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发椎体后缘缺损伴椎间孔扩大的X线诊断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卢建珍[1](2021)在《影像学检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探究》文中提出
吴卓檀[2](2021)在《PELD治疗伴有不同Modic分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伴有不同Modic分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疗效,以评估该术式的有效性以及不同Modic分型间的疗效差异,为今后的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01月-2020年08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住院并接受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90例,根据其腰椎核磁共振成像查看终板有无Modic改变及Modic改变类型,分为A组(无Modic改变)、B组(伴Modic改变Ⅰ型)、C组(伴Modic改变Ⅱ型),分析三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日、术后3月、术后6月的腰部及腿部VAS评分、ODI评分结果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 Nab法评价治疗的优良率。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并完整收集了90例患者的信息,其中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对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饮酒史、糖尿病病史、病程时间、病变节段、手术时间、术后活动程度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的腰部及腿部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末次随访的改良Mac Nab评价结果显示总优良率达87.78%,三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3.33%、83.33%、86.67%,三组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组间在各时间点的腿部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在术前及术后1日时的腰部VA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在术后3月时的腰部VA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结果证实,以上两项指标在三组组间行两两对比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在术后6月时的腰部VA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结果证实,以上两项指标在三组组间行两两对比时,A组与B组、A组与C组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ELD治疗伴或不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均显着,手术安全可靠;(2)Modic改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短期内腰痛症状改善及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且Modic改变Ⅰ型的影响相对更明显;(3)在严格选择PELD手术适应证时应偏重于不伴Modic改变或伴Modic改变Ⅱ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高苏麟[3](2020)在《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短期疗效欠佳的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e stenosis,LSS)通过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短期效果调查,并分析影响其疗效的可能存在的不良因素,期待更好避免通过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后短期疗效欠佳的情况发生。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从2016年10月至2019年02月在我院接受经皮脊柱内镜腰神经根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ecompression,PELD)的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访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12例)和预后优良组(n=148例),收集其年龄、性别、受教育情况、工作性质、体重指数、术前JOA评分、术前VAS评分、术前ODI评分、患病节段、狭窄部位、狭窄类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活动度评分、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和骨质疏松病史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造成腰椎管狭窄症PELD术后短期内疗效欠佳的危险因素。结果:LSS患者PELD术后1年预后良好率为92.5%(148/160)。预后不良组中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史、狭窄类型为腰椎间盘突出、功能锻炼时间较短、合并骨质疏松症、重体力劳动者患者构成比均显着高于预后优良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史、有吸烟史、功能锻炼时间较短、合并骨质疏松症、重体力劳动者是导致LSS患者PELD术后短期疗效欠佳的因素(OR=1.342、2.182、1.226、7.626、2.565、1.594、45.179,均P<0.05)。结论:目前PELD是治疗LSS的重要及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造成其手术后短期疗效欠佳不良因素较多,本研究的预后欠佳率7.5%,经研究发现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功能锻炼时间、合并骨质疏松症、工作性质和术后活动程度是造成PELD是治疗LSS术后短期疗效欠佳不良因素,值得临床广泛重视,同时需要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短期疗效。
丁昌懋[4](2016)在《颅颈交界区畸形综合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影像学评价背景及目的:颅颈交界区畸形在东亚及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特别是中国和印度两国,它是一种涵盖该区域骨骼结构及神经系统病理改变的疾病总称。通过对颅颈交界区主要畸形进行影像学评价,了解畸形病变的病因、类型及病变的影像学特点,进一步加深对颅颈交界区畸形病变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同时指导临床采取合理的检查及治疗方案。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行住院治疗,经影像学及临床证实的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266例。所有患者均有颅颈交界区侧位、张口位、及屈伸动力位DR图像;颅颈交界区多层CT扫描图像及MRI扫描图像。其中56例寰枕融合患者有颅颈交界区椎动脉CTA检查图像。两位从事头颈部影像诊断多年的副主任医师在不知道患者临床表现的前提下分别从PACS回顾性读片并记录影像诊断结果。主要观测指标为:齿状突位置、颅底角、寰齿前间距、寰齿后间距、颈髓角(CMA)及脑干脊髓角。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发现Chiari畸形I型192例(182/266)、II型33例(33/266),MRI对I型的检出率较C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II型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颅底凹陷247例(247/266)、发现扁平颅底56例(56/266)、椎体分隔不全共计156例(156/266),三种检查方法对颅底凹陷、扁平颅底及椎体分隔不全的检出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齿状突畸形33例(33/266),三种检查方法对齿状突畸形检出率的比较发现,DR与CT对齿状突畸形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好于DR;但CT与MRI对于齿状突畸形的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寰枢关节脱位92例,对于寰枢关节脱位的检出,CT好于DR及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对齿状突陷入程度、寰齿前后间距及颅底角的测量上,DR与CT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有很好的一致性;MRI对于齿状突陷入程度,寰齿前间距的测量结果与DR及CT的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寰齿后间距及颅底角的测量结果与DR及CT的测量结果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CT矢状位寰枢侧方关节的滑脱程度和关节面的倾斜方向可以对其形态进行分型,如下:正常型(N型)有179侧关节;I型有135侧关节;Ⅱ型有75侧关节;Ⅲ型有54侧关节;IV型有86侧关节;寰枕融合时寰枢侧方关节形态异常更加明显,II型和Ш型出现的比例较高,在其它畸形中N型、I型和IV型出现的比例较高。4.根据CT图像上椎动脉与寰椎横突、侧块和后弓可识别的残余结构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将本组56例寰枕融合病例的椎动脉走行方式分为四种类型,正常型28支(25.0%);I型36支(32.1%);Ⅱ型23支(20.5%);Ⅲ型25支(22.4%)。各型分支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本组中所有病例均在MRI图像上测量颈髓角及脑干脊髓角,其中颈髓角测量范围为117.7°-167.0°,平均133.7°;脑干脊髓角测量范围125.7°-161.0°,平均138.7°。小脑扁桃体下疝范围5mm-14.6m。平均7.2mm。CMA与脑干脊髓角测量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在有无脊髓空洞组,CMA及脑干脊髓角、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寰枢关节失稳是否伴随有脊髓空洞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寰枢关节失稳与脊髓空洞间有相关性(P<0.05)。当寰枢关节失稳时,出现脊髓空洞的可能性增大。结论:1.CT对颅颈交界区骨性畸形的显示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可以通过对寰枢侧方关节形态的描绘来预估寰枢关节的稳定性;2.CTA可以为颅颈交界畸形的手术治疗提供精准的椎动脉走行位置信息,为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提供可靠保障。3.在MRI图像上可以对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进行各种径线的测量;脑干脊髓角及CMA可以用来评估颈髓及延髓的受压情况,CMA测量更方便。4.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及寰枢关节的稳定性与脊髓空洞有相关性,扁桃体下疝越明显或寰枢关节出现不稳时容易出现脊髓空洞。第二部分影像学新方法在评价颅颈交界区畸形稳定性中的应用研究背景及目的:目前大部分的影像学研究集中在对颅颈交界区畸形的结构异常进行分析和总结,对该区域运动功能或稳定性的观察和研究很少见到,而颅颈交界区畸形的稳定性对选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新的X线检查技术(动态摄影及体层融合摄影)对寰枕融合时颅颈交界区的稳定性进行针对性研究,并与CT扫描进行对照,以期找到更加简便、准确的影像学方法来观察颅颈交界区的稳定性。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2012年9月至2016年3月行住院治疗,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证实的有临床症状的寰枕融合患者114例,所有患者均行颅颈交界区屈伸动力位DR、颈椎动态摄影、屈伸位体层融合摄影及常规卧位CT扫描。其中32例患者行卧位下颅颈交界区屈伸位CT扫描。两位从事头颈部影像诊断多年的副主任医师在不知道患者临床表现的前提下分别从PACS回顾性读片,主要对寰枢关节是否脱位及其稳定性做出诊断,同时对寰枢侧方关节的形态进行分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1.动力位DR片诊断寰枢关节脱位48例,寰枢关节不稳26例;颈椎动态摄影诊断寰枢关节脱位44例,寰枢关节不稳30例;动力位体层融合摄影诊断寰枢关节脱位67例,寰枢关节不稳44例。体层融合摄影与动力位DR、颈椎动态摄影间诊断效能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体层融合摄影诊断效能高于动力位DR及颈椎动态摄影(P<0.05);动力位DR与颈椎动态摄影的诊断效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T扫描共诊断N型10个、I型43个、Ⅱ型83个、Ⅲ型54个、IV型38个;体层融合摄影诊断N型14个、I型39个、Ⅱ型89个、Ⅲ型49个、IV型37个。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成像方法在对Ⅲ型寰枢侧方关节的分型能力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准确性要好于体层融合摄影。在对于N型、I型、Ⅱ型及IV型的分型上,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例动力位CT扫描诊断为寰枢失稳17例;动力位体层融合摄影诊断寰枢失稳25例。两种检查方法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I型中合并寰枢脱位为17例、Ⅱ型中合并寰枢脱位为31例、Ⅲ型中合并寰枢脱位25例、N型及IV型中无寰枢脱位病例。Ⅱ型及Ⅲ型中出现寰枢失稳的比例较高。结果:结论:1颅颈交界区屈伸位X线体层融合摄影对寰枢关节不稳的诊断能力好于颈椎动态摄影及X线动力位摄片。2 X线体层融合摄影对寰枕融合时寰枢关节的分型准确性与CT相当,还可以在不同体位下观察,可以作为预测寰枢关节稳定性的首选检查方法。3立位屈伸位颅颈交界区X线体层融合摄影较卧位屈伸位CT能更加真实、准确的反应寰枢关节的稳定性。
钟志伟[5](2015)在《退变性腰椎滑脱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CT、MRI特点及其对MIS-TLIF手术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退变性与峡部裂性两组腰椎滑脱症患者的CT、MRI特征及应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治疗两组腰椎滑脱症,从而探讨CT、MRI在两组腰椎滑脱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比较MIS-TLIF手术治疗两组腰椎滑脱症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9月至2014年12月具有完整CT、MRI资料并行MIS-TLIF手术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84例。84例患者中退变性腰椎滑脱48例(男21例,女27例;年龄45~86岁,平均65岁)、峡部裂性腰椎滑脱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34~75岁,平均54岁)。评价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神经症状缓解情况、术后滑脱复位效果、术后3个月腰痛症状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时间、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index,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分析。结果:腰椎滑脱部位比较:48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中34例发生于L4,占70.8%;36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中26例发生于L5,占72.2%。腰椎滑脱程度比较:退变性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程度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退变性和峡部裂性两组腰椎滑脱症之间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及椎间盘病变比较都存在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48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腰椎MR全部表现为上弧线征,36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均呈下弧线征。行微创TLIF手术后,退变性与峡部裂性两组滑脱症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神经症状缓解情况及植骨融合时间无显着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虽然X线术后滑脱复位效果退变性滑脱组优于真性滑脱组,但两组1年随访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与峡部裂性CT比较,退变性腰椎滑脱椎间关节和椎间盘退变的程度要大。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因椎弓峡部断裂,所以椎体滑脱的程度比退变性腰椎滑脱更严重。腰椎退行性变引起的滑脱MRI显示典型的“上弧线征”,峡部裂性腰椎滑脱MRI示“下弧线征”和“椎管增宽征”。退变性和峡部裂性两组腰椎滑脱症患者经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治疗后神经症状及坐立行走、提物、社会活动等生活质量均得到极大改善,其为MIS-T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曾昭峰[6](2013)在《微创颈椎管成形术椎管容积变化实验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是指以颈椎间盘退变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出现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后纵韧带骨化、小关节退变增生、黄韧带增生钙化等,以上一种或几种因素共同参与导致颈椎管狭窄,造成脊髓或脊髓周围血管受压,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功能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不适、肢体麻木、躯干“束带”感、行走不稳、双下肢踩棉花感、腱反射亢进、肌肉萎缩等,严重者可导致瘫痪。CSM是最严重的一类颈椎病,占颈椎病的5%-10%,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发病隐匿,临床上极少数处于长期稳定阶段,70-80%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恶化,致残率极高,是威胁老年患者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因此多主张在脊髓功能出现不可逆性损伤之前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多数学者认为自发病起3-6个月内治疗,可获得较好的脊髓功能恢复,病程越短效果越好。目前,CSM治疗方法很多,从病情轻重考虑,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从手术入路可分为颈前路和颈后路手术,由于CSM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目前对该病的治疗各执己见,尤其是多阶段CSM。目前对多节段CSM的治疗采取颈后路手术的占多数。即可直接处理后面的黄韧带增厚、小关节增生等致压因素,而且可通过扩大椎管,使脊髓利用“弓弦”原理后移,间接处理脊髓前方的压迫。后路手术包括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路椎板切除术由于破坏了椎板、小关节等重要结构,颈椎管完整性丧失,术后颈椎不稳、反曲畸形、医源性压迫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目前已基本被椎管扩大成形术所替代。单开门和双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是目前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但它们均存在棘突韧带复合体等结构破坏大甚至完全切除、可能影响疗效的问题。故我们提出微创颈椎管成形术,观察其椎管容积扩大情况,分析减压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个完整颈5椎骨干燥标本模拟微创颈椎管成形术,采取手术前后自身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包括双侧椎板“长槽状”切开、棘突及椎板整体均匀后移1mm组、2mm组、3mm组,共三组)。手术前后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并在CT后处理工作站利用3D测量工具分别测量各组完整骨性椎管容积。2010年9月-2011年9月,3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我科行微创颈椎管成形术。按照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法,自身对照评价术前、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12个颈5椎骨标本的椎管容积平均为1592±331mm3,后移1、2、3mm组的骨性椎管容积分别平均为1727±357mm3、1861±386mm3、2001±416mm3;容积改善率分别为8.53±1.05%、16.93±1.78%、25.75±2.97%;后移2mm组与后移1mm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后移3mm组与后移2mm组相比,后移3mm组与后移1mm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36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75分钟(50-105),出血量平均为375mL(300-450),术前JOA评分7.97±1.73,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3.14±1.74,p<0.05,有统计学意义,JOA评分平均改善率58.55±13.71%,优良率为83.3%(优9例,良21例,一般6例)。结论标本模拟可较好反映微创颈椎管成形术的椎管容积变化,为其临床实现有效减压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赵琬清[7](2013)在《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微创治疗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近年来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的临床研究资料的温习和回顾,就当前各种非手术疗法的应用及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以便在临床上更好地推广应用。研究方法:纵观近年来针刀闭合性松解术及临床常用非手术疗法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研究现况并探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的优势,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更深入研究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及治疗方向。结果:针刀闭合性松解术具有集针刺与切割松解的独特作用,能从根本上解决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软组织损伤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相较于其它常用非手术治疗方法,针刀闭合性松解术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疗效明显,疗程短,远期疗效巩固的特点。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为目前针灸科常见病及疑难病,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具有中西合参优势互补,独特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
王振虹[8](2012)在《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致椎体压缩骨折的MRI鉴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椎体压缩骨折的MR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阅读病理或临床证实的50例骨质疏松和50例脊椎转移瘤椎体压缩骨折(均伴异常信号)的MRI片,并分析、记录和比较各种征象。结果105个骨质疏松压缩椎体,10个椎体后缘上或下部尖角状轻度突出。39个椎体角前和(或)后突出。34个椎体T2WI或T2WI FS见前后走行为主或伴有分叉的低信号、高信号或并行的高低信号线。62个转移瘤压缩椎体,54个椎体前和(或)后缘弧形膨隆,48个椎体中部前后径增大超过2mm。15个椎体T2WI或T2WI FS见圆弧状低信号、高信号或并行的高低信号线,25个椎体内T2WI FS伴有多发散在斑点状更高信号。36个为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受累,26个伴受累椎弓根膨大,20个伴椎弓峡部后方附件受累。横轴位图像显示16个椎体前侧缘最大厚度超过5mm异常软组织影。所有所列征象出现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椎体压缩骨折MR上存在多种征象差别,据此可对多数患者进行鉴别。
孙凌[9](2012)在《IN-SPACE棘突间撑开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客观评价IN-SPACE棘突间撑开系统置入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今后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在临床上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方法理论部分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及古籍文献研究,归纳综述中医古代医学家对腰椎管狭窄症的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的认识,以及现代医学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病因病机、分型及治疗方案。临床研究采用前后对照、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案,选取在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住院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3例。其中11例患者采用IN-SPACE棘突间撑开系统置入术治疗,是为治疗组,12例患者采取椎间盘镜下椎管减压治疗,是为对照组。手术病人术后常规预防感染、脱水消炎治疗。上述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背痛评估治疗分数(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来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采取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改善方面的差异。评价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采用RR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两组患者治疗3月后的疗效情况。结果经过本次研究,得出以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和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按照VAS评分标准评估:治疗后1周,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而治疗后1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治疗后1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治疗后1月,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按照RR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11例中,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0.9%;对照组12例中,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3例,有效率75%。结论IN-SPACE棘突间撑开系统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短期内能迅速缓解患者腰腿痛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未发现不良反应。
李红双[10](2012)在《正常成人下腰椎椎管MRI测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测量正常成人下腰椎椎管的径线及面积,确定其测量标准值,并通过临床验证,进一步评价不同测量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正常成人180例,男女各90例。均行腰椎磁共振T1WI、T2WI扫描;扫描方位:常规矢状位扫描,然后平行于腰椎间盘进行横轴位扫描;测量内容:①在T2WI轴位上分别测量L3/4、L4/5、L5/S1各椎间盘水平的椎管正中有效矢状径、椎管正中矢状径、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②分别计算出各椎间盘水平椎管有效矢状径/椎管正中矢状径、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的比值;③将上述各径线和面积运用于椎间盘突出患者并观察其诊断价值;对上述测量结果做统计分析。结果①正常成人L3/4、L4/5、L5/S1间盘层面各测量值及其比值比在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间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②正常成人在下腰段L3-L5椎间盘水各径线及面积指标,在不同间盘水平有不同的界限值,其中椎管正中有效矢状径正常值分别为11.64±1.46mm,11.83±1.69mm,13.25±2.03mm;椎管正中矢状径分别为17.68±2.40mm,17.31±2.40mm,15.63±2.36mm;硬膜囊面积分别为176.03±34.03mm2,173.24±41.49mm2,125.99±55.83mm2;椎管面积分别为226.29±42.24mm2,229.75±54.99mm2,267.58±70.37mm2。③正常成人L3/4、L4/5盘间水平各测量值及其比值比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L3/4、L4/5盘间水平各测量值及比值比与L5/S1水平测量值及其比值比在统计学上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④患者组临床应用确定椎管狭窄方面正中有效矢状径与正中矢状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椎间盘侧突临床应用显示面积测量与径线测量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正常成人下腰段L3-L5椎间盘水平椎管正中有效矢状径及椎管面积和硬膜囊面积的M RI测量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全面、更有意义的辅助信息,同时通过临床验证得出椎管有效矢状径比椎管正中矢状径更能准确反映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椎管狭窄的程度;椎管面积比径线测量更能准确反映腰椎间盘侧凸型患者的椎管狭窄程度。
二、多发椎体后缘缺损伴椎间孔扩大的X线诊断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发椎体后缘缺损伴椎间孔扩大的X线诊断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PELD治疗伴有不同Modic分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述 |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及其流行病学调查 |
1.2 椎间盘的结构 |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 |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机制研究 |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 |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 |
1.7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2 Modic改变的概述 |
2.1 Modic改变的分型及其流行病学特点 |
2.2 MC的发病机制 |
2.3 MC与下腰痛的关系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样本来源 |
1.2 LDH的诊断标准 |
1.3 样本纳入标准 |
1.4 样本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Modic改变的评估方法 |
2.3 治疗方法 |
2.3.1 术前准备 |
2.3.2 PELD操作方法 |
2.3.3 术后处理 |
2.4 观察指标 |
2.4.1 患者基线数据、手术情况指标及术后活动程度 |
2.4.2 疗效评价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患者基线数据的比较 |
3.2 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活动程度的比较 |
3.3 患者腰部VAS评分的比较 |
3.4 患者腿部VAS评分的比较 |
3.5 患者ODI评分的比较 |
3.6 患者术后疗效的比较 |
4 讨论 |
4.1 PELD是治疗LDH的有效技术,“中药烫熨+涂擦”外治疗法是良好的术后康复措施 |
4.2 LDH伴MC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
4.3 研究结果分析 |
4.4 本研究对混杂因素的控制 |
4.5 本次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伴有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短期疗效欠佳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1.1 腰椎管狭窄症定义 |
1.2 腰椎管狭窄症的病因病机 |
1.3 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 |
1.4 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分型 |
1.4.1 中医分型 |
1.4.2 解剖分型 |
1.4.3 影像学分型 |
1.5 影像学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
1.5.1 X 线检查 |
1.5.2 脊髓造影检查 |
1.5.3 CT 检查 |
1.5.4 MRI 检查 |
1.6 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 |
1.6.1 药物治疗 |
1.6.1.1 中药治疗 |
1.6.1.2 西药治疗 |
1.6.2 腰椎管狭窄症的针灸治疗 |
1.6.3 腰椎管狭窄症的推拿治疗 |
1.6.4 腰椎管狭窄症的牵引治疗 |
1.6.5 腰椎管狭窄症的开放手术治疗 |
1.6.6 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手术治疗 |
1.7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疗效评定 |
2.6 临床资料 |
2.7 研究方法 |
2.8 技术操作及术后处理 |
2.8.1 技术操作 |
2.8.2 术后处理 |
2.9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效果优良组与效果欠佳组多种因素的比较情况 |
3.2 二次 Logistic 回归分析的赋值情况 |
3.3 二次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PELD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 |
4.2 PEL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预后不良情况 |
4.3 年龄与LSS经 PELD术后疗效欠佳相关性 |
4.4 糖尿病与LSS经 PELD术后疗效欠佳相关性 |
4.5 骨质疏松症与LSS经 PELD术后疗效欠佳相关性 |
4.6 吸烟史与LSS经 PELD术后疗效欠佳相关性 |
4.7 功能锻炼时间、工作性质、术后活动度评分与LSS经 PELD术后疗效欠佳相关性 |
4.8 本研究的不足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腰椎管狭窄症相关治疗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颅颈交界区畸形综合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影像学评价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部分 影像学新方法在评价颅颈交界区畸形稳定性中的应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1 颅颈交界区失稳的认知和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2 X线数字体层融合摄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概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5)退变性腰椎滑脱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CT、MRI特点及其对MIS-TLIF手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纳入和剔除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剔除标准 |
2.3 检查设备和方法 |
2.3.1 检查设备 |
2.3.2 具体的扫描方式 |
2.4 退变性和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 CT 及 MRI 对照分析 |
2.4.1 滑脱性质界定 |
2.4.2 滑脱程度的测定 |
2.4.3 对比观察 |
2.4.4 在 MRI 图像上观察 |
2.5 手术方法 |
2.5.1 术前准备 |
2.5.2 手术方法与步骤 |
2.6 术中监测及术后处理 |
2.7 观察指标及随访情况 |
2.8 统计学分析 |
2.9 设计方案流程图 |
第3章 结果 |
3.1 腰椎滑脱部位及程度比较:见表 3.1,表 3.2 |
3.2 两种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的 CT 表现 |
3.3 两种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的 MRI 表现 |
3.4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神经症状缓解情况 |
3.5 X 线术后滑脱复位效果,退变性滑脱组优于真性滑脱组 |
3.6 两组融合时间 |
3.7 两组间腰痛症状改善 |
3.8 两组患者 ODI 评分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微创颈椎管成形术椎管容积变化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1 引言 |
2 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学习期间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 |
(7)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微创治疗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中西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1.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研究 |
1.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命名 |
1.2 典型症状 |
1.3 体征 |
1.4 西医学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主要学说 |
2. 传统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研究 |
2.1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分型 |
二. 传统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
1. 针灸 |
1.1 临床治疗选穴要点 |
1.2 临床应用操作及常用手法 |
1.3 针灸临床的优势及不足 |
2. 推拿及牵引 |
2.1 临床治疗要点 |
2.2 临床应用操作及常用手法 |
2.3 推拿及牵引临床的优势及不足 |
3. 小针刀闭合松解术 |
3.1 临床操作要点 |
3.2 临床应用操作及常用手法 |
3.3 针刀闭合性松解术的优势及不足 |
4. 中药及其它疗法 |
4.1 临床治疗要点 |
4.2 临床应用 |
4.3 中药及其他疗法的临床优势及不足 |
三.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
四.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探讨与临床应用 |
1. 针刀医学对软组织损伤的新认识 |
2. 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 |
3. 针刀医学的治疗原则 |
4. 针刀闭合性松解术的临床探讨 |
五.李玉堂教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总结 |
1. 部位选择 |
2. 操作规范 |
3. 典型病例 |
六.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致椎体压缩骨折的MRI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1.1 一般材料 |
1.2 MRI检查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病变脊椎数目和分布 |
2.2 病变椎体形态 |
2.3 病变椎体信号 |
2.4 病变脊椎附件 |
2.5 软组织肿块或肿胀 |
2.6 脊髓改变 |
第三章 讨论 |
3.1 病变脊椎分布 |
3.2 病变椎体形态 |
3.3 病变椎体信号 |
3.4 病变脊椎附件 |
3.5 软组织肿块 |
3.6 脊髓改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IN-SPACE棘突间撑开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1.1.1 病名 |
1.1.2 病因病机 |
1.1.3 辨证分型及治疗 |
1.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1.2.1 概念 |
1.2.2 分类 |
1.2.3 病因及病理 |
1.2.4 临床诊断 |
1.2.5 治疗方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部分 |
2.1. 病例来源及选择 |
2.1.1 诊断标准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研究病例的终止 |
2.1.5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2.1.6 病例的剔除 |
2.2 治疗方法 |
2.2.1 治疗组 |
2.2.2 对照组 |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3.1 临床观察指标 |
2.3.2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2.3.3 安全性观察指标 |
2.3.4 疗效观察时点 |
2.4 影像学测量方法 |
2.5 统计方法与分析 |
2.5.1 治疗前两组各项情况比较 |
2.5.2 治疗组术前术后椎间隙、椎间孔、棘突间高度的比较 |
2.5.3 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及3月后治疗评分的比较 |
2.5.4 两组患者疗效的评定 |
2.6. 治疗结果 |
2.6.1 疗效观察结果 |
2.6.2 不良反应报道 |
2.7 典型病例 |
第三部分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正常成人下腰椎椎管MRI测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多发椎体后缘缺损伴椎间孔扩大的X线诊断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像学检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探究[D]. 卢建珍. 甘肃政法大学, 2021
- [2]PELD治疗伴有不同Modic分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D]. 吴卓檀.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3]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短期疗效欠佳的因素分析[D]. 高苏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颅颈交界区畸形综合影像学研究[D]. 丁昌懋. 郑州大学, 2016(03)
- [5]退变性腰椎滑脱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CT、MRI特点及其对MIS-TLIF手术的影响[D]. 钟志伟. 吉林大学, 2015(09)
- [6]微创颈椎管成形术椎管容积变化实验及临床研究[D]. 曾昭峰. 郑州大学, 2013(11)
- [7]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微创治疗探讨[D]. 赵琬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4)
- [8]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致椎体压缩骨折的MRI鉴别[D]. 王振虹. 青岛大学, 2012(09)
- [9]IN-SPACE棘突间撑开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D]. 孙凌.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10]正常成人下腰椎椎管MRI测量分析[D]. 李红双. 泰山医学院,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