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动群众,搞好肉品卫生(论文文献综述)
张汉宸[1](2021)在《再造“卫生”: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食品安全》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摆脱了从前饥寒交迫的生活。但因国家财政紧张、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民众卫生意识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食物中毒事故不断发生,对新建立的人民政权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上海市作为全国最大的金融、文化中心,人口众多,工业发达,食品需求量巨大,致使食品安全问题也不时发生。为应对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保障新中国的生产建设工作,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整治。经过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高了人民生活幸福感,增强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这一治理过程也为党和政府推进基层政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群众基础,对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具有积极意义。
白林[2](2019)在《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利用蒙古国对外关系中央档案馆、蒙古国中央档案馆、蒙古人民革命党档案馆以及中国外交部档案馆、地方省档案馆解密的档案资料,以1949年至1964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遣工人援助蒙古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为研究主线,重点探讨中国援建工人历年在蒙古工作和生活状况及其演变过程,力图借此反映出作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兄弟国家,中蒙在建交后双方外交及经济关系的发展脉络。文章主体共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叙述中国派遣援建工人赴蒙的历史过程。1949年中蒙建交后,只因首任中国驻蒙古大使吉雅泰误解周恩来的语意,与蒙方交涉在蒙华侨问题时主动提出派遣中国工人赴蒙的问题。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经济百废待兴和朝鲜战争爆发以及中国派兵参战等原因,中蒙双方派遣工人的交涉暂停。直到1955年,中蒙两国签订协定,中国派遣大批工人赴蒙参加生产建设。受中蒙关系变化的影响,1963年中国停止派遣援建工人,1964年中国在蒙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第二章主要考察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情况。蒙古领导人既需要大批中国工人赴蒙援建,又对他们持有“猜忌”、“警惕”的矛盾心理。而这种矛盾心理均表现在蒙方分配中国工人工作及其生活条件等方面。例如,给中国工人过于分散分配工作;与苏联工人和蒙古工人比较起来看,中国工人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有明显的差距。但是,中国工人在中国政府的宣传和教育下,援建工作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第三章分析中蒙双方如何处理两国工人之间的矛盾及其处理方针的演变过程。针对中国工人违法乱纪的行为与两国工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中国政府主动要求之下,经中蒙双方协商决定,按照蒙古法律处理工人之间的司法问题。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等原因,蒙古司法机关和警察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经常出现偏袒或袒护本国人的现象。因此,在中方要求下,中蒙双方进行商讨并调整为共同协商解决司法问题。中蒙关系恶化后,蒙方不顾中方的反对,单方面强行处理工人之间的司法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第四章探讨中蒙两国关系的变化及其中国援建工人回国的过程。1955年中国援建工人抵达蒙古后,因各种原因及其3年工作期满等原因,部分中国工人提前陆续回国。中苏关系恶化后,由于蒙古采取“等距离”外交政策,在1959年至1961年初期间,期满和提前回国的工人很少。受中苏关系的影响,中蒙关系恶化后,中国工人期满和提前回国人数剧增。特别是1962年访华期间,泽登巴尔与周恩来发生意识形态争论,加剧了中蒙两党和两国关系。蒙古政府全面调整对华政策,1964年单方面宣布运送中国工人全部回国。第五章讨论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五年计划中的影响。1955年开始,蒙方引进大批中国工人,使其参加国民经济建设当中。与此同时,针对蒙古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中蒙双方签订经济援助协定,中国向蒙古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蒙古领导人不顾苏联反对,不仅学习中国“大跃进”运动,而且1959年在全国范围内也开展了“大跃进”运动。中国工人积极参加其中创造出了很多成果。直到1964年,中国工人全部回国而中国提供的援建项目被迫暂停。中国对蒙古派遣劳动力和提供经济援助的行为,与对其他国家提供的援助有较大的区别。中国对蒙古援助行为不仅输出自身经济发展模式,它还具有排除或消减苏联在蒙古的影响力的这一政治任务。中国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扩大在蒙古的政治影响,以此将来与苏联角逐蒙古问题。但是,中国派遣劳动力援蒙的行为,不仅影响中蒙双方领导人做出有关两国关系的决策,而且在1960年代初期促进了中蒙两国关系恶化的进程。
张勇[3](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李晓朋[4](2016)在《建国初期重庆地区突发性疫病的防治研究(1950~1953)》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疫病并未因新生人民政权的建立而消亡,依然如往昔般不约而至,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面对突发的疫病肆虐,广大民众由于应对的乏术,以及认知的偏差,只能也只得听天由命。但对于党和政府而言,建国初期肆虐的疫病不仅仅是单纯的防治工作,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因为在党和政府看来,肆虐的疫病附着非同一般的政治隐喻:肆虐的疫病是反动旧政权的隐喻,认为正是旧政权的不作为,才导致了今天疫病的大肆爆发;疫病的大规模爆发是广大老百姓落后的卫生习惯、迷信等的隐喻。因此,19501953年,中央卫生部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卫生会议,制定了新中国“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而此时,重庆地区亦发生了严重的疫灾,特别是疟疾、麻疹、白喉、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突发性疫病的肆虐,给重庆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于是,在此方针指示下,重庆市委市政府结合地方实际,在疫病突发时通过采取应急性抢救措施,整合与利用各级组织、资金、人员等政治资源,有效地控制了突发性疫病的蔓延;突发性疫病过后又通过开展日常性预防工作,将疫病防治与重庆地区的社会改造,尤其是移风易俗结合起来,发挥多方面的合力作用,把防疫与治愚相结合,化危机为机会,成功的遏制了疫病的肆虐,不仅减少了人口的大量死亡,而且为新生人民政权在重庆的巩固奠定下良好的民意基础。本文在逻辑结构上主要由导言、正文以及结语三大部分构成。导言部分:简述了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回顾了学术界的研究概况,同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部分:突发性疫病的流行概况。本部分从突发性疫病交相并发、发病频率高与强度大、疫情全年普发性与季节爆发性并存、流行范围广与区域分布不平衡等四个方面,对突发性疫病流行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危害进行了探究。第二部分:突发性疫病的应急性举措。本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这一部分从及时的组织与宣传动员、专业防疫人员的及时抽调与资金的紧急调配、疫病抢救与疫情调查并行展开、交通检疫与隔离等方面,论述了突发性疫病发生时采取的具体应急措施。第三部分:突发性疫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本部分是文章的难点。该部分从防疫经费的匮乏、卫生防疫人员的缺乏、事务主义的存在、黑恶势力的破坏和造谣等方面,论述了疫病在应急性应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边治边改与事后整改相结合的方法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第四部分:突发性疫病应对后的预防。本部分是文章的重点。这一部分从日常防疫的角度出发,通过防疫组织机构的建立、防疫宣传工作的开展、现代防疫措施的实施、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动、公共卫生建设与推进等方面论述了突发性疫病应对过后采取的预防举措。第五部分:突发性疫病防治的成效。本部分阐述了疫病防治本身带来的具体效果和由疫病防治带来的间接成效。结语部分:阐述了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及主要观点,以及对当下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的启示。
李娟[5](2014)在《20世纪50年代上海爱国卫生运动研究》文中指出1950年至195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结合本市的具体情况,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爱国卫生运动。爱国卫生运动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卫生宣传和实施工作的一种特有的工作方法。爱国是政治性质,卫生是具体工作内容,运动是主要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党和政府直接发动和领导,通过层层动员和组织,将卫生工作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同各阶段政治、军事和生产任务及人民生活相结合,同大规模群众运动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参与结合),显示出明显的政治性、运动性。同时,由于各时期具体工作内容的差异,也显示出明显的阶段性。其中,1950年至1955年主要结合清洁卫生运动、抗美援朝运动,以开展清洁卫生和防治疫病运动为中心;1956年至1959年主要结合党中央《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精神和“大跃进”运动,以除“四害”、讲卫生为中心。本文拟以1950年至1959年上海爱国卫生运动兴起的国际国内背景、各阶段运动的发动、组织和具体实施过程为中心,就运动主要成绩、经验和不足作一述评
李世龙[6](2011)在《关于农村肉食品安全的思考与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集市日益活跃,各类畜产品大量上市,村寨分散交易量不断增加。由于上市交易的肉品来源广,流通渠道多,交易场所分散,未经检疫的病害畜产品容易流入流
杜秀改[7](2010)在《对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广大消费者对肉食品的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安全肉"、"放心肉"成为人民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也是经济全球化后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牲畜定点屠宰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保证肉食品卫生安全、维护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
商务部[8](2010)在《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文中研究表明猪肉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肉品来源,生猪屠宰是我国实行严格市场准入的行业之一,承担着服务"三农"、满足居民猪肉消费需求、保障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的产业功能和社会责任。为引导生猪屠宰行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肉品质量安全
晓旭[9](2010)在《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15年)》文中认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为全面总结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明确未来几年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有效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引导生猪屠宰行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商务部编制了《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现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商务部[10](2010)在《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文中指出猪肉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肉品来源,生猪屠宰是我国实行严格市场准入的行业之一,承担着服务“三农”、满足居民猪肉消费需求、保障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的产业功能和社会责任。为引导生猪屠宰行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肉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发动群众,搞好肉品卫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动群众,搞好肉品卫生(论文提纲范文)
(1)再造“卫生”: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食品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食品卫生问题的现状与成因 |
二、上海市食品卫生问题防治措施 |
(一)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及标准制定 |
1.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制定 |
2.卫生许可证的发放与管理 |
3.食品生产经营人员资格审查与食品经营场所治理 |
(二)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制度建设 |
1.试行食品卫生监督制,探索适合上海市的食品卫生监督制度 |
2.实行食物中毒报告制度,提高防治水平 |
(三)开展食品卫生宣传教育活动与实施提高食品从业者专业技能水平和增强政治认识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
1.提高食品从业者专业水平和政治意识 |
2.普及食品卫生知识,促进卫生知识大众化 |
三、上海市对食品卫生问题开展治理的成效与作用 |
(一)社会效益 |
第一,食物中毒率显着降低。 |
第二,在食品卫生知识宣传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卫生意识显着提升,人人树立起讲卫生的观念。 |
第三,通过改善卫生促进了生产工作,推动了国家工业化建设进程。 |
(二)政治影响 |
第一,在治理食品卫生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民众的政治认识,使政治教育成果具体化。 |
第二,密切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联系。 |
四、余论 |
(2)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史料来源 |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援建工人的交涉派遣经过 |
第一节 中蒙两国关系的历史背景 |
一、20世纪20年代中蒙两党关系 |
二、中共对蒙古独立态度之转变 |
三、中蒙两国建交与互派大使 |
第二节 中国援建工人问题的缘起 |
一、派遣援建工人的初步交涉 |
二、援建工人交涉中断的原因 |
三、重启派遣援建工人的交涉 |
第三节 中国援建工人的派遣过程 |
一、派遣和引进工人的前期工作 |
二、第一批援建工人赴蒙古 |
三、援建工人陆续来到蒙古 |
四、派遣援建工人逐渐减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援建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
第一节 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管理和分配 |
一、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管理 |
二、中国援建工人的工作分配 |
第二节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工作状况 |
一、援建工人工作基本步入正轨 |
二、援建工人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
三、援建工人生产工作量的减少 |
第三节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生活状况 |
一、援建工人抵达蒙古后的生活 |
二、蒙古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福利政策 |
三、中蒙关系恶化与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司法问题及其处理 |
第一节 早期援建工人的“违法乱纪”及处理 |
一、早期援建工人违法乱纪行为及其原因 |
二、援建工人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方针 |
三、中蒙两国工人之间的友谊及其冲突 |
第二节 中蒙关系恶化与司法纠纷的加剧 |
一、蒙古民众对援建工人的态度 |
二、中、蒙两国工人之间矛盾的加剧 |
三、援建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双方谈判 |
第三节 “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的发酵及其解决 |
一、双方在援建工人问题上的矛盾激化 |
二、“窦海玉、于深水事件”发生的经过 |
三、双方对“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的交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的回国过程 |
第一节 蒙古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
一、中苏分裂与蒙古“等距离”外交政策 |
二、蒙古公开攻击中共与泽登巴尔访华 |
三、蒙古外交政策变化及其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
第二节 援建工人回国的决策及过程 |
一、援建工人提前回国及其原因 |
二、双方动员援建工人期满后继续留蒙 |
三、援建工人期满回国的谈判及工人回国 |
第三节 援建工人全部回国及其双方的争论 |
一、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交涉 |
二、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过程 |
三、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余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经济援助与中国援建工人的成效 |
第一节 蒙古第二个五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
一、二五计划与经济援助的初步交涉 |
二、双方经济援助谈判及协定的签订 |
三、二五计划中援建工人的建设成就 |
第二节 蒙古三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
一、三年计划的制定与中国的经济援助 |
二、蒙古政府对中国“大跃进”的态度 |
三、全面开展“大跃进”与援建工人 |
第三节 蒙古第三个五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
一、三五计划的拟定与周恩来访问蒙古 |
二、对“大跃进”态度转变与苏联的经援 |
三、援建工人建设状况及其援建项目中断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概念说明 |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
小结 |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
一、新省府工程 |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
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
小结 |
结语 |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
附录 |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建国初期重庆地区突发性疫病的防治研究(1950~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历史学研究的盲点(1980年以前的疫病史研究) |
2.疫病社会史研究的兴起(1980至2003年的疫病史研究) |
3.疫病社会史研究的发展(2003年以后的疫病史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1.重庆地区 |
2.疫病及突发性疫病 |
3.关于时间点的选定 |
一、突发性疫病的流行概况 |
(一)突发性疫病流行的特征 |
1.突发性疫病交相并发 |
2.发病频率高、强度大 |
3.疫情全年普发性与季节爆发性并存 |
4.流行范围广与区域分布不平衡 |
(二)突发性疫病的危害 |
1.危害生命 |
2.引起民众的恐慌 |
3.影响生产与生活 |
二、突发性疫病的应急性举措 |
(一)及时的组织与宣传动员 |
1.基层组织动员与应急性防疫机构的组建 |
2.宣教工作的开展与动员 |
(二)专业防疫人员的及时抽调与资金的紧急调配 |
1.专业防疫人员的及时抽调 |
2.应急性防疫经费的紧急调配 |
(三)疫病抢救与疫情调查并行展开 |
(四)疫区隔离与交通检疫 |
三、突发性疫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与整改 |
(一)突发性疫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 |
1.防疫经费的匮乏 |
2.卫生防疫人员的缺乏 |
3.事务主义的存在 |
4.黑恶势力的破坏和造谣 |
(二)突发性疫病应对中存在问题的整改 |
1.改革卫生财政制度增加防疫经费财政支出 |
2.培训卫生人员充实基层防疫力量 |
3.开展学习运动加强思想改造 |
4.肃清反革命分子的基础上稳定社会秩序 |
四、突发性疫病应对后的预防 |
(一)日常性防疫组织机构的建立 |
(二)日常性防疫宣传工作的开展 |
1.宣传网络的构建 |
2.宣传工作的开展 |
(三)现代防疫措施的实施 |
1.开展预防性疫病注射工作 |
2.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
(四)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动 |
(五)公共卫生建设与推进 |
1.厕所、垃圾管理 |
2.饮水管理 |
3.相关卫生行业的整顿 |
五、突发性疫病防治的成效 |
(一)突发性疫病防治取得的具体成果 |
1.发病率与死亡率显着下降 |
2.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身体素质得到改善 |
3.防疫机构不断健全,防疫体系初步形成 |
4.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卫生意识不断提高 |
(二)突发性疫病防治取得的现实效果 |
1.增强了政治认同感,树立了中共新形象 |
2.卫生与爱国相结合,提升了民众的爱国意识 |
3.卫生与生产相结合,促进了生产发展 |
4.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新风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5)20世纪50年代上海爱国卫生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学术研究回顾 |
第三节 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相关情况说明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相关情况说明 |
第二章 上海爱国卫生运动兴起背景 |
第一节 解放前后上海城乡的卫生状况 |
第二节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基础 |
第三节 防范美军细菌战的需要 |
第三章 上海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情况 |
第一节 上海爱国卫生运动机构的建立 |
一、 爱国卫生运动领导机构 |
二、 专业机构和组织的形成及其作用 |
三、 爱国卫生运动辅助机构 |
第二节 上海爱国卫生运动的中心内容 |
一、 第一阶段(1950-1955):以清洁卫生和灭虫防疫为中心 |
二、 第二阶段(1956-1959):以除“四害”和讲卫生为中心 |
三、 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工作特点与方式 |
第四章 上海爱国卫生运动的成绩和经验不足 |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成绩 |
一、 改善落后卫生状况 |
二、 移风易俗改良卫生习惯 |
三、 粉碎美帝细菌战 |
四、 建立并形成专业卫生机构网 |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经验 |
一、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是保证 |
二、 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是基础 |
三、 与提高生产结合是关键 |
四、 “专”“群”结合是保障 |
五、 检查评比表彰是动力 |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中存在的不足 |
一、 忽视客观规律存在盲目性 |
二、 存在数字造假情况 |
三、 城乡各地发展不平衡 |
四、 运动缺乏一贯性和科学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6)关于农村肉食品安全的思考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肉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及存在问题 |
1.1 检疫方法落后, 无害化处理不到位 |
1.2 监管力量不足, 执法难度大 |
1.3 农村定点屠宰场徒有虚名 |
1.4 产地检疫与宰前检疫执行不到位 |
1.5 检疫经费紧张 |
1.6 执法人员无统一着装和标志 |
2 违章经营的特点 |
2.1 违章者经营方式 |
2.2 不合格肉有销售市场 |
3 解决肉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 |
3.1 加大对肉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 |
3.2 加强培训 |
3.3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
3.4 健全定点屠宰管理机制 |
3.5 认真做好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 |
3.6 提高检疫水平 |
3.7 坚持依法治疫 |
3.8 保障经费投入 |
3.9 严格综合执法 |
(7)对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提高对生猪定点屠宰的认识 |
1.1 广泛宣传, 强化法律意识。 |
1.2 发动群众监督。 |
2 强化法律意识, 加大执法力度 |
3 加强领导, 协调矛盾 |
4 完善配套设施 |
5 规范队伍, 提高管理能力 |
(8)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现状 |
(一) 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高。 |
(二) 行业技术水平升级加快。 |
(三) 企业规模化、品牌化效应开始显现。 |
(四) 管理有序的开放式流通格局基本形成。 |
(五) 屠宰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
(六) 屠宰执法体系初步形成。 |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
(一) 指导思想 |
(二) 基本原则 |
1. 严格标准, 保障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 |
2. 大力减控总量, 优化行业布局。 |
3. 实施分级管理, 提高产业集中度。 |
4. 净化市场环境, 促进公平竞争。 |
(三) 发展目标。 |
1.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发展壮大。 |
2. 行业技术管理水平显着提升, 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 |
3. 猪肉产品结构得到优化, 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 |
4. 采用现代经营方式的企业明显增加, 冷链流通得到广泛应用。 |
5. 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重大进展, 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
三、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
(一) 完善设置规划, 优化行业布局。 |
1. 严格控制定点屠宰厂 (场) 数量。 |
2. 下列地区不得设置定点屠宰企业: |
3. 鼓励在生猪主产区设立大型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 |
(二) 严格执行标准, 实施分类管理。 |
(三) 加快行业升级改造, 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 |
(四)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 优化资源配置。 |
(五) 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培育自主品牌。 |
(六) 加强环境保护, 发展清洁生产。 |
(七) 提倡科学消费,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
(八) 建设诚信体系, 推动屠宰企业诚信守法经营。 |
(九) 加强国际合作,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
四、保障措施 |
(一) 加强标准和制度建设。 |
(二)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
(三) 维护行业公平竞争。 |
(四) 建立健全屠宰监管体系。 |
(五) 强化地方政府职责和部门、地区间的协调配合。 |
(六) 广泛开展宣传和培训。 |
(七) 发挥行业协会和有关中介组织作用。 |
五、规划纲要的实施 |
(9)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现状 |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
(一) 指导思想。 |
(二) 基本原则。 |
1.严格标准, 保障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 |
2.大力减控总量, 优化行业布局 |
3.实施分级管理, 提高产业集中度 |
4.净化市场环境, 促进公平竞争 |
(三) 发展目标。通过实施规划纲要, 全国逐步形成以跨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为主体, 区域性肉品加工企业发挥重要功能作用, 以供应本地市场的定点屠宰企业为补充, 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有序流通的产业布局, 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具体目标如下。 |
1.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发展壮大 |
2.行业技术管理水平显着提升, 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 |
3.猪肉产品结构得到优化, 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 |
4.采用现代经营方式的企业明显增加, 冷链流通得到广泛应用 |
5.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重大进展, 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
三、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
1.严格控制定点屠宰厂 (场) 数量 |
2.不得设置定点屠宰企业的地区 |
3.鼓励设立屠宰、加工, 配送一条龙企业 |
四、保障措施 |
五、规划纲要的实施 |
四、发动群众,搞好肉品卫生(论文参考文献)
- [1]再造“卫生”: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食品安全[J]. 张汉宸. 阴山学刊, 2021(02)
- [2]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D]. 白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3]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
- [4]建国初期重庆地区突发性疫病的防治研究(1950~1953)[D]. 李晓朋. 西南大学, 2016(02)
- [5]20世纪50年代上海爱国卫生运动研究[D]. 李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2)
- [6]关于农村肉食品安全的思考与建议[J]. 李世龙. 中国猪业, 2011(09)
- [7]对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的探讨[J]. 杜秀改. 中国动物检疫, 2010(06)
- [8]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J]. 商务部.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0(01)
- [9]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15年)[J]. 晓旭.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03)
- [10]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N]. 商务部. 中国畜牧兽医报,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