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性肌萎缩症分子遗传学研究新进展

脊髓性肌萎缩症分子遗传学研究新进展

一、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瑜毅,韩蕴丽,李杏,黄诗琴[1](2021)在《31例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与基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5月确诊的31例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SMA患儿中,男女比例1.8:1;6月龄内起病12例(38.7%),~18月龄起病17例(54.8%),18月龄后起病2例(6.5%)。首发症状为肌张力低下13例(41.9%),肌力下降9例(29.0%),步态异常5例(16.1%),生长迟缓4例(12.9%)。肌无力主要以近端受累为主,下肢重于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在感觉或认知方面均无变化。采用MLPA行基因检测,31例患儿中,SMN1基因外显子7和外显子8纯合缺失29例(93.5%),仅外显子7缺失2例(6.5%),均为2型患儿。不同类型SMA的临床表型与SMN1基因缺失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和3型SMA患儿的SMN2基因拷贝数高于1型,3型SMA患儿的SMN2基因拷贝数明显高于2型,不同SMA临床表型与SMN2拷贝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96.8%)患儿的父母亲明确诊断为SMN1基因杂合缺失;1例患儿父亲明确诊断为SMN1杂合缺失,母亲未检测到。结论 SMN1基因的检测和分析对SMA患儿具有诊断意义。SMA临床表型的严重程度与SMN2基因拷贝数增加呈反比。

李吉明,邢清和[2](2021)在《脊髓性肌萎缩症携带者产前筛查的几种实用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脊髓性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仅次于囊性纤维病的第二常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中国人群中携带SMA致病突变的几率为1/84~1/54。目前,SMA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属于致残性疾病,进行人群中SMA致病突变携带者筛查,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产前筛查和遗传咨询,减少SMA患儿的出生,是目前干预SMA行之有效的方法。SMA突变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各有特点,本文对最常用的几种SMA携带者筛查技术进行综述,希望能为脊髓性肌萎缩携带者筛查提供帮助。

王丹[3](2020)在《妊娠女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的基因筛查》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对青岛地区妊娠期的女性进行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突变携带者的筛查,初步了解本地区妊娠女性人群SMN基因拷贝数异常的携带概率,为后续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针对该基因的产前筛查方法提供前瞻研究及初步思路,便于制定初步临床标准化检测方案,有效预防和阻断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患儿的出生,提高本地区人口质量。实验方法:此次研究第一部分以2019年1月~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1118例妊娠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PCR技术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来对妊娠阶段的女性进行SMN1基因、SMN2基因拷贝数的检测,以此来判断提供该样本的受试者是否为携带者,最后统计携带者的概率。携带者孕妇的丈夫即为研究第二部分的对象,在筛查出孕妇携带者后,根据就诊卡联系方式联系其配偶并建议应用相同方式检测配偶的SMN基因型,若为携带者则建议对该家庭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排除胎儿患病可能。研究第三部分的对象则为夫妻双方均为携带者的胎儿,对其进行羊水细胞送检,相同方式检测胎儿的SMN基因型。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该1118例样本中,除去10例峰型异常者须进一步测定外,其余1108样本中SMN1与SMN2基因的比值存在以下几种:2:0型,1:1型,2:1型,3:1型,1:2型,2:2型,2:3型,0:3型,3:2型,1:3型。其中1:1,1:2,1:3均为患病基因携带者峰型,共19例,约为总样本数的1.71%;另1例有0:3型为患病者。实验第二部分检测的19位携带者配偶中发现一例携带者,对该名可疑患病胎儿进行羊水穿刺送检,检测所得该胎儿同为SMN1拷贝数为1的携带者。结论:1.本实验有效地检测1108例孕妇样本,SMA携带者的检出率为1.71%,符合SMA的流行病学携带者概率范围(1.67%-2.50%)。2.实验所采用的DHPLC方案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成本低,耗时少等好处,可以成为筛查SMA的有效手段之一,并可以纳入孕前检查的项目中。但是对于“2+0”携带者,当前仍然缺乏有效的筛选方法,是现阶段SMA筛选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3.实验通过羊水穿刺获取胎儿基因进行检测,排除了一例可疑胎儿的患病可能,因此侵袭性的产前诊断方式在诊断高危型遗传疾病时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邢桂荣[4](2020)在《DYNC1H1基因突变所致下肢明显型脊肌萎缩症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DYNC1H1基因突变所致下肢明显型脊肌萎缩症(A mutation in DYNC1H1 gene causing spinal muscular atrophy-Lower extremity,dominant,SMALED)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分子遗传学及致病性分析,提高儿科医生对该疾病和与该疾病基因突变相关的各种其它表型的认识,为临床的早期诊断、早期支持治疗、遗传咨询提供帮助。方法:详细分析1例DYNC1H1基因突变所致SMALED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神经电生理、病理活检及分子遗传学,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儿,女,9岁,主因走路不稳8年就诊。患儿8年前(1岁)开始独立行走后,家属发现患儿走路不稳,呈蹒跚步态,且易摔倒,6年前家属发现患儿不能独自上楼,不能独自蹲起,不能跑步,不能完成跳跃动作,半年前,家属发现患儿痛觉减退,双下肢近端乏力并变细,出现踩棉花感,目前走路不稳较前进行性加重,摔倒频繁。主要查体:高弓足,蹒跚步态,足跟部及足外侧缘肥厚,双下肢纤细,下肢近端肌力V-级,双上肢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指鼻试验阳性,轮替试验笨拙。左侧颈2-3水平以下及右侧颈5-6水平以下痛觉减退,右侧关节位置觉减退。双侧上肢桡骨膜反射消失,双上肢腱反射存在,双下肢腱反射消失,双侧跖反射消失,双侧霍夫曼征阴性,双侧巴氏征未引出,布氏征,克氏征阴性。入院后检查患儿头颅核磁可见右侧基底节区异常信号。脊髓核磁显示为脊髓萎缩后继发性中央管扩张。肌电图显示双侧胫前肌,双侧股四头肌,双侧腓肠肌,左腹直肌呈慢性肌源性损害。左股四头肌肌肉活检示神经源性损害。基因检测:发现DYNC1H1有1个杂合突变,来源为母亲。杂合突变为c.751C>T(编码区第751号核苷酸由胞嘧啶变异为胸腺嘧啶),导致氨基酸改变p.R251C(第251号氨基酸由精氨酸变异为半胱氨酸),为错义突变。结论:1 DYNC1H1基因突变所致下肢明显型脊肌萎缩症属于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近端肌肉渐进性无力和萎缩等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行性的表现,具有显着的临床与遗传异质性。2 DYNC1H1基因突变所致下肢明显型脊肌萎缩症具有一定的表型-基因相关性。3 DYNC1H1基因突变所致下肢明显型脊肌萎缩症的诊断关键在于完善相关病史资料、辅助检查,排除其他可同时出现相关表型的原因,并与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CMT)、常染色体显性智力低下13型等有相似临床表型的疾病鉴别。4 DYNC1H1基因突变所致下肢明显型脊肌萎缩症目前是一种无有效治疗方法的遗传病,主要以对症支持及预防为主。

廉羚,姚晓黎[5](2019)在《运动神经元病的鉴别诊断》文中研究指明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类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进行性肌萎缩、脊髓性肌萎缩症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运动神经元病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电生理检查,并排除其他诊断。对于不典型病例,临床上有时难与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其他疾病相鉴别。本文按照运动神经元病受累部位对各类型MND及其鉴别诊断进行介绍。

林珊[6](2019)在《结节性硬化症及轴索型腓骨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及表型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一种以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的错构瘤样病变为特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主要累及的器官组织可涉及颅脑、皮肤、心、肺、肾等。目前发现该病的致病基因为TSC1及TSC2基因,二者构成的复合物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通路上游的关键分子,其功能缺失突变可引起下游mTORC1通路过度激活,从而引起下游异常的细胞生长、增殖与存活等功能代谢。其突变类型多样,可具有微小突变,拷贝数变异,嵌合体变异等,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该病的确诊主要依据2012年国际结节性硬化症共识会议提出的诊断标准。目前,基于中国人群的TSC患者基因型特征及临床表现的系统分析研究较少,研究多为个案报道或儿童患者队列。本研究对临床确诊或疑诊的TSC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并探讨患者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先应用Sanger测序对94例临床确诊或疑诊的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TSC1和TSC2基因进行微小突变的筛查,筛查结果阴性患者再利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对其进行拷贝数变异的筛查。对于微小突变及拷贝数变异结果均为阴性的患者,建议行嵌合体变异分析,阴性疑诊患者排除诊断或进行后续的全外显子或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在纳入的患者中,室管膜下结节(67%)、癫痫(65%)、面部血管纤维瘤(62%)、色素脱失斑(60%)为TSC患者最常见的几种症状及影像学所见,可见于50%以上的病例。此外,88.2%患者都有神经系统表现。本研究基因变异检出率为80.8%(76/94),确诊和疑诊患者的突变检出率分别为80.9%及80%。其中24例基因变异位点位于TSC1基因,且大部分为无义突变(9/24,37.5%)和移码突变(7/24,29.1%),其中基因突变多分布于8号外显子及15号外显子。52例患者检出TSC2基因变异,大部分为错义突变(16/46,32%),且突变多位于TSC2基因第34至40号外显子的GTP酶激活蛋白结构域(GAP)和雷帕霉素结合结构域。其中6例患者检出有大片段杂合缺失变异,占所有突变类型的7.9%。但仍有19.15%的患者分子遗传学诊断仍不明确。对患者的基因型与表型关系分析结果提示检出TSC2基因突变患者较TSC1基因突变患者更常见色素脱失斑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我们建立了94例结节性硬化症的队列,结合MLPA和Sanger测序检测基因变异,为TSC1/TSC2基因的检测提供初步筛选策略,突变检出率为80.8%,可以筛查出大部分临床确诊的TSC患者,为患者遗传咨询提供依据,确诊和疑诊患者的基因突变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疑诊TSC的患者也应纳入TSC相关致病基因检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色素脱失斑更常见于TSC2基因突变的患者。通过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为该病的病情监测和控制,预后评估提供方向。背景: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CMT)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以双下肢远端为主的肌肉无力、萎缩伴或不伴有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手足畸形(如高弓足、足下垂、马蹄内翻足、关节挛缩畸形等)及步态姿势异常等周围神经受累症状。根据其肌电图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可将其分为CMT1型(脱髓鞘型;MNCV<25m/s);ICMT型(中间型,25m/s<MNCV<45m/s)和CMT2型(轴索型;MNCV≥45m/s)。迄今为止,已有100余种CMT相关致病基因被发现,但仍有约75%的临床诊断CMT2的患者分子遗传学诊断仍不明确。该病的致病基因主要累及周围神经系统,轴索型的致病基因主要是编码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相关蛋白如MFN2,GDAP1等,以及与轴索运输相关的动力蛋白及轴索转运调节蛋白等如HSPB1,NEFL等。该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在我们的前期研究中,脱髓鞘型患者结合拷贝数变异分析及全外显子测序,这部分患者的基因检出率高达90%以上,故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轴索型患者优化的基因诊断流程及基因型表型的关系,并分析线粒体DNA拷贝数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我们收集35例临床诊断CMT2的患者,利用全外显子测序及Sanger测序技术对患者进行致病基因筛查及位点验证。同时利用数字PCR技术对患者及正常对照进行线粒体拷贝数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大部分患者于青少年期起病(25/35)。病人首发症状多为双下肢远端无力(71.4%)。随着病程进程,大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上肢无力(31.4%,11/35)、手足畸形(37.1%,13/35)、肌肉萎缩(54.3%,19/35)、腱反射减弱或消失(65.7%,23/35)、肢体感觉障碍(20%,7/35)等表现。此外,还有3例患者表现为听力下降,2例患者表现有神经性肌强直。CMT2患者基因突变检出率为60%(21/35),其中MFN2基因突变最常见,占所有患者42.9(15/35),有13个突变(86.6%)位于GTPase结构域。其余检出突变还包括HINT1,HSPB1,YARS,GARS,GDAP1。有2个位点为新发变异分别为p.205V>A(MFN2)及p.360P>Q(YARS)。2例有神经性肌强直表现的患者检出有HINT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此外,通过对患者及对照的线粒体DNA拷贝数(mitochondrial DNA,mt-DNA)分析提示正常对照组与CMT2患者或伴有MFN2和GDAP1突变的CMT2患者之间mt-DNA水平没有显着差异,但患者的CMTNS评分和线粒体DNA拷贝数水平存在负相关趋势。结论:我们建立优化的诊断流程,提高了患者的突变检出率。此外,HINT1基因突变的患者多伴有神经性肌强直。血液细胞中线粒体DNA拷贝数水平可能与CMT2严重程度相关,但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

赵淼,陆瑛倩,王柠,陈万金[7](2018)在《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脊髓性肌萎缩症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致死性神经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肢体近端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根据发病年龄可以分为儿童型和成人型,尤以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发病率最高。本文总结近年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治疗研究进展,旨在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马迪[8](2017)在《腓骨肌萎缩症的新致病基因鉴定及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对一个致病基因未知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CMT)家系进行基因定位,并通过体外和体内的功能研究探索该致病基因在小鼠周围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我们通过家系资料、临床表型、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病理学检查对CMT患者进行确诊。在利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对常见的CMT致病基因进行排除后,我们利用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定位致病基因。接着,我们运用PCR和Sanger测序对107例腓骨肌萎缩症患者进行新致病基因C1ORF194的突变筛查。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我们对C1ORF194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蛋白的降解速率和降解途径进行研究,并观察其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和Neuro2a中的亚细胞定位。随后,我们运用cas-9技术构建了 C57BL/6J上C1orf194基因突变敲入小鼠并对4月龄和8月龄的小鼠进行生理学,行为学和形态学分析。此外,我们还对野生型和杂合突变小鼠的坐骨神经进行ITRAQ蛋白质组学分析,并结合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探索其致病的分子机制。结果:我们通过一个江苏的腓骨肌萎缩症家系在1p13.1上定位了一个新的腓骨肌萎缩症致病基因—C1ORF194,该基因上的错义突变c.365T>A(p.I122N)与表型共分离。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两个湖南的腓骨肌萎缩症家系在C1ORF194上分别有错义突变c.83A>T(p.K281)和剪切突变c.439-2c.439-3delCA。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p.1122N突变后,蛋白在细胞中聚集,突变影响了蛋白的降解速率和降解途经。而p.K281则主要影响了 C1ORF194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c.439-2c.439-3delCA突变则影响了 C1 ORF194基因mRNA的正常剪切效率。体内p.K28I敲入小鼠模型显示,转基因小鼠表现出与腓骨肌萎缩症病人相似的表型,其运动和感觉能力明显减退,步态、滚轴、抓力、痛阈等指标都显着下降。电生理结果显示小鼠的复合动作电位和神经传导速度均下降。病理切片显示转基因小鼠肌肉萎缩,坐骨神经轴突变性,髓鞘脱失,为中间型腓骨肌萎缩症。通过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我们发现p.121N敲入小鼠的髓鞘组成蛋白MBP和PMP2显着下降,提示p.121N突变破坏了髓鞘的正常结构。此外,突变小鼠的细胞外基质通路(ECM)和钙离子信号通路都受到了影响,导致轴突和髓鞘共同受损,我们推测这可能是C1 ORF194基因突变的患者出现中间型腓骨肌萎缩症的致病机制之一。结论:1.本研究通过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发现了一个新的腓骨肌萎缩症致病基因,并且在其他腓骨肌萎缩症家系中得到了验证。2.我们在体外细胞水平和体内动物水平对C1ORF194基因突变的致病性进行了验证,并且对其致病机制进行了探索。我们发现p.121N突变后,ECM以及钙离子信号通路受到了影响,转基因小鼠出现髓鞘脱失、轴突变性的表型。3.由于在C1ORF194基因上具有不同突变的腓骨肌萎缩症患者表型不完全相同,我们推测不同C1ORF194基因位点突变所导致的腓骨肌萎缩症的分子致病机制不同。

王增阁[9](2017)在《实时荧光多重探针连接扩增技术检测脊髓性肌萎缩症和杜氏肌营养不良拷贝数变异的研究》文中认为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和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ies,DMD)是两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严重者甚至致死,对于大多数的这两类病症尚无有效治疗手段。SMA在人群中有较高的携带率,尤其在中国患者携带率更是高达1/42,且目前的筛查方法参差不一;DMD在基因组DNA上跨越范围大,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人类基因,具有极高的突变频率,且突变热区不尽相同。因此,对此两种疾病进行大规模人群筛查是降低发病率及提高人口质量的有利途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技术包括: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多重链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实时荧光 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技术、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等。虽然现有的检测方法众多,但这些技术在检测成本、操作简便性、结果稳定性和特异性等方面存在缺陷,且对这两种病都是独立地筛查,耗时、耗力、通量低。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新的可同时检测SMN1拷贝数和DMD突变热区拷贝数变异的MLPA/qPCR检测体系及数据分析体系,以满足临床上对SMA和DMD携带者筛查的需求,提高检测效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MLPA/qPCR体系原理探讨、MLPA/qPCR检测体系建立、体系性能学评估、人群携带者筛查四个部分进行展开。为了研究MLPA/qPCR检测体系的性能,本研究通过考察多个反应因素对杂交连接体系和PCR体系的影响,建立了较优的反应体系,完善了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同时对107例已知SMN1拷贝数的临床样本和24例DMD突变热区拷贝数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出了该技术极高的灵敏性(SMA:100.0%,DMD:100.0%)、诊断特异性(SMA:100.0%,DMD:99.4%)和较好的重复性(CV=8.7%)。此外,我们运用MLPA/qPCR体系与MLPA技术对185例临床诊断不明的肌无力或肌萎缩表征患者的母亲进行筛查,取得了较高的临床灵敏度(SMA:100.0%,DMD:92.9%)和特异性(SMA:100.0%,DMD:99.4%),且得出中国大陆地区DMD基因6个外显子拷贝数变异热区占外显子拷贝数总变异类型的比例为39.4%。为了考察厦门地区SMA和DMD携带者比率,本研究对招募到的2962例拥有医保卡的本地常住居民运用MLPA/qPCR体系进行检测,发现本地区SMA携带者发病率为1/46,与文献记载相符(1/42),DMD携带者发病率为1/2022,与文献记载相近(1/2300)。充分说明了该技术在临床中同时筛查SMA和DMD人群携带者的简便易行性。本研究首次将实时荧光PCR技术和MLPA技术完美的整合在一起,提出了MLPA/qPCR技术。基于此技术,对SMA和DMD两种疾病同时、快速、准确、高通量地进行人群携带者的筛查,提高了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使得操作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快速高效。本研究不仅对于减少患儿的出生,提高人口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有望对脊髓性肌萎缩症与杜氏肌营养不良在人群中筛查携带者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

张柳娟[10](2016)在《MLPA在脊髓性肌萎缩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为第二常见的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神经变性疾病,至今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早对SMA家系中的成员进行基因诊断,对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是控制其发生和发展以及降低出生缺陷率的关键。本实验研究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MLPA),通过对SMA家系进行相关基因的筛查,完成SMA家系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并探讨MLPA在脊髓性肌萎缩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收集我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3个SMA家系(共10例),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及妊娠16-24+6周的羊水,采用TIANGEN血液及细胞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及羊水细胞DNA,运用MLPA技术检测SMA致病基因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的表达情况。结果:3个SMA家系中,家系I先证者属于SMN1外显子7和8纯合缺失,SMN2外显子7和8杂合重复;3个家系父母均有SMN1外显子7和8杂合缺失,家系I母亲和家系III父亲合并SMN2外显子7和8杂合重复,家系Ⅱ父亲合并SMN2外显子7和8杂合缺失。3例胎儿均属于SMN1外显子7和8杂合缺失,SMN2外显子7和8为正常拷贝,经遗传咨询,其父母商量后均决定继续妊娠。结论:MLPA是一种检测遗传性疾病基因缺失和重复突变的高通量有效新技术,能对DNA序列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这一特点使得该技术在SMA疾病诊断中更为快捷、简便、可靠。运用MLPA技术对SMN基因的拷贝数进行定量分析,明确SMN基因的表达情况,为SMA家系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提高确诊率,为SMA疾病的遗传咨询提供可靠信息。

二、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31例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与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收集
        1.2.2 遗传学检查
        1.2.3 SMA分型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各型SMA患儿SMN1基因第7和/或8外显子缺失情况
    2.3 各型SMA患儿SMN2基因拷贝数变化情况
    2.4 SMA患儿父母亲SMN1、SMN2基因拷贝数情况
3 讨论

(2)脊髓性肌萎缩症携带者产前筛查的几种实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SMA的遗传学机制
2 携带者类型
3 脊髓性肌萎缩症携带者常用筛查方法
    3.1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
    3.2 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PCR-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liqu id chromatography,PCR-DHPLC)
    3.3 荧光定量PCR
    3.4 微滴式数字PCR (droplet digital PCR,ddPCR)
4 总结

(3)妊娠女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的基因筛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2 方法
结果
讨论
    1 SMA分子遗传学
    2 SMA基因筛查的意义
    3 DHPLC技术在SMA诊断中的意义
    4 SMA的产前诊断
    5 实验的发展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4)DYNC1H1基因突变所致下肢明显型脊肌萎缩症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1 临床资料
2 基因致病性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下肢明显型脊肌萎缩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结节性硬化症及轴索型腓骨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及表型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结节性硬化症基因诊断及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轴索型腓骨肌萎缩症临床特点及基因分型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综述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分子化合物
    1. 传统小分子化合物
    2. 新型小分子化合物
二、反义寡核苷酸
三、基因增补
四、干细胞移植治疗
五、其他
六、总结与展望

(8)腓骨肌萎缩症的新致病基因鉴定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前言
    1.2.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诊断
    1.3.腓骨肌萎缩症的主要致病机制
    1.4.腓骨肌萎缩症的模式小鼠研究进展
    1.5.立题依据
第二章 实验材料
    2.1 家系来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试剂
    2.4 数据库和软件
第三章 实验方法
    3.1 临床诊断
    3.2 基因定位
    3.3 C1ORF194基因突变的细胞水平分析
    3.4 小鼠实验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腓骨肌萎缩症新致病基因的定位
    4.2 C1ORF194对CMT致病性的体外细胞水平研究
    4.3 C1Orf194敲入小鼠的致病性研究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9)实时荧光多重探针连接扩增技术检测脊髓性肌萎缩症和杜氏肌营养不良拷贝数变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脊髓性肌萎缩症和杜氏肌营养不良的研究现状
    第一节 脊臃性肌萎缩症和杜氏肌营养不良的槪述
        1.1 脊髓性萎缩症的概述
        1.2 杜氏肌营养不良的概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2.1 MLPA/q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2.2.2 MLPA/qPCR技术的原理
        2.2.3 MLPA/qPCR检测体系的性能学评估
        2.2.4 人群携带者筛查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时荧光多重探针连接扩增技术体系的建立
    引言
    第一节 实时荧光多重探针连接扩增技术的实验原理及探针引物设计
        1.1 核苷酸序列检索
        1.2 引物、探针的设计与制备
        1.2.1 杂交探针设计
        1.2.2 扩增引物设计
        1.2.3 检测探针设计
        1.2.4 保存方法
        1.3 数据分析
    第二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对象
        2.1.2 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抽提血液样本基因组DNA与定量
        2.2.2 MLPA杂交连接反应与实时荧光PCR反应
    第三节 杂交连接体系与实时PCR的优化
        3.1 SMA杂交体系的优化
        3.1.1 杂交探针的用量考察
        3.1.2 起始基因组模板量的考察
        3.1.3 杂交时间长度的考察
        3.1.4 PCR反应扩增引物含量的考察
        3.1.5 PCR反应检测探针的用量考察
        3.1.6 PCR反应退火温度梯度的考察
        3.2 同时检测SMA与DMD的杂交连接体系及PCR体系优化
        3.3 阈值的选择
        3.4 MLPa/qPCR检测体系的性能学研究
    第四节 结果
    第五节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MLPA/qPCR技术同时对脊髓性肌萎缩症与杜氏肌营养不良在人群中筛查的临床应用评估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对象
        1.1.2 试剂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抽提血液样本基因组DNA与定量
        1.2.2 MLPA杂交连接反应与实时荧光PCR反应
        1.3 数据处理
    第二节 结果
        2.1 临床灵敏度和临床特异性
        2.2 DMD突变热区人群覆盖率
        2.3 人群携带者筛查结果
        2.4 qPCR实验结果
        2.5 MLPA实验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本课题所用寡核苷酸序列
硕士期间发表交流论文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10)MLPA在脊髓性肌萎缩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与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脊髓性肌萎缩症产前诊断技术新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31例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与基因分析[J]. 陈瑜毅,韩蕴丽,李杏,黄诗琴. 临床儿科杂志, 2021(10)
  • [2]脊髓性肌萎缩症携带者产前筛查的几种实用技术[J]. 李吉明,邢清和.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1(02)
  • [3]妊娠女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的基因筛查[D]. 王丹. 青岛大学, 2020(02)
  • [4]DYNC1H1基因突变所致下肢明显型脊肌萎缩症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D]. 邢桂荣.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5]运动神经元病的鉴别诊断[J]. 廉羚,姚晓黎.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9(10)
  • [6]结节性硬化症及轴索型腓骨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及表型相关性研究[D]. 林珊.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7]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研究进展[J]. 赵淼,陆瑛倩,王柠,陈万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04)
  • [8]腓骨肌萎缩症的新致病基因鉴定及功能研究[D]. 马迪. 南方医科大学, 2017(05)
  • [9]实时荧光多重探针连接扩增技术检测脊髓性肌萎缩症和杜氏肌营养不良拷贝数变异的研究[D]. 王增阁. 厦门大学, 2017(07)
  • [10]MLPA在脊髓性肌萎缩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张柳娟. 广西医科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脊髓性肌萎缩症分子遗传学研究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