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毒素诱发家兔温病血分证模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安娜[1](2018)在《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HMGB1水平与卫气营血辨证及APACHEⅡ评分相关性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卫气营血证型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APACHEII评分的相关性,探寻卫气营血不同证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炎症反应的规律。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进行HMGB1检测,并做APACHEII评分,制定统一的调查表,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统计学分析。同时搜集2010级硕士三班及急诊科规培医生等20例信息为健康对照组,并行HMGB1检测。结果:1.本研究收集了 100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其中卫分证12例(占12.0%),气分证24例(占24%),营分证31例(占31%),血分证33例(占33%)。2.本研究收集的100例患者中,中医各证型在性别、年龄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HMGB1值在中医各证型的分布中血分证>营分证>气分证>卫分证。除去营分和卫分,血分和卫分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证型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型与HMGB1值的相关系数r=0.6513,P<0.01,因此中医证型与HMGB1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4.APACHII评分在中医各证型的分布中血分证>营分证>气分证>卫分证,中医各证型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系数P=0.9572,P<0.01,因此中医证型与APACHEⅡ分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5.CTNT值在中医各证型的分布中血分证>营分证>气分证>卫分证,除去气分和营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值在中医各证型的分布中,血分证>营分证>气分证>卫分证,其中卫分证和气分证、卫分证和营分证、卫分证和血分证、气分证和血分证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证型与CTNT值的相关系数r=0.8424,P<0.01,因此中医证型与CTNT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中医证型与BNP值的相关系数r=0.4682,P<0.01,因此中医证型与BNP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7.100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与20例健康组HMGB1值的研究中,结果显示脓毒症组HMGB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着升高。结论:1.中医证型与HMGB1值之间存在相关性,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HMGB1值随中医证型的变化而逐渐升高,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2.研究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APACHEII评分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中医各证型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与APACHEII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3.研究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CTNT、BNP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血分证>营分证>气分证>卫分证,中医证型与CTNT、BNP之间均存在相关性。4.研究表明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HMGB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着升高。5.HMGB1值、APACHEII评分可提示病情的严重度,为脓毒症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价值。
明继阳[2](2017)在《知母性味拆分组分的组合研究》文中指出中药药性理论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性味即四性与五味是药性理论的基础也是最具价值的部分。导师提出中药性味理论的“中药性(气)味科学内涵假说”,课题组开展对利水功效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知母是古存今用的利水中药,本文以知母为研究对象,知母性寒,味苦、甘,归肺、胃、肾三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分别取知母的苦味、甘味药功效进行配伍的经典方剂白虎汤和知柏地黄丸,开展知母性味组分和性味拆分组分的组合研究,验证其性味拆分组分的性味归属,明晰其作用效果与机制,为临床谴方用药奠定理论基础。进一步完善中药性味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研究的模式,进而丰富中医药性味理论,并为临床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1.文献研究对中药药性理论发展、知母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知母组成的经典方剂白虎汤和知柏地黄丸的配伍论述及主要药理和临床作用进行了综述,为知母性味的可组合研究开展奠定了扎实的文献资料基础。尤其在医家配伍论述中,总结白虎汤中知母以苦味助石膏清热泻火功效,在知柏地黄丸中知母以甘味发挥滋阴补肾功效,为知母性味的可组合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2.知母性味物质基础的化学成分特征本文依据课题组前期建立的拆分方法基础上将知母的性味物质基础拆分成4个组分,即多糖组分、乙酸乙酯组分、皂苷组分和其余组分;采用HPLC-UV、ELSD和UPLC-MS方法进行化学特征分析,验证其互不交叉性;通过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及HPLC技术,对拆分得到的乙酸乙酯组分和皂苷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根据理化分析、1D和2D-NMR等波谱学及质谱测试手段进行综合解析鉴定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出22个化合物的结构,包括13个皂苷、6个黄酮和3个其他类化合物。采用UPLC-MS法对两组分进行化学表征,共表征22个化合物。3.知母性味拆分组分在经方白虎汤中的可组合性研究(1)基于解热作用的知母性味拆分组分在白虎汤中组合研究以中医理论中反映知母苦味功效的复方白虎汤为研究对象,选择与主要临床应用相关的致热模型,即四个致热模型,2,4-二硝基苯酚、干酵母、脂多糖、细菌内毒素致热模型,研究知母性味组分、性味拆分组分代替知母组合白虎汤的解热作用,对比白虎汤组、缺知母白虎汤组、苦味组分(皂苷组分+多糖组分+其余组分)+缺知母白虎汤组、甘味组分(乙酸乙酯层)+缺知母白虎汤、多糖组分+缺知母白虎汤、皂苷组分+缺知母白虎汤、其余组分+缺知母白虎汤的解热效果,发现苦味组分是白虎汤中知母解热的有效性味组分,可代替知母原药材而起到相应的配伍作用。对苦味的拆分组分进行解热效果研究,其中皂苷和多糖发挥较好的降温效果,其余组分也有疗效,但治疗效果低于苦味组分,进一步验证性知母性味拆分组分的归属,说明性味拆分组分的可组合性,证实中药性味科学内涵假说的理论。(2)基于解热机制的知母性味拆分组分在白虎汤中组合研究在白虎汤中知母性味拆分组分组合研究的四个致热实验中,观察温度指标和发热因子TNF-α、IL-6、IL-1β、cAMP、cGMP、PGE2、cAMP/cGMP 在血和下丘脑中的抑制作用,以及在归经部位肺的TNF-α、IL-6、IL-1β因子的表达,发现知母及知母性味拆分组分多途径多靶点的发挥解热作用,不同模型的不同给药组分抑制不同的发热因子。通过发热因子表达与组分的相关性分析,知母的苦味组分及苦味拆分组分主要通过血和肺中TNF-α、IL-6、IL-1β因子、下丘脑TNF-α、IL-1β、cAMP、cGMP、PGE2和肺中TNF-α、IL-1β因子发挥解热调节作用,其中苦味组分可代替知母原药材而起到相应的配伍作用,苦味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是皂苷和多糖组分,此机制研究结果与解热作用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知母性味拆分组分的可组合性以及知母苦味组分可代替知母体现复方的固有优势,为性味的可组合性研究和中药性味科学内涵假说的科学性提供重要依据。(3)基于代谢组血的知母性味拆分组分在白虎汤中组合研究通过UPLC-MS检测知母甘味组分和苦味组分组合白虎汤给药后的代谢研究,通过甘苦味组分代谢在血中的原型成分和代谢物,用PCA和OPLS-DA的方法对给药后性味拆分组分与模型组和缺知母白虎汤组的血尿代谢产物轮廓进行分析,然甘味组分+缺知母白虎汤组与缺知母白虎汤组代谢物无显着区分,推测甘味组分未发挥作用。对苦味、甘味之间的代谢产物轮廓进行分析,知母甘味成分和苦味成分对代谢影响有明显区别,说明不同性味对代谢物的影响不同,寻找二者代谢的差异标志物和代谢途径,发现苦味影响能量代谢说明苦味组分是知母在白虎汤中主要发挥作用的组分。知母性味组分代替知母组合白虎汤的代谢学研究,再一次验证知母苦味组分在白虎汤中发挥作用明显,而甘味组未明显发挥作用,这符合白虎汤复方取知母的苦味发挥清热泻火之功效,说明在复方中是药物的不同性味即甘味成分和苦味成分最发挥作用,证实中药性(气)味科学内涵假说的中药性味理论假说的理论。4.知母的性味拆分组分在知柏地黄丸中的可组合性研究(1)基于肾炎治疗作用的知母的性味组分在知柏地黄丸中组合研究研究知母性味组分再组合知柏地黄丸对肾炎的治疗效果,从6个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变化观察知母性味拆分组分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在体现知柏地黄丸中知母甘味的药理学实验中,甘味组分是知柏地黄丸中知母滋阴补肾的有效性味组分,可代替知母原药材而起到相应的配伍作用。进一步验证性味拆分组分的归属,为性味的可组合性研究和中药性味理论假说的科学性提供重要依据。(2)基于作用机制知母的性味拆分组分在知柏地黄丸中组合研究观察肾炎模型大鼠给药后肾组织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变化以及肾免疫组化的TNF-α、IL-6、IL-1β炎症因子表达,其中甘味组分可代替知母原药材而起到相应的配伍作用,此机制研究结果与肾炎治疗作用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知母性味拆分组分的可组合性以及知母甘味组分可代替知母体现知柏地黄丸的固有优势,为性味的可组合性研究和中药性味理论假说的科学性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在肾组织知母性味拆分组分对有关因子的抑制表达的影响,也可以验证知母归肾经的科学性,并再次证明了知母的甘味在知柏地黄丸中发挥滋阴补肾。(3)基于代谢组学知母的性味拆分组分在知柏地黄丸中组合研究用PCA和OPLS-DA的方法对给药后性味拆分组分与模型组和缺知母知柏地黄丸组的血尿代谢产物轮廓进行分析,然苦味组分+缺知母知柏地黄丸组与缺知母知柏地黄丸组代谢物无显着区分,推测苦味组分未发挥作用。对苦味、甘味之间的代谢产物轮廓进行分析,知母甘味成分和苦味成分对代谢物的影响区别明显,说明不同性味对代谢物的影响不同,寻找二者代谢的差异标志物和代谢途径,发现甘味影响脂质代谢说明甘味组分是知母在知柏地黄丸中主要发挥作用的组分。再一次验证中药的不同性味即甘味成分和苦味成分发挥不同作用,甘味组分是知母在知柏地黄丸的性味组分。证实“中药性(气)味科学内涵假说”的中药性味理论假说的理论,也进一步阐述了中医理论中不同君药引导同一臣药发挥不同作用理论的科学性,为科学研究中医理论提供参考。本研究的创新性与特色1.本文基于中药性(气)味科学内涵假说,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对知母性味拆分性组分进行再组合研究,以体现知母的不同性味的白虎汤和知柏地黄丸为研究对象,建立治疗效果-作用机制-代谢组学三层次验证性味拆分组分的归属的实验方法,阐明“功效与性味相关”的配伍理论,为可拆分性和可组合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2.首次以知母的性味拆分组分代替知母组合复方为研究对象,研究中药不同性味组分在复方中的药理学效果、作用机制及代谢组学,发现知母的苦味在白虎汤中发挥清热泻火功效,知母的甘味在知柏地黄丸中发挥滋阴补肾功效,说明方剂配伍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论证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3.基于知母苦味组分在白虎汤中的解热作用和知母甘味组分在知柏地黄丸中的肾炎治疗作用的研究结果,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为探索以性味组分配伍方剂进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进一步完善中医配伍理论提供新思路。
宋若会[3](2016)在《郑日新教授运用辛凉养阴法治疗咽喉外感热病的经验总结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目的总结导师运用辛凉养阴法治疗咽喉外感热病的学术经验。2方法2.1通过梳理导师的家族传承脉络与文化、家传医学思想、以及导师的教育背景和治学理念,探寻导师的学术渊源。2.2通过文献比较研究和跟师学习,总结导师辛凉养阴学说的理论和治疗咽喉外感热病临床经验。2.3通过动物实验验证辛凉养阴法对温病的作用,并推断可能的作用机制。3结果3.1导师的学术渊源:通过对导师的家传医学传承体系以及习医经历的梳理,厘清了其学术渊源。(1)新安郑氏喉科的学术渊源新安郑氏喉科的传承脉络:新安郑氏自明中叶始执大小方脉,历500年,代有传人,尤自清康熙年间执喉科后,以喉科名,医家辈出,着述博丰。导师郑日新教授是郑氏医学第十四代、喉科(南园)第九代传人。新安郑氏喉科的家风医风:新安郑氏喉科的家风是“善、贞、白”,医风是“一腔浑是活人心”。新安郑氏喉科的学术思想:新安郑氏喉科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主要有:辛凉养阴治疗咽喉外感热病、养阴清肺治疗咽喉疫病、三针学说、十二字审证学说、药贵中病说、命门水火贵阴说。导师自幼即接受家传医学以及郑氏家风医风的熏陶,更有其伯父郑景岐教授的亲临传授,均对导师传承家传医学,总结、挖掘和发扬郑氏喉学术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名师大家的学术思想导师除接受家传医学的教育外,尚经历了安徽中医学院的中医本科教育、湖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教育、南京中医学院中医师资班教育以及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教育等,先后跟师侍诊程亦成主任、王乐匋教授、巴坤杰教授、干祖望教授、谭敬书教授等。他们对导师学术思想形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导师的治学理念和方法通过对导师的着述、论述进行梳理,总结导师的治学理念和治学方法。导师的治学理念和方法具体体现在“重经典”、“宽基础”、“精专业”三个方面。3.2导师辛凉养阴法治疗咽喉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辛凉养阴法治疗咽喉外感热病,最早见于郑梅涧《重楼玉钥》,其子郑枢扶在《续重楼玉钥》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导师根据经典,结合现代研究以及临床经验,对咽喉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辛凉养阴法的特性做了进一步的阐微,并通过临床案例的举隅,阐明导师运用辛凉养阴法治疗咽喉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1)对咽喉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导师认为:咽喉诸病,皆伤于风;热郁肺胃是其病机关键;气滞血瘀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风痰则是其发展的病理产物。(2)对咽喉外感热病的治疗认识:导师认为当“辛凉而散,兼养阴以制之”,即“辛凉养阴”。此法强调以养阴为贵,忌辛温发散,慎用苦寒清热,具有“拦定风热,气血并治”和“未病先防”的作用。(3)导师临床医案的举隅:列举了导师运用辛凉养阴法选药组方治疗乳蛾(急性扁桃体炎)、喉关痈(扁桃体周围脓肿)、喉喑(急性喉炎)、鼻渊(急性鼻窦炎)、脓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耳胀(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蛇串疮(Hunt’s综合征)等疾病,体现了导师辛凉养阴治疗咽喉外感热病(耳鼻咽喉口齿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学术思想。3.3新安郑氏喉科辛凉养阴法对温热病家兔模型的干预作用及机理研究基于辛凉养阴法选药组方的紫正地黄散加减方,对温热病模型家兔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实验家兔的体温、ELISA法检测家兔血清中IL-1、IL-10、TNF-α的含量,以及HE染色法观察家兔肝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验证基于郑氏辛凉养阴法的紫正地黄散加减方的疗效,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新安郑氏喉科辛凉养阴法的紫正地黄散加减方,对温热病模型家兔具有解热作用;能下调温热病模型家兔血清中IL-1、TNF-α含量,同时上调血清中IL-10的含量;并能改善温热病模型家兔的肝肺损害。这些作用在卫、气分证期尤为明显。4结论4.1导师学术渊源深厚,对导师的学术思想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2通过文献比较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了辛凉养阴学说的新颖性、科学性和实用性。4.3郑氏辛凉养阴法对温热病模型家兔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IL-1、TNF-α、IL-10的含量来实现。4.4郑氏喉科辛凉养阴法可作为咽喉外感热病的治疗原则,本治则强调的“拦定风热,气血并治”,早期防治,把握气分关,对体会外感热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张世栋,王东升,董书伟,杨峰,严作廷[4](2015)在《动物气分证模型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分证是一种典型的温病证候。现代临床的许多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过程中都有气分证表现。气分证是温热之邪入里,发生正盛邪实之争,机体证候表现以高热症状为主,并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常,是病机传变的关键时期。有关气分证的现代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模型制作、单一化的试验指标检测、气分证辨证分型及药效学评价方面,这些在单系统、单层次的研究难以全面揭示证候的科学内涵。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揭示气分证理论中蕴藏的科学内涵和微观本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论文综述了动物气分证模型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白虎汤和气分证方证相关理论基础上的意义。
史红[5](2014)在《燥证源流析及西北燥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案的探索与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西北燥证多元性病因及其复杂性证候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建立西北燥证证候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包括选择实验动物、营造实验条件、设定并组合处理因素等,从而形成西北燥证动物模型建模方案,为西北燥证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方法:1.系统总结古今文献关于燥邪与燥证的论述,从燥证相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寻觅燥证与西北燥证的区别与联系,分析西北燥证的多元病因,梳理西北燥证的复杂性证候结构,从而揭示其病机本质,为西北燥证证候模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综合分析国内现有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所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点,从中选择适宜于西北燥证动物实验研究的动物品系。3.借鉴国内六淫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及证候模型建模模式,选择适宜于本研究的实验模式。4.根据西北燥证外感病因六淫构成情况因子分析结果,确定用于模拟西北燥证主要病因(燥火风寒合邪)的气象因素及其强度配比。5.改造人工气候箱和砂尘实验箱,使之能够同时体现温度、湿度、光照、风力、沙尘5种气象因素,为实验室模拟西北燥证主要病因营造条件。6.采用数学方法,通过一定时间和空间(气候箱+砂尘箱+实验室)中5种人造气象因素不同强度的组合与应用,模拟自然环境中燥、火、风、寒等气象效应,以实现西北燥证主要病因的实验室拟合。7.分析人体四诊和动物表征的对应关系,从西北燥证人体辨证(计量学辨证)向动物辨证过渡,建立西北燥证动物计量辨证方法。8.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从西北燥证中医学病机出发,依次采用方向引导、初步筛选和计量取舍法,从国内六淫动物模型研究的诸多指标中选择适宜于本研究观察与评价的实验指标。结果:1.文献研究揭示西北燥证属广义燥证范畴,其证外因于燥、火、风、寒合邪,内因于燥敏体质状态,可致肺、脾、心、肾等多脏受累,故而出现内、外燥证兼发的繁杂证候;多元性病因和复杂性证候结构决定,西北燥证是不同于一般性燥证(季节性燥证和类燥证等)的复合型、方域性燥证。2.首选病因造模模式,以西北燥证主证(肺卫孔窍皮肤燥证)为切入点,优选SD大鼠探索建立西北燥证动物模型。3.筛选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度、风力和浮尘作为实验室模拟西北燥证主要病因的人造气候要素;4.以西北燥证典型高发区和田之环境为参照模拟燥火风寒合邪,故取其尘土作为扬沙基质,据其燥气(0.52)、火气(0.27)、风气(0.13)、寒气(0.08)强度比重设定人造气候因素的参数值;5.燥邪气化效应(q1)由温度18℃、相对湿度20%、光照度6080Lux、风吹2h/d、沙尘4h/d体现;火邪气化效应(q2)由温度30℃、相对湿度30%、光照度90120Lux、风吹2h/d、沙尘2h/d体现;风邪气化效应(q3)由温度18℃、相对湿度30%、光照度90120Lux、风吹4h/d、沙尘2h/d体现;寒邪气化效应(q4)由温度6℃、相对湿度40%、光照度6080Lux、风吹2h/d、沙尘1h/d体现。6.设定6d为1个人工气候周期,期间燥邪、火邪、风邪和寒邪的作用时长分别为3d、3d、2d和1d;7.选择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探索能力、最大运行速度、单位时间内自主活动次数、肉眼观察下孔窍外观、体态、粪便形质等宏观观察指标,作为实验动物中医西北燥证“四诊”内容,并以各指标及其不同量级所形成的指标计量学结构,作为对动物模型进行中医证候辨证的依据。8.选择肺组织SP-D表达、鼻粘膜β防御素水平等18项指标作为微观实验指标。结论:1.西北燥证是方域性明显、以燥邪为主,且病因多元、病机错杂、累及多脏的复合型中医证候。2.可采用病因造模与证候造模(实验动物指标结构与计量学辨证)相结合的造模模式,建立西北燥证的SD大鼠证候模型;3.病因造模参照和田实际气候环境中燥、火、风、寒气化状态,应用不同强度温度、相对湿度、吹风、扬尘、光照的时空组合,实现对西北燥证主要病因的实验室模拟。4.应用宏观辨证指标的计量学结构进行实验动物中医西北燥证辨证,此可实现西北燥证辨证从人体辨证向动物辨证的模拟与转化,能有效增加动物实验与临床辨证的接近程度,提高实验研究的客观性与实用性。5.依次运用方向引导、初步筛选和计量取舍法,从国内六淫动物模型研究所涉及的诸多指标中选择适宜的微观观察指标,有利于提高微观观察结果对所建模型的评价效能。
戴丽莉[6](2014)在《清营汤及其拆方改善营分证血瘀病理变化的相关机理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温病营分证动物模型家兔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量,进一步从更加微观的角度验证营分证中兼夹血瘀的病理变化。同时根据药物的主要功效对清营汤进行拆方研究,分别拆方为以养阴透热为主要功效及凉血散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组,拟通过拆方研究对清营汤改善营分证血瘀病理变化的机理做进一步深化的探究。同时反证营分证血瘀病变的致病机制,并且从初步探讨清营汤及其拆方对营分证血瘀病理改变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以下五组: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中药1组(清营汤组)(C组)、中药2组(凉血散瘀组)(D组)、中药3组(养阴透热组)(E组),每组各10只。除对照组以外的各组均以地塞米松每日2.5mg/kg后肢肌肉注射,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肌肉注射,连续用药7日。第3日起,各实验组动物分别以相应中药等效剂量5倍的药物进行灌胃,每日药量分两次(早、晚)灌胃,对照组和模型则灌以同量的生理盐水代替,连续灌胃5天。第7日晚进行喂饲后各组皆禁食禁水。第8日模型组和各实验组皆以2.5ml/kg速尿进行后肢肌肉注射,2小时后经耳缘静脉缓缓注入内毒素5ug/kg。在注射LPS前及其后1、2、3、4、5小时各测定肛温一次,并绘制平均体温的反应曲线,统计模型动物发热高峰净增值(At)及5小时发热指数(TRI5)的变化。观察5小时后采血及脏器组织标本,分别测定各组家兔的血流变、血清ICAM-1、血清VCAM-1、血清iNOS的含量,并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各组家兔血管内膜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量,取肝组织、肺组织进行HE染色,并通过与模型组的对比研究,观察清营汤及其拆方对营分证血瘀病理改变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在体温方面:与正常组相比,营分证模型组的发热净增值与5小时发热指数均明显升高,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1)。经过中药治疗后,中药1组、中药2组、中药3组的发热净增值与5小时发热指数均显着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5),而其中中药1组降低家兔营分证体温的作用最明显。中药3组接近中药1组,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药2组与中药1组、中药3组比较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中药1组、中药3组均有明显的降体温效果,而中药2组在降体温方面的作用不及中药1、3组。2.在血流变方面:营分证模型组的全血粘度、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血流变相关指标均较正常组有明显提高,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1)。从血流变角度充分说明营分证模型动物有明显的血液高黏、高聚的血瘀改变。同时证实营分证模型的成功建立,其中清营汤组、凉血散瘀组、养阴透热组对营分证动物模型血流变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尤以清营汤改善作用最为明显。在全血还原粘度(高、中、低)切变率、血浆粘度方面、红细胞聚集指数方面清营汤组与正常组相比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凉血散瘀方组的还原粘度低切变率、红细胞压积值接近清营汤组(P>0.05)养阴透热组对全血粘度(中、低)切变率及还原粘度(高、中、低)切变率作用与凉血散瘀组相当,其余指标与清营汤、活血散瘀相比均有显着差异(P<0.01或P<0.05)。表明清营汤及拆方2组均能够不同程度上改善营分证血瘀的病理变化。但其中以清营汤、凉血散瘀方改善较明显。3.在血清ICAM-1、VCAM-1、INOS方面:营分证模型组的含量水平均较正常组显着升高,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1);药物治疗后,中药1组、中药2组、中药3组对营分证模型动物血清ICAM-1、VCAM-1、INOS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与模型组相比,统计学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5);其中中药1组的血清ICAM-1含量水平、血清VCAM-1含量水平与正常组相比较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药2组血清VCAM-1含量水平与正常组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清营汤、凉血散瘀方、养阴透热方均能降低营分证动物模型的血清ICAM-1、VCAM-1、INOS含量水平,而其中以清营汤、凉血散瘀方改善作用最为明显。4.在血管内膜ICAM-1、VCAM-1、INOS表达方面:营分证模型组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显着升高,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1);3个中药治疗组对营分证模型动物血管内膜ICAM-1、VCAM-1、INOS表达水平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与模型组相比较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5),并且中药1组的血管内膜ICAM-1、VCAM-1、INOS表达水平接近正常组,中药2组在VCAM-1、INOS表达水平与中药3组接近,统计学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清营汤、凉血散瘀方、养阴透热方均能明显降低营分证动物模型的血管内膜ICAM-1、VCAM-1、INOS表达水平,而其中以清营汤改善作用最为明显,养阴透热与凉血散瘀作用相当。结论:1.温病营分证家兔动物模型的体温,血流变学各项指标,血清ICAM-1、VCAM-1、 INOS含量均较正常组有明显的增高,血管内膜ICAM-1、VCAM-1、INOS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一方面证实营分证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同时从更加微观的角度说明营分证兼有血瘀的病理变化。2.清营汤全方能改善营分证动物模型的症状,明显降低动物模型的体温,降低营分证模型血流变各项指标,降低营分证血瘀病理模型的血清ICAM-1、VCAM-1、 INOS含量及血管内膜ICAM-1、VCAM-1、INOS的表达水平,最终达到改善营分证血瘀病理变化的作用。3.养阴透热方和凉血散瘀方两拆方组均能改善营分证动物模型的症状,不同程度的降低动物模型的体温,在不同程度上改善营分证模型血流变性以及血清ICAM-1、VCAM-1、INOS含量及血管内膜ICAM-1、VCAM-1、INOS的表达水平,最终达到改善营分证血瘀病理变化的作用。这一结果反证了营分证血瘀形成的两大主要因素营热炽盛和营阴耗损,在本质上乃因热致瘀,瘀热互结,这和古籍中所记载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以及“津液被火灼竭,则血行愈滞”是一致的,所以对于营分证血瘀病理变化的治疗不能单纯注重凉血化瘀,还应该要重视养阴透热药物的运用。4.拆方中以养阴透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组较凉血散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组在降体温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而血瘀相关指标的改善方面凉血散瘀组相比养阴透热组有一定的优势。但拆方组分的养阴透热药和凉血散瘀药的总体效果均不及清营汤全方,这一结果反映出清营汤中的养阴透热药物与凉血散瘀药物各有专攻、各有所长,但两方面药物的作用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其中清营汤全方的整体协同作用明显优于任一拆方。清营汤全方作用并非是单纯的养阴透热药物和凉血散瘀药物功能的简单相加,单纯药物组均难以实现治疗的最佳效果,养阴透热与凉血散瘀两法既不能取代全方,也不能相互替代,两法合用具有治疗上的协同、制约与优化增效作用。由此揭示出清营汤组方配伍的合理性、科学性与必要性,同时也证明了中药方剂不同于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不是药物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针对具体病证的病因病机而设,方从法出,以法统方,形成理、法、方、药的有机统一体。5.清营汤改善营分证血瘀病理变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内膜ICAM-1、 VCAM-1、INOS的表达水平从而降低血清中ICAM-1、VCAM-1、INOS含量,达到改善动物。模型所表现出得稠、黏、聚的血流变异常,从而疏通络道,保证气血流通,改善营分证血瘀病理变化。这也可能是清营汤先证用药,截断病势,最终阻止温邪向脏腑深入而发展到血分证阶段病变程度的作用机制之一。
张艳红[7](2013)在《从免疫应答、氧化损伤及中药干预机理探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病证型特点》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温病是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根据感邪的性质分为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贯穿整个辨证论治纲领。温病学理论则专门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方法,现代中医多将温病学术应用于指导临床上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等治疗,如流行性感冒、登革热、乙型脑炎,逐步形成了一套针对急性外感热病的诊疗方法。岭南地区特别是珠三角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对外交往密切,容易形成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滋生和繁殖的温床,在日常接触中也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疾病传播流行,故在广东、东南沿海等地是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区。岭南温病就是近代医家在辨治无数病毒感染性疾病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结合地域性特点而形成的理论学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世界及广东也是发病率最高的呼吸系统疾病,数据显示8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临床上可表现为鼻炎、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等局部症状及发热、恶寒、头痛、口渴、心烦、倦怠乏力、脘痞纳呆、恶心呕吐、便溏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根据病毒种类的不同和机体免疫力不同,病情的轻重有个体差异。由于病毒侵袭人体后除直接损害局部呼吸道粘膜外,还启动一系列免疫病理损伤,目前西医对上感的治疗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或加抗生素辅助抗菌治疗,这种较被动且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而加重病情的方法具有局限性。中医药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在历史上显示出特有的优势,现代药理学已证明中药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对致病微生物、对人体功能系统均起作用,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然而在不同地区,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种类、流行季节、流行规模及临床症状可能有差异。众多医家认为,岭南地处亚热带,属海洋季风气候,终年温暖炎热、多雨潮湿,沿海居住人群贪凉喜冷、嗜食鱼鲜,肥脂厚腻,容易酿成湿热体质,岭南温病就是根据这种地理、气候、环境、体质特点,认识到广东地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多热”、“多湿”,可按照温热病、湿热病辨治。对于温热证、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表明,其病因与病毒、细菌等感染有关,其证候实质及致病机理均与炎症、内毒素血症、血液流变学改变、免疫失衡、细胞因子分泌紊乱、氧化应激损伤、自由基增多、微量元素变化、水液代谢及细胞代谢障碍等多因素作用密切相关,与多数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相似,而用清热、祛湿类方剂治疗能起到直接抑制、杀灭病原体,双向调节机体免疫,调动器官组织抗病能力的作用。关于以上结论的文献、临床、实验研究为临床上辨治各种病毒性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如常见报道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乙型脑炎等中医药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故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综合其发病地区及临床表现特征,可按照温热病、湿热病的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纲领论治。本研究是在已有的岭南温病理论临床经验及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手段的思路,探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温病证型特点。目的选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证候分型、病原学、发病机理、中药治疗机理、疗效评价为切入点展开临床研究,通过观察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辨证属外感湿热证、温热证患者的咽拭子病毒抗原种类、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活性,细胞因子IL-2、IL-12、IFN-α水平,氧化反应指标SOD、GSH-Px、MDA、NO水平等指标的变化,以及用清热祛湿法、清热透邪法方剂治疗后各指标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探讨岭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病不同证型的证候实质和发病机制的病理物质基础,并阐释药物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0年8月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门诊、急诊的确诊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共285例,经辨证分为外感湿热证组175例及外感温热证组110例,其中外感湿热证组随机分为湿热治疗组(IA)114例、湿热对照组(IB)61例,外感温热证组随机分为温热治疗组(IIA)57例及温热对照组(IIB)53例。另外选取同期广东长住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他们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S+%、CD4+/CD8+及NK%活性,细胞因子IL-2、IL-12、IFN-α水平,氧化反应指标SOD、GSH-Px.MDA、NO水平,病例组在入组时取咽拭子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比较湿热组、温热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健康人在上述指标的差异,并且湿热治疗组给予蒿芩清胆合剂干预,湿热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干预,温热治疗组给予麻杏石甘合剂干预,温热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干预,治疗时间为3日,第4天复诊用同样的方法复查上述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激活率,细胞因子,氧化反应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及组间退热时间,中医证候、西医症状前后变化情况,有效率,安全性,外周血各指标的变化及与证候轻重的相关性,分析病原学特点,观察清热祛湿类、清热透邪类方药的干预作用,比较湿热证、温热证的证型特点。结果1.病原学特点:①285例患者中呼吸道病毒总阳性率为21.75%,温热组的病毒阳性率(33.64%)高于湿热组(14.29%)(P<O.05);②五种病毒的阳性率以流感病毒最高,并以其中的普通甲型流感病毒(FluA)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H1N1)的阳性率最高;③五种病毒阳性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FluA> H1N1> ADV> FluB> RSV;④五种病毒在两组之间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2.退热时间:①湿热治疗组的平均退热时间显着少于对照组(P<0.01),温热治疗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少于对照组(P<O.05);②同样用利巴韦林治疗的湿热对照组和温热对照组在退热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中医证候、西医症状改善情况:①各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西医症状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②对于中医证候、西医症状评分的下降量方面,湿热、温热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O.05),但两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总有效率:湿热治疗组的疾病、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温热治疗组与对照组、利巴韦林两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5.安全性及不良反应:①以血分析及肝肾功能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均在正常范围内;②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淋巴细胞百分数均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明显下降(P<0.01);③服药观察期间,治疗组有3例和对照组有2例发生恶心或胃脘部不适等,未经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未见其他与服药有关之不良反应发生。6.免疫功能指标: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湿热组和温热组CD3+%、CD4+%水平均下降(P<0.05),CD8+%、CD4+/CD8+显着下降(P<0.01),NK%水平则无明显变化(P>O.05),而两组相比在各免疫指标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O.05);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T细胞亚群比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NK%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湿热治疗组CD3+%升高,CD4+%、CD4+/CD8+显着升高,NK%下降,湿热对照组CD3+%、CD4+%升高,温热治疗组CD3+%、CD4+%升高,NK%显着下降,温热对照组NK%下降(P<0.05,P<0.01);③较治疗前,湿热对照组CD3+%、CD4+%升高,NK%无变化,温热对照组NK%下降,T细胞比例无变化(P<O.05,P>0.05);④对于各指标的调节量比较,湿热两组、温热两组、利巴韦林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7.细胞因子指标: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湿热组和温热组IL-2显着下降、IFN-α显着升高(P<O.01),IL-12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相比无差异(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湿热治疗组和对照组IL-2、IFN-α有所升高,IL-12有所下降,温热治疗组和对照组IL-2有所下降,但温热治疗组IL-12有所下降、IFN-α有所升高,温热对照组则相反,而这种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O.05);③较治疗前,利巴韦林治疗后湿热对照组IL-2、IFN-α有所升高,IL-12有所下降,而温热对照组则相反,但这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8.氧化反应指标: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湿热组与温热组SOD均显着下降,GSH-Px均下降,但两组无差异,MDA两组均升高,并以湿热组升高显着(P<0.01,P<O.05),比温热组处于显着更高水平(P<O.01),两组NO轻度低于正常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只有湿热治疗组GSH-Px升高、MDA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氧化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对于各指标前后变化多少的比较分析,湿热两组均能升高GSH-Px、降低MDA,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O.05),另外治疗组能升高SOD、N0,而对照组则相反,但这种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温热两组均使SOD升高,GSH-Px、MDA、NO下降,但治疗组升高SOD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降低NO比治疗组明显(P<O.01);⑤较治疗前,利巴韦林治疗后湿热、温热对照组MDA、NO均有所下降,但湿热对照组SOD有所下降、GSH-Px有所上升,而温热对照组则相反,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证候相关性研究:①IL-2在治疗后与湿热证候轻重在低评分范围内负相关(r=-0.41,P<O.05),与温热证候轻重不相关;②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因子IL-12、IFN-α,氧化酶SOD、GSH-Px,自由基MDA、NO等指标在治疗前后均与湿热证、温热证证候轻重不相关(P>0.05)。结论1.岭南地区常见成人上呼吸道病毒为流感病毒与腺病毒,其中普通甲型流感病毒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阳性率最高,可能与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后引起流行有关,温热证的患者病毒检出率高于湿热证者,但两组的病毒种类无差异,提示呼吸道病毒可能是一种“热邪”、“毒邪”2.退热时间比较:蒿芩清胆汤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平均退热时间短于利巴韦林,麻杏石甘汤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热证平均退热时间短于利巴韦林,提示中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性疾病有优势。而湿热证与温热证的退热时间无差异,说明温热证的特点虽是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湿热证的特点虽是湿遏热伏,热蒸湿动,缠绵难愈,但不能以热势的差别、体温的高低来衡量二证的区别,湿热证中也可以有热重于湿,发生从阳化热的转归。3.改善症状比较:蒿芩清胆汤、麻杏石甘汤、利巴韦林均有效改善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并且蒿芩清胆汤、麻杏石甘汤优于利巴韦林,利巴韦林对于湿热证及温热证的症状改善方面无差异。4.总有效率比较:蒿芩清胆汤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的总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麻杏石甘汤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热证的总有效率与利巴韦林相当,利巴韦林治疗湿热证与温热证的总有效率无区别。5.安全性评价:蒿芩清胆汤、麻杏石甘汤、利巴韦林三种药物安全性较好。6.免疫功能变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与温热证均有免疫功能紊乱,而两种证型无差别,表现为CD3+%、CD4+%水平均下降,CD8+%、CD4+/CD8+显着下降,表明是以CD4+%下降为主,才导致总体CD3+%下降,CD4+/CD8+下降,与既往临床报道结果基本一致。湿热与温热的证候特点可能导致湿热证与温热证有不同免疫应答类型。蒿芩清胆汤及麻杏石甘汤有调节免疫作用,但这种免疫调节作用跟量化无关,不能以增强免疫或抑制免疫而论中药的作用机理,而是双向调节使免疫应答功能达到平衡。7.细胞因子变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属湿热证、温热证患者较正常IL-2水平下降,IFN-α水平升高,存在免疫失衡,这种变化在两种证型之间是普遍的,不是特异的,说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者Th1/Th2平衡失调,呈现Th2优势。在复查的指标中,湿热证与温热证IL-2的变化方向可能不同,提示湿热证与温热证病理变化的实质及传变规律区别,可能体现在细胞因子变化的种类上。蒿芩清胆汤、麻杏石甘汤及利巴韦林对细胞因子水平均无明显影响。8.氧化指标变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和温热证均存在氧化损伤,说明两者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血中自由基水平升高,且两种证型中以湿热证的自由基损伤更显着,可能反映了湿热证的病因是同时感受湿、热二邪。蒿芩清胆汤有确切抗氧化,纠正自由基失衡的作用,这方面比利巴韦林有优势,而麻杏石甘汤及利巴韦林均未见明显抗氧化效应,但麻杏石甘汤可能对机体重新建立抗氧化机制作用优于利巴韦林。在复查的指标中,湿热证与温热证MDA、NO均有所下降,但湿热证SOD有所下降、GSH-Px有所上升,而温热证则相反,这种氧化酶活性和自由基水平变化的方向差异,可能反映了湿热证与温热证的病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不同。9.初步可认为病毒感染、中医辨证属湿热证时,外周血细胞因子IL-2活性降低,但至于是否与证候轻重负相关需进一步验证。而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激活率,其余细胞因子,氧化反应等指标均与湿热证、温热证证候轻重无关,其变化只反映病理状态,而不反应病情轻重。
贺庭桢[8](2014)在《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大鼠模型的构建及肠道黏膜免疫病理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畜禽养殖业出现了许多发热性疾病,给畜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影响。中兽医学认为,发热性疾病均可应用清代医家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其中,热结肠道型气分证是温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之一,发病动物临床以发热,肠燥便干,粪结不通,尿短赤,口津干燥,口色深红,舌苔黄厚,脉沉实有力为主要特征。目前尚无成熟的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动物造模方法,且对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动物的肠道黏膜免疫机能的变化尚无系统研究,给研究发热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及中药研发带来了巨大困难。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大鼠灌食热性中药及自家粪便,腹腔注射灭活大肠杆菌,建立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动物模型;并就对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大鼠肠道黏膜组织结构及功能变化,进行病理免疫学评价,确定肠道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相关细胞因子信使RNA(Messenger RNA, mRNA)表达情况,以确定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大鼠肠道黏膜机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可按照以下条件成功构建出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大鼠模型:给大鼠口服1:1:1的附子、肉桂、干姜的热性中药12d,连续灌服自家粪便后,腹腔注射灭活大肠杆菌液后5h,大鼠可出现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动物症状:全身发抖、耸毛、卷缩、精神倦怠、结膜充血、呼吸急促、心率加快、饮水次数增加、尿量减少并发黄、排便时间延长,排便粒数减少、大便干结、并成圆珠状或串珠,耳廓血管充血扩张、体温升高及体重降低等。2.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大鼠模型的肠道病理学评价如下:肠道组织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结果表明:在第5h时,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均出现了显着病理损伤,如十二指肠有显着的炎性细胞浸润,且固有层与上皮层出现空泡化,空肠和回肠均出现了黏膜脱落、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损伤;同时,即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均出现了显着病理变化,其中以空肠组织损伤最为明显,进一步确定了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大鼠肠道组织结构特别空肠受损严重。肠道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 IEL)数量表明:在第5h和7h时,十二指肠IEL数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且第7h时,十二指肠IEL数量显着高于第5h(P<0.05);在第5h时,空肠IEL数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肠道黏膜杯状细胞(Goblet Cell, GC)数量表明:模型组大鼠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肠段GC数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第5h和7h时,十二指肠IEL数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且第7h时,十二指肠IEL数量显着高于第5h(P<0.05);在第5h时,空肠IEL数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3.检测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大鼠肠道组织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表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肠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 growth factorβ, TGF-p)、肿瘤坏死因子a (tumor necrosis factor a, TNF-a)、干扰素γ(interferon-γ)、免疫球蛋白A (imunoglobulin A, IgA) mRNA表达量,发现除IL-10在回肠和结肠表达量最高外,其余细胞因子均在十二指肠表达最敏感。在气分证状态下,Thl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为:IFN-y的mRNA表达除结肠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IFN-y的mRNA表达均出现增强;TNF-a mRNA表达量以5h组十二指肠表达量最低,空肠、结肠组织以5h组TNF-a mRNA表达R子的表达变化为:IL-4mRNA表达量在各肠道组织中均降低;IL-10mRNA表达量在5h十二指肠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回肠和空肠、结肠的表达量增强。此外,肠道组织中IgA mRNA表达量以5h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升高,结肠组织降低;且以5h组十二指肠和结肠组织TGF-p mRNA表达量增强。空肠、回肠组织以5h组TGF-p mRNA表达量减弱。综上所述,可通过给大鼠灌服12d热性中药和2d自家粪便后,腹腔注射灭活大肠杆菌液后5h,大鼠的各项临床症状符合中兽医热结肠道型气分证证候特征,即成功建立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动物模型。热结肠道型气分证状态下,大鼠肠道组织结构受到损伤,以空肠组织受损最为严重;且以十二指肠段组织的细胞因子IL-4、TGF-β、TNF-α、IFN-γ、IgA mRNA表达量最高,IL-10则在空肠和回肠中表达量最高,且肠道组织中细胞的Thl/Th2细胞免疫平衡向Thl细胞免疫方向失衡,组织炎性反应加重,而IgA等表达增加,体现了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动物肠道黏膜免疫处于增强状态,但有炎性反应加重趋势的特点。
杜立建,张伟[9](2013)在《脓毒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脓毒症(sepsis),即脓毒血症,是指因感染引起的全身性严重反应,体温、循环、呼吸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一种由感染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化脓性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的繁殖,并随血流向全身扩散,在组织器官引起的新的多发性化脓性病灶。典型的系统性炎症反应、促凝血素
倪秋勤[10](2013)在《温病气分证与营血分证差异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分证和营血分证是温病病情演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尤其是营血分,病位较深,病情深重,若处理失当,往往会因脏腑实质的严重损害而危及生命,或出现严重的后遗症;而气分证的脏腑实质损害虽没有营血分证严重,但若失治误治,也很容易造成病情的恶化,出现危重证候。因此,及时准确地判断出病情所处的阶段并作出正确的处理对于温病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只有全面认识气分证与营血分证的实质及其之间的区别,才能在临床诊疗时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致延误病情。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详细阐述了温病气分证与营血分证的区别所在。理论部分首先详细分析了温病气分证与营血分证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又借助现代医学对一些客观指标的研究,试图从病理形态、血液、免疫及生化等方面入手,尽可能地阐释气分证与营血分证的发病机理、病变实质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实验部分用内毒素复制家兔气分证及营血分证模型,观察两组模型在症状体征、体温、病理形态、免疫、应激等方面的指标变化,进一步揭示温病气分证与营血分证之间的差异。通过理论和实验的研究,肯定了气分证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营血分证以脏腑实质损害为主,但功能失调更严重。
二、内毒素诱发家兔温病血分证模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毒素诱发家兔温病血分证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HMGB1水平与卫气营血辨证及APACHEⅡ评分相关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与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脓毒症诊断标准 |
2.2 脓毒症心肌损伤诊断标准 |
2.3 中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脱落及剔除标准 |
6 检测方法及设备 |
6.1 检查方法 |
6.2 设备 |
7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基本情况比较 |
1.1 人数构成比较 |
1.2 性别、年龄构成比较 |
2 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不同性别的HMGB1值、APACHEII分值比较 |
3 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不同年龄段HMGB1值、APACHEII评分、CTNT、BNP的分值比较 |
4 中医卫气营血证型的HMGB1值、APACHEII评分、CTNT、BNP比较 |
5 中医卫气营血证型与HMGB1值、APACHEII评分、CTNT、BNP的相关性 |
6 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HMGB1对比 |
讨论与分析 |
1 理论研究 |
1.1 中医理论中关于对脓毒症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脓毒症的认识研究 |
1.3 脓毒症与HMGB1的相关性 |
1.4 APACHEII评分在脓毒症中的应用优势 |
2 对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中医证型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相关性 |
2.3 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中医卫气营血证型与APACHEII评分的相关性 |
2.4 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卫气营血证型与CTNT、BNP值的相关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知母性味拆分组分的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章综述 |
1.1 中药性味理论的研究进展 |
1.1.1 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
1.1.2 “五味”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
1.1.3 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
1.1.4 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 |
1.2 知母的研究进展 |
1.2.1 知母性味的论述 |
1.2.2 知母的原植物研究 |
1.2.3 知母化学成分研究 |
1.2.4 知母药理研究 |
1.3 白虎汤的研究进展 |
1.3.1 白虎汤的配伍论述 |
1.3.2 白虎汤的药理作用 |
1.3.3 白虎汤的临床应用 |
1.4 知柏地黄丸的研究进展 |
1.4.1 知柏地黄丸的配伍论述 |
1.4.2 知柏地黄丸的药理作用 |
1.4.3 知柏地黄丸的临床应用 |
第2章 知母化学拆分组分的化学特征研究 |
2.1 知母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及互补交叉性的验证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结果 |
2.1.4 讨论 |
2.1.5 小结 |
2.2 知母性味拆分组分的分离及化学表征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2.3 结果 |
2.2.4 讨论 |
2.2.5 小结 |
2.3 基于化学成分的分离进行成分表征 |
2.3.1 材料 |
2.3.2 方法 |
2.3.3 结果 |
2.3.4 讨论 |
2.3.5 小结 |
第3章 知母性味拆分组分在经方白虎汤中组合研究 |
3.1 基于解热作用的知母性味拆分组分在白虎汤中的组合研究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结果 |
3.1.4 讨论 |
3.1.5 小结 |
3.2 基于解热机制的知母性味拆分组分在白虎汤中组合研究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2.3 结果 |
3.2.4 讨论 |
3.2.5 小结 |
3.3 基于代谢组学的知母性味拆分组分在白虎汤中的组合研究 |
3.3.1 材料 |
3.3.2 方法 |
3.3.3 结果 |
3.3.4 讨论 |
3.3.5 小结 |
第4章 知柏地黄丸中知母性味拆分组分的可组合性研究 |
4.1 基于肾炎治疗效果的知母性味拆分组分在知柏地黄丸中的组合研究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3. 结果 |
4.1.4 讨论 |
4.1.5 小结 |
4.2 基于作用机制的知母性味拆分组分在知柏地黄丸中的组合研究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2.3 结果 |
4.2.4 讨论 |
4.2.5 小结 |
4.3 基于代谢组学的知母性味拆分组分在知柏地黄丸中的组合研究 |
4.3.1 材料 |
4.3.2 方法 |
4.3.3 结果 |
4.3.4 讨论 |
4.3.5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3)郑日新教授运用辛凉养阴法治疗咽喉外感热病的经验总结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郑日新教授简介及学术思想渊源 |
1 导师郑日新教授简介 |
2 导师郑日新教授的从医之路 |
2.1 幼承庭训,立志中医 |
2.2 自学为医,初惠乡民 |
2.3 系统学习,奠定基础 |
2.4 广泛拜师,各取所长 |
3 郑日新教授的学术渊源 |
3.1 家学渊源 |
3.2 师承渊源 |
4 郑日新教授的治学理念和方法 |
4.1 重经典 |
4.2 宽基础 |
4.3 精专业 |
第二部分 郑日新教授用辛凉养阴法治疗咽喉外感热病的经验总结 |
1 外感热病因机证治的沿革 |
2 辛凉养阴法简介 |
3 郑日新教授对辛凉养阴法的认识 |
3.1 风、热、瘀、痰是咽喉外感热病的病理因素 |
3.2 咽喉外感热病的传变规律 |
3.3 辛凉养阴是治疗咽喉外感热病的原则 |
4 郑日新教授运用辛凉养阴法治疗温热病举隅 |
第三部分 辛凉养阴法对温热病家兔模型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
1 技术路线图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药品 |
2.3 实验器材 |
2.4 实验试剂 |
3 实验方法 |
3.1 紫正地黄散加减方的配置 |
3.2 动物选择与分组 |
3.3 内毒素血症家兔模型的复制 |
3.4 治疗 |
3.5 标本采取 |
3.6 检测指标 |
3.7 检测方法 |
4 统计方法 |
4.1 实验结果 |
4.2 紫正地黄散加减方对实验家兔解热作用的研究 |
4.3 紫正地黄散加减方对实验家兔血清IL-1、IL-10、TNF-α 的影响 |
4.4 紫正地黄散加减方对温病模型家兔肺脏的保护作用 |
4.5 紫正地黄散加减方对温病模型家兔肝脏的保护作用 |
5 讨论 |
6 结论 |
7 实验的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参考文献 |
附件: 综述 养阴法在温病治疗中的运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动物气分证模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气分证动物模型的制作 |
2 白虎汤与气分证模型 |
3 气分证的现代化研究 |
4 蛋白质组学与气分证 |
5 总结 |
(5)燥证源流析及西北燥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案的探索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导师评阅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燥证源流析 |
1. 燥论肇源于“六气之变,病起于阳”论 |
1.1 六气之燥,燥之常也 |
1.2 六气盛衰,燥邪由生 |
1.3 燥淫正虚则病起于阳 |
2. 燥证理论之初识 |
3. 金元医家奠定燥证理论形成的基础 |
4. 燥证的确立及“二分论”的对燥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4.1 证分内外论 |
4.2 “邪虽有六,化止阴阳”论 |
4.3 寒热阴阳为纲辨治燥证论 |
5. 秋燥争鸣推动燥证理论走向成熟 |
5.1 秋伤于燥与秋不遽燥论对燥证病因理论的发展 |
5.2 秋燥证证因脉治理论对燥证辨证内容的发展 |
5.3 燥证二分论在清代的发挥 |
6. 燥证鉴别诊断及误治理论的积累 |
7. 燥证他论 |
7.1 濡润之机关灭绝论 |
7.2 一燥无不燥,燥病之要在于木令不升 |
7.3 燥证必燥邪“假风寒之威”而起 |
7.4 燥湿同形同病论 |
7.5 燥证多有反似痹弱者论 |
7.6 伏气秋燥论 |
8. 燥证理论探微与拓展 |
9.讨论 |
10.小结 |
第二部分 西北燥证动物模型造模模式的选择 |
1. 西北燥证病因多元性分析 |
1.1 从传统病因观念分析西北燥证病因 |
1.2 从因子分析法解析西北燥证外感病因 |
1.3 从罹患人群特殊体质的流行病学证据探求西北燥证内在病因 |
1.4 从饮食品类与证候罹患关系探寻西北燥证的潜在病因 |
2. 西北燥证证候复杂性分析 |
2.1 常规辨证方法对西北燥证复杂证候的认识 |
2.2 计量辨证法对西北燥证复杂证候的分析 |
2.3 西北燥证传统辨证结果与计量辨证结果的关系 |
3. 西北燥证证候构成与病因(六气气化值)的相关性 |
4. 西北燥证证候构成与现代疾病的病证相关性 |
5. 多元病因和复杂证候对西北燥证动物造模的要求 |
5.1 西北燥证多元性病因对造模的要求 |
5.2 西北燥证复杂性证候对造模的要求 |
5.3 西北燥证证候模型研究切入点的选择 |
6.讨论 |
7.小结 |
第三部分 西北燥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案的构建 |
1. 造模用实验动物的选择 |
1.1 对灵长类和非啮齿类实验动物的分析 |
1.2 优选SD大鼠为造模用实验动物 |
2. 造模因素的实验室拟合 |
2.1 处理因素的选择 |
2.2 处理因素的人工拟合 |
3. 实验观察指标的选择 |
3.1 宏观观察指标的选择 |
3.2 微观观察指标的选择 |
4. 西北燥证动物造模方案的构建 |
4.1 方案的初建 |
4.2 建模方案的修止 |
5.讨论 |
6.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1 西北燥证研究述要 |
参考文献 |
综述2 六淫致病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6)清营汤及其拆方改善营分证血瘀病理变化的相关机理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 中医对温病营分证的认识 |
1.1 从症状方面辨治营分证 |
1.2 温病营分证血瘀形成的病因 |
2 现代医学对营分证的病理变化的认识 |
3 血瘀形成的机理研究 |
3.1 血瘀与微循环 |
3.2 血瘀与炎症反应 |
3.3 血瘀与血管内皮细胞 |
3.4 血瘀与粘附分子 |
3.5 血瘀与血小板活化 |
4 内毒素与温病动物模型的制作 |
5 清营汤的研究概况 |
5.1 理论研究 |
5.2 清营汤的药理、临床应用研究 |
6 立题思路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 |
1.3 实验试剂、试剂盒及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适应性喂养 |
2.2 动物分组 |
2.3 药物制备 |
2.4 给药剂量 |
2.5 造模及给药 |
3 观察方法 |
3.1 一般情况观察 |
3.2 体温变化观察 |
3.3 实验室指标测定 |
3.4 标本采集及预处理 |
3.5 检测指标的方法和步骤 |
3.6 兔血清ICAM-1、VCAM-1检测(酶联免疫法) |
3.7 兔血管内皮ICAM-l、VCAM-1、INOS检测(FQ-PCR法)实验步骤 |
4 统计学分析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
1 一般情况的观察 |
2 各组动物肛温的变化 |
3 各组动物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
3.1 各组动物全血粘度的变化 |
3.2 各组动物全血还原粘度的变化 |
3.3 各组动物血浆粘度的变化 |
3.4 各组动物红细胞压积的变化 |
3.5 各组动物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变化 |
3.6 各组动物红细胞电泳时间的变化 |
3.7 由以上图表得出 |
3.8 总结 |
4 各组动物血清ICAM-1、VCAM-1、INOS的变化 |
4.1 动物血清ICAM-1含量水平的变化 |
4.2 动物血清VCAM-1含量水平的变化 |
4.3 动物血清INOS含量水平的变化 |
4.4 由以上图表可以得出 |
4.5 总结 |
5 各组动物血管内皮细胞ICAM-1、VCAM-1、INOS的表达量的变化 |
5.1 各组动物血管内膜ICAM-1 mRNA表达的变化 |
5.2 各组动物血管内膜VCAM-1 mRNA表达的变化 |
5.3 各组动物血管内膜INOS mRNA表达的变化 |
5.4 由以上图表可以得出 |
5.5 总结 |
6. 各组动物脏器大体观察及肝脏、肺脏病理形态学观察 |
第四部分 讨论部分 |
1 关于本课题营分证动物模型的探讨 |
2 温病营分证动物模型血瘀病理变化与血液流变学、细胞粘附分子的关系 |
2.1 温病营分证动物模型血瘀病理变化与血液流变学 |
2.2 温病营分证血瘀与细胞粘附分子的关系 |
3 清营汤的组方分析和拆方研究及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分析 |
4 创新性 |
5 不足与展望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从免疫应答、氧化损伤及中药干预机理探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病证型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一、古代医学在温病学范畴关于温热类温病、湿热类温病的论述 |
(一) 温热与湿热的分类源流 |
(二) 温热类温病 |
(三) 湿热类温病 |
二、岭南温病近代研究概况 |
(一) 岭南地区地理气候特点与人群体质特点 |
(二) 岭南地区常见温病及治法用药特点 |
(三) 以岭南温病理论为指导治疗现代感染性疾病临床发挥 |
三、病毒感染与免疫失衡、炎症损伤,氧化应激反应机制及与温病温热证、湿热证的相关性现代研究基础 |
(一) 免疫系统各组成成员简介与病毒感染 |
(二) 温热证的现代研究概况 |
(三) 湿热证的现代研究概况 |
(四) 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与温病温热证、湿热证的关系 |
四、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及治疗局限性 |
(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 |
(二)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 |
(三) 西医治疗局限性 |
五、蒿芩清胆汤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应用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
(一) 蒿芩清胆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和配伍特点 |
(二) 蒿芩清胆汤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
(三) 蒿芩清胆汤的药理作用现代研究概况 |
六、麻杏石甘汤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应用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
(一) 麻杏石甘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和配伍特点 |
(二) 麻杏石甘汤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
(三) 麻杏石甘汤的药理作用现代研究概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一、临床病例 |
(一) 研究对象 |
(二) 试验设计 |
(三) 诊断标准 |
(四) 研究方法 |
二、相关实验室指标处理 |
(一) 观察指标 |
(二) 指标检验方法 |
三、数据统计学处理方法 |
四、统计结果与分析 |
(一) 入组时一般资料分析 |
(二) 各组病毒抗原阳性率的比较 |
(三) 治疗后各组退热时间比较 |
(四) 治疗前后各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五) 治疗前后各组西医症状评分比较 |
(六) 治疗后疾病疗效比较 |
(七)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八) 各组治疗前后安全性观测 |
(九) 不良反应 |
(十) 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
(十一) 细胞因子指标比较 |
(十二) 氧化反应指标比较 |
(十三) 免疫功能与氧化反应指标变化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病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
第三章 讨论 |
一、岭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特点 |
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温热证、湿热证的免疫应答机制研究 |
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温热证、湿热证的氧化损伤机制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课题来源 |
致谢 |
(8)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大鼠模型的构建及肠道黏膜免疫病理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热结肠道型气分证研究现状 |
2 中医对热结肠道型气分证的认识 |
3 热结大肠型气分证与动物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 |
3.1 热结肠道型气分证与肠道黏膜免疫关系 |
3.2 热结肠道型气分证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
4 气分证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现状 |
5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组成及功能 |
5.1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 |
5.2 效应性细胞因子在肠道黏膜免疫中作用 |
6 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
第二章 引言 |
第三章 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大鼠模型的构建条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及分组 |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
1.5 样品采集与指标检测 |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 |
2.1 临床症状变化 |
2.2 灌服中药及粪便悬液期间大鼠体温及体重变化 |
2.3 注射大肠杆菌灭活菌液前后大鼠体温变化 |
2.4 大鼠饮水量及采食量变化 |
3 讨论与分析 |
3.1 大鼠临床症状变化 |
3.2 精神状态变化 |
3.3 口色、舌苔变化 |
3.4 饮水量、采食量、体重及粪便变化 |
3.5 体温变化 |
4 小结 |
第四章 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大鼠的肠道病理结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及分组 |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试验方法 |
1.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 结果 |
2.1 注射灭活大肠杆菌液后大鼠不同肠段肠道组织结构变化 |
2.2 注射灭活大肠杆菌液后各组大鼠各肠段IEL、GC数量变化 |
3 分析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大鼠肠道组织IFN-γ、IL-4、IL-10、TNF-α、TGF-β及IgA的mRNA表达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及分组 |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试验方法 |
1.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 结果 |
2.1 RNA完整性检测 |
2.2 大鼠肠道组织中Th1型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变化 |
2.3 大鼠肠道组织中Th2型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变化 |
2.4 大鼠肠道组织中IgA mRNA表达量变化 |
2.5 大鼠肠道组织中TGF-βmRNA表达量变化 |
3 分析与讨论 |
3.1 肠道组织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 |
3.2 肠道组织中IgA mRNA表达变化 |
3.3 肠道组织中TGF-β mRNA表达量的变化 |
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脓毒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对脓毒症认识 |
2 中医对脓毒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脓毒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法 |
4 脓毒症的中医单味药研究 |
4.1 大黄 |
4.2 人参 |
4.3 丹参 |
4.4 金银花 |
5 脓毒症的中医复方制剂研究 |
5.1 血必净 |
5.2 大承气汤 |
5.3 参麦注射液 |
5.4 清瘟败毒饮 |
5.5 生脉注射液 |
5.6 黄芪注射液 |
6 展 望 |
(10)温病气分证与营血分证差异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温病“卫气营血”辨治理论的发展过程 |
1.1 卫气营血的概念源自于《内经》 |
1.2 《伤寒论》中对卫气营血的论述 |
1.3 后世医家对卫气营血理论的发展 |
1.4 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辨治理论 |
1.5 卫气营血辨治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
2. 温病气分证及营血分证的发病机制差异 |
2.1 气分证热炽津伤,气机失常 |
2.2 营分证热灼营阴,扰神窜络 |
2.3 血分证耗血动血,瘀热内阻 |
3. 温病气分证及营血分证的临床表现差异 |
3.1 发热特点 |
3.2 口渴程度 |
3.3 出血表现 |
3.4 神志改变 |
3.5 舌脉变化 |
4. 温病气分证及营血分证的治则治法差异 |
4.1 气分证以清气祛邪为主 |
4.2 营分证以清营泄热为主 |
4.3 血分证以凉血散血为主 |
5. 温病气分证及营血分证的客观指标差异 |
5.1 病理方面 |
5.2 血液方面 |
5.3 免疫方面 |
5.4 生化方面 |
5.5 中医病机方面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剂器材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模型复制 |
2.2 实验样本制备 |
2.3 光镜下观察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 |
2.4 核因子-κB(NF-κB)的检测 |
2.5 一氧化氮(NO)检测 |
2.6 热休克蛋白70(HSP70)检测 |
2.7 CD4~+/CD8~+检测 |
2.8 细胞因子IFN-γ、IL-4检测 |
2.9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模型兔的症状、体征变化 |
3.2 模型兔各脏器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
3.3 模型兔核因子-κB(NF-κB)水平变化 |
3.4 模型兔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 |
3.5 模型兔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变化 |
3.6 模型鼠全血CD4~+/CD8~+水平变化 |
3.7 模型兔血清IFN-γ、IL-4水平变化 |
4. 讨论 |
4.1 症状体征符合病程发展的特点 |
4.2 脏器组织的实质损伤逐渐加重 |
4.3 核因子-κB开启炎症失控之门 |
4.4 一氧化氮加重血管内皮的损伤 |
4.5 HSP70保护机体免受应激损伤 |
4.6 CD4~+/CD8~+反映机体免疫能力 |
4.7 Th1/Th2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内毒素诱发家兔温病血分证模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HMGB1水平与卫气营血辨证及APACHEⅡ评分相关性探讨[D]. 张安娜.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09)
- [2]知母性味拆分组分的组合研究[D]. 明继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5)
- [3]郑日新教授运用辛凉养阴法治疗咽喉外感热病的经验总结及实验研究[D]. 宋若会.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03)
- [4]动物气分证模型研究进展[J]. 张世栋,王东升,董书伟,杨峰,严作廷. 动物医学进展, 2015(07)
- [5]燥证源流析及西北燥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案的探索与构建[D]. 史红.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5)
- [6]清营汤及其拆方改善营分证血瘀病理变化的相关机理的实验研究[D]. 戴丽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7]从免疫应答、氧化损伤及中药干预机理探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病证型特点[D]. 张艳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8]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大鼠模型的构建及肠道黏膜免疫病理评价研究[D]. 贺庭桢. 西南大学, 2014(10)
- [9]脓毒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杜立建,张伟. 四川中医, 2013(04)
- [10]温病气分证与营血分证差异性的研究[D]. 倪秋勤.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5)
标签:中医; 白虎汤; 知母; 对照组; 知柏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