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除草——前景广阔(论文文献综述)
管文杰,张付贵,闫贵欣,马启铭,伍晓明[1](2021)在《油菜抗除草剂机理与种质创制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杂草是制约油菜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之一,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培育抗除草剂油菜品种是防除油菜田间杂草的经济、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了已被广泛应用的草甘膦、草铵膦和ALS酶抑制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植物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机制以及国内外这三类油菜抗性种质的创制和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油菜抗除草剂种质的发展策略,加强抗性机制研究和基因的发掘力度,利用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创制抗除草剂油菜新种质,培育具有多种除草剂抗性的油菜新品种。
沈发兴,汤崇军,段剑,刘洪光,肖胜生[2](2021)在《鄱阳湖区假俭草型堤防草坪建植期杂草的发生危害及其控制》文中研究指明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是鄱阳湖区禾本科蜈蚣草属多年生乡土草种,因其具有株体低矮、耐旱、耐贫瘠、生长迅速、覆盖度高、耐粗放管理等特点,利于堤防维养和汛期查险,在堤防安全防护和景观生态护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湖区堤防假俭草草坪建植期与杂草高峰期重叠,极易因杂草滋生而导致建坪失败。因此,探索合理有效的假俭草草坪杂草防除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0年鄱阳湖区堤防杂草种类调查,提出未来在鄱阳湖区堤防建植假俭草草坪的强危害重点防除草种和弱危害非重点防除草种分类。并结合鄱阳湖区堤防假俭草草坪建植期杂草控制实践和国内外有关假俭草草坪杂草防除的相关研究,总结出鄱阳湖区堤防假俭草草坪建植前的土壤处理、建植初期杂草芽前防除、草坪成坪初期杂草处理和假俭草休眠期的除草处理等4个时期草坪杂草防除方法,为减少杂草危害、建植高质量湖区堤防假俭草草坪提供技术参考。
任达,王佳颖,李晓天,刘泓怡,孙素素,陈来,张金林[3](2021)在《吡唑芳酰基硫脲类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发现新型具有除草活性的吡唑芳酰基硫脲类化合物,本研究通过芳酰基异硫氰酸酯和1-甲基-5-氨基吡唑进行缩合,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共计8个吡唑芳酰基硫脲类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同时采用小杯法与茎叶处理法对目标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小杯法中,化合物浓度为200 mg/L时,化合物4-2对油菜根长抑制率为87%,对马唐根长和茎长抑制率分别为65%和61%,均显着优于阳性对照药剂莠去津。在茎叶喷雾法,200 mg/L浓度时,化合物4-5对马唐和油菜鲜重抑制率为51%和52%,显着优于阳性对照药剂莠去津。综上,化合物4-2和4-5表现出了相对较好的除草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琴,穆阳芬,炼晨[4](2021)在《跨界融合发展,药肥布局进入快节奏》文中提出"减肥、减药,不减粮食产量和品质"是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药肥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用,达到减量增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施肥打药、合二为一、全程防控、防胜于杀",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下,药肥已然是实现"双减"目标的重要途径。现阶段,如广西田园、广东中讯、广西多得乐、贵州道元生物、山东金秋园田等企业已成为药肥"主力军",同时一批农药、肥料企业纷纷布局药肥市场,药肥成为农资行业"新蓝海"。
张红梅,陈玉湘,徐士超,王婧,蒋建新,赵振东[5](2021)在《生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开发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生物源除草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除草剂,是未来除草剂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从生物源除草剂应用的角度出发,综述了历年来国内外生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在除草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生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及其衍生物的开发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其中植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包括松科、桃金娘科、芸香科、唇形科和菊科等植物的提取物、分泌物和化学改性衍生物;微生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和它们的次生代谢产物。本文可为生物源除草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赵颖楠[6](2021)在《安全剂与除草剂复配对糜子生理代谢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许春丽[7](2021)在《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农药是保障粮食安全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对农药的刚性需求将长期存在。然而当前农药用量大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仍客观存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2021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利用功能材料改性与负载技术设计农药缓控释制剂,进行农药高效对靶沉积和可控释放,在促进农药减施增效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农药使用与防控剂量需求不匹配导致用药量大的问题,本研究以无机材料介孔二氧化硅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多糖作为载体,创新农药负载方法,优化制备工艺,设计研发多功能性农药缓控释载药体系,并进行了释放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旨在为农药新剂型的研发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二氧化硅及其界面修饰载药体系的设计和性能研究a)设计了碳量子点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丙硫菌唑缓释纳米载药颗粒,缓释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效果优异,碳量子点赋予的荧光性有助于载药颗粒在植株中和菌丝体内的可视化观察,对于探究农药在作物体内的传输和分布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b)发展了基于乳液体系的同步羧甲基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界面修饰和嘧菌酯负载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改性后修饰载药,农药的载药量显着提高约6倍。未界面修饰的载药体系中有效成分嘧菌酯不具有敏感释放特性,而改性后载药体系具有p H敏感的释放特征:在弱酸性环境48 h累积释放量达到45%,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48 h内累积释放量可达到66%。改性修饰前后载药颗粒的有效成分释放均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改性功能材料的引入可使载药体系的生物活性提高约17%,纳米颗粒可实现在菌丝体和植株内传输;c)构建了界面多巴胺和金属铜离子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嘧菌酯载药体系,以具有杀菌活性的金属铜离子可以作为药物分子和载体之间的“桥梁”,通过金属配位键调控农药分子的释放。金属配位纳米载药颗粒的释放为Korsmeyer-Peppas模型,金属配位调控后缓释效果更优异,在24h内累积释放分别达到59.8%,45.5%和56.1%。载体材料具有协同的杀菌活性,可以提高载药颗粒在靶标作物上的沉积效果。(2)天然多糖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a)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接枝共聚物,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吡唑醚菌酯微囊。载体材料的p H和温度敏感特性赋予微囊环境响应释放特性,吡唑醚菌酯的释放随着p H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微囊化后吡唑醚菌酯的光稳定性显着增高,对非靶标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降低;b)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了金属锰基羧甲基壳聚糖基水凝胶,以丙硫菌唑为模式农药验证了负载不同的农药时所选用的金属离子具有特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分数4%;油/水体积比1:10;Tween-80的质量分数2.0%;Mn2+的浓度0.2 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2.17%±0.83%和68.38%±2.56%。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溶胀和有效成分的释放具有p H敏感特性,碱性条件下有效成分释放较快,酸性条件下释放最慢。在相同的有效成分剂量下,水凝胶载药颗粒与丙硫菌唑原药相比可以增强对小麦全蚀病的杀菌能力。载药体系对小麦的生长具有营养功能,还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降低丙硫菌唑在土壤中的脱硫代谢;c)以农药分子恶霉灵作为凝胶因子,以具有表面活性的海藻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创新制备了具有不同流变性能的水凝胶载药体系。通过改变材料的比例可以得到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水凝胶。水凝胶的溶胀具有离子和p H敏感特性,适用于土壤撒施场景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降低恶霉灵土壤中的淋溶,适用于茎叶喷雾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提高在靶标作物界面的沉积性能。本论文从载药体系中载体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作为切入点,使载体材料在实现有效成分负载和控制释放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又赋予载体材料荧光性能、营养功能、靶向沉积和植物保护等功能特性。无机载体材料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在提高载药颗粒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其荧光性能可实现载药颗粒传输的可视化,界面修饰提高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同时调控有效成分的环境响应释放特性;有机载体材料壳聚糖基载药体系可以赋予有效成分温度和p H双敏感释放特性,同时发挥协同增效的生物活性和营养功能,提高农药靶向沉积和抗雨水冲刷能力。本研究充分围绕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界面修饰方法和高效的制备工艺,创新了农药负载方法,研发了功能型载药体系,为农药的减施增效和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对农药产品升级换代和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黄文倩[8](2021)在《水稻RMV1同源基因的鉴定与突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的稻谷总产量位居世界之首,全国有60%人口以稻米为食。稻田杂草可严重影响稻米的产量与品质。百草枯(paraquat)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能迅速被植物绿色组织吸收,使其枯萎死亡。拟南芥的RMV1基因编码一种氨基酸转运蛋白,帮助绿色植物组织摄取并转运环境中的多胺类物质。由于百草枯作为多胺类似物与多胺类物质共享一套转运载体系统,因此RMV1基因突变可影响对百草枯的吸收转运,使拟南芥对百草枯产生抗性。同源序列比对发现,水稻中存在三个RMV1的同源基因。为创建抗百草枯水稻新种质,明确三个同源基因的功能,本文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获得了三基因的敲除突变体,并对其开展了多方面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本研究通过同源序列比对发现了RMV1在水稻中的同源基因OsPUT1(polyamine uptake transporter 1),OsPUT2(polyamine uptake transporter 2)和OsPUT3(polyamine uptake transporter 3)。OsPUT1/2/3与RMV1在基因结构、转录本长度、氨基酸序列长度以及蛋白质跨膜结构域数量与所在位置均十分相似。利用多靶点基因编辑系统p YLCRISPR/Cas9靶向敲除OsPUT1/2/3,成功获得了能够稳定遗传、包含两类突变的三基因敲除突变系,分别命名为OsPUT1/2/3-KO-1和OsPUT1/2/3-KO-6。这两类DNA突变均导致原本编码的蛋白跨膜结构域大量的缺失。通过农艺性状的考察,发现三基因敲除突变系OsPUT1/2/3-KO-1和OsPUT1/2/3-KO-6与野生型亲本的农艺和产量相关性状并无显着差异,说明OsPUT1/2/3三基因的缺失不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与产量。此外,通过RT-PCR测定百草枯处理条件下OsPUT1/2/3三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发现外源百草枯的诱导会使OsPUT1/2/3三基因的转录水平显着上升。其次,证明了OsPUT1/2/3三基因敲除突变体对百草枯具有抗性。在1.0mmol﹒L-1的百草枯叶面喷施处理下,野生型水稻植株表现出敏感致死的表型,而突变体水稻植株仍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状态。在含有0.1μmol﹒L-1的百草枯水培以及1/2MS固体培养基处理下,野生型水稻的地上部分组织生长发育严重不良,主根的伸长以及不定根的生长均受到显着的抑制。而OsPUT1/2/3-KO-1和OsPUT1/2/3-KO-6两个突变系对百草枯产生了显着的抗性,在0.1-2.0μmol﹒L-1的百草枯处理浓度范围内,能够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状态。此外,OsPUT1/2/3三基因敲除突变体中OsPUT1的转录水平不再受外界百草枯处理的诱导,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且稳定的水平;而随着百草枯处理时间的增加,三基因敲除突变体中OsPUT3的转录水平虽然明显上调但仅为野生型中OsPUT3转录水平的57%左右。第三,对OsPUT1/2/3三基因敲除突变体抗百草枯的生理基础开展了研究。通过对OsPUT1/2/3-KO-1和OsPUT1/2/3-KO-6两个突变系以及野生型在百草枯处理下的叶绿体结构及叶绿素含量进行观察与测定发现,1.0μmol﹒L-1的百草枯水培处理下,野生型水稻叶片的叶绿体结构被显着破坏,叶绿素大量丧失。OsPUT1/2/3三基因的缺失突变使得突变体水稻植株在0.1-2.0μmol﹒L-1百草枯处理下叶绿体受到的毒害作用显着减轻。此外,通过对不同浓度百草枯处理下OsPUT1/2/3-KO-1和OsPUT1/2/3-KO-6两个突变体及野生型的叶片和根部的百草枯含量分别进行测定,发现正常培养条件下的水稻植株体内检测不到百草枯的存在。相较于植株根部,水稻摄取外源百草枯后主要集中转运至叶片组织中。野生型水稻植株叶片以及根部内的百草枯含量随着外源百草枯处理浓度的增加显着提升。而相较于野生型,OsPUT1/2/3-KO-1和OsPUT1/2/3-KO-6两个突变体植株叶片以及根部中外源百草枯的积累量显着减少,相对稳定地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最后,比较了两个突变体及野生型对其他各类靶标不同的除草剂的抗性。结果发现,两个突变系对烯草酮、二氯喹啉酸、咪唑乙烟酸、乙羧氟草醚四类除草剂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性。在前三类除草剂的处理条件下,相较于野生型,突变体植株较迟出现敏感表型。在乙羧氟草醚处理条件下,野生型植株4d内敏感致死,而突变体植株产生了显着的抗性,7d内始终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状态。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水稻中存在与RMV1高度同源的三个基因:OsPUT1,OsPUT2和OsPUT3,OsPUT1/2/3与RMV1基因编码的蛋白的跨膜结构域十分相似。(2)外源百草枯能诱导OsPUT1/2/3三基因转录水平显着上升。(3)OsPUT1/2/3三基因的敲除突变能显着地提高水稻对百草枯的抗性。(4)OsPUT1/2/3三基因的敲除能够显着地抑制水稻对外源百草枯的吸收以及在植株体内的积累,从而保护叶绿体结构不被破坏。(5)OsPUT1/2/3三基因的敲除能够显着地提高水稻对百草枯之外除草剂(烯草酮、二氯喹啉酸、咪唑乙烟酸、乙羧氟草醚)的抗性。上述的研究结果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OsPUT1/2/3各自的基因功能以及百草枯由水稻体外向体内转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OsPUT1/2/3三基因敲除突变系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也可作为具有其他类型除草剂(烯草酮、二氯喹啉酸、咪唑乙烟酸、乙羧氟草醚)抗性的水稻新种质加以推广。
江敏[9](2021)在《“洁田技术”模式下直播稻生长发育和杂草防治效果初探》文中指出直播稻作为一项省工、省力和节本增效的种植技术,是实现水稻种植方式轻简化和机械化的重要途径。然而,直播稻田杂草的问题是限制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杂草防治主要方式是喷施除草剂,但施用常规除草剂防治杂草效果不佳,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环境负担。“洁田技术”模式是指依靠常规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抗除草剂水稻种质,并且通过一次性施用广谱型除草剂甲咪唑烟酸防除各类杂草的技术。然而,目前“洁田技术”模式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治、水稻生长发育和后茬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于2019年和2020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花桥镇现代农业示范中心试验田进行。试验所用品种为抗除草剂黄华占(V1)和普通黄华占(V2),设置两种除草剂处理,广谱型除草剂(W1)和常规除草剂组合(W2),并以抗除草剂黄华占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共计V1W1、V1W2、V2W1、V2W2和CK五个处理。本研究旨在(1)探明“洁田技术”对直播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2)探究不同除草处理对直播稻杂草发生动态和防效的影响;(3)综合经济效益和对后茬作物生长发育状况评价“洁田技术”应用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洁田技术”模式(V1W1)水稻产量表现最高,两年趋势一致。V1W1和V2W2的产量均显着高于V1W2和CK,而V2W1处理水稻和杂草均被全部除死,产量最低为0。由产量构成因子可知,V1W1和V2W2处理的产量优势主要得益于其单位面积穗数在2019和2020年分别比V1W2高12.6%、7.5%和18.5%、17.3%。从农艺性状、N吸收和物质分配方面来看,V1W1和V2W2处理产量较高的原因在于营养生长期具有较高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重,同时茎秆和叶片N含量均显着高于V1W2和CK处理,促使其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及对花后穗部生物量贡献率均较高。(2)“洁田技术”模式产量优势归因于较低的杂草发生密度。由杂草防效可知,与CK相比,V1W2和V2W2处理的总杂草株防效和干重防效在全生育期分别介于66%-98%和74%-100%,而V1W1处理均可达到95%以上。由杂草发生种类看,相比于V2W2和V1W2,V1W1处理较高的杂草防效和产量主要归因于甲咪唑烟酸杀草谱较广,特别是对田间鸭舌草和异型莎草的防效较高,因此减少了鸭舌草和异型莎草与水稻共生竞争期。(3)虽然“洁田技术”模式经济效益最高,但对后茬作物存在除草剂残留药害。对比其它处理发现,V1W1处理较高的净经济收益主要得益于减少了除草剂成本和除草剂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产量收益。然而,相比于喷施常规除草剂和清水处理,喷施广谱型除草剂甲咪唑烟酸两年中均显着抑制了直播稻后茬直播油菜幼苗的生长发育,而对后茬小麦无显着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洁田技术”是一项高产高效的直播稻杂草防治技术,其产量和经济效益优势来源于较高的杂草防效和较低的除草剂投入。然而,“洁田技术”对普通后茬作物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除草剂药害。依靠种植抗除草剂品种、间隔安全种植期和土壤生物修复用以治理除草剂残留的问题可能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关乃瑜[10](2021)在《基于AuNPs-寡聚核苷酸探针的草甘膦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甘膦(glyphosate,GLYP)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在二十世纪60年代开发一种非选择性广谱除草剂。自2005年以来,GLYP的销量稳居全球农药销售排行榜首位。1995年首株GLYP抗性大豆系培育成功,此后GLYP的生产量与使用量逐年锐增。目前,GLYP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生产量最大的除草剂,也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GLYP的长期大量施用导致环境及农作物中具有高水平的GLYP残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GLYP归类为2A类致癌物,即对人类可能致癌的物质。所以开发快速、灵敏、高效的GLYP检测技术对于保障农产品食品安全至关重要。GLYP的传统检测方法主要以色谱技术为主,尽管该方法具有较高检测灵敏度,但仍存在样品前处理步骤复杂,分析成本高,检测周期长和仪器设备昂贵等不足。因此,开发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方便、价格低廉的GLYP快速检测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迫切需求。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免疫学检测技术具有检测周期短、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势。然而,现有的GLYP免疫学检测方法则以传统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为主,相比于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ELISA的检测灵敏性较低。近年来,随着新型纳米材料和生物酶的出现,免疫分析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融合纳米技术、酶工程和基因工程等其他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分析技术,为开发更加快速、灵敏、特异的免疫学分析方法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思路。基于生物功能化纳米粒子材料的新型免疫分析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和稳定性,弥补现有的GLYP免疫学检测方法灵敏性低、检测步骤多、检测方法单一等不足。本课题旨在结合免疫学检测技术、荧光分析技术和分子探针标记技术,利用寡聚核苷酸和金纳米粒子(AuNPs)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优势,以ELISA检测为基础建立基于寡聚核苷酸纳米结构功能化AuNPs探针的新型GLYP免疫学检测方法。以期提高GLYP免疫学检测方法的检测水平,实现更加灵敏、快速、经济的GLYP检测。同时探究聚核苷酸功能化AuNPs探针在GLYP等小分子物质检测中的应用潜力。本论文的具体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GLYP完全抗原的合成和鉴定。分别采用活化酯法和混合酸酐法合成了GLYP的免疫抗原(BSA-GLYP)和检测抗原(OVA-GLYP)。通过UV-Vis光谱扫描、琼脂糖电泳和Native-PAGE对合成的完全抗原进行分析鉴定,通过比较不同免疫抗原免疫鼠的血清的效价及抑制率,选择具有较高血清效价和抑制率的c BSA-聚醚胺-GLYP用于制备多克隆抗体。2.GLYP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采用AKTA蛋白纯化系统和A蛋白抗体纯化柱对兔血清中的GLYP抗体进行纯化,并对抗体的浓度、纯度、效价和亲和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抗体效价为1:256000,抗体的亲和力常数为3.68×109 L mol-1,属于高亲和力抗体。3.ic-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利用制备的兔抗GLYP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GLYP的ic-ELISA方法。线性检测范围为0.125 mg m L-1~4 mg m L-1,最低检测限为139.9μg m L-1。建立的ic-ELISA方法检测GLYP的三种结构类似物AMPA、GLUF和PMIDA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0.61%、0.003%和0.014%,食品样品中的回收率在97.1%~99.9%之间,检测时间为3 h。4.基于AuNPs-TDNs纳米耀斑探针的间接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方法(AuNP-TDNs-ic-FLIA)的建立。用羊抗兔抗体和荧光染料SYBR Green I(SG)染色的四面体DNA(TDNs)同时修饰AuNPs,制备初始荧光被AuNPs通过FRET作用淬灭的具有可控荧光开启功能的AuNP-TDNs纳米耀斑探针(AuNP-TDNs nanoflare probe),利用AuNPs的尺度效应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实现对检测信号的放大。采用TEM、UV-Vis扫描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制备的探针进行表征,随后基于探针建立检测GLYP的间接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方法(ic-FLIA)。向包被OVA-GLYP的酶标板中加入GLYP抗体与待检样品混合物后进行孵育,此时样品中的GLYP与酶标板中的OVA-GLYP竞争结合GLYP抗体。洗板后加入AuNP-TDNs纳米耀斑探针进行孵育。再次洗涤后,加入二硫苏糖醇(DTT)释放探针上的耀斑DNA(TDNs-SG),实现荧光的恢复。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范围为0.5μg m L-1~32μg m L-1,最低检测线为0.18μg mL-1。灵敏度比基于同一抗体的ic-ELISA方法提高了约700倍。方法检测GLYP的三种结构类似物AMPA、GLUF和PMIDA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01%,食品样品中的回收率在95.5%~100.0%之间,检测时间为3.5 h。5.基于AuNP-dsDNA纳米耀斑探针的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方法(AuNP-dsDNA-c-FLIA)的建立。用GLYP抗体和荧光染料SG标记的dsDNA同时修饰AuNPs,制备初始荧光被AuNPs通过FRET作用淬灭的具有可控荧光开启功能的AuNP-dsDNA纳米耀斑探针(AuNP-dsDNA nanoflare probe),同时利用AuNPs较大的比表面积实现对检测信号的放大。采用TEM、UV-Vis扫描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制备的探针进行了表征,并在该探针基础上建立了检测GLYP的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方法(c-FLIA)。向包被OVA-GLYP的酶标板中加入AuNP-dsDNA纳米耀斑探针与待检样品的混合物后进行孵育,此时样品中的GLYP与酶标板中的OVA-GLYP直接竞争结合探针上的GLYP抗体。洗涤除去未结合组分后,加入DTT释放探针上的耀斑DNA(dsDNA-SG),实现荧光的恢复和检测信号的放大。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范围为62.5 ng m L-1~4μg m L-1,最低检测线为28.6 ng m L-1。检测GLYP的三种结构类似物AMPA、GLUF和PMIDA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01%,食品样品中的回收率在97.5%~101%之间。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比基于同一抗体的ic-ELISA和AuNP-TDNs-ic-FLIA方法分别提高了4800倍和6倍。本方法采用直接竞争的检测模式进一步简化了检测程序,将检测时间从3.5 h缩短至1.5 h,检测流程更简单、省时。同时,以dsDNA-SG代替TDNs-SG作为耀斑DNA,进一步提高了探针的信号放大性能。6.基于双功能化AuNPs的条形码检测方法的建立。用GLYP抗体和dsDNA修饰AuNPs,制备同时具有GLYP识别捕获和信号扩增放大功能的AuNPs探针。dsDNA由一条巯基修饰的捕获DNA链(SH-capture DNA)和一条互补配对结合在捕获链上的条形码DNA/信号DNA(signal DNA)组成。在该探针基础上,建立了检测GLYP的条形码扩增免疫分析方法(AuNP-BB-iPCR)。向包被有OVA-GLYP的PCR管中加入AuNPs探针和待检样品的混合物进行免疫竞争反应,在此过程中样品中的GLYP与PCR管中的OVA-GLYP竞争结合AuNPs探针上的GLYP抗体。洗涤除去未结合组分后,向管中加入PCR反应体系进行real-time PCR,通过检测signal DNA的量实现对GLYP的检测。本方法对探针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采用TEM、UV-Vis扫描光谱、real-time PCR和SDS-PAGE等方法对探针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8.9 pg m L-1,线性范围是122.1 pg m L-1~62.5 ng m L-1。建立的AuNP-BB-iPCR方法检测GLYP的三种结构类似物AMPA、GLUF和PMIDA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2.36%、0.02%和0.34%。在对食品样品进行的标准品添加回收实验中,回收率在98.3%~102.9%之间。本研究利用real-time PCR对探针上条形码DNA进行PCR循环扩增实现检测信号的指数放大。灵敏度比基于同一抗体的ic-ELISA、AuNP-TDNs-ic-FLIA和AuNP-dsDNA-c-FLIA分别提高了7个数量级、4个数量级(20000倍)和3个数量级(3200倍)。检测时间为3.5 h。7.结论。本研究将纳米技术、荧光标记技术和免疫学检测技术相结合,制备基于AuNPs和寡聚核苷酸的纳米材料生物传感探针。经过探针表征、条件优化和性能评估试验后证明了探针在提高GLYP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灵敏性方面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检测GLYP的一种ic-ELISA方法和三种新型免疫学检测方法。除了ic-ELISA方法以外,其他三种方法的灵敏性均满足我国国家标准中对食品中的GLYP最大残留限量的检测标准要求。相比于国标中规定的食品中GLYP残留量测定的GC-MS标准方法,本方法不需要特殊的检测条件和昂贵的仪器,仅需要简单的孵育步骤即可在1.5 h~3.5 h内完成检测,成本低廉、操作简单。
二、生物除草——前景广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除草——前景广阔(论文提纲范文)
(1)油菜抗除草剂机理与种质创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
1.1 除草剂的作用靶标与除草机理 |
1.2 草甘膦的除草机理 |
1.3 草铵膦的杀草机理 |
1.4 ALS酶抑制类除草剂的除草机理 |
2 植物对除草剂的抗性机制 |
2.1 过量表达除草剂的靶标基因 |
2.2 靶标基因的抗性突变 |
2.2.1 EPSPS基因突变引起的对草甘膦抗性机理 |
2.2.2 ALS基因突变引起的对ALS酶抑制类除草剂的抗性机理 |
2.3 靶标同源抗性基因的导入 |
2.4 除草剂氧化或解毒基因的表达或导入 |
2.4.1 解毒基因导入引起的草甘膦抗性机理 |
2.4.2 解毒基因导入引起的草铵膦抗性机理 |
3 抗除草剂油菜种质研究进展 |
3.1 自然突变产生的抗除草剂油菜种质 |
3.2 人工诱变技术创制抗除草剂油菜种质 |
3.3 转基因导入抗性基因产生的抗除草剂油菜种质 |
3.3.1 转基因技术创制出抗草甘膦油菜种质 |
3.3.2 转基因技术创制出抗草铵膦油菜种质 |
3.3.3 转基因技术创制出抗ALS酶抑制类油菜种质 |
3.4 应用传统育种技术转育抗除草剂油菜新品种 |
3.4.1通过杂交、回交等手段转育具有优异性状的抗草甘膦油菜品种 |
3.4.2 通过杂交、回交等手段转育具有优异性状的抗草铵膦油菜品种 |
3.5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出抗除草剂油菜种质 |
4 抗除草剂油菜种质的发展策略 |
4.1 继续加强抗性机制的研究和基因的发掘力度 |
4.2 利用基因编辑等技术获得除草剂抗性种质 |
4.3 加强培育多抗除草剂的油菜种质 |
(2)鄱阳湖区假俭草型堤防草坪建植期杂草的发生危害及其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 |
1.2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鄱阳湖区堤防杂草发生种类与发生时间 |
2.2 杂草发生防除等级分类 |
2.3 堤防假俭草草坪建植杂草的防除策略 |
2.3.1 建植前的土壤处理 |
2.3.2 建植初期的杂草芽前防除 |
2.3.3 草坪成坪初期的杂草处理 |
2.3.4 假俭草休眠期的杂草处理 |
3 讨论 |
4 结论 |
(3)吡唑芳酰基硫脲类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合成方法 |
1.2.1 化合物2的合成 |
1.2.2 化合物3的合成 |
1.2.3 化合物4的合成 |
1.3 除草活性测定 |
1.3.1 小杯法除草活性测定 |
1.3.2 茎叶处理法除草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目标化合物结构表征 |
2.2 化合物的除草活性测定 |
2.2.1 小杯法除草活性结果 |
2.2.2 茎叶处理法除草活性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4)跨界融合发展,药肥布局进入快节奏(论文提纲范文)
药肥助推“双减”合力 |
“双减”是药肥应有之义 |
进入快速提升阶段 |
标准规范逐步跟进 |
药肥协同增效前景可期 |
科学依据:药和肥的协同作用 |
关键问题:研发的相容性和针对性 |
应用前景:业内普遍看好 |
顺应市场,积极研发药肥产品广西多得乐科技集团董事长江朝明: |
提前布局,跨界发展药肥山东金秋园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官波: |
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松灵:改变传统经营模式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
记者手记 |
药肥产业还需多方“呵护” |
(7)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药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 |
1.1.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 |
1.1.2 农药减施增效战略需求和零增长方案 |
1.2 农药损失途径与影响因素 |
1.2.1 农药损失途径 |
1.2.2 农药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
1.3 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研究进展 |
1.3.1 农药载药体系的设计理念 |
1.3.2 农药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2.1 无机材料 |
1.3.2.2 有机材料 |
1.4 农药控释放技术与研究进展 |
1.4.1 控制释放途径及其分类 |
1.4.2 控制释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 释放机理研究 |
1.5.1 零级释放动力学模型 |
1.5.2 一级动力学模型 |
1.5.3 Peppas模型 |
1.5.4 Higuchi模型 |
1.5.5 Gallagher-Corrigan模型 |
1.6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硅基载药体系设计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碳量子点修饰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1 试剂与材料 |
2.2.1.2 仪器与设备 |
2.2.2 实验操作 |
2.2.2.1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2.2 丙硫菌唑纳米载药颗粒的制备 |
2.2.2.3 纳米颗粒的表征 |
2.2.2.4 载药量与释放性能测定 |
2.2.2.5 对小麦赤霉病的抑菌活性测定 |
2.2.2.6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在菌丝体及小麦植株的传输情况 |
2.2.3 结果与分析 |
2.2.3.1 纳米颗粒表征 |
2.2.3.2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载药量及缓释性能 |
2.2.3.3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杀菌活性 |
2.2.3.4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吸收传导性能 |
2.2.4 结论 |
2.3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1.1 材料与试剂 |
2.3.1.2 仪器与设备 |
2.3.2 实验操作 |
2.3.2.1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3.2.2 氨基化MSN的合成 |
2.3.2.3 乳化法同步包封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3.2.4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
2.3.2.5 载药量测定 |
2.3.2.6 体外释放试验 |
2.3.2.7 杀菌活性测定 |
2.3.2.8 纳米载药体系在菌丝体及靶标作物的传输性能测定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
2.3.3.2 纳米颗粒的表征 |
2.3.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
2.3.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
2.3.3.5 载药体系吸收传导性能研究 |
2.3.4 结论 |
2.4 多巴胺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4.1.1 材料与试剂 |
2.4.1.2 仪器与设备 |
2.4.2 实验操作 |
2.4.2.1 MSN的合成 |
2.4.2.2 PDA修饰MSN的制备 |
2.4.2.3 铜离子键合多巴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4.2.4 荧光标记功能化的纳米颗粒的合成 |
2.4.2.5 多巴胺和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
2.4.2.6 载药量测定 |
2.4.2.7 体外释放性能测定 |
2.4.2.8 杀菌活性测定 |
2.4.2.9 靶标作物界面的接触角测定 |
2.4.2.10 菌丝体对载药纳米颗粒的吸收测定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
2.4.3.2 纳米颗粒表征 |
2.4.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
2.4.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
2.4.3.5 载药体系接触角研究 |
2.4.3.6 传输性能研究 |
2.4.4 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温度和p H双重敏感壳聚糖微囊载药体系的构建及释放性能 |
3.2.1 材料和方法 |
3.2.1.1 材料和试剂 |
3.2.1.2 仪器和设备 |
3.2.2 实验操作 |
3.2.2.1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 |
3.2.2.2 载药微囊的制备 |
3.2.2.3 载药微囊的表征 |
3.2.2.4 载药微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
3.2.2.5 环境响应型释放性能测定 |
3.2.2.6 载药微囊的光稳定性测定 |
3.2.2.7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测定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3.1 改性壳聚糖的表征 |
3.2.3.2 载药微囊的表征 |
3.2.3.3 载药微囊配方优化结果 |
3.2.3.4 载药微囊环境响应性缓释性能研究 |
3.2.3.5 载药微囊光稳定性研究 |
3.2.3.6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研究 |
3.2.4 结论 |
3.3 协同增效锰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3.3.1 实验材料 |
3.3.1.1 材料与试剂 |
3.3.1.2 仪器与设备 |
3.3.2 实验操作 |
3.3.2.1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 |
3.3.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
3.3.2.3 正交实验设计 |
3.3.2.4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
3.3.2.5 载药量与包封率测定 |
3.3.2.6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
3.3.2.7 水凝胶释放性能测定 |
3.3.2.8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
3.3.2.9 丙硫菌唑凝胶颗粒在小麦植株中的剂量分布规律 |
3.3.2.10 样品准备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3.1 水凝胶的制备 |
3.3.3.2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
3.3.3.3 不同条件对水凝胶微球成型的影响 |
3.3.3.4 单因素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
3.3.3.5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
3.3.3.6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
3.3.3.7 水凝胶释放性能研究 |
3.3.3.8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
3.3.3.9 丙硫菌唑在植物体内的剂量分布情况研究 |
3.3.3.10 水凝胶营养功能研究 |
3.3.4 结论 |
3.4 农药作为凝胶因子的壳聚糖基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1.1 材料与试剂 |
3.4.1.2 仪器与设备 |
3.4.2 实验操作 |
3.4.2.1 水凝胶制备 |
3.4.2.2 水凝胶表征 |
3.4.2.3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设计 |
3.4.2.4 水凝胶载药稳定性测定 |
3.4.2.5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
3.4.2.6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
3.4.2.7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测定 |
3.4.2.8 水凝胶土壤淋溶性能测定 |
3.4.2.9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测定 |
3.4.2.10 水凝胶的接触角测定 |
3.4.2.11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
3.4.3 结果与讨论 |
3.4.3.1 水凝胶的表征 |
3.4.3.2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制备影响因素 |
3.4.3.3 水凝胶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测定 |
3.4.3.4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
3.4.3.5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
3.4.3.6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研究 |
3.4.3.7 水凝胶在土壤淋溶性能研究 |
3.4.3.8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研究 |
3.4.3.9 水凝胶的接触角研究 |
3.4.3.10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
3.4.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创新点 |
4.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水稻RMV1同源基因的鉴定与突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稻田杂草 |
1.1.1 稻田杂草危害现状 |
1.1.2 稻田杂草的种类与发生特点 |
1.2 除草剂及抗除草剂作物 |
1.2.1 除草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
1.2.2 稻田除草剂 |
1.2.3 抗除草剂种质的创制 |
1.2.4 抗性杂草问题 |
1.3 百草枯及其抗性杂草 |
1.3.1 百草枯的应用与生产现状 |
1.3.2 百草枯的作用机理 |
1.3.3 百草枯抗性杂草及其抗性机理 |
1.4 拟南芥抗百草枯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
1.4.1 抑制百草枯吸收与转运的拟南芥突变体 |
1.4.2 增强百草枯ROS清除能力的拟南芥突变体 |
1.4.3 抑制ROS介导的细胞死亡途径的拟南芥突变体 |
1.5 CRISPR/Cas9 系统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 |
1.5.1 基因编辑技术概述 |
1.5.2 CRISPR/Cas9 系统的基本结构与作用原理 |
1.5.3 多靶点CRISPR/Cas9 系统 |
1.5.4 CRISPR/Cas9 技术在动植物体中的发展利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水稻RMV1 同源基因的鉴定与突变分析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拟南芥RMV1 的水稻同源基因鉴定与特征分析 |
2.2.2 水稻OsPUT1/2/3 三基因敲除突变体培育与抗性分析 |
2.2.3 OsPUT1/2/3 突变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 |
2.2.4 OsPUT1/2/3 突变体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 |
2.2.5 田间种植及农艺性状的调查 |
2.3 RMV1 的水稻同源基因及其主要特征 |
2.3.1 RMV1 的水稻同源基因及蛋白跨膜结构域 |
2.3.2 百草枯诱导OsPUT1/2/3 的表达 |
2.4 OsPUT1/2/3 三基因敲除突变系的培育与突变分析 |
2.4.1 OsPUT1/2/3 三基因敲除突变系的突变 |
2.4.2 OsPUT1/2/3 三基因敲除突变对蛋白跨膜结构域的影响 |
2.4.3 OsPUT1/2/3 三基因敲除突变对转录水平的影响 |
2.5 OsPUT1/2/3 三基因敲除对百草枯抗性的影响 |
2.5.1 百草枯叶面喷施对水稻幼苗的影响 |
2.5.2 百草枯处理剂量对水稻幼苗的影响 |
2.5.3 百草枯对叶绿体的破坏作用 |
2.6 OsPUT1/2/3 三基因敲除对吸收百草枯的影响 |
2.7 OsPUT1/2/3 三基因敲除突变系的农艺性状 |
2.8 OsPUT1/2/3 三基因敲除对其它除草剂抗性的影响 |
2.9 讨论 |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洁田技术”模式下直播稻生长发育和杂草防治效果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水稻生产现状 |
1.2 水稻生产方式的转变 |
1.3 发展直播稻的优劣势 |
1.3.1 发展直播稻的优势 |
1.3.2 发展直播稻的限制因素 |
1.3.2.1 “一播全苗难” |
1.3.2.2 产量不稳定 |
1.3.2.3 草害 |
1.4 直播稻杂草的防治 |
1.5 直播稻田施用化学除草剂存在的问题 |
1.6 解决直播稻田化学除草剂问题的有效措施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田间试验条件 |
2.3 试验设计 |
2.4 除草剂的施用 |
2.5 气象数据收集 |
2.6 样本采集与测定 |
2.6.1 土壤取样 |
2.6.2 杂草取样 |
2.6.3 株高、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生物量的测定 |
2.6.4 叶片SPAD值的测定 |
2.6.5 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
2.6.6 产量和产量构成的测定 |
2.6.7 茎秆和叶片N含量的测定 |
2.7 经济效益分析 |
2.8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气象数据 |
3.2 不同除草技术对直播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 不同除草技术对直播稻杂草防治的影响 |
3.3.1 杂草种类和密度 |
3.3.2 杂草株防效 |
3.3.3 杂草干重 |
3.3.4 杂草干重防效 |
3.4 不同除草技术对直播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4.1 株高 |
3.4.2 茎蘖数动态变化 |
3.4.3 茎蘖数或穗数、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重 |
3.4.4 叶片SPAD值变化 |
3.4.5 茎秆和叶片氮素积累量 |
3.4.6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3.5 不同除草技术对直播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
3.6 “洁田技术”对后茬作物的影响(以油菜、小麦为例) |
4 讨论 |
4.1 不同除草技术和年份间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差异及分析 |
4.2 不同除草技术间杂草防治效果的差异及分析 |
4.3 不同除草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
4.4 不同除草技术除草剂残留分析 |
4.5 直播稻杂草防治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AuNPs-寡聚核苷酸探针的草甘膦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草甘膦研究进展 |
1.1 草甘膦简介 |
1.2 GLYP的残留现状 |
1.3 GLYP的毒性及危害 |
1.4 国内外GLYP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
1.5 GLYP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5.1 色谱法 |
1.5.2 毛细管电泳分析法 |
1.5.3 光谱法 |
1.5.4 电化学检测方法 |
1.5.5 FRET荧光分析法 |
1.5.6 免疫学分析方法 |
第2章 金纳米粒子的特性及在检测中的应用 |
2.1 尺寸可调性 |
2.2 分散稳定性 |
2.3 光电特性 |
2.4 荧光特性 |
2.4.1 光致发光金纳米团簇 |
2.4.2 荧光淬灭剂 |
第3章 寡聚核苷酸自组装的DNA纳米结构 |
3.1 DNA纳米技术 |
3.2 DNA纳米结构自组装策略 |
3.2.1 树枝状DNA自组装 |
3.2.2 DNA瓦片自组装 |
3.2.3 DNA折纸自组装 |
3.2.4 DNA砖自组装 |
3.3 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特点及应用 |
3.3.1 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特点 |
3.3.2 四面体DNA在纳米医学中的应用 |
3.3.3 四面体DNA在检测中的应用 |
第4章 纳米粒子-寡聚核苷酸探针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
4.1 电化学检测方法 |
4.2 纳米耀斑探针介导的荧光检测方法 |
4.3 基于纳米材料的条形码检测方法 |
4.3.1 银沉积型条形码检测 |
4.3.2 PCR扩增型条形码检测 |
4.4 AuNPs-寡聚核苷酸探针在免疫学检测中的优势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GLYP完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1.3 主要溶液配制 |
1.2 方法 |
1.2.1 阳离子化BSA的制备 |
1.2.2 c BSA的纯化及浓缩 |
1.2.3 c BSA的鉴定 |
1.2.4 GLYP免疫抗原的合成 |
1.2.5 GLYP检测抗原的合成 |
1.2.6 GLYP免疫抗原的双向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
1.2.7 GLYP检测抗原的Native-PAGE鉴定 |
1.2.8 GLYP完全抗原的UV-Vis光谱扫描鉴定 |
1.2.9 免疫小鼠 |
1.2.10 GLYP免疫抗原的鼠免疫血清效价检测 |
1.3 结果 |
1.3.1 c BSA鉴定结果 |
1.3.2 GLYP完全抗原琼脂糖电泳和Native-PAGE鉴定结果 |
1.3.3 GLYP完全抗原UV-Vis光谱扫描鉴定结果 |
1.3.4 GLYP免疫抗原的免疫效果分析 |
1.4 讨论 |
1.4.1 载体蛋白的选择 |
1.4.2 完全抗原偶联方法的选择 |
1.4.3 UV-Vis吸收光谱鉴定完全抗原 |
1.5 小结 |
第2章 GLYP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2.1 材料 |
2.1.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3 主要溶液配制 |
2.2 方法 |
2.2.1 动物免疫 |
2.2.2 兔血清效价检测 |
2.2.3 血清的采集与保存 |
2.2.4 抗体的纯化 |
2.2.5 抗体纯度与浓度鉴定 |
2.2.6 抗体的效价测定 |
2.2.7 抗体亲和力的测定 |
2.3 结果 |
2.3.1 兔血清效价 |
2.3.2 多克隆抗体的纯度与浓度鉴定 |
2.3.3 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
2.3.4 抗体亲和力测定结果 |
2.4 讨论 |
2.4.1 抗体纯化方法的选择 |
2.4.2 抗体亲和力的测定 |
2.5 小结 |
第3章 ic-ELISA方法的建立 |
3.1 材料 |
3.1.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3 主要溶液配制 |
3.2 方法 |
3.2.1 抗原包被浓度及GLYP抗体作用浓度的选择 |
3.2.2 抗原包被条件的选择 |
3.2.3 封闭液的选择 |
3.2.4 GLYP抗体作用条件的选择 |
3.2.5 酶标二抗作用条件的选择 |
3.2.6 酶底物作用条件的选择 |
3.2.7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8 交叉反应率的测定 |
3.2.9 样品的检测 |
3.3 结果 |
3.3.1 抗原包被浓度及最适多克隆抗体浓度的确定 |
3.3.2 抗原包被条件的确定 |
3.3.3 封闭液的确定 |
3.3.4 GLYP抗体作用条件的确定 |
3.3.5 酶标二抗作用条件的确定 |
3.3.6 酶底物作用条件的确定 |
3.3.7 优化后的ic-ELISA检测程序 |
3.3.8 标准曲线 |
3.3.9 交叉反应率测定结果 |
3.3.10 精密度和准确度评价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AuNP-TDNs纳米耀斑探针的间接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
4.1 材料 |
4.1.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1.3 主要溶液配制 |
4.2 方法 |
4.2.1 AuNPs的制备 |
4.2.2 TDNs的组装 |
4.2.3 TDNs的鉴定 |
4.2.4 AuNP-TDNs纳米耀斑探针的制备 |
4.2.5 SG浓度优化 |
4.2.6 AuNP-TDNs纳米耀斑探针的表征 |
4.2.7 检测条件的优化 |
4.2.8 标准曲线的建立 |
4.2.9 交叉反应率的测定 |
4.2.10 实际样品的检测 |
4.3 结果 |
4.3.1 TDNs的FRET鉴定结果 |
4.3.2 TDNs的Native-PAGE鉴定结果 |
4.3.3 最适SG浓度优化结果 |
4.3.4 AuNPs对TDNs-SG的荧光淬灭效率 |
4.3.5 AuNP-TDNs-SG探针的表征结果 |
4.3.6 检测条件优化结果 |
4.3.7 优化后的检测程序 |
4.3.8 标准曲线 |
4.3.9 交叉反应率测定结果 |
4.3.10 精密度和准确度评价 |
4.4 讨论 |
4.4.1 影响纳米耀斑探针的因素 |
4.4.2 Stern-Volumer曲线的线性和非线性 |
4.4.3 凝胶染色方法的选择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AuNP-dsDNA纳米耀斑探针的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
5.1 材料 |
5.1.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1.3 主要溶液配制 |
5.2 方法 |
5.2.1 AuNPs的制备 |
5.2.2 AuNP-dsDNA纳米耀斑探针的制备 |
5.2.3 AuNP-dsDNA纳米耀斑探针的表征 |
5.2.4 检测条件的优化 |
5.2.5 标准曲线的建立 |
5.2.6 交叉反应率的测定 |
5.2.7 实际样品的检测 |
5.3 结果 |
5.3.1 AuNP-dsDNA探针的表征结果 |
5.3.2 检测条件优化结果 |
5.3.3 优化后的检测程序 |
5.3.4 标准曲线 |
5.3.5 交叉反应结果 |
5.3.6 精密度和准确度评价 |
5.4 讨论 |
5.4.1 凝胶染色方法的选择 |
5.4.2 硫醇化DNA对 AuNPs的修饰方法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双功能化AuNPs的条形码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
6.1 材料 |
6.1.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6.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1.3 主要溶液配制 |
6.2 方法 |
6.2.1 AuNPs的制备 |
6.2.2 AuNPs探针的制备 |
6.2.3 AuNPs探针制备条件的优化 |
6.2.4 AuNPs和 AuNP探针的表征 |
6.2.5 AuNP-BB-iPCR方法的优化 |
6.2.6 检测标准曲线的建立 |
6.2.7 交叉反应率的测定 |
6.2.8 实际样品的检测 |
6.3 结果 |
6.3.1 AuNPs探针合成的最适抗体标记量 |
6.3.2 AuNPs探针合成的最适p H |
6.3.3 制备AuNPs探针capture DNA最适标记浓度的优化 |
6.3.4 AuNPs和AuNPs探针的TEM表征结果 |
6.3.5 AuNPs和AuNPs探针的UV-Vis表征结果 |
6.3.6 AuNPs探针上抗体标记量的确定 |
6.3.7 AuNPs探针上signal DNA标记量的确定 |
6.3.8 最适封闭剂 |
6.3.9 包被抗原和探针的最适浓度 |
6.3.10 优化后的AuNP-BB-iPCR检测程序 |
6.3.11 标准曲线 |
6.3.12 交叉反应结果 |
6.3.13 精密度和准确度评价 |
6.4 讨论 |
6.4.1 DNA序列的设计和探针制备条件的选择 |
6.4.2 Signal DNA扩增方式的选择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生物除草——前景广阔(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菜抗除草剂机理与种质创制研究进展[J]. 管文杰,张付贵,闫贵欣,马启铭,伍晓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1
- [2]鄱阳湖区假俭草型堤防草坪建植期杂草的发生危害及其控制[J]. 沈发兴,汤崇军,段剑,刘洪光,肖胜生. 江西农业学报, 2021(09)
- [3]吡唑芳酰基硫脲类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评价[J]. 任达,王佳颖,李晓天,刘泓怡,孙素素,陈来,张金林.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1(05)
- [4]跨界融合发展,药肥布局进入快节奏[J]. 张琴,穆阳芬,炼晨. 中国农资, 2021(30)
- [5]生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开发及应用研究进展[J]. 张红梅,陈玉湘,徐士超,王婧,蒋建新,赵振东. 农药学学报, 2021(06)
- [6]安全剂与除草剂复配对糜子生理代谢的影响研究[D]. 赵颖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D]. 许春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8]水稻RMV1同源基因的鉴定与突变分析[D]. 黄文倩. 浙江大学, 2021(01)
- [9]“洁田技术”模式下直播稻生长发育和杂草防治效果初探[D]. 江敏.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10]基于AuNPs-寡聚核苷酸探针的草甘膦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D]. 关乃瑜. 吉林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