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体系中的共轭作用与不对称性(论文文献综述)
宋璐娜[1](2021)在《新型亚硝酰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光动力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氧化氮(NO)是高活性双原子自由基分子。NO在生物体内作为一种关键的信使分子,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化及生理过程。它可调控血管扩张调节血压、防止血栓及动脉硬化;还可以参与学习与记忆、调节脑血流预防老年痴呆等脑疾;对入侵的细菌、病毒和肿瘤细胞也会发生免疫响应等等。NO这些独特的生物学效应启发了人们开发外源性NO供体从而实现调控身体机能的目的。目前应用于诊疗的NO供体药物多数是非特异性的,具有靶向性差、半衰期短、光不稳定性及毒副作用明显等缺点,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了一定限制。因此,寻找在特定部位可控释放的NO供体是成功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心脑血管系统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靶向治疗的关键。受到硝普钠启发,人们将目光转向了金属亚硝酰配合物,特别是亚硝酰钌配合物{Ru-NO}n。它可避免NO有机供体非特异性、亚硝酰铁配合物稳定性不足以及硝普钠解离产生氰根离子毒副作用,有效控制NO释放的时间、产量以及位置,通过光动力学机制起到有效调控机体生化及生理过程的目的。本论文合成了六种亚硝酰钌配合物,利用X射线晶体衍射、核磁氢谱(1H-NMR)、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红外光谱(IR)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量子化学对配合物几何结构、分子轨道及光谱进行了理论分析;测定光照射下配合物的时间分辨红外光谱、电子顺磁共振光谱及荧光光谱从而探究其释放NO的动力学过程;利用光谱技术对配合物分子与生物体大分子如人血清白蛋白(HSA)、铁储藏蛋白(Ferritin)和核酸(CT-DN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配合物分子对人宫颈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在细胞体系中光诱导NO释放。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部分:1.概述了NO的生理作用、外源性NO供体特性、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及潜在的生物医学应用。2.以RuCl3NO(H2O)2为原料合成了三类六种亚硝酰钌配合物:[Ru(Mal)(NO)Cl3]、[Ru(qn)(Lbpy)(NO)Cl]X和[Ru(qn)(py-NH2)(NO)Cl]。通过X射线晶体衍射、核磁氢谱(1H-NMR)、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红外光谱(IR)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和构型。3.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六种分子的配合物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对其分子轨道及光谱进行了解析和归属。通过实验和计算的分子结构键长和键角比较发现结构优化是合理的;H原子核磁共振化学位移计算值和实验值除活泼氢以外其他均较好吻合;红外共振光谱中NO振动峰位于1800-2000 cm-1之间,表明Ru-N-O为直线型特征电子构型;通过分子轨道解析对吸收光谱中电子跃迁进行了归属。4.利用时间分辨的红外光谱(FT-IR)、原位电子顺磁共振光谱(EPR)以及荧光光谱(FL),探究了配合物分子在光照条件下释放NO的动力学过程。配合物释放NO产率与其本身的结构和构型、光照功率和时间、溶剂等多种因素有关。5.利用荧光光谱法(FL)研究了六种配合物分子与HSA的作用机制,通过计算得到了配合物与HSA的结合常数以及结合位点数,之后利用电子顺磁共振光谱(EPR)和荧光光谱法(FL)研究了配合物与HSA结合后对NO释放的影响,结果发现加入HSA后可提高NO自由基稳定性,促进NO的释放;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研究了[Ru(Mal)(NO)Cl3]和铁储藏蛋白的相互作用,一个铁储藏蛋白分子可分别结合2~3个[Ru(Mal)(NO)Cl3]配合物分子;采用荧光光谱法(FL)研究了六种配合物分子与CT-DNA的相互作用,[Ru(Mal)(NO)Cl3]配合物与CT-DNA结合能力弱,[Ru(qn)(Lbpy)(NO)Cl]X配合物与CT-DNA有强的结合能力,通过计算得到了相关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Ru(qn)(py-NH2)(NO)Cl]配合物与CT-DNA作用时由于构型差异结合方式有所不同。6.利用CCK-8法检测了六种亚硝酰钌配合物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Ru(Mal)(NO)Cl3]和[Ru(qn)(Lbpy)(NO)Cl]X具有低的细胞毒性,而[Ru(qn)(py-NH2)(NO)Cl]X配合物与其它两类配合物相比,对肿瘤Hela细胞的毒性显着增强,构型I在光照和未光照条件下IC50值分别是12.9μM和15.1μM,构型II在光照和未光照条件下IC50的计算值分别是0.96μM和1.33μM。此外,构建了光诱导NO释放的基本实验方法,通过选择性NO荧光成像探针技术成功观测和实现了在细胞体系中光诱导NO的释放。7.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解清园[2](2021)在《三联吡啶双核钌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多光子吸收及电化学性质》文中提出
邓欣[3](2021)在《呋喃功能化的稠环芳烃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稠环芳烃(PAHs)分子具有大π共轭体系,电子在其内部高度离域且呈现出优良的光物理化学性能。相比于全碳芳烃,引入杂原子或者杂环制备的嵌杂稠环芳烃更能有效调控分子的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能,且材料可以从p-型转换成n-型。呋喃作为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结构单元,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生物降解性;氧原子半径小(0.66?),利于分子间堆积进而促进电荷传输;另外,呋喃还具有高的摩尔吸光系数;理论计算也表明,引入呋喃单元,分子重组能大大降低,有利于空穴传输。因此,在本论文中,主要是用呋喃替代苯环,构建系列呋喃功能化的芳烃,考察材料的基本光物理化学性质并探索其应用。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1)发展了一种构建轴手性杂芳烃的有效策略,即在强给电子基团的引发下,碘的催化下发生分子间的偶联作用,合成轴手性的呋喃并苯分子3,并对其进行了衍生,得到了分子6和8。通过对反应机理的研究发现,给电子基团有利于轴手性分子的形成,而吸电子基团的存在会使电子离域化,不利于产物的生成。此外,通过制备型手性高效液相色谱对分子3c进行了拆分,得到了一对镜像异构体R/S-3c,并利用CD光谱和CPL光谱对其手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在460nm处得到其最大glum值,约为±2×10-3,与其他轴手性、螺烯类分子的值相近。(2)设计合成了3个扭曲并苯功能化分子10,11和14,通过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以及单晶衍射确定分子结构正确。在合成过程中Pd(TFA)2未能催化C-H/C-H偶联形成呋喃环进而获得含有呋喃单元的杂螺烯分子,因此未得到最终目标化合物14f。氧原子的植入,有效调控了分子材料的光物理性质,分子在二氯甲烷中发射蓝光,且呈现不同的吸光系数。利用Z-扫描技术对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三种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透过率,且分子14具有最佳的光限幅性能。(3)设计合成了新型呋喃嵌入的并苯分子15和含有螺芴结构的呋喃分子18,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以及单晶确定分子结构正确,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研究了分子的自组装行为,探究了溶液浓度和分子结构对自组装形貌的影响。前者形成了规整的纳米线聚集体,而后者形成球形纳米粒子,这一结果表明分子结构能够极大影响分子的聚集体形貌。对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能的测试正在进行中。
李彦红[4](2021)在《新型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比色传感与抗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材料的依赖性逐步增加,尤其是多孔材料,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量逐年增加。近年来,多孔材料中的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备受关注,成为“时代新星”。POPs利用有机小分子单元中的共价键连接,拥有可修饰的骨架结构,丰富的化学反应位点,受到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POPs材料广泛应用于污染物处理、非均相催化、传感器构建等领域。此外,环境保护始终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例如食品、皮革等行业排放的硫化氢气体始终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环境,细菌引起的伤口感染严重影响着人类身体状况等。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两种基于卟啉的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即FePPOPEPA和FePPOPHydantoin,分别探究了它们在硫离子检测和抗菌方面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将三(4-乙炔基苯基)胺(EPA)与5,10,15,20-四(4-溴苯基)铁卟啉(FeTBrPP)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PPOPs,FePPOPEPA。利用红外、固体核磁、热重、氮气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对FePPOPEPA进行结构分析,结果显示FePPOPEPA具备较高的BET比表面积和多级孔结构。FePPOPEPA拥有优异的类过氧化物酶性能,我们采用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为显色物质进行了验证。同时,利用FePPOPEPA的类过氧化物酶性能构建了对硫离子的比色传感器,实现了溶液中硫离子的定量检测。为拓展其实际应用价值,我们设计完成了对实际样品的检测,还将其制作成检测试纸,成功实现了硫离子的检测,并对其检测机理进行了探究。在氮气保护下,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海因)与5,10,15,20-四(4-溴苯基)铁卟啉(FeTBrPP)通过Yamamoto偶联反应在手套箱中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抗菌剂,FePPOPHydantoin。通过电镜、固体核磁、热重分析、紫外吸收漫反射、Zate电位等方式表征了 FePPOPHydantoin的相貌和结构。结果证明FePPOPHydantoin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高热稳定性、宽近红外光吸收带、表面带正点的纳米酶。我们对FePPOPHydantoin的光芬顿活性以及化学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光照条件下,FePPOPHydantoin能够将H2O2转化为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氧,并且保留了海因的化学杀菌能力,是一种可以协同抗菌新型纳米酶抗菌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到99.999%,同时对FePPOPHydantoin可能的抗菌机理进行了探究。
冯俊[5](2021)在《刺激响应型有机圆偏振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分子的手性是指一个分子与其镜像不可重叠,这种立体异构形式在化学领域通常被称为对映体。手性在分子尺度甚至在地球生命的进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科学家们逐渐将手性应用到更多方面,例如手性药物的合成、非对称合成、圆偏振发光材料、手性器件、信息加密等。这里的圆偏振发光指的是手性发光材料在固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下发出不同的左手或右手圆偏振光的现象。有机圆偏振(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CPL)材料是在未来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材料之一,在三维光学显示、信息加密、手性电子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已经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有机圆偏振发光材料中有机小分子圆偏振发光材料因为其特有的性质例如:相对分子量小、易获取、溶解性好等特点,使其在生物探针、生物成像等方面也较其他材料更为合适。通常,有机CPL材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1)将发光基元以共价键连接到手性有机小分子或聚合物上;2)将手性侧链以共价键的方式连接到共轭发光聚合物上;3)手性分子与发光分子通过氢键、静电作用、π-π堆积、配位等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超分子组装)。通过超分子组装制备的CPL材料,因其溶液可加工性和易功能化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通常情况下,具有CPL性质的超分子组装体具有两部分结构:一部分提供手性,另一部分提供发光基团。目前有三种典型的方法来制备具有CPL性质的超分子组装体:1)在确定的环境中非手性的荧光分子自组装产生CPL性质;2)通过组装的方式手性可以由手性分子传递给非手性的荧光分子,从而产生CPL性质;3)手性荧光分子的不对称堆积可以产生CPL性质。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并利用超分子组装方法可以制备圆偏振荧光材料。本论文以蒽为核心,通过连接不同的手性基团,设计合成了三个蒽衍生物,利用组装方法制备了有机圆偏振荧光材料。研究表明,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9,10-二乙烯双(4-吡啶基)蒽(BP4VA)与手性分子1,3,5-三甲基三酰谷氨酸六乙酯(TMGE)组装,可以构建具有酸刺激响应性质的CPL超分子组装体;通过改变溶剂极性可以实现CPL分子9,10-二乙烯双(苯甲酰胺-苯乙胺)蒽(R/S-DSA-2PEA)手性的变化。具体内容如下:1.酸刺激响应CPL发光材料通过将典型的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9,10-二乙烯双(4-吡啶基)蒽(BP4VA)与自组装的手性分子1,3,5-三甲基三酰基谷氨酸六乙酯(TMGE)组装在一起,构建了具有酸刺激响应性质的CPL超分子组装体。SEM、TEM和荧光图像证明了BP4VA和TMGE的成功组装。组装体的荧光发射峰与溶液中的BP4VA相同,但由于BP4VA在组装体中聚集,其荧光发射强度明显强于溶液中的BP4VA。超分子组装体的CD光谱表明,手性可以通过共组装从手性分子TMGE传递到非手性分子AIE(BP4VA)。在三氟乙酸(TFA)的刺激下,含有吡啶基团的BP4VA被质子化,组装体的CPL波长发生了红移,而组装体的形态在质子化前后没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为通过AIE分子组装制备稳定的酸刺激响应CPL材料提供了有效的策略。2.具有溶剂化效应的CPL材料以四乙基-9,10-二基双(亚甲基)二膦酸酯蒽和对醛基苯甲酰胺-苯乙胺为反应物,通过霍纳尔-沃兹沃思-埃蒙斯反应(HWE反应)合成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分子9,10-二乙烯双(苯甲酰胺-苯乙胺)蒽(R/S-DSA-2PEA)。不同极性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表明,S-DSA-2PEA具有溶剂化效应;CD光谱研究说明两个分子具有手性。因此可以预期,这两个分子能够实现圆偏振发光,且通过溶剂极性的改变可以实现手性的变化。
孙艳晓[6](2020)在《离散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相关自组装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子量是决定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核心参数之一。与具有均一链长的生物大分子相比,合成聚合物的分子量并不总是均一的,具有一定的分子量分布。研究表明,分散性的存在会对聚合物的机械性能、流变、结晶、自组装等多方面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在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方面,分散性的存在会引起组装结构形态、尺寸和稳定性的变化。随着合成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实现对分子量分布的控制,但具有均一链长的离散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仍然具有较大难度。在实验探索方面人们总是以具有一定分散度的聚合物体系为研究对象,而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却一般假定聚合物具有完全均一的链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理论和实验之间的脱节。为了解决这种不一致现象,有一些研究者采取了一系列调控分散度的策略以评估其对自组装行为的影响,但往往存在控制精确度不够或者定性及定量效果欠佳等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均一链长组成且分子量明确的离散型嵌段共聚物,系统研究了聚合物的本体自组装行为,旨在揭示聚合物的精确的分子结构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重构的方法精确控制分子量分布,为定量研究分子量分布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理想的平台。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基于迭代增长的策略和高效率的化学反应,精确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量不同的离散型寡聚乳酸(oligolacticacid,oLA)和寡聚二甲基硅氧烷(oligodimethylsiloxane,oDMS)。其中,oLA的合成采用迭代增长和正交保护的策略,通过酯化反应实现链增长;oDMS的合成采用线性迭代增长的策略,通过硅羟基和硅氯键的反应逐步拓展链长至聚合度为13或17。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体积排阻色谱(SEC)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等表征手段确认所得聚合物具有均一的链长和明确的分子量。(2)以离散型oDMS和oLA为构筑单元,采用模块化合成的策略制备一系列具有均一链长和精确分子量大小的AB型离散型嵌段共聚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小角X射线散射(SAXS)可以获得关于聚合物热性能和自组装行为的详细数据。研究发现,随着oLA嵌段长度的增大,聚合物的相变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有序-无序相转变温度)逐渐升高,组装形态发生了从无序态到高度有序层状结构的转变。其中,层状相的层间距与聚合物的分子量大小呈正相关关系。(3)以AB型离散型嵌段共聚物为分子库,按照高斯分布和偏态分布函数的模型,采用精确共混的方法构筑了具有对称分布和不对称分布的单嵌段多分散性聚合物,分别用以实现对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宽度和形状的精准调控。多分散性嵌段共聚物的组装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分布宽度的增大,组装形成层状相的层间距持续增大。其中,从最初的均一链长(分子量分布指数D=1.000)到多分散性(D=1.001),虽然D在数值上仅增加了 0.001,但层间距的增大量达到3%。随着D的继续增大,层间距的增大趋势趋向平稳。这是以往同类研究工作未曾观察到的。另一方面,分子量分布的形状也可能对组装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相较于正偏态分布的聚合物体系,负偏态分布聚合物所形成的有序结构尺寸更大、稳定性更高。(4)以离散型oLA和oDMS为构筑单元,采用模块化合成的策略制备一系列具有均一链长和精确分子量大小的杂臂星形拓扑结构的ABx型离散型嵌段共聚物(x=2,4)。精确的化学结构消除了所有与摩尔重量、分散度和组成比例等有关的分子缺陷。对其本体组装行为的研究表明,由于分子拓扑结构的不对称性增大了两相之间的界面曲率,所以ABx型离散型嵌段共聚物不仅可以组装得到常规的相结构(层状相、双连续相、柱状组),还能形成一些非经典球状相(Frank-Kasper A15相、σ相和DQC相)。通过对拓扑结构和分子量不同的一系列离散型嵌段共聚物组装结果的归纳汇总,可以得到精确度和分辨率(一个重复单元)极高的相图。该相图显示了不同相态的稳定区间、相变次序以及拓扑不对称的影响等,揭示了长期以来由于合成聚合物链长不均一性所掩盖的细节。
蔡松涛[7](2020)在《生物活性物质传感分子的合成及荧光成像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具备高反应特性的活性氧、活性硫和活性羰基化合物等小分子物质以及具备高催化功能的酶在调节细胞内物质代谢、调控相应生物学功能、维持细胞稳态和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检测和监测细胞内活性物质有助于了解它们在细胞内的生物作用以及引起的各种生物学效应,并在揭示它们的生理功能和涉及疾病的病理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近些年,得益于荧光成像技术的发展,荧光探针技术在可视化检测和跟踪生物系统中的活性物质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针对目前已报道检测细胞内活性物质的传感分子在荧光成像检测方面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本论文开展了基于新型深红及近红外荧光染料的细胞器靶向传感分子的合成以及新型荧光成像检测模型的构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利用分子内芳香氢(SNArH)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苊/萘酰亚胺-氧杂蒽π共轭融合深红/近红外荧光染料R1和R2。其中,染料R2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良好的光稳定性以及对溶酶体靶向定位功能,通过标记和跟踪细胞内自噬溶酶体的浓度及粘度变化实现了对饥饿、雷帕霉素诱导细胞自噬过程的荧光成像标记和跟踪。利用Se取代氧杂蒽结构中的O合成了硒杂蒽-花菁近红外荧光染料Se Cy,并对其进行化学修饰,引入H2O2特异性反应基团芳基硼酸合成了线粒体靶向传感分子Se Cy-H。该传感分子不仅可以高选择性与灵敏度识别H2O2(检测限为2.43μM),还可以荧光成像检测PMA诱导生成内源性H2O2,并且实现了对自噬过程中O2·-衍生内源性H2O2进行原位荧光成像,可用于细胞自噬过程的研究。利用S取代氧杂蒽结构中的O合成了氧杂蒽-吲哚深红荧光染料SHCy和氧杂蒽-苯并吲哚近红外荧光SBHCy,并对其进行衍生得到高选择性识别活性硫的细胞器靶向传感分子。其中,利用丙烯酰基作为识别位点,分别合成了基于染料SHCy和SBHCy的传感分子SHCy-C和SBHCy-C,两种传感分子可以高选择性与灵敏度识别半胱氨酸(检测限分别为31 n M和83 n M),还可以荧光成像检测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内源性半胱氨酸;利用苯并吲哚结构中的-C=N+-可以与H2S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对染料SBHCy中羟基的三氟甲磺酸化合成了线粒体靶向传感分子SBHCy-H,该传感分子可以高选择性与高灵敏度识别H2S(检测限达到28.5 n M),同时可以荧光成像检测细胞内半胱氨酸/谷胱甘肽酶催裂解生成以及抗氧化应激过程中产生的内源性H2S。通过增大反应空间位阻获得了邻二胺衍生基团修饰的系列萘酰亚胺衍生物传感分子Np。与正丙基相比,异丙基修饰的邻苯二胺基团与甲醛发生特异性反应生成高荧光量子效率的萘酰亚胺-咪唑衍生物,传感分子Np-a2实现了对甲醛的高选择性荧光开启型识别以及对L929细胞内源性甲醛的荧光成像检测。同时,在Np-a2基础上分别引入羟基和吗啉基团合成水溶性传感分子Np-b和溶酶体靶向传感分子Np-c,两种传感分子均可以荧光成像检测细胞内源性甲醛。利用酸性磷酸酶催化水解磷酸单酯,通过对染料SHCy中羟基的磷酸化合成了传感分子SHCy-P。该传感分子可以在较宽的p H范围内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限低至0.48 U/L)、快速检测酸性磷酸酶。此外,传感分子SHCy-P具有溶酶体靶向定位功能,可以荧光成像检测PC-3和He La细胞内酸性磷酸酶。
江文峰[8](2020)在《手性多级纳米结构的自组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手性纳米材料对于推动手性分析和检测、手性拆分、生物标记、与偏振光相关的光子学和光电学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为止,虽然人们已经制备了很多无机和有机手性纳米结构,但手性多级纳米结构的报道却少很多,多级结构的自组装机理以及多级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本论文利用金-硫醇化物纳米片和有机大环分子作为组装基元,通过自组装制备了多种具有多级结构的手性纳米材料,并研究了其自组装机理,组装体的胶体溶液、化学和光学活性等性质。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概括如下:1.金-半胱氨酸(Au-Cys)多级组装手性粒子的构建氯金酸与半胱氨酸反应,生成尺寸多分散的纳米片。向溶液中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使纳米片之间作用相反的强相互作用力(静电斥力和近程耦合力)相抵消。这时,较弱的次级作用,比如纳米粒子形状的不对称性或者手性,才可以控制组装路径。结果,纳米片组装形成具有多级纳米结构的类颗石藻胶体粒子(CLIPs)。本文发展数学图论,建立复杂度因子的算法,定量比较不同结构的复杂度,发现与自然界中以及人工合成的一些多级纳米结构相比,CLIP粒子具有相当或者更高的结构复杂度。调节Au-Cys纳米片中配体的对映体过量χ以及组装初期的成核温度tn,本文得到了具有丰富组装体形貌的二维相图。比较相图中不同结构的复杂度因子,本文发现最复杂的结构出现在χ→±100%时。如果用非手性分子巯基乙酸(TGA)代替手性分子Cys作为配体时,组装体结构的复杂度显着降低;而用另外一种手性配体青霉胺(Pen)代替Cys时,形成了相似且具有复杂多级结构的CLIP粒子,这表明手性对于形成复杂多级结构的重要性。向Au-Cys中掺杂银或者铜,可以增强材料的弹性约束,使得弹性约束在组装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这些掺杂改变了组装体的形貌,所形成粒子的结构复杂度降低。2.Au-Cys粒子胶体溶液、化学稳定性和光学活性的研究Au-Cys CLIP粒子可以分散在极性溶剂以及非极性溶剂中,表现出良好的胶体溶液性质。这些粒子在极端酸性及强碱性条件下,仍然可以保持其结构和发光性质,表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Au-Cys CLIP粒子具有较强的光学活性,消光与发光的g-factor分别达到了0.055和0.01。Au-Cys材料具有很好的化学可调节性:向Au-Cys材料中掺杂Cu或者Ag时,不但可以改变组装体形貌,还可以将材料发出的红色荧光蓝移至橙色和黄绿色,并且发光仍然具有手性特征。Au-Cys CLIP粒子发光的手性方向可以通过物理超声实现反转。本文提出新的手性发光机理:Au-Cys材料由于自身电子云极化所发出的光为手性光;发出的荧光在与CLIP粒子作用时,粒子的手性结构会对左、右旋光造成不对称散射,也会赋予发光一定的手性。这两个原因造成的发光手性方向相反,是竞争关系。在完整的CLIP粒子中,不对称散射贡献较大,因此散射手性决定了整体发光的手性;将CLIP粒子超声解组装为纳米带后,散射能力大大减弱,材料自身发光的手性贡献较大,因此电子云极化造成的荧光手性决定了整体发光的手性方向。3.基于有机大环分子的多种手性多级纳米结构的构建手性二胺与二异氰酸酯在NMP中反应,生成了一系列大环分子同系物。二聚的大环分子通过自分类(self-sorting)形成无规片层组装体,从溶液中自分离析出。手性大环二聚体(MCU2)在溶液中自组装,根据条件不同得到了一系列的手性结构,包括螺旋浆叶片粒子(PBP粒子)、PBP超粒子、纳米花粒子、螺旋纳米纤维、由纳米粒子组成的螺旋线、由螺旋纳米带组成的环带球晶粒子。由两种互为对映异构体的MCU2分子形成的组装体,结构具有镜面对称性。结构分析表明,当手性大环分子形成的晶体属于简单单斜晶系时,组装体表现出纳米尺度下的结构手性;而当其形成的晶体属于简单四方晶系时,组装体无大尺度下的结构手性。
张海冉[9](2020)在《离子液体基共负载SERS基底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有效解决了常规拉曼光谱在结构分析中存在的灵敏度低、选择性差等问题,一经发现立即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人们对SERS技术的认识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的热点内容主要集中在增强机理,基底构建以及SERS检测应用等方面。本论文基于离子液体基功能材料的优异性能,通过共负载方式,致力于新型SERS基底的构建及其高灵敏SERS检测。第二章内容主要集中在新型SERS基底的构建及其稳定性研究,结合离子液体的反应性以及脂质体各向同性的表面结构,制备了一种兼具稳定性与超灵敏检测性能的SERS基底:离子液体修饰的脂质体-金纳米复合材料(liposome-Au)。为增强脂质体的结构稳定性,利用脂质单体长链尾部C=C键的热引发聚合,将脂质体球形囊泡结构有效冻结,获得了稳定性显着提高的脂质体,为金纳米粒子(Au NPs)和探针分子的负载奠定基础。基于离子液体的配位效应,Au NPs在基底表面得以均匀稳定生长,粒子间由于电磁耦合而形成热点。脂质体结构的各向同性,促使Au NPs在基底表面形成均匀而密集的无机修饰层,这种有序组装体进一步促使强而一致热点区域的产生,并覆盖于基底表面。此外,系统探究了脂质体负载Au NPs对基底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u NPs在脂质体表面的修饰不影响基底的反应性。同时,无机Au NPs修饰层在反应过程中得以完好保存,说明基底对Au NPs的配位效应具有足够强度,为拉曼探针的负载奠定了结构基础。基于此,初步探究liposome-Au基底对MO的SERS检测性能。结果显示,该SERS基底在对MO的检测中表现出优异的信号放大效果,从而展现liposome-Au基底在SERS检测方面的应用潜力。第三章系统考察了liposome-Au基底在SERS检测中的应用性能。首次利用共负载(co-assembly)合成策略构建得到新型SERS检测体系liposome-Au/probes。区别于常规SERS体系,该共负载SERS体系具有以下优点。(1)共组装模式打破了传统巯基等键合的SERS分析模式的束缚,加快了SERS技术在检测与等离子体表面无特定亲和力的分子方面的发展。(2)脂质体表面的各向同性,使Au NPs在基底表面均匀密集生长。相邻粒子局域电磁场的耦合形成热点,对可重复性和稳定性SERS信号的获取具有重要意义。(3)得益于离子液体组分对阴离子的选择性诱导作用,实现阴离子型拉曼探针在热点区域的定向、定点“锚合”。这种热点驱动与热点定位协同作用下的SERS检测模式,对有机阴离子探针表现出高选择性和高灵敏性。此外,离子交换反应性还赋予脂质体SERS基底普适性、电荷选择性以及固相微萃取等优异性能。第四章在新型SERS基底的构建及其拉曼应用方面做了进一步研究,利用聚合离子液体1-乙烯基-3-乙基咪唑溴盐(Poly[ViEtIm]Br)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之间π-π结合的特异性,对rGO进行表面改性,得到rGO-Poly[ViEtIm]Br。经过Au NPs的原位修饰进一步制备了SERS增强基底rGO-Poly[ViEtIm]-Au。利用Poly[ViEtIm]Br对阴离子型拉曼探针的反应性,通过共负载方式构建得到高灵敏SERS检测体系rGO-Poly[ViEtIm]-Au/probes。这种多元一体化SERS检测体系具有以下优势:(1)Poly[ViEtIm]Br在rGO表面的修饰一方面封闭了基底裸露的大π键,纯化基底静电吸附的高选择性。另一方面,赋予基底优异的反应性和选择识别能力,有利于基底在复杂体系中对特定阴离子探针的识别检测。(2)极性Poly[ViEt Im]Br的配位效应使Au NPs在基底密集生长的同时,保持了rGO-Poly[ViEt Im]Br良好的分散状态,从而造成宏观上稳定分散,微观上Au NPs堆积形成热点。(3)基底的离子交换性将阴离子探针定向富集在热点区域,赋予SERS基底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能力,从而表现出优异的普适性以及电荷选择性。此外,rGO二维开放的比表面积以及Poly[ViEtIm]Br的离子交换性赋予SERS基底优异的固相微萃取性能,痕量阴离子探针在基底表面得以富集浓缩。这种样品前处理有利于超灵敏SERS检测体系的构建。基于此,rGO-Poly[ViEt Im]-Au基底对MB的检出限低至1.0×10-14 M。第五章系统考察了rGO-Poly[ViEt Im]Br作为光盘式可擦写基底在SERS检测及其它领域中的应用。SERS基底的重复性与稳定性是获取高品质SERS信号的基础,也是制约SERS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聚合离子液体(PILs)优异的共组装、可逆离子交换、选择吸附性能,结合rGO二维开放结构,构建一种“固相萃取-SERS检测-基底更新”三位一体的可重复使用、高灵敏SERS基底,确保稳定地获取高品质SERS信号。即通过π-π作用,将Poly[ViEtIm]Br组装到rGO上,通过顺次离子交换和还原,实现Au NPs在石墨烯上的原位生长以及均匀排列;通过Poly[ViEtIm]Br的离子交换性,将阴离子探针定向、定点“锚合”,实现探针分子在基底上的富集和定向排列;利用Poly[ViEt Im]Br离子交换的可逆性,用卤离子将探针分子擦除,实现基底更新;再重新通过离子交换写入新探针分子。这种新型光盘式可擦写基底的构建赋予SERS基底以重复使用性,可实现在相同基底上对不同探针分子的选择性负载和高灵敏检测。值得注意的是,在擦写过程中基底存储的信息发生变化,而存储性能并未改变。此外,经过五次循环擦写,基底依然保持优异的擦写能力。这种光盘式可逆存储性能,为SERS检测体系的灵活设计提供新思路,在功能材料等领域表现出优异的应用潜力。
孙阳[10](2020)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单分子生物力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大分子作为生命活动的基础构件,在执行遗传信息翻译、转录、蛋白质表达,胞内胞外信号传递等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生物大分子的力学响应与其参与的生物化学反应紧密相关,会影响其介导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细胞—分子相互作用,细胞—细胞相互作用,分子马达功能和信号转导等生命活动。生物大分子也可作为生物材料的支架在组织工程、免疫治疗、药物筛选与输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生物大分子的力学性质既会影响其参与介导的生物化学反应,又会调控其组装形成的生物材料的性质与功能,因此研究其力学性质至关重要。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的力学性质由分子内弱相互作用如氢键、疏水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等形成的三维拓扑结构决定。此外,这些弱相互作用力的协同作用如金属配位键、苯环堆积等现象则可以显着提升弹性蛋白、金属蛋白、复杂核酸结构、膜蛋白、多肽纤维等生物大分子的力学性能。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原子力显微镜成为了一个关键平台,可以同时对生物系统进行单分子水平的形态学和力学表征。我们在复杂核酸结构、金属蛋白、膜蛋白、多肽纤维等不同生物体系中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单分子力学性质,以及其中弱相互作用力以及其协同作用对生物大分子力学性质的影响,希望得到其中的一般性结论,以加深人们对生物大分子力学性质的理解,并利用这一原理理性设计具有特定力学性质的仿生材料。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在第一章中,我们对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单分子力谱技术及其原理作了回顾,对本文研究课题的主要原理,当前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必要的阐明和背景介绍。在第二章中,我们通过使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φ29噬菌体分子马达核心结构3WJ-p RNA各向异性的力学性质。枯草芽孢杆菌噬菌体φ29使用ATP驱动的分子马达把病毒的DNA包裹进冠状衣壳中。3WJ-p RNA是φ29噬菌体DNA包裹马达的核心结构,具有很强的热力学稳定性和临床应用前景。在DNA包裹过程中,3WJ对沿其衣壳门轴同轴方向螺旋的拉伸表现出较强的抵抗力,这表明其具有超强的结构稳定性。我们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将3WJ-p RNA的不同链分别固定在针尖和基板上,通过从不同方向连接研究其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我们发现3WJ-p RNA沿包裹DNA的门轴方向在存在镁离子的情况下具有出色的机械稳定性,可承受高达220皮牛的力,这一抵抗力甚至超过多种弹性蛋白的机械稳定性。其出色的机械稳定性主要归因于位于3WJ中两个螺旋1和螺旋3之间镁离子钳的协同作用。这一刚性使得分子马达的p RNA结构域可以承受DNA压缩引起的应力,而横向的柔韧性便于组装p RNA及其与衣壳前体的结合。此外,我们的发现也为设计各向异性生物材料提供许多新的思路。在第三章中,我们通过结合X射线晶体学和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单分子力谱技术,第一次研究了金属蛋白Gol B中金-硫键的力学性质。来自鼠伤寒沙门氏菌的Gol B蛋白以高亲和力结合有毒金离子,同时不影响其他铜输运蛋白的功能。此外,Gol B还必须将金离子传递给P型ATP酶Gol T,后者充当金的转运蛋白。我们使用原子力显微镜直接打开Gol B蛋白中的单个金-硫键探测其机械性质,并将其机械性质与从X射线晶体衍射中获得的结构信息加以对比,以研究这一化学键的结构-性质关系。我们发现Gol B蛋白中的金-硫键的打开力约为165皮牛,其机械稳定性可与许多非共价相互作用如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相互作用和弹性蛋白的解折叠相媲美。我们认为这可能源于Gol B蛋白中金-硫键的分子环境,其长度比无机物中更长,也比铜金属调控蛋白Cue R中的金-硫键长度更长。此外,Cys10和Cys13与周围残基的骨架氨基基团间电荷相互作用也会影响其力学性质。我们的结果凸显了在单分子环境中蛋白质环境对金-硫键机械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质的影响。这对理解Gol B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非常有价值,可能也暗示了体内金属离子运输的一般原理。在第四章中,我们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来研究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外膜蛋白Bam A的力学性质与其折叠、插入细胞外膜的机制。Bam A是BAM复合体的核心构件,可以帮助外膜蛋白折叠、插入到细胞外膜中。我们的研究表明其力学性质取决于与其功能相关的三个因素,即POTRA结构域,膜成分环境和细胞外盖锁结构。我们发现不存在POTRA结构域会导致β桶结构域机械稳定性的降低,细胞膜成分会影响β桶的机械稳定性,密封β桶的细胞外盖与Bam Aβ桶的接缝稳定性之间存在耦合作用。这些结果为天然外膜中存在的Bam A的β桶状亚稳态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还研究了Bam A的折叠和插入细胞外膜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以及分子伴侣Sur A和Skp的影响等问题。在第五章中,我们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的成像模式和材料力学的模型统计分析,首次对多肽水凝胶中的单个纤维的力学性质进行了直接测量。我们的结果表明,基于GFFY序列自组装而成的多肽水凝胶纤维显示出了杰出的抗弯刚度和杨氏模量,基于对原纤维的结构分析和分子性能表征,我们认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此类单个原纤维的机械性能的决定性因素。此外,其拥有类似于细胞外基质中单个胶原纤维的力学性质。我们认为这样的机械性能及调控方式可能使这一多肽序列既具有很强的成胶能力,又拥有在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中应用的前景。
二、生物体系中的共轭作用与不对称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体系中的共轭作用与不对称性(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亚硝酰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光动力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NO的生理功能 |
1.2 外源性NO供体的特性 |
1.3 金属配合物型NO供体 |
1.3.1 {Fe-NO}~n型配合物 |
1.3.2 {Ru-NO}~n型配合物 |
1.4 钌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
1.5 钌配合物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亚硝酰钌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试剂及耗材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3 亚硝酰钌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3.1 [Ru(Mal)(NO)Cl_3]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3.2 [Ru(qn)(Lbpy)(NO)Cl]X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3.3 [Ru(qn)(py-NH_2)(NO)Cl]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亚硝酰钌配合物的电子结构与光谱性质 |
3.1 引言 |
3.2 配合物的结构优化及轨道分析 |
3.2.1 [Ru(Mal)(NO)Cl_3]配合物的结构优化及轨道分析 |
3.2.2 [Ru(qn)(Lbpy)(NO)Cl]X配合物的结构优化及轨道分析 |
3.2.3 [Ru(qn)(py-NH_2)(NO)Cl]配合物的结构优化及轨道分析 |
3.3 配合物的光谱解析 |
3.3.1 核磁振动光谱的计算 |
3.3.2 红外振动光谱的计算 |
3.3.3 电子吸收光谱的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亚硝酰钌配合物NO光解离反应的动力学机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试剂及耗材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4.3 实验过程 |
4.3.1 时间分辨红外光谱法 |
4.3.2 电子顺磁共振光谱法 |
4.3.3 荧光光谱法 |
4.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4.1 时间分辨红外光谱分析 |
4.4.2 电子顺磁共振光谱分析 |
4.4.3 荧光光谱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亚硝酰钌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试剂及耗材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5.3 实验过程 |
5.3.1 亚硝酰钌配合物与HSA的相互作用 |
5.3.2 [Ru(Mal)(NO)Cl_3]配合物与重组铁储藏蛋白的相互作用 |
5.3.3 亚硝酰钌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 |
5.4 实验结论 |
5.4.1 亚硝酰钌配合物与HSA的相互作用分析 |
5.4.2 [Ru(Mal)(NO)Cl_3]配合物与重组铁储藏蛋白的相互作用分析 |
5.4.3 亚硝酰钌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亚硝酰钌配合物在外源性NO供体研究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仪器、试剂及耗材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6.3 实验过程 |
6.3.1 亚硝酰钌配合物对Hela细胞的毒性试验 |
6.3.2 亚硝酰钌配合物对Hela细胞的成像试验 |
6.4 实验结论 |
6.4.1 亚硝酰钌配合物对Hela细胞的毒性分析 |
6.4.2 亚硝酰钌配合物对Hela细胞的成像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一 配合物的电喷雾电离质谱图 |
附录二 配合物的单重态和最低三重态部分键长和键角及前线分子轨道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3)呋喃功能化的稠环芳烃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功能化有机稠环芳烃 |
1.1.1 全碳稠环芳烃 |
1.1.2 含氧杂环的稠环芳烃 |
1.2 圆偏振发光 |
1.2.1 圆偏振发光的介绍及基本原理 |
1.2.2 有机圆偏振发光材料 |
1.2.3 圆偏振发光材料的发展趋势 |
1.3 有机共轭体系自组装 |
1.3.1 异相聚集体 |
1.3.2 均相聚集体 |
1.4 非线性光学 |
1.5 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强给电子基团引发的分子间偶联形成含有呋喃的轴手性芳烃分子 |
2.1 前言 |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3 合成路径 |
2.4 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扭曲并四苯功能化的稠环芳烃的合成、结构分析及三阶非线性性能 |
3.1 前言 |
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3 合成路径 |
3.4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芘并呋喃衍生物的合成与自组装 |
4.1 前言 |
4.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3 合成路径 |
4.4 聚集体的制备 |
4.5 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新型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比色传感与抗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孔有机材料概述 |
1.1.1 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简介 |
1.1.1.1 POPs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
1.1.1.2 POPs材料的应用 |
1.1.2 共价有机框架聚合物(COFs)简介 |
1.1.2.1 COFs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
1.1.2.2 COFs材料的应用 |
1.2 生物传感器概述 |
1.2.1 比色传感 |
1.2.2 荧光传感 |
1.3 抗菌剂及纳米酶抗菌机理概述 |
1.3.1 抗菌剂的类型 |
1.3.1.1 天然抗菌剂 |
1.3.1.2 无机抗菌剂 |
1.3.1.3 有机抗菌剂 |
1.3.2 纳米酶抗菌应用 |
1.3.2.1 单一模式抗菌应用 |
1.3.2.2 多模式抗菌应用 |
1.4 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新型卟啉基多孔有机聚合物FePPOP_(EPA)的合成与表征及其在硫离子比色检测中的应用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及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2.2.1 FePPOP_(EPA)的合成 |
2.2.2.2 FePPOP_(EPA)过氧化物酶性能的测试 |
2.2.2.3 FePPOP_(EPA)动力学测试 |
2.2.2.4 硫离子的检测 |
2.2.2.5 阴离子干扰实验 |
2.2.2.6 实际样品中硫离子的检测 |
2.2.2.7 活性氧(ROS)的检测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FePPOP_(EPA)傅里叶红外变换分析 |
2.3.2 FePPOP_(EPA)固体核磁分析 |
2.3.3 FePPOP_(EPA)形貌分析 |
2.3.4 FePPOP_(EPA)的热稳定性分析 |
2.3.5 FePPOP_(EPA)的多孔性分析 |
2.3.6 FePPOP_(EPA)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表征 |
2.3.7 FePPOP_(EPA)的最优条件的筛选 |
2.3.8 FePPOP_(EPA)的反应动力学分析 |
2.3.9 硫离子的检测 |
2.3.10 实际水样中硫的检测 |
2.3.11 硫离子检测机理探究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新型卟啉基多孔有机聚合物FePPOP_(Hydantoin)的合成与表征及其在抗菌方面的应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及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2.2.1 FePPOP_(Hydantoin) 的合成 |
3.2.2.2 细菌溶液的制备 |
3.2.2.3 FePPOP_(Hydantoin)浓度依赖的体外抗菌实验 |
3.2.2.4 培养时间时间和光照强度对FePPOP_(Hydantoin)抗菌活性的影响 |
3.2.2.5 FePPOP_(Hydantoin)的光芬顿与化学抗菌协同抗菌活性 |
3.2.2.6 细菌的形态学表征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FePPOP_(Hydantoin)的傅里叶红外变换和固体核磁分析 |
3.3.2 FePPOP_(Hydantoin)的热重分析(TGA) |
3.3.3 FePPOP_(Hydantoin)的多孔性表征 |
3.3.4 FePPOP_(Hydantoin)的形貌表征 |
3.3.5 FePPOP_(Hydantoin)的光学活性表征 |
3.3.6 FePPOP_(Hydantoin)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表征 |
3.3.7 FePPOP_(Hydantoin)的光催化活性表征 |
3.3.8 活性氧(ROS)的检测 |
3.3.9 FePPOP_(Hydantoin)对S.aureus的抗菌活性 |
3.3.10 FePPOP_(Hydantoin)对S.aureus的抗菌机理研究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刺激响应型有机圆偏振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CPL发光材料 |
1.2.1 有机高分子 |
1.2.2 有机小分子 |
1.2.3 非共价键作用的超分子组装体系 |
1.2.4 金属配合物 |
1.3 有机CPL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及应用 |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 |
1.4.1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2 测试仪器 |
2.2.1 化合物结构表征 |
2.2.2 光物理性质表征 |
第3章 酸刺激响应CPL发光材料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BP4VA的合成 |
3.2.2 L-TMGE的合成 |
3.2.3 D-TMGE的合成 |
3.2.4 L/D-TMGE凝胶的制备 |
3.2.5 BP4VA-L/D-TMGE凝胶的制备 |
3.2.6 BP4VA-L/D-TMGE共凝胶中BP4VA浓度的探究 |
3.2.7 BP4VA-L/D-TMGE共凝胶的紫外吸收测试 |
3.2.8 L/D-TMGE凝胶及BP4VA-L/D-TMGE共凝胶的圆二色谱测试和CPL测试 |
3.2.9 BP4VA-L/D-TMGE共凝胶在不同浓度的三氟乙酸中的制备与测试 |
3.2.10 XRD样品的制备 |
3.2.11 荧光照片样品制备 |
3.3 BP4VA和 TMGE共组装的研究 |
3.4 BP4VA-L-TMGE光物理和酸刺激变色性质的研究 |
3.5 BP4VA-TMGE的 CPL性质的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具有溶剂化效应的CPL材料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前体的合成 |
4.2.2 化合物3 的合成 |
4.2.3 R-DSA-2PEA的合成 |
4.2.4 S-DSA-2PEA的合成 |
4.2.5 R/S-DSA-2PEA的荧光发射测试和紫外可见吸收测试 |
4.3 R/S-DSA-2PEA光物理性质 |
4.4 R/S-DSA-2PEA的应用前景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结论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致谢 |
(6)离散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相关自组装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
1.3 嵌段共聚物的多分散性与自组装 |
1.3.1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1.3.2 分子量分布的调控 |
1.3.3 离散型聚合物的合成 |
1.3.4 分子量分布对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
1.4 软物质中的非经典球状相 |
1.4.1 非经典球状相 |
1.4.2 软物质中的非经典球状相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离散型低聚物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表征方法与仪器设备 |
2.2.3 离散型oLA的合成 |
2.2.4 离散型oDMS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离散型oLA的结构表征 |
2.3.2 离散型oDMS的结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B型离散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自组装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表征方法与仪器设备 |
3.2.3 AB型离散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B型离散型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
3.3.2 AB型离散型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分散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具有不同分子量分布的多分散性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分散性嵌段共聚物的表征 |
4.3.2 多分散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Bx型离散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自组装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与试剂 |
5.2.2 表征方法与仪器设备 |
5.2.3 杂臂星形嵌段共聚物的核的合成 |
5.2.4 AB_2型离散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5.2.5 AB_4型离散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杂臂星形嵌段共聚物的核的结构表征 |
5.3.2 AB_x型离散型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
5.3.3 AB_x型离散型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研究 |
5.3.4 离散型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相图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生物活性物质传感分子的合成及荧光成像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选题背景以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荧光探针技术的概述 |
1.2.1 荧光探针技术 |
1.2.2 生物活性物质传感分子的设计要求 |
1.3 生物活性物质传感分子的研究进展 |
1.3.1 活性氧传感分子 |
1.3.2 活性硫传感分子 |
1.3.3 活性羰基化合物传感分子 |
1.3.4 酶传感分子 |
1.4 本论文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仪器 |
2.3 光谱性质测定方法 |
2.3.1 被检测物的溶液配制方法 |
2.3.2 选择性和竞争性试验 |
2.3.3 连续滴定试验及检测限计算 |
2.3.4 荧光量子效率的测定 |
2.3.5 pH和时间依赖性试验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
2.4 细胞试验 |
2.4.1 细胞毒性试验 |
2.4.2 传感分子对细胞内目标物的荧光成像检测 |
2.4.3 细胞染色和细胞共器定位试验 |
第3章 细胞自噬过程传感分子的合成及特性 |
3.1 引言 |
3.2 溶酶体靶向深红荧光染料的合成及特性 |
3.2.1 染料R1和R2的合成与表征 |
3.2.2 染料R1和R2的光谱性质 |
3.2.3 染料R2对自噬过程荧光标记成像研究 |
3.3 线粒体靶向H_2O_2传感分子的合成及特性 |
3.3.1 染料SeCy和传感分子SeCy-H的合成与表征 |
3.3.2 染料SeCy的光谱性质及成像 |
3.3.3 传感分子SeCy-H的识别及成像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细胞器靶向半胱氨酸和硫化氢传感分子的合成及特性 |
4.1 引言 |
4.2 新型染料及其衍生传感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4.2.1 染料SHCy和传感分子SHCy-C的合成与表征 |
4.2.2 染料SBHCy和传感分子SBHCy-C的合成与表征 |
4.2.3 传感分子SBHCy-H的合成与表征 |
4.3 染料SHCy和SBHCy的光谱性质及成像 |
4.4 传感分子SHCy-C和SBHCy-C的识别及成像 |
4.4.1 传感分子SHCy-C的识别特性 |
4.4.2 传感分子SBHCy-C的识别特性 |
4.4.3 传感分子SHCy-C和SBHCy-C的成像特性 |
4.5 传感分子SBHCy-H的识别及成像 |
4.5.1 传感分子SBHCy-H的识别特性 |
4.5.2 传感分子SBHCy-H的成像特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选择性检测甲醛的传感分子合成及特性 |
5.1 引言 |
5.2 系列传感分子Np的合成及表征 |
5.3 系列传感分子Np的识别及成像 |
5.3.1 传感分子Np-a1和Np-a2的识别特性 |
5.3.2 传感分子Np-b和Np-c的识别特性 |
5.3.3 系列传感分子Np的成像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溶酶体靶向酸性磷酸酶传感分子的合成及特性 |
6.1 引言 |
6.2 传感分子SHCy-P的合成及表征 |
6.3 传感分子SHCy-P的识别及成像特性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手性多级纳米结构的自组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多级结构自组装 |
1.3 手性结构 |
1.3.1 手性有机结构 |
1.3.2 手性无机结构 |
1.4 手性材料的光学活性 |
1.4.1 手性折射、吸收和散射 |
1.4.2 手性发光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基于金属硫醇化物的多级组装手性粒子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合成方法 |
2.2.3 表征 |
2.2.4 计算机模拟方法 |
2.2.5 图论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u-Cys初始组装基元的结构表征 |
2.3.2 Au-Cys纳米片的自组装 |
2.3.3 Au-Cys化学结构表征 |
2.3.4 组装结构复杂性的评价——复杂度因子(CI) |
2.3.5 手性与结构复杂性的关系——组装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属硫醇化物多级组装手性粒子的胶体、化学和光学活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合成方法 |
3.2.3 表征 |
3.2.4 计算机模拟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u-Cys的胶体溶液性质以及化学稳定性 |
3.3.2 Au-Cys的光学活性 |
3.3.3 Ag和 Cu掺杂的Au-Cys的光学活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有机大环分子的多种手性多级纳米结构的构建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合成以及组装 |
4.2.3 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手性大环分子R-和 S-MCU_2的制备 |
4.3.2 R-和 S-MCU_2的组装 |
4.3.3 R-和 S-MCU_2手性组装体的结构评价 |
4.3.4 R-和 S-MCU_2组装体的光学活性——CD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1 Χ-T_N相图对应的全部SEM照片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投寄的论文、专利 |
(9)离子液体基共负载SERS基底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拉曼散射 |
1.1.1 拉曼散射基本原理 |
1.1.2 共振拉曼散射 |
1.1.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1.1.3.1 SERS增强机理 |
1.1.3.2 SERS基底的制备 |
1.1.3.3 SERS技术的应用 |
1.2 脂质体 |
1.2.1 脂质体概述 |
1.2.2 脂质体的类型 |
1.2.3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1.2.3.1 超声波分散法 |
1.2.3.2 薄膜法 |
1.2.3.3 膜挤压法 |
1.2.3.4 微乳化法 |
1.2.4 提高脂质体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1.2.5 脂质体的应用 |
1.2.5.1 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
1.2.5.2 作为生物相容性SERS基底 |
1.3 石墨烯及其功能化纳米复合材料 |
1.3.1 石墨烯材料概述 |
1.3.2 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质 |
1.3.3 石墨烯材料制备方法 |
1.3.3.1 机械剥离法 |
1.3.3.2 氧化还原法 |
1.3.3.3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3.3.4 取向附生法 |
1.3.4 功能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
1.3.4.1 石墨烯的共价修饰功能化 |
1.3.4.2 石墨烯的非共价修饰功能化 |
1.3.4.3 功能化石墨烯的应用 |
1.4 离子液体 |
1.4.1 离子液体概述 |
1.4.2 离子液体的结构与分类 |
1.4.3 离子液体的性质与应用 |
1.4.3.1 离子液体的性质 |
1.4.3.2 离子液体的应用 |
1.4.4 聚合离子液体的制备与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离子液体基脂质体SERS基底的构建及其稳定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2.2.2 SERS基底liposome-Au的构建方法 |
2.2.3 离子液体基脂质体的制备 |
2.2.4 热引发聚合制备聚合脂质体 |
2.2.5 SERS基底liposome-Au的合成 |
2.2.6 基于liposome-Au的一体化SERS检测模式的构建 |
2.2.7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离子液体基脂质单体的结构表征 |
2.3.2 SERS基底liposome-Au的形貌表征 |
2.3.3 SERS基底liposome-Au的结构表征 |
2.3.4 SERS基底liposome-Au的反应性表征 |
2.3.5 SERS基底liposome-Au在复杂体系中的稳定性 |
2.3.6 SERS基底liposome-Au对 MO的拉曼检测性能 |
2.4 小结 |
第3章 脂质体基三元共负载SERS体系的构建及其检测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3.2.2 一体化SERS检测体系liposome-Au/probes制备 |
3.2.3 liposome-Au/probes对探针分子的SERS检测性能 |
3.2.4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ERS基底liposome-Au对 EBA的反应性检测 |
3.3.2 SERS检测体系liposome-Au/EBA的形貌表征 |
3.3.3 SERS检测体系liposome-Au/EBA的结构表征 |
3.3.4 liposome-Au/EBA的拉曼增强性能研究 |
3.3.5 共组装SERS检测体系的普适性研究 |
3.3.6 SERS基底liposome-Au对 MO检测的均匀性 |
3.3.7 SERS基底liposome-Au对 MO的检出限及其固相微萃取性能探究 |
3.3.8 SERS基底liposome-Au的电荷选择性检测 |
3.4 小结 |
第4章 聚合离子液体石墨烯基SERS体系的构建及其检测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4.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4.2.3 聚合离子液体1-乙烯基-3-乙基咪唑溴盐Poly[ViEtIm]Br的制备 |
4.2.4 聚合离子液体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Poly[ViEtIm]Br)的制备 |
4.2.5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合成 |
4.2.6 拉曼探针分子在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上的共负载 |
4.2.7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oly[ViEtIm]Br对 rGO基底π-π相互作用的屏蔽效应 |
4.3.2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形貌表征 |
4.3.3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结构表征 |
4.3.4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表面元素表征 |
4.3.5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表面性质表征 |
4.3.6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反应性检测 |
4.3.7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拉曼光谱 |
4.3.8 共负载SERS体系rGO-Poly[ViEtIm]-Au/EBA的形貌结构表征 |
4.3.9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对 EBA检测的增强机理研究 |
4.3.10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普适性研究 |
4.3.11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对MB检测的重现性 |
4.3.12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电荷选择性 |
4.3.13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固相微萃取性能探究 |
4.4 小结 |
第5章 光盘式可擦写基底在SERS检测及燃油催化脱硫反应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5.2.2 不同阴离子拉曼探针在rGO-Poly[ViEtIm]-Au基底上的擦写过程 |
5.2.2.1 拉曼探针EBA的写入过程 |
5.2.2.2 拉曼探针EBA的擦去过程 |
5.2.2.3 不同拉曼探针MB的重新写入 |
5.2.3 不同酸根阴离子修饰的rGO-Poly[ViEtIm]Br纳米片的合成 |
5.2.4 不同酸性阴离子在rGO-Poly[ViEtIm]Br基底的擦写过程 |
5.2.4.1 酸性阴离子[PW_(12)O_(40)]~(3-)的写入过程 |
5.2.4.2 酸性阴离子[PW_(12)O_(40)]~(3-)的擦去过程 |
5.2.4.3 不同杂多酸阴离子[PMo_(12)O_(40)]~(3-)的重新写入 |
5.2.5 模型油的配制 |
5.2.6 不同酸根阴离子修饰的rGO-Poly[ViEtIm]Br纳米片在燃油氧化脱硫中的应用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具有可擦写性能的rGO-Poly[ViEtIm]-Au基底在SERS检测中的应用 |
5.3.1.1 EBA探针阴离子在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上的擦写过程 |
5.3.1.2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对 EBA擦写前后的拉曼检测 |
5.3.1.3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对 EBA擦写过程的循环性检测 |
5.3.1.4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对同质阴离子擦写的普适性探究 |
5.3.1.5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对不同类型阴离子探针的擦写性能研究 |
5.3.2 具有可擦写性能的rGO-Poly[ViEtIm]Br在燃油氧化脱硫中的应用 |
5.3.2.1 rGO-Poly[ViEtIm]Br基底对酸性阴离子的擦写性能及其在燃油脱硫体系中的应用 |
5.3.2.2 可擦写rGO-Poly[ViEtIm]Br催化基底对不同底物的脱硫性能研究 |
5.3.2.3 可擦写催化剂rGO-Poly[ViEtIm]/[PW_(12)O_(40)]的循环利用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单分子生物力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单分子力谱技术 |
1.3 3WJ-p RNA的各向异性力学性质 |
1.4 GolB蛋白中金-硫键的力学性质 |
1.5 BamA蛋白的力学性质与折叠机制 |
1.6 多肽水凝胶纤维力学性质 |
1.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3WJ-p RNA各向异性力学性质的单分子力谱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与方法 |
2.2.1 RNA序列和化学试剂 |
2.2.2 探针悬臂和玻璃基板的修饰 |
2.2.3 原子力显微镜实验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分子力谱实验设计 |
2.3.2 不含镁离子时不同拉伸方向下3WJ-p RNA的力学性质 |
2.3.3 存在5m M镁离子时不同拉伸方向下3WJ-p RNA的力学性质 |
2.3.4 3WJ-p RNA的能量面 |
2.4 结论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GolB蛋白中金-硫键的力学性质 |
3.1 引言 |
3.2 实验与方法 |
3.2.1 蛋白质表达 |
3.2.2 蛋白质结晶 |
3.2.3 单分子原子力显微镜 |
3.2.4 紫外-可见光测量的金属结合实验 |
3.2.5 圆二色谱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设计 |
3.3.2 不存在金属离子的GolB蛋白对照实验 |
3.3.3 存在金离子时GolB蛋白中金-硫键力学性质 |
3.3.4 存在铜离子时GolB蛋白中铜-硫键力学性质 |
3.3.5 X射线晶体衍射结构 |
3.4 结论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BamA蛋白折叠和插入细胞外膜的过程 |
4.1 引言 |
4.2 实验与方法 |
4.2.1 克隆 |
4.2.2 在细胞外膜囊泡中准备BamA |
4.2.3 重组BamA的制备 |
4.2.4 单分子力谱 |
4.2.5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实验设计 |
4.3.2 缺少POTRA结构域时Bam A的 β桶结构稳定性降低 |
4.3.3 BamA的β桶结构稳定性依赖于细胞膜成分 |
4.3.4 盖锁结构调节BamA的β桶结构稳定性 |
4.3.5 BamA的β发夹是结构稳定单元 |
4.3.6 BamA的插入折叠顺序 |
4.3.7 BamA插入和折叠的动力学特性 |
4.3.8 折叠和插入过程中BamAβ发夹结构的稳定性 |
4.3.9 分子伴侣Sur A和 Skp对 Bam A折叠的影响 |
4.4 结论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多肽水凝胶单个纤维的力学性质 |
5.1 引言 |
5.2 实验与方法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多肽前体的合成 |
5.2.3 多肽的合成 |
5.2.4 水凝胶制备 |
5.2.5 流变实验 |
5.2.6 原子力显微镜成像实验 |
5.2.7 低温冷冻电镜测量 |
5.2.8 XRD实验 |
5.2.9 FTIR实验 |
5.2.10 纤维图像统计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实验设计 |
5.3.2 多肽水凝胶单个纤维的力学性质 |
5.3.3 多肽水凝胶单个纤维力学性质与其它生物大分子纤维力学性质的比较 |
5.3.4 多肽水凝胶纤维的分子结构表征 |
5.4 结论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四、生物体系中的共轭作用与不对称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亚硝酰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光动力学性质研究[D]. 宋璐娜. 山西大学, 2021
- [2]三联吡啶双核钌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多光子吸收及电化学性质[D]. 解清园. 安徽大学, 2021
- [3]呋喃功能化的稠环芳烃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D]. 邓欣. 河北大学, 2021(09)
- [4]新型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比色传感与抗菌应用研究[D]. 李彦红. 山东大学, 2021(12)
- [5]刺激响应型有机圆偏振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冯俊. 吉林大学, 2021(01)
- [6]离散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相关自组装行为研究[D]. 孙艳晓.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生物活性物质传感分子的合成及荧光成像特性研究[D]. 蔡松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8]手性多级纳米结构的自组装研究[D]. 江文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离子液体基共负载SERS基底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张海冉. 辽宁大学, 2020(01)
- [10]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单分子生物力学性质研究[D]. 孙阳. 南京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