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盛京皇宫和关外三陵档案》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赵彦昌,王睿嘉[1](2021)在《《黑图档》中的盛京皇宫凤凰楼》文中认为在盛京皇宫中,穿过翊门,有一座矗立在高台之上的三层单檐歇山式建筑,悬挂着乾隆帝题写的"紫气东来"匾额,这就是凤凰楼。凤凰楼建筑华丽,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独具风格。凤凰楼是清代盛京城内最高的建筑,每当日出时站在凤凰楼极目远眺便可将盛京城的美景尽收眼底,因此"陪都十景""盛京八景"中均把"凤楼晓日""凤楼观塔"列入其中。凤凰楼作为盛京故宫中具重要地位的建筑之一,不仅因为凤凰楼是整个盛京皇宫中宫殿群的制高点以及其"关外内廷第一门楼"的美称,更是由于凤凰楼曾用于存放历代圣容、行乐图、御宝等皇室重要文物。
王依凡[2](2021)在《《黑图档》所见盛京礼部职能研究 ——以嘉道咸三朝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党哲哲[3](2021)在《清代关外三陵陵寝驻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清一代,帝王陵以区域划分,主要分为三处,第一处为今辽宁省沈阳市的关外三陵(或称盛京三陵),第二处为今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第三处为今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清西陵。而关外三陵分别为不同三处,埋葬弩尔哈齐四世祖的永陵、埋葬弩尔哈齐的福陵、埋葬皇太极的昭陵。本文对清代关外三陵的史料搜集、整理,研究关外三陵驻防的相关问题。文章首先对清代三处陵寝做简单的介绍,比较东、西陵驻防机构与三陵驻防机构的不同之处,进而对三陵陵寝机构设立的背景及发展情况,以及兵丁数量的发展演化进行分析和论述。本文主要采用史料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定量研究法对清代关外三陵的驻防官员任职情况、三陵驻防人员俸禄以及随缺地等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三陵驻防官兵在每年大小祭、清帝东巡、日常防护陵寝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对清代关外三陵驻防官兵的地位以及特殊之处进行总结,并对关外三陵驻防作出评述。
龙伟业[4](2021)在《《九家集注杜诗》版本疑点考辨——兼论“聚珍本”说的产生背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九家集注杜诗》共有五种版本,依次为南宋淳熙八年郭知达刻本、南宋宝庆元年曾噩刻本、清乾隆间《四库全书》抄本、清嘉庆八年武英殿刻本、民国二十九年《杜诗引得》铅印本。但因叶德辉、洪业等名家误导,学界对此多有误解,所谓"乾隆武英殿刻本"、"乾隆武英殿聚珍本"(活字)及其"嘉庆时翻刻之本",实皆嘉庆八年武英殿刻本;所谓"元明间刻本",纯属子虚。以《九家注》为例,可以窥见清代修书刻书与书籍着录之一斑:《四库全书荟要》不收《九家注》,是其编纂从速、去取不精的例子之一;学者、书坊、官书局等未详《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实情,错误地着录乃至"重刻"不少"聚珍本"。今人从推测清宫印出"聚珍本"《九家注》后又"不欲其流传",到断言清宫宋本《九家注》"绝不会是宋刻"等等,以讹传讹,应予澄清。
项旋[5](2020)在《清代殿本的进呈与陈设考论》文中指出殿本在武英殿修书处刊印、装潢後,按例进呈皇帝御览、陈设各处。文章考察了殿本进呈本、陈设本的装潢规格,刷印数量,陈设处所等问题,着重指出进呈本是殿本刻印过程中形成的最早定本,属於初刻初印,进呈御览以便皇帝审查,而陈设本主要用於宫中各殿宇、书斋及行宫、苑囿、庙宇等处,以供皇帝随时查閲。殿本作爲皇帝的御用之物进行装潢、陈设,带有浓厚的皇权色彩。
乔志军[6](2020)在《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民初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奉天地区的文物保护与管理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现实问题。面对近代奉天地区的严峻的边疆危机与文物资源丰富的并存与冲突,出于维持奉天作为“根本重地”的特殊地位以及维护统治的需要,晚清政府本能地采取维护奉天地区的陵寝、宫殿等文物的措施,这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文物保护模式没有有本质区别;民国时期,奉天地区的文物保护受到全国文物事业风潮的影响,也参与到近代文物保护与管理进程之中。奉天地方政府在继承晚清以来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思想、实践的同时,也突破了以往的桎梏,文物事业实现了质的飞跃,文物保护与管理成为一项专门的政府职能。在此基础上,奉天地区的文物保护与管理已经超越了单一的文物事业范畴,它内含的公共性使得其深入且广泛地融入到近代奉天地方社会的多个方面,发挥着难以用数字衡量的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缘起,除了对相关概念作解读和限定外,还对这一时期文物事业的国内与国外、历史与现实因素作了论述。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从落实中央文物法规、调查古物、转变“一宫二陵”的功能、保存寺庙、考古发掘等方面论述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措施,其中既有奉天地方政府的自发行为,也包含奉天地区落实中央政府的措施。在全面论述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前提下,对每项措施的初始及发展也做详细介绍。第三部分为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意义与总结,通过前文分析,指出这一时期奉天地区的文物保护与管理已经深刻影响着民众的社会生活层面和思维观念层面。同时,在全面介绍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背景、措施、意义之外,进一步挖掘、剖析其中的共性因素,为这一社会现象作进一步的总结与升华。
纪苏桐[7](2020)在《档案记忆观视域下清代盛京历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档案记忆观于20世纪末在档案学界兴起,将档案与记忆巧妙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而衍生的思想。档案作为原始性记忆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由历史选择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是刻写的固化记忆,准确性和传承性远远超过人脑记忆,档案帮助人类记住了历史,也促进了社会文明与文化传承。盛京的历史对于在这座老城生活的人们既有厚重感也有使命感,拥有越多对于这座城市的记忆,那民众由此产生的感情便越厚重,正是记忆激发的市民的使命感尤其是青年人才的使命感才使得一座城市具有活力、创造力,才使人们愿意停留在这座城,吸引更多人才必然推进城市更快发展。通过清代盛京档案对盛京历史的研究也同样使沈阳人民记住历史,形成独特记忆。论文主要对沈阳历史记忆中的清这一时期的档案元素进行研究。首先对“档案记忆观”、《黑图档》、和“盛京”等与本文相关概念进行解释,来对论文主要概念和研究范围准确把握;其次本文立足档案材料的记录从入关前的盛京建设、入关后的清帝东巡和对盛京宫殿、陵寝的不断维护和修缮几个层面来依次对清代盛京作为清朝陪都和重要的龙兴之地这种城市的历史地位进行探究;然后论文依次对档案记录下盛京的经济、政治、文化几大方面体现的盛京历史进行分析解读。其中,经济方面主要从清代的农业、工业和商业三个维度的发展状况来分析清代经济的发展状况;政治方面则是对清代盛京的政治体制以及对清朝影响重大的封禁政策和旗档制度加以研究;在文化方面,论文主要研究了清代盛京的祭祀文化、宗教文化、伦理文化以及盛京作为陪都的与京都的配套礼仪,以求对清代盛京这一时期各方面历史发展有较为完整清晰的研究。
张煦康[8](2019)在《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沈阳故宫,是目前仅存的两座明清皇家宫殿之一,更是唯一一座由满族主持建造的皇家宫殿。从建筑学角度而言,研究沈阳故宫不仅是认识其原始风貌及变迁,也是认识自清朝入关(1644)以来北京故宫的建筑变迁必不可缺的基础环节,对思考明清时期多民族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指宫内中路高台之上的建筑群,是前清时期清太宗皇太极及其妃嫔们的寝宫。文章以档案与相关样式雷图档解读为研究基础,以学界对前清文明及沈阳故宫已有的高水平研究为依据,以测绘调查、绘制图纸与建立模型为技术支撑,综合地对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的建设背景、组群特征、历史沿革、建筑现状进行梳理、描述与分析。由此得到的重要发现包括:清太宗时期,礼制初成,后宫与前朝功能划分已然分明;清宁宫兼备帝后就寝、家庭祭祀、家宴会客等功能,是清太宗寝宫的核心空间;凤凰楼据其位置成为“镇守”后寝的重要门面;乾隆年间,凤凰楼有功能性变化:楼梯自室内移出至外廊檐下,开始用于贮存圣容、玉牒、《实录》等先帝圣物;道光时期,落架重修清宁宫并拆修凤凰楼外廊,对结构的改变留存至今;日俄战争时期,永福宫、关雎宫、东配宫遭炮火毁灭,几近无存。总结得到的重要结论包括: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的整体布局是满族早期生活与礼制文明的具体表现,高台、索伦杆、口袋房、万字炕及跨海烟囱充分体现了满族独特的生活习俗与祭祀文化,建筑的匾额、兽首雕饰、屋顶吻兽造型等体现了丰富的满族图腾文化;组群布局虽不如北京紫禁城后寝建筑之礼制齐备,但整体以中轴对称、“龙宫凤阙”一应俱全,配以帝王独享的“彩瓦琉璃”,亦充分体现了汉族文化;梵文天花、福儿斗科等装饰体现了蒙古族与藏传佛教文化。作为“承上启下”时期的历史产物,沈阳故宫后寝建筑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承载了中华大一统趋势下的满、蒙、汉文化融合进程。
周娉倩[9](2019)在《钦天监漏刻科对清代皇家园林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钦天监,是清代中央机构之一,下设有天文科、时宪科、漏刻科等部门。其中漏刻科主要承担的是为皇家相阴阳、候时辰、辨宜忌等职能,这在清代皇家园林营建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研究通过查阅《大清五朝会典》等清代官修典章制度史来梳理钦天监漏刻科的机构设置,并通过对奏折的分析验证来还原漏刻科参与的皇家园林营建工作。研究目的是为了总结漏刻科为皇家园林相度的方法,从而探究皇家园林中的堪舆文化。漏刻科参与到皇家园林的营建工作时,主要负责的是相地与择时。相地是清代皇家园林营建的步骤之一,关系到造园的立意、布局等方面。择时是古代皇家在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下,凡是皇家盛大的活动都需要择吉日、选吉时,皇家园林营建的动工和修缮也不例外。在相地工作中,漏刻科官员编写了《钦天监地理醒世切要辨论》来端正堪舆理念,此书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部漏刻科相地工作的着作,从中可以总结出漏刻科的相地方法和标准。为了在择时工作上也有所遵循,漏刻科官员分别在康熙、乾隆年间编写了《御定星历考原》和《钦定协纪辨方书》来作为范本。清代皇家园林,按营建程序可分为工程报批、勘估钱粮、设计、施工、查验核销、管理与维护等阶段,漏刻科参与了其中的设计与维护阶段。皇家园林按类型,可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陵寝等其它类型,漏刻科均参与其中。目前学界对清代皇家园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园林历史、美学等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堪舆文化却鲜少提及,对于职掌皇家园林堪舆工作的漏刻科的研究更是几近空白。本文通过对清代上谕档、奏销档、朱批奏折的查阅、整理、归类,再现漏刻科在清代皇家园林营建中参与的工作。史料来源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及台北故宫博物院善本阅览室为主,内容详实可靠,是本文研究的宝贵资料。通过对整理归类后的史料进行合局验证,总结出漏刻科在参与皇家园林营建过程中运用的堪舆方法,探究在堪舆文化影响之下,皇家园林在营建过程中显示出的环境观念、生态观念以及对天地的信仰,从而引发人们对自然敬畏、科学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思考。这些都为研究皇家园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孙子蛟[10](2019)在《清代北镇庙祭祀研究》文中指出北镇庙是祭祀和供奉医巫闾山神的庙宇,始建于隋朝,祠庙位于营州龙山(今辽宁朝阳凤凰山),金代将祠庙重建于医巫闾山脚下,留存至今。北镇庙起初被称为医巫闾山神祠,金代称为广宁神祠,元代称广宁王神祠,明代改称为北镇庙,清代沿袭之,并逐渐完善。元明清之际,医巫闾山由于临近政治中心的地缘因素凸显,其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五镇之首。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年间均对北镇庙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与扩建,最终形成了北镇庙庞大的建筑格局,为承载祭祀活动奠定基础。作为北方镇山和五镇之首,清代对北镇庙的祭祀非常重视。根据祭祀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其祭祀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帝王亲祭,历代皇帝在东巡途中,除康熙曾经遥祭外,乾隆、嘉庆、道光三代帝王,六次亲诣北镇庙行礼,这是其它朝代从未有过的特例,凸显出北镇庙在整个祭祀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类遣官祭祀,国家恭遇庆贺大典、颁布恩诏、平定叛乱等重大事件都会遣官祭祀北镇庙,所遣官员分为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顺治朝到嘉庆朝,所遣官员为中央官员,道光朝到光绪朝,所遣官员为锦州副都统。第三类守土官常祀,每年春秋仲月各选取一日,由广宁县知县到北镇庙祭祀。三种不同祭祀类型,其祭祀规模亦有差异,帝王亲祭的礼仪规模最高,用岳庙之礼,其次是遣官祭祀用太牢之礼,最后是地方官常祀仅用少牢之礼。清代对北镇庙的祭祀在巩固清王朝统治及其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皇帝亲祭、遣官祭祀和守土官常祀的祭祀体系,显示出清朝统治阶层对隆兴之地镇山的重视,对山神的祭祀与尊崇,这有助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根基,拱卫盛京和北京,同时宣扬其正统性。其次,山川神灵具有兴云致雨、润养万物的神祗功能,对其祭祀有助于稳定地方的统治秩序,祈求山神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最后清代帝王、官员祭祀北镇庙,留下了大量御制诗文、告祭文,为医巫闾山的山岳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二、《盛京皇宫和关外三陵档案》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盛京皇宫和关外三陵档案》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黑图档》中的盛京皇宫凤凰楼(论文提纲范文)
一、凤凰楼的职能 |
二、凤凰楼的维护与修缮 |
(一)对凤凰楼中皇室档案物品的保护 |
(二)对凤凰楼的修缮与维护 |
(3)清代关外三陵陵寝驻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一)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二)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三)研究发展趋势 |
三、研究过程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清代陵寝驻防的基础 |
第一节 清代关外三陵 |
一、清永陵 |
二、清福陵 |
三、清昭陵 |
第二节 清代陵寝驻防基础 |
一、清东、西陵 |
二、三陵驻防基础 |
第二章 清代关外三陵陵寝驻防的内容 |
第一节 陵寝驻防机构 |
一、机构设置情况概述 |
二、驻防机构的创设与发展 |
三、驻防机构的终结 |
第二节 陵寝驻防人员 |
一、陵寝驻防兵丁情况 |
二、陵寝驻防官员任免 |
三、陵寝驻防待遇 |
第三节 陵寝驻防职能 |
一、守陵职能 |
二、修缮职能 |
三、祭祀职能 |
四、清帝东巡 |
第三章 清代关外三陵陵寝驻防特征 |
第一节 清代关外三陵驻防的特殊性 |
一、特殊群体构成的驻防人员 |
二、以世袭为主的官员任用 |
第二节 特殊现象形成的原因 |
第四章 清代关外三陵陵寝驻防评价 |
第一节 关外三陵陵寝驻防地位 |
一、陪都与三陵相互支撑 |
二、皇权与三陵同步消涨 |
第二节 清代关外三陵陵寝驻防的局限 |
一、官员职责划分不清 |
二、驻防经费支出浪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九家集注杜诗》版本疑点考辨——兼论“聚珍本”说的产生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九家注》版本叙录 |
二、清宫宋本的发现与误说的提出 |
三、嘉庆八年武英殿刻本 |
四、既无乾隆刻本亦无地方翻刻本 |
五、“元明间刻本”纯属子虚 |
六、清宫宋本卷二五、二六之来源 |
七、未入《四库全书荟要》之由 |
八、“聚珍本”说的产生背景 |
九、结语 |
(6)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本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0.2 本论文选题基本内容及理论与现实意义 |
0.3 本论文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1.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缘起 |
1.1 近代中国的“文物”概念解读 |
1.2 近代奉天地区文物面临的严峻局面 |
1.2.1 .新旧交替:清朝的灭亡,民国的建立 |
1.2.2 近代西方列强在东北地区的势力扩张 |
1.2.3 国人对于奉天地区文物古物古迹破坏 |
1.2.4 相关文物时间弥久,缺乏维护,自然衰朽 |
2.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措施及其效果 |
2.1 中央政府相关文物法规 |
2.1.1 民国之前的法律措施 |
2.1.2 民国时期的法律措施 |
2.1.3 有无之间:对奉天地区落实中央政府相关文物法规的认识 |
2.2 古物调查与整理 |
2.2.1 1916年的古物调查 |
2.2.2 1928年的古物调查 |
2.2.3 对名胜古迹的整理 |
2.3 博物馆的成立 |
2.3.1 近代国人的博物馆见闻、思想及其实践 |
2.3.2 东三省博物院的筹备、成立、改组完善 |
2.3.3 博物馆的多重职能 |
2.4 陵寝变公园:社会功能的转换 |
2.4.1 “三陵”在近代的困境 |
2.4.2 北陵、东陵公园的成立 |
2.4.3 公园的日常维护措施及其制度保障 |
2.4.4 从御制诗文到平民诗文:公众对公园之体验 |
2.5 坛庙寺观及其他古迹遗址的保护 |
2.5.1 民间绅士的保护措施 |
2.5.2 官方的保护措施 |
2.5.3 再认识:坛庙寺观维护的拓展与延伸 |
2.6 近代意义上考古发掘活动 |
2.6.1 林西考古活动的开展 |
2.6.2 突破:对这一时期奉天地区考古活动的价值分析 |
3.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评价与总结 |
3.1 对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评析 |
3.2 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回顾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档案记忆观视域下清代盛京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
0.1.1 相关概念 |
0.1.2 研究范围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理论与现实意义 |
0.3.1 理论意义 |
0.3.2 现实意义 |
0.4 论文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0.4.1 研究特色 |
0.4.2 创新之处 |
1 档案记忆观视域下的清代盛京历史地位探析 |
1.1 入关前的盛京 |
1.2 清帝东巡 |
1.3 修缮建筑 |
1.3.1 修缮宫殿 |
1.3.2 修缮陵寝 |
2 档案记忆观视域下的清代盛京经济发展 |
2.1 农业发展 |
2.1.1 物产丰富 |
2.1.2 农庄产出 |
2.1.3 开垦荒地 |
2.2 工业 |
2.2.1 粮食加工产业 |
2.2.2 纺织业 |
2.2.3 伐木工业 |
2.2.4 采矿业 |
2.3 商业发展 |
2.3.1 朝廷政策推动商业发展 |
2.3.2 商业中心形成 |
3 档案记忆观视域下的清代盛京政治状况 |
3.1 政治体系 |
3.1.1 盛京将军衙门 |
3.1.2 奉天府 |
3.1.3 盛京内务府 |
3.1.4 盛京五部 |
3.2 旗档制度 |
3.3 东北封禁政策 |
4 档案记忆观视域下的清代盛京民族文化 |
4.1 祭祀礼制 |
4.2 宗教信仰 |
4.3 伦理观念 |
4.4 宫中大事相应礼仪 |
4.5 恭藏册宝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对象 |
0.3 研究意义 |
0.3.1 对于建筑学的意义 |
0.3.2 对于其他学科的意义 |
0.4 研究史略 |
0.4.1 外国学者的研究 |
0.4.2 中国学者的研究 |
0.4.3 总结 |
0.5 研究材料 |
0.6 研究方法 |
0.6.1 文献查阅与整理 |
0.6.2 现场调查与测绘 |
0.6.3 类比与对比 |
0.6.4 小结 |
0.7 研究结构 |
0.8 研究收获与未尽事宜 |
0.8.1 研究收获 |
0.8.2 未尽事宜 |
第1章 后寝建筑组群研究 |
1.1 清兵入关前的城池、宫殿建设 |
1.1.1 地理环境 |
1.1.2 历史背景 |
1.1.3 建筑传统 |
1.1.4 饮食习俗 |
1.1.5 宗教概述 |
1.1.6 相关人物 |
1.1.7 城池概述 |
1.1.8 宫殿概述 |
1.2 清兵入关后的宫殿建设 |
1.2.1 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修缮与改建工程 |
1.2.2 乾隆朝的改建与扩建工程 |
1.2.3 嘉庆朝至宣统朝的建筑变迁概述 |
1.2.4 博物馆时期的建筑修缮概述 |
1.3 宫殿现状 |
1.3.1 平面、剖面 |
1.3.2 立面 |
1.3.3 细部 |
第2章 单体建筑研究——宫门 |
2.1 建筑特征 |
2.1.1 台基与柱础 |
2.1.2 木构 |
2.1.3 墙 |
2.1.4 门窗 |
2.1.5 福儿斗科 |
2.1.6 天花与彩画 |
2.2 历史沿革 |
2.3 功能分析 |
2.3.1 皇太极时期 |
2.3.2 乾隆至光绪朝 |
第3章 单体建筑研究——寝宫 |
3.1 清宁宫 |
3.1.1 建筑特征 |
3.1.2 历史沿革 |
3.1.3 功能分析 |
3.2 衍庆宫等四宫及配宫 |
3.2.1 平面布局 |
3.2.2 构架 |
3.2.3 装修 |
3.2.4 历史沿革 |
3.2.5 功能分析 |
第4章 建筑特色 |
4.1 后寝建筑大木尺寸整理与对比 |
4.2 以满族风格为主的多民族融合特色 |
4.2.1 独特的高台筑院风格 |
4.2.2 御寒取暖的建筑设计 |
4.2.3 特殊的台基石作 |
4.2.4 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载体 |
第5章 沈阳故宫相关样式雷图档研究 |
5.1 图档概述 |
5.2 图档研究 |
5.2.1 《盛京城阙图》 |
5.2.2 [国]187-2-046 盛京城图、[故]4313 十王亭图与[故]4314 宫阙图 |
5.2.3 [国]151-007 大政殿图 |
5.2.4 [故]4822——盛京衙署布防图 |
5.2.5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宁宫地盘样 |
5.2.6 [国]151-002 大清门南侧建筑群地盘样、[国]151-006 清宁宫地盘样、[国]151-009 清宁宫、凤凰楼地盘样及大样勘估图与17 张故宫样式雷图档 |
5.2.7 军机处档藏盛京宫殿建筑图 |
5.2.8 [国]150-008 与[国]151-008——两张盛京宫殿全图 |
5.3 个案研究——以道光二十一年清宁宫、凤凰楼修缮工程为例 |
5.3.1 按例勘估与临时加固——道光九年(1829)至道光十二年(1832)九月. |
5.3.2 第二次勘估与备料——道光十二年(1832)九月至道光十九年(1839)十月初六 |
5.3.3 第三次勘估与兴修——道光二十年(1840)四月初六日至道光十九年(1839)十月初六 |
5.4 小结 |
5.4.1 图档年代 |
5.4.2 修缮流程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国家图书馆藏沈阳故宫样式雷图档目录及图档 |
附录2:故宫博物院藏沈阳故宫样式雷图档目录及图档 |
附录3:天津大学测绘图档 |
附录4:关于沈阳故宫的清帝御制诗文 |
附录5:乾隆朝至光绪朝沈阳故宫相关档案记录 |
附录6: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三维扫描点云图 |
致谢 |
(9)钦天监漏刻科对清代皇家园林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研究限制 |
1.3 研究现状 |
1.3.1 钦天监相关研究 |
1.3.2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 |
1.3.3 影响皇家园林营建的相关因素研究 |
1.3.4 与清代营缮机构相关的研究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流程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流程与框架 |
第2章 钦天监的设立及历史沿革 |
2.1 清代中央机构的设立 |
2.2 钦天监的历史 |
2.2.1 清之前钦天监的设立 |
2.2.2 清代钦天监的设立 |
2.2.3 清之后钦天监的设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清代钦天监漏刻科的相度职能及人物着作 |
3.1 相度职能 |
3.1.1 相地 |
3.1.2 择时 |
3.2 人物着作 |
3.2.1 漏刻科参与相度官员 |
3.2.2 漏刻科着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钦天监漏刻科与清代皇家园林 |
4.1 清代皇家园林 |
4.1.1 清代皇家园林营建程序 |
4.1.2 清代皇家园林类型 |
4.2 钦天监漏刻科参与清代皇家园林相度史考 |
4.2.1 漏刻科参与大内御苑相度史考 |
4.2.2 漏刻科参与行宫及离宫御苑相度史考 |
4.2.3 漏刻科参与陵寝相度史考 |
4.2.4 漏刻科参与其它皇家园林相度史考 |
4.3 漏刻科对清代皇家园林的影响 |
4.3.1 漏刻科对清代皇家园林营建各阶段的影响 |
4.3.2 漏刻科影响清代皇家园林营建所运用的堪舆方法 |
第5章 由漏刻科探究清代皇家园林中的堪舆文化 |
5.1 漏刻科参与皇家园林营建的理论基础 |
5.1.1 象天法地 |
5.1.2 易学卦象 |
5.2 漏刻科参与皇家园林营建的实践工作 |
5.2.1 漏刻科相地工作对皇家园林的影响 |
5.2.2 漏刻科择时工作对皇家园林的影响 |
第6章 思考与建议 |
6.1 思考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薄树人《钦天监人事年表》 |
附录B 《钦天监地理醒世切要辨论》原文 |
附录C 漏刻科部分相度奏折原文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清代北镇庙祭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史料概述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北镇庙的建置、沿革与布局 |
(一)医巫闾山北镇庙的建置 |
1.医巫闾山与北镇庙的地理位置 |
2.北镇庙建置 |
(二)北镇庙的历史沿革 |
1.历代的加封与祭祀 |
2.北镇庙名称的定型 |
(三)北镇庙的建筑格局 |
1.清代之前的建筑布局 |
2.清代对北镇庙的扩建与修缮 |
3.主体建筑及功能 |
二、清帝亲祭北镇庙 |
(一)清帝东巡与祭祀北镇庙 |
1.清帝亲祀的路线 |
2.清帝亲祀的次数 |
(二)清帝亲祀礼仪过程 |
三、清代遣官祭祀北镇庙 |
(一)派遣官员祭祀的类型及其演变 |
1.东巡途中派官致祭 |
2.遇大事派官员致祭 |
(二)遣官祭祀的人员及特点 |
1.遣中央官员致祭 |
2.遣地方官员致祭 |
(三)遣官祭祀的礼仪 |
四、清代地方官常祀北镇庙 |
(一)常祀北镇庙的官员及礼仪 |
(二)地方官因事祭祀北镇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盛京皇宫和关外三陵档案》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图档》中的盛京皇宫凤凰楼[J]. 赵彦昌,王睿嘉. 北京档案, 2021(09)
- [2]《黑图档》所见盛京礼部职能研究 ——以嘉道咸三朝为例[D]. 王依凡. 辽宁大学, 2021
- [3]清代关外三陵陵寝驻防研究[D]. 党哲哲.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九家集注杜诗》版本疑点考辨——兼论“聚珍本”说的产生背景[J]. 龙伟业. 文献, 2021(02)
- [5]清代殿本的进呈与陈设考论[J]. 项旋. 历史文献研究, 2020(01)
- [6]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研究[D]. 乔志军. 辽宁大学, 2020(01)
- [7]档案记忆观视域下清代盛京历史研究[D]. 纪苏桐. 辽宁大学, 2020(01)
- [8]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研究[D]. 张煦康. 天津大学, 2019(01)
- [9]钦天监漏刻科对清代皇家园林影响的研究[D]. 周娉倩. 天津大学, 2019(01)
- [10]清代北镇庙祭祀研究[D]. 孙子蛟. 渤海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