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利钦解散俄政府缘由(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涛[1](2021)在《德国北约政策研究(1990-202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以建构力量理论为主线,以功能制度主义作为分析工具,结合分析德国安全政策最常见的文明力量理论,对德国的北约政策进行综合性分析。德国北约政策作为其安全政策的支柱,决策过程首先受到相关国内行政主体的影响,包括政策决策机构,例如国防部、外交部、总理府、议会和宪法法院,以及各党派不同安全理念的影响。德国北约政策的决策过程还受到国内舆论的影响。从双边关系角度,对德国北约政策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德美和德俄关系,另外德国与法国、东南欧国家的关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力。在国际秩序格局层面上,德国北约政策以北约的战略变化为导向,而南斯拉夫危机、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乌克兰危机和新冠疫情都对北约的战略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北约从冷战后的集体防御战略转向全球化战略,又因乌克兰危机重新回归战略防御的发展过程中,德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另外,作为德国安全政策的另一根支柱——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与德国的北约政策之间有着重要的互动,而且欧洲防务独立化的发展趋势会从根本上影响德国的北约政策。本文在内容上首先介绍了北约的建立和发展,随后将统一后德国的北约政策以乌克兰危机为分水岭划分成了三个阶段,首先是从重新统一/冷战结束到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是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事件期间;最后是2017年到2020年。本文接下来介绍了欧盟独立外交与防务政策,重点是分析其与德国北约政策的关系,尤其是德国在“永久结构性合作”中所起的领导作用。文章最后对德国的北约政策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在结构上分析了德国的北约政策随着北约战略转型而产生的变化。其中德国在北约第一次东扩和乌克兰危机过程中扮演了领导角色,充分利用其政治影响力达到德国北约政策的目标,同时德国逐渐突破宪法对国防军海外派兵的限制,为德国的军事行动争取了更多的政治空间;其次分析了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对德国北约政策的影响。随着英国脱欧,德法成为欧盟独立防务力量建设的中坚,由于经济压力,法国更多地依赖德国,但德国受到国内“军事克制文化”的影响,民众对于提高军费支出始终持怀疑态度,极大限制了德国建构意愿的施展;再次是德国北约政策的前景。从德国国防军改革、德国外交策略从“建构力量”回归“务实主义”的转变以及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等角度对德国北约政策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论文主要分析线索是德国随着其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提高,在北约框架下展现出越来越高的建构意愿,而其政策的制定、相关政治家的表述,尤其是德国北约政策的实施过程成建构力量理论分析的主要范围。建构主义理论,特别是功能制度主义提供的德国对北约资源、政策结果和联盟伙伴的影响力分析视角也是本文主要的分析角度。通过分析发现:1、德国随着统一后军事安全环境的变化和在北约地位的逐步提高,尤其是为适应北约战略的调整,也对自己的北约政策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其核心出发点是在北约框架下不断提高政治地位并维护安全利益,其中涉及到对国防军的使用问题上,德国北约政策的决策者还受到党派利益以及民意的影响(文明力量)。德国北约政策在发展过程中的一条比较明显的线索就是从“被动”到“主动”(建构力量);2、德国从1990年代开始在北约对前华约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开放上扮演了领导角色。欧安组织扩大、北约联系国概念以及欧盟和西欧联盟的接近和扩大战略都是这一方针的有效成果。其中在北约两轮东扩过程中德国的建构意愿有明显的不同。尽管在第二轮东扩中没有扮演领导角色,德国还是积极支持扩大进程,同时避免出现安全政治的“灰色地带”或与俄关系产生无法修复的裂痕;3、德国的建构意愿随着军事参与度而逐步提升。随着宪法法院裁决允许域外派兵,德国在北约行动中的军事作用逐步提升,话语权随之提高,德国军官首次担任多国部队最高指挥官,施罗德也首次在北约军事行动中威胁使用否决权;4、德国在危机治理和危机后重建的政治维度上一如既往的表现出高度建构意愿,主动提出倡议,并对纯军事手段态度消极。同时,德国还根据不同的决策内容表现出差异化建构意愿,并主动对政治维度的贡献积极担当领导责任;5、在如何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问题上,德国面临较大的内政压力,原因包括德国一直以来的防扩散政策和“军事保守文化”社会根基,这与美国的军事优先理论背道而驰。随着德国所承担的国际安全责任增加,其话语权也随之提高。德国尤其是在政治手段上积极建构,利用联盟资源提高德国影响力(功能制度主义);6、德国在乌克兰危机治理过程中创造的“诺曼底格式”通过德法合作代表欧盟进行了正式和非正式双重机制下的斡旋,激活了欧安组织的危机管理机制,利用其合法性和规范上的权威性为德国施展建构意愿夯实了基础,也尽可能的争取了政治谈判的空间,有利的建构了谈判进程。与伊核谈判和利比亚危机期不同的是德国此次的建构意愿得到西方盟友,尤其是美国的认同。总之,以2014年的慕尼黑共识和2016年发布的《德国国防白皮书》为标志,德国形成了外交和安全政策上的新战略。其中体现出德国北约政策的核心特点是从德国的实力地位和地缘位置(来自中间的领导)出发,扮演国际事务“领导角色”(建构力量),主动通过合作等和平方式发挥其建构力和影响力(功能制度主义),以贯彻其“嵌入式崛起”理念所奉行的奉行规范、规则和价值基础上的多边主义(建构主义)外交原则。德国积极利用北约框架施展其影响力,限制以美国为首“鹰派”的“强权政治”,利用与俄罗斯的特殊关系维护欧洲安全稳定。在美国战略重心转移的背景下,德国积极推动欧盟独立防务建设,通过与盟友的联合行动平衡军事和民事手段。然而德国军事能力的提升和建构意愿的施展受到了“克制文化”(文明力量)的深刻影响,导致德国很难具备与自身政治地位相匹配的军事能力,而疫情影响更让德国在军费支出方面所作的努力举步维艰。拜登上台使欧洲盟友看到“西方回归”的希望,因此德国防长提出增加军费开支以显示团结美国和维系北约的决心。特朗普不仅分裂了跨大西洋关系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也将欧洲的国防一体化视为对美国的挑战。拜登初步的外交框架显示务实的外交政策有助于美国回归西方并修复跨大西洋裂痕,加强北约存在以应对全球威胁。欧盟在2020年11月30日提交的与美国促进全球化边变革议程中提出了从全面共同利益出发维护与美国的关系。德国总统在国防军成立65周年纪念日上也提到美国对于维护欧洲团结的重要性。因此,德国防长认为应该克服疫情困难,维持乃至提高德国军费开支水平。而德国务实政策引发了盟友,尤其是法国对于德国在拜登上台后搁置欧洲独立防务力量建设的担心。这也体现出德国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尤其是欧盟理事会主席国这一身份,推行自己务实政策的意愿,与法国的“脱钩”的激进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际上德法之间的共识是欧洲团结的重要一环,而德国政治精英已经认识到拜登不会将战略重点从亚太转回欧洲,德国会继续推进务实的外交政策。同时,拜登还会继续向德国施加压力增加军费开支,这与美国的执政党无关。虽然德国防长的表态只能反应德国北约政策的部分变化,但默克尔奠定的更加务实和“网络化”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基础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德国的北约政策。
郭鑫[2](2021)在《转型还是固化:宪法改革视角下的俄罗斯经济模式改革研究(1993-2020)》文中研究指明2012年俄罗斯总统大选结果标志着俄“双头”政治模式的结束,也意味着“长期普京时代”的开始,这一阶段从2000年开始,将持续到2024年。回顾整个普京时代,不难发现俄经济发展模式始终没有摆脱权力-财产权关系模糊的制度特点。俄继承了苏联模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先后尝试过新自由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但收效甚微。“普京主义”的特征是威权主义和国家权力。目前看来,“普京主义”仍将继续主宰着俄罗斯的整个政治生态。“普京主义”是俄罗斯转型的产物,与传统的“威权主义”和“极权主义”相比,普京克服了叶利钦时代俄罗斯遇到的“制度陷阱”。若想进行彻底经济转型,俄必须重视制度的转变,摒弃路径依赖。另一方面,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过度依赖能源行业,产业结构严重失衡。20世纪末,俄已身患荷兰病,在马太效应的加持下,俄国内大多资源涌向能源行业。处于全球能源价格上升周期的俄罗斯不愿放弃巨大的经济红利,因此错失了最佳转型时期。纵观过去几十年,俄经济发展态势尽显疲软,其经济发展现状与国际地位并不匹配,经济增长潜力难以真正转化为发展动力,经济模式改革也并非完全基于国内现实,经济转型尝试不断被应急式的反危机措施所取代。突如其来的疫情、全球能源价格闪崩、持续多年的资本和劳动力外流以及近期民众支持与信任度下降等危机将对此轮转型尝试产生深远影响。俄修正相关制度,将改革法制化,使法律能够规范和保障各项改革措施。但这些举措或难以为俄罗斯经济再转型注入真正动力,此番实为通过宪法改革,以经济再转型为手段,重建民众对政治体制的信任,普京的政策关键依然是主权,修宪是对俄经济模式的再固化。考虑到目前现实情况,俄很难实现彻底转型。
蔡湫元[3](2021)在《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联解体后,苏联时期遗留的民族矛盾与原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疆界划分问题转化为新独立国家间的边界纷争或国家内部的武装冲突。在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案例中,较富代表性意义的当属阿布哈兹冲突、南奥塞梯冲突、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冲突以及近年来成为热点问题的纳尔戈诺—卡拉巴赫冲突和顿巴斯冲突。这些冲突也被称为“后苏联空间的热点”。这些冲突的爆发有较为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从叶利钦到普京时期,俄罗斯一直对后苏联空间非常重视,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调整后苏联空间政策。外高加索、德涅斯特、顿巴斯等地区冲突局势受到美国、欧盟等外部行为体的影响,且俄罗斯在这些地区拥有广泛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在利益考量和根深蒂固的大国意识以及对后苏联空间俄语居民的族群意识的驱使之下,俄罗斯一直对后苏联空间范围内的武装冲突进行积极介入。在俄罗斯有效介入下,阿布哈兹、南奥塞梯、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冲突已长期处于冻结状态,而纳-卡冲突以及顿巴斯冲突则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半冻结”的动态稳定状态之中。未来短期之内,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将大体处于可控状态。从长远来看,存在着一定变数。在继续推行后苏联空间一体化的背景下,在对后苏联空间的利益观驱动下,俄罗斯仍将在解决现存冲突问题、防范新冲突上力求发挥作用。在未来应对后苏联空间冲突问题上,俄罗斯依靠自身硬实力方式主导冲突解决的模式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如何在完善自身在解决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中角色的同时,更高效地推行后苏联空间一体化进程,是未来俄罗斯领导人需要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
张静[4](2019)在《俄罗斯政府治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俄罗斯独立28年以来,联邦政府的改革在不断尝试和推进。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治理模式的变迁、俄罗斯治理模式的特征和治理模式形成的原因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在研究的过程中,首先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同时阐述和界定相关概念和理论。其次是从治理主体、价值、规制、对象和结果这几方面来总结俄罗斯政府治理模式不同阶段的变迁,主要包括:普京之前的治理模式;普京上台之后的治理模式。再次,梳理俄罗斯政府治理模式的特征。横向比较俄罗斯联邦政府与美国联邦政府、德国联邦政府在国家结构形式、政权组织形式以及政党制度上的异同;纵向分析俄罗斯的经济管理模式、俄罗斯的政治与社会管理模式,并总结出俄罗斯政府治理中央集权特点。接着,从前苏联的政治遗产、解体后的改革阵疼、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国际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剖析俄罗斯政府治理模式形成的原因。通过对上述俄罗斯政府治理的研究,依据构成治理模式的几大要件分析俄罗斯政府治理模式的优势和劣势,并展望俄罗斯政府治理模式的发展前景。
许适琳[5](2019)在《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宣告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俄罗斯作为前苏联解体后的最重要继承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面临着艰难的时代转型。在教育领域俄罗斯取消了各级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民的精神道德“价值真空”现象旋即出现。与此同时,各种思潮所秉持的价值观一同涌入俄罗斯的意识形态领域,欲使自己成为当下俄罗斯人精神道德的价值评判标准,致使“价值真空”迅速转换为“价值冲突”。多元的价值评判标准并没有使俄罗斯人的选择夙愿实现“多元化”,反而使俄罗斯人心涣散、国家与民众莫衷一是,甚至使国家和民族走向了再次“解体”的危难边缘。千年俄罗斯“怎么了?”又该“怎么办?”成为俄罗斯人必须面对并深思的问题。1999年12月30日,即新千年的前夜,普京掷地有声的给出了最终答案——“俄罗斯新思想”,“俄罗斯新思想是一个合成体,它把全人类的共同的价值观与俄罗斯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价值观,尤其是与经过20世纪波澜壮阔的一百年检查的价值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使俄罗斯成为强大国家,实现有效经济的前提和保障”。“俄罗斯新思想”为新千年俄罗斯国家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当下俄罗斯实施精神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经过多年探索,2009年俄罗斯正式出台《俄罗斯公民精神道德发展及德育构想》(?Концепциядуховно-нравственногоразвитияивоспитанияличностигражданина?)。其中明确提出了“精神道德教育”(духовно-нравственноевоспитание)这一当代俄罗斯“德育”核心概念,即“使受教育者接受并掌握基本民族价值,掌握全人类共同价值,掌握俄罗斯多民族文化、精神与道德价值的教育组织过程”。截止目前,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已经贯彻落实到了俄罗斯学校教育实践层面,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俄罗斯通过多年的实践,“精神道德教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的提出有其复杂的时代背景,其产生于俄罗斯生死存亡的世纪转型时期。具体而言其产生于:俄罗斯国家政治体制由自由民主政治体制向主权民主政治体制转型时期;经济模式由新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向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转型时期;意识形态由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向俄罗斯传统民族价值观转型时期。一言以蔽之,“精神道德教育”是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从“西方自由”向“俄罗斯可控”转变的时代必然产物。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是俄罗斯式的人文精神与伦理道德。俄罗斯式的“精神”内涵,即“精神”所指、“精神”实在、“精神”教化,有别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认知,也不同于马克思的“社会意识”阐释,具有强烈的“彼岸”意义,被赋予了俄罗斯语境下较为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俄罗斯的“道德”内涵,即“道德”结构、“道德”基础不同于西方对“道德”的架构,也不同于东方对“道德”的理解,而独具俄罗斯式的特点,它来源于世俗伦理和宗教伦理的矛盾统一,是人性之善和上帝之善的矛盾统一。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有其多元化的思想根源,其依循于俄罗斯多民族人民所基本认同的价值取向、民族精神、宗教文化和哲学思想。具体而言,其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俄罗斯永恒的价值取向争论——“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思想碰撞;俄罗斯传统民族精神——“村社意识”;俄罗斯传统宗教文化——“东正教”和俄罗斯经典哲学思想——索洛维约夫的“万物统一”。这些思想、意识、精神此消彼长而又彼此交葛,都在当代俄罗斯的“精神道德教育”中投射出自身的倩影。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当代俄罗斯领导人的政治底色及治国理念息息相关。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意识形态转型与宗教重返学校阶段(1985年—1991年);叶利钦时期的宗教复兴与东正教文化自主尝试阶段(1991年—2000年);普京时期的千年更迭与德育“新思想”阶段(2000年—2008年);梅普组合时期的民族德育典范与精神道德教育定型阶段(2008年—目前)。上述四个阶段相互衔接,在差异化中又有相同的特征。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这一主渠道贯彻的。按照学校课程教育维度可以将其划分为直接德育课程、间接德育课程、德育活动课程三种类型。以小学阶段为例,直接德育课程是指所开设的联邦必修课程“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间接德育课程是指在课程的任务目标中发挥精神道德教育的功能与影响的其它课程,如:“俄罗斯语言”、“文学讲读”、“数学”、“周围的世界”等;德育活动课程是指在直接德育课程和间接德育课程之外,与学科课程并列、互补,相互渗透的通过课外或校外活动、展演、竞赛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的德育类课程。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课程的发展特点是由单一的精神道德直接课程教学向全方位的精神道德教育转变,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场景转变。倡导传统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兴衰、国家存亡的问题上有着重大意义,当今世界各民族都在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和倡导本民族所认同的价值观。当代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的提出与实施,既为其本民族寻找到了精神道德的家园,也为世界其它国家与民族在如何树立具有自身特点、符合自身传统、促进自身发展的道路上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崔珩[6](2019)在《国际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俄罗斯远东开发:路径、潜能与挑战》文中认为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开发是当前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方向之一,被俄罗斯视为未来国家复兴的新动力。苏联和俄罗斯政府曾经先后对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多次实施国家主导的大规模开发,但是,均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远东西伯利亚开发的历史轨迹表明,在远东西伯利亚这样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性极大、外部环境十分复杂的地区实施开发,首先需要一个具有强大而有效果国家能力的联邦政府。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普京总统只有有效实施对国家政治经济空间整合,俄罗斯才能切实推动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另一方面,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决策是俄罗斯对国际体系变迁理性认知、把握机遇的结果。显然,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受到外部环境的全面影响,而远东西伯利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有可能成为东北亚地区秩序重构的重要机遇之一。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是俄罗斯远东合作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中国参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开发有利于推动中俄开始务实合作,满足国内对远东西伯利亚丰富的自然资源、消费产品的需求,也有利于维护东北亚地区的稳定与合作。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新世纪以来国内国际进程的互动,将为远东西伯利亚的开发开放提供怎样的历史条件;而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开放本身,又将如何影响未来俄罗斯政治经济及其周边环境的演进。回顾历史,以往多次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远东开发有着明显的路径轨迹:只有当国家动员能力与需求跟特定的外部环境互相结合,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开放才能有所推进,反之,就会遭受挫折,或者半途而废。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理位置优越、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但是,发展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发展空间依赖于构建一整套合理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外部环境。普京推动的新一轮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开放把国家的构建和对外部环境的运用提高到新的高度。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为推动远东西伯利亚开发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深刻作用于这一进程,而且,面对着艰难的体制改革、人口流失、软环境不佳的挑战,远东西伯利亚开发是一个逐渐积累、相当长期的过程。总体上说,本文肯定本轮远东西伯利亚开发的初步成效,同时认为,未来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开放的深入推进,有赖于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结构与外部环境的有效互动。更为重要的是,远东西伯利亚开发问题为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创新运用提供了一个重要案例。本文共七章。第一章为导论,提出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发展中与转型中地区开发与合作领域的应用,重点讨论国家与市场的基本关系、国际冲突与大国合作关系、资源禀赋国家的作用与地位、国际冲突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国内政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第二章主要探讨远东西伯利亚开发的路径,通过分析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提出远东西伯利亚开发依赖于俄罗斯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第三、四章分析普京时期俄罗斯对远东政治、经济空间的整合,在完成国内整合后,增强了效能的俄罗斯政府有能力实施新一轮的远东西伯利亚开发,确保远东西伯利亚开发政策得以有效贯彻执行。第五章是对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开放潜能及挑战的再思考与再评价,本文认为远东西伯利亚的发展潜能,在合适的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制度和国际环境的作用下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发展空间。第六章分析远东西伯利亚开发的国际环境,在本文构建起来的分析框架基础上,重点探讨俄罗斯“亚太再平衡”政策、俄朝关系、俄日关系等关键问题。第七章在总结中俄远东开发合作实践基础上,提出未来中俄合作的空间和适合的方式。
谈笑[7](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乔智敏[8](2018)在《俄罗斯反对民族分裂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的多民族国家之一。历史上征服与兼并形成了俄罗斯辽阔疆域和众多民族成分。历经沙俄时代、苏联时期乃至当今俄罗斯联邦统治时期,民族问题一直关乎俄联邦国家命运。俄罗斯在协调民族发展、巩固国家统一、解决民族问题探索中积累了自己的经验,也存在许多问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内部民族冲突不断、中央和地方关系紧张、民族分离呼声泛起,联邦面临分裂危机。俄罗斯民族分裂问题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现实原因,独立后的俄罗斯联邦探索反对民族分裂路径与其民族工作、国防工作、强国复兴之路是分不开的。俄联邦反对民族分裂政策以确保联邦统一、保障主权完整为政策目标,以领土完整为原则,维护联邦政治与军事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多样民族文化发展基础上构建统一的俄罗斯精神。面对分裂形势,俄罗斯联邦采取政治分权政策分收结合地进行联邦制改革,完善法律、开启宪政之路,修正相关理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行文化自治政策、营造多样文化氛围,针对分裂倾向较为严重的民族地区采取经济制裁,并努力协调其经济发展等。但一系列政策尝试还是未能全面解决民族分裂问题,针对车臣问题,俄联邦最终采取了军事打击政策。两次正面对抗和一系列反恐战争,基本稳定了车臣分裂局面,也使俄罗斯陷入国家形象跌落,经济衰退的困境。新时期俄联邦展开外交策略,积极加强国家间合作,通过多方面努力,试图重返强国复兴之路。俄罗斯反对民族分裂斗争中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政策体系,为世界多民族国家反对民族分裂提供典范。从苏联解体到新世纪,俄联邦政府为了维护联邦完整、夺取政权,对车臣民族分裂问题采取了先放任、再收回、直至强行管制、最后走向军事对抗的局面。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政局经历了风雨飘摇和社会动荡,危难之际,普京受命解决车臣问题,将车臣问题与国际反恐局势衔接,扭转俄罗斯处理车臣问题的处境,解决车臣问题。战后俄联邦注重恢复车臣新秩序,扶持地区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发展,联邦分裂局势趋于稳定。俄联邦反对民族分裂斗争取得了一定成效,确保国家统一、恢复社会秩序,增强各民族国家认同、也改善了民族关系;但是,也存在过度分权、地方武装力量大等隐患,战争后遗症更使俄罗斯背上沉重的经济、军事负担。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体系,坚决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各民族文化认同与爱国情感。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也深受民族分裂活动的袭扰,反对民族分裂成为重要任务。十九大召开之际,习近平同志重申反对任何形式分裂国家的行为,进一步强化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决心。目前,我国反对民族分裂工作还需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律体系、加强国际合作、抑制外部干预。新时代,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民族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保障民族团结,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抵制民族分裂行为。本文基于俄罗斯联邦独立后面临分裂局势所采取的多方面举措,凝练其反对民族分裂政策体系,形成论文。论文分六部分撰写,绪论对选题过程及研究现状做简单介绍;第一章采用分裂与反分裂理论、民族自决与主权理论、国家建构与安全理论等视角,结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相关理论,阐述多民族国家反对民族分裂的合理性、合法性及正当性;第二章梳理俄联邦独立之初面临的民族分裂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助推因素;第三部分凝练俄联邦应对分裂局势、解决分裂问题的系列政策、措施;第四部分以车臣问题为案例,直观呈现俄联邦针对民族分裂问题的多种尝试;第五部分提出评价反思,认为从维护国家统一角度讲,俄罗斯联邦反对民族分裂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给予多民族国家处理此问题提供经验,但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政策选择也使俄联邦一度陷入困境,尽管确保了联邦统一,也遗留了许多问题与隐患,新的历史时期俄罗斯国家凝聚和强国复兴之路举步维艰。俄联邦民族分裂问题深受世界瞩目,研究俄罗斯反对民族分裂政策,对我国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警示意义。
杨佳华[9](2018)在《俄罗斯政治发展阶段及特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苏联解体,俄罗斯成立已有二十七年了。俄罗斯的政治发展并不一帆风顺,可谓困难重重,甚至到了败落的边缘。虽然政治转型跌宕起伏,但它的政治发展也对世界产生过影响。苏联解体推进着俄罗斯客观地转型,其国家政策、改革走向一直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当今时代,普京带领的俄罗斯政治形态稳定、良好,形成了特有的一种政治形态。虽然转型结果是成功的,但过程是饱含问题及矛盾的。本文以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演变历程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究不同时期俄罗斯政治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论文以叶利钦时期,普京“八年执政”(2000-2008)时期,“梅普组合”时期和普京的“第三次执政时期”为主要线索。论文第一章阐述了俄罗斯政治发展的历史大背景,第二章和第三章介绍了三位总统在自己的任期内都对俄罗斯的政治状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就这些改革的具体措施作了总结,包括对改革的背景、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改革的影响等作了简要的评价。作者希望从中寻得对中国政治发展有所借鉴。第四章和第五章概括了俄罗斯经历二十几年政治改革后政治急切需要稳定的状态。在最后的结语中,作者简要预测普京第四任期后俄罗斯的政治发展前进方向:鉴于现阶段的政治成效显着,普京将持续利用权威主义引导俄罗斯走向更稳定的政治结构,结合主权民主的发展,在俄罗斯建立可靠的民主政治制度。
徐臻[10](2017)在《普京政治改革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进入到了普京时代。在普京的治国理念和改革思想的指引下,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普京的政治改革对俄罗斯政治发展和整个国家的转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普京政治改革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利于掌握俄罗斯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走向,有利于探索不同国家政治改革发展道路存在的差异,能够更好地拓展并丰富政治学尤其是关于政治发展、转型改革的相关理论,提升政治实践与政治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实际价值。本文在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借鉴、参考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文献研究、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式,以“普京时代俄罗斯的政治改革”为主题(对象)展开研究,形成了 “前言+六章”主体内容的最终成果,先后分析了普京政治改革的背景、思想理论、演进历程和主要内容,以及普京政治改革的影响和局限性,最后阐述了普京政治改革的经验和启示。相对以往成果,本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通过对“俄罗斯新思想”、“普京主义”、“权威主义”进行理论分析,增加了对普京进行政治改革的思想理论阐释,论证了 “权威主义政治”是普京政治改革的现实选择;二是本文分“三个时期”即“八年执政”时期、“梅普组合”时期、“新普京时期”对普京政治改革的演进历程和主要措施进行了梳理(特别是“新普京时期”俄罗斯的政治改革,这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相对较少、且是研究俄罗斯政治发展前景必须解决的问题);三是对普京政治改革的影响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论证了普京政治改革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积极作用,普京政治改革一些具体措施产生的负面影响,普京政治改革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这些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关于普京政治改革的相关研究。本文认为,普京的政治改革在“三个时期”先后经历了“发起和奠基”、“展开和发力”、“延续和过渡”、“突破和深入”四个演进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普京在俄罗斯的联邦制、多党制、议会制、司法与行政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对寡头干政进行了整肃,对俄罗斯的官员腐败进行了整治。虽然同一领域的改革措施在不同时期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由于改革面临的形势和条件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普京政治改革的重心、侧重点和具体措施也相应地在进行不断调整和改变。本文认为,在普京政治改革的促进下,俄罗斯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已基本形成,俄罗斯选择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主道路,俄罗斯政党政治正在向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发展,俄罗斯公民社会建设步伐正在加快,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也得到了恢复,这些都是普京政治改革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积极影响。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受到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的掣肘,受到超级总统制等一些制度性缺陷的影响,普京政治改革的许多措施同样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有的改革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俄罗斯未来民主政治发展之路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甚至可能充满曲折和变数。普京的政治改革及其影响研究启示我们: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同经济改革与发展互为条件,要在经济改革中不断推进政治改革,通过政治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且健康发展的环境;民主是政治发展的核心目标,政治改革要围绕民主政治发展这一基本目标,为民主发展提供应有的政治稳定、政治效率和政治发展;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需要相应政治文化来支撑,推进政治改革不能忽视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利用,特别是对优秀政治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需要以公民社会的发展为重要基础,要重视公民社会建设,提高公民素质,加强公民教育。总之,政治改革必须结合本国实际来进行才能取得成功,任何脱离国家的实际国情而进行的激进改革都不可能取得良好成效。
二、叶利钦解散俄政府缘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叶利钦解散俄政府缘由(论文提纲范文)
(1)德国北约政策研究(1990-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选题 |
一、选题动机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1、德国外交和安全政策框架研究 |
2、北约研究 |
3、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研究 |
4、德国北约政策及军事力量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1 、理论研究 |
2 、案例分析 |
第三节 本文研究视角和方法 |
一、论文的结构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三、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建构主义理论 |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特点 |
二、建构主义理论内容及其评价 |
第二节 文明力量理论 |
第三节 建构力量理论 |
第四节 功能制度主义 |
第二章 北约与德国 |
第一节 北约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北约框架下德国的外交和安全利益 |
第三节 北约与德国重新武装 |
第四节 德国与北约核政策 |
第五节 北约与德国重新统一 |
第三章 德国与北约冷战后第一次转型 |
第一节 北约第一轮东扩 |
一、吕厄的政治倡议 |
二、从“为什么”东扩到“如何”东扩 |
三、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 |
四、北约内部关于名单和成本的争论 |
第二节 北约第二轮东扩 |
一、德国与北约的门户开放政策 |
二、华盛顿峰会与科索沃危机 |
三、北约及成员国内部讨论 |
四、“9.11”事件对东扩的影响 |
五、布拉格峰会与继续扩大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德国与北约冷战后第二次转型 |
第一节 1991年北约新战略与南斯拉夫冲突 |
第二节 波黑战争期间德国的北约政策 |
一、宪法法院对域外军事行动的判决 |
二、北约的两次问询 |
三、关于联合国保护部队撤军的争议 |
四、德国在维和行动中的作用 |
第三节 科索沃危机期间德国的北约政策 |
一、第一次军事规划 |
二、红绿联合政府的科索沃政策 |
第四节 科索沃危机与北约新战略 |
一、关于联合国授权之争 |
二、北约危机治理的触角 |
三、是否派遣地面部队 |
四、德国在北约科索沃部队中的作用 |
五、协调北约与俄罗斯关系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德国与北约冷战后第三次转型 |
第一节 “9.11”恐怖袭击与德国应对措施 |
一、德国在“永久自由行动”中的作用 |
二、德国在“阿富汗国际保护部队”中的作用 |
三、德国对反恐战争的认知 |
第二节 德国与北约“全球化” |
第三节 伊拉克战争与德国的北约政策 |
一、北约冷战后的防扩散政策 |
二、德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决策 |
三、战争结束后德国的伊拉克政策 |
四、重启北约的伊拉克政策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德国与北约冷战后第四次转型 |
第一节 利比亚危机期间德国的北约政策 |
第二节 叙利亚危机期间德国的北约政策 |
第三节 乌克兰危机期间德国的北约政策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北约与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 |
第一节 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 |
一、思想起源、理论依据与历史溯源 |
二、发展过程与历史教训 |
三、德国的基本政策 |
第二节 北约与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关系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北约发展前景 |
第三节 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发展前景 |
第四节 德国国防军改革 |
第五节 从“建构力量”回归“务实主义”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2)转型还是固化:宪法改革视角下的俄罗斯经济模式改革研究(1993-2020)(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及创新点 |
第一章 长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内部主权化 |
第一节 外部主权与普京政权的正当性巩固 |
第二节 转型期的错觉效应与普京长期执政的挑战 |
第三节 俄政治哲学传统与内部主权化 |
第二章 俄罗斯经济转型的路径依赖 |
第一节 村社传统与俄罗斯经济的遗传特点 |
第二节 资源诅咒与俄罗斯经济的结构性弊端 |
第三节 经济改革的分歧及障碍 |
第三章 宪法改革与权力方程式 |
第一节 1993 年宪法与2020 年宪法修正案 |
第二节 权力-财产权与俄罗斯经济的政商关系 |
第三节 平衡权力方程式 |
第四章 俄罗斯经济转型前景 |
第一节 转型尝试与应急式反危机措施 |
第二节 西方制裁对俄内部治理的影响 |
第三节 经济发展模式的再固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3)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тонация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三、相关理论基础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概述 |
第一节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由来 |
一、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冲突 |
二、纳尔戈诺—卡拉巴赫冲突 |
三、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冲突 |
四、顿巴斯冲突 |
第二节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共性与差异性分析 |
一、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共性 |
二、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差异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罗斯介入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动因 |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与经济动因 |
一、地缘政治动因 |
二、经济动因 |
第二节 深层心理动因 |
一、大国意识 |
二、族群意识与历史记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过程 |
一、俄罗斯应对阿布哈兹及南奥塞梯冲突 |
二、俄罗斯应对纳尔戈诺-卡拉巴赫冲突 |
三、俄罗斯应对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冲突 |
四、俄罗斯应对顿巴斯冲突 |
第二节 对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评价 |
一、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成效 |
二、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未来演变与俄罗斯的应对 |
第一节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未来演变及对俄罗斯的影响 |
一、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未来演变 |
二、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对俄罗斯未来的影响 |
第二节 未来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冲突问题上的政策选择 |
一、巩固现有冲突干预成果的政策选择 |
二、推进顿巴斯冲突解决的政策选择 |
三、防范新冲突的政策选择 |
本章小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俄罗斯政府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综述 |
1.2.2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综述 |
1.2.3 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评述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统治与治理 |
1.3.2 政府管理与政府治理 |
1.3.3 政府治理模式 |
1.4 相关理论概述 |
1.4.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4.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1.4.3 治理理论 |
1.5 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俄罗斯政府治理模式的变迁过程 |
2.1 普京任前的治理模式 |
2.1.1 戈尔巴乔夫时期 |
2.1.2 叶利钦时期 |
2.2 普京上台后的调整 |
2.2.1 第一任期和第二任期 |
2.2.2 梅普共治和第三任期 |
第三章 俄罗斯政府治理模式 |
3.1 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 |
3.1.1 联邦制的由来 |
3.1.2 联邦制的结构基础 |
3.2 政府的政权组织形式——中央集权 |
3.2.1 立法权 |
3.2.2 行政权 |
3.2.3 司法权 |
3.3 政党制度——多党制中的一党独大 |
3.3.1 统一俄罗斯党 |
3.3.2 其他重要政党 |
3.4 政府的经济管理模式——混合性体制 |
3.4.1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 |
3.4.2 财政管理制度 |
3.4.3 寡头垄断和政府垄断 |
3.5 政府的政治与社会管理模式——强政府弱社会 |
3.5.1 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 |
3.5.2 社会保障制度 |
3.6 俄罗斯政府治理模式的特点 |
第四章 俄罗斯政府治理模式的形成原因 |
4.1 前苏联遗产 |
4.1.1 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 |
4.1.2 公民社会的缺失 |
4.2 改革阵痛 |
4.2.1 政治改革 |
4.2.2 经济改革 |
4.3 独特的历史传统与政治文化 |
4.3.1 东正教的历史传统 |
4.3.2 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 |
4.3.3 崇拜权力的政治文化 |
4.4 国际环境 |
4.4.1 国际政治环境 |
4.4.2 国际经济环境 |
第五章 俄罗斯联邦政府治理模式的评价 |
5.1 俄罗斯政府治理模式的优势 |
5.2 俄罗斯政府治理模式的弊端 |
5.3 俄罗斯政府治理模式的前景 |
5.3.1 俄罗斯政府治理模式下经济发展前景 |
5.3.2 俄罗斯政府治理模式下政治发展前景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5)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Тезис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一)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理论需要重新认知 |
(二)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实践引发关注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德育概念界定 |
(二)精神道德教育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对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的相关研究梳理 |
(二)国内对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三)对已有相关研究文献的评价 |
四、研究方法 |
(一)比较研究法 |
(二)历史文献法 |
五、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时代背景 |
一、自由民主政治体制转向主权民主政治体制 |
(一)自由民主政治体制的瓦解 |
(二)主权民主政治体制的构建 |
二、新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转向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
(一)新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宣告失败 |
(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得到确立 |
三、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转向传统民族价值观 |
(一)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所带来的冲突 |
(二)俄罗斯传统民族价值观的逐步回归 |
第二章 文化内涵 |
一、俄罗斯文化语境下的“精神” |
(一)“精神”所指的俄罗斯语义 |
(二)“精神”实在的现实性歧义 |
(三)“精神”教化的历史轨迹 |
二、俄罗斯文化语境下的“道德” |
(一)道德结构的“人-神”同一 |
(二)道德基础的人性之“羞” |
三、俄罗斯文化语境下的“精神—道德”与其它范畴的关系 |
(一)“精神-道德”与“宗教-伦理”的俄罗斯体系 |
(二)“民族德育典范”与“基本民族价值” |
第三章 思想根源 |
一、走向之争: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永恒碰撞 |
(一)斯拉夫主义与俄罗斯文化之根 |
(二)西方主义与俄罗斯文化之流 |
(三)欧亚主义与俄罗斯文化之梦 |
(四)主义之争与俄罗斯文化情结 |
二、村社意识:俄罗斯民族精神之魂 |
(一)生存环境与“集体主义”意识 |
(二)生活方式与“平均主义”意识 |
(三)人文传统与“权威主义”意识 |
三、东正教:俄罗斯精神信仰之本 |
(一)追求“正统”与俄式“弥赛亚”情结 |
(二)终世救赎与俄式道德本位 |
(三)宗教价值与俄式劳动至上 |
四、万物统一:俄罗斯民族哲学之典 |
(一)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神秘主义的统一 |
(二)真、善、美的统一 |
(三)人类与上帝的统一 |
第四章 历史进程 |
一、意识形态转型与宗教重返学校(1985 年-1991 年) |
(一)苏俄意识形态演进与宗教回归 |
(二)政治改革优先与神学课程回归 |
二、宗教复兴与东正教文化自主尝试(1991 年-2000 年) |
(一)有神论政治与政教合作 |
(二)神学课程与世俗教育二元并举 |
三、千年更迭与普京德育“新思想”(2000 年-2008 年) |
(一)联邦政策调整与“新德育”的推出 |
(二)东正教全面复兴与宗教精神重构 |
四、“民族德育典范”与精神道德教育定型(2008 年-至今) |
(一)《俄罗斯公民精神道德发展及德育构想》与俄罗斯新民之路 |
(二)《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与俄罗斯价值选向 |
五、历史进程中的文化矛盾冲突 |
(一)神学教育与世俗国家的法律抵牾 |
(二)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文化冲突 |
(三)东正教课程与多元宗教的人文矛盾 |
第五章 实施路径――以小学为例 |
一、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中的直接德育课程 |
(一)“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课程的构成与内容 |
(二)“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课程的实施与分析 |
(三)“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课程实案 |
二、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中的间接德育课程 |
(一)间接德育课程的精神道德教育功能 |
(二)间接德育课程——《周围世界》 |
(三)间接德育课程实案 |
三、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中的德育活动课程 |
(一)实践智慧:俄式精神道德生活知识的本原 |
(二)补充教育:俄式教育思维的独特个性 |
结语:经验、教训与启示 |
一、经验 |
(一)传承本国历史传统是构建国民德育体系的前提 |
(二)立足本国民族信仰是夯实国民德育体系的基础 |
(三)弘扬本国民族文化是实施国民德育体系的重点 |
二、教训 |
(一)割裂历史导致文化危机 |
(二)抛弃信仰导致社会动荡 |
(三)否定联盟导致国家分裂 |
三、启示 |
(一)文化之辩事关国脉 |
(二)主义之争事关国运 |
(三)体制之议事关国本 |
Концепция духовно-нравствен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и воспитанияличности гражданина России |
附录 :《俄罗斯公民精神道德发展及德育构想》(译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6)国际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俄罗斯远东开发:路径、潜能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为什么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开放可以为理论创新提供铺垫 |
1.远东西伯利亚:一般进程的特殊性 |
2.问题的提出:当代远东西伯利亚开发的挑战与机遇 |
第二节 已有研究积累的贡献与问题 |
1.远东西伯利亚历史研究 |
2.远东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 |
3.远东西伯利亚经济现代化研究 |
4.远东西伯利亚区域经济研究 |
第三节 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开放呼唤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
1.国家与市场的基本关系 |
2.国际经济发展与大国合作的关系 |
3.当代经济条件下资源禀赋大国的地位和作用 |
4.国际冲突与区域经济合作 |
5.国内政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工作思路、重点与难点 |
第二章 远东西伯利亚开发的发展路径——远东西伯利亚开发的历史循环 |
第一节 前工业化开发时期:沙皇俄国至苏联早期(1890-1928) |
1.远东行政体系的建立 |
2.十九世纪末期第一轮远东开发 |
3.斯托雷平的远东新政 |
4.远东共和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
第二节 工业化开发时间:苏联时期至普京前期(1929-2007) |
1.国家主导的内嵌式开发模式 |
2.苏联解体后远东经济困难 |
3.新世纪前十年的远东开发 |
第三节 普京时代新一轮远东开发 |
1.俄罗斯转向亚洲的背景 |
2.远东开发的新变化 |
3.后乌克兰危机时代远东开发政策调整 |
4.远东开发的进展 |
4.1 进口替代取得成效 |
4.2 赶超发展区和自由港的制度创新 |
第四节 、一场未结束的争议 |
1.大西洋主义与欧亚主义之争 |
2.中央派与地方派之争 |
3.资源导向与进口替代之争 |
第三章 俄罗斯远东开发的政治前提——构建国家统一的政治空间 |
第一节 普京时代对远东政治空间的整合 |
1.主权之争与联邦势微 |
1.1 叶利钦的调整:“协商性联邦制”与远东 |
1.2 90年代晚期地方权力的再膨胀 |
2.普京的联邦主义思想与整合联邦关系 |
2.1 普京的联邦制思维 |
2.2 普京整合联邦政治空间 |
2.3 消除“协商性”联邦制的遗留问题 |
2.4 远东等边缘地区的危机局面 |
3.普京重塑中央对地方的约束能力 |
4.普京联邦制改革的效用 |
5.远东地区的分离与整合 |
5.1 苏联在远东地区没能完成国家构建 |
5.2 远东地方分离运动 |
5.3 普京时代联邦对远东地区的整合措施 |
第二节 俄罗斯地方选举制度变迁与地方精英的更替 |
1.选举制与地方精英更替 |
2.俄罗斯地区行政长官产生机制变迁 |
2.1 苏联时期的地方领导人任命制与远东 |
2.2 叶利钦执政早期并存的任命制与选举制 |
2.3 1996年以后选举制的实践 |
2.4 地方领导人任命制:中央获取影响地方精英的渠道 |
3.地方行政长官选举制改革的成效 |
3.1 地方行政长官政治背景的差异 |
3.2 地方行政长官的政治特征 |
4.远东地区地方领导人更替 |
4.1 叶利钦时期自成体系的远东地方领导人 |
4.2 普京执政后削弱远东地方实力派的措施 |
4.3 加卢什卡现象 |
第三节 转型时期国家对大企业掌控力的构建 |
1.私有化阶段的政企关系 |
1.1 大企业侵夺政府经济管理能力 |
1.2 并存的寻租模式与分离模式 |
1.3 寡头政治崛起与远东 |
2.普京时代对政企关系的调整:“国家资本主义”的确立 |
2.1 重建对大企业的控制能力 |
2.2 “国家资本主义”的确立 |
3.官僚模式的政企关系确立 |
4.尤科斯事件:掌控远东西伯利亚大企业的逻辑 |
第四章 远东开发的经济制度铺垫——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结构和财权模式调试 |
第一节 俄罗斯产业结构调整路径与转变远东西伯利亚发展模式 |
1.俄罗斯经济的“资源诅咒”问题 |
2.俄罗斯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 |
3.俄罗斯产业结构调整路径 |
4.转变远东西伯利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 |
4.1 远东地区产业结构的问题 |
4.2 2013年以前远东产业结构调整 |
4.3 进口替代战略下远东产业结构调整 |
4.4 远东地区产业结构取得初步成效 |
第二节 俄罗斯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调试 |
1.俄罗斯预算联邦主义在远东的实践 |
1.1 规范联邦算制与打击地方分离势力 |
1.2 普京时代的预算中央集权 |
1.3 预算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平衡地区发展的需要 |
1.4 俄罗斯预算联邦制模式的效用 |
2.普京时代的财政集权 |
2.1 叶利钦时代中央财政权力的流失 |
2.2 普京时代统一事权与财权 |
3.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评述 |
3.1 实行分税制划分权责 |
3.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效用 |
3.3 远东与中央财政关系的思考与评价 |
4.俄罗斯财政联邦关系调整对远东西伯利亚开发的影响 |
第五章 远东开发综合潜能与挑战的思考与评估 |
第一节 远东的丰厚自然资源与地理环境的限制 |
第二节 远东的能源产业潜能 |
1.当前国际经济条件下远东油气开发及潜能 |
2.萨哈林岛能源开发潜能 |
3.俄罗斯天然气在亚洲市场与美国页岩气的竞争前景 |
第三节 远东人口与劳动力问题 |
第四节 软环境的约束作用 |
第五节 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吸引投资能力评估 |
1.远东西伯利亚吸引外资能力现状及前景 |
2.远东吸引投资的增长点 |
2.1 赶超发展区的优势 |
2.2 符拉迪沃自由港的实践 |
第六章 远东开发的国际环境 |
第一节 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国际环境分析框架 |
1.国家定位的调整 |
2.安全动因的再思考 |
3.大国关系的重塑 |
4.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推动 |
第二节 乌克兰危机之后的俄罗斯转向东方政策 |
1.俄罗斯“转向东方”的意义 |
2.太平洋海洋经济——远东开发的应有之义 |
2.1 北方航道开发合作与前景 |
2.2 远东地区的国际能源合作 |
2.3 远东海运业的前景 |
3.远东与东北亚地区秩序的重构 |
3.1 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性 |
3.2 东北亚秩序重构的几种路径 |
第三节 远东:各方区域规划的竞争与合作试验场 |
1.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对接下的远东开发 |
2.日本韩国的区域经济合作计划和远东开发 |
第四节 远东开发与俄朝关系演进 |
1.俄远东开发背景下的俄朝关系 |
2.俄朝关系积极改善的动因 |
3.俄朝关系发展对我国的影响 |
第五节 俄日关系与远东开发 |
1.日本对俄罗斯远东投资现状 |
2.俄日北方四岛争议新变化 |
2.1 北方四岛问题由来 |
2.2 俄罗斯加快在北方四岛军事力量部署 |
第七章 俄罗斯远东开发与中国的关系 |
第一节 远东开发事务中的中国人的历史实践和认知演进 |
第二节 中俄在远东开发合作的实践 |
第三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合作模式的演进 |
1.2009-2018年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合作的成效 |
2.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合作的掣肘 |
2.1 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不足 |
2.2 投资环境不佳致使外部投资乏力 |
2.3 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减少和经济低迷导致远东的内需严重不足 |
第四节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前景 |
1.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建设 |
2.跨欧亚大陆交通走廊建设 |
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
2.2 西伯利亚铁路现代化改造 |
3.中俄在远东地区的能源开发合作 |
结论 |
第一节 远东西伯利亚开发的国际意义 |
第二节 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开放的政治经济挑战 |
第三节 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开放的前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8)俄罗斯反对民族分裂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四、重点及难点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反对民族分裂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分裂与反分裂理论 |
一、何为分裂:民族分裂主义概念 |
二、何故疏离:当今世界民族分裂主义诱因 |
三、何以对抗: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正当性 |
第二节 民族自决与民族分裂 |
一、“民族自决”思想沿革 |
二、国际法对民族自决权的调适 |
三、“人权高于主权”? |
第三节 民族分裂与国家建构 |
一、“一族一国”论 |
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
三、“三股势力”与国家安全 |
第二章 俄罗斯民族分裂问题的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俄罗斯民族概况 |
一、俄罗斯民族人口状况 |
二、俄罗斯民族分布状况 |
三、“俄罗斯”认同现状 |
第二节 俄罗斯民族分裂问题的表现 |
一、加盟国脱离与共和国独立 |
二、“邦联”代替“联邦” |
三、信仰真空与宗教复兴 |
四、军事对抗与暴力恐怖 |
第三节 俄罗斯民族分裂问题产生根源和助推因素 |
一、俄罗斯民族分裂问题产生根源 |
二、俄罗斯民族分裂问题助推因素 |
第三章 俄罗斯反对民族分裂的政策及实践 |
第一节 政治分权政策:收放结合,改革联邦 |
一、目标原则: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
二、妥协容留政策:签订条约,确定中央与地方关系 |
三、重组权力分配、调整联邦结构 |
第二节 宪政政策:制定反对民族分裂法律依据 |
一、制定联邦宪法维护主权完整 |
二、提出政策构想开展民族工作 |
三、新的战略护航强国之路 |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修正民族理论,塑造国家民族 |
一、修正相关民族理论 |
二、民族与地方自治相协调,构建新型民族关系 |
三、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 |
第四节 文化自治政策:保障民族文化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交流 |
一、理论缘起与早期尝试 |
二、颁布法律政策落实 |
三、组建自治组织,构建多样文化 |
第五节 经济调试政策:加强经济管控,协调民族地区发展 |
一、分税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 |
二、鞑靼模式:分权与制约 |
三、重振国民经济,协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第六节 军事打击政策:从战争到反恐 |
一、正面对抗:武力保障统一目标 |
二、反恐行动:夺回战争主动权 |
三、重建与赦免:清剿残余与战后恢复 |
第七节 外交策略:强咬筹码,加强合作 |
一、从“一边倒”到“多极化” |
二、强咬筹码,抵制外部干预 |
三、加强反恐合作,重塑国家形象 |
第四章 案例分析:俄罗斯反对车臣民族分裂的探索 |
第一节 车臣民族分裂问题的缘起 |
一、地缘因素—大国博弈的“火药桶” |
二、民族因素—反俄抗争的主力军 |
三、政策因素—联盟分裂的创伤 |
第二节 车臣民族分裂问题的治理难关 |
一、车臣民族分裂势力迅速膨胀 |
二、民族自决原则困境 |
三、外部干涉 |
第三节 俄联邦对车臣民族分裂的政策演变 |
一、妥协分权与离间政策 |
二、军事打击与缓兵协议 |
三、新世纪俄罗斯联邦政府对车臣的政策措施 |
第五章 俄罗斯反对民族分裂政策实施的评价与启示 |
第一节 俄罗斯反对民族分裂成就和经验 |
一、俄罗斯反对民族分裂取得的成就 |
二、俄罗斯反对民族分裂宝贵经验 |
第二节 俄罗斯反对民族分裂政策存在问题和教训 |
一、俄罗斯反对民族分裂存在问题 |
二、俄罗斯反对民族分裂的教训 |
第三节 俄罗斯反对民族分裂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一、民族问题不容忽视 |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容置疑 |
三、构建反对民族分裂政策及法律体系 |
四、打击分裂势力绝不手软 |
五、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俄罗斯政治发展阶段及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俄罗斯政治发展的历史背景 |
1.1 僵化的政治体制,阻碍俄罗斯的发展 |
1.2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
第2章 叶利钦执政时期的政治转型 |
2.1 转型特点 |
2.2 执政后期的问题及政治后遗症 |
第3章 国家权威加强时期的政治体制 |
3.1 普京“八年执政”时期的政治改革 |
3.1.1 普京上任时面临的问题 |
3.1.2 普京改革的各项举措 |
3.1.3 普京时期的民主化进程:从“可控民主”到“主权民主” |
3.2 “梅普组合”时代(2008—2012 年)俄罗斯政治的调整发展 |
3.3 普京第三任期的政治举措及其影响 |
3.3.1 普京第三任期颁布的举措 |
3.3.2 普京改革对本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
第4章 俄罗斯政治发展需要稳定的政治生态环境 |
4.1 打击内部矛盾与恐怖主义 |
4.2 打击寡头政治 |
4.3 俄罗斯政治发展需要公民的政治参与 |
4.4 国际政治环境对俄罗斯的影响 |
4.4.1 俄罗斯外交被动于俄美关系的发展 |
4.4.2 俄罗斯外交对抗于北约力量(俄格关系) |
4.4.3 俄罗斯外交受制于欧盟力量(俄乌关系) |
第5章 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评价 |
5.1 俄罗斯政治制度的优势及弱点 |
5.2 对俄国历届领导人的评价 |
结语:俄罗斯未来政治走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普京政治改革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和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四、本文的创新性成果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背景 |
第一节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剧变 |
一、“加速战略”与经济改革的受挫 |
二、“公开性”与意识形态多元化 |
三、政治体制改革与苏联解体 |
四、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
第二节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民主政治框架的搭建 |
一、叶利钦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思想 |
二、俄罗斯多党制的形成 |
三、俄罗斯总统制的确立 |
四、俄罗斯联邦制的确立 |
第三节 叶利钦时期的激进改革与影响 |
一、“休克疗法”式的激进经济改革 |
二、“闪电式”的私有化运动 |
三、激进改革的政治社会后果 |
第二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思想理论 |
第一节 “俄罗斯新思想”: 普京政治改革的思想宣言 |
一、“俄罗斯新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 |
二、“俄罗斯新思想”提出的意义 |
第二节 “普京主义”: 普京政治改革的理念概括 |
一、“普京主义”的提出和内涵 |
二、“普京主义”的特点和影响 |
第三节 权威主义: 普京政治改革的特征 |
一、权威主义政治的理论解析 |
二、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传统 |
三、权威主义政治是普京政治改革的现实选择 |
第三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基本历程和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普京政治改革的基本历程 |
一、1999年—2003年: 政治改革的发起和奠基阶段 |
二、2004年—2007年: 政治改革的展开和发力阶段 |
三、2008年—2011年: 政治改革的过渡和延续阶段 |
四、2012年以来:政治改革的突破和深入阶段 |
第二节 “八年执政”时期普京政治改革的举措 |
一、联邦制改革 |
二、政党制度改革 |
三、议会制度改革 |
四、行政改革 |
五、司法改革 |
六、治理腐败的措施 |
七、对寡头政治的整肃 |
第三节 “梅普组合”时期“普京计划”的延续 |
一、“普京计划”的政治意蕴 |
二、梅德韦杰夫执政以后对“普京计划”的延续 |
三、“梅普组合”时期俄罗斯政治改革的主要措施 |
第四节 新时期普京政治改革的主要举措 |
一、修改政党法,进一步改革政党制度 |
二、加强法治建设,进一步整肃政治空间 |
三、强化总统领导班子,巩固垂直领导体制 |
四、恢复地方行政长官直选制度 |
五、加大反腐力度 |
六、继续扶植政党权,加强统一俄罗斯党的建设 |
第四章 普京政治改革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积极影响 |
第一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政治稳定格局的形成 |
一、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基本保障 |
二、普京政治改革促成了俄罗斯基本稳定的政治格局 |
第二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民主政治道路的选择 |
一、民主政治是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 |
二、普京政治改革促成了俄罗斯特色民主之路 |
第三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政党制度的发展 |
一、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
二、普京政治改革促进了俄罗斯政党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
第四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发展 |
一、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
二、普京政治改革加速了俄罗斯公民社会建设步伐 |
三、普京政治改革促进了俄罗斯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
第五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提高 |
一、大国情结是俄罗斯的民族情怀 |
二、普京政治改革促进了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提升 |
第五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消极影响及其局限性 |
第一节 普京政治改革的消极影响 |
一、联邦制改革产生的争议和冲突 |
二、扶植政权党对俄罗斯政党政治走向成熟的限制 |
三、“梅、普”二人转引发的政治合法性危机 |
四、过于依赖强力部门增加了行政改革的难度和腐败可能 |
第二节 普京政治改革的局限性 |
一、政治改革具体措施存在的局限 |
二、政治体制机制存在的局限 |
第六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具体成效和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普京政治改革的具体成效 |
一、联邦制改革的效果 |
二、议会制度改革的成绩 |
三、司法改革的成就 |
四、对寡头干政治理的效果 |
第二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政治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启示 |
一、政治改革与发展同经济改革发展互为条件 |
二、政治改革与发展要以民主化为目标并兼顾政治绩效 |
三、政治改革与发展需要相应的政治文化来支撑 |
四、政治改革与发展需要以公民社会的发展为重要基础 |
结语: 俄罗斯未来政治走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叶利钦解散俄政府缘由(论文参考文献)
- [1]德国北约政策研究(1990-2020年)[D]. 王海涛.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转型还是固化:宪法改革视角下的俄罗斯经济模式改革研究(1993-2020)[D]. 郭鑫.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3]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研究[D]. 蔡湫元.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俄罗斯政府治理模式研究[D]. 张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5]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研究[D]. 许适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国际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俄罗斯远东开发:路径、潜能与挑战[D]. 崔珩.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4)
- [7]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俄罗斯反对民族分裂政策研究[D]. 乔智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9]俄罗斯政治发展阶段及特点研究[D]. 杨佳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10]普京政治改革及其影响研究[D]. 徐臻.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