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司期权激励财务指标评价

我国公司期权激励财务指标评价

一、我国公司期权激励中的财务指标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殷春蕾[1](2021)在《国有企业股权激励设计优化研究 ——以光迅科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管理层和股东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利益冲突时,经理人就有契机利用自己的权力寻求私利,从而作出损害公司长远健康发展的不利决策,损害所有者的利益。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和所有者分离是普遍现象,股权激励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缓解此类代理问题,发挥长期有效的激励作用。2015年后中央加快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度,国企混改持续深化,促使更多的国企实施股权激励计划。2019年是国企混改深化发展又一时期,国资委在十一月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予以规范指导。在瞬息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优化的制度背景下,股权激励方案的合理制定是拟实施激励计划企业的一道难题。国有上市企业中实施股权激励较多的行业之一是通信设备制造业,其也属于高新技术行业,因此本文以该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光迅科技为例。光迅科技是少有的连续实施多期股权激励,且同时具备失败和成功经验的国有企业。此外,本方案指标分析中引入了经济增加值指标以及纳入政策考虑,更加直观反映出经理层为企业创造价值。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股权激励相关文献,明确了相关概念。并从股权激励实施数量、行业分布等方面,对目前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案例公司首期股票期权激励与后续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的对比,分析激励模式、行权条件、激励对象等方面的不同设计,总结出首期股票期权激励方案3次行权失败原因,以及后续实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行权成功的优化要素。通过分析其在激励期内经济增加值、人员流动以及创新性的变化,发现总体上,后续的限制性股票激励比首期股票期权激励发挥更多的正向影响。最后,本文结合光迅科技案例分析,股权激励可以有效提升国企财务、非财务业绩及企业创新能力研究结论,对国有企业股权激励中应当建立多层次的激励制度、合理选择激励要素以及加强相关政策保障措施提出建议。我国当前,有很多企业正在进行股权激励的尝试,光迅科技是国企中的地方龙头企业,根据实施股权激励经验成果,期望能够为其他国有上市企业在实践股权激励时提供参考。

陈日[2](2021)在《股权激励中公司管理层信息操控行为研究 ——以伊利股份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而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方式就是对公司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虽然股权激励在设想中可以很好地解决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但从实践中来看,股权激励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管理层操纵信息披露来为自身谋利的情况。首先,股权激励契约的不完备性使契约的交易方有了投机心理和机会主义行为,为管理层的信息操控行为提供了外在动因。其次,作为理性经济人,在经济生活中人们总是为了自己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作为公司的管理者也不例外,股权激励的过程中,他们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自身在公司内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短期收益,宁愿放弃公司长远的发展战略。这种行为可能会对企业本身和股东利益最大化造成不利影响。这时的管理层既拥有了影响企业信息披露的权力,又可能存在自利行为,这就为管理层操控公司信息披露这一行为提供了内在动因。本文选取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伊利集团作为研究对象,是由于伊利集团实施的四次股权激励方案的出台时间恰好与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发展各个阶段较为同步,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本文总体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先后分别介绍了伊利股份从2006开始至今的四次股权激励方案和这些方案实施的背景。重点解读了四次激励方案的区别,包括激励方式的不同,对象的不同,从而引发管理层操控信息方法手段的不同,也表明了我国股权激励政策正在完善,也需要不断完善。最后,针对伊利集团的股权激励可以给出以下建议,伊利集团应当根据其所要完成的特定目标,灵活设计股权激励的制度,完善契约,要加强公司内部治理,遏制信息操控行为,降低风险,应当促进完善整个证券市场监督政策,加强内外部治理环境的建设,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李永文[3](2021)在《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影响研究 ——以苏泊尔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股权激励是一种长期且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赋予员工有限制条件的股权,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其能够以股东身份参与到公司治理、风险管控中去,目的是将经营者将自身利益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推动双方共同成长。股权激励作为价值经营的一种,因为可以有效激发公司市值管理的活力,已经广泛被上市公司当作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根据公司的自身的发展能力以及战略方向,上市公司会采用灵活的股权激励方案,从而推动管理层对于公司进行市值管理。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中,苏泊尔是极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一方面苏泊尔所处家电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从传统的价格战到技术创新、强化制度建设等,行业内企业无不采用各种方法来站稳市场,这也倒逼苏泊尔进行市值管理来达到企业价值创造最大化以及价值实现最优化;另一方面苏泊尔在2006年-2019年间实施过四次股权激励,每次股权激励都有不同的时代背景以及动因,且每次股权激励的方案内容都有区别,因此通过选取苏泊尔作为此次的研究案例有助于我们分析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产生的具体影响,从而深入探究股权激励对于公司市值管理的作用。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文献对于股权激励以及市值管理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构建出股权激励通过影响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值管理这样的一个全文框架。其次本文对家电行业的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从激励对象、有效期、模式等方面来探究家电行业实施股权激励的规律,以苏泊尔所在的小家电行业为代表,设置参照组,对财务数据进行对照分析,发现股权激励的确可以提高小家电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提高了股东收益。接着对于苏泊尔集团实施股权激励这个具体案例展开详细的论述:第一步介绍苏泊尔公司的基本信息以及股权激励的背景和动因;第二步对苏泊尔四次实施股权激励的实施概况和完成情况展开论述,并通过对比四次股权激励方案的各要素,找出每次实施股权激励的差异性;第三步通过企业内部的价值创造以及资本市场的价值实现两个部分具体论证股权激励对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作用,在价值创造中根据企业创新投入、市场占有率、员工稳定性、财务指标等多个角度来分析股权激励帮助企业在产业端增强价值创造,在价值实现中展示苏泊尔实施股权激励后的后的短期市场反应,随后通过分析股权激励影响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研报与分析师的关注度等,从而得出股权激励帮助企业提高资本市场关注度、认可度以及认知度,实现价值实现,推动企业进行市值管理。通过详细论证之后得出结论以及启示。本文认为苏泊尔股权激励后不仅提高了公司经营业绩,提升了公司研发创新能力,产品市场份额,帮助公司建立稳定的核心员工团队,推动公司完成市值管理中的价值创造;同时可以有效的推动管理层加强信息披露质量,在资本市场上传递有效地企业价值,实现市值与经济增加值的统一增长,完成市值管理中的价值实现。本文研究还得出以下启示:对于上市公司自身来说,在进行股权激励应该合理制定考核体系,有效的将考核体系与价值创造相联结,在进行市值管理时要注重价值实现这样才能让市场价值更加匹配企业内部创造的价值;对于外部市场而言,一方面要完善制度建设,保障企业有效实施股权激励,另一方面提高社会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降低投资者投资风险。

任萧谕[4](2020)在《SJ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股权激励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给予被激励对象股权,提高被激励对象与公司的利益一致性,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被激励对象的工作积极性,以保障公司的长远利益和稳定发展的。但是在股权激励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不合理,不仅无法起到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反而诱发了被激励对象的盈余管理行为,使得股权激励只能保证公司短期内的业绩提升,而无法支持公司业绩的长期发展。因此,改善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缓解股权激励下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对于公司长期价值的提升非常重要。本文选取SJ高新技术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比较分析法对SJ公司2010-2018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评价SJ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及其背后是否隐含着被激励对象的盈余管理行为;接着利用综合分析法,结合SJ公司股权激励各契约要素,分析现有股权激励方案中的哪些要素设计存在问题,从而诱发了被激励对象的盈余管理行为;然后,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公司自身属性和特点,提出SJ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各要素的优化对策;最后提出相应保障措施以保障公司股权激励优化方案能够顺利制定和有效实施。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SJ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并未起到缓解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作用。SJ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不仅没有促进公司长期业绩的提升,反而诱发了被激励对象的盈余管理行为,为了追求股权激励下的个人利益最大化,被激励对象在股权激励期间更注重公司的短期利益的提升,而忽视了公司长期利益创造,最终对公司的长期利益造成了损害。(2)股权激励方案各契约要素设计不合理诱发了被激励对象的盈余管理行为。股权激励下被激励对象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主要受盈余管理难度、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其中,股权激励业绩条件设置单一使被激励对象实施盈余管理的难度较小;股权激励的行权/解锁安排不合理造成被激励对象前期可获得收益较大,增加了被激励对象的智期逐利心理,增强了被激励对象的盈余管理动机;而激励有效期较短则降低了被激励对象在股权激励期间通过盈余管理操纵公司绩效而被发现的风险。这些缺陷诱发了被激励对象在公司股权激励期间的自利性盈余管理行为,忽视了公司长期利益的发展。(3)通过改善股权激励契约要素降低被激励对象的自利性盈余管理行为,保证激励效果的充分实现。为了缓解股权激励下被激励对象的盈余管理问题,本文从提高被激励对象盈余管理的难度、改善被激励对象收益获取时间配置、以及提高盈余管理风险的角度提出股权激励方案的优化建议。通过改善股权激励方案中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合理设置行权/解锁安排、延长激励有效期等,来降低公司股权激励下被激励对象的盈余管理动机和能力。(4)最后本文从公司治理的两个方面出发,提出提高控股股东与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意识,改善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人员结构,以充分发挥股东的监督作用,提高董事会和监事会对于公司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管能力,为股权激励方案的优化及其有效实施提供保障。本文的研究可以为SJ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撑,特别是对SJ公司股权激励下被激励对象的收益时间配置问题的分析和改进对策的研究,也能够为其他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制定和优化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汪瑞兴[5](2020)在《产权变更下苏泊尔股权激励动因与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在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因为利益分歧出现两权分离的背景下,代理问题随之而生,股权激励可以解决企业两权分立下的代理矛盾,如降低企业因设置监督制度带来的高额成本,促使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共同分担管理风险,降低管理者因为自利性而产生的短期行为;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本文通过对苏泊尔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希望其股权激励的特点和经验能够为国内其他需要进行股权激励的企业提供有效的借鉴。笔者首先阐述了股权激励研究的国内外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认可了股权激励的管理方式是当下企业管理中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方式,在整理了现有的有关研究文献后,罗列出股权激励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然后对股权激励的类别、要素、动机以及相关理论等进行阐述,从宏观层面对当下股权激励的发展过程及现状通过一系列数据提炼出其特点。接着,本文对2006年至2017年案例对象苏泊尔在产权变更前后进行的4次股权激励的内容进行依次介绍。从股权激励的动机来看,民营阶段股权激励体现出较强的福利性和中高管理层自利性的目的,外资SEB公司控股后其股权激励作为稳定当时的管理团队,壮大人才队伍和促进公司长远发展方面;从股权激励的内容来看,不同产权下的股权激励方式、数量、范围、考核指标等均出现差异,外资产权下股权激励数量更多、范围更广、考核标准更加严格。接着从市场反应、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如市场占有率、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分析得出股权激励使公司财务业绩、非财务指标得到提升,这些都为苏泊尔未来的发展做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最后本文提炼出苏泊尔股权激励方案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苏泊尔股权激励的成功之处在于激励对象多元化、稳定了管理团队、财务绩效及非财务绩效的综合提升;苏泊尔股权激励的不足之处在于未考虑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激励期限偏短、考核指标弹性不足等。综合苏泊尔股权激励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本文给出具体的股权激励建议为:合理制定股权激励方案、选择合理时机推行股权激励方案、将相对性指标纳入考核标准,从这些方面对案例企业的股权激励进行改进,优化研究案例苏泊尔的股权激励效果。

唐啸[6](2020)在《高管股权激励是有效激励还是谋取福利? ——基于长盈精密的案例分析》文中提出股权激励在中国经历了一个逐步试验、缓慢发展的过程,随着国家政策逐渐出台,股权激励也步入正轨。然而股权激励的广泛使用,设计方案却良莠不齐,其负面效应也受到大众媒体的关注与投资者的质疑。企业管理层出于福利目的,通过操纵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从而导致隐形的利益输送,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反而影响了激励作用的发挥,使股权激励成为高管为自身谋取福利的工具。基于此,本研究以长盈精密为例,核心研究问题是长盈精密股权激励方案中,是否存在高管为自身谋取福利的行为?本文的研究思路是:结合已有文献研究,在委托代理理论、最优契约理论和管理层权力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长盈精密2013年股权激励的方式选择与实施动机,围绕核心问题,分别探究以下具体问题:(1)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2)股权激励方案公布与设计是否合理?(3)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与实施中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缺陷?本文研究发现:(1)长盈精密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指标设置较低,激励时点选择与整体方案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存在高管为自身谋取福利的行为;(2)长盈精密作为家族企业存在重大关联交易,其独立董事机制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机制有待完善,存在大股东控制等治理机制缺陷;(3)随着国家相关规定的逐步建立,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设置行权条件,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来规避股权激励成为高管利益输送的工具。本文的研究创新与启示意义在于:首先,少有研究针对股权激励方案中关键时点的投资者表现进行分析,本文从股权激励方案中关键的市场反应出发,分析投资者对股权激励方案是否认同;其次,学术界对于股权激励中激励与福利效应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对股权激励草案的经验性分析,或是大样本实证研究,鲜有文献以案例研究的方式,从实施效果,方案设计合理性、公司治理机制等方面,深入探析股权激励方案中是否存在高管为自身谋取福利的行为;最后,对于高管股权激励的激励与福利作用的研究,大多针对大型国有企业,而本文选择创业板民营企业,研究其股权激励中高管的激励效应,丰富了现有研究的范围,为未来上市公司,设计与实施股份激励方案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曲璐涛[7](2020)在《ADSD公司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于2006年开始实施标准化的股权激励制度以来,股权激励计划指标体系一直是国内相关学术研究的重点。但是之前学术界少有研究关注(特别是早期研究)股权激励以及实施股票激励计划的过程,刚开始进行股权激励的企业并不是很多,学术界缺乏足够的数据去分析、论证行权业绩条件、报告期业绩和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对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经验数据也相对匮乏。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许多企业开始选择股权激励计划来激励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从而为创造企业价值。学术界也就慢慢有了研究数据的支持,学者们发现业绩条件在股权激励中对经理人乃至管理层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股权激励中的机会主义,包括在激励计划中设定绩效条件,以及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后进行盈余管理和市值管理等行为,对股权激励中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许多理论和实践证明,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的薪酬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委托代理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过程中产生的利益矛盾问题。但是随着后期研究发现,高管在股权激励实施前后和整个激励计划期间内都存在对公司的盈余进行操纵的动机。也就是说,如果股权激励制度不够完善往往会造成管理层利用盈余管理获取私利,达不到真正的激励或者激励过度,进而影响公司的治理和发展。因此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尽管一些外国学者一直在关注这项研究,但是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环境和政府的监督工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外国的结论是否适合我国国情还是值得商榷的。对此,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研究ADSD公司的股权激励动机和行为后果,并结合有关理论基础进一步探索我国股权激励制度背景下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从股权激励行权条件以及管理层理性经济人角度,揭示股权激励行权条件本身往往是诱发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基于股权激励中盈余管理的表现及引发的经济后果,对股权激励中存在的盈余管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结合ADSD公司案例进行一系列分析,进一步研究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分析了 ADSD公司管理采取盈余管理的动机,丰富了盈余管理已有的动机理论,同时分析了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丰富了股权激励和盈余管理相关研究成果,为以后理论研究提供了案例借鉴,同时也为以后的研究学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期望通过对ADSD公司股权激励下盈余管理案例剖析,能够为丰富我国上市公司有关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不断完善会计准则抑制盈余管理的空间,同时也能为上市公司完善股权激励制度提供启发,为政府强化对盈余管理操作的监督提供切入点。

石漫[8](2020)在《用友网络股权激励实施动因及效果分析》文中提出股权激励是一项有效的企业激励制度,有利于促进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绩效,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但我国股权激励的发展起步较晚,有关理论和实践仍在不断创新完善。学界研究表明,我国很多企业实施的股权激励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理想效果。而且中国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实践方面的探索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激励对象的资格问题、激励数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多次授予问题、行权指标过低等,导致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失败或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对股权激励实施的动因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用友网络为案例,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对用友网络前后四次股权激励计划基本要素,计划实施后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经营和市场的整体效果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用友网络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效应是良好的,股权激励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通过分析,针对我国企业在股权激励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激励模式、授予规模与形式、考核评价体系、内外部监督体系以及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本文系统分析了用友网络股权激励的动因和效果,提出了企业应根据公司实际选择适宜的激励模式,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完善内外部监督体系,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等建议,为国内其他同类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借鉴,有利于我国股权激励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邢若晨[9](2020)在《MDJT股权激励方案及实施效果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在当代的企业管理中,已经形成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在不断满足当代管理需求的同时,却又催生了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双方利益的不一致性又进一步导致了经理人自谋利益的现象发生。而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有效的方法之一,即是推行股权激励。本文以MDJT具体推行的六期股票期权计划、三期限制性股票计划、以及五期核心管理团队持股计划,一整套完整的股权激励方案具体实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四个维度的财务指标、EVA指标的纵向对比分析,以及其与同行业另外两家企业青岛海尔、深康佳的横向对比分析,分析了MDJT整体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效果,并结合其实施效果作出了方案的评价。整体来说,MDJT的股权激励计划是成功的,其激励计划对于公司市场份额的扩大,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以及整体业绩的提升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分析,本文列出了三点MDJT激励方案中具有借鉴意义的优点,其中包括:股权激励目标明确、多种股权激励方式层次完善、激励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本文也列出了两点MDJT激励方案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各期行权期反复叠加致激励成本飙升、对于公司高管及中层核心人员行权条件的多重标准;而针对这两点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隔年推行激励计划、行权条件中加入多元化指标。通过对于MDJT整体股权激励方案优缺点的分析以及相应解决方案的整理,可以使本案例在其所处行业中,甚至整个中国资本市场中起到借鉴与启示作用。其他企业可以根据本文案例做到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自身公司实际情况,改良出适合自己的激励模式。同时,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也可以利用本文所提出的具体问题,相对应地对资本市场中各行业作出具体的引导,如出台具体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指引、具体行业的股权激励指南,同时形成规范的法律与规章,约束有可能存在的管理层自谋福利导致广大投资者利益受损的情况。

白骏杰[10](2020)在《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机制研究 ——以昆药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公司法》的修改对股份回购的内部决策程序、回购资金来源和持股数额等作出了优化调整,同时在第142条回购条款中明确了公司可以将回购的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这无疑为公司通过股份回购进行限制性股票激励带来了利好消息,而实际上近年来我国也是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展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为此本文对我国的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展开研究,发现目前推行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公司以民营企业为主,从行业来看医疗保健、工业和信息技术行业的激励方案数量较多,从公司层面来看昆药集团的实施次数最多,而从激励方案的内容来看,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具有激励覆盖面较小、激励力度较弱以及业绩考核指标较为多样化的特点。进一步研究这些公司股权激励预案公告日附近的股票错误定价水平后发现,股权激励具有市场效应,且多数公司选择在股价被低估的情况下进行股份回购并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特别是在医疗保健行业、日常消费和房地产行业中比较明显。随后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与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相比,实施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公司的业绩在一定时间内得到了提升。随后本文选择属于医疗保健行业的昆药集团作为案例进行研究,首先介绍昆药集团的概况,探究其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动因,介绍四期股权激励方案内容和实施概况并总结激励方案的特点,随后对激励方案进行合理性分析并探析激励效果,即探究激励对公司市场业绩、财务业绩和非财务业绩的影响。在对激励方案设计合理性的分析中,总结出其激励方案具有创新性、适用性和灵活性,但激励方案存在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缺乏科学性、激励覆盖面和激励力度不足的问题。在研究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后发现激励对公司的市场业绩、财务业绩和非财务业绩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随着股权激励期数的增加而减少,此外还发现了激励方案可能存在信息提前泄露和择时行为。最后归纳研究结论:笔者发现与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相比,开展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公司业绩得到了提升,市场也在短期内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同时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具有择时性。而在对昆药集团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昆药集团“股份回购+累进制考核”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较新颖,激励效果显着,但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欠缺合理性,股权激励力度和激励覆盖面待提升,行权条件标准较低,激励方案具有福利性质。进而得出研究启示并提出政策建议:公司应注重股权激励模式的适用性和创新性,设置科学合理的行权指标,制定合理的激励覆盖面和激励力度,建立完备的公司内部监管体系,加强董事会、薪酬委员会以及监事会的独立性,而从外部环境来看还应构筑完善的资本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股权激励能更好地发挥激励与约束作用。

二、我国公司期权激励中的财务指标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公司期权激励中的财务指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股权激励设计优化研究 ——以光迅科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文献
        1.2.2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股权激励基本概念
        2.1.1 股权激励概念
        2.1.2 激励要素简介
    2.2 股权激励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激励理论
        2.2.4 最优契约论
3 国有上市企业股权激励现状
    3.1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数量
    3.2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行业分布
    3.3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模式选择
    3.4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公司分布
4 光迅科技公司首期股票股权激励方案的分析
    4.1 光迅科技公司简介
        4.1.1 公司概况
        4.1.2 股权结构
        4.1.3 股权激励实施背景
    4.2 光迅科技公司首期股票期权激励的方案
    4.3 基于契约设计角度分析该方案行权失败原因
        4.3.1 国家股权激励政策影响
        4.3.2 激励模式匹配问题
        4.3.3 激励对象选择问题
        4.3.4 业绩条件
5 光迅科技公司后续限制性股票激励优化方案的分析
    5.1 光迅科技公司后续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方案
        5.1.1 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及其结果
        5.1.2 第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及其结果
    5.2 基于契约设计角度分析限制性股票激励的优化路径
        5.2.1 激励对象
        5.2.2 激励强度
        5.2.3 有效期
        5.2.4 解锁条件
    5.3 股权激励优化的绩效分析
        5.3.1 基于EVA的业绩考核分析
        5.3.2 非财务指标分析
6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方案的优化措施
    6.1 激励模式选择
    6.2 激励要素设置
        6.2.1 设置科学合理的方案要素
        6.2.2 结合企业性质设计股权激励的契约要素
    6.3 股权激励有效实施的保障对策
        6.3.1 完善国企股权激励法律法规
        6.3.2 加强国企内部治理水平,设立监督机制
        6.3.3 设置员工持股风险敞口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股权激励中公司管理层信息操控行为研究 ——以伊利股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股权激励的效应研究
        1.2.2 股权激励中信息操控行为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股权激励的分类
        2.1.2 两类主要激励方式及对比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股权激励理论
        2.2.3 不完全契约理论
        2.2.4 盈余管理理论
        2.2.5 择机披露理论
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的信息操控状况分析
    3.1 信息操控的动因及方式
        3.1.1 信息操控的动因
        3.1.2 信息操控的方式
    3.2 信息披露的现状
        3.2.1 对外信息披露质量的现状
        3.2.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现状
4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中管理层信息操控行为及影响
    4.1 伊利股份案例背景介绍
    4.2 伊利股份第一期股票期权股权激励
        4.2.1 第一期股权激励方案
        4.2.2 该股权激励方案下盈余管理行为
        4.2.3 该股权激励方案下择机披露行为
        4.2.4 该股权激励方案下经济影响
    4.3 伊利股份第二期员工持股股权激励
        4.3.1 第二期股权激励方案
        4.3.2 该股权激励方案下盈余管理行为
        4.3.3 该股权激励方案下经济影响
    4.4 伊利股份第三期“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
        4.4.1 第三期股权激励方案
        4.4.2 该股权激励方案下盈余管理行为
        4.4.3 该股权激励方案下择机披露行为
        4.4.4 该股权激励方案下经济影响
    4.5 伊利股份第四期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
        4.5.1 第四期限股权激励方案
        4.5.2 该股权激励方案下盈余管理行为
        4.5.3 该股权激励方案下择机披露行为
        4.5.4 该股权激励方案下经济影响
5 研究结论和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相关建议
        5.2.1 完善股权激励制度设计,完善契约
        5.2.2 加强公司内部治理,遏制信息操控
        5.2.3 完善证券监管政策,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3)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影响研究 ——以苏泊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市值管理文献综述
        1.2.2 股权激励对企业的影响
        1.2.3 股权激励对企业市值管理的影响
        1.2.4 股权激励与代理人行为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股权激励
        2.1.2 市值管理
    2.2 市值管理相关理论
        2.2.1 市场有效理论
        2.2.2 价值管理理论
        2.2.3 市值管理理论
    2.3 股权激励相关理论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管理层权利理论
        2.3.3 人力资本理论
        2.3.4 激励理论
3 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背景与现状
    3.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背景
    3.2 我国家电行业的基本情况
    3.3 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总体现状
    3.4 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具体设计要素分析
        3.4.1 股权激励对象分析
        3.4.2 股权激励有效期分析
        3.4.3 股权激励模式分析
        3.4.4 股权激励股份占比分析
        3.4.5 股权激励股权来源分析
        3.4.6 股权激励实施进度情况分析
    3.5 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
        3.5.1 样本选取
        3.5.2 股权激励对小家电企业的影响
    3.6 苏泊尔公司案例选取原因
    3.7 总结
4 苏泊尔公司股权激励案例概况
    4.1 苏泊尔公司概况
        4.1.1 企业基本情况
        4.1.2 股权结构
    4.2 苏泊尔公司股权激励的动因分析
        4.2.1 第一次股权激励动因分析
        4.2.2 第二、三次股权激励动因分析
        4.2.3 第四次股权激励动因分析
    4.3 苏泊尔公司四次股权激励方案内容
        4.3.1 2006 年第一次股权激励
        4.3.2 2012 年第二次股权激励
        4.3.3 2013 年第三次股权激励
        4.3.4 2017 年第四次股权激励
    4.4 苏泊尔公司四次股权激励方案内容对比
        4.4.1 激励模式对比
        4.4.2 激励对象与激励份数对比
        4.4.3 行权价格与有效期对比
        4.4.4 行权条件对比
        4.4.5 行权方案对比总结
5 苏泊尔股权激励对市值管理的影响研究
    5.1 公司内部:提高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5.1.1 产品研发投入提升,利润显着提高。
        5.1.2 优化人才结构,增强管理稳定性
        5.1.3 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完善财务体系
        5.1.4 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占有率
    5.2 公司外部:加强公司资本市场管理
        5.2.1 股权激励后的短期市场反应
        5.2.2 强化信息披露管理,提升企业透明度和认知度
        5.2.3 稳定增长股利政策,传递业绩增长信息
        5.2.4 强化持股稳定性,提高市场认可度
6 结论、启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启示
        6.2.1 对于企业内部治理
        6.2.2 对于外部制度环境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4)SJ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股权激励的相关研究
        2.1.1 股权激励的概念及目的
        2.1.2 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
        2.1.3 股权激励方案的构成要素及作用
        2.1.4 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2.2 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
        2.2.1 盈余管理的概念及类型
        2.2.2 盈余管理的动机
        2.2.3 盈余管理的手段及识别方法
        2.2.4 盈余管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2.3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2.3.1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
        2.3.2 股权激励方案构成要素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2.4 既有研究述评
3 SJ公司股权激励现状
    3.1 SJ公司基本概况
        3.1.1 SJ公司简介
        3.1.2 SJ公司产权结构
        3.1.3 SJ公司组织架构
    3.2 SJ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背景
    3.3 SJ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主要内容
        3.3.1 SJ公司2013年股权激励方案概要
        3.3.2 SJ公司2015年股权激励方案概要
    3.4 SJ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效果
        3.4.1 SJ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3.4.2 SJ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3.4.3 SJ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3.4.4 SJ公司发展能力分析
4.SJ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SJ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存在的问题
        4.1.1 股权激励下SJ公司存在盈余管理
        4.1.2 股权激励下盈余管理对SJ公司造成负面影响
    4.2 SJ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出现问题的原因
        4.2.1 SJ公司股权激励方式较为单一
        4.2.2 SJ公司股权激励期限设置较短
        4.2.3 SJ公司行权/解锁安排不合理
        4.2.4 SJ公司业绩指标设置不科学
        4.2.5 SJ公司个人考核体系不完善
5 SJ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优化对策
    5.1 采用复合式的股权激励方式
    5.2 延长股权激励有效期
    5.3 合理设置行权/解锁安排
    5.4 科学设置业绩评价指标
    5.5 合理设置个人考核体系
    5.6 增加特定股权激励契约要素
6 SJ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和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强化SJ公司股东的监督作用
    6.2 合理安排董事会和监事会组织结构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产权变更下苏泊尔股权激励动因与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在不同产权下的股权激励
        1.2.2 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动机与作用
        1.2.3 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股权激励的理论
    2.1 股权激励的内涵
        2.1.1 股权激励要素
        2.1.2 股权激励模式
        2.1.3 股权激励动因
    2.2 股权激励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激励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 苏泊尔股权激励过程
    3.1 苏泊尔简介
        3.1.1 产权变更过程
        3.1.2 行业竞争加剧
        3.1.3 人才流失严重
    3.2 苏泊尔股权激励过程
        3.2.1 第一期股权激励——2006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3.2.2 第二期股权激励——2012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3.2.3 第三期股权激励——201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3.2.4 第四期股权激励——2017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第四章 苏泊尔股权激励动因与内容分析
    4.1 苏泊尔不同产权下股权激励动因对比
        4.1.1 民营企业控制下的股权激励动因
        4.1.2 外资企业控制下的股权激励动因
    4.2 苏泊尔不同产权下股权激励对比
        4.2.1 激励对象差异
        4.2.2 授予规模与行权价格差异
        4.2.3 行权条件差异
        4.2.4 激励模式和行权数量的差异
        4.2.5 解锁期限差异
第五章 苏泊尔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
    5.1 市场反应分析
        5.1.1 股价与交易量变动
        5.1.2 超额收益率及累计超额收益率
    5.2 财务绩效分析
        5.2.1 财务绩效纵向分析
        5.2.2 财务绩效横向分析
    5.3 非财务绩效分析
        5.3.1 市场占有率
        5.3.2 创新能力
        5.3.3 人才流失情况
        5.3.4 业务多元化及品牌价值分析
第六章 苏泊尔股权激励评价
    6.1 苏泊尔股权激励方案的成功经验
        6.1.1 激励对象多元化
        6.1.2 持续稳定管理团队
        6.1.3 综合提升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
    6.2 苏泊尔股权激励方案的存在的问题
        6.2.1 未考虑外部市场环境变化
        6.2.2 激励期限偏短
        6.2.3 考核指标弹性不足
    6.3 建议
        6.3.1 合理制定股权激励方案
        6.3.2 选择合理时机推行股权激励方案
        6.3.3 将相对性指标纳入考核标准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高管股权激励是有效激励还是谋取福利? ——基于长盈精密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1.3 研究思路与本文创新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3.2 本文创新之处
    1.4 本文结构安排
2 文献回顾
    2.1 股权激励的实施动机
    2.2 股权激励的实施方案
    2.3 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
    2.4 文献评述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3.1 委托代理理论
    3.2 最优契约理论
    3.3 管理层权力理论
4 案例概况与研究方法
    4.1 案例研究方法
    4.2 案例公司简介
    4.3 长盈精密股权激励
        4.3.1 长盈精密股权激励实施背景
        4.3.2 长盈精密股权激励实施方案
        4.3.3 长盈精密经营状况与成长性
5 案例分析
    5.1 长盈精密股权激励选择方式及动机
        5.1.1 不同股权激励方式基本特征
        5.1.2 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概况
        5.1.3 长盈精密股权激励方式选择
        5.1.4 长盈精密股权激励实施动机
    5.2 长盈精密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效果
        5.2.1 市场反应未达预期
        5.2.2 激励公司价值增长
        5.2.3 盈利能力受到影响
        5.2.4 现金流量净额恶化
    5.3 长盈精密股权激励公布与设计的合理性
        5.3.1 公布时点考核指标变化异常
        5.3.2 公布时点行权价格人为操纵
        5.3.3 股权激励力度薪酬增幅较大
        5.3.4 行权业绩条件考核标准过低
        5.3.5 一次授予模式等待期限较短
    5.4 长盈精密股权激励中相关公司治理缺陷
        5.4.1 家族企业股权结构存在关联交易
        5.4.2 独立董事未达标准变更原因矛盾
        5.4.3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机制有待完善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案例研究结论
    6.2 案例研究启示
        6.2.1 多元化设置行权条件
        6.2.2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6.2.3 逐步健全相关国家规定
    6.3 本文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ADSD公司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案例研究法
        1.3.3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视角的特殊性
        1.4.2 分析的针对性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2.1 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
        2.2.2 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
        2.2.3 关于盈余管理与股权激励关系的研究
        2.2.4 文献简要评论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理性经济人假设
    2.3 股权激励、盈余管理及其相互关系
        2.3.1 股权激励的概念和模式
        2.3.2 盈余管理及其动机
        2.3.3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第3章 ADSD公司及其股权激励介绍
    3.1 ADSD公司基本情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公司组织结构分析
    3.2 ADSD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简介
        3.2.1 股权激励实施背景
        3.2.2 激励对象与授予数量
        3.2.3 股权激励的主要内容
        3.2.4 股票期权的解锁条件
第4章 ADSD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4.1 股权激励条件的动机分析
        4.1.1 激励对象动机分析
        4.1.2 行权业绩条件动机分析
        4.1.3 行权时间动机分析
        4.1.4 行权安排动机分析
    4.2 ADSD公司管理层谋取自身利益的动机分析
        4.2.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动机分析
        4.2.2 基于理性经济人动机分析
第5章 ADSD公司股权激励中盈余管理的表现和后果分析
    5.1 ADSD公司净利润变动趋势分析
        5.1.1 基于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变化趋势分析
        5.1.2 基于净利润周期波动的盈余管理分析
    5.2 ADSD公司股权激励前后高管减持情况分析
        5.2.1 管理层减持进程分析
        5.2.2 管理层减持金额分析
    5.3 ADSD公司盈余管理后果分析
        5.3.1 业绩指标踩线完成
        5.3.2 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5.3.3 降低企业价值
第6章 防止利用股权激励进行盈余管理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营造规范市场环境
        6.1.1 不断完善会计准则抑制盈余管理的空间
        6.1.2 加强对财务造假行为的监督与处罚
    6.2 公司应当采取的措施
        6.2.1 股权激励方案要具有长期性
        6.2.2 完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6.2.3 行权安排要有区间值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用友网络股权激励实施动因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性
        1.5.2 研究不足
2 股权激励的相关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股权激励的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2.1.1 股权激励的概念
        2.1.2 股权激励的构成要素
        2.1.3 股权激励的类型
    2.2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双因素理论
        2.2.3 公司治理理论
3 用友网络股权激励的实施过程及动因
    3.1 用友网络简介
        3.1.1 用友网络的企业发展历程
        3.1.2 用友网络的组织结构
    3.2 用友网络股权激励的实施过程
        3.2.1 用友网络的股权激励实施背景
        3.2.2 用友网络股权激励方案及实施过程
        3.2.3 用友网络股权激励计划基本要素分析
    3.3 用友网络股权激励的实施动因
        3.3.1 外部原因
        3.3.2 内部原因
4 用友网络股权激励效果评价
    4.1 基于财务指标的财务效果分析
        4.1.1 盈利能力分析
        4.1.2 营运能力分析
        4.1.3 偿债能力分析
        4.1.4 成长能力分析
    4.2 基于股价变动的市场效果分析
    4.3 基于非财务指标经营效果分析
        4.3.1 公司治理结构
        4.3.2 人才队伍
5 案例启示及研究结论
    5.1 案例启示
        5.1.1 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有利于改善业绩
        5.1.2 合理的股权激励授予规模与形式有利于增强激励效果
        5.1.3 合理的股权激励计划提升了团队建设水平
        5.1.4 建立多元化指标评价体系有利于改善企业绩效
    5.2 研究结论
        5.2.1 企业应根据公司实际选择适宜的激励模式
        5.2.2 企业应制定科学的考评体系
        5.2.3 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
        5.2.4 完善内外部监督体系
        5.2.5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9)MDJT股权激励方案及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研究
        1.2.2 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效果的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股权激励概述
    2.1 股权激励的概念及作用
        2.1.1 股权激励的概念
        2.1.2 股权激励的作用
    2.2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激励理论
    2.3 股权激励的要素
    2.4 股权激励的主要类型
        2.4.1 股票期权
        2.4.2 限制性股票
        2.4.3 股票增值权
        2.4.4 业绩股票
第三章 MDJT股权激励案例介绍
    3.1 公司简介
    3.2 实施股权激励动因分析
        3.2.1 缓解公司委托代理问题
        3.2.2 吸引和稳定核心管理技术人员
        3.2.3 降低激励成本
    3.3 股权激励方案具体内容
        3.3.1 2014年-2019年六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3.3.2 2017年-2019年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3.3.3 2015年-2019年核心管理团队持股计划
    3.4 三种股权激励方案对比
        3.4.1 三种激励方案自身纵向对比
        3.4.2 三种激励方案互相横向对比
第四章 MDJT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
    4.1 财务绩效分析
        4.1.1 财务绩效纵向对比分析
        4.1.1.1 偿债能力分析
        4.1.1.2 盈利能力分析
        4.1.1.3 营运能力分析
        4.1.1.4 发展能力分析
        4.1.2 财务绩效横向对比分析
        4.1.2.1 对比企业
        4.1.2.2 评价标准
        4.1.2.3 绩效评价过程与结果
    4.2 EVA分析
    4.3 员工离职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DJT股权激励方案评价
    5.1 MDJT股权激励方案优点与启示
        5.1.1 MDJT股权激励方案的优点
        5.1.1.1 股权激励目标明确
        5.1.1.2 多种股权激励方式层次完善
        5.1.1.3 激励规模不断扩大
        5.1.2 MDJT股权激励方案的启示
        5.1.2.1 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设计股权激励方案
        5.1.2.2 设计出完善整体的激励体系
        5.1.2.3 合理地增加激励范围
    5.2 MDJT股权激励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5.2.1 MDJT股权激励方案存在的问题
        5.2.1.1 各期行权期反复叠加致激励成本飙升
        5.2.1.2 对于公司高管及中层核心人员行权条件的多重标准
        5.2.2 MDJT股权激励方案的改进建议
        5.2.2.1 隔年推行激励计划
        5.2.2.2 行权条件中加入多元化指标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展望
    6.1 研究结果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论文第三章涉及表格
附录B 论文第四章涉及表格

(10)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机制研究 ——以昆药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文献综述
    五、论文主要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限制性股票激励界定
        一、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概念和原理
        二、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理论溯源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
        三、双因素理论
第二章 我国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实施现状
    第一节 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基本情况
        一、上市公司历年统计数据
        二、实施主体一般性特征
        三、激励方案考察
    第二节 股票错误定价水平研究
第三章 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效果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假设的提出
    第二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变量的选择
    第四节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第五节 实证模型结果分析
        一、模型摘要与方差分析
        二、回归系数分析表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
第四章 案例介绍
    第一节 昆药集团公司概况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经营状况
        三、公司治理及员工构成
    第二节 昆药集团激励方案的实施情况
        一、股份授予
        二、股份解锁
        三、激励方案的要素比较
    第三节 昆药集团激励方案的特点
        一、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模式
        二、双重考核机制的业绩解锁条件
        三、累进制的激励基金提取式激励
        四、灵活的滚动式激励机制
第五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股权激励方案合理性分析
        一、行权条件
        二、激励覆盖面
        三、股权激励力度
        四、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小结
    第二节 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一、公司市场业绩评估
        二、公司财务业绩影响
        三、公司非财务业绩影响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能促进公司业绩
        二、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具有择时性
        三、“股份回购+累进制考核”激励模式效果显着
        四、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激励力度和覆盖面待提升
        五、昆药集团激励方案具有福利性质
    第二节 研究启示
        一、注重股权激励模式的创新和适用性
        二、设置科学的行权指标
        三、制定合理的激励覆盖面与激励力度
        四、建立完备的公司内部监管体系
        五、完善股权激励实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样本公司股权激励草案公告日前后相对市净率统计
    附录二 :昆药集团四期股权激励期间AR与CAR统计
    附录三 :2008-2018年中药行业公司财务绩效综合得分排名
致谢

四、我国公司期权激励中的财务指标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股权激励设计优化研究 ——以光迅科技为例[D]. 殷春蕾.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2)
  • [2]股权激励中公司管理层信息操控行为研究 ——以伊利股份为例[D]. 陈日.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3]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影响研究 ——以苏泊尔为例[D]. 李永文.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4]SJ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优化研究[D]. 任萧谕.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产权变更下苏泊尔股权激励动因与效果研究[D]. 汪瑞兴.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高管股权激励是有效激励还是谋取福利? ——基于长盈精密的案例分析[D]. 唐啸.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7]ADSD公司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D]. 曲璐涛. 山东大学, 2020(05)
  • [8]用友网络股权激励实施动因及效果分析[D]. 石漫. 贵州财经大学, 2020(12)
  • [9]MDJT股权激励方案及实施效果研究[D]. 邢若晨.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机制研究 ——以昆药集团为例[D]. 白骏杰.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我国公司期权激励财务指标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