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蓟县图书馆坚持经常为当地驻军送书(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明[1](2021)在《明代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研究》文中提出明朝设置辽东都指挥使司经营辽东地区,并“带控”包括大宁、努尔干都司在内的广大东北区域。有明一代,辽东都司辖境虽有盈缩,但其核心地理范围变化不大,即南濒海,东南附朝鲜半岛,东北环群山,西接草原、沙地,为中原重要门户。辽东地区因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与日本隔海相望,其社会变迁进程与邻邦牵涉颇多。所以,辽东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亦是维系东亚政治格局稳定的重要保障。国家制度与边疆秩序共同作用于明廷与朝鲜半岛政权之间的关系,双方交往实践亦对区域社会以及国家发展产生影响。明朝与朝鲜半岛政权较早确立了宗藩关系。包含贸易在内的对外活动均被纳入朝贡体系。朝鲜使臣赴明买卖方式、内容以及数量均有定例。但辽东地区的中朝贸易活动仍有鲜明的边疆特色。明代历史文献卷帙浩繁,日本、韩国等汉籍资料不断刊印,为明代中朝关系史的研究提供了方便。中国与朝鲜半岛政权关系史中“封贡”“事大”“使臣”“贸易”“中华观”“跨境民族”等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热点。然而,对外关系史内容宽泛、表述复杂,致使学界围绕典型历史问题是认同“传统秩序”,还是维护“民族荣誉”各抒己见,甚至争论不休。政治、文化交往的主观性和灵活性较强,经济交流则比较具体,且易于量化。本文通过梳理明代辽东地区中朝贸易活动,以期展现对外关系发展的客观态势及影响因素。明代之前,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经济交流已有数千年历史。人们利用自然条件不断改善自身生存现状,通过相互学习改善生产方式与生活水平。所以,贸易交换并非如浮萍般依附政治关系而存在。贸易为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社会交流的重要内容。辽东地区作为中原与朝鲜半岛物货相通的重要桥梁,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政治集团皆重视该区域的贸易活动。明代,辽东边疆营建与中朝宗藩关系确立是明廷政治生活中的紧要内容。其间,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贸易活动受之影响并发挥了独特作用。洪武、永乐两朝确立了辽东都司静态辖区与动态管控地带。明朝与朝鲜半岛政权(王氏高丽——李氏朝鲜)构建宗藩关系的过程中,辽东地区与朝鲜的贸易活动以官贸为主导,民间贸易群体难以逾越地理的瓯脱地带以及政治上的交往禁令。洪熙、宣德以后中朝宗藩关系稳定,贸易体系随之确立。正统至正德年间,中朝社会生产能力逐渐恢复,双方经济交流意愿不断加强,辽东地区中朝贸易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明代中后期,明朝几度实施“新政”,中朝“礼治”外交得以重塑。明廷加强了对中朝官、私贸易的管控。然而,辽东边政持续恶化,边臣在处理涉朝事务时向使臣征索财物已成惯例。朝鲜使臣在辽东地区购买违禁物品或转输超额物资相对容易。嘉靖至万历前期,辽东地区东南部得到开发,社会经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民间贸易活跃。女真族南下过程中与朝鲜半岛交集增多,贡贸、边市贸以及潜贸促进了女真农业经济的发展。明朝发达的商品经济使辽东地区中朝贸易物品种类丰富,白银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购买高价物品及上层人情打点等活动。明后期,中朝社会动荡与边疆危机迭起,特别是壬辰战争的爆发使辽东地区的中朝贸易活动突破了朝贡体系的束缚,区域贸易活动居主导地位。壬辰战争期间,明廷耗费巨额人力、物力驰援朝鲜战场,辽东地区资源输出量居于前列。明廷与朝鲜为解决筹集、运输物资等困境,出台诸多战时经济政策,如以布贸粮,许商帮军。中江以其地利优势成为官、商、民买卖与转运物资的集中之地,中江关市得以建立。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人员互动频繁,物资交换异常活跃。壬辰战争结束后,中朝统治秩序恢复,贸易活动亦回归常态。明清易代之际,中朝贸易活动对女真社会发展、辽东政局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后金占领辽东地区之前,朝鲜官民仍可在辽进行贸易活动。辽东贡路受阻后,一方面,朝鲜通过水路继续向明朝贡;一方面,与驻守皮岛东江集团贸换物资。后金政权日益巩固,明廷与朝鲜的宗藩关系逐渐松散,辽东不同区域同朝鲜间的贸易规模、途径、物品等均有所扩大。有明一代,明廷与朝鲜半岛政权通过奉表、传诏、献礼等方式维系了紧密的宗藩礼制。辽东地区依托地缘优势与朝鲜半岛之间贸易往来不断。所以,明代辽东地区贸易活动有着明显的历史痕迹和传统。同时,明朝承元启清,作为传统社会后段建立的汉族政权,其统治下的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显然繁荣于前代又受制于当代。明朝的强大国力为以“封贡”为核心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保障,宗藩体系下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贸易内容呈多元化发展态势。明廷统治辽东期间,各种贸易活动相互依存又彼此制约,受到明朝对外制度和边疆政策的双重支配。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贸易活动对双方宗藩关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及区域社会秩序变迁等影响深远。
李娟亮[2](2021)在《于学忠主政河北研究(1932-1935)》文中研究指明民国十七年(1928)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成立后,河北省军政先后由晋系和奉系军阀所把持。十九年(1930)中原大战晋系战败,张学良的奉系势力因战争中率兵入关助蒋而得以重新控制平津及整个河北重地。民国二十年(1931)东三省沦陷后,日军将侵略目标转向华北,河北政局日益动荡和严峻,省政府主席王树常因无力处理河北省复杂、动荡的局势而申请辞职。在此形势下,张学良改任东北军重要将领、原平津卫戍司令于学忠担任河北省政府主席。于学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临危受命,主政治理河北。本文试图立足档案资料、报纸期刊及其他史料,结合当时南京国民政府的施政方针和河北省的实际情形,通过研究于学忠治理河北时所面临的层层困境,重点论述其主冀期间制定的施政方针与具体的施政举措。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了解河北省的全貌以及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分析其主冀特点与影响,最终对于学忠治理河北作出相应的评价。于学忠任河北省政府主席期间,面对日军侵略步步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政治形势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苦力支撑河北政局,并试图努力发展河北省的各项事业。上任之后,他抵住各项压力,对外采取强硬手段,积极组织军事力量,打击日军,惩治汉奸,努力控制、维持河北省局势;对内执行中央政令,致力于河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对河北省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琼[3](2018)在《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研究 ——以连云港师专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信息为基础的社会。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享有独特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进行强势补充。在满足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提高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帮助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应引起高校图书馆工作者的关注。本研究以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作为研究方法,收集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以连云港师专图书馆为例,主要从五个维度设计问卷,即社会服务意识,社会服务内容,社会服务规则,社会服务制度和社会服务宣传措施,对连云港师专图书馆社会服务现状展开调查。结合实地访谈,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当地高校图书馆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着工作人员缺乏主动性、社会服务对象狭隘、内容过于单一、社会服务体系不畅通、社会服务推广薄弱等问题。为了提高当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其区域智库作用,助力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本研究总结了几所社会服务能力较高的高校图书馆开展活动的成功经验,结合相关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两点主要建议: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政策、资金、制度、人员等方面的保障机制;二是采用多元化的社会服务方式。
郝佩林[4](2018)在《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州评弹,包括评话和弹词,俗称大书和小书,孕育于江南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南宋以降,民间说书逐渐萌发、成型,奏演于江南城乡社会。明代中期之后,江南乡镇勃兴,乡村工商业繁盛,商品经济活跃,文化和社会风气丕变,城乡娱乐需求骤增,为苏州评弹的成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时至晚清,苏州评弹演艺渐臻成熟。清前期出现的光裕公所在太平天国乱后得以恢复,它以组织的力量整顿评弹行业,规范江南城乡演出秩序。20世纪20、30年代前后,江南乡镇评弹说唱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乡镇书场炽盛,艺人咸集,演出络绎不绝,普通民众以欣赏评弹为乐,苏州评弹由此逐渐融入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日常生活。抗战爆发后,在沦陷区以及国民党政权统治末期的江南城乡,苏州评弹的演出或者畸形繁荣,或者乱象丛生,艰难存在。从近世以来江南乡镇评弹演出的演变脉络,不难看出,苏州评弹始终是江南乡村民众生活的重要组织部分。评弹艺人主要在乡镇茶馆展示才艺,是为茶馆书场。乡镇书场是江南文化生态的伴生物,以其经营及承演性质的不同而分为专营书场、兼营书场、混场子和临时书场等不同类型,满足了不同情况下的民众需求。乡镇民众多把乡镇茶馆作为获取资讯的平台、休闲娱乐的空间和社区政治的园地。其间相对稳定的客源、小本经营之道和经济实惠的消费水平,促成了茶馆与书场的结缘。由此,密布的水乡茶馆不仅为评弹展演提供了物化空间,也因为这种展演蔚成江南乡镇社会崇文重艺、知音谙吕的评弹民间生态。从空间格局考察,乡镇书场具有不同层次,评弹风尚浓郁、名家响档荟集的乡镇“老码头”联络成网,侧面反映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文化发达程度,而在广阔的城乡,密布的水网、错落的乡镇和便捷的舟楫又十分有利于各层次书码头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城乡之间不断传递着社会文化信息。在乡镇书场运作中,作为经营者,场东负责打理书场日常运作的各项业务。场东常常远赴苏州、上海等都市茶会礼聘说书先生;同时,场东努力妥善处理各方人脉关系,营造安稳的运营环境,训练手下堂倌,着力提升书场服务质量。场东与远道而来的评弹艺人关系复杂,或愉快合作,或互相抵牾,不一而足。凡此种种,在江南乡镇社会呈现出城乡交流的生动面相。另一方面,场东对书场设施的安排以及空间的布置,尤其是“状元台”、“戤壁客”等书场安排体现了特定的社会价值与象征意义。场东的书场运作在江南乡镇社会营造了多种社会角色沟通的社会空间,演绎出江南城乡交流的多样化方式。艺人是乡镇评弹演艺的主体与核心要素。在江南乡镇码头上,既有往来于城乡的响档名家,也有初试啼声的新手,更有长期驻留乡镇的码头老虎和乡村漂档。他们在演艺、谋生的同时,不断汲取地方性知识,将共同体生活元素化入说唱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评弹民间技艺,亦底定了评弹艺术面向乡村的艺术旨趣。艺人在精进艺术的同时,也参与了地方生活。艺人们儒雅稳健的台风和感恩慕义的行谊在乡镇社会中型构出“先生”般的形象;书场内外,艺人与听客、地方威权等群体围绕艺术品鉴、演出秩序等方面展开互动、角逐;艺人同道之间结纳资助,敌档竞艺。活跃于乡码头上的诸种角色表演显现了江南城乡社会关系的鲜活态。最后,作为江南乡民日常休闲的听书,在娱乐乡民的同时,亦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苏州评弹的展演节律深度嵌入了乡村日常生活之中,衍为水乡民众慢板化的生活样式。听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着乡村的社会纽带,艺人、听客之间交游唱和同时生成以听书为乐的听众共同体。更重要的是,评弹说唱不仅模铸乡民生活样式,而且陶冶着乡民的观念情趣。评弹说唱使江南乡民们在艺术审美中体悟着忠、孝、节、义的精英思想,沟通了大小传统两个思想境域。鉴于乡镇社会生活的传统性,部分民国知识精英致力于缩短文明城市与传统乡村之间的距离;江南乡镇评弹的近代改良正体现了这样的努力。本文重点关注的既非评弹的文学艺术特性,亦非单纯述说苏州评弹的近代演变过程,而是将其置于近代社会发展的脉络中,确认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历史方位和社会功能。透过苏州评弹在江南乡镇社会中的实态运作,揭示其与江南乡民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苏州评弹在江南城乡之间的流动,考察其在沟通江南城乡生活中的历史作用。惟其如此才能显示社会史的整体视野。
朱建路[5](2017)在《石刻文献与元代河北地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地区位于腹里地区中部,是元代统治中心的重心。前贤对河北地区研究成果很多,史料缺乏成为制约元代河北地区继续深入研究的瓶颈。利用石刻文献,特别是新发现碑刻墓志无疑有利于推动元代河北地区研究。蒙古南下,贞佑南迁,河北失驭,地方豪杰纷纷聚族自保,形成一股新兴势力。他们后来纷纷投降蒙古,成为一个军功受益阶层。如行唐邸氏家族,金元之际的张子良、刘深等都属此类。蒙古统治者重视根脚,这些军功阶层被视作有根脚者,他们世袭官职,在元朝军事、政治中发挥重要影响。蒙古入主中原,许多北方、西域的少数民族也随之进入中原。如元代真定路有多个畏兀儿人家族,大名路有唐兀昔李氏、唐兀杨氏等多个西夏遗民家族,广平路有蒙古人诺怀家族。他们定居河北,在竭力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逐渐汉化,唐兀昔李氏家族丧葬用朱熹家礼,诺怀工于书法。元代河北地区民族迁入与融合的广度与深度都超过前代。蒙元时期采取宗教自由的政策,各种宗教积极向统治者靠拢以求发展。元代佛道之争的核心区域在河北北部的燕云一线,河北中南部地区佛道争夺较少,体现出汉人世侯在稳定社会秩序中重要作用。元代北方临济宗不只海云一脉,雪堂普仁也是着名临济宗僧人。海云一脉被立为临济正宗及元代大开元一宗的建立,都是统治者扶持的结果。蒙古军事占领对河北地区造成破坏之外,许多自草原带入的北制,如诸色户计划分、官营手工业、分封制等都影响了河北地区经济发展。每年冬季大都及其周边都会聚集大量宿卫马匹,在习惯了游牧的蒙古人看来,大都是他们的冬营地。元代河北地区的冶铁机构有一个分化组合的过程,它和元代定窑都是官营手工业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石刻文献研究元代河北地区,在拓展了史料的同时也深化了对其研究。军功阶层崛起并发挥重要影响,多元族群在这里汇聚融合,诸色户计划分严格,所有这些都使元代河北地区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色;另外,河北地区靠近草原,它既是汉文化的核心区,也处于草原边缘,容易受草原文化影响,具有腹地与边缘二元复合的特征。
尹泽凯[6](2016)在《明代海防聚落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明代海防军事聚落体系是明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长城及其聚落体系一道,共同构成了明代南、北方的两条防线。但是,与长城防御体系取得的丰硕成果相比,明代海防聚落体系的研究进程却较为滞后,尚未形成一个有序的体系。明代海防聚落的层次丰富,等级严密,规模各异,在从辽东到广东、海南的辽阔海岸线上,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卫城、所城、堡、寨发挥着防御主体框架的作用,巡检司城、关隘形成严密的侦查系统,驿站、驿城充当了战争元素的中转站,墩台、烽堠则构成了缜密的敌情预报体系。各层次的海防聚落在充分发挥各自防御性作用的同时,在内部构成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可以说,明代海防聚落体系是融合了明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精髓的产物。本文以充分的实地调研为基础,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等学科为主线,融入大数据思维和可达性理论,首次对明代海防聚落体系进行整体性研究,试图对海防聚落体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些内容在海防聚落的建设进程、层次、城池布局、聚落的防御性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体现。面对调研中海防聚落破败不堪的现状,作者在痛心之余,深切地感到海防聚落体系的整体性保护已刻不容缓。通过本文,希望能够为后来者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研究基础,并抛砖引玉地为海防聚落研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而贡献些许微薄的力量,从而使社会各界认识到明代海防聚落体系的重要性,并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有效的保护措施,为中华民族保住这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瑰宝。
韩沫[7](2014)在《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历史城镇数量众多,各地民居建筑艺术特色鲜明举世闻名。这些城镇除了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之外,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受几千年农耕社会生产生活模式的影响,人们对历史遗存的淡漠,再加上朝代的更迭,革古鼎新,多少宏伟壮丽的城市和建筑毁于一旦,这使中国目前保留下来的古城和古建筑更为珍贵。城镇发展浓缩着人类的文明与智慧,不同的城镇都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轨迹。民居建筑与城乡景观,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凸显城镇的时代特色。历史上的满族古镇也曾是具有独特风貌和深厚内涵的人类聚居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都体现在其所遗存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及城镇整体的景观环境上。西方发达国家早在19世纪末就先后制定了古城古建筑保护法令,20世纪70年代提升为保护世界遗产法案。人类在保护自身文化方面向理智迈进了一大步。中国也受到这股保护文化遗产的世界潮流的影响,但工作还刚刚开始,举步维艰。满族曾经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建筑景观方面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既有雄伟、庄严、雕琢精美的宫殿、坛庙建筑,也有散布在各地乡村的广大民间建筑群,如民居、祠堂、书院等。传统的满族民居建筑景观经过历史与自然的双重雕琢,以其特有的体量空间形式,深厚的文化内涵,浓郁的地域特色,与乡村环境紧密结合,展现出满族人民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历史风貌,满族城镇民居景观的历史分析与保护就是对满族历史文化的梳理与完善,是从艺术学、美学的角度对满族历史文化的全新考释。景观设计规划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我国成立学科至今仅有十余年时间,在国际上也不过百年历史。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给人类生存空间带来新的课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从国际范围来看,属于典型的城乡景观规划设计。在满足城镇规划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挖掘满族民居景观艺术的保护和复原之路,开发低耗环保的建筑材料,规划兼备复耕土地、社区管理,村庄绿化,景观效果,美学与实用共荣的新满族民居,主动接受传统满族民居的积极影响和引导,为北方古镇复原保护提供理论平台,完善景观学中满族民居聚落景观历史及现状分析的理论储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将是对景观学科乃至全人类文化艺术领域的伟大贡献。在我国现有的城乡总体规划体系中,存在对城乡文化系统认识的片面性,传统的规划只注重对现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而忽视了对城市历史上曾经具有的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新的文化资源的展望和发展,这种倾斜导致了我国近年来大量的城乡规划改造抛弃历史文化挖掘与保护、千镇一面的窘境。忽略哪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完整性,无论对当代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建设,还是对眼下的古镇复修的实践来说,都是一种缺憾。这与我们当前重视文化建设、尊重民族历史的主旨是极不相称的,因为满族民居历史景观的形成发展代表了这个民族成长发展的历史存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民居历史景观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发展,是在继承保护、借鉴运用中创新的辩证统一的发展,只有保护满族民族文化中各个方面的优良传统,批判地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结合时代特征发展与创新,才会为中华文化的长盛不衰注入新鲜气韵。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是对近代至今曾经的和现存的北方满族乡镇的历史环境作一遍梳理,在梳理的同时兼及满族文化交流、民俗历史、哲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这个研究实质上面对的是满族文化的发展史,是一部以满族民居建筑和历史景观环境为载体的发展史。从理论研究方面看,相对满族文化其他领域的研究而言,满族民居历史环境研究明显薄弱,几个大的文化领域中,信仰(满族萨满教)文化研究的比较完善,在满族民居历史景观环境的研究方面尽管有了一定进展,但不论从景观学方面还是满族阶段史、满族民族史研究角度看都有很大欠缺,挖掘、深研远远不够。现实应用方面,从景观学科的角度讲,目前还很难见到完整的关于我国满族民居城镇景观方面的书籍,现在我国关于满族民居建筑的专着都是把单体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而从环境景观这个大视野进行梳理的研究却被忽视,而一个民族的成长、一个乡镇的形成,往往是受自然、社会、哲学思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保护全人类文化遗产的大视野下,我们应将各民族文化历史研究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把作为人类精神产物、物质产品的满族民居景观文化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来认识。因为,一个国家的长续发展,离不开各个民族文化历史中一些优秀成分的继承保护和弘扬发展。
张彩霞[8](2014)在《浅谈县级图书馆延伸服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密云图书馆为例,论述了县级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意义、内涵,以及开展延伸服务的对策和实际经验。重点论述了县级图书馆在文化惠民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延伸服务的新机制、新方法、新途径,以及为社会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所做的有益尝试。
陈妍蓉[9](2012)在《三位女传教士在甘新大道沿线社会(1923-1936) ——以传教士记录为中心的微观研究》文中指出1923-1936年间,三位内地会女传教士(盖群英、冯贵珠、冯贵石)在甘新大道沿线巡回布道、建立传教站,与当地人密切相处、产生对话,并留存了类似人类学者田野调查日记一般详实的大量记载。本文就是以她们的日记、书信、所发表的文章、自述传记等写作文本为主要依据,观察她们眼中的甘新大道沿线社会和人群。另一方面,笔者还注意到同时期很多考察家、探险者所写的西北旅行笔记和回忆录,并将它们与地方史志、本地档案和资料结合互证,同样作为分析、研究该时期甘新区域社会的文献依据。于是,通过对这些中西文文献和多视角的参照、对比,本文的研究选取了偏重该区域下层社会历史的眼光。传教士的“在”场,不仅包括她们对当地社会的所见所闻所感,也表现为她们与当地人的交往和相互影响。三位女传教士既是观察者,又是行动者。由此,本文以传教士为切入点,将其进入本地社会的过程比喻为异体“植入本地土壤的实验”。笔者的研究目的在于考察该时期当地多元族群和民众的特性、以及传教士与之形成的关系和互动。首先,在甘新大道沿线的多元背景下,当地民众生活和习俗的矛盾之处在于开放和封闭、宽容和执拗、热情和乏味。其次,在二三十年代,当地民众处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其普遍的精神世界缺乏滋养而亟待改变;同时,当地社会也在孕育文化更新的条件及可能。再次,在当地基层地方社会,军方以暴力方式成为绝对的强势力量,而当地官、绅、商和宗教领袖却处于前者与草根民众之间,难以发挥自身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基于此,三位传教士形成了本地化的接近策略和处境化的布道方式。其一,她们利用当地的环境频繁且适当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再通过当地人的好奇心和各种连带关系,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其二,她们积极与本地多元族群及其信仰之间对话,彼此产生影响。其三,传教站属于当地社会的自主团体,不仅具有社会服务功能,还发挥着伦理方面的作用。故而,三位女传教士不仅在甘新大道沿线地区进行着跨文化的交流,而且有可能从地方权力网络的限制中开拓自己的活动空间。综上所述,本文以三位传教士的记录为中心,观察、认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甘新大道沿线社会的多种面向。若能将当地社会和民众的实际状况动态地再现于纸上,并以传教士的“异体”角度探索当时这种独特的跨文化交流和当地文化的困境及变数,便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贡献之所在。
牛敬飞[10](2012)在《五岳祭祀演变考论》文中研究表明五岳祭祀是古代重要礼制之一,诸朝正史礼志与礼典记载最详,其演变过程容易理清,但如何理解五岳祭祀诸种变革仍有待深入考察,此即本文研究目的。五岳祭祀因儒家经典而确立,五岳本身又分散于各地,故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五岳祭祀与儒家经典之表里关系为主线,以历史地理为手段,结合历代政治文化特色,综合考察古代五岳祭祀的演变。论文从先秦山川崇拜入手,发现名山大川与诸侯国君关系紧密,此时五岳四渎多作为诸国地望。秦汉间五岳虽享有一等山川礼遇,但仍然与其它名山杂处,直至西汉神爵元年朝廷依经典制礼,五岳始独尊于众山。东汉是五岳祭祀制度的成熟期,此时西汉以来的遣使致祭演变为长吏负责制,同时五岳还渗透到朝廷礼制的各个层面。中古分裂时期,南北诸政权仍注意山川祭祀,此时五岳因地理特征而与政治军事紧密联系,其代表有刘聪战时祭嵩山,北魏明元帝遣使越敌境祭华山以及北魏频祭恒山。魏晋以来,三礼之学兴盛,北朝礼制尤重郑注三礼。隋代继承北周礼制特色,确立按五郊迎气日祭五岳,开始以五岳为祈雨礼之首,设立五镇山及五岳令长,创建颇多。隋重五岳乃承北周重《周礼》、重郑玄经义之风。承隋代制度,唐宋五岳祭祀又有两大特点,一即五岳加爵与祀典下行发生联系,二即道教涉入五岳祭祀。唐于五岳分立道教真君祠,宋代总立五岳观以统摄五岳帝王与五岳真君,道教与五岳正礼充分融合。同时唐宋五岳祭祀又各有特点,如唐玄宗重遣使致祭,唐重华山,宋重衡山;五岳行祠自宋代开始大量涌现,五岳信仰逐渐下行等等。五岳除在历朝所享礼制存在差别,其地理认同从长时段来看也不固定。历史上五岳曾有两次大变动,一次是隋唐舍汉制南岳霍山而以衡山为南岳,一次是明清移北岳之祀至浑源。两岳移祀的本质是以经学为中心的五岳理念与官方设计五岳的意图发生矛盾。隋唐改立衡山是经学思想对汉制的胜利,而明清北岳移祀则是政治权力的胜利。最后,五岳的变动又关乎地方五岳信仰,以北岳移祀为例,山西雁北地区因边疆的军事信仰需求出现诸多北岳行祠,这成为山西争夺北岳文化的有利因素。
二、蓟县图书馆坚持经常为当地驻军送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蓟县图书馆坚持经常为当地驻军送书(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地缘关系及交往历史 |
(一)先秦时期辽东与朝鲜半岛的自然环境与经济交流 |
1.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自然环境与文化交通 |
2.先秦时期辽东地区的开发与朝鲜半岛的经济交流 |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经济交流 |
1.秦汉至南北朝时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政权更迭与人口迁徙 |
2.隋唐五代时期辽东地区民族发展与朝鲜半岛的经济交流 |
(三)辽、金、元时期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贸易往来 |
1.辽朝与高丽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及贸易往来 |
2.金朝的建立与高丽的贸易关系 |
3.元朝与高丽的政治关系与贡物索取 |
二、明代前期至中期辽东政局与区域间的贸易体系 |
(一)明朝对辽东地区的治理与明初辽东社会概貌 |
1.辽东都司的建立与防御体系的发展 |
2.明初辽东地区的社会概貌 |
(二)明朝与朝鲜半岛政权宗藩关系初建与辽东地区的贸易形态 |
1.明朝与朝鲜半岛政权宗藩关系的初建 |
2.洪武至永乐时期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贸易形态 |
3.宣德年间辽东防御体系的调整与贸易体系的确立 |
(三)明中期辽东社会与区域贸易的发展 |
1.辽东都司的边政与社会发展 |
2.朝贡制度下中朝贸易的新进展 |
3.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贸易的繁荣 |
三、明代中后期的礼治外交与辽东地区中朝贸易 |
(一)嘉靖至万历前期的中朝关系 |
1.嘉靖时期重塑的礼治外交 |
2.壬辰战争爆发前中朝“礼治”外交格局的延续 |
(二)礼治外交影响下的中朝贸易 |
1.官方贸易的衰退 |
2.朝鲜使臣贸易的盛行 |
3.贸易中的交换媒介与货币 |
(三)明代中后期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贸易状况 |
1.辽东地区的使臣贸易 |
2.辽东地区的边境贸易 |
四、万历时期辽东的边疆危机与中朝贸易 |
(一)壬辰战争以前辽东地区的中朝经济交流 |
1.隆庆至万历初期辽东经济的短暂复苏 |
2.万历前期辽东地区的边境贸易 |
(二)壬辰战争期间辽东地区对朝援助与贸易 |
1.壬辰战争的爆发与辽东地区的援助 |
2.壬辰战争期间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的新突破 |
(三)明朝统治在辽东地区的崩溃及中朝贸易的衰落 |
1.明朝统治在辽东地区的崩溃 |
2.传统外交秩序恢复与中朝贸易的萎缩 |
五、明清易代与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贸易 |
(一)明清战争初期辽东地区的中朝贸易 |
1.后金政权的建立及对辽东的占领 |
2.明清战争初期辽东地区中朝贸易变化 |
(二)东江集团与朝鲜之间的经济往来 |
1.明末辽东地区的海上贸易群体 |
2.东江集团与朝鲜的陆路贸易 |
3.东江集团与朝鲜的海上贸易 |
(三)清朝入关前对朝鲜的征伐与贸易 |
1.后金在辽东地区的统治及对朝鲜外交策略 |
2.清朝入关前辽东地区的中朝贸易体系 |
3.后金与朝鲜的贸易物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于学忠主政河北研究(1932-193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确定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四、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于学忠及其时代 |
第一节 于学忠生平简介 |
一、随父参军,直系将才 |
二、依附奉系,主政河北 |
三、兰州事变,临危受命 |
四、矢志抗战,迎接解放 |
第二节 河北时局与于学忠奉命主冀 |
一、河北重要的战略地位 |
二、“天津事变”与于学忠主冀 |
三、“河北事件”与于学忠离任 |
第二章 于学忠主冀期间施政概况 |
第一节 制定施政方针 |
第二节 具体施政举措 |
一、政权方面建设 |
二、财政方面建设 |
三、实业方面建设 |
四、教育事业建设 |
五、社会生活方面建设 |
第三章 于学忠主冀评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研究 ——以连云港师专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相关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地方高校 |
2.1.2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
2.1.3 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非盈利组织的社会作用理论 |
2.3 地方高校图书馆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必要性 |
2.3.1 高校图书馆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
2.3.2 社会信息资源共享公平性的需求 |
2.3.3 节约型和学习型社会创建的需求 |
2.4 地方高校图书馆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可行性 |
2.4.1 政策导向 |
2.4.2 资源优势 |
2.4.3 社会需求 |
第3章 连云港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现状分析——以连云港师专图书馆为例 |
3.1 连云港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现状 |
3.2 连云港师专图书馆社会服务现状 |
3.2.1 连云港师专图书馆概况 |
3.2.2 连云港师专图书馆参与社会服务方式 |
3.3 连云港师专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调查分析 |
3.3.1 社会服务意识调查分析 |
3.3.2 社会服务内容调查分析 |
3.3.3 社会服务规则调查分析 |
3.3.4 社会服务制度调查分析 |
3.3.5 社会服务宣传调查分析 |
第4章 影响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影响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的问题 |
4.1.1 缺乏积极主动的社会服务意识 |
4.1.2 社会服务内容单一 |
4.1.3 社会服务管理制度缺失 |
4.1.4 社会服务宣传力度薄弱 |
4.2 影响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的原因分析 |
4.2.1 图书馆服务思想观念落后 |
4.2.2 社会需求定位不准确 |
4.2.3 管理体制不顺 |
4.2.4 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 |
4.2.5 资金保障力度不到位 |
第5章 国内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案例及启示 |
5.1 国内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案例 |
5.1.1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社会服务现状 |
5.1.2 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社会服务现状 |
5.1.3 常州工学院图书馆社会服务现状 |
5.2 国内地方高校图书馆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经验 |
5.2.1 重视开展社区服务 |
5.2.2 由传统文献服务向高端、专业化服务发展 |
5.2.3 由独立服务模式走向资源共建共享合作服务模式 |
第6章 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及建议 |
6.1 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 |
6.1.1 法律政策保障 |
6.1.2 资金保障 |
6.1.3 制度保障 |
6.1.4 人员保障 |
6.2 采取多元化的社会服务途径,拓展服务内容 |
6.2.1 因地制宜开展基础服务 |
6.2.2 区域馆际合作拓展服务空间 |
6.2.3 构建地方特色数据资源平台 |
6.2.4 提供移动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4)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江南乡镇评弹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明清评弹的乡村成长 |
一、苏州评弹的乡村起源 |
二、明清市镇勃兴与评弹成长 |
三、晚晴评弹行业规范的确立 |
四、明清时期评弹流播特点 |
第二节 民国前期乡镇评弹的繁盛 |
一、乡镇书场炽盛 |
二、艺人咸集乡镇 |
第三节 民国中后期乡镇评弹演艺衰像 |
一、沦陷时期乡镇评弹的畸形存在 |
二、民国末期乡镇评弹的艰难维持 |
第二章 书场:乡镇社会公众空间 |
第一节 江南文化生态中的茶馆书场 |
一、茶馆:公众空间之节点 |
二、茶馆与书场的结缘 |
三、评弹的民间社会生态 |
第二节 乡镇书场的类型 |
一、专营书场 |
二、兼营性书场 |
三、混场子和临时书场 |
第三节 乡镇书场的空间格局 |
一、乡镇“老码头” |
二、乡码头网络 |
第三章 乡镇场东的经营策略 |
第一节 场东的运作 |
一、书场环境的营造 |
二、艺人延聘与利益分配 |
三、“龙园”标准:梅李场东瞿老四的经营 |
第二节 场东经营的社会性表达 |
一、书场陈设的社会性 |
二、“状元台”的象征意义 |
三、“戤壁客”的社会价值 |
第三节 场东与艺人的关系 |
一、场东与艺人的合作 |
二、场东与艺人的抵牾 |
第四章 评弹艺人的乡镇演艺生涯 |
第一节 艺人的乡野生存 |
一、艺人群体的生活状态 |
二、乡镇艺人的身份表达 |
第二节 曲艺的乡村取向 |
一、地方性知识 |
二、共同体生活的参与 |
三、独特的民间技艺 |
第三节 同埠艺人的关系模式 |
一、同道之结纳 |
二、乡码头上的敌档 |
第四节 往来于江南城乡 |
一、新手试艺乡码头 |
二、名家响档出码头 |
三、“码头老虎”与乡镇漂档 |
四、会书与乡村书艺 |
第五节 艺人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
一、书台上下的艺术品鉴 |
二、艺人与地方威权角力 |
第五章 乡镇评弹展演的社会功能 |
第一节 听书与乡民休闲 |
一、听书与休闲节律 |
二、作为休闲方式的听书 |
第二节 听书与乡民交往 |
一、乡村听众共同体 |
二、听书与日常交往方式 |
第三节 乡镇评弹与日常教化 |
一、别样的“非现代性”体悟 |
二、民间艺术的观念陶冶 |
三、融入共同体的艺术感知 |
四、说书改良与乡民教化 |
余论:民间艺术与近代江南城乡生活 |
参考文献 |
附录:评弹专用术语集释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石刻文献与元代河北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缘起 |
概念界定 |
研究状况述评 |
资料、创新点、难点 |
第一章 失序社会中崛起的河北军功阶层 |
第一节 元代河北的军功阶层述论 |
第二节 蒙元时期行唐邸氏研究 |
第三节 金元之际张子良事迹考略 |
第四节 蒙元军将刘深考实 |
第二章 元代河北地区的异域来客 |
第一节 蒙元时期河北的民族分布 |
第二节 元代大名路达鲁花赤小李钤部墓志考释 |
第三节 元代唐兀人李爱鲁墓志释补 |
第四节 元代真定路的几个畏兀儿人家族 |
第五节 元代蒙古酎温台家族史事考 |
第三章 蒙元时期河北地区的宗教 |
第一节 蒙元河北宗教概述 |
第二节 蒙元时期河北地区的佛道之争 |
第三节 蒙元时期北方临济宗的法脉传承 |
第四节 元代大开元一宗新探 |
第四章 元代草原因素对河北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蒙元统治对河北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元代大都及周边地区的官马饲养 |
第三节 元代直隶省部地区铁冶研究 |
第四节 元代的定窑与定瓷 |
余论 |
一、元代河北地区的新特征 |
二、石刻文献的价值及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附录一:读元代碑刻札记四则 |
附录二:河北地区元代碑刻整理 |
参考文献 |
一、古代史籍文献 |
二、现代着作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与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6)明代海防聚落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意义—完善传统聚落研究体系 |
1.2.2 文化意义—为多个学科研究提供素材 |
1.2.3 社会意义—为保护海防聚落提供理论基础 |
1.2.4 军事意义—为当前海上防御提供参考 |
1.3 研究现状 |
1.3.1 明代海防史研究 |
1.3.1.1 明日关系研究 |
1.3.1.2 明代倭寇研究 |
1.3.1.3 海禁和勘合贸易研究 |
1.3.1.4 海防军事制度研究 |
1.3.2 沿海民居、聚落和防御性聚落研究 |
1.3.2.1 沿海民居及聚落研究 |
1.3.2.2 防御性聚落研究 |
1.3.2.3 长城防御体系研究 |
1.3.3 明代海防聚落研究 |
1.3.3.1 建筑学及相关领域 |
1.3.3.2 历史学和考古学领域 |
1.3.3.3 其它 |
1.4 研究依据、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
1.4.1 研究依据 |
1.4.1.1 一般历史典籍 |
1.4.1.2 海防典籍 |
1.4.1.3 地方志 |
1.4.1.4 兵书 |
1.4.1.5 文学作品 |
1.4.1.6 国外着述 |
1.4.1.7 舆地图集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手段 |
1.5 研究的创新性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明代海防军事制度和聚落建设 |
2.1 海防建设和发展的背景 |
2.1.1 明代以前的海上战争和相关聚落 |
2.1.2 明代的对外关系 |
2.1.2.1 明朝和日本的关系 |
2.1.2.2 明朝和朝鲜、琉球的关系 |
2.1.2.3 明朝和南洋、西方的关系 |
2.1.3 明代海防建设的目的 |
2.1.3.1 抵御海盗和倭寇 |
2.1.3.2 维持海禁和勘合贸易 |
2.1.3.3 保卫航道 |
2.1.3.4 抗倭援朝和抵御后金 |
2.1.3.5 小结 |
2.2 海防制度变迁和聚落建设 |
2.2.1 起步阶段 |
2.2.1.1 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模式 |
2.2.1.2 海防军事制度体系 |
2.2.1.3 海防聚落的建设进程 |
2.2.2 中衰阶段 |
2.2.2.1 海防军事制度体系 |
2.2.2.2 海防聚落的建设进程 |
2.2.3 后期发展和削弱阶段 |
2.2.3.1 海防军事制度体系 |
2.2.3.2 海防聚落的建设进程 |
2.3 海防和海防聚落的层次 |
2.3.1 中央直属水军巡海 |
2.3.2 地方水军巡海 |
2.3.3 水寨和信地 |
2.3.4 陆上聚落体系 |
2.3.4.1 烽堠、墩台及其附属建筑 |
2.3.4.2 卫城、所城 |
2.3.4.3 堡、寨 |
2.3.4.4 巡检司城、关隘 |
2.3.4.5 沿海政府城池和民堡 |
2.3.4.6 驿站和驿城 |
2.3.4.7 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代海防聚落的等级、规模和模数 |
3.1 海防聚落的等级 |
3.2 海防聚落的规模 |
3.2.1 城市规模相关研究概述 |
3.2.2 各级海防聚落的规模 |
3.2.2.1 卫城 |
3.2.2.2 千户所城 |
3.2.2.3 百户所城、堡、寨 |
3.2.2.4 烽堠、墩台及其附属建筑 |
3.2.2.5 巡检司城、关隘 |
3.2.2.6 驿站和驿城 |
3.2.2.7 规模规律总结 |
3.3 海防卫所聚落的模数规律 |
3.3.1 建筑模数相关研究概述 |
3.3.2 海防聚落模数范畴 |
3.3.2.1 聚落总体规模模数 |
3.3.2.2 聚落内部结构模数 |
3.3.2.3 模数规律总结 |
3.4 与长城聚落规模的比较 |
3.4.1 辽东地区 |
3.4.2 其它地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明代海防聚落总体布局 |
4.1 大数据时代及其技术路线 |
4.1.1 大数据及其时代 |
4.1.2 技术路线 |
4.2 卫城、所城、堡、寨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 |
4.2.1 政治、军事因素 |
4.2.1.1 拱卫京畿 |
4.2.1.2 保护航道和港口 |
4.2.1.3 易于应援 |
4.2.1.4 分区防守 |
4.2.2 经济因素 |
4.2.2.1 区域经济水平 |
4.2.2.2 取水方式 |
4.2.2.3 耕地资源 |
4.2.3 地质、地理因素 |
4.2.3.1 海岸地质条件 |
4.2.3.2 海岛密集度 |
4.2.3.3 出海距离 |
4.2.4 城址环境因素 |
4.2.4.1 高程和地势 |
4.2.4.2 坡度 |
4.2.4.3 朝向 |
4.2.4.4 风水理论 |
4.2.5 航线变迁因素 |
4.2.6 规律总结 |
4.2.6.1 分布数量 |
4.2.6.2 分布密度 |
4.2.6.3 城址分类 |
4.2.6.4 海防卫所聚落总体布局图 |
4.3 其它聚落的空间布局 |
4.3.1 水寨和巡哨 |
4.3.1.1 福建的水寨和巡哨 |
4.3.1.2 浙江和南直隶的水寨和巡哨 |
4.3.1.3 广东的水寨和巡哨 |
4.3.1.4 小结 |
4.3.2 巡检司(城) |
4.3.3 驿站和驿城 |
4.3.3.1 各防区的驿站、驿城 |
4.3.3.2 小结 |
4.3.4 烽堠、墩台及其附属建筑 |
4.3.4.1 单一所城辖区 |
4.3.4.2 多个所城辖区 |
4.3.4.3 单一卫城辖区 |
4.3.4.4 多个卫城辖区 |
4.4 聚落总体布局举例 |
4.4.1 莱州卫掖县境内的海防聚落 |
4.4.2 杭州湾沿岸地区的海防聚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代海防聚落的防御性特征 |
5.1 海防军事防御原理和可达性理论 |
5.1.1 海防聚落体系的整体协防原理 |
5.1.2 可达性理论的引入 |
5.1.3 海防聚落体系的可达性分析思路 |
5.2 信息传递系统 |
5.2.1 烽燧体系 |
5.2.1.1 技术路线 |
5.2.1.2 实例分析 |
5.2.1.3 小结 |
5.2.2 驿路系统 |
5.2.2.1 分析思路 |
5.2.2.2 实例分析 |
5.3 聚落体系 |
5.3.1 陆上聚落 |
5.3.1.1 直线间距—理论路线 |
5.3.1.2 基于地形的道路—实际路线 |
5.3.2 水寨 |
5.4 聚落自身的防守 |
5.4.1 城池攻防武器的发展 |
5.4.2 城池外围空间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代海防聚落的内部构成 |
6.1 轮廓形态 |
6.2 交通体系 |
6.2.1 设计思路 |
6.2.2 类型 |
6.2.2.1 干道 |
6.2.2.2 支路 |
6.2.2.3 环路和蹬道 |
6.3 内部布局 |
6.3.1 案例分析 |
6.3.1.1 卫城 |
6.3.1.2 千户所城 |
6.3.1.3 百户所城、堡、寨 |
6.3.1.4 巡检司城、驿城 |
6.3.1.5 烽堠、墩台 |
6.3.2 小结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和展望 |
附录 |
附录1 明代纪年表 |
附录2 明代海防各防区总图汇编 |
附录3 明代海防卫所表 |
附录4 明代海防堡寨表 |
附录5 明代海防墩台烽堠统计表 |
附录6 嘉靖时的倭寇活动列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学术交流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不容乐观的满族古镇历史文化保护现状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各地满族民居发展动态 |
三、 内容框架 |
第一章 历史变迁中的北方满族民居及其景观环境 |
一、 清初、中期北方满族居住聚落初成 |
二、 北方四域满族民居、景观环境遗存及保护现状 |
(一) 东北三省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
(二) 内蒙古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
(三) 新疆、西北各域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
(四) 河北地区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
第二章 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成因 |
一、 自然因素对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影响 |
(一) 气候条件、自然地貌对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限制 |
(二) 寒温带生物种直接生成北方满族民间景观环境 |
1. 森林和地方资源为北方满族民居的景观环境提供丰厚的材料储备 |
2. 野生动物与家禽、家畜直接影响北方满族民居的景观原素 |
二、 人文情愫对满族民居景观的影响 |
(一) 萨满教、满族民间传说之“万物有灵”与“以西为贵” |
(二) 社会制度、民族政策对满族民居景观大环境的影响 |
(三) 风土风俗、道德礼制直接促成民居景观环境各要素的形成 |
第三章 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营造技艺与风貌 |
一、 北方满族民居建造技艺——就地取材与构造做法 |
二、 北方满族民居建筑装饰特点 |
三、 北方满族民居室内外格局 |
(一) 满族民居的取暖文化:灶台、万字炕、跨海烟囱 |
(二) 明堂、倒闸的格局与形制 |
四、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满族民居景观元素 |
(一) 荒蛮与自守——城墙、街路、护城河 |
(二) 对称与阔达——三合院 |
(三) 风水与民俗——牌坊、影壁、大门 |
(四) 天圆与地方——屋顶、墙体 |
(五) 信仰与礼制——索罗杆子和“喜里妈妈” |
五、 北方满族民居景观聚落形态的的整体风貌特点 |
六、 满族园林 |
(一) 满族园林-国家政治的旌旗 |
(二) 满族园林-身份地位的华服 |
七、 北方各域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差异 |
(一) 草原之上的满蒙民居 |
(二) 高原之上的满族民居 |
(三) 东北满族民居模式同清京津四合院、南方建筑的比对 |
第四章 北方满族民居建筑景观环境美的意蕴 |
一、 对立与背反——西方建筑景观环境的自由精神 |
二、 中国传统合院景观环境的的礼乐精神 |
(一) 传统合院景观体现出天、地、人共生共存的和谐思想 |
(二) 儒道禅对北方民居聚落景观的影响 |
(三) 由“木”引发的思考 |
三、 北方满族民居聚落景观的审美意匠 |
(一) 上而下、下而上的空间之美 |
(二) 自然组群的演变之美 |
(三) “豆包文化”的生土之美 |
四、 满族民居景观在北方各域的演进与消亡 |
第五章 北方满族民居与当代环境的协调发展 |
一、 传统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面临的挑战 |
(一) “脱胎换骨”的改造及商业开发的破坏 |
(二) 假景观的充斥 |
(三) 关于政府的“大手笔” |
(四) 现代居民同古民居聚落环境的“心理距离” |
二、 保护满族民居历史环境的当代价值 |
三、 发展满族民居历史环境的若干途径 |
(一) “人文关怀”与文化古镇保护 |
(二) 堪天舆地 和谐景观 |
(三) “地窨子”的启发——还朴自然,原生建筑的回归与借鉴 |
(四) 用循环生态理念保护发展古镇民居景观环境 |
1. 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 |
2. 生态民居建筑景观的现状与探索 |
四、 小结 |
第六章 北方满族民居及历史环境保护与发展空间 |
一、 北方满族民居及历史环境保护案例——吉林乌拉满族老镇 |
(一) 乌拉古镇自然风貌 |
(二) 乌拉古镇历史文化、建筑景观现状分析 |
1.乌拉古镇满族民居建筑现貌 |
2.萨满文化在乌拉古镇满族民居建筑艺术中的保留 |
3.当代乌拉古镇满族民居建筑的装饰特点 |
二、 满族历史建筑保护——乌拉古镇“三府”保护 |
(一) “魁府”、“萨府”现状 |
(二) “后府”复原 |
三、 满族历史街路保护——乌拉古镇民俗老街修复整治 |
四、 满族历史城乡聚落保护——乌拉古镇满族乡规划开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三位女传教士在甘新大道沿线社会(1923-1936) ——以传教士记录为中心的微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缘起 |
二、释题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区域实证研究 |
二、关于三位女传教士 |
第三节 史料和文献 |
一、传教士的个人着述和文章 |
二、方志和档案 |
三、他人的记载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微观史的方法 |
二、以“土壤”比喻下层社会 |
三、互动范式和异体“植入”的比喻 |
第五节 区域史概述 |
第二章 沿甘新大道的人群和社会 |
第一节 生存空间描述 |
一、河西走廊西段 |
二、新疆东部 |
第二节 风土与人情 |
一、当地人的性情 |
二、不幸者的命运 |
第三节 区域社会内的流动 |
一、中心和中间市场 |
二、基层集镇 |
第三章 传教士进入本地的行动 |
第一节 本地民众对传教士的反应 |
一、本地人自己的“世界” |
二、民众对传教士的反应 |
第二节 本土化的接近策略 |
一、中国式交往 |
二、地方化策略 |
第三节 肃州传教站 |
一、初建的合法性 |
二、服务功能和角色分析 |
三、引申解读 |
第四章 传教士与本地人的跨文化交流 |
第一节 处境化的布道方式 |
一、传道讲授 |
二、跨宗教相遇 |
第二节 个体的选择 |
一、传教士本人的感受 |
二、当地人自身的选择 |
第五章 传教士身处的地方权力网络 |
第一节 基层权力与公共资源 |
一、官、绅、商的共谋 |
二、宗教权威 |
第二节 军方与当地社会 |
一、军队与本地权力代表 |
二、军方势力与传教士 |
第三节 一场官司 |
结语 |
研究结论 |
学术收获 |
参考文献 |
外文文献(按姓氏首字母排列) |
一、传教士三姐妹的着述 |
二、时人着述 |
三、今人研究着作 |
四、今人研究论文 |
五、网站 |
中文文献(按成书时间排列) |
一、本地史料 |
二、时人论着、译着 |
三、今人研究专着、译着 |
四、今人研究论文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文章 |
二、学术会议论文 |
后记 |
(10)五岳祭祀演变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汉代五岳祭祀制度考论 |
2.1 先秦山川崇拜概述 |
2.1.1 “国必依山川”理念 |
2.1.2 东周山川祭祀情况浅析 |
2.1.3 小结 |
2.2 汉代五岳祭祀制度的确立 |
2.2.1 秦代一统的山川布局 |
2.2.2 汉代的五岳祭祀制度初立 |
2.2.3 东汉五岳祭祀制度的变化 |
2.3 五岳理念的演变与深入 |
2.4 小结 |
第3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五岳祭祀考论 |
3.1 三国时代的九州观念 |
3.2 十六国时期的山川祭祀 |
3.2.1 汉赵政权的山岳祭祀 |
3.2.2 其它政权的山川祭祀活动 |
3.3 北魏与恒山关系 |
3.3.1 北魏复五岳祭祀 |
3.3.2 恒山直道小考 |
3.3.3 北岳祭祀与北魏对河北之控制 |
3.4 北魏疆域开拓与五岳祭祀 |
3.4.1 泰常八年北魏祭祀华山事发微 |
3.4.2 北魏嵩山的道释二教 |
3.4.3 北魏皇帝的封禅理想 |
3.4.4 东魏孝静帝封禅意图蠡测 |
3.5 本章结语 |
第4章 隋代五岳祭祀制度的创新 |
4.1 隋复巡狩礼 |
4.2 从一祷三祠到五郊迎气日——五岳祭祀时间的演变 |
4.2.1 汉制的延续及演变 |
4.2.2 五郊迎气日祭五岳 |
4.3 周隋重视山川祭祀 |
4.3.1 五镇山的确立 |
4.3.2 以岳渎为首的祈雨制度 |
4.3.3 岳镇官员的设置 |
4.4 本章结语 |
第5章 唐宋五岳祭祀考论 |
5.1 唐代以岳渎为首的封爵制度及祀典下行 |
5.1.1 以岳渎为起点:唐代地方祠庙额爵制度简析 |
5.1.2 唐代朝廷祀典的下行 |
5.1.3 宋代额爵制度与“祀典”意义的变化 |
5.2 唐宋五岳礼遇及其地位 |
5.2.1 唐代五岳祝文的变动 |
5.2.2 唐玄宗重遣使致祭 |
5.2.3 忌讳私祷——以西岳为例 |
5.2.4 五岳之“高下” |
5.3 本章结语 |
第6章 唐宋五岳真君祠研究 |
6.1 五岳真君祠建立与发展 |
6.1.1 五岳真君祠的设立背景 |
6.1.2 五岳真君祠简况 |
6.1.3 宋代真君祠的发展 |
6.2 宋代开封的五岳观 |
6.2.1 百神所集在帝都:五岳观的修建 |
6.2.2 北宋皇帝与五岳观之关系 |
6.2.3 五岳观的演变 |
6.3 五岳信仰的下行:东岳行祠的普遍出现 |
6.4 本章结语 |
第7章 经典与地理之间:以南岳、北岳移祀为中心 |
7.1 经学的胜利:论衡山南岳地位之成立 |
7.1.1 汉代“天柱”“霍山”为南岳 |
7.1.2 汉代经学的调适与持守 |
7.1.3 驳霍山为古南岳 |
7.1.4 中古经学的胜利:从汉武制度到以衡山为南岳 |
7.1.5 后世南岳文化纷争 |
7.1.6 经学遗义与五岳之变 |
7.2 北岳移祀补考 |
7.2.1 明代移祀论争 |
7.2.2 浑源北岳说的兴起 |
7.2.3 浑源北岳说源头蠡测 |
7.3 明清北岳移祀事件的知识背景 |
7.3.1 明代官方地理志与一般知识中的北岳 |
7.3.2 明代经典注疏对浑源北岳的接受 |
7.3.3 小结 |
7.4 再造传统:北岳文化变迁及其军事背景 |
7.4.1 北岳的军事功能 |
7.4.2 北岳信仰转移与晋冀北岳文化之争 |
7.4.3 山西北岳地域崇拜的出现及其军事意义 |
7.4.4 河北北岳信仰的衰落 |
7.4.5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附录“岳”“望”梳理三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蓟县图书馆坚持经常为当地驻军送书(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研究[D]. 张晓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于学忠主政河北研究(1932-1935)[D]. 李娟亮.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研究 ——以连云港师专图书馆为例[D]. 吴琼.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4]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D]. 郝佩林. 苏州大学, 2018(01)
- [5]石刻文献与元代河北地区研究[D]. 朱建路. 南开大学, 2017(05)
- [6]明代海防聚落体系研究[D]. 尹泽凯. 天津大学, 2016(07)
- [7]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D]. 韩沫.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8]浅谈县级图书馆延伸服务[A]. 张彩霞. 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4年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9]三位女传教士在甘新大道沿线社会(1923-1936) ——以传教士记录为中心的微观研究[D]. 陈妍蓉. 兰州大学, 2012(10)
- [10]五岳祭祀演变考论[D]. 牛敬飞. 清华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