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金属结构充氢二极管

陶瓷金属结构充氢二极管

一、陶瓷金属结构充氢二极管(论文文献综述)

李维鹏[1](2021)在《Pb-H耦合对690TT合金钝化膜影响的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在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中,镍基合金传热管由于长期面临着高温、高压、辐照和腐蚀性水介质等严酷的服役环境,容易发生各种环境损伤而影响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二回路中发生的铅致应力腐蚀开裂(Lead-induced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PbSCC)现象是传热管损伤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二回路中,传热管存在多种来源方式的H,而H会促进金属或者合金的腐蚀和应力腐蚀(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SCC)。因此,H 是否在 PbSCC 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SCC的发生往往是以钝化膜局部发生破裂为前提。因此,研究H在Pb致传热管表面钝化膜退化过程中的作用,对探究PbSCC机理至关重要。本文以成分体系为59Ni-30Cr-10Fe的690TT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高压浸泡实验和电化学实验方法,借助原子力显微镜电流敏感模式(CS-AFM)、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镜(SKPFM)、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俄歇电子能谱技术(AE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手段,并结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深入地研究了 Pb-H耦合对690TT合金钝化膜的影响机理,并对Pb和不同表面状态耦合对690TT合金钝化膜影响机理也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痕量Pb导致690TT合金钝化膜退化的机理。研究发现,一方面,表面吸附沉积的Pb(OH)2会促进钝化膜中Cr(OH)3的脱水过程,而抑制Ni(OH)2的脱水过程,但整体上导致钝化膜中保护性较差的氢氧化物含量增加。另一方面,Pb会进入氧化物中,抑制氧空位向外扩散,导致进入钝化膜的氧含量减少,从而抑制钝化膜向内生长。在中性溶液中,这两个机制共同作用,改变了 690TT合金钝化膜的成分结构,从而导致钝化膜电阻率下降两个数量级,晶界碳化物两侧钝化膜的电学抗性也大幅度降低。最终,Pb导致690TT合金钝化膜保护性能严重退化,加速了合金中Ni元素和Fe元素的扩散溶解。研究从原子尺度揭示了 Pb致核电690合金钝化膜劣化机理,为研究PbSCC机理提供了基础,也为核电传热管腐蚀防护和材料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2)Pb-H耦合对690TT合金钝化膜影响的机理研究。研究发现,Pb和H存在耦合作用,共同抑制O元素进入钝化膜,并提高690TT合金钝化膜中氢氧化物的含量,导致钝化膜保护性能退化,从而促进合金中Fe元素和Ni元素的向外扩散溶解。在碱性溶液中,大量溶解的Fe元素和Ni元素容易形成氢氧化物并吸附沉积在钝化膜表面,导致Pb、H和Pb-H样品表面形成双层p型半导体结构钝化膜;双层p型半导体界面的空间电荷区会增加钝化膜中电子转移势垒,从而导致钝化膜的电阻率增加;然而,由于钝化膜中氢氧化物的增加,Pb、H和Pb-H样品钝化膜对基体的保护能力依然变差。此外,Pb、H和Pb-H耦合还降低了基体与第二相界面处钝化膜的电学抗性,导致690TT合金在基体/第二相界面处对腐蚀更敏感。进一步结合微观局部分析方法发现,与单一Pb条件相比,Pb-H耦合降低了基体钝化膜表面腐蚀趋势,导致690TT合金钝化膜最容易被腐蚀的位置由晶界碳化物/基体界面向TiN与其核心界面转变,这为解释690TT合金PbSCC现象有时呈IG型,有时呈TG型提供了新思路。(3)通过不同表面处理方法获取不同程度的冷加工变形层,利用表面表征技术研究了 Pb致不同表面状态690TT合金钝化膜退化机理。研究表明,由于表面存在冷加工变形层,Pb导致研磨样品和机械抛光处理(MP)样品钝化膜电阻率分别降低了一个和两个数量级;而电解抛光(EP)样品表面几乎没有冷加工变形,Pb导致电解抛光(EP)样品钝化膜电阻率仅降低了 3倍。因此,Pb和表面冷加工变形层共同作用,会导致690TT合金钝化膜保护性能退化更严重,合金中Ni元素和Fe元素的扩散溶解速率更快。研究从电子传输角度揭示了 Pb和表面冷加工变形存在耦合作用,两者耦合导致690TT合金钝化膜保护性能退化,这为制定控制PbSCC措施和操作规范提供了理论依据。

汪敏[2](2021)在《打印纸衍生多孔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石墨烯作为新兴的二维层状材料,因光、电、热、力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物理性能而备受瞩目。但是,如何合理且高效地大批量合成石墨烯悬而未决,阻碍了其后续的应用。因此,发展大规模合成石墨烯的方法仍是二维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这些已报道的方法在产量、成本、质量方面无法全部兼顾。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的、产量高、质量高、成本低的石墨烯制备方法对石墨烯从实验室小型研究走向工业化大规模应用非常重要。另一方面,纸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活动消耗的最主要的纤维素生物质废物之一(每年超过4亿吨)。大多数废纸直接掩埋或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并污染渗滤液。从环境和经济方面考虑,将废纸转换为高附加值的产品非常有意义。传统的石墨烯制备方法原料大多采用高纯石墨,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基于此,我们特别研究了打印纸其中含有的纤维素作为石墨烯合成原料的可能性。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研究以打印纸为原料大批量合成石墨烯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深入探讨碳化温度、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基于含碳前驱体(纤维素)的热解过程中石墨化,发展了一步、无催化剂大量合成石墨烯的方法。使用常见的富含纤维素的打印纸作为原材料,采用简单的热解-酸洗方法制备了不同温度下碳化得到的石墨烯。通过结构表征(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形貌表征(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表征技术证明了少层石墨烯的存在,进一步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等温吸附测试分析,发现在制备的石墨烯中存在大量多级孔,包含介孔和微孔。通过调节热解温度,可以得到不同比表面积的石墨烯材料,900℃下热解得到的石墨烯拥有最大的比表面积(514 m2.g-1),这得益于打印纸中含有的碳酸钙在高温下不同程度的分解。2.通过一步法,无催化剂合成的石墨烯借助电化学测试的手段对其性能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数据表明,制备的石墨烯作为对称电极材料时均表现明显出的双电层电容行为。900℃下热解得到的石墨烯作为电极时,其电容性能远高于其他样品,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量高达205.6 F·g-1,并且在此电流密度下进行4000次恒流充放电,电容衰减率仅为7%。在10 A·g-1的电流密度下,功率密度可达49 kW·kg-1,同时能量密度维持在5.7 Wh·kg-1。结合等温吸附数据和电化学阻抗谱,超高的电化学性能应归因于石墨烯表面丰富的多级孔结构和较高的电导率,这使得电解液与电极材料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以进行更加快速的离子传输。

耿厚岩[3](2020)在《基于电容耦合的多电极电火花加工方法及其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众所周知,材料去除率低、加工速度慢是制约电火花加工的瓶颈难题之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火花加工的发展和进一步应用。究其原因是电火花加工在时间上具有非连续性,因为放电加工必须使用脉冲电源间歇性放电,且每个脉冲周期内通常只放电一次。通过缩小脉冲间隔等减小时间非连续的方式提高加工速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必须保证一定的脉冲间隔确保极间充分消电离。而通过在空间上增加每个脉冲周期内的放电点数,即多回路电火花加工方式成为解决电火花加工速度慢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本文对基于电容耦合的多电极电火花加工方法及其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现有电容耦合多电极电火花放电回路加工时,某一支路放电会使得其他放电支路电压下降进而降低放电概率的问题,本课题在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容耦合的新型放电加工回路。本课题建立了多电极电火花放电回路加工充电/放电过程的仿真模型,利用Multisim对不同放电状态下改进前后电路结构充放电过程及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放电回路的可行性。研究了隔离给电电容、极间距离、加工面积和补偿电容等对改进后电容耦合多电极电火花放电回路加工特性的影响,为下一步多电极电火花工艺加工提供理论支持。由于电容耦合给电方法单脉冲放电能量决定机制,理论上通过提高脉冲频率能大幅度提高电火花加工速度。因此,本文对高频方波脉冲电源的实现方式进行分析并完成设计方案,包括MOSFET的选型、驱动电路的设计、驱动电阻的选值、保护缓冲回路的设计。为同时检测各分割电极极间间隙放电状态,实现各电极分别独立伺服控制,搭建了用于多电极电火花加工的实验平台。最后,进行基于电容耦合的多电极电火花加工特性实验研究,分析了脉冲频率、开路电压幅值、伺服参考电压对多电极电火花加工材料去除率和电极损耗的影响,并开展应用研究。

张磊[4](2019)在《高能量锡基和钒基负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碱金属离子电化学性能》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以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锡基/钒基负极材料为切入点,从材料的本征结构和非本征结构入手,按照从材料的设计、可控制备、结构表征到电化学性能测试的研究思路,探索和发展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钠电池离子负极材料。本文主要研究了多孔Co V2O6纳米片、三维多孔硫空位SnS2-x纳米花、氧化石墨烯@SnO2量子点复合物以及磷桥接的氧化石墨烯@SnO2量子点复合物等电极材料的制备、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金属钒酸盐在高电流密度下容量会快速衰减的问题,采用共沉淀结合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多孔Co V2O6纳米片。证明了乙炔黑可作为外源诱导均匀纳米片形态的异相生长,并且在结晶水热释放之后形成多孔纳米片结构。稳定的多孔结构可提供较短的锂离子扩散路径和连续的离子/电子传输通道,同时有效抑制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从而兼顾结构完整性和电荷传输。多孔Co V2O6纳米片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表现出增强的电容特性,从而显着改善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材料在5000 m A g-1高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的可逆容量达307 m A h g-1,2~1000圈的平均每圈容量损失仅为0.027%)。(2)针对SnS2电子电导率低及其在电化学过程中因体积变化大而导致容量快速衰减的问题,通过溶剂热结合后期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三维多孔硫空位的SnS2-x纳米花。基于梯度温度实验中样品在不同阶段的形貌,结合热重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硫空位多孔SnS2-x-450纳米花的孔结构和硫空位的形成机理。以硫空位多孔SnS2-x-450纳米花作为锂离子/钠离子半电池负极材料,通过循环伏安测试、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方式研究了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相关性。SnS2-x纳米花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表现出了增强的电容特性(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在2000 m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后的可逆容量为522 m A h g-1)。(3)针对SnO2电导率低及其在电化学过程中因体积变化大而导致结构破坏和容量快速衰减的问题,采用简便的溶剂热法,通过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官能团和缺陷对Sn2+原位氧化,制备具有良好分散性和高负载的SnO2量子点和氧化石墨烯的复合材料(SnO2 QDs@GO)。当SnO2 QDs@GO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表现出高的充放电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材料在2000 m A g-1高电流密度下循环2000次后的容量为477 m A h g-1,相对于第二次循环容量保持率高达86%)。以其为负极材料所组装的锂离子全电池依然表现出很好的循环稳定性。SnO2 QDs@GO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SnO2量子点在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上具有高负载量并且分散性良好的特点,每个量子点之间的空隙能够为体积膨胀提供空间并且抑制量子点之间的团聚,同时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有效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4)为了进一步改善SnO2的电化学性能,本文还构筑了磷桥接的SnO2量子点与氧化石墨烯的复合物(SnO2@P@GO),实现了SnO2电化学性能的大幅提升。在这个独特的结构中,磷通过P-C共价键和Sn-O-P共价键在磷和SnO2量子点之间形成“桥梁”,并在充放电过程中充当缓冲层,稳定电极材料的结构。同时,氧化石墨烯的复合可以为SnO2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供空间,保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实现长循环以及优异的倍率性能。当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时,SnO2@P@GO表现出非常稳定的性能,在1000 m A g-1电流密度循环700次循环后,SnO2颗粒仍被氧化石墨烯包裹而没有暴露于电解质中,由此可见,SnO2量子点与氧化石墨烯之间的磷桥接可大幅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王骞[5](2019)在《电-电混合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及能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环境污染恶化和化石燃料消耗加剧,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目前动力电池技术尚未突破瓶颈,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因续驶里程、充电时长等短板受到诸多限制。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驱动作为新型车辆兼备了传统汽车的续驶里程长和新能源汽车利用清洁高效的电能驱动、排放无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理想车型。论文针对燃料电池汽车频繁过度放电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需求模组功率过高急剧增加经济成本等问题,以燃料电池汽车结合动力蓄电池模组的方式,提出了基于微小变量模糊逻辑控制的燃料电池补偿动力电池放电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利用MATLAB完成了对燃料电池功率模型的理论仿真,实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构建控制策略优化模型对基于ADVISOR的传统控制策略模型进行二次开发优化,仿真验证所制定的电-电混合动力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模型的合理性和整车动力性能,最后以车辆结束行驶时系统总的能量利用效率为优化目标对其对比研究,分析所设计能量管理策略的经济性能。对比分析表明,实验所用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压、功率测试曲线与论文所建立的燃料电池系统理论电压、功率极化特性曲线误差不超过2.5%,基本相互验证了所设计搭建的燃料电池系统实验方案、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相较于能量跟随控制策略,论文所设计的电-电混合动力汽车基于微小变量模糊逻辑控制的优化策略,动力性能满足行驶工况要求,在辅助蓄电池状态为中低SOC的初始运行条件下,百公里氢耗量减少了6.4%17.2%,整车能量利用总效率提高了4.3%8.3%,整车经济性能得以提高,为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整车能量控制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王吉庆[6](2018)在《电动汽车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策略研究及系统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纯电动汽车电池组是由多节单体电池串联组成,在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会出现某节单体电池提前达到充放电截止电压而提前停止充放电情况,其原因为电池组内单体电池之间存在不一致性。单体电池间不一致性问题降低了电池组容量利用率,导致车辆续驶里程缩短,成本增加。主动均衡控制模块可减小电池组内单体电池间不一致性,以使电池容量利用率得到提高,其通过实时监测电池组状态,并对电池组根据控制策略进行均衡管理。本文均衡控制管理目标为串联锂离子电池组,首先进行电池组不一致性机理分析,然后确定主动均衡系统控制方案,制定均衡控制策略,完成系统软硬件设计,最后进行台架试验,对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内容如下:1、对单体电池间产生不一致性及其扩大的原因进行分析,即从生产过程、使用过程以及存储过程三方面进行机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善电池组内单体电池间不一致性的措施。通过电池等效电路模型与电池特性试验获得电池特性参数,以及各特性参数对电池组不一致性的表现形式。2、在对比分析常见均衡拓扑结构优缺点的基础上,选取了单磁芯多副边型反激式变压器均衡拓扑结构,根据该拓扑结构特点将均衡过程划分为“削峰”与“填谷”两种工作模式。本文变压器采用非连续工作方式,并根据该工作方式计算出变压器参数,并完成了均衡外围电路的设计,搭建两种模式电路仿真模型,并进行控制参数的仿真优化。3、通过对比分析开路电压、工作电压与SOC的数据稳定性和测量精度,选取开路电压作为均衡变量、单体电池电压极差作为控制变量。根据锂电池电压在平台期单体间相差较小和在非平台期相差较大的特点,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均衡开启阈值。结合电动汽车实际运行情况,制定了充电阶段均衡与停车阶段均衡控制策略,且充电均衡只在充电末期开启,停车均衡在电池放电中后期开启。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均衡系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均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4、为了提高系统的适应性与可靠性,均衡系统采用“主-从”分布式架构,对系统电源模块、电压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均衡模块与通信模块进行电路设计,并完成系统软件编写。搭建均衡系统试验平台,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均衡系统的合理性和均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减小了电池组内单体电池间的差异性,使电池组容量得到更加充分利用。

王乐[7](2018)在《含氦W基薄膜的制备及其氦泡生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w基金属材料由于具有高熔点、低溅射率、低氢滞留及其良好的机械性能等优点,被认为是国际热核聚变堆(ITER)面向等离子体第一壁材料的主要候选材料之一。在装置运行过程中,面对等离子体材料不仅受到稳态和瞬态热冲击(-10 mw/m2),还受到高能中子辐照(-14 MeV)。由于(n,α)反应以及氢同位素衰变或α等离子体粒子轰击,钨基结构材料中很容易生成和积累氦。累积的He原子很容易被各种缺陷捕获,且He的不溶性和高流动性,可导致氦-空位团簇的聚集和形成;随着He聚集量的增加,被缺陷俘获的He团簇将长大并形成气泡,导致结构材料的膨胀、表面起泡、裂纹和剥落等,进而诱发材料服役性能下降。在抗辐照机理方面,纳米结构材料由于含有高密度的位错和晶界,可以作为捕获氦原子的缺陷阱,抑制氦泡的聚集和生长,因而其表现出良好的抗辐照性能。因此,研究纳米晶钨薄膜中氦泡的生长机制及其性能的影响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在本论文研究中,我们利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在He/Ar=0、1、2和3的混合气氛、功率90 W以及衬底不加热条件下制备了纯钨膜和不同氦含量的钨膜,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所制备W膜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混合气氛下,所制备的钨膜表现出典型的柱状晶结构,且He/Ar比例越大,所制备钨膜的XRD衍射峰半峰宽越宽,对应的晶粒越小,结果表明氦的引入可细化钨膜的晶粒。同时,氦含量越低,纳米压痕硬度增大,表明氦的引入还能改善钨膜的机械性能。我们通过热脱附谱(TDS)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观察,研究了氦的脱附行为和氦泡的生长机制。对于常温下制备的含氦钨膜在RT~1000℃范围内的TDS谱,He脱附峰有4个,将整个TDS谱分成三个温度区域,分别是低温区(200~400℃)、中温区(500~800℃)和高温区(900~1000℃)。其中,低温区的峰主要对应的是间隙位置或者表面空位捕获的氦原子的脱附;中温区的脱附峰对应的是薄膜内部氦-空位复合体的释放;而高温区的释放峰则是由小的He泡释放引起的,结果表明:磁控溅射的方法引入到纳米晶薄膜中的He原子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间隙氦、氦-空位团簇和氦泡等。为了更好的表征He泡的生长情况,进而得知He泡的生长机制,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不同退火温度退火后的薄膜样品,结果表明:未退火的钨膜中的氦泡是均匀分布在晶粒内部和晶界,尺寸大多在1nm左右,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氦泡的尺寸一定程度的增大。这说明退火过程中,间隙氦以及小的He团簇及He泡发生了迁移,聚集形成尺寸更大的氦泡,进而影响钨膜的结构以及机械性能。通过上述He泡长大机制的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可知材料中弥散颗粒的添加可以充当氦的形核位点,抑制氦泡的长大。为此,我们制得W-Y203薄膜,采用XRD,FESEM等仪器对其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相关表征,结果表明:相比纯W膜来说,W-Y203薄膜的晶粒很细,随着Y203含量的增加,结晶性变差;W-Y203的硬度也明显增大。运用相似的方法,在He/Ar混合气氛中制得了含氦W-Y203膜。借助TEM观察含氦的W-Y203膜,可以看出大量的1nm左右的氦泡分布在薄膜的内部和晶界附近;为了研究Y203的添加对He泡长大的影响,对500℃,700 ℃和1000 ℃退火处理的样品的进行TEM观察,相比含氦的纯W膜样品,可以发现氦泡的尺寸并没有显着的增大,Y203的添加对于氦泡长大具有抑制作用。

丁桐桐[8](2018)在《基于光固化树脂基陶瓷浆料的全瓷牙冠成型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牙列缺损患者的调查,发现牙齿的修复率越来越高,运用各种工艺加工义齿已经迫在眉睫。义齿的发展从烤瓷牙冠逐渐过渡到全瓷牙冠,经过对比发现,全瓷牙冠具有更优良的机械性能、形状色泽美观、生物相容性好,用于口腔修复中倍受人们的欢迎。本文从全瓷牙冠的加工制造出发,应用现在最热门的3D打印技术,对比了各种快速成型工艺,最后选用成型速度快、成型精度高的光固化成型(SLA)方法打印陶瓷牙冠。进行光固化成型实验平台的搭建,在自主搭建的熔融沉积(FDM)实验平台基础上,用紫外激光器系统替换了原来的熔融喷头系统,另加载了刮料铺粉升降平台,将所有打印操作进行联动,极大提高了铺粉精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光固化树脂基陶瓷浆料的配备,浆料由树脂基溶剂和纳米氧化锆陶瓷溶质组成,其中树脂基溶剂由低聚物、单体、光引发剂和其他助剂组成。为了降低打印难度、满足烧结后义齿的性能要求,要求配备出低粘度、高固含量、分散性好的陶瓷浆料。浆料粘度过高时,刮料铺粉打印操作难度大,浆料粘度过低,高温烧结时树脂基材料升华,坯体收缩率过大,不能烧结成型。发现单体官能团个数、陶瓷粉末的粒径对浆料粘度有重要影响;添加油性聚氨酯润湿分散剂浆料得到最佳分散效果;光引发剂吸收波长对陶瓷坯体的打印成型有重大影响,通过实验得到了适合成型的陶瓷浆料配方。用三维造型软件Solid Works进行义齿建模,将模型导出为STL格式,并在Cura14.07软件中进行切片和参数设置,将切片模型导入打印机,把配备好的浆料放入成型仓中,进行打印操作。在陶瓷成型工艺中发现,光源波长越接近于光引发剂吸收波长波峰,固化效果越好;光源的曝光量达到临界阀值时,陶瓷浆料才能发生完全固化;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不断增大,陶瓷坯体的固化硬度不断降低,固化厚度逐渐减小,当扫描速度很大时,坯体表面致密度极低,组织样貌变得疏松。此外,激光的打印距离对坯体的成型质量没有影响。将陶瓷素坯在马弗炉进行高温烧结脱脂,完成晶态转化,得到全瓷牙冠。

危兵[9](2018)在《基于MCU的智能LED路灯功率驱动电路的研究》文中提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照明市场广阔,在节能减排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在路灯照明领域,节能效果更加明显。智能LED路灯越来越成为潮流,其中一种时控LED智能照明路灯,既能满足照明要求又能实现LED路灯的二次节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旨在研究这种根据季节、时间来调整LED亮度的时控路灯的驱动方案,主要包括功率驱动和智能控制两个模块,对二者分别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本文首先总结近年来关于LED国内的各种政策规划,以及国内外市场状况和发展状况,明确了本研究的意义所在。其次分析了LED的工作方式以及对驱动电源的要求,对比了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的特点,再对开关电源的类别进行了了解,分析了开关电源的基本结构,给出了选择半桥隔离开关电路作为驱动大功率LED的理由,介绍了大功率LED驱动的基本构成。对开关功率管RC-IGBT(逆导型IGBT)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纵向和一种横向结构,来抑制Snapback现象。然后对半桥LLC电路的原理进行了分析,介绍了LLC参数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并以此设计了基于IR21844的一款150WLED恒压驱动电路,包括开环电路和反馈电路,使用Saber软件进行了验证,也对IR21844的实际应用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对基于8位微控制器PIC16F84A的智能控制模块进行了设计,包括I2C总线通信的软件实现,和基于时间的两种控制方式的软件实现和相应的原理电路设计,以实现按季节和时间来调整LED的亮度。使用仿真软件Multisim和实物对智能控制模块进行了测试。整个研究的仿真和测试的最终结果表明:1.设计的150WLLC半桥开环电路达到了预期稳定输出43V、3.5A的目的,而且开关管实现了零电压开启(ZVS),输出整流二极管也实现了零电流关断(ZCS),达到了减小开关损耗的目的;设计的反馈回路能传递输出电压的变化。2.I2C通信程序达到了总线通信要求,能实现两个设备之间的数据接受和发送;时控模块能按时调节LED驱动电路的输出功率,两种调节方式对应的程序,可以实现按时调整输出脉宽,或调整反馈环路的基准电压,进而调整LED的亮度。

陈平[10](2017)在《燃料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造成的能源短缺和尾气排放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推广为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快捷便利出行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根据世界各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以及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的发展战略,基于现有纯电动汽车开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和研究,特别是基于燃料电池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完全的零排放。基于整车开发计划,主要开展整车动力系统仿真、控制系统集成、燃料电池系统热管理和供氢系统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首先构建燃料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燃料电池发动机等模型,提出如何设计燃料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参数的方法。通过整车功率及能量分析初步确定动力系统关键参数,及对整车动力性、经济性的影响。其次,从整车控制系统角度对车辆的高低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及策略进行了方案设计及整车的实现,基于典型燃料电池轿车的动力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电电混合动力构型;完成整车控制架构及高低压唤醒系统方案设计,建立基于开关模型的有限状态分层控制策略及预测模型的电机功率控制策略。结果表明,通过相关策略优化可以保证整车动力输出能够持续平稳并提前对功率需求进行预判和调整,同时优化用于功率分配中的控制策略,保证了能量管理更满足整车行驶需求。再次,开展整车热管理优化及仿真研究。为充分利用燃料电池电堆的余热,将燃料电池电堆的余热与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和轿厢供暖系统相关联。首先对动力电池包内单体放热情况进行分析,依据不同放电倍率下的单体温度变化情况拟定动力电池包内的液流管路,通过对不同环境、不同电堆输出功率等情况下电堆余热对动力电池单体温度的改变,研究动力电池及燃料电池热管理的最优方案。同时,在冬季车辆正常运行过程中利用电堆的余热给乘员舱加热,减少动力电池的消耗。最后,针对燃料电池汽车供氢系统中的高压氢气瓶及相关阀体管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的安全性,利用LS-DYNA和Abaqus分析模型和方法分别对氢气瓶级后舱碰撞后的状态及氢气瓶缠绕层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安装氢气瓶后车辆发生后碰时,乘员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燃料电池汽车需要加强对于碰撞情况下轿厢乘员的保护研究。此外,为保证氢气瓶在受到碰撞时能够安全不发生泄漏爆炸等情况,分析氢气瓶在碰撞工况下的安全性受到工作压力和铺层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工作压力越大,氢气瓶在碰撞过程中应力的峰值越大,随着螺旋铺层的角度的增加,环向铺层承载减小而螺旋铺层纤维承载逐渐增加。通过燃料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关键技术的开发,完成功能样车的试制工作,经过整车实际道路测试,其中最高车速达到150km/h,050km/h加速时间5.56s,60km/h等速续驶里程240 km(35MPa),基本达到了设定的技术要求,完成功能样车的设计开发任务目标。

二、陶瓷金属结构充氢二极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陶瓷金属结构充氢二极管(论文提纲范文)

(1)Pb-H耦合对690TT合金钝化膜影响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商用核电传热管
        2.1.1 商用核电传热管的发展历程
        2.1.2 商用核电690TT合金微观组织
    2.2 商用核电传热管PbSCC问题
        2.2.1 商用核电传热管PbSCC研究现状
        2.2.2 H对商用核电传热管SCC影响研究现状
    2.3 Pb和H对镍基合金钝化膜影响研究
        2.3.1 Pb对镍基合金钝化膜影响研究
        2.3.2 H对镍基合金钝化膜影响研究
    2.4 金属钝化膜
        2.4.1 金属钝化膜微观生长机理
        2.4.2 金属钝化膜生长理论
        2.4.3 钝化膜点缺陷模型
    2.5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2.6 论文的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3.1 实验测试方法
        3.1.1 电化学实验
        3.1.2 模拟二回路水环境静态浸泡实验
    3.2 实验表征方法
        3.2.1 原子力显微镜
        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3.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
        3.2.4 俄歇电子能谱技术
        3.2.5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
        3.2.6 透射电子显微镜
    3.3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简介
4 Pb致690TT合金钝化膜退化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高温高压浸泡实验
        4.2.3 钝化膜表征
        4.2.4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4.3 实验结果
        4.3.1 钝化膜表面形貌表征
        4.3.2 钝化膜成分结构表征
        4.3.3 钝化膜电学性能表征
        4.3.4 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
    4.4 讨论
        4.4.1 Pb对690TT合金钝化膜成分结构的影响
        4.4.2 Pb对690TT合金钝化膜电学性能的影响
    4.5 小结
5 Pb-H耦合对690TT合金钝化膜影响的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电化学实验
        5.2.3 钝化膜表征
        5.2.4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5.3 实验结果
        5.3.1 电化学行为特征
        5.3.2 钝化膜电学性能表征
        5.3.3 钝化膜成分结构表征
        5.3.4 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
    5.4 讨论
        5.4.1 Pb-H耦合对690TT合金钝化膜生长的影响
        5.4.2 Pb-H耦合对690TT合金钝化膜电学性能的影响
        5.4.3 Pb-H耦合对690TT合金局部腐蚀的影响
        5.4.4 Pb-H耦合对690TT合金SCC的影响
    5.5 小结
6 Pb致不同表面状态690TT合金钝化膜退化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高温高压浸泡实验
        6.2.3 钝化膜表征
    6.3 实验结果
        6.3.1 钝化膜成分结构表征
        6.3.2 钝化膜电学性能表征
    6.4 讨论
        6.4.1 Pb对不同表面状态690TT合金钝化膜成分结构的影响
        6.4.2 Pb对不同表面状态690TT合金钝化膜电学性能的影响
    6.5 小结
7 结论
8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打印纸衍生多孔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石墨烯简介及其发展历程
        1.1.1 石墨烯的发展历程
        1.1.2 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质
        1.1.3 石墨烯的应用
    1.2 石墨烯的制备
        1.2.1 机械剥离法
        1.2.2 溶剂剥离法
        1.2.3 氧化还原法
        1.2.4 化学气相沉积
        1.2.5 外延生长法
        1.2.6 其他
    1.3 超级电容器概述
        1.3.1 超级电容器的组成
        1.3.2 超级电容器工作原理及分类
        1.3.3 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试剂、仪器及表征测试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2.3 石墨烯材料的表征
        2.3.1 X射线衍射
        2.3.2 拉曼光谱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5 透射电子显徽镜
        2.3.6 原子力显微镜
        2.3.7 比表面积吸附仪
        2.3.8 电导率测试
    2.4 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
        2.4.1 循环伏安法
        2.4.2 恒电流充放电法
        2.4.3 交流阻抗法
        2.4.4 稳定性测试
    2.5 电极制作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孔石墨烯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3.1 引言
    3.2 一步法制备石墨烯
    3.3 产物的表征分析
        3.3.1 X射线衍射与拉曼光谱分析
        3.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3.3 扫描、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3.3.4 孔结构及电导率分析
    3.4 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分析
        3.4.1 三电极体系的电化学性能
        3.4.2 阻抗图谱分析
        3.4.3 对称超级电容器性能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展望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基于电容耦合的多电极电火花加工方法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电容耦合多电极电火花加工充放电过程及特性分析
    2.1 电容耦合多电极电火花加工原理
    2.2 仿真模型建立
    2.3 仿真结果分析
        2.3.1 两支路均为正常放电状态时仿真
        2.3.2 支路短路时对其余支路影响仿真
        2.3.3 支路稳定拉弧时对其余支路影响仿真
        2.3.4 放电支路数目影响
        2.3.5 改进后支路优缺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容耦合多电极电火花加工特性影响因素的仿真研究
    3.1 隔离给电电容影响特性分析
    3.2 极间距离影响特性分析
    3.3 工具电极面积影响特性分析
    3.4 补偿电容影响特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频脉冲方波电源的设计和实验平台搭建
    4.1 高频脉冲电源实现途径分析
    4.2 高频方波电源的设计方案
        4.2.1 MOSFET选型及其驱动电路设计
        4.2.2 驱动电阻的确定
        4.2.3 吸收保护电路设计
    4.3 多电极电火花加工实验平台搭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容耦合多电极电火花加工特性实验研究
    5.1 实验方法
    5.2 多回路电火花加工特性实验研究
        5.2.1 脉冲频率对加工特性影响分析
        5.2.2 脉冲电压幅值对加工特性影响分析
        5.2.3 伺服参考电压对加工特性影响分析
    5.3 多电极电火花加工应用研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高能量锡基和钒基负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碱金属离子电化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
        1.2.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1.2.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现状
    1.3 钠离子电池
        1.3.1 钠离子电池负极研究现状
    1.4 锡基负极材料
        1.4.1 单质锡材料
        1.4.2 锡氧化物
        1.4.3 硫化锡
    1.5 钒基负极材料
        1.5.1 原钒酸锂
        1.5.2 钒基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选题意义
        1.6.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多孔CoV_2O_6纳米片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多孔CoV_2O_6纳米片的制备
        2.2.3 块体CoV_2O_6的制备
        2.2.4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
    2.3 多孔CoV_2O_6纳米片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
        2.3.1 多孔CoV_2O_6纳米片的表征
        2.3.2 多孔CoV_2O_6纳米片锂离子电池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硫空位多孔SnS_(2-x)纳米花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SnS_2纳米花前驱体的制备
        3.2.3 硫空位多孔SnS_(2-x)纳米花负极材料的制备
        3.2.4 对照样SnS_2纳米花负极材料的制备
        3.2.5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3.3 硫空位多孔SnS_(2-x)纳米花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
        3.3.1 硫空位多孔SnS_(2-x)纳米花的表征与形成机理
        3.3.2 硫空位多孔SnS_(2-x)纳米花锂离子电池性能
        3.3.3 硫空位多孔SnS_(2-x)纳米花钠离子电池的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4.2.3 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复合物的制备
        4.2.4 SnO_2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4.2.5 SnO_2/GO的制备方法
        4.2.6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
    4.3 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复合物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
        4.3.1 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复合物的表征与形成机理
        4.3.2 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复合物锂离子半电池性能
        4.3.3 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复合物的锂离子全电池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磷桥接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磷桥接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的制备
        5.2.3 SnO_2/P/GO的制备
        5.2.4 材料表征
    5.3 磷桥接SnO_2量子点和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
        5.3.1 磷桥接SnO_2量子点和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表征
        5.3.2 磷桥接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的锂离子电池性能
        5.3.3 磷桥接氧化石墨烯@SnO_2纳米颗粒的钠离子电池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博士期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致谢

(5)电-电混合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及能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研究现状及前景分析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燃料电池反应堆系统建模仿真和实验论证
    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基本工作原理
    2.2 燃料电池电压损失
    2.3 能斯特电压方程及燃料电池单体模型建立
    2.4 燃料电池系统功率模型仿真和实验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燃料电池电-电混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
    3.1 部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对比研究
    3.2 典型混合式燃料电池汽车结构
    3.3 驱动电机的选型与参数确定
    3.4 动力系统设计及部件参数确定
    3.5 本章小结
4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
    4.1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能源管理策略概述
    4.2 PEMFC-HEV能量管理系统的态势分析法
    4.3 功率跟随策略仿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PEMFC-HEV控制策略的仿真优化
    5.1 能量管理控制策略设计要求
    5.2 基于微小变量模糊逻辑控制的策略优化
    5.3 微小变量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结果分析
    5.4 仿真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与科研工作
致谢

(6)电动汽车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策略研究及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纯电动客车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车用动力电池的发展
    1.4 均衡技术研究现状
        1.4.1 均衡拓扑结构研究现状
        1.4.2 均衡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锂离子电池组不一致性机理分析
    2.1 不一致性产生的原因
        2.1.1 生产过程
        2.1.2 使用过程
        2.1.3 存储过程
    2.2 改善措施
    2.3 电池不一致性表现形式
        2.3.1 电池模型及分析
        2.3.2 电池特性试验
        2.3.3 特性参数表现的不一致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均衡系统设计与仿真调试
    3.1 均衡拓扑结构
        3.1.1 变压器工作原理
        3.1.2 均衡工作过程
    3.2 反激式变压器设计
        3.2.1 工作方式确定
        3.2.2 变压器参数的确定
    3.3 RCD钳位电路设计
    3.4 均衡电路结构参数验证
    3.5 均衡电路仿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均衡控制策略及系统仿真
    4.1 均衡控制变量确定
    4.2 均衡判断条件
    4.3 均衡控制策略制定
        4.3.1 充电阶段均衡
        4.3.2 停车阶段均衡
    4.4 均衡系统建模及仿真验证
        4.4.1 均衡系统建模
        4.4.2 充电阶段均衡控制策略仿真
        4.4.3 停车阶段均衡控制策略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锂离子电池组均衡系统实现
    5.1 总体结构与设计指标
    5.2 系统硬件设计
        5.2.1 主芯片选取
        5.2.2 电源模块
        5.2.3 电压采集模块
        5.2.4 电流采集模块
        5.2.5 均衡模块
        5.2.6 通信模块
    5.3 系统软件设计
    5.4 台架试验
        5.4.1 试验平台搭建
        5.4.2 充电阶段均衡试验
        5.4.3 停车阶段均衡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7)含氦W基薄膜的制备及其氦泡生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能源发展综述
    1.2 核能发展简介
        1.2.1 核能发展状况
        1.2.2 核聚变能的发展概述
    1.3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PFMs)
        1.3.1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发展
        1.3.2 钨基材料的简介
    1.4 辐照损伤
        1.4.1 辐照损伤的基础
        1.4.2 辐照损伤的过程
        1.4.3 辐照效应
        1.4.4 氦脆问题
    1.5 纳米晶材料
    1.6 金属材料中氦的引入的方法
    1.7 氦泡的生长机制
    1.8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方案设计和仪器表征手段
    2.1 实验方案
        2.1.1 实验方案设计
        2.1.2 实验方案的具体内容
        2.1.3 实验目的
    2.2 X射线衍射
        2.2.1 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
        2.2.2 X射线衍射仪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3 场发射扫描电子电镜
    2.4 纳米压痕仪
    2.5 热脱附谱
    2.6 透射电子显微镜
    2.7 离子减薄仪
    2.8 真空封管设备
    2.9 电火花线切割机
    2.10 磁控溅射仪
        2.10.1 磁控溅射的原理
        2.10.2 影响磁控溅射镀膜效率的因素
        2.10.3 磁控溅射在核材料方面的应用
    2.11 薄膜内耗仪
        2.11.1 薄膜内耗
        2.11.2 薄膜内耗仪的测量原理
        2.11.3 薄膜内耗仪的结构
    2.12 本章小结
第3章 射频磁控溅射制备含氦W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3.1 衬底和靶材的选择
    3.2 射频磁控溅射制备含氦钨膜
        3.2.1 制备钨膜的实验过程
    3.3 不同He/Ar比例对含氦W膜的影响
        3.3.1 不同He/Ar比例对W薄膜晶体结构的影响
        3.3.2 不同He/Ar例对W薄膜微观形貌的影响
        3.3.3 不同He/Ar比例对W薄膜硬度的影响
        3.3.4 不同He/Ar比例对He脱附行为的影响
        3.3.5 不同He/Ar比例下制备的W膜中氦泡的组成和形貌
    3.4 退火对含氦W膜的影响
        3.4.1 退火对含氦W膜结构和形貌的变化
        3.4.2 退火引起硬度的变化
        3.4.3 氦泡的演变
        3.4.4 氦的脱附行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射频流磁控溅射制备含氦W-Y_2O_3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4.1 靶材的选择
    4.2 实验过程
    4.3 不含氦的W-Y_2O_3薄膜的结构
    4.4 含氦的W-Y_2O_3薄膜的结构
    4.5 不同He/Ar比例制得的含氦W-Y_2O_3薄膜中氦泡的形貌和分布
    4.6 退火后的含氦W-Y_2O_3薄膜的形貌结构
    4.7 含氦W-Y_2O_3薄膜的内耗测量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附: FeCrNi薄膜的氦脱附行为及氦泡的形成和演变研究
    5.1 绪论
    5.2 实验过程
    5.3 不同He/Ar比例制备的FeCrNi薄膜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
    5.4 不同He/Ar比例制备的FeCrNi薄膜的氦脱附行为
    5.5 含氦FeCrNi薄膜中氦泡的组成和演变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基于光固化树脂基陶瓷浆料的全瓷牙冠成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光固化树脂基陶瓷成型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3D打印技术在陶瓷牙冠成型领域的应用
        1.2.4 光固化树脂基全瓷牙冠制备技术及研究现状
    1.3 义齿加工材料及研究现状
        1.3.1 义齿加工材料的性能要求
        1.3.2 义齿用纳米氧化锆陶瓷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SLA快速成型实验平台的搭建
    2.1 引言
    2.2 光固化树脂基全瓷牙冠成型原理及特点
        2.2.1 光固化树脂基全瓷牙冠成型原理
        2.2.2 光固化树脂基陶瓷成型特点
    2.3 打印机的安装调试
        2.3.1 传动部件的安装
        2.3.2 控制部分
        2.3.3 软件部分
    2.4 光源的选型和搭载
        2.4.1 光源的选型
        2.4.2 光源的搭载
    2.5 刮料铺粉升降平台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光固化树脂基陶瓷浆料的配备
    3.1 溶剂组成
        3.1.1 低聚物
        3.1.2 单体
        3.1.3 光引发剂
        3.1.4 助剂
    3.2 纳米氧化锆陶瓷材料的特性
    3.3 陶瓷浆料制备
        3.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3.3.2 单体对陶瓷浆料粘度的影响
        3.3.3 陶瓷粉末粒径大小对浆料粘度的影响
        3.3.4 分散剂对陶瓷浆料分散性能研究
        3.3.5 光固化陶瓷浆料的配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光固化成型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光固化成型工艺研究
        4.2.1 激光的打印速度对成型零件的影响
        4.2.2 打印速度对零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4.2.3 固化时间对零件硬度影响
        4.2.4 层高对零件表面质量影响
        4.2.5 光照距离对零件成型的影响
        4.2.6 三维路径对零件成型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义齿模型建立及打印烧结实验
    5.1 测试模型打印
    5.2 义齿模型建立及打印
    5.3 义齿素坯烧结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MCU的智能LED路灯功率驱动电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LED发光原理和优势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1 相关国家政策
        1.2.2 国内外市场状况
        1.2.3 智能驱动趋势
        1.2.4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状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安排
第二章 大功率LED驱动基本原理
    2.1 LED电学特性以及驱动要求
    2.2 LED恒压驱动源
        2.2.1 线性恒压源
        2.2.2 开关恒压源
        2.2.2.1 非隔离开关电源
        2.2.2.2 隔离开关电源
    2.3 LED恒流驱动源
    2.4 大功率开关管RC-IGBT
    2.5 交流输入式LED大功率驱动基本结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功率LED驱动电路设计
    3.1 IR21844简介
    3.2 LLC谐振电路分析和设计
    3.3 IR21844半桥谐振电路改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MCU的智能控制模块设计
    4.1 MCU简介
        4.1.1 单片机的发展历程
        4.1.2 PIC16F84A简介
    4.2 时钟芯片DS3231与I2C总线协议
        4.2.1 时钟芯片DS3231
        4.2.2 I2C总线协议
    4.3 基于PIC16F84A的控制程序设计
        4.3.1 I2C总线通信程序设计
        4.3.2 恒流或恒压控制程序设计
        4.3.3 LED驱动时控程序设计
        4.3.3.1 根据时间调整输出脉宽
        4.3.3.2 根据时间调整基准电压
    4.4 实物展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燃料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开发新能源汽车的目的和意义
    1.2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燃料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动力系统建模及仿真优化
    2.1 系统建模
        2.1.1 整车动力学模型
        2.1.2 混合动力系统构型
        2.1.3 燃料电池模型
        2.1.4 动力电池模型
        2.1.5 电量消耗-电量维持控制策略
    2.2 动力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2.2.1 动力系统参数对动力性的影响
        2.2.2 动力系统参数对经济性的影响
        2.2.3 整车及燃料电池系统功率和储能需求分析
        2.2.4 最优动力系统参数
    2.3 燃料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仿真分析
        2.3.1 动力性
        2.3.2 经济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轿车的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3.1 整车控制系统设计
        3.1.1 燃料电池车辆动力构型分析
        3.1.2 控制系统架构设计
    3.2 燃料电池电动轿车工作模式
    3.3 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3.3.1 控制策略研究内容分析
        3.3.2 主流控制策略分析
        3.3.3 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的实现
        3.3.4 故障处理控制策略设计
    3.4 基于模型的电机功率预测控制
    3.5 实车验证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研究
    4.1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一体化热管理
        4.1.1 动力电池包电热耦合研究
        4.1.2 动力电池包热特性仿真研究
        4.1.3 电堆余热对动力电池的影响分析
        4.1.4 电堆余热对乘员舱加热
    4.2 动力电池低温条件下充电加热研究
        4.2.1 系统架构
        4.2.2 低温充电加热控制策略分析与设计
        4.2.3 控制策略的实现
        4.2.4 控制策略的试验验证
    4.3 DC/DC附件系统热管理研究
        4.3.1 有限元分析及DC/DC电源模块模型构建
        4.3.2 热分析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压供氢系统碰撞安全研究
    5.1 碰撞及结构研究原理与方法
        5.1.1 整车模型选择
        5.1.2 整车及碰撞模型建立
        5.1.3 碰撞工况设定
        5.1.4 研究方案
    5.2 基于LS-DYNA分析的整车碰撞响应研究
        5.2.1 碰撞过程模拟分析
        5.2.2 不同碰撞角度的影响
        5.2.3 偏置碰撞的影响
    5.3 基于Abaqus的氢气瓶铺层缠绕研究
        5.3.1 氢气瓶有限元模型建立
        5.3.2 氢气瓶表征数据分析
        5.3.3 氢气瓶应力分布分析
        5.3.4 铺层角度变化的影响
        5.3.5 工作内压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及整车测试
    6.1 样车试制
    6.2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测试
        6.2.1 测试及方式及内容
        6.2.2 测试结果及结论
    6.3 燃料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整车测试
        6.3.1 试验方法
        6.3.2 测试结果及结论
    6.4 本章小结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陶瓷金属结构充氢二极管(论文参考文献)

  • [1]Pb-H耦合对690TT合金钝化膜影响的机理研究[D]. 李维鹏.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打印纸衍生多孔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D]. 汪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3]基于电容耦合的多电极电火花加工方法及其特性研究[D]. 耿厚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高能量锡基和钒基负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碱金属离子电化学性能[D]. 张磊.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5]电-电混合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及能量管理研究[D]. 王骞.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电动汽车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策略研究及系统实现[D]. 王吉庆. 吉林大学, 2018(01)
  • [7]含氦W基薄膜的制备及其氦泡生长机制研究[D]. 王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05)
  • [8]基于光固化树脂基陶瓷浆料的全瓷牙冠成型研究[D]. 丁桐桐. 兰州理工大学, 2018(09)
  • [9]基于MCU的智能LED路灯功率驱动电路的研究[D]. 危兵.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10]燃料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关键技术研究[D]. 陈平. 清华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陶瓷金属结构充氢二极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