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按模型制作立体图

一步按模型制作立体图

一、根据模型一步制成立体图(论文文献综述)

常成[1](2018)在《互承结构空间形态生成及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承结构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建造技术及计算工具的发展,建筑中对互承结构的实践和应用又重新受到关注。互承结构的独特的建造形式与结构逻辑紧密关联,因此,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对互承结构技术层面的深层次分析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本文回溯了互承结构历史的演进,以时间轴为线,详细梳理了互承结构的形态演变,以材料为分类标准,总结了互承结构相关领域研究和设计先驱者的工作,并探究了深藏于互承结构背后的形态呈现的机制。其次,论文阐述了互承结构由面到空间形态生成的技术逻辑,从几何形态的角度,深入探讨和梳理了互承结构的类型,在建筑空间概念下,对比互承结构应用的局限与潜能,通过案例分析归纳出互承结构的形态拓展策略。最后,基于建造及结构逻辑对传统的虹桥结构进行重构操作。论文讨论了原型与重构之间的关系,按照组合重构和尺度重构的技术逻辑,借助参数化软件,建立起从互承单元的形态拓扑再到建筑设计形态的虹桥重构全过程,通过引入新的互承单元形态的思路,使得互承结构的结构特质及结构逻辑能够成为形态生成的有效策略。

苏衍峰[2](2019)在《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动态全息三维显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维显示技术可以提供人眼所需的立体视觉信息,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军事、娱乐等领域,其中全息三维显示技术能够完整地记录和再现三维物体的全部信息(包括振幅信息和位相信息),提供人眼所需的全部立体感知,因而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真三维显示方法。然而,由于目前的全息记录材料的刷新速率有限,导致传统的光学全息难以满足实时动态的显示需求。近年来,随着空间光调制器(SLM)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的进步,基于SLM的动态全息三维显示技术逐渐成为了三维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受困于现有的工艺条件和掌握的技术手段,当前SLM的结构参数与高质量全息视频显示需求的SLM的结构参数之间仍然存在差距,直接导致了SLM的空间带宽积受限,从而使得基于SLM的全息三维显示系统的显示效果不能尽如人意。此外,由于三维物体往往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及庞大的信息量,导致全息图的计算数据量和刷新数据量也较为庞大,从而也限制了实时动态全息三维显示技术的发展。本论文围绕基于SLM的动态全息三维显示技术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动态全息三维显示为研究目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系统性地研究了基于SLM的全息显示机理,重点讨论了全息显示的特征参数,包括分辨率、尺寸和视角,详细分析了 SLM的结构参数对全息再现像的各个特征参数的影响。在再现像分辨率的分析中,分别利用了像素数、点扩散函数(PSF)和调制传递函数(MTF)对全息再现像的分辨率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在再现像尺寸的分析中,分析了再现像尺寸受限的原因,并利用多SLMs全息再现像拼接的方法实现了再现像尺寸的放大,且指出了此方法未来的可拓展性;在再现像视角的分析中,归纳了典型的再现像视角拓展方法,指出了多SLMs曲面拼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拓展性,并利用两个SLMs的曲面拼接搭建了全息再现像视角拓展实验验证系统,实现了全息显示的视角拓展。(2)详细阐述了典型的三维物体全息图的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层析法的优势并重点讨论了层析法中深度信息的表达问题,在傅里叶全息显示系统中利用程控变焦透镜来表达深度信息实现了多平面三维显示,并以增强现实显示为应用背景设计了多平面全息增强现实三维显示系统且进行了实验验证,为简化系统光路又提出了利用离轴全息透镜作为图像融合元件的系统优化方法,并实验制作了离轴全息透镜且搭建了优化实验系统;在菲涅尔全息显示系统中利用菲涅尔衍射距离来表达深度信息计算了三维物体的层析菲涅尔全息图并进行了动态光学重建。以双视三维显示为研究目标,提出了基于零级抑制光栅的全息双视三维显示及其增强现实显示方法,理论设计并实验制作了所需的零级抑制光栅,且搭建了全息双视三维显示系统及其增强现实显示系统,并利用层析菲涅尔衍射算法计算了用于全息双视三维显示系统的合成全息图,实现了可供两人同时观看的全息双视三维显示及其增强现实显示的效果。(3)提出了基于单空间光调制器和光栅导光板的双目全息三维显示方法及其增强现实显示方法,理论设计并实验制作了所需的光栅导光板,搭建了双目体视三维显示系统及其增强现实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分析了体视三维显示中存在的辐辏调焦矛盾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将三维物体全息图生成方法引入到上面提出的双目三维显示系统中来解决辐辏调焦矛盾的方案,实验得到了能够同时提供视差感和深度感的双目全息真三维显示的效果。提出了基于双空间光调制器的双目增强现实全息三维显示方法,实验搭建了双目增强现实全息三维显示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且编写了全息图同步播放控制系统软件,实现了双目动态增强现实全息真三维显示的效果。(4)提出了基于单空间光调制器和定向衍射屏的多视点全息体视三维显示方法,理论设计并实验制作了所需的定向衍射屏,搭建了多视点全息体视三维显示实验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上得到了无串扰的多视点动态体视三维显示的效果。提出了基于多空间光调制器拼接的多视点全息体视三维显示优化方法,利用两个空间光调制器搭建了多视点全息体视三维显示优化实验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上得到了全视差体视三维显示和分辨率提高的水平视差体视三维显示的效果。详细分析了多视点全息体视三维显示技术中的关键技术指标(图像分辨率),并指出了图像分辨率未来的优化方向。

孙含[3](2019)在《新疆馕饼的加工新工艺及品质与保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突破传统的馕坑烤馕,采用新型电烤箱烤馕工艺,主要研究了馕加工原辅料种类及配比、面团加工方式及焙烤方式对馕品质和风味形成的影响,馕制品烘烤过程丙烯酰胺的产生及控制,包装和贮藏条件对馕制品质及安全性影响,开发包装馕制品的包装防腐技术,并对馕制品中淀粉消化特性进行研究。(1)对新疆馕基本原料水、油、酵母、盐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优化试验,通过馕感官、比容、高径比及色差品质等的研究发现基本原料的比例对馕品质的影响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经正交的方差分析得出,依据感官评价指标对馕品质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水>油>盐>酵母。(2)对烤箱烤制馕的基本工艺条件醒发温度、醒发时间、烘烤温度、烘烤时间和揉面次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依据感官评价指标方差分析醒发温度对馕品质有显著影响(P≤0.05),烘烤温度、烘烤时间对馕品质有极显著影响(P<0.01)。醒发温度和醒发时间交互作用极显著,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交互作用极显著。通过Design-Expert软件优化分析,得出最优的工艺条件醒发温度32.44℃、醒发时间65.67 min、烘烤温度319.43℃、烘烤时间393.55 s。最后,对实验室自制馕和市售馕的氨基酸、风味物质、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分析比较。氨基酸比较分析得出,所有检测的小麦粉和馕均能检测到17种氨基酸,自制馕的氨基酸总量均高于市售的5种馕,且市售馕之间存在差异。通过风味分析得出,从自制和市售馕样品中共检出18种挥发性物质,与市售馕相比,自制馕未检测到酮类、酯类和有机酸,其所检测出的挥发性物质较少。通过红外分析得出,不同品牌之间的小麦粉红外吸收峰位置都基本上相同,只是吸收强度有差异,相比于市售馕,自制馕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水平略低于市售馕,处于中间水平。(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不同辅料及不同的添加比例对馕中丙烯酰胺产生量的影响。经检测分析得,随着芝麻粉、核桃粉添加量的增加,丙烯酰胺生成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大豆分离蛋白粉、奶粉、黄豆粉的加入能够明显的抑制丙烯酰胺的生成,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丙烯酰胺的生成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对比市场上的馕,测定出的丙烯酰胺含量不一,自制馕丙烯酰胺的含量在324μg/kg左右,相比较之下,含量相对较低。(4)在对新疆馕保藏技术研究中,在-20℃、-4℃和25℃贮藏条件下对三种包装方式(普通塑封包装、脱氧包装和真空包装)馕进行感官测评、拍照记录、水分测定、酸价测定和微生物检验,以研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馕品质的变化趋势。在25℃的储存条件下,真空包装由于对松软的馕形成挤压,感官品质下降严重,油脂更容易析出,加速腐败变质,因此并不适合用于馕的包装。相对于普通塑封包装,脱氧包装在延长保质期上表现出更大的优势。4℃及-20℃的贮藏条件能够十分有效的延长保质期,三种包装方式在4℃及-20℃基本趋于一致。包装前的紫外灭菌及微波灭菌杀菌效果显著(P≤0.05),能起到延长保质期的作用。(5)在利用体外模拟淀粉消化来研究馕制品中淀粉的消化特性中,对唾液、胃液、及肠液进行模拟。对5种样品的游离葡萄糖(FG)、总淀粉(TS)、快速消化淀粉(RDS)、慢速消化淀粉(SDS)、抗性淀粉(RS)、水解指数(HI)、血糖生成指数(GI)、水解曲线、总多酚、总类胡萝卜素等指标进行测定。从曲线总体的淀粉水解速率来看,中裕馒头(ZM)和新疆馒头(XM)相似,中裕馕(ZN)、新疆馕(XN)和市售馕(SN)相似,馒头的淀粉水解率显著高于馕。馒头的HI及GI明显高于馕,新疆面粉制成的馕的HI和GI略高于中裕面粉馕和市售馕。总酚含量分别为36.17、55.38、29.67、41.46和65.77 mg GAE/100 gDM。馒头中的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高于馕中,新疆面粉制成的样品其类胡萝卜素含量略高于中裕面粉制成的同类样品,在三种馕制品中,SN类胡萝卜素含量更高。

李文龙[4](2020)在《新型双频微波炉均匀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愈发强烈,对食物被加热的均匀性和加热时间的长短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在加热食物的时候更加希望时间短、耗能少、效率高,所以微波炉被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几乎成为了每个家庭厨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在市面上家用微波炉品牌虽多,但它们的加热原理几乎一样,运用中心频率为2450MHz的单个连续波磁控管作为微波源,不同厂家的产品在频率指标上略有浮动。然而,受到家用微波炉结构、模式搅拌器的设计方式以及负载本身的大小、形状、成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场在空间中的分布难以达到理想状态,能量容易集中分布在几个特定区域,由此产生食物局部过热现象。本文基于现有微波炉微波源放置方式,提出一种工程上较易实现的双源馈入双频微波的家用微波炉模型构想,即采用频率不同的两个微波源同时工作,并研究了对均匀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本文的设计将采用两个功率更低的磁控管,以便充分利用家用电源的额定功率,增加了炉腔内的功率密度,使得加热时间缩短,加热效率显著提升。文中采用的两个微波源的频率均在2450MHz附近,但是二者频率并不相同,频率差值在10-50MHz之间,并且分析了双馈源的两种馈口位置下的S参数,确定了两种互耦合影响较小的馈口位置关系。具体方案为:第一种是两个馈口都位于微波炉底部,同时对炉腔馈入能量。第二种是一个馈口位于底部,一个馈口位于右侧,同时对炉腔馈入能量。利用CST仿真软件分别将方案一和方案二按照微波炉炉腔实物尺寸建模,仿真分析不同频率的双馈源同时工作的情况下观察食物所在平面的电场强度分布。通过量化均匀性,再与现有的单馈源情况做对比,得到了较好的仿真结果。同时将两种新设计频率匹配最优解进行有载仿真,进一步论证了均匀性的提升。最后基于一定频率差的双源能够有效提升加热均匀性,总功率的提升也可以提高食物加热的效率,所以我们利用CST仿真软件设计了两款工作频率分别为2465MHz与2435MHz的低功率的磁控管。首先对其进行建模和冷腔模式仿真,得到新设计微波源正常工作下π模式的工作频率。再对磁控管进行热测仿真,设计工作频率指标为2465MHz的磁控管,阳极起振后平均碰撞电流为0.481A、输出功率为703W、效率为69.6%。设计工作频率指标为2435MHz的磁控管,阳极起振后平均碰撞电流为0.459A、输出功率为685W、效率为71%。

陈联盟[5](2005)在《Kiewitt型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索穹顶结构是一种由拉索和压杆组成、依靠施加预应力提供刚度的柔性体系。目前国际上现有的索穹顶形式主要有Geiger型和Levy型两种,代表工程分别为1988年汉城奥运会体操馆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主场馆。本文根据索穹顶结构特性、几何拓扑关系和受力机理提出了一种网格划分均匀新的索穹顶结构形式—Kiewitt型索穹顶结构,从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对该新型索穹顶结构的整体自应力模态、合理初始预应力取值、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特性、施工成形方案和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分析,最后设计加工一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 首先简单回顾索穹顶结构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指出本文研究课题—Kiewitt型索穹顶结构的选题背景,并明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总结分析现有各种求解索杆张力结构初始预应力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存在的局限性,充分考虑结构对称性和整体可行性,从平衡矩阵理论出发利用奇异值分解法提出了一种旨在求解各种索杆张力结构体系整体自应力模态的求解方法—整体自应力模态综合求解法,此方法不仅可以求解Geiger型和Levy型这类单整体自应力模态的整体自应力模态分布,而且可以求解Kiewitt型索穹顶和空间索桁结构这类多整体自应力模态的整体自应力模态分布。同时运用节点平衡理论分析体系的超静定次数,研究发现,考虑结构对称性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实质上即等于结构的整体自应力模态数,而且超静定次数随环索圈数的增加而呈规律性增加。 对Kiewitt型索穹顶这类具有多个整体自应力模态的索穹顶结构采用非线性规划法、以初应变能最小为优化目标进行了预应力优化,同时采用齿行法进行了截面优化。研究表明,预应力优化后的初始预应力分布在特定的荷载工况作用于由于部分索临近松弛而达到极限状态,截面优化使体系多数杆件由于截面达到满应力设计状态而达到极限状态。同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利用不断迭代策略修正了考虑结构自重后的真实初始预应力分布。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求解结构在对称和非对称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响应,着重跟踪分析了结构部分索在加载过程中内力逐步减小直至松弛退出工作状态、而后随着卸载此部分松弛索又逐步产生力的全过程。同时分析了各类索由于某种原因突然单根退出工作的断索现象,研究表明,除环索以外的各类索发生断索后都能在局部区域发生内力重分配从而达到新的内力自平衡,不会造成整个结构的倒塌破坏;而环索一旦出现断索现象则会出现整个结构的倒塌。另外研究了体系的动力特性,发现Kiewitt型索穹顶结构频率分布密集,以整体变形为主的振型体现了结构良好的整体性能。 索穹顶结构施工成形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成形方案的探讨及施工过程的模拟跟踪。本文认为模拟各施工过程就是寻找各阶段平衡态过程,首先采用抛物线单元建立已知原长的构件

刘钰[6](2014)在《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反射面支承机构研究》文中认为大型射电望远镜是人类探测宇宙的主要工具,各种各样大型射电望远镜的设计方案层出不穷,而把索网结构作为大型射电望远镜的主动反射面支承机构是一种新颖的设计方案。本文针对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的反射面支承索网机构进行研究,该机构是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柔索并联机构,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和变分原理得到索网中任意两节点之间的柔索方程是悬链线方程,采用悬链线方程建立了多输入多输出的柔索并联机构的数学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和变分原理推导出柔索的方程是悬链线方程,并利用悬链线方程建立了FAST反射面支承索网机构中索网结构的数学模型。第二,根据索网具有层次性的特点把索网分为若干层。用悬链线方程建立的索网数学模型将引入大量的非线性方程组,本文根据相邻层之间的主索具有相似性特点提出了逐层迭代法。逐层迭代法解决了如何设定索网机构建立的非线性方程组的初始值问题,并求解了索网在自然状态下的形状。第三,利用对称法求解索网机构在张紧状态下的数学模型,根据索网机构具有旋转对称和镜像对称的特点对整个索网进行简化。把整个索网划分为若干个部分,这些局部索网分为原对称索网和对称索网,原对称索网经过坐标变换矩阵可以求解出对称索网。另外还提出了用逆迭代法来处理索网的边界问题。第四,介绍了FAST工作状态下旋转抛物面和球冠面之间的关系,并分类讨论了旋转抛物面在移动的过程中其旋转轴与主坐标系三个轴之间的转角关系。提出了同伦算法和逐步迭代法分别对FAST的缩小模型的工作状态进行了求解。通过对比两种算法的计算效率最终确定了逐步迭代法是更理想的算法。

邹丹青[7](2018)在《QP钢应变诱发相变动力学模型及回弹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汽车工业迅猛发展,车身轻量化已经成为车身制造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课题。先进高强钢(AHSS)一般是指通过严格的制备工艺达到所期望的化学成分和复相组织的高强度、高塑性钢材。现已成为车身轻量化的关键材料,在汽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一代AHSS(如马氏体钢、双相钢)和第二代AHSS(如孪晶诱导塑性钢)难以达到高强塑积和低制备成本之间的协调,因此业界迫切期望开发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经过“淬火-碳配分”工艺获得的QP钢,制备成本较低,马氏体-铁素体复相基体和适量残余奥氏体带来的相变强化保证了材料的高强度、高塑性,使之成为了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典型代表。QP钢塑性变形过程中会发生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的逐渐转变,从而获得良好的强度和塑性。而车身零件成形过程中往往具有非线性加载与包辛格效应、应变率和塑性温升效应等变形特点,使得其成形过程中的相变行为异常复杂,对材料成形性能评价与成形质量控制带来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如何准确描述复杂变形条件下材料的相变特性,实现材料成形性能的精确评价。另一方面,与无相变先进高强钢不同,如何引入材料的相变特性准确预测非线性循环加载路径下的回弹。本文以QP钢为研究对象,围绕应变诱发相变、相变相关力学行为和相变相关回弹特性三个问题,按照宏微观耦合的逻辑开展分析和研究。首先,考虑成形过程的温度-应变率耦合特性和复杂非线性应变路径特性,建立适用于成形过程的温度、应变率和应力状态相关的相变动力学模型,揭示QP钢复杂应变诱发相变行为的物理机理。随后,建立考虑相变强化的应力应变模型,揭示微观组织演化与宏观流动应力的关系;最后,利用相变理论、有限元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QP钢区别于一般先进高强钢的回弹特性,提出适用于QP钢的回弹预测新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QP钢应变诱发相变行为的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搭建应变诱发相变测试实验平台,实现三方面功能:一是应变率相关相变行为测试,结合万能试验机和霍普金斯击拉伸系统完成;二是环境温度及塑性温升对相变影响测试,结合万能试验机、环境箱和红外热成像仪完成;三是复杂应变路径(包括不同变形模式、多段线性组合路径、循环加载路径)相变测试,结合金属板料复杂及循环加载测试系统和“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完成。通过实验发现两个现象:一是应变率对相变的非线性影响现象,通过建立塑性温升热力学模型,揭示塑性温升饱和效应是其主要原因;二是非线性应变路径下,相变速率随应变路径的变化而迅速变化,然而循环剪切过程其相变速率却保持恒定。(2)考虑温度、应变率和应力状态相变动力学模型建立以应变诱发相变的经典Sherif模型为起始点。基于塑性温升热力学模型,考虑应变率对相变的促进、抑制两种作用及其各自主导区间,建立温度和应变率耦合的模型描述应变率对相变的非线性影响。考虑成形过程的复杂非线性应变路径特性,将应力三轴度和罗德角参数引入相变模型,建立包含温度、应变率和应力状态的相变模型。新模型在多段线性组合路径、循环加载路径下的相变预测精度得到了实验验证,揭示应变路径影响相变行为的实质是变形过程实时变化的应力三轴度和罗德角参数,也为循环剪切过程相变速率保持恒定的特殊现象提供了解释。新相变动力学模型对U型拉弯件和球头胀形零件相变行为的准确预测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及适用性,为进一步揭示QP钢宏微观的联系及相变相关回弹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3)考虑相变的宏微观耦合的应力应变模型建立实验获得了QP钢在不同变形模式、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率水平下的应力应变行为,发现两个特殊现象:一是流动应力强烈依赖于应力状态,相同的等效应变下,单向拉伸流动应力最高,随后是单向压缩和纯剪切变形模式。二是流动应力对温度、应变率的敏感性相比无相变高强钢更高,且温度敏感性随应变率升高而升高。随后,考虑相变强化、应变率强化、塑性温升软化和环境温度四个因素,建立宏微观耦合的应力应变模型。新模型能准确描述QP钢特殊的应力应变行为,揭示了其微观组织演化与宏观力学行为的紧密联系。将新模型应用于预测快速球头胀形案例载荷-位移实验曲线,新模型对QP钢大应变范围温度、应变率和应力状态耦合工况下的应力应变预测精度得到了验证。(4)QP钢回弹特性及典型案例分析建立高强钢薄板循环加载力学行为测试及材料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分析了现有参数识别方法及回弹预测方法对QP钢U型件回弹预测的局限性。结合相变和相变相关流动应力理论、有限元回弹预测结果和实验验证,揭示了存在局限性的原因:难以同时描述QP钢的相变相关材料硬化特性及循环加载过程包辛格效应。为克服现有方法的缺点,建立了混合型材料模型识别方法,更加准确识别QP钢包辛格效应和大应变阶段相变相关硬化特性。U型件和车身侧围上边梁两个案例的回弹准确预测验证了新方法的预测精度。综上所述,本文针对QP钢材料应变诱发相变行为及力学行为进行了实验和理论建模研究,建立了适用于相变型先进高强钢组织演化预测,流动力应变行为描述和回弹预测的方法。实验数据涵盖了冷轧QP980,QP1180和DP980先进高强钢,对于相变型先进高强钢零件设计、加工工艺制定及回弹预测控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为其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

谢文兵[8](2012)在《地质矿产数据库的建立与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基于研究项目“广西大厂矿田地质矿产数据库的建立与开发”而进行的,属于其中的一个子课题和延伸研究项目。本文针对矿山可接替资源的评价和找矿问题,以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为实验平台,深入地研究了矿床立体三维数字化建模描述和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方法。本文在总结和吸纳现有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数据挖掘、三维地学建模、三维GIS等现代技术与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和锡铁山铅锌矿多年积累的地质勘探等原始资料,建立和开发了符合数据中心模式的隐伏矿体预测专题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实现了数字矿床的空间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库、地质体几何模型与离散模型、地质场数字化建模与控矿作用空间分析,提出了适应于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找矿特点的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本文研究提出的基于数字矿床的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可归纳为:以矿床实际勘探资料原始数据为基础,通过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技术、数据处理技术、GIS及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针对广西大厂矿田隐伏矿体建立预测专题数据库,并以专题数据库为资源平台,以控矿地质条件定性分析等地质知识或模型为指导,以地质条件控矿作用定量化为导向,以三维数字矿床理论为方法论,通过地质体和地质场三维数字化建模,提取地质控矿作用定量化指标,建立地质控矿作用指标变量到矿化分布指标变量映射关系的矿化数学模型,进而基于该模型对矿区深边部等未知区的矿化分布进行定量推断和预测。本文主要是开展隐伏矿体预测的尝试性研究,实现隐伏矿体的定质、定位和定量预测,加快推进隐伏矿体找矿进程,提高找矿勘探精度,降低找矿勘探风险和成本。本文着重研究了以下主要内容:1、从矿床勘探及矿床描述角度出发,研究了数字矿床的有关理论,构造了数字矿床的空间数据模型即矿床地质空间对象模型;2、分析了广西大厂矿田矿床地质条件与成矿模式;3、针对隐伏矿体预测设计与建立了广西大厂隐伏矿体预测专题数据库;4、对预测专题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5、对矿体地质特征进行定量分析;6、建立地质体几何模型和离散模型7、控矿地质条件定量分析与控矿作用定量模型建模8、建立矿床三维数学模型9、开展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通过该研究,建立了大厂矿田隐伏矿体预测专题数据库,构建了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的矿床数学模型,实现了深边部隐伏矿体的立体定位定量预测,圈定了找矿靶区,并在靶区内找到了大储量的矿体。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根据大型矿山综合数据需求,按照数据中心模式,对资料的分类、编码、数字化和管理进行了研究和抽象,建立了地质矿产资料分类体系和数字化生产流程。2、建立了大厂矿田隐伏矿体预测专题数据库,实现了地质矿产资料的数字化和电子化存储,为今后各项研究、找矿勘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化的数据资源平台。3、实现了地质体、地质作用和矿床对象的数字化;研究了地质空间三维立体单元离散化技术、连续地质体与连续地质作用离散化理论与方法。4、建立了地质体几何模型和离散模型,实现了地质控矿作用的定量化;建立了高次曲面方程和非线形最优问题的通用求解方法。5、总结了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建立了定量地揭示成矿规律的三维矿床数学模型,包括矿床对象、矿床结构和矿化泛函模型;提出了矿床对象、矿床结构和矿化泛函模型的新理论。6、基于定量预测模型,进行了深边部隐伏矿体预测,提供了定位、定质、定量的三维预测成果,提交了成果预测图,为找矿靶区圈定提供依据;首次提出了矿床数学模型外推边界条件的概念,创新了三维地质空间的控矿空间变量的自动外推理论与方法。本研究及其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经济意义,主要表现在:1、广西大厂矿田隐伏矿体预测专题数据库的建立,实现了地质矿产资料的数字化和电子化存储,为以后各项研究、找矿勘探工作的进行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化的数据资源平台。2、地质控矿作用定量模型和矿床三维数学模型的建立,不仅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的地质控矿规律和成矿模式从定性化认识得到了定量化的表述,而且还揭示了以前未发现的隐含的地质控矿规律,从定量化角度深化了大厂锡矿田成矿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全面总结,为以后找矿勘探和成矿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定量类比的理论基础。3、本研究得出的三维立体定量预测成果与传统预测相比,具有空间真三维、结果全定量化、数据精确度高、预测深度大的优点,可精确地指导在三维空间中圈定找矿靶位,真正提高找矿勘探精度,降低找矿勘探风险和成本。4、实现了地质矿产资料、资料管理、地质体、地质作用、矿床对象的数字化和电子化,积累了数字化和信息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为今后矿山企业实现数字矿山具有实践上的参考意义。5、本研究在地质矿产数据库领域已处于国内较领先水平;在地质体几何模型与离散模型、矿床三维数学模型和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6、该项目经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省国土资源厅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会认为,本项目研究方法新颖、正确,技术路线先进、合理,应用效果显著,实现了隐伏矿体有效的立体定位定量预测,整体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预测成果后经广西215队探矿工程验证,获得了大量金属矿产资源量,潜在的经济价值超过40亿元。为此,该项目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韩明[9](2017)在《大型零件多通道自动超声测控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在工业生产中,大型零件是先进制造装备的关键部件,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冶金、电力、机械和国防科技等领域,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装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了保证大型零件的质量合格,需要对其内部的气泡、裂纹、夹杂物等缺陷进行检测。超声检测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穿透能力强、检测精度高和对人体无辐射危害等优点,适用于检测大型零件的内部缺陷。目前国内主要依靠人工手持超声探伤仪对大型零件进行检测,该方法检测速度慢、精度低,容易出现漏检和误测等现象,而且对检测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具有一定经验的检测人员进行操作并判断检测结果。因此,为了提高对大型零件的检测速度和精度,需要研制一种快速、高效的大型零件多通道自动超声测控系统。论文针对大型零件多通道自动超声测控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大型零件多通道自动超声测控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由多通道自动超声检测系统和多轴自动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采用Xilinx的FPGA(XC3S500E芯片)和三星的ARM9(S3C2440芯片)设计了系统的硬件;利用Xilinx ISE平台,采用VHDL语言编写了 FPGA软件;在Linux系统上,采用C语言编写了 ARM软件;采用UDP/IP协议编写了系统的通信软件;采用Lab VIEW语言设计了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实现了大型零件多通道自动超声检测和多轴电机自动控制功能。(2)研究了超声水浸探头运动步长的优化方法和步进轨迹的控制方法,提出了利用探头移动的相邻几何位置关系,探头运动步长的优化方法,减少探头运动步数,提高检测的速度;提出了一种探头步进轨迹的控制方法,实现了大型零件的全扫描检测,减少了超声探头的运动步数和时间,提高了检测的效率。(3)提出了多通道自动超声检测系统与多轴自动控制系统的快速切换方法,由线程控制代替进程控制,实现了两个系统的有序切换,减少了上位机资源占用,提高了超声检测的速度。(4)利用Matlab平台,建立了检测缺陷的三维图像模型,实现了检测缺陷的三维成像,使缺陷判断更加直观、准确,提高了超声检测的精度。(5)搭建了基于以太网的大型零件多通道自动超声测控系统的实验平台,并进行了实验和调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大型零件多通道超声探头的自动控制,得到最优探头运动轨迹,以及多通道自动超声检测系统和多轴自动控制系统之间的快速切换,实现A、B、C扫描成像,得到检测内部缺陷的三维图像,具有检测效率和精度高,操作简单方便,扩展性好等优点。

耿文静[10](2017)在《立体视觉媒体分析及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VR、AR、IMAX3D等成为近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热点词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基于立体视觉媒体获取设备的大量普及以及立体媒体数量的激增,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使用、研究立体媒体。尽管立体媒体的表达方式多样,本文主要对其中模仿人眼方式记录信息的双目立体媒体,展开内容分析和处理方面的研究。同传统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相比,立体媒体处理技术的关键在于对双目视角之间区别和联系关系的挖掘和利用。来自于平行视角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既为内容处理增加了更多线索,同时也增加了更多干扰,因而探索结合媒体新特性的新方法,才能切实提高立体媒体处理的质量和效率。针对立体媒体内容分析领域几个关键性基础问题,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对相关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索。其中主要的创新点和贡献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立体视频深度快速估计方法,利用视频帧间冗余信息,通过自适应运动插值,显著提高计算效率,同时保证深度序列时域连续性。现有立体媒体深度计算方法大多建立在双目图像立体匹配的基础之上,此类方法通常需要设置合适的视差范围,方能达到最佳计算效果,因而直接迁移到立体视频上易造成深度序列不连续等现象。已有针对立体视频的深度计算方法,为确保时域深度的连续性,需要引入大量全局优化过程,因而计算效率很难得到保障。本文通过分析立体视频特性,将细粒度深度计算和粗粒度深度估计通过运动矢量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插值的深度快速估计方法。该方法不仅在精度上可以媲美全局优化方法,在计算效率上更可以节省一半以上计算时间。2.提出了一种多对象似物性推荐方法,通过构建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多对象似物性推荐模型,有效解决了逐帧似物性推荐所带来的推荐不一致、计算冗余等问题。现有似物性推荐研究多集中于图像,而针对视频的工作大多开始于图像方法的逐帧使用,且主要面向运动物体或者显著物体推荐。实验表明,逐帧似物性推荐,不仅存在计算冗余,更重要的是其在时域上物体推荐结果易出现不一致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多对象似物性推荐方法,通过设置自适应映射策略,把空域似物性推荐和时域似物性推荐有机结合,为优秀的似物性推荐研究成果应用于视频中提供了通用且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外,针对目前缺少视频多对象似物性推荐数据集的现状,构建了一个平均物体数量达3.34的视频多物体数据集,以推动本领域的相关研究。3.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角融合的多显著对象检测方法,有效利用不同视角之间物体检测的不一致性,进一步提升了显著物体检测的精度。目前显著对象检测主要基于场景中只有一个显著对象的假设,有关多显著对象检测的问题,尚未形成规模性研究,并且已有和多显著对象相关的工作也主要在单目图像上开展。实验表明,单目图像多显著对象检测方法作用于双目图像时,易出现不同视角之间物体推荐不一致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角融合的多显著对象检测方法,通过探讨平行视角间显著物体框之间的关系,采用显著性和似物性双概率估计的策略,对显著物体框的打分进行精化,从而提升最终多显著物体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4.提出了一种平面动态立体感的展示方法,服务于广泛存在的立体图像,为实现立体图像裸眼3D提供了新思路。如果没有硬件辅助设备,存在于互联网等处的立体图像无法在普通显示器上展示立体感的现象,是阻碍立体图像进一步普及化的瓶颈。由于当前一些利用运动视差的平面3D动态展示方法缺乏对人眼感知立体的完整分析和建模,易造成展示结果存在闪烁、观看不适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人眼视觉系统、运动视差、视觉暂留等现象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显示设备的立体图像动态展示方法,将立体图像的3D感成功传递给用户,为立体图像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5.提出了一种对立体视频进行重对焦的方法,通过构建计算摄影模型,营造类单反拍摄的重对焦效果。现有的立体视频主要为电影院、VR/AR设备服务,很难在普通用户生活中寻其踪迹。事实上,利用立体视频所隐含的深度信息,可以对视频内容实现更为丰富的内容处理。仅依靠软件方式实现视频重对焦,其输出结果很难摆脱人工处理痕迹。本文基于对摄影学中焦平面、景深、弥散圆等概念的理解,构建面向立体视频重对焦的计算摄影模型,实现类单反效果的视频重对焦,服务于普通用户。在以上关键技术和内容处理的基础上,本文还给出了对未来一些研究方向的展望,展示了本文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和延展性,以及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支撑作用,同时也说明本文研究成果在立体媒体研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根据模型一步制成立体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根据模型一步制成立体图(论文提纲范文)

(1)互承结构空间形态生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对象、内容、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互承结构的历史演进:形态·材料与建造
    2.1 互承——形态
        2.1.1 远古:初露端倪
        2.1.2 中世纪:东方外秀与西方内敛
        2.1.2.1 东方——外秀
        2.1.2.2 西方——内敛
        2.1.3 近现代:形态蔓生
        2.1.3.1 一个:平面变幻
        2.1.3.2 多个:各向渗透
        2.1.4 当代:数字媒介的引入
    2.2 互承——材料与建造
        2.2.1 传统有机材料
        2.2.1.1 植物材料:木
        2.2.1.2 植物材料:竹
        2.2.2 传统无机材料
        2.2.2.1 非金属材料:石
        2.2.2.2 金属材料:钢
        2.2.3 现代复合材料
        2.2.3.1 新型混凝土
        2.2.3.2 新型玻璃
        2.2.4 受力与建造
    2.3 互承——深藏的形态呈现机制
        2.3.1 结构之于建筑的美
        2.3.2 凌驾自然形态的美
    2.4 小结
第三章 互承结构形态的技术逻辑
    3.1 面——空间
        3.1.1 全局逻辑:表面几何
        3.1.1.1 自上而下
        3.1.1.2 自下而上
        3.1.2 细部逻辑:单元图案
    3.2 局限与可能
        3.2.1 体系划分
        3.2.2 横向对比
    3.3 形态拓展策略案例探析
        3.3.1 演绎
        3.3.1.1 单体演绎
        3.3.1.2 网格演绎
        3.3.2 置换
        3.3.2.1 材料置换
        3.3.2.2 构件置换
        3.3.3 共生
        3.3.4 连接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结构性能的形态重构
    4.1 始于本体
        4.1.1 基于重构
        4.1.2 原型建模
        4.1.3 构思探析
    4.2 控制策略
        4.2.1 组合重构
        4.2.1.1 基于正多边形式重构
        4.2.1.2 基于不规则形式重构
        4.2.2 尺度重构
        4.2.3 节点雕琢
        4.2.3.1 木片连接
        4.2.3.2 方木连接
        4.2.3.3 圆木连接
    4.3 形态表述
        4.3.1 效能显现
        4.3.2 结构性能
    4.4 视觉呈现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全文观点总结
    5.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互承单元
        互承单元参数的定义
        互承单元参数的变化
    附录 B基于逆吊实验法的互承结构优化
        逆吊实验法找形主要工具简介
        内力要素转译
        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的网格划分
        基于动态松弛法的形态优化
        受力分析
        网格尺度比选
        内部特殊区域优化
        基于半边数据结构的边界特性保留
        网格机理优化
    附录 C空间结构的对比
致谢

(2)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动态全息三维显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三维显示概况
    1.2 体视三维显示
        1.2.1 基于几何光学原理的自由立体三维显示
        1.2.2 基于衍射光学原理的自由立体三维显示
    1.3 真三维显示
        1.3.1 集成成像三维显示
        1.3.2 体三维显示
        1.3.3 全息三维显示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全息显示基本理论与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计算全息基本理论
        2.2.1 标量衍射理论
        2.2.2 全息图的计算
        2.2.3 位相型全息图的编码
    2.3 全息图的输出与空间光调制器
    2.4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全息显示
    2.5 全息再现像的特征参数的分析与优化
        2.5.1 再现像的分辨率
        2.5.2 再现像的尺寸
        2.5.3 再现像的视角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全息三维显示及其增强现实应用
    3.1 引言
    3.2 基于层析法的三维物体计算全息图的生成与显示
        3.2.1 基于程控变焦透镜的多平面全息三维显示
        3.2.2 多平面全息增强现实三维显示
        3.2.3 基于离轴全息透镜的多平面全息增强现实三维显示系统优化
        3.2.4 基于菲涅尔衍射的全息三维显示及其动态显示
    3.3 基于零级抑制光栅的全息双视三维显示
        3.3.1 全息双视三维显示原理与系统
        3.3.2 用于全息双视三维显示的合成位相型全息图的生成
        3.3.3 零级抑制光栅的设计理论与参数计算
        3.3.4 零级抑制光栅的制作与测试
        3.3.5 全息双视三维显示实验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双目全息三维显示
    4.1 引言
    4.2 基于单空间光调制器的双目全息三维显示
        4.2.1 双目全息体视三维显示
        4.2.2 辐辏调焦矛盾
        4.2.3 双目全息真三维显示
    4.3 基于双空间光调制器的双目全息三维显示
        4.3.1 系统设计与实验验证
        4.3.2 全息图同步播放控制系统
        4.3.3 双目动态全息真三维显示实验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多视点全息体视三维显示
    5.1 引言
    5.2 基于单空间光调制器和定向衍射屏的多视点全息体视三维显示
        5.2.1 多视点全息体视三维显示原理
        5.2.2 用于多视点全息体视三维显示的菲涅尔位相型全息图的生成
        5.2.3 定向衍射屏的设计
        5.2.4 定向衍射屏的制作
        5.2.5 多视点全息体视三维显示实验
    5.3 基于多空间光调制器拼接的多视点全息体视三维显示优化
        5.3.1 多视点全息体视三维显示优化原理
        5.3.2 全视差多视点全息体视三维显示实验
        5.3.3 分辨率提高的多视点全息体视三维显示实验
    5.4 多视点全息体视三维显示中的图像分辨率的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授权受理的专利
致谢

(3)新疆馕饼的加工新工艺及品质与保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新疆馕制品研究进展
        1.1.1 馕的历史渊源
        1.1.2 馕的种类
        1.1.3 馕独特的营养价值
        1.1.4 馕基本制作流程
    1.2 影响馕制品品质的因素
        1.2.1 小麦面粉
        1.2.2 水、盐和油
        1.2.3 酵母、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
        1.2.4 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
        1.2.5 烤制设备
        1.2.6 外观花纹
        1.2.7 辅料:牛奶或奶粉、鸡蛋、芝麻和洋葱
        1.2.8 烘烤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
    1.3 包装及储藏条件对馕制品储存性能的影响
    1.4 馕制品淀粉消化特性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疆馕制品主要配方及烤箱烘烤工艺研究
    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2.1.1 材料
        2.1.2 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面粉基本成分分析
        2.2.2 馕制作基本流程及操作要点
        2.2.3 馕制备基本原料配比的优化及量化
        2.2.4 正交试验优化基本原料配比
        2.2.5 馕感官品质、比容及高径比和色差测定
        2.2.6 馕电烤箱烘烤工艺参数优化
        2.2.7 响应面试验优化电烤箱烘烤工艺参数
        2.2.8 馕品质评价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面粉成分分析
        2.3.2 馕制备基本原料比例的优化及量化
        2.3.3 正交试验优化基本原料配比
        2.3.4 馕电烤箱烘烤工艺参数优化
        2.3.5 响应面试验优化馕电烤箱烘烤工艺参数
        2.3.6 氨基酸分析
        2.3.7 风味分析
        2.3.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馕中丙烯酰胺含量分析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3.1.1 试验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色谱条件
        3.2.2 分析方法的建立
        3.2.3 不同辅料的馕中丙烯酰胺含量测定
        3.2.4 市售馕中丙烯酰胺含量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丙烯酰胺标准曲线
        3.3.2 不同辅料的馕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3.3.3 市售馕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馕的保藏技术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4.1.1 试验材料试剂
        4.1.2 仪器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样品处理
        4.2.2 近似分析
        4.2.3 酸价测定
        4.2.4 微生物分析
        4.2.5 感官评估
        4.2.6 包装前处理对馕贮藏品质的影响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近似分析
        4.3.2 在25℃条件下馕感官品质变化
        4.3.3 水分含量变化
        4.3.4 酸价变化
        4.3.5 微生物变化
        4.3.6 包装前紫外处理对馕贮藏品质的影响
        4.3.7 包装前微波处理对馕贮藏品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馕制品中淀粉消化特性研究
    5.1 试验材料与设备
        5.1.1 试验材料
        5.1.2 仪器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葡萄糖标准曲线
        5.2.2 游离葡萄糖(FG)测定
        5.2.3 总淀粉含量TS测定
        5.2.4 体外模拟淀粉消化及淀粉水解曲线
        5.2.5 血糖生成指数GI计算
        5.2.6 总多酚含量测定
        5.2.7 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绘制
        5.3.2 游离葡萄糖FG及总淀粉含量TS
        5.3.3 RDS、SDS、RS及淀粉水解曲线
        5.3.4 血糖生成指数
        5.3.5 总多酚含量
        5.3.6 总类胡萝卜素含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新型双频微波炉均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发展概况
    1.3 家用微波炉现状
    1.4 双源双频家用微波炉的研究
    1.5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微波炉结构及微波加热原理
    2.1 微波炉基本结构
    2.2 微波加热过程
        2.2.1 微波加热原理
        2.2.2 微波加热的特点
    2.3 矩形谐振腔
    2.4 微扰理论
        2.4.1 腔壁微扰
        2.4.2 介质微扰
    2.5 炉腔与微波源的耦合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双频微波炉加热腔设计与电磁均匀性分析
    3.1 现有单源单频微波炉加热腔内的场分布
    3.2 底部双馈源双频同侧馈入方案
        3.2.1 双源互耦合问题对场分布的影响
        3.2.2 双源频率差为50MHz的场分布情况
        3.2.3 双源频率差为40MHz的场分布情况
        3.2.4 双源频率差为30MHz的场分布情况
        3.2.5 双源频率差为20MHz的场分布情况
        3.2.6 双源频率差为10MHz的场分布情况
        3.2.7 方案结论
    3.3 底部与右侧双馈源双频异侧馈入方案
        3.3.1 双源互耦合问题对场分布的影响
        3.3.2 双源频率差为50MHz的场分布情况
        3.3.3 双源频率差为40MHz的场分布情况
        3.3.4 双源频率差为30MHz的场分布情况
        3.3.5 双源频率差为20MHz的场分布情况
        3.3.6 双源频率差为10MHz的场分布情况
        3.3.7 方案结论
    3.4 负载对加热腔内场分布的影响
        3.4.1 单源单频有载分析
        3.4.2 同侧方案最优解有载分析
        3.4.3 异侧方案最优解有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微波炉双频工作状态下的低功率磁控管设计
    4.1 磁控管基本结构
    4.2 磁控管基本工作原理
        4.2.1 电子运动和能量转换
        4.2.2 振荡模式分析
    4.3 低功率磁控管的建模和冷腔仿真
        4.3.1 阳极谐振系统的设计
        4.3.2 2465MHz频率下建模及冷腔仿真分析
        4.3.3 2435 MHz频率下冷腔仿真分析
    4.4 磁控管的磁场电压工作曲线
    4.5 低功率磁控管的粒子模拟
        4.5.1 粒子模拟理论
        4.5.2 CST仿真软件粒子工作室介绍
        4.5.3 2465 MHz磁控管粒子模拟
        4.5.4 2435 MHz磁控管粒子模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学位论文工作总结
    5.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5)Kiewitt型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空间结构概述
    1.2 索穹顶结构发展历史和工程应用
    1.3 索穹顶结构研究现状
        1.3.1 形态分析
        1.3.2 荷载态分析
        1.3.3 施工成形分析
        1.3.4 模型试验分析
    1.4 本课题研究背景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索穹顶结构形态分析
    2.1 引言
    2.2 平衡矩阵基本理论
    2.3 奇异值分解法
    2.4 整体自应力模态
    2.5 算例
    2.6 算例小结
        2.6.1 Geiger型索穹顶和Levy型索穹顶
        2.6.2 Kiewitt型索穹顶
    2.7 节点平衡理论
        2.7.1 Kiewitt型索穹顶结构超静定次数分析
        2.7.2 超静定次数和整体自应力模态数实质分析
    2.8 独立自应力模态向量研究
    2.9 本章结论
第三章 Kiewitt型索穹顶结构优化设计
    3.1 优化设计概述
    3.2 索穹顶结构优化设计概述及本章研究内容
    3.3 预应力优化数学模型
    3.4 Kiewitt型索穹顶结构预应力优化设计
        3.4.1 数学模型
        3.4.2 二次规划法
    3.5 截面优化
    3.6 自重修正的初始预应力
    3.7 算例
        3.7.1 预应力优化
        3.7.2 截面优化
        3.7.3 自重修正的初始预应力
    3.8 本章结论
第四章 Kiewitt型索穹顶结构静力分析及动力特性
    4.1 引言
    4.2 几何非线性理论
        4.2.1 增量法
        4.2.2 迭代法
        4.2.3 增量迭代混合法
        4.2.4 弧长法
        4.2.5 索穹顶结构几何非线性计算讨论
    4.3 求解思路
    4.4 算例分析
        4.4.1 预应力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
        4.4.2 不同预应力时由使用荷载产生的单元内力情况
        4.4.3 预应力对结构频率的影响
    4.5 索单元松弛分析
        4.5.1 结构在全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
        4.5.2 结构在半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
        4.5.3 全跨与半跨荷载作用下单元内力变化比较
    4.6 索破坏分析
        4.6.1 外圈索
        4.6.2 中间圈和里圈索
        4.6.3 小结
    4.7 动力特性
        4.7.1 频率
        4.7.2 振型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索穹顶结构施工成形分析
    5.1 引言
    5.2 索穹顶结构施工成形分析基本思路
    5.3 基本理论
        5.3.1 动力松弛法
        5.3.2 索单元类型
        5.3.3 节点不平衡力
        5.3.4 动力松弛法找形分析步骤
    5.4 算例
        5.4.1 索网在荷载作用下分析
        5.4.2 索网在自重作用下分析
        5.4.3 Geiger型索穹顶
        5.4.4 Kiewitt型索穹顶
    5.5 本章结论
第六章 Kiewitt型索穹顶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模型设计
        6.2.1 支承平台
        6.2.2 桅杆
        6.2.3 索及索头
    6.3 节点设计
        6.3.1 桅杆与拉索连接节点
        6.3.2 外圈拉索与环梁连接节点
    6.4 试验前期准备
        6.4.1 模型测量系统
        6.4.2 测点的布置
        6.4.3 构件的标定
    6.5 模型试验测试内容
        6.5.1 初始预应力测定
        6.5.2 多种荷载工况静载试验
        6.5.3 两种施工方案成形控制
        6.5.4 试验误差分析
    6.6 本章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进一步工作
致谢

(6)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反射面支承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射电望远镜的概述
    1.2 射电望远镜工作原理及其种类
    1.3 射电望远镜的构成
    1.4 索网结构的研究现状
    1.5 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简介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索网机构及其数学模型
    2.1 引言
    2.2 FAST反射面支承索网机构
    2.3 下拉索机构设计
    2.4 球面索网网格划分方法
    2.5 短程线方法划分球面索网网格
    2.6 主索方程的推导
    2.7 多段串联柔索的方程的推导
    2.8 空间柔索的悬链线方程
    2.9 索网数学模型的建立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然状态下索网模型求解
    3.1 引言
    3.2 FAST索网结构的特点及层的划分
    3.3 球面索网节点位置求解
    3.4 主索子坐标系的建立
    3.5 主索状态分类
    3.6 逐层迭代法的思想
    3.7 FAST支承索网初始状态的求解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称法简化求解索网模型
    4.1 引言
    4.2 FAST反射面支承索网机构的性质
    4.3 对称索网和原对称索网的定义
    4.4 原对称索网的求解模型
    4.5 对称主索与原对称主索之间的关系
    4.6 对称法求解张紧状态下的索网机构
    4.7 逆迭代法与索网边界处理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AST索网工作状态的求解
    5.1 引言
    5.2 旋转抛物面与球冠面之间的关系
    5.3 下拉索固定点坐标的求解
    5.4 下拉索的受力分析
    5.5 旋转抛物面的旋转轴与坐标轴的关系
    5.6 动节点的位置判定
    5.7 同伦迭代法的思想
    5.8 FAST缩小索网模型的同伦解法
    5.9 逐步迭代法的思想
    5.10 FAST反射面支承索网机构缩小模型求解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研究内容与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致谢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7)QP钢应变诱发相变动力学模型及回弹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课题来源
    1.2 研究现状
        1.2.1 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机理
        1.2.2 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影响因素
        1.2.3 应变诱发相变动力学模型
        1.2.4 考虑相变的流动应力模型研究
        1.2.5 先进高强钢的回弹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QP钢应变诱发相变行为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
    2.1 引言
    2.2 微观组织分析及定量测量
        2.2.1 微观组织分析
        2.2.2 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定量测量
    2.3 温度对DIMT影响规律
    2.4 应变率对DIMT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
        2.4.1 材料塑性温升测量
        2.4.2 材料塑性温升计算模型
        2.4.3 应变率对相变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分析
    2.5 应力状态对DIMT影响规律
        2.5.1 线性加载条件应力状态对相变的影响规律
        2.5.2 非线性加载条件应力状态对相变的影响规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因素耦合相变动力学模型建立
    3.1 引言
    3.2 相变动力学建模
        3.2.1 温度相关相变动力学模型
        3.2.2 温度-应变率相关相变动力学模型
        3.2.3 温度-应变率-应力状态相关相变动力学模型
    3.3 新相变模型验证
        3.3.1 温度、应变率耦合的线性加载条件
        3.3.2 复杂非线性加载条件
        3.3.3 温度、应变耦合复杂非线性加载条件
        3.3.4 U型零件案例验证
        3.3.5 球头胀形零件案例验证
    3.4 相变模型讨论及参数分析
        3.4.1 相变动力学模型比较
        3.4.2 新相变动力学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3.4.3 新相变模型参数及影响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宏微观耦合应力应变模型建立
    4.1 引言
    4.2 相变相关应变硬化行为研究
        4.2.1 微观组织
        4.2.2 基本力学性能
        4.2.3 变形模式相关的应变硬化行为及机理研究
        4.2.4 温度相关的应变硬化行为及机理研究
        4.2.5 应变率相关的应变硬化行为及机理研究
    4.3 相变相关应力应变模型
        4.3.1 考虑相变的应力应变模型建立
        4.3.2 模型参数识别
    4.4 模型验证与讨论
        4.4.1 球头胀形零件案例验证
        4.4.2 模型分析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QP钢回弹特性及案例研究
    5.1 引言
    5.2 QP钢回弹特性分析
        5.2.1 循环加载力学试验
        5.2.2 本构模型参数识别
        5.2.3U型件拉弯实验
        5.2.4 有限元仿真模型
        5.2.5 回弹特性分析
    5.3 考虑相变的混合型材料模型识别方法
    5.4 U型拉弯零件回弹预测应用案例
    5.5 某车身侧围上边梁零件有限元仿真回弹预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8)地质矿产数据库的建立与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本研究使用的原始资料
    1.5 技术关键和难题攻关
        1.5.1 技术关键与措施
        1.5.2 难题攻关
    1.6 总体结构
    1.7 研究成果
第二章 三维数字矿床及其空间数据模型的有关理论
    2.1 概述
        2.1.1 数字矿床
        2.1.2 空间数据的概念
        2.1.3 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
    2.2 数字矿床研究内容
    2.3 矿床地质空间划分
        2.3.1 矿床地质空间的空间域划分
        2.3.2 矿床地质空间的对象域划分
    2.4 数字矿床的空间数据模型
        2.4.1 现实矿床到数字矿床的数据模型抽象
        2.4.2 面向对象的数字矿床数据模型
第三章 大厂矿田矿床地质条件分析与成矿模式
    3.1 概述
        3.1.1 矿田勘探史
        3.1.2 前人研究成果
        3.1.3 对成因观点的思考
    3.2 区域地质背景
        3.2.1 区域地层
        3.2.2 区域岩浆岩
        3.2.3 河池—南丹盆地的沉积事件及其记录
    3.3 矿区地质概述
        3.3.1 地层
        3.3.2 构造
        3.3.3 岩浆岩
    3.4 矿体特征
    3.5 成矿过程
        3.5.1 容矿地层沉积成矿作用的热事件
        3.5.2 黑云母花岗岩岩浆侵入时的热事件
        3.5.3 岩浆—热液过渡成矿的热事件
    3.6 矿床矿化分带
    3.7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3.7.1 矿床的成因特点
        3.7.2 成矿模式
第四章 隐伏矿体预测专题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4.1 专题数据库的设计
    4.2 专题数据库数据字典的建立
    4.3 专题数据库的建立
        4.3.1 钻孔编录数据的处理
        4.3.2 坑道编录数据的处理
        4.3.3 坑道钻孔试料总账
        4.3.4 勘探线剖面图
        4.3.5 岩浆岩顶板等值线图
第五章 专题数据预处理
    5.1 三套坐标系的统一
    5.2 坑道编录数据计算
        5.2.1 计算原理
        5.2.2 公式表达
        5.2.3 计算机实现
    5.3 钻孔测斜计算
        5.3.1 计算原理
        5.3.2 公式表达
        5.3.3 计算机实现
    5.4 坐标转换
第六章 地质体几何模型和离散模型
    6.1 地质对象建模概述
    6.2 建模用原始数据准备及预处理
    6.3 地质体几何模型构建
        6.3.1 断层几何模型
        6.3.2 地层岩性几何模型
        6.3.3 褶皱几何模型
        6.3.4 岩浆岩体几何模型
    6.4 地质体数字化建模的实现
        6.4.1 矿床地质空间域的定义
        6.4.2 地质体数字化建模流程
        6.4.3 地质体对象的抽象和编码
        6.4.4 地质体空间分布拓扑抽象
        6.4.5 地质体离散模型的实现
第七章 控矿地质条件定量分析与控矿作用定量化
    7.1 地质空间离散化
    7.2 地质体与空间作用的数字化
    7.3 断层控矿作用定量分析与定量指标提取
    7.4 岩浆岩控矿作用定量分析与定量指标提取
    7.5 地层岩性控矿作用定量分析与定量指标提取
    7.6 褶皱控矿作用定量分析与定量指标提取
第八章 矿床数学模型
    8.1 矿床对象与结构
    8.2 矿化泛函模型
第九章 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
    9.1 预测模型
    9.2 边界条件
    9.3 预测结果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大型零件多通道自动超声测控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型零件的检测现状
    1.2 无损检测技术
    1.3 超声检测技术
    1.4 超声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超声检测原理及大型零件多通道自动超声测控系统设计方案
    2.1 超声波检测原理
        2.1.1 脉冲反射法
        2.1.2 脉冲透射法
        2.1.3 谐振法
    2.2 超声换能器
    2.3 超声波检测的显示方式
    2.4 大型零件多通道自动超声测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5 大型零件多通道自动超声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2.6 大型零件多轴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声水浸探头的运动步长和步进轨迹研究
    3.1 超声水浸探头的运动步长研究
        3.1.1 探头的运动步长
        3.1.2 检测效率
        3.1.3 探头的选择
        3.1.4 电机对探头运动轨迹影响的研究
    3.2 超声波探头运动轨迹控制
        3.2.1 全扫描方式下的运动轨迹控制
        3.2.2 任意形状的运动轨迹控制
        3.2.3 任意形状运动轨迹扫描的优势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通道自动超声检测系统和多轴自动控制系统的快速切换研究
    4.1 进程与线程的理论及区别
    4.2 多线程应用程序设计
        4.2.1 线程库的主要函数调用
        4.2.2 线程的创建和终止
        4.2.3 线程的管理
        4.2.4 线程的互斥
        4.2.5 线程的同步
    4.3 多通道自动超声检测系统和多轴自动控制系统的切换
        4.3.1 切换的工作方式
        4.3.2 切换的工作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检测缺陷的三维图像模型
    5.1 钢板缺陷的类型
    5.2 缺陷的三维重建
    5.3 图像预处理
    5.4 基于Matlab的缺陷三维建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型零件多通道自动超声测控系统设计
    6.1 多通道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6.1.1 超声发射电路的设计
        6.1.2 超声接收电路的设计
        6.1.3 模拟选通电路的设计
        6.1.4 超声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
        6.1.5 超声信号处理和传输电路的设计
    6.2 多轴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6.2.1 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
        6.2.2 光电耦合电路的设计
        6.2.3 步进电机驱动器电路的设计
        6.2.4 系统电源模块的设计
    6.3 超声信号采集控制电路(FPGA)的软件设计
        6.3.1 FPGA的软件设计
        6.3.2 超声发射控制模块的设计
        6.3.3 超声通道选通模块的设计
        6.3.4 A/D转换控制模块的设计
        6.3.5 超声回波数据存储模块的设计
    6.4 超声信号处理传输电路(ARM)的软件设计
    6.5 驱动程序的设计
        6.5.1 以太网驱动程序的设计
        6.5.2 超声采集控制驱动程序的设计
        6.5.3 运动控制驱动程序的设计
    6.6 上位机软件的设计
        6.6.1 LabVIEW软件简介
        6.6.2 上位机软件的整体设计
        6.6.3 上位机软件的功能介绍
    6.7 A/B/C扫描成像结果显示模块设计
        6.7.1 A扫描结果显示模块设计
        6.7.2 B扫描结果显示模块设计
        6.7.3 C扫描结果显示模块设计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系统调试与实验
    7.1 实验平台的搭建
    7.2 系统的硬件调试
    7.3 系统的软件调试
        7.3.1 FPGA软件调试
        7.3.2 ARM软件调试
        7.3.3 上位机软件调试
        7.3.4 通信软件的调试
    7.4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致谢

(10)立体视觉媒体分析及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背景知识简介
        1.1.2 立体媒体的机遇与挑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1.2.1 立体媒体深度计算
        1.2.2 似物性推荐技术
        1.2.3 显著对象检测
        1.2.4 立体图像平面化展示
        1.2.5 立体视频重对焦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贡献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运动插值的立体视频深度快速估计
    2.1 引言
        2.1.1 研究背景
        2.1.2 存在的问题
        2.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2 相关工作
        2.2.1 时空域立体匹配
        2.2.2 三维场景流
        2.2.3 其它方法
    2.3 基于双向运动插值的深度估计
        2.3.1 自适应帧选择
        2.3.2 深度图帧间插值
        2.3.3 深度图精化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数据集和实验设置
        2.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5 小结与展望
第三章 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多对象似物性推荐
    3.1 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存在的问题
        3.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2 相关工作
        3.2.1 基于单帧的似物性推荐
        3.2.2 基于序列的似物性推荐
        3.2.3 其他方法
    3.3 自适应上下文感知似物性推荐模型
        3.3.1 空域候选框生成
        3.3.2 时域框映射
        3.3.3 矩形框置信度计算
        3.3.4 加权评分系统
        3.3.5 时域分数精化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数据集描述
        3.4.2 实验设置
        3.4.3 对比分析
        3.4.4 实验结果讨论
    3.5 小结与展望
第四章 基于视角融合的多显著对象检测
    4.1 引言
        4.1.1 研究背景
        4.1.2 存在的问题
        4.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2 相关工作
        4.2.1 基于显著性图的显著对象检测
        4.2.2 基于似物性推荐的显著对象检测
    4.3 基于视角融合多显著对象检测方法
        4.3.1 显著对象框推荐
        4.3.2 显著性概率估计
        4.3.3 似物性概率估计
        4.3.4 概率分数融合策略
        4.3.5 最大后验概率子集优化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数据集和实验设置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小结与展望
第五章 基于平面显示设备的立体图像动态展示
    5.1 引言
        5.1.1 研究背景
        5.1.2 存在的问题
        5.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5.2 相关工作
        5.2.1 摆动立体
        5.2.2 显著性检测
        5.2.3 视角合成
    5.3 立体图像动态展示方法
        5.3.1 注视点获取
        5.3.2 多视角合成
        5.3.3 动态序列生成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数据集和实验设置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 小结与展望
第六章 基于计算摄影模型的立体视频重对焦
    6.1 引言
        6.1.1 研究背景
        6.1.2 存在的问题
        6.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6.2 相关工作
    6.3 面向立体视频的重对焦
        6.3.1 用户意图跟踪
        6.3.2 视频深度估计
        6.3.3 计算摄影模型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数据集和实验设置
        6.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5 小结与展望
第七章 总结及未来工作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致谢

四、根据模型一步制成立体图(论文参考文献)

  • [1]互承结构空间形态生成及优化[D]. 常成. 东南大学, 2018(01)
  • [2]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动态全息三维显示技术研究[D]. 苏衍峰. 苏州大学, 2019(04)
  • [3]新疆馕饼的加工新工艺及品质与保藏技术研究[D]. 孙含. 济南大学, 2019(01)
  • [4]新型双频微波炉均匀性研究[D]. 李文龙.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5]Kiewitt型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D]. 陈联盟. 浙江大学, 2005(06)
  • [6]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反射面支承机构研究[D]. 刘钰.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3)
  • [7]QP钢应变诱发相变动力学模型及回弹特性研究[D]. 邹丹青.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 [8]地质矿产数据库的建立与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研究[D]. 谢文兵. 中南大学, 2012(02)
  • [9]大型零件多通道自动超声测控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 韩明. 天津工业大学, 2017(08)
  • [10]立体视觉媒体分析及处理技术研究[D]. 耿文静. 南京大学, 2017(09)

标签:;  ;  ;  ;  ;  

一步按模型制作立体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