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沟搁田试验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宋春波[1](2020)在《1LF-350型调幅灭茬翻转犁的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居全国榜首,每年秸秆的产量极为庞大,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及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田间秸秆处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露天焚烧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不仅释放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及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安全,而且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矿化腐殖质和有机物等作物生长的必需品,更改土壤结构和性状,营养元素大量流失,黑土层逐渐退化。而翻耕是农业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有效的翻耕土地可实现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秸秆经过腐烂后作为天然的肥料和有机质直接补充土壤流失的营养元素。水田地和旱田的小块地及不规则地块是东北地区土地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农艺要求和地形条件的限制,大型农机具无法发挥其优势作用,翻耕成本过高,翻耕效果不理想。因此基于秸秆还田的背景下,研发针对东北地区水田地和小块地作业模式的专用翻耕机械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东北地区水田地和小块地等不规则土地在耕地时的农艺要求及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以用户使用的主流拖拉机(100-130马力)为动力来源,在深入生产实践了解东北地区翻耕模式和研究国内外翻耕机械优劣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1LF-350型调幅灭茬翻转犁,以理论分析及有限元法分析为基础,进行整机和关键部件结构参数设计,开展样机工作可靠性检测田间试验,确定满足翻耕要求的整机结构,进行大批量投入生产。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针对不同的农艺要求和在不同地况下拖拉机可能存在额定牵引力不足情况,为了提高1LF-350型调幅灭茬翻转犁的适用性,设计了工作幅宽可调整的翻转机构,单个犁体幅宽设计为35 cm、40 cm、45 cm、50 cm,对应总耕作幅宽分别为105 cm、120 cm、135 cm、150cm。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幅宽。(2)为了提高机具的通过性能,避免拖堆和“堵犁”现象,确定犁体间距为100 cm,犁梁距地面高度为79 cm。翻转犁的犁尖对犁尖高度为170 cm。在翻地扣垡效果和秸秆掩埋方面,采用了分层耕翻的方法,在犁体前方设置小副犁,提前将秸秆残茬翻扣入犁沟底部,同时犁壁采用通用型高速犁犁壁,满足翻转犁高速作业的需求。(3)采用Solidworks软件对1LF-350型调幅灭茬翻转犁的犁头、翻转机构、调整拉杆、犁梁、犁体、限深轮等部件进行虚拟建模,并虚拟组装。利用Solidworks软件的Simulation模块对翻转轴、犁柱等关键零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保障了零部件理论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依据铧式犁国家标准GB/T 14225-2008和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DG/T 070-2019,分别对1LF-350型调幅灭茬翻转犁进行旱田和水田的田间试验,得出翻转机构到位率为100%、耕深变异系数为6.4%、耕宽变异系数分别为3.8%和4.2%、地表以下植被残茬覆盖率分别为91.57%和92.31%、8 cm以下植被残茬覆盖率分别为80.55%和81.3%、旱田耕作土垡破碎率为70.15%、入土行程分别为2.84 m和2.7 m,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各项规定。另外1LF-350型调幅灭茬翻转犁在东北不同地区、不同地况下进行适应性测试和强度试验,均满足作业需求。
周华[2](2020)在《稻油轮作区秸秆还田深旋埋联合耕整机试验与仿真研究》文中提出稻油轮作区作物收获后秸秆残留量大,留茬较高,土壤板结黏重,秸秆还田难度较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课题组的前期研究,以降低秸秆还田旋埋刀辊功率,增加旱耕秸秆埋覆深度及秸秆土壤混埋程度为主要目的,设计了秸秆还田深旋埋联合耕整机。通过对水稻和油菜秸秆滑切特性的研究,设计了滑切型自激振动深松装置,并借助离散元仿真、土槽试验和田间试验等方法对其作业过程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在深旋埋联合耕整试验的基础上对秸秆还田旋埋刀辊进行了合理设计和优化,最后通过田间试验后秸秆空间分布的研究检验了深旋埋联合耕整机的作业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水稻和油菜秸秆分别进行了慢速切割和快速切割试验,获得了秸秆切割的较优滑切角范围。水稻秸秆的慢速切割和油菜秸秆的快速切割对切割刀具不同的滑切角表现出了不完全相同的特性。慢速切割中,滑切角为60°时,单位直径滑切力最小,滑切角为45°时,单位直径滑切功耗最小;快速切割中,滑切角为30°时,单位直径滑切力和功率均最小。因此,在考虑深松和秸秆还田刀具的设计时,可以优先选择的滑切角范围为30°~60°。(2)设计了一种滑切型自激振动减阻深松装置,主要包括利用滑切原理设计的滑切型铲柄及相应的自激振动装置。通过建立动力学方程对滑切型铲柄的重要参数滑切角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参数设计,并通过建立几何方程对铲柄的实际切土刃口角进行了分析及计算。以牵引阻力为试验指标,对深松铲进行了土槽对比试验,其中固定连接滑切型深松铲在各速度下相比于弧形深松铲减阻7.79%~8.81%,自激振动连接滑切型深松铲在各速度下相比于弧形深松铲减阻15.45%~20.05%。根据粘壤土粘结特性,基于DEM仿真软件建立了具有粘结特性的双层土壤模型,对JKR土壤接触模型重要参数表面能进行了标定,结果表明当耕层土壤表面能为42 J/m2,底层土壤表面能为48 J/m2时,牵引阻力仿真值与试验值误差最小,为0.89%。DEM仿真分析显示,深松土壤扰动宽度、扰动高度、扰动角度和中心宽度等参数与田间实际测量值误差均小于10%,说明土壤离散元模型与实际田间土壤状况较吻合。土壤颗粒的微观运动分析显示,深松过程中土壤颗粒经历了先向前向上的运动,后又经历了向下向后的运动。深松过后的土壤颗粒间隙显着增加,达到了较好的土壤疏松效果。深松作业过后在沟槽底部形成了明显的鼠道,对于土壤的蓄水保墒具有重要作用。开展了滑切型自激振动深松装置参数优化试验,各因素对牵引阻力和土壤蓬松度的显着性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均为前进速度、弹簧预紧力、铲柄滑切角。软件分析最优工作参数组合:弹簧预紧力为6.67 k N、铲柄滑切角为44.21°、前进速度为0.44m/s时,深松牵引阻力为3.77 k N,土壤扰动系数为60.21%,土壤蓬松度为7.70%。田间验证试验显示,在最优工作参数下,深松牵引阻力为3.84 k N,土壤扰动系数为57.00%,土壤蓬松度为8.33%,与软件分析值的误差分别为1.82%、5.63%和7.56%,验证了响应面分析的可信度。(3)结合课题组已研发的秸秆还田旋埋刀辊设计了秸秆还田深旋埋联合耕整机。对深旋埋联合耕整机进行了受力和功耗模型分析,计算了旋埋刀辊的作业参数对前进速度的影响,并分析了秸秆还田旋埋刀辊的关键部件螺旋横刀滑切埋覆秸秆的机理。作业性能试验表明,深旋埋联合作业功率消耗小于单独深松和单独旋埋两项作业之和,说明深松作业改善了旋埋的作业条件,降低了旋埋作业的功率消耗,在拖拉机1挡和2挡速度下其总功率分别占两项作业之和的85.0%和82.2%,秸秆埋覆率为92.0%,耕后地表平整度为1.0 cm,均大于质量评定指标,满足农艺要求。高留茬油菜秸秆还田试验作业质量均值对比中,深旋埋联合耕整机(SSR)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为89.1%,秸秆埋覆率为93.0%,下半埋覆层秸秆占比ηC为52.9%,这些数值均优于秸秆旋埋还田机(SR),其中ηC值SSR相较于SR增加了10.7%。PTO转速和拖拉机前进速度对SSR及SR条件下ηC值均有显着影响。SSR和SR的动力消耗对比显示,先进行深松作业可显着减小动力输出轴扭矩,SSR在各对应工况下动力输出轴扭矩范围保持在381~412 N·m之间,相较于SR减小22.39%~34.04%。PTO转速和拖拉机前进速度对SSR和SR总功耗都有显着影响。(4)针对旋埋刀辊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刀盘和弯刀的结构进行了优化。优化的刀盘取消了径向通槽,通过改用两个螺栓孔来定位弯刀的位置,既实现了弯刀和螺旋横刀的自由拆卸,又令刀盘的加工难度大大降低,刀盘厚度也相应减小,减轻了安装质量。优化后的弯刀设置了与刀盘相匹配的螺栓孔,同时弯刀的刃口由单面刃口改为双面刃口以减小入土阻力,并在弯刀端部设计了相应的卡槽直接定位螺旋横刀位置,既实现了螺旋横刀的快速准确定位,还显着降低了加工误差。针对旋埋刀辊作业质量方面的问题,对旋耕刀的排列进行了优化。以轴向推土量为参考依据,在常用耕深情况下计算出了1把螺旋横刀需要2.33把旋耕刀来平衡轴向侧推效应,因此,在旋埋刀辊一个区间3把螺旋横刀对应7把旋耕刀的基础上增加一左一右2把旋耕刀,这样既相当于没有增加轴向推土量,又提升了旋耕刀数量,还可令每两把螺旋横刀间分布三把旋耕刀。油菜秸秆还田对比试验表明,优化后的旋埋刀辊相比于原旋埋刀辊在秸秆埋覆率和秸秆粉碎率等作业质量上均有提升,而功率消耗略有增加。水稻秸秆还田试验表明,优化后的旋埋刀辊可有效实现水稻秸秆的埋覆,且作业后耕层底部平坦。(5)针对3种耕作工具:传统旋耕机(TR)、秸秆旋埋还田机(SR)及深旋埋联合耕整机(SSR)进行了秸秆还田后的秸秆空间分布效果检测。通过设计的秸秆三维坐标测量装置测量了秸秆还田后秸秆在土壤中的空间坐标,将所测得的空间坐标导入三维绘图软件还原了秸秆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并将其在三维图中量化及可视化显示。不同的耕作工具对秸秆还田的效果影响较大。相对而言,TR作业后秸秆的切断效果不好,地表残留了较多的秸秆,并且在耕作深度的底层埋入秸秆较少,划分的单元格内秸秆平均长度较小,无秸秆单元格数量较多。与TR相比,SR和SSR作业后的秸秆平均长度分别减小了48.2%和52.7%,地表仅残留了少量秸秆,在耕作深度的底层秸秆层占比分别增加了154.9%和214.1%,单元格内的秸秆平均长度分别增加了114.9%和98.6%,无秸秆单元格数量分别减小了40.2%和36.0%。利用离散元法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并与田间试验设定了相同的作业参数。在分层处理中,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SR和SSR埋入土壤中的秸秆量都明显大于TR,尤其埋入土壤下层的秸秆量均是TR的数倍。TR、SR和SSR作业后各层秸秆占比仿真值和实测值的变异系数均呈递减趋势,其中TR仿真值和实测值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55.8%和68.2%,SSR的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28.8%和28.7%。离散元仿真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SSR秸秆还田后,秸秆在土壤中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均匀性都最优。离散元仿真较好地拟合了实际田间作业后秸秆的空间分布状态,相对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张诺一[3](2020)在《高速变姿态接苗鸭嘴式栽植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文中提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家,蔬菜育苗移栽作为能提升蔬菜移栽自动化程度的有效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被大力推广,但蔬菜移栽大部分是以人工移栽及半自动移栽的方式为主,国内大多是利用半自动移栽机依靠人工取苗投入栽植机构中进而完成栽植,因此喂苗速度较低成为了影响栽植机构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研制高速自动移栽机势在必行。栽植机构是实现自动化移栽重要的部件,当前高速移栽的设计难点为自动取苗机构与栽植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的配合不够准确,钵苗的快速向下与栽植器的较高水平速度产生矛盾。为提高蔬菜移栽机移栽效率,针对鸭嘴式栽植器接苗轨迹及位姿,提出了一种高速变姿态接苗鸭嘴式栽植机构,优化后形成“水滴形”相对轨迹使鸭嘴式栽植器在接苗时减小速度并改变姿态,鸭嘴口始终对准投苗方向,从而解决钵苗与鸭嘴速度上不匹配的问题,这一理论为蔬菜移栽机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当前需求分析,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速变姿态接苗鸭嘴式栽植机构。将非圆齿轮与鸭嘴式栽植机构相结合,实现不等速传动以获得更优良的速度、加速度特性,缩短运苗时间,实现设计要求所需的轨迹及位姿,该机构结构简单,作业效果良好。(2)对栽植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论述、并确定机构设计方案、明确设计的要求及相关的约束条件,对机构的运动学模型进行构建,确定了需要优化的目标,为后续的优化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3)根据栽植机构运动学模型及优化目标,依托于Visual Basic 6.0软件,开发出变姿态接苗鸭嘴式栽植机构计算机辅助优化软件。通过优化得到一种满足农艺及设计要求的新型“水滴”形相对轨迹,并得到一组符合栽植要求的机构参数。(4)利用Auto CAD同时依据得出的优化参数对栽植机构整体的二维及涉及到的关键零部件进行设计,通过UG NX8.0进行三维建模以及模型干涉检查,利用ADAMS仿真软件,将构建的模型导入从而对栽植机构的相对运动及绝对运动进行运动学仿真。(5)通过对鸭嘴式栽植器在周期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摆角与栽植器接苗点、末端尖点形成的速度曲线进行分析、比较,进而验证了栽植机构在设计方面的合理性。(6)运用3D打印机加工制造部分零部件并进行装配,制造出物理样机,然后进行高速摄影台架试验,比较机构理论的轨迹、仿真的轨迹与实际工作中的轨迹,对理论模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7)选取羊角椒钵苗为试验作物,进行秧苗物理特性分析。通过接苗-栽植试验,得出的数据为栽植的合格率是99.8%,栽植深度的合格率是99.2%,对机构的实用性进行验证。
何思伟[4](2020)在《四轮独立电驱动高地隙喷雾机的建模与辨识》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剧,我国农业人口不断减少。在此情况下农业生产和管理必然逐渐向着机械化、智能化转变。高地隙喷雾机作为一种高效的田间植保工具,对农作物各个时期病虫草害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现有的高地隙喷雾机主要为机械传动、液压助力转向结构,在泥泞水田工作时容易深陷淤泥无法转向,甚至损坏底盘。本文研究的四轮独立电驱动高地隙喷雾机采用轮毂电机提供动力,由于其特殊的自转向底盘结构,无需外部助力只需控制四个车轮差速即可完成转向,但对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设计了连杆约束自转向结构,然后建立运动学模型并设计基于运动学模型的控制器,最后建立动力学模型并完成参数辨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四轮独立电驱动高地隙喷雾机底盘约束连杆设计。在高地隙喷雾机底盘基本自转向结构的基础上设计连杆约束方案,将前后转向桥联动后得到约束自转向结构,利用底盘结构几何关系建立方程,以求特殊解的方式解得安装点并以最小形变为目标选定连杆安装位置。连杆约束方案造价低,生产加工方便,已在喷雾机上应用。(2)建立四轮独立电驱动高地隙喷雾机运动学模型并基于此设计运动控制器。首先建立底盘运动学模型,然后基于运动学模型设计上层轮速分配控制器和下层轮速跟踪控制器,最后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平坦路面车速跟踪曲线上升时间为1.9s,转角跟踪曲线上升时间为2.0s,满足应用要求;在越过11cm高障碍物过程中转向桥转角在期望转角附近有最大值为7.5°的震荡;在田间工作时行走功能正常,足以应对大部分田间的工作场景。(3)建立四轮独立电驱动高地隙喷雾机动力学模型。首先以大地和底盘活动部件建立相应坐标系,再分别计算其动能和广义力,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求解出动力学方程;然后代入轮毂电机模型,通过化简最终获得与电机输入电压相关联的动力学模型。(4)设计底盘动力学模型参数辨识试验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完成参数辨识。首先使用欧拉积分将动力学模型离散化并且化简为最小二乘格式;然后搭建试验平台,安装差分GPS系统获取喷雾机的空间坐标和偏航角,同时采集转向桥转角和电机输入电压;获取的数据经过高斯平滑、坐标变换等处理后再运行最小二乘一次完成算法获得模型参数。
李翔[5](2019)在《甘蔗抗倒伏性评价及抗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大糖料作物,也是中国南方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甘蔗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受甘蔗倒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甘蔗倒伏后严重影响蔗茎的生长和糖分积累,降低产量和蔗糖分,更会影响到甘蔗机械化作业的开展。本研究以具有不同倒伏类型的甘蔗品种(系)及国内外甘蔗种质的组合后代作为材料,开展甘蔗抗倒伏能力的评价,分析倒伏与甘蔗生理生化特性及显微结构的关系,结合转录组学分析,研究甘蔗抗倒伏性的机理,为挖掘抗倒伏相关基因及选育抗倒伏优良甘蔗品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甘蔗倒伏分级及抗倒伏指数。本研究将甘蔗倒伏类型分为1级(倒伏)、2级(半倒伏)和3级(直立)。结合倒伏分级标准,利用抗倒伏指数、农艺和理化性状评价了不同倒伏类型的甘蔗品种(系)的抗倒伏能力。通过研究发现在新植和宿根试验中各试验材料抗倒伏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同,反映了甘蔗田间的实际倒伏情况。直立类型GT42的抗倒伏指数为3.0,全倒伏类型GF98-296的抗倒伏指数小于1.2,半倒伏类型ROC22和GT10-2003的介于两者之间。在新植和宿根试验中,GF98-296的重心高度显着高于ROC22、GT10-2003与GT42。GT42的基部茎径与中部茎径比值在新植和宿根试验中显着高于其他三个品种(系),数值均大于1。GF98-296弯曲高度的数值在两轮试验中均为最小值。GF98-296的穿刺强度数值最高。按照倒伏类型分析,全倒伏类型的甘蔗株高、重心高度均显着高于其他三个品种(系),弯曲高度均显着低于其他三个品种(系)。直立类型的甘蔗基部茎径与中部茎径比值大于1。抗倒伏指数与基部和中部茎径比值、锤度呈显着正相关,基部和中部茎径比值与锤度呈显着正相关,株高与单茎重、重心高度呈极显着正相关。基部茎径与中部茎径比值大于1时,属于“塔型”结构,有利于甘蔗抗倒伏;当比值小于1的时候,抗倒伏指数小,倒伏程度明显加大,头重脚轻,容易发生倒伏。2.以30个甘蔗组合的2070单株为材料,通过对倒伏级数、基部茎径、中部茎径进行调查,验证了甘蔗倒伏分级标准及抗倒伏指数的可靠性,两者结合可以有效判断甘蔗的抗倒伏能力。研究证明,倒伏发生后,甘蔗锤度会随之降低;基部茎径和中部茎径比值与甘蔗的抗倒伏指数呈显着正相关。利用抗倒伏指数将30个甘蔗组合进行了聚类分析,筛选出抗倒伏组合16个,半倒伏组合13个,全倒伏组合2个。3.对不同倒伏类型甘蔗蔗茎的生化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倒伏类型甘蔗茎的纤维素含量最高,与其他类型品种(系)达到显着差异。半纤维素的变化比较规律,倒伏的甘蔗品种(系)含量都比直立的低。GT42的木质素、原果胶和含硅量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种(系)。GF98-296的木质素和含硅量显着低于其他品种(系)。直立GT10-2003的可溶性果胶显着高于其他品种。倒伏类型的试验材料含氮量都比较高,其中GF98-296的含氮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种(系)。倒伏类型的含钙量和含钾量显着高于直立类型。含氮量与半纤维素含量呈显着负相关,氮素含量的增加容易导致作物发生倒伏。进一步对不同倒伏类型甘蔗品种茎部进行显微结构分析,发现GT42茎的木质化和栓质化程度高,大小维管束数量明显比GF98-296多,维管束中的导管和纤维木质化很明显,且皮层细胞长宽比大。GF98-296茎的表皮细胞层数多,排列整齐,表皮硬度大,与穿刺强度的表现相符,但因其蔗茎内部的机械强度较低,依然容易发生倒伏。4.对不同倒伏类型甘蔗根部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抗倒伏品种GT42根的纤维素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参试品种(系)。ROC22根的半纤维素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参试品种(系)。GT42的木质素显着高于GT10-2003。GF98-296的根系活力最强,与GT42和ROC22差异显着。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系)的根系活力与纤维素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半纤维素含量与纤维素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参试四个甘蔗品种(系)的纤维素含量随时间变化都是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各参试品种(系)半纤维素含量的变化差异不大,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再下降。不同品种(系)的木质素含量变化趋势不一,GT42的是先降后升高,GF98-296的先升高后降低,ROC22的一直呈下降趋势,GT10-2003的变化趋势和纤维素一致。GT42的根系活力一直呈下降趋势,其他三个品种(系)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种植后78天的GT42的根量最大,其次是GF98-296和ROC22,GT10-2003最少。G42的根系中新根明显较多,而且很粗壮,硬度较大,韧性好;GT98-296和GT10-2003的根较细,且韧性较差,容易断。两种倒伏类型甘蔗的根系特点均与生化指标分析结果一致。对不同倒伏类型甘蔗品种根部进行显微结构分析,发现GT42根的木质部导管比GF98-296发达,与其根部木质素含量较高相吻合。此外,GT42根的表皮较厚,细胞层数较多,皮层细胞排列整齐,且皮层及中柱薄壁细胞的细胞壁较厚,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根部的稳定性提高。5.首次对不同倒伏类型的甘蔗品种(系)进行转录组分析,平均每个样品产出93.2 Mb的Raw Reads,过滤后平均每个样品的Clean Reads为88.6Mb,平均为12.9 Gb(Giga base pairs)数据量,总计获得232.1 Gb数据,Q20 reads的平均占比为97.6%,Q30 reads的平均占比为92.9%。共得到转录本706533个,总长度为511.2 M,平均长度723.48 bp,N50 1055 bp。KEGG结果中三组差异转录本中同时富集到类苯基丙烷合成以及激素的信号传导,类苯基丙烷和植物激素传导的差别可能是所有倒伏类型共同的特点。研究同时发现玉米素可能与半倒伏性相关信号通路MAPK以及黄酮类相关的代谢可能与倒伏的交叉相关,细胞壁应该是与倒伏性密切相关的细胞成分。MYB转录因子在倒伏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代谢水平上分析,直立性状与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都有关,需要三者的含量都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实现。通过对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最终通过筛选获得与木质素合成的相关基因23个,与纤维素合成的相关基因28个。6.综合全文数据分析,GT42茎和根的木质素含量高,茎的维管束数量多且木质化明显,机械组织发达,茎径高下粗上小,属于“塔型”结构;根的表皮细胞层数多,皮层细胞排列整齐,且皮层及中柱薄壁细胞的细胞壁较厚,根部稳定好;根部木质部导管发达,水分和矿物质可以快速往地上部输送。无论从株型结构、理化性质还是显微结构看,GT42均属抗倒伏类型甘蔗的典型代表。GF98-296茎和根的木质素含量低,维管束数量少且木质化程度低,机械组织不发达;茎径下部偏小上部偏粗,属于“茶盅脚”结构,属于全倒伏类型甘蔗的典型代表。
张卫星[6](2019)在《探入式番茄钵苗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文中认为受温度、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番茄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种植方式。特别在中国的东北及西北地区育苗移栽不但可以增加积温,提高单产,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霜冻和倒春寒等灾害带来的影响。但我国番茄移栽的机械化及自动化程度不高,现阶段依然以人工移栽为主,市场上常见的番茄移栽机多为半自动移栽机,由人工进行取苗,栽植机构完成定植。限制全自动移栽机研发的主要难题为:作业的过程中取苗机构与栽植机构配合不准确、移栽质量差、夹取秧苗过程中对秧苗茎秆或根系造成损伤等。对于上述设计难题,本文针对夹取土钵的取苗方式,提出一种探入式番茄钵苗移栽机构,将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和新型探入式末端执行器相结合,可以实现一套机构完成探入式取秧、输送和栽植等动作,该机构不但可以实现夹取土钵的取苗方式,还能避免或减轻在取秧的过程中秧针对土钵和根系的损伤,为番茄移栽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分析和研究了现有移栽技术及机具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探入式夹取土钵的末端执行器(专利号:201810293364.1),将其与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相结合,实现番茄移栽所需的动作轨迹和技术要求,该机构的特点为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轻夹钵式移栽机构伤根、破坏土钵等问题,结构简单,作业高效可靠。(2)根据番茄移栽的农艺要求,模拟人工移栽的姿态,提出探入式番茄钵苗移栽机构的轨迹要求,介绍其工作原理,建立机构的理论模型。(3)根据机构的理论模型结合番茄移栽的农艺要求设定机构的优化目标并将其数值化,依托本课题组的移栽机构优化设计平台,开发了探入式番茄钵苗移栽机构优化设计软件V1.0(登记号:2018SR403608;2018SR322860),借助该优化设计软件对机构进行优化,并得到一组满足番茄移栽要求和结构设计要求的参数。(4)为了验证机构在该结构参数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栽植臂绝对转角和移栽机构的绝对运动轨迹进行分析;同时,为了说明探入式移栽机构的优势,将探入式移栽机构的理论轨迹与非探入式移栽机构的理论轨迹进行对比。(5)根据优化所得到的一组最优结构参数,利用UGNX8.0进行三维结构设计和装配,并进行干涉检测;将装配模型导入Adams2014中进行虚拟仿真,得到秧针尖点相对运动轨迹、绝对运动轨迹的曲线图与理论结果对比,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正确性。(6)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物理样机核心工作部件的加工,将打印的零部件进行装配,通过高速摄影技术得到物理样机实际工作轨迹,将其与理论轨迹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其设计的正确性。(7)将探入式番茄钵苗移栽机构安装到试验台上进行性能试验,取苗成功率为92.8%,移栽成功率为89.7%,栽植合格率为86.4%,栽植优良率为59.4%,符合移栽要求,验证了机构的实用性。
王昕[7](2018)在《纵轴流稻麦联合收获机后切碎抛撒装置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指明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麦秸、玉米秸和水稻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消耗能量,也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不断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含量。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新鲜有机物料,在归还于农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也可供应一定的钾等养分。秸秆还田可促进农业节水、节成本、增产、增效,在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也应受到充分重视。按用途可将秸秆还田方式分为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两类。秸秆切碎抛撒还田作为秸秆直接还田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其作业装置应当进行深入研究,并与国内现阶段使用的联合收割机相配套。本文将秸秆切碎抛撒技术分为秸秆切碎、颖糠抛撒、秸秆抛撒三个环节进行研究,设计了相应的作业装置,且每部分装置对应设计了调节机构,对其中关键部件利用ANSYS仿真软件进行疲劳分析,设计了一种手动、电动可调的撒布板水平双调节机构。通过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对本文设计装置的可行性、可靠性进行验证,通过试验数据分析,研究了秸秆切碎装置和秸秆抛撒板装置的实际作业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⑴研究秸秆还田方式及国内外秸秆切碎抛撒技术研究现状;⑵研究秸秆切碎装置,对其进行整体结构设计,对动刀刀辊上关键部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研究动定刀间隙角度对秸秆切碎效果影响;⑶研究颖糠抛撒装置,对其进行整体结构设计,研究其抛撒轮距离地面高度的调节方式;⑷研究切碎后秸秆的撒布板装置,对其进行整体结构设计,研究其最优的撒布板排列方式,并对撒布板的对应调节机构进行研究设计;⑸通过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所设计的秸秆切碎装置和切碎后秸秆抛撒装置的实际作业效果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成果:⑴研究了对国内外秸秆切碎抛撒技术和作业装置,分析了我国当前在相应配套作业机具上的不足之处,并总结了秸秆抛撒还田的发展趋势;⑵设计了一种动定刀结合的秸秆切碎装置并试制配套在联合收获机,通过ANSYS软件仿真、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验证了其作业可行性和稳定性,且提高了秸秆切碎合格率;⑶设计并试制了一种颖糠双抛撒轮机构,并配套在作业机具,实现了对筛板上残留物质的抛撒还田;⑷设计并试制了一种切碎后秸秆的撒布板装置,并针对其调节方式,设计了一种手动、电动可调的撒布板水平双调节机构,通过对该装置进行台架试验和联合收获机配套,验证了其工作可靠性,提高了秸秆抛撒还田质量。
黄福旦,李斌,王国荣,陈尤嘉,杨列云,沈蔷[8](2017)在《鸭子对水稻病虫草害的控制效果》文中指出稻田养鸭对稻田杂草有着极好的控制效果,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有着良好的控制效果,对纹枯病发生有一定缓解作用,放养密度达到300只·hm-2效果更好。稻田养鸭大幅减少农药用量,能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稻米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周萌[9](2017)在《沿运灌区稻麦轮作农田排水过程监测与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农田用水粗放,尤其在稻田排水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得不到有效地控制,给当地水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本文从沿运灌区的农业用水管理与控制的角度出发,以减少农田排水达到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输出为目的,选用DRAINMOD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灌溉制度条件下的水文过程,氮磷分布规律以及稻田流失量,并分析了小麦最佳经济效益农田排水系统的优化布置,成果可为当地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取得的成果如下:(1)水稻生长期间地下水位均较高,排水量较大,且随着灌水的出现呈周期性变化。对DRAINMOD进行参数率定,发现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说明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研究区稻麦轮作农田的排水水文过程;对主要输入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发现,在用DRAINMOD模型模拟研究区农田水文过程时应对土壤侧向饱和导水率与排水模数慎重选择。(2)运用DRAINMOD模型对常规灌溉、深水灌溉和浅水勤灌三种不同的灌溉模式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后两种灌溉模式不仅能提高作物的产量还有一定的节水减排的效果,且以浅水勤灌表现尤为明显,该模式下灌溉量减少了 108mm,削减率达11.8%,排水量减少达到了 25.0%,作物产量增加了 5.5%,与实测得出的增产532.5kg/hm2一致。因此浅水勤灌是研究区较为科学的水稻灌溉制度选择。(3)通过对研究区农事记录以及不同地下水和排水沟的定期取样监测,研究发现:在稻作期间,农田中不同形态的氮含量均较高,且以铵态氮的变化尤为明显,该时间段内浓度达2.67mg/L,在非水稻生长季,该值仅为0.33mg/L;而总磷的含量在整个监测期间均较小;随着埋深的增加,污染物浓度均呈现出减小趋势。(4)通过对农田氮磷流失量的研究发现,水稻种植期间,农田中磷的流失整体偏少,主要表现为氮的流失,铵态氮仅在7月份流失的量就占到整个氮素流失总量的38.7%,说明在施肥期后,尤其是尿素的施用后,很大一部分的氮素以铵态氮的形式随着排水从田间流失;浅水勤灌的灌溉方式在氮磷流失上的削减表现也较为明显,硝态氮、铵态氮分别较常规模式削减了 21.1%、36.5%,总磷则减少了 0.30kg/hm2。合理施用化肥不仅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收入,还能减少农业水对环境产生的负面效应。(5)在研究区现有排水条件下,不能安全满足小麦的排涝除渍要求。以小麦产量最大化的排水系统方案进行的模拟研究发现,排水强度越大小麦的相对产量就越高,小麦相对产量也随地表排水状况的改善而增高,且受涝渍胁迫的影响较大,在排水间距大于20m以后变化则尤为明显。根据模拟结果,在保证作物涝渍产量的同时,综合考虑经济因素,研究区以地表排水良好(Sm=1),排水暗管埋深为1.2m、间距为20m的排水系统设计,可得到最佳经济效益。
李妍[10](2013)在《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埋量、埋深及施肥量对渗漏水养分淋失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常规的秸秆还田方式容易造成秸秆难以全量还田,还田过浅,土壤碳汇作用受限且不利于加深耕层等一系列问题。从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土壤质量和生产潜力,增强土壤碳汇能力的角度,创新性的研制出“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关键技术。秸秆集中沟埋还田是指作物收获后在田间按一定间距挖沟,将秸秆集中在沟内掩埋并覆土的一种措施,可望实现秸秆的全量、深埋和机械化还田,并可实现少动土、深翻土和增强土壤碳汇的效果。于2010-2012年在南京农业大学牌楼试验基地进行了盆栽模拟试验,从秸秆量、秸秆埋深、施肥量三个角度对稻麦轮作渗漏水的养分淋失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麦秸集中沟埋还田可以降低渗漏水中的氮素淋失麦秸集中沟埋还田后,土壤通透性加强,水稻季和小麦季灌溉水的渗漏量均有增加,且麦秸埋量越多,渗漏量越大。麦秸集中沟埋还田对水稻季和小麦季的氮素淋失都有明显的拦截作用,麦秸埋深35cm,麦秸埋量5kg/m2处理可以显着降低稻田及麦田渗漏水的日平均全氮浓度及氮素总量。当秸秆埋深35cm,秸秆埋量5kg/m2时,2010年和2011年水稻季日平均全氮浓度分别比CK降低了17.20%和12.47%;同时渗漏水氮素总量比CK减少了10.90%和14.07%。2011年和2012年小麦季日平均全氮浓度分别比CK降低了20.52%和23.91%;同时渗漏水氮素总量分别比CK减少了9.56%和16.56%。因此适宜的还田量和还田深度能够有效地减少氮素的淋失,改善肥料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2.稻秸集中沟埋还田可以降低渗漏水中的氮素淋失渗漏水全氮浓度在施肥后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氮肥用量增加,田间渗漏水中全氮浓度随之增加,与秸秆未还田相比,稻秸还田降低了渗漏水中全氮的浓度。不同层次渗漏水全氮浓度总体呈上高下低趋势,稻秸还田下各处理30cm土层渗漏水中全氮浓度最高。氮肥与秸秆配合施用,可降低渗漏水中的全氮浓度,且适宜的还田量和还田深度能够有效地减少氮素的淋失,改善肥料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3.麦秸集中沟埋还田可以降低渗漏水中的磷素淋失麦秸集中沟埋还田对水稻季和小麦季的磷素淋失都有明显的拦截作用,麦秸埋深35cm、麦秸埋量5kg/m2处理可以显着降低稻田渗漏水的日平均全磷浓度及磷素总量,其中2010年与2011年水稻季日平均全磷浓度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9.3%和31.9%;磷素总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5.4%和23.4%。2011年与2012年小麦季日平均全磷浓度分别比CK降低了4%和36.1%;磷素总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5%和41.4%。麦秸还田后,稻田渗漏水量随之增加,且秸秆埋量越多,渗漏量越大。适宜的还田量和还田深度能够有效地减少磷素的淋失。
二、深沟搁田试验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沟搁田试验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1LF-350型调幅灭茬翻转犁的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1LF-350型调幅灭茬翻转犁的总体设计 |
2.1 设计要求 |
2.1.1 作业效果要求 |
2.1.2 总体配置及主要技术参数 |
2.2 犁体数和总耕幅计算 |
2.3 总体结构设计 |
2.3.1 整机设计 |
2.3.2 工作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 1LF-350型调幅灭茬翻转犁的主要零部件设计 |
3.1 犁头及翻转机构的设计 |
3.1.1 犁头设计 |
3.1.2 翻转机构设计 |
3.1.3 犁头及翻转机构的装配 |
3.2 犁梁设计 |
3.3 犁体设计 |
3.3.1 犁体整体布局 |
3.3.2 连接架设计 |
3.3.3 左右犁体设计 |
3.3.4 安全装置 |
3.4 限深机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分析流程图 |
4.2 翻转轴的有限元分析 |
4.2.1 翻转轴模型建立 |
4.2.2 翻转轴材料属性定义 |
4.2.3 网格划分 |
4.2.4 约束条件添加及载荷创建 |
4.2.5 翻转轴后处理及结果分析 |
4.3 犁柱的有限元分析 |
4.3.1 犁柱有限元分析前处理 |
4.3.2 犁柱后处理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田间试验 |
5.1 田间试验的目的 |
5.2 旱田的田间试验 |
5.2.1 旱田的试验条件与准备 |
5.2.2 旱田性能试验 |
5.2.3 旱田试验结果 |
5.3 水田的田间试验 |
5.3.1 水田的试验条件与准备 |
5.3.2 水田性能试验与试验结果 |
5.4 不同地区作业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稻油轮作区秸秆还田深旋埋联合耕整机试验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松机具研究现状 |
1.2.2 秸秆还田机研究现状 |
1.2.3 联合耕整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滑切型自激振动深松装置设计与试验 |
2.1 引言 |
2.2 秸秆力学特性研究 |
2.2.1 水稻秸秆力学特性研究 |
2.2.2 油菜秸秆力学特性研究 |
2.3 深松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2.4 关键部件参数设计 |
2.4.1 滑切型铲柄参数设计 |
2.4.2 深松铲受力分析 |
2.4.3 自激振动弹簧参数设计 |
2.4.4 铲柄强度分析 |
2.4.5 连接调节装置设计与运动避障分析 |
2.5 深松铲土槽对比试验 |
2.5.1 试验设备与方法 |
2.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6 田间性能试验 |
2.6.1 试验条件 |
2.6.2 试验方法 |
2.6.3 结果与分析 |
2.7 滑切型深松铲运动过程离散元仿真 |
2.7.1 仿真模型建立 |
2.7.2 作业效果宏观分析 |
2.7.3 土壤颗粒微观运动分析 |
2.8 滑切型自激振动深松装置参数优化试验 |
2.8.1 试验条件 |
2.8.2 试验方法 |
2.8.3 结果与分析 |
2.8.4 验证试验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秸秆还田深旋埋联合耕整机研究 |
3.1 引言 |
3.2 深旋埋联合耕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
3.2.1 整机结构 |
3.2.2 工作原理 |
3.2.3 整机参数设计 |
3.2.4 动力传递方式 |
3.2.5 整机功耗模型 |
3.3 秸秆还田旋埋刀辊结构 |
3.3.1 旋埋刀辊结构 |
3.3.2 旋埋刀辊作业参数 |
3.3.3 秸秆埋覆原理 |
3.4 深旋埋联合耕整机性能试验 |
3.4.1 试验目的 |
3.4.2 试验条件 |
3.4.3 试验设备与测量方法 |
3.4.4 试验方法 |
3.4.5 结果与分析 |
3.5 高茬油菜秸秆田耕整试验研究 |
3.5.1 试验条件 |
3.5.2 试验方法 |
3.5.3 数据处理方法 |
3.5.4 结果与分析 |
3.5.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秸秆还田旋埋刀辊结构优化与试验 |
4.1 引言 |
4.2 旋埋刀辊结构优化 |
4.2.1 现存问题 |
4.2.2 刀盘、弯刀的结构优化 |
4.2.3 基于轴向推土量的旋耕刀排列优化 |
4.3 旋埋刀辊验证试验 |
4.3.1 油菜秸秆还田对比试验 |
4.3.2 水稻秸秆还田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秸秆还田空间分布效果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条件 |
5.3 试验设备 |
5.4 试验方法 |
5.4.1 试验设计 |
5.4.2 土壤取样方法 |
5.5 秸秆三维坐标测量方法 |
5.5.1 秸秆三维坐标测量装置 |
5.5.2 测量方法 |
5.5.3 秸秆空间分布量化及可视化 |
5.6 秸秆的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
5.6.1 秸秆长度 |
5.6.2 秸秆的层占比 |
5.6.3 秸秆的单元格分布 |
5.6.4 数据分析方法 |
5.7 结果与讨论 |
5.7.1 秸秆长度 |
5.7.2 秸秆的层占比 |
5.7.3 秸秆的单元格分布 |
5.7.4 讨论 |
5.8 秸秆还田空间分布效果的仿真对比 |
5.8.1 耕作模型建立 |
5.8.2 土壤-秸秆颗粒模型及参数 |
5.8.3 仿真过程 |
5.8.4 结果与分析 |
5.8.5 讨论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课题来源 |
附录2:注释说明 |
附录3:作者简介 |
致谢 |
(3)高速变姿态接苗鸭嘴式栽植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旱田移栽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4 本章小结 |
2 栽植机构原理及模型建立 |
2.1 栽植机构设计要求 |
2.2 栽植机构工作原理 |
2.3 栽植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建立 |
2.3.1 非圆齿轮节曲线分析 |
2.3.2 栽植机构理论模型建立 |
2.3.3 栽植部件理论模型建立 |
2.3.4 栽植机构角速度分析 |
2.3.5 栽植机构角加速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栽植机构优化设计软件开发 |
3.1 优化软件开发流程 |
3.2 优化目标确定 |
3.3 优化软件功能的开发介绍 |
3.4 栽植机构主要参数对栽植机构运动性能的影响 |
3.4.1 齿轮参数对目标值和轨迹与位姿的影响 |
3.4.2 结构参数对目标值和轨迹与位姿的影响 |
3.5 栽植机构优化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栽植机构结构设计 |
4.1 栽植机构整体结构设计 |
4.2 栽植机构核心部件结构设计 |
4.2.1 鸭嘴式栽植器结构设计 |
4.2.2 凸轮结构设计 |
4.2.3 开合装置结构设计 |
4.3 栽植机构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
4.3.1 主要零件三维模型的建立 |
4.3.2 栽植机构机构数字化模型的建立及干涉检查 |
4.4 本章小结 |
5 栽植机构虚拟仿真与试验 |
5.1 栽植机构虚拟样机仿真分析 |
5.1.1 仿真流程 |
5.1.2 仿真前期处理 |
5.1.3 相对运动仿真分析 |
5.1.4 绝对运动仿真分析 |
5.1.5 ADAMS仿真结果分析 |
5.1.6 鸭嘴式栽植器摆角分析 |
5.1.7 仿真后处理 |
5.2 试验研究 |
5.2.1 物理样机制造装配 |
5.2.2 栽植机构轨迹验证试验 |
5.2.3 穴盘育苗及秧苗特性 |
5.2.4 栽植机构接苗栽植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四轮独立电驱动高地隙喷雾机的建模与辨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四轮独立电驱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高地隙喷雾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四轮独立电驱动高地隙喷雾机系统 |
2.1 基本自转向结构 |
2.1.1 整体结构 |
2.1.2 运行原理 |
2.2 约束自转向结构 |
2.3 喷雾机电气控制部分 |
2.3.1 电源系统 |
2.3.2 控制系统 |
2.3.3 电机驱动器及作业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约束自转向结构运动学建模与控制 |
3.1 连杆约束方法 |
3.2 运动学模型建立 |
3.3 控制算法设计 |
3.4 行走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约束自转向结构动力学建模 |
4.1 建模基础 |
4.1.1 坐标变换 |
4.1.2 拉格朗日方程 |
4.2 动力学建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约束自转向结构动力学模型参数辨识 |
5.1 最小二乘法 |
5.2 动力学模型离散化处理 |
5.3 参数辨识试验 |
5.3.1 试验平台搭建 |
5.3.2 数据获取及数据预处理 |
5.3.3 辨识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5)甘蔗抗倒伏性评价及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1 前言 |
1.1 甘蔗抗倒伏研究现状 |
1.2 倒伏对甘蔗农艺、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1 蔗产量减少 |
1.2.2 蔗糖分下降 |
1.3 倒伏对植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3.1 不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
1.3.2 破坏了蔗株的水分代谢 |
1.3.3 矿物质吸收与转化受到影响 |
1.3.4 糖分积累减慢 |
1.4 倒伏与木质素、纤维素的关系 |
1.4.1 木质素 |
1.4.2 纤维素 |
1.5 倒伏与植株显微结构的关系 |
1.6 作物抗倒伏的评价方法 |
1.6.1 倾斜角法 |
1.6.2 弯曲力矩法 |
1.6.3 抗折力法 |
1.6.4 倒伏指数法 |
1.6.5 抗倒伏指数法 |
1.6.6 抗倒伏指数的应用 |
1.7 转录组学研究现状 |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9 技术路线图 |
2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蔗茎的抗倒伏特性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调查指标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品种(系)农艺、理化性状与抗倒伏指数的多重比较 |
2.2.2 不同倒伏类型与甘蔗农艺、理化性状的关系 |
2.2.3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品种(系)抗倒伏指数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2.4 不同蔗茎部位与穿刺强度、锤度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甘蔗倒伏分级及抗倒伏指数建立 |
2.3.2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品种(系)农艺、理化性状评价 |
2.3.3 抗倒伏指数和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3.4 不同甘蔗品种抗倒伏能力的差异 |
2.4 小结 |
3 甘蔗抗倒伏种质资源的评价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调查指标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倒伏类型与甘蔗农艺性状的关系 |
3.2.2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抗倒伏指数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2.3 不同甘蔗组合抗倒性的聚类分析 |
3.3 讨论 |
3.3.1 甘蔗抗倒伏指数准确度评价 |
3.3.2 倒伏程度与不同农艺性状的关系 |
3.3.3 抗倒伏甘蔗种质资源分类 |
3.4 小结 |
4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蔗茎的生化成分及显微结构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采样方法 |
4.1.4 检测指标和方法 |
4.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蔗茎生化成分分析 |
4.2.2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蔗茎生化成分的相关分析 |
4.2.3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蔗茎的显微结构分析 |
4.3 讨论 |
4.3.1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蔗茎的生化成分差异 |
4.3.2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蔗茎生化成分的相关分析 |
4.3.3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蔗茎的显微结构特征 |
4.4 小结 |
5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根部的生化成分及显微结构分析 |
5.1 试验材料 |
5.1.1 试验设计 |
5.1.2 采样方法 |
5.1.3 检测指标和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根部的生化成分分析 |
5.2.2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根部生化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5.2.3 不同时期不同倒伏类型甘蔗根部的生化成分及根系活力变化 |
5.2.4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的根系外型差异比较 |
5.2.5 成熟期不同倒伏类型甘蔗根部的显微结构分析 |
5.3 讨论 |
5.3.1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根部生化成分的的差异 |
5.3.2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根部生化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5.3.3 不同时期不同倒伏类型甘蔗根部的生化成分及根系活力变化 |
5.3.4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的根系外型差异分析 |
5.3.5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根部的显微结构特征 |
5.4 小结 |
6 不同倒伏类型甘蔗基因型转录组学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
6.1.2 试验设计 |
6.1.3 采样方法 |
6.1.4 试验仪器和试剂 |
6.1.5 RNA提取 |
6.1.6 文库构建与测序 |
6.1.7 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流程 |
6.1.8 测序数据的过滤与质控 |
6.1.9 转录组从头组装 |
6.1.10 Unigene功能注释 |
6.1.11 Unigene的 TF编码能力预测 |
6.1.12 Unigene的 SSR检测 |
6.1.13 Unigene表达量计算 |
6.1.14 差异表达基因检测 |
6.1.1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分析 |
6.1.16 差异表达基因的Pathway功能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蔗茎RNA提取检测结果 |
6.2.2 测序及数据过滤结果 |
6.2.3 Unigene组装 |
6.2.4 Unigene注释 |
6.2.5 转录因子(TF)分析 |
6.2.6 SSR分析 |
6.2.7 表达量计算 |
6.2.8 unigene差异表达检测 |
6.2.9 差异表达转录本KEGG富集 |
6.2.10 差异表达转录本GO富集 |
6.2.11 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分析 |
6.2.12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代谢分析 |
6.2.13 基因表达聚类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专利申报情况 |
(6)探入式番茄钵苗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探入式番茄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 |
2.1 机构的设计要求 |
2.2 机构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2.1 机构的组成 |
2.2.2 机构的工作原理 |
2.3 机构的运动学模型的建立 |
2.3.1 非圆齿轮节曲线的成型 |
2.3.2 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运动学模型的建立 |
2.3.3 末端执行器运动学模型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3 机构的优化与分析 |
3.1 优化的流程 |
3.2 优化目标的确立及数字化 |
3.3 优化设计软件的开发 |
3.3.1 优化设计软件的功能介绍 |
3.3.2 参数优化 |
3.4 优化设计软件的辅助分析 |
3.4.1 绝对轨迹分析 |
3.4.2 栽植臂的绝对转角分析 |
3.4.3 探入式移栽机构的优越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结构设计及虚拟仿真 |
4.1 结构设计 |
4.1.1 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关键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
4.1.2 探入式末端执行器关键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
4.1.3 虚拟样机的装配 |
4.2 虚拟仿真 |
4.2.1 仿真的流程 |
4.2.2 仿真的前期处理 |
4.2.3 相对运动的仿真 |
4.2.4 绝对运动的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5 试验研究 |
5.1 物理样机的开发 |
5.1.1 3D打印技术的介绍 |
5.1.2 零部件的打印 |
5.1.3 打印模型及物理样机 |
5.2 机构的性能试验 |
5.2.1 高速摄影试验 |
5.2.2 取苗与栽植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7)纵轴流稻麦联合收获机后切碎抛撒装置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秸秆切碎抛撒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秸秆切碎抛撒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秸秆切碎抛撒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我国秸秆切碎抛撒技术发展方向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秸秆切碎抛撒装置整体设计方案 |
2.1 拟解决关键问题及设计方案 |
2.1.1 拟解决关键问题 |
2.1.2 设计方案 |
2.2 秸秆切碎装置设计 |
2.2.1 秸秆切碎动刀设计 |
2.2.2 秸秆切碎定刀设计 |
2.3 颖糠筛上物双抛撒轮设计 |
2.4 秸秆切碎后抛撒板设计 |
2.4.1 引言 |
2.4.2 试验样机结构 |
2.4.3 样机结构田间试验分析 |
2.4.4 结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NSYS的秸秆切碎动刀刀辊部件疲劳寿命分析 |
3.1 软件简介 |
3.2 问题描述 |
3.3 接触设置与网格划分 |
3.4 工况分析 |
3.4.1 施加转速为2000RPM |
3.4.2 施加转速为2500RPM |
3.4.3 施加转速为3000RPM |
3.4.4 施加转速为3500RPM |
3.4.5 施加转速为4000RPM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验证 |
4.1 台架试验分析 |
4.1.1 引言 |
4.1.2 试验台架设计 |
4.1.3 台架试验方案 |
4.1.4 台架试验小结 |
4.2 田间试验验证 |
4.2.1 引言 |
4.2.2 田间试验方案 |
4.2.3 田间试验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鸭子对水稻病虫草害的控制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处理设计 |
1.3 调查内容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 |
2.2 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 |
2.3 对纹枯病的控制效果 |
2.4 对杂草的控制效果 |
2.5 经济效益 |
3 小结与讨论 |
(9)沿运灌区稻麦轮作农田排水过程监测与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排水研究进展及现状 |
1.2.2 国内排水研究进展及现状 |
1.2.3 排水引发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
1.2.4 DRAINMOD模型在国内外研究中的应用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关键问题和难点 |
2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布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情况 |
2.1.4 种植特点 |
2.2 试验布置与设计 |
2.2.1 灌溉量的监测 |
2.2.2 排水流量的监测 |
2.2.3 地下水位的监测 |
2.2.4 水质的监测 |
2.3 本章小结 |
3 DRAINMOD模型简介及排水系统参数确定 |
3.1 模型背景及发展 |
3.2 DRAINMOD模型基本原理 |
3.2.1 模型水量平衡计算原理 |
3.2.2 DRAINMOD模型中作物产量计算 |
3.3 研究区模型参数输入 |
3.3.1 气象数据输入 |
3.3.2 土壤资料 |
3.3.3 排水系统参数输入 |
3.3.4 作物参数输入 |
3.4 模型评价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4 试验区稻作期间水文过程监测与模拟 |
4.1 试验区稻作期间水文过程监测 |
4.1.1 地下水埋深变化过程监测 |
4.1.2 排水过程监测及计算 |
4.1.3 结果分析 |
4.2 试验区DRAINMOD模型模拟验证 |
4.2.1 地下水位模拟验证 |
4.2.2 排水流量模拟验证 |
4.2.3 模拟结果分析 |
4.3 水稻不同灌溉制度模拟优化 |
4.3.1 不同灌溉制度下灌溉量的模拟分析 |
4.3.2 不同灌溉制度下稻田排水量的模拟分析 |
4.3.3 不同灌溉制度下水稻产量模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排水过程的污染物特性分析 |
5.1 氮磷转化过程及主要损失情况 |
5.2 化肥施用情况 |
5.3 氮素浓度变化规律 |
5.3.1 排水沟中氮素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
5.3.2 不同深度的浓度变化规律 |
5.3.3 不同分布点的浓度变化规律 |
5.4 磷元素浓度变化规律 |
5.4.1 地表及排水沟中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
5.4.2 不同深度的浓度变化规律 |
5.4.3 不同分布点的浓度变化规律 |
5.5 从排水角度考虑的农田水肥管理措施 |
5.5.1 氮磷流失量计算 |
5.5.2 不同灌溉制度下的水肥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6 以小麦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研究区排水系统优化 |
6.1 试验区麦作期间水文过程模拟分析 |
6.1.1 麦作期间地下水位过程模拟 |
6.1.2 超标水位累积值分析 |
6.2 模拟目标及输入参数 |
6.2.1 DRAINMOD模型模拟目标 |
6.2.2 排水系统优化布置 |
6.3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6.4 最佳经济效益的排水系统布置 |
6.4.1 排水间距及埋深对产量的变化规律 |
6.4.2 不同地表排水条件对产量的影响 |
6.4.3 单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分析 |
6.4.4 最佳效益的排水设计方案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埋量、埋深及施肥量对渗漏水养分淋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摘要 |
1.1 研究背景 |
1.2 秸秆还田方式的研究进展 |
1.3 秸秆还田对养分淋失的影响 |
1.3.1 秸秆还田对氮素淋失的影响 |
1.3.2 秸秆还田对磷素淋失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麦秸集中沟埋还田对氮磷淋失的影响 |
1.5.2 稻秸集中沟埋还田对氮素淋失的影响 |
1.6 项目来源与技术路线 |
1.6.1 项目来源 |
1.6.2 技术路线 |
ABSTRACT |
第二章 麦秸集中沟埋还田埋量、埋深对渗漏水全氮淋失的影响 |
摘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 |
2.1.2 试验实施管理 |
2.1.3 样品采集 |
2.1.4 样品测定方法 |
2.1.5 数据分析 |
2.2 埋量埋深对水稻季氮素渗漏的影响 |
2.2.1 对灌溉水渗漏量的影响 |
2.2.2 对稻田渗漏水全氮淋失的影响 |
2.3 埋量埋深对小麦季氮素渗漏的影响 |
2.3.1 对灌溉水渗漏量的影响 |
2.3.2 对麦田渗漏水全氮淋失的影响 |
2.4 小结 |
ABSTRACT |
第三章 稻秸集中沟埋还田埋量、埋深及施肥量对渗漏水全氮淋失的影响 |
摘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试验实施管理 |
3.1.3 样品采集 |
3.1.4 样品测定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氮肥用量对水稻季渗漏水氮素淋失的影响 |
3.2.1 不同层次渗漏水全氮动态变化研究 |
3.2.2 氮肥对渗漏水平均全氮浓度的影响 |
3.3 埋量埋深对水稻季渗漏水氮素淋失的影响 |
3.3.1 不同层次渗漏水全氮动态变化研究 |
3.3.2 埋量对渗漏水平均全氮浓度的影响 |
3.3.3 埋深对渗漏水平均全氮浓度的影响 |
3.4 小结 |
ABSTRACT |
第四章 麦秸集中沟埋还田埋量、埋深对渗漏水全磷淋失的影响 |
摘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试验实施管理 |
4.1.3 样品采集 |
4.1.4 样品测定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埋量埋深对水稻季磷素渗漏的影响 |
4.2.1 对灌溉水渗漏量的影响 |
4.2.2 对稻田渗漏水全磷淋失的影响 |
4.3 埋量埋深对小麦季磷素渗漏的影响 |
4.3.1 对灌溉水渗漏量的影响 |
4.3.2 对麦田渗漏水全磷淋失的影响 |
4.4 小结 |
ABSTRACT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摘要 |
5.1 讨论 |
5.1.1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氮素淋失的影响 |
5.1.2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磷素淋失的影响 |
5.2 结论 |
5.3 创新点 |
5.4 研究展望 |
ABSTRACT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致谢 |
四、深沟搁田试验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1LF-350型调幅灭茬翻转犁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 宋春波.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2]稻油轮作区秸秆还田深旋埋联合耕整机试验与仿真研究[D]. 周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高速变姿态接苗鸭嘴式栽植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D]. 张诺一.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4]四轮独立电驱动高地隙喷雾机的建模与辨识[D]. 何思伟. 江苏大学, 2020(02)
- [5]甘蔗抗倒伏性评价及抗性机制研究[D]. 李翔. 广西大学, 2019
- [6]探入式番茄钵苗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D]. 张卫星.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7]纵轴流稻麦联合收获机后切碎抛撒装置设计与试验[D]. 王昕.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8]鸭子对水稻病虫草害的控制效果[J]. 黄福旦,李斌,王国荣,陈尤嘉,杨列云,沈蔷. 浙江农业科学, 2017(07)
- [9]沿运灌区稻麦轮作农田排水过程监测与模拟研究[D]. 周萌. 扬州大学, 2017(01)
- [10]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埋量、埋深及施肥量对渗漏水养分淋失的影响[D]. 李妍.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