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腐蚀机制与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光泉,李广芳,王俊强,张天遂,张斐,蒋习民,刘宏芳[1](2021)在《临海管道微生物腐蚀损伤机制与防护》文中研究表明海洋油气管道作为大量、长距离输送油气资源最主要的方式,担负着海上油气集输的重要任务,也被称为海洋油气工程的"生命线"。然而海洋环境下的微生物腐蚀是造成海洋油气管道腐蚀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结合海洋油气输送管道的服役环境,综述了海洋环境下临海管道微生物腐蚀失效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有代表性的硫酸盐还原菌和铁氧化菌在海洋环境下引起的微生物腐蚀规律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相应的海洋管道防护方法,为微生物腐蚀损伤的研究及控制提供参考。
黄路遥[2](2021)在《典型钢铁材料海洋铜绿假单胞菌腐蚀行为及胞外电子传递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广泛存在于工业用水和海水中,是海洋环境中的主要细菌之一。P.aeruginosa也被认为是造成海洋环境下碳钢及不锈钢类金属材料微生物腐蚀的主要元凶,对钢铁装备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尽管P.aeruginosa微生物腐蚀的研究已得到广泛关注,但是它的微生物腐蚀机制尚未得到清晰的阐明。开展P.aeruginosa微生物腐蚀机理研究对于保障海洋工程装备的长效服役及合理微生物防治方法的实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金属表面与细菌间的电子传递过程出发,通过基因敲除技术,研究P.aeruginosa影响下两种典型海洋用钢铁材料X80管线钢和304不锈钢的腐蚀行为,寻找到腐蚀过程中参与电子传递的电子载体和决定其表达的相关基因,并根据研究结果推断出P.aeruginosa造成活化和钝化体系钢铁材料微生物腐蚀的胞外电子传递机制。主要结果如下:在无菌培养基中加入外源性绿脓菌素(pyocyanin,PYO),并不会改变X80钢和304不锈钢的腐蚀行为,没有P.aeruginosa介入下,PYO自身不具备加速两种典型金属材料腐蚀的能力。在有菌培养基中添加外源性PYO,X80钢样品表面点蚀加重,失重增加,电化学结果表明,P.aeruginosa生物膜在外加PYO作用下促进了 X80钢的阳极溶解;304不锈钢样品表面点蚀加重,电化学结果表明,外加PYO作用下304不锈钢样品的击穿电位负移最为明显,P.aeruginosa生物膜在外源性PYO作用下对钝化膜的攻击性更强,导致304不锈钢腐蚀加剧。敲除phzM和phzS基因后,基因敲除型P.aeruginosa维持了和野生型P.aeruginosa一致的生长状态,但是PYO的合成则受到了明显抑制,敲除phzM和phzS基因显着降低了P.aeruginosa的PYO分泌量。相比于接种野生型P.aeruginosa培养基中的X80钢和304不锈钢样品,含有基因敲除型P.aeruginosa培养基中的样品表面的局部腐蚀受到明显抑制,敲除phzM和phzS基因显着降低了P.aeruginosa的腐蚀性和样品的微生物腐蚀速率,phzM和phzS基因作为控制P.aeruginosa微生物腐蚀开关的作用得到确认。在外源性PYO介入下,基因敲除型P.aeruginosa对两种典型钢铁材料的腐蚀能力部分恢复,表明phzM和phzS基因只参与调控PYO的合成,并不影响P.aeruginosa利用PYO等电子载体的能力。P.aeruginosa体内吩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处于动态调整中,敲除phzM和phzS基因后,基因敲除型P.aeruginosa体内PYO的合成几乎完全抑制,然而其他两种常见的吩嗪类化合物吩嗪-1-羧酸(PCA)和吩嗪-1-甲酰胺(PCN)的分泌量则发生了上调,也即在PYO合成通路受阻情况下,P.aeruginosa会自发上调其他类吩嗪类化合物的基因表达,合成更多的PCN等作为电子载体与胞外金属基体交换电子,造成腐蚀。将有机碳源饥饿实验与基因敲除技术相结合,证实了在有机碳源不足时,P.aeruginosa倾向以生物膜形式附着在X80钢表面,通过腐蚀X80钢获取电子用于胞内呼吸,维持细菌生存。基于此提出活化体系下P.aeruginosa微生物腐蚀的胞外电子传递机制:氧化态PYO等吩嗪类化合物作为间接电子载体在胞外接受微生物腐蚀中Fe基体溶解产生的电子,转变为还原态进入到细胞内,在胞内电子从还原态的PYO转移到胞内的电子受体并参与胞内呼吸链,维持细菌生长。此时,电子传递的方向是从细胞外到细胞内,P.aeruginosa细菌在该过程中作为“生物阴极”,微生物腐蚀阴极反应发生在细菌体内。厌氧条件下,培养基中NO3-浓度降低时,P.aeruginosa以304不锈钢中钝化膜中铁的氧化物为电子受体,通过外向电子传递加速304不锈钢微生物腐蚀。基于此提出钝化体系下P.aeruginosa微生物腐蚀的胞外电子传递机制:P.aeruginosa氧化有机物产生的电子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化态PYO,转变为还原态PYO后携带电子到细胞外,与不锈钢表面钝化膜中的铁氧化物接触,钝化膜中的Fe3+被还原为Fe2+,还原后的PYO重新转化为氧化态。钝化膜在这个过程中加速溶解,导致其屏蔽性下降,引发点蚀。此时,电子传递的方向是从细胞内到细胞外,P.aeruginosa在该过程中作为“生物阳极”,微生物氧化发生在细菌体内。据此,P.aeruginosa加速微生物腐蚀的胞外电子传递过程是双向的,金属表面处于活化/钝化状态不同时,P.aeruginosa通过微生物氧化或微生物还原来腐蚀生物膜下方的金属。
尹路[3](2021)在《新型耐硫酸盐还原菌腐蚀双相不锈钢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资源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海洋工程材料的腐蚀失效始终是限制海洋工程发展最严重的问题。海洋腐蚀环境复杂严苛,高盐度的海水和材料表面附着的腐蚀性微生物都严重威胁着海洋设备的服役安全。针对服役环境中的各种腐蚀因素,设计高性能且绿色环保的海洋工程材料,对海洋探索和资源开采具有重大意义。2205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海水腐蚀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领域。但由于其不具有耐微生物腐蚀(MIC)性能,海洋环境中多种腐蚀性细菌,尤其是硫酸盐还原菌(SRB)会严重威胁2205双相不锈钢的服役安全。SRB腐蚀的机制复杂,其硫酸盐呼吸代谢产物会引起金属材料的氢脆(HE),而且会同时减弱常见杀菌剂和杀菌离子的杀菌效力,使腐蚀防治工作十分困难。本文研究基于杀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Cu、Ce复合添加的方法,开发了 2205-Cu-Ce新型双相不锈钢,有效抑制SRB引起的腐蚀。并根据新合金体系的特性,基于氢陷阱理论,设计了纳米富铜相快速单相析出的时效处理工艺,显着提升了材料的抗HE性能,进一步提高2205-Cu-Ce在SRB环境中服役的安全性。分析2205-Cu-Ce的热变形行为,通过建立本构方程、绘制热加工图,获得了最优热加工参数,可以更好地指导2205-Cu-Ce双相不锈钢的加工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Ce对SRB表现出Hormesis效应,只有当添加量达到临界值(本研究中为0.18 wt.%)时,2205-Cu-Ce才会有效抑制材料表面的SRB生物被膜。综合考虑力学性能、耐海水腐蚀性能和生产成本等因素,确定了 0.18 wt.%的Ce添加量为最优成分。该成分的2205-Cu-Ce相比于2205,具有相当的耐海水腐蚀性能和更高的力学性能。而且由于Cu和Ce对SRB的杀菌作用,2205-Cu-Ce对SRB引起的MIC有显着的抑制效果。此外,时效处理研究发现,2205-Cu-Ce中的Cu可以在700℃-1 h的条件下,在铁素体晶粒内单相弥散析出。这种时效处理不会影响材料各项性能,却会在HE敏感位置高效引入氢陷阱,阻碍H原子进入基体和在α-Fe晶格内的扩散过程,显着提高材料整体的抗HE性能。而且在其它温度下时效后发现,Cu、Ce添加会抑制2205双相不锈钢中α’和σ等有害相析出。通过热压缩研究发现,Cu和Ce添加会提高2205双相不锈钢的热变形激活能,Ce还会明显增加峰值流变应力。热加工图显示2205-Cu-Ce具有较宽的安全加工区,热加工性能良好。
韦博鑫,许进,高立群,覃清钰,付琦,于长坤,孙成,王振尧[4](2021)在《油气管线钢土壤环境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结合国内外埋地管线钢微生物腐蚀的研究,综述了腐蚀性土壤微生物种类和特点、环境因素对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的影响、生物腐蚀研究方法和进展,以及微生物腐蚀防护与监检测技术。最后,对埋地管线钢微生物腐蚀研究进行了展望。埋地管线钢服役环境复杂,受到土壤类型、杂散电流、阴极保护、应力、剥离涂层和微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各种因素之间又存在着相互的耦合作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埋地管线钢微生物腐蚀将成为土壤微生物腐蚀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土壤微生物腐蚀研究涉及土壤学、材料学、腐蚀科学和微生物学等多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而化学和电化学分析技术、微生物分析技术以及材料表征技术等的联用也将为土壤微生物腐蚀行为和机制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方法,这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微生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随着对微生物腐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硫酸盐还原菌腐蚀机理的认识也更加全面,"生物阴极催化还原"理论从生物能量学和生物电化学角度解释了微生物腐蚀的过程和机理。抗菌涂层开发和耐微生物腐蚀管线钢研发为MIC防治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路径。
何静,杨纯田,李中[5](2021)在《建筑行业微生物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综述了导致混凝土材料和金属材料微生物腐蚀的研究现状,分别阐述了其微生物腐蚀的机理,包括混凝土生物硫酸腐蚀机制、金属微生物腐蚀的经典腐蚀机制和细胞外电子转移机制。概述了现有的建筑行业混凝土和金属材料微生物腐蚀及混凝土改性、制备保护涂层材料、添加杀菌剂等防护方法的研究进展,为后续建筑材料微生物腐蚀机制和防护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王庆福[6](2021)在《口腔菌群对316L不锈钢及钛金属微生物腐蚀行为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微生物腐蚀(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MIC)是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现象,能够引起材料降解,影响材料性能。人体环境中生物医用材料的腐蚀可诱发炎症反应或过敏反应,导致宿主组织受损、植入物松动等严重并发症。目前绝大多数微生物腐蚀研究采用纯种介质进行,少数采用双菌种介质。这种研究方式虽然有利于结果的重复和分析,但与实际环境中发生的腐蚀相去甚远。实际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体环境)中发生的微生物腐蚀都是多种微生物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关于口腔微生物腐蚀的研究报道较少,且局限于常见菌种及单一菌种的腐蚀行为评价。因此,研究口腔菌群的微生物腐蚀行为对于评估口腔环境中生物材料的微生物腐蚀程度具有更好的参考价值,探讨口腔菌群的腐蚀机理对口腔生物材料的改良也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期望通过体外建立模拟口腔菌群的多菌种生物膜,评价其对口腔常用金属材料的微生物腐蚀行为,为阐明口腔菌群的腐蚀机理和改良生物医用金属材料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有氧环境中体外建立2个龈上菌斑多菌种生物膜(subject1组和subject2组),以316L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样品表面生物膜和腐蚀形貌进行表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其腐蚀产物进行分析,通过线性极化电阻、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等电化学方法对其腐蚀速率进行评价,通过16S r DNA测序技术对多菌种生物膜的组成特点进行分析。第二部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口腔菌群自身分泌电子载体(核黄素)的能力进行评价,通过线性极化电阻、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方法分析核黄素对口腔菌群腐蚀行为的影响。第三部分:厌氧环境中体外建立2个龈下菌斑多菌种生物膜(subject1组和subject2组),以钛合金(TC4)及纯钛(TA2)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样品表面生物膜和腐蚀形貌进行表征,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对其腐蚀产物进行分析,通过线性极化电阻、极化曲线等电化学方法对其腐蚀速率进行评价。结果:第一部分: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口腔菌群在316L不锈钢表面可形成生物膜附着。第3天时生物膜结构相对简单,第7天时生长为更为复杂的多层网状结构;荧光成像结果显示,第7天时两组生物膜的致密度均明显高于第3天,第7天时检测到的红色荧光更为明显,表明死亡菌体增多;激光共聚焦观察腐蚀形貌结果显示,subject1组和subject2组的平均最大点蚀坑深度较无菌组均明显升高,同时subject1组的平均最大点蚀坑直径较无菌组明显增大;电化学结果显示,相比于无菌组,两有菌组的开路电位、极化电阻、腐蚀电位、电荷转移电阻均明显减小,腐蚀电流密度明显升高;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显示,两有菌组样品表面Fe、Cr和Ni元素的氧化物比例降低明显,纯金属(Fe0、Cr0和Ni0)的比例升高;p H测量结果显示,无菌组p H值相对稳定,两有菌组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均在第1天降低明显,随后逐渐升高;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结果显示,两有菌组Ni、Cr元素的离子析出浓度均明显高于无菌组;16S r DNA测序结果显示,口腔菌群可在样品表面形成多种类、多功能的生物膜,其中包括好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严格厌氧菌,以及产酸菌、硝酸盐还原菌和具有胞外电子转移能力的电化学活性细菌。第二部分:高效液相色谱结果显示,无菌组未检测到核黄素,subject1组在第5天和第7天时,可检测到极低浓度的核黄素,subject2组在第3天、5天、7天时,可检测到相对浓度较高的核黄素;电化学结果显示,添加10μg/m L外源性核黄素对无菌组的极化电阻、电荷转移电阻无影响,说明该浓度的核黄素本身对实验结果无干扰;与无菌组相比,subject1组、subject2组均明显降低了316L不锈钢的极化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且subject2组降低更为明显,添加外源性核黄素对两实验组的腐蚀速率无促进或抑制作用;p H测量结果显示,无菌组p H值相对稳定,且添加核黄素对该结果无影响。Subject1组和subject2组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均在第1天时明显下降,第2天开始逐渐升高,添加核黄素对两实验组的p H值变化未产生影响。第三部分: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口腔菌群在第3天和第7天时,均可在TC4、TA2表面形成生物膜附着,且第7天时膜结构更为致密和复杂;荧光成像结果显示,TC4和TA2表面生物膜最大厚度随时间而有所增加,第7天时菌体密度明显增加,死亡菌体比例开始升高;激光共聚焦观察腐蚀形貌结果显示,subject1组和subject2组的平均最大点蚀坑深度较无菌组均明显升高;电化学结果显示,相比于无菌组,两有菌组开路电位、极化电阻、腐蚀电位均明显减小,腐蚀电流密度明显增高;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显示,subject1组和subject2组TC4表面的Ti O2和Al2O3含量均明显减少,subject1组TA2表面的Ti O2含量也明显降低;p H测量结果显示,无菌组p H值相对稳定,两有菌组均在第1天时有所下降,随后逐渐升高。结论:第一部分:口腔菌群在316L不锈钢表面可生成稳定的多菌种生物膜,其组成具有个体差异。本研究中的多菌种生物膜可良好模拟口腔菌斑的生物多样性,还原其在体内多种类、多功能的特点;在口腔菌群环境中,多菌种生物膜的不均匀性导致其与金属表面之间形成多种腐蚀性微电池,比如氧浓差电池等;口腔菌群可加剧316L不锈钢的点蚀,明显加快其腐蚀速率,同时降低表面钝化膜中Fe、Cr、Ni的氧化物含量,削弱其耐腐蚀性;口腔菌群含有多种不同功能的微生物,具备导致传电型微生物腐蚀的能力。第二部分:口腔菌群中包含可通过自身代谢活动合成核黄素的菌种,且不同菌群分泌核黄素的能力不同;不同菌群对金属材料的微生物腐蚀能力不同;外源性核黄素对口腔菌群的腐蚀行为未产生明显影响。第三部分:厌氧环境中口腔菌群在TC4、TA2表面可生成具有复杂结构的多菌种生物膜;口腔菌群可导致TC4、TA2的点蚀加剧,明显加快钛金属的腐蚀速率,且能够降低表面钝化膜中Ti O2或Al2O3的含量,影响其耐腐蚀性。
张雨轩,陈翠颖,刘宏伟,李伟华[7](2021)在《铝合金霉菌腐蚀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结合近年来铝合金霉菌腐蚀机制与防护领域研究成果,介绍了代表性霉菌的种类及影响霉菌活性的主要因素,重点总结和讨论了铝合金霉菌腐蚀机制,主要包括酸蚀机制、浓差电池机制、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直接电子传递机制和霉菌铝合金直接界面作用机制。霉菌通过新陈代谢可以产生大量的有机酸,能够显着地降低介质和生物膜内的p H,从而导致酸蚀引发局部腐蚀。霉菌在铝合金表面形成的生物膜是诱发氧浓差电池产生的原因之一,铝合金霉菌腐蚀过程中潜在的直接电子传递及铝合金和霉菌的直接界面作用也是导致铝合金局部腐蚀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铝合金霉菌腐蚀控制方法,展望了未来铝合金霉菌腐蚀的研究重点,为铝合金霉菌腐蚀研究提供参考。
李军[8](2020)在《X80管线钢硝酸盐还原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腐蚀行为与机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土壤中广泛存在的硝酸盐还原菌Bacilluslicheniformis为对象,研究了其对X80管线钢腐蚀行为的影响。首先,应用电化学测试、失重试验以及形貌与成分分析技术研究了中性土壤模拟液中X80钢在B.licheniformis一个生长周期内的腐蚀行为规律与演变过程;其次,通过将碳饥饿条件与氧化还原荧光探针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颖的胞外电子传递检测方法,同时辅以失重试验与电化学测试,从生物能量学的角度对X80钢B.licheniformis腐蚀机理进行了研究;再次,应用电化学测试与蛋白质组分析技术,结合失重试验,探究了 B.licheniformis从X80钢表面获取电子的具体路径,并对其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最后,通过将聚焦离子束刻蚀制样技术与高分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相结合,同时辅以二次离子质谱,对X80钢与B.licheniformis的界面进行微纳米分析,从结构与成分的角度阐明了二者的相互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将碳饥饿条件与氧化还原荧光探针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基于生物能量学的胞外电子传递检测新方法,直观地证实B.licheniformis能够从X80钢中获取电子用于胞内呼吸,为微生物腐蚀的生物能量学理论提供了直接证据。相对于细菌分泌物导致的介质酸化,从钢到细菌的电子传递在加速腐蚀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适当的碳饥饿能够引发更为严重的腐蚀。(2)B.licheniformis可通过三条路径从X80钢表面获取电子:一、通过细胞色素直接接受电子。B.licheniformis表面(或近表面)存在P450和c553两种细胞色素,二者可将电子从钢表面传递到胞内为细菌代谢提供能量或短暂存储电子以备细菌后续使用,其氧化还原电位为-0.2~0.2 V vs.SCE;二、通过细胞色素与黄素结合直接接受电子。B.licheniformis可分泌痕量核黄素,其可作为辅酶因子与细菌表面的细胞色素结合,辅助电子传递,氧化还原电位约为-0.28 V vs.SCE;三、通过黄素扩散间接接受电子。提高介质中的黄素含量,会进一步增加与细胞色素结合的数量。随着细胞色素结合位点趋于饱和,剩下的黄素主要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其可通过扩散实现间接电子传递,氧化还原电位约为-0.45 V vs.SCE。其中,与细菌表面细胞色素相结合的黄素在辅助电子传递的过程中生成半醌,而介质中游离的黄素则可从钢表面接受电子生成氢醌。开路电位下,相对与细胞色素结合的黄素,游离的黄素反应速率常数更大,更容易从钢表面得到电子。当介质中游离的黄素浓度足以克服传质过程的影响时,能有效加快B.licheniformis对X80钢的腐蚀速率。(3)在腐蚀环境中,B.licheniformis与X80钢表面的相互作用比较复杂。一方面,由于生物矿化作用导致细菌表面形成鞘壳以及胞外聚合物、铁的(氢)氧化物、硫化物等在钢表面的快速沉积,细菌很难与钢基底直接接触。另一方面,鞘壳和沉积层虽然在空间上阻隔了细菌与钢基底,但其导电性与渗透性为电子传输与载体扩散提供了可能,使得细菌仍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钢表面获取电子。(4)浸泡初期B.licheniformis主要通过两方面的作用加速X80钢腐蚀:一、细菌催化的硝酸盐还原反应;二、(局部)酸化效应。其中,酸化可以抑制钢表面的钝化过程,诱发点蚀;而细菌催化的硝酸盐还原反应则能够从钢中获取电子,起到阴极去极化的效果。二者共同作用加速基底腐蚀。(5)细菌矿化作用生成的磷酸铁盐可起到缓蚀作用,致使钢的腐蚀速率在浸泡约一周后显着下降。B.licheniformis自身虽然不能从二价铁中获取电子,但其在碳饥饿条件下的代谢产物亚硝酸根可将之氧化,生成磷酸铁盐裹覆在钢表面,使其受到保护,减缓腐蚀。
刘宏伟,陈翠颖,张雨轩,李伟华[9](2020)在《油气田微生物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结合笔者近年来所做的油气田微生物腐蚀领域的工作,以硫酸盐还原菌和铁氧化菌为代表性腐蚀性微生物,系统分析了油气田环境中微生物腐蚀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微生物腐蚀行为和机制与微生物的种类、材料、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系统地统计和分析油气田腐蚀性微生物的种类和种群结构是微生物腐蚀研究基础。同时还探讨了缓蚀剂、杀菌剂及缓蚀杀菌剂在油田微生物腐蚀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油气田微生物腐蚀与防护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白鹏凯[10](2020)在《循环冷却水中缓蚀阻垢剂对铁细菌腐蚀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大型电厂对再生水补水的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要求的不断提高,无疑增加了微生物的滋生和微生物对金属管网的腐蚀风险。因此,本研究通过实验,开展了常用缓蚀剂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水溶性咪唑啉对碳钢表面铁细菌(IB)生物膜的生长和组成变化、电化学腐蚀行为、铁细菌附着特性以及化合物转化的影响研究,提出了缓蚀剂HEDP/水溶性咪唑啉对铁细菌腐蚀的影响机制。与IB工况相比,HEDP+IB工况在腐蚀7d时,生物膜厚度减少了约56%,在腐蚀层中IB菌及其EPS的分布更加致密,且在生物膜深度分布上更早的形成IB菌——EPS——IB菌的结构;腐蚀15d内生物膜中IB菌的含量为6.00×1063.60×108 cfu/ml,比IB工况最高高1.5个数量级,生物膜中EPS含量也增加了0.22.6 mg/cm2,表明HEDP促进IB菌生长以及EPS的分泌。水溶性咪唑啉+IB工况在碳钢腐蚀的7d,生物膜厚度减少了约20%,腐蚀15d内生物膜IB菌量在1.00×1058.20×105 cfu/ml,铁细菌量下降12个数量级;EPS分泌量减少了0.81.8 mg/cm2,EPS中多糖与蛋白质含量比例上升至PS/PN=5.27.3,即水溶性咪唑啉对IB菌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同时主要抑制EPS中蛋白质的分泌。与IB工况相比,加入缓蚀剂HEDP/咪唑啉后,腐蚀电流密度均明显变小,极化电阻明显增加,阻抗增加,说明缓蚀剂HEDP和咪唑啉均抑制了碳钢表面的腐蚀;腐蚀15d时,腐蚀电流密度相对于IB工况分别下降83.6%、57.3%,说明两种缓蚀剂均对微生物腐蚀具有抑制作用,且HEDP的缓蚀性优于水溶性咪唑啉。AFM粘附力试验结果表明,在碳钢表面浸涂缓蚀剂HEDP和咪唑啉后,粘附力下降百分比分别为:51.9%、43.1%,说明缓蚀剂HEDP和咪唑啉在碳钢表面形成缓蚀剂膜后均抑制了IB菌的附着。XPS对表面腐蚀产物及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与IB工况相比,HEDP+IB工况,Fe质量分数减少;C质量分数增加,且增加值大于缓蚀剂吸附所含C的质量分数,说明部分HEDP作为营养物质促进IB菌的生长,抑制Fe(II)的溶出,用于IB菌生长的C的百分比为14.2%45.5%;腐蚀3d15d内,FeOOH的含量增加了33.6%43.4%,无磁铁矿Fe3O4的生成,说明缓蚀剂HEDP通过促进IB菌代谢而加速了其利用Fe(II)转化为FeOOH的代谢作用,同时其优异的成膜能力抑制了厌氧性菌如铁还原菌(IRB)的生长,不利于Fe3O4的生成。与IB工况相比,咪唑啉+IB工况中C的质量分数下降,Fe的质量分数增加,且FeOOH峰占比下降了1.022.09%,Fe2O3峰占比升高了2.096.69%,Fe3O4峰占比降低了2.754.96%。即水溶性咪唑啉抑制了IB菌利用Fe(II)转化为FeOOH的代谢作用。
二、微生物腐蚀机制与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腐蚀机制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临海管道微生物腐蚀损伤机制与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 临海环境海洋腐蚀特征及微生物腐蚀规律 |
2 海洋管线腐蚀类型及腐蚀机制 |
2.1 微生物腐蚀 |
2.1.1 硫酸盐还原菌的腐蚀机理 |
2.1.2 好氧细菌腐蚀机制IOB是一类以O2 |
2.1.3 混合细菌协同腐蚀 |
2.2 应力腐蚀开裂 |
2.2.1 应力腐蚀开裂机理 |
2.2.2 SRB诱导应力腐蚀开裂 |
2.3 缝隙腐蚀 |
3 临海环境腐蚀防护 |
3.1 涂层保护 |
3.2 阴极保护 |
3.3 防腐钢材与缓蚀剂杀菌剂 |
4 总结与展望 |
(2)典型钢铁材料海洋铜绿假单胞菌腐蚀行为及胞外电子传递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微生物腐蚀研究进展 |
2.2.1 微生物腐蚀定义 |
2.2.2 影响腐蚀的微生物 |
2.2.3 生物膜与微生物腐蚀 |
2.2.4 微生物腐蚀的胞外电子传递机制 |
2.3 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吩嗪类化合物 |
2.3.1 铜绿假单胞菌对腐蚀的影响 |
2.3.2 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吩嗪化合物 |
2.4 微生物腐蚀研究方法进展 |
2.4.1 传统微生物腐蚀研究方法 |
2.4.2 基因编辑技术 |
2.4.3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
2.5 研究方案 |
3 外源性PYO对P.aeruginosa微生物腐蚀影响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外源性PYO对P.aeruginosa细胞生长的影响 |
3.3.2 外源性PYO对X80钢腐蚀形貌的影响 |
3.3.3 X80钢腐蚀产物成分分析 |
3.3.4 X80钢腐蚀失重分析 |
3.3.5 X80钢腐蚀电化学行为分析 |
3.3.6 外源性PYO对304不锈钢腐蚀形貌的影响 |
3.3.7 304不锈钢点蚀分析 |
3.3.8 304不锈钢腐蚀产物分析 |
3.3.9 304不锈钢腐蚀电化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因敲除技术研究典型金属材料P.aeruginosa微生物腐蚀行为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基因敲除对P.aeruginosa生长特性的影响 |
4.3.2 X80钢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成分分析 |
4.3.3 X80钢腐蚀电化学分析 |
4.3.4 304不锈钢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分析 |
4.3.5 304不锈钢腐蚀电化学分析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P.aeruginosa在不同碳源条件下对X80钢腐蚀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碳源条件对P.aeruginosa生长特性的影响 |
5.3.2 生物膜形貌分析 |
5.3.3 腐蚀失重分析 |
5.3.4 腐蚀产物分析 |
5.3.5 腐蚀电化学分析 |
5.3.6 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P.aeruginosa在不同电子受体含量下对304不锈钢腐蚀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6.3.1 不同电子受体含量对P.aeruginosa生长特性的影响 |
6.3.2 生物膜形貌分析 |
6.3.3 点蚀分析 |
6.3.4 表面元素释放分析 |
6.3.5 钝化膜成分分析 |
6.3.6 腐蚀电化学分析 |
6.3.7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分析 |
6.3.8 分析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新型耐硫酸盐还原菌腐蚀双相不锈钢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海洋腐蚀和海洋工程用不锈钢 |
1.1.1 海洋腐蚀环境 |
1.1.2 海洋工程用双相不锈钢 |
1.2 海洋微生物腐蚀 |
1.2.1 海洋微生物和生物被膜特性 |
1.2.2 微生物腐蚀的危害和机理 |
1.2.3 微生物腐蚀与菌致开裂 |
1.3 微生物腐蚀的防护技术 |
1.3.1 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 |
1.3.2 杀菌剂和杀菌涂层 |
1.3.3 抗菌金属材料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抗菌元素复合添加对2205双相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和热处理制度 |
2.2.2 元素分布和组织观察 |
2.2.3 拉伸性能和硬度测试 |
2.2.4 电化学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铜、铈复合添加对2205双相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2.3.2 铜、银复合添加对2205双相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结论 |
第3章 铜、铈复合添加2205双相不锈钢耐硫酸盐还原菌腐蚀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和菌种 |
3.2.2 电化学测试 |
3.2.3 抗菌性能测试和生物被膜观察 |
3.2.4 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铜、铈复合添加对2205双相不锈钢抗菌性能影响 |
3.3.2 铜、铈复合添加对2205双相不锈钢耐硫酸盐还原菌腐蚀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结论 |
第4章 含铜2205双相不锈钢中氢陷阱单相析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计算模型与方法 |
4.2.2 实验材料与时效制度 |
4.2.3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4.2.4 析出相表征 |
4.2.5 电化学与抗菌性能测试 |
4.2.6 充氢与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铜、铈固溶原子与氢原子的交互作用 |
4.3.2 时效温度对2205双相不锈钢析出相和性能的影响 |
4.3.3 纳米富铜相对2205双相不锈钢抗氢脆性能影响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铜、铈添加对2205双相不锈钢热变形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热压缩参数 |
5.2.2 热压缩样品组织观察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铜添加对2205热变形性能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
5.3.2 铜、铈复合添加2205双相不锈钢热加工性能分析 |
5.4 本章结论 |
第6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4)油气管线钢土壤环境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壤微生物腐蚀 |
1.1 土壤腐蚀微生物 |
1.2 埋地管线钢微生物腐蚀 |
1.2.1 土壤类型 |
1.2.2 交流电流 |
1.2.3 阴极保护 |
1.2.4 应力 |
1.2.5 剥离涂层 |
1.2.6 其他微生物 |
2 微生物腐蚀研究方法 |
2.1 电化学测试技术 |
2.2 先进表面分析技术 |
2.2.1 荧光标记显微技术 |
2.2.2 聚焦离子束(FIB)技术 |
3 硫酸盐还原菌腐蚀机理研究 |
3.1 阴极去极化理论 |
3.2 代谢产物腐蚀理论 |
3.3 胞外电子传递理论 |
3.4 生物阴极还原理论 |
4 管线钢微生物腐蚀防护与监检测技术 |
5 展望 |
(5)建筑行业微生物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混凝土微生物腐蚀 |
1.1 混凝土材料的微生物腐蚀概述 |
1.2 造成混凝土材料腐蚀的微生物 |
1.3 混凝土材料微生物腐蚀机理 |
2 建筑行业中金属材料的微生物腐蚀 |
2.1 建筑行业中金属材料的微生物腐蚀概述 |
2.2 造成金属腐蚀的微生物 |
2.3 金属材料微生物腐蚀机理 |
3 建筑行业微生物腐蚀的防治 |
3.1 混凝土改性 |
3.2 保护涂层 |
3.3 添加杀菌剂 |
4 展望 |
(6)口腔菌群对316L不锈钢及钛金属微生物腐蚀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口腔菌群对316L不锈钢微生物腐蚀行为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金属试样的制备 |
2.2.2 龈上菌斑的采集 |
2.2.3 口腔菌群的接种 |
2.2.4 生物膜和样品表面形态观察 |
2.2.5 电化学实验 |
2.2.6 腐蚀产物分析和pH值检测 |
2.2.7 16S rDNA测序技术 |
2.2.8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生物膜形貌 |
3.2 生物膜荧光成像 |
3.3 点蚀形貌 |
3.4 电化学实验 |
3.4.1 开路电位 |
3.4.2 线性极化电阻 |
3.4.3 电化学阻抗谱 |
3.4.4 极化曲线 |
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6 pH值分析 |
3.7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
3.8 16S rDNA测序分析 |
3.8.1 不同分类水平下物种数目分析 |
3.8.2 属水平的物种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电化学评价核黄素对口腔菌群腐蚀行为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金属试样的制备 |
2.2.2 龈上菌斑的采集 |
2.2.3 口腔菌群的接种 |
2.2.4 核黄素浓度检测 |
2.2.5 电化学实验 |
2.2.6 pH值检测 |
2.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高效液相色谱 |
3.2 线性极化电阻 |
3.3 电荷转移电阻 |
3.4 pH值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口腔菌群对钛合金(TC4)及纯钛(TA2)微生物腐蚀行为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金属试样的制备 |
2.2.2 龈下菌斑的采集 |
2.2.3 口腔菌群的接种 |
2.2.4 生物膜和样品表面形态观察 |
2.2.5 电化学实验 |
2.2.6 腐蚀产物分析和pH值检测 |
2.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生物膜形貌 |
3.2 生物膜荧光成像 |
3.3 点蚀形貌 |
3.4 电化学实验 |
3.4.1 开路电位 |
3.4.2 线性极化电阻 |
3.4.3 极化曲线 |
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6 pH值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生物腐蚀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铝合金霉菌腐蚀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霉菌的种类及特性 |
1.1 霉菌种类 |
1.2 霉菌的特性 |
2 铝合金霉菌腐蚀机制 |
2.1 酸蚀机制 |
2.2 浓差电池腐蚀机制 |
2.3 其他腐蚀机制 |
3 铝合金霉菌腐蚀防护 |
4 总结和展望 |
(8)X80管线钢硝酸盐还原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腐蚀行为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微生物腐蚀概述 |
2.1.1 微生物腐蚀的概念 |
2.1.2 微生物腐蚀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
2.2 生物膜及其在微生物腐蚀中的作用 |
2.2.1 生物膜的形成过程 |
2.2.2 生物膜的化学作用 |
2.2.3 微生物电子传递 |
2.3 微生物腐蚀行为与机理 |
2.3.1 微生物腐蚀的分类 |
2.3.2 微生物腐蚀研究进展 |
2.3.3 微生物腐蚀研究对象 |
2.3.4 微生物腐蚀研究热点与难点 |
3 中性土壤环境X80管线钢硝酸盐还原菌腐蚀行为规律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菌、介质与材料 |
3.2.2 电化学测试 |
3.2.3 失重试验 |
3.2.4 形貌与成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菌种鉴定及其生长曲线 |
3.3.2 电化学测试 |
3.3.3 失重试验 |
3.3.4 形貌与成分 |
3.4 本章小结 |
4 X80管线钢硝酸盐还原菌腐蚀的生物能量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菌、介质与材料 |
4.2.2 失重试验 |
4.2.3 电化学测试 |
4.2.4 荧光染色实验 |
4.3 实验结果 |
4.3.1 失重试验 |
4.3.2 电化学测试 |
4.3.3 荧光染色实验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硝酸盐还原菌从管线钢表面获取电子生物能量学分析 |
4.4.2 从X80钢到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电子传递路径初探 |
4.5 本章小结 |
5 X80管线钢硝酸盐还原菌腐蚀的电子传递路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细菌、介质与材料 |
5.2.2 电化学测试 |
5.2.3 蛋白质组分析 |
5.2.4 荧光染色实验 |
5.2.5 高效液相色谱 |
5.2.6 失重试验 |
5.3 实验结果 |
5.3.1 电化学测试 |
5.3.2 蛋白质组分析 |
5.3.3 荧光染色实验 |
5.3.4 高效液相色谱 |
5.3.5 失重试验 |
5.4 分析与讨论 |
5.4.1 从X80钢到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电子传递路径再探 |
5.4.2 从X80钢到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电子传递动力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硝酸盐还原菌/X80管线钢生物无机界面的结构与成分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细菌、介质与材料 |
6.2.2 细菌培养与移植 |
6.2.3 表面与界面分析 |
6.3 实验结果 |
6.3.1 表面分析 |
6.3.2 断层成像分析 |
6.3.3 切片分析 |
6.4 分析与讨论 |
6.4.1 基于细菌/金属生物无机界面分析的微生物腐蚀机理探讨 |
6.4.2 从X80钢到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电子传递路径三探 |
6.4.3 Bacillus licheniformis吸收硅元素的原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油气田微生物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田微生物腐蚀研究现状 |
1.1 硫酸盐还原菌腐蚀 |
1.2 铁氧化菌腐蚀 |
1.3 混合微生物腐蚀 |
2 油气田微生物腐蚀防护策略 |
3 油气田微生物腐蚀防护建议 |
4 结语 |
(10)循环冷却水中缓蚀阻垢剂对铁细菌腐蚀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循环冷却水中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2.2 微生物对金属腐蚀的研究进展 |
1.2.3 缓蚀剂对微生物腐蚀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铁细菌来源与检测 |
2.1.2 铁细菌富集 |
2.1.3 碳钢试样 |
2.1.4 试验配水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片浸泡试验(生物膜测试) |
2.2.2 电化学试验 |
2.2.3 IB菌数量检测 |
2.2.4 EPS含量测定 |
2.2.5 生物膜在碳钢表面分布 |
2.2.6 生物膜的微观形貌观察 |
2.2.7 生物膜三维层扫测试 |
2.2.8 平均腐蚀速率计算 |
2.2.9 AFM测试 |
2.2.10 XPS测试 |
第3章 缓蚀剂对铁细菌生物膜生长及组成转化研究 |
3.1 HEDP、咪唑啉和IB菌共同存在下生物膜中微生物量的变化规律 |
3.1.1 水中铁细菌数量变化规律 |
3.1.2 生物膜中铁细菌数量变化规律 |
3.2 不同工况生物膜形貌观察 |
3.3 缓蚀剂对碳钢表面EPS组分的影响分析 |
3.3.1 生物膜中EPS的变化规律 |
3.3.2 生物膜中多糖的变化规律 |
3.3.3 生物膜中蛋白质的变化规律 |
3.3.4 多糖/蛋白质比值的变化规律 |
3.4 生物膜三维结构观察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缓蚀剂对铁细菌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 |
4.1 对铁细菌电化学腐蚀的影响研究 |
4.1.1 开路电位 |
4.1.2 极化曲线 |
4.1.3 交流阻抗 |
4.2 缓蚀剂对碳钢表面粘附性的影响研究 |
4.2.1 铁细菌粘附力影响 |
4.2.2 铁细菌附附着速率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缓蚀剂对铁细菌腐蚀产物转化的影响研究及腐蚀机制 |
5.1 碳钢15d表面腐蚀形貌及成分分析 |
5.1.1 碳钢表面15d腐蚀宏观形貌观察 |
5.1.2 碳钢表面15d腐蚀微观形貌观察及元素分析 |
5.2 碳钢15d腐蚀速率分析 |
5.3 缓蚀剂存在下碳钢表面腐蚀产物特征分析 |
5.3.1 不同工况下全谱图拟合结果 |
5.3.2 不同工况下Fe2p谱图拟合结果 |
5.3.3 不同工况下O1s谱图拟合结果 |
5.4 缓蚀剂对碳钢表面微生物腐蚀影响的机理分析 |
5.4.1 HEDP对铁细菌腐蚀的影响机理分析 |
5.4.2 水溶性咪唑啉对铁细菌腐蚀的影响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微生物腐蚀机制与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临海管道微生物腐蚀损伤机制与防护[J]. 李光泉,李广芳,王俊强,张天遂,张斐,蒋习民,刘宏芳.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21(04)
- [2]典型钢铁材料海洋铜绿假单胞菌腐蚀行为及胞外电子传递机制研究[D]. 黄路遥.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1)
- [3]新型耐硫酸盐还原菌腐蚀双相不锈钢的性能研究[D]. 尹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油气管线钢土壤环境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研究进展[J]. 韦博鑫,许进,高立群,覃清钰,付琦,于长坤,孙成,王振尧. 表面技术, 2021(03)
- [5]建筑行业微生物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J]. 何静,杨纯田,李中.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21(02)
- [6]口腔菌群对316L不锈钢及钛金属微生物腐蚀行为的研究[D]. 王庆福.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7]铝合金霉菌腐蚀研究进展[J]. 张雨轩,陈翠颖,刘宏伟,李伟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21(01)
- [8]X80管线钢硝酸盐还原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腐蚀行为与机理[D]. 李军. 北京科技大学, 2020
- [9]油气田微生物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J]. 刘宏伟,陈翠颖,张雨轩,李伟华. 装备环境工程, 2020(11)
- [10]循环冷却水中缓蚀阻垢剂对铁细菌腐蚀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白鹏凯.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