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形成良好集体心理定势的契机(论文文献综述)
刘嘉琪[1](2020)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社会各方面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各种公共危机层出不穷。在紧迫、高压的危机期间,公众通过发达的社交网络非正式地快速聚集。用户社交网络卷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既有可能汇集众智,释放出良性力量,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协同者,但又可能带来额外的风险,造成严重的破坏,变为危机管理活动中的重点管理对象。为更加深刻地感知、理解与引导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本论文立足于嵌入社交网络中真实存在的“人”的内部认知特征与外部行为规律,采用管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行为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模型与研究手段,遵循“行为感知—行为理解—行为引导”的逻辑主线,依次从四个具体的方面展开跨层次的研究工作,以期为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与应对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从卷入行为感知层来看,通过社交网络的虚拟空间,在危机信息的感染下,道德诉求性和功利诉求性内容均可提升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的可能性。而且,危机信息中嵌入的多元负面离散情绪会“定向地”增强或削弱诉求性内容的煽动效果。为剖析个体制定卷入决策时的认知加工线索与加工过程,本研究首先基于HSM双系统认知加工理论框架、信息诉求理论与情绪评价理论,建立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实证模型。其次,将用户自主创作的危机信息中常表达的两类诉求性内容(道德诉求和功利诉求)概念化,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类方法对其强度进行测量。随后,区分了嵌入信息中的两类常见的负面离散情绪(愤怒与焦虑)间的细粒度差异,并运用LIWC程序完成测量工作。最后,通过新浪微博和Twitter平台采集到的公共危机事件(“魏则西事件”、“泰国沉船事件”、“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和“#MeToo事件”)期间的数据集,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诉求性内容的主效应以及负面离散情绪的多重调节作用进行分析,并完成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危机信息中的道德诉求性内容(作为启发式加工线索)与功利诉求性内容(作为系统式加工线索)均可以瞬间唤醒大量用户卷入;(2)当愤怒情绪与道德诉求,以及焦虑情绪与功利诉求相结合时,会爆发巨大的煽动力;(3)相反,当焦虑情绪与道德诉求,以及愤怒情绪与功利诉求相结合时,会降低危机信息的吸引力,削弱公众的社交网络卷入。第二,从卷入行为理解层来看,用户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是多重内部心理动机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外部行动结果,且公众在不同社交网络情境下进行决策时会有明显的差异性倾向,呈现出不同的“自我”认知状态。为理解公众主动发生良性卷入行为的前因动机与必备条件,本研究面向两类具有典型性差异的社交网络情境(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以最常见的谣言对抗行为为例,借助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促进理论与道德—功利倾向动机框架,把人们在面对谣言对抗任务时的心理动机划分为具有道德倾向的“自律”动机(即,个人规范)、“他律”动机(即,社会规范)和具有功利倾向的“利他”动机(即,信息支持)、“利己”动机(即,自我呈现)。通过fsQ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多发性动机相互交织、共同牵连而成的组合路径进行梳理,探寻驱动或抵触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发生的最典型、最精简、最核心的因果关系链。实证结果表明:(1)在围观者众多的微信平台中,当人们面对良性卷入决策困境时,会表现出冷静的“客我”角色,倾向于运用理性的功利动机分析结果的收益;(2)相反,在围观者较少的微博平台中,人们总是可以做自然的、简单的、真实的“主我”,依赖根植于自身的道德动机做出本能的反应。第三,从卷入行为引导层来看,基于微观的视角,大多数精心设计的助推策略能够有效地帮助政府改善危机沟通能力,提升公众的良性社交网络卷入意向。而且,明确了社交网络用户在认知风格方面的异质性会显着地影响助推策略的实际效果。为引导更多公众在“不知不觉”间主动提升良性卷入行为意向,本研究在公共危机管理领域引入新派行为经济学中的助推理论,充分考虑了危机决策者的非理性认知特征,并针对个体决策框架中的关键环节设计了三种政府危机沟通助推策略,包括针对决策者本身的心理定势启动助推、针对决策选项的额外选项助推与针对决策环境的示范性规范助推。以认知风格中的大脑半球偏好理论作为将助推对象分类的依据,进一步细化探讨了助推策略在社交网络用户心理认知层面对行为机制的影响。采用4(助推策略类型)×2(助推对象认知风格类型)的两因素被试间在线实验,考察助推策略对于引导用户完成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的有效性以及助推策略和认知风格彼此之间的关联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以助推方式干预人们卷入决策的切入点看似小巧精致,却切实地抓住了“问题来源于行为,行为来源于选择”的核心本质。不论是心理定势启动助推策略,或是示范性规范助推策略,都会提高公众良性卷入行为意向;(2)但是,额外选项助推由于可能会增加个体的认知加工负担,因此,在紧迫的公共危机情境下并不会产生预期的良效;(3)用户自身的认知风格对助推方式的卷入引导效果产生了显着的调节作用。相对于左脑偏好者,右脑偏好者更容易被助推干预影响,从而产生更加强烈的良性卷入行为意向。第四,从卷入行为引导层来看,基于宏观的视角,面向不同的公众心理应激阶段,针对偏差集体卷入活动中的不同角色,政府施加不同强度、不同方向的助推干预,社交网络系统均会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集体卷入演化态势,从而提示政府的干预活动应具备“定制式”引导思维。为有效地阻断公众集体偏差卷入行为,及时疏解偏差卷入者,引导公众向理智状态过渡,本研究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区分了公众集体卷入行动中的角色差异,并引入了传染病传播领域的2SI2R模型和认知心理学中的心理应激反应理论,厘清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当倡导者向社交网络系统中输入偏差信息后,用户介于未知者、卷入者(包括,支持者与扩散者)和免疫者之间的卷入状态转移规则。运用微分方程组对卷入状态转移机制进行数理描述,并借助数据驱动的仿真方法刻画出用户的集体卷入趋势。通过调节与控制变量参数,观测政府在不同公众心理应激阶段,针对不同类型的卷入者,施加不同强度的助推干预后,社交网络系统中呈现的不同用户集体卷入态势演化规律,最终得到了 6条重要结论。并基于仿真结果,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干预策略,增强了助推方式的实用性,对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与用户社交网络卷入引导工作的开展产生了积极意义。通过对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从微观个体认知层面洞悉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本质。为弥补现有大多数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研究仍停留于对外部行为的关注,而忽视了从微观心理层面科学洞悉行为发生的本质原因的不足,本研究从嵌入于社交网络背后的真实的“人”的内在心理认知(包括,心理认知加工过程、心理动机要素、认知风格差异、心理应激反应状态)入手,揭开决策者的心理“黑箱”,“由内而外”地感知、理解用户良性卷入行为的主观能动倾向与规律,正向引导用户的社交网络卷入行为。从而,对微观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与宏观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跨尺度融合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二是研究变量创新,从道德—功利角度解读用户社交网络卷入决策过程。尽管对道德与功利的探讨是传统危机管理工作中永恒的命题,但当公共危机迁移至社交网络的虚拟世界后,研究人员似乎忽视了从道德—功利角度对现象背后根本性矛盾的思索。本研究通过对公共危机事件中充斥着的外部危机信息中的道德—功利诉求性决策线索,以及决策者内部的道德—功利心理动机的剖析,帮助公共危机研究者更加了解公众的决策过程,同时也为卷入行为研究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三是研究内容创新,从助推干预视阈为用户良性社交网络卷入提供一种新型行为引导思路。在面向公共危机情境的公众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引导方面,现有的干预手段与干预研究稍显局限,普遍存在着介入晚、反弹大、“治标不治本”的问题。为改善这一现象,本研究创新地汲取了新派行为经济学思想,借助助推理论,将软性的、非侵入式的助推干预方式纳入公共危机管理应急处置与行为引导研究体系,验证了助推干预工具的有效性并摸索出一系列令助推干预效果最优化的实施策略。从而,有助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人员与实践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助推干预这种新型行为引导方式,并加强对它的重视。四是研究思路创新,从多元学科交叉渗透视角推动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体系的跨界新思考。本研究吸收了多元学科在研究范式、方法论方面的深厚积累,但并不完全囿于学科的藩篱,始终秉持着管理学科在洞察现象背后机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此核心思想牵引下,本研究具有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尝试将不同学科中的理论(包括,信息诉求理论、情绪评价理论、社会促进理论、助推理论、心理应激理论等)、模型(包括,HSM双系统认知加工理论框架、道德—功利分析框架、个体决策框架、传染病传播框架)和分析技术手段(包括,计量经济学、机器学习、QCA定性比较分析、在线实验、模型仿真等)综合运用,以保证研究的深入开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研究的方法与思路,丰富了公共危机管理领域的跨界研究范式,推动了科研人员对于管理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整体性思考。
侯舒桐[2](2019)在《基于认知文体学的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文体意识培养》文中研究表明现代语文教育中存在文体漠视、高考作文存在淡化文体现象,为此,本文对高中生出现文体意识匮乏的根源进行了阐述。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与案例分析法,对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文体意识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通过访谈法与问卷法得到了当前高中作文教学中的五类信息与一线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一是当前学生对于作文存在何种态度;二是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情况;三是当前高中生对文体知识的掌握情况;四是教师指导课教学情况;五是教师讲评作文情况。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本文以认知文体学的心理定势理论、前景化理论以及读者认知反馈等理论为支撑,来阐释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写作文体意识。以下心理定势与学生议论文的阅读与学习有关:文章内容心理定势、文章结构的心理定势、文章论证方法心理定势,对这些心理定势还可以继续细致化的划分。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心理定势所具备的推测功能、选择性注意功能、迁移功能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采取“注重心理定势预期,综合运用学习模式”、“加强心理定势积累,拓展加强背景知识”、“构建阅读心理定势,促进知识迁移运用”等方法,促进学生对心理定势的认知与学习。为使学生的文体特征与经验系统化和概念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已掌握得文体知识、方法和技能充分运用到文体写作中。使他人的写作经验向自己的写作能力转化。另外,应当充分重视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并通过读者反馈来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文体意识。
谭诗民[3](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闫书昌[4](2020)在《中国智谋文化心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大心理学观”研究理念,展开对中国文化中智谋文化的心理学研究,以期获得契合于文化传统的中国人智谋文化心理与行为特点和规律。通过字形字义综合分析法(汪氏语义分析法)、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理论构建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或手段,探讨了中国人重智谋的缘由,智谋、智谋心理、智谋文化的内涵,智谋心理学思想在雅文化和俗文化中的演进,中西智谋文化的差异,智谋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智谋心理的结构、特质、机制、道德性,并对中国智谋文化进行了心理学理论构建。本文研究发现:(一)农耕文化、战争文化及相关的文化观念是中国人重视智谋缘由。(二)对“谋”“智”“计”“策”“术”“算”“韬”等汉字的语义分析之后发现,认为智谋在中国文化中指的是一个具体的思维、决策过程,其中蕴含内在心智计算过程、问题解决的目标性和指向性,以及智谋本身的隐蔽性,和相互作用的双方在利益上的增减性。(三)通过对智谋相关词语的词汇学分析发现,中国智谋文化中谋的基础是智慧,智慧外化为谋略,并表现出功能性。智谋的内在过程是计算、计划的过程,其发生场所具有特定的私密性。(四)中国智谋文化经历了从雅文化向俗文化的转换和发展过程。以兵家、纵横家、儒家、道家、法家为代表的中国雅文化展示出中国智谋文化思想的多元格局:兵家重“奇正”“诡道”;纵横家重“权借”之谋;儒家重“智”少谋;道家追求出乎于道,重视辩证的大智谋;法家强调“术”,重视法度的智谋。(五)中国智谋文化向俗文化转换后,以更为贴近民众日常生活与实践的形式,表现在“三国文化”、《智囊》、“三十六计”“厚黑学”以及当代谚语等文本之中。“三国文化”是智谋从雅文化到俗文化转变的重要环节,其中的“三国”“诸葛亮”“曹操”均已经成为中国智谋文化的象征性文本或形象。《智囊》则开创了才智的形态和层次研究的先河,并提出了才智与德行相互独立的思想。“三十六计”是中国智谋文化的隐喻性表达,它是一种象思维、应事思维的非逻辑性体系,其中隐含着中国人迂回性思维以及“一切皆有可能”的思想观念。“厚黑学”中的权谋论是智谋在特定领域的极端形态,它并不能代表智谋文化主流观念和思想。当代中国谚语表现出智谋崇拜心理,将智谋视为人类行为活动中的终极手段。中国谚语智谋文化表现出经验主义智谋观,将智谋视为经验的产物。谚语智谋文化认为智谋既受情绪的激发,又受限于情绪。(六)尽管西方文化中存在着智谋的理念和实践,但是存在着轻视智谋的倾向,没有形成鲜明的智谋崇拜心理。中国智谋文化影响了中国人“一切皆有可能观念”,并实用主义理性、非线性思维的方式。(七)中国智谋心理的结构表现为内智外谋,即基础是智慧,智慧外化为谋略,并表现出功能性。智谋的主要心理特质有奇、诡道和隐蔽。智谋的心理机制是反心理理论。智谋本身不具有道德性,但是其行为主体和目的具有道德性。(八)中国智谋文化是基于实践经验的观察,其展示出的是不同情境、不同行动阶段发挥认知启发的工具,这可能阻碍着中国智谋文化中一套单一行为模式的构建。本文提出的中国智谋文化理论模型认为,以雅文化、俗文化为载体的中国智谋文化既是中国人智谋崇拜的结果,又是促成崇拜的原因,二者之间存在循环性。智谋是一个从初始状态指向目标状态的内部决策,并表现出行为倾向性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受到“一切皆有可能”理念、非线性思维、实用主义思维、迂回性思维的影响,中国人智谋实践中表现出象思维的特点,在历史智谋实例的原型启发之下,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指向最终目标状态。智谋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在于“奇”与“正”的转换,通过“反心理理论”能力,以突破对方思维的框架。
宋香云[5](2020)在《我国校园青春电影的审美体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艺术创作过程的完成并非艺术活动的完成,而接受者接受的完成才是艺术整体过程的终结,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的接受也不无如此。”(1)由此来看,受众在整个电影艺术的鉴赏过程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受众研究就成为本文的研究起点。在体验经济时代,受众通过参与式体验享受当下短暂的狂欢和即时的幸福感,由此出发,本文对受众观影的审美体验过程进行研究,围绕“观影前——观影中——观影后”这一时间架构对电影受众在不同阶段的审美心理及其审美体验进行探究,以期发现校园青春电影发展中受众的审美转向,为校园青春电影的创作提供参考。基于以上逻辑结构,本文分为四章对受众的审美体验展开研究:第一章,“校园青春电影”和“审美体验”简述。在本章中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校园青春电影的概念做界定,分析其出现的背景及发展状况,明确本文的研究样本,梳理了2013年以后校园青春电影的发展概况。第二部分梳理了审美体验的概念及流变,明确了体验经济影响下研究受众审美体验的重要性。第二章,审美主体的审美期待。审美主体也就是校园青春电影的电影受众,审美期待是审美心理活动开始的第一个阶段。在观影之前,受众根据既有的审美经验会对电影产生期待心理,不同的审美主体的审美期待也各不相同,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接受美学下的公共期待视野和个人期待视野展开研究,公共期待视野是从宏观上研究校园青春电影受众群体的普遍观影期待,个人期待视野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多样化观影期待,这些审美期待促使电影受众有强烈的观影欲望。第三章,审美主体的审美过程。审美实现的过程复杂又曲折,审美感觉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二者经常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为审美活动提供基础。观影过程是整个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影院环境为整个审美体验营造了仪式感,校园青春电影中的视听体验都拉近了电影受众的审美距离,让电影受众处于体验式审美状态,获得一场视听盛宴。视听体验为电影受众进行想象和联想提供了条件,为电影受众的审美理解提供了基础,多种因素影响下,受众对电影的理解层次也是不一样的。电影受众从整个审美过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第四章,审美主体的情感共鸣。校园青春电影的受众审美体验的最高境界就是产生情感共鸣,对电影主动进行再创造。但情感共鸣受多种条件限制,校园青春电影为了引起电影受众的情感共鸣,提高电影的票房和口碑,在校园青春电影主题选择的共忆性、叙述视角的代入感、人物形象塑造的相似性、图解式影像的熟悉感几个方面帮助电影受众实现情感共鸣,更好的完成审美体验,获得审美满足。
汤素娥[6](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辉煌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上审视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赋予了劳动更多首创性、生动性、科学性的时代内涵、美好展望、切实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如何深入研究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捋顺其生成源流、廓清其内容构件、探究其理论品格、查摆其现实挑战、审思其实践要求,这对党中央在新时代团结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向劳动要精神力量、向劳动要社会实践、向劳动要文明素质、向劳动要生产力、向劳动要核心价值观,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深流长。从理论渊源上看,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从价值传承上看,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赓续;从文化涵育上看,深受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影响。从实践养成上看,离不开习近平自身在知青岁月、地方从政、治国理政等不同时期工作岗位的劳动锻造。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博大恢弘。其中,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劳动铸就“中国梦”、劳动成就人的价值。劳动精神论,披述了目标层面的科学劳动、体面劳动、幸福劳动的理想状态;理念层面的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德性态度;行为层面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实践道义。劳动主体论,沥述了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劳动关系论,陈述了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全面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鲜明。其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表现在: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其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表现在:时代性与人民性的高度融汇、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传承性与超越性的紧密结合、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其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表现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当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面临多方面的现实挑战。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在,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其危害在于,一定程度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妨碍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要遵循科学的实践要求。首要任务是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校教育的育人质量、改进继续教育的育人效能、激活自我教育的内化作用。基本要求是筑造健康劳动环境,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必备保障是构建科学管用的劳动机制,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劳动权益维护的监督机制。
杨欣[7](2019)在《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电影创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吴天明作为西部电影的拓荒者和引路人,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吴天明导演艺术研究以其电影文本为切入点,以电影中的时代经验、乡土意识、族群文化、人性观照、现实主义、诗意影像、物态空间等为关注焦点,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思潮的冲撞、融合为考量坐标,力图展现具有多重身份的吴天明导演在历经中国西部电影风云变幻后日益成熟的艺术造诣与审美理想。作为一名充满人文情怀的艺术家,他的电影创作与时代症候密切关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一贯的审美趣味与不同的风格走向。本文在挖掘吴天明创作中的使命意识与精神信仰的基础上,试图探寻其电影文本的理论价值和文化学意义。吴天明作为西部电影的重要导演、西影第三任厂长、第五代导演的“教父”,他为中国电影培养了一批有艺术造诣的创作人才,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伯乐,为我国电影的发展及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对吴天明电影创作的研究同时也是对西部电影发展脉络以及美学风格的观照,为西部电影的发展总结经验,为中国电影探索可鉴之策。论文拟从审美文化的角度研究吴天明导演及其作品,探究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探索与坚守,展示他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解读其电影中所展现的审美叙事与影像格局。这既是中国西部电影视域下的审美呈现,又是西部电影本身包孕的艺术思辨。从时代经验与审美文化的角度审视吴天明导演,这是一种全新的观照角度与研究视角。论文从时代精神气候、乡土意识与审美基因、个体审美理想等角度对吴天明的电影文本展开详细的读解与评析,并对其导演风格进行归纳与总结。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来关照吴天明创作的心理倾向与原始冲动,同时结合时代特性,挖掘其创作的集体意识烙印。与此同时,探究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探索与坚守,展示他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论文的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分析在时代精神气候影响下吴天明的创作嬗变,展现多元文化思潮在吴天明电影中的碰撞与融合。时代文化的新旧交替和矛盾锐化是吴天明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农耕文明传统美学的依恋和对都市文明高速发展的憧憬成为他此时电影创作的主题核心。在文化的碰撞融合中显现为:传统与现代的不同价值取向、农耕电影主题从单一向多维度审美嬗变、自省的人格与重塑等。第二章分析吴天明作品中传统文化的印记与乡土意识的建构,并从族群特性以及遗传作用的角度出发,同时比较研究多元语境下的乡土经验。以此展现吴天明审美理想下独特的乡土美学,同时对族群原始精神进行剖析,解读吴天明的生活哲理与生命寓言。第三章从吴天明电影的形象塑造入手,以人物形象、性别观念等方面研究作品的“人性”意识。吴天明对人性问题的呈现与反思是其电影作品的永恒主题,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人性”多元化且全面性的观照与反思。吴天明通过对性格鲜明、真实丰满的典型人物进行客观塑造,呈现出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人性”主题。第四章通过对吴天明电影的纪实性、诗意性等方面的探讨总结导演的现实主义诗意美学。在比较研究西部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经验的同时,发掘其作品中所展示的审美理想与影像格局。这既是中国西部电影视域下的审美呈现,又是西部电影本身包孕的艺术思辨。第五章中结合吴天明的电影影像文本,在对其生长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探究环境因素对创作动机以及艺术审美倾向的作用。在对其影像中的物态空间进行深入细致的读解与思考下,发掘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对于社会文化、心理特质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深植于吴天明的创作冲动与审美倾向之中,也体现在电影作品的形象造型之上。第六章在前文的基础上综合审视吴天明的电影艺术,归纳与总结他电影的整体风格,指出他电影的不足之处。在多元的时代语境下,重新读解吴天明与其电影作品,正确评价他对于中国西部电影的开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以吴天明为代表的中国第四代导演满怀艺术激情,询唤与坚守一个时代的艺术理想与普罗价值。当下的电影创作正面临着艺术和商业的共生与博弈,经历多元价值的混乱与思想的震颤,遭遇文化的困境与突围的困惑。吴天明将个人理想与文化守望诉求于影像表达,他的影像世界凸显出跨时代的艺术感染力。在时代浪潮的变幻起伏中,吴天明执着于自己的理想,自觉完成时代主体精神的建构。他用赤诚之心书写对人民的热爱,他用敏感之心体悟对时代的困惑,他推动着中国西部电影的辉煌发展,在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周徐[8](2011)在《论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的英雄嬗变》文中认为艺术的力量来自形象的力量。英雄形象既是军旅小说创作的基本出发点,又是军旅小说欣赏的重要兴奋点,更是军旅小说这一文学品类得以存在与繁衍的根本价值所在。本文从英雄形象塑造这一理论视角介入军旅小说研究,力求通过对于新时期以来30年军旅小说英雄塑造的历时性梳理和共时性解析,揭示其在祛魅、消解、重构的三个阶段所呈现的样态类型、嬗变轨迹、人物特征,探讨价值与意义,反思局限与缺失。论文力求既以军人视角“同情之理解”,又以学人立场理性之分析,使研究“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情理交融,富有生命。以期为当代军旅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照,为当下人们所普遍存在的精神疲软与信仰缺失,提供值得参照的人物典范与正面价值,乃至一定意义上的生命启示与精神支撑。论文共分五部分。导论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综述、论文思路,并对军旅文学、军事文学、军旅小说等概念做了历史梳理与理论界定。上篇论述新时期军旅小说的英雄祛魅。新时期军旅小说在人性精神的大旗下,诉说着“英雄是人”、“军人是人”这一共同主题。以南线战争爆发为触媒,一股战争题材小说的创作热潮以惊涛拍岸之势席卷文坛。这其中,南线战争小说首先登场,无论是充满人性美与人情味的女性形象,还是带着痕伤与缺点的男性英雄,都传达出英雄形象由从神性回归人性的重要转变;国民党军队题材小说,超越了意识形态隔阂和阶段英雄窠臼,在还原曾经被妖魔化、概念化的国民党军人形象中,完成了由政治英雄理念向民族英雄理念的升华;以莫言的《红高粱》为代表的历史战争小说,独辟蹊径地将目光转向了民间战场,塑造出民间文化熏染下的,不受意识形态规训的民间英雄形象。在南线战争的炮声廖落之后,和平军旅小说异军突起,攻占了军旅文学的大片领地。这些小说以军人职业的为他性与人性的为已性之间的矛盾作为英雄祛魅的基本理念,塑造了极左政治下诞生的荒诞英雄、在“英雄性”与“人性”中取舍的硬汉英雄,在理想与现实中抗争中的宿命英雄形象,将和平时期的军人形象描绘得深沉而厚重。军中的硬汉形象、复合的圆整人物、逆反的心理定势、萌芽的情爱意识、崇高的命运悲剧,成为新时期军旅小说英雄形象的基本特征。然而,由于强烈的“主题意向”造成了新时期军旅小说祛魅与赋魅的内在矛盾,最终新时期军旅小说的英雄祛魅只能处于一种未完成状态、,并且表现出“共性”对于“个性”的遮蔽、“英雄性”对于“人性”的挤压、“人性”对于“军人性”的消解的局限。中篇对80年代晚期至90年代初期军旅小说的英雄消解展开论述。由于时代文化语境的巨大变化,这一时期的军旅小说创作面临着祛魅后的英雄危机。多数作品由对于军人牺牲奉献精神形而上的审美提升,转向对于军人在时代转型中的生存艰难与精神疲软的形而下的描摹。“农家军歌”小说与大院小说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二者分别在开掘农民军人的“劣根性”与描绘大院军人“醉太平”的图景中,消解了已化为军旅作家心理定势的“英雄情结”。“农家军歌”秉持“出身决定论”,在消解“农民性”之于农民军人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主义烘托的同时,记录下根深蒂固的“农民劣根性”对于农民军人无远弗界的腐蚀作用。大院小说则信奉“环境决定论”,塑造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熏染下不堪一击的大院军人形象。英雄消解的独特意义在于:以多维度的形象建构跳出了只照军人“正面像”的窠臼,以丰富的心理描写改变了重行为的人物塑造范式,以对情爱的欲望化言说还原了真实的人性。然而由于“农家军歌”与大院小说所表现出的批判理性的缺失、题材选择的失衡、文化场阈的错位与军人特性的忽视等局限,使得这一矫枉过正的小说潮流在昙花一现后逐渐式微。下篇论述90年代中晚期以来军旅小说的英雄重构。自90年代中晚期开始,战争题材——这一军旅文学的独有资源,重新得到重视和开掘。无论是南线战争小说、历史战争小说,还是瞄准未来之战的军队改革小说,都成为军旅小说突出重围的重要突破口。一大批沉甸甸的长篇军旅小说新鲜出炉,形成了继80年代以后军旅小说创作的新浪潮。现实题材军旅小说将重构英雄的视点转向对于军旅英雄边际价值的开掘,塑造了在战火中重生的时代哀兵、瞄准未来之战的新型军人、重塑军人精神的新酷兵王等一批时代军人形象;新革命历史小说以对于英雄成长史的展现替代革命历史的书写,塑造了独具魅力的父辈英雄、“无语”的紫色英雄和粗野的血性英雄形象。这些颇具新质的英雄人物以独具个性的形象塑造、细腻深邃的心路历程、放纵不羁的世俗情欲、霸道强悍的男权意识和荒诞悲怆的命运轨迹成为军旅英雄画廊中的独特存在。但是军旅小说在英雄重构中表现出的世俗化、模式化、理念化的局限,也在提醒着人们英雄重构的艰难。结语对于未来军旅小说的英雄重构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指出回归军旅与走向大众将会成为两条主要路向。
王彦明[9](2012)在《论教学习惯》文中研究指明习惯无处不在,但人们往往认为习惯的作用是积极的,有时,甚至把习惯的养成作为成功的标准之一。这使得人们容易忽视习惯的负面影响,难以想到习惯还需要改变。教学习惯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广泛存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支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但对教学习J惯的认识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通过对教学习惯的批判,试图揭示这种错误的认识,进而提出教学习惯不仅应该不断改变而且必须走向不确定性,以实现教学的自由。教学习惯指一种教学实践行为,它既具有历史性,也客观存在着时间性和空间性。教学习惯既具有习惯的一般特点,也具有独特性,而且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习惯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体性,教学习惯的形成过程及其特性表明了教学习惯的多样性。教学习惯的存在受现实教育背景的影响,以应试为口的的教育与以素质为口的的教育的碰撞与融合,基础教育改革的艰难推进都对教学习J惯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弥漫于教育活动中的教学习惯,因为人们对它的认识模糊、片面、功利,使其成为教学的追求。但仔细分析教学习惯的背后,我们发现教学习惯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社会支配阶层,是权力与利益在推动着教学习惯的形成。而教学习惯也引发出一系列的教学问题,如教学本质的迷失和教学控制的强化。基于现实的扫视,我们认为教学习惯其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积极推动教学,教学习惯的阻碍作用是隐性的,突出表现在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障碍,表现为固守教学范式或教学范式的形式化,思维方式的简单化或二元对立,对各种权威的服从等;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阻抗,表现为遵循教育习俗,偏爱个体知识,崇尚教学习惯的个人主义等;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羁绊,表现为教学理论难以实践化,教学实践难以理论化;成为教学共同体形成的荆棘,表现为师生关系难以达成共识,师生的共同愿景存在差异,教学对话与合作步履蹒跚,教学中存在着控制与自由的斗争;成为教学理论本土化的阻隔,表现为对待外来理论的态度出现两极分化,教学理论本土化缺乏创新性、反思性和适切性;成为教学创新的束缚,表现为传统文化的约束,思维定势的钳制,教学权威的控制,安逸的教学生活的蚕食等。教学习惯的种种现实表现及其消极的影响,使得我们开始重新认识并思索教学习惯,进而提出,必须承认并追寻教学习惯的不确定性,即教学习惯应该处于不断地形成与消解中,不断变化。教学习惯的出现是一种必然,不随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承认并追寻教学习惯的不确定性也不是对教学习惯的否定,而是在肯定基础上的完善。应该承认教学习惯具有不确定性,这是因为社会发展及事物的变化具有复杂性;个体发展具有不可测性;教学本身充满不确定性。因此,教学习惯应该而且需要追求不确定性,其途径包括:教学的生成性,即强调非线性的、不确定性的生成,使教学习惯意识到与现实的矛盾,从而走向不确定性,这需要改变教学思维习惯,教学设计留有空白,鼓励质疑加强对话,悬置自我等;营造教学冲突,因为教学冲突可以激活思维,消除前见,暴露教学习惯的种种不适,而教学冲突的实现需要鼓励教学异端,祛除教学的唯功利性,践行教学对话,发展教学科研等;担当教学责任,因为教学习惯易于淡化、缩小甚至推卸教学责任,而教学责任的实现需要具有教学责任意识,教学责任感,教学责任能力,教学责任自律以及创造自由的教学条件和重审教学价值等。教学自由是教学习惯追寻不确定性的必然结果,因为人的发展和对未来的渴望也在呼唤着教学自由的实现。而只有实现了教学自由,教学习惯走向不确定性才会成为现实,教学本真的实现才会成为现实。
韩迎春[10](2006)在《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建立在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应当积极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去,活动才会富有成效,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实践活动也不例外。并且形形色色的心理因素对活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有些对完成活动任务起直接作用,其彼此之间还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即组成了实践活动中一定的心理结构。它们是活动中的“执行——操作”系统,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并最终在个体身上具体地形成和表现为各种智力因素;另一些对完成活动任务起间接作用,其彼此间虽有联系,但较松懈,即构成活动中一定的心理条件。它们是活动中的“动力——调节”系统,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意向过程,并最终在个体身上具体形成和表现为各种非智力因素。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心理结构与心理条件的结合,实质就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只有良好的心理结构,没有良好的心理条件相配合,任何实践活动的任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不可能有效完成的;反之亦然。过去,由于非智力因素即心理条件的缺失,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我们应当凸现非智力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其价值,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在导论部分,本文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非智力因素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将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划分为广义的、狭义的、具体的非智力因素三个层次加以考察。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指除智力因素(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注意)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指需要、态度、动机、兴趣、气质、性格、情感、信念、意志九种;具体的非智力因素指理想信念、爱国情感、道德情操;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十五种。并且比较与分析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异同。 第一章论述了非智力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价值效应。在承认和肯定智力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之上,从“静态”看,非智力因素是个体思想品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动态”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要是培育和养成非智力因素的过程;并且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凸现非智力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素养、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第二章将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态度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非智力因素“需要”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将“社会需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所倡导的行为规范)转化为“个人需要”,促使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矛盾的转化,实现
二、抓住形成良好集体心理定势的契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住形成良好集体心理定势的契机(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问题提出 |
1.3.1 管理问题 |
1.3.2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
1.5.1 “公共危机事件”概念界定 |
1.5.2 “社交网络”概念界定 |
1.5.3 “社交网络卷入行为”概念界定 |
1.5.4 研究范围界定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8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公共危机管理中公众社交网络卷入效能 |
2.1.1 社交网络卷入的危机信息传播效能 |
2.1.2 社交网络卷入的危机决策支持效能 |
2.1.3 社交网络卷入的谣言对抗效能 |
2.1.4 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分类与效能评价 |
2.2 社交网络卷入决策影响机制 |
2.2.1 信息说服视阈下的影响机制 |
2.2.2 情绪感染视阈下的影响机制 |
2.2.3 心理认知视阈下的影响机制 |
2.2.4 社会环境视阈下的影响机制 |
2.3 公众卷入行为引导 |
2.3.1 基于危机沟通的卷入行为引导 |
2.3.2 基于心理应激状态的卷入行为引导 |
2.3.3 基于助推思维的卷入行为引导 |
2.4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
第三章 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探究 |
3.1 研究技术路线 |
3.2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
3.2.1 启发式与系统式双系统信息加工理论(HSM) |
3.2.2 信息诉求理论 |
3.2.3 情绪理论 |
3.2.4 假设提出 |
3.3 研究设计 |
3.3.1 案例背景与数据收集 |
3.3.2 变量测量 |
3.3.3 模型设定 |
3.4 实证结果与假设验证 |
3.4.1 相关性分析 |
3.4.2 模型结果分析 |
3.4.3 稳健性检验一 |
3.4.4 稳健性检验二 |
3.4.5 稳健性检验三 |
3.5 本章小结 |
3.5.1 研究结论 |
3.5.2 理论贡献 |
3.5.3 实践建议 |
第四章 公共危机事件中基于不同社交网络情境的用户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形成路径研究 |
4.1 研究技术路线 |
4.2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
4.2.1 社会促进理论 |
4.2.2 微博与微信 |
4.2.3 谣言对抗行为动机 |
4.2.4 假设提出 |
4.3 研究设计 |
4.3.1 研究方法与流程 |
4.3.2 案例背景 |
4.3.3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4.3.4 样本数据收集 |
4.4 定性比较分析与结果 |
4.4.1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4.2 数据校准 |
4.4.3 真值表构建 |
4.4.4 必要条件分析 |
4.4.5 条件组合分析 |
4.4.6 核心和辅助要素归纳分析 |
4.4.7 反向结果补充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4.5.1 研究结论 |
4.5.2 理论贡献 |
4.5.3 实践建议 |
第五章 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助推策略对用户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的影响研究 |
5.1 研究技术路线 |
5.2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
5.2.1 助推理论 |
5.2.2 认知风格 |
5.2.3 假设提出 |
5.3 研究设计 |
5.3.1 研究方法与流程 |
5.3.2 实验目标 |
5.3.3 助推情境选取与预实验 |
5.3.4 实验设计和实验操纵 |
5.4 助推策略效果评估与假设检验 |
5.4.1 信度检验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5.5.1 研究结论 |
5.5.2 理论贡献 |
5.5.3 实践建议 |
第六章 公共危机事件中基于政府助推干预的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状态转移模型与仿真研究 |
6.1 研究技术路线 |
6.2 理论基础 |
6.2.1 传染病模型 |
6.2.2 卷入者角色:倡导者、支持者与扩散者 |
6.2.3 公众心理应激反应 |
6.3 模型构建与分析 |
6.3.1 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状态转移模型 |
6.3.2 政府助推干预下的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状态转移模型 |
6.3.3 平衡点及其稳定性分析 |
6.4 模型仿真与控制 |
6.4.1 研究方法与流程 |
6.4.2 案例选取与卷入者特征 |
6.4.3 情境模拟与基准模型设定 |
6.4.4 政府助推干预下的社交网络用户卷入状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6.5.1 研究结论 |
6.5.2 理论贡献 |
6.5.3 实践建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成果回顾 |
7.1.1 研究主要工作之一: 卷入行为感知层研究 |
7.1.2 研究主要工作之二: 卷入行为理解层研究 |
7.1.3 研究主要工作之三: 卷入行为引导层研究(微观视角) |
7.1.4 研究主要工作之四: 卷入行为引导层研究(宏观视角) |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基于不同社交网络情境的谣言对抗行为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 大脑半球偏好测试题项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基于认知文体学的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文体意识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高中生的作文文体意识淡薄甚至没有文体意识 |
1.1.2 高中生不理解作文题目中的“文体不限”的真正含义 |
1.2 选题意义 |
1.2.1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
1.2.2 使中学的作文教学中更有效率和目的性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访谈法 |
1.3.4 案例分析法 |
1.4 文体意识的内涵及相关研究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关于文体意识培养的相关研究 |
1.4.3 文体意识在写作和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
2 高中作文教学情况的现状调查 |
2.1 调查情况简介 |
2.1.1 调查的对象及内容 |
2.1.2 调查使用方法 |
2.2 调查情况统计与分析 |
2.2.1 学生对作文的态度 |
2.2.2 学生作文能力提升情况 |
2.2.3 学生文体知识掌握情况 |
2.2.4 作文指导课教学情况 |
2.2.5 教师讲评作文情况 |
2.3 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2.3.1 高中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
2.3.2 教师文体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
3 议论文文体意识的培养构想 |
3.1 通过“文体心理定势”教学,培养学生写作的文体意识 |
3.1.1 议论文心理定势的含义 |
3.1.2 议论文心理定势的功能 |
3.1.3 议论文心理定势的教学策略 |
3.2 通过“前景化”的运用,培养学生写作的文体意识 |
3.2.1 从宏观层面探讨高中生的文体意识培养 |
3.2.2 从微观层面探讨高中生的文体意识培养 |
3.3 通过引导学生构建“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写作的文体意识 |
3.3.1 引导学生以不同角度进行写作学习 |
3.3.2 引导学生构建作文评价体系 |
3.3.3 从修改中培养学生文体结构意识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中国智谋文化心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部分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2部分 文献综述 |
2.1 智谋思想与智谋学研究 |
2.2 “三十六计”研究 |
2.3 小结 |
第3部分 研究构思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方案 |
3.3 研究方法 |
第4部分 中国人重智谋的缘由 |
4.1 农耕文化及相关文化观念 |
4.2 战争文化及相关文化观念 |
第5部分 智谋、智谋心理、智谋文化的内涵 |
5.1 智谋相关汉字的文字学研究 |
5.1.1 “谋” |
5.1.2 “智” |
5.1.3 “计” |
5.1.4 “策” |
5.1.5 “术” |
5.1.6 “略” |
5.1.7 “算” |
5.1.8 “韬” |
5.1.9 智谋相关汉字的语义分析法研究总结 |
5.2 智谋相关词汇的词汇学研究 |
5.2.1 “智”的词汇学 |
5.2.2 “计”的词汇学 |
5.2.3 “谋”的词汇学 |
5.2.4 “算”的词汇学 |
5.2.5 智谋相关词汇的词汇学研究总结 |
5.3 智谋、智谋心理、智谋文化的内涵 |
5.3.1 智谋 |
5.3.2 智谋心理 |
5.3.3 智谋文化 |
第6部分 雅文化载体中的智谋心理学思想演进 |
6.1 中国智谋文化载体的二元性 |
6.2 雅文化载体中的智谋心理学思想研究 |
6.2.1 兵家智谋心理学思想研究 |
6.2.2 纵横家智谋心理学思想研究 |
6.2.3 儒家智谋心理学思想研究 |
6.2.4 道家智谋心理学思想研究 |
6.2.5 法家智谋心理学思想研究 |
6.2.6 《三国志》的智谋论 |
6.2.7 中国雅文化中的智谋心理学思想研究总结 |
第7部分 俗文化载体中的智谋心理学思想演进 |
7.1 俗文化:走入世俗生活的中国智谋文化载体 |
7.2 俗文化载体中的智谋心理学思想及智谋文化心理研究 |
7.2.1 “三国文化”中的智谋文化心理研究 |
7.2.2 《智囊》的才智文化心理研究 |
7.2.3 《三十六计》的智谋文化心理研究 |
7.2.4 “厚黑学”的权谋文化心理研究 |
7.2.5 谚语中的智谋文化心理研究 |
7.2.6 中国俗文化智谋文化心理研究总结 |
第8部分 中西智谋比较视域下智谋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 |
8.1 中西智谋文化的简要比较与分析 |
8.2 智谋的无规则意识及“一切皆有可能”观念 |
8.3 智谋与中国人实用理性思维 |
8.4 智谋与中国人非线性思维 |
8.5 智谋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得与失 |
第9部分 智谋心理结构、特质、机制、道德性及智谋文化心理学理论构建 |
9.1 智谋的结构性分析 |
9.1.1 内在心智 |
9.1.2 外谋行动 |
9.2 智谋心理的特质 |
9.2.1 奇 |
9.2.2 诡道 |
9.2.3 隐秘 |
9.3 智谋的心理机制:反心理理论视野下的“奇” |
9.3.1 “奇正”:反心理理论与心理理论 |
9.3.2 智谋“奇正”的实现策略 |
9.4 智谋心理的道德性 |
9.4.1 智谋的“阴”与“阳” |
9.4.2 智谋主体道德性问题 |
9.4.3 智谋目的道德性问题 |
9.5 智谋文化心理学理论构建 |
9.5.1 智谋的行为模式问题 |
9.5.2 中国智谋文化心理学理论模型构建 |
第10部分 总讨论、总结论、研究总结与展望 |
10.1 总讨论 |
10.1.1 中国重视智谋的缘由 |
10.1.2 智谋、智谋心理、智谋文化的内涵 |
10.1.3 雅文化载体中智谋心理学思想演进 |
10.1.4 俗文化载体中智谋心理学思想演进 |
10.1.5 中西智谋文化比较视域下智谋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 |
10.1.6 智谋心理的结构、特质、机制及其道德性 |
10.1.7 中国智谋文化心理学的理论构建 |
10.2 总结论 |
10.3 创新与不足 |
10.3.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0.3.2 本研究的不足 |
10.4 未来展望 |
10.4.1 深入探索中国智谋观念与思想的历史形态及其发展 |
10.4.2 继续拓展智谋文化心理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
10.4.3 探索智谋在社会各种领域的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出版的着作 |
致谢 |
(5)我国校园青春电影的审美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 |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校园青春电影的审美体验研究现状 |
(二)有关校园青春电影的研究 |
四、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校园青春电影”和“审美体验”简述 |
第一节 我国校园青春电影概述 |
一、校园青春电影的概念 |
二、我国校园青春电影的发展流变 |
三、本文研究样本 |
第二节 “审美体验”和“体验经济”简述 |
一、审美体验 |
二、体验经济 |
第二章 审美主体的审美期待 |
第一节 校园青春电影受众的共同期待视野 |
一、受众对校园青春电影的视听期待 |
二、受众对校园青春电影的形象期待 |
三、受众对校园青春电影的文体期待 |
四、受众对校园青春电影的意蕴和情感期待 |
第二节 校园青春电影受众的个人期待视野 |
一、受众对电影导演的期待 |
二、受众对文学创作者的期待 |
三、受众对电影演员的期待 |
第三章 审美主体的审美过程 |
第一节 审美感知——感觉、知觉相互交织 |
一、审美感觉 |
二、审美知觉 |
第二节 观影体验——审美活动的高潮 |
一、影院环境——营造仪式感 |
二、视听体验——体验式审美 |
三、想象力——获得审美愉悦 |
第三节 审美理解的层递性 |
一、对作品的自发性体验——心理定势 |
二、对剧中人物的价值认同——精神需要的同一性 |
三、对电影作品的文化认同——获得精神满足 |
第四章 审美主体的情感共鸣 |
第一节 校园青春电影主题选择的共忆性 |
一、个人与集体的梦想 |
二、无疾而终的爱情 |
三、真挚仗义的友情 |
第二节 校园青春电影的叙事范式的代入感 |
一、叙述视角——主观视角 |
二、叙事时间——顺叙、倒叙、插叙 |
第三节 校园青春电影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相似性 |
一、男神、女神的形象建构——“欲望的满足” |
二、老师、家长形象——权威的象征 |
三、富有个性化的其他人物形象 |
第四节 校园青春电影中图解式影像的熟悉感 |
一、清新自然的校园和熟悉亲切的教室 |
二、寝室——学校生活的“私密小天地” |
三、青春朝气的校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参考影片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流 |
2.1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 |
2.1.1 根植马克思劳动学说的沃土 |
2.1.2 汲取恩格斯劳动学说的精粹 |
2.1.3 吸收列宁劳动学说的精华 |
2.1.4 承袭斯大林劳动学说的精髓 |
2.2 价值传承: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劳动论述的赓续 |
2.2.1 坚持毛泽东劳动论述的价值底色 |
2.2.2 延续邓小平劳动论述的价值取向 |
2.2.3 拓深江泽民劳动论述的价值内涵 |
2.2.4 丰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价值要义 |
2.3 文化涵育:中国优秀劳动理念的影响 |
2.3.1 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的规范 |
2.3.2 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的浸润 |
2.3.3 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习礼 |
2.4 实践养成:自身成长经历的劳动锻造 |
2.4.1 萌芽阶段:知青岁月时期的劳动锤炼 |
2.4.2 发展阶段:地方从政时期的为民服务 |
2.4.3 完善阶段:治国理政时期的运筹帷幄 |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构件 |
3.1 劳动价值论 |
3.1.1 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
3.1.2 劳动托起“中国梦” |
3.1.3 劳动成就人的价值 |
3.2 劳动精神论 |
3.2.1 目标层面:劳动的理想状态 |
3.2.2 理念层面:劳动的德性态度 |
3.2.3 行为层面:劳动的实践道义 |
3.3 劳动主体论 |
3.3.1 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 |
3.3.2 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 |
3.3.3 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 |
3.4 劳动关系论 |
3.4.1 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 |
3.4.2 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 |
3.4.3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 |
4.1 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 |
4.1.1 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 |
4.1.2 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 |
4.1.3 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 |
4.1.4 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 |
4.2 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 |
4.2.1 时代性与人民性高度融汇 |
4.2.2 科学性与革命性有机统一 |
4.2.3 传承性与超越性紧密结合 |
4.2.4 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 |
4.3 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 |
4.3.1 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 |
4.3.2 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 |
4.3.3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 |
4.3.4 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 |
第5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现实挑战 |
5.1 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 |
5.1.1 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 |
5.1.2 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 |
5.1.3 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 |
5.1.4 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 |
5.2 现实挑战的成因剖析 |
5.2.1 国家层面: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 |
5.2.2 社会层面: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 |
5.2.3 家校层面: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 |
5.2.4 个人层面: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 |
5.3 现实挑战的主要危害 |
5.3.1 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 |
5.3.2 妨碍和谐社会的有序构建 |
5.3.3 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 |
5.3.4 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 |
第6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实践要求 |
6.1 首要任务:着力加强劳动教育引导 |
6.1.1 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
6.1.2 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质量 |
6.1.3 改进继续劳动教育的育人效能 |
6.1.4 激活自我劳动教育的内化作用 |
6.2 基本要求:全面筑造健康劳动环境 |
6.2.1 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 |
6.2.2 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
6.2.3 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 |
6.3 必备保障:构建科学管用劳动机制 |
6.3.1 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 |
6.3.2 建立健全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 |
6.3.3 建立健全落实劳动理念的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时代经验的现实观照 |
1.1 多元思潮的角力与交合 |
1.1.1 伤痕反思的人性复苏 |
1.1.2 反精英的乡土回归 |
1.1.3 改革大潮的寻根之道 |
1.2 时代同步的题材尝试 |
1.2.1 城乡爱情的初步体验 |
1.2.2 商业传奇的戏剧趣味 |
1.2.3 消费时代的守艺之困 |
1.3 个体意识的成长仪式 |
1.3.1 族群经验下的成人涅盘 |
1.3.2 反叛与抗争中的自我救赎 |
1.3.3 理想人格的自省与重塑 |
第二章 乡土西部的意识“绵延” |
2.1 乡土文化“集体无意识” |
2.1.1 族群归属的原始印记 |
2.1.2 “乡土中国”的意识启蒙 |
2.1.3 语境多元的乡土表征 |
2.2 吴天明的乡土情结 |
2.2.1 农耕影像中的诗性乡土 |
2.2.2 形象塑造下的乡土典型 |
2.2.3 民俗审美中的乡土意象 |
2.3 时代风云下的乡土变革 |
2.3.1 城乡文明的对峙与冲突 |
2.3.2 价值取向的伦理自觉 |
2.3.3 坚定的人民性立场 |
第三章 揭橥多维“人性”的影像叙事 |
3.1 西北群像与文化隐喻 |
3.1.1 代代相继的父式寓言 |
3.1.2 因循守旧的观念桎梏 |
3.1.3 抗争与屈从的心理定势 |
3.1.4 苦中作乐的卓绝意志 |
3.1.5 真善美的人格结构 |
3.2 爱与美的女性谱系 |
3.2.1 爱与美的人格符号 |
3.2.2 意识主体的复杂呈现 |
3.2.3 理想化的女德守望 |
3.3 卡里斯马的现世神谕 |
3.3.1 卡里斯马的化身 |
3.3.2 卡里斯马形象群 |
第四章 现实主义的诗意美学追求 |
4.1 文化西部的诗意纪实 |
4.1.1 意味隽永的真实追求 |
4.1.2 现实西部的诗意审美 |
4.1.3 人道主义的理想坚守 |
4.1.4 西部纪实的审美经验 |
4.2 现实主义美学的变革呈现 |
4.2.1 文化表象的继承与重塑 |
4.2.2 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 |
4.2.3 价值选择的困惑与彷徨 |
第五章 文化地理与吴天明电影生产 |
5.1 地缘“基因”与主体性结构 |
5.1.1 苍石黄土的尊严礼赞 |
5.1.2 田园藩篱的人生寓言 |
5.1.3 关中秦风的文化余晖 |
5.1.4 楚蜀风韵的傲骨柔情 |
5.2 城市异托邦的二元印象呈现 |
5.2.1 作为理想彼岸的城市 |
5.2.2 作为深渊之境的城市 |
5.3 农耕文明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交锋 |
5.3.1 敏锐包容的问题意识 |
5.3.2 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
第六章 吴天明电影创作的综合审视 |
6.1 吴天明导演艺术的整体风格 |
6.1.1 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 |
6.1.2 多元文化价值的思想震颤 |
6.1.3 叙事母题的审美演进 |
6.1.4 坚定的人民性立场 |
6.2 吴天明电影艺术创作中的不足之处 |
6.2.1 情感表达和形象塑造的失真 |
6.2.2 戏剧手法的生硬 |
6.2.3 凝视传统的思维局限 |
6.2.4 价值意识的主观倾向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论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的英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综述 |
二、论文思路与阶段划分 |
三、军事文学·军旅文学·军旅小说 |
上篇 英雄的祛魅 |
一、英雄理念的历史流变与英雄祛魅的文化语境 |
(一) 英雄理念的历史流变 |
(二) 卡里斯马英雄:英雄祛魅的逻辑起点 |
(三) 英雄祛魅的概念厘定与生成语境 |
二、战争小说的英雄祛魅 |
(一) 以南线战争为触媒的战争小说热潮 |
(二) 南线战争小说:从神性英雄到人性英雄 |
(三) 国民党军队题材小说:从政治英雄到民族英雄 |
(四) 历史战争小说:从正统英雄到民间英雄 |
三、和平军旅小说的英雄祛魅 |
(一) 和平军旅小说英雄祛魅的基本理念 |
(二) 极"左"政治中诞生的荒诞英雄 |
(三) 在"英雄性"与"人性"中取舍的硬汉英雄 |
(四) 在理想与现实中抗争的宿命英雄 |
四、英雄祛魅的人物特征 |
(一) 军中的硬汉形象 |
(二) 立体的"圆整人物" |
(三) 逆反的心理定势 |
(四) 萌芽的情爱意识 |
(五) 崇高的悲剧命运 |
五、未完成的祛魅 |
中篇 英雄的消解 |
一、祛魅后的英雄危机 |
二、"农家军歌"对于英雄的消解 |
(一) 逃离土地:入伍崇高意义的颠覆 |
(二) 别样军旅:传统农民军人形象的瓦解 |
(三) 回到原点:指向虚无的军旅人生 |
(四) 穿越世俗:匆忙变调的"后农家军歌" |
三、"大院小说"对于英雄的消解 |
(一) 堕入世俗:环境决定论下的英雄碎片 |
(二) 权力奇观:大院文化的官场解读 |
(三) 英雄何以"醉":英雄破碎的幻象追问 |
四、英雄消解的独特意义 |
(一) 以多维度的形象建构跳出了只照军人"正面像"的窠臼 |
(二) 以丰富的心理描写改变了重行为的人物塑造范式 |
(三) 以对情爱的欲望化言说还原了真实的人性 |
五、消解的缺失 |
(一) 批判理性的缺失 |
(二) 题材选择的失衡 |
(三) 文化场域的错位 |
(四) 军人特性的忽视 |
下篇 英雄的重构 |
一、军旅小说新浪潮的文化语境与基本特征 |
(一) 军旅小说新浪潮的文化语境 |
(二) 军旅小说新浪潮的基本特征 |
二、现实题材军旅小说的英雄突围 |
(一) 现实题材军旅小说英雄主题的历史性转向 |
(二) 南线战争小说:在战火中重生的时代哀兵 |
(三) 军队改革小说:瞄准未来之战的新型军人 |
(四) 网络军旅小说:重塑军人精神的新酷兵王 |
三、新革命历史小说的英雄重构 |
(一) 新革命历史小说概述 |
(二) 石钟山、邓一光笔下的父辈英雄 |
(三) 女性作家眼中的紫色英雄 |
(四) 都梁、徐贵祥笔下的血性英雄 |
四、英雄重构的人物特征 |
(一) 独具个性的形象塑造 |
(二) 细腻深邃的心路历程 |
(三) 不可扼制的生命爱欲 |
(四) 霸道强悍的男权意识 |
(五) 荒诞悲怆的命运轨迹 |
五、重构的艰难 |
(一) 世俗化 |
(二) 模式化 |
(三) 理念化 |
结语:回归军旅与走向大众 |
一、回归军旅 |
二、走向大众 |
本文论及的主要军旅小说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论教学习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 教学现状引发的思考 |
(二) 自身经历的反思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的研究 |
(二) 国外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习惯:一种现实的而司空见惯的存在 |
一、习惯:无处不在的幽灵 |
(一) 关于习惯的理论解释 |
(二) 为什么会形成习惯 |
(三) 习惯的制约因素 |
二、习惯: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 |
(一) 假设的世界中的习惯 |
(二) 习惯的非理性特征 |
(三) 习惯:难以割舍之痛 |
三、习惯:教育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
(一) 教育需要习惯吗?基于习惯领域理论的假设 |
(二) 习惯教育的问题 |
第二章 教学习惯:一种理论的解释 |
一、教学习惯的理论探讨 |
(一) 一种教学行为和思维方式 |
(二) 基于特殊性的特征分析 |
(三) 基于多样性的类别分析 |
(四) 利弊共存的结合体 |
二、需要思考的两个概念 |
(一) 教学个性 |
(二) 教学传统 |
第三章 教学习惯的现实检视 |
一、教学习惯存在的现状 |
(一) 教学习惯存在的现实背景 |
(二) 教学习惯存在的现状 |
二、影响教学习惯的因素 |
(一) 教学实践逻辑 |
(二) 教育共同体 |
(三) 教育权威 |
三、几种典型的教学习惯 |
(一) 讲授的习惯 |
(二) 追求标准与统一的习惯 |
(三) 信赖与依赖教材的习惯 |
(四) 控制教学过程的习惯 |
(五) 单打独斗的习惯 |
四、教学习惯的背后——一项社会学的分析 |
(一) 教学习惯的主体 |
(二) 教学习惯的背后推手——对权力与利益的争夺 |
五、教学习惯反映出的教育问题 |
(一) 教学本质的迷失 |
(二) 教学控制的强化 |
第四章 教学习惯的批判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障碍 |
(一) 聚焦教学习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障碍表现 |
(二) 超越教学习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可能路径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阻抗 |
(一) 教师专业发展:收效甚微的研究热点 |
(二) 教师专业发展的阻抗:教学习惯 |
(三) 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教学反思 |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羁绊 |
(一)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现实考察 |
(二) 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论探究 |
(三) 教学习惯的羁绊表现 |
四、教学共同体形成的荆棘 |
(一) 教学共同体的特点解释 |
(二) 构建教学共同体的条件 |
(三) 教学习惯对教学共同体形成的阻碍表现 |
五、教学理论本土化的阻隔 |
(一) 本土化的内涵阐释 |
(二) 教学理论本土化的路径 |
(三) 教学习惯对教学理论本土化的阻隔表现 |
六、教学创新的束缚 |
(一) 教学创新:基于创新思维的解释 |
(二) 教学创新的实现 |
(三) 教学习惯束缚教学创新的因素 |
第五章 教学习惯:从确定性向不确定性的转变 |
一、教学习惯:是必然还是偶然 |
(一)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解读 |
(二) 教学习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
二、教学习惯的不确定性:肯定抑或否定 |
(一)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一种常态的存在 |
(二) 教学习惯的不确定性的意蕴 |
(三) 承认教学习惯不确定性的原因 |
三、教学习惯不确定性的寻求:一种可能的路径 |
(一) 教学的生成性 |
(二) 教学冲突的营造 |
(三) 教学责任的担当 |
四、教学自由:教学习惯的涅盘 |
(一) 自由:人类的本性追求 |
(二) 教学自由的内涵 |
(三) 教学自由何以可能 |
(四) 教学自由的限度 |
(五) 教学习惯与教学自由 |
(六) 教学自由实现的路径 |
结语 教学本真在教学习惯的超越中实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10)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一) 心理学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现状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现状 |
(三) 非智力因素研究的得与失 |
三、本文的基本框架、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 基本框架 |
(二) 研究视角 |
(三) 研究方法 |
四、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梳理 |
(一) 智力因素概念论争 |
(二) 非智力因素概念界说 |
(三)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之异同 |
第一章 凸现非智力因素,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
一、非智力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
(一) 智力因素:思想政治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
(二) 非智力因素的“静态”透析 |
(三) 非智力因素的“动态”解读 |
(四) 非智力因素与“人的全面发展” |
二、非智力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作用 |
(一)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
(二)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三)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
(四)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五)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六)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素养 |
(七)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第二章 需要、态度与思想政治教育 |
一、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一) 需要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中的位置 |
(二) 需要的表征及两种属性 |
(三) 将“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
二、态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
(一) 态度对“需要—动机—行为”链条的统摄 |
(二) 态度形成变化的理论及其启示 |
(三) 端正态度——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之特征 |
第三章 动机、兴趣、气质、性格与思想政治教育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原则及其心理学依据 |
(一) 疏导原则的历史流变 |
(二) 疏导原则的基本内容 |
(三) 疏导原则的心理学依据 |
二、个性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丰富展示 |
(一) 心理特征:气质与性格 |
(二) 心理倾向性:动机与兴趣 |
三、把握个性差异,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原则 |
(一) 准确掌握心理特点 |
(二) 正确对待心理特征 |
(三) 积极疏导心理倾向 |
第四章 情感、信念、意志与思想政治教育 |
一、情感、信念、意志概念的理论诠释 |
(一) 情感的内容及其体验形式 |
(二) 道德信念的意蕴及其与道德信仰的关系 |
(三) 道德意志的内涵及其重要品质 |
二、情感、信念、意志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功能效应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 |
(二) 道德情感的强化功能 |
(三) 道德信念的内控作用 |
(四) 道德意志的整合效应 |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情、信、意协调统一发展 |
(一) 陶冶道德情感 |
(二) 浇铸道德信念 |
(三) 砺励道德意志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融入非智力因素的内容 |
(一) 孕育理想信念、爱国情感、道德情操 |
(二) 培育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 |
(三) 养成“三心”: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 |
(四) 强化“三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 |
(五) 打造“三性”: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基本路径 |
(一) 转换家庭教育模式 |
(二) 锤炼校园小环境 |
(三) 优化社会大环境 |
(四) 尊重个体主体性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操作原则 |
(一) 突出中心与协调发展的统一 |
(二)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统一 |
(三)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
(四) 手段与目标的统一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抓住形成良好集体心理定势的契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研究[D]. 刘嘉琪. 北京邮电大学, 2020
- [2]基于认知文体学的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文体意识培养[D]. 侯舒桐.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3]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中国智谋文化心理学研究[D]. 闫书昌.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5]我国校园青春电影的审美体验研究[D]. 宋香云.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D]. 汤素娥. 湖南大学, 2019(07)
- [7]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D]. 杨欣. 西北大学, 2019(01)
- [8]论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的英雄嬗变[D]. 周徐. 山东大学, 2011(11)
- [9]论教学习惯[D]. 王彦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5)
- [10]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D]. 韩迎春.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