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选矿文献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林子惠[1](2021)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SD矿山的价值链成本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颜青[2](2021)在《1945-1953年苏联对德国核原料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战后初期,美国试图通过核武器的垄断地位掌握全球霸权,苏联作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成为其最大的障碍,这导致美苏矛盾日益公开化。为了打破美国的核垄断,苏联开启了本国的核计划,但受制于核原料不足的情况,苏联不得不选择从其它国家进口或转移核原料。值此之时,苏联占领下的德国东部地区凭借巨大且高质量的蕴藏量,成为了前者的主要开发目标。本文将围绕于此,叙述1945—1953年间苏联对德国东部地区核原料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并分析这一系列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和影响。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档案等一手史料,完整地梳理了1945至1953年间,苏联在德国东部地区开发核原料的具体过程,同时,立足于美苏冷战的背景,通过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与当事人的回忆录,分析这一过程中诸如职工的工资待遇、日用品供应和住房等关乎普通民众对美苏两国态度和理解的问题,并在目前学界研究成果之上,得出了新的结论。此外,笔者还从冷战、苏联国内经济和环境卫生三个视角出发,探讨了苏联开发与利用德国核原料的结果与影响。
莫云杰[3](2021)在《基于浮选工艺的非解析模型控制参数优化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矿产资源对国民生产生活非常重要,但是自然界中矿产资源往往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进行选矿处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使用。矿物浮选工艺是选矿方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矿物浮选又称为泡沫浮选,原矿石经过破碎、研磨后变成矿颗粒,矿粒在浮选柱中因为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造成其疏水-亲水性质的不同,在浮选柱中加入特定的药剂,通入空气等操作,使得密度较小矿粒附着在气泡上浮形成泡沫层,密度较大的矿粒下沉,达到物料分离的目的,完成选矿。由于矿物浮选是一个多输入输出、高耦合、非线性、长时滞、长流程的复杂工业过程,影响系统状态的因素多,对浮选工艺系统的控制参数一般是依靠工人的经验进行调整,这种调整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具有主观性,从而使得浮选系统的状态因为现场工人个体原因而发生改变,导致浮选系统的状态不稳定,影响浮选系统最后精矿的质量。本文立足于实际工业应用,提高浮选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矿的品位,做了如下工作:(1)以实际的镍矿浮选系统的工艺流程入手,分析其工业过程和有关多种参数,对传感器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处理。(2)由于矿物浮选过程极其复杂,影响系统最后的精矿品位的因素多,在进行浮选系统出口的品位预测建模时,模型的输入多,所以本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对浮选系统进行品位预测建模,在进行建模前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和主成分分析数据降维,最后使用BP模型和Elman模型建立镍矿浮选系统的出口品位预测模型,分析两个模型的铜精镍品位和镍精铜品位预测值和实际值的误差情况,确定了以Elman模型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3)浮选工艺过程的控制参数优化问题的基础是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为非解析模型,不能用传统的求导运算来进行优化,本文选不需要对目标函数求导的粒子群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经典的粒子群算法由于关键参数为定值,使得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不够,易陷入局部最优,故本文采用动态的关键参数来改进粒子群算法,最后的基准函数测试和实际的浮选控制参数优化仿真都证明了改进的有效性。(4)根据项目的需求开发一款优化仿真软件系统,整个项目的数据来源与底层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再由中间层的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规范化,然后存入数据库,上层的优化仿真软件通过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来实现原始数据的读取和优化结果的应用。优化仿真系统基于MATLAB平台进行开发,通过按照时间来读取数据库数据,然后比对数据与建模数据来确定优化的模型,设置控制参数范围等,最后使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根据控制参数的来源不同,软件有三种仿真方式,优化结果仿真、输入参数仿真和控制台输入仿真,根据仿真结果的情况将控制参数保存到数据库指导现场生产。
卓然[4](2021)在《先秦两汉黄金数量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相关的传世文献中,似乎有西汉多金而东汉少金的信息,以致不少研究者认为东汉时期黄金“骤减”。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以两汉赐金量的差距为依据笼统考察,但黄金数量变化属于动态问题,从开采到使用的过程都会引起数量变化。为了辨明这个争议,该文以黄金数量为研究对象,以开采量和使用量为线索,将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结合,对先秦两汉黄金的数量变化进行多角度探究。开采量方面从产金地切入,汉以前的产金地包括川滇、楚地、富春江、汝、汉水流域;西汉时期增加了云南大姚、江西鄱阳、新疆南山;东汉时期增加了永昌郡南部的兰沧水、涪水流域及安徽巢湖等地。先秦两汉时期的黄金产地在时间与空间的分布上皆不平衡,时间分布上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南方多于北方。使用量方面按其用途进行分类,流通用金在夏、商和西周时期主要作为青铜器的装饰使用;东周至西汉黄金原料增加,黄金铸币广泛流通,不仅用于进贡、赏赐、惩罚、行贿,还可进行交换并代表一定的价值尺度,具备货币的基本属性。非流通用金以礼仪和丧葬用金为主,祭祀、车舆、冠服、印绶等礼仪制度是礼仪用金的重要渠道。总体使用量中占比最多的是赏赐用金,酎金和丧葬用金次之。东汉时期黄金“骤减”之说难成定论。一方面,同一批黄金循环流转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导致史料中有关西汉黄金记载较多的表面现象。另一方面,东汉时期的黄金并未全部集中于统治阶层,而是多藏匿或流通于民间;盛行的庄园经济使得黄金的贸易功能逐渐减弱,装饰功能和储藏功能逐渐居于主要地位;加之黄金纯度的提高、盗墓活动以及薄葬观念等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史料中有关东汉黄金量的记载变少。
冯书静[5](2020)在《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文中提出温州矾矿指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及周边乡镇的明矾石矿区。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考察温州矾矿大岗山、水尾山和鸡笼山三个矿段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田野调查材料和口述史资料,展开技术史视角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本论文不仅弥补了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方面的空白;而且对全面认识和揭示温州矾矿工业遗址、工业考古与技术史的关系,以及工业考古个案研究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文献资料,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以及特定时期内矾矿的历史影响;结合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探讨各遗址的历史年代问题及遗址布局存在的科学内涵,考察温州矾矿“水浸法”炼矾工艺及设施改进;依据历史文献和口述史资料,复原并绘制焙烧炉炉型结构示意图,展示温州矾矿焙烧及炉型演进情况;比较古今中外炼矾工艺,探讨温州矾矿炼矾工艺技术的独特性;基于本文对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研究,总结关于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观点如下:保存和复原包含在温州矾矿工业遗址中的信息和数据。系统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初步确定其历史年代,即温州矾矿明矾业最晚始于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三月庚辰日;清早期为民营生产模式,清中期开始官营,清末出现民营股份制经营模式;民国(1912-1949)期间的经营模式为官督商办;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矾矿于1.956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从私营、公私合营逐渐走向国有企业模式。系统梳理中国历代明矾产地分布情况,结合温州矾矿历史阶段的明矾外销,探讨温州矾矿明矾业的历史重要性;发现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温州矾矿明矾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贸易交流中心。对温州矾矿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进行全面而详细的阐释。田野调查研究认为,温州矾矿开采最开始采用露天法,清朝时期采用无留柱窿道法,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其中,溪光采矿遗址和雪花窟遗址均为无留柱窿道法;溪光采矿遗址约为清代中期或更早,雪花窟采矿遗址大约为晚清时期;水尾山深洋矿洞群和鸡笼山南洋矿洞群均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对于采矿业来讲,矿产资源本身的储量、质量及开采技术可行性是其工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但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需要却是采矿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矾矿炼矾车间选址和布局,按照工业地理学理论建设,反映出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之间的互补与联系。对温州矾矿技术发展特征及内涵进行新解释。综合分析发现,温州矾矿600多年来一直沿用“水浸法”炼矾工艺,其核心为煅烧-风化-溶解-结晶;虽然该工艺比较保守,但其各生产工序的设施在不断演进。其中,借助CAD复原焙烧炉,考察炉型演变序列,阐释业已消逝的传统焙烧技术,为明矾生产工艺过程的特殊见证;结合矾矿明矾产量,对焙烧炉生产技术与明矾产量关进行了新解释。同时,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前,温州矾矿的加温溶解主要采用逆流循环洗涤法;矾矿炼矾场址的各工序按地势由高到低布置,遵照物料运输最省力原则,其对机械化生产前的工厂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借鉴西方工业考古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将其扩展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比较分析西方工业考古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工业考古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通过历史文献考察和田野考古调查,借助多种理论、方法和技术,阐释工业遗址的历史价值、科技内涵等内容。同时,工业考古为技术史研究提供详实的物质证据和数据信息,技术史反过来又有助于工业考古阐释其背后的技术特征及内涵和工业社会等深层次内容。
孟宪昊[6](2020)在《隔墙板用铁尾矿多孔陶瓷及其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铁尾矿是一种难以处理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对其进行资源化开发利用对于保护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北京市密云区首云矿业集团公司2017年铁矿石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铁尾矿为原料,采用搅拌发泡-凝胶注模成型、常压烧结工艺制备了铁尾矿多孔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多孔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然后以铁尾矿多孔陶瓷为载体,通过无压浸渗工艺制备铁尾矿多孔陶瓷/木糖醇复合相变材料,并对铁尾矿多孔陶瓷用于建筑物隔墙板的抗冷冻、抗热震等使用性能进行了测试,论文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在相同的搅拌发泡条件下,铁尾矿多孔陶瓷的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优于冷冻干燥成型工艺,其成型时间更短,所用助剂成本更低,且成型出的多孔陶瓷坯体易于烧结。(2)铁尾矿多孔陶瓷主要由石英、普通辉石、透辉石、赤铁矿及钙长石等晶相构成,具有复杂的孔隙结构,其孔径尺寸分布在100~300mm之间,同时在孔壁上存在许多小孔,使气孔之间相互贯通。(3)制备了小块与砖型两种尺寸规格的铁尾矿多孔陶瓷,随着烧结温度从1070℃升高到1100℃,砖型铁尾矿多孔陶瓷的体积密度由0.38 g/cm3上升至0.48 g/cm3,显气孔率由83.7%降低至76.8%,抗压强度由0.76 MPa提高至3.23MPa,其综合性能优于小块铁尾矿多孔陶瓷样品。(4)采用无压浸渗工艺成功制备出铁尾矿多孔陶瓷/木糖醇复合相变材料,与多孔陶瓷载体相比,复合相变材料的抗压强度提高近1倍。(5)以现有建筑物隔墙板产品性能标准为参照,铁尾矿多孔陶瓷在外观质量、耐酸碱腐蚀性能、抗冷冻性能和抗热震性能等方面均满足隔墙板产品性能要求,具备作为建筑物隔墙板的应用潜力。以铁尾矿为原料制备多孔陶瓷,不仅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可获得大尺寸产品,而且性能满足建筑物隔墙板产品使用要求,应用前景广阔;同时,所制备的铁尾矿多孔陶瓷/木糖醇复合相变材料在太阳能利用、工业余热回收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用途。
武文泽[7](2020)在《基于机器视觉的选煤厂输送机皮带磨损故障诊断研究》文中指出矿用皮带输送机在长时间、高负荷的运行下会在皮带表面产生较为明显的磨损,如果不加以监测,一旦磨损加剧,造成皮带磨通或断裂,会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生产事故。目前对皮带安全防护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集中在皮带撕裂、跑偏等急性故障,对于上面提到的慢性故障涉及不多,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代替皮带磨损的日常人工巡检,提供更可靠、更有效、也更智能的皮带磨损故障诊断方法,因此,具有较好的新颖性和实用价值。皮带磨损会形成层次分明的磨损分层,大部分磨损分层条纹是几条与皮带机运输方向平行的直线条纹,从未磨损到磨损五层,拍摄皮带磨损图片并分类,共采集到144张磨损图片。由于工业现场环境复杂,有些皮带磨损条纹是环形,有些磨损皮带会在皮带两边呈现干扰条纹,这些情况对皮带磨损的检测都造成了较大干扰。首先,提出灰度分析法。将皮带图像在平行于磨痕方向灰度做平均后以垂直于磨痕方向为横坐标,平均灰度为纵坐标绘制出平均灰度曲线,磨损分层界面由于亮度较高会产生一个波峰,将平均灰度曲线与正弦函数拟合后求残差计算相应的波峰个数可以简单判断皮带磨损层数进而识别皮带的磨损程度,但由于工业现场皮带磨损条纹不都是线性,还存在环形条纹,因此该灰度分析方法在判断此类皮带磨损程度时存在缺陷。其次,提出基于人工图像特征提取的诊断方法。提取皮带磨损图片的7个纹理特征(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4个、Tamura纹理特征3个)、2个灰度颜色特征以及基于皮带磨损图像的特点的2个图像统计特征(图像熵、图像标准差),共计11个图像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SVM)与线性判别式分析(LDA)分别对提取到的图像特征按照磨损层数进行分类学习。实验表明:基于SVM方法的分类正确率为83.8%,基于LDA方法的分类正确率为82.4%。最后,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诊断方法。将工业现场的144张图片按磨损层数分为6类分别用AlexNet深度神经网络与GoogLeNet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迁移训练,其中AlexNet数据集与测试集比例为8:2,此外选14张不同类别的磨损图像作为检测集。由于5层磨损的图片数据集较少,采用加高斯噪声、鱼眼变换、傅里叶低通滤波与直方图均衡化4种方式扩充5层磨损的数据集。分别将未扩充数据集与扩充数据集后的样本用GoogLeNet做迁移训练。实验表明:AlexNet迁移训练的平均正确率为91.5%,未扩充数据集的GoogLeNet迁移训练平均正确率为87.7%,扩充5层磨损数据集后平均正确率为89.2%。可见,AlexNet深度神经网络方法识别效果最好,能够用于皮带磨损慢性故障的诊断。
刘璞[8](2020)在《白云鄂博氧化钪项目对比分析与不同风险情景下的投资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钪作为一种稀有的稀土元素,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舰、核能等国防领域以及电光源材料、电子材料等工业领域。截至目前,钪主要从钛白废液中回收,供应量有限且生产成本高,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氧化钪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白云鄂博尾矿库中堆积了大量可回收的钪资源,若将其充分利用,可为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大规模生产提供原料保障。企业若想达到持续生产高纯氧化钪的目的,就迫切需要对回收氧化钪的各个阶段进行科学地分析与评估。基于此,本文对白云鄂博尾矿氧化钪综合利用项目(后文简称BS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及不同情景下的投资决策研究,既解决了城市固废问题,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同时可缓解国内外钪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本文从技术经济、生态、社会三个维度选取20个指标,将传统的钛白废酸提钪项目作为参照标准,应用组合赋权法构建BS项目评价模型,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论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显示:BS项目具有良好的技术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较好的生态效益,可行性程度高,管理者可进行投资建设。鉴于BS项目具体实施受市场环境、政府政策、管理效率等因素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项目投入生产的最优条件,引入梯形模糊数理论中的水平截集λ将上述不确定性因素量化为不同的风险程度,构建了模糊性复合实物期权模型,分析不同情景下BS项目的回收价值以及管理者的最优决策,得到以下结果:第一,BS项目投资价值有一定的弹性和广阔的升值空间,且伴随风险程度的增加,BS项目价值区间波动越大,相反,风险程度越小,项目价值区间愈发稳定,更易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使项目获得可能的最大利润;第二,当风险程度很高,BS项目最优价值区间波动幅度很大的情况下,极端悲观亏损达到最大,BS项目的净现值很大几率低于资产清算价值,此时管理者应考虑放弃投资必要时放弃项目,并进行资产清算,避免更多损失;而风险程度较高时,BS项目价值的最优区间波动幅度趋于中间水平,此时的等待是有价值的,管理者应选择观望等待时机延迟生产或在短期内放弃投资;风险程度较低时,BS项目最佳价值区间波动较小,管理者应选择延迟生产并在在未来某个阶段收缩或扩张投资;而在风险程度很低时,BS项目价值波动幅度很小,相应项目风险很小,管理者应直接投资并在未来某个阶段追加投资。
梅雨亭[9](2020)在《基于后工业景观更新理论的城市开放空间营建手法研究 ——以江苏昆山鑫源电厂工业园区景观设计为例》文中提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旧工业区的合理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在城市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工业遗存,正日益面临着产业调整、空间转型和功能更新的需求。从原有的工业空间到满足现代产业需求的复合空间,保护和更新工业遗存需要遵循某些路径和机制,在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研究后工业景观改造和升级的方式方法,探索旧工业区遗存的更新改造策略,满足时代新的要求并创造多元化价值。本文通过学习后工业景观的相关概念及研究相关文献,回顾西方后工业景观的背景和发展过程,以及国内后工业景观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结合不同国家的后工业景观发展经验,总结出后工业景观具有保存产业特征、减量集约发展、形式功能互补、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并提出营造后工业景观在结构、功能、尺度、内涵和生态层面的更新手法。最后,将后工业景观更新理论引入实践设计,结合江苏省昆山市鑫源电厂工业园区的基础条件,挖掘潜在的优势,利用景观设计手段实现旧工业区转型升级,使其原有的精神内涵得以体现,满足伴随盘活存量和减量发展的规划需求。
李文旺[10](2020)在《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铅锌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研究 ——以云南省兰坪县铅锌矿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兰坪铅锌矿是世界上第三大铅锌矿床,当地开采冶炼矿产的历史早已有之,但真正的大规模开发是在国家开始改革开放以后,铅锌矿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帮助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矿产资源,同时也伴生了大量废弃污染物,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影响。时下,矿区的生态环境污染与景观破碎化问题在矿业开发遗留场地的再利用中显得尤为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有效解决。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量的增长而更加注重质的提升。矿业迹地荒置率高,如同大地的伤疤生长在城市环境当中,再利用存在一定难度与风险,而城市发展往往取易放难,伴随着城市整体的发展与更新趋于饱和,矿区迹地的存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会愈加凸显出来,这个矛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矿区迹地与城市发展生态要求良好之间的矛盾,二是矿区土地利用低效的矛盾。基于“城市双修”理念对矿区迹地进行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是解决以上矛盾的一剂良方,本文针对兰坪铅锌矿区迹地受污染破坏的实际情况,结合兰坪作为矿业城镇的更新需求,对铅锌矿区迹地的生态修复策略与景观再生模式进行了研究,从“城市双修”的视角探讨小型矿业城镇的矿区迹地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问题。从阐述“城市双修”对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的理论要求开始,对兰坪铅锌矿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人文社会概况、矿业发展历程、矿区迹地污染破坏情况以及现有治理措施作了介绍,讨论了现有可用于铅锌矿区生态修复的技术,按照景观要素特征及污染破坏严重程度对矿区迹地进行场地分类,构建了各类场地的生态修复模型,概括了适合于兰坪铅锌矿区的两种景观再生利用模式,分述了两种景观再生利用模式下各类场地的景观再生建议,以期对兰坪铅锌矿区以及类似矿区迹地的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提供一点参考。
二、国外选矿文献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选矿文献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2)1945-1953年苏联对德国核原料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核计划的启动与美苏的初次交锋 |
2.1 苏联核计划的启动 |
2.2 原料危机 |
2.3 美苏对德国核原料的争夺 |
第3章 苏联对德国核原料情况的调查 |
3.1 德国东部勘探计划的启动 |
3.2 前期铀矿管理部门的沿革 |
3.2.1 萨克森铀矿勘探队 |
3.2.2 萨克森生产勘探队与萨克森工业勘探队 |
3.2.3 萨克森矿务局 |
第4章 “维斯穆特”公司与核原料的开发与利用 |
4.1 “维斯穆特”公司的成立与组织建构形式 |
4.1.1 “维斯穆特”公司的成立 |
4.1.2 “维斯穆特”公司的结构 |
4.2 “维斯穆特”公司的生产区 |
4.2.1 采矿工厂 |
4.2.2 选矿工厂 |
4.3 “维斯穆特”公司的生活区 |
4.3.1 工资 |
4.3.2 日用品与食品供应 |
4.3.3 住房建设 |
第5章 苏联政府开发与利用德国核原料过程中的配套措施 |
5.1 物资调配 |
5.1.1 苏联驻德军事管制委员会 |
5.1.2 具体措施 |
5.2 劳动力调配 |
5.3 安全保卫力量 |
5.3.1 西方的渗透 |
5.3.2 安全保卫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基于浮选工艺的非解析模型控制参数优化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浮选工艺建模方法 |
1.2.2 非解析模型控制参数优化方法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镍浮选工艺系统及参数分析 |
2.1 镍浮选工艺系统 |
2.1.1 浮选基本原理 |
2.1.2 浮选工艺流程 |
2.2 浮选参数介绍 |
2.3 浮选数据预处理 |
2.3.1 数据的误差情况 |
2.3.2 数据的误差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NN的镍浮选品位预测建模 |
3.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
3.1.1 神经元模型 |
3.1.2 网络结构 |
3.2 建模前的数据处理 |
3.2.1 数据标准化 |
3.2.2 主成分分析 |
3.3 模型建立 |
3.3.1 BP神经网络 |
3.3.2 Elman神经网络 |
3.3.3 模型预测结果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SO的镍浮选控制参数优化 |
4.1 经典粒子群算法 |
4.1.1 粒子群算法的概述 |
4.1.2 粒子群算法的原理 |
4.1.3 粒子群算法的流程 |
4.2 改进粒子群算法 |
4.2.1 改进方法 |
4.2.2 改进算法的流程 |
4.3 算法应用 |
4.3.1 基准函数测试 |
4.3.2 镍浮选控制参数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镍浮选优化仿真系统搭建 |
5.1 系统框架 |
5.2 优化仿真软件实现 |
5.2.1 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5.2.2 开发环境 |
5.2.3 软件总体框架 |
5.2.4 软件功能 |
5.2.5 软件运行流程 |
5.2.6 数据库表单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先秦两汉黄金数量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主要参考资料概要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重难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先秦两汉的黄金开采量 |
第一节 汉以前黄金开采量 |
一、汉以前黄金产地数 |
二、汉以前黄金开采加工 |
第二节 两汉时期的黄金开采量 |
一、两汉时期的黄金产地数 |
二、两汉时期黄金开采加工 |
第二章 先秦两汉时期黄金使用量 |
第一节 货币用金 |
一、交换用金 |
二、作为价值尺度的黄金 |
三、贡金 |
四、赏金、罚金及贿赂用金 |
第二节 非流通用金 |
一、礼仪用金 |
二、随葬用金 |
第三章 东汉黄金数量变化及影响 |
第一节 东汉黄金“骤减”说辨析 |
一、东汉黄金“骤减”之说 |
二、东汉黄金“骤减”与否考辩 |
第二节 东汉黄金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
一、东汉黄金矿数量增加 |
二、东西汉葬俗变化 |
三、其他因素 |
第三节 东汉黄金量变化的影响 |
一、对古陆路丝绸之路贸易的影响 |
二、对古代货币本位的影响 |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工业考古研究 |
1.1.1 工业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
1.1.2 国外工业考古研究 |
1.1.3 国内工业考古研究 |
1.2 明矾史研究 |
1.2.1 国外明矾史研究 |
1.2.2 国内明矾史研究 |
1.3 温州矾矿相关研究 |
1.4 小结 |
2 论文选题 |
2.1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2.3 研究方法 |
2.4 史料来源 |
2.5 创新点 |
3 温州矾矿历史文献考察 |
3.1 地理、地质概况 |
3.2 历史沿革 |
3.2.1 明清时期 |
3.2.2 民国时期(1912-1949) |
3.2.3 新中国成立后 |
3.3 生产状况 |
3.4 运输销售 |
3.5 采矿炼矾工艺技术 |
3.5.1 采矿工艺技术 |
3.5.2 主要炼矾工艺技术 |
3.5.3 其他炼矾工艺技术 |
3.6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 |
3.6.1 资源综合利用 |
3.6.2 矿区整改及环境治理 |
3.7 工人教育及企业办社会 |
3.8 小结 |
4 温州矾矿田野考古调查 |
4.1 采矿遗址 |
4.1.1 溪光采矿遗址 |
4.1.2 水尾山采矿遗址 |
4.1.3 雪花窟采矿遗址 |
4.1.4 南洋400平硐 |
4.1.5 南洋312平硐 |
4.2 炼矾遗址 |
4.2.1 鸡角岭炼矾遗址 |
4.2.2 溪光炼矾遗址 |
4.2.3 福德湾炼矾遗址 |
4.2.4 主厂区炼矾遗址 |
4.2.5 其他炼矾遗址 |
4.3 小结 |
5 温州矾矿炼矾工艺及设施演进 |
5.1 “水浸法”炼矾工艺化学原理 |
5.2 焙烧及其设施 |
5.2.1 第一代焙烧炉 |
5.2.2 第二代焙烧炉 |
5.2.3 第三代焙烧炉 |
5.2.4 第四代焙烧炉 |
5.3 风化及其设施 |
5.3.1 无底木桶浸取设施 |
5.3.2 石-竹-草结构风化车间 |
5.3.3 砖-瓦-木结构风化车间 |
5.4 溶解及其设施 |
5.4.1 逆流循环洗涤溶解 |
5.4.2 滚筒洗砂-蒸汽加温溶解 |
5.5 结晶及其设施 |
5.5.1 简易结晶设施 |
5.5.2 矿硐内结晶设施 |
5.5.3 半机械化结晶设施 |
5.6 小结 |
6 讨论 |
6.1 温州矾矿历史价值 |
6.1.1 遗址年代问题 |
6.1.2 温州矾矿在中国明矾石矿中的历史情况 |
6.1.3 历史时期内的明矾外销 |
6.2 温州矾矿技术价值 |
6.2.1 炼矾工艺技术特征及内涵 |
6.2.2 焙烧炉演变序列 |
6.2.3 中外非金属矿工业遗存比较 |
6.3 工业考古的几点思考 |
6.3.1 基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
6.3.2 中国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之关系 |
7 结语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7-2019年间对温州矾矿相关人员的采访情况 |
附录B 温州矾矿老窑(即二代焙烧炉)二十四工种岗位资料 |
附录C 解放前温州矾矿使用的部分生产工具草图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隔墙板用铁尾矿多孔陶瓷及其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北京地区铁尾矿简介 |
1.3 铁尾矿的存储及研究状况 |
1.3.1 尾矿堆积量及其危害 |
1.3.2 国内铁尾矿的研究概况 |
1.3.3 国外铁尾矿研究概况 |
1.4 隔墙板材料研究现状 |
1.4.1 国外隔墙板研究状况 |
1.4.2 国内隔墙板研究状况 |
1.5 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
1.5.1 添加造孔剂法 |
1.5.2 有机泡沫浸渍法 |
1.5.3 发泡法 |
1.5.4 溶胶-凝胶法 |
1.5.5 机械搅拌法 |
1.5.6 凝胶注模法 |
1.5.7 搅拌发泡-凝胶注模法 |
1.6 复合材料的熔渗制备方法 |
1.7 研究内容、目标和意义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目标 |
1.7.3 研究意义 |
2 铁尾矿多孔陶瓷制备方法及实验过程 |
2.1 实验用原材料 |
2.2 实验所用设备 |
2.3 铁尾矿原料分析 |
2.4 工艺路线 |
2.4.1 铁尾矿多孔陶瓷的成型 |
2.4.2 铁尾矿多孔陶瓷的烧结 |
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5.1 线收缩率测试 |
2.5.2 气孔率、吸水率及体积密度测试 |
2.5.3 抗压强度测试 |
2.5.4 抗热震性能测试 |
2.5.5 抗冷冻性能测试 |
2.5.6 微观形貌表征 |
3 烧结工艺对铁尾矿多孔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过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线收缩率的影响 |
3.3.2 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体积密度的影响 |
3.3.3 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显气孔率的影响 |
3.3.4 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吸水率的影响 |
3.3.5 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抗压强度的影响 |
3.3.6 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物相组成的影响 |
3.4 显微结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铁尾矿多孔陶瓷/木糖醇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多孔陶瓷显气孔率对木糖醇浸渗效果的影响 |
4.3.2 复合相变材料的微观结构观察 |
4.3.3 抗压强度 |
4.4 本章小结 |
5 铁尾矿多孔陶瓷制备隔墙板的应用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抗冷冻性能 |
5.3 抗热震性能 |
5.4 外观质量 |
5.5 耐酸碱腐蚀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机器视觉的选煤厂输送机皮带磨损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路线和内容 |
1.3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皮带防护综述 |
2.2 机器视觉在选矿领域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灰度分布分析的皮带磨损故障诊断 |
3.1 皮带磨损实验准备 |
3.2 灰度分布分析判断方法 |
3.3 灰度分布曲线的平均滤波分析与拟合分析 |
3.4 非线性复杂皮带磨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图像特征提取和SVM、LDA的皮带磨损故障诊断 |
4.1 图像特征参数提取 |
4.2 支持向量机皮带磨损识别 |
4.3 线性判别式分析(LDA)法识别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深度学习的皮带磨损故障诊断 |
5.1 AlexNet皮带磨损图像分类 |
5.2 GoogLeNet皮带磨损图像分类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白云鄂博氧化钪项目对比分析与不同风险情景下的投资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项目评价概述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相关研究评价 |
2.2 矿产类项目投资决策研究 |
2.2.1 现有研究进展 |
2.2.2 相关研究评价 |
2.3 风险条件下的矿产类项目投资决策 |
2.3.1 矿产项目特点剖析 |
2.3.2 项目期权特性分析 |
2.3.3 复合实物期权视角下的矿产类项目投资决策 |
2.3.4 文献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项目对比分析 |
3.1 项目背景分析 |
3.2 钪提取项目评价指标选取 |
3.2.1 评价指标选取方式和原则 |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3.1 数据收集 |
3.3.2 标准化方法 |
3.3.3 指标赋权方法 |
3.3.4 综合得分计算 |
3.4 BS项目对比分析 |
3.4.1 指标权重计算 |
3.4.2 项目得分比较及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模糊Geske模型的BS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
4.1 构建模糊性复合实物期权决策模型 |
4.1.1 模糊数相关理论阐述 |
4.1.2 Geske复合实物期权投资模型 |
4.1.3 基于梯形模糊数的Geske复合实物期权BS项目决策模型 |
4.2 基于模糊复合实物期权模型的BS项目决策研究 |
4.2.1 基于模糊Geske模型的具体应用 |
4.2.2 不同风险程度下BS项目资产价值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BS项目实施建议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后工业景观更新理论的城市开放空间营建手法研究 ——以江苏昆山鑫源电厂工业园区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变迁下提出新要求 |
1.1.2 滨水工业遗址的重塑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畴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 |
1.4.2 对比借鉴 |
1.4.3 论证分析 |
1.4.4 实例考察 |
1.4.5 论证总结 |
1.4.6 实践拓展 |
1.5 研究框架 |
2.后工业景观相关基础概述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工业废弃地 |
2.1.2 工业遗产 |
2.1.3 后工业景观 |
2.1.4 产业遗存 |
2.2 文献综述研究 |
2.2.1 关于工业废弃地和后工业景观的研究 |
2.2.2 关于滨水工业空间的研究 |
2.2.3 关于产业转型的研究 |
2.2.4 关于电厂改造的研究 |
3.后工业景观的发展背景及历程 |
3.1 后工业景观的发展历程 |
3.2 国外后工业景观的发展 |
3.2.1 美国的后工业景观发展 |
3.2.2 德国的后工业景观发展 |
3.2.3 法国的后工业景观发展 |
3.2.4 其他国家的后工业景观发展 |
3.3 国内后工业景观的产生背景 |
3.3.1 原有工业破坏生物多样性 |
3.3.2 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 |
3.3.3 传统产业衰落造成大量工业用地废弃 |
3.3.4 经济结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工业用地的更新置换 |
3.4 国内后工业景观的发展历程 |
4.后工业景观的构建策略与营建手法 |
4.1 后工业景观的设计原则 |
4.1.1 保存产业特征 |
4.1.2 减量集约发展 |
4.1.3 形式功能互补 |
4.1.4 营造以人为本 |
4.1.5 绿色生态持续 |
4.2 后工业景观的更新策略 |
4.2.1 凸显地域特色 |
4.2.2 注重场所个性 |
4.2.3 丰富场地功能 |
4.2.4 产业助力转型 |
4.3 后工业景观的更新手法 |
4.3.1 户外空间保留与人性化重组——结构与空间 |
4.3.2 工业建筑保护与功能重构——功能与特征 |
4.3.3 工业设施的更新与价值重塑——尺度与标志 |
4.3.4 历史印记的延续和再生——内涵与精神 |
4.3.5 植被景观的营造与特征构建——生态与循环 |
5.后工业景观更新实践案例研究 |
5.1 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
5.1.1 公园区位 |
5.1.2 历史背景 |
5.1.3 设计思想 |
5.1.4 公园分区 |
5.1.5 设计影响 |
5.2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5.2.1 历史背景 |
5.2.2 设计手法 |
5.2.3 公园分区 |
5.2.4 借鉴意义 |
5.3 法国巴黎雪铁龙公园 |
5.3.1 公园区位 |
5.3.2 历史背景 |
5.3.3 设计思路 |
5.3.4 公园布局 |
5.3.5 设计影响 |
5.4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 |
5.4.1 历史背景 |
5.4.2 设计手法 |
5.4.3 设计启发 |
5.5 中国杨浦滨江公共空间 |
5.5.1 公园区位 |
5.5.2 发展背景 |
5.5.3 设计思路 |
5.5.4 设计启发 |
5.6 实践对比分析 |
5.7 实践参考经验 |
5.7.1 综合开发功能互补 |
5.7.2 创新植入完善配套 |
5.7.3 产城融合更新利用 |
5.7.4 有限介入三道贯通 |
6.昆山市鑫源电厂工业园区景观设计 |
6.1 项目背景 |
6.1.1 项目区位 |
6.1.2 规划设计范围 |
6.1.3 基础资料 |
6.1.4 昆山水系概况 |
6.1.5 上位概况解读 |
6.2 设计的初步营建过程 |
6.2.1 整体构思阶段 |
6.2.2 实地调研阶段 |
6.2.3 总体规划阶段 |
6.2.4 分区设计阶段 |
6.2.5 景观实际建设阶段 |
6.2.6 景观使用评价阶段 |
6.3 现状分析 |
6.3.1 现状交通分析 |
6.3.2 建成环境分析 |
6.3.3 产业发展分析 |
6.3.4 现状竖向分析 |
6.3.5 现状植被分析 |
6.3.6 现状水文分析 |
6.3.7 现状总体评价 |
6.4 规划设计目标、依据与策略 |
6.4.1 规划设计目标 |
6.4.2 规划设计依据 |
6.4.3 规划分区策略 |
6.4.4 功能更新策略 |
6.5 总体规划设计 |
6.5.1 规划设计景观结构 |
6.5.2 规划设计功能分区 |
6.6 分区节点设计 |
6.6.1 电厂工业遗址公园(科技转型示范基地) |
6.6.2 自然湿地公园体验区 |
6.6.3 城市开放亲水绿道 |
6.6.4 临水商业街(南区) |
6.6.5 临水商业街(北区) |
6.7 专项规划设计 |
6.7.1 工业建筑和设备改造规划设计 |
6.7.2 竖向规划设计 |
6.7.3 水岸规划设计 |
6.7.4 雨洪管理规划 |
6.7.5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6.7.6 交通游览规划设计 |
6.7.7 活动功能规划 |
6.7.8 夜景规划 |
6.7.9 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8 经济技术指标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 ——《江苏省昆山市鑫源电厂工业园区景观设计文本》 |
(10)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铅锌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研究 ——以云南省兰坪县铅锌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矿业城镇发展概况 |
1.1.2 矿业城镇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1.1.3 矿业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1.1.4 生态修复和景观再生对矿区更新的重要作用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
1.3.3 实地调研 |
1.3.4 案例分析 |
1.3.5 归纳论证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棕地修复相关研究综述 |
2.1.1 棕地及矿区迹地的定义 |
2.1.2 棕地的修复与改造再利用 |
2.2 矿区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矿区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及综述 |
2.2.2 国内矿区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及综述 |
2.3 矿区景观再生的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矿区景观再生的研究现状及综述 |
2.3.2 国内矿区景观再生的研究现状及综述 |
2.4 “城市双修”理念 |
2.4.1 “城市双修”的概念与内涵 |
2.4.2 “城市双修”相关实践与理论 |
第三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铅锌矿区的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理论框架 |
3.1 “城市双修”与矿区更新 |
3.1.1 “城市双修”理念在矿区更新中的作用 |
3.1.2 对兰坪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的梳理 |
3.1.3 “城市双修”理念下兰坪铅锌矿区的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 |
3.1.4 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的关系 |
3.2 “城市双修”理念下铅锌矿区的两种再利用模式 |
3.2.1 矿业遗址旅游地模式 |
3.2.2 城镇开放空间模式 |
3.3 兰坪铅锌矿区背景环境分析 |
3.3.1 兰坪铅锌矿区的自然环境分析 |
3.3.2 兰坪铅锌矿区的人文社会环境分析 |
3.3.3 兰坪铅锌矿区的矿藏与开采历史分析 |
3.3.4 兰坪铅锌矿区开采作业造成的环境破坏分析 |
3.3.5 兰坪铅锌矿区现有环境治理措施分析 |
3.4 “城市双修”理念下兰坪铅锌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的原则 |
3.4.1 关于安全的基本原则 |
3.4.2 关于再利用的基本原则 |
3.4.3 关于地域性特征的基本原则 |
3.4.4 关于分期分阶段治理的基本原则 |
第四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兰坪铅锌矿区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
4.1 兰坪铅锌矿区棕地场地矛盾状况分析 |
4.1.1 兰坪铅锌矿区的生态格局总体破坏 |
4.1.2 兰坪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的产生 |
4.1.3 兰坪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下的土壤现状 |
4.1.4 沘江河污染状况分析 |
4.1.5 植被破坏情况分析 |
4.2 铅锌矿区棕地修复技术的适用性评估 |
4.2.1 铅锌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分类 |
4.2.2 现有棕地修复技术的发展与总结 |
4.2.3 生态修复技术的优势及在铅锌矿区的应用 |
4.2.4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在铅锌矿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
4.3 铅锌矿区棕地的生态修复模型 |
4.3.1 铅锌矿区污染破坏场地修复模型的分类 |
4.3.2 重度污染破坏的铅锌矿区废弃地修复模型构建 |
4.3.3 污染破坏较轻的铅锌矿区废弃地修复模型构建 |
4.4 .兰坪铅锌矿区超富集植物品种的筛选 |
第五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兰坪铅锌矿区景观再生研究 |
5.1 兰坪铅锌矿区景观再生迹地分类 |
5.2 铅锌矿区适宜修复的用地景观再生 |
5.2.1 特色种植营造 |
5.2.2 沘江的景观再生 |
5.3 铅锌矿区适宜改造的用地景观再生 |
5.3.1 开采肌理的景观再生 |
5.3.2 固体废弃物堆场的景观再生 |
5.3.3 工业厂房建筑以及构筑物的更新利用 |
5.4 铅锌矿区适宜保护的用地景观再生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铅锌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理论框架的建立 |
6.1.2 兰坪铅锌矿区生态修复策略 |
6.1.3 兰坪铅锌矿区景观再生模式 |
6.2 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 铅锌矿区附近居民调查问卷及结果 |
四、国外选矿文献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转型背景下SD矿山的价值链成本控制研究[D]. 林子惠.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1945-1953年苏联对德国核原料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 刘颜青.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浮选工艺的非解析模型控制参数优化研究与实现[D]. 莫云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先秦两汉黄金数量变化研究[D]. 卓然. 兰州大学, 2021
- [5]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D]. 冯书静.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6]隔墙板用铁尾矿多孔陶瓷及其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孟宪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基于机器视觉的选煤厂输送机皮带磨损故障诊断研究[D]. 武文泽.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8]白云鄂博氧化钪项目对比分析与不同风险情景下的投资决策研究[D]. 刘璞.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后工业景观更新理论的城市开放空间营建手法研究 ——以江苏昆山鑫源电厂工业园区景观设计为例[D]. 梅雨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铅锌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研究 ——以云南省兰坪县铅锌矿区为例[D]. 李文旺.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