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主席论夺权斗争(论文文献综述)
丘新洋[1](2016)在《“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夺权运动”是一场发端于上海“一月风暴”下的政治运动,地处东南海防前线的福建省也被迫卷入其中。本文以福建省“夺权运动”为研究对象,深入地分析福建各地、各单位的“夺权运动”。时间跨度从1967年初“一月风暴”的产生到1968年底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详细地论述了福建省各地、各单位的“夺权运动”,探讨在“夺权运动”下福建群众组织的三次分化和对立,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武斗”事件。此外,还力图通过对福建“夺权运动”参与者的心态、运动特点、深远影响、历史借鉴等诸多问题的分析,探究出福建省“夺权运动”的特殊规律。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除了努力重构历史事件的完整经过,还希望能给当今福建省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主法治的建设、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殷鉴。
王绍光,黄万盛,单世联,蔡翔,金大陆,徐俊忠,老田,郭春林,贺照田,罗岗[2](2013)在《70年代中国》文中研究说明由开放时代杂志社主办的第十届开放时代论坛于2012年11月18日至19日在安徽泾县查济村"钟秀梦缘"举行。本届论坛以"70年代中国"为主题,旨在探讨中国在70年代的转型,辨明改革开放前后的政治、经济及社会联系的丰富性及复杂性,淡化过于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缓冲"左"、"右"的诘抗,拓展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尺度。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并经所有发言者校订。由于篇幅限制,内容略有删节。
吴婷婷[3](2018)在《“样板戏”在《人民日报》(1966-1976)中的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日报》作为“文革”期间极少数的没有被停刊的党报之一,有着庞大的阅读群体,它的报道成为了政治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是党中央的喉舌耳目。作为核心媒介,《人民日报》对“文革”时期主流文化形式——“样板戏”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和推广。本文以“文革”期间“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为研究对象,依据框架理论和传播学知识,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厘清“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概貌,总结其传播特点,并考察其功能及效果,探寻背后的政治权力运作与意识形态控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反思新闻传播规律和戏剧存在的文化生态,为今后媒介发展及戏剧文化建设提供借镜。论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阐明此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对象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概貌。在钩沉了大量的史料基础之上,将“文革”期间“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宣传报道按照时间、标题、供稿来源、体裁、版面、篇幅等类目进行整理爬梳,利用统计学的知识最大程度地复原《人民日报》对“样板戏”的传播面貌,揭示官方是如何通过纸媒的渠道来传播“样板戏”、维护自身文化垄断地位的。第二章“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特点。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人民日报》在“样板戏”传播方面的特点:1、泛政治化报道。表现在毛主席语录频繁引用、政治口号漫天飞舞、溢美之词不绝于耳;2、高度模式化报道。从报道标题、报道署名、写作范式都可看出报道的高度模式化倾向;3、集束型全方位报道。集束型指大量地密集型报道,全方位指连环画、唱腔选集、剧本翻译等各种纸质文本的出版、音像制品、邮票等其它衍生物及有关“样板戏”移植、改编的报道;4、持续性叠加式报道。指为了增加“样板戏”曝光率和影响力而采用的长时间、分阶段连续报道以及增加其他报刊相互转载的叠加式报道。第三章“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功能及效果。本章考察“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所达到的传播功能及效果,既有服务于权力斗争的政治功能,也有专业知识分子对“样板戏”进行文艺宣传与集体“帮腔”的文艺功能,又有反馈群众接受“样板戏”教育效果及体会的教育功能,还有传递“样板戏”各种演出动态的信息功能,反映出特殊的政治语境和精神气候对“样板戏”传播与接受的影响。结语在事实判断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通过“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状况、特点及其功能分析,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反思文艺与政治、舆论宣传与文艺生态的关系,探究文艺传播的规律与经验,实现对“样板戏”生存与发展的文化阐释。
喻频莲[4](2016)在《“两报一刊”评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特殊年代的一种非常规媒体现象,“两报一刊”评论极具个案研究的价值,是当代新闻史研究不可绕过的一个对象,是修当代新闻史尤其是“文革”新闻史的客观需要。而在当代新闻史研究中,“文革”新闻史为敏感地带,研究亦为薄弱地带,以“两报一刊”评论为对象的本体研究,至今尚付阙如。本研究走出的这一小步,旨在突破盲点,而完整准确地呈现“两报一刊”评论这份历史遗产,尚任重道远。本研究重点有二:一是通过考察在“领袖——媒体——民众”的政治控制模式下,“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面貌及其宣传运作的动态过程,还原“两报一刊”评论的真实历史面目;二是通过梳理舆论权威主体从“一报一刊”评论到“两报一刊”评论,再从“两报一刊”评论到特约评论员文章的变化轨迹,厘清“两报一刊”评论从形成到终结的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性。本研究正论部分共有五章,研究思路总体上遵循纵的历史发展观,即依循“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展开,第一章考察“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渊源,即舆论权威从“一报一刊”评论到“两报一刊”评论的演化过程;第二、三、四章是对特殊历史时空下的“两报一刊”评论的本体研究;第五章考察“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终结,即舆论权威从“两报一刊”评论到特约评论员文章的演化过程。第一章“两报一刊”评论的形成主要考察“两报一刊”评论的前身“一报-刊”评论在特殊历史情境中,应形势所需演变为“两报一刊”评论的过程。第二章“两报一刊”评论的生存基础主要就更集中化的宣传体制、更权力化的新闻媒体两方面展开论述,揭示“两报一刊”评论的生存基础本质上是一个更一律的舆论环境。第三章“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内容从对“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议题分析入手,厘清“两报一刊”评论宣传内容共时性存在的内部逻辑以及历时性流变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两报一刊”评论背离实际的表达的虚伪性,及其顺应新的客观现实的表达流变。第四章“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路径主要从新闻媒体宣传路径、组织化宣传路径两方面就“两报一刊”评论宣传路径的特殊性展开分析,并通过考察具体议题沿着这两条路径展开宣传的概况,以窥全貌。第五章“两报一刊”评论的终结考察了困于表达僵局的“两报一刊”评论舆论威权渐渐折损,被新的舆论权威“特约评论员”文章取代的退场过程。通过以上五章分析,本研究最后结论是:从甚嚣尘上的喧哗到止于无力的静默,“两报一刊”评论有着其内在的历史逻辑性。具体说来是:“两报一刊”评论诞生伊始,即建立起了超越文本的舆论威权的符号价值,在“领袖——媒体——民众”的政治控制模式中,“两报一刊”评论被赋予了宣达“最新指示”的政治权力,具有无上的威权,作为重要的权力角色,参与到政治权力的运作中。凭借举国权威媒体的齐声呐喊和如毛细血管般延伸到每一个单位的组织化宣传网络,“两报一刊”评论将领袖的政治意志传达到每一个民众。提出和论证“文化大革命”的意识形态一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成为“两报一刊”评论的重要政治任务。随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实践越来越难以继续,意识形态与实践的严重背离,使以维护“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己任的“两报一刊”评论逐渐陷入到表达的困境。新的舆论权威“特约评论员”文章横空出世,名声鹊起,承担起新的“改革”意识形态的启蒙任务,“两报一刊”评论权威折损,最终失守,退出政治的舞台,淡出民众的日常生活。其终结,正如其出场一样,都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林小波[5](2004)在《“四清”运动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根据大量的原始档案资料,紧紧围绕20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以时间为线索,对“四清”运动的起源、发动、试点、铺开、高潮、转折、尾声等各个阶段的基本情况,做了一番宏观的全方位的历史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四清”运动作出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从借鉴历史经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若干思考。 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下面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和历史文献资料,介绍了研究手段、方法以及该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起源。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对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从1957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几乎每年都进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而人民公社时期的整风整社,实际上成为“四清”运动的预演。在国内,因对形势的看法以及如何解决矛盾,党内高层产生了意见分歧,导致了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大讲阶级斗争;在国际上,中苏两国因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及苏联对“三面红旗”的批评,使毛泽东认为苏联已经变修,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以及中国周边形势的紧张,使毛泽东加紧在国内进行反修防修。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开展一场以“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为宗旨的政治运动,即“四清”运动。 第二章:发动和试点。主要考察了二月中央工作会议、《前十条》以及《后十条》的基本情况,认为《前十条》是整个“四清”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对整个运动的进程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前十条》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看,在总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左”的错误,但有些观点和具体规定是正确的。从《后十条》的最初准备、起草和修改过程看,这是带有一定反“左”和防“左”意义的文件。同时,以大量史料介绍了“五反”、“四清”试点的总体概况、主要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铺开。主要阐述了“双十条”宣讲的总体情况、基本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五反”、“四清”铺开的基本内容,以及毛泽东视察“四清”时提出的基本观点。认为毛泽东对这一时期社会上的阶级斗争情况仍然看得十分严重,这促使毛泽东更加坚定搞“四清”运动的决心,并决定由刘少奇挂帅“四清”,从而使运动走向了高潮。 第四章:高潮—政策制定。主要论述了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的基本情况,认为这次会议同1963年2月和5月工作会议有着明显的不同,即提出了一些过火的不恰当的意见和措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明显向“左”转。梳理了刘少奇视察“四清”时提出的基本观点,特别是“大兵团作战”部署运动的思想,对“四清”运动的开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详细论述了《后十条》修正案的制定过程、基本内容,并与第一个《后十条》做了比较,认为《后十条》修正案最重要的修改就是整个运动由工作队领导,这是导致“四清”运动发生严重扩大化错误的重要措施和步骤,可以说,《后十条》修正案是一个有严重“左”倾错误的文件。 第五章:高潮—夺权样板。主要介绍了“四清”运动时期有名的三大夺权样板,即“白银厂经验”、“桃园经验”、“小站经验”的基本内容,认为三大夺权样板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有些甚至是根本错误的。中央对三大夺权样板的肯定和推广,一方面影响了中央决策层对阶级斗争形势的认识,从而助长了运动“左”的错误。另一方面,三大夺权样板也成为各地开展运动的示范,从而使夺权斗争在更大范围内展开。同时,本章还介绍了高校“四清”的样板即“北大社教”的基本内容,认为“北大社教”实际上是“文化大革命”的预演。 第六章:高潮—大兵团作战。主要考察了大兵团作战的基本特征,即集中优势兵力,大军压境,打歼灭战;检查和反对右倾思想;领导干部蹲点,指导“四清”;练兵练将,整训工作队:夺权斗争。 第七章:转折。主要理清了毛泽东与刘少奇冲突的基本内容,重点分析了两人冲突的原因;详细介绍了《二十三条》制定的基本过程,并分析了其影响和各阶层的反映,认为《二十三条》的颁布,标志着“四清”运动发生重大转折,即进入以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大四清”阶段;考察了“大四清”阶段的基本特征,即各地根据《二十三条》精神重新部署运动、清政治、学习毛泽东着作以及出现的严重问题。 第八章:尾声。主要论述了“四清”纳入“文化大革命”的基本过程,指出在“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同时,各地都对“四清”运动重新部署,并把“文化大革命”纳入“四清”计划之内。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不断深入,各地又以“文化大革命”为中心带动“四清”,把“四清”又纳入“文化大革命”中去,“四清”运动实际上也不了了之。 结语部分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对“四清”运动进行了初步的历史评价,认为“四清”运动在许多方面还有值得肯定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l)运动对改善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运动过程中始终强调抓生产,?
赖正维[6](2002)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文中指出“文革”期间,福建也与全国各地一样,各种群众组织林立,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遍布全省各地所谓老区农民组织。福建老区农民运动的兴起时期极短,来势异常迅猛,波澜壮阔,遍及全省,两起两落,结局悲壮。农民参加“文革”在全国并不罕见,但公开打着老区农运旗号却唯有福建,并且老区组织中又集结了大量原地下党及游击队等老区干部,因而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文革”中老区问题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这个建国以来长期未解决的历史问题在“文革”特定背景下以大规模农民运动形式爆发,然而矛盾并未解决,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个长期困扰我党的历史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分析历史现象的科学方法为指导,依据已收集的丰富历史档案资料,拟对这一过程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高天鼎[7](2015)在《胡耀邦与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研究》文中指出探索人类的发展道路,意味着不断地试错和纠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各共产党国家都曾发生过的大规模冤假错案的现象。正如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给美国工人通信中所讲的:“历史活动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必然有曲折,有迂回,甚至要付出重大牺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同样充满了艰难曲折。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曾造成过许多冤假错案。从历史上讲,形成冤假错案的原因很多,对于以实现共产主义为革命目标的共产党人,更有其历史探索的特殊性。如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高度集中的制度弊端,激进的阶级斗争思潮等等,都是产生众多冤假错案的重要原因。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纠正这些错误,防止再发生这些错误。小至政党、团体,大至民族、国家,都是在认识错误和纠正错误中走向成熟的,可以说,纠错是一项完成其成人礼的活动。纠错活动最主要的政治标志,就是清理和纠正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平反冤假错案不仅表现了领导集团具有拨乱反正的睿智和决心,更是对历史负责的郑重态度,也是政治上走向成熟,制度上走向完善,国家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化和法治化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中,不断纠正了一些历史上的错误,平反了一些冤假错案,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纠错机制——干部监督制度和干部审查制度。但是,由于民主建设的滞后,这套纠错制度是很不完善的,不仅长期遗留了许多未解决案件,而且还不断积累了许多新的案件。特别是建国以后,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政治运动接连不断,以致造成错误的叠加,旧案未销,新案又起,最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更是把“左”倾路线发挥到了极致,破坏了本不健全的民主法制,造成了全社会的迫害狂潮。政治迫害的范围,上至国家主席,下到普通百姓,多达一亿人之众,冤假错案遍布全国。在“文革”结束后,能否彻底解决这些冤假错案的问题,就成为中共能否成功实现历史转折的关键。毛泽东去世之后,继任的中共最高领导人华国锋等人采取非常手段,一举抓捕了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为了实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华国锋一方面积极推动落实干部政策,让一批老干部复出,重回领导岗位,为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创造了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华国锋又要强调他的继承毛泽东遗志的政治正当性,不能大刀阔斧地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汪东兴还给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设置了“两个凡是”的藩篱。历史转折时期,需要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在这种“乍暖还寒”的背景下,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与随后的中组部部长的任上,率先吹响了拨乱反正的号角,推动全党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开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是拨乱反正实现历史转折的重要内容。首先,“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推动落实干部政策转变为平反冤假错案,并取得初步进展;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工作进入高潮,形成了层层部署、逐级负责,专门机构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党上下一起动手的局面。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完成;中共十二大以后,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继续深入,重点转为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至中共十三大之前,过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案得到了全面清理,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完成。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历时十年之久,清理的大量案件不可胜数。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全力支持,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数以十万计的一线干部积极努力,保证了平反冤假错案的顺利开展。平反冤假错案的部署,是有重点分阶段展开的:首先解决的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穿插处理“文化大革命”前和建国前的历史案件。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冤假错案平反工作基本完成后,重点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随着拨乱反正的深入,一些重大案件和重要人物的平反工作,做过多次结论。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完成,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的历史进程中,胡耀邦功不可没。1977年后,胡耀邦历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中组部部长、中纪委第三书记、中央秘书长、中宣部部长、中共中央总书记等职,先后主持中组部、中央书记处和中央日常工作,曾亲自主持平反一大批冤假错案,批示解决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在他其主持中组部工作期间,为平反冤假错案做了大量基础性和开拓性工作。后来在中央领导岗位上,胡耀邦也一直关注并指导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进程,参与领导制订了《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参与指导了对林彪、“四人帮”集团的“两案”审判工作,为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开展扫清了障碍。除此之外,胡耀邦还关注许多具体案件,作出了许多指示,为一大批遭受冤屈和迫害的老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本研究共包括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四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意义,梳理20多年来关于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重点专题的综合分析,指出目前学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明确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重点介绍“文化大革命”及之前中共党史上一些重大冤假错案的形成和中共为此而开展的三次大范围的纠正工作;第二章主要内容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政治形势,华国锋和中共中央的政治态度,胡耀邦出任中组部部长的背景,以及从落实干部政策转向平反冤假错案的变化。第三章主要内容是:1977年到1978年期间,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和中组.部部长任上,为平反冤假错案、重新确立全党思想路线的推动作用,在组织领导平反工作中取得的初步进展,以及他在中央工作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推动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努力。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胡耀邦参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参与领导“两案”审判工作等。在此前后,平反冤假错案全面展开,为刘少奇、瞿秋白、习仲勋等中共高级领导人恢复了名誉,为全国各地各部门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一些重大事件作了平反决定。在此基础上,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第五章主要内容是:处理地下党、肃反、肃托等建国前历史积案,由政法系统经办的一些冤假错案,“文革”重灾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革遗留问题处理”等,以及全国范围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完成情况。结语部分:分析了平反冤假错案与拨乱反正,实现历史转折的关系。中共在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过程中,对左倾路线有了更深刻认识,使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成为全党和全民的共识。
廖迅乔[8](2014)在《认知视角下《人民日报》社论(1966-1971)的批评语篇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以文革前期(1966-1971)的《人民日报》社论为研究对象,以批评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为基本理论框架,同时借鉴认知语言学的语篇世界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识解活动理论,考察社论在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的语言特征及其认知功效,阐释社论如何引导读者建构既定的语篇世界,进而控制读者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通过对1966-1971年间122篇《人民日报》社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本研究有以下发现:在词汇层面,文革社论中的高频实词限定了语篇世界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元范畴的构成、性状和相互关系,将语篇世界虚构为两个对立阵营相互斗争的巨大战场,以强化读者的阶级斗争意识。在句法层面,社论一方面通过祈使句的密集使用来建构态度性亚世界,并以之作为语篇世界发展的方向,迫使读者按照既定的规则和方式进行政治实践;另一方面又通过大量的引述句来建构认识性亚世界,用于限定和管束语篇世界的构成,迫使读者的视角和领袖的视角保持绝对一致,造就“以领袖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在语篇层面,社论通过“开篇—中段—结论”的结构,传递“虽然形势大好,但是社会危机仍存,因此必须继续革命”的基本逻辑,赋予了语篇世界“发展与危机并存”的矛盾特性,向读者灌输阶级斗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最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中大量出现的事件结构空间隐喻将空间结构关系投射到语篇世界,限定语篇世界中各个概念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这样一个通过反复强化建立起来的语篇世界及其认知结构驱使读者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划分现实世界,同时强化了读者的恐惧焦虑心理和权威意识,释放了破坏攻击欲望,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失序。通过对文革前期《人民日报》社论的分析,本研究希望解释文革语篇与文革思维和政治霸权之间的关系,揭示极端政治语篇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控制和对畸形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反思文革对个人和社会的冲击,倡导用理性和人性的语篇客观反映外部世界,塑造公正和谐的社会秩序。
张志明[9](1995)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文中指出革命委员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形势由局部夺权发展到“全面夺权”,直至全局失控的严峻情势下,历尽磨难后才靠军队“支左”与多种力量的平衡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地方国家权力机构。 革命委员会经历了由鼎盛、平复和衰亡的历史嬗变过程。在鼎盛时期,它是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类似于军事管制的机构;在平复和衰亡时期,它逐渐演变为各级党委领导下的地方政权机构。最终为地方人民政府所取代。 打破“文革”前政治体制后新建的革命委员会,不仅没有克服原体制中的弊端,而且将其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革命委员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适应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需要,同时它也承担了管理其他社会事务的一些基本职能。 革命委员会的产生除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外,还与“文革”前业已形成的体制、政治文化和思想理论中的弊端和错误有着深层的社会历史联系。 反思革命委员会的历史教训而知,唯有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深刻变革,才能逐渐实现对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的超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发育、完善和确立,无疑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昭示了光明而广阔的发展前景。
叶青[10](2002)在《“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文中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浩劫。沉重的代价换来了宝贵的教训。对文革史的研究有着以史为鉴的重要意义。“文革”作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全国性的群众运动,有着丰富的社会基层与区域方面的内容。群众组织是群众运动的细胞、成分与结构。群众运动与群众组织互为因果。千百万群众投身于文化大革命,也因此催生了众多的、形形色色的群众组织。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多视角、多层次探究了福建文革群众组织产生、发展、演化整个发展脉络及其变动轨迹,并力图分析福建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产生、对立演化的原因及其在文革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没有秩序、没有纪律的群众运动和群众组织都必须给予科学的批判。
二、毛主席论夺权斗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主席论夺权斗争(论文提纲范文)
(1)“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学术研究之回顾 |
二、论文选题之缘由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狂潮初起:“一月风暴”前福建的“文革” |
第一节 从第一张大字报到工作组的进驻 |
第二节 工作组“维稳”的“失败” |
第三节 群众组织的产生和”破四旧“运动 |
第四节 “八·二九”事件:“保守派”与“造反派”的“较量” |
第五节 权力机构的瘫痪:从“八·二九”事件到“一月风暴” |
第二章 全面“夺权”:福建省的“夺权运动” |
第一节 福建省报社系统的“夺权运动” |
第二节 “夺权运动”的个案分析:以龙岩和南平为例 |
(一) 龙岩“夺权”的产物:“临时勤务委员会” |
(二) 南平“夺权”的产物:“南平地区革命造反委员会” |
(三) 龙岩和南平两地“夺权运动”的异同点分析 |
第三章 混乱的局势:军队介入“文革”和“三支两军” |
第一节 军队“支左”的“偏差”:“一·二六”事件的产生 |
第二节 从《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产生到“四月平反” |
(一) 一“石”波澜:《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出台 |
(二) “支左”政策下的“错误行动” |
(三) 周恩来的“六点指示” |
(四) 流产的“政权”: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第一次筹建 |
(五) “一·二六”事件下的权力转移:“反夺权”与“军管” |
第三节 群众组织的分化与组合 |
(一) “革”与“保”:群众组织的第一次分化和组合 |
(二) “拥军”与“反军”:群众组织的第二次分化与组合 |
(三) “打韩”与“批韩”:群众组织的第三次分化与组合 |
第四节 “夺权者”之间的“较量”:无止境的“武斗” |
(一) 榕树下的“革命”:省城的“武斗” |
(二) 武夷山下的“拼杀”:闽北地区的“武斗” |
(三) 红土地的“悲歌”:闽西地区的“武斗” |
(四) 福建省其他地区的“武斗” |
第四章 “全省一片红”;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
第一节 漫长的“谈判”’:从“学习班”到“大联合” |
(一) “大联合”的初始阶段 |
(二) “大联合”的发展阶段 |
(三) “大联合”的“斗私批修”阶段 |
(四) “大联合”的“大批判”阶段 |
第二节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
第五章 历史的回音:福建省的“夺权运动”带来的思考 |
第一节 “文革”全景下的“夺权运动” |
(一) “夺权运动”的原因及其性质 |
(二) “夺权运动”在“文革”中的政治意义 |
(三) 福建“夺权运动”的特点 |
第二节 “疯狂与理性”:“夺权运动”参与者的心态分析 |
(一) 革命狂热型 |
(二) 利益驱动型 |
(三) 无路可退型 |
(四) 混水摸鱼型 |
(五) 逍遥观潮型 |
第三节 “夺权运动”对当时福建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
(一) “夺权运动”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 |
(二) “夺权运动”对文化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 |
(三) “夺权运动”对人民社会生活造成的直接危害 |
第四节 历史的殷鉴:为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反面教材 |
结语 |
附录一:1966年福建省行政区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70年代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革”中的“新思潮” |
二、“文革新政”和70年代 |
三、70年代的伦理记忆与日常生活 |
四、70年代的制度遗产 |
五、70年代与“三农”问题 |
七、“文革”结束及“新时期”开始的历史—观念意涵 |
(3)“样板戏”在《人民日报》(1966-1976)中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概貌 |
第一节 《人民日报》传播“样板戏”的政治文化语境 |
第二节 《人民日报》对“样板戏”传播报道的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特点 |
第一节 泛政治化报道 |
第二节 高度模式化报道 |
第三节 集束型全方位报道 |
第四节 持续性叠加式报道 |
第三章 “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功能及效果 |
第一节 政治功能及效果:为权力斗争制造舆论 |
第二节 文艺功能及效果:为文艺评论提供交流平台 |
第三节 教育功能及效果:反馈群众接受“样板戏”教育的体会 |
第四节 信息功能及效果:分享“样板戏”各种演出信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两报一刊”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重要概念阐释 |
一、“两报一刊” |
二、“两报一刊”评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主体性文献 |
二、背景性文献 |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五节 研究思路、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形成 |
第一节 “一报一刊”评论:“两报一刊”评论的缘起 |
一、“一报一刊”评论的出现 |
二、“一报一刊”评论的特殊规格 |
三、“一报一刊”评论的舆论转向 |
第二节 从“一报一刊”评论到“两报一刊”评论 |
一、《解放军报》比肩“一报一刊”的政治资本 |
二、《解放军报》与“一报一刊”联合署名的政治修辞 |
三、“由乱而治”:“两报一刊”评论的舆论基调 |
四、“两报一刊”评论的基本样态 |
第二章 “两报一刊”评论生存的基础 |
第一节 更集中化的宣传体制 |
一、“文革”前的宣传体制 |
二、“旧”宣传体系的瘫痪 |
三、“新”宣传中枢:特殊小组 |
第二节 更权力化的新闻媒体 |
一、“夺权”:新闻媒体的集中化 |
二、“越位”:新闻媒体的权力化 |
三、“宣达”:“两报一刊”评论的权力角色 |
第三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内容 |
第一节 “两报一刊”评论的主要宣传议题 |
一、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
二、论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合法性 |
三、舆论审判党内阶级敌人 |
四、指导秩序重建 |
五、关切世界革命形势发展 |
六、扞卫毛泽东思想的一元化领导 |
七、指导军队建设 |
第二节 背离实际:“两报一刊”评论表达的虚伪性 |
一、虚构的两条路线斗争史 |
二、虚假的革命胜利 |
三、虚无的理想政治社会图景 |
第三节 顺应现实:“两报一刊”评论表达的流变 |
一、“天下大治”表达的流变 |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表达流变 |
第四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路径 |
第一节 “文革”时期宣传网络的重建 |
一、新闻媒体宣传网络从失范到规范 |
二、组织化宣传网络的常规与非常规 |
第二节 “两报一刊”评论的新闻媒体宣传路径 |
一、“对版面”:报刊宣传的一律 |
二、“今晚广播,明日见报”制度化 |
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播造势 |
四、新闻媒体对“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议题再阐发 |
第三节 “两报一刊”评论的组织化宣传路径 |
一、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
二、单位政治学习小组 |
三、基层民众对“两报一刊”评论的学习与讨论 |
第五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终结 |
第一节 “两报一刊”评论舆论威权的折损 |
一、新的舆论阵地开辟:《理论动态》创刊 |
二、新的舆论阵线联盟的形成 |
第二节 从“两报一刊”评论到特约评论员文章 |
一、“特约评论员文章”的地位赋予 |
二、“两报一刊”评论的退场 |
结语:“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逻辑性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类 |
三、博、硕士学位论文 |
四、资料汇编类 |
五、外文资料 |
附录 |
一、“一报一刊”评论目录 |
二、“两报一刊”评论目录 |
三、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5)“四清”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文献资料 |
三 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 |
四 基本框架和学术创新 |
第一章 起源 |
一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
二 “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 |
三 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 |
第二章 发动和试点 |
一 “二月中央工作会议”与《前十条》 |
二 “五反”试点 |
三 农村“四清”试点 |
四 《后十条》 |
第三章 铺开 |
一 “双十条”宣讲 |
二 继续“五反” |
三 “四清”铺开 |
四 毛泽东视察“四清” |
第四章 高潮--政策制定 |
一 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 |
二 刘少奇视察“四清”运动 |
三 《后十条》修正案 |
第五章 高潮--夺权样板 |
一 “白银厂经验” |
二 “桃园经验” |
三 “小站经验” |
四 “北大社教” |
第六章 高潮--大兵团作战 |
一 集中优势兵力,大军压境,打歼灭战 |
二 检查和反对右倾思想 |
三 领导干部蹲点,指导“四清” |
四 练兵练将,整训工作队 |
五 夺权斗争 |
第七章 转折 |
一 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公开冲突 |
二 《二十三条》 |
三 “大四清” |
第八章 尾声 |
结语: 对“四清”运动的历史评价与思考 |
一 历史评价 |
二 几点思考 |
附录: “四清”运动大事记(1957年-1967年)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学术研究回顾及本文选题之缘由 |
二、 本文的理论依据 |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及资料来源 |
第一章 老区问题之历史渊源 |
第一节 辉煌的历史与特殊的贡献 |
一、 卓着的功勋 |
二、 巨大的代价与牺牲 |
第二节 经济文化的发展与“造血功能”的严重不足 |
一、 经济文化的恢复与发展 |
二、 “造血功能”的严重不足及其原因 |
第三节 政治上的“多灾多难” |
一、 关于“反地方主义”问题 |
二、 “七千人大会”及1962年留有“尾巴”的平反工作 |
三、 “四清”运动 |
四、 1966年省委的工作总结及目标 |
第二章 “文革”中老区问题产生之背景 |
第一节 动乱升级对广大农才寸的冲击 |
第二节 红卫兵组织及大串连影响 |
一、 各种红卫兵组织及其它“造反组织”的建立 |
二、 大串连活动对农村的影响 |
第三节 所谓“一月夺权”的推动 |
第四节 原老区干部自上而下的推波助澜 |
第三章 老区农民运动形成、发展与首次高潮(66年底至67年2月) |
第一节 福州郊县农民首先参加“文革” |
—、 “贫下中农赤卫队”的成立与“九·一”大字报风波 |
二、 全省第一个农民造反组织及第一张农民大字报 |
第二节 各地老区农民活动的兴起及“一月夺权” |
一、 第一次农民开进福州 |
二、 第二次农民开进福州 |
三、 “一月夺权”风暴 |
第三节 老区组织的建立及其特点分析 |
一、 连江的老区组织 |
二、 罗源的老区组织 |
三、 晋江专区的老区组织 |
四、 老区组织的特点分析 |
第四章 老区农民运动第一次受挫(1967年2-4月) |
第一节 “一·二六事件”及《福建前线部队公告》颁布 |
一、 “一·二六事件” |
二、 《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颁布 |
第二节 “二·四”、“二·五”事件及老区农民第三次进福州 |
一、 “二·四”、“二·五”事件 |
二、 “二·七”事件及农民第三次开进福州 |
三、 批判“经济主义”及“揪高级政治扒手” |
第三节 省军区对老区等“造反派”组织的遏制措施 |
一、 省军区对前革造会势力的打击 |
二、 省军区对老区组织实行的遏制措施 |
第四节 “前革委会”的夭折及其委员中拟用的老区干部 |
一、 “前革委会”的筹建 |
二、 “前革委会”省委委员中拟用的老区干部 |
第五章 老区农民运动的平反与再次高潮(1967年4—8月) |
第一节 中央关于福建问题一系列指示及军管会对老区平反措施 |
一、 中央关于福建问题的指示及省军管会的成立 |
二、 省军管会对老区问题的平反措施 |
第二节 老区组织的恢复及其活动 |
一、 老区组织重振旗鼓 |
二、 全省各专、县部分老区组织 |
三、 经费问题 |
第三节 全省各地区农民进城情况及“八·一三”事件 |
一、 全省各地区农民进城情况 |
二、 “八·一三”事件—农民第四次开进福州 |
三、 中央为禁止武斗及农民进城所做的种种努力 |
第六章 老区农民运动二次受挫及易帜后争斗(67年9月—68年12月) |
第一节 老区组织的改旗易帜 |
一、 中央及军管会稳定福建局势的措施 |
二、 老区组织与省农总司的合并 |
第二节 “七二三”协议的签订及省市革委会的成立 |
一、 北京学习班及“七二三”协议的签订 |
二、 省市革委会的成立 |
三、 两届革委会委员中对老区干部之任用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悲壮的结局 |
一、 对所谓“范黄地下黑司令部”与“八月提纲”的批判 |
二、 革委会成立后老区活动的逐渐平息 |
第七章 拔乱反正 老区问题之最终解决 |
第一节 政治上的扬眉吐气 |
一、 老区问题之初步解决(1976—1978年) |
二、 老区问题之较彻底解决(1978年—1985年) |
第二节 经济上的致富与文化上的繁荣 |
一、 不遗余力的扶贫开发 |
二、 老区建设的巨大成就 |
第八章 与老区组织及活动有关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中央、军管会及其他“造反派”组织与老区组织的关系 |
一、 中央“文革”小组与老区组织 |
二、 省军区、军管会与老区组织 |
三、 “八·二九”与老区组织 |
四、 革造会与老区组织 |
第二节 “文革”期间的韩先楚 |
总结 老区问题带来的思考 |
第一节 老区组织的建立及活动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后果 |
第二节 福建地方干部队伍之分析 |
第三节 老区问题的经验教训 |
附一: 福建“文革”前期大事记(1966.5.16—1969.12) |
1966年5月16日前福建部分与“文革”有关大事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 |
1969年 |
附二: “文革”时期福建省各群众组织所出版的报刊一览: |
附三: 文革期间与老区组织有关的部分资料选编 |
一、 “洪乐急电” |
二、 1966年1月28日《福建日报》发表社论《独有英雄驱虎豹——赞福州市郊九九野战兵团》 |
三、 1967年3月7日福州军区转发闽侯军分区告《告闽侯地区贫下中农书》 |
四、 1967年3月7日凌尚武所做的检查 |
五、 1967年3月14日《福建日报》关于“本省召开革命根据地工作座谈会”的报道 |
六、 1967年2月拟成立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材料 |
七、 1967年6月3日韩先楚在福州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上关于老区问题的讲话 |
八、 省军管会关于老区组织平反的系列公告 |
九、 有关“八·一三”农民进城的资料 |
十、 1967年8月17日福建两大“造反派”组织在京达成的四个协议 |
十一、 1967年10月福州军区关于支左工作中错误的检查 |
十二、 1967年11月省革造会发言人就派代表上京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一事发表谈话 |
十三、 关于各群众组织收缴武器,制止武斗的两份协议 |
十四、 有关1968年成立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资料 |
十五、 有关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自动撤消”的资料 |
十六、 1968年10月8日韩先楚在福建省革发会核心小组和常委会议上关于各地农总、农革总、农司三结合问题及生产队是否成立革委会问题的讲话 |
附四: 论文主要参考文献资料一览 |
档案资料 |
出版着作、报刊: |
中文摘要 |
(7)胡耀邦与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研究的三个阶段 |
(二) 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研究中的重点专题 |
(三)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共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及纠正机制 |
一、中共建政前的冤假错案及纠正机制 |
(一) 中共建政前的冤假错案 |
(二) 中共建政前的平反冤假错案活动 |
二、建国前十七年的冤假错案概述 |
(一) 中共建政初期的冤假错案问题 |
(二) 1960年代初期的纠错工作和“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 |
三、“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概述 |
(一)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冤假错案 |
(二) “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的落实干部政策工作 |
第二章 从落实干部政策到平反冤假错案 |
一、落实干部政策工作面临的政治形势 |
(一) 落实干部政策工作陷入“两难”境地 |
(二) “两个凡是”的提出及影响 |
(三) 老干部的复出与拨乱反正中坚力量的形成 |
二、胡耀邦出任中组部部长 |
三、从落实干部政策转向平反冤假错案 |
第三章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序曲(1977-1978) |
一、中组部拨乱反正的初步实现 |
(一) 召开整风会议,整顿组织部门 |
(二) 建立健全平反冤假错案的组织机构 |
(三) 召开疑难案例座谈会 |
(四) 创办《组工通讯》 |
(五) 与时俱进地调整审干政策 |
二、全党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
(一) 中央党校的“三次路线斗争”讨论 |
(二)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
三、平反冤假错案的起步 |
(一) “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的平反 |
(二) “彭黄张周”冤案的初步平反 |
(三) 复查“四清”运动中的冤案 |
(四) “恶攻”案件的初步处理 |
(五) 内蒙三大冤案的平反 |
(六) 知识分子冤假错案的初步平反 |
(七) 为右派分子摘帽、改正 |
四、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突破口 |
(一) 平反冤假错案成为中央工作会议的重要主题 |
(二) 天安门事件的平反及舆论宣传 |
(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转折 |
第四章 平反冤假错案的全面展开(1979-1982) |
一、奠定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础的两件大事 |
(一) 进行“两案”审判 |
(二) 通过《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二、中共高级领导人的平反 |
(一) 为刘少奇冤案平反 |
(二) 为瞿秋白恢复名誉 |
(三) 为“彭罗陆杨”反党集团平反 |
(四) 为习仲勋所涉一系列冤案平反 |
三、全国各地、各部门重大事件的平反 |
(一) 为中组部冤案平反 |
(二) 为文艺界冤案平反 |
(三) 解决“一月夺权”的问题 |
(四) 为部分民族地区冤假错案平反 |
(五) 为潘汉年冤案平反 |
四、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 |
第五章 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和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完成(1983-1987) |
一、从平反冤假错案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
二、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处理 |
(一) 处理地下党历史遗留问题 |
(二) 解决肃反、肃托的历史遗留问题 |
(三) 全面复查纠正政法系统经办的冤假错案 |
(四) 广西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工作 |
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基本完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8)认知视角下《人民日报》社论(1966-1971)的批评语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3.1 语料收集 |
1.3.2 语料分析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文革报刊研究 |
2.2 文革大字报研究 |
2.3 文革小说研究 |
2.4 文革样板戏研究 |
2.5 文革政治口号研究 |
2.6 文革政治仪式语篇研究 |
2.7 文革语篇综合研究 |
2.8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理论背景 |
3.1 批评语篇分析 |
3.1.1 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渊源 |
3.1.2 批评语篇分析的主要研究模式 |
3.1.3 批评语篇分析的基本原则 |
3.2 认知语言学 |
3.2.1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
3.2.2 语篇世界理论 |
3.2.3 概念隐喻理论 |
3.2.4 识解活动理论 |
3.3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文革社论的词汇特征 |
4.1 高频实词的提取 |
4.2 高频名词 |
4.2.1 政治主体 |
4.2.2 政治观念 |
4.2.3 政治事件 |
4.2.4 时空范畴 |
4.3 高频动词 |
4.3.1 对立性关系 |
4.3.2 统一性关系 |
4.4 高频形容词 |
4.4.1 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
4.4.2 资产阶级的落后性 |
4.4.3 对立性的空间满格 |
4.5 高频副词 |
4.5.1 性质状态 |
4.5.2 逻辑关联 |
4.5.3 评价态度 |
4.5.4 时间量度 |
4.5.5 空间量度 |
4.6 词汇特征与语篇世界 |
4.7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文革社论的句法特征 |
5.1 祈使句 |
5.1.1 祈使句的概貌 |
5.1.2 祈使句的句法特征 |
5.1.3 本节小结 |
5.2 引述句 |
5.2.1 引述句的类别 |
5.2.2 引述句的句法特征 |
5.2.3 本节小结 |
5.3 句法特征与语篇世界 |
5.3.1 祈使句与态度性亚世界 |
5.3.2 引述句与认识性亚世界 |
5.3.3 本节小结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文革社论的篇章特征 |
6.1 开篇:形势大好 |
6.1.1 政治形势 |
6.1.2 文化形势 |
6.1.3 经济形势 |
6.1.4 外交形势 |
6.1.5 本节小结 |
6.2 中段:危机深重 |
6.2.1 政治危机 |
6.2.2 文化危机 |
6.2.3 经济危机 |
6.2.4 外交危机 |
6.2.5 本节小结 |
6.3 结论:继续斗争 |
6.4 篇章特征与语篇世界 |
6.5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文革社论的语篇世界 |
7.1 空间隐喻与语篇世界 |
7.2 位置关系 |
7.2.1 无产阶级范畴内的位置关系 |
7.2.2 资产阶级范畴与无产阶级范畴的位置关系 |
7.3 运动方向 |
7.3.1 无产阶级范畴的运动方向 |
7.3.2 资产阶级范畴的运动方向 |
7.4 运动路径 |
7.4.1 无产阶级范畴的运动路径 |
7.4.2 资产阶级范畴的运动路径 |
7.5 力作用关系 |
7.5.1 无产阶级范畴内的力作用 |
7.5.2 资产阶级范畴内的作用力 |
7.6 语篇世界与现实世界 |
7.7 本章总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2 创新与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人民日报》社论122篇小样本及其类别 |
附录2:高频名词及频率 |
附录3:高频动词及频率 |
(9)“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引言 |
第一章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 |
第一节 “不破不立“:毛泽东笃信只有通过“天下大乱”才能达到“天下大治”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初朝的改组和夺权 |
第三节 批判“资反路线”导致全国“全面夺权” |
第二章 从“上海人民公社”到“全国一片红” |
第一节 “一月革命”和“上海人民公社”的出现 |
第二节 毛泽东对夺取后新生政权名称的慎思和“上海人民公社”名称的改变 |
第三节 全局失控、进退维谷:毛泽东号令人民解放军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 |
第四节 “全国一片红”的曲折历程 |
第三章 革命委员会的历史嬗变 |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的鼎盛时期(1967年1月—1969年4月) |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的平复时期(1969年4月—1972年8月) |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的衰亡时期(1972年8月—1979年9月) |
第四章 革命委员会的结构及功能 |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概念考 |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的社会功能及实际运作 |
第五章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体制条件 |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政治思想条件 |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理论条件 |
第六章 反思与超越:对革命委员会的历史评述 |
第一节 毛泽东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 |
第二节 毛泽东理想与现实的悖论之源 |
第三节 政权机构与经济体制的辩证法 |
结语 |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
谢辞 |
(10)“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 |
二、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 |
三、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四、 作者的基本观点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与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
一、 中国古代、近代的群众运动 |
二、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和毛泽东领导下的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
三、 从新中国建立至文革前的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
四、 中共与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
第二章 福建群众组织的产生 |
一、 文革的发动与群众组织的产生 |
二、 福建红卫兵组织的产生 |
三、 东海前线红卫兵 |
四、 红卫兵组织的“破四旧” |
第三章 福建群众严重对立的出现与群众组织的发展 |
一、“八·二九事件”──群众组织对立的肇始 |
二、 福建群众组织“革”与“保”的对立 |
三、 福州工人赤卫队 |
四、 福州农民赤卫队 |
五、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福建革命委员会 |
第四章 红卫兵的“大串连”与福建群众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
一、 红卫兵组织的大串连 |
二、 福建群众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
三、 福州工人革命造反联合总部 |
四、 福建老区人民反帝反修野战军联络总站 |
第五章 “一月风暴”与福建省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的成立 |
一、 “一月风暴”和“反经济主义之风”在福建 |
二、 福建省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 |
第六章 “文革”的深入与福建群众组织“拥军”与“反军”对立 |
一、 部队支左与省军管会成立 |
二、 “1·26事件”----“拥军”与“反军”的界标 |
三、 福建“拥军派”组织的壮大 |
四、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 |
五、 福建省机关革命造反总司令部 |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的新形势与福建群众组织演变的加速 |
一、 “二月逆流”后“反军派”的再起 |
二、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 |
三、 武汉“七·二○事件”后“反军派”组织的扩展 |
四、 毛泽东改变战略部署与福建群众组织新分化 |
五、 四·二○革造会 |
六、 革造会内部的分化 |
第八章 “革命大联合”前后群众组织重新整合 |
一、 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
二、 “革命大联合” |
三、 福建群众组织重新整合 |
第九章 “福建省革委会”的产生与群众组织的消亡 |
一、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
二、 福建文革群众组织的消亡 |
第十章 福建群众组织特征及对立演变的分析 |
一、 福建文革中群众组织的特征 |
二、 对立演变原因的分析 |
结语: 文化大革命中群众组织研究的若干思考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福建省“破四旧”中参加运动的单位、人数统计表 |
△福建省“破四旧”中查抄物品统计表 |
△“一·二六事件”后福建群众组织分离的网络图 |
△毛泽东思想人民反修战斗团连江总部革委会 |
△福建老区人民反帝反修野战军联络总站 |
△全省各专、县“老区”组织概况一览表 |
△八·二九榕司下属分部组织结构表 |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福州市及各市县网络图 |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所属系统一览表 |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第二轻工业系统组织分布图 |
△福建省各县市主要群众组织概况一览表 |
△1968年1·18北京来电后福州主要群众组织对时局态度一览表 |
△福建省各专区开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情况一览表 |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常委名单一览表 |
群众组织成立宣言、时局声明等目录 |
△东海前线红卫兵总部宣言 |
△福州市工人赤卫队总部成立告全市革命职工书 |
△毛泽东思想思想红卫兵福建革命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 |
△福建省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成立宣言 |
△“福建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成立的实况 |
△“2·11”大会会议的实况 |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福州工人2.11革命造反司成立宣言 |
△福建省直党群机关革命造反总部成立宣言 |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宣言 |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的实况 |
△福州军区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宣言 |
△热烈欢呼干到底公社新生 |
△四·二○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公告 |
△四·二○革造会红卫兵警备区政治部、司令部成立公告 |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福州部队支左联络站成立公告 |
△福建省革造会福州市工联总12.5革命行动委员会公告 |
△“新飞虎”队《造反公告》 |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时局声明 |
△福建前线工农赤卫军联合总部原子总部关于支持联合总部退出省革造会声明 |
△革造会《向北京》朝阳联络站成立公告 |
△“二·二”协议签字的福建省群众组织名单 |
△福州工人群众组织革命大联合的协议 |
△各省、市、自治区革委会全部成立庆祝大会 |
△福建省各革命群众组织关于大力巩固和发展革命大联合的协议的签字组织名单 |
附录 |
福建省档案馆、福州市档案馆馆藏福建省群众组织资料 |
(一) 以学生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
1、 福建省大专院校群众组织 |
2、 福建省中等专业学校 |
3、 福州中学群众组织 |
4、 外地来榕学生组织 |
(二) 以工人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
(三) 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
(四) 以机关干部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
四、毛主席论夺权斗争(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D]. 丘新洋.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2]70年代中国[J]. 王绍光,黄万盛,单世联,蔡翔,金大陆,徐俊忠,老田,郭春林,贺照田,罗岗. 开放时代, 2013(01)
- [3]“样板戏”在《人民日报》(1966-1976)中的传播研究[D]. 吴婷婷. 扬州大学, 2018(01)
- [4]“两报一刊”评论研究[D]. 喻频莲.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5]“四清”运动研究[D]. 林小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4)
- [6]“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D]. 赖正维.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
- [7]胡耀邦与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研究[D]. 高天鼎.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3)
- [8]认知视角下《人民日报》社论(1966-1971)的批评语篇分析[D]. 廖迅乔.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 [9]“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D]. 张志明. 中共中央党校, 1995(12)
- [10]“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D]. 叶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