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非萨格勒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叶莲娜(Burlakova Elena)[1](2020)在《进一步扩大俄罗斯对华电力输出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俄罗斯资源丰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拥有欧洲最大的电力系统和世界第四大电力系统。截至2014年底,俄罗斯总装机容量2.167亿千瓦,输电线路总长度超过258万公里。联合电网骨干网大多采用220-550kv电压等级。全年发电量一直保持在1万亿千瓦时左右,其中大型电站大多集中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仅西伯利亚电力公司一年发电量就超过200亿千瓦时。而相比之下,中国部分省份电力供应持续紧张。一些地方不得不限制供电期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双方政府高度重视与中国在电力、能源领域的合作。中国与俄罗斯政府与民间积极积极推进两国电力综合合作,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推进大规模跨国输电,力求把双方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本文首先对于进一步促进俄罗斯对华电力输出的有利因素进行分析。一方面,中国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为中国与俄罗斯贸易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发展的现实性。另外中国与俄罗斯存在电力资源互补与俄中地缘临近的优势,有利于双方电力合作的开展。其次对进一步促进俄罗斯对华电力输的制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双方存在文化差异因素,影响双方的发展;另外双方由于国际结算中存在外汇风险,输电技术条件落后以及合作方式落后等因素阻碍了双方电力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在对有利影响因素和不利在对进一步促进俄罗斯对华电力输出现有利因素与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进一步促进俄罗斯对华电力输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俄罗斯与中国开展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能源瓶颈逐渐显现。因此,必须树立全球资源配置的战略思维,积极开发利用海外资源。中国与俄罗斯应要充分发挥中国电力市场、俄罗斯资源和两国地缘优势,开展互利、互信、互利合作,实现两国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无疑是双方有远见的选择,是一致的为了双方的共同利益。
张晓敏[2](2020)在《俄罗斯的论坛外交》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上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便利,与此同时安全、环保、能源安全、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宣告着全球治理时代的到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原有的传统外交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外交需要,各国积极创新外交方式。论坛外交是指国际行为主体通过参加或创办国际论坛的方式,扞卫国家主权与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塑造国际形象,宣示政策主张的外交行为。俄罗斯的论坛外交始于上世纪90年代,是在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和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的国际背景下,以及出于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发展经济,扞卫大国地位,改善国家形象的需要产生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俄罗斯的论坛外交已经成为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改善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改变原有的世界秩序和解决世界性难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尝试提出论坛外交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数据分析法的研究方法,概括和梳理俄罗斯论坛外交的产生原因和发展历程。选取东方经济论坛为分析对象,对其主要议题和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深入解读,从而分析俄罗斯论坛外交的特点,并对俄罗斯论坛外交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果做出总体评价。本文的结构由绪论、正文三个章节、结论和参考文献组成。第一章提出论坛外交的概念,并阐释论坛外交的相关理论和直接理论。第二章具体分析俄罗斯的论坛外交兴起的国际背景和内部原因,介绍和分析俄罗斯论坛外交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况。第三章以东方经济论坛为例,具体分析论坛的议题和成果,从而概括出俄罗斯论坛外交在维护国家安全、开展经济外交、塑造国家形象和增强国家软实力方面作用。第四章概括俄罗斯论坛外交的总体特征。
杨易[3](2020)在《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新丝绸之路—世界的当下和未来》(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对《新丝绸之路——世界的当下和未来》汉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翻译策略。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面临诸多阻碍,无法实现文本等值。《新丝绸之路——世界的当下和未来》属于信息型文本,具有较强的规范性,专业性和逻辑性。在词法层面,文本中出现大量的代名词和名词化,而在句法层面,被动,无生命和复合句子的使用成为常态。因此,本文在分析源文本的语言特征和英汉差异的基础上,从层次转换和类别转换的三个方面(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和单位转换)研究翻译转换现象,详述了时态和复数形式转换的具体操作,并探讨如何应用语态转换,从名词到动词以及从短语到从句的转换。通过这些“转换方法”,译者最终实现了文本对等,并且证实翻译转换理论对于信息类文本翻译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适用性。
李佳宇[4](2019)在《非洲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研究》文中提出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质量决定知识创造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和速度,对振兴非洲经济,提升非洲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质量保障是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内容之一,它随着高等教育一体化战略的全面推进逐渐受到重视。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各区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一体化也逐步兴起。在此背景下,对非洲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进行研究,有助于中国进一步与非洲开展高等教育合作,推进中非教育合作的内涵式发展。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首先对非洲不同层次的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进行了剖析。其次,从国别层次探究了这些政策的影响力。然后,分析了这些政策的特点、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结合非洲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促进中非高等教育合作。论文的第一章对非洲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产生和发展的内外部背景进行了分析。外部背景主要是从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一体化实践的视角来考察,内部背景主要是以非洲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供求关系为视角,对非洲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人力资源水平的现状、非洲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及其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第二章是从大陆层次考察了非洲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这一层次的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主要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和德国的援助与支持下,由非盟、非洲大学协会、非洲远程教育理事会和非洲教育发展协会共同制定和推动实施的。目前,非洲大陆的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是在非盟与欧盟战略伙伴关系下,以非盟提出的“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认证一体化战略”为指导,具体包括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和其他一系列辅助性实践政策。这些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处于初步制定和试点完善阶段,有待进一步被推介和实施。第三章是从次区域层次考察了非洲的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这一层次的政策包括:一是由非洲及马达加斯加高等教育委员会制定和实施的中西部非洲及马达加斯加地区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二是由东非大学校际理事会制定和实施的东部非洲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三是由阿拉伯大学协会、阿拉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盟和创新性学习和知识策略定制中心共同制定和实施的北部非洲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四是由南部非洲共同体、南部非洲地区大学协会和南部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盟共同推动的南部非洲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实践。除南部非洲外,其他次区域的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都较为丰富,具体包括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性政策(即质量保障标准)和促进区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调、交流、能力建设、意识培养等的辅助性政策。南部非洲有区域一体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意识,但还未颁布实质性的政策。第四章是从国别层次考察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影响力,即政策的实施效果。通过对非洲国别层次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发展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后,选取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作案例,全面探索了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背景、组织机构、质量保障标准、模式、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地理位置上同处东部非洲的两国做横向比较,探究非洲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影响力。埃塞俄比亚在东非,甚至整个非洲来讲,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它并没有受到任何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影响,始终都处于一种独立自主发展的状态。乌干达则完全相反,它是东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一体化的主力国家之一,在制定和实施东非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的第五章,总结和分析了非洲区域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政策的特点和成效。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制定、性质、目标、内容、实施等五方面(详见研究结论)。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成效主要是初步建立了区域一体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内的组织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运行体系均随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逐步完善,区域一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话语体系初步形成;各区域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会议、培训、工作坊、评估和认证活动规模逐渐扩大,频次逐渐增加;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国家和高校)的质量保障意识得到较大提升。论文的最后一章,总结分析了非洲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为中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合作提出了政策建议。非洲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大陆和次区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机构间权威性、约束力、财政能力等的强弱差距导致各组织机构间存在矛盾和冲突,进而影响政策的实施;二是国别及其院校间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能力和积极性存在差距;三是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政策的实施和完善面临着质量保障人力资源及专业能力不足和质量保障资金及来源不足的问题。为此,建议我国通过建立中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中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能力建设合作,开展对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技术援助和参与国际组织对非高等教育援助项目等路径,与非洲开展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合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非洲的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可分为大陆和次区域两个层次。具体而言,除南部非洲外,非洲大陆、中西部非洲及马达加斯加地区、东部非洲、北部非洲均有各自的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其中,大陆层次的政策表现出自上而下、跨越式的特点,而次区域的政策带有明显的自下而上、循序渐进发展的特征。第二,各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具有较强的区域独立性,相互间联系很少,甚至可以说各次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间无关联。区域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政策的影响力具有区域局限性,还有待通过政策实施进一步强化政策的影响力。第三,非洲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特点:一是政策制定动机的多重性、制定机构和程序的一致性;二是按政策性质,各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都可被划分为标准性政策和辅助性政策,其中标准性政策是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核心内容,具有较强的参考性,辅助性政策则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三是政策目标都具有基础性、可操作性和发展性;四是标准性政策内容具有一致性和全面性,辅助性政策内容具有多样性;五是政策实施路径上以评估为主,交流性活动和能力培训为辅,政策实施范围具有绝对限定性和相对广泛性;六是政策成效的系统化、数字化和意识化。第四,研究发现,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为立足点,援助或与非洲合作的国家和组织并不多。德国是最活跃的参与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建设的国家,与之比较,我国作为援助非洲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参与非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一体化或国别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这与我国已积累得丰富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经验不符。在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下,我国应围绕非洲区域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政策制定和实施需求,尽快与非洲开展高教质量保障合作。
任继珍[5](2019)在《《生物入侵学》(1-2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物入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已成为有害生物入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借鉴国外相关经验降低或消除生物入侵的负面影响。本翻译实践所译内容选自学术专着Biologiical Invasions(《生物入侵学》)的前言、第一章和第二章。作者是伯尔尼大学生物系的沃尔夫冈·尼特维希(Wolfgang Nentwig)教授,出版于2007年。该翻译实践报告选取具体案例,从词汇、句子、语篇三个层面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以及应对策略进行归纳总结。词汇层面,笔者探讨了生物学专业术语的翻译以及词性转换、词义选择、名词化结构的翻译在本次实践中的运用;句子层面,通过运用关联理论洞悉引申义、语言单位的推移、语序调整等策略使句子通顺流畅,并且能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体现学术英语的的特征;语篇层面,则侧重分析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将翻译过程中的方法与策略、心得与体会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生物入侵研究领域的翻译工作有所帮助。
舒心心[6](2019)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文中提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生态文明在扬弃以往各种文明的基础上,着力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转型,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社会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荒漠化蔓延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生产力丧失、资源体系破坏和经济贫困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科尔沁沙地荒漠化是生态失衡的恶劣结果,是由生态脆弱性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交织作用所导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草原荒漠化进程加剧,致使曾经“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的科尔沁草原逐渐沦为科尔沁沙地。当前,作为中国四大沙地之首的科尔沁沙地,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探寻摆脱生态困境、谋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是时代赋予的艰巨课题。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反思科尔沁沙地荒漠化过程,探究其成因,寻求实现其生态治理的有效路径,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对科尔沁沙地荒漠化防治进行研究,既能够保护环境,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于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论文的研究与写作,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分析为前提,以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为基础,以探索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具体对策为目标。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主张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思想方法,有机地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挖掘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保护思想。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为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寻求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查开展具体研究,深入了解科尔沁沙地生态恶化的现状,分析其生态危机产生的复杂原因以及开展生态治理面临的特殊困境,结合国内外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丰富经验,进而提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构建的对策和建议,探寻实现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的具体路径。论文是由绪论和四章正文以及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其中,论文的主体部分在第二至第四章,论文的核心部分是第五章。结语部分对论文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思想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概述。结合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状况及其荒漠化历程,分析当前时代背景下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探寻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理论依据。遵循一般和个别相统一、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理论与科尔沁沙地具体生态实践相结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之上,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依据,合理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和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第3章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问题及成因分析。进入21世纪,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初见成效,率先在全国四大沙地中实现治理速度大于破坏速度,有效遏制荒漠化蔓延。但是在进一步推进生态治理过程中面临一系列严峻的问题,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中的经济中心主义、法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成为当地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为摆脱生态治理困境,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结合观念、法制、心理、人口等多个视角探寻科尔沁沙地生态危机的成因,从而为提出沙地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具体有效的路径奠定基础。第4章介绍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西方发达国家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阶段,也较早地品尝了工业文明带来的苦果,经济社会发展深受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困扰,居民生活陷入了严峻的生存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生态实践,在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措施,积累了成功经验和经典范例,对于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第5章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对策探究。这一章是论文写作的落脚点。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批判借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以及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结合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通过采取提升生态文明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制度、健全法律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培育生态公民、引导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国际交流、加强区域合作等一系列具体途径,推进科尔沁沙地生态状况持续良性逆转,再现天蓝、地绿、风轻、水净的美丽图景,实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赢”之路。结语。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实践创新。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治理,继续努力推进沙地生态良性逆转,构筑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王咪咪[7](2018)在《《非洲科学计划—健康与福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篇关于健康和人类福祉的英译汉实践报告。在目的论的指导下,作者介绍了有关健康和人类福祉方面的社科文本的一些英译汉方法和技巧,这有助于其他译者学习和借鉴相关的知识。同时,此类翻译文本也能增加人们对人类健康和福祉的了解和意识。该翻译材料来源于国际科学理事会2017年5月5日发表的《非洲计划-健康与人类福祉》。本翻译报告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是任务描述,主要介绍了材料的来源、结构和特征,描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和第三章是该翻译报告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是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质量控制。第三章是案例分析,主要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篇层面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是翻译实践总结,点明了经验教训以及未解决的问题。作者希望通过对该计划的翻译实践,启迪人们注重健康和人类福祉,也给予其他译者一些翻译方面的建议和帮助。
徐冬平[8](2018)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200400 mm、干燥度12的内蒙古高原南缘和长城沿线地区,属于半干旱生态脆弱地区。在当前国际社会对生态脆弱地区高度关注和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肩负生态屏障、区域均衡发展等重要使命的北方农牧交错区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然而,北方农牧交错区作为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地表水资源已几近枯竭。而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无序使用,更是加剧了区域的水危机,草场退化、土壤沙化、土地盐碱化等生态问题严重危及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有必要从水资源约束视角关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模式与布局问题,在有限水资源支撑下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在对既有北方农牧交错区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与北方农牧交错区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北方农牧交错区典型代表区域——通辽市作为案例地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判定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北方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认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问题在于水资源的缺乏与传统农业过度开发引起的区域水资源部门间配置不合理导致的生产发展矛盾,以及传统农业过度开发有限水资源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水资源为条件约束,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传统农业发展路径、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等3种路径的综合仿真研究,探究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基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最优路径,具体构建农业、农牧、牧业等3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并在各模式经济效益分析基础上,依据技术难易、经济投入和发展阶段等因素,将各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细分为6种具体子模式,以供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选择。为更好指导区域循环农业发展实践,本研究以乡镇为行政单元,从现状、发展优先状态和水资源制约等3种发展状态开展农牧空间功能分区研究,并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开展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综合布局研究,最终形成如下研究结论。(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通过对退耕还牧、循环经济等发展路径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研究,并对运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模拟期末循环经济路径下GDP总量分别为传统农业路径和退耕还牧路径下的1.08和1.95倍,用水效率分别为1.41倍和1.82倍,这说明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能够延长产业链条,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较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较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促进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可持续发展。(2)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可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提供多种选择。通过构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改变了长期以来北方农牧交错区缺乏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指导体系的现状,有效地促进了循环农业经济优势和价值的发挥。研究表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比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体系的人均收入提高了47.44%,用水效率提高了80.75%,地均效率提高了80.96%,总用水量节约了18.43%,总占用土地面积节约了18.53%;循环牧业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均有相应提高。同时,研究按照发展阶段不断高级化和建设内容不断丰富化的原则设计了循环农业经济子模式,既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也农牧交错区实现循环农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科学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是合理布局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基于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过度发展的事实,提出层级递进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思路,并开展了通辽农牧空间功能分区的综合研究,研究表明与发展优先农牧及生态优先空间分区相比当前状态下分别有16个和26乡镇过度开发了农业,分别占乡镇总数的21%和33%。这说明当前状态下,通辽市的农业发展呈过度开发态势,需要通过改变当前的发展路径来扭转这种态势。(4)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综合布局明确了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循环农业的空间格局。确定了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的4条原则和4种方法。并在遵循原则的情况下,利用综合布局方法,实现了通辽市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时空结合的多尺度动态布局,有利于区域实现循环经济促动下的稳步发展,有利于区域循环农业经济实现长效的发展,这为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内生动力。(5)提出了推行农业生产组织有效地促进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建议。在对循环农业经济技术采用模式综合布局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推行农业生产组织有效地促进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推行循环农业经济时要将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与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相结合,利用循环经济的技术模式来丰富组织模式的内容,利用组织模式来推动技术模式的发展,相互支撑。本研究提出了适合北方农牧交错区的4种组织模式,分别是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和生态园区等4种组织模式,并建议不同的组织形式与相适应的循环农业经济技术模式相结合,以更好地推动通辽是循环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何曙荣[9](2018)在《非洲联盟研究(2002-2017)》文中研究表明非洲联盟是极为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它不仅在非洲大陆,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非洲联盟成立15周年之际,回顾其发展历史,透视、剖析其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举措,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非洲联盟是泛非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众所周知,泛非主义是非洲大陆的民族主义,诞生于19世纪后期。泛非主义有两个奋斗目标:在殖民地时期,它号召全世界非洲人团结战斗,推翻西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统治,实现非洲大陆的独立;在非洲国家独立后,泛非主义要求非洲大陆实现统一,并且最终建立非洲合众国。1963年,在非洲殖民地走上独立之际,在泛非主义思想引导下,独立的非洲国家成立了非洲统一组织(非洲统一组织)。在非洲统一组织存在的37年中,它为巩固新生的非洲民族国家、实现非洲大陆的整体独立,做了大量工作。1994年新南非的独立,标志非洲大陆已经完成了政治独立任务,泛非主义也完成了第一个历史任务。19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浪潮遍及全球,非洲大陆呈现边缘化趋势。非洲统一组织是一个非洲大陆的政治协商组织,因此无力继续率领非洲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泛非主义与时俱进,提出了“非洲复兴”思想,并且决定以非洲联盟代替非洲统一组织。十分明显,非洲联盟不但是泛非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非洲历史的必然产物。由于非洲联盟与非洲统一组织所面临的历史条件不同,所承担的历史任务也不同,因此,非洲联盟不但是非洲统一组织的继承,而且是非洲统一组织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发展。非洲联盟在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方面,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根据《非洲联盟章程》,非洲联盟是一个统管非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综合性机构,因此,其组织机构与职能更趋完善,在处理内外事务时,被赋予更大的权限,换言之,非洲联盟具有更加大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维护非洲大陆的和平与安全,是非洲联盟的重要工作之一。作为组织保障,成立了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理事会下设机构齐全,包括非洲联盟委员会、贤人智囊团、大陆预警机制、非洲待命部队和一个特别基金。非洲联盟在和平与安全领域,有许多创新和进展,因而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诸如当成员国出现特殊情况时,非洲联盟可以进行干预,又如非洲联盟建立了自己的维和部队等。十分明显,非洲联盟的自我维护和平安全的能力大大增强。非洲联盟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积极推进非洲大陆的经济一体化进程。1991年非洲统一组织各国在尼日利亚阿布贾签署了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的《阿布贾条约》,依然是非洲联盟工作目标。为了加快发展经济发展,非洲联盟制定了“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这是新世纪初非洲国家自主制定的第一个全面规划非洲发展目标的宏伟蓝图,旨在解决非洲大陆的贫困加剧、经济落后和被边缘化等问题。它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非洲各国之间以及非洲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建立伙伴关系,促进地区和非洲大陆一体化,提高非洲各国和整个大陆的竞争力。为了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升非洲大陆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非洲联盟积极开展共同外交。非洲联盟与联合国、传统西方大国、新兴经济体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建立了各种交流和合作关系,并且取得了许多进展。非洲联盟成立后,为了促进非洲大陆整体发展做了诸多尝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推行非洲互查机制,提升国家治理成效;注重妇女、性别和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改善卫生医疗保障,防控疾病蔓延。总之,经过15年的发展,非洲联盟在吸取非洲统一组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加快非洲大陆的发展、推进实现泛非主义目标,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展。然而,由于非洲大陆的发展基础仍然十分脆弱,因此要实现泛非主义的最终目标,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任重而道远,非洲联盟还要努力。
刘天南[10](2017)在《法国的非洲研究:视点、维度与路径》文中认为本文从视点、维度与路径角度追溯了法国非洲研究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当代法国非洲研究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法国非洲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随后经历了多个发展历程:从"殖民官员学派"到"非洲学传统学派",至今天的"当代非洲学"。法国非洲研究,但总体上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它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各学科之间的发展此消彼长。总体上,当前法国非洲研究阵容更加强大,研究视角、研究领域和范围都更加广阔,但同时也受到国家经济不景气和财政预算下降的影响,以及学者研究方法分散,认识论不坚定等方面的挑战。与法国其他学科领域相比,今天法国的非洲研究还处在一种不稳定和矛盾的状态中。
二、西非萨格勒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非萨格勒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进一步扩大俄罗斯对华电力输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评析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进一步促进俄罗斯对华电力输出的有利因素分析 |
2.1 引言 |
2.2 中俄电力能源互补性分析 |
2.2.1 俄罗斯电力供给量大 |
2.2.2 中国电力需求量大 |
2.2.3 中俄地缘优势明显 |
2.3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应用 |
2.3.1 跨境高压输电技术安全性提升 |
2.3.2 跨境特高压输电经济可行 |
2.4 中俄电力合作协议的持续推进 |
2.4.1 中俄电力合作备忘录签订 |
2.4.2 中俄政府层面电力合作推动 |
2.4.3 中俄输电价格与协议签署 |
2.5 资源与环境保护战略的推动 |
2.5.1 中国低碳社会战略实施 |
2.5.2 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实施 |
2.6 中俄政治经贸关系持续推进 |
2.6.1 中俄政治关系日间紧密 |
2.6.2 中俄经贸关系不断深入 |
2.6.3 中俄科技合作出现成效 |
2.7 输电合作的客观推动因素 |
2.7.1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
2.7.2 一带一路的推动作用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进一步促进俄罗斯对华电力输出的制约因素分析 |
3.1 引言 |
3.2 中俄电力贸易合作信任度不佳 |
3.3 电力输出贸易机制不完善 |
3.4 俄对中国输电投资不足资金缺乏 |
3.5 东北亚地区电力贸易竞争激励 |
3.6 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进一步促进俄罗斯对华电力输出应注意的问题 |
4.1 引言 |
4.2 开展中俄政治交流增强信任度 |
4.3 加强中俄跨境电力交易监管 |
4.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4.5 输电技术层面的对策 |
4.6 俄罗斯对中国输电资金支持 |
4.6.1 结算制度完善 |
4.6.2 资金支持 |
4.7 东北亚地区电力合作联盟建立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俄罗斯的论坛外交(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1.研究背景与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3.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4.本文的局限 |
5.论文结构 |
1 论坛外交的理论基础 |
1.1 论坛外交的概念 |
1.2 相关理论 |
1.2.1 公共外交理论 |
1.2.2 国家形象理论 |
1.2.3 经济外交理论 |
1.2.4 国际议程设置理论 |
1.3 论坛外交兴起的原因 |
1.3.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
1.3.2 全球性问题的增多 |
1.3.3 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政治更加多元化 |
2 俄罗斯论坛外交 |
2.1 俄罗斯论坛外交兴起的原因 |
2.1.1 安全的压力 |
2.1.2 经济因素的考量 |
2.1.3 国家形象的因素 |
2.1.4 争取国际话语权,提高国际影响力 |
2.2 俄罗斯论坛外交的概况 |
2.2.1 参与的国际论坛 |
2.2.2 创办的国际论坛 |
3 俄罗斯论坛外交的实践,以东方经济论坛为例 |
3.1 东方经济论坛的创立背景和发展历程 |
3.1.1 东方经济论坛的创立背景 |
3.1.2 东方经济论坛发展历程 |
3.2 东方经济论坛的外交成就 |
3.2.1 高层交往互动频繁,政治互信增强 |
3.2.2 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
3.2.3 经济合作高速发展,合作机制日趋完善 |
3.2.4 加强国际事务合作 |
3.2.5 参与国际议程设置,提高国家软实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新丝绸之路—世界的当下和未来》(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Task |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and the Text |
1.3 Translation Process |
1.3.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1.3.2 Translation and Proofreading |
1.4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2.1 Studies on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Abroad |
2.2 Studies on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in China |
2.3 Catford’s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
Chapter Three Applications of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
3.1 Level-Shift |
3.1.1 Shift of Tense |
3.1.2 Shift of Plural Forms |
3.2 Category-Shifts |
3.2.1 Structure Shift |
3.2.1.1 Shift from Passive Voices to Active Voices |
3.2.1.2 Shift from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to Prepositive Ones |
3.2.1.3 Shift from Inanimate Subjects to Animate Subjects |
3.2.1.4 Shift of Affirmative Sentences and Negative Sentences |
3.2.2 Class Shifts |
3.2.2.1 Shifts from Nouns to Verbs |
3.2.2.2 Shifts from Prepositions to Verbs |
3.2.3 Unit Shifts |
3.2.3.1 Shifts from Phrases to Clauses |
3.2.3.2 Shifts from Sentence to Sense Group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4)非洲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1.高等教育质量及其保障引起广泛关注 |
2.非洲高等教育潜力挖掘中应注重质量保障 |
3.非洲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凸显 |
4.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非洲一体化的重要内容 |
5.中非高等教育合作应有之意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区域一体化 |
1.区域化与一体化 |
2.区域一体化 |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1.高等教育质量 |
2.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
3.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非洲一体化的研究 |
1.关于泛非主义与非洲一体化的研究 |
2.关于非洲一体化发展阶段及其特点的研究 |
3.关于非洲一体化组织的研究 |
4.关于非洲一体化内容的研究 |
5.关于非洲一体化问题与挑战的研究 |
(二)关于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研究 |
1.关于相互依存理论的研究 |
2.关于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历程及进展的研究 |
3.关于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政策、组织机构和问题等的研究 |
(三)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 |
1.关于教育评价理论的研究 |
2.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背景的研究 |
3.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的研究 |
4.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体的研究 |
5.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的研究 |
6.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方法、手段的研究 |
(四)关于非洲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研究 |
1.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 |
2.关于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推动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 |
3.关于欧盟推动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 |
4.关于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历史的研究 |
5.关于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机构及政策等的研究 |
6.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高等教育发展及其质量保障的研究 |
7.关于中西部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 |
8.关于东部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 |
9.关于非洲国别层次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 |
10.关于非洲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对国别影响的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调查研究法 |
3.比较研究法 |
第一章 非洲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产生和发展背景 |
一、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区域一体化实践的影响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各区域签署高等教育互认公约 |
(二)区域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相继成立 |
(三)全球各区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一体化实践频繁 |
1.欧洲建立起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2.亚太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增多 |
3.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开始重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
二、非洲经济发展亟需高等教育提供人力资源 |
(一)非洲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总体水平低 |
1.21世纪以来非洲经济增长持续性较好 |
2.非洲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低 |
(二)非洲人力资源水平低且发展能力弱 |
1.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低 |
2.发展基础弱且高技能人才短缺 |
三、非洲高等教育扩张及其私有化凸显质量问题 |
(一)公立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能力有限 |
(二)私立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 |
四、非洲高等教育普遍存在质量问题 |
(一)教育教学资源欠缺无法保障基本教学活动 |
1.基础设施普遍不完善 |
2.师资匮乏且水平不足 |
(二)学生相关问题层出不穷拉低办学效益 |
1.生源质量普遍下降 |
2.学生学科分布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相称 |
3.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剧增 |
(三)高层次人才培养及科研能力弱 |
1.博士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
2.大学科研人员比例低及科研能力弱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非洲大陆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一、域外推动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区域一体化的政策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政策 |
1.教科文组织对非高等教育援助概述 |
2.推动非洲国家履行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公约 |
3.委托泛非组织举办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会议及系列研讨会 |
4.支持深圳市政府启动“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计划” |
(二)欧洲有关组织和国家的相关政策 |
1.欧洲-非洲质量连接试点项目 |
2.欧盟-非盟“调适非洲”项目 |
3.欧盟协助非盟发起“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一体化战略” |
4.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参与非洲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制定 |
5.德国通过学术交流服务中心以技术性援助参与 |
二、泛非组织的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一)非盟的相关政策 |
1.提出指导性的“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一体化战略” |
2.组建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服务机构 |
3.制定非洲大陆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 |
4.提出和推行“泛非高等教育质量分级机制” |
5.绘制《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调研报告》 |
6.开展质量保障咨询考察和机构审查活动 |
7.开办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培训课程 |
8.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专家库提供政策咨询 |
(二)非洲大学协会的相关政策 |
1.《战略计划》中的一体化质量保障政策 |
2.成立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盟 |
3.协助非盟推进“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一体化战略” |
(三)非洲远程教育理事会的远程教育一体化实践 |
1.已有远程教育一体化质量保障意识暂未形成政策文本 |
2.成立非洲开放和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机构 |
(四)非洲教育发展协会的一体化意识及实践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洲次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一、中西非及马达加斯加的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一)非洲及马达加斯加高等教育委员会 |
(二)委员会战略发展计划中的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目标 |
(三)中西非及马达加斯加的区域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标准 |
(四)中西非及马达加斯加的区域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辅助性政策 |
1.文凭互认与等值计划 |
2.非洲传统药典与医学计划 |
3.非洲国家咨询委员会计划 |
4.高级教师选拔考试制度 |
5.国际学术荣誉勋章计划 |
(五)中西非及马达加斯加区域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政策的实施 |
1.院校自评与委员会评估和认证相结合的模式 |
2.区域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 |
二、东部非洲的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一)东非大学校际理事会 |
(二)建成东非高等教育区为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政策目标 |
(三)东非的区域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标准 |
(四)东非的区域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辅助性政策 |
1.实施“学术人员交流项目” |
2.启动“学术项目基准” |
3.制定并实施《东非高等教育资格框架》 |
4.积极寻求资助伙伴促进科研和创新发展 |
(五)东非区域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政策的实施 |
1.高校自评结合政府外部评估和认证的模式 |
2.支持成立东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盟 |
3.持续开展“能力建设及敏感性”培训 |
4.举办“学术-公-私伙伴关系及论坛和展览” |
5.组建学术主题集群 |
三、南部非洲的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一)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等领导组织 |
1.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 |
2.南部非洲地区大学协会 |
3.南部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盟 |
(二)无明确政策指导的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实践 |
1.制定并推进《教育与和培训协议》 |
2.建立技术认证委员会 |
3.举办南部非洲大学领导对话和能力建设工作坊 |
4.组织南部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会议 |
四、北部非洲的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一)阿拉伯大学协会等领导组织 |
1.阿拉伯大学协会 |
2.阿拉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盟 |
3.创新性学习和知识策略定制中心 |
(二)以提升阿拉伯高校质量为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政策目标 |
(三)北非的区域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标准 |
(四)北非的区域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辅助性政策 |
1.设立科学研究奖 |
2.制定“阿拉伯地区高等教育资格框架” |
3.实施“阿拉伯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调查研究” |
(五)北非区域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政策的实施 |
1.以高校内部评估结合多元化外部审计为模式 |
2.组织阿拉伯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会议 |
3.举办阿拉伯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坊 |
4.开展认证与评估能力培训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洲国别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一、非洲国别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概述 |
(一)国别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简史 |
(二)国别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总体情况 |
1.在国家层次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的非洲国家 |
2.在国家层次没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的非洲国家 |
二、案例研究:埃塞俄比亚 |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发展背景 |
1.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历史回顾 |
2.埃塞俄比亚教育改革及现行学制 |
3.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的质量 |
4.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合法性 |
5.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兴起 |
(二)“三位一体”的质量保障组织结构 |
1.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决策者——教育部 |
2.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持者——高等教育质量相关保障局 |
3.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者——高校 |
(三)以高校内部审计和政府质量审计为模式 |
(四)质量保障标准以6点分制量化 |
(五)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办公室的设立是主要成效 |
(六)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
1.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缺乏自主权 |
2.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专业性不足 |
3.公立高校质量保障积极性有待提高 |
三、案例研究:乌干达 |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发展背景 |
1.乌干达高等教育历史回顾 |
2.乌干达现行学制 |
3.乌干达高等教育的质量 |
4.乌干达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合法性 |
5.乌干达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兴起与变革 |
(二)“四位一体”的质量保障组织结构 |
1.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决策者——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 |
2.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持者与实践者——高校 |
3.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协调者——乌干达大学质量保障论坛 |
4.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支持者——东非大学校际理事会 |
(三)以高校质量控制和高等教育委员会外部审核认证为模式 |
(四)质量保障标准分级设计 |
(五)年度高等教育学历与资格评估和认证是主要成效 |
(六)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 |
1.质量审计周期过长 |
2.质量保障的经费不足 |
3.私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可持续性差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洲区域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政策的特点与成效 |
一、非洲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特点 |
(一)政策制定的特点 |
1.政策制定动机的多重性 |
2.政策制定机构和程序的一致性 |
(二)政策性质的特点 |
1.标准性政策的参考性 |
2.辅助性政策的实践性 |
(三)政策目标的特点 |
1.目标设置强调基础性和可操作性 |
2.目标注重发展性 |
3.目标带有区域差异性 |
(四)政策内容的特点 |
1.标准性政策内容的一致性和全面性 |
2.辅助性政策内容的多样性及其同质性 |
(五)政策实施的特点 |
1.以内外部结合的评估为根本路径 |
2.以交流性活动和能力培训为辅助路径 |
3.政策实施范围的绝对限定性和相对广泛性 |
二、非洲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成效 |
(一)初步建立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二)政策实施中取得的成绩可数字化呈现 |
(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利益相关者的质量保障意识增强 |
第六章 非洲区域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政策的问题、原因及中非合作建议 |
一、非洲区域一体化高教质量保障政策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一)各层次高教质量保障组织机构间的矛盾与冲突 |
1.泛非高教质量保障组织机构权威性、约束力和财政能力弱 |
2.次区域高教质量保障组织机构权威性、约束力及与国别、院校联系强 |
3.国别和院校间高教质量保障能力和积极性存在差距 |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客观条件普遍不足 |
1.质量保障人力资源及专业能力不足 |
2.质量保障资金及其来源不足 |
二、关于中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合作的建议 |
(一)中国参与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区域一体化的必要性 |
1.中国在非洲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 |
2.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区域一体化是中非合作的新机遇 |
(二)建立中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战略伙伴关系 |
1.签署中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合作备忘录 |
2.加快中非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进程 |
3.增进中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交流与互动 |
(三)加强中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能力建设合作 |
1.举办中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能力建设研讨会 |
2.组办中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能力培训班 |
(四)开展对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技术援助 |
1.建立中-非联合评估认证机制 |
2.实施非洲高校质量保障信息化试点工程 |
3.对非援派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技术专家 |
(五)参与国际组织对非高等教育援助项目 |
1.延续教科文组织深圳基金项目 |
2.推进世界银行“非洲高教卓越中心”科研质量保障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外文类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非盟的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 |
附录3 非洲开放和远程高等教育机构与项目质量保障标准 |
附录4 非洲及马达加斯加高教委员会的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 |
附录5 东非大学校际理事会的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 |
附录6 阿拉伯大学协会的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 |
附录7 埃塞俄比亚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 |
附录8 乌干达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生物入侵学》(1-2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项目简介 |
2.1 项目介绍 |
2.1.1 项目来源 |
2.1.2 项目内容 |
2.1.3 项目意义 |
2.2 项目分析 |
2.2.1 文本分析 |
2.2.2 客户需求分析 |
2.2.3 目标读者分析 |
3. 项目实施过程 |
3.1 译前准备 |
3.1.1 明确任务分工及要求 |
3.1.2 相关资料搜集与查找 |
3.1.3 熟悉文本与试译 |
3.1.4 建立术语表 |
3.1.5 翻译工具的准备 |
3.2 译中环节 |
3.3 译后审校 |
4. 案例分析 |
4.1 词汇层面 |
4.1.1 专业术语的处理 |
4.1.2 词性转换 |
4.1.2.1 名词转换为动词 |
4.1.2.2 名词转换为副词 |
4.1.2.3 形容词转换为动词 |
4.1.3 词义选择 |
4.1.3.1 一词多义 |
4.1.3.2 同一词义的多种表达 |
4.1.4 名词化结构 |
4.1.4.1 选取动词词义 |
4.1.4.2 转为相应动词 |
4.2 句子层面 |
4.2.1 洞悉引申义 |
4.2.1.1 通过意译寻找最佳关联 |
4.2.1.2 通过阐释寻找最佳关联 |
4.2.2 语言单位的推移 |
4.2.3 语序调整 |
4.2.4 凸显学术着作的特征 |
4.2.4.1 正式性 |
4.2.4.2 可读性 |
4.2.4.3 简洁性 |
4.3 语篇层面 |
4.3.1 逻辑关联 |
4.3.2 添加脚注 |
5. 实践总结 |
5.1 翻译心得 |
5.2 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及译文 |
附录2: 专业术语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概述 |
2.1 科尔沁沙地概况 |
2.1.1 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特征 |
2.1.2 科尔沁草原荒漠化的历史过程 |
2.2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
2.2.1 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生产力 |
2.2.2 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2.2.3 筑牢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稳定屏障 |
2.3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 |
2.3.2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
2.3.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生态伦理思想 |
2.3.5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思想 |
第3章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
3.1 十八大以来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取得的成就 |
3.1.1 草原沙化治理呈现良性逆转 |
3.1.2 初步建立功能较为完备的生态防护体系 |
3.1.3 探索形成多样化沙地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
3.1.4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
3.2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3.2.1 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
3.2.2 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 |
3.2.3 经济中心主义观念严重 |
3.2.4 管理不善与制度缺失 |
3.3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
3.3.1 敏感脆弱的自然环境 |
3.3.2 过度利用土地的经济活动 |
3.3.3 重经济轻生态的观念因素 |
3.3.4 缺乏健全完善的法制约束 |
3.3.5 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垦 |
3.3.6 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
第4章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
4.1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问题及治理经验 |
4.1.1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 |
4.1.2 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法律保障 |
4.1.3 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制度约束 |
4.1.4 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4.1.5 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 |
4.2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
4.2.1 开展绿色运动,增强环保意识 |
4.2.2 推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
4.2.3 加强制度建设,推行环保政策 |
4.2.4 完善环境保护立法,加大惩处力度 |
4.2.5 加大技术投入,实现科技创新 |
第5章 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对策探究 |
5.1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家园 |
5.1.1 确立有机整体论世界观 |
5.1.2 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 |
5.1.3 确立生态化思维方式 |
5.2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生态环保体制建设 |
5.2.1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树立环保政绩观 |
5.2.2 推动改革创新,实现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
5.2.3 重视文化教育,培育生态公民 |
5.3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5.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
5.3.2 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绿色产业 |
5.3.3 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 |
5.4 实行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障生态治理良性发展 |
5.4.1 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
5.4.2 建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系 |
5.4.3 完善环境立法,严格生态治理执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非洲科学计划—健康与福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
1.1 Source Material of the Task |
1.2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Material |
1.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Chapter 2 Task Process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3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
3.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
3.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
3.3 Translation at Textual Level |
Chapter 4 Conclusion |
4.1 Translation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 |
4.2 Problems to be Solved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Ⅱ: Source text |
Author's Resume |
Acknowledgements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评述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1.1 气候变化对农牧交错区影响研究 |
2.1.2 农牧交错区水资源利用研究 |
2.1.3 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功能研究 |
2.1.4 农牧交错区农牧民生计研究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1 农牧交错区演变研究 |
2.2.2 农牧交错区人地关系研究 |
2.2.3 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2.2.4 农牧交错区研究方法 |
2.3 研究述评 |
2.3.1 研究现状述评 |
2.3.2 研究启示 |
第三章 研究理论基础 |
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环境承载力理论 |
3.4 循环经济理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
4.1 案例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4.1.1 案例区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2 北方农牧交错区传统农业发展路径分析 |
4.2.1 北方农牧交错区传统农业地位与作用分析 |
4.2.2 水资源对传统农业发展路径约束效应分析 |
4.2.3 北方农牧交错区传统农业发展路径仿真研究 |
4.3 北方农牧交错区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
4.3.1 北方农牧交错区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 |
4.3.2 北方农牧交错区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仿真研究 |
4.4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
4.4.1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路径 |
4.4.2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研究 |
4.5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5.1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 |
5.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
5.2.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结构分析 |
5.2.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5.2.3 农业循环经济子模式研究 |
5.3 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
5.3.1 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结构分析 |
5.3.2 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5.3.3 牧业循环经济子模式研究 |
5.4 农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牧空间功能分区研究 |
6.1 层级递进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
6.2 农牧空间功能发展现状 |
6.3 发展优先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
6.3.1 发展优先农牧空间功能各项指标评价 |
6.3.2 发展优先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
6.4 水资源约束下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
6.4.1 水资源约束下农牧空间功能各项指标评价 |
6.4.3 水资源约束效应评价 |
6.4.4 水资源约束下空间功能分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空间功能分区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布局研究 |
7.1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原则与方法 |
7.2 乡镇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 |
7.3 旗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 |
7.4 市级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 |
7.5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循环农业组织模式研究 |
8.1 家庭农场组织模式 |
8.2 合作社组织模式 |
8.3“龙头企业+农户”组织模式 |
8.4 生态园区组织模式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创新及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之处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1 调查足迹图 |
附图2 旗县层面近期发展循环经济策略布局图 |
附图3 旗县层面中期发展循环经济策略布局图 |
附图4 旗县层面远期发展循环经济策略布局图 |
附表1 当前状态通辽市农牧空间功能一览表 |
附表2 通辽市发展优先的农牧空间功能一览表 |
附表3 通辽市水资源约束下农牧空间功能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9)非洲联盟研究(2002-201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绪论 |
第一章 非洲联盟的成立 |
一、非洲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泛非主义 |
二、非洲统一的初步尝试:非洲统一组织 |
三、“非洲复兴”思想与非洲联盟的成立 |
第二章 非洲联盟的组织构架与运作机制 |
一、非洲联盟之基:《非洲联盟章程》 |
二、非洲联盟权力及执行机制 |
(一) 非洲联盟大会 |
(二) 执行委员会 |
(三) 常驻代表委员会 |
(四) 特别技术委员会 |
三、非洲联盟常设行政机构 |
(一) 非洲联盟委员会 |
(二) 组织机构 |
(三) 非洲联盟委员会的使命、宗旨和价值观 |
(四) 和平与安全理事会 |
(五) 经济、社会和文化理事会 |
四、非洲联盟资金保障 |
(一) 金融机构 |
(二) 会费和预算 |
(三) 基金维护 |
五、非洲联盟法律保障 |
六、特色化的非洲机制探索 |
(一) 泛非议会 |
(二) 安理会机制的延伸机制 |
(三) 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
第三章 发展集体安全机制,维护非洲大陆的和平与安全 |
一、组织保障: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的成立与运作 |
(一) 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的成立 |
(二) 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的组成机构 |
(三) 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的目标 |
二、运作特点:维护和平安全的机制与特点 |
三、实践案例:达尔富尔、索马里和布隆迪 |
第四章 推动经济合作,促进非洲大陆经济一体化 |
一、非洲经济一体化的价值和体系构建 |
(一) 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沿革 |
(二) 非洲经济共同体所提供的一体化框架 |
(三) 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
二、非洲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
(一) 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
(二) 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联动 |
(三) 互联互通 |
三、非洲联盟《2063议程》 |
(一) 《2063议程》的出台 |
(二) 《2063议程》与非洲经济一体化 |
(三) 《2063议程》的特点 |
(四) 经济一体化依然任重而道远 |
第五章 开展共同外交,提升非洲大陆国际地位 |
一、非洲联盟与联合国 |
(一) 合作开展维和行动 |
(二) 积极参与联合国改革 |
(三) 今后的合作趋势 |
二、非洲联盟和传统伙伴关系 |
(一) 非洲联盟与美国 |
(二) 非洲联盟与欧洲联盟 |
(三) 非洲联盟与日本 |
三、非洲联盟与新兴经济体关系 |
(一) 俄罗斯 |
(二) 印度 |
(三) 巴西 |
(四) 中国 |
四、非洲联盟与其他重要国家、国际组织的关系 |
(一) 传统多边主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二) 非洲联盟与阿拉伯国家联盟 |
(三) 非洲联盟对外关系的特点 |
第六章 促进非洲大陆社会发展 |
一、发展教育事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 |
二、推行非洲互查机制,提升国家治理成效 |
(一) 非洲互查机制的建立 |
(二) 非洲互查机制的运作机制 |
(三) 非洲互查机制的成效 |
(四) 非洲互查机制面临的挑战 |
三、促进性别平等,保障公平发展 |
(一) 非洲联盟促进性别平等的演进历程 |
(二) 非洲联盟2063愿景对妇女未来发展的设想 |
(三) 非洲联盟性别平等的政策和机制 |
(四) 非洲联盟促进性别平等的成效及不足 |
四、关注青年红利,着眼未来发展 |
结语: 非洲联盟的成就、不足和改革 |
一、非洲联盟的改革起意由来已久 |
二、成就与不足 |
(一) 成就 |
(二) 困难与不足 |
三、可能采取的改革 |
(一) 重点关注大陆层面的关键优先发展领域 |
(二) 改革非洲联盟的机构 |
(三) 加强政治和操作层面的有效管理 |
(四) 保证非洲联盟发展进行可持续融资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非洲联盟章程 |
附录2 非洲联盟章程修正议定书 |
附录3 非洲联盟历届首脑峰会 |
附录4 非洲联盟重要文件(2002-2017) |
附录5 2063议程 |
附录6 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 |
附录7 非洲联盟成员国及加入时间 |
附录8 非洲联盟历任轮值主席及其国别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法国的非洲研究:视点、维度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国非洲学研究的建构 |
(一) 法国非洲学的起源 |
(二) 法国非洲学传统学派 (2) (1931—1980年) |
二法国当代非洲学 (3) 的研究取向与基本特征 (1980年至今) |
(一) 泛非研究倾向明显, 学科发展此消彼长 |
(二) 法国非洲学多维度基本特征 |
1.“比较学”新视角 |
2. 国别、区域研究增强并扩大 |
3. 法国非洲研究机构的“可视性”增强 |
三法国非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
(一) 机遇:人才培养后继有人, 学术资源丰厚 |
(二) 挑战:经费预算减少、认识论偏见制约学科发展 |
四、西非萨格勒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进一步扩大俄罗斯对华电力输出问题研究[D]. 叶莲娜(Burlakova Elena).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俄罗斯的论坛外交[D]. 张晓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新丝绸之路—世界的当下和未来》(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杨易. 兰州大学, 2020(01)
- [4]非洲区域一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研究[D]. 李佳宇.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1)
- [5]《生物入侵学》(1-2章)翻译实践报告[D]. 任继珍.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D]. 舒心心. 吉林大学, 2019(11)
- [7]《非洲科学计划—健康与福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咪咪.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8]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D]. 徐冬平. 西北大学, 2018(01)
- [9]非洲联盟研究(2002-2017)[D]. 何曙荣.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10]法国的非洲研究:视点、维度与路径[J]. 刘天南. 非洲研究,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