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与成功——如何做好乡镇统计站的巩固与发展

创业与成功——如何做好乡镇统计站的巩固与发展

一、创业与守成——如何抓好乡镇统计站的巩固和发展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陈超[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合陈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许小月[2](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张郭镇特色小镇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章丽娜[3](2020)在《南京市洪蓝街道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中的一项新型旅游类型。大量成功案例证明,乡村旅游无论是对地方政府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说,还是对振兴“三农”来说,都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近年来,洪蓝街道的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较国内外先进地区,还处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高端整体规划,缺少拳头产品,核心吸引力不强;深度体验游亟待发展。因此研究洪蓝街道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未来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十分有必要。本文聚焦南京市洪蓝街道乡村旅游发展这一主题,在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综述了国内外研究文献以及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者行为理论、体验经济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调研了洪蓝街道的概况,了解到洪蓝具有便利的交通区位、原生态的自然山水资源,丰富的各类旅游资源,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天人禀赋。通过走访、访谈等方式对洪蓝街道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模式及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洪蓝街道目前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主要有“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生态休闲+乡村旅游”、“节庆赛事+乡村旅游”三种模式,并对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改善村容村貌、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有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具有显着作用。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洪蓝街道乡村旅游市场特征、发展动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当前洪蓝街道乡村旅游发展中还存在规划体系不完整,品牌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产品类型单一、层次不高,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游客高品质体验需求,服务管理有待提高、高专管理人才匮乏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主要问题。经过研究,提出了洪蓝街道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要做好洪蓝乡村旅游科学规划,制定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及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并抓好规划落地实施。要加强洪蓝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提高品牌意识,在设计开发洪蓝街道乡村旅游产品的全过程中加强品牌建设力度,设计独具匠心的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并努力提升品牌价值。要加大洪蓝街道乡村旅游宣传力度,利用好不同的宣传手段,充分抓住抓好承办重大旅游节庆、大型体育赛事的契机,突出新媒体平台建设,整合网络和新媒体资源,深化旅游合作,使品牌推广开来,全面叫响“古韵洪蓝、魅力新城”的乡村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要推动洪蓝街道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农业、生态等全产业融合发展,发展集旅游观光、种植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游,升级美丽乡村游,推广明代古运河生态文化水上游,促进经济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双重目的。要推动洪蓝街道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糅入当地特有的“土文化”,坚持同理心原则,站在游客的角度,走体验型的发展思路,积极为游客创造新体验,满足游客们不同的个性化需求。要完善洪蓝街道乡村旅游设施建设和质量管理,完善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交通道路建设,优化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用水、排水、用电、通讯、上网条件,加强公共环境卫生整治,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加快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建设,持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综合治理,不断提升洪蓝街道乡村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和导游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服务质量。要加强洪蓝乡村旅游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外引内培,优化乡村旅游专业管理人才队伍结构,为街道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要积极发展田园综合体,延长产业链,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影视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力争用5-10年时间,把洪蓝建设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江苏农业特色小镇的标杆和南京都市田园的示范区。

陈晓阳[4](2020)在《完善阜平县天生桥镇政府职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为完善乡镇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2020年保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阜平通过省贫困退出验收,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这些信息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乡村振兴是基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重点,要因地制宜的推进乡村振兴,就要明确乡镇政府在乡村振兴中担负着怎样的职责,其中,完善乡镇职能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因此,乡镇政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乡镇政府职能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和群众的生活质量,关键在于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个总枢纽,对乡镇政府体制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优化。[1]完善乡镇政府职能,就是建立适应当前形势的机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巩固高质量脱贫成果。本文以阜平县天生桥镇政府职能为研究对象,从天生桥镇政府的政治、经济、社会三个职能履行情况入手,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实地调研的数据分析,发现天生桥镇政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首先,从政府职能入手,结合阜平县天生桥镇政府实际,阐述乡镇政府的概念、职能及基础理论,主要分为三部分:政治职能,夯实政治责任,强化政府引领,聚焦以人为本,建立责任体系,蓄力乡村振兴;经济职能,聚焦富民产业,科学谋划发展,带动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社会职能,强化公共服务,优化社会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其次,指出完善乡镇政府职能的必要性,影响完善乡镇政府职能的因素:政府体制内部因素、社会外部因素、中间媒介因素。再次,详细阐述了天生桥镇政府职能的履行现状,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问卷,发现天生桥镇政府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职能划分不准,管理机制不健全,服务效能不高,产业支撑不强。最后,从明确职能定位,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特色产业打造力度,优化产业联动升级,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五个方面紧紧围绕完善政治、经济、社会三个职能找到解决措施,也为其他乡镇完善政府职能提供一些可借鉴的依据和做法。

马浩风[5](2020)在《农村环境治理中乡镇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以N县K镇秸秆禁烧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目前已出台了很多与农村环境治理方面有关的政策,各地的地方政府也按照国家政策对当地农村的环境进行治理,但在地方政府推行政策的过程中各地的农村时常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在环境治理方面总有部分方面没有治理完善,使得部分国家政策的推广呈现周期性、拖延性、持久性的状况,这种状况需要乡镇地方政府通过改善自身的政府行为去协调解决。本文通过目前农村环境治理中的秸秆禁烧这项长期治理项目,从政府行为的角度对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乡镇地方政府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对N县K镇的实证问题分析原因,进而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建议。在理论方面,本文运用了政府职能理论以及行为偏差理论,描述分析农村环境治理中乡镇地方政府行为,即K镇地方政府在秸秆禁烧环境治理中的有效行为、行为失当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改进相关工作的对策建议。具体是通过对当前K镇地方政府在秸秆禁烧环境治理中存在片面强调焚烧、资源设施过度管控、堆积秸秆未及时治理等失当行为的详细分析,从而得出乡镇地方政府和村民在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受到不同的观念、行为等现实因素方面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地方政府应通过完善现有制度并建立配套措施,充分发挥政府在国家政策与市场方面的引导作用,通过地方企业龙头的带动而将秸秆的回收利用发展为经济产业链,从而解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问题,使秸秆能够“变废为宝”,使得秸秆能够为农民提供经济效益,从而成为农民在多方面发家致富的渠道之一,使秸杆的回收利用成为农民的自发行为,最终能够在思想根源方面让农户自发杜绝焚烧秸秆的行为。

邵伯栋[6](2020)在《淮安市高沟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强调,为了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进一步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随着很多重大改革已经进入推进落实的关键阶段,处于我国政权体系最末梢的乡镇,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显得愈加迫切。2010年,中央编办开始在全国13个省范围内展开强镇扩权试点。2017年底,淮安市高沟镇被批准作为江苏省第二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乡镇,经过2年的改革实践,高沟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于2019年12月接受省验收组的顺利验收。本文从新形势下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乡镇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需要入手,以淮安市高沟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研究对象,结合公共管理学中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扁平化管理理论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采取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对比研究等方法,对淮安市高沟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进行了系统性调查和研究,从中总结出高沟镇在近年来落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同时,通过一系列研究,揭示了淮安市高沟镇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将以总结前人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淮安市高沟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和探讨,力争消除原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不足,着力破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壁垒,一方面对以往乡镇治理方式进行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可以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李晓唯[7](2019)在《秦皇岛市S镇政府条块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条块管理是目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实施管理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现如今条块管理的运行中存在着权责失衡、协调不畅、执法不利等一系列问题。乡镇政府作为地方政府最基层部门,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职能,在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基层条块管理运行的不畅导致乡镇政府面临的问题尤为明显,甚至影响到政策工作的正常开展。文章以S镇政府在行政管理运行中受条块管理体系影响所存在问题为切入点,运用“地方治理”、“府际关系”“协同治理”等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得出S镇政府面临工作冲突、事务繁杂、缺编严重、财政趋紧、职能不明权责不清等问题,并从体系建设、工作要求、编制管理、财政收入、职能定位等方面进行剖析。针对反映突出问题提出规范“条块”管理体系和内容、科学界定编制与事权、平衡乡镇财政收支、明确乡镇政府职能与责任等对策,丰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案例,为其他改革地区提供理论参考。

郭德龙[8](2019)在《乡村振兴中“乡政难为”问题研究 ——以宁阳县东庄镇乡镇干部干事创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发展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乡镇党委政府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面领导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是承担起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历史任务的基石。但在振兴乡村的具体实践进程中,乡镇干部同时也会遭遇诸多困难和挑战,甚至使其处于尴尬境遇中,难以有效地干事创业、施政作为。笔者将这些境遇总结为“乡政难为困境”,简称“乡政难为”。本文通过深入乡村振兴的一线乡镇,利用个案分析、访谈、问卷等方法,深入乡村振兴的具体情景中,借助治理理论、社会角色理论和激励理论等对“乡政难为”的具体表现和成因进行了研究。文章在把握“乡村振兴”“干事创业”与“乡政难为”等基本命题的基础上,选择城镇化进程中的宁阳县东庄镇在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关注乡镇干部在干事创业中的具体行动和工作追求、工作绩效。同时也依据当前乡村发展状况和具体实践,探析乡镇干部在干事创业行动中面临的“乡政难为”问题诸种表现,即客观层面上表现出来的资源与任务冲突、权利与责任冲突、收益与投入冲突、能力与要求冲突;主观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干事创业的积极意向与“不能为”“不敢为”“不愿为”“不善为”等为难思想的冲突。为何而难?论文探究了导致“乡政难为”问题的四个方面的成因,即乡村治理体系发展不均衡、行政体制中乡镇政权的“弱势”、干部选用激励机制不健全和部分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弱。论文最后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镇扩权减压、健全干部选用机制和提高干部思想境界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破解“乡政难为”困局、促进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对策。

谢元[9](2018)在《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村支书乡村治理研究 ——以苏南阳县花山片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乡村治理在经历了“县政绅治”“政社合一”“乡政村治”的发展阶段后,目前已经进入了“多元共治”阶段。在此阶段,村支书有着重要的作用,既要把上级政府的方针政策落实到位,又要尽可能满足群众多元的利益诉求,还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村支书“如何有效开展衔接与转换,使公权力、村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这篇论文最大的兴趣所在,也是主要的研究问题和思考起点。全文以社会治理转型为背景,以苏南阳县花山区域为田野研究单位,以该区域村支书的基层治理实践为研究对象,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分析视角,通过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和文献法等方法收集资料,试图在中国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在“类科层”制、村民自治与乡土社会的三元结构中,阐述以村支书为核心的乡村治理,以期呈现基层社会治理运作的实然状态,揭示村支书在乡村治理中的行为方式与生存逻辑。转译是本文关注的重点,转译的过程就是村支书开展治理的过程。文章重点展现了村支书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面对上级政府、村委会、一般村民、体制外精英和村庄的外部力量五类异质行动主体的转译过程,通过问题化、利益赋予、征召、动员四个阶段,针对完成上级考核任务与实现自身发展、实现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有效结合、应对多元化的群众需求与消解的公共性、“精英俘获”与村庄公共利益、外界认同与村庄发展这五个转译的关键,借助各类资源、关系和策略,掌控治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拓展自身作为的空间,发挥出自己的影响力,扮演好“保护人”“代理人”等多重角色,努力使各方在治理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从而构建乡村治理行动者网络。通过分析,文章认为当前乡村治理存在投入不足、治理方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集体意识弱化、村民正向参与不足,群众意识淡薄、村干部行政化及官僚化现象突出,缺乏对村干部权力的监督、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以及体制内精英队伍建设滞后,村级治理人力资源水平低下等问题。研究发现,面对治理困境,不同类型的村支书在实现乡村治理各异质行动者成功转译的背后有着共同的逻辑,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多元参与,让利益相关主体参与乡村治理,这是完成转译的前提条件;二是过程控制,通过设置“强制通行点”将各异质行动者进行联结,建立信任关联,达成共识,这是完成转译的关键环节;三是利益共享,通过整合相关利益,让各行动者实现自身目标,达到共赢,这是完成转译的最终目的。文章认为,对治理困境的破解主要应通过三个维度来进行:其一,在治理体系上,要体现“四类作用”,即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镇政府的主导作用、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和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其二,在运行体系上,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受,需主要注重精准把握群众需求、注重整合资源和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三个方面;其三,在保障体系上,坚持城乡一体化和制度规范化,让乡村治理稳步而有活力的运行,需主要注重强化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发挥好内生性制度作用和加大法制教育宣传力度三个方面。在村支书乡村治理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过程中,党建引领将是我国未来基层社会治理纵深发展的不竭动力,必将发挥重要作用;行动者网络理论为更深刻地理解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同时也给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法。

贺晓静[10](2017)在《酒泉市政府统计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计部门作为政府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与宏观政策的平衡点提供扎实可靠的参考依据。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统计制度也呈现出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状况。在时代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立足于酒泉市实际研究政府统计工作制度、性质、管理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对策,对于更加充分发挥政府统计职能作用、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在对统计和政府统计的概念、职能进行全方位、清晰描述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档案研究法对酒泉市政府统计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当前酒泉市政府统计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统计基层基础薄弱,统计任务与工作人员力量不匹配;二是政府统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的力度不够;三是统计信息资源浪费,统计服务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影响了政府统计公信力。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剖析,主要是因为统计管理体制和方法制度不科学、不完善;统计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强制力不够;酒泉市统计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方法单一;现行政绩考核制度对政府统计工作产生不良影响。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的解决对策是:一是对现行的管理体制和方法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二是全面推进统计法治建设。三是全面加强统计系统自身建设。四是以行政体制改革促进统计工作科学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酒泉市政府统计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为进一步完善统计体制、推进政府统计改革提供来自实践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微观层面的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从而丰富理论研究的基础材料和成果,能为中国政府统计制度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二、创业与守成——如何抓好乡镇统计站的巩固和发展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业与守成——如何抓好乡镇统计站的巩固和发展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3)南京市洪蓝街道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
        1.4.2 实地调研
        1.4.3 调查分析
        1.4.4 归纳分析
        1.4.5 比较分析
    1.5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1.5.1 理论基础
        1.5.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第二章 洪蓝街道概况
    2.1 交通区位
    2.2 自然地理
    2.3 社会经济
    2.4 旅游资源
        2.4.1 地文景观
        2.4.2 水域风光
        2.4.3 建筑与设施
        2.4.4 人文活动
        2.4.5 旅游商品
第三章 洪蓝街道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3.1 洪蓝街道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概况
        3.1.1 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
        3.1.2 有效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3.1.3 极大地改善村容村貌
        3.1.4 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
        3.1.5 有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3.2 洪蓝街道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3.3 洪蓝街道乡村旅游交通发展现状
        3.3.1 外部交通
        3.3.2 内部交通
        3.3.3 旅游环线
    3.4 洪蓝街道乡村旅游企业发展现状
    3.5 洪蓝街道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3.5.1 假日经济发展迅速
        3.5.2 旅游企业经营较好
        3.5.3 旅游商品生产经营初具规模
    3.6 洪蓝街道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现状
        3.6.1 现代农业+乡村旅游
        3.6.2 生态休闲+乡村旅游
        3.6.3 节庆赛事+乡村旅游
    3.7 洪蓝街道乡村旅游游客现状
        3.7.1 问卷设计与调查
        3.7.2 问卷数据分析
        3.7.3 小结
    3.8 洪蓝街道乡村旅游发展前景
        3.8.1 优势
        3.8.2 劣势
        3.8.3 机会
        3.8.4 威胁
        3.8.5 小结
第四章 洪蓝街道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4.1 旅游规划体系不完整
    4.2 旅游品牌知名度较低、宣传力度不够
    4.3 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层次不高
    4.4 旅游设施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4.5 旅游专业管理人才匮乏
    4.6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第五章 洪蓝街道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建议
    5.1 做好乡村旅游科学规划
    5.2 加大旅游品牌建设和宣传力度
    5.3 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5.3.1 发展特色农业
        5.3.2 升级美丽乡村游
        5.3.3 推广古运河游
        5.3.4 推动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
    5.4 完善旅游设施和提升服务质量
    5.5 加强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5.6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完善阜平县天生桥镇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乡镇政府的概念
        2.1.2 乡镇政府职能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职能理论
        2.2.2 公共服务理论
第三章 阜平县天生桥镇政府职能的现状
    3.1 阜平县天生桥镇政府人员结构
    3.2 阜平县天生桥镇政府职能履行情况
        3.2.1 政治职能
        3.2.2 经济职能
        3.2.3 社会职能
第四章 阜平县天生桥镇政府职能分析
    4.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4.1.1 调查问卷设计思路
        4.1.2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1.3 调研总结
    4.2 天生桥镇政府职能的主要问题
        4.2.1 职能划分不准
        4.2.2 管理机制不健全
        4.2.3 经济带动力不强
        4.2.4 服务效能不高
第五章 完善阜平县天生桥镇政府职能的对策
    5.1 明确职能定位
        5.1.1 理顺政府职能
        5.1.2 明确机构职责
        5.1.3 加强政府职能宣传
    5.2 完善管理机制
        5.2.1 建立镇村网格化管理
        5.2.2 建立绩效考核管理
        5.2.3 建立日常财务管理
    5.3 加强特色产业打造力度
        5.3.1 提升产业附加值
        5.3.2 加强村企合作
    5.4 优化产业联动升级
        5.4.1 加强产业融合
        5.4.2 降低产业风险
        5.4.3 优化营商环境
    5.5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5.5.1 创新政务服务模式
        5.5.2 提升政务信息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农村环境治理中乡镇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以N县K镇秸秆禁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3.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4 分析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环境治理
        2.1.2 地方政府行为
        2.1.3 秸秆焚烧与秸秆禁烧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职能理论
        2.2.2 行为偏差理论
    2.3 农村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
第三章 农村环境治理中乡镇地方政府行为的实证研究
    3.1 K镇基本情况介绍
        3.1.1 K镇调研概况
        3.1.2 K镇镇况简介
    3.2 K镇地方政府农村环境治理行为概述
        3.2.1 K镇地方政府行政机制与组织机制情况
        3.2.2 K镇秸秆禁烧环境治理情况
    3.3 K镇地方政府在秸秆禁烧中的有效行为
        3.3.1 政策宣传行为
        3.3.2 增加回收企业的行为
        3.3.3 焚烧监管行为
第四章 K镇秸秆禁烧中地方政府行为失当的表现与产生的原因
    4.1 K镇地方政府在秸秆禁烧中行为失当的表现
        4.1.1 片面强调禁烧的行为
        4.1.2 管控资源设施的行为
        4.1.3 未及时治理堆积秸秆的行为
    4.2 K镇地方政府在秸秆禁烧中行为失当产生的原因
        4.2.1 乡镇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缺陷
        4.2.2 乡镇地方政府未履行经济职能
        4.2.3 乡镇地方政府缺乏与公众间的有效沟通
第五章 K镇秸秆禁烧中优化地方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
    5.1 增强服务性体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5.1.1 增强服务意识,提供有效资源设备
        5.1.2 明确自身职能,鼓励民众成立合作社
        5.1.3 查漏补缺,培育公益性环保乡村组织
    5.2 引导秸秆企业改革,提高公众秸秆回收经济收入
        5.2.1 引导已有秸秆企业扩大规模,提高秸秆回收量
        5.2.2 引入新类别秸秆回收企业,扩大秸秆利用范围
        5.2.3 增加秸秆利用形式,提高公众秸秆回收经济收入
        5.2.4 改善经济政策,提高对参与秸秆回收民众的经济补贴
    5.3 增加公众沟通实效,提高巡查治理力度
        5.3.1 政策普及推广力度加大
        5.3.2 创新秸秆禁烧宣传机制
        5.3.3 巡查监管进一步加强
        5.3.4 成立专项治理小组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6.1 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思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N县K镇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2 :K镇2018年夏季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考核奖惩办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6)淮安市高沟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经济发达镇
        2.1.2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3 扁平化管理理论
3 淮安市高沟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状与问题
    3.1 淮安市高沟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举措与成效
        3.1.1 淮安市高沟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举措
        3.1.2 淮安市高沟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
    3.2 淮安市高沟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3.2.1 职能转变滞后
        3.2.2 权限下放与承接有冲突
        3.2.3 财政保障不充分
        3.2.4 人才与改革的匹配度不高
        3.2.5 内部协作难度增加
        3.2.6 改革知晓率参与率不足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考核机制不健全
        3.3.2 改革意识欠缺
        3.3.3 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3.3.4 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
        3.3.5 内部缺少信息交互和管理沟通
        3.3.6 宣传引导力度不够
4 国内其他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借鉴
    4.1 国内其他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举措
        4.1.1 浙江省绍兴市:规范放权用权
        4.1.2 重庆市白沙镇:以人事主动权为抓手
        4.1.3 江苏省张浦镇:发挥“前后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
    4.2 经验借鉴
        4.2.1 重视权与责的统一
        4.2.2 合理选人用人激发队伍活力
        4.2.3 理顺新架构提升服务水平
5 淮安市高沟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解决对策
    5.1 建立健全各项长效机制
        5.1.1 完善改革评估机制
        5.1.2 落实绩效考核机制
    5.2 合理稳妥下放权限
        5.2.1 做好顶层设计
        5.2.2 放权清单及时动态调整
        5.2.3 将权力置于监督与制约之下
    5.3 进一步保障配套改革
        5.3.1 完善财税体制改革
        5.3.2 加大土地制度和投融资改革
        5.3.3 落实户籍制度改革
    5.4 多措并举培养专业的基层队伍
        5.4.1 统筹人员使用
        5.4.2 重视人才储备与培养
        5.4.3 激发人员活力
    5.5 优化平台建设和内部协作
        5.5.1 优化服务“前台”
        5.5.2 优化管理“后台”
        5.5.3 优化内部协作
    5.6 鼓励各方积极参与改革
        5.6.1 凝聚内部共识
        5.6.2 引导公众参与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秦皇岛市S镇政府条块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我国乡镇政府条块管理的理论概述
    2.1 乡镇政府的相关概述
        2.1.1 乡镇政府的含义
        2.1.2 乡镇政府的职权
    2.2 条块管理的相关概述
        2.2.1 条块管理的含义
        2.2.2 条块管理的特征
    2.3 本论文的理论基础
        2.3.1 地方治理理论
        2.3.2 府际关系理论
        2.3.3 协同治理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秦皇岛市S镇政府条块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秦皇岛市S镇政府的发展现状
        3.1.1 秦皇岛市S镇的基本情况
        3.1.2 秦皇岛市S镇条块管理下机构现状
    3.2 S镇政府条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2.1 条块工作相互冲突
        3.2.2 事务繁杂作为受限
        3.2.3 缺编严重工作超负
        3.2.4 财政趋紧运行受阻
        3.2.5 职能不明权责不清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秦皇岛市S镇政府条块管理下存在问题成因
    4.1 条块间工作要求不规范
        4.1.1 组织结构设置的固有矛盾
        4.1.2 业务领导缺乏规范
        4.1.3 人员要求不够规范
        4.1.4 考核要求的不切实际
    4.2 条块间工作内容的不统一
        4.2.1 工作内容的重叠与模糊
        4.2.2 工作重点的相互区别
    4.3 条块间编制与业务不匹配
        4.3.1 乡镇政府编制设置总量不足
        4.3.2 机构设置与实际运行不相符
        4.3.3 乡镇编制管理权力有限
    4.4 条块间财政体系未理顺
        4.4.1 乡镇无独立财政
        4.4.2 工作经费无保障
    4.5 条块间职能职责不明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完善秦皇岛市S镇政府条块管理的对策
    5.1 规范条块工作体系
        5.1.1 规范派出机构的人事管理体系
        5.1.2 优化人员构架体系
        5.1.3 制定完善的工作考核体系
    5.2 理顺条块工作内容
        5.2.1 区分条块工作内容边界
        5.2.2 整治形式主义问题
    5.3 科学界定编制与事权
        5.3.1 机构改革与编制改革协同进行
        5.3.2 赋予乡镇一定独立的人事管理权
        5.3.3 重点培育高素质人才
    5.4 确保乡镇财政收支
        5.4.1 财权与事权相统一
        5.4.2 完善乡镇财政制度
    5.5 明确乡镇职能与责任
        5.5.1 加大权力下放力度
        5.5.2 明晰乡镇政府权责清单
        5.5.3 强化监督管理体系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8)乡村振兴中“乡政难为”问题研究 ——以宁阳县东庄镇乡镇干部干事创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关于乡村治理与乡镇困境的研究
        1.2.2 关于乡镇中的干部行为与困境的研究
        1.2.3 研究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乡村振兴中的“干事创业”与“乡政难为”
    2.1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
        2.1.1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
        2.1.2 “乡村振兴”的政策提出
    2.2 乡村振兴的政策要求与行动
        2.2.1 乡村振兴的主要政策要求
        2.2.2 乡村振兴的治理体系
    2.3 乡村振兴中的“乡政难为”
        2.3.1 干事创业的行动要求
        2.3.2 “乡政难为”的含义与表现
        2.3.3 “乡政难为”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3章 东庄镇在乡村振兴中机遇和挑战
    3.1 城镇化进程中的东庄镇
        3.1.1 案例选择的理由
        3.1.2 东庄镇的基本条件和发展困难
        3.1.3 东庄镇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机遇
        3.1.4 东庄镇治理主体的结构特征
    3.2 东庄镇干事创业打造特色小镇的探索
        3.2.1 明确治理目标,规划发展蓝图
        3.2.2 开发人力资源,增强治理能力
        3.2.3 注重开源节流,保障物质基础
        3.2.4 加大道路建设,补足发展短板
    3.3 东庄镇干事创业的成效和挑战
        3.3.1 东庄镇干事创业的成效
        3.3.2 东庄镇干事创业的特色
        3.3.3 实践中的挑战与困惑
第4章 东庄镇干事创业中“乡政难为”的表现
    4.1 资源与任务的冲突
    4.2 权利与责任的冲突
    4.3 收益与投入的冲突
    4.4 能力与要求的冲突
第5章 “乡政难为”的原因分析
    5.1 乡村治理体系发展不均衡
        5.1.1 社会力量能力弱小、缺少参与
        5.1.2 政府力量单打独斗、目标不一
        5.1.3 行政消解治理
    5.2 行政体制中的乡镇政权的“弱势”
        5.2.1 资源相对紧缺
        5.2.2 任务比较繁杂
        5.2.3 属地承担责任
        5.2.4 重要权力缺失
        5.2.5 干部晋升受限
    5.3 乡镇干部选用激励机制不完善
        5.3.1 干部激励机制不健全
        5.3.2 干部选用制度不健全
        5.3.3 容错纠错机制不健全
        5.3.4 学习培训机制不健全
    5.4 部分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弱
        5.4.1 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
        5.4.2 对八项规定消极适应
        5.4.3 思想境界有待提高
第6章 破解“乡政难为”问题的对策
    6.1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6.1.1 提升干部能力
        6.1.2 凝聚乡镇力量
        6.1.3 发挥社会作用
    6.2 推进乡镇扩权减压
        6.2.1 下放权力资源
        6.2.2 减轻工作负担
    6.3 健全干部选用机制
        6.3.1 健全干部激励机制
        6.3.2 健全选用考核制度
        6.3.3 健全容错纠错机制
        6.3.4 健全干部培训机制
    6.4 提高干部思想境界
        6.4.1 明确教育重点
        6.4.2 丰富教育方式
        6.4.3 注重以上率下
第七章 结论
附录一: 乡村振兴中乡镇干部干事创业问题调查问卷
附录二: 乡村振兴中乡镇干部干事创业问题访谈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村支书乡村治理研究 ——以苏南阳县花山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1. 乡村治理环境:从“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的转变
        2. 群众需求:从“物质文化”向“美好生活”的转变
        3. 村干部角色:从单一角色向多重角色的转变
        4. 基层组织职能:从“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转变
    二、问题意识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意义
    三、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分析框架
    一、基层治理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1. 社会治理理论研究
        2. 村民自治理论研究
        3. 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研究
        4. 现有研究评析
    二、行动者网络理论
        1.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相关核心概念
        3.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应用意义
    三、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1. 行动者网络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 花山乡村治理的行动者
        3. 乡村治理行动者网络的必经之点
第三章 花山片区的经济社会形态
    一、地域空间结构
    二、经济结构变迁与转型
    三、社区集体记忆
        1. 宗法关系与宗族观念
        2. 地方的文化印记
        3. 强关系、弱关系的社会表达
第四章 花山乡村治理的核心行动者
    一、作为核心行动者的村支书
        1. 村支书的总体情况
        2. 村支书的权与责
        3. 村支书核心行动者地位的取得
    二、花山的村支书
        1. 花山村支书的基本情况
        2. 花山村支书的特点分析
    三、村支书平凡而忙碌的一天:大事小事烦心事
        1. 矛盾协调
        2. 领任务
        3. 布置工作
        4. 开展党员活动
第五章 “办理差使”与自身发展——面对上级政府的转译
    一、“类科层”的管理体制
        1. 组织管理
        2. 资金管理
        3. 任务分解
    二、办理差使中的策略行为
        1. “跑”取项目:“便民服务”品牌的创建
        2. 打“擦边球”:民生实事的办理
        3. “亮点工程”:道路和路灯项目的实施
    三、干事是否有“奔头”
        1. 经济动机
        2. 政治动机
        3. 社会动机
第六章 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面对村委会的转译
    一、“乡政村治”背景下的村委会
        1. 村委会的发展历程
        2. 村委会的主要职能
        3. 村支书与村委会的关系
    二、凝聚村委会合力
        1. 重塑权威:严管村委会班子成员
        2. 规范行为:再造村务流程
        3. 激发能动性:制定考核激励办法
    三、坚持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相统一
        1. 公共事务的全过程参与
        2. 制度约束下的村民自治
        3. 村民身边的基层协商民主
第七章 多元化的需求与消解的公共性——面对一般村民的转译
    一、一般村民的需求表达
        1. 花山村民基本需求的现状分析
        2. 冲突过程中的需求应对:一起安置房分房事件的始末
        3. 民生小项目的需求满足:民生微实事的尝试
    二、困难群体的精准扶贫
        1. 困难群体的识别
        2. 用好村内资源精准扶贫
        3. 巧借外部资源精准扶贫
    三、淡化的公共意识
        1. 农民的行动逻辑
        2. 乡村公共意识的现状
        3. 消解公共意识的应对:抗洪抢险实例透析
    四、被侵蚀的公共利益
        1. 乡村秩序的变迁
        2. 公共规则的解体
        3. 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一起打孔事件的反思
第八章 “精英俘获”与村庄公共利益——面对体制外精英的转译
    一、缺失的体制外精英
        1. 体制外精英的流向:从多元精英到“边缘精英”
        2. 体制外精英缺失的现实表达
    二、企业老板的情感回馈
        1. 企业老板的行为逻辑:“公”“共”“私”的有效结合
        2. 企业老板在乡村发展中的策略行为
        3. 相处:情感回馈与自我提升
    三、“法律爱好者”的“双向”利益表达
        1. “法律爱好者”的生存之道:文化资本的转化
        2. “法律爱好者”的社会影响
        3. 相处:互惠共赢还是零和博弈?
    四、“混混”与项目
        1. “混混”的变迁
        2. “混混”在项目实施中的行为表达
        3. 相处:选择性“失语”还是强化正式权力?
第九章 外界认同与村庄发展——面对村庄外部力量的转译
    一、特色乡村迎客来
        1. 打造特色村的价值所在
        2. 游客对村庄的向往
        3. 村庄因游客而改变
    二、乡贤的现代价值
        1. 乡贤的历史作用
        2. 乡贤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实践价值
        3. 营造尊重乡贤的文化氛围
    三、一位外来投资者的“创业经”
        1. 创业的缘起
        2. 创业之路
        3. 外来投资者与乡村秩序再造
第十章 总结与讨论
    一、乡村治理的困境
    二、乡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三、村支书乡村治理的转译逻辑
    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1: 深度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附录2: 入村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3: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协助政府工作事项表
    附录4: 2016年度民生幸福建设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5: 加强村(社区)书记规范管理若干规定
    附录6: 关于加强对镇管干部外出的管理办法
    附录7: 越镇秸秆禁烧工作考核及奖惩办法
    附录8: 2016年Q村村民组长考核细则
致谢

(10)酒泉市政府统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政府统计和统计制度概述
    2.1 统计的概念和职能
        2.1.1 统计的渊源和概念
        2.1.2 统计的特点
        2.1.3 统计的职能
    2.2 政府统计的概念和职能概述
    2.3 统计制度和统计体系
    2.4 政府统计制度研究的理论依据
        2.4.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4.2 服务型政府理论
        2.4.3 新公共管理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酒泉市政府统计制度运行现状
    3.1 酒泉市政府统计的组织机构
        3.1.1 酒泉市政府综合统计系统组织机构沿革
        3.1.2 酒泉市政府统计组织机构现状
        3.1.3 酒泉市政府综合统计工作职责及机构设置
    3.2 酒泉市政府统计的调查体制
    3.3 酒泉市政府统计数据发布与职能发挥
    3.4 酒泉市政府统计的法律体系
    3.5 酒泉市政府统计制度作用成效
        3.5.1 统计工作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
        3.5.2 统计制度方法更趋合理完善
        3.5.3 统计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酒泉市政府统计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酒泉市政府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4.1.1 统计基层基础薄弱,统计任务与工作人员力量不匹配
        4.1.2 政府统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的力度不够
        4.1.3 统计信息资源浪费,统计服务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4.1.4 统计数据质量影响了政府统计公信力
    4.2 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统计管理体制和方法制度不科学不完善
        4.2.2 统计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强制力不够
        4.2.3 酒泉市统计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方法单一
        4.2.4 现行政绩考核制度对政府统计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完善酒泉政府统计制度的对策建议
    5.1 推进政府统计改革
        5.1.1 对现行统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完善
        5.1.2 对统计制度方法进行完善
        5.1.3 理顺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关系
        5.1.4 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民间统计
    5.2 全面推进统计法治建设
        5.2.1 健全统计法律法规
        5.2.2 严格统计法制实施
        5.2.3 强化统计普法宣传教育
        5.2.4 深入开展统计巡查工作
    5.3 全面加强统计系统自身建设
        5.3.1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5.3.2 不断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5.3.3 强化统计信息化建设
        5.3.4 强化统计队伍建设
        5.3.5 不断加强统计宣传工作
    5.4 以行政体制改革促进统计工作科学发展
        5.4.1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不以GDP论英雄
        5.4.2 狠抓作风建设,落实“两个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的统计行风
        5.4.3 大力加强统计文化建设,树立科学的统计核心价值观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创业与守成——如何抓好乡镇统计站的巩固和发展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合陈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研究[D]. 陈超. 长安大学, 2021
  • [2]乡村振兴战略下张郭镇特色小镇发展对策研究[D]. 许小月. 南京理工大学, 2020
  • [3]南京市洪蓝街道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章丽娜.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完善阜平县天生桥镇政府职能研究[D]. 陈晓阳. 河北大学, 2020(08)
  • [5]农村环境治理中乡镇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以N县K镇秸秆禁烧为例[D]. 马浩风. 广西大学, 2020(07)
  • [6]淮安市高沟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邵伯栋.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7]秦皇岛市S镇政府条块管理问题研究[D]. 李晓唯. 燕山大学, 2019(06)
  • [8]乡村振兴中“乡政难为”问题研究 ——以宁阳县东庄镇乡镇干部干事创业为例[D]. 郭德龙. 山东大学, 2019(09)
  • [9]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村支书乡村治理研究 ——以苏南阳县花山片区为例[D]. 谢元. 南京大学, 2018(02)
  • [10]酒泉市政府统计制度研究[D]. 贺晓静. 燕山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创业与成功——如何做好乡镇统计站的巩固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