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振兴民族通信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张璇[1](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民俗体育活动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彭璐瑶[2](2021)在《垄断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济后果研究 ——以国家电网四川省混改为例》文中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擘画出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全会《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带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入关键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提速。作为国企改革的行动指南,《意见》明确了改革的首要原则,阐明了改革的主要目标,细化了改革的模式方法,其中特别提到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改革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并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将国有企业划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分类施策,从改革、发展、监管及考核方面赋予不同的思路和对策,由此向我国传统垄断领域如电力、石油、军工等迈出实质性步伐。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特大型能源骨干央企,国家电网全面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将给垄断行业带来关键启示,其改革方针、改革路径和改革方式等值得钻研探讨,因此本文以案例分析为手段,采用归纳演绎法、比较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进行研究,全文共七章,第一章为导论,包含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及结构、研究方法以及预期创新。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从全局角度梳理国企混改的动因、路径与经济后果,其次将视角缩小到国有企业分类混改的必要性、股权结构设置和竞争中性的研究,进一步地,聚焦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混改的必要性和控制权归属,最后落脚民族地区与国有企业相互影响的研究。第三章为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起首分别罗列垄断行业和民族地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制度,然后在界定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应用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垄断行业国企混改动因,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第四章为电力行业现状及趋势,剖析案例公司所在行业的现状、困境和发展趋势,以此引入案例。第五章为案例介绍,详细陈述案例主体的基本信息和混改历程。第六章为案例分析,基于前述文献及理论,结合行业状况,从微观角度深刻剖释案例公司参与混改可能存在的动因,而后对比分析案例公司混改前后的长短期绩效、治理效率以及经济变化。第七章为研究结论及建议,根据前文分析,归纳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垄断行业混改是以国有企业牵头非国有企业进行整合,不同来源的国有股东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相互制衡,改善国有企业经营,提升企业效率。混合源的国有股东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相互制衡,改善国有企业经营,提升企业效率。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引导国务院国资委转变监管模式,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同时,逐步放开市场化招聘,畅通国有企业进出渠道,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对于扎根民族地区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能够解决企业自身的弊病,还可以给民族地区带来一针强心剂,有助于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着眼于不同国有资本之间的混合,跳出传统双向混合的模式,丰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对国有企业改革思路进行有效补充。第二,关注关系国民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垄断行业,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视角从竞争性行业延伸到垄断行业,为垄断行业国企提供有益借鉴,促进企业发展。第三,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国有企业肩负一部分社会责任,对于地区及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混改前后案例企业的绩效、治理效率和地区经济发展成果,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促进地区发展,为从脱贫攻坚平稳过渡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刘伟岩[3](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指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张婉新[4](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总要求中,以“产业兴旺”为首位,彰显了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地位,而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一环。在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旅游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特色农旅产业融合是民族地区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是农村产业兴旺的根本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青龙满族自治县借助于对农业旅游业功能的拓展,以旅游业带动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良性互动与深度融合,培育农旅产业融合新业态,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延伸产业链,带动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本文首先对农旅产业融合的概念做了梳理,以产业融合理论、体验经济理论、休闲经济理论和乡村振兴战略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青龙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再分别从融合成效、融合速度、融合特点和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四个方面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原则,通过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青龙县农业系统和旅游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二者各自的发展水平和融合水平进行评价。发现青龙县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仅达到了勉强协调的水平。青龙县近年来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着,优势明显,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进一步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发现该地区在推进农旅融合进程中存在政策支持落实不到位、融合主体带动能力有限、产业新业态缺乏创新和内涵、营销力度不够以及专业型人才不足等问题。最后,结合对国内外成功发展模式的总结和借鉴,提出促进青龙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建议: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融合主体合作和产业资源融合;打造区域特色农旅融合产品;拓宽农旅融合项目营销渠道;培养农旅融合项目复合型人才。
黄新整[5](2020)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广西数字乡村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广西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51.09%,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60.6%的水平,广大乡村仍然存在诸如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科技水平不高、乡村治理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大加快,乡村信息服务体系机制不断完善。数字乡村建设被国家纳入发展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的乡村建设在面临城镇化率低的困境下开展数字化建设,存在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通过研究发现,广西数字乡村建设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交通基础、人文环境、乡村治理信息化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数字乡村建设基础总体较为薄弱。另一方面,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环境正在得到逐步改善,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新的技术条件的创新应用正在逐步改善其薄弱环节,政策效应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为数字乡村建设带来了变革的机遇,数字乡村的深入开展也从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助力。可以预见,广西的数字乡村建设将成为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助推剂和粘合剂。通过加强数字乡村建设的顶层规划落实、推进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要素流动的信息基础、加快培育乡村数字化人才、完善乡村数字治理体系等措施,为乡村振兴打下信息基础,从而加快广西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魏惠兰[6](2020)在《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演化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术产业集聚是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推动艺术产业价值链的整合与升级是提升文化艺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国民人均支出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艺术需求的迸发为艺术产业的持续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国家于2017年明确提出了助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艺术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其集群化发展与价值链的升级是未来各级政府部门、各类文化艺术产业主体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出并完成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演化路径研究,以期为艺术产业价值链的扩展与升级、艺术产业集群的规划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集群视域下的艺术产业价值链是一个复杂系统,其演化路径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动态转换过程。该研究范畴属于艺术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领域,需要综合运用艺术学、管理学、艺术市场学、产业经济学等领域的理论知识,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工作。本论文在对国内外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思路、目的、内容和方法,界定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概念和特征,构建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结构模型、演化路径分析模型和内容,并运用专家意见法验证了理论成果的科学性,以昙华林艺术区为对象开展案例研究、检验了理论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本论文的主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论文的第1章、第2章,为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研究部分。该部分总结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艺术产业价值链及其演化路径、艺术产业集群及其演化路径、艺术产业集群价值链及其演化路径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借鉴艺术产业集群、艺术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和特点,界定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内涵、范畴和特征,并提出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理论的研究原理。第二部分由本论文的第3章、第4章构成,为理论模型构建部分。该部分首先借鉴产业集群结构理论、产业价值链结构理论,系统地分析了企业价值链模型的理论原理,结合“动因-行为-结果”分析范式,构建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结构模型;其次,在借鉴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中演化路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一般产业和文化艺术产业的产业价值链、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价值链演化路径的基本规律,基于“起点-轨迹-终点”研究范式构建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分析模型和内容。然后,运用专家意见法对理论成果进行了验证与优化。第三部分是本论文的第5章,为案例研究部分。该部分选取昙华林艺术区为案例研究对象,在系统的调查设计、采集数据的基础上,识别了昙华林艺术区中的艺术产业价值链、并系统地分析了这些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特征。接下来,针对昙华林艺术区中艺术产业价值链发展的基础条件、主要问题与未来发展动因,提出了昙华林艺术区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优化对策。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一是厘清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概念和特征;二是构建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结构模型;三是设计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分析模型。
刘欣[7](2019)在《中通服公司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通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通服)目前面临着整体通讯行业景气指数不断下滑的复杂而严峻的现状,通讯服务供应链整体协同效率低,主要表现在分包商经营资金压力日益增加与中通服未发挥核心企业的作用。为了解决以上矛盾,中通服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迫在眉睫。本文通过以中通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现场调研,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战略管理方法等科学方法,结合战略管理理论与中通服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现状,对中通服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战略管理展开研究,探索了一套适合中通服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战略管理思路,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基础。首先,应用PEST方法来分析供应链金融业务所处的宏观环境分析、通讯产业链的分析以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竞争格局。接着,从供应链金融业务所处的公司现有资源状况与主要业务状况进行分析业务内部优劣势。再借助SWOT方法分析中通服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优势与劣势,提出符合中通服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相关发展战略。基于现状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能够帮助公司进一步提升其竞争优势。最后,为了向日益繁盛的中通服市场参与者提供更高效优质的融资服务,打造了首个中通服内一站式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从技术保障层面上提高企业的电子化和搭建互联金融平台,从风险保障层面上设立风险制度、执行风险制度以及业务风险防范等多个方面设计配套措施,确保中通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本文尝试构建中通服内一站式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逻辑框架,通过中通服内一站式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整合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大数据信息,从产品交付、产品质量、列帐、结算、履约处罚、服务水平、社会责任等多维度,运用大数据技术计算供应商的信用状况,从而为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依据。
孙晴[8](2018)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电影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韩国政府确立了“文化立国”的发展策略,并将电影产业的振兴提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给予积极引导与大力扶持。此后,韩国电影冲破重重困境,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堪称电影界的“汉江奇迹”。对韩国电影政策进行系统性地研究,有利于我们从中找寻韩国电影成功的原因,获取电影政策制定与改善方面的经验,并探究电影政策背后文化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论文以20世纪90年代后的韩国电影政策为对象,虽然以文化研究的视角对其进行探讨,但并不拘泥于单一学科领域,而是尝试跨越“文化研究一政策研究”的二分法,既运用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研究理论、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吉姆·麦圭根的文化政策话语理论等为基础,致力于韩国电影政策历史发展的梳理,从批判性的视角分析韩国电影政策的变迁,并揭示政策背后文化与权力的关系;又运用经济学的价值二元论、公共政策学的工具性知识对电影政策的施行效应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与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着重讨论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近年来,韩国电影及其电影政策一直是我国学术界热衷研究与探讨的话题。论文以20世纪90年代后的韩国电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不仅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是韩国电影政策史上至关重要的转折期,也是韩国电影取得飞跃性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在现有的研究资料中,韩国学术界对本国电影政策的研究主要以2000年为分界点。2000年之前,关于韩国电影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较少,研究角度也较为单一。2000年以后,由于政府对电影产业的重视,韩国学术界对电影政策的研究开始进入井喷阶段,研究角度呈现多样化,并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体系。而我国学术界虽然对韩国电影的崛起也多有关注,但是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电影文本的分析和电影产业的简单介绍上,专门针对韩国电影政策的研究较少且持有一边倒的赞扬态度,缺乏全面性的认识。第一章至第五章是本文的正文部分。第一章主要是对20世纪90年代前韩国电影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将该部分作为文章的论述背景。该部分将韩国电影政策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10年至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下电影政策的萌芽时期。在这一时期,电影作为新兴的大众媒介以现代文化殖民移植的方式传入朝鲜半岛,韩国电影虽然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但创作与表达的自由始终受日本殖民统治者的压制。日本殖民时期的电影政策主要以压迫民族解放思想和宣传军国主义为主要目的,严苛的审查制度是最主要的内容。第二个阶段是1945年至1960年,大韩民国政府成立以后电影政策的混乱时期。这一时期朝鲜半岛先后发生了日本殖民者投降、朝鲜战争爆发、南北分裂、美国军事占领、大韩民国政府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韩国电影与坎坷的国家命运一起,经历了无数次的沉浮。电影政策也由于主体的混乱,导致政策目标与方向经常发生改变,政策内容也处于朝令夕改的状态,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第三个阶段是1961年至1984年,以《电影法》为中心的电影政策体系的构建时期。1961年,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韩国正式进入“军事政权时期”。韩国第一部电影基本法一《电影法》在这一时期被制定,以此标志着政府主导的以保护和管制为主的电影政策基调得以确立。但由于军事独裁的政治体制,电影始终从属于政治、服务于政治,难以获得真正的发展。第二章是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韩国电影政策的转变,以及90年代以后历届韩国政府的电影政策进行阐述与分析,在文中主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984年12月31日,以《电影法》的第五次修订为标志,政府主导的以保护与管制为主的电影政策开始发生转变。电影业许可制向注册制的转换、独立电影制度的设立、制作业与进口业的分离等政策使韩国电影制作开始自由化,以往保守的垄断生产结构也开始出现裂痕。但是这一政策上的转变并不是韩国电影产业内部自律发展的反映,而是美国这一外部势力推进的结果。美国政府对韩国的战略调整促使其通过两次韩美贸易协定迫使韩国政府对外开放电影市场,以倾销好莱坞电影,弥补对韩贸易逆差。80年代末期,全斗焕政府的消极应对使韩国电影面对好莱坞电影的侵袭,被推向生死存亡的边缘。直到90年代金泳三政府的上台,韩国电影政策才真正由消极应对转向积极振兴。分析转变的原因:首先,90年代政治民主化的改革为电影政策的变革提供了政治保障;其次,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席卷转变了政府对电影的认识,电影由意识形态工具转变为具有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化商品,特别是电影的经济价值在金融危机的社会背景下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极大肯定,导致90年代后的电影政策均以产业化振兴为主,以文化扶持为辅。第三,电影政策的转向离不开韩国电影人的坚守与努力。论及电影政策转向的具体体现,论文分别从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的成立、电影审查制度的废除、电影分级制度的引进以及电影振兴金库的设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此外还对90年代以后历届韩国政府的具体电影政策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阐明韩国电影政策的转变趋势。政策效应是政策手段运用及政策目标实现程度的最终反映与具体体现,也是检验政策是否有效执行的途径。论文的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对20世纪90年代后韩国电影政策的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进行阐述。在第三章,本文分别从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和版权市场三个方面,对电影政策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首先,90年代的韩国电影政策主要以扶持国内市场为重点,通过政府对市场资本的大力引进和公共资金的投入与引导,形成了多元主体的产业资本结构,扩大了资本规模,是韩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韩国大片作为电影高度产业化的结果于1999年登场,并依靠强大的观众号召力扭转了好莱坞霸占本土市场的局面,带来了韩国电影产业经济收益的激增。其次,对海外市场的扶持与开发是2000年代之后韩国电影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力图改善电影收益过度依赖本土票房,寻找经济新增长点的应对之策。本节通过对韩国电影的出口、国际合拍片的制作以及电影技术服务的出口三个方面,分析电影政策在海外市场的经济效应。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如今韩国电影的出口已经形成了影片出口与技术服务出口并重的局面,特别是李明博政府对电影制作技术的大力扶持,使韩国的电影技术服务出口额一度超过影片的出口额,为海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提供了可能性。第三,除了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电影票房以外的附加版权收益大大增加。但是由于版权保护意识的缺乏,导致电影盗版、非法下载行为泛滥。为此,韩国政府颁布《着作权法》,制定版权市场标准契约方案,构筑电影网络市场信息统合电算网等措施,全力保护韩国电影的版权市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世纪90年代后以扶持和振兴产业为重点的政策内容确实使韩国电影产业的经济效益剧增,但是政策对电影经济价值的过度倾斜以及对文化价值的严重忽视,导致市场繁荣背后出现了严峻的产业结构问题和文化发展问题。第四章主要对20世纪90年代后韩国电影政策的文化效应进行分析与评价。2006年以后,韩国政府反思自身,在重视电影经济价值的同时开始关注电影的文化价值,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电影文化发展与普及的政策。本章通过对艺术电影、独立电影等多样性电影的扶持政策,文化弱势群体的扶持政策,电影教育的扶持政策等三项政策内容阐述,并分析上述政策的执行效果。首先,对艺术电影、独立电影等多样性电影采取以确保上映机会为重点的扶持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多样性电影的上映机会,但仍需对其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扶持方式。其次,以偏远地区居民、视听残障人士观影便利性为重点的扶持政策,扩大了民众共享电影文化的权利,此外电影业领域性平等问题、在韩外籍人士的观影便利性也开始提上政策议程。第三,电影教育在以培养电影制作专业人才的技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果。近年来,教育范围开始扩展到以一般市民为对象的电影素养教育,注重融合性人才的培养。第五章主要是对韩国电影政策的评价与展望。首先,本章以哈瑞·希尔曼·查特兰德和克莱尔·麦考吉的文化政策模式为理论基础,运用横向比较方法将韩国与美国、法国、英国的电影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揭示韩国电影政策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征,进一步充实文章的研究体系。其次,运用吉姆·麦奎根的文化政策话语结构理论,对韩国电影政策话语结构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批判主义视角,指出20世纪90年代后的韩国电影政策话语结构发生了国家话语退守、市场话语主导、市民话语积极参与的演变过程。最后指出韩国电影政策今后发展的方向与需要改善的问题。结语部分主要是韩国电影政策对我国今后电影政策制定、实施与改善的经验与启示。第一,在电影政策的制定中,要正确认识与衡量电影多元价值之间的角色与关系。第二,关注“电影本身”,而非将电影当做一种手段或工具,使其仅服务于政治或经济等其他目的。第三,加快电影审查制度向分级制度的转变是电影市场经济发展与电影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河娜(Ha Na)[9](2018)在《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主题是“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也一直备受中国媒介人的关注,但全面系统研究韩国有关成就及揭示其动因的论着迄今还是空白。本论文尝试开展这一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研究工作,以望能为韩国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以及中国新媒介的成长发展都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从韩国新媒介产业领域当中选取核心的五大产业——互联网产业、移动新媒介产业、数字出版产业、动漫与卡通形象产业、数字电视产业进行分析与考察,在探寻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态势的同时,着重展开对其各个不同领域的新媒体产业之内涵及特征的解析与阐释,尽可能详细剖析出其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中的特点与兴起的动因。本文运用当今最新的产业报告、政府机构政策报告以及相关学术资料,梳理并揭示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整体风貌,力图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来揭示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的动因。立足于对韩国新媒介产业的发展动因,通过探讨韩国新媒介产业背后的韩国国民性等文化因素,进一步对韩国文化创意市场做出全新的解读。本文的研究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运用较为详实的一手资料,通过对“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韩国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服务及特点”和“韩国互联网产业的管理”这三项有机联系之内容的考察,全面对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与展望进行了呈现。二是从“韩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韩国移动媒体的主流趋势与动向”、“韩国智能媒介的主要增值应用服务”和“移动广告产业动向分析”这四个互为关联的不同侧面,来阐释韩国移动新媒介产业的兴起发展所具备的特点。三是通过对“韩国出版产业的现状”、“影响韩国出版产业的历史因素”、“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及“韩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的产业动态变化的分析,来梳理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并对其未来趋势做以展望。四是将韩国动漫与卡通形象产业为研究对象,从韩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入手,详细分析韩国网络漫画“Webtoon”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韩国动漫市场制度政策的建议和展望。五是通过对普通电视到高清及数字电视的发展进程的整理分析,在韩国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历程与韩国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背景下,来阐述在韩国数字电视产业影响下重构和发展。本文最后对韩国新媒体产业发展进行概观论述、并对其发展动因进行分析、建议与总结,对传统与现代之间并蓄与包容的韩国新媒体产业进行文化定位,并对其新媒体领域的后续研究作出概要铺垫。
崔正禹[10](2016)在《关于《冲绳振兴特别措施法》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地方立法的作用也日益突显。为了制定我国地方法令,学习参考国外相关法令也是必要的。本报告通过对《冲绳振兴特别措施法》的翻译实践,总结地方法令翻译的经验,加深了自己对法律翻译的理解。同时对于今后相关领域的翻译也有参考价值。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导,经济发展速度极快。2014年12月,中国政府决定设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了确保自由贸易区的稳定发展,参考国外的相关地方法令,制定相关的法令是必要的。这次翻译项目的委托方积极致力于广东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收集整理了可参考的国外相关地方法令。对于这些相关法令,翻译的工作是必要的。2015年6月,笔者参加了《冲绳振兴特别措施法》的日中翻译。本文就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的翻译实践报告写作。本报告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翻译任务的描述,介绍了这次翻译任务的背景,内容特点以及委托方的要求等。第二章是翻译过程的描述,主要包含了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以及翻译完成后的校对等内容。第三章是对本次翻译任务具体案例的分析,包含了法律文本中常用句式的分析以及相应翻译理论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的应用。第四章是本次翻译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的总结。
二、振兴民族通信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振兴民族通信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2)垄断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济后果研究 ——以国家电网四川省混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结构 |
1.3 研究方法 |
1.3.1 归纳演绎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事件研究法 |
1.4 预期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研究 |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研究 |
2.1.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 |
2.1.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济后果研究 |
2.2 分类混改的相关研究 |
2.2.1 分类混改的必要性研究 |
2.2.2 分类混改的股权结构设置研究 |
2.2.3 分类混改的竞争中性研究 |
2.3 垄断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研究 |
2.3.1 垄断行业混改的必要性研究 |
2.3.2 垄断行业混改的控制权研究 |
2.4 民族地区国有企业的相关研究 |
2.4.1 国有企业对民族地区的经济贡献研究 |
2.4.2 民族地区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影响研究 |
2.5 文献述评 |
3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
3.1 制度背景 |
3.1.1 垄断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制度 |
3.1.2 民族地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制度 |
3.1.3 国家电网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 |
3.2 理论分析 |
3.2.1 相关概念界定 |
3.2.2 基于产权理论的分析 |
3.2.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
3.2.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 |
4 电力行业现状及趋势 |
4.1 水电行业集中于四川省民族地区,发展渐缓 |
4.1.1 水电电力发电量占比下滑 |
4.1.2 水电投资力度下降 |
4.1.3 水电开发程度已经处于较高水平 |
4.1.4 水电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
4.2 电力发展受多种因素限制 |
4.2.1 主营业务受国家政策影响大 |
4.2.2 人事任命多由政府决定 |
4.2.3 水电业务受自然环境限制 |
4.3 电力行业发展趋势 |
4.3.1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
4.3.2 “云网融合”规模化发展 |
5 国家电网四川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案例介绍 |
5.1 国家电网四川省混改的主体信息 |
5.1.1 岷江水电的基本信息 |
5.1.2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的基本信息 |
5.1.3 加拿大威尔斯的基本信息 |
5.1.4 龙电集团的基本信息 |
5.1.5 西藏龙坤的基本信息 |
5.2 国家电网四川省混改的历程 |
5.2.1 方案研究制定阶段 |
5.2.2 方案落地及实施阶段 |
5.2.3 方案具体内容 |
5.2.4 国家电网四川省内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总结 |
6 国家电网四川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案例分析 |
6.1 动因分析 |
6.1.1 提升国有企业的业绩 |
6.1.2 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 |
6.1.3 助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6.2 国家电网四川省混改的绩效评价 |
6.2.1 短期绩效评价 |
6.2.2 长期绩效评价 |
6.3 国家电网四川省混改的治理效率分析 |
6.3.1 股东治理层面 |
6.3.2 董事会治理层面 |
6.3.3 监事会治理层面 |
6.4 国家电网四川省混改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分析 |
6.4.1 助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
6.4.2 联营单位与子公司共同助力精准扶贫 |
6.4.3 结合地方优势引入高新技术产业 |
7 研究结论及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混改有助于提升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效率 |
7.1.2 垄断行业国有资本之间的融合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 |
7.1.3 国企间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社会责任承担,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7.2 研究建议 |
7.2.1 明确垄断行业改革目标,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
7.2.2 与分类改革相匹配,建立完善公司机制 |
7.2.3 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家战略相结合,带动民族地区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乡村振兴背景下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农旅产业融合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四、技术路线图 |
五、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农旅产业融合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农旅产业融合的概念 |
一、产业融合 |
二、农旅产业融合 |
三、其他相关概念 |
第二节 农旅产业融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体验经济理论 |
三、休闲经济理论 |
四、乡村振兴战略理论 |
第二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兴起和现状 |
第一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 |
一、传统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需要 |
二、乡村振兴是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契机 |
第二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 |
一、探索发展阶段(1987-1999) |
二、缓慢发展阶段(2000-2005) |
三、规范发展阶段(2006-2012) |
四、提质创新阶段(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
一、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着 |
二、农旅产业融合发展速度加快 |
三、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特点 |
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模式 |
第三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程度的测度 |
第一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模型 |
一、评价对象及目的 |
二、评价方法 |
三、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二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定量评价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水平测算 |
三、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水平分析 |
第四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 |
一、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 |
二、地理区位和交通区位优势 |
三、政策导向和支持优势 |
四、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基础优势 |
第二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的政策指导和扶持不能满足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 |
二、农旅产业融合主体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 |
三、农旅产业融合新业态缺乏创新和文化内涵 |
四、营销宣传力度不够 |
五、人才流失导致产业融合发展专业型人才短缺 |
第五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国内外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国内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案例 |
二、国外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案例 |
三、国内外案例对青龙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启示 |
第二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
一、以城区为核心开发满乡满韵风情游和近郊农旅项目 |
二、发展壮大农业产业集群和农旅产业融合集聚区 |
三、建设和完善旅游服务站和农产品全网络销售模式 |
四、打造旅游型农副产品加工体系 |
五、构建线上线下同步的农旅信息服务平台 |
第三节 促进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强化政府指导作用,为产业融合构建良好的宏观保障体系 |
二、加强融合主体合作和产业资源融合,增强辐射效应 |
三、依据民族文化和山地特色,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融合产品 |
四、构建营销网络,提高行业竞争力 |
五、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广西数字乡村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动态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动态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性与不足 |
一、特色与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诠释 |
一、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 |
二、数字化和数字经济 |
三、数字乡村与“数字乡村战略”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城乡一体化理论 |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三、数字乡村理论 |
第三章 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广西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数字乡村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 |
一、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是动力来源 |
二、数字乡村建设是“加速器” |
第二节 推进广西数字乡村建设对广西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 |
一、有利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
二、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 |
三、进一步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 |
四、进一步密切了城乡多方面联系 |
第三节 广西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情况 |
一、广西数字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广西数字乡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与现实条件 |
三、数字乡村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
第四章 广西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城市的快速发展突显广西数字乡村建设的滞后 |
一、城乡发展的差异带来的资源不均衡 |
二、乡村信息化基础相对落后 |
三、乡村治理体系数字化水平低 |
四、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滞后 |
五、城乡“信息鸿沟”依旧存在 |
第二节 广西数字乡村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规划落实滞后,建设步伐缓慢 |
二、乡村数字产业化发展滞后 |
三、公共服务供给不全面,治理体系数字化程度不高 |
四、乡村数字化人才资源缺乏 |
第五章 推进广西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
一、科学制定广西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规划 |
二、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完善法规体系 |
三、发挥民族地区优秀资源助力城乡发展 |
第二节 加强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一、加快推进城乡硬件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二、加快城乡信息一体化建设步伐 |
第三节 推动数字治理体系建设现代化 |
一、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向乡村延伸 |
二、提高乡村治理体系的精细化智慧化水平 |
三、加强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人才培育 |
第四节 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
一、深入推进乡村教育信息化均衡化 |
二、搭建乡村数字资源共享平台 |
三、培育以新型数字农民为主的乡村人才 |
第五节 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 |
一、畅通资源“进城下乡”渠道 |
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下乡机制 |
三、积极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新业态 |
四、加强城乡产品发展的扶持力度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演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关于选题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产业价值链与文化艺术产业价值链的相关研究 |
1.2.2 产业集群与文化艺术产业集群演化路径的相关研究 |
1.2.3 产业价值链与产业集群价值链演化路径的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体系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艺术产业价值及其分析的内容 |
2.1.1 艺术产业的概念和分类 |
2.1.2 产业价值的内涵和分析维度 |
2.1.3 艺术产业价值矩阵的构建与分析 |
2.2 艺术产业价值创造实践与理论的历时演变与共时探析 |
2.2.1 历时演变 |
2.2.2 共时探析 |
2.3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概念和特征 |
2.3.1 艺术产业集群与艺术产业价值链 |
2.3.2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及其演化路径的概念 |
2.3.3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特征 |
2.4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研究原理 |
2.4.1 理论研究对象定义:系统研究原理 |
2.4.2 静态分析模型研究:协同优化原理 |
2.4.3 动态分析模型研究:分析综合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构建与识别 |
3.1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结构的相关理论及特征 |
3.1.1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领域 |
3.1.2 文化艺术产业价值链领域 |
3.1.3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价值链领域 |
3.2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结构模型构建 |
3.2.1 艺术企业价值链的结构原理与启示 |
3.2.2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结构模型设计 |
3.3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因素解释与测度 |
3.3.1 价值主体维度 |
3.3.2 价值活动维度 |
3.3.3 价值产出维度 |
3.4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分析机制 |
3.4.1 要素及其关系分析 |
3.4.2 结构与重要度表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分析理论构建与验证 |
4.1 相关学科领域的演化路径理论总结与借鉴 |
4.1.1 生物学领域 |
4.1.2 经济学领域 |
4.1.3 管理学领域 |
4.2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分析模型构建 |
4.2.1 演化路径分析因素识别 |
4.2.2 演化路径分析模型构建 |
4.2.3 演化路径分析模型的构成因素解释 |
4.3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分析内容 |
4.3.1 系统状态演化路径的阶段模式识别 |
4.3.2 “群体”演化路径:系统状态演化机制 |
4.3.3 “个体”演化路径:主体状态演化机制 |
4.3.4 系统状态演化路径模型的整合设计 |
4.4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理论假设与验证 |
4.4.1 理论假设的提出 |
4.4.2 理论假设验证的设计 |
4.4.3 理论假设的实证调研、验证与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研究:昙华林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及优化策略 |
5. 1 案例研究对象选择、调研设计与数据采集 |
5.1.1 研究对象选择 |
5.1.2 研究过程设计 |
5.1.3 研究数据采集与质量分析 |
5.2 静态分析:昙华林艺术区艺术产业价值链的识别与分析 |
5.2.1 艺术产业价值活动分析与价值链识别 |
5.2.2 核心艺术产业价值链的结构分析 |
5.2.3 核心艺术产业价值链的基础性价值活动分析 |
5.3 动态分析:昙华林艺术区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分析 |
5.3.1 汉绣传承产业价值链 |
5.3.2 绘画艺术产业价值链 |
5.3.3 艺术体验产业价值链 |
5.4 昙华林艺术区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优化策略研究 |
5.4.1 打破路径依赖,推进艺术产业价值链高端化发展 |
5.4.2 营造知识网络,提升艺术产业价值链产品创造力 |
5.4.3 提升核心能力,塑造艺术产业价值链的品牌内核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附录A 图表索引及来源 |
附录B 理论验证的专家访谈问卷 |
附录C 昙华林艺术区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调查问卷 |
附录D 昙华林艺术区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调研报告 |
附录E 昙华林艺术区顾客需求特征调研与分析报告 |
附录F 政府支持昙华林艺术区艺术产业价值链发展的政策 |
(7)中通服公司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 |
1.2.2 供应链金融内涵与特点 |
1.2.3 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供应链金融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环境分析 |
2.1.2 经济环境分析 |
2.1.3 社会环境分析 |
2.1.4 技术环境分析 |
2.2 通信行业产业链与行业环境分析 |
2.2.1 通信行业产业链分析 |
2.2.2 通信行业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分析 |
2.3 供应链金融业务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2.3.1 供应链金融业务市场规模 |
2.3.2 供应链金融业务竞争格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供应链金融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
3.1 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部门基本情况 |
3.1.1 部门概况与发展历程 |
3.1.2 运作模式与组织架构 |
3.1.3 组织平台价值 |
3.2 集团现有资源支持供应链金融业务 |
3.2.1 企业资质支持供应链金融业务 |
3.2.2 企业声誉和影响力助力发展 |
3.2.3 股东资源辅助发展 |
3.3 业务运营能力分析 |
3.3.1 市场开拓能力分析 |
3.3.2 财务能力 |
3.3.3 业务风险管控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应链金融业务优势与劣势分析 |
4.1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基本评价 |
4.2 供应链金融业务SWOT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机遇分析 |
4.2.4 挑战分析 |
4.3 SWOT战略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供应链金融业务战略制定与实施 |
5.1 战略定位与企业愿景 |
5.1.1 战略定位 |
5.1.2 业务发展愿景 |
5.1.3 业务发展目标 |
5.2 供应链金融业务战略制定 |
5.2.1 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设计 |
5.2.2 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差异化战略 |
5.2.3 打造数据资产价值体系 |
5.3 供应链金融业务保障措施 |
5.3.1 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管控保障 |
5.3.2 供应链金融业务机制保障 |
5.3.3 供应链金融业务人才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电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韩国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20世纪90年代前韩国电影政策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日本殖民统治下电影政策的萌芽期 |
一、电影初入朝鲜半岛 |
二、专门性电影政策的出现 |
三、战时体制下的《朝鲜映画令》 |
第二节 大韩民国政府成立后电影政策的混乱期 |
一、美军政统治时期 |
二、李承晚政府时期 |
第三节 以《电影法》为中心的政策体系建构期 |
一、《电影法》的制定及其内容 |
二、军事政权下电影政策的特征与问题 |
第二章 韩国电影政策的转变与演进 |
第一节 韩美关系与好莱坞电影的文化冲击 |
一、美韩关系的战略调整 |
二、关于电影的两次韩美协商 |
第二节 国家主导的管制转向民间主导的振兴 |
一、电影政策转向的原因 |
二、电影政策转向的具体体现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后历届韩国政府的电影政策 |
一、金泳三政府:新自由主义脱管制与产业化振兴的并存 |
二、金大中政府:确立“扶持但不干涉”的原则,全面振兴电影产业化发展 |
三、卢武铉政府:注重电影产业与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 |
四、李明博政府:内容产业的转向与海外市场的扩张 |
五、朴槿惠政府:提倡电影经济与文化的全面繁荣 |
第三章 韩国电影政策的经济效应 |
第一节 市场资本的引入与韩国大片的登场 |
一、多元化资本结构的形成 |
二、“韩国大片”的登场 |
第二节 影片出口与技术服务出口并重 |
一、韩国影片的出口 |
二、国际合拍片的制作 |
三、电影技术服务的出口 |
第三节 网络技术带来的可能性 |
一、韩国电影版权市场的结构 |
二、网络市场带来的问题与机遇 |
第四章 韩国电影政策的文化效应 |
第一节 艺术电影、独立电影等多样性电影的扶持政策及效果 |
一、艺术电影、独立电影在韩国 |
二、多样性电影扶持政策及其效果 |
第二节 电影文化普及的扶持政策及其效果 |
一、以文化弱势群体为中心的扶持政策 |
二、电影领域性平等问题的关注 |
第三节 从技术教育到素养教育:电影教育回归文化 |
一、韩国电影学院的教学模式与成果 |
二、电影素养教育的开展 |
第五章 韩国电影政策的评价与展望 |
第一节 韩国电影政策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韩国电影政策的话语结构分析 |
一、文化政策的三种话语 |
二、韩国电影政策话语结构的演变 |
三、韩国电影政策的评价 |
第三节 韩国电影政策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的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难点 |
六、核心概念诠释:新媒介、新媒介产业 |
第一章 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韩国互联网科技发展的脉络 |
二、韩国互联网产业应用的径路 |
第二节 韩国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服务及特点 |
一、电子商务(EelectronicCommerce) |
二、社区化电子商务(SocialCommerce;Socialshopping) |
三、家庭电视购物 |
四、互联网视频广告 |
五、物联网 |
第三节 韩国互联网产业的管理 |
一、信息通信市场竞争促进政策 |
二、互联网学校教育的推进 |
三、对互联网有害信息的治理 |
第二章 韩国移动新媒介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韩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模拟服务与移动通信的大众化(第一代:韩国从1980年至1990年段) |
二、移动通信时代的进化(1G到4G) |
三、韩国各时代移动技术的发展过程与特点 |
四、韩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实态 |
五、韩国的4G创造的新环境(LTE)与向5G的到来与展望 |
第二节 韩国移动媒体的主流趋势与动向 |
一、以On-demandService(立即响应式服务)为中心的移动媒体产业 |
二、韩国新媒体在MobileOnly(移动独占)时代 |
三、移动APP市场的动向分析 |
第三节 韩国智能媒介的主要增值应用服务 |
一、智能手机 |
二、金融技术(Fintech) |
三、移动办公与智能工作(MobileOffice&SmartWork) |
四、移动云计算 |
五、移动电子商务(Mobilecommerce) |
六、移动游戏 |
七、MobileAppcessory |
第四节 移动广告产业动向分析 |
一、韩国移动广告市场的发展趋势 |
二、韩国国内移动广告运营商相关动向 |
三、韩国移动广告的类型与发展 |
四、韩国移动广告市场的展望 |
第三章 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与展望 |
第一节 韩国出版产业的现状 |
一、韩国出版流通市场的现状 |
二、韩国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影响韩国出版产业的历史因素 |
一、韩国图书定价策略的标准与细节 |
二、图书定价策略对韩国出版产业的影响 |
三、韩国出版着作权法动向 |
第三节 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
一、韩国数字出版的定义和范畴 |
二、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环境与动向 |
三、韩国数字出版研究的现状与课题 |
第四节 韩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 |
第四章 韩国动漫与卡通形象产业 |
第一节 韩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
一、韩国动漫产业发展与动向 |
二、韩国动漫产业用户动向 |
第二节 韩国网络漫画“Webtoon”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一、网络漫画(Webtoon)的定义和发展程序 |
二、OSMU(OneSourceMultiUse):创造出漫画之外的附加价值 |
第三节 韩国动漫市场制度政策的建议 |
一、作为韩流内容的网络漫画的地位 |
二、通过向海外市场进军克服韩国国内市场的局限 |
三、作为创造附加收入的核心内容的角色 |
四、韩国动漫产业政策目标 |
第四节 韩国卡通形象产业的现状与展望 |
一、韩国卡通形象产业发展与动向 |
二、各时期卡通形象的变迁 |
三、韩国国内卡通形象的OSMU成功事例 |
四、卡通形象产业的展望及管理战略 |
第五章 韩国数字电视产业 |
第一节 从普通电视到高清及数字电视 |
一、韩国电视发展的脉络 |
二、高清、数字电视的蓬勃兴起 |
第二节 韩国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历程 |
一、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过程 |
二、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政府推动 |
第三节 韩国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 |
一、广播电视与通信融合的主要进程 |
二、广播通信融合动向与实践 |
三、融合的法律体系 |
第六章 韩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动因 |
第一节 文化立国战略与新媒介产业政策的强力支持 |
一、韩国文化立国战略的出台 |
二、政府的政策与支持 |
第二节 企业对新媒介产业的敏锐创新与积极投入 |
一、虚拟现实(VR)市场的发展战略:韩国Amway引进的AI“Dreame” |
二、移动游戏市场的规模营销与攻占缝隙市场 |
三、智能机器人(智能型)产业战略 |
四、借助平昌冬奥会,抢占世界5G服务制高点 |
五、以几家大公司为龙头,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链条”和“产业链条” |
结语 |
参考文献与书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关于《冲绳振兴特别措施法》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
摘要 |
はじめに |
1.翻訳プロジェクトの描出 |
1.1 プロジェクトの背景 |
1.2 プロジェクトの内容 |
1.2.1 原稿の内容 |
1.2.2 原稿の特徴 |
1.3 依頼者の要望 |
2.翻訳のプロセス |
2.1 翻訳前の准备 |
2.2 翻訳作业の分担 |
2.3 翻訳计画の作成 |
2.4 翻訳後の校正 |
3.翻訳例の分析 |
3.1 长文の翻訳 |
3.1.1 分訳 |
3.1.2 倒訳 |
3.1.3 加訳 |
3.1.4 変訳 |
3.1.5 反訳 |
3.2 中日同形语の翻訳 |
3.3 品词性の転换 |
3.4 固定文型の翻訳 |
3.5 原稿下线部分の翻訳 |
3.6 年代などの翻訳 |
3.7 条文番号の编集 |
4.訳者の职业伦理 |
5.経験のまとめと今後の展望 |
5.1 翻訳プロセスにおける経験 |
5.1.1 インターネットの利用 |
5.1.2 翻訳法の利用 |
5.2 翻訳プロセスにおける问题点 |
5.2.1 翻訳ソフトの利用 |
5.2.2 ほかの问题点 |
5.3 今後の展望 |
6.依頼者の评価 |
终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谢辞 |
付録1 専门用语リスト |
付録2 『冲縄振兴特别措置法』原文(一部抜粋) |
付録3 『冲縄振兴特别措置法』訳文(一部抜粋) |
四、振兴民族通信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民俗体育活动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D]. 张璇.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垄断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济后果研究 ——以国家电网四川省混改为例[D]. 彭璐瑶.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4]乡村振兴背景下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婉新.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广西数字乡村建设问题研究[D]. 黄新整.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6]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演化路径研究[D]. 魏惠兰.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7]中通服公司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刘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电影政策研究[D]. 孙晴. 山东大学, 2018(02)
- [9]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D]. 河娜(Ha Na). 上海大学, 2018(06)
- [10]关于《冲绳振兴特别措施法》的翻译实践报告[D]. 崔正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