 算例
        2.3.1 算例概况
        2.3.2 结果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个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运行
    3.1 能源网络模型
        3.1.1 电力系统模型
        3.1.2 天然气系统模型
        3.1.3 热力系统模型
    3.2 基于Nash-Stackelberg博弈的协同运行策略
        3.2.1 能量枢纽及能源供应商的收益模型
        3.2.2 Nash-Stackelberg博弈模型
        3.2.3 模型求解方法及流程
    3.3 算例
        3.3.1 算例概况
        3.3.2 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
    4.1 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
        4.1.1 传统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指标
        4.1.2 天然气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
        4.1.3 耦合元件的可靠性指标
        4.1.4 故障连锁影响评价指标
    4.2 可靠性评估流程
    4.3 算例
        4.3.1 算例数据
        4.3.2 结果及分析
        4.3.3 影响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的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10)基于改进风场的舟山渔港风暴潮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台风模式
        1.2.2 风暴潮数值模拟
        1.2.3 渔港风险评估
    1.3 论文研究内容
2 风场模式的构建
    2.1 参数化风场模式改进
    2.2 公式参数分析
        2.2.1 最大风速半径
        2.2.2 层流底层厚度
    2.3 本文风场模式的精度
3 风暴潮模型
    3.1 控制方程
    3.2 研究区域及模型的构建
        3.2.1 研究区域概况
        3.2.2 风暴潮模型构建
    3.3 天文潮验证
    3.4 风暴潮验证
4 舟山渔港抗台风能力分析
    4.1 台风的设计
        4.1.1 台风代表强度
        4.1.2 移行风速
        4.1.3 台风来向
        4.1.4 台风登陆位置
    4.2 舟山渔港海域风暴潮位分析
        4.2.1 台风登陆位置对风暴潮位的影响
        4.2.2 台风来向对风暴潮位的影响
        4.2.3 台风移行速度对风暴潮位的影响
        4.2.4 舟山渔港漫堤风险分析
    4.3 台风作用下渔港的泊船面积
        4.3.1 台风登陆位置对渔船受力的影响
        4.3.2 台风来向对渔船受力的影响
        4.3.3 渔港泊船面积
    4.4 口门丁坝对渔港抗台等级的提高作用
        4.4.1 口门丁坝的设置
        4.4.2 口门丁坝对渔港风暴潮的削弱作用
        4.4.3 口门丁坝对风流合力的削弱作用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第五讲 气体的流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封闭猪舍粪污快速分离收运系统建立与应用[D]. 李仲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磷矿石碳热还原过程元素迁移变化规律及残渣特性研究[D]. 穆刘森.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330ml罐装啤酒生产线中多段式剔除器的设计与应用[D]. 张厚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4]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在“内初班”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赵琳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5]基于μCT可视化的受载煤体裂隙动态演化规律研究[D]. 李莹莹.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6]不同水质对祁门红茶茶汤滋味、汤色品质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 刘艳艳.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7]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的计算与分析[D]. 杨航. 江苏大学, 2020(02)
  • [8]学术演讲集《理论物理学八讲》翻译实践报告[D]. 葛依凌.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9]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及可靠性研究[D]. 张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10]基于改进风场的舟山渔港风暴潮模拟[D]. 钟汕虹. 浙江大学, 2019(01)

标签:;  ;  

第 5 讲 气体的流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