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压器无功损耗的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邱必宝,英■,宋新勇[1](2022)在《变压器经济运行及节能潜力分析》文中提出变压器是企业用电中主要的耗能设备,变压器经济运行目的是减少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的有功功率损耗和提高其经济运行效率。按照变压器经济运行理论对公司使用的变压器进行经济运行判断和节能潜力分析,确定合理使用变压器的方式,为公司节能改造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杨蕊[2](2021)在《电力系统次同步分量对电力变压器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高压直流输电和清洁能源的大量使用,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次同步振荡产生的非整数次同步分量不仅会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还会对电力变压器运行特性造成影响。本文首先从次同步分量作用的物理机理和等效电路、磁路模型研究次同步分量对变压器运行特性的影响,理论分析了三相变压器含次同步分量时的磁通密度、励磁电流、功率损耗及振动的变化规律。然后借助变压器模型实验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三相变压器的电磁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有助于合理设计次同步抑制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首先从物理机理和等效电路、磁路模型出发,分析次同步分量对三相变压器运行特性的影响。推导了含次同步分量激励下,磁通密度、励磁电流及功率损耗等性能的计算公式,并以此分析次同步频率、电压幅值分量对三相变压器运行特性的影响。(2)针对220V三相变压器实验模型建立了次同步分量实验平台,基于该平台对不同次同步频率、次同步电压幅值激励下的三相变压器励磁特性与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合定点时间周期有限元算法,仿真分析次同步电压分量激励下变压器磁通密度分布以及励磁电流波形与频谱,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3)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场路耦合计算模型,仿真分析实际的35kV三相电力变压器在含次同步分量作用时,磁通密度、励磁电流以及功率损耗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对实际工程具有参考价值。最后分析含次同步分量的变压器对电力系统潮流产生的影响,为向变压器反向注入次同步分量来抑制次同步振荡提供设计思路。
王泽忠,黄天超[3](2021)在《变压器地磁感应电流-无功功率动态关系分析》文中指出利用两段线性直线表示变压器铁心i-?曲线,推导得到了地磁感应电流(GIC)与变压器无功功率之间的静态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考虑GIC准直流特性以及变压器三角形联结绕组对零序磁通的影响,搭建了磁暴期间变压器铁心准直流零序等效电路模型,用于计算实际作用于变压器铁心的直流大小和无功损耗。运用经过插值处理的实测GIC秒数据,对一台1 000kV交流变压器和一台800kV换流变压器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当考虑GIC准直流特性时,三角形联结绕组的存在会影响变压器无功损耗且这种影响在GIC流向发生转变所对应的波形过零点阶段尤为显着,相同GIC下换流变压器受到的影响更大。通过灵敏度分析,找到了决定变压器无功损耗受GIC准直流特性影响大小的主要参数。
宋凡[4](2020)在《电网地磁感应电流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磁暴和地球空间电流体系的扰动,进而在地球表面诱发出感应电场,从而产生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GIC)。GIC会导致变压器半波饱和、谐波和无功损耗增加,继而造成整个系统的无功不足与电压波动,甚至导致电压崩溃,危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电压等级电网的GIC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首先,依据GIC的准直流特性,对电网进行直流建模,并且介绍PowerWorld Simulation(PWS)软件对GIC的仿真方法和利用节点电压法求解GIC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以落点山东的五个特高压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利用PWS进行仿真。此外,以1000 kV网络和山东500kV网络为研究对象,在均匀地电场的情景下,对GIC进行计算分析,识别出GIC较大的节点和线路,明确直流较大甚至越限的变电站。其次,考虑不同电压等级的变压器类型,对超高压和特高压变电站在不同地电场情景下的无功损耗进行定量分析。基于GIC的计算结果,根据GIC与无功损耗增量近似呈线性的特点,利用K值法计算山东500 kV超高压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增量,利用U-I曲线法计算1000 kV特高压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增量。拟合出特高压变压器GIC与无功损耗的关系式,识别出无功需求较大的变电站和较为敏感的地电场方向。最后,考虑无功功率变化对系统电压的影响,建立地磁暴下潮流分析方法和长距离输电线路电压波动模型,对GIC引起的节点电压波动进行分析。另外,定义电压越限指标以评估系统节点电压越限状态。以双机六节点系统和IEEE标准39节点测试系统为例,分别在不同地电场情景下分析其节点电压波动情况与越限指标,根据电压越限指标识别出较为敏感的地电场方向。本文针对GIC及其对电网的影响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上述方法可以扩展到不同网络结构的系统,对评估地磁暴对大型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邹明继[5](2020)在《基于数据拟合法的配电变压器额定容量在线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力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尤其是中小型配电变压器,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额定容量作为变压器的关键参数之一,对变压器带负荷的能力以及变压器其他技术参数的确定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目前电力系统越来越趋向于结构一体化,设备存在于系统内部,如果还是利用传统的预防性试验进行停电检测,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致力于研究配电变压器的在线检测技术,并提出基于大数据拟合的变压器在线检测方法。同时搭建了配电变压器在线检测综合仿真平台。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变压器等效电路模型,根据等效电路原理提出基于数据拟合法的变压器短路阻抗在线检测方法,并与向量矩阵法对比,为变压器额定容量的在线检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2.通过对变压器损耗产生原理的分析,推导出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其空载损耗的精确数学计算模型,确定空载损耗的拟合计算公式,并运用于损耗的在线检测,为本文配电变压器在线检测仿真系统的搭建提供了理论支撑。3.提出多元素综合检测配电变压器额定容量的方法。利用所测得的多个变压器技术参数,结合变压器技术参数国家标准来综合确定其额定容量,保证了容量检测的准确性。并且通过所有技术参数还可实现对其无功损耗的在线检测,对电力系统中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功率因数调整具有重要意义。4.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配电变压器在线检测仿真系统,包括各个技术参数的计算模块。并模拟变压器的负载运行,采集输入和输出电压及电流信号,作为拟合计算的数据基础。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变压器铁耗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搭建变压器仿真模型,借助外电路添加激励模拟空载运行仿真计算出铁耗及其各个组成成分,从而验证了数据拟合法计算的合理性。本文的研究内容对配电变压器额定容量的在线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以后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最后归纳总结了本文的所有工作内容,并对未来课题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李新洁[6](2020)在《磁暴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安全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磁暴是全球范围内地球磁场的剧烈扰动现象,在电网中产生地磁感应电流(GIC)。GIC使得电力变压器进入半波饱和状态,导致无功损耗增加,从而影响电网电压稳定。随着电网电压等级的提高和电网规模的扩大,磁暴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日益显着。本论文从系统电压稳定的角度,研究了磁暴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静态电压安全域的电网磁暴灾害评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了磁暴对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及系统运行的影响,构建了磁暴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的灾害传播因果链。基于电网GIC模型和变压器GIC-Q损耗模型,建立了考虑GIC-Q扰动的电力系统潮流模型。为研究GIC-Q扰动下电网电压稳定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2)提出了利用静态电压安全域的研究方法描述磁暴对系统产生的影响,给出了系统静态电压安全域的边界表达式,分析了在GIC-Q扰动前后安全域中状态变量的改变,构建了包含运行点到安全域各个约束边界的裕度信息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将电网的安全裕度细化到了系统中的每各节点,提供了运行点安全裕度的全景视图,直观地展现了系统的可调节裕度。(3)提出了基于超长方体安全域的磁暴灾害评价指标,利用方向距离和最小距离评价了 GIC-Q扰动的严重程度。分析了在GIC-Q扰动下UIUC 150系统的节点电压水平和线路功率变化,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磁暴灾害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利用方向距离和最小距离可以有效地评价GIC-Q对系统的影响程度,为GIC风险评估与防治奠定基础。本文首次提出了利用电力系统静态电压安全域的研究方法进行磁暴灾害评估,刻画了各个节点对GIC-Q扰动的防御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超长方体安全域的磁暴灾害评价指标,该指标可以有效地反映GIC-Q扰动对系统的影响,量化分析GIC-Q对系统的影响程度,为电网GIC灾害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意义。
陶勇[7](2020)在《地磁暴对蒙东电网安全影响评估及应对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网技术发展,电网导线的截面越来越大,相同强度地磁暴产生的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GIC)也越来越大,导致变压器发生严重的偏磁饱和,产生温升、谐波和无功损耗增大等干扰,从而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蒙东近年建设的交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较多,与交直流特高压配套的新建的500kV输电线路多数采用630mm2四分裂导线,由地磁暴引发的GIC量值更大,影响范围更广。因此,研究地磁暴扰动下厂站的风险评估及对应的治理措施,对于蒙东电网地磁暴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蒙东7条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建立了蒙东地区地磁暴扰动(Geomagnetic Disturbance,GMD)下的三维大地电导率模型,并根据1989年3月13日和2004年11月9日的地磁暴GMD数据,计算了两次地磁暴扰动下蒙东地区的地电场幅值,其最大值分别为1.7和0.9V/km。2)在地电场计算的基础上,以变压器GIC偏磁、变压器GIC-Q扰动和厂站电压波动值δ U作为地磁暴高风险厂站的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组合优化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完成了蒙东500/220kV电网地磁暴事故高风险厂站的评估计算,得到了各厂站的风险等级(安全、较安全、较危险、危险)。3)针对上述风险评估结果,为降低厂站GIC幅值及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变压器中性点串接电阻的治理方式,建立了基于电阻治理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采用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电阻规划方案,下层通过潮流计算对上层方案进行安全约束校验,上下层迭代求解得到最优治理方案。结果表明各厂站电压均稳定在安全范围内,且实现了均摊电网GIC的治理效果。本文利用地磁暴高风险厂站评估模型,全面、准确的评估了地磁暴扰动对于蒙东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电阻双层规划模型,提出了蒙东电网地磁暴事故高风险厂站的GIC治理方案,提高了蒙东电网地磁暴灾害的防御能力,对于保证蒙东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徐旖旎,康小宁,赵冲,郭明达,李更丰[8](2019)在《基于GIC无功损耗严重度指标的电网地磁暴易损区识别方法》文中指出首先分析了电网在不同感应地电场强度和方向条件下各变电站无功损耗的变化规律,定义了变电站地磁感应电流(GIC)无功损耗严重度指标,指标本身仅对实际的无功损耗做归一化处理,未改变各变电站之间无功损耗大小的相对关系。基于该指标提出了给定系统中易受地磁暴灾害区域的识别方法,可以为地磁暴影响下的电网规划和系统调度人员的操作提供依据。最后以750 kV规划电网为例,验证了所提指标和方法的可行性。
杨培宏,冯士伟,亢岚,李亚[9](2019)在《基于PSCAD的特高压自耦变直流偏磁及无功损耗特性分析》文中认为由于特高压自耦变易受直流偏磁电流的影响,随着中国1 000 kV特高压电网逐步投入运行,研究1 000 kV特高压自耦变直流偏磁影响下的无功损耗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针对我国自主研发的1 000 kV特高压自耦变,首先依据自耦变直流偏磁下励磁电流与磁链的非线性曲线,建立偏磁电流与无功损耗间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厂家所提供的1 000 kV特高压U-I曲线与铭牌参数,在PSCAD平台中建立仿真模型,进行特高压自耦变直流偏磁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特高压自耦变单相无功损耗与单相直流偏磁电流近似呈线性关系,与理论分析的结论一致;最后根据仿真计算结果获得了自耦变单相无功损耗与单相直流偏磁电流间的比例关系,其中,空载时其比例系数为0.77;额定负载时其比例系数为0.76。
张潇月[10](2019)在《基于有限元法的±800kV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无功损耗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换流变压器是特高压直流输电中至关重要的电力设备,直流偏磁现象会引发换流变压器更多的无功需求,对换流变压器及电网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为了掌握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无功损耗变化规律,针对800kV单相双绕组换流变压器,本文提出了无功损耗计算模型,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首先,根据变压器的直流偏磁下无功损耗的产生原理及影响因素,概述了J-A理论的磁滞模型、场-路耦合模型以及磁路-电路耦合模型的原理和计算过程。比较研究了基于K值法和U-I曲线的变压器无功损耗工程算法。其次,根据换流变压器的结构参数与铁芯参数,利用Ansoft Maxwell有限元平台,建立了800kv单相双绕组换流变压器三维有限元模型,提出了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无功损耗算法。最后,结合无功功率计算方法,得到换流变直流偏磁的无功损耗与偏磁直流之间的确定性关系;利用换流变有限元模型,仿真研究了不同短路阻抗下,换流变直流偏磁下的励磁电流峰值规律;研究了直流偏磁条件下,不同负载时换流变压器无功损耗变化规律;对比了不同电压等级、不同铁芯结构的换流变压器在相同偏磁电流下消耗的无功损耗等。论文研究成果可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直流偏磁治理提供有用参考。
二、变压器无功损耗的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压器无功损耗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变压器经济运行及节能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在用变压器现状 |
2 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方法 |
2.1 变压器功率损耗计算方法 |
2.2 经济运行状态判断标准 |
3 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 |
3.1 经济运行判断 |
3.2 节能潜力分析 |
3.2.1 节能改造 |
3.2.2 无功补偿节能效益分析 |
结语 |
(2)电力系统次同步分量对电力变压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次同步振荡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2 非正弦激励下的变压器运行特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次同步分量对变压器影响机理研究 |
2.1 含次同步电压分量激励的变压器励磁特性分析 |
2.2 含次同步分量激励的变压器铁心饱和特性分析 |
2.3 含次同步分量激励的变压器铁心损耗特性分析 |
2.4 含次同步分量激励的变压器无功特性分析 |
2.5 含次同步分量激励的变压器铁心振动特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次同步分量对变压器运行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
3.1 变压器物理结构及参数 |
3.2 变压器磁通密度分析 |
3.3 变压器励磁电流分析 |
3.3.1 变压器励磁电流仿真分析 |
3.3.2 变压器励磁电流实验验证 |
3.4 变压器在含次同步分量激励下有功损耗特性分析 |
3.4.1 次同步频率分量对变压器有功损耗影响 |
3.4.2 次同步幅值分量对变压器有功损耗影响 |
3.5 变压器在含次同步分量激励下无功特性分析 |
3.5.1 次同步频率分量对变压器无功功率的影响 |
3.5.2 次同步幅值分量对变压器无功功率影响 |
3.6 变压器在含次同步分量激励下铁心振动特性分析 |
3.6.1 次同步频率分量对变压器铁心振动影响 |
3.6.2 次同步幅值分量对变压器铁心振动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力变压器受次同步分量影响的仿真计算 |
4.1 电力变压器模型搭建 |
4.2 次同步分量对电力变压器影响分析 |
4.2.1 次同步分量对电力变压器磁密影响分析 |
4.2.2 次同步分量对电力变压器励磁电流影响分析 |
4.2.3 次同步分量对电力变压器铁心有功损耗影响分析 |
4.2.4 次同步分量对电力变压器无功功率影响分析 |
4.3 电力变压器含次同步分量时对电力系统潮流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电网地磁感应电流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
1.3.1 主要工作 |
1.3.2 组织结构 |
第2章 电网GIC的计算模型 |
2.1 电网的等效直流模型 |
2.1.1 电网的直流通路 |
2.1.2 电网的直流等效模型 |
2.2 电网GIC的等效模型 |
2.2.1 等效电压源的计算 |
2.2.2 基于节点电压法的GIC建模 |
2.3 算例分析 |
2.3.1 基于PWS和MATLAB的GIC分析 |
2.3.2 基于不同电压等级电网GIC的仿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GIC的变压器无功损耗的研究 |
3.1 基于GIC的变压器无功损耗增加机理 |
3.2 基于GIC的K值法普通变压器无功损耗计算 |
3.3 基于GIC的U-I曲线法特高压变压器无功损耗计算 |
3.3.1 U-I曲线向φ-i曲线的转化 |
3.3.2 励磁电流求解 |
3.3.3 GIC-Q无功损耗算法 |
3.4 基于1000 kV和500 kV网络的GIC-Q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计及GIC的电压波动分析 |
4.1 计及GIC的电网潮流分析 |
4.1.1 电压波动模型 |
4.1.2 电网潮流分析 |
4.2 计及GIC的长距离输电线路电压波动分析 |
4.2.1 长距离输电线路模型 |
4.2.2 电压越限分析 |
4.3 算例分析 |
4.3.1 计及GIC的系统潮流分析 |
4.3.2 计及GIC的系统电压波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基于数据拟合法的配电变压器额定容量在线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配电变压器关键技术参数在线检测的意义 |
1.1.2 配电变压器额定容量在线检测的意义 |
1.2 基于数据拟合法的配电变压器参数的在线检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工作和研究难点 |
1.4.1 论文主要工作 |
1.4.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基于数据拟合法的配电变压器短路阻抗在线检测 |
2.1 引言 |
2.2 短路阻抗离线检测方法 |
2.3 配电变压器短路阻抗在线检测方法 |
2.3.1 变压器等效电路原理 |
2.3.2 相量矩阵法 |
2.3.3 数据拟合法 |
2.4 仿真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据拟合法的配电变压器损耗在线检测 |
3.1 引言 |
3.2 空载损耗与负载损耗的离线检测方法 |
3.3 空载损耗与负载损耗的在线检测方法 |
3.3.1 直接计算法 |
3.3.2 空载损耗的精确数学计算模型 |
3.3.3 数据拟合法计算空载损耗与额定负载损耗 |
3.4 仿真系统的搭建以及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拟合法的配电变压器额定容量在线检测 |
4.1 引言 |
4.2 额定容量的离线检测方法 |
4.3 多元素综合在线检测额定容量 |
4.4 仿真系统的搭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配电变压器无功损耗在线检测 |
5.1 引言 |
5.2 无功损耗的定义和计算 |
5.3 无功损耗的在线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限元仿真结果及试验 |
6.1 引言 |
6.2 空载损耗的有限元计算 |
6.3 仿真模型的搭建及仿真结果 |
6.4 误差分析 |
6.5 空载试验和短路试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磁暴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安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IC与GIC-Q损耗计算问题 |
1.2.2 GIC-Q作用下电网电压稳定问题 |
1.3 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基于GIC-Q扰动下的电网潮流模型 |
2.1 GIC对电网的影响机理 |
2.1.1 GIC对变压器的影响 |
2.1.2 GIC对其他设备的影响 |
2.1.3 GIC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 |
2.2 GIC-Q扰动下电网潮流模型 |
2.2.1 电网GIC的计算方法 |
2.2.2 变压器GIC-Q损耗的计算方法 |
2.2.3 考虑磁暴特性的电网潮流模型 |
2.3 算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磁暴特性下的电网静态电压安全域 |
3.1 静态安全域定义 |
3.2 电力系统有功及无功静态安全域 |
3.2.1 安全域空间变量选择 |
3.2.2 安全域定义及边界几何描述 |
3.3 静态电压安全域边界的数学表达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静态电压安全域的磁暴灾害评估 |
4.1 方向距离和最小距离 |
4.1.1 方向距离的定义 |
4.1.2 最小距离的定义 |
4.2 安全裕度指标的分析方法 |
4.2.1 基于方向距离的磁暴安全裕度分析 |
4.2.2 基于方向距离的磁暴安全裕度分析 |
4.3 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地磁暴对蒙东电网安全影响评估及应对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基于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地电场建模 |
2.1 地磁台测量数据 |
2.2 蒙东地区三维大地电导率模型 |
2.3 三维地电场有限元法建模分析 |
2.3.1 有限元法简介 |
2.3.2 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确定 |
2.3.3 边界条件确定及离散化处理 |
2.4 蒙东地区地电场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蒙东220-1000kV电网的GIC及效应 |
3.1 多电压等级电网GIC标准模型 |
3.2 电网GIC偏磁建模计算 |
3.2.1 电网GIC直流模型 |
3.2.2 电网GIC模型求解方法 |
3.2.3 蒙东电网GIC偏磁计算 |
3.3 变压器的GIC-Q无功损耗计算 |
3.3.1 变压器GIC-Q损耗原理 |
3.3.2 变压器GIC-Q损耗算法 |
3.3.3 蒙东电网GIC-Q损耗计算 |
3.4 多电压等级电网的电压波动计算 |
3.4.1 电网电压波动计算原理 |
3.4.2 电网电压波动计算模型 |
3.4.3 蒙东电网电压波动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磁暴事故高风险厂站的评估方法 |
4.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4.1.1 评估概述及步骤 |
4.1.2 高风险厂站评价指标 |
4.2 模糊隶属度函数的选取 |
4.3 事故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4.3.1 主观赋权法 |
4.3.2 客观赋权法 |
4.3.3 组合优化赋权 |
4.4 蒙东地磁暴事故高风险厂站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蒙东电网应对地磁暴侵害的措施 |
5.1 基于电阻的电网GIC治理 |
5.2 电阻治理的双层规划模型 |
5.2.1 电阻规划层模型 |
5.2.2 安全校验层模型 |
5.3 改进NSGA-Ⅱ优化算法 |
5.3.1 约束竞标赛选择 |
5.3.2 改进的精英策略 |
5.3.3 模糊隶属度评价 |
5.4 蒙东电网的治理方案及其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8)基于GIC无功损耗严重度指标的电网地磁暴易损区识别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磁暴条件下变压器无功损耗计算原理 |
2 规划电网的无功损耗计算分析 |
2.1 规划电网的无功损耗计算 |
2.2 GIC无功损耗随电场强度和方向的变化规律 |
3 基于GIC无功损耗严重度指标的易受损区域识别方法 |
3.1 GIC无功损耗严重度指标的定义 |
3.2 易受损区域的识别方法 |
4 算例分析 |
5 结论 |
(9)基于PSCAD的特高压自耦变直流偏磁及无功损耗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直流偏磁下变压器无功损耗机理分析 |
2 特高压变压器直流偏磁仿真模型 |
2.1 仿真模型选择 |
2.2 仿真模型介绍 |
3 直流偏磁下变压器空载励磁特性仿真分析 |
3.1 励磁电流分析 |
3.2 励磁电流谐波分析 |
4 直流偏磁下变压器无功损耗仿真计算 |
4.1 无功损耗计算方法 |
4.2 空载无功损耗计算与分析 |
4.3 额定负载无功损耗计算与分析 |
5 结论 |
(10)基于有限元法的±800kV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无功损耗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直流偏磁下变压器模型研究 |
1.2.2 变压器直流偏磁无功损耗研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2 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无功损耗机理分析 |
2.1 换流变压器的磁化特性 |
2.2 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无功损耗计算理论 |
2.3 变压器直流偏磁无功损耗模型 |
2.3.1 基于J-A理论的磁滞模型 |
2.3.2 磁路-电路模型 |
2.3.3 场-路耦合模型及其优点 |
2.4 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无功损耗算法 |
2.4.1 基于U-I曲线的直流偏磁无功算法 |
2.4.2 基于K值的换流变压器无功算法 |
2.4.3 两种算法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无功损耗模型 |
3.1 换流变压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
3.1.1 有限元理论概述 |
3.1.2 换流变压器三维有限元模型 |
3.1.3 磁场—电路耦合模型 |
3.2 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电磁特性仿真 |
3.3 换流变压器无功损耗模型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4 ±800kV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无功损耗的计算 |
4.1 短路阻抗影响分析 |
4.1.1 短路阻抗的计算与调节 |
4.1.2 短路阻抗对励磁电流的影响分析 |
4.2 换流变直流偏磁空载励磁电流及其特性 |
4.3 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无功损耗计算 |
4.3.1 换流变压器的无功损耗 |
4.3.2 误差验证 |
4.3.3 不同负载率下换流变压器无功损耗 |
4.4 不同型号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无功损耗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变压器无功损耗的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变压器经济运行及节能潜力分析[J]. 邱必宝,英■,宋新勇. 科技风, 2022(02)
- [2]电力系统次同步分量对电力变压器的影响研究[D]. 杨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变压器地磁感应电流-无功功率动态关系分析[J]. 王泽忠,黄天超. 电工技术学报, 2021(09)
- [4]电网地磁感应电流及其影响研究[D]. 宋凡. 山东大学, 2020(11)
- [5]基于数据拟合法的配电变压器额定容量在线检测方法研究[D]. 邹明继.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磁暴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安全影响研究[D]. 李新洁.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地磁暴对蒙东电网安全影响评估及应对措施研究[D]. 陶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8]基于GIC无功损耗严重度指标的电网地磁暴易损区识别方法[J]. 徐旖旎,康小宁,赵冲,郭明达,李更丰.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9(11)
- [9]基于PSCAD的特高压自耦变直流偏磁及无功损耗特性分析[J]. 杨培宏,冯士伟,亢岚,李亚. 高压电器, 2019(10)
- [10]基于有限元法的±800kV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无功损耗模型研究[D]. 张潇月.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