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确凿的事实粉碎“四人帮”的“两个估计”

用确凿的事实粉碎“四人帮”的“两个估计”

一、用铁的事实砸碎“四人帮”的“两个估计”(论文文献综述)

周全华[1](1997)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毛泽东认为是一场“政治大革命”,中共11届6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定性为一场内乱。“文革”中的“教育革命”是什么性质呢?决议没有讲。有人认为是教育的大破坏,有人认为是失败的教育改革。要弄清它的性质,先要弄清“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实际做法又如何。方针与执行,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如1957年提出的培养目标和1958年提出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两条方针几十年不变,但执行中的变化很大。所以研究者既要注意方针政策本身更应注重其实际执行,并从实际做法中归纳出这一时期实际执行的方针。而不为表面宣称的方针所惑。 “文革”中没有废弃1957—1958年教育方针,但是宣称这个由党的领袖提出的方针没有得到执行,各级领导执行的是一条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于是从左的方面重新解释教育方针,从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导出大学生“与工农兵划等号”。从“为政治服务”导出“专政工具”论。这样,“文革”期间的教育方针实际发生重大变化。 一般认为“教育革命”方针由三个文件构成,这就是五·七指示、七·二一指示和七·三0指示。其中以五·七指示为思想指导。五·七指示提出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教育革命”的对象,(后来张春桥提为“全面专政”的对象)。“革命”的方式是由工农兵对之“改造”“再教育”。虽说人人皆须改造,但不言而明:知识分子改造与工农的自我改造有性质上的区别。本世纪初,以资本主义新学堂取代封建读经应试教育,以现代教育取代旧式教育,是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但这场革命却是渐进的,洋学堂与旧私塾并存,新派教员与老先生和平共处,并未将私塾和塾师作革命斗争对象。 五·七指示明确说所提不是“新鲜意见”,“多年以来……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现在是要将过去的经验、即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不正规教育经验,来匡正社会主义现代正规教育之“偏”。革命年代突出政治、突出阶级斗争、突出生产、突出实际应用是合理的,而以此指责社会主义时期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工农、脱离实际”则是偏颇的。时代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城市领导乡村,重视科学文化教育、重视知识分子是必然的。斯大林适时地完成了这一转变,提出“技术决定一切”“(技术)干部决定一切”,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一些做法。中国由阶级斗争向和平建设的转变则较为艰难。这不能不影响到教育。“教育革命”实质是“革”现代教育的“命”,它从属于那条阻碍滞现代化进程的错误政治路线。 书稿以开首部分论述“教育革命”的缘起和真实含义,阐述它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它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指导,又有自己的分支理论。中间几章分述:“教育革命”随“文化大革命”而发动,是其最要组成部分;分析解剖“教育革命”建立的新体制,指出这是一个对知识文化和知识分子“全面专政”、分裂知识分子与其他劳动人民关系的体制;叙述

杜石坞[2](1977)在《用铁的事实砸碎“四人帮”的“两个估计”》文中提出 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我们推翻了“两个估计”,砸碎了“四人帮”强加在千百万教育工作者和知识分子身上的精神枷锁,我们心情欢畅,精神振奋,干劲倍增,深深感到教育事业获得了大解放。我们决心把对“四人帮”的深仇大恨化作动力,为教育革命的大干快上贡献所有力量。“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和他们后来抛出的那条“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

王团团[3](2010)在《试论《人民日报》对思想解放运动的宣传》文中提出“文革”结束后,中国的新闻事业从一片废墟中起步并蓬勃发展起来,经过了短暂的调整后,党报党刊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和监督者,在1978年5月吹响了思想解放的第一声号角,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剧烈震动和共鸣。由真理标准大讨论所开启的思想解放运动是继“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之后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更为彻底地打破了“文革”给整个中国带来的思想桎梏,为改革开放铺平了思想道路。本文的研究时段从“文革”结束至1983年12月31日。“文革”结束后至1978年5月,《人民日报》在指导思想、编辑方针等方面已经逐步酝酿着改革的力量,由于本文将对《人民日报》在新闻领域开展的拨乱反正进行研究,故而也将其涵盖在研究时段内。本文将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人民日报》的相关文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人民日报》是如何落实中央决策,在拨乱反正运动中揭批“四人帮”和“两个凡是”的谬论,促进真理标准大讨论,是如何促进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以及在此过程中《人民日报》自身的变革。

金隆德,蔡德麟[4](1979)在《实践标准与教育工作》文中认为目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关于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带来了哲学的繁荣,思想的解放,对各条战线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浙江中医学院院大批判组[5](1977)在《彻底砸碎“两个估计” 发展中医教育事业——浙江中医学院掀起大揭大批新高潮》文中认为 教育部大批判组的文章《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传达了毛主席一九七一年关于教育工作的光辉指示后,浙江中医学院迅速掀起一个大学习、大揭发、大清查、大批判的新高潮。全体师生同仇敌忾,决心打好揭批“四人帮”第三个战役,于最近召开批判大会,联系实际,狠批“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破坏中医教育事业的反革命罪行。批判大会发言的有干部、教师、工农兵学员的七位代表。他们摆出大量事实和亲身经历与体会,愤怒揭发批判“四人帮”是怎样反对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关于中医工作的重要指示的,“四人帮”在浙江的两个代理人和亲信张永生是怎样挥舞“两个估计”的大棒破坏中医教育事业的。

李林[6](1978)在《掀掉两座大山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文中研究说明 《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这篇重要文章发表以后,我反复看了两三遍,心情激动,思绪万千。多年来,埋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广大革命知识分子心里要说而不敢说的话,文章一下子给说出来了!万恶的"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阴谋炮制了"两个估计"。胡说什么十七年来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是"黑线专政",教育战线的广大教师和十七年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臭老九"。全盘否定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在教育战线的主导地位,否定教育战线十七年的丰硕成果,疯狂打击和迫害教育战线的广大干部和教师,妄图从教育界打开缺口,打倒从中央到地方一大批革命领导干部,实现他们反革命的罪恶目的。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一举粉碎"四人帮",在揭批"四人帮"这场政治大革命深入发展的时刻,华主席、党中央又领导我们彻底揭穿了"四人帮"炮制"两个估计"的反革命阴谋,砸碎他们强加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知识分子的精神枷锁,使教育事业获得了一

孙达伍[7](1977)在《彻底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文中研究说明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关于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鼓午下,在深揭猛批"四人帮"第三个战役的高潮中,粉碎"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的战斗正在全国教育战线上打响。这"两个估计"是"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而捏造的理论依据,是套在各级各类学校广大干部和教师头上的精神枷锁,给教育战线和其它各条战线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现在是彻底揭露和批判这伙阴谋家反革命罪行的时候了。

方正[8](2019)在《当代中国心理学的两次批判运动》文中认为在1958年和“文革”期间,中国掀起了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的高潮。系统地研究这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对于更全面地了解共和国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极少。因此,本文对这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的基本情况作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力求客观、全面地展现两次批判运动的背景、动因、过程、内容和影响。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社会背景方面,本文结合当时心理学界的一些典型事例,探讨了共和国建立之后的一系列国家政策和政治运动,如思想改造运动、高校院系调整、“双百方针”、反“右派”运动、大跃进等对心理学界的影响,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根源。在主体内容方面,本文着力论述了 1958年和“文革”时期心理学批判运动从发端到结束的全部过程,充分展现了当时发生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杭州大学等心理学重点单位的典型批判事件,分析了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的形式、内容、性质、特点和造成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异同。为了更清晰地梳理出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展现心理学批判的整体发展脉络,本文还论述了两次批判运动之间,也即从1958年底到“文革”前夕这一时期的心理学界开展的学术讨论及批判情况。由于国家政策的转向,这一时期的心理学批判整体处于低潮,且不再以政治批判为主,而是一系列符合学术精神的争论和学术批判。这一类型的学术批判不仅没有阻碍,相反还更加促进了这一时期国内心理学科的全面发展。本文认为,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是极左思潮在学术界泛滥的典型事例。批判者把一切学术问题都上纲上线为政治问题,错误地将心理学批为“资产阶级伪科学”,将学术批判异化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其实质是在心理学领域贯彻阶级斗争路线。这种“群众性”、“运动式”的批判,对中国心理学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总之,本文对当代中国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作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展现了共和国建立之后心理学批判的整体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界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辽宁中医学院大批判组[9](1978)在《推翻“两个估计” 大干教育革命》文中提出 “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胡说十七年教育战线是“黑线专政”,教师队伍中的大多数和十七年培养的学生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完全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事实是历史的见证人。十七年的教育战线是毛主席革命路线占主导地位的。就拿我们学院来说,在毛主席关于重视中医、学习中医的指示和党的中医政策的指引下,于一九五八年筹备创办起辽宁中医学院,党先后派老红军、

白光达烈[10](1977)在《驳“四人帮”在我省的那个挂帅人物扼杀民族教育的反动谬论》文中认为 被“四人帮”封锁多年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一九七一年夏季对教育战线形势和知识分子状况的正确估计,揭穿了“四人帮”炮制“两个估计”的反革命阴谋,砸碎了长期以来套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知识分子身上的精神枷锁,也使受“四人帮”残重破坏的民族教育事业获得了新生。 青海民族学院是一九四九年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遵照毛主席“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这一伟大教导,以“抗大”为榜样,逐步发展成为今天这样初具规模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项建设人才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文化大革命前,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线和党的民族政策在我院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在这

二、用铁的事实砸碎“四人帮”的“两个估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铁的事实砸碎“四人帮”的“两个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前言
第一章 "教育革命"的由来与含义
    第一节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回顾
    第二节 "教育革命"的再提出
        一、八届十中全会后全面开展"阶级斗争"
        二、毛泽东早年对传统教育的激烈批判
        三、毛泽东频频指责教育工作
        四、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教育革命"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根据与内涵
        一、"教育革命"的理论根据
        二、"教育革命"理论从属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三、"教育革命"内涵--五七指示分析
第二章 "教育革命"全面展开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发动--"砸烂旧学校"
        一、停课闹革命
        二、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三、形形色色的教改方案
    第二节 向新体制过渡--"搞好斗批改"
        一、工宣队进驻学校
        二、"斗批改"总述
        三、清队整党
        四、精简下放
        五、大批判与改革教育体制
第三章 "教育革命"新体制确立
    第一节 三结合的新领导体制--所谓"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解决
        一、叠床架屋突出"阶级斗争"的领导机构
        二、工宣队状况
        三、贫管会状况
        四、解决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的种种措施
        1、在批判改造中使用
        2、"掺砂"--三结合办法
        3、劳动改造、工教对换、取消教师
    第二节 开门办学的新教学体制--两个突出一个削弱
        一、"三结合"之称名实不符
        二、突出"阶级斗争主课"
        三、突出生产劳动课
        1、厂、社、校挂勾办"学工""学农"基地
        2、校办厂场
        3、临时任务劳动
        四、削弱"主学"文化课
        1、开门办学
        2、不考试、开卷考试、开门考试
        3、突出政治、突出实用的课程与教材
    第三节 平均主义的新学制
        一、单一结构的中等教育
        二、自发转向职业劳动教育的普通中学
        三、废除重点学校制度
        四、盲目求短的大中小学学制
        五、大学分散农村办学
        六、政治夜校模式的群众业余教育
第四章 "教育革命"的种种"新生事物"
    第一节 工农兵大学生
        一、概况
        二、文化学习状况
        三、生产劳动与专业实践
        四、政治活动与专业实践
        五、"上管改"状况
        六、质量评估
    第二节 "结合典型产品教学"与"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一、"打破老三段,火烧三层楼"
        二、打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三、"边干边学"
        四、政治需要出"经验"
        五、文科"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第三节 七·二一大学与五七学校
        一、七·二一大学概况
        二、七·二一大学学习状况
        三、五七学校
    第四节 "朝农经验"--向政训班与生产队看齐
        一、朝阳农学院概况
        二、对朝农的政治宣传
        三、集左之大成的经验
        1、办成政治大学
        2、办成农场
        3、"大学就是大家来学"
        4、"社来社去"与"划等号"
        5、"三上三下"
        6、"对着干"
    第五节 其他"新生事物"综述
        一、下放农村小学公办教师
        二、城市中小学下放工厂、街道办
        三、同济大学"五七公社"
        四、中学"结合典型产品与战斗任务教学"
第五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斗争
    第一节 1972年调整与教育的复苏
        一、周恩来发动教育调整
        二、教育悄悄复苏
        1、文化考查旋风
        2、重整学校秩序
        3、抓文化学习
        4、调减生产劳动课
    第二节 从批陈批林到批林批孔的转折
        一、纠左与批右之争
        二、"反潮流"与"反复辟回潮"
        三、批孔与批儒评法
        四、批林批孔
    第三节 插手教育做政治文章的一系列事件
        一、张铁生答卷(1973.7.19.)
        二、考教授事件(1973.12)
        三、清华园三个月运动(1973.10)
        四、刘丽华谈话(1973.11.21.)
        五、黄帅来信和日记(1973.12.12.)
        六、马振抚中学事件(1974.1.25.)
        七、永乐中学事件(1974.3.)
        八、批判湘剧《园丁之歌》(1974.8.4.)
第六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再次较量
    第一节 1975年再次整顿教育
        一、1975年的政治转机
        二、教育的整顿
    第二节 教育又成战场
        一、风云突变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
        三、"反击"的两次升级
        四、教育界的"反击"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严重后果
第七章 "教育革命"的终结与教育拨乱反正
    第一节 推倒"两个估计"
    第二节 1977年恢复高考
        一、恢复高考决策经过
        二、12届考生同赴考堂盛况
        三、招生录取情况
        四、考后风波
    第三节 教育的整顿与复兴
        一、恢复招考研究生
        二、1978年大学招生高峰
        三、稳定与建设师资队伍
        1、平反冤假错案
        2、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3、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四、建设与改革学校各项制度
        五、复兴高等教育
        1、收回被占校舍
        2、增加基本建设投资
        3、恢复与增设高校
        六、复办重点学校
        七、创办大学少年班
        八、整顿与发展各类成人教育
        九、清算左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 "教育革命"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第一节 关于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的不正规教育经验
    第二节 从狭隘经验主义到实用主义、蒙昧主义
        一、近世学风一变
        二、狭隘经验主义的抬头与盛行
        三、滑向实用主义与蒙昧主义
    第三节 关于文化平均主义
        一、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历史回顾
        1、革命时期的两种方案:改良与革命
        (1) 改良--普及平民教育的努力
        (2) 革命--争取劳动者受教育权的斗争
        2、革命后普及工农教育的努力
        3、普及教育的两种方案:承认差别发展经济与文化平均主义
        二、文化平均主义的源流与实践
        1、认为脑体分工不是社会进步,而是不公正
        2、幻想立即消灭脑体分工和脑体差别
        3、消灭差别、造就"全面发展新人"、超阶段过渡的实验
        4、用拉平的方法消灭脑体差别
        5、大学不培养知识分子
        6、取消考试竞争、文化学习大锅饭
结语
参考文献

(3)试论《人民日报》对思想解放运动的宣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揭批"四人帮"运动中的《人民日报》
    1.1 批判"黑线专政"论
    1.2 批判"四人帮"的新闻专制主义
    1.3 《人民日报》揭批"四人帮"的宣传特点
2. 《人民日报》与真理标准大讨论
    2.1 《人民日报》与"两个凡是"的首轮较量
    2.2 《人民日报》如何报道真理标准大讨论
        2.2.1 以理论文章破除"两个凡是"的禁锢
        2.2.2 大量报道各地讨论,形成舆论强势
        2.2.3 联系实际,重视讨论实效,推动地方讨论
    2.3 《人民日报》对平凡冤假错案的舆论宣传和推动
        2.3.1 呼吁端正党的干部路线,落实干部政策
        2.3.2 推动冤假错案的平凡在全国范围展开
        2.3.3 报道典型事件,推动社会舆论关注
3. 《人民日报》和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
    3.1 《人民日报》推动农业领域的思想解放
        3.1.1 开辟专栏讨论农业发展问题
        3.1.2 提倡尊重和扩大生产队的自主权
    3.2 《人民日报》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报道分析
    3.3 推动工商业领域解放思想
        3.3.1 开辟专版探讨经济理论问题
        3.3.2 采取社论等高规格评论来推动商业体制改革
4. 《人民日报》自身变革分析
    4.1 批判"四人帮"新闻流毒,推动文风转变
    4.2 事实选择回归新闻价值标准
    4.3 抓住典型事件开展新闻批评
    4.4 报纸改版,重视新闻编排规律
        4.4.1 《人民日报》改版
        4.4.2 开辟"杂谈"、"今日谈"等评论专栏
        4.4.3 重视新闻业务,新闻比重增大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8)当代中国心理学的两次批判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意义
    2 研究现状
    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4 研究方法及资料
    参考文献
第1章 1958年心理学批判的历史背景
    1.1 共和国建立初期心理学机构的建设与调整
        1.1.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建立与调整
        1.1.2 中国心理学会的建立
        1.1.3 高等院校心理学科的调整
    1.2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1.3 关于科学有无阶级性的争论
    1.4 对苏联巴甫洛夫学说的全面引进和学习
    1.5 “反右派”运动与对心理学家的批判
    参考文献
第2章 1958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心理学的批判
    2.1 开展心理学批判的直接原因
    2.2 心理学批判的过程
    2.3 心理学批判的内容
        2.3.1 对《心理学讲义》的批判
        2.3.2 对本系教师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
        2.3.3 对本系教师学术论文中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
    2.4 心理学批判的特点及造成的影响
        2.4.1 批判的特点
        2.4.2 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3章 1958年其它高校及研究单位对心理学的批判
    3.1 北京地区其他单位的心理学批判
        3.1.1 北京大学的心理学批判
        3.1.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学批判
    3.2 全国其他地区的心理学批判
    3.3 心理学批判运动造成的影响
        3.3.1 心理学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遭受严重破坏
        3.3.2 心理学工作者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
        3.3.3 造成了青年学生思想上的混乱
        3.3.4 使普通民众对心理学产生了误解
    参考文献
第4章 1959年中央对心理学批判的纠正和学界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大讨论
    4.1 中央对心理学批判的纠正
    4.2 心理学界的学术大讨论
    4.3 心理学学术大讨论的特点和意义
        4.3.1 学术讨论所达成的共识和存在的分歧
        4.3.2 “抽象地肯定,具体地否定”了1958年的心理学批判
        4.3.3 促使心理学的发展回归正轨
    参考文献
第5章 1960年代前期(批判低潮时期)心理学的短暂发展
    5.1 《科研十四条》和《高教六十条》的出台
        5.1.1 《科研十四条》的出台
        5.1.2 《高教六十条》的出台
    5.2 心理学的短暂发展
        5.2.1 心理学专业队伍的壮大与研究协作
        5.2.2 心理学十年规划的制定和贯彻
        5.2.3 中国心理学会的发展
    5.3 心理学批判的影响仍然存在
        5.3.1 中央高层对于知识界纠“左”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5.3.2 心理学界没有完全摆脱大批判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章 “文革”期间对心理学的批判
    6.1 “文革”前夕“左”的政治氛围对心理学界的影响
    6.2 “葛陈辩论”——“文革”心理学批判的前奏
    6.3 “文革”期间心理学受到的批判
        6.3.1 高等院校的心理学批判
        6.3.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批判
    6.4 “文革”期间心理学批判的特点
        6.4.1 批判者的身份更加复杂
        6.4.2 批判方式更加无序粗暴
        6.4.3 批判的起伏性和阶段性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第7章 心理学批判的终结与心理学科的恢复
    7.1 心理学批判的终结
    7.2 心理学科的恢复
        7.2.1 心理学科研教学单位的恢复和心理学学科规划的制订
        7.2.2 中国心理学会活动的恢复
        7.2.3 心理学学术研究的积极开展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用铁的事实砸碎“四人帮”的“两个估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D]. 周全华. 中共中央党校, 1997(01)
  • [2]用铁的事实砸碎“四人帮”的“两个估计”[J]. 杜石坞. 山西师院, 1977(04)
  • [3]试论《人民日报》对思想解放运动的宣传[D]. 王团团. 暨南大学, 2010(10)
  • [4]实践标准与教育工作[J]. 金隆德,蔡德麟. 安徽教育, 1979(01)
  • [5]彻底砸碎“两个估计” 发展中医教育事业——浙江中医学院掀起大揭大批新高潮[J]. 浙江中医学院院大批判组. 浙江中医学院通讯, 1977(04)
  • [6]掀掉两座大山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J]. 李林.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1978(01)
  • [7]彻底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J]. 孙达伍. 扬州师院学报, 1977(09)
  • [8]当代中国心理学的两次批判运动[D]. 方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9]推翻“两个估计” 大干教育革命[J]. 辽宁中医学院大批判组. 新医药学杂志, 1978(01)
  • [10]驳“四人帮”在我省的那个挂帅人物扼杀民族教育的反动谬论[J]. 白光达烈. 青海民族学院, 1977(04)

标签:;  ;  ;  ;  ;  

用确凿的事实粉碎“四人帮”的“两个估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