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贵州发展民族民俗博物馆的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先放梅[1](2021)在《民族文化产业中的文化符号应用——以苗族服饰为例》文中认为苗族服饰文化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蕴含着该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信仰文化,是族群归属和社会角色的重要标志。苗族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正被广泛应用于新的文化产品中。分析苗族服饰符号的应用及其对该民族文化的影响,对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杨正文[2](2021)在《民族村寨的文化遗产保护与资源开发风险》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村落在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举国举措,使作为"遗产"主要承载体的乡村聚落成为社会各界凝视的地方;另一方面是发展文化产业被纳入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影响日益加深。民族地区其他资源相对贫乏,而民族村落因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及其景观,势必被推向开发的前沿。以西南地区民族村寨为例,几十年的实践表明,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干预措施,若举措失当反而会加速文化的变迁;村寨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无疑让一部分人实现脱贫乃至走向富裕,但它并非无污染、无风险的产业。旅游产业所具有的效应外部性、依赖性、季节性等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资源开发中如果未预设平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的机制,消除资源开发中形成的利益分配风险、文化权利受损风险、文化资源竞争风险以及文化政策风险等,就有可能演变为负面事件。势必也会影响社会的和谐,最终影响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辉,武晓英[3](2021)在《兴义市万峰林山地旅游社区三生空间评价》文中认为贵州省山地资源丰富,以此为依托的社区居民,尤其是农村社区具有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山地、居民、文化成为发展山地旅游产业的主要吸引物,因而在贵州省出现了很多类似的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生态"视角和山地旅游社区的特征,以典型的山地旅游社区万峰林为例,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发展模式进行综合评析,得出社区内部8个行政村参与旅游发展的程度不同,在生产、生态和生活三个层面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因而根据不同的发展状况及对应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可以为贵州省山地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并为山地旅游社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提供理论依据和优化措施。
王杰,曾入龙,杨文静,宋兰,缪富霞,罗盛誉[4](2021)在《培育民族文化产业 提升贵阳民族文化软实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前,由贵阳市民宗委、市文旅局联合打造的大型民族歌舞剧《云上梯田》亮相贵州省第七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后,又连续在贵阳演出多场,获得广大观众好评。经评审,《云上梯田》确定为贵州参加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剧目之一,这也是贵阳市选送的剧目首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
倪悦[5](2021)在《黔中布依族服饰传承模式和发展探究 ——以六枝、镇宁地区为例》文中指出
文中晴[6](2021)在《贵州省苗汉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以黔东南州L县Y民族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丁艺[7](2021)在《“生态博物馆”视域下湿地景观设计应用研究 ——以滇池海东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湖畔的海东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快速增长,环境问题不断增加,城市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湿地自然资源越来越少。在如此背景下,即要保护湿地环境,又需顺应城市发展,协调湿地环境与城市的关系刻不容缓。突出湿地环境与人、与地域文化的和谐关系,本文以生态博物馆理念为切入点,深入思考海东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及相关问题。将生态博物馆理论应用于湿地景观空间设计,一定程度上跳出了生态博物馆的现有载体,提出了在湿地环境保护与利用的策略。从生态博物馆的根本理论出发,对比分析城市发展需求和各类政策下湿地保护与发展条件,结合海东湿地公园的实际状况合理践行生态博物馆理论。近年来生态博物馆这一新兴的博物馆形式的提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域文化和社区有着较为前沿的理解,通过生态博物馆概念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湿地来说是一种可持续性的保护。将生态博物馆理论应用到湿地景观设计上,在湿地原址上建立起适宜的保护机制,加以地域文化元素和社区参与,打破人们对博物馆的固有印象,并不断丰富生态博物馆在不同地域载体中的应用研究。本文拓展了生态博物馆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整理了相关案例和文献资料,探索与思考生态博物馆下海东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可行性,将生态博物馆理论应用于城市湿地景观保护和发展开启了尝试,为未来更多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保护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叶何洁[8](2021)在《景宁畲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认为
雷鑫鑫[9](2020)在《社会记忆: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解读与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民俗是广大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文化现象,民俗博物馆作为民俗文化保护的博物馆形式,是地域民俗文化最为集中的场所,其具体的规划与设计除了确保对民俗物质文化的展示外,还应传达出民众的精神世界。诺伯舒兹认为,每一个场所都应具有清晰的特性,建筑使场所特性得以显现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场所精神,因此,场所精神理论以探讨建筑精神上的含义为最终目的,但鉴于以现象学为基础的场所精神理论仅能对既有现象分析的局限,结合当前我国民俗博物馆存在的问题,本课题将“社会记忆”的概念引入到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构建中,以期通过设置互动场景、叙事系统的构建、仪式活动的举行等设计策略使民俗博物馆成为物质民俗记忆与精神民俗记忆并存的“有意义”的场所。论文的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相关概念、研究现状、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通过对博物馆以及民俗博物馆的思想根源、发展历史的梳理,总结了民俗博物馆及其场所精神的特征,全面分析了我国民俗博物馆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从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结构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入手展开论述,认为表达结构体现在参观者在民俗博物馆场所中的方向感与认同感,而表达方式主要体现在参观者在民俗博物馆场所中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体验。论文的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在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构建中运用“社会记忆”理论时应遵循的原则,并强调以民俗展品为构建载体的器物记忆、以行为体验为构建路径的制度记忆和以精神传承为构建目标的观念记忆三个层面进行展开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认为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实现是参观者、民俗文化、博物馆场所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于菁竹[10](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研究说明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二、在贵州发展民族民俗博物馆的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贵州发展民族民俗博物馆的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文化产业中的文化符号应用——以苗族服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文化符号的苗族服饰 |
二、苗族服饰文化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 |
三、文化产业中的文化符号应用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
结语 |
(2)民族村寨的文化遗产保护与资源开发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民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种实践模式 |
(一)村寨/露天博物馆(1)建设 |
(二)“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与“土风计划” |
(三)生态博物馆的贵州模式 |
(四)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 |
二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模式 |
(一)遗产保护导向型开发的郎德模式 |
(二)旅游发展导向型开发的桃坪模式 |
(三)全景封闭式包租型开发的西江模式 |
1. 村民新房修建热潮与政府推行景观保护行动的矛盾 |
2. 对效益分享均衡、公平认识不同引发的矛盾 |
三民族村寨文化资源开发中要面对的几种关系 |
(一)人与物的神圣关系 |
(二)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
(三)公权与私权的关系 |
四民族村寨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风险 |
(一)利益分配的风险 |
(二)文化权利受损的风险 |
(三)文化资源竞争的风险 |
(四)文化政策的风险 |
结语 |
(3)兴义市万峰林山地旅游社区三生空间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实证分析 |
(一)研究区域概况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来源 |
(四)万峰林社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综合评析 |
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 指标标准化处理与评价方法 |
三、结果与分析 |
(一)山地旅游社区生产功能评析 |
(二)山地旅游社区生活功能评析 |
(三)山地旅游社区生态功能评析 |
(四)山地旅游社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综合功能评析 |
四、山地旅游社区发展建议 |
(一)实现生产发展、生态保障、生活富裕为目标的发展路径 |
(二)突破山地地形制约,实现生产功能多元化 |
(三)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实现“旅游扶贫”到“旅游富民”转化 |
(四)深入挖掘山地生态价值,完善生态保护监督机制 |
(7)“生态博物馆”视域下湿地景观设计应用研究 ——以滇池海东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1 生态博物馆理论概述 |
1.2 生态博物馆理论应用的优劣势 |
1.3 湿地景观保护相关政策 |
1.4 湿地景观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5 滇池海东湿地公园保护面临的挑战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五)国内外相关理论对生态博物馆的研究概述 |
5.1 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理论研究现状 |
5.2 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的实践 |
一、生态博物馆理论及实践发展案例 |
(一)生态博物馆的概念 |
1.1 生态博物馆的定义与辨析 |
1.2 生态博物馆的沿革发展 |
1.3 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之异同 |
(二)生态博物馆国外实践案列分析 |
(三)生态博物馆国内实践案列分析 |
(四)生态博物馆在不同方向中的应用理论 |
4.1 村寨类生态博物馆 |
4.2 遗址类生态博物馆 |
4.3 湿地类生态博物馆 |
(五)本章小结 |
二、生态博物馆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综述 |
(一)湿地的概念及分类 |
(二)湿地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 |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 城市湿地景观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普遍规律 |
(三)生态博物馆与湿地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 |
3.1 生态博物馆促进湿地景观中地域文化发展 |
3.2 湿地景观生态博物馆具有丰富性 |
3.3 生态博物馆中文化表现对湿地景观设计的指导价值 |
(四)将文化特征引入湿地景观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4.1 湿地景观处理上存在的普遍问题 |
4.2 湿地景观中文化表达的重要性 |
4.3 有文化特征的湿地景观设计理论研究 |
(五)本章小结 |
三、滇池海东湿地公园空间环境概述 |
(一)滇池湿地概况 |
1.1 滇池区位地理 |
1.2 滇池自然环境 |
1.3 滇池历史变化 |
1.4 滇池湿地分布状况 |
(二)滇池海东湿地公园概述 |
2.1 海东湿地公园地理位置及布局形态 |
2.2 海东湿地公园现有景观设计构成 |
(三)滇池海东湿地公园周围文化特征及价值取向 |
3.1 海东湿地公园文化现有的构成形式 |
3.2 海东湿地公园周围地域文化分析 |
3.3 海东湿地公园与文化价值取向的关系 |
(四)海东湿地公园景观面临的主要问题 |
4.1 现代发展与文化传承需要之间的矛盾 |
4.2 文化认同感缺失 |
4.3 景观设计层次单一 |
(五)本章小结 |
四、生态博物馆理念下的海东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
(一)生态博物馆理念下的湿地景观设计原则 |
(二)生态博物馆理念下的湿地景观设计要求 |
2.1 构建生态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
2.2 遵循历史文化发展 |
2.3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
(三)生态博物馆视角下研究海东湿地公园景观的意义 |
3.1 拓宽海东湿地公园的保护思路 |
3.2 促进海东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发展 |
(四)海东湿地公园景观的延续方式 |
4.1 保护湿地 |
4.2 以人为本为传承核心 |
4.3 保护地域文化 |
(五)本章小结 |
五、生态博物馆视域下海东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 |
(一)设计定位研究 |
1.1 设计目标 |
1.2 项目周边分析 |
(二)经典案例研究 |
(三)总体设计概念 |
3.1 设计概念 |
3.2 设计定位 |
3.3 设计原则 |
3.4 设计手法与策略 |
3.5 主题元素表达 |
(四)总体方案设计 |
4.1 设计布局 |
4.2 驳岸设计 |
4.3 分区细部设计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滇池湿地公园调查问卷 |
附录二:滇池湿地公园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致谢 |
(9)社会记忆: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解读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基本概念厘析 |
2.研究现状 |
(四)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路径 |
一、民俗博物馆的发展及其场所精神的解读 |
(一)民俗博物馆的发展 |
1.博物馆早期雏形概述 |
2.近代博物馆的演进 |
3.民俗博物馆的思想根源及其在西方的发展 |
4.民俗博物馆在中国的兴起 |
5.民俗博物馆的特征 |
6.民俗博物馆承载民间记忆 |
(二)从建筑到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载体的转变 |
(三)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聚合性 |
(四)当代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缺失 |
二、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表达 |
(一)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结构 |
1.民俗博物馆场所的方向感 |
2.民俗博物馆场所的认同感 |
3.民俗博物馆场所的归属感 |
(二)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表达方式 |
1.民俗博物馆场所的视觉体验 |
2.民俗博物馆场所的触觉体验 |
3.民俗博物馆场所的听觉体验 |
4.民俗博物馆场所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
三、社会记忆理论下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构建原则与方法 |
(一)社会记忆理论介入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构建的原则 |
1.客观性原则 |
2.主体性原则 |
3.整体性原则 |
(二)社会记忆理论介入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构建的方法 |
1.器物记忆层面的构建:以民俗展品为载体 |
2.制度记忆层面的构建:以行为体验为路径 |
3.观念记忆层面的构建:以精神传承为目标 |
(三)民俗博物馆:物质记忆与精神记忆并存的场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
三、蜡染制作工艺 |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
一、保家纹 |
二、马蹄纹 |
三、锅圈纹 |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
小结 |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
小结 |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
小结 |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
小结 |
结论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四、在贵州发展民族民俗博物馆的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文化产业中的文化符号应用——以苗族服饰为例[J]. 先放梅. 艺海, 2021(12)
- [2]民族村寨的文化遗产保护与资源开发风险[J]. 杨正文. 遗产, 2021(01)
- [3]兴义市万峰林山地旅游社区三生空间评价[J]. 李辉,武晓英.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04)
- [4]培育民族文化产业 提升贵阳民族文化软实力[N]. 王杰,曾入龙,杨文静,宋兰,缪富霞,罗盛誉. 贵州民族报, 2021
- [5]黔中布依族服饰传承模式和发展探究 ——以六枝、镇宁地区为例[D]. 倪悦.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6]贵州省苗汉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以黔东南州L县Y民族小学为例[D]. 文中晴.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7]“生态博物馆”视域下湿地景观设计应用研究 ——以滇池海东湿地公园为例[D]. 丁艺. 云南艺术学院, 2021
- [8]景宁畲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叶何洁.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9]社会记忆: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解读与构建[D]. 雷鑫鑫. 河南大学, 2020(02)
- [10]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