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稻品种的温光反应和丰产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由男,王艳丽,叶淑珍,何贤彪,秦叶波[1](2021)在《基于目标区域温光比较的双季早粳稻试种》文中指出选用寒地早粳稻品种龙庆稻3号和空育131,以及早籼稻中早39在杭州3月1日播种,大棚育秧,18日移栽。通过黑龙江虎林(经度132.61°,纬度45.63°)和浙江杭州(经度119.94°,纬度30.08°)两地的2011-2018年的平均日气温、>10℃活动积温和2018年日光照时数等温光因子的比较,结合参试早稻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和稻米品质,分析了寒地早粳稻在杭州地区双季早粳种植的适宜时期。讨论了长江中下游双季早稻"理想温光生态型粳稻"品种选育等问题,提出根据目标区域温光资源和寒地早粳稻温光特性相适宜的双季早粳稻引种策略。
卢依灵,杨威,王清清,尹先龙,许剑锋,汤学军[2](2021)在《杂交稻甬优1540作连作晚稻的极限播期试验》文中提出为了解连作晚稻甬优1540的生产安全性,2018年进行5个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临海种植,甬优1540的临界播期为7月24—25日。7月5日至8月4日播种,播期早、产量高,7月5日播种产量达8.817 t·hm-2。随着播期延后,减产日趋明显,其生育期差异主要表现在播始历期,此时播期与有效积温的关联度高于日照时数。在临界播期下,满足甬优1540抽穗所需有效积温为1 028~1 032℃,日照时数为408~411 h。
陈丽明,王文霞,熊若愚,解嘉鑫,吴自明,谭雪明,曾勇军,陈雄飞,石庆华,潘晓华,曾研华[3](2021)在《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对南方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明确不同直播方式对早晚兼用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常规早籼稻湘早籼45号和杂交晚籼稻泰优398为材料,进行早晚双季直播种植,比较人工撒直播(AS)和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PHDD)对早晚兼用双季直播稻出苗、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S相比,PHDD显着提高供试品种的出苗率,早晚季增幅分别为7.4%~14.2%和6.9%~8.0%;PHDD有利于提高供试品种周年产量,2个品种的增产幅度为3.23%~21.66%,其中湘早籼45号早晚2季增产均显着,泰优398为晚季增产显着;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PHDD下供试品种的产量提高主要与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有关;PHDD显着提高湘早籼45号早季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垩白度以及泰优398晚季的垩白粒率,显着降低泰优398早季的整精米率及湘早籼45号晚季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无显着差异;PHDD显着提高泰优398晚季米粉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显着降低糊化温度。总体来说,PHDD有利于提高优质水稻品种周年产量,主要与穗粒数协调有关,增产途径因品种和季节而异,同时显着改善湘早籼45号早季加工品质及晚季外观品质,降低泰优398的早季加工品质及晚季外观品质,但改善其晚季蒸煮食味品质,PHDD下晚季直播稻稻米品质改善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南方双季直播籼稻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陈天晔[4](2020)在《江淮下游播期对周年稻麦生产力与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试验于2017-201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试验基地兴化市钓鱼镇进行。在稻麦两熟条件下,水稻以迟熟中粳南粳9108和中熟中粳连粳11为材料,设置5月22日(R1)、5月29日(R2)、6月5日(R3)、6月12日(R4)、6月19日(R5)5个播期,密度设置前三个播期为每穴3苗(D3)、4苗(D4)和5苗(D5),后两个播期为每穴4苗(D4)、5苗(D5)和6苗(D6);小麦季以冬小麦宁麦13为材料,设置11月5日(W1)、11月15日(W2)、11月25日(W3)、12月5日(W4)4个播期,各播期设置密度300×104苗/hm-2(D1)和450×104苗/hm-2(D2),探究了播期及密度对机插水稻、小麦产量及构成、光热资源利用、光合物质生产、稻米品质及稻麦周年生产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稻麦配置模式光热资源利用与分配特点,以期为江淮东部地区周年稻麦高产高效和光热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随播期的推迟,各类型品种水稻生育期相应延迟。中熟中粳连粳11在5个播期中均能安全成熟,迟熟中粳南粳9108播期R4、R5由于小麦让茬的限制不能完全成熟。随播期的推迟,各类型水稻品种的全生育期明显缩短,主要表现为播种-拔节期的缩短。光热资源方面,随播期推迟,各类型水稻积温、辐射量及光热利用率均呈显着下降趋势,迟熟中粳品种截获的光热资源较中熟中粳品种高。随播期推迟,播种-拔节期日均温显着升高,拔节期后日均温显着下降。(2)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显着影响。在相同密度下,随播期推迟,迟熟中粳品种产量呈下降趋势,中熟中粳品种产量先上升后下降,播期R2产量最高;各播期D4密度处理获得最高产量;中熟中粳品种播期R1、R2和R3中以D4密度产量最高,播期R4和R5以D5密度产量最高。产量构成因素随播期的推迟有所差异,主要表现为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下降。随密度增加,穗数增加,水稻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下降,千粒重无显着差异。(3)随播期推迟,水稻茎蘖数略有下降,成穗率呈显着下降趋势;随密度的增加,水稻茎蘖数增加,但成穗率下降。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随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随每穴苗数增加呈上升趋势;抽穗-成熟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表现出和产量变化相似的规律。(4)不同类型品种水稻品质指标对播期的响应不同。迟熟中粳南粳9108的加工品质均随着播期推迟变劣而外观品质变优,中熟中粳连粳11加工品质变优而外观品质变劣。蒸煮食味品质及营养品质(除中熟中粳连粳11食味值外)两品种均随播期推迟变劣。两品种RVA谱特征值均随播期推迟变劣。密度方面,随着每穴苗数的增加,稻米蛋白质含量略微增加,营养品质变优,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及蒸煮食味品质,稻米RVA谱特征值均呈变劣趋势。(5)从周年生产看,周年稻麦产量随两季作物播期的推迟呈显着降低,其中迟熟中粳南粳9108播期R1与小麦W1播期组合在所有处理中产量最高,水稻产量占周年产量比例最高为62.99%,最低为55.86%。两季间积温分配率水稻季最高为68.38%,小麦季最高为34.14%。季节间辐射量分配率水稻季平均为51.7%,小麦季平均为48.3%。周年积温生产效率和光能生产效率随着稻麦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播期越迟减少越显着。
徐春梅,袁立伦,陈松,褚光,叶为发,丁玉华,王丹英,章秀福[5](2020)在《长江下游不同生态区双季优质晚稻生长特性和温光利用差异》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在机插条件下长江下游不同生态区各类型优质晚稻产量、生长特性和温光利用的差异,为选择适宜在该地区作为双季种植的优质晚稻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6年和2017年筛选适合长江下游机插的双季优质晚稻为材料(常规籼稻、杂交籼稻、常规粳稻和常优杂粳共20个品种),比较在机插条件下浙江富阳(30.05°N, 119.95°E,海拔17.9 m)与安徽庐江(31.15°N, 117.16°E,海拔14 m)两个生态区在产量、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以及温光利用方面的差异。【结果】各类型晚稻产量高纬度试点均高于低纬度试验点。与浙江富阳点相比,安徽庐江点种植的常规籼稻、杂交籼稻、常规粳稻、常优杂粳稻产量分别高11.1%、12.9%、6.6%和12.4%。同一试点种植时,常优杂粳产量最高,常规籼稻最低。高纬度点种植时,生育期延长,干物质积累量增加。高纬度点生育期延长杂交籼稻最长(10.4d),干物质积累量高纬度点增幅常规粳稻最大(齐穗期和成熟期分别增加11.93%和9.44%)。同一试点种植时,干物质积累量杂交稻大于常规稻。籼稻灌浆期和全生育期累积的有效积温两个纬度点差异不明显,但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及其利用率均是高纬度点显着高;粳稻灌浆期和全生育期累积的有效积温高纬度点明显较低,累积日照时数高纬度点变化不明显,而累积太阳辐射则显着增加;温光资源利用率的变化趋势与此一致;同一试点种植时,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温光资源利用率均是粳稻大于籼稻。【结论】晚籼稻在安徽庐江点种植时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从而提高产量,晚粳稻对温光资源利用率差异不明显,安徽庐江点产量增加的原因是生育期延长和干物质增加。
王艳杰[6](2017)在《贵州禾类稻种资源的遗传演化及其与侗族传统文化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贵州黔东南地区千百年种植的一类特殊的原始生态型稻种—禾,具有抗病虫、耐贫瘠、难脱粒、品质优、糯性强等突出特性,是侗族等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和文化习俗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至今仍大面积保留种植。由于禾类资源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特性较为原始,贵州及周边省份地方的其他栽培稻地方品种和野生稻在栽培和驯化过程中可能其影响,本研究以315份禾类资源、578份贵州六个稻作生态区稻种、180份周边9个省的地方稻种,42份野生稻共计1115份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表型性状评价和SSR分子标记技术、SNP单倍型测序手段,研究禾类资源与贵州不同稻作生态区、周边9个省份地方及野生稻的亲缘关系,根据侗族人口的分布和迁徙路线研究禾类资源与其他稻种的遗传演化关系,并通过民族生物学方法研究侗族传统文化对禾类资源形成、保护及利用的影响。本研究对系统评价禾类资源的遗传基础、挖掘禾类资源的育种价值及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通过对禾类资源的主产区——黔东南州从江县、黎平县、榕江县3个县28个少数民族村寨进行民族生物学调查,共收集156份香禾糯资源,发现一些侗族村寨的香禾糯种植面积在80%以上,保留品种20-30个,并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发现侗族的饮食文化、节日庆典、宗教信仰、传统农作方式等文化习俗对禾类资源的品质特性的形成、保护和利用具有促进作用。(2)通过比较禾类资源与其他15个群体的田间表型性状,包括株高、穗长、穗颈长、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节间距、剑叶长、剑叶宽、叶片色、叶片茸毛、叶片卷曲、芒色、芒长、芒分布、颖色、颖尖色等,对比和聚类分析表型遗传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禾类资源与贵州第V稻作生态区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贵州其他5个稻作生态区及广东、广西群体,再次是浙江、湖南、江西、安徽群体,而与湖北、江苏群体距离较远,与野生稻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远。(3)利用36对SSR微卫星标记检测禾类资源与其他稻种群体共计1115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亲缘关系,结果发现全部材料平均等位变异数高达24.61个,PIC为0.7524,遗传多样性较高。禾类资源的遗传背景较为独特,80%的品种都可聚为一类。综合考虑各项多样性指标发现,禾类资源与广东、广西、贵州第Ⅳ稻作生态区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贵州第Ⅰ、Ⅲ、Ⅴ、Ⅵ稻作生态区及江西、浙江、湖南、湖北,而与野生稻、江苏、云南、安徽及贵州第Ⅱ稻作生态区的亲缘关系较远。AMOVA分子方差分析发现17个不同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81.87%)。(4)根据禾类资源具有耐盐碱、耐阴冷、抗病虫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筛选7个非连锁的核基因位点SKC1、Bph14、GS5、Pid3、SAP8、Ehd1、Xa23检测禾类资源及其他稻种群体的单倍型类型、频率及地理分布,结果显示:禾类资源与周边省份地方稻种的核苷酸多样性相近,均显着少于贵州其他地方稻种;禾类资源的抗褐飞虱(Bph14)、抗白叶枯病(Xa23)和抗稻瘟病(Pid3)的一些单倍型不仅丰富(频率在60%~80%),而且还具有显着区别于贵州六个稻作生态区的特有单倍型,并与临近省份地方(湖南、浙江、江西、安徽、广东、广西、江苏)和野生稻群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禾类资源在Ehd1、GS5、SAP8和SKC1的单倍型组成和比例说明其与贵州第V稻作生态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群体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AMOVA分子方差显示禾类资源同其他16个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不同群体内(86.82%)。遗传分化系数的分析显示:禾类资源与贵州第V生态稻作区、江西、广西、湖北、湖南、浙江、安徽及云南的遗传分化系数较小(Fst≤0.05),亲缘关系较近;与贵州第Ⅰ、Ⅲ、Ⅳ、Ⅵ及野生稻、江苏、广东存在中等水平的遗传分化(Fst=0.07~0.12);而与贵州第Ⅱ稻作生态区的遗传分化系数最大(Fst=0.44),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亲缘关系最远。(5)本研究根据侗族的分布区域和迁徙路线选择贵州、临近省份地方栽培稻及野生稻,利用SSR和SNP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禾类资源与这些稻种的亲缘关系,结果发现,禾类资源由于其具有特殊的遗传背景和结构,可单独聚为一类特殊生态稻种,并与广东、广西、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及贵州第I、Ⅲ、Ⅳ、Ⅴ、Ⅵ稻作生态区亲缘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可以初步推测:贵州禾类资源可能是广东、广西、江西等长江中下游的侗族先民在历史迁徙过程中将当地稻种带入贵州黔东南地区,经过千百年的栽培种植,培育的一类适应当地特殊地理气候条件、生产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习俗的特殊生态型稻种。(6)利用SSR分子标记和SNP单倍型分析两种方法比较了 1980年(147份)与2015年(168份)共计315份禾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发现1980年群体的各项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或(极)显着高于2015年群体。1980年群体检测到的特异等位基因数(147个)约为2015年群体(75个)的2倍,即丢失的原有等位基因约是新产生等位基因的2倍。36对SSR标记中有26对的1980年群体特异等位基因比率均大于或等于高出2015年群体。因此,经过35年的农家就地种植,禾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大幅度减少,等位基因大量丢失,核苷酸多态性降低,杂合度降低。此外,优势单倍型和稀有单倍型的数量及频率不仅降低,而且趋于单一化甚至消失。
孙建军[7](2017)在《河南机插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播期及其利用的综合研究》文中提出试验先后在河南省豫南沿淮稻区罗山县(32.2°N,114.5°E)、豫中稻区新蔡县(33.2°N,115.1°E)和豫北沿黄稻区原阳县(35.2°N,113.7°E)进行,在不同生态区稻-麦两熟耕作制度下,以常规中熟中粳(新丰2号、新稻18号和郑稻18号)、常规迟熟中粳(武运粳27、南粳9108和南粳49)、杂交迟熟中粳(甬优2640、新粳优1号和隆优1875)、常规早熟晚粳(南粳44、武运粳29和镇稻18)和迟熟中籼(Y两优1号、扬两优6号和Y两优2号)等5种不同生育类型15个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毯状小苗机插栽培方式,通过播期(5月11日、5月16日、5月21日、5月26日、5月31日和6月5日)试验,充分发挥各品种类型机插稻产量潜力的密、肥、水等高产高效管理措施,比较研究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水稻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生产及分配以及品质形成的影响,并探讨河南省水稻不同主产区机插水稻适宜品种的生育类型与合理的播期。对豫南稻区,系统比较研究籼、粳稻的生育安全性、产量、品质、温光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差异,为该地区粳稻的发展及机插水稻的合理布局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本研究设置的播期范围内,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机插稻的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应延迟,其全生育期呈极显着缩短趋势,但在品种类型间缩短幅度不同。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类型品种的全生育期在罗山和新蔡点缩短幅度为12.0~17.0d,在原阳点缩短11.0~15.0d;即播期每推迟5 d,全生育期分别缩短2.4~3.4 d和2.2~3.0d;全生育期缩短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早熟晚粳>常规迟熟中粳>迟熟中籼>中熟中粳>杂交迟熟中粳。同一播期,各生育类型品种的全生育期是随着试点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延长,但品种类型间差异较大,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类型延长天数较多。不同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全生育期的缩短主要表现在播种-拔节期阶段,而抽穗-成熟期阶段相对稳定。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及温光利用率均呈极显着减少趋势。同一试点,各生育类型品种间生育期的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及温光利用率均表现为晚熟品种大于中熟品种和迟熟中籼品种。(2)总体来看,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机插稻在罗山、新蔡和原阳等3点的平均产量均呈极显着下降趋势。各生育类型品种第Ⅰ播期在罗山、新蔡和原阳点的平均实产分别为10.68、10.63和10.40 t/hm2,在第Ⅵ播期分别为7.61、7.56和7.04 t/hm2,减少了 3.07、3.07和3.36 t/hm2;即播期每延迟5 d,平均实产在罗山和新蔡点下降了 0.61 t/hm2,在原阳点下降了 0.67 t/hm2。中熟中粳的产量在罗山和新蔡2点第Ⅱ期最高,与第Ⅰ期差异不显着,从第Ⅱ期开始随播期的推迟呈极显着下降趋势;在原阳点是第Ⅰ期最高,随播期的推迟呈极显着下降趋势。常规迟熟中粳和迟熟中籼的产量在各试点均是第Ⅰ期最高,且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显着或极显着下降趋势。杂交迟熟中粳在各试点均是第Ⅰ期产量显着高于其他播期和生育类型品种,且在新蔡和原阳2点第Ⅰ、Ⅱ期差异不显着。早熟晚粳的产量在各试点均是随播期的推迟呈极显着下降趋势。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产量的差异在3个试点均是呈增大趋势。其中,杂交迟熟中粳在3个试点的6个播期中的产量均极显着高于其他生育类型品种,表现出极强的杂种优势。(3)本研究中,播期处理对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明显的影响。有效穗数在年份、播期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为极显着;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生育类型品种的有效穗均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平均有效穗数最多的是常规迟熟中粳为370.58×104穗h/hm2,最少的是杂交迟熟中粳为235.87×104穗/hm2。每穗颖花数和群体颖花量在年份、播期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达极显着,且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显着下降趋势;即第Ⅰ播期分别较第Ⅱ、Ⅲ、Ⅳ、Ⅴ和Ⅵ播期高1.13%、2.68%、5.56%、9.04%和13.26%;不同生育类型品种间,每穗颖花数最多的是杂交迟熟中粳,最少的是中熟中粳;群体颖花量最高的杂交迟熟中粳,分别较常规迟熟中粳、早熟晚粳、杂交迟熟中籼和中熟中粳高11.83%、15.79%、19.47%和20.57%。结实率在年份间差异不显着,在播期间和品种类型间差异达极显着。千粒重在年份间差异达显着水平,在播期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不显着。经相关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净贡献率均表现为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而对群体颖花量的贡献率均表现为每穗颖花数>有效穗数。因此,在播期影响下,各生育类型品种产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的下降引起的;杂交迟熟中粳的单穗粒数和总颖花量均显着高于其他生育类型品种,属大穗型品种,是本生态区首选品种,特别是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尤其突出。在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上,应注重在穗大粒多的基础上提高结实率,通过合理的播栽期调整籽粒灌浆期的温光条件,是高产、稳产和优质的基础。(4)本研究播期的影响下,不同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的单茎和群体干物质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在3个试点,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在有效叶龄临界期(N-n)、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单茎和群体干物质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豫南稻区罗山点,播种-拔节期群体干物质量是播期的推迟呈明显减少趋势,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显着高于其他品种类型;拔节-抽穗期群体干物质量是随着播期的推迟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早熟晚粳显着高于其他类型品种;抽穗-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最播期的推迟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各品种类型间无显着差异。(5)随着播期的推迟,中熟中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的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逐渐变优趋势,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变劣趋势;早熟晚粳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逐渐变劣趋势,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则呈变劣趋势;迟熟中籼的外观品质逐渐变优外,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变劣趋势。但品种类型间,稻米品种差异较大;播期间,各生育类型品种不同,变化幅度差异不同;试点间,高纬度原阳点加工品质、外观品质明显优于低纬度的罗山点。因此,推迟播期使中熟中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质逐渐变优,营养品质逐渐变劣;早熟晚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种变劣,营养品质变优。(6)粳稻生产优势方面,在试验设置的播期范围内,各生育类型粳稻品种的平均产量,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产量。总体上,粳稻2012和2013年的综合平均产量分别为10.94 t/hm2和10.97 t/hm2,分别较籼稻产量高13.49%和15.23%,其中杂交迟熟中粳2年的平均产量为11.42 t/hm2和11.40 t/hm2,较迟熟中籼高18.46%和19.75%。相同播期,粳稻的产量显着高于籼稻产量,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的平均产量,在第Ⅰ~Ⅵ播期分别较迟熟中籼高13.25%~19.33%;其中杂交迟熟中粳在第Ⅰ~Ⅵ播期分别较迟熟中籼高17.59%~25.69%。粳稻群体颖花量与籼稻相当或略高于籼稻,但籽粒的充实度及千粒重优于籼稻,这是粳稻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粳稻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在各个播期均显着或极显着优于籼稻,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中熟中粳稍劣于籼稻。“籼改粳”优势形成的生理特征为,一是粳稻的全生育期明显较长,灌浆后期粳稻更能适应逐渐转凉的气候特征,增加水稻对温光资源的利用;二是粳稻后期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能够增加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提高群体库容总充实量;三是粳稻后期能够适应低温天气而不早衰,维持强壮的茎鞘强度和群体抗倒伏能力,保证了较大库容的安全充实度;四是粳稻更适宜机械化作业,更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在高产稳产的基础上改善了稻米品质,综合生产力高。综合分析后,豫南和豫中稻区麦茬机插稻应以杂交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为主,搭配常规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豫北沿黄稻区麦茬机插稻应以杂交和常规迟熟中粳为主,搭配中熟中粳和早熟晚粳。
柴恒金[8](2016)在《培育水稻旱壮秧播种前的准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先分析了育苗材料的准备工作,接着阐述了要选择对路的品种。
姜元华[9](2015)在《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于2012-2013年在长江下游地区稻-麦两熟制地区(常熟、扬州市),以甬优系列籼粳稻杂交稻(A)为研究对象,当地超级(超高产)杂交粳稻(B)、常规粳稻(C)与杂交籼稻(D)为对照,采用不同轻简化机械化种植方式(钵苗摆栽、毯苗机插、钵苗机插),根据各类型品种特性和高产栽培理论设置高产潜力能够充分发挥的配套栽培管理措施,对不同类型品种群体生产力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阐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机制,明确超级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增产与调控途径,以期为超级稻超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年份、地点间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产量均呈A>B>C>D趋势,A类品种平均收获产量为12189.63kghm-2,分别较B、C和D增产8.98%、11.86%和20.06%,A类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为每穗粒数极显着高于B、C、D。(2)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总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对总颖花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每穗粒数大于有效穗数,说明大穗依然是水稻高产的主要途径。(3)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期茎蘖数表现为C>D>B>A,主茎和一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A>D>C>B,二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B>C>D>A;蜡熟期茎蘖组成特点与拔节期规律一致;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成穗率表现为C最大(75.76%),B其次(72.87%),A再次(66.80%),D最低(63.24%)。(4)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穗长表现为D>A>B>C,着粒密度、每穗粒数和单穗重均表现为A>B>D>C;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总粒数和二次枝梗总粒数均表现为A>B>C>D,一次枝梗粒数对总粒的贡献率表现为C最大(41.00%),B其次(33.50%),A再次(31.83%),D最低(29.92%),二次枝梗总粒对每穗粒数的贡献率表现为D最大(70.08%),A其次(68.17%),B再次(66.50%),C最小(59.00%)。(5)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终极生长量Wo呈C>B>D>A趋势,最大灌浆速率Vmax表现为C>D>B>A,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表现为B>A>C>D,平均灌浆速率Vmean表现为D>C>B>A,有效灌浆时间T99表现为A>B>C>D;阶段性灌浆特征方面,灌浆量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C>B>D>A;灌浆时间在渐增期表现为B>C>A>D,在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A>B>C>D;灌浆速率在渐增期表现为D>A>C>B,在快增期和缓增期表现为C>D>B>A.籼粳杂交稻较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穗大粒多”是其优势形成的基础。2、A与B、C、D超高产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毯苗机插)存在差异。(1)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正向直线关系,抽穗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2)籼粳杂交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叶面积和单茎干物重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且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不断扩大;籼粳杂交稻的生物学产量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而经济系数呈相反趋势。(3)在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籼粳杂交稻的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均低于其它三类品种,光合势介于粳、籼之间;生育中期(拔节至抽穗)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光合势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介于粳、籼之间;生育后期(抽穗至成熟)干物质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光合势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净同化率与粳稻相近。(4)在抽穗期,籼粳杂交稻的叶、鞘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穗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乳熟期,叶、鞘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茎的比例低于其它三类品种,穗的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成熟期,叶、鞘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穗的比例低于其它三类品种。无论是抽穗期、乳熟期还是成熟期,籼粳杂交稻单茎叶、茎、鞘、穗的分配量均高于高于其它三类品种。(5)籼粳杂交稻叶、鞘的表观输出量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叶、鞘的输出率和转化率均低于其它三类品种;茎的最大输出量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输出率、转化率高于杂交籼稻,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的表观输出量、表观输出率和表观转化率均最低,单茎回升增重明显高于其它三类品种。充分依靠个体优势,在生育前期稳步形成有效的群体生长量基础上,着重提高中、后期光合系统生产性能,保证光合产物持续产出并得到合理分配,同时在生育后期具有协调的物质输出与转运机制,最终形成高积累的生物学产量,这既是籼粳杂交稻经济产量优势形成的关键原因也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3、A与B、C、D不同粒位(上部一次枝梗U1,上部二次枝梗U2,中部一次枝梗M1,中部二次枝梗M2,下部一次枝梗M1,下部二次枝梗M2)群体灌浆、籽粒充实特性与相关生理生态学特征存在差异(钵苗机插)。(1)各类型品种共性规律为中位籽粒(U2,M1,M2,D1)群体灌浆与籽粒充实均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灌浆类型(U2和D1同步,M1和M2异步),各类型各中位籽粒的两种灌浆峰位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M1、U2、D1、M2;群体灌浆量方面,总量呈A>B>C>D趋势,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群体灌浆强度表现为U2>M2>M1>D1,其U2、D1的群体灌浆强度和U2、M2灌浆量明显高于B、C、D;籽粒灌浆充实方面,各粒位终极充实度介于粳、籼类型间,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灌浆充实强度表现为M1>U1>D2>M2,其中U1籽粒充实度A>D>C>B而其强度表现为D>A>C>B,D2籽粒充实度为C>B>A>D而其强度亦表现为C>B>A>D。(2)主要生理生态指标方面,抽穗期营养器官物质积累量、抽穗至乳熟期营养器官物质输出量表现为A>B>C>D,从乳熟期开始至蜡熟期为止观察到营养器官中营养物质逐渐低于对照类型,蜡熟期和成熟期净光合速率表现为A>B>C>D,抽穗至成熟期光合势与前期物质输出和后期光合速率趋势一致;灌浆中期光-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二氧化碳-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群体根尖数均表现为A>B>C>D,根尖数依根径分布的峰位根径表现为DABC,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根系密度表现为C>B>A>D;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暗周期与温差平均累积速率和累积量均表现为A>B>C>D。说明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超级(超高产)稻各粒位同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的灌浆类型,本研究中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显示出“群体灌浆总量大、籽粒灌浆充实好”基本灌浆特征,文章阐明了生育中期群体营养器官中贮存足量灌浆原料并于灌浆前期与库有效对接、畅通输出,生育后期群体光合系统性能稳定持久,根系与叶系保持高活性生理机能以及生育中后期具有充分高效争用时空资源的特性是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获取较群体灌浆量和良好籽粒充实的主要生理生态机制。4、A与B、C、D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上3张叶片的长度、宽度表现为A>B>D>C,叶基角表现为D>A>B>C,披垂度表现为D>B>C>A。冠层上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D>A>B>C,冠层下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C>B>A>D,最大叶面积密度表现为A>D>B>C,最大叶面积密度出现的相对高度表现为D>A>B>C。冠层上部相对光照表现为A>B>C>D,冠层下部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平均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消光系数表现为C>D>B>A。(2)抽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均呈D>A>B>C趋势,有效叶面积率呈A>B>C>D趋势:颖花/叶和实粒/叶均表现为A>B>C>D。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均表现为A>B>C>D,经济系数呈D>C>B>A趋势;蜡熟期和成熟期剑叶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PS Ⅱ的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呈A>B>C>D趋势;抽穗至成熟期剑叶的MAD含量呈D>C>B>A趋势,SOD、POD、CAT酶活性呈A>B>C>D趋势。与其他3种类型水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具有显着优势,这是甬优系列杂交稻产量潜力正常发挥的生态生理基础,也是进一步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群体生产力的重要途径。5、A与B、C、D超高产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在生育中、后期,A的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及根冠比均显着高于B、C和D。(2)抽穗期不定根(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细分支(根径≤0.1mm)与粗分支(0.1 mm<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均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抽穗期土层0~5 cm、5~10 cm和10~1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土层15~25 cm、25~35 cm、35~45 cm、45~5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3)A抽穗后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伤流强度以及根系氧化力和根系还原力均高于B、C和D。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具有根冠协调水平高、群体根量大、分支结构优、根系深扎性好以及中、后期生理活性强等优势,这种根系特征为其超高产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6、A与B、C、D主要稻米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理化指标方面,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D>A>B>C趋势,胶稠度呈C>B>A>D趋势(2)食味计指标方面,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和综合值表现为C>B>A>D,完整性表现为D>A>B>C。(3)TPA指标方面,硬度、弹性、内聚性、聚集度、回复性趋势一致,呈D>A>B>C趋势,粘着性的大小值呈C>B>A>D趋势(4)RVA指标方面,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均呈C>B>A>D趋势,回复性、糊化温度呈D>A>B>C趋势。(5)变异系数分析表明,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在品种类型间存在较大差异。(6)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与光泽、味道、口感、综合、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完整性、硬度、粘着性、弹性、内聚性、咀嚼度、回复性、最终黏度、回复值、糊化温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胶稠度呈相反趋势。本研究初步认为,长江下游地区籼粳杂交稻的食味品质介于粳籼类型之间,表现为优于籼稻,但稍逊于粳稻;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是影响食味的关键因素;筛选出的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可以作为品种类型食味评比的优先指标。7、A与B、C、D抗倒伏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综合抗倒性方面,与B、C、D相比,A的弯曲力矩和抗折力得到协同提高,但二者的综合作用下,倒伏指数表现为D>A>B>C.(2)茎秆质构特征方面,A类品种基部节间的纵向载荷度、弹性、内聚性、抗弯强度等载荷能力指标以及硬度、脆度、穿刺强度、紧实度等穿刺性能的指标均高于B、C、D。(3)茎秆形态与解剖性状方面,A的株高、穗高、重心高、基部节间粗度、横截面积、茎壁面积、维管束总面积、大维管束面积、小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数目均高于B、C、D;A的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小于D而高于B、C;A的基部节间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相对面积、小微管束相对面积均低于B、C而高于D。(4)茎秆化学成分含量方面,A茎鞘中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木质素、K、Si、Ca、Cu、Z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低于B和C,高于D;茎鞘中N、Mg、Fe、M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A高于B和C,低于D。(5)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与重心高度、茎秆粗度、横截面积呈显着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N、Mg、Fe、Mn的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淀粉、Cu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可溶性糖、纤维素、木质素、K、Si、Ca、Zn的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本研究初步认为,机插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茎秆抗倒性较杂交籼稻有大幅提高,但稍逊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秆理化特性的差异与抗倒性密切相关。8、A与B、C、D养分积累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拔节至抽穗期、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及抽穗至成熟期氮磷钾硅积累量均呈A>B>C>D趋势,而拔节期相反。(2)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叶面积,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的净积累量、光合势,灌浆中期蒸腾速率特征参数、荧光动力学参数、根系长度和表面积分支根总量均表现为A>B>C>D;灌浆中期根系长度和表面积依根径呈双峰分布,最大根径峰位介于粳、籼类型之间,长度和表面积峰位根径均表现为D>A>B=C;全生育光温资源平速率,全生育期、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光温积累量均表现为A>B>C>D.本文研究显示了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与对照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氮磷钾硅等营养积累量大,间接说明产量潜力实现有其植物营养学依据,本文从协同生理生态特征角度对其营养大量积累机制进行了探讨。
李旭升,杨隆维,李继辉,段太品,李洪胜,王光建,姚昌顺[10](2015)在《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恩恢22的选育与利用》文中研究指明恩恢22是恩施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抗稻瘟病早稻材料1468作父本,自育恢复系恩恢58作母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中籼恢复系,具有稻瘟病抗性好、外观米质较优、恢复力强、配合力较高和花粉量足等特点,所配组合Ⅱ优恩22于2007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二、早稻品种的温光反应和丰产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稻品种的温光反应和丰产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目标区域温光比较的双季早粳稻试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参试水稻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地水稻生长期的气温 |
2.2 两地水稻生长期间的光照时数 |
2.3 两地参试水稻品种的生育期 |
2.4 两地参试水稻品种的产量及构成 |
2.5 两地参试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 |
3 讨论 |
3.1 试验两地的关键温光因子具有相似性 |
3.2 寒地早粳稻在杭州的生育期和产量及品质对早籼稻优势 |
4 小结 |
4.1 寒地早粳稻在长江流域双季早稻引种和品种选育具有重要价值 |
4.2 目标区域光温特性分析是寒地早粳稻引种双季早稻的基础 |
4.3 寒地粳稻生态型剖析是长江流域双季早粳品种选育的前提 |
4.4 理想温光生态型粳稻是长江流域早粳品种选育目标的首要 |
(2)杂交稻甬优1540作连作晚稻的极限播期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处理设计 |
1.3 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特性 |
2.2 农艺性状 |
2.3 产量 |
2.4 温光反应 |
3 小结 |
(3)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对南方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生育期 |
1.3.2 出苗率 |
1.3.3 产量与产量构成 |
1.3.4 稻米品质 |
1.3.5 RVA谱特征值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期 |
2.2 出苗率 |
2.3 产量与产量构成 |
2.4 稻米品质 |
2.5 米粉RVA谱特征值 |
3 讨论 |
3.1 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对早晚兼用型双季直播籼稻出苗的影响 |
3.2 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对早晚兼用型双季直播籼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3.3 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对早晚兼用型双季籼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 |
(4)江淮下游播期对周年稻麦生产力与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研究背景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播期和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2 播期对水稻温光利用的影响 |
1.3 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
1.4 播期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5 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6 稻麦两熟制对周年作物生产的影响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和温光资源特征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2.2 播期对水稻季积温与辐射量的影响 |
2.3 播期对水稻季日均温与日均辐射量的影响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2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
2.3 不同生育时期温光资源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3.1 播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2 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茎蘖数和成穗率的影响 |
2.2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2.3 播期和每穴苗数阶段物质积累及其比例的影响 |
2.4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叶面积指数与抽穗期叶面积组成与光合势的影响 |
2.5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的影响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播期对稻麦周年生产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0 小麦产量及构成 |
2.1 播期对稻麦周年生育进程的影响 |
2.2 播期对稻麦周年生育进程的影响 |
2.3 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
2.4 不同播期对稻麦周年光热资源分配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
3.2 播期对稻麦周年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和温光资源的影响 |
1.2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
1.3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1.4 播期和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5 播期对稻麦周年生产的影响 |
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长江下游不同生态区双季优质晚稻生长特性和温光利用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生育期、积温、日照时数以及太阳辐射的测定 |
1.4.2 日照时数、积温和太阳辐射时数利用率 |
1.4.3 干物质积累量 |
1.4.4 群体生长速率 |
1.4.5 产量与考种 |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态区双季优质晚稻产量及其构成 |
2.2 不同生态区双季优质晚稻生育期 |
2.3 不同生态区双季晚稻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速率(CGR) |
2.4 不同生态区双季晚稻温光利用情况 |
2.5 相关性分析 |
2.5.1 水稻产量与生育期和干物质积累量的相关关系 |
2.5.2 温光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的相关关系 |
3 讨论 |
3.1 不同生态区双季晚稻产量、生育期和生长特性差异 |
3.2 不同生态区双季优质晚稻光温资源利用差异 |
4 结论 |
(6)贵州禾类稻种资源的遗传演化及其与侗族传统文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禾类资源概况 |
1.1.1 禾类资源的范畴与特点 |
1.1.2 禾类资源的历史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贵州禾类资源的收集、鉴定与育种情况 |
1.2.2 侗族传统文化与禾类资源的关系 |
1.2.3 水稻的遗传演化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禾类资源的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案 |
第2章 禾类资源的民族生物学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区域 |
2.1.2 调查方法 |
2.1.3 调查内容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禾类品种资源的保留现状 |
2.2.2 禾类种植的典型村寨调查 |
2.2.3 侗族传统文化与禾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
2.2.4 侗族传统文化对禾类品种特性形成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禾类品种资源的消失因素分析 |
2.3.2 民族传统文化与禾类资源保护的关系 |
2.3.3 禾类资源的保护途径与方法 |
第3章 禾类资源与其他稻种的表型性状比较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田间种植与表型性状评价 |
3.1.3 表型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禾类资源与其他群体主要数量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3.2.2 禾类资源与其他群体主要质量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3.2.3 禾类资源与其他群体主要数量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
3.3 讨论 |
3.3.1 水稻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
3.3.2 不同地区的试验材料选择数量不同 |
第4章 禾类资源与其他稻种的SSR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基于SSR标记的基因分型 |
4.1.3 基因型数据的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遗传多样性 |
4.2.2 群体结构分析 |
4.2.3 17个群体的遗传分化与亲缘关系 |
4.2.4 四个群体的遗传分化与亲缘关系 |
4.3 讨论 |
4.3.1 禾类资源与其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4.3.2 群体结构划分 |
4.3.3 禾类资源与其他稻种的亲缘关系 |
第5章 禾类资源与其他稻种的SNP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基于目标基因的序列分析 |
5.1.3 序列分析及中性检验 |
5.1.4 单倍型的演化网络分析 |
5.1.5 群体遗传分化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核苷酸多样性与中性检验 |
5.2.2 四个稻种七个基因单倍型的系统发生关系 |
5.2.3 禾类资源与贵州及周边省份地方稻种、野生稻的单倍型地理发生关系分析 |
5.2.4 群体遗传分化 |
5.3 讨论 |
5.3.1 禾类资源的核苷酸多样性与丰富度 |
5.3.2 禾类资源与其他稻种单倍型的地理发生关系 |
5.3.3 禾类资源与其他稻种的群体遗传分化 |
5.3.4 侗族迁徙路线对禾类资源起源演化的影响 |
第6章 农家保护与异地保护下禾类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历史变化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基于SSR标记的基因分型和统计分析 |
6.1.3 基于目标基因的序列分析 |
6.1.4 序列分析及中性检验 |
6.1.5 单倍型的演化网络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6.2.2 群体结构与遗传分化 |
6.2.3 核苷酸多样性与中性检验 |
6.2.4 禾类资源单倍型的系统发生关系 |
6.2.5 不同时期的禾类资源单倍型的地理发生关系 |
6.3 讨论 |
6.3.1 不同时期禾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6.3.2 不同时期禾类资源的单倍型变化及地理分布 |
6.3.3 贵州禾类资源的群体结构与遗传分化 |
6.3.4 禾类资源的保护机制探讨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河南机插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播期及其利用的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 |
2 水稻生产概况 |
2.1 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
2.2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
2.3 河南省水稻生产概况 |
3 机插水稻栽培研究进展 |
3.1 水稻栽培方式概况 |
3.2 机插稻栽培研究进展 |
3.3 籼、粳稻生产力研究进展 |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5.1 研究思路 |
5.2 技术路线图 |
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期的影响 |
2.2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主要生育阶段的影响 |
2.3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温光利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关于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生育期 |
3.2 关于稻-麦两熟制条件下机插粳稻高产栽培技术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水稻实收产量的影响 |
2.2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产量形成 |
3.2 关于机插稻高产群体特征与指标 |
3.3 关于机插稻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计算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生育阶段单茎和群体干物重 |
2.2 主要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其比例 |
2.3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中后期叶、茎鞘、穗各部分的干物重 |
2.4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中后期叶、茎鞘、穗各部分得比例及其变化 |
2.5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叶、茎、鞘干物质量的输出和转化特点 |
2.6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
3 讨论 |
3.1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干物质生产 |
3.2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干物质分配、运输与转化特征 |
3.3 不同播期机插稻的光合物质生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品质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对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
2.2 播期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关于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主要品质性状 |
3.2 关于不同类型品种机插稻RVA谱特征值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播期与品种类型综合研究与利用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育类型品种的区域规划 |
2.2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适宜播期规划 |
2.3 籼、粳机插稻综合生产力的差异 |
3 讨论 |
3.1 关于机插稻合理播期及适宜品种的区划 |
3.2 关于机插粳稻的生产优势 |
3.3 关于河南省稻作生产的机械化轻简化栽培优势 |
3.4 关于机插粳稻生产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机理 |
3.5 关于“籼改粳”深化发展的探讨 |
4 结论 |
4.1 品种区划 |
4.2 适宜播期 |
4.3 粳稻生产优势 |
4.4 粳稻生长特征特性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1.1 河南地区机插水稻品种类型区划 |
1.2 河南地区机插水稻品种的合理播期 |
1.3 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品种产量形成特征 |
1.4 播期影响下机插稻品质特征 |
1.5 河南地区机插水稻品种的利用 |
2 讨论 |
2.1 关于河南地区适宜机插粳稻品种的选择与利用 |
2.2 关于河南不同生态区品种类型的选择 |
2.3 关于河南地区机插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确定 |
2.4 关于豫南稻区”籼改粳” |
3 创新点 |
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品种选育演进历程 |
2.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育成、应用与发展态势 |
2.2.1 品种综合生产潜力不断提高 |
2.2.2 基本营养生长型品种(组合)不断推出、应用种植区域持续拓展 |
2.3 甬优系列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与对照类型主要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
2.3.1 甬优系列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主要生理、生态特征进展 |
2.3.2 不同类型非亚种间杂交稻品种若干生理生态特征 |
3 研究选题的提出 |
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的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蘖动态 |
1.3.2 籽粒灌浆动态 |
1.3.3 产量及穗部性状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1.4.1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
1.4.2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的差异 |
2.2.1 茎蘖组成特征 |
2.2.2 穗部性状特征 |
2.2.3 籽粒灌浆特征 |
3 讨论 |
3.1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产力的差异 |
3.2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特征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籼粳杂交稻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茎蘖动态 |
1.4.2 干物质和叶面积 |
1.4.3 产量 |
1.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群体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
2.2 主要生育期物质生产特征 |
2.2.1 主要生育期叶面积动态 |
2.2.2 主要生育期干物质动态 |
2.3 主要生育阶段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1 生育前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2 生育中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3 生育后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4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与转运 |
2.4.1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比例 |
2.4.2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量 |
2.4.3 生育中后期物质输出与转化特征 |
3 讨论 |
3.1 水稻品种生物学产量与经济产量的关系 |
3.2 甬优系列超级籼粳杂交稻的主要生育阶段物质积累特征 |
3.3 甬优系列超级籼粳杂交稻的抽穗后物质输出与转化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籼粳杂交稻灌浆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灌浆指标的测定 |
1.3.2 群体中期物质积累与后期物质转运指标测定 |
1.3.3 光合生产指标的测定 |
1.3.4 根系形态生理指标(根密度和根尖数)的测定 |
1.3.5 温光资料的获取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 |
2.2 群体灌浆特性 |
2.2.1 群体灌浆特性 |
2.2.2 籽粒充实特征 |
2.3 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1 主要生育期光合生产与转运特性 |
2.3.2 灌浆中期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
2.4 暗周期累积、变化与利用 |
2.5 温度资源累积、变化与利用 |
3 讨论 |
3.1 关于钵苗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群体灌浆特征 |
3.2 关于钵苗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灌浆充实的生理生态基础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株型指标 |
1.4.2 冠层叶面积分布 |
1.4.3 冠层内光照强度分布 |
1.4.4 叶片光合特性相关指标 |
1.4.5 干物质量、叶面积和产量 |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1.5.1 叶面积密度函数的拟合 |
1.5.2 光照分布函数的拟合 |
1.5.3 消光系数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性状的方差分析 |
2.2 不同类型水稻冠层结构特征 |
2.2.1 叶片大小 |
2.2.2 受光姿态 |
2.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群体叶面积密度分布特征 |
2.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群体内光照分布特征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光合生产特征 |
2.3.1 群体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率及高效叶面积率 |
2.3.2 颖花/叶、实粒/叶 |
2.3.3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与经济系数 |
2.3.4 叶绿素含量、PS 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 |
2.3.5 MDA含量与膜质过氧化酶活性 |
3 讨论 |
3.1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特征 |
3.2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光合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籼粳杂交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根系形态指标的测定 |
1.4.2 根系生理指标的测定 |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根系形态特征 |
2.1.1 主要生育期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根冠比 |
2.1.2 主要生育期根数、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 |
2.1.3 抽穗期不定根、粗分支根和细分支根数占总根尖数的比例 |
2.1.4 抽穗期不同土层根系干重占总干重的比例 |
2.2 根系生理特征 |
2.2.1 主要生育期单茎和群体总吸收面积与活跃吸收面积 |
2.2.2 抽穗后根系氧化力、还原力及其变化 |
2.2.3 抽穗后群体根系伤流强度及其变化 |
3 讨论 |
3.1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群体生长特征 |
3.2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分支结构特征 |
3.3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在土层中的分布特征 |
3.4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生育中后期的生理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籼粳杂交稻茎秆的抗倒性评价及成因分析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秆力学与物理性状的测定 |
1.3.2 茎秆节间解剖性状的测定 |
1.3.3 茎鞘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 |
1.3.4 茎秆质构特征的测定 |
1.3.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茎秆抗倒性能 |
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TPA特性 |
2.2.1 载荷特性 |
2.2.2 穿刺特性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理特性 |
2.3.1 茎秆形态特征 |
2.3.2 茎秆解剖结构 |
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化学成分含量差异 |
2.4.1 有机化学成分含量 |
2.4.2 无机化学成分含量 |
2.5 茎秆性状指标与抗折力、倒伏指数的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的蒸煮食味品质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3.1 蒸煮食味品质的测定 |
1.3.2 米饭食味值的测定 |
1.3.3 米饭质构特征的测定 |
1.3.4 米粉糊化特征的测定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蒸煮食味理化评价指标 |
2.2 蒸煮食味仪器评价指标 |
2.2.1 食味计指标 |
2.2.2 质构仪指标 |
2.2.3 粘度分析仪指标 |
2.3 理化指标与仪器指标间的相关性 |
3 讨论与结论 |
3.1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的综合评价 |
3.2 关于蒸煮食味品质理化评价指标与仪器评价指标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的营养元素积累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植株营养元素积累量的测定 |
1.3.2 光合生产指标的测定 |
1.3.3 温光资料的获取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养分积累特征 |
2.2 养分分配特征 |
2.3 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
2.3.1 生育期及其结构 |
2.3.2 光合物质生产特性 |
2.3.3 灌浆中期叶片蒸腾速率与荧光动力学参数 |
2.4 光温生态资源积累变化与利用 |
2.4.1 光周期累积、变化与利用 |
2.4.2 温度资源累积、变化与利用 |
3 讨论 |
3.1 机插籼粳杂交稻氮磷钾硅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 |
3.2 机插籼粳杂交稻营养积累过程中生理生态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 |
1.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群体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 |
1.3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灌浆特征与生理生态基础 |
1.4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冠层结构特征与光合特性 |
1.5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
1.6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主要稻米品质特征 |
1.7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茎秆抗倒性特征 |
1.8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营养积累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
2 讨论 |
2.1 关于籼粳杂交超级(超高产)稻生产规律研究的必要性及其高产潜力挖掘 |
2.2 关于籼粳杂交稻高生产力群体产量构成规律与生物学基础 |
2.3 关于籼粳杂交稻的主要生理生态特征 |
2.4 关于籼粳杂交稻稻米品质与增值功能特性 |
2.5 籼粳杂交稻钵苗栽培集成技术 |
2.5.1 钵苗摆栽高产群体动态指标 |
2.5.2 钵苗机插栽培技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恩恢22的选育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
2 主要特征特性 |
2. 1 主要农艺性状 |
2. 2 恢复力和配合力 |
2. 3 抗病性 |
2. 4 稻米品质 |
3 组合表现 |
4 制种技术要点 |
四、早稻品种的温光反应和丰产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目标区域温光比较的双季早粳稻试种[J]. 欧阳由男,王艳丽,叶淑珍,何贤彪,秦叶波.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1(05)
- [2]杂交稻甬优1540作连作晚稻的极限播期试验[J]. 卢依灵,杨威,王清清,尹先龙,许剑锋,汤学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21(06)
- [3]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对南方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 陈丽明,王文霞,熊若愚,解嘉鑫,吴自明,谭雪明,曾勇军,陈雄飞,石庆华,潘晓华,曾研华. 农业工程学报, 2021(01)
- [4]江淮下游播期对周年稻麦生产力与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D]. 陈天晔. 扬州大学, 2020
- [5]长江下游不同生态区双季优质晚稻生长特性和温光利用差异[J]. 徐春梅,袁立伦,陈松,褚光,叶为发,丁玉华,王丹英,章秀福. 中国水稻科学, 2020(05)
- [6]贵州禾类稻种资源的遗传演化及其与侗族传统文化关系研究[D]. 王艳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7)
- [7]河南机插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播期及其利用的综合研究[D]. 孙建军. 扬州大学, 2017(12)
- [8]培育水稻旱壮秧播种前的准备[J]. 柴恒金.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23)
- [9]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D]. 姜元华. 扬州大学, 2015(10)
- [10]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恩恢22的选育与利用[J]. 李旭升,杨隆维,李继辉,段太品,李洪胜,王光建,姚昌顺. 杂交水稻,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