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坑铁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矿作用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易锦俊,张达,季根源,王楠,王森[1](2021)在《闽西南马坑铁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文中研究指明马坑铁矿是国内着名的大型磁铁矿床之一,为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铁多金属矿床,其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中。本次研究对马坑铁矿的辉绿岩、大理岩、林地组砂岩和磁铁矿矿石进行了全岩稀土元素测试,并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法对各类磁铁矿矿石中的磁铁矿单矿物进行稀土元素测试,以探讨马坑铁矿的成因类型和成矿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磁铁矿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但Y/Ho值大多变化于24~37之间,指示为岩浆热液成因;各类蚀变围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与磁铁矿矿石具有成因联系;磁铁矿单矿物具有十分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因一致;岩石、矿石以及磁铁矿单矿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马坑铁矿的成矿作用有较多的壳源物质参与,成矿流体与矿区内具有明显分异特征的大洋和莒舟花岗岩体密切相关。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前人研究成果以及本次测试结果,认为马坑铁矿属层间破碎带控制的钙矽卡岩型矿床。
张达,李芳,贺晓龙,胡擘捷,张鑫明,毕珉烽,王森,霍海龙,薛伟,刘松岩[2](2021)在《华南重要成矿区带中生代构造变形及其控岩控矿机理》文中研究指明华南大陆中生代以来受华北板块、西南缘特提斯洋以及东部古太平洋板块会聚作用形成了多序次的构造变形及多期岩浆与成矿事件,并造就了多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带。文章在梳理成矿区带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矿化期次、矿体分布及成矿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构造变形序次及其控岩控矿的规律性完善了典型矿床成矿过程及成因机理。通过对闽西南铁多金属成矿带、赣东北塔前-赋春钨铜多金属成矿带以及滇东南老君山钨锡矿集区开展构造变形解析,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厘定出相对完整的印支期、中晚侏罗世及白垩纪3期变形序列,但其作用时限、构造性质、规模强度及变形样式却表现不一。通过构造控岩分析并结合已有同位素年代学得出,不同成矿区带都存在与变形序列相一致的岩浆或变质热事件,进而利用变形序列与岩浆期次对应规律明确了与马坑式铁多金属矿床、朱溪钨铜矿床以及南秧田钨矿床相关的多期岩浆活动。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多阶段矿化事件并提出3个典型矿床都存在多期叠加复合成矿的认识。从构造对矿床就位机制控制的角度分析了马坑式矿床分散多变矿体、朱溪矿床垂向大跨度矿化及深部巨型矿体、南秧田矿床层-脉叠加矿体分别受赋矿地层褶皱拆离、大规模双重逆冲以及2期构造变形复合控制的机理。文章最后探讨了不同阶段华南重要成矿区带构造变形及岩浆成矿的动力学背景。
倪培,范宏瑞,潘君屹,迟哲,崔健铭[3](2021)在《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文中研究指明本世纪第二个十年(2011-2020),我国流体包裹体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重点回顾了这一时期我国在流体包裹体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流体包裹体理论、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矿床学和沉积成藏研究进展。流体PVTx性质模拟研究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更加复杂多样的状态方程并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各类天然流体体系中;同时,流体包裹体组合(FIA)概念的使用已深入人心,流体包裹体数据的获取更加科学和规范。国内学者已逐步采用或完善了一些国际前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如石英阴极发光技术、不透明矿物的红外显微测温技术、单个包裹体LA-ICP-MS分析技术、融合二氧化硅毛细管合成人工包裹体技术、金刚石对顶及相关水热实验技术、流体包裹体定年技术等,这些新方法和新技术已被应用于各类地质流体研究中,尤其是在成矿流体和成矿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石盐包裹体和油气包裹体越来越受到环境及石油地质学家的重视,在沉积成藏尤其是在古环境和油气充注及成分演化史的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定期召开学术会议,由中国学者创办的ACROFI系列会议已成为国际流体包裹体界的重要系列会议之一,为我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学者提供了前沿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本文最后展望了我国包裹体领域的发展趋势。
刘禹铭[4](2021)在《小兴安岭地区翠宏山铁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翠宏山铁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是上世纪60年代在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发现并勘探出的与中生代岩浆侵位作用有关的大型矽卡岩矿床,该矿床自发现以来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成矿作用以及矿床成因等问题的关注与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地质学、成岩成矿年代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揭示:(1)矿区内出露的侵入体主要有早古生代黑云母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晚古生代-中生代二长花岗岩与斑状花岗岩,中生代花岗岩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等。整体处于NNE-NWW向的两组共轭断裂带上的近NNW向构造带上;矿床由4个矿段组成(翠北、翠南、翠岗、翠中),共发现110条矿体。矿石矿物主要由磁铁矿、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组成。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钾长石化、黑云母化、青磐岩化、绢英岩化、硅化等,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蚀变是矽卡岩化。成矿地质过程可划分为干矽卡岩阶段(Ⅰ)、湿矽卡岩阶段(Ⅱ)、氧化物阶段(Ⅲ)、石英-铜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Ⅳ)、石英-铅锌硫化物阶段(Ⅴ)和石英-碳酸盐阶段(Ⅵ)六个阶段。(2)翠宏山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分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含CO2三相包裹体以及纯液相包裹体四种类型,其中气液两相包裹体又分为富液相包裹体和富气相包裹体。各成矿阶段的对应均一温度为342.9~507.6℃、297.8~417.6℃、195.3~366.1℃、192.6~298.3℃、147.8~222.4℃,盐度依次为14.83%~60.80%NaCleqv.、3.85%~42.2%NaCleqv.、1.8%~10.2%NaCleqv.、2.73%~8.27%NaCleqv.、1.05%~5.99%NaCleqv.。激光拉曼光谱揭示,干矽卡岩阶段石榴石中包裹体气相成分为H2O;湿矽卡岩阶段和氧化物阶段石英中包裹体气相成分为H2O;石英-铜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中包裹体气相成分为H2O,少量CO2和CO2+CH4;石英-铅锌硫化物阶段萤石中包裹体气相成分为H2O;石英-碳酸盐阶段方解石中的包裹体气相成分为H2O。(3)综合激光拉曼分析结果和H-O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翠宏山铁铜多金属矿床的初始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出溶,早期成矿流体为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的NaCl-H2O-CO2±CH4体系;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有大气降水的持续加入,成矿主阶段流体为中高温、中高盐度、具有还原性质的NaCl-H2O-CO2±CH4的含矿流体体系;成矿晚阶段则主要为大气降水,成矿流体演变为H2O-NaCl体系。S-Pb同位素揭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并混有壳源物质。(4)成岩成矿年代学揭示,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92.4±1.9Ma,与前人所做的侵入岩成岩时代(192~199Ma)、钙矽卡岩与镁矽卡岩中锡石的锆石U-Pb定年结果(195.4±1.9Ma和191.2±7.5Ma)以及辉钼矿Re-Os等时线定年结果(198.9±3.7Ma)基本吻合;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二长花岗岩具有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的特征;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出富集轻稀土元素(ΣLREE),亏损重稀土元素(ΣHREE);并显示出Eu负异常的特征。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二长花岗岩富集Rb、Th、U、K等元素,亏损Ba、Sr以及高场强元素(HFSEs)Nb、Ta、P、Ti等,Sr-Nd-Pb-Hf同位素指示二长花岗岩起源于新生地壳物质与少量中元古代地壳物质混染的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综合以上研究成果以及区域构造演化背景,揭示翠宏山铁铜多金属矿床适值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区域性的岩石圈伸展造成了大规模软流圈物质的上涌,幔源岩浆的持续底侵作用使早期形成的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初始岩浆房,在这一过程中有少量地幔物质的混入。此后岩浆不断上侵就位,岩浆的熔-流分离作用使得成矿流体富集Fe、Cu、Mo、W等金属元素,含矿流体最终与碳酸盐岩地层发生交代反应,形成翠宏山铁铜多金属矿床。
袁远[5](2020)在《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闽西南地区是东南沿海乃至华南最具经济意义的铁、铜成矿带之一,带内已发现120余个铁多金属矿床,尤以马坑式矽卡岩型铁钼多金属矿最为典型。铁钼多金属矿化与集中出露于该区永定—德化一带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是针对该阶段花岗岩类的研究程度仍比较低,致使该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成因机制及其与铁钼多金属成矿的耦合关系还存在争议。据此,本文选取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相关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为研究对象,包括十二排、大排与永福复式岩体,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矿物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详细分析了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全面阐明了它们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及演化机制,精确厘定了岩浆侵位时代;查明了典型铁钼矿床地质特征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事件的成因联系以及构造背景。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揭示了本文研究岩体的形成年龄主要集中在142~128Ma。通过对比分析区内已报道的同时期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岩石学资料,新提出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存在一条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岩带,岩石组合主要为正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侵位时限为早白垩世早期(145~125Ma)。2.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花岗岩类显示高硅富钾,普遍贫钙、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微量元素组成上,它们均不同程度富集K、Rb、Th、U、Y和REE,显着亏损P、Ti、Sr、Ba、Nb、Ta等元素,具有中等至强负Eu异常和平缓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研究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体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3.Sr-Nd-Hf同位素特征表明,相关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很可能是由古元古代(麻源群)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岩浆发生混合,随后进一步通过较高程度分异结晶形成的。幔源岩浆不仅直接参与了成岩过程,并且地幔物质贡献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大,反映了深部趋于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4.典型矿床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及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主要形成于145~130Ma,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具有紧密时空关联。S-Pb-O-Re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的成矿流体与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于与早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类相似的壳源岩浆。通过综合对比,本文认为闽西南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侵入及相关的矽卡岩—斑岩型铁钼多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后撤引发的弧后伸展背景。5.通过对比分析前人对该区成矿系列的相关认识,本文将闽西南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重新厘定为“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钼、铅锌、铜成矿系列”,并进一步提出了铁钼多金属矿床的主攻类型及找矿方向。
张旭[6](2020)在《西藏革吉尕尔穷矿床铜金矿化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尕尔穷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西部,紧邻狮泉河-申扎-嘉黎缝合带,是冈底斯成矿带西部的标志性成型铜金矿床,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矿床地质特征、物化遥等方法信息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总体研究程度较低。矿床的主成矿元素为铜、金,对于其矿化特征、相互关系,前人的认识主要为少量岩矿鉴定支撑的感性认知,而这些认知又直接关系到矿床成因和勘查方向的判定,为此基于前人勘查和研究基础,利用勘查基本分析数据,依托“冈底斯成矿带东段1∶5万铜多金属矿潜力评价系列图件编制”、“西南地区资源集中区研究及圈定”等项目,依据导师团队的分级矿化研究思想,对铜、金成矿元素分级矿化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进行约束,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矿床以浸染状和细脉-网脉状为主,矿石矿物以黄铜矿、斑铜矿、自然铜、自然金等热液矿物为主,围岩蚀变为矽卡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等,显示热液成矿的特征。(2)铜分级矿化,以A级(伴生品位~边界品位)为主,占74.58%,B级(边界品位~工业品位)次之,占21.04%,C级(工业品位及以上)最少,占4.38%,反映矿床铜低级别矿化广泛,高级别矿化较少。钻孔揭露的自然矿化段中,分级矿化组合可分为单级、双级、三级等三大类包括7类组合类型,以单级为主,占77.9%,双级次之,占18.33%,三级最少,占3.77%;各自然矿化段中,考虑分级矿化关系的分级结构类型分为单级、双级、三级等三大类包括20类结构类型,以单级为主,占43.39%,双级次之,占37.09%,三级最少,占19.52%。单级组合或结构显示多类热液体系参与成矿,双级、三级组合或结构显示多次成矿作用的叠加特征。(3)金分级矿化,以A级(伴生品位~边界品位)为主,占83.14%,B级(边界品位~工业品位)次之,占9.17%,C级(工业品位及以上)最少,占7.69%,反映矿床低级别矿化广泛,高级别矿化较少。钻孔揭露的自然矿化段中,分级矿化组合可分为单级、双级、三级组合等三大类包括7类组合类型,以单级为主,占88.5%,双级次之,占7.37%,三级最少,占4.13%;各自然矿化段中,考虑分级矿化关系的分级结构类型分为单级、双级、三级结构等三大类包括21类结构类型,以单级为主,占63.83%,双级次之,占22.55%,三级最少,占13.62%。单级组合或结构显示多类热液体系参与成矿,双级、三级组合或结构显示多次成矿作用的叠加特征。(4)反映单个样品铜、金分级矿化关系状况的样(矿化)结构类型可分为铜高金低、铜金相等、金高铜低等三大类包括14亚类,以铜高金低为主,占49%,铜金相等次之,占28.9%,金高铜低最少,占22.09%,表明铜、金成矿热液体系明显不同;反映铜、金自然矿化段相互关系的铜、金段结构类型以矿种论,可分为铜的段结构和金的段结构两大类包括12类段结构类型,反映与铜、金矿化相关的不同成矿热液体系发生同位、准同位及异位叠加作用。(5)矿床地质特征、铜、金分级矿化、分级组合、分级结构特征、样类结构、段类结构特征,表明尕尔穷矿床可能是成铜、成金两大类若干类型热液体系同位、异位叠加型铜金矿床。(6)根据铜、金分级矿化平面、剖面特征反映的成矿热液强烈叠加区域延伸趋势,共圈定控边靶区10个,深部摸底靶区3个,其中,以铜金矿化为主的有7个,以铜矿化为主的有3个,以金矿化为主的有3个,为下一步勘查找矿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王嘉星[7](2020)在《西藏达若洛陇铜矿床矽卡岩和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认为达若洛陇矽卡岩型铜矿床是班-怒成矿带中段首次发现的与班公湖-怒江洋北向俯冲有关的中-晚侏罗世矽卡岩型铜矿床,研究矿床的成岩成矿过程有助于丰富班-怒成矿带中段成矿理论,指导区域找矿勘查工作。为探讨成矿过程及成矿岩体成因,本文以矽卡岩矿物和成矿岩体中原生黑云母为重点研究内容,通过详细的地质编录、系统的光薄片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开展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学及矿物化学、岩石成因、成矿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初步建立达若洛陇矿床成岩成矿模式。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达若洛陇矿床三个矿体均呈层状、似层状产于矽卡岩中,矿石构造以脉状、浸染状和团斑状构造为主,矿石结构主要为结晶结构、交代结构和固溶体分离结构等。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辉钼矿、磁铁矿、毒砂为主,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矽卡岩矿物和黑云母、石英、方解石。2.划分了成矿期次:将达若洛陇矽卡岩成矿作用过程划分为岩浆期、岩浆期后热液期和表生期三个成矿期,进而将岩浆期后热液期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即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3.查明了矽卡岩垂向分带特征:从成矿岩体到接触带,矽卡岩类型由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变为石榴子石辉石矽卡岩;矽卡岩矿物中辉石含量增多,粒度增大;石榴子石含量减少,颜色由深棕色过渡为浅黄绿色,粒度变小,钙铁榴石端元成分降低,钙铝榴石端元成分升高;矿化分带表现为铜、钼矿化→铜、铁矿化。4.通过对矽卡岩矿物的研究判断了成矿环境的变化:矽卡岩矿物主要有石榴子石和辉石,石榴子石属于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And62.1781.48Gro17.4536.59Pyr+Spe+Alm0.72.56),辉石属于次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Di4.8363.72Hd35.4594.00Jo0.631.46)。矽卡岩矿物组合及矿物化学特征表明,矽卡岩阶段处于弱酸性、高氧逸度的环境,石英-硫化物阶段,转变为还原环境。5.从原生黑云母着手,探讨了成矿岩体的成因:原生黑云母具有富镁贫铁、高钛低铝的特征,属镁质黑云母,黑云母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成矿花岗闪长斑岩为I型花岗岩,在较高的温度和氧逸度环境下结晶,属造山带钙碱性系列,具有壳幔混源的成因特点。
尚永明[8](2020)在《内蒙古林西五间房—下边墙地区萤石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文中认为位于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的内蒙古林西地区,是我国东北部重要的萤石矿集区之一。本文选取林西五间房—下边墙一带三个典型萤石矿床(点)作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岩相学、包裹体显微测温、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各矿床(点)不同阶段、类型矿石中流体包裹体的特征进行研究,旨在对区域萤石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及变化趋势进行精细刻画,为深入探讨矿床成因提供科学依据。本次研究取得以下新成果:1)内蒙古林西五间房—下边墙地区三处典型萤石矿床(点)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同时发育少量纯气相和纯液相包裹体,其中五间房萤石矿产出有三相包裹体,未发现富CO2包裹体。激光拉曼测试结果表明,包裹体成分均以H20为主,其中五间房萤石矿三相包裹体中“子矿物”为方解石,推断其为捕获成因。2)五间房、下边墙、兴达萤石矿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平均值分别为265,190,162℃,盐度平均值分别为4.20%,0.74%,0.69%NaCleqv,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80,0.88,0.92 g/cm3。总体而言,研究区萤石矿床成矿流体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演化趋势,主成矿期为中低温热液期,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流体体系。综合区内地质特征、矿石特征以及均一温度和盐度特征,认为该区萤石矿床类型归于中低温热液脉状裂隙充填型。3)本次对含浸染状萤石细粒碱长花岗岩U-Pb年龄结果表明,其形成于140121 Ma,由此可见五间房萤石矿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4)大兴安岭南段地区广泛分布的萤石矿与锡铅锌多金属矿关系密切,本文归纳出两者在成因上具有若干相似点:(1)在成矿时代上具有一致性;(2)对于赋矿围岩没有严格的专属性;(3)具有锡(钨)-铜(铅锌)-铅锌(银)-萤石的分带规律;(4)成矿物质至少有部分来源于高度分异演化的花岗岩类。5)在晚中生代地壳伸展—减薄的动力学背景下,林西地区发生了频繁而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在岩浆结晶最晚期,残余岩浆富余F、Si等组分,之后由于浆液不混溶作用,分异出富F流体,该富F热液流体沿构造断层裂隙不断向上迁移至地壳浅部,同时大气降水不断加入,至浅表层时富F流体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进而导致萤石的大量结晶沉淀,最终形成了区内的萤石矿床(点)。
宋樾[9](2019)在《塔什库尔干地区铁矿成因类型及成矿环境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区位于塔什库尔干地块之上,东南以麻扎—康西瓦断裂带与西昆仑地块相邻,西北以乔尔天山—岔路口断裂带与明铁盖地块相隔,总体呈北西—南东走向展布。塔什库尔干地区不仅是与特提斯洋的扩张、消减息息相关,也在其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成矿环境。因此在区域地球动力学和成矿域的研究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塔什库尔干地区发现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铁矿床,如赞坎—莫喀尔条带状磁铁矿床和切列克其菱铁矿床等。矿床的沉积和变质,与古特提斯洋的演化关系密切。在特提斯洋扩张时期,海底火山活动发育,携带成矿物质在不同的洋底环境沉淀成矿;在特提斯洋萎缩、消减时期,大洋板片俯冲以及后来的碰撞导致的岩浆作用对原有矿床进行了后期的叠加和改造。因此对塔什库尔干地区典型铁矿床的矿石和围岩进行详尽地球化学研究,可以揭示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成矿时代及后期改造事件的性质和时代,更清晰的认识区域内洋—陆转换及陆—陆碰撞历史及与之伴生的岩浆热事件的发生机制,进而有助于总结区域演化历史和成矿规律,并对后期的找矿工作提供更多有用信息。布伦阔勒岩群在塔什库尔干地区广泛分布,其时代归属一直没有定论,两种观点很有代表性:一为新太古代到古元古代(2700Ma2016Ma)年龄;二为新元古代晚期到早古生代(1845Ma480Ma)的年龄,印支期为岩群发生变质的时代。本次研究对赞坎—莫喀尔矿床的直接围岩(布伦阔勒岩群)的锆石进行了U-Pb-Hf测试,结果显示该地区布伦阔勒岩群的成岩年龄为492Ma556Ma,个别样品可见古老年龄的锆石可能为捕获古老地层的碎屑锆石的结果。因此,赞坎—莫喀尔磁铁矿区的布伦阔勒岩群,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应从原划分方案的古元古界地层中剥离出来。在研究区选出两个典型铁矿床,分别为赞坎—莫喀尔磁铁矿床和切列克其菱铁矿床,通过对矿石、矿物及围岩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以及锆石U-Pb-Hf同位素等综合研究,揭示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成矿过程与成矿时代,并对后期矿区内岩浆热事件对成矿的影响作出了时代、范围及程度上的限定。赞坎—莫喀尔磁铁矿矿床的矿石主要由Fe2O3T和Si O2组成,代表陆源碎屑成分的Al2O3(平均1.93%)和Ti O2(平均0.35%)含量极低,w(Sr)/w(Ba)与w(Ni)/w(Co)比值特征表明成矿来源与深海高温热液密切相关,具有海相火山沉积的成因特征。稀土元素PAAS配分图解较为平坦,与典型BIF型铁矿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深海高温热液的印迹。使用激光剥蚀探针测试磁铁矿显示,其还有矽卡岩型矿床的特征,可能是印支期变质作用留下的地球化学印迹。氧同位素特征同样表明成矿过程中火山作用参与明显。此外,矿床的直接围岩“布伦阔勒岩群”形成于早古生代(492Ma556Ma)。因此认为,赞坎—莫喀尔磁铁矿矿床应形成于早古生代的古特提斯洋洋底,成矿物质喷出洋底后在合适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停止运移并沉积成矿,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切列克其菱铁矿矿石的Ti O2和Al2O3含量很低,表明成矿过程鲜有陆源碎屑物质的加入。Al/(Al+Fe+Mn)等主量元素对比值、微量元素富集系数(EFi)和Fe-Mn-(Cu+Co+Ni)×10等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海底火山活动喷出的热液。稀土元素PAAS配分模式具有轻微“左倾”、强烈正Eu及Ce异常的特征也证实其为热水喷流成因。流体包裹体特征则显示出成矿环境为220℃到250℃的温度区间和2.76km到1.66km深度的海底,而矿物C-O同位素说明矿石的成因与海底火山、热液活动关系极为密切。与矿体整合接触的围岩曾被认为是志留系温泉沟组地层,但最新研究表明,穿插地层的侵入体具有早古生代的成岩年龄。结合区域演化历史,认为矿床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与赞坎—莫喀尔磁铁矿床的成矿时代接近,同为古特提斯洋演化过程的产物。对后期侵入矿区的岩体进行锆石U-Pb和Hf同位素分析显示,侵位年龄为晚三叠世(204.63Ma214.54Ma),浆源区为地壳物质。该年龄被认为是古特提斯洋印支期最后闭合的年龄,侵入岩是造山垮塌阶段的岩浆作用产物。岩浆侵入期间,岩浆热液对部分矿脉的叠加、改造使铁质活化运移形成新的矿脉,同时使原生的菱铁矿石次生长大。综上,切列克其菱铁矿床是在早古生代期间,古特提斯洋洋底火山活动喷出的含铁流体与岩浆房脱气作用形成的二氧化碳流体混合物,被海水搬运迁移,在合适的化学条件下沉积成矿,并在三叠纪被岩浆热液部分改造,为热水喷流沉积矿床。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典型铁矿床,其成矿作用、成矿环境及后期的热液改造作用,与区域上的古特提斯洋演化历史息息相关,成矿过程反演了部分区域演化历史。综合比对矿体和区域上岩体的研究结果,将区域演化历程分为四个阶段:1)新元古代晚期556Ma,古特提斯洋裂解,原特提斯洋南向俯冲期,成矿物质形成了最初始的积累。2)556Ma492Ma,古特提斯洋底火山活动活跃,成矿物质喷出洋底,在合适的化学条件下析出沉淀,原特提斯洋则持续向南俯冲;3)492Ma408Ma,古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成岩、成矿作用持续进行,原特提斯洋闭合。4)408Ma204Ma,古特提斯洋闭合,已形成的矿层被印支期造山作用挤压成条带状磁铁矿床,并伴随着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的改造。
任倩[10](2019)在《闽西南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是典型的闽西南马坑式铁矿,赋存于中石炭统经畲组(C2j)至下二叠统栖霞组(P1q)的一套碳酸盐岩和含煤的碎屑地层中,成矿作用受到一系列浅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及层间滑脱构造控制。该矿床以矽卡岩型Fe-Pb-Cu矿化为主,伴随有大理岩化、硅化等蚀变;成矿阶段划分为早矽卡岩阶段、晚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碳酸盐阶段。由于对大排矿床流体演化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而且尚未合理解释铅锌矿体在垂向上分布在磁铁矿体之上,因此有必要对大排矿床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选取不同成矿阶段代表性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包裹体进行镜下形态观察后将包裹体主要分为四类,测试分析主要针对大排矿床最常见的两相包裹体,包裹体的气相和液相成分相同,主要为H2O。成矿各个阶段的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从早到晚分别为205.1405℃、164.2389.2℃、163.4249.9℃、150203.9℃,流体盐度从早到晚为0.3627.4%NaCl eq、0.3616.5%NaCl eq、0.182.77%NaCl eq、0.183.35%NaCl eq,密度为0.491.32g.cm-3。通过分析得出成矿流体在成矿初期表现为高温度、高盐度、中-高密度之一特征,基本符合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在矽卡岩阶段流体温度较高,没有明显下降,在同一温度下捕获了高盐度和低盐度的包裹体,通过对矿物组合特征和矿床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显示大排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在矽卡岩阶段发生了流体沸腾作用,使流体溶解度发生变化,导致磁铁矿大量沉淀;在石英-硫化物阶段由于大气降水的混入使流体的温度迅速降低,这种流体混合作用使流体性质改变,Pb和Zn元素的迁移方向也发生了变化,最终Pb和Zn卸载沉淀,形成闪锌矿和方铅矿;由于形成原因和成矿阶段的不同造成矿床在垂向上下部为磁铁矿体,上部为铅锌矿体。
二、马坑铁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矿作用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坑铁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矿作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闽西南马坑铁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3 分析方法 |
3.1 全岩稀土元素分析 |
3.2 磁铁矿原位稀土元素分析 |
4 测试结果 |
4.1 辉绿岩 |
4.2 大理岩 |
4.3 林地组砂岩 |
4.4 磁铁矿石 |
4.5 磁铁矿单矿物 |
5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
5.1 岩石、矿石及磁铁矿单矿物稀土模式的成因 |
5.2 Eu异常与成矿流体性质 |
5.3 矿床成因探讨 |
6 结论 |
(2)华南重要成矿区带中生代构造变形及其控岩控矿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成矿区带成矿地质特征 |
2.1 闽西南铁多金属成矿带 |
(1)成矿地质体特征 |
(2)成矿空间 |
(3)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作用过程 |
2.2 赣东北塔前-赋春钨铜多金属成矿带 |
(1)成矿地质体 |
(2)成矿空间 |
(3)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作用过程 |
2.3 滇东南老君山钨锡矿集区 |
(1)成矿地质体 |
(2)成矿空间 |
(3)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过程 |
3 不同成矿区带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
3.1 闽西南铁多金属成矿带 |
3.1.1 印支期构造变形(D1) |
3.1.2 中晚侏罗世推覆构造变形(D2) |
3.1.3 白垩纪伸展变形(D3) |
3.2 塔前-赋春钨铜多金属成矿带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
3.2.1 印支期褶皱变形(D1) |
3.2.2 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期推覆构造变形(D2) |
3.2.3 白垩纪伸展变形(D3) |
3.3 老君山钨锡矿集区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
3.3.1 印支期末伸展拆离变形(D1) |
3.3.2 中晚侏罗世逆冲推覆变形(D2) |
3.3.3 早白垩世张扭性断裂及伸展滑脱构造变形(D3) |
4 构造变形序列与成岩成矿时空分布的关系 |
4.1 闽西南铁多金属成矿带构造变形序列与成岩成矿关系 |
4.1.1 推覆构造变形对中生代岩浆岩与马坑式矿床时空分布的控制 |
4.1.2 推覆构造对马坑式矿床赋矿层位的控制 |
4.1.3 推覆构造对马坑式矿床矿体形态的控制 |
4.2 赣东北塔前-赋春钨铜多金属成矿带 |
4.2.1 推覆构造变形对中生代成矿岩浆侵位的控制 |
4.2.2 构造变形对多期复合成矿及矿化就位空间的控制 |
4.3 老君山钨锡矿集区构造变形序列与成岩成矿关系 |
4.3.1 老君山钨锡矿集区构造变形与中生代多期成岩成矿作用 |
4.3.2 构造变形对南秧田钨矿床似层状矽卡岩矿体的控制 |
5 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动力学背景讨论 |
6 结论 |
(3)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流体包裹体理论研究进展 |
1.1 流体包裹体PVTx性质研究 |
1.2 流体包裹体组合的应用 |
2 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进展 |
2.1 阴极发光技术 |
2.2 红外显微镜技术 |
2.3 单个包裹体LA-ICP-MS分析技术 |
2.4 金刚石压腔及相关水热实验技术 |
2.5 人工合成包裹体技术 |
2.6 流体包裹体定年技术 |
3 在矿床学研究中的进展 |
3.1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造山型金矿床 |
3.5 与花岗岩有关钨锡矿床 |
3.6 稀土矿床 |
4 在沉积成藏研究中的进展 |
4.1 古沉积环境 |
4.2 油气成藏 |
5 学术组织的作用 |
6 结语与展望 |
(4)小兴安岭地区翠宏山铁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项目依托与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层概况 |
2.1.1 元古界 |
2.1.2 古生界 |
2.1.3 中生界 |
2.1.4 新生界 |
2.2 研究区岩浆岩概况 |
2.2.1 古生代岩浆作用 |
2.2.2 中生代岩浆作用 |
2.2.3 新生代岩浆作用 |
2.3 区域构造 |
2.3.1 断裂构造 |
2.3.2 褶皱构造 |
2.4 区域内生金属矿产资源概况 |
2.5 区域构造演化 |
2.5.1 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阶段 |
2.5.2 古太平洋构造域演化阶段(印支期、燕山期) |
2.5.3 蒙古-鄂霍次克洋构造体系 |
第3章 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概况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矿区岩浆岩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石类型、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 |
3.2.3 围岩蚀变类型、蚀变分带和矿化阶段 |
第4章 矿物流体包裹体组成和特征 |
4.1 实验样品及分析测试方法 |
4.1.1 实验样品 |
4.1.2 显微测温方法 |
4.1.3 激光拉曼成分分析 |
4.1.4 氢-氧同位素测试 |
4.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2.1 显微岩相学特征 |
4.2.2 显微测温结果及盐度、密度估算 |
4.2.3 流体包裹体成分 |
4.3 H-O同位素 |
4.4 小结 |
第5章 侵入岩岩相学、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5.1 侵入岩岩相学特征 |
5.2 实验样品与实验方法 |
5.2.1 锆石LA-ICP-MS U-Pb定年样品及实验方法 |
5.2.2 元素地球化学实验样品与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 |
5.3.2 元素地球化学实验结果 |
5.4 小结 |
第6章 矿床成因 |
6.1 地质证据 |
6.2 含矿流体性质与成矿物质来源 |
6.2.1 含矿流体起源于演化 |
6.2.2 成矿物质来源 |
6.3 成矿机制 |
6.4 成矿年代学证据 |
6.5 岩浆源区特征 |
6.6 岩浆作用对成矿制约 |
6.7 小结 |
第7章 地球动力学背景与成矿地质作用 |
7.1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7.2 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式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华南晚中生代岩浆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2 闽西南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研究现状 |
1.2.3 闽西南晚中生代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实验分析方法 |
1.5.1 锆石U-Pb测年 |
1.5.2 锆石Lu-Hf同位素测定 |
1.5.3 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 |
1.5.4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1.5.5 全岩Sr-Nd同位素测定 |
1.5.6 电子探针分析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泥盆系基底岩系 |
2.1.2 上泥盆统-中三叠统岩系 |
2.1.3 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及火山岩系 |
2.2 侵入岩 |
2.2.1 前中生代侵入岩 |
2.2.2 早中生代侵入岩 |
2.2.3 晚中生代侵入岩 |
2.3 区域构造 |
第3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学特征 |
3.1 十二排岩体 |
3.2 大排岩体 |
3.3 永福复式岩体 |
3.4 洛阳岩体 |
3.5 潘田岩体 |
第4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年代学特征 |
4.1 十二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2 大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3 永福复式岩体年代学特征 |
第5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成因 |
5.1 十二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1.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1.3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2 大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2.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2.3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5.2.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性质 |
5.3 永福复式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3.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3.3 矿物学特征 |
5.3.4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3.5 各单元岩石的成因联系 |
第6章 典型铁钼矿床特征 |
6.1 龙岩马坑铁(钼)矿 |
6.1.1 矿区地质特征 |
6.1.2 矿床地质特征 |
6.1.3 成矿物质来源 |
6.1.4 成矿时代 |
6.1.5 矿床成因 |
6.2 永定大排铁铅锌(钼)矿床 |
6.2.1 矿区地质特征 |
6.2.2 矿体特征 |
6.2.3 围岩蚀变特征 |
6.2.4 矿物共生组合与期次 |
6.2.5 成矿时代 |
6.2.6 矿床成因 |
6.3 武平十二排钼矿 |
6.3.1 矿区地质特征 |
6.3.2 矿体特征 |
6.3.3 蚀变与矿化特征 |
6.3.4 成矿时代 |
6.3.5 矿床成因 |
6.4 漳平洛阳铁(钼)多金属矿床 |
6.4.1 矿区地质特征 |
6.4.2 矿床地质特征 |
6.4.3 成矿物质来源 |
6.4.4 成矿时代 |
6.4.5 矿床成因 |
6.5 安溪潘田—德化阳山铁矿床 |
6.5.1 潘田铁矿床 |
6.5.2 德化阳山铁矿 |
6.6 马坑外围铁(钼)矿化点地质特征及矿化时代 |
6.6.1 竹子炉钼矿点 |
6.6.2 山坪头铁多金属矿点 |
6.7 永福岩体外围矿化特征及及成矿年代学研究 |
6.7.1 主要地质矿化特征 |
6.7.2 矿化时代 |
第7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成矿作用 |
7.1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时空结构 |
7.2 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带与深部构造的空间关系 |
7.3 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的关系 |
7.3.1 岩浆起源与演化 |
7.3.2 成矿物质来源 |
7.3.3 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对铁钼成矿作用的启示 |
7.4 闽西南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相关铁钼多金属矿成矿系列的再认识 |
7.4.1 前人对于闽西南及邻区成矿系列的划分方案 |
7.4.2 闽西南铁钼多金属矿化作用成矿系列的重新厘定 |
第8章 结语 |
8.1 主要成果 |
8.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6)西藏革吉尕尔穷矿床铜金矿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区概况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1.4 论题确定 |
1.1.5 可行性分析 |
1.2 研究思路 |
1.2.1 技术路线图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方法技术 |
1.3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矿床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区域地层概况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构造 |
2.2 矿区地质 |
2.2.1 矿区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构造变形 |
2.2.4 围岩蚀变 |
2.3 矿体特征 |
2.4 矿石特征 |
2.4.1 矿石类型 |
2.4.2 矿石构造与结构 |
2.4.3 矿物组分 |
第3章 铜矿化特征研究 |
3.1 总体特征 |
3.1.1 基本分析数据 |
3.1.2 分级矿化 |
3.1.3 分级组合 |
3.1.4 分级结构 |
3.2 分级矿化分布特征 |
3.2.1 矿化累厚 |
3.2.2 矿化段数 |
3.2.3 矿化累厚和段数 |
3.3 组合分布特征 |
3.3.1 单级组合 |
3.3.2 双级组合 |
3.3.3 三级组合 |
3.4 结构分布特征 |
3.4.1 双级结构 |
3.4.2 三级结构 |
第4章 金矿化特征研究 |
4.1 总体特征 |
4.1.1 基本分析数据 |
4.1.2 分级矿化 |
4.1.3 分级组合 |
4.1.4 分级结构 |
4.2 分级矿化分布特征 |
4.2.1 矿化累厚 |
4.2.2 矿化段数 |
4.2.3 矿化累厚和段数 |
4.3 组合分布特征 |
4.3.1 单级组合 |
4.3.2 双级组合 |
4.3.3 三级组合 |
4.4 结构分布特征 |
4.4.1 双级结构 |
4.4.2 三级结构 |
第5章 铜金矿化关系研究 |
5.1 总体特征 |
5.1.1 样结构 |
5.1.2 段结构 |
5.2 样结构平面分布 |
5.2.1 样结构大类 |
5.2.2 样结构亚类 |
5.3 段结构平面分布 |
5.3.1 铜的段结构 |
5.3.2 金的段结构 |
第6章 地质意义讨论 |
6.1 对矿床成因的约束 |
6.1.1 成矿作用 |
6.1.2 成矿过程 |
6.1.3 小结 |
6.2 对找矿方向的约束 |
6.2.1 控边远景区 |
6.2.2 深部远景区 |
6.2.3 综合找矿靶区 |
6.2.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西藏达若洛陇铜矿床矽卡岩和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矽卡岩矿床研究现状 |
1.2.2 黑云母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地层 |
2.1.2 区域构造 |
2.1.3 区域岩浆岩 |
2.2 矿区地质特征 |
2.2.1 矿区地层 |
2.2.2 矿区构造 |
2.2.3 矿区岩浆岩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体特征 |
3.2 矿石特征 |
3.2.1 矿石类型 |
3.2.2 矿石组构 |
3.2.3 矿物组成 |
3.3 围岩蚀变 |
3.4 成矿期次划分 |
3.5 小结 |
第4章 矽卡岩、黑云母矿物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
4.2 矽卡岩矿物特征 |
4.2.1 石榴子石 |
4.2.2 辉石 |
4.2.3 矽卡岩垂向分带 |
4.3 黑云母矿物特征 |
4.4 小结 |
第5章 成岩成矿过程 |
5.1 黑云母对成矿岩体成因的启示 |
5.1.1 黑云母结晶的物理化学条件 |
5.1.2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
5.2 矽卡岩矿物对成矿环境的指示 |
5.4 成岩成矿模式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内蒙古林西五间房—下边墙地区萤石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 |
1.2.2 萤石矿床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构造 |
2.3.2 断裂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五间房萤石矿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岩浆岩 |
3.1.3 矿区构造 |
3.1.4 矿体特征 |
3.1.5 矿石特征 |
3.1.6 围岩矿化蚀变 |
3.1.7 成矿阶段划分 |
3.2 兴达、下边墙萤石矿 |
3.2.1 矿区地层 |
3.2.2 矿区岩浆岩 |
3.2.3 矿区构造 |
3.2.4 矿体特征 |
3.2.5 矿石特征 |
3.2.6 围岩矿化蚀变 |
3.2.7 成矿阶段划分 |
第4章 成矿年代学及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4.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4.2 锆石U-Pb年代学 |
4.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第5章 成矿流体特征 |
5.1 样品采集和测试方法 |
5.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2.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特征 |
5.2.3 流体包裹体密度及压力估计 |
5.2.4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特征 |
第6章 矿床成因 |
6.1 矿床成因类型 |
6.2 成矿时代 |
6.3 成矿构造背景 |
6.4 成矿物质来源、流体性质及沉淀机制 |
6.5 萤石与锡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 |
6.6 成矿模式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塔什库尔干地区铁矿成因类型及成矿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区域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2 铁矿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2.4 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野外工作方案 |
1.3.2 室内工作方案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 |
2.1.1 羌北—昌都—思茅地层区 |
2.1.2 秦祁昆地层区 |
2.2 构造 |
2.2.1 西昆仑地块 |
2.2.2 麻扎—康西瓦断裂带 |
2.2.3 塔什库尔干地块 |
2.2.4 乔尔天山-岔路口断裂带 |
2.2.5 明铁盖地块 |
2.3 岩浆岩 |
2.3.1 火山岩 |
2.3.2 侵入岩 |
2.4 变质岩 |
2.5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
2.5.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5.2 区域磁场特征 |
2.6 区域矿产概况 |
第3章 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 |
3.1 主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
3.2 磁铁矿物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3.3 矿物同位素分析方法 |
3.4 激光拉曼探针测试分析 |
3.5 锆石U-Pb同位素测试方法 |
3.6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典型铁矿床地质特征 |
4.1 赞坎-莫喀尔磁铁矿 |
4.1.1 矿区地质特征 |
4.1.2 矿体地质特征 |
4.1.3 矿石及矿物特征 |
4.1.4 围岩蚀变特征 |
4.1.5 成矿期次划分 |
4.1.6 小结 |
4.2 切列克其菱铁矿 |
4.2.1 矿区地质特征 |
4.2.2 矿体地质特征 |
4.2.3 矿石及矿物特征 |
4.2.4 围岩蚀变特征 |
4.2.5 成矿期次划分 |
4.2.6 小结 |
第5章 区域典型铁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与时代 |
5.1 成矿物质物质来源与成矿环境 |
5.1.1 赞坎-莫喀尔磁铁矿床 |
5.1.2 切列克其菱铁矿床 |
5.2 成矿时代 |
5.2.1 赞坎—莫喀尔磁铁矿床 |
5.2.2 切列克其菱铁矿床 |
第6章 区域演化史及区域铁矿成矿模式 |
6.1 布伦阔勒岩群 |
6.2 区域演化历史 |
6.3 区域成矿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闽西南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矿区位置 |
1.1.2 课题来源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断裂构造 |
2.3.2 褶皱构造 |
2.3.3 推覆构造与滑脱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加里东期 |
2.4.2 海西-印支期 |
2.4.3 燕山期 |
2.5 区域矿产资源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床地质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石组成及结构、构造 |
3.2.3 围岩蚀变与矿化类型 |
3.2.4 成矿阶段划分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4.2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1 寄主矿物 |
4.2.2 包裹体分布与丰度 |
4.2.3 包裹体的特征与分类 |
4.3 流体温度与盐度 |
4.4 流体密度与压力 |
4.5 激光拉曼分析 |
第五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作用 |
5.1 矿床成因 |
5.1.1 成矿物质来源 |
5.1.2 流体成矿条件 |
5.1.3 矿床成因类型 |
5.2 成矿作用 |
5.2.1 成矿流体形成与演化 |
5.2.2 成矿过程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马坑铁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矿作用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闽西南马坑铁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J]. 易锦俊,张达,季根源,王楠,王森.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1(04)
- [2]华南重要成矿区带中生代构造变形及其控岩控矿机理[J]. 张达,李芳,贺晓龙,胡擘捷,张鑫明,毕珉烽,王森,霍海龙,薛伟,刘松岩. 地质力学学报, 2021
- [3]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J]. 倪培,范宏瑞,潘君屹,迟哲,崔健铭.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4)
- [4]小兴安岭地区翠宏山铁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刘禹铭. 吉林大学, 2021(01)
- [5]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D]. 袁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6]西藏革吉尕尔穷矿床铜金矿化关系研究[D]. 张旭.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7]西藏达若洛陇铜矿床矽卡岩和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D]. 王嘉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8]内蒙古林西五间房—下边墙地区萤石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D]. 尚永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9]塔什库尔干地区铁矿成因类型及成矿环境研究[D]. 宋樾. 吉林大学, 2019(10)
- [10]闽西南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D]. 任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