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路电气化工程降低造价、节省材料、加快进度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简化接触网进行结构参数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杨国伟,魏宇杰,赵桂林,刘玉标,曾晓辉,邢云林,赖姜,张营营,吴晗,陈启生,刘秋生,李家春,胡开鑫,杨中平,刘文正,王文静,孙守光,张卫华,周宁,李瑞平,吕青松,金学松,温泽峰,肖新标,赵鑫,崔大宾,吴兵,钟硕乔,周信[1](2015)在《高速列车的关键力学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在过去10年时间,中国和谐号系列高速列车经历了一系列速度上的飞跃.在最初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研制了新一代高速列车并大规模投入运营,伴随这一过程的大量试验与工程实践,大大促进了对高速铁路这样一个车-线-网-气流强耦合的复杂大系统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全面研究.该文将从6个方面对高速列车研制和运行过程中的典型力学问题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一个梳理.考虑到这样一个大系统的复杂性,同时也为了使对高速列车感兴趣的技术与科研人员对这些力学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文中将分别就高速列车的空气动力学、弓网关系、车体振动与车体模态设计、车体运行稳定性、高速轮轨关系、关键结构的运行可靠性和列车噪声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同时也对中国及国际高速列车发展趋势及其中的力学问题做了一个简要介绍.
张飞涟[2](2004)在《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铁路作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铁路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更多的投资者、公众将密切关注铁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效益高低,迫切需要对已建成的铁路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以便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未来铁路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水平。 本文在大量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所主持的铁道部两个后评价课题,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和多目标决策技术,明确界定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概念,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框架,重点研究了各后评价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奠定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体系,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建立的理论方法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创新点如下: 1.系统地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体系。指出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包括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融资方案后评价、财务后评价、国民经济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社会后评价、可持续发展评价和综合后评价八大内容。这些内容分别从某一角度反映了铁路项目的建设质量、管理水平和效益水平,为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 2.规范了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Delphi法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12大指标体系及详细的评分准则,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主观赋权+逻辑框架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方法在充分吸收专家评价知识、经验的同时,又对一些模糊、不确定的判断进行了定量化处理,并借助逻辑框架法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实际项目的建设过程后评价提供一个实用、方便的评价方法。 3.从中国铁路建设项目融资现状出发,比照发达国家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项目及中国其他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式的经验,首次提出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概念,深入分析了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内容,建立了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因素集,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某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铁路建设项目铁路建设基金征收和使用存在的问题、社会融资不足的问题以及运价机制僵化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效率的五种对策。 4.将随机过程理论与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和风险分析相结合,对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了一些创新研究,首次提出运用随机评价方法进行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的思路。提出了基于运量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的非平稳随机时间序列模型和随机灰色系统模型,基于综合运价率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随机综合模型,基于客、货运价分别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的正态模型和布朗模型,基于运营成本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的随机线性回归模型,并根据不同模型应用的条件,分别应用于不同的铁路建设项目,获得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的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存在的基础数据预测不准、基准值确定滞后、投资体制不畅等问题提出了可采取的四种对策。 5.在分析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揭示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的基本原理,界定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的范围,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计算的方法,特别是对目前铁路建设项目间接效益计算这一理论与实践的难点,首次提出消费者需求剩余分析法,比较好的解决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中效益的重复计算和理论依据缺乏科学性的问题,也大胆突破了现有的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对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最后对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存在的计算方法和影子价格与参数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四条建议。 6.明确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指出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影响后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美学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环保管理水平及治理效果后评价,在此基础上,全面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4大类20个指标体系,研究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提出了不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一览表法、矩阵法、指数法)和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环境质量效用法、环境损失价值分析法)。最后,对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提出了控制与防治环境不利影响的基本措施和具体措施。 7.从明确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概念出发,指出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内容包括社会影响后评价、社会互适应性后评价和社会风险后评价,并分别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4大类20个评价指标体系,社会互适应性2大类6个评价指标体系,社会风险后评价7大类8个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指标的计算或定量方法,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基线调查分析法、利益群体分析法、逻辑
孟飞[3](2019)在《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信息模型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铁接触网具有点多线长、环境复杂、故障率高等特点,对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都有较高要求。随着铁路工程信息化的发展,以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逐步成为提高高铁接触网全生命周期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高铁接触网BIM技术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晚,现阶段高铁接触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仍然存在管理手段落后,各环节相互割裂,各参与方之协同程度低等问题,使得高铁接触网全生命周期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质量安全隐患较多。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BIM技术开展高铁接触网信息模型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相关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信息模型总体框架梳理了高铁接触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归纳总结了高铁接触网全生命周期管理框架。从实体维、时间维、主体维、版本维和类型维对高铁接触网信息进行分类,提出了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信息模型总体框架。深入研究了IFC标准,利用IFC标准的动态扩展机制,定义了高铁接触网BIM模型身份信息、定位信息和技术信息属性集,设计了基于IFC标准的高铁接触网BIM模型数据结构,实现了高铁接触网BIM数据结构的标准化。研究了面向高铁接触网BIM模型的数据库存储技术,利用NoSQL型数据库MongoDB实现了高铁接触网结构化IFC数据和非结构化文档数据的存储,为解决海量BIM数据的集成与共享管理提供了有效地解决方案。(2)提出了高铁接触网BIM协同设计方法提出了高铁接触网BIM协同设计概念模型,深入研究了高铁接触网BIM参数化建模技术,开发了高铁接触网BIM构件库管理平台,实现了接触网BIM模型的参数化装配。研究了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设计审核技术,建立了BIM审核流程。设计了高铁接触网专业内与专业间BIM协同设计流程,开发了基于工作流技术的BIM协同设计工作流程管理模块。(3)提出了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数字化施工管理技术分析了基于BIM技术的高铁接触网数字化施工管理的内涵,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高铁接触网数字化施工管理总体框架。其次,研究分别建立了高铁接触网施工进度、成本和质量WBS分解结构及编码体系。然后,提出了高铁接触网施工BIM模型的自动生成方法,研究了施工BIM模型的自动生成技术,实现了施工BIM模型的自动生成。提出了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施工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方法,设计了基于BIM的施工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工作流程。深入研究了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腕臂结构预装配技术,设计了基于BIM的腕臂预装配工作流程和平台,经试验验证,有效减小了腕臂结构的安装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4)提出了面向高铁接触网智能运维的BIM数字化交付方法建立了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交付信息模型基本结构,建立基于SpreadXML格式的高铁接触网交付BIM信息的数据格式。设计了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交付流程,以及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检测检修管理和应急管理工作流程,为智能运维管理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持。
王效良,周敏峰,宜辉,王玉堂,张玉瓒,魏凤香,王振华,邵祥荣,黄金芳,吴昌慧,刘秉钓,杨益泉,闫焕然,孙明昭,吕以巽,祁祖林,姜秀芝,周斯祜,彭新义[4](1993)在《《铁道标准设计》各专业标准设计发展概况》文中研究说明一、线路专业铁路线路系机车车辆走行的通路,从广义上讲是由轨道、路基、桥梁、隧道及其他建筑物所构成。根据铁路标准设计专业归口管理范围的划分,线路专业主要包括勘测和轨道(含道岔)两大类。1950~1993年共编制标准设计2 089项,计20 450张图纸。由于勘测类标准设计可编项目少,40多年来仅编了100项,计530张图纸,且多为图式、图例、符号和表格格式,
刘万明[5](2002)在《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主要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规划决策中的主要技术经济问题,本文在广泛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承担或参与的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课题和铁道部高速铁路研究课题,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科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决策科学、数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高速客运专线的客运需求、速度目标值、建设时机、技术系统选择、国民经济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均为国内首次采用。为我国高速铁路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定量化提供了有益的支持工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在高速铁路客运市场份额研究方面,通过研究旅客对交通工具的选择行为,分析了影响旅客选择行为的经济、技术、心理和生理因素,首次将交通工具的多种技术特征引入效用函数中,建立了客运交通工具的效用评价理论;进而用多目标决策、数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理论建立了交通工具市场份额分析模型。该模型从理论上避免了目前一些常用分析理论在某些交通走廊应用的误差较大甚至出现矛盾的现象。由该模型算出的客运需求变化规律与理论分析具有很好的一致,实例验证取得较好的结果。 (2)在高速铁路客运需求的长期变化规律方面,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变化、信息传输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社会客运需求影响,结合国内外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的统计资料,提出了社会客运需求长期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从旅客对交通工具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各种交通技术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论证了高速铁路客运市场份额和客运需求的长期变化规律并建立相应模型。以京沪线为例进行的计算表明,高速铁路客运需求的长期变化规律是:首先因经济发展规模的增长而增加,后因旅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发生变化,市场份额降低,客运需求增速减缓甚至下降。这一规律符合培育、发展、饱和和停滞的商品经济规律。 (3)在国内首次系统地通过理论研究和总结实际定线资料,研究了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与其客运需求、工程投资、机车车辆购置费、运营支出等技术经济指标的量化关系。为我国高速铁路项目的科学化、定量化决策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4)在速度目标值决策方面,考虑速度目标值对客运需求、土建工程投资、机车车辆购置费、运营有关支出、无关支出等基础数据的影响,以高速铁路项目的经济效益为目标,用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速度目标值。以京沪线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1页 为例的计算结果证实了最佳速度目标值的存在。该最佳速度目标值是基于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状况的结果,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高速列车 速度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O 在高速铁路的建设时机决策方面,提出了以旅客对旅行时间节省的支付意 愿为表征的高速铁路建设时机研究方法。以各种交通工具的技术经济特征 为基础,运用本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己进入 建设高速铁路的合理时机。同时,以财务内部收益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分 析高速铁路建设期和运营期的投入和产出,结合高速铁路市场需求长期变 化规律的分析,以京沪线为例进行的计算表明:目前就是京沪高速铁路的 最佳时机。上述研究结论与国内高速铁路技术的成熟性、经济发展对客货 运输能力的综合要求、项目建设资金的供给条件等研究相结合,可为我国 高速铁路的建设时机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当然,本文算例结论的前提是 各种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保持相对稳定。一旦某种交通工具的服务水 平取得重大突破,或者有新的交通系统被引入,研究结论将可能发生变化。的)在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理论方面,本文分析了西方国家、联合国工业发 展组织和我国的交通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理论和方法,提出我国现行的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办法中效益计算部分尚待探讨。提出了计算交 通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的新观点。并对其中一些观点提出了算法。* 在高速磁悬浮铁路技术经济特征分析方面,全面研究了国外高速磁浮交通 系统资料,在国内首次系统地总结了高速磁悬浮铁路的线路设计理论;提 出了影响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的因素和磁浮列车追踪间隔的计算方法;全 面分析了高速磁悬浮铁路的工程投资、运营支出等经济特征和能量消耗、 土地占用与地表破坏、交通噪声、有害物质排放、磁辐射等环境影响特征。 为我国开展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的工程应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侣在高速交通技术系统比较方面,针对我国对两种技术系统的研究基础相差 很大,难以进行工程应用全面对比的情况,本文从两种系统的技术原理出 发,通过理论分析、试验定线和试验设计,对土建投资、列车费用和运营 支出进行了比较。另外,从市场适应性角度出发,分析了两种系统的综合 服务质量,以旅客平均时间价值为指标,提出了各自适应的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提出的研究成果,可作为我国高速铁路规划中科学化、定量化决策的辅助工具。本文重点研究辅助决策的技术
李天阳[6](2019)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BIM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BIM(建筑信息模型)引入国内建筑工程领域后,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被视为工程建设领域的第二次数字革命。随着铁路BIM系列标准编制及铁路BIM试点项目的逐步开展,BIM技术在铁路工程行业也逐步开展起来。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属于电气化铁路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有必要进行BIM技术的应用与研究,铁路牵引供电系统BIM应用案例较少,论文基于某新建铁路工程,探究铁路牵引供电系统BIM综合应用。论文首先针对铁路工程BIM应用现状进行调研,梳理牵引供电系统BIM技术实施依据,并完成新建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部分试点工程BIM模型。基于BIM模型研究牵引供电系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两个阶段BIM应用点。最后将BIM模型和图纸等资料导入BIM协同管理平台后,实现设计协同管理,并在平台基于BIM模型上录入时间进度和清单信息,完成施工进度模拟和成本管理等综合应用,实现从单一应用点到全过程的综合管理。通过完成新建牵引系统全专业BIM模型,总结牵引供电供电系统BIM建模方法和依据,同时完成一套牵引供电系统参数化BIM构件库数据,可以为后续同类项目提供建模参考。基于BIM模型在设计阶段完成了参数化建模和出图、数据录入及编码、工程量统计等应用,在施工阶段完成了工序模拟、进度模拟、成本管理等应用,将不同阶段BIM应用点在平台上集成化应用管理并整理平台应用手册,为后续同类项目提供BIM应用参考。论文基于新建铁路工程牵引供电系统总结一套铁路牵引变电系统BIM实施依据、实施流程、应用标准,为后续同类项目BIM技术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论: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系统BIM应用可全面覆盖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同时,不同BIM应用点可以相互整合,基于协同管理平台可以进行图纸资料数据、设计施工进度、全过程监控等综合的项目管理,当前的BIM技术可以很好辅助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施工管理。未来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对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建设提供更多智能解决方案。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7](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认为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王晓阳[8](2014)在《接触网可靠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速列车速度不断地提高,电气化铁路对接触网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铁路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因此对接触网的可靠性进行准确的评估分析、研究其失效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对于提高接触网可靠性、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接触网可靠性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本文在对大量故障跟踪试验调研的基础上,统计分析得到接触网主要失效部件和主要失效模式,对影响接触网失效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对不同故障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检修意见。基于有限元分析(FEA)理论和应力-强度干涉理论,提出了分析求解接触网抱箍类零部件静强度可靠度的方法。本文以失效频率很高的零部件套管双耳作为算例,简化其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了其受不同外界载荷时的应力。考虑不同外载荷及其分布对套管双耳最大应力影响,分析得到其应力分布,最终结合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得到其静强度可靠度,为接触网零部件的静强度可靠性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根据有限寿命设计法基本原理,结合弓网动力学分析理论,提出了预测接触网接触线疲劳寿命的方法。本文以弹性链型接触网接触线作为算例,根据弓网动力学分析求得其应力时间历程,采用雨流计数法计数,再采用应力修正算法Goodman直线进行修正,通过简化的材料S-N曲线计算得到疲劳破坏次数,最后运用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计算到接触线不同位置的疲劳寿命,为弹性链型接触网接触线的实际施工维护和更换周期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在大量故障跟踪试验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故障树演绎分析(FTA)方法,通过分析接触网系统各部件失效根本原因,建立了接触网系统故障树,并采用最小割集法对接触网系统可靠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基于马尔可夫(Markov)过程理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建立了接触网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出了接触网系统的稳态有效度、可靠度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等重要特征量,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对提高接触网系统可靠性和运营维护管理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金发[9](2016)在《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动力相互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刚性接触网作为隧道内的牵引供电电路与受电弓的机械滑道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随着城轨的线路车站间距逐渐增加,电气化列车运行速度必将提高。为研制160km/h及以上的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系统,迫切需要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动力相互作用的系统理论及开发相关的工程仿真工具,基于此,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建立了受电弓质点系、刚体系、刚柔耦合和柔体系动力学模型,通过受电弓动态特性测量技术获取了质点系和刚体系模型参数,比较了多种受电弓模型的模态特性,验证了受电弓模型的有效性,形成了受电弓完备的模型库。(2)利用模态法或有限元法对刚性接触网汇流排、接触线、定位悬挂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建立了刚性接触网的平面动力学模型和空间动力学模型,并进一步给出了锚段关节、刚柔过渡以及柔性接触网的建模方法,形成了接触网完备的模型库。(3)利用非线性罚函数确定了接触力的数值,根据动力学矩阵和积分时间确定了接触点的位置,通过对接触力的处理,建立了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的动力耦合模型。(4)建立了两种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分别为柔体系模型与刚柔耦合模型,其中柔体系模型中受电弓为质点系模型,刚性接触网为平面动力模型或空间动力模型,刚柔耦合模型中受电弓为刚柔耦合模型,刚性接触网为空间动力模型,并进一步给出了两种相互作用模型的仿真积分算法,并编写了相关仿真程序。(5)给出了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动力相互作用性能指标及其范围。以标准EN50318的弓网系统仿真确认要求为依据,首先利用标准中参考模型进行了仿真确认。再以标准EN50317设计弓网动力性能试验与接触线振动响应试验,获取了实际线路柔性接触网、刚性接触网的弓网动力相互作用性能指标数据,与相同线路及弓网结构参数的弓网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确认了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仿真技术是可信赖的。(6)以80km/h刚性接触网线路为例,获取了受电弓、刚性接触网的基本动力响应,以及动力响应较大的零部件或区域。进一步分析了受电弓、刚性接触网结构和弓网耦合边界与约束条件等单因素变化的弓网动力响应,探索了弓网单因素变化的动力相互作用规律。然后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获取了受电弓、刚性接触网和弓网耦合等多因素组合变化的弓网动力响应,探索了弓网多因素组合变化的动力相互作用规律,给出了弓网动力响应的敏感因素。(7)利用弓网单因素和多因素变化的动力响应研究结论,结合既有几种型号的受电弓、刚性接触网的结构,提出了适应160km/h弓网系统设计原型。比较了不同受电弓类型、运行速度、刚性接触网汇流排结构、定位点几何参数静态误差、定位点刚度、跨距长度、锚段关节结构、刚柔过渡结构的弓网动力响应,得出了满足弓网动力相互作用标准要求的160km/h刚性接触网系统建议方案。
臧晓晖[10](2014)在《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施工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研究 ——以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迁建工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电气化工程监理工作具有工程监理的一般特性的同时,也有着此类工程监理的特殊性,即高度专业化和确保完成运输任务的艰巨性。对“四电”的重心之一——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施工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实施有效的施工监理非常重要,是当前突飞猛进的铁路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本课题采用资料分析法、归纳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迁建工程监理为例,分析了当前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施工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的实践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当前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迁建工程监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首先给出了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包括建设工程监理的相关概念、铁路电气化改造施工相关概念和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然后本文以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迁建工程监理为例,分析了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迁建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的实践情况、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解决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迁建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当前石家庄货运枢纽迁建工程监理的项目管理问题有:缘于对工程进度的片面追求,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支持力度不足;铁路营业线改造工程监理取费不合理;石家庄枢纽货迁监理项目并未完全按照市场模式运营;铁路建设项目监理招标条件设置过于苛刻;铁路电气化改造监理人才匮乏等问题。应该采取根据营业线电气化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理工作,与各参建单位搞好配合赢得对监理工作的支持,推进监理企业改革,使监理项目按市场化、科学化的模式运营,提高监理人员素质等对策措施加以完善。希望本文的分析能为当前我国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施工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提供十分鲜活的实践材料和理论创新成果,同时希望本文通过实践及理论的结合对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迁建工程监理项目管理问题提出的看法及优化路径,能提高监理项目管理的水平,正视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途径,最终提升我国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施工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铁路电气化工程降低造价、节省材料、加快进度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简化接触网进行结构参数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电气化工程降低造价、节省材料、加快进度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简化接触网进行结构参数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列车的关键力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轮轨关系 |
弓网关系 |
流固耦合关系 |
2 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 |
2.1 引言 |
2.2 高速列车气动阻力 |
2.2.1 车体下部区域的优化 |
2.2.2 头车气动外形优化 |
2.2.3 尾车气动外形优化 |
2.2.4 转向架侧罩 |
2.2.5 车间风挡 |
2.2.6 受电弓罩 |
2.3 高速列车诱导的流动 |
2.3.1 脉冲压力的影响 |
2.3.2 列车诱导气流的影响 |
2.3.3 列车风对附近人员的影响 |
2.3.4 隧道内列车风 |
2.4 高速列车交会气动效应 |
2.4.1 高速列车交会过程中的非定常流动现象 |
2.4.2 高速列车交会过程中的气动力特性 |
2.4.3 速度对气动力的影响 |
2.4.4 列车间距对气动力的影响 |
2.4.5 相同列车不同速度交会时的气动力和力矩特性 |
2.4.6 列车交会过程中作用在侧窗玻璃上的气动压力 |
2.5 高速列车横风气动效应 |
2.5.1 横风作用下简化列车模型周围的流动 |
2.5.1. 1 表面时均压力分布 |
2.5.1. 2 高速列车周围的时均流动结构 |
2.5.1. 3 横风条件下高速列车周围的瞬态流动结构 |
2.5.2 横风条件下高速列车气动力和力矩特性 |
2.5.3 桥梁上高速列车的横风气动特性 |
2.5.4 路堤上高速列车的横风气动特性 |
2.5.5 高速列车横风安全性研究 |
2.6 高速列车隧道气动效应 |
2.6.1 隧道内压力波 |
2.6.2 隧道内压力波影响因素 |
2.6.2. 1 隧道长度 |
2.6.2. 2 隧道形式 |
2.6.2. 3 列车速度和车型 |
2.6.2. 4 列车长度 |
2.6.2. 5 列车外形 |
2.6.2. 6 堵塞比 |
2.6.3 隧道出口处微气压波 |
2.6.3. 1 微气压波与列车速度的关系 |
2.6.3. 2 微气压波与隧道长度的关系 |
2.6.3. 3 微气压波与阻塞比的关系 |
2.6.3. 4 优化列车头型控制微气压波 |
2.6.3. 5 隧道内分叉隧道控制微气压波 |
2.6.3. 6 隧道口缓冲段控制微气压波 |
2.6.4 隧道内的高速列车摆动 |
2.6.4. 1 隧道内列车摆动现象的特征 |
2.6.4. 2 作用在列车尾部的气动力特性 |
2.6.4. 3 列车与隧道壁之间的流动结构 |
2.6.5 最不利隧道长度和临界隧道长度 |
2.6.5. 1 最不利隧道长度 |
2.6.5. 2 临界隧道长度 |
2.6.5. 3 最不利隧道长度下压力场演化分析 |
2.7 本节小结 |
3 高速弓网关系* |
3.1 引言 |
3.2 弓网关系关键问题 |
3.2.1 弓网耦合振动 |
3.2.2 高速气流扰动 |
3.2.3 结构柔性变形及不平顺 |
3.2.4接触网波速及利用率 |
3.2.5双弓受流 |
3.2.6小结 |
3.3高速弓网系统的结构及类型 |
3.3.1接触网结构 |
3.3.2受电弓结构 |
3.3.3小结 |
4高速轮轨关系* |
4.1引言 |
4.2高速轮轨关系问题一般描述 |
4.3轮轨滚动接触基本理论 |
4.4高速轮轨型面匹配设计平台 |
4.5高速轮轨滚动黏着理论和机理问题 |
4.6高速轮轨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问题 |
4.6.1轮轨横断面磨损 |
4.6.2车轮滚动方向(纵向)不均匀磨损 |
4.6.3高速钢轨波浪形磨损 |
4.7高速轮轨噪声问题 |
4.8本节小结 |
5高速列车车辆动力学* |
5.1引言 |
5.2车辆动力学分析方法 |
5.2.1多刚体建模与分析方法 |
5.2.2刚柔混合建模与分析方法 |
5.3蛇行运动稳定性 |
5.3.1铁路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的分析模型 |
5.3.2铁路车辆蛇行运动线性稳定性 |
5.3.3列车蛇行运动非线性稳定性 |
5.3.3.1单轮对非线性稳定性 |
5.3.3.2转向架非线性稳定性 |
5.3.3.3铁路车辆非线性稳定性 |
5.4乘坐舒适性 |
5.5车辆特性对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1结构弹性对列车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5.5.2非线性因素影响 |
5.5.3气动载荷对运行安全性影响 |
5.6车辆轨道耦合 |
5.7减振 |
5.8本节小结 |
6高速列车结构疲劳可靠性* |
6.1引言 |
6.2结构疲劳可靠性研究方法 |
6.3结构动应力测试与疲劳评估 |
6.3.1线路动应力测试 |
6.3.2疲劳可靠性评估 |
6.4结构载荷与载荷谱 |
6.4.1动车转向架构架载荷类型 |
6.4.2载荷测试方法 |
6.4.3载荷特性研究 |
6.4.4载荷谱的编制 |
6.5本节小结 |
7高速列车噪声* |
7.1引言 |
7.2高速列车气动噪声评估 |
7.2.1气动噪声计算方法 |
7.2.2非线性声学求解器 |
7.2.3 K-FWH方法 |
7.2.4气动噪声分布 |
7.2.5高速列车头型评估 |
7.2.6噪声与速度关系 |
7.2.7高速列车受电弓及连接处的气动噪声影响 |
7.2.8车内噪声 |
7.3本节小结 |
8 结束语* |
作者声明 |
致谢 |
(2)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本文研究基础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总原则 |
1.5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2.1 概述 |
2.1.1 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研究的国内外动态 |
2.1.2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概念 |
2.1.3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内容 |
2.2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2.1 前期决策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2.2 设计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2.3 施工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2.4 运营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3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方法 |
2.3.1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内容及指标筛选方法 |
2.3.2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3.1 概述 |
3.1.1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现状分析 |
3.1.2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概念 |
3.2 铁路建设项目投入总资金的后评价 |
3.2.1 铁路建设项目投入总资金的构成 |
3.2.2 铁路建设项目投入总资金后评价的内容 |
3.3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 |
3.3.1 资金结构后评价 |
3.3.2 融资成本后评价 |
3.3.3 融资风险后评价 |
3.3.4 分年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后评价 |
3.4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的模糊综合后评价 |
3.4.1 模糊综合后评价的基本原理 |
3.4.2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模糊综合后评价方法 |
3.5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
3.5.1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存在的问题 |
3.5.2 加快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改革的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4.1 概述 |
4.1.1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的概念 |
4.1.2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的内容 |
4.2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基础数据的后评价 |
4.2.1 运量的后评价 |
4.2.2 运营成本的后评价 |
4.2.3 客货运价的后评价 |
4.3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现有做法 |
4.3.1 基础数据的确定与预测 |
4.3.2 财务后评价报表的编制 |
4.3.3 财务后评价的指标计算 |
4.3.4 财务不确定性分析 |
4.4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随机评价方法的研究 |
4.4.1 基于运量波动的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 |
4.4.2 基于价格波动的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 |
4.4.3 基于运营成本波动的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 |
4.5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问题的分析和建议 |
4.5.1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存在的问题 |
4.5.2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办法修改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5.1 概述 |
5.1.1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5.1.2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的概念 |
5.1.3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的基本原理 |
5.2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中效益与费用的计算 |
5.2.1 直接效益与直接费用的计算 |
5.2.2 间接效益与间接费用的计算 |
5.3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的影子价格体系 |
5.3.1 影子价格的理论计算 |
5.3.2 影子价格的实际计算 |
5.3.3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影子价格的确定 |
5.4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报表系统 |
5.5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指标 |
5.6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
5.6.1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存在的问题 |
5.6.2 改进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6.1 概述 |
6.1.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6.1.2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
6.1.3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制度 |
6.1.4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
6.1.5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的内容 |
6.2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内容 |
6.2.1 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
6.2.2 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
6.2.3 对美学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
6.2.4 对环保管理水平及治理效果的后评价 |
6.3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6.4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的研究 |
6.4.1 不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 |
6.4.2 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 |
6.5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研究 |
6.5.1 控制与防治的基本措施 |
6.5.2 控制与防治的具体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7.1 概述 |
7.1.1 项目社会评价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7.1.2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概念 |
7.1.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基本原则 |
7.2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内容 |
7.2.1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 |
7.2.2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互适应性后评价 |
7.2.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风险后评价 |
7.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指标体系 |
7.3.1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 |
7.3.2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互适应性后评价指标 |
7.3.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风险后评价指标 |
7.4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方法的研究 |
7.4.1 基线调查分析 |
7.4.2 利益群体分析 |
7.4.3 逻辑框架分析法 |
7.4.4 综合定性分析评价法 |
7.4.5 综合定量评价法 |
7.5 加强铁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与后评价的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8.1 概述 |
8.1.1 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8.1.2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概念 |
8.1.3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的 |
8.2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内容的研究 |
8.2.1 铁路建设项目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
8.2.2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
8.2.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 |
8.2.4 铁路建设项目技术可持续发展评价 |
8.2.5 铁路建设项目经济、环境、社会、技术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 |
8.3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8.3.1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选定的原则 |
8.3.2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 |
8.4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 |
8.4.1 指标综合评价法 |
8.4.2 功能系数法 |
8.4.3 规划法 |
8.4.4 主成分分析法 |
8.5 加强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建议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铁路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方法的研究 |
9.1 概述 |
9.1.1 铁路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的概念 |
9.1.2 铁路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方法体系 |
9.2 铁路建设项目不设置单一指标的综合后评价方法 |
9.2.1 不设置单一指标综合后评价框架 |
9.2.2 不设置单一指标综合后评价方法 |
9.3 铁路建设项目设置单一指标的综合后评价方法 |
9.3.1 设置单一指标综合后评价框架 |
9.3.2 设置单一指标综合后评价方法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京广线北京至郑州段电气化工程项目后评价 |
10.1 项目概况 |
10.2 项目基础资料 |
10.2.1 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基础资料 |
10.2.2 项目设计阶段基础资料 |
10.2.3 项目施工阶段基础资料 |
10.2.4 项目运营阶段基础资料 |
10.3 过程后评价 |
10.4 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 |
10.4.1 前评价确定的资金筹措方案 |
10.4.2 项目实际实施的资金筹措方案 |
10.5 项目财务后评价 |
10.5.1 项目财务后评价基础数据 |
10.5.2 项目财务后评价结论 |
10.6 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 |
10.6.1 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基本方法 |
10.6.2 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费用与效益的计算 |
10.6.3 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结论 |
10.7 项目社会后评价 |
10.7.1 项目吸引范围 |
10.7.2 项目社会后评价 |
10.7.3 社会后评价结论与对策建议 |
10.8 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 |
10.8.1 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
10.8.2 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
10.8.3 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 |
10.8.4 持续发展评价结论 |
10.9 项目综合后评价 |
10.9.1 成功经验 |
10.9.2 存在问题 |
10.9.3 对策建议 |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
11.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11.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和科研工作 |
(3)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信息模型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建筑信息模型 |
1.3.2 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与方法 |
1.3.3 铁路BIM技术 |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信息模型总体框架 |
2.1 高铁接触网全生命周期管理 |
2.1.1 高铁接触网概述 |
2.1.2 高铁接触网全生命周期管理 |
2.2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信息模型 |
2.2.1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信息模型的内涵 |
2.2.2 高铁接触网信息分类 |
2.2.3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信息模型总体框架 |
2.3 基于IFC标准的高铁接触网BIM数据模型 |
2.3.1 IFC标准基本框架 |
2.3.2 IFC标准的扩展方式 |
2.3.3 基于IFC标准的高铁接触网BIM数据模型 |
2.4 高铁接触网BIM数据的存储管理 |
2.4.1 结构化IFC数据存储 |
2.4.2 非结构化数据存储 |
2.4.3 基于增量存储的BIM数据版本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协同设计方法 |
3.1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协同设计的概念模型 |
3.2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参数化建模技术 |
3.2.1 BIM模型构件参数化建模与管理 |
3.2.2 参数化装配 |
3.2.3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设计审核 |
3.3 高铁接触网BIM协同设计工作机制 |
3.3.1 高铁接触网专业内BIM协同设计工作流程 |
3.3.2 高铁接触网专业间BIM协同设计工作流程 |
3.3.3 高铁接触网BIM协同设计工作流程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数字化施工管理 |
4.1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施工管理总体框架 |
4.2 高铁接触网施工工作结构分解 |
4.2.1 进度、成本与质量WBS分解 |
4.2.2 施工WBS编码 |
4.3 高铁接触网施工BIM模型自动生成 |
4.3.1 表面模型的自动生成 |
4.3.2 BIM模型与施工信息集成 |
4.4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施工管理技术 |
4.4.1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施工进度管理 |
4.4.2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施工成本管理 |
4.4.3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腕臂预装配 |
4.5 本章小结 |
5 面向智能运维的高铁接触网BIM数字化交付 |
5.1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交付信息模型 |
5.1.1 高铁接触网运维管理业务分析 |
5.1.2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交付信息模型基本结构 |
5.1.3 高铁接触网BIM交付信息的数据格式 |
5.1.4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交付工作流程 |
5.2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运维管理工作流程 |
5.2.1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检测检修管理 |
5.2.2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应急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6 高铁接触网BIM施工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 |
6.1 高铁接触网BIM施工管理平台架构设计 |
6.1.1 逻辑架构 |
6.1.2 物理架构 |
6.1.3 功能设计 |
6.1.4 安全架构 |
6.2 高铁接触网BIM施工管理平台应用验证 |
6.2.1 工程概况 |
6.2.2 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施工进度管理应用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主要技术经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
1.1.1 高速铁路的定义 |
1.1.2 世界各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情况 |
1.1.3 世界各国高速铁路的运营情况 |
1.1.4 高速磁悬浮铁路发展概况 |
1.1.5 我国磁悬浮铁路技术研究概况 |
1.2 高速铁路的技术特征 |
1.2.1 高速铁路对线路设计标准的要求 |
1.2.2 高速铁路对路基、轨道、桥梁、隧道和站场设计的要求 |
1.2.3 高速铁路对机车车辆系统的要求 |
1.2.4 高速铁路对行车控制技术的要求 |
1.2.5 高速铁路对系统维护技术的要求 |
1.3 发展高速铁路的条件 |
1.3.1 社会和经济生活对人员高速流动的客观要求 |
1.3.2 具有适合发展高速铁路的客流特点 |
1.3.3 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保障 |
1.3.4 国家财力的保证 |
1.4 我国铁路行车速度的发展概况 |
1.5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决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章 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主要决策问题分析 |
2.1 我国高速客运专线建设主要决策问题的研究情况 |
2.2 国外对高速客运专线主要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情况 |
2.3 我国高速客运专线建设决策争论中的焦点问题 |
2.3.1 我国高速客运专线建设决策争论中的焦点问题 |
2.3.2 对我国高速客运专线建设决策中争论焦点问题的分析 |
2.4 需要深化研究的问题 |
2.4.1 高速客运专线客运需求研究 |
2.4.2 设计速度对高速客运专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 |
2.4.3 高速客运专线的速度目标值研究 |
2.4.4 高速客运专线建设时机分析 |
2.4.5 高速轮轨铁路和高速磁浮铁路的技术经济特征比较 |
2.4.6 高速客运专线国民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益分析 |
2.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章 关于高速铁路客运需求的深化研究 |
3.1 概述 |
3.1.1 客运需求分析在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决策分析中的意义 |
3.1.2 影响高速铁路客运需求的因素 |
3.1.3 客运需求研究的现状、理论和方法评述 |
3.1.4 本文的研究思路 |
3.2 旅客选择交通工具的多目标决策模型 |
3.2.1 问题分析 |
3.2.2 模型建立 |
3.2.3 模型的应用——预测社会客运量在各种交通方式间的分配 |
3.3 利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分析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特征对高速铁路客运量的影响 |
3.3.1 高速铁路旅行速度对其客运市场份额的影响—速度弹性分析 |
3.3.2 高速铁路客运票价对其客运市场份额的影响—票价弹性分析 |
3.3.3 模型分析结论 |
3.4 高速铁路客运市场份额的数学模型 |
3.4.1 基本变量 |
3.4.2 函数分段 |
3.4.3 函数形式 |
3.5 高速铁路的诱发运量分析 |
3.5.1 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论 |
3.5.2 高速铁路的诱发运输需求 |
3.6 高速铁路客运量的长期变化规律 |
3.6.1 社会客运需求总量的长期变化规律分析 |
3.6.2 高速铁路客运需求的长期变化规律分析 |
3.7 京沪高速铁路客运量分析 |
3.7.1 分析思路 |
3.7.2 线内各O-D段间的社会客运需求 |
3.7.3 跨线社会客流分析 |
3.7.4 计算期内高速铁路市场份额分析参数 |
3.7.5 京沪高速铁路客运需求长期变化规律初步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对经济指标的影响 |
4.1 设计最高速度对土建工程投资的影响 |
4.1.1 设计最高行车速度对线路标准的影响 |
4.1.2 设计最高行车速度对工程设备的影响 |
4.1.3 设计最高行车速度对工程投资的影响 |
4.2 设计最高速度与机车车辆投资的关系 |
4.2.1 高速铁路对机车车辆的要求 |
4.2.2 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对机车车辆投资的影响 |
4.3 行车速度对运输成本的影响 |
4.3.1 行车速度对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影响 |
4.3.2 行车速度对固定设备维修费的影响 |
4.3.3 行车速度对与行车量有关运营支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
5.1 经济效益分析的基础数据 |
5.1.1 客运需求 |
5.1.2 项目的建设总投资 |
5.1.3 运输成本 |
5.1.4 票价率、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 |
5.1.5 计算年度 |
5.2 京沪高速铁路国民经济费用与效益分析 |
5.2.1 直接费用分析 |
5.2.2 间接费用分析 |
5.2.3 直接效益分析 |
5.2.4 间接效益分析 |
5.3 基本条件下的国民经济评价结果 |
5.3.1 财务评价 |
5.3.2 国民经济评价 |
5.3.3 经济评价结论 |
5.4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方法的分析 |
5.4.1 交通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理论综述 |
5.4.2 我国现行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办法分析 |
5.4.3 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办法建议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高速铁路最佳运营速度研究 |
6.1 进行高速铁路最佳运营速度分析的意义 |
6.2 高速铁路最佳运营速度的研究方法 |
6.2.1 高速铁路最佳运营速度的影响因素 |
6.2.2 高速铁路最佳运营速度的研究方法 |
6.3 高速铁路最佳运营速度的研究算例 |
6.4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综合分析 |
6.5 本章小节 |
第7章 高速铁路最佳建设时机研究 |
7.1 研究高速铁路建设时机的意义 |
7.2 我国关于高速铁路建设时机的研究情况及分析 |
7.3 从旅客时间价值角度研究高速铁路的建设时机 |
7.4 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研究高速铁路的最佳建设时机 |
7.4.1 经济效益与建设时机的关系分析 |
7.4.2 经济效益与建设时机关系的计量分析模型 |
7.4.3 高速铁路最佳建设时机分析模型算例—京沪线 |
7.5 高速铁路的最佳建设时机的综合分析 |
7.6 本章小节 |
第8章 高速磁悬浮客运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
8.1 高速磁悬浮客运系统的发展概况 |
8.1.1 世界磁悬浮铁路技术的发展概况 |
8.1.2 我国磁悬浮铁路技术的发展概况 |
8.2 高速磁悬浮客运系统的基本原理 |
8.2.1 磁悬浮列车运行的基本原理 |
8.2.2 磁悬浮铁路的系统构成 |
8.2.3 磁悬浮列车的牵引力 |
8.2.4 磁悬浮列车的运行阻力 |
8.3 高速磁悬浮铁路的线路设计理论 |
8.3.1 磁悬浮铁路的线路特点 |
8.3.2 磁悬浮铁路的测量技术 |
8.3.3 磁悬浮铁路的线路平纵面设计 |
8.4 磁悬浮铁路的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
8.4.1 磁悬浮铁路系统的列车追踪间隔 |
8.4.2 磁悬浮铁路的通过能力 |
8.4.3 磁悬浮铁路的输送能力 |
8.5 高速磁悬浮客运系统的环境影响 |
8.5.1 交通噪声 |
8.5.2 有害物质排放 |
8.5.3 能量消耗 |
8.5.4 土地占用与地表破坏 |
8.5.5 磁辐射 |
8.5.6 磁悬铁路环境保护措施 |
8.6 高速磁悬浮客运系统的技术经济特征 |
8.6.1 高速磁悬浮客运系统的投资分析 |
8.6.2 部分高速磁悬浮铁路应用研究项目的投资构成 |
8.6.3 高速磁悬浮客运系统的运营支出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高速轮轨与高速磁浮铁路系统的技术经济比较 |
9.1 土建工程投资 |
9.1.1 线路基本结构的工程造价比较 |
9.1.2 线路设计标准对工程投资的影响 |
9.1.3 两种系统投资比较的初步结论 |
9.2 运输成本比较 |
9.2.1 固定资产基本折旧费 |
9.2.2 固定设备维修费 |
9.2.3 与行车量有关的营业支出 |
9.2.4 运行费用整体比较 |
9.3 高速磁浮铁路与高速轮轨铁路的市场适应性比较 |
9.3.1 从市场适应性角度比较两种高速客运系统的意义 |
9.3.2 用多目标决策和效用理论分析旅客的选择行为 |
9.3.3 各种交通方式对不同时间价值旅客的效用 |
9.3.4 不同旅行距离时两种系统所适应的时间价值水平临界值 |
9.3.5 讨论 |
9.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BIM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二章 铁路BIM技术应用概述 |
2.1 BIM概述 |
2.2 BIM技术优势 |
2.3 铁路工程BIM各阶段应用概述 |
2.4 铁路工程BIM应用价值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IM实施策划方案 |
3.1 本项目概述及重难点分析 |
3.2 本项目组织架构 |
3.3 本项目BIM实施流程 |
3.4 BIM实施依据 |
3.5 本项目软硬件方案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阶段BIM实施 |
4.1 设计阶段BIM实施概述 |
4.2 设计阶段BIM实施内容 |
4.3 设计阶段BIM实施流程 |
4.4 设计阶段BIM模型创建 |
4.5 设计阶段BIM应用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工阶段BIM实施 |
5.1 施工阶段BIM实施概述 |
5.2 施工阶段BIM实施内容 |
5.3 施工阶段BIM实施流程 |
5.4 施工阶段BIM模型管理 |
5.5 施工阶段BIM应用点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BIM协同管理平台研究 |
6.1 平台价值 |
6.2 框架体系 |
6.3 协同平台管理目标 |
6.4 协同管理平台功能调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1 项目BIM成果清单 |
2 牵引供电系统BIM模型信息深度及IFD编码[38] |
3 牵引供电系统BIM模型几何精度[36-37] |
(7)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8)接触网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
1.1.2 电气化铁路概况 |
1.2 接触网可靠性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1 我国接触网可靠性存在的问题 |
1.2.2 接触网可靠性研究的意义 |
1.3 铁路可靠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我国接触网可靠性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章 接触网可靠性概述及故障调研分析 |
2.1 前言 |
2.2 接触网可靠性评价尺度 |
2.3 接触网系统及其主要设备概述 |
2.3.1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 |
2.3.2 高速接触网的悬挂模式 |
2.3.3 主要设备概述 |
2.4 接触网故障调研分析 |
2.4.1 故障设备类型统计 |
2.4.2 主要故障零部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接触网零部件静强度可靠性分析 |
3.1 前言 |
3.2 腕臂支持装置受力分析 |
3.2.1 腕臂支持装置结构参数 |
3.2.2 腕臂支持装置受力分析 |
3.2.3 力学计算及环境载荷计算 |
3.3 腕臂支持装置有限元分析 |
3.3.1 计算模型 |
3.3.2 有限元模型 |
3.3.3 计算结果分析 |
3.4 套管双耳静强度可靠性分析 |
3.4.1 静强度可靠性分析理论 |
3.4.2 强度分布及应力分布 |
3.4.3 可靠度计算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接触网接触线疲劳寿命预测 |
4.1 前言 |
4.2 接触网动应力仿真计算 |
4.2.1 接触网模型 |
4.2.2 受电弓模型 |
4.2.3 弓网系统耦合模型及动态仿真 |
4.2.4 接触网动应力研究 |
4.3 接触网疲劳寿命预测原理 |
4.3.1 雨流计数法 |
4.3.2 应力修正算法 |
4.3.3 材料S-N曲线 |
4.3.4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4.4 接触网疲劳寿命预测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接触网系统可靠性分析 |
5.1 前言 |
5.2 接触网系统的故障树(FTA)分析 |
5.2.1 接触网故障树的建立 |
5.2.2 接触网最小割集 |
5.2.3 接触网失效分析及改进措施 |
5.3 数据分析及可维修系统的Markov过程建模 |
5.3.1 跟踪试验数据处理及参数求解 |
5.3.2 基于Markov过程的串联可修复系统 |
5.3.3 基干Markov过程的接触网可靠性分析 |
5.3.4 结果分析和提高接触网系统有效度及可靠度的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9)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动力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受电弓 |
1.2.2 刚性接触网 |
1.2.3 弓网动力相互作用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弓网动力相互作用模型 |
2.1 概述 |
2.2 受电弓的动力学模型 |
2.2.1 质点系模型 |
2.2.2 平面刚体系模型 |
2.2.3 刚柔耦合模型 |
2.2.4 柔体系模型 |
2.2.5 受电弓动力参数测量 |
2.2.6 多种模型模态特性比较 |
2.3 刚性接触网的动力学模型 |
2.3.1 平面动力学模型 |
2.3.2 空间动力学模型 |
2.3.3 关键区段模型 |
2.4 弓网耦合模型 |
2.4.1 连续波动方程 |
2.4.2 有限元接触 |
2.5 小结 |
第3章 弓网动力相互作用仿真技术及验证 |
3.1 概述 |
3.2 弓网仿真模型的选择 |
3.2.1 柔体系仿真模型 |
3.2.2 刚柔混合仿真模型 |
3.3 弓网仿真的数值算法 |
3.3.1 柔体系仿真模型算法 |
3.3.2 刚柔耦合仿真模型算法 |
3.4 基于参考模型的弓网仿真验证 |
3.4.1 弓网动力相互作用评估 |
3.4.2 仿真方法确认流程 |
3.4.3 参考模型验证 |
3.5 弓网动力相互作用试验 |
3.5.1 弓网动力性能试验 |
3.5.2 接触线动力响应试验 |
3.6 基于弓网试验的弓网仿真验证 |
3.6.1 受电弓与柔性接触网仿真验证 |
3.6.2 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仿真验证 |
3.7 小结 |
第4章 弓网动力相互作用系统动力响应特性 |
4.1 概述 |
4.2 弓网动力响应的基本特征 |
4.2.1 受电弓动力响应特征 |
4.2.2 刚性接触网动力响应特征 |
4.3 受电弓结构参数对弓网动力特性的影响 |
4.3.1 弓头质量 |
4.3.2 弓头弹簧刚度 |
4.3.3 弓头阻尼 |
4.3.4 下臂杆质量 |
4.4 刚性接触网结构参数对弓网动力特性的影响 |
4.4.1 跨距 |
4.4.2 定位点几何误差 |
4.4.3 定位点刚度 |
4.4.4 接触线截面 |
4.5 静态抬升力对弓网动力特性的影响 |
4.6 运行速度对弓网动力特性的影响 |
4.6.1 匀速运动 |
4.6.2 线性加速运动 |
4.6.3 线性减速运动 |
4.7 接触刚度对弓网动力特性的影响 |
4.8 小结 |
第5章 弓网系统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受电弓参数 |
5.3 刚性接触网参数 |
5.4 弓网耦合参数 |
5.5 小结 |
第6章 160km/h刚性接触网系统设计 |
6.1 概述 |
6.2 弓网系统原型及初步设计 |
6.2.1 全速度等级分析 |
6.2.2 定位点几何误差分析 |
6.3 汇流排截面形状分析 |
6.3.1 跨距为6m的Y型汇流排 |
6.3.2 跨距为8m的Y型汇流排 |
6.4 跨距分析 |
6.5 锚段关节结构分析 |
6.5.1 贯通式锚段关节结构1 |
6.5.2 贯通式锚段关节结构2 |
6.6 刚柔过渡结构分析 |
6.6.1 锚段关节式刚柔过渡 |
6.6.2 贯通式刚柔过渡 |
6.7 定位点刚度分析 |
6.7.1 断口式锚段关节 |
6.7.2 贯通式锚段关节2 |
6.7.3 贯通式刚柔过渡 |
6.8 滑板与接触线磨耗分析 |
6.8.1 断口式锚段关节 |
6.8.2 贯通式锚段关节 |
6.9 160km/h刚性接触网系统方案 |
6.10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受电弓平面刚体系模型 |
附录B 受电弓空间刚体系模型 |
附录C 受电弓空间刚柔耦合模型 |
附录D 接触网平面动力模型 |
附录E 受电弓柔体系模型模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施工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研究 ——以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迁建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
2.1 建设工程监理相关概念 |
2.1.1 建设工程监理的涵义和性质 |
2.1.2 建设工程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
2.1.3 建设工程监理的常用方法和规范化要求 |
2.1.4 建设工程监理的效果评价 |
2.2 电化铁路改造施工相关概念 |
2.2.1 电化铁路改造工程的涵义和特点 |
2.2.2 电化铁路改造工程施工的特点 |
2.3 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
2.3.1 项目范围管理 |
2.3.2 项目风险管理 |
2.3.3 项目进度、质量和费用管理 |
第3章 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迁建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实践分析 |
3.1 项目概述 |
3.1.1 工程建设地点、规模 |
3.1.2 工程特点 |
3.2 监理范围 |
3.3 监理目标 |
3.3.1 总体目标 |
3.3.2 质量控制目标 |
3.3.3 进度控制目标 |
3.3.4 造价控制目标 |
3.3.5 安全、环水保控制和文明施工监督监理目标 |
3.3.6 合同管理目标 |
3.3.7 信息、档案管理目标 |
3.4 监理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
3.4.1 监理组织机构 |
3.4.2 监理人员安排 |
3.5 各阶段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
3.5.1 工程质量监理 |
3.5.2 工程进度监理 |
3.5.3 工程投资监理 |
3.5.4 工程合同监理 |
3.5.5 施工安全监理 |
3.5.6 施工环保监理 |
3.5.7 信息管理 |
3.6 施工监理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列举和解决办法 |
3.6.1 改造施工与既有线运营的矛盾及解决 |
3.6.2 工程施工与铁路局站段配合单位协调难的问题 |
3.6.3 铁道电气化接触网硬点问题 |
3.7 监理效果评价 |
第4章 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迁建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的支持力度有待提高 |
4.2 铁路营业线改造施工监理取费不合理 |
4.3 货迁监理项目并未完全按照市场模式运营 |
4.4 铁路建设项目监理招投标条件设置过高 |
4.5 铁路电气化改造监理人才短缺 |
第5章 对策建议 |
5.1 与各参建单位搞好配合赢得对监理工作的支持 |
5.2 呼吁提高监理取费比例的同时努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
5.3 根据营业线电化工程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理工作 |
5.4 推进监理企业改革,确保监理项目按照市场化运营 |
5.5 坚持人员培训,提高监理人员素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铁路电气化工程降低造价、节省材料、加快进度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简化接触网进行结构参数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列车的关键力学问题[J]. 杨国伟,魏宇杰,赵桂林,刘玉标,曾晓辉,邢云林,赖姜,张营营,吴晗,陈启生,刘秋生,李家春,胡开鑫,杨中平,刘文正,王文静,孙守光,张卫华,周宁,李瑞平,吕青松,金学松,温泽峰,肖新标,赵鑫,崔大宾,吴兵,钟硕乔,周信. 力学进展, 2015(00)
- [2]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 张飞涟. 中南大学, 2004(02)
- [3]基于BIM的高铁接触网信息模型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研究[D]. 孟飞.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9(01)
- [4]《铁道标准设计》各专业标准设计发展概况[J]. 王效良,周敏峰,宜辉,王玉堂,张玉瓒,魏凤香,王振华,邵祥荣,黄金芳,吴昌慧,刘秉钓,杨益泉,闫焕然,孙明昭,吕以巽,祁祖林,姜秀芝,周斯祜,彭新义. 铁道标准设计, 1993(S2)
- [5]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主要技术经济问题研究[D]. 刘万明. 西南交通大学, 2002(02)
- [6]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BIM技术应用研究[D]. 李天阳.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7]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8]接触网可靠性研究[D]. 王晓阳.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9]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动力相互作用研究[D]. 关金发.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10]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施工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研究 ——以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迁建工程为例[D]. 臧晓晖.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