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平原诗歌节在天门市举行

第三届平原诗歌节在天门市举行

一、第三届平原诗会在天门市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陆东[1](1990)在《第三届平原诗会在天门市举行》文中研究指明 湖北省天门市于10月18、19日举行了第三届平原诗会。参加者主要是天门市和邻近市县的青年业余诗歌爱好者,他们大都在基层工作,有较丰富的生活感受。18日晚举行朗诵会,作品大都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地方上改革开放的好形势,有些作品

刘佳[2](2013)在《天沔花鼓戏的传承与保护研究》文中认为天沔花鼓戏诞生在湖北中部的天门、沔阳一带,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06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沔花鼓戏这一古老的剧种紧牢的扎根在天沔这块沃土上,它以荆楚大地原生态的文艺形式活跃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天沔花鼓戏伴随着人民的生活劳动而成长,成为大众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但是任何文艺形式都会经历由产生到兴旺发展再趋于衰落的历史过程,随着时代发展的天沔花鼓戏像其他地方戏曲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商品经济的重大冲击,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益兴起的大背景下,笔者以天沔花鼓戏为研究对象,在天沔花鼓戏的发源地作实地考察。本文以实地考察为基础,从民俗学的视角并运用田野调查的相关方法对天沔花鼓戏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传承模式、当代传承危机以及保护对策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全文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介绍本课题的选题缘由;确定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概括学术界对天沔花鼓戏的研究状况。第一章为天沔花鼓戏的概貌。介绍了天沔花鼓戏的历史发展和天沔花鼓戏的唱腔音乐、行当以及天沔花鼓戏击乐伴奏与五特技。文章梳理出天沔花鼓戏长达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脉络从尚未成戏的“田园时期”--一唱众和的“草台时期”--改革创新的“黎明时期”--“文革”十年的“消退时期”--“辉煌时期”--“濒危期”,展示其兴衰交加的历史道路。第二章结合天沔花鼓戏所在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揭示天沔花鼓戏的产生和传承与当地文化生态环境的内在关联。第三章为天沔花鼓戏的传承模式。根据天沔花鼓戏传承的历时发展,从民间传承、专业传承、学校传承三个方面对天沔花鼓戏的传承模式进行考察,寻求天沔花鼓戏的未来发展思路。第四章通过田野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深入研究和探讨了天沔花鼓戏在当代传承发展中所面临的危机,强调天沔花鼓戏保护的迫切性。最后针对天沔花鼓戏传承的危机现状提出了保护性发展对策。

毛和荣[3](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程俊[4](2019)在《宋代湖北的气象灾害及应对研究》文中指出两宋320年间,湖北地区的气象灾害爆发相当频繁,其中共有111次水灾、110次旱灾、19次其他气象灾害以及49次衍生灾害,共计289次。从时间分布看:在王朝方面,湖北在孝宗朝27年间发生的气象灾害次数最多,共60次,光宗朝的灾害频率最高,年均3.2次;从十年分布特征来看,在1160-1209年的连续50年中,湖北共发生了 109次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占比高达37.7%,是宋代湖北灾害爆发的高峰期;在季节特征上,夏季发生的气象灾害最为频繁,冬季灾害次数最少,夏秋两季、尤其夏季是宋代湖北气象变化最为剧烈的季节。从空间分布看:兴国军和鄂东南的蕲州、黄州是受灾最为频繁的地区;其次是江陵府、鄂州与复州等府州所在的江汉平原一带;再次是鄂北的襄阳府和鄂西北的商州(金州)上津县等地,气象灾害次数相对较少的是鄂西南的施州一带。总体上呈现一个从东向西、从南向北逐渐减少的分布态势。频繁的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当地民众的生命安全。这些灾害影响着从农业生产到粮食消费的各个环节,对湖北地区的农业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灾害造成的人口流亡与民众骚乱,严重冲击了湖北地方的社会秩序;灾害令民众无以为生,同族相食、亲子可弃的凄惨景象频频出现,对社会人伦道德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面对湖北地区肆虐的气象灾害,宋朝和当地官府以及部分民间人士也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在灾害预防方面,当地官府在朝廷的指导下,不仅积极劝课农桑,鼓励民众从事农业生产,开垦荒田,还抓紧对常平仓、义仓等仓储进行建造与维护,充分发挥其仓储备荒的功能;同时在湖北各地大力兴修包括长渠、木渠在内的水利设施,为当地的防灾工作打好基础。在灾后物资救济方面,宋朝不仅调动国库和地方各类物资救灾,而且还采用劝分和招商等方式,广泛动员民间富民和商人参与湖北的救灾,又通过调粟和禁遏籴来引导各地救灾资源互补。然后综合采用赈给、赈粜与赈贷等方式对湖北灾民进行物资救济,包括大米、麦、粟、粥、粮种等常见粮食品种以及药物、酒糟、钱、度牒等物品,及时地缓解了当地灾民的生存困境。在灾后的非物资救济方面,朝廷和官府一面对湖北民众的各类赋役及其向官府借贷的钱粮物资提供蠲免与倚阁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还着手在湖北地区宽决刑狱,对于因灾沦为贼盗的民众从宽处理。这对于当地百姓的灾后重建与恢复生产大有裨益。宋代官方和民间因为湖北地区的灾害而进行的各种主观祈祷与反省,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灾后湖北民众的心理修复。此外,宋朝在湖北地区灾后施行的以工代赈、以蝗易粮和灾时募民为兵等“官——民互动”的救济措施,有利于提高灾害应对的整体实效。综合来看,宋朝在湖北地区的救灾行为,虽然本质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但客观上却是一个“与民让利”的过程。从湖北地区灾害应对的效果来看,宋朝对地方民众的灾害救济基本是成功的。

刘益善[5](2017)在《秋风荻花挂云帆——纪念诗人邹荻帆百年诞辰》文中研究表明今年是邹荻帆老师诞辰一百周年,回想与荻帆老师交往的点点滴滴,心中的感念之情不绝于缕。写下这篇短文,以纪念荻帆老师对一个后辈诗人的培养,和一个后辈诗人对一个前辈诗人永远的感恩。最早知道邹荻帆老师,是1973年我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到《湖北文艺》(后改为《长江文艺》)杂志做诗歌编辑时。那时单位里有一个资料室,里面有从外面拉来的查抄退回的书刊,我有空就去帮助资料员整理这些书刊。我发现了一些大32K本的《诗刊》合订本,在

刘益善[6](2017)在《亲和诲我是恩师》文中研究指明今年是邹荻帆老师诞辰一百周年,回想与荻帆老师交往的点点滴滴,心中的感念之情不绝于缕。我写下这篇短文,以纪念荻帆老师对一个后辈诗人的培养,和一个后辈诗人对一个前辈诗人永远的感恩。最早知道邹荻帆老师,是1973年我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到《湖北文艺》(后改

陈莹[7](2008)在《土地征收补偿及利益关系研究 ——湖北省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农地征收为城市建设用地的数量不断增加。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后,就进入城市化加速期。城市化的发展一方面使社会财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累,土地等生产要素从农业向非农业急剧转移;另一方面,大量的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给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同时,我国的征地制度不完善,土地利益关系混乱,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加剧了城乡关系的对立,阻碍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现行的征地制度存在哪些问题,土地利益关系状况如何?我们该如何确定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如何调整征地过程中的土地利益关系,使其既满足城市化发展所需要的土地供给,又能保障各个利益主体得到公平的补偿。本论文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来进行分析研究。各章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基础资料和有关数据的来源,论文的可能创新点。第二章:土地征收及补偿制度演变。介绍了土地征收的涵义、土地征收中的收益及利益关系主体。土地征收中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和用地单位。在基于以上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回顾了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的演变过程,探索其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和路径选择,为制度改革提供依据。第三章:土地征收补偿及利益关系调整的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分析了土地征收过程中两两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然后分别从农地价值角度和农地功能角度探讨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最后分析征地过程中两两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建立与表现形式,并从理论上探讨利益关系调整的原则与依据。本章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章:国外及我国发达地区土地征收制度及补偿的经验借鉴。本章对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是采用文献阅读的办法。对国内发达地区的经验是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的办法,通过选取江浙一带几个发达地区,如嘉兴、宁波、绍兴和昆山,分别从征地补偿、失地农民安置和社会保障几个方面来研究他们的先进经验,以这些先进经验来对湖北省的征地制度改革提供政策上的参考和借鉴。第五章:土地征收补偿的实证研究。本章从征收时间特征、区域特征全面分析了湖北省土地征收的规律和特征,并以湖北省四个典型城市为代表,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了四个典型城市的土地征收特征。接着,从土地征收对农民的福利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指标测算。结果显示,征地之后农民的福利水平有下降的趋势。然后,对湖北省土地征收补偿进行现状分析,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探索目前影响征地补偿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湖北省的征地补偿显现出了较大的随意性,征地补偿与征地后用途存在明显的相关,公益性征收和非公益性征收的土地补偿差异显着。最后,基于前一章的理论分析,从农地价值和农地功能角度建立湖北省的征地补偿标准,将现有制度下征地补偿标准与现实征地补偿、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进行对比,为征地制度改革提供依据。第六章:土地征收利益关系调整的实证研究。本章对公益性土地征收、非公益性土地征收和隐形市场下土地征收的利益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是以两两主体进行,即: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对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各级政府对征地税费的分割,政府向土地使用者供应土地并获得土地出让收益。本章从理论上探讨了合理的税费成本,结合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提出了土地征收利益的调整方向。第七章:结论、政策建议及讨论。总揽全文,综合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同时,也对本论文中的不足进行了相关讨论,提出了需进一步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张蕊[8](2018)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城市群已经成为全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资源要素的流通更加便捷,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是单个城市的“单打独斗”,而是朝着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间的竞争发展。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集合”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大城市之间的共识。只有通过城市群才能更好地将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聚集起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形成强强联合的经济、文化和命运共同体,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如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都是当地经济、文化、社会高度发展与集中的区域,也是全球城市发展的典范。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群不断崛起和发展壮大,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之前普遍存在的省域和行政区经济正在逐步转向城市群经济。为了共同的利益诉求和谋求长远发展,区域合作成为广泛的共识,城市群也正在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各大城市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位置十分特殊,其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处于我国地理空间的核心位置,发展潜力巨大,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中部崛起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新常态下引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在交通区位、历史文化、合作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当把握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受到空前重视的机遇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拓思路,利用资金、技术、创意等手段,促进区域内丰富多样、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积极寻求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不断推动发展要素的交流互动,使区域内的文化要素互相流通,文化感情更加密切,文化传统得到传承,文化优势充分发挥,以更好地支撑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社会建设的和谐度和持续度,超越传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促进城市群转型升级。本文分为七章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转化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城市群的崛起是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完成由战略构想到国家战略的升格后,利用长江中游城市群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发展文化产业势在必发,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也因之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本文的理论基础,即比较优势理论、协同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增长极理论。最后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交代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思路以及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基本要素情况,将长江中游历史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型和非物质型两大类,再以历史文化主题为分类标准,选取部分特色鲜明、内涵深邃、保存完整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析。在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具有独特鲜明的价值内涵,是区域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由此提炼出其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第三章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背景与目标,即必要性与可行性。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面临中部崛起、新型城镇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文化产业将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历史机遇。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密切的文化交流的基础,其产业化具有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等重大意义。第四章总结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特色产业如文博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动漫游戏产业、节庆会展产业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突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动态以及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重点与方向。第五章指出虽然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依然存在文化协同力度不够、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深入、文化资源整合不充分以及文化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将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继而探寻产生问题的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即文化认同感不足导致凝聚力缺乏、行政区划的阻隔影响了区域合作、农耕文化与内陆意识阻碍创新发展等。第六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中需要坚持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及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兼顾原则,并分析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文化、制度、技术、创意、人才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即:增强文化认同,促进交流合作;改革体制机制,激发文化活力;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产业集聚;实施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含量;优化文化环境,吸引人才聚集等,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第七章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王金龙[9](2017)在《王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粲是汉末“建安七子”之一,文学史地位突出。当我们从更广大的学术视野来看,他识时务、有远见,能品鉴人物,能典制朝仪,博物多识,“材技广宣”,远非一个诗赋家或文学家的称号能概括他。为了能更好地“知其人”、“论其世”,有必要从文献学的视角和思想史、文学史的视野来对他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使我们从整体上认识王粲的生平、着述,他与刘表、曹操的关系,他与在荆士人、他与邺下文人的关系,他的政治思想、玄学思想,他的诗赋的渊源、接受,他的诗赋分别在诗史、赋史上的成就和贡献。绪论:梳理目前在王粲生平、作品系年、着述、交游、思想、诗赋方面的研究现状及问题,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用文献学和文艺学相结合的方法,从跨学科的角度对王粲做综合研究。第一章:王粲生平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一个更详细、更可靠的王粲年谱(见附录),对若干重要关节点,无法放入年谱考辨的,则专节详加辨析。主要有:一、王粲的家世和家学:二、“貌寝”和“肥戆”,即考察王粲的相貌和身材;三、王粲登楼的地点;四、王粲的死因。认为王粲治学走的不是守章句的经生之路,而是博学致用之路;王粲的“貌寝”指其“容状短小”,“肥戆”即太莽撞之义,和肥胖无关,主要指王粲性格的躁竞、耿直;王粲登楼的地点以麦城说较为可信;王粲死因以疾疫说较为可信。第二章:王粲着述考。对史传所载的王粲着述逐一考察,对王粲名下有疑问的作品进行辨伪。通过全面考察,认为俞绍初先生辑本《建安七子集》中的《王粲集》应该去掉潘尼的《安身论》,诗的部分应该吸收逯钦立先生的辑佚成果,并增入两处残句。第三章:王粲交游考。笔者主要研究了王粲与刘表、在荆士人、三曹及邺下文人的交往。王粲是刘表的幕僚文人,曾为刘表作《三辅论》,宣示刘表以儒、兵、玄为“三辅”的治荆理念。刘表喜服石养生,而王粲则是他这方面的向导或参谋。相比于刘表重荆州本地士人,王粲等外来士人则不受重视。这和荆州实权被以蔡氏、蒯氏为首的地方豪强所把持有关,刘表在进取派和地方保守派之间的调和,维持了荆州近二十年的和平安定,但也造成了王粲等人的投曹之举。通过与王粲有交往或可能有交往的在荆士人的全面考察,发现王粲与在荆士人的思想、治学特点有共通性(以经学为基,崇尚通博和经世致用之学),同时又各具专长。可以说,王粲是以建功立业为治学目的的儒者,或者用王充的标准说,王粲是文人鸿儒。不过在“六经”逐渐成为儒家的专利,儒家学说又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背景下,此“儒者”毋宁说是读书人的代称。也正因为他是以建功立业为治学的目的,所以他的思想也充满了法家、道家等思想。如果进一步考察汉末士人的治学特点,发现都有这个特色。在此学术大背景下考察王粲的学术、思想特点,首先不应把王粲思想标签化,应该注意王粲思想的表达方式和效果问题,其次不应寻求王粲思想的单一渊源和单方面影响。从王粲与曹操的关系看,王粲从丞相掾到军谋祭酒到侍中的升迁,他的政治抱负的实现,离不开曹操对他的信任和喜爱。尽管王粲为曹操作了许多歌功颂德的文字,但其中不乏真诚的成分,亦合乎当时礼法,从历史前进的大势看,王粲对曹操的歌颂正是顺应了当时的天命观和人心。王粲与邺下文人的关系,需要对邺下文人集团做一个整体研究。一方面梳理邺下文人的历次唱和活动,突出王粲与其他文人的赠答唱和、书信来往;一方面分析邺下诗酒风流下的相轻和争斗,突出王粲对曹丕、曹植争立太子过程中的态度和王粲在邺下文人集团中的地位。发现“六子”中以王粲参与唱和活动次数最多,对于曹丕、曹植之间的太子之争,王粲参与程度不深,所以同时获得了曹丕、曹植的尊重和爱戴。由于“建安七子”说法的含混,不宜从政治斗争的层面过度阐释,同时也不必要把王粲定为“七子之冠冕”。第四章:王粲思想研究。此章实际是在第三章第一、二节基础上展开的研究。认为王粲的政治思想,是通过“阳儒阴法”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而且每个政治主张都有提出的具体背景和针对性,可以说,王粲是曹操总路线的支持和拥护者,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曹操的政治决策。王粲作品的“玄”学因素甚多,通过分析可知,王粲熟悉《周易》、老庄、淮南子等学术思想,他崇尚的主要是《周易》为主的玄学观。对儒道在出处上的冲突,王粲更倾向于儒。王粲的“玄”学近源在《太玄经》。从东汉以来儒道兼综、崇尚论着和辩论的治学风气看,王粲“校练名理”和善议论,和魏晋以来的玄学家重玄论、重清谈是一脉相承的,所以王粲的学术思想对玄学的发生一定有积极的影响。但与其说王粲以家学的形式影响了王弼玄学,不如说东汉以来一直存在的儒道兼综、崇尚论着和辩论的治学风气影响了玄学的发生。第五章:王粲诗赋研究。此章实际是在第三章第三、四节基础上展开的研究。认为王粲的诗赋创作受到张衡、蔡邕诗赋的影响甚大。尽管王粲作品在其生前身后获得了崇高的声望,但其实一直存在争议,直到张华、沈约、刘勰、钟嵘等人对他的推崇,萧统对其诗文的编选,后人对其作品的诵读、模拟,把某人比作王粲,把一些疑作归于王粲,等等,才最终完成了王粲作品的经典化过程。王粲对诗史发展的贡献和成就主要有两点:一是对赠答、从军题材的诗有新开拓,王粲的赠答诗因应了建安时期赠答诗大量出现的背景,内容上既有群体社会生活的交涉互动,又有古代赠言遗风的传承和创变,又有生命情怀的剖白发咏,足以成为后世赠答诗的典范。王粲的一组从军诗,对后世同类诗无论从诗题上还是基本内容、情感上都起到了前驱和示范的作用。二是王粲和曹植是当时探索诗歌文采的急先锋,在由质趋文的诗歌变革时期,他俩的诗歌在炼字炼句、对偶、用典等修辞运用上,都进一步启发和促进了诗歌发展的文人化、辞采化、骈俪化。但他们的诗又是汉魏风骨的代表,当后世诗歌发展到缛丽无骨的时候,他们的诗又成为重要的取资对象。王粲的赋既有与同时代赋的共同特点,又有他个人的特点。共同特点是:在赋的题材和语言形式(如追求骈俪、辞藻、铺叙)上与前代赋相比,是继承大于新变。因袭了一些传统题材和继承了赋本身的特点:骈俪和铺叙。他们在同题共作的创作活动中,也新创了一些题材,对前人未赋咏之物、一些新事物、新事件进行了赋咏,在语言形式上,骈俪趋于细密,句式趋于整齐的四六言,字词上也趋于简易,表达方式则倾向于抒情小赋的创作。个人特点是:王粲尤其擅长辞赋,作赋“捷而能密”,构思巧妙,发端遒劲。王粲赋善于抒情,抒情方式含蓄温婉。他的抒情小赋分为代人抒情的赋和抒发自我感情的赋,而后者的赋相对来说成就更高,尤其是《登楼赋》,奠定了他在赋史上的地位。

裴世东[10](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二、第三届平原诗会在天门市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届平原诗会在天门市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2)天沔花鼓戏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 本课题研究综述
    三、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天沔花鼓戏概貌
    一、 天沔花鼓戏的历史发展
        (一) 从“田园时期”到“草台时期”
        (二) 天沔花鼓戏的艰难时期
        (三) 天沔花鼓戏的黎明时期
        (四) 天沔花鼓戏的“辉煌时期”到“消退时期”
    二、 天沔花鼓戏唱腔音乐
    三、 天沔花鼓戏击乐伴奏与五特技
        (一) 天沔花鼓戏的击乐伴奏
        (二) 天沔花鼓戏五特技
    四、 天沔花鼓戏的剧目
第二章 天沔花鼓戏传承的生态环境
    一、 自然地理环境
    二、 人文环境
        (一) 文艺生态环境
        (二) 民俗生态环境
第三章 天沔花鼓戏的传承模式
    一、 天沔花鼓戏的民间传承
        (一) 民间传承的历史回顾
        (二) 传承方式
    二、 天沔花鼓戏的专业传承
        (一) 专业传承的历史回顾
        (二) 传承方式
        (三) 传承人专访
    三、 天沔花鼓戏的学校传承
        (一) 教育传承的特点
        (二) 教育传承专访
第四章 天沔花鼓戏在当代传承的危机与保护
    一、 天沔花鼓戏的危机现状
        (一) 传承主体危机
        (二) 传承的客体危机
    二、 天沔花鼓戏传承困境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经济环境的变化
        (二) 传承环境的变迁
        (三) 心理环境的变化
    三、 天沔花鼓戏的保护对策
        (一) 保护传承人,发展传承队伍
        (二) 改革花鼓戏团体管理体制,加大政府扶持
        (三) 开拓创新,紧跟时代步伐
        (四) 融入民俗、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绪论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缘起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2.1 研究对象
        2.2 概念界定
        2.2.1 荆楚文化
        2.2.2 中医药文化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2.2.4 “一带一路”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4.1 研究内容
        4.2 基本框架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5.1 研究重点
        5.2 研究难点
        5.3 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4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3 本章小结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1.1 历史基础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1.2 现实因素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2.1 建设过程
        2.2 建设模式
        2.3 建设成效
        2.4 建设困境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3.1 传播主体分析
        3.2 传播内容分析
        3.3 传播媒介分析
        3.4 传播受众分析
        3.5 传播效果分析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5 本章小结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致谢

(4)宋代湖北的气象灾害及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1. 个人原因
        2. 学术原因
    二、学术史回顾
        1. 关于湖北历史时期自然灾害的研究
        2. 宋代湖北人地关系研究
        3. 宋代灾荒的区域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 研究方法
        2. 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说
        1. “宋代湖北”的时空界定
        2. “气象灾害”释义
        3. 宋代湖北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
第一章 宋代湖北的气象灾害概况
    一、水灾
    二、旱灾
    三、其他气象灾害
    四、气象灾害的衍生灾害
第二章 宋代湖北气象灾害应对措施
    一、灾前预防
        1. 劝课农桑、重视农政
        2. 仓储备荒
        3. 兴修水利
    二、灾后救济
        1. 物资救济
        (1) 物资救济的内容
        (2) 物资救济的方式
        (3) 救济物资的来源
        2. 非物资救济
        (1) 蠲缓赋役
        (2) 宽决刑狱
        (3) 祈祷与反省
第三章 宋代湖北气象灾害的时空特点和社会影响
    一、宋代湖北气象灾害发生的时空特点
        1. 时间特征
        2. 空间特征
    二、宋代湖北气象灾害的社会影响
        1. 对民众生命安全的威胁
        2. 对农业社会经济的破坏
        3. 对社会秩序与社会道德的冲击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类
    二、今人着作类
    三、论文类
致谢

(7)土地征收补偿及利益关系研究 ——湖北省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基础资料及数据来源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
第2章 土地征收及补偿制度演变
    2.1 土地征收的涵义
    2.2 土地征收中的收益及利益关系主体
        2.2.1 土地征收中的收益
        2.2.2 土地征收中的利益关系主体
    2.3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2.3.1 计划经济时期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2.3.2 市场经济时期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2.3.3 制度变迁过程与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土地征收补偿及利益关系调整的理论分析
    3.1 土地征收利益关系
        3.1.1 国家和农村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3.1.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
        3.1.3 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3.1.4 地方政府和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3.2 土地征收合理补偿的理论分析
        3.2.1 从农地价值角度的土地征收合理补偿
        3.2.2 从农地功能角度的土地征收合理补偿
    3.3 土地征收利益关系的调整
        3.3.1 利益关系的建立与表现形式
        3.3.2 利益关系调整的原则与依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外及我国发达地区土地征收制度及补偿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土地征收制度及补偿
        4.1.1 美国
        4.1.2 法国
        4.1.3 德国
        4.1.4 瑞典
        4.1.5 英国
        4.1.6 日本
        4.1.7 韩国
        4.1.8 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4.2 我国发达地区的土地征收制度及补偿
        4.2.1 征地补偿
        4.2.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4.3 小结及经验借鉴
        4.3.1 小结
        4.3.2 经验借鉴
第5章 土地征收补偿的实证研究
    5.1 土地征收概况
        5.1.1 土地征收时间特征分析
        5.1.2 土地征收区域特征分析
        5.1.3 典型城市土地征收特征分析
    5.2 土地征收补偿及福利效应
        5.2.1 现行土地征收补偿标准
        5.2.2 典型区域土地征收福利效应
    5.3 湖北省土地征收补偿影响因素分析
        5.3.1 湖北省征地补偿现状
        5.3.2 模型与指标的选取
        5.3.3 模型结果估计
        5.3.4 结果分析
    5.4 湖北省土地征收补偿合理性评价
        5.4.1 从农地价值角度的土地征收补偿
        5.4.2 从农地功能角度的土地征收补偿
    5.5 现有制度下征地补偿标准与现实征收补偿、合理性征收补偿标准的对比分析
        5.5.1 现有制度下征地补偿标准与现实征收补偿的对比
        5.5.2 现实征收补偿与基于两种理论下合理征地补偿标准的对比
        5.5.3 现有制度下征地补偿标准与基于两种理论下合理征地补偿标准的对比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土地征收利益关系调整的实证研究
    6.1 公益性征收的土地利益关系调整
        6.1.1 公益性征地项目概况
        6.1.2 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及调整
        6.1.3 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及调整
        6.1.4 利益调整方向
    6.2 非公益性征收的土地利益关系调整
        6.2.1 非公益性项目概况
        6.2.2 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及调整
        6.2.3 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及调整
        6.2.4 政府和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及调整
        6.2.5 利益调整方向
    6.3 隐形市场下的土地利益关系调整
        6.3.1 隐形市场概念、分类及存在原因
        6.3.2 隐形市场下的土地利益关系
        6.3.3 利益调整方向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讨论
    7.1 研究结论
        7.1.1 湖北省土地征收的特征
        7.1.2 湖北省的土地征收补偿及改革方向
        7.1.3 湖北省的土地征收利益关系及调整方向
        7.1.4 借鉴国外及我国发达地区在土地征收制度及补偿的先进经验
    7.2 政策建议
        7.2.1 对于公益性征地和非公益性征地要区别对待
        7.2.2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立法监督机制,确保农民合法权益
        7.2.3 补偿办法多样化,稳妥安置失地农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7.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湖北省调查区域征地补偿表
附录2 湖北省征地补偿费分配制度研究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8)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基础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难点
        二、创新点
第二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构成
        一、物质型历史文化资源
        二、非物质型历史文化资源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价值
        一、独特的文化价值
        二、巨大的经济价值
        三、广泛的社会价值
第三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背景与目标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机遇
        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文化产业将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三、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基础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二、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
        三、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
        四、密切的文化合作交流
    第三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目标
        一、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三、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第四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现状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武汉城市圈进入文化产业发展加速期
        二、环长株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突出
        三、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特色产业分析
        一、文博创意产业
        二、文化旅游产业
        三、民间工艺美术产业
        四、动漫游戏产业
        五、节庆会展产业
第五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力度不够
        二、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深入
        三、文化资源整合不充分
        四、文化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文化认同感不足导致凝聚力缺乏
        二、行政区划的阻隔影响区域协作
        三、农耕文化与内陆意识阻碍创新发展
第六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路径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
        三、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兼顾原则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动力因素
        一、文化因素
        二、制度因素
        三、技术因素
        四、创意因素
        五、人才因素
    第三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对策
        一、增强文化认同,促进交流合作
        二、改革体制机制,激发文化活力
        三、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产业集聚
        四、实施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含量
        五、优化文化环境,吸引高端人才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9)王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王粲研究现状及问题
        (一) 王粲生平研究、作品系年研究
        (二) 王粲着述研究
        (三) 王粲交游研究
        (四) 王粲思想研究
        (五) 王粲诗赋研究
        (六) 其他研究成果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王粲生平考
    第一节 王粲的家世和家学
    第二节 “貌寝”和“肥戆”
    第三节 王粲登楼的地点
    第四节 王粲的死因
第二章 王粲着述考
    第一节 史志所录之王粲着述考
        一、《尚书释问》
        二、《汉末英雄记》
        三、《去伐论集》
        四、《新撰阴阳书》
        五、《王粲集》
    第二节 王粲作品补正、辨疑
        一、王粲作品应补正者
        二、王粲作品应辨伪、存疑者
第三章 王粲交游考
    第一节 王粲与刘表关系考论
        一、王粲初见刘表:儒雅和通悦之别
        二、王粲如何参与刘表政事
        三、《三辅论》与刘表的治荆理念
        四、王粲之于刘表的养生术
    第二节 王粲与在荆士人关系考论
        一、可确定与王粲有交往的在荆士人
        二、可推知与王粲有交往的在荆士人
        三、在荆士人的治学特点
        四、汉末学术与所谓荆州学派
        五、王粲的学术思想特点
    第三节 王粲与曹操关系考论
        一、王粲在曹营:从丞相掾到军谋祭酒到侍中
        二、王粲的颂圣文学及其评价
    第四节 王粲与曹丕、曹植等邺下文人关系考论
        一、诗酒风流
        二、诗酒风流下的相轻和争斗
第四章 王粲思想研究
    第一节 王粲政治思想的表达与效果
        一、儒表法里:王粲政治思想的表达方式
        二、辩论应机:王粲政治思想的表达效果
    第二节 王粲思想中的玄学因素及与玄学的关系
        一、王粲思想中的玄学因素
        二、王粲的“玄”与玄学的关系
        三、王粲善名理与玄学的关系
第五章 王粲诗赋研究
    第一节 王粲诗赋的渊源与经典化
        一、王粲诗赋的渊源
        二、王粲诗赋的经典化
    第二节 诗史上的王粲诗:特点和成就
        一、王粲四言诗的特点
        二、王粲五言诗的特点
        三、王粲诗的成就
    第三节 赋史上的王粲赋:特点和成就
        一、建安赋的特点和成就
        二、王粲赋的特点
        三、《登楼赋》:王粲赋的最大成就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王粲年谱
后记

(10)《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第三届平原诗会在天门市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第三届平原诗会在天门市举行[J]. 陆东. 诗刊, 1990(12)
  • [2]天沔花鼓戏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 刘佳. 中南民族大学, 2013(06)
  • [3]“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宋代湖北的气象灾害及应对研究[D]. 程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秋风荻花挂云帆——纪念诗人邹荻帆百年诞辰[J]. 刘益善. 长江丛刊, 2017(36)
  • [6]亲和诲我是恩师[J]. 刘益善. 中国诗歌, 2017(12)
  • [7]土地征收补偿及利益关系研究 ——湖北省的实证研究[D]. 陈莹.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8]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D]. 张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王粲研究[D]. 王金龙.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 [10]《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第三届平原诗歌节在天门市举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