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惯性的测量——惯性秤(论文文献综述)
曾腾,林红[1](2006)在《惯性秤振动周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惯性秤的基本原理,推导出惯性秤在水平、垂直和倾斜放置时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惯性秤不同放置时重力对惯性秤振动周期的影响,同时通过实验来验证推导的结果.
支臙,李玥[2](2017)在《阻尼对惯性秤测试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实验室中通常采用惯性秤来测量物体的惯性质量。但由于装置简陋,装配精度不高,当被测体与秤台之间存在较大缝隙时,振动将会不同步,此时就不能将被测体与秤台一起看成一个质点在做简谐振动,而是独立的两个不同步的质点。经过研究发现,该现象对惯性秤的测试有一定的影响,会使得测试周期变长,测得的惯性质量偏大,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物体与秤台发生摩擦、碰撞造成秤台呈现阻尼振荡。因此在惯性秤测量物体惯性质量时,必须保证被测体与秤台配合紧密。
杨炳文,朱世昌[3](1978)在《惯性的测量——惯性秤》文中研究说明 在物理教学中,惯性质量的概念较为抽象,从实验方面看,引力质量可由天平测量,但惯性质量的测量过去没有较简单的教学性实验.本实验通过对惯性的测量使惯性质量的概念较形象化和具体化,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和熟悉这个概念,并掌握其测量方法.惯性秤是一科测量物体惯性质量的仪器,它和一般用静态方法测量引力质量的天平不同,它是一种用动态方法(又称振动法)测量物体惯性质量的仪器.
郭美霞[4](2016)在《惯性秤实验的讨论》文中研究表明讨论了惯性秤悬臂与水平面夹角对振动周期的影响,说明振动周期随夹角增大而减小,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
郑雪梅,杨静,庄玲,杨建荣[5](2015)在《阻尼惯性秤的定标和惯性质量的测量》文中认为用数学软件Maple中的leastsquare[vars,eqn,pars](data)指令,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的方法,解决了阻尼惯性秤的惯性质量与周期平方的定标问题,根据定标曲线和方程可求得待测物体的惯性质量。有效地解决了阻尼惯性秤的定标和物体惯性质量测量的数据处理问题,可为相关实验提供有益的帮助。
汤云兴,王云霞[6](2004)在《重力对惯性秤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重力对惯性秤的影响、重力与惯性秤的振动周期的关系 .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周期公式 ,并予以实验验证
陆春福,王新春,祝飞霞,王昆林,司民真[7](2014)在《用惯性秤与Spss标定物体的惯性质量》文中研究说明对传统的惯性秤实验系统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调试,通过新增起始位置控制系统,有效的保证物体做简谐振动的起始状态具有一致性.由实验原理、误差理论分析,结合所测量的实验数据,应用Spss的曲线估计功能进行分析与讨论,得出物体做简谐振动周期的平方与其惯性质量存在线性关系,由定标曲线标定出其他物体的惯性质量,并验证得物体的惯性质量等于其引力质量.用置信概率为95%的不确定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估算,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实验结果.
郑雪梅,黄瑛,彭莉,杨建荣[8](2014)在《阻力对惯性秤摆动幅度和周期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解释惯性秤实验中,摆动幅度随时间的增长而明显减少的实验现象,推导了具有阻力作用的惯性秤摆动的动力学方程,得到了摆动幅度逐渐衰减的周期波解,分析讨论了阻力对振幅的衰减和对周期的增大作用。所得结果对提高学生认识惯性秤,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钟霄参[9](1980)在《惯性质量与惯性秤》文中研究指明 一、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质量是极其重要的物理量。在力学中,质量有两种定义——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相等这一实验成果具有深刻的理论上的含义。爱因斯坦认为这是弓力场的一个基本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力场与加速场的等效原理,建立了广义相对论。近代物理学认为,万有引力是通过引力场传递的,物体在引力场中所受力
张淑萍[10](2010)在《重力对惯性秤振动周期影响的分析与实验演示》文中指出分析了重力对惯性秤振动周期的影响,指出重力与惯性秤系统振动周期的关系,给出不同情况下的周期表达式,并且通过实验测量数据来验证理论分析结论。
二、惯性的测量——惯性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惯性的测量——惯性秤(论文提纲范文)
(1)惯性秤振动周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原理 |
2 惯性秤在不同放置振动时的动力学方程 |
2.1 惯性秤水平放置 |
2.2 惯性秤竖直放置 |
2.3 惯性秤倾斜放置 |
3 测量惯性秤在不同放置的振动周期 |
4 分析与结论 |
(2)阻尼对惯性秤测试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惯性质量的测量方法 |
(一) 单摆法 |
(二) 气垫导轨法 |
(三) 弹簧振子法 |
(四) 刚体转动法 |
(五) 复摆法 |
(六) 惯性秤法 |
二、惯性秤 |
(一) 惯性秤工作原理 |
(二) 引发惯性秤误差的因素 |
1. 秤臂秤台水平问题 |
2. 运动水平问题 |
3. 秤臂K值变化问题 |
4. 阻尼问题 |
(三) 阻尼对测量的影响 |
三、实验设计 |
(一) 实验器材设计 |
(二) 实验原理设计 |
(三) 实验方法设计 |
1. 调节惯性秤平台水平, 调整惯性秤台及秤臂水平。 |
2. 将被测体置于秤台中, 将秤台沿水平方向推开恒定的距离进行测试。 |
3. 对空秤台进行测试, 然后逐渐增加砝码进行测试, 增加10个砝码。 |
4. 取下所有砝码, 放入被测体, 再次测试振动周期, 并根据拟合的线性方程计算出测得的被测体质量。 |
5.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作用机理, 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
(四) 实验注意事项 |
1. 选取适当的被测体, 使得振动周期足够多, 建议能达到10~20次周期数以上。 |
2. 振动幅度不能太大, 以免被测体从秤台中脱落。 |
3. 每次实验应采用相同的周期数来记录时间。 |
4. 每步实验做三次, 取其平均值, 最后测被测体的时候建议做五次取平均值。 |
四、测试结果 |
(一) 测试数据 |
(二) 数据处理 |
1. 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处理数据 |
2. 线性回归结果分析 |
五、总结与展望 |
(4)惯性秤实验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惯性秤的振动周期 |
2. 悬臂与水平面夹角对振动周期的影响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阻尼惯性秤的定标和惯性质量的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 阻尼惯性秤的定标和惯性质量测量方法 |
2 结论 |
(6)重力对惯性秤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不受重力影响的惯性秤振动周期及质量测定 |
3 受重力影响的惯性秤振动周期公式 |
3.1 水平放置惯性秤, 将待测物体通过细线铅直悬挂在秤台的圆孔中 |
3.2 惯性秤斜向下放置, 秤台在xOy面内振动 |
3.3 惯性秤斜向上放置, 秤台在xOy面内振动 |
4 实验结果 |
(7)用惯性秤与Spss标定物体的惯性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实验仪器与调试 |
2.1 实验装置图 |
2.2 安装仪器与调试 |
3 实验原理 |
3.1 测量原理 |
3.2 对惯性质量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
4 测量数据及其线性分析 |
4.1 测量数据及数据处理 |
4.1.1 T2-m 定标曲线所需的数据 |
4.1.2 验证物体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关系所需测 量数据 |
4.2 用Spss分析T2-m定标曲线 |
4.3 验证物体惯性质量与其引力质量的关系 |
5 分析与讨论 |
(8)阻力对惯性秤摆动幅度和周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阻力作用下惯性秤摆动的动力学方程和解 |
2 空气阻力对摆动幅度和周期的影响 |
3 结论 |
(10)重力对惯性秤振动周期影响的分析与实验演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惯性秤秤台水平放置 |
2 惯性秤秤台水平放置, 待测物由细线悬挂在秤台圆孔中 |
3 惯性秤秤台斜向下放置 |
4 实验演示数据 |
5 讨 论 |
(1) 实验演示数据表2与表1的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
(2) 实验演示测量数据表4、表5与表1的对比结果是: |
四、惯性的测量——惯性秤(论文参考文献)
- [1]惯性秤振动周期的研究[J]. 曾腾,林红.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 [2]阻尼对惯性秤测试影响的研究[J]. 支臙,李玥. 现代职业教育, 2017(31)
- [3]惯性的测量——惯性秤[J]. 杨炳文,朱世昌. 物理教学, 1978(02)
- [4]惯性秤实验的讨论[J]. 郭美霞. 物理教学, 2016(03)
- [5]阻尼惯性秤的定标和惯性质量的测量[J]. 郑雪梅,杨静,庄玲,杨建荣.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6]重力对惯性秤影响的实验研究[J]. 汤云兴,王云霞. 物理实验, 2004(09)
- [7]用惯性秤与Spss标定物体的惯性质量[J]. 陆春福,王新春,祝飞霞,王昆林,司民真. 物理通报, 2014(04)
- [8]阻力对惯性秤摆动幅度和周期的影响[J]. 郑雪梅,黄瑛,彭莉,杨建荣.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4(06)
- [9]惯性质量与惯性秤[J]. 钟霄参. 浙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01)
- [10]重力对惯性秤振动周期影响的分析与实验演示[J]. 张淑萍. 大学物理实验,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