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少中草药针剂肌肉注射局部疼痛或硬结的点滴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宿光瑞[1](1976)在《减少中草药针剂肌肉注射局部疼痛或硬结的点滴体会》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实践,提出了几点解决中草药针剂肌肉注射局部疼痛或硬结的体会:1.某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本身对机体组织有刺激性,2.中草药注射液澄明度不合格或有异物,3.中草药注射液中鞣质未除净,4.溶液的 pH 值不适宜,5.溶液不等渗,6.选择适当针头和注射部位。
吴嘉瑞[2](2007)在《基于文献数据库和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数量明显增多及其严重不良反应造成的显着危害,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国内医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由于高质量中药注射剂安全信息平台的阙如等问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文献研究水平始终处于瓶颈。正是基于对这样现状的思辨,本论文选择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为切入点,应用文献学、统计学、数据库技术等方法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一、文献综述本论文文献综述部分系统论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中药安全性问题;②中药注射剂及其安全性问题;③药品不良反应评价及其方法。以上这些论述为论文的整体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二、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文献数据库建立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应用Microsoft ACCESS构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文献数据库》。数据库包涵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信息(其中详细个案病例2333例,群案病例3091例,合计5424例),中药注射剂基本药物信息(包括116种中药注射剂和34种中药来源的化学注射剂信息),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信息(包括164种组方药物的药性、功效、传统警戒论述、现代研究等信息)和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信息。三、基于数据库分析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研究本部分研究中,我们依托数据库平台,应用文献计量学、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方法,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总体信息和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重点品种(包括双黄连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穿琥宁注射剂和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情况、过敏史、剂型、用药剂量、配液情况、合并用药、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病案来源地等流行病学要素。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与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药品剂型等因素具有相关性。四、基于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本部分研究中,我们首先对中国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历史源流和学术思想内涵进行考证和阐释。进而对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的警戒论述进行了系统整理,研究中查阅古今本草医籍原着50余部。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依据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配伍禁忌理论,对部分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安全使用提出新的见解。本研究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成果方面:基于ACCESS数据库平台,构建了既具有中医药特色又具备注射剂特点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文献数据库”,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信息的查询和分析研究提供了高质量平台。2.方法学方面:依托数据库平台,应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算法和Apriori关联算法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案信息进行研究,并结合研究结果对中药注射剂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针对性分析。3.学术思想方面:系统考证了中国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历史源流并明确阐释了其学术思想内涵。并以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的传统药物警戒论述为依据,对部分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安全使用提出新的见解。
李柳骥[3](2007)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尊善[4](1982)在《提高中草药针剂澄明度的点滴体会》文中研究指明 根据我们在提高中草药针剂的澄明度上所做的一些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把几种中草药的提取方法合理搭配使用,配制成高浓度的溶液,再配合几种除去沉淀的辅助方法进行处理,就能显着提高澄明度,而基本上不影响疗效。我们经过摸索而建立的“浓配冷置法”,“水醇梯度沉淀法”,简单易行,为我们的基本方法。
邱曙光[5](2013)在《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136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临床分析郑州市中医院皮肤科2010年2月-2013年3月的门诊患者中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病患的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状况,归纳得出带状疱疹的多发季节、诱发因素、发病部位、治疗前后患者的T细胞亚群的分布、联合中西医用药等临床情况,为完善和健全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病例回顾的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136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0例(年龄为21-55岁),女性患者为66例(年龄20-45岁),具备典型的皮损特点、临床表现,疼痛程度各不相同。未使用过任何抗病毒药物在就诊前,同时无明显机能减退、恶病质以及恶性肿瘤的发生。病情较轻的患者留观,病情较重的患者住院。依据患者采取治疗的方法,将患者随机配对分为三组:中医治疗组:选取肝经郁热型45例,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口服,新癀片碾碎外敷;西医治疗组:运用抗病毒药物伐昔洛韦、止痛药物Y-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普瑞巴林、营养神经药物内源性的辅酶B12-甲钴胺片口服,尤靖安外用45例,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组:选取中医证型属于肝经郁热型,同时应用西医治疗的46例。三组均给予15天的治疗。观察三组患者多发季节、诱发因素、发病部位、治疗前后患者的T细胞亚群的分布、联合中西医用药等临床情况,同时比对三组患者在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发现带状疱疹门诊病患人数春秋季最高,人数最少为夏季,夏冬节无明显区别。发病诱因中,情志因素、上呼吸道感染、劳累居多。带状疱疹好发部位所占全身面积的比率:胸背部45%、头面部15%、腰腹部14%、四肢部14%、颈项部12%、全身性1%[81。三组病患中,伴随有自身疾病的有80例,较为常见的伴随疾病有胆囊炎、高血压、胃炎、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等。合并有其他疾病、神经痛先出现者,较易出现误诊的状况,绝大多数误诊者是在疼痛局部皮损发生后才得以纠错。在136例病患中,在总有效率、T细胞亚群恢复、皮损消退、疼痛时间等方面,中西医组显着优于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联合组治疗带状疱疹的总有效率是96%,明显高于单纯用中医治疗组87%、西医治疗组91%。中西医联合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分别是54.45±7.33、30.76±7.96、30.644±7.41、1.00±0.68,治疗后分别为63.77±7.43、38.06±8.83、25.23±6.21、1.51±0.79,较中医及西医治疗组治疗前后变化更显着。三组患者在皮损消退时间上,中西医治疗组平均为6.12±4.97,西医治疗组平均为6.56±5.07,中医治疗组7.13±4.12。三组患者持续疼痛时间的差异,中西医治疗组平均为17.36±5.93,西医治疗组平均为18.52±6.95,中医治疗组19.12±7.17。结论运用免疫调节、中药内服、止痛药、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外用药、神经营养药等综合性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疗效好的优点,中西医联合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中西医联合用药的方法将成为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的主要治疗措施,以此来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朱晓光[6](2006)在《D期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方式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探》文中提出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在美国其发病率占男性肿瘤第1位,病死率占第2位。在我国其发病率也已跃居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三位。中医古籍并无前列腺癌之病名,即使有有关记载与描述也散见于“淋证、癃闭、痛证、血证”等范畴;明确提出用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主要是近十年的事。目前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的方法主要是辩证论治,但却至今没有公认的前列腺癌辨证分型模式可供临床医生参考,也没有权威的论治规范可供中医临床医生遵循,各医家对前列腺癌的证候命名繁多而不规范,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相去甚远。 本课题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进行了创建一种较好的D期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方式的探讨。首先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从文献调研入手,梳理了近10年各地医家对前列腺癌的辨证分型观点,得出了肾气虚、肾阴虚、脾气虚、肾阳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血瘀、热毒蕴结、下焦湿热、湿热蕴结、痰瘀互结10种证型为文献记录的前列腺癌常见证候的结论。 其次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近3年广东省中医院已确诊为D期前列腺癌的103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些病例的辨证证型及临床症状、体征进行频数、构成比统计。结果103名患者分属44个不同的证候名,且大多数为复合证型,以肾虚血瘀、湿热瘀阻、肝肾阴虚、肾虚不固、脾气虚、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血瘀、痰瘀互结9种证型出现频率较高,为我院D期前列腺癌病历记录中的常见证型;有30种证候名称分别只出现过一次,为病历记录中的少见证型。103名患者入院时共有69个不同症状体征及29种舌象、脉象。分属形神、头面、寒热、消化、呼吸与循环、泌尿与生殖、骨骼、舌象、脉象等9个维度,其中以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寐差失眠、面白无华、面色萎黄、面色晦暗、两颧潮红、口唇色暗、口唇色淡、畏寒、肢冷、颜面烘热、尿线细、尿频尿急、夜尿频多、尿滴沥无力、尿短涩、尿黄、血尿、尿灼热、排尿费力、癃闭、尿失禁、尿痛、咽干口燥、恶心、腹胀、少腹坠痛、便溏不爽、大便秘结、痛骨不移、腰膝酸痛等出现频率最高,为D期前列腺癌辨证分型的常见症状、体征指标。 接着在文献调研及病历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设计D期前列腺癌辨证症、征指标调查表。使用制成的“D期前列腺癌证候调查表”对已确诊为D期前列腺癌的160例患者进行调查,采集这些患者的症状、体征信息。将这些信息审查合格后录入电子计算机,建立D期前列腺癌症状、体征信息数据库。先是把临床证候症、征指标作为变量,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对变量进行聚类分析。然后运用专业知识对聚类结果进行比较,得出聚类分型越少复合证、兼夹证越多,证候越复杂,越不好掌握,把D期前
毛碧峰[7](2009)在《中药自然铜低频超声透入给药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自然铜是我国中医骨伤科接骨要药,为我国历版药典所收载。中药自然铜具有散瘀止痛,接骨续筋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筋断骨折,血瘀疼痛等。自然铜是接骨续骨最常用的药物,其在骨科方剂中的地位不可替代。临床上自然铜的使用绝大多数是与其他诸位中药配伍使用,并且多以口服方剂为主,有少部分使用浸泡疗法和膏剂案例。骨折发生大多为局部病灶,面对自然铜这样一个对于骨折疗效显着的药物,如果单独使用应选择一种直接在病灶处发挥作用的方式,因此自然铜的局部给药可能是一种理想方式。局部给药使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高,药物主要在局部发挥作用,进入全身血循环的药物较少,对全身的影响较小。皮下注射是其中方法之一,但是局部注射有疼痛、需要多点、多部位注射和注射层次掌握有一定难度,药物分布不均匀,药物在缺血组织中渗透差等不足。低频超声介导下的经皮给药是近年来兴起的局部给药方法之一,是继注射和口服给药后又一种新的给药方式。在一定能量的低频超声介导下,蛋白质等大分子药物可以经局部皮肤被吸收,达到经皮给药的目的,而且这种给药方式不受局部血循环的影响,对缺血组织也同样能够实现局部经皮给药,药物分布均匀。这样局部小剂量的经皮给药,药物就可以在局部形成一个相对的高浓度,发挥其重要的效应。同时由于经皮给药后,药物具有缓释作用,药物进入全身血循环的剂量很小,用药安全,能减少全身的副作用。研究目的:通过应用低频超声透入中药自然铜,观察给药后有效成分组织浓度,自然铜对骨折愈合中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低频超声透入自然铜对兔肢体骨折愈合的影响。研究方法:1.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将75只新西兰大耳家兔分成五组,每组15只。治疗方法:治疗1组:浓度为0.5g/ml自然铜煎出液,治疗2组:浓度为1.0g/ml自然铜煎出液,治疗3组:浓度为2.0g/ml自然铜煎出液。治疗1-3组均采用低频超声透入给药,频率为20KHz,强度为100mW/cm2,1次/日,每次20min。对照组:单纯采用超声照射,频率为20KHz,强度为100mW/cm2,1次/日,每次20min。模型组:生理盐水20ml灌胃,1次/日。2.自然铜制备生品自然铜,严格挑选出杂质,将矿石捣碎,用火锻醋淬法:将净自然铜锻至暗红,醋淬至表面呈黑褐色,光泽消失并酥松(如不酥,可反复锻淬至酥),每100kg自然铜用醋30kg(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95)。3.X光透视4.骨痂干燥5.骨痂中Fe、Cu、Mn、Zn的测定6.杂交7.洗片8.血清Ca2+、P离子浓度、ALP活性检测9.结果统计研究结果:自然铜能够明显提高家兔骨痂中微量元素Fe、Cu的含量(P<0.05),从而增加骨痂的生长,表现在X光透视时,试验组家兔骨痂量显着多于对照组。从本次试验所测定的4种微量元素来看,自然铜治疗3组中铁高达1186μg/ml,家兔骨痂铁的含量达(172.68±14.32μg/g)之多,骨痂铜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BMP-2表达方面,自然铜各治疗组均为棕色,BMP-2表达阳性。对照组及模型组片所有组织均未显色。模型组及对照组所有标本的外骨膜均增厚,治疗组1,2组绝大多数标本骨折断端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组织及类骨质增多,纤维排列较规则;所有标本外骨膜成骨细胞显着增生,增生细胞融合成一片,骨基质沉着,形成骨样组织、软骨及骨小梁,并向骨折间隙延伸,出现不完全的软骨与骨小梁骨痂相连,在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等表达阳性。治疗3组编织骨形成,骨髓腔内的骨小梁变细,骨髓腔再通。实验表明自然铜低频超声透入给药能促进血Ca、P、ALP含量增加兔肢体骨折愈合能力,能明显提高家兔骨痂中微量元素的含量(p<0.05),增加骨痂生长量,从而促进骨修复过程。结论:1.低频(20KHz)超声药物导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经皮局部给药的方式。2.在低频超声介导下,煅自然铜可以经皮给药,在组织局部发挥其生物效应。3.在低频超声介导下,随给药浓度提高,可以增加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且单纯的低频超声具有一定的促进愈合功效。4.自然铜在超声介导下可以经皮给药能够诱导BMP-2合成加速骨折愈合;提高血Ca、P、ALP含量增加兔肢体骨折愈合能力;自然铜能明显提高家兔骨痂中微量元素的含量(p<0.05),增加骨痂生长量,从而促进骨修复过程。
孙甜甜[8](2012)在《延胡索合剂(YHS-1)对吡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及静脉炎的防治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延胡索合剂(YHS-1)对毗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及静脉炎的防治作用及相关机制,为YHS-1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小鼠分为2.25g/L、2g/L、1.75g/L吡柔比星浓度组,家兔分为0.5g/L1.0g/L、1.5g/L浓度组,选择引起外渗性损伤及静脉炎的合适浓度,建立吡柔比星外渗性损伤昆明种小鼠模型、兔耳缘静脉化疗性静脉炎模型。选用延胡索、大黄、侧柏叶、蒲黄等几味中草药调制成的“延胡索合剂(YHS-1)”,用于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及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观察外渗性损伤模型对照组、YHS-1A组(外渗后30min湿敷)、YHS-1B组(外渗后第3天湿敷)和如意金黄散组(外渗后30min湿敷)的实验动物外渗性损伤面积、程度和愈合时间,在外渗后第1、4、7、11、18天各组取1只小鼠,切除损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损伤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中的VEGF和EGFR的表达情况;观察静脉炎模型对照组、YHS-1组(注药后30min涂抹)、硫酸镁组(注药后30min湿敷)的实验动物静脉炎发生情况、愈合时间,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局部静脉及周围组织中的VEGF和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外渗性损伤研究中,YHS-1A组、YHS-1B组和如意金黄散组的外渗性损伤面积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其余三组相比,YHS-1A组损伤面积最小,愈合时间最短(P<0.05);镜下可见损伤程度轻,溃疡发生较晚,组织修复早,损伤组织中VEGF和EGFR的表达明显上调,高峰提前。化疗性静脉炎研究中,YHS-1组静脉炎程度及恢复时间与其余两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静脉炎程度轻,恢复早;镜下见YHS-1组急性炎症反应及慢性炎症反应均较其余组轻,局部静脉及周围组织中VEGF表达上调、ICAM-1表达下调。结论:YHS-1对吡柔比星所致小鼠外渗性损伤及兔耳缘静脉炎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疗效分别优于如意金黄散及硫酸镁,且越早应用,效果越显着。其促进外渗性损伤愈合的机制可能是使早期损伤组织中EGFR、VEGF表达上调,高峰提前,促进损伤愈合;防护化疗性静脉炎的机制可能是其使血管及周围组织VEGF表达增多,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修复,使ICAM-1表达减少,局部炎症反应减轻。
黄熙杰[9](2017)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二便异常及其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二便异常的表现包含大便异常和小便异常,在《伤寒论》中有关二便异常的条文达200余条,占全书条文的二分之一,表明二便异常是临床之常见症状,常被作为诊察疾病性质和判断病情发展的眼目,故《素问·五脏别论》云:"凡治病必察其下",本文将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伤寒论》之二便异常进行理论探讨和临床应用文献统计分析,以期对中医临床"二便异常"疾病的诊治有所裨益。第一部分,就二便异常之文献报道及《伤寒论》治疗二便异常代表方剂之临床运用状况进行综述。试阐述《伤寒论》有关"二便异常"论述之观点以及现代中医临床运用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麻子仁丸、葛根芩连汤、黄芩汤之规律。此外,方剂的研究除了针对六个方剂在临床的应用外,也进行了方剂药理方面的研究探讨。第二部分,结合《伤寒论》相关条文对"二便异常"病证进行理论探讨。大便异常分别从下利、大便难、大便硬和初硬后溏四个方面进行,小便异常则从小便不利、小便难和小便数这三个方面进行,并针对其异常所提示的诊断及治疗意义进行总结和归纳。其后围绕大便异常和小便异常的出现及其辨证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并尝试在大便和小便出现异常的过程中是否有相对应的联系。最终研究发现,二者发生异常最根本的原因是与体内水液代谢有关,体内水液代谢异常,会依据其发生病变的具体脏腑不同,而出现大便异常或小便异常,且大便的异常和小便的异常之间密切相关。除此以外,针对"利小便而实大便"法的理论探讨,并依据二便分消水液的理论,进而提出"通大便而缩小便"的观点,其根据则在于小肠的分清泌浊功能,水谷运行至小肠后,在其泌别清浊的作用下,吸收水谷精微由脾运转全身,而糟粕下传大肠,无用水液则下输膀胱。因而二便的异常与小肠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小肠吸收水液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大便的溏与结、小便的利与不利。若小肠吸收水液不及导致大量水液随糟粕传至大肠,则可出现大便溏泻,此时可通过通利小便之法分消多余的水液;反之,若小肠泌别失常,水液偏渗膀胱,则会导致大便硬、小便数之象。第三部分,是运用《伤寒论》中治疗二便异常较经典的方剂进行循证医学分析。文献检索包括电子与手工检索;采用随机方案隐藏与Jadad质量记分法对纳入的RCT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两名作者按照事前所设计的资料提取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独立提取,若是遇到不相同的部分,由第三者一起进行讨论并协商解决。采用的软件是由Cochrane协作网所提供的RevMan 5.3.5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的是危险比率,连续变量使用均数差表示治疗效应,这两样数据都以效应值及其95%的可信区间来表示。如果meta分析的结果存在异质性,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来表达,反之,则用固定效应模型表达,当汇总效应出现不相同时,则提供两种模型的分析结果。发表偏倚使用倒漏斗图进行分析以及判断。选定的方剂为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麻子仁丸、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等六首,并对这几首方剂分别治疗肝硬化腹水、小儿秋泻、便秘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建议的最佳治疗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五苓散、真武汤以及猪苓汤在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泻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麻子仁丸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葛根芩连汤和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但这些系统评价大多由于临床实验研究的质量偏低,证据可靠性不足,所以没有办法真正体现出中药治疗这些疾病的优势。
李蕴麟[10](2011)在《风湿与骨关节病定点介入疗法》文中研究说明一、风湿与骨关节病定点介入疗法的基本内容(一)、定点介入疗法的概念采用可控制软组织慢性炎症的特效药物配方及独特的定点穿刺技术,使药物准确地介入到所需治疗的病变部位,以达到消除风湿与骨关节病慢性炎症并进而达到解除软组织痛症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以细针准确介入全身所有关节、脊神经出口、皮神经出口、椎管内、筋膜及腱鞘组织为基本特征,具有组织损伤小、无神经毒性、痛苦轻微、起效迅速和疗效确切的特点。
二、减少中草药针剂肌肉注射局部疼痛或硬结的点滴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减少中草药针剂肌肉注射局部疼痛或硬结的点滴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文献数据库和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药安全性问题概述 |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及其安全性问题概述 |
第三节 药品不良反应评价及其方法概述 |
第二章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文献数据库建立 |
第一节 数据库整体构建思路 |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个案报告数据库的建立 |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群案报告数据库的建立 |
第四节 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
第五节 中药注射剂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
第六节 中药来源的化学注射剂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
第七节 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数据库的建立 |
本章研究的总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数据库分析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研究 |
第一节 数据库中不良反应信息总体分析 |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重点品种的不良反应特点研究 |
研究一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
研究二 清开灵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
研究三 穿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
研究四 鱼腥草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专项文献研究 |
本章研究的总结和讨论 |
第四章 基于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理论阐释 |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传统警戒论述的整理研究 |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警戒表述的探索性研究 |
本章研究的总结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作者简介 |
(3)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研究 |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病名萌芽期 |
1.1.2 病名内涵充实期 |
1.1.3 病名内涵争议期 |
1.1.4 病名初步统一期 |
1.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概念考辨 |
1.2.1 心痛与胸痛、膈痛 |
1.2.1.1 心痛 |
1.2.1.2 胸痛与膈痛 |
1.2.2 胸痹与心痹、胸痹心痛 |
1.2.2.1 胸痹与心痹 |
1.2.2.2 胸痹心痛 |
1.2.3 厥心痛与真心痛 |
1.2.3.1 厥心痛 |
1.2.3.2 真心痛 |
1.2.4 卒心痛与久心痛 |
1.2.4.1 卒心痛 |
1.2.4.2 久心痛 |
1.2.5 九种心痛 |
1.2.6 心胃痛(心脾痛)与心疝、心中寒 |
1.2.6.1 心胃痛(心脾痛) |
1.2.6.2 心疝与心中寒 |
1.2.7 病名之辨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 病因认识 |
2.1.1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
2.1.2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
2.1.3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
2.1.4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
2.1.5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
2.2 病机分析 |
2.2.1 心痛发作机理 |
2.2.1.1 不通则痛 |
2.2.1.2 牵引作痛 |
2.2.1.3 不荣则痛 |
2.2.2 疾病产生机理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与证候分类 |
3.1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分类 |
3.2 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
3.2.1 《金匮要略》之辨证 |
3.2.1.1 胸痹之辨证 |
3.2.1.2 心痛之辨证 |
3.2.2 病因辨证 |
3.2.3 八纲辨证 |
3.2.3.1 寒热辨证 |
3.2.3.2 虚实辨证 |
3.2.4 气血辨证 |
4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 |
4.1 治则概述 |
4.1.1 辨证治则 |
4.1.1.1 阴阳辨证治则 |
4.1.1.2 表里辨证治则 |
4.1.1.3 虚实辨证治则 |
4.1.1.4 寒热辨证治则 |
4.1.1.5 气血辨证治则 |
4.1.1.6 脏腑辨证治则 |
4.1.2 胸痹心痛辨病治则 |
4.2 治法概述 |
4.2.1 药物疗法 |
4.2.1.1 祛邪诸法 |
4.2.1.2 扶正诸法 |
4.2.1.3 扶正祛邪诸法 |
4.2.1.4 心病专药 |
4.2.2 针灸、按摩与导引 |
4.2.2.1 针灸 |
4.2.2.2 按摩 |
4.2.2.3 导引 |
4.2.3 其他疗法 |
4.2.3.1 外治法 |
4.2.3.2 食疗药膳 |
4.2.3.3 心理疗法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调摄 |
5.1 心绞痛的预防 |
5.1.1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
5.1.2 起居有常,寒温适宜 |
5.1.3 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
5.1.4 不妄作劳,动而中节 |
5.2 心绞痛的调摄 |
5.2.1 精神 |
5.2.2 饮食 |
5.2.3 运动 |
5.2.4 禁忌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专题研究 |
6.1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处方用药研究 |
6.1.1 研究意义与入选标准 |
6.1.2 古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小方概况 |
6.1.2.1 汉唐时期 |
6.1.2.2 宋元时期 |
6.1.2.3 明清时期 |
6.1.3 讨论 |
6.1.3.1 汉唐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2 宋元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3 明清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医案研究 |
6.2.1 研究意义及入选标准 |
6.2.1.1 研究意义 |
6.2.1.2 入选标准 |
6.2.2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分析 |
6.2.2.1 元明时期医案 |
6.2.2.2 清~民国时期医案 |
6.2.3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证治规律探讨 |
6.2.3.1 元明时期与清~民国时期用药规律比较 |
6.2.3.2 证治规律 |
7 冠心病心绞痛相关问题探讨 |
7.1 肝心痛意义探讨 |
7.1.1 概念源起与发展 |
7.1.2 现代应用 |
7.1.2.1 理论阐述及辨证分型 |
7.1.2.2 临床研究 |
7.1.3 意义探讨 |
7.2 扶阳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 |
7.2.1 阴阳关系,阳为主导 |
7.2.2 心痛病机,“阳微”为主 |
7.2.2.1 心阳虚 |
7.2.2.2 肺阳虚 |
7.2.2.3 脾阳虚 |
7.2.2.4 肾阳虚 |
7.2.3 治重阳气,古今一贯 |
7.2.4 扶阳含义,“温补通回” |
7.2.4.1 温阳散寒 |
7.2.4.2 补气助阳 |
7.2.4.3 通阳宣痹 |
7.2.4.4 回阳救逆 |
7.3 论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
7.3.1 心痛标证,其“本”在气 |
7.3.2 调气之法,重在脾肺 |
7.4 热证心痛辨析 |
7.4.1 古籍所载,郁热为多 |
7.4.2 今人发挥,痰热郁毒 |
7.4.2.1 理论上,阐发郁热伤络、热毒学说 |
7.4.2.2 临床上,审证应用清法治热证心痛 |
7.4.3 评述 |
下篇 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1.3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1.3.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
1.3.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1.4 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4.1 心绞痛的诊断 |
1.4.2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
1.5 心绞痛的治疗 |
1.5.1 抗心肌缺血的综合防治 |
1.5.2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1.5.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1 心绞痛的病因 |
2.1.2 心绞痛的病机 |
2.2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
2.2.1 宏观辨证 |
2.2.2 微观辨证 |
2.2.2.1 脂质代谢方面 |
2.2.2.2 心功能方面 |
2.2.2.3 微循环方面 |
2.2.2.4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方面 |
2.2.2.5 血液流变学方面 |
2.2.2.6 氧自由基方面 |
2.2.2.7 血管活性物质方面 |
2.2.2.8 免疫功能方面 |
2.2.2.9 激素方面 |
2.2.2.10 同型半胱氨酸方面 |
2.2.2.11 其他方面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
3.1 辨证分型治疗 |
3.1.1 分3 型治疗 |
3.1.2 分4 型治疗 |
3.1.3 分5 型治疗 |
3.1.4 分6 型治疗 |
3.1.5 分7 型治疗 |
3.1.6 分8 型治疗 |
3.1.7 分10 型治疗 |
3.2 各家论治观点研究 |
3.2.1 从八纲论治 |
3.2.1.1 从虚实论治 |
3.2.2 从病邪论治 |
3.2.2.1 从痰湿论治 |
3.2.2.2 从瘀血论治 |
3.2.2.3 从痰瘀论治 |
3.2.2.4 从火邪论治 |
3.2.2.5 从毒论治 |
3.2.2.6 从郁论治 |
3.2.3 从脏腑论治 |
3.2.3.1 从肾论治 |
3.2.3.2 从脾论治 |
3.2.3.3 从肝论治 |
3.2.3.4 从肺论治 |
3.2.3.5 从胆论治 |
3.2.3.6 从胃论治 |
3.2.3.7 从五脏六腑论治 |
3.2.4 其他 |
3.2.4.1 从阴虚论治 |
3.2.4.2 从络论治 |
3.2.4.3 从营卫失调论治 |
4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
4.1 冉雪峰:利膈通络消症散结治心绞痛 |
4.2 曹惕寅:重疏导心经逆气,用药贵乎轻灵 |
4.3 蒲辅周:主用两和散治心痛 |
4.4 李斯炽:法遵辨证论治,扶正兼以祛邪 |
4.5 岳美中:心痛病因阳虚受寒,化瘀辅以通阳行气 |
4.6 秦伯未:气血不利为病机,养血扶阳以治本 |
4.7 张伯臾:注重心肾并治,推崇膏方调治、散剂善后 |
4.7.1 病机认识 |
4.7.2 治疗大法 |
4.7.3 临床用药特点 |
4.8 赵锡武: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胸痹 |
4.9 宋孝志:脏腑分型论治心绞痛 |
4.10 袁家玑:重视痰邪致病,通阳化痰为治 |
4.11 任应秋:辨证论治冠心病,扶阳通营为先务 |
4.12 郭士魁:主以通法治心痛 |
4.13 俞慎初:治心痛不离“补虚”、“通脉” |
4.14 邓铁涛:治重调脾护心、益气除痰 |
4.15 万友生:自拟丹络蒌薤汤疗胸痹 |
4.16 董建华:辨病辨证相结合,理气活血基本方 |
4.17 陆芷青:病机气阴痰瘀,辨证舌脉为凭 |
4.18 路志正:胸痹治从脾胃、肝 |
4.19 颜德馨:心痛分三期,法用温、通、补 |
4.20 方药中:重视心肾,阴阳平调 |
4.21 周信有:自拟心痹一号方,益气温肾祛痰瘀 |
4.22 高辉远:辨证兼用自拟方 |
4.23 焦树德:辨证虚实,心肺并调,气血同治 |
4.24 张琪:辨证八法治心痛 |
4.25 印会河:胸痹治同肝着,方用旋覆花汤 |
4.26 周次清:祛邪为主,常法有四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
5.1 固定方加减治疗 |
5.1.1 祛邪诸法 |
5.1.1.1 活血化瘀法 |
5.1.1.2 疏肝行气法 |
5.1.1.3 温阳散寒法 |
5.1.1.4 行气活血法 |
5.1.1.5 通阳活血法 |
5.1.1.6 消积化滞法 |
5.1.1.7 软坚破结法 |
5.1.1.8 化痰祛瘀法 |
5.1.1.9 化痰通阳法 |
5.1.1.10 活血通鼻窍法 |
5.1.1.11 散寒息风通络法 |
5.1.2 扶正诸法 |
5.1.2.1 益气温阳法 |
5.1.2.2 益气养阴法 |
5.1.2.3 益气养心法 |
5.1.2.4 温通心阳法 |
5.1.2.5 益气健脾法 |
5.1.2.6 益气补肺法 |
5.1.2.7 补肾法 |
5.1.2.8 调补心肾法 |
5.1.2.9 滋阴益气补肾法 |
5.1.3 扶正祛邪诸法 |
5.1.3.1 益气活血法 |
5.1.3.2 滋阴活血法 |
5.1.3.3 温阳活血法 |
5.1.3.4 通络益气法 |
5.1.3.5 益气化痰祛瘀法 |
5.1.3.6 益气温阳活血法 |
5.1.3.7 益气养阴活血法 |
5.1.3.8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
5.1.3.9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
5.1.3.10 补肾涤痰法 |
5.1.3.11 补肾活血法 |
5.1.3.12 温肾化痰祛瘀法 |
5.1.3.13 补脾和胃法 |
5.1.3.14 健脾活血祛痰法 |
5.1.3.15 养心化痰通络法 |
5.1.3.16 补心益肾祛瘀法 |
5.1.3.17 补脾益肺、理气活血法 |
5.1.3.18 补心益肾、化痰祛瘀法 |
5.2 中成药治疗 |
5.2.1 丸剂 |
5.2.1.1 滴丸 |
5.2.1.2 微丸与浓缩丸 |
5.2.2 散剂 |
5.2.3 煎膏剂与流浸膏剂 |
5.2.4 片剂 |
5.2.5 胶囊剂 |
5.2.6 合剂(口服液) |
5.2.7 颗粒剂(冲剂) |
5.2.8 注射剂 |
5.2.9 气雾剂、喷雾剂 |
5.2.10 软膏剂 |
5.2.11 膏药 |
5.2.12 其他剂型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单味药物治疗 |
6.1 根类 |
6.1.1 三七 |
6.1.2 丹参 |
6.1.3 西洋参 |
6.1.4 当归 |
6.1.5 麦冬 |
6.1.6 刺五加 |
6.1.7 黄芪 |
6.1.8 葛根 |
6.1.9 缬草 |
6.2 根茎类 |
6.2.1 大蒜 |
6.2.2 川芎 |
6.3 果实类 |
6.3.1 山楂 |
6.3.2 刺蒺藜 |
6.4 花类 |
6.4.1 红花 |
6.4.2 鸡冠花 |
6.4.3 蒲黄 |
6.5 叶类 |
6.5.1 茶叶 |
6.5.2 银杏叶 |
6.6 茎藤类 |
6.6.1 桑寄生 |
6.7 全草类 |
6.7.1 长白瑞香 |
6.7.2 回心草 |
6.7.3 灯盏细辛 |
6.7.4 红景天 |
6.7.5 苦碟子 |
6.7.6 香青兰 |
6.7.7 穿心莲 |
6.7.8 绞股蓝 |
6.7.9 益母草 |
6.7.10 淫羊藿 |
6.8 动物类 |
6.8.1 水蛭 |
6.8.2 地龙 |
6.8.3 熊胆 |
7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穴位、推拿、气功治疗 |
7.1 针灸疗法 |
7.1.1 体针疗法 |
7.1.1.1 辨证分型治疗 |
7.1.1.2 固定处方治疗 |
7.1.2 耳针疗法 |
7.1.2.1 耳穴电针法 |
7.1.2.2 耳穴贴压法 |
7.1.3 头针疗法 |
7.1.4 腕踝针疗法 |
7.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
7.1.6 温针疗法 |
7.1.7 电针疗法 |
7.1.8 灸法 |
7.1.8.1 艾条灸法 |
7.1.8.2 隔物灸法 |
7.1.9 刺血疗法 |
7.1.10 其他针灸疗法 |
7.1.10.1 信息治疗仪穴位治疗 |
7.1.10.2 微波针灸治疗 |
7.1.10.3 指穴敏感点治疗 |
7.1.11 综合疗法 |
7.1.11.1 电耳针配合体针、穴位注射 |
7.1.11.2 针刺配合灸法 |
7.1.11.3 针刺配合耳穴埋针 |
7.2 穴位疗法 |
7.2.1 穴位注射法 |
7.2.1.1 西药注射 |
7.2.1.2 中药注射 |
7.2.2 穴位埋植法 |
7.2.2.1 穴位埋线法 |
7.2.2.2 穴位埋藏微型助压器 |
7.2.3 穴位贴压法 |
7.2.3.1 辨证取穴贴压 |
7.2.3.2 固定穴位贴压 |
7.2.4 其他穴位疗法 |
7.3 推拿疗法 |
7.3.1 压痛点推拿 |
7.3.2 心区局部推拿 |
7.3.3 足反射区推拿 |
7.3.4 全身推拿 |
7.4 气功疗法 |
7.4.1 治疗原理 |
7.4.2 治疗冠心病功法简介 |
7.4.3 冠心病辨证施功 |
7.4.3.1 治疗虚证功法 |
7.4.3.2 治疗实证功法 |
7.4.4 临床应用 |
7.4.4.1 内气疗法 |
7.4.4.2 外气疗法 |
7.4.4.3 内气与外气结合疗法 |
8 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法 |
8.1 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结合治疗 |
8.1.1 中成药与药浴、刮痧、体疗结合法 |
8.1.2 中成药与针灸结合法 |
8.1.3 汤剂与体针、耳针结合法 |
8.1.4 汤剂与针灸、气功结合法 |
8.1.5 汤剂与耳穴贴药结合法 |
8.2 西药与针灸结合治疗 |
8.3 非药物疗法相互结合治疗 |
8.3.1 拔罐、贴敷、温灸结合法 |
8.3.2 温灸、拔罐、穴位注射结合法 |
8.3.3 穴位注射与食疗结合法 |
8.3.4 针灸与氧疗结合法 |
8.3.5 穴位按摩与耳压结合法 |
9 冠心病心绞痛的食疗与护理 |
9.1 冠心病心绞痛的饮食疗法 |
9.1.1 冠心病辨病与辨证食疗 |
9.1.1.1 冠心病食疗方 |
9.1.1.2 冠心病的辨证食疗 |
9.1.2 临床应用 |
9.1.2.1 单味食品治疗冠心病 |
9.1.2.2 辨证配膳治疗冠心病 |
9.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
9.2.1 冠心病护理常规 |
9.2.1.1 环境安排 |
9.2.1.2 起居护理 |
9.2.1.3 情志护理 |
9.2.1.4 服药护理 |
9.2.1.5 饮食护理 |
9.2.1.6 排泄护理 |
9.2.2 疾病护理 |
9.2.2.1 危重期护理 |
9.2.2.2 缓解期护理 |
9.2.3 心绞痛辨证施护 |
10 国外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相关研究 |
10.1 针灸 |
10.1.1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
10.1.2 针刺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2 中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I.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
II. 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III.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
IV.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
V.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
VI.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
VII.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
(5)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136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诊断标准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观察内容 |
5 评定疗效标准 |
6 统计处理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带状疱疹中西医研究现状分析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D期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方式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复习 |
1 前列腺癌的诊断 |
1.1 临床诊断 |
1.2 实验室诊断 |
1.3 超声诊断 |
1.4 影像学诊断 |
1.5 放射性核素诊断 |
1.6 病理学诊断 |
1.7 前列腺癌的分期 |
1.8 前列腺癌内分泌敏感性分类 |
1.9 HRPC的判断 |
2 D期前列腺癌的现代医学治疗 |
2.1 内分泌治疗 |
2.2 化学疗法 |
2.3 基因疗法 |
2.4 放射治疗 |
2.5 放射性核素治疗 |
2.6 手术疗法 |
2.7 低温外科 |
3 D期前列腺癌的中医药治疗 |
3.1 辨证论治 |
3.2 辨证论治配合放化疗、内分泌治疗 |
3.3 中药注射 |
3.4 成方、验方治疗 |
3.5 单方、草药、中成药治疗 |
3.6 针灸治疗 |
第二部分 D期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方式初探 |
1 近10年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的循证医学研究 |
2 近3年D期前列腺癌住院病历中医证候学回顾性研究 |
2.1 D期前列腺癌辨证分型的回顾性研究 |
2.2 D期前列腺癌辨证指标的回顾性研究 |
3 D期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方式探讨 |
3.1 D期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症状、体征指标数据库的建立 |
3.2 D期前列腺癌症、征指标(Variables)聚类分析 |
3.3 D期前列腺癌病例(Cases)聚类分析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辨证分型方式试用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
1 辨证分型方式试用结果 |
2 对D期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影响 |
2.1 一般资料 |
2.2 方法 |
2.3 统计学处理 |
2.4 结果 |
2.5 讨论 |
3 对D期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灶数目的影响 |
3.1 一般资料 |
3.2 方法 |
3.3 统计学处理 |
3.4 结果 |
3.5 讨论 |
4、对D期前列腺癌患者骨痛的影响 |
4.1 疼痛分级 |
4.2 临床资料 |
4.3 疗效评判 |
4.4 统计学处理 |
4.5 结果 |
4.6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药自然铜低频超声透入给药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促进骨折愈合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一) 促进骨折愈合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骨折愈合的机理 |
(二)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
1. 全身因素 |
2. 局部因素 |
3. 治疗因素 |
(三) 促进骨折愈合的方法 |
二、促进骨折愈合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一) 骨折愈合的中医学机理 |
1. 与骨折愈合有关的三种学说 |
2. 三种学说与骨折愈合 |
(二) 祖国医学对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的研究 |
1. 传统中医对骨折愈合的认知 |
2. 现代中医对骨折愈合的认知 |
(三) 促进骨折愈合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
1. 中医药对骨折愈合的研究概述 |
三、自然铜在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
(一) 自然铜的药理作用 |
1. 中药自然铜的炮制 |
2. 中药自然铜的功效 |
3. 自然铜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 |
4. 自然铜的作用机制 |
(二) 自然铜在促进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现状 |
1. 历代医家对自然铜应用方面的认识 |
2. 自然铜在接骨方剂中的地位 |
3. 自然铜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 |
4. 自然铜的临床使用现状 |
四、超声透入给药的研究概况 |
(一) 药物传输系统 |
(二) 透皮给药系统 |
(三) 超声药物透入 |
1. 超声透入法的机理研究概述 |
2. 低频超声透入给药的机制 |
3. 低频超声对药物透皮增强作用 |
4. 低频超声透入药物治疗后对人体皮肤功能影响的研究 |
(四) 超声定位药物透入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的研究现状 |
(五) 结语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中药自然铜低频超声透入给药有效成分组织浓度的实验研究 |
1 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实验二 对骨折愈合中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实验三 中药自然铜低频超声透入给药对兔肢体骨折愈合的影响 |
1 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第三部分 总结与讨论 |
一、总结与讨论 |
二、本项研究创新点 |
三、存在的问题 |
四、前瞻性分析 |
第四部分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查新报告 |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
(8)延胡索合剂(YHS-1)对吡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及静脉炎的防治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吡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对象及材料 |
1.1.2 实验方法 |
1.2 结果 |
1.2.1 各组外渗性损伤后肉眼表现 |
1.2.2 各组小鼠体重变化 |
1.2.3 各组外渗性损伤程度比较 |
1.2.4 各组外渗性损伤面积 |
1.2.5 各组外渗性损伤愈合时间 |
1.2.6 各组病理形态学观察 |
1.3 讨论 |
1.3.1 建立动物模型的原则 |
1.3.2 吡柔比星溶液最终浓度的选择 |
1.4 小结 |
二、YHS-1对吡柔比星外渗性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对象及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各组外渗性损伤面积的比较 |
2.2.2 各组外渗性损伤愈合时间比较 |
2.2.3 各组外渗性损伤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表现 |
2.2.4 各组损伤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中EGFR、VEGF的表达 |
2.3 讨论 |
2.3.1 YHS-1主要中药成分的功效 |
2.3.2 皮肤损伤愈合过程 |
2.4 小结 |
三、吡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实验对象及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各组家兔注射吡柔比星后反应及静脉炎肉眼表现 |
3.2.2 不同浓度组实验家兔静脉炎发生情况 |
3.2.3 各组兔耳缘静脉炎病理损伤表现 |
3.3 讨论 |
3.3.1 吡柔比星引起化疗性静脉炎的常见原因 |
3.3.2 建模方法的探索 |
3.4 小结 |
四、吡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实验对象及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各组静脉炎发生率及分级 |
4.2.2 各组静脉炎愈合时间比较 |
4.2.3 病理形态学观察 |
4.2.4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化疗性静脉炎及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治疗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二便异常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综述 |
综述一:《伤寒论》"二便异常"的文献研究 |
1 《伤寒论》小便异常的表现 |
1.1 小便不利 |
1.2 小便不通(不尿) |
1.3 小便难 |
1.4 小便少 |
1.5 小便数 |
2 《伤寒论》大便异常的表现 |
2.1 泄泻 |
2.2 便秘 |
3 现代研究的大便和小便异常 |
3.1 大便异常的研究 |
3.2 小便异常的现代认识 |
4 "二便异常"的相关性 |
4.1 大便硬、小便利 |
4.2 小便不利、大便反自利 |
4.3 小便数、大便硬 |
4.4 小便量多、大便硬 |
5 利小便而实大便,通大便而缩小便 |
5.1 利小便而实大便 |
5.2 通大便而缩小便 |
综述二:五苓散的现代研究 |
1 五苓散方源 |
2 五苓散药物组成分析 |
3 五苓散现代临床研究 |
4 五苓散现代药理研究 |
4.1 双向调节尿液作用 |
4.2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4.3 抗变态反应作用 |
4.4 抑制排斥反应作用 |
4.5 保护肾脏作用 |
4.6 治疗心衰 |
4.7 抑制泌尿系结石生成作用 |
4.8 止泻作用 |
综述三:真武汤的现代研究 |
1 真武汤方源 |
2 真武汤药物组成分析 |
3 真武汤现代临床研究 |
3.1 心脏衰竭 |
3.2 外感 |
3.3 咳嗽 |
3.4 喘证 |
3.5 尿多 |
3.6 遗尿 |
3.7 水肿 |
3.8 泄泻 |
3.9 肝硬化腹水 |
4 真武汤现代药理研究 |
4.1 强心及改善心功能 |
4.2 温肾作用 |
4.3 抗衰老作用 |
4.4 减肥降脂作用 |
综述四:猪苓汤的现代研究 |
1 猪苓汤方源 |
2 猪苓汤药物组成分析 |
3 猪苓汤现代临床研究 |
3.1 急慢性肾炎 |
3.2 急慢性膀胱炎 |
3.3 泌尿系结石 |
3.4 肾积水 |
3.5 其它疾病 |
4 猪苓汤现代药理研究 |
综述五:麻子仁丸的现代研究 |
1 麻子仁丸的研究概况 |
2 麻子仁丸药物组成分析 |
3 麻子仁丸的临床使用概况 |
3.1 单纯性便秘 |
3.2 习惯性便秘 |
3.3 肛肠疾病 |
3.4 腰椎间盘突出症 |
3.5 小儿习惯性便秘 |
3.6 抗精神药物导致的便秘 |
3.7 老年便秘 |
3.8 肿瘤便秘 |
3.9 术后便秘 |
3.10 咳嗽 |
3.11 高脂血症 |
3.12 其他应用 |
4 麻子仁丸的实验研究 |
4.1 通便作用 |
4.2 抗粘连作用 |
4.3 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 |
4.4 降糖作用 |
综述六:葛根芩连汤的现代研究 |
1 葛根芩连汤方源 |
2 葛根芩连汤药物组成分析 |
3 葛根芩连汤现代临床研究 |
3.1 泄泻 |
3.2 胃肠炎 |
3.3 发热并发肝炎 |
3.4 脑梗死 |
3.5 外感类疾病 |
3.6 运动神经类疾病 |
3.7 糖尿病及并发症 |
3.8 代谢综合征 |
3.9 带下 |
3.10 阴道炎 |
3.11 更年期综合征 |
3.12 外科术后 |
3.13 皮肤类疾病 |
3.14 五官类疾病 |
3.15 其他杂病 |
4 葛根芩连汤现代药理研究 |
4.1 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细胞炎症因子 |
4.2 抗细胞凋亡因子 |
4.3 调节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 |
4.4 抑菌作用 |
4.5 解热作用 |
综述七:黄芩汤的现代研究 |
1 黄芩汤方源 |
2 黄芩汤药物组成分析 |
3 黄芩汤现代临床研究 |
4 黄芩汤现代药理研究 |
4.1 复方和单味同步实验结果分析 |
4.2 组方分析 |
4.3 拆方研究 |
4.4 复方作用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伤寒论》二便异常的理论探讨 |
1 大便异常 |
1.1 下利 |
1.2 大便难 |
1.3 大便硬 |
1.4 初硬后溏 |
2 小便异常 |
2.1 小便异常的病因病机探讨 |
2.2 小便异常的诊治意义 |
3 二便的相关性探讨 |
3.1 《伤寒论》对二便关系的认识 |
3.2 "通大便而缩小便"探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经方治疗二便异常的meta分析 |
一、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临床疗效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特点 |
4.2 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RCT的方法学质量 |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
5 建议治疗方案 |
二、真武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临床疗效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真武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特点 |
4.2 方法学质量 |
4.3 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局限性 |
4.4 结果的可推广应用性 |
4.5 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
5 建议治疗方案 |
三、猪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临床疗效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猪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特点 |
4.2 猪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RCT的方法学质量 |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
5 建议治疗方案 |
四、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泻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临床疗效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泻的疗效特点 |
4.2 方法学质量 |
4.3 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局限性 |
4.4 结果的可推广应用性 |
4.5 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
5 建议治疗方案 |
五、麻子仁丸治疗便秘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临床疗效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麻子仁丸治疗便秘的疗效特点 |
4.2 麻子仁丸治疗便秘RCT的方法学质量 |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
5 建议治疗方案 |
六、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综述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临床疗效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特点 |
4.2 方法学质量 |
4.3 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局限性 |
4.4 结果的可推广应用性 |
4.5 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
5 建议治疗方案 |
七、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临床疗效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特点 |
4.2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RCT的方法学质量 |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
5 建议治疗方案 |
总结 |
1 纳入研究的证据质量评估 |
1.1 方法学质量和偏倚风险评估 |
1.2 GEADE标准评估证据质量 |
2 本篇研究的不足 |
3 小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四、减少中草药针剂肌肉注射局部疼痛或硬结的点滴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减少中草药针剂肌肉注射局部疼痛或硬结的点滴体会[J]. 宿光瑞. 中草药通讯, 1976(12)
- [2]基于文献数据库和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D]. 吴嘉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3]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4]提高中草药针剂澄明度的点滴体会[J]. 王尊善.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82(03)
- [5]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136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D]. 邱曙光. 郑州大学, 2013(04)
- [6]D期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方式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探[D]. 朱晓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10)
- [7]中药自然铜低频超声透入给药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D]. 毛碧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9(07)
- [8]延胡索合剂(YHS-1)对吡柔比星外渗性损伤及静脉炎的防治及机制研究[D]. 孙甜甜. 天津医科大学, 2012(02)
- [9]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二便异常及其关系研究[D]. 黄熙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10]风湿与骨关节病定点介入疗法[A]. 李蕴麟. 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西北学术会议暨培训班论文汇编,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