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放前上海口岸的对外中转贸易(论文文献综述)
王彩霞[1](2021)在《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实现不同需求层次的内外协调?本研究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在当前时代条件下,这项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就发展战略而言,成为现代化强国是中国预计于2050年实现的目标。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增强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国实现该目标的信心,然而,中国当前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有鉴于此,明确现代化的引领性地位是中国今后坚定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基础与方向,这也为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理论研究提供框架与目标。为此,本文化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搭建国家需求层次分析框架,分析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国际发展合作历程,探讨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可行性路径。在分析框架创建方面,本文以人为标准,衡量国家建构,分别结合历史、时代与文化三种情境,推演出国家具备权力、利益与道德三类人格。由这一多元人格属性可见,国家是包含主权象征、利益集成与人本关切的复合体。因此,国家行为受多重因素制约,具有一定可观察性,可外化国家基本需求。考虑到,人的需求与国家需求具有通约性,故此,可借助人的需求类比国家需求,这构成跨学科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前提。据此,国家需求分为主权需求、发展需求、国际责任需求、国际地位需求与现代化需求,不同需求层次的内涵因时因事因国别因形势而异。在需求正向转化上,后一需求以前一需求的实现为前提;在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由较高层次需求向较低层次需求的逆转。在国际社会化情境中,国家对自身需求的调节以及国家间需求的调和,同属国家间互动与需求协调的研究议题,这构成本文的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具体至案例选择,本文以中国自建国至今的国际发展合作进程与转型为研究重点。改革开放是分析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演化的时间分界线,受时代认知、路径抉择与规范扩散影响,自改革开放后,国家优先需求发生调整,由主权需求优先调整为发展需求优先。当前,在中美大国竞争升级、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发展格局亟需重塑等背景下,中国进入不同层次需求均需兼顾的新时期。由此,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亟待转型。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多重压力。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公共危机,百年变局变数增多,全球化逆潮与民粹主义叠加。受此冲击,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难度加大。面对这一外部环境变化,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处境相同,既遭受外界对于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质疑,也承受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除环境不确定性、身份被质疑以及竞争多元化的外部挑战外,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外界过度关注特定经济发展指标,这会干扰国家对现代化目标的理性认识;历史已存的发展失衡程度与时剧增,这不仅阻碍国家发展模式调整,也会制约国际发展合作水平提升;国内与海外利益人为划界,这会固化国家对长远利益的统筹布局。总之,诸多因素导致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其次,国家自身需求认知失调。受主客观因素所限,国内与国际需求的分化大于整合;受国内外舆论影响,国际责任与国际地位需求所获关注不均;因目标宽泛,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关联不足。再次,国际社会对国家需求的认可不足。外界在关注中国发展的同时,对多边发展倡议存疑;制度性话语不足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外交在由双边互动向多边参与拓展的进程中,缺乏社会基础。最后,国家多元需求实现存在制度建设欠缺,长期延续的优惠型国际发展合作原则、实践与主流国际发展话语体系存在张力,尚无应对全策;在管理上,专业机构尚待加强能力建设;多边合作的路径选择受到既有经验的制约。为推进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稳慎转型,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应对举措。其一,为明确发展需求,基于科学了解的实际,创新发展质量评估;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不同区域人力资源积累;基于海内外利益关联性,增拓中国利益;基于对内生性需求的关注,培养随时而动的定力。其二,为整合需求层次,将国际责任需求及时适度纳入可持续发展范畴;将维护主权完整与坚定发展需求作为追求大国地位的前提;将国民理性培育与大国崛起难度,用于协调内外对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认知。其三,为提升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以切实的合作成效,破除外界疑虑;以运用话语扩散规律为前提,提升多边参与话语效能;以实际互动,消除各方假想,通过国际组织积累正向互动资源;以应对气候变化与疫情为契机,开展国际公共外交。其四,为完善国家需求实现机制,结合自身实际,针对性采纳国际发展规范;结合已有条件,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全面评估;结合能力与时机,推进三方合作制度化;结合内外机制现状,提高国际竞争抗风险能力。综上,这些路径有助于中国通过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向现代化目标稳健迈进。
卢俊[2](2020)在《1843-1954年上海转口业的兴起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上海转口业的兴起依托于近代上海转口贸易的发展。自1843年正式开埠后,上海与国内其他口岸间的贸易流通量与日剧增,转口贸易随之兴起。转口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不少商人开始尝试在内地口岸与上海间往来贩运货物以赚取差价。随着转口贸易的进一步兴盛,该业逐渐演化出办庄和申庄这两类转口商号,上海转口业雏形初现。办庄以代客购销赚取利润为目的,而申庄则是外埠商号设置在上海的分号,其主要作用是为总号提供购销和情报服务。由于这些办庄和申庄以对华南地区业务之经营为主,并且当时商界也无“转口”这一概念,而该业在贸易形式上又与进出口业相类似,故商界以华南进出口贸易业暂名之。直至抗战胜利后,该业才与进出口业区别开来,正式拥有“转口”之名。上海转口业的兴起与发展独具特色。从办庄和申庄的最初起源到华南进出口贸易业的初步整合再到转口业的正式创立与发展,上海转口业的行业发展轨迹颇为曲折。1946年上海转口业同业公会的成立标志着转口业的正式形成,行业组织由散乱走向规范。此外,上海转口业在其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遍布全国的通信网络,极大便利了上海与内地间的商情传递,有助于各转口商号及时调整购销业务,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与之相关的客庄业、堆栈业、报关行和转运业则与该业共同构建了一条较为完整的转口产业链,保证了各类洋、土货在上海与内地口岸间的快速流通,在密切上海与内地以及各行业间联系的同时,也加快了上海工业化的进程。尽管上海转口业的经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由市场支配,但该业的投机性质最终导致了上海市场经济秩序的“失范”。有鉴于此,建国前后,上海转口业的业务范围开始受到政府管控,经历了由相对宽松到严格受限的变迁过程。此后,随着国营商业的崛起,转口业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至1954年,该业最终被纳入到社会主义改造的轨道中去。本文利用了大量上海档案馆的档案文献资料,力图从上海转口业的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经营范围及其与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等角度进行考察,具体分析其兴起与发展进程中的特色,得出的结论为转口业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上海与内地经济的互动发展,是对近代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许巧航[3](2019)在《民国时期上海米粮市场研究(1927-1937)》文中研究说明自元代起,上海便是官粮运输的骨干中枢。在中华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上海作为当时中国对外开放最大的门户,其米粮市场的发育程度为全国顶尖水平。上海巨大的粮食缺口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促使其成为全国粮食的需求与运输中心。上海不仅吸收了通过长江连接的中下游各产米区的粮食供给,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粮食转口上,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而这些都促成了上海米粮市场的迅速发展。本文运用了国际贸易学与区域经济学视角相结合的角度去剖析1927-1937年间上海米粮市场的面貌。主要内容由四大块组成。第一部分,分析了上海米粮的巨大需求缺口,以及国内外米粮对其缺口的补给情况。此外,利用国际贸易学中的TC指数测算了上海本地米粮在进出口贸易中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第二部分,主要运用米价数据,辅以史料,描绘当时变动的社会因素、季节因素对米价波动的影响。此外,运用上海与长江中下游沿岸各产米区的月度米价数据,估计了长江中下游米粮市场整合度,且与已有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市场整合度相关研究进行对比探讨。第三部分,运用区域经济学常用的数据可视化方法,用GIS软件将上海米粮历史运销数据可视化,用以描绘上海转口贸易的地理区位情况。此外,解构了沉重的非生产性费用的构成,判断了上海米粮运销机制的效率。最后论述了裁厘改统对上述危害的优化。第四部分,通过对1927-1937期间两次米粮供应危机的研究,反观米粮市场存在的种种缺陷。总的来说,在1927-1937年间,上海本身存在巨大的粮市缺口,其所需粮食皆靠国内外粮食补充。在国内米粮的补给中,长江中下游各大产米区的产米是上海米粮输入的主要来源,上海与各大产米区所形成的长江中下游米粮市场存在较高的整合度。上海也通过长江这一“脐带”将长江中下游各产米区的米粮输往中国南北方各地,在全中国的粮食调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米粮补给上,上海主要接收来自东南亚产米区的洋米,也有将少部分米粮转口至欧美发达国家。虽然上海当时的米粮市场发育水平领先全国,但仍存在许多弊端,如米粮来源地过于集中、仓储设备落后、运输方式单一、中间商操控等,这些不合理问题均导致了近代抢米风波的产生。
付孟泽[4](2019)在《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人地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一切互动关系的总和,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及其演变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发展,探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力和原因,梳理演变过程和特征,揭示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指导乡村的规划实践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定义了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人地关系影响因素和乡村人地关系特征,以及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宏、中、微观上的界定与特征,从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诱发、推动和塑造这三个维度,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尺度研究分析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的研究架构。基于土地的私有、公有属性,分两个阶段对浙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开展研究。第一阶段,沿时间轴从原始、传统农业到近代化,研究了人地关系从初始到不断发展与变迁的过程,梳理了从聚点到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演化路径,对近代以来浙北地区的村镇发展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的概念。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公社化、改革开放及快速城镇化阶段,研究了土改、土地集体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人地关系的变迁特征及其对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快速城镇化阶段的人地关系变化特征,总结了浙北地区初步形成的现代村镇空间形态的特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对当前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基于GIS平台构建了县域中微观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提出斑块空间聚集度的概念,分村域对村庄建设斑块进行空间聚集度分析;提出基于生产作用特征、人地承载特征和空间利用特征的乡村人地关系识别指数,实现了县域乡村人地关系的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定量分析了全县域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包括中心城区、县域村镇空间形态、8个典型村落空间形态的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最后对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发展进行了展望。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梳理了浙江在现代化村镇建设中的经验,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按照“指向性”空间体系概念,对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工作形成以下创新点:(1)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从人地关系的视角为村镇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在宏观空间尺度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概念,并以此概念诠释了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的发展和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展望了乡村振兴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3)提出县域层面中微观空间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了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
钱洁[5](2018)在《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先后出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多个规划对未来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对城市间的功能分工的描述较少,特别是不同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涉及不多。这往往导致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投资风口,各个城市一哄而上,城市间的竞争远大于分工和协作。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在整个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优势产业。本文运用全球城市的理论范式,系统研究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致研判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功能演化趋势,并研究了上海自身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发现:1.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交通体系、贸易体系、市镇发展的历史变迁,梳理出了在不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体系、贸易体系的变迁,区域中心城市将发生变化和迁移,即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依托内河航运体系,粮食、棉纺业、丝绸等商品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苏州杭州不断崛起成为双核中心。2.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埠之后,藉由工业化发展的先机,上海迅速取代了原来的苏杭核心,结束了长三角区域双核心发展的历史,成为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龙头和核心城市。这使上海始终成为新产业、新企业在中国选址的首选区域,城市功能由此不断集聚,上海成为了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枢纽,直至今天将“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3.在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地位不会弱化。全球城市注重城市的流量和连通性,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能级。这就意味着,虽然苏州GDP超越了上海,深圳GDP超越了香港,但是在功能上并不能替代上海和香港。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所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为其构筑了广泛、深入而稳定的全球联系,全球城市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型下,中心城市注重“实物的中心和平台”转向全球城市网络模型下,全球城市注重全球联系和交互的枢纽。基于此,上海有多产业乃至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并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地位,即便上海的GDP被赶超,上海不会因此而落后。4.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功能分化。全球城市的崛起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是内涵在城市文化基因中的包容、融合。而这些因素远远超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发展,或有条件发展的,这就为新一轮发展下,城市功能的分工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大于竞争。5.新的分工,将会促成上海与其他城市间新的服务关系。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过程,意味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和定位需要重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转变,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从原来的引领向今后的服务转变。上海原来的城市定位和作用可以形象的形容成对内对外“两个扇面”,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各个城市与上海形成一对一、射线状联系,而上海又与国外的各个城市形成射线状联系。这两个扇面,就是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描述,所有城市都要通过上海融入全球市场,而全球其他企业和城市也要藉由上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区域和巨型城市区域的演化发展,射线状联系将逐步演变为网络状,很多城市都已经直接链接了国外市场和全球网络。在新的城市网络中,上海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从原来领导型、指挥型、控制型、配套型关系,转化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服务型关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相配套。6.新的分工也将促进上海自身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分布的再均衡。随着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是人口。上海城市人口从开埠时的20多万,到1900年超越100万,到1949年超越500万1。进而到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全市实有人口接近3000万,不断在逼近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疏解逐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与此同时,随着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产业布局相对离散,城市群更加多中心的趋势也逐渐形成,上海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也更大,而金融、贸易、清算等服务功能向上海集聚的动力也会变大。不仅如此,在上海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新市镇之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合理的分布在城市内部空间上。
鄢进波[6](2016)在《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上海因为商业的兴盛逐渐发展为远东地区最为现代化的城市,也曾被中共看作“罪恶的都市”与“革命的堡垒”1的集合体。建国初期政权新建之时,中共以执政党身份在国内城市人口最多、社会成分最为多样、工商业最为兴盛的上海,开展了面向社会各阶层群众的统战、宣传和组织等方面的工作,最终成功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顺利过渡,赢得了社会各界群众对中共执政地位合法性的支持。本文从历史视角厘清在建国初期特殊的国情背景下,面对上海这样一座特别的城市,党的群众工作经历了从重构、整顿到巩固的特殊发展阶段,针对不同阶层采取了统战、组织、宣传等体现中国特色的工作路径,为现时代中共以执政党身份在特大型城市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提供历史借鉴。导言指出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群众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成为国内各政党的执政根基和争取对象,党群关系的好坏更是左右了政权更替。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的工商业中心,社会结构错综复杂、群众思想异质多元,是考验执政党治理能力的重要场域;建国初期,中共以执政党身份在这样一座特别城市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对党在当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第一章论述建国初期上海群众工作的缘起。首先,本章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角阐释群众路线及群众工作是中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殊革命历史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产物,群众工作是中共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宣传、组织、教育等实践活动,是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其次,中共开展群众工作经历了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等不同发展阶段逐步走向成熟,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对象、方式存在差异,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理论奠定了基础。再次,近代上海城市人口结构、社会阶层、治理方式鲜明体现了旧中国城市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特征;中共在建国初期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与上海城市的特殊实际情况结合,重新确立上海发展方向,这必然要求党的群众工作从上海实际情况出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成功运用于大城市实际情况的典范。第二章分析建国初期上海群众工作从重建到强化阶段的不同特征。首先,中共接管上海后,面临原国民党政权与群众关系疏远的不利局面,为争取各阶层群众支持,中共根据城市实际情况整顿纪律,以恢复生产为核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原则有序接管城市政权,探索构建新型党群关系途径;其次,面对建国初期上海市民复杂的社会心态,中共动员“单位”与“非单位”群众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加强对社会各界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巩固了城市政权的合法化地位,体现了特殊时代环境下新型党群关系;再次,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中共根据上海私营工商者集中、利益关系复杂的格局,以多种方式动员公私合营,强化了在工商界的群众基础。第三章从实践角度分析对各阶层群众开展的统战、组织和宣传工作。本章分析中共与旧职员、民主人士、工商业者等群体的合作方式,认为统战政策是党在特殊时代环境中联系群众的重要手段,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工商界灵活运用的体现;同时,宣传教育作为改造群众思想的重要手段,中共通过“反投机运动”、“镇反运动”教育社会各阶层群众,并借助报纸、图书馆等宣传载体加强思想渗透,增强了党群之间的信任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共发挥人民代表会议、工会、工商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协助作用,将社会各阶层群众纳入组织体系,为联系群众提供了多样化渠道。由此可见,中共在上海城市采取了立体化、全方位的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在城市实际工作中的体现。第四章分析群众工作的制度建设。稳定的宣传、组织工作制度有利于城市政权的巩固;为了转变宣传工作薄弱的局面,中共根据上海工商企业众多的实际情况,以单位为主要对象进行宣传网制度建设,在基层培养联系群众的宣传员,强化了宣传教育在群众中的作用。同时,针对党与上海无组织里弄群众之间的松散关系,中共领导各里弄居民建设自治性组织制度,在服务居民生活的同时承担了组织、教育居民的责任,是特殊时空环境下中共在城市市民生活空间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有益尝试。第五章考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动因及效果。本章从执政党与群众关系角度分析建国初期上海城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取得的历史成就,认为中共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针,形成了符合当时上海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群众工作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容易导致党群关系紧张,是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引以为鉴的地方。
林美云[7](2015)在《进口与自创 ——近代上海新药业发展(1888-1937)》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降,国门洞开,洋人、洋货不断流入中国,其中和人们生命息息相关的西药也随着医学传教和口岸医生在华活动不断为华人接受。通商口岸不断涌现西药房、诊所、教会医院、制药厂,西药销售的高额利润刺激华人效仿开办西药房。西药一开始完全依赖进口,直到20世纪初华商制药厂生产国产新药,与进口西药争夺市场,逐步形成一个自创自立的新药业。本文研究近代上海新药业在1888-1937年间发展情况,考察西药进口对上海新药业的产业结构和市场路线的变化,考究上海新药业中复杂的华洋关系。借助旧海关档案资料和各地海关编译资料、近代报刊资料、医药杂志等史料,参考前人研究,试图还原近代上海新药业发展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本土新药业涵盖民族新药商业和工业,药业贸易带动制药工业,由商至工,仿制至自创。但是由于本土新药业缺乏积累,本质上仍然存在严重的“进口依赖”问题,尚未成长为真正的竞争对手。近代上海新药业发展一开始效仿外洋竞争对手,从新药贸易网络和药品结构都有学习外洋的痕迹,早期华商药房是进口西药的重要销售场所,直到华商制药厂起步,寻找自主制药路径,才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依赖进口”局面。但在药品种类、研发能力、科技创新以及市场应用方面仍然无法挑战外洋竞争对手。本土新药业依然侧重销售大众消费药品,其力量还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在自创自立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营销拉动”问题。通篇以西药流通和药房经营为线索,观察近代中国新药业贸易网络构建与新药业近代化发展的影响因子。近代上海西药进口不仅刺激上海本土新药业兴起,更在构建销售网络、药品推销、生产药品技术寄培养新药人才方面均有示范效应。在这个过程中,进口西药对本土新药业发展还有多重效应。在中外竞争中,上海本土新药业是否能够完成进口替代任务,是否能够走上独立发展道路,依赖于医药人才队伍培养,依赖于医药科学研究,依赖于健全的工业基础。
马丽娇[8](2015)在《1946-1956年上海客庄业及其从业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客庄业,是专为外埠客商来沪办货提供设庄场所的行业,出租房屋、供给膳食是其主要业务,代客收发、保存货物及办理货物运输手续等是其辅助业务。1946-1956年跨越了南京国民政府和新中国两大阶段。本文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建国后所整理的行业档案和回忆文章。依托近代上海埠际贸易发展而兴起的客庄业,并无直接货物交易,专为当时办货的客商在沪设庄提供场所,是伴随上海贸易经济发展而出现,并成为民国时期上海经济生活中绕不开的一个环节。目前学术界对于客庄业的关注不多,本文以上海档案馆馆藏的相关档案为主干史料,辅以上海文史资料、上海地方志及民国时期报刊等,从客庄业的行业发展轨迹和行业群体状况两大角度进行考察分析,以期深化对近代上海商品经济发展的理解与认识。客庄业是从报关运输业中析出的一个行业,抗战胜利后才成立同业公会——上海客庄商业同业公会。1956年新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完成后,行业中部分客庄迫于当时经济所有制改革的环境,转做旅馆业从而继续发展,绝大部分直接歇业。本文的研究框架,首先考察了客庄业的发展轨迹。客庄业由1910年代从报关行析出、经历了1940年代发展成熟,至1950年代的部分转型与大部分消亡。其营业状况的优劣视外埠来沪办货客商的多寡而定,因而在整个发展历程中,其行业盛衰与上海贸易经济的进退密切相关。就行业纵向发展情况看,呈现出不稳定性与脆弱性的特点。从其在城市空间分布上看,呈现相对集中的特点。其次从客庄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系统考察,基本上与上海其它传统行业存在相似性,即:具有近代化与传统性并存的特点。第三,因材料所限,主要对客庄业从业群体中的资方群体进行考察研究。有关客庄业商业同业公会的内容,重在强调该公会是制度化与法制化的新型同业公会,在政府的号召下自主成立,内部有规范的组织系统和严密的治理结构,与传统的行会组织有些许差异。
王昆[9](2014)在《跨境地区合作与空间发展 ——以云南及周边国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合作带来的一体化趋势,跨境合作成为区域合作的焦点。中国边疆建设的大背景使得跨境合作越来越具有普遍意义,然而我国当前跨境合作的经验积累还处于欠缺阶段,对于边境地区在跨境合作中的任务、作用、发展策略都还需进一步科学认识,论文针对这一问题对跨境合作的阶段、特征进行分析,并以云南跨境地区的合作为实证,研究我国边境地区的跨境合作问题。论文运用综合的视角、数据分析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境合作的五大假说,其次通过国际案例研究跨境合作中的一般规律;第三,以云南跨境合作为例,分析其具有的时代特征,并且客观评价其在跨境经济区、地缘安全、国际环境、自然生态、社会联系、资源开发五个方面的跨境合作进展;最后,针对云南跨境地区各类合作情况的优劣,以及跨境地区呈现出来的空间格局特征,提出基于云南跨境地区的跨境人居假说的构建,明确跨境地区这一特殊人居环境建设的原因、特性、定位、基础及内容,并对云南跨境地区合理的发展策略提出具体操作建议。论文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跨国经济区联系、地缘政治安全利益、国际环境、跨境自然社会系统、资源开发是跨境合作的五个主要原因,并且体现在已有的国际案例中;2)跨境合作与边境两侧封锁性、经济发展水平有显着关系,且在跨境合作的不同阶段具有各自不同的合作重点;3)跨境合作中的边境优势能否发挥具有不确定性,对于边境城镇的影响也会呈现多种形式;4)从经济发展、地缘政治、国内资源供给、对外转口贸易、对外经济模式来看,云南跨境地区合作具有时代必然性;5)在跨境成效检验方面,云南跨境地区在中国-东盟经济中的作用及未来发展都有限,鉴于这一地区在资源开发、文化生态、地缘政治安全方面的特殊性,应该调整发展战略;6)云南跨境人居建设是基于云南“非经济因素主导的跨境合作”而提出的,云南跨境人居建设应该在次区域和跨境地区两个层面上开展,合作应该以边境经济区建设、跨境发展走廊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强化经济区与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文化生态体系建设。
谢忠强[10](2014)在《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文中指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就十分紧密。解放后,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在国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调控不断加强的历史语境下,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更加密切。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而上海在得到全国支援的同时也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建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上海虽未被当做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但由于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力量,上海还是担负起了支援全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建国后的头十年里,全国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上海市为了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充分动员本市资源,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国家的治淮工程、内地工业建设、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内地文化教育事业等进行了有力的支援。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自“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确立之后,在从大跃进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二十年时间里面更是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上海支援全国”作为概念的体制语境消失,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支援全国”的精神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过程在推动全国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升华了上海自身的城市精神。正文共设五章及结语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在回顾上海历史地位演变的同时,以解放后上海与全国的联动关系为切入点,在“全国支援上海”和“上海支援全国”两个方向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为后面几章内容的展开提供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的铺垫;第二章,主要对1949年至195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考证和分析;第三章,主要对1958年至197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则选取支援福建省为例,进行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第五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对全国的支援情况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进行宏观的评价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在前人成果启发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研究有所推进:1、在对相关概念的考证方面有所推进;2、在对上海支援全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上更注重保持其完整性;3、在进一步补充和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上海支援全国的相关史实的考证和梳理上力求更加丰富和全面。
二、解放前上海口岸的对外中转贸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放前上海口岸的对外中转贸易(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国家需求层次的理论建构 |
一、国家人格化:以人的视角建构国家 |
(一)国家建构的多维逻辑 |
(二)国家行为与动机的人格属性 |
二、人与国家的需求通约性 |
(一)人与国家的多元需求 |
(二)人与国家需求相通约的依据 |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国家应用 |
(一)“需求层次论”的理论内涵 |
(二)“需求层次论”的应用考量 |
(三)国家需求视角下的国际合作 |
(四)国际发展合作中的国家需求 |
四、国家需求层次的分析框架 |
(一)国家需求的界定与层次 |
(二)多层需求的平衡与均衡 |
第二章 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进展与方向 |
一、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历程 |
(一)主权需求优先的阶段(1949-1978年) |
(二)发展需求优先的阶段(1979-2018年) |
(三)多层需求兼顾的新时期(2019年至今) |
二、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动因 |
(一)时代主题判断 |
(二)改革开放实践 |
(三)国际规范内化 |
三、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方向 |
(一)由选择自立走向逐步开放 |
(二)由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倡导 |
(三)由双边互动趋向多方参与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的挑战 |
一、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强 |
(一)后疫情时代百年变局变数增多 |
(二)逆全球化下疫情民粹主义兴起 |
(三)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尚需时间 |
二、发展中国家身份引发质疑 |
(一)中国的身份定位存在分歧 |
(二)外界混淆中国的需求层次 |
(三)身份质疑导致行为的误判 |
三、新发展格局面临多重国际竞争压力 |
(一)权力转移下的大国竞争 |
(二)新兴崛起国群体内竞争 |
(三)区域强国间的机制竞争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存在的问题 |
一、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 |
(一)过度聚焦规模与速度 |
(二)地域差距的不断扩大 |
(三)跨国利益边界模糊化 |
二、国家需求层次的认知失调 |
(一)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相分隔 |
(二)国际不同层次需求关注不均 |
(三)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疏离 |
三、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不足 |
(一)战略设计引发外界疑惑 |
(二)国际制度话语处于劣势 |
(三)国际社会交往基础薄弱 |
四、实现国家需求缺乏制度保障 |
(一)国际发展体系规范压力 |
(二)专业机构管理经验欠缺 |
(三)多边合作路径选择受限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路径抉择 |
一、明确发展需求优先方针 |
(一)重视发展质量创新评估 |
(二)均衡各区域可持续发展 |
(三)全方位调和海内外利益 |
(四)增强环境变化中的定力 |
二、统合国内外需求层次 |
(一)发展与国际责任适度关联 |
(二)国际地位基于主权与发展 |
(三)现代化需求贯穿于其他需求 |
(四)坚定发展中国家身份立场 |
三、增进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 |
(一)提升发展战略释疑成效 |
(二)提高多边外交话语效能 |
(三)积累国际社会互动资源 |
(四)长效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
四、完善国家需求的实现机制 |
(一)善用国际体系部分规范 |
(二)健全机构建设全面评估 |
(三)推进三方合作机制建设 |
(四)夯实国际竞争的制度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1843-1954年上海转口业的兴起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资料来源与方法运用 |
四、研究框架与内容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上海转口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近代上海进出口贸易概况 |
第二节 进出口贸易影响下的上海转口贸易中心地位的形成 |
第二章 上海转口业之滥觞 |
第一节 上海的办庄 |
第二节 外埠商号的驻沪办事机构——申庄 |
第三章 上海转口业的兴建与发展 |
第一节 上海转口业同业公会的成立 |
第二节 转口业同业公会的管理与上海转口业的继续发展 |
第四章 上海转口业兴起与发展的特点 |
第一节 行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 |
第二节 行业组织由松散向规范化发展 |
第三节 行业体系化渐趋增强 |
第四节 行业分布格局聚集性增强 |
结语 |
一、转口业的兴起与发展是近代上海城市资源合理配置与商业竞争的必然产物 |
二、转口业的兴起与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 |
三、转口业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上海与内地经济的互动发展,完善了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积极的历史借鉴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民国时期上海米粮市场研究(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上海市米粮需求缺口与贸易补给 |
第一节 米粮生产资源禀赋 |
第二节 米粮需求缺口估计 |
第三节 国内外米粮的补给 |
第三章 1927-1937 上海米价变动及市场整合度 |
第一节 米价变化的长期趋势及原因分析 |
第二节 米粮的季节性变动分析 |
第三节 长江流域米粮市场整合度 |
第四章 米粮运销情况及非生产性费用构成 |
第一节 粮食运输历史与转口情况 |
第二节 米价中的高额运销成本及其构成 |
第三节 裁厘改统对运销成本、市场整合度的优化 |
第五章 上海粮食供应危机及其反映出的市场问题 |
第一节 黄金十年期间两次重大粮食危机 |
第二节 上海米粮市场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背景 |
1.1.2 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
1.1.3 人地关系构成了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核心推动力 |
1.1.4 研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二战后欧、亚部分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与启示 |
1.2.2 国际上由聚落地理学缘起的乡村及空间演变研究 |
1.2.3 国内关于乡村空间形态演变及规划建设的研究 |
1.2.4 乡村空间演化推动力的研究——由环境决定论到人地协调论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区域选择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人地关系及其推动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架构 |
2.1 人地关系的定义以及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 |
2.1.1 人地关系的概念内涵 |
2.1.2 人地关系的决定因素 |
2.1.3 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
2.2 乡村聚落及空间形态的概念与定义 |
2.2.1 由乡村聚落到现代村镇的概念阐释 |
2.2.2 乡村空间及形态的物质性概念意义 |
2.2.3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
2.3 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机理 |
2.3.1 人地关系诱发了乡村聚落的出现 |
2.3.2 人地关系推动了乡村聚落的演化 |
2.3.3 人地关系塑造了乡村聚落的多样 |
2.3.4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
2.4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空间尺度 |
2.4.1 乡村聚落的宏观空间尺度 |
2.4.2 乡村聚落的中微观空间尺度 |
2.5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时间尺度 |
2.5.1 人地关系的阶段划分与时间尺度的关系 |
2.5.2 本研究所取的时间尺度及其考虑 |
2.6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技术框架 |
2.7 本章小节 |
第3章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
3.1 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临时聚点到聚落雏形 |
3.1.1 “采集渔猎”下的临时聚点 |
3.1.2 原始农业与聚落空间形态雏形 |
3.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发育发展 |
3.2.1 传统农业社会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3.2.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3.2.3 传统农业人地关系推动下的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
3.3 近代浙北地区的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的演变和发展 |
3.3.1 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3.3.2 近代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3.3.3 近代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人地关系变迁与村镇空间多元发展 |
4.1 建设初期人地关系变迁及乡村空间形态 |
4.1.1 以土地改革为序幕的人地关系演化历史环境 |
4.1.2 建设初期的人地关系特征 |
4.1.3 建设初期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 |
4.2 改革开放后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
4.2.1 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乡镇工业的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4.2.2 乡镇工业推动下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4.2.3 改革开放后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
4.3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
4.3.1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演化的背景环境 |
4.3.2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的人地关系特征 |
4.3.3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前人地关系特征下浙北县域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研究 |
5.1 长兴县的典型性、概况及定量实证研究方法 |
5.1.1 长兴县的典型性及概况 |
5.1.2 县域层面中微观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5.2 长兴县当前乡村人地关系特征的分析及发展驱动力评估 |
5.2.1 长兴县乡村生产作用特征 |
5.2.2 长兴县乡村人地承载特征 |
5.2.3 长兴县乡村生产生活组织特征 |
5.2.4 长兴县当前村镇空间发展驱动力类型及评估 |
5.3 长兴县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的发展研究 |
5.3.1 中心城区(县城)的空间演变特征 |
5.3.2 县域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5.3.3 典型乡村空间形态的构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乡村振兴下浙北人地关系与村镇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
6.1 浙江省在村镇现代化建设中的探索和启示 |
6.1.1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及启示 |
6.1.2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6.2 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
6.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
6.2.2 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人地关系特点分析 |
6.2.3 浙北乡村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创新点 |
7.1.1 研究主要工作、相关结论 |
7.1.2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发表 |
致谢 |
(5)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以企业选址和产业布局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研究 |
二、工业化发展下的城市研究 |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四、贸易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五、小结 |
第二节 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
二、都市圈的特征 |
三、都市圈的早期理论 |
四、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成熟 |
五、都市圈理论的其他视角 |
六、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圈走向巨型城市区域 |
七、小结 |
第三节 以世界城市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早期的世界城市理论 |
二、逐步形成的世界城市理论 |
三、不断发展的世界城市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历程——苏州和杭州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粮食为主要贸易品,推动形成一批商业性大城市 |
一、中心城市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发育,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有限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贸易发展促进商业城市崛起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开始发育,为未来长三角城市分工埋下伏笔 |
五、小结 |
第二节 丝绸和棉布为主要贸易品,推动苏州、杭州崛起 |
一、中心城市发展:苏州、杭州崛起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和丝绸业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水运体系和海外贸易的重要影响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 |
五、小结 |
第三节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
二、交通和地理因素在推动长三角城市功能变迁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
三、长三角区域范围随着城市群的增加而扩大 |
四、“中心-外围”模型的解释 |
第四章 工业化发展推动上海崛起成为长三角新中心——上海替代苏州和杭州的发展之路 |
第一节 1840 年之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演化 |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更替 |
二、主导产业:推动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铁路和公路兴起,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
四、城市网络体系:随交通体系的演变,城市网络也发生了变迁 |
五、小结 |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演化分析 |
一、计划经济下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二、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长三角的联动与上海中心城市的崛起主要基于经济产业联系的基础 |
二、在工业化大趋势下,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叠加和强化 |
三、信息化推动上海新一轮功能演化 |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新一轮城市功能演化的实证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演化 |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
一、全球城市区域的基本概念 |
二、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一:网络联系 |
三、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二:动态变化 |
四、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三:功能多中心 |
五、全球城市区域特征四:以行业专业化为前提的交互联通 |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 |
一、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 |
二、上海全球城市空间向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演化的基本条件 |
三、上海全球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的关系 |
第三节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现状 |
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化的实证分析 |
三、影响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未来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的演化与发展分析 |
一、南京与杭州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情景分析 |
二、长三角区域的二级城市在全球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演化 |
三、基本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城市崛起——上海城市功能集中、疏解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与常住人口增长 |
一、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
二、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与产业集聚分析 |
三、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与区域均衡发展分析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功能优化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实证分析 |
一、文献回顾 |
二、理论与模型概述 |
三、实证研究 |
四、上海人口增长、就业结构与全球城市功能优化分析 |
第三节 全球城市崛起下上海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疏解 |
一、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内涵 |
二、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经验和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历程 |
三、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基本路径 |
第四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与疏解的理论分析与结论 |
一、上海城市功能疏解有内在动力,并非单纯行政行为 |
二、郊区新城和新市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
三、长三角区域是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 |
第七章 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空间配置——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功能的演化研究 |
第一节 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
二、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现状 |
三、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过程郊区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趋势 |
一、新城和新市镇要加快实现功能集聚 |
二、新城和新市镇与主城区之间要形成网络化的功能交互 |
三、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仍待进一步强化 |
四、新城和新市镇要立足于逐渐融入长三角功能联动 |
第三节 优化上海郊区新城功能的主要路径 |
一、加快上海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合理分工 |
二、加快郊区新城的功能培育 |
第四节 加快上海新市镇培育的路径分析 |
一、上海新市镇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约束条件 |
二、全球城市崛起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的基本战略 |
三、上海加强新市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因商而兴:上海精神与上海人 |
三、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四、研究文献综述 |
五、研究路径 |
第一章 建国初期中共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缘起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范围阐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范围 |
二、1949至1956年的时段内涵 |
第二节 中共群众路线的起源及城市群众工作的缘起 |
一、中共群众路线的提出及群众工作实践历程 |
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城市群众工作的探索过程 |
三、上海解放前中共接管城市的群众工作经验总结 |
第三节 近代以来上海城市的社会结构分析 |
一、上海城市发展促使商人、资本家、知识分子等上升为精英阶层 |
二、上海城市发展为工人阶级壮大创造了社会条件 |
三、上海城市发展为底层边缘群体提供了生存空间 |
四、上海城市发展增加了社会治理的复杂性 |
第四节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的四重变奏与发展定位 |
一、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
二、从帝国主义的桥头堡到海防前沿和国际友好交流平台 |
三、民间社团组织从散漫到有序化 |
四、人口结构从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化 |
第二章 重构到强化: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发展阶段 |
第一节 重构:中共在上海构建新型的党群关系(1949-1950) |
一、劫收: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与上海群众关系恶化 |
二、集训:中共部队接管上海前的筹备工作 |
三、接管:中共密切上海群众关系的实践活动 |
第二节 调整:“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党群互动(1950-1953) |
一、抗美援朝运动前上海各阶层群众的社会心态 |
二、中共领导上海各阶层群众参与抗美援朝运动过程 |
三、上海各行业群众参与抗美援朝运动的方式分析 |
第三节 强化: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阶段群众的道路选择(1953-1956) |
一、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前利益各方的复杂关系 |
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合作方式分析 |
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工会的作用及工作方式 |
第三章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协调: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运用 |
一、留用与改造:中共对原政府机构人员的工作方式分析 |
二、协商:中共与上海民主人士的合作方式分析 |
三、中共与上海工商界人士的合作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宣传教育:中共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 |
一、反投机活动中宣传教育的特征及作用分析 |
二、群众性运动中宣传教育的特征分析 |
三、宣传载体联系群众的作用与方式分析 |
第三节 组织协助:中共开展群众工作的部门机构 |
一、人民代表会议是党和政府沟通群众的渠道 |
二、工会是协助党和政府组织群众的助手 |
三、工商联合会是协助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 |
第四章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制度分析 |
第一节 群众工作的宣传制度分析 |
一、宣传网制度初建阶段宣传员的发展方式分析 |
二、宣传网制度巩固阶段宣传员联系群众的作用分析 |
三、宣传网整顿阶段宣传员联系群众的方式分析 |
第二节 群众工作的组织制度分析 |
一、里弄临时性群众组织制度建设特点分析 |
二、里弄常规性群众组织制度建设特点分析 |
三、里弄群众组织制度的案例分析——以宝兴里为例 |
第五章 历史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动因与效果考察 |
一、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动因分析 |
二、走向社会主义: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效果考察 |
第二节 历史经验与启示 |
一、历史经验分析 |
二、评价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7)进口与自创 ——近代上海新药业发展(188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旨趣 |
第二节 史料运用与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说明 |
第一章 晚清西药进口与上海新药业的兴起 |
第一节 口岸医生与西药东来之间 |
一、口岸医生在沿海商埠的行医活动 |
二、晚清西医西药在通商口岸的发展 |
第二节 “西药行于中土” |
一、早期在华西药商设立情况 |
二、晚清西药传入中国时华人态度 |
第三节 晚清上海西药市场草创时代 |
一、外国在华西药房的营销网络和药品结构 |
二、晚清上海本土新药业的兴起 |
第二章 1912-1937年西药进口与上海新药业发展 |
第一节 1912-1937年西药进口与上海西药进口优势 |
一、1912-1937年西药进口统计及变动 |
二、1912-1937年上海西药进口优势 |
第二节 民国上海西药营销网络与西药市场概况 |
一、新药业扩大营销网络的方式 |
二、西药市场生成与特点 |
第三节 1912-1937年上海大型新药企业贸易发展 |
一、五洲药房企业集团 |
二、1926-1936新亚制药集团从初创到壮大时期 |
三、由华洋合资转为华商独立经营的信宜制药厂 |
第四节 近代上海新药业的经营概况 |
一、近代上海本土西药房经营方式的更新 |
二、近代上海主要西药价格与销售情况 |
三、上海新药业贸易的特征 |
第三章 近代上海新药业发展中的华洋关系 |
第一节 上海进口西药与本土西药的市场空间 |
一、近代上海进口西药与本土西药的产品种类 |
二、近代上海进口西药与本土西药的市场份额 |
第二节 近代上海新药业发展中的竞争与合作 |
一、近代上海的洋商药房与华商药房 |
二、1912-1937年间上海洋商制药厂与华商制药厂 |
三、近代上海新药业发展中存在法律纠纷 |
第三节 近代上海新药业独立供药之尝试 |
一、近代上海新药业尝试独立生产 |
二、近代上海新药业的民族产业化转向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谢辞 |
(8)1946-1956年上海客庄业及其从业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一章 客庄业的发展脉络与空间布局 |
第一节 客庄业的发展轨迹 |
一、1910年代客庄业由报关业析出 |
二、1940年代客庄业的成熟发展 |
三、客庄业的行业特征 |
第二节 相对集中的空间布局 |
第二章 客庄业的经营管理系统和服务对象 |
第一节 等级划分与所有制形式 |
一、多样的等级划分标准 |
二、两种所有制形式 |
第二节 差强人意的财务状况 |
一、微薄的利润来源 |
二、繁重的税费支出 |
第三节 客庄业服务对象——申庄 |
一、申庄的由来与发展 |
二、申庄的分类与业务范围 |
三、申庄的特征 |
第三章 客庄业的从业群体与同业组织 |
第一节 客庄业群体结构分析 |
一、群体分类及数量变动 |
二、群体年龄结构 |
三、群体的薪资构成及劳资关系 |
第二节 同业公会的规范化 |
一、同业公会的成立 |
二、同业公会的规章制度 |
第三节 同业公会的社会参与 |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活动 |
二、中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参与 |
第四章 客庄业的没落与转向 |
第一节 客庄业的持续衰落 |
一、衰落的表现 |
二、衰落的原因 |
第二节 客庄业的积极转向 |
一、内部调整——杯水车薪 |
二、外部求援——南辕北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跨境地区合作与空间发展 ——以云南及周边国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使得跨境合作成为区域发展焦点 |
1.1.2 中国边疆建设的大背景使得跨境合作越来越具有普遍意义 |
1.1.3 中国“桥头堡”战略下边境如何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 |
1.1.4 我国当前跨境合作的经验积累还处于欠缺阶段 |
1.2 研究意义 |
1.2.1 对我国已有跨境合作思路的反思与重新审视 |
1.2.2 国际跨境合作经验教训对我国跨境合作战略的科学借鉴 |
1.2.3 合理看待跨境合作,科学判断其对我国经济的意义与作用 |
1.2.4 研究跨境合作对大区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3.1 构建国际跨境合作的理论框架 |
1.3.2 客观分析云南跨境合作的时代意义 |
1.3.3 科学评价云南跨境合作的实际成效 |
1.3.4 建立云南跨境地区人居环境发展战略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4.3 已有跨境合作理论评价 |
1.5 研究方法 |
1.5.1 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 |
1.5.2 数据分析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
1.5.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
1.6.1 研究框架 |
1.6.2 论文结构 |
第2章 跨境合作原因的理论假说 |
2.1 跨境合作必要性假说一:跨境合作有利于跨国经济区联系 |
2.1.1 跨国经济区理论及其存在的基础 |
2.1.2 边境对跨国经济区影响作用的经济学模型 |
2.1.3 跨国经济区主要影响因素 |
2.2 跨境合作必要性假说二:跨境合作有利于地缘安全利益 |
2.2.1 边境安全国际环境的变化:从封闭、斗争走向开放合作 |
2.2.2 边境安全内涵的转变:从军事走向经济建设与外部交流 |
2.2.3 边境安全与跨境合作的需求关系 |
2.2.4 边境安全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
2.3 跨境合作必要性假说三:跨境合作有利于国际环境塑造 |
2.3.1 构建合作意愿国际环境的重要意义 |
2.3.2 软实力理论与国际环境的认同感 |
2.3.3 周边外交战略与国家合作态度的转变 |
2.4 跨境合作必要性假说四:跨境合作有利于自然/社会系统保护发展 |
2.4.1 跨境自然环境 |
2.4.2 跨境社会系统 |
2.5 跨境合作必要性假说五:跨境合作有利于跨境资源开发 |
2.5.1 边境地区自身的资源开发 |
2.5.2 边境地区的跨国资源战略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际实践中的跨境合作假说及特征 |
3.1 欧盟跨境合作 |
3.1.1 跨境合作展开原因 |
3.1.2 跨境合作研究进展 |
3.2 美墨跨境合作 |
3.2.1 跨境合作展开原因 |
3.2.2 跨境合作研究进展 |
3.3 第三世界跨境合作:南部非洲跨境合作 |
3.3.1 跨境合作开展的原因 |
3.3.2 跨境合作策略 |
3.4 跨境合作特征一:边境封锁性与合作的关系 |
3.5 跨境合作特征二:经济水平与合作的关系 |
3.5.1 “穷”与“穷”的跨境合作模式 |
3.5.2 “穷”与“富”的跨境合作模式 |
3.5.3 “富”与“富”的跨境合作模式 |
3.6 跨境合作特征三:阶段性与各阶段合作重点 |
3.6.1 跨境合作的四个阶段 |
3.6.2 不同阶段的合作重点 |
3.6.3 合作重点转变的启示 |
3.7 跨境合作特征四:边境优势的不确定性 |
3.7.1 边境优势发挥的制约条件 |
3.7.2 边境优势发挥的不确定性 |
3.8 跨境特征五:边境城镇空间发展的不确定性 |
3.8.1 边境城镇的形态类型 |
3.8.2 跨境合作中边境城镇变化的多种可能性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云南跨境合作假说的时代性 |
4.1 经济发展的时代需要 |
4.1.1 云南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 |
4.1.2 云南边境地区多样性优势与发展困境 |
4.1.3 小结:经济发展对云南跨境合作的需要 |
4.2 地缘政治的时代需要 |
4.2.1 云南外围地区次区域合作对云南边境的压力 |
4.2.2 地区不稳定因素对边境的压力 |
4.2.3 小结:地缘政治对云南跨境合作的需要 |
4.3 国内资源供给的需要 |
4.3.1 云南跨境合作中的能源通道 |
4.3.2 云南边境周边资源富集且具有互补性 |
4.3.3 小结:国内资源供给对云南跨境合作的需求 |
4.4 对外贸易转口的需要 |
4.4.1 转口贸易对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 |
4.4.2 云南发展转口贸易的基础 |
4.4.3 小结:转口贸易对云南跨境合作的需求 |
4.5 对外经济模式的需要 |
4.5.1 边境地区对外经济的形式 |
4.5.2 边境对外经济区特征 |
4.5.3 云南边境对外经济的形式 |
4.5.4 小结:云南边境对外形式中的跨境合作需求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云南跨境合作假说的检验 |
5.1 跨境经济区实施效果的检验 |
5.1.1 现状角色:中国-东盟经济联系的现状特点 |
5.1.2 云南:跨境经济区发展的限制作用 |
5.1.3 区位优势在经济区发展中的体现 |
5.1.4 经济区视角下的发展策略 |
5.2 地缘安全假说的检验 |
5.2.1 角色转变:中国-东盟地缘关系的发展 |
5.2.2 云南:地缘合作开展的实际情况 |
5.2.3 云南跨境地缘合作的策略 |
5.3 国际环境假说的检验 |
5.3.1 云南次区域国际环境建设进展 |
5.3.2 云南次区域国际环境效果评述 |
5.3.3 云南跨境国际环境建设的策略 |
5.4 自然生态假说的检验 |
5.4.1 跨境生态资源保护现状及问题 |
5.4.2 跨境生态资源保护策略 |
5.5 社会联系假说的检验 |
5.5.1 跨境社会联系的空间特征 |
5.5.2 跨境合作中社会联系效果评述 |
5.5.3 跨境社会联系发展策略 |
5.6 资源开发假说的检验 |
5.6.1 云南跨境水资源开发现状 |
5.6.2 云南跨境资源开发效果评述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云南跨境地区的跨境人居假说的构建 |
6.1 云南跨境合作中人居建设提出的原因 |
6.1.1 云南跨境合作现实限制条件对人居的需求 |
6.1.2 云南跨境合作未来可能性对人居的需求 |
6.2 人居本身特性对云南跨境合作问题的应对 |
6.2.1 物质客观性 |
6.2.2 基础性 |
6.2.3 包容性 |
6.2.4 政治不敏感性 |
6.2.5 文化共性 |
6.3 云南跨境人居建设的定位 |
6.4 云南跨境人居建设的基础 |
6.4.1 跨境地区人居的概况 |
6.4.2 跨境区域人居建设的空间格局现状 |
6.4.3 小结:跨境空间格局特征 |
6.5 云南跨境人居建设的内容 |
6.5.1 次区域层面人居建设内容 |
6.5.2 云南跨地区层面人居建设内容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云南跨境口岸地区的人居建设现状 |
7.1 盈江口岸 |
7.1.1 地理优势、境内外政策成为口岸发展的最初原因 |
7.1.2 口岸的限制作用与口岸集散点的形成 |
7.1.3 口岸城镇建设特点 |
7.1.4 教育:国门小学成为跨境教育的承接地 |
7.1.5 边境安全局势成为此地发展的最大障碍 |
7.2 章凤口岸 |
7.2.1 交通优势、县城迁址与瑞丽共同带动起来的县城自身发展 |
7.2.2 跨境购买能力不足,导致县城与口岸难以形成联动发展 |
7.2.3 赌场与难民困扰章凤口岸 |
7.2.4 口岸自身发展水平较低导致了县城发展动力 |
7.3 瑞丽口岸 |
7.3.1 物品走私成为瑞丽市建国后繁荣发展的原因 |
7.3.2 “境内关外”政策成为瑞丽当前发展的主要动力 |
7.3.3 对岸经济发展也给瑞丽口岸带来相应的经济支持 |
7.3.4 口岸发展使得两国便民集中到此务工经商 |
7.3.5 相邻口岸差异大,进出口货物种类具有差异性 |
7.3.6 环境问题存在但尚未构成冲突 |
7.3.7 近期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进一步提高瑞丽的交通条件 |
7.4 畹町口岸 |
7.4.1 紧靠边境线与对岸较好的城镇条件是早期发展原因 |
7.4.2 相邻口岸存在竞争关系,畹町口岸原有优势转移到瑞丽口岸 |
7.4.3 边境线的稳定影响到口岸自身发展 |
7.4.4 行政调整降低了畹町口岸的重要性 |
7.5 南伞口岸 |
7.5.1 县城迁址带来了当前发展的动力 |
7.5.2 赌场催生了南伞口岸的服务业发展 |
7.5.3 资源不足,交通限制,工业发展水平落后 |
7.5.4 口岸对外经济贸易落后 |
7.6 清水河口岸 |
7.6.1 气候条件与地形优势为孟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
7.6.2 缅甸人口向孟定的集聚给这个地区增加了发展动力 |
7.6.3 清水河口岸周边缺乏配套服务,为孟定镇发展提供了机遇 |
7.6.4 新贸易区的建设给该地区发挥了带动作用 |
7.6.5 困扰:毒品带来的双重效应 |
7.7 沧源口岸 |
7.7.1 城市发展:早期少数民族聚局,政府建设成为近期发展动力 |
7.7.2 经济变化:外来人口为经济主体,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现状 |
7.7.3 口岸联络:扮演“通道”角色,两边居民联系紧密 |
7.7.4 边境稳定:对另一侧的安定存有疑虑,近期内不会构成威胁 |
7.8 孟连口岸 |
7.8.1 口岸发展原因:对岸城市发展带动了勐阿口岸的发展 |
7.8.2 口岸经济带来的发展只停留在口岸本身,未扩展到所属县镇 |
7.8.3 口岸新的建设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 |
7.8.4 未来发展契机:行政调整和合作区建设 |
7.9 打洛口岸 |
7.9.1 毒品与赌博造成的早期人口集聚与经济发展的短暂辉煌 |
7.9.2 不稳定因素带来边境封锁 |
7.9.3 封关与交通条件不利使得打洛口岸经济发展滞后 |
7.10 思茅港口岸 |
7.10.1 早期发展:“黄金港口” |
7.10.2 发电站水坝的修建使得港口发展停滞 |
7.10.3 商业现状:外地商人已经全部搬走,只留下本地商户 |
7.10.4 旅游和服务业在思茅港镇会得到较大发展 |
7.11 磨憨口岸 |
7.11.1 企业运输成本高使得“昆曼经济走廊”通而不畅 |
7.11.2 老挝经济发展缓慢,抑制了磨憨口岸的发展 |
7.11.3 海关对货物种类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
7.11.4 货币对经济交完产生了限制 |
7.11.5 边民贸易提升难度大 |
7.12 金水河口岸 |
7.12.1 旅游带来早期的繁荣,口岸建立后客货流都减少 |
7.12.2 道路修建期间口岸作用几乎停止 |
7.12.3 边境对面落后的城镇成为发展的最大限制 |
7.12.4 各口岸货物分配不平均,无法借助周边活跃口岸的带动作用 |
7.12.5 城市建设面临重重困境,建设速度缓慢 |
第8章 云南次区域层面的跨境人居建设 |
8.1 次区域城镇网络格局 |
8.1.1 次区域发展走廊的选择 |
8.1.2 次区域发展走廊沿线城镇建设 |
8.2 次区域交通体系规划 |
8.2.1 跨境公路系统规划 |
8.2.2 跨境铁路系统规划 |
8.2.3 跨境航线系统规划 |
8.3 次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规划 |
8.3.1 生态环境治理规划 |
8.3.2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8.4 次区域资源开发规划 |
8.5 次区域基础设施网络规划 |
第9章 云南跨境地区层面的跨境人居建设 |
9.1 构建多中心的“跨境城镇网络” |
9.1.1 多中心跨境人居网络的构建 |
9.1.2 多中心跨境人居网络的职能 |
9.2 构建相互协调的跨境交通网络 |
9.3 构建差异化发展的“沿边口岸经济网络” |
9.3.1 边境经济区评价标准的选择 |
9.3.2 边境经济区发展条件评价过程 |
9.3.3 边境经济区发展条件评价结果 |
9.3.4 边境口岸经济区体系的建构 |
9.4 构建和谐发展的跨境自然生态网络 |
9.5 构建相辅相成的“跨境文化网络” |
第10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讨论 |
10.2.1 跨境合作影响因素的不同影响作用 |
10.2.2 云南长期发展的战略定位问题 |
10.3 主要创新点 |
10.3.1 方法创新:跨境合作假说检验的方法 |
10.3.2 内容创新:跨境合作理论特征总结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
10.3.3 理论观点创新:基于云南跨境地区的“跨境人居假说”理论构建 |
10.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概念及题意的说明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的设定与说明 |
五、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几点推进(创新之处) |
六、 研究方法 |
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一章 上海与全国经济联动关系的历史概况 |
第一节 上海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 |
第二节 解放以来全国支援上海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 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发展历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初步开展(1949——1958) |
第一节 支援治淮:“开国治水”中的上海力量 |
第二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工厂内迁 |
第三节 “一五时期”上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
第四节 支援内地高等教育事业——以上海交通大学西迁为例 |
第五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支援全国文化事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进一步开展(1958——1978) |
第一节 上海与“全国一盘棋”方针 |
第二节 20 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农业建设 |
第三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 |
第四节 上海支援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支援福建: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1949 年上海组建南下服务团 |
第二节 上海对福建工业建设的协作与支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延续和发展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历史语境的变迁 |
第二节 内联协作与对口支援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防疫和救灾中的上海力量——以防治“非典”和“5·12”地震救灾为中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 |
附录一:上海支援全国大事年表 |
附录二:市委整顿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动员上海金融业职工 2000 人参加西北区行工作总结报告(节选) |
附录三:上海支援广西的迁厂工作总结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专着及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四、解放前上海口岸的对外中转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D]. 王彩霞. 吉林大学, 2021(01)
- [2]1843-1954年上海转口业的兴起与发展[D]. 卢俊.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民国时期上海米粮市场研究(1927-1937)[D]. 许巧航.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7)
- [4]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D]. 付孟泽. 天津大学, 2019
- [5]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 钱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 [6]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研究(1949-1956)[D]. 鄢进波. 上海大学, 2016(02)
- [7]进口与自创 ——近代上海新药业发展(1888-1937)[D]. 林美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3)
- [8]1946-1956年上海客庄业及其从业群体研究[D]. 马丽娇.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2)
- [9]跨境地区合作与空间发展 ——以云南及周边国家为例[D]. 王昆. 清华大学, 2014(09)
- [10]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D]. 谢忠强. 上海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